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十六次的佛一法会,这几次所讲解的都是《无量寿经》大意,以解释《无量寿经》的五段核心经文,进而掌握整部《无量寿经》大意。
五段核心经文分别是:
- 第一段,如来出世本怀文。
- 第二段,第十八愿愿文。
- 第三段,第十八愿成就文。
- 第四段,大经流通文。
- 第五段,独留此经之文。
上一次讲解到第四段「大经流通文」,也叫做「弥勒咐嘱文」,此文是释迦牟尼佛将念佛法门咐嘱弥勒菩萨,将来龙华三会的时候,依然继承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宣说这个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这段文也叫做「念佛利益之文」,共有三十六个字,若扣掉前面「佛告弥勒」四字,单就内容来说,就是三十二字。此段文就像金玉珠宝般,字字珠玑,句句放光,是非常美妙、殊胜、重要的一段经文,若对这段经文能详细、正确地了解,内心就会有无比的安慰,有无量的法乐。
这段经文,能背起来的人就尽量背,老人家就不用了,因为年岁愈大,记忆力一定会衰退。不过,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只要知道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大慈悲、大爱心、大愿力、大平等、没有条件的救度法门,那就可以了。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主动要求我们,拜托我们让他救,是他来到我们的面前,将我们抱入怀中,若这样了解,自然就和阿弥陀佛亲,和阿弥陀佛近,在心灵上心心相印,在距离上如影相随。
现在,我们合掌共同念一遍: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文,上次佛一,我们是以四大点来解释:
- 第一大点,解释它的名称。
- 第二大点,解释它的大意。
- 第三大点,从文字上来解释它的意思。
- 第四大点,显明这段经文背后深广玄妙的意义。
其中,第四大点又可分十点来说明,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奥妙,所谓「一法有无量名,一名有无量义」,何况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连释迦牟尼佛都说他日夜相续说法,一劫也没有办法说尽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怎么可能单依文字就能完全解释呢?当然不可能。
在这十点中,第一点是来意,第二点是特呼弥勒,这两点在上一次已经解释完,今天继续解释后面的八点:
- 三、一念所指。
- 四、大利小利相对。
- 五、无上有上相对。
- 六、显明念念都具足无上功德。
- 七、显明念念不舍。
- 八、显明专一念佛。
- 九、举少况多。
- 十、深信不谤。
第三点,一念所指。这段流通文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这个「一念」,是指哪个地方的「一念」呢?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另一个是指下辈段经文所说的「乃至一念,念于彼佛」。
第十八愿成就文只是说「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并没有说这个一念具有大利,也没有说这个一念具有无上功德,是到《无量寿经》结束之前,释迦牟尼佛要流通此经的时候,才将一念的功德做了一个结论性的解释,解释「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念佛,具足了大利无上的功德。
《无量寿经》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在说明阿弥陀佛成佛的因果,下卷则是在说明十方众生往生的因果。下卷一开始就先解释,若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进入一生补处,也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里所说的「不退转」,并不是通途法门说的三种菩萨的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而是佛位的不退转,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接下来,下卷经文再进一步解释往生的根机。众生无量,所以根机也是无量,在《观无量寿经》中,归纳为九品,于《无量寿经》则归纳为三辈。三辈、九品的性质和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归纳为三辈,展开就是九品,再展开是八十一品,若再继续展开,那就是无量品。
其中,下辈文说,「乃至一念,念于彼佛」,彼佛就是阿弥陀佛,以一念来显示阿弥陀佛强大的愿力,可以使最低劣、最愚痴的下辈根器,甚至罪恶最深重,千佛不能救、万法不能修的众生,都可以「乃至一念」,当下就脱离地狱的火坑,出离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这就是在显明一念的大利无上功德。
不过,下辈文虽然说「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但是也没有说这个一念具有大利无上的功德,同样是到了流通分,释迦牟尼佛才说「乃至一念」的念佛,具有殊胜、超越的利益,并且赞叹这一念大利,具足了无上功德。
这段流通文所说的「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在《无量寿经》之中,就是指这两个地方的「一念」。当然,三辈的内涵还有更深奥的道理,不只是就文字上这样来解释而已。
学佛、看经、讲经、说法,首先要消文,也就是先解释字面上的意思。但若只是消文,有时候会错解,因此才有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之语。佛经和一般世俗的书不同,佛经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深奥、微妙、不可思议的法,这种道理,不是世间的文字能够显明的。
这个世间是我们愚痴、罪恶、污秽的凡夫共业所感而呈现的五浊恶世,以我们有限的智慧、思想、言语,怎么能够了解佛法、表达佛法呢?不可能的。所以看经、讲经首先解释文字,然后再由文字的意义去了解其背后的道理,不是只在字面上而已。不过,因为时间有限,有关解释三辈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三辈与念佛的关系,今天就先搁置。
第四点,大利小利相对。这段流通文说「为得大利」,这里的「大」是和「小」互相对比的,大利和小利是互相对待来说的。
如果是大利,那就是无上功德,所以经文就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既然「乃至一念」的念佛是大利,那岂不是显示念佛以外的行持都是小利?比如,第十九愿所说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以及三辈众生所修的其他诸善万行,这些和念佛比较的话,就是小利而非大利。
在《无量寿经》中,说到往生的法门,唯有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以及三辈的经文。但是到了要结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流通的是第十八愿的念佛,并非流通第十九愿或者第二十愿,也没有流通三辈所修的其他诸行,单单流通念佛,而且赞叹这样的念佛就是大利。显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门与修行,相对往生弥陀净土来说,都是小利,不是大利,不是无上功德。
第五点,无上有上相对。无上的功德和有上的功德,也是相对待来说的,如果念佛是无上的功德,岂不是第十九愿以及三辈文所说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等自力的修行,相对往生极乐世界来说,就不是无上的功德?所以,这里也显示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门和修行,相对往生弥陀净土来说,是小利有上的功德,不是大利无上的功德。
「无上」就是没有比这个更高、更上、更超越的意思。相对往生弥陀净土来说,不只其他的法门和修行是小利、是有上功德;即便也同是念佛,称名以外的其他念佛方法也是小利、有上功德,不是大利无上功德。
其他的念佛方法是什么呢?自古以来,将念佛分为四种:实相念佛(也叫做无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称名念佛。四种念佛之中,《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说的念佛,主要是指称名念佛,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
或许有人会疑问,《观经》很大段的经文,都是在解释十三种观想,怎么会说《观经》是在讲称名呢?其实,《观经》前面十三观的经文,是在引导修圣道门的人,进入专称弥陀佛名的方便关卡,因此十三观不是目的,是方便、过程,它的真实目的是称名念佛。在《观经》的流通文中,释迦牟尼佛就非常清楚明白地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也就是说,《观经》最后是流通持名念佛,并不是十三观的观像、观想念佛。所以,虽然都是念佛,但是和称名念佛比较,以那样的修行功德要回向往生弥陀净土,并不是大利,不是无上功德,是属于小利,是属有上功德。这样的结果,就会落在品位、阶级里面,其他种种的法门也一样,只要不是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然后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专靠阿弥陀佛愿力救度的称名,就都不是大利无上功德。既然不是大利无上功德,就不能往生到极乐无为的涅槃境界,就会暂时在莲花胎宫里面,落入品位、阶级当中。
这点非常重要,道理也非常微细,但是,对于不是专门研究净土教理,也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法脉的人来说,是了解不来、也相信不来的。既然相信不来,心中就会一直存在疑问,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互相冲突。
以前,我们所听到的传统净土法门,它的解说是有缺陷的,因为那个时候善导大师法脉的净土思想著作还没有回归,直到近一、二十年,善导大师的系列思想才回归本土,大家才渐渐了解,极乐世界除了化生以外,还有因为疑惑佛智而生在胎宫,暂时生在莲花苞中。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当下莲花化生,有的人却暂时生在胎宫里面呢?所谓如是因如是果。问题就在于,往生净土是靠我们自己的自力,以凡夫所修有漏的功德为因,或者是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佛力,以无为、无漏、不可思议、殊胜的功德为因,差别是这两点而已。
我们所弘扬的专称弥陀佛名的法门,不是靠我们凡夫有为、有漏的功夫、功德,完全是靠阿弥陀佛。因为完全靠阿弥陀佛,所以往生的当下,自然就是莲花化生,就进入一生补处。善导大师就解释说,「极乐无为涅槃界」,我们要往生无为涅槃的境界,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果报土,必须有它的正因,这个正因如果和涅槃不相应,就无法进入。
和涅槃相应的,就是这句名号,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体,也是极乐世界的本体。以佛的境界来说,它是统一的,时间统一,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空间统一,没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它也是万物统一的。
若就《华严经》「事事无碍」的境界来说,也就是以「十玄门」来解释,佛的境界就是时间平等、空间平等、万物平等,而且是一体性,互相容纳的。所以说,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也是极乐世界的本体,离开这句名号,我们要如何去念佛,要如何让阿弥陀佛救度呢?就不可能了。
第六,念念具足无上功德。在这段流通经文之中,显明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都具足了无上功德。
八百年前,开创日本净土宗的祖师法然上人,对「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就可以得到大利无上的功德,曾如此解释:「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意思就是,既然一念念佛可以得到一个无上的功德,那么我们念十句佛,就可以得到十个无上的功德,若念一百句,就可以得到一百个无上的功德,若是念一千句、一万句,从少至多,辗转相续不断,念佛恒沙,岂不是就有恒河沙数的无上功德?
其实,既是无上,一个无上和十个无上、百个无上、千个无上、恒沙无上,都同样是无上,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既然如此,为什么法然上人会做这样的解释呢?主要就是为了显明一念既然是无上,当然念念也是无上,恒沙的念佛,就有恒沙的无上功德,也就是要鼓励我们维持这个无上功德,不要让它失落。
就好像我们活在世间,要维持生命必须有种种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呼吸空气。呼吸一口空气,当下就可以存活,每呼吸一口空气,都使我们念念存活,以此而言,空气对我们来说,就有无上的价值,因为关系到我们生命的存续。每呼吸一口空气,就有一个无上的价值,呼吸无量口的空气,岂不是就有无量个无上的价值?
第七,显示念念不舍。在这段流通文的背后,释迦牟尼佛即在强调,要我们专修念佛,而且要念念不舍。既然一念念佛,就已经得到大利无上的功德,何况念念不舍、相续不断地念佛呢?因此,我们不要突然停止念佛,或者改修其他的法门,否则就是退转了,就失去了大利无上的功德。
善导大师说,念佛要「念念不舍」,而且要「以净土为期」。意思就是说,以往生极乐世界为期限,在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以前,我们心心念念,都要忆佛、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念念之中,都有大利无上功德之故。
第八,显明专一念佛。《无量寿经》有说到三种法门,首先,在第十八愿中说到念佛,而且是专念佛,所以第十八愿是专念佛往生的法门。其次,在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有说到以修其他法门来回向往生,是属于诸行往生的法门。最后,在三辈文中,除了修诸行以外,还强调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就是其他的法门和念佛参杂在一起。
因为《无量寿经》有说到这三种法门,所以有的人看了,心中就会犹豫不决,到底要专修哪一种法门呢?可是到了流通分这段经文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画龙点睛,标举出唯有专一念佛,才是往生的正因,也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这就好像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也以一首偈,画龙点睛地来解释阿弥陀佛的本愿,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
所以,阿弥陀佛根本誓愿的功德力在哪里呢?就阿弥陀佛来说,是在这句名号,就我们来说,就是念这句名号。能念、所念都没有离开这句名号,佛和众生也都没有离开这句名号,所以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释迦牟尼佛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了。
同时,念佛也是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的本怀,本来《无量寿经》已经说完,在结束之前,释迦牟尼佛特别叫着弥勒菩萨的名字,提醒弥勒菩萨,要将念佛流传下去。因为,念佛具足大利无上功德,是往生的正因,念佛必定往生,所以说,这段流通文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由这段文来看,单单流通念佛,岂不是舍掉了其他两个法门?也就是修诸行的法门,以及助念佛的法门。助念佛就是三辈文所说的,除了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以外,又修其他的法来补助,叫做助念佛。
再者,第十九愿所说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乃至三辈文所说的其他法门,若修得来当然是好,但大多数人却修不来。所以,到了流通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才说乃至一念,乃至百念、千念,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本身就是大利无上功德,就决定往生。
因为有这一段流通文,我们才能百分之百地安心,百分之百地肯定,此后才能够专念弥陀佛名,知道专念弥陀佛名才是唯一可以百分之百决定往生的法,所以这段流通文背后的涵义,确实是舍掉了其他的法门。
不过,这段流通文是从往生正因的念佛功德来说的,由此显明它的单独性、超越性,也就是显明念佛的殊胜与容易,使十方众生,无一遗漏地统统往生弥陀净土。并不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要舍掉,不是这样的意思。总之,凡是要百分之百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定要专念阿弥陀佛,若专靠阿弥陀佛,则十方众生没有一个会遗漏掉,全部都可以离开三界火宅、六道苦海,超越轮回,往生弥陀净土,毕竟成佛度众生。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我们的肉体还存在这个世间,必须要过家庭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与家庭眷属的关系、人群的交际,依然要守本分,尤其是一个学佛的人,三业行为都要端正,做得到的就要去做,否则就称不上是佛弟子了。
第九点,举少况多。也就是举出一念有大利无上的功德,来譬喻多念更加有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
因为,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何况多念呢?一日念佛能够往生,何况七日;七日念佛就可以往生,何况一个月;一个月的念佛能够往生,何况一年;一年的念佛能够往生,何况我们一辈子都在念佛,怎么会不能往生呢?所以这段经文,在祖师的解释里面,往往都用「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决定往生,来显明平生之机的念佛人,更加百分之百地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乃至一念」也好,「乃至十念」也好,都包含「临、平」,「临」就是临终的时刻,「平」就是平生的阶段。并不是说「乃至一念」只有一念而已,它是包含性的,包含长、包含短,包含多、包含少。
第十点,显明深信不谤。就是深信佛所说的这段文,不产生怀疑,甚至毁谤。
也就是说,《无量寿经》这段流通文的本愿称名念佛,是大利、是无上功德,它的方法容易,功德广大,无论什么人听到,都会欢喜踊跃,因此我们就应该深信不疑。不因为它那么简单就怀疑,反而应该要深信。为什么呢?因为功德愈大,我们愈相信它,那岂不是我们信心的功德就愈大,我们就愈有福报、愈有功德?如果它的功德很大,我们却怀疑,甚至毁谤,岂不是疑心的罪就更加深重呢?况且,这样的罪业,并不是一般的罪业。
信的功德和疑的罪过,随着所信、所怀疑的对象,而有轻重的差别。譬如,《受菩萨戒仪》说:「三皈五戒得人身,十善八斋生天报」,若相信这样的道理,就有很大的功德。但是,五戒也好、十善也好,还在六道轮回之中,虽然相信,也修持了,甚至圆满了,也还没离开三界。
何况,要五戒具足,十善圆满,属难行道,但是念佛容易,念佛就可以脱离三界六道,往生成佛,虽然轻易,但是功德很大。我们如果相信这样的道理,岂不是这个信心的功德,比信五戒十善的功德还要大?所以,这段文也显明,希望众生要深心相信,不要怀疑。
这段流通文的玄义,纵然用这十点来说明,但还是有所不足,因为它的道理很深广。这段文中,还有「佛告弥勒、当知此人」,这两句八字,也有它背后隐含的意思。「佛告弥勒」已经解说过,而「当知此人」在这十点并没有列进去,所以,最后我再补充说明一下。
念佛的人本来就会得到大利无上功德,为什么还要用「当知」两个字呢?这是因为事情重要,怕对方疏忽没有重视,所以才用「当知」二字特别提醒。虽然只是两个字而已,但是,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心情,他的用意,就是要提醒我们,一念念佛就可以得到大利无上功德,何况专一念佛、念念不舍呢?
所以说,经中的每一个文句都有特别的涵义,我们不可以轻易疏忽。接下来,我就来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证明「乃至一念」的念佛,确实有非常大的功德。
台南有一位莲友在台中做事业,2011年清明节时,开车载着她十四岁的儿子要回台南扫墓。那天,她是早上出发,开国道三号,因为是清明节,车辆很多,不过还好没有塞车,时速尚有100公里。
高速公路是三线道,她是开在中间线,一直开到靠近南投名间交流道的路段,突然有一辆车从右侧切入,她提防不及,心中一紧张,方向盘立刻左转,不料用力过猛,车身转了180度,也就是说,本来车是向南,结果一打转,车头变成向北。原本在后面的大卡车,就在面前,眼看就要撞上来了,惊吓中,她出口大喊,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当时,念出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她的车子还在转,总共转了三圈──为什么知道转了三圈呢?因为转第一圈的时候,她就看到了那台卡车,转第二圈也是,转第三圈时,又看到那台卡车。不可思议的是,在她情急之下念出「阿弥陀佛」的时候,周遭的车子好像被人命令,都停住了,直到她转完三圈,车头回复向南,而且依然在中间的线道,那个时候,后面的车子才继续一起向前。
我们想想看,当时后面的车子若是没有停住,会发生什么状况?肯定是一场很悲惨、很混乱的连环车祸,而她本身,以及她的儿子,也可能会失去生命,就因为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母子两人免去了一场灾难。当时,她吓得手脚发软,全身都没有力气开车了,惊魂甫定,她才一句一句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到了这个时候,她不但不再惊慌,反而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她说,接下来好像不是她在开车,感觉是有人在帮她开,所以很稳,一点也不惊慌,就这样一直开到东山服务站,才停下来休息,打电话给她住在台南的哥哥,告诉他刚才发生的事。
事后,她的儿子告诉她:「妈妈,你那个时候不是念佛,而是喊佛」。一般人遇到紧急状况的时候,都会说「俺娘喂!」(台语),因为她是学佛的人,所以当下脱口喊出的是「阿弥陀佛」。
她在结婚之前,就和她的先生一起学佛,时常到寺院听经闻法,只不过不是专修念佛。虽然知道有阿弥陀佛、有观世音菩萨、有极乐世界,但是对于念佛有什么功德,并不太了解,而且半信半疑,直到这次亲身体验,因为念佛化解了生死之厄,才深信不疑地说,确实有阿弥陀佛,知道念佛确实有大功德。
通常,我们强调念佛要恭敬、至诚、恳切,要欢喜踊跃地念佛,这位莲友当时念佛的心情是怎样呢?是恭敬、至诚、恳切,还是欢喜踊跃?都不是,她是全身心地投入,所有的细胞都在念佛,她那一句佛号,是尽心、尽性、尽情地念佛。
为什么?因为她根本没想到会遭遇车祸,临时遇到凶险,她是不假思索,从内心迸出这句「阿弥陀佛」。她知道,当时若撞下去,不只她们母子失命,还会发生连环车祸,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所以不知不觉中,在第六意识没有作用的情况之下,直接从第八识冲出这句「阿弥陀佛」。
我们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都要经过头脑,也就是第六意识。凡事若没有第六意识,等于没有意义,就好像《四书.大学》所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人就是有第六意识才有作用,若没有第六意识,就好像植物人,失去了神经知觉一般。
换句话说,她在那个时候,不是像我们平常一样,以第六意识来欢喜踊跃地念佛,而是不假思索,就像无我般,忘了自己,突然从心底冲出这句「阿弥陀佛」。所以她说当时那句佛号不是嘴巴念的,是全身出来的念。善导大师说过,「南无者,即是归命」,「归」是归投,「命」就是生命,将我们宝贵的生命,毫无保留,完全投入阿弥陀佛的救度,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佛力,将自己投入阿弥陀佛的怀抱之中,那个时候,她念佛的心境就是这样。
这样说来,是不是以那样的心境念佛才是念佛,用其他的心境来念佛就不是念佛了呢?并不是这个意思,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功德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乃至一念,乃至十念、百念,乃至欢喜、踊跃地念佛,乃至恭敬、至诚、恳切地念佛,乃至不假思索地念佛,功德完全一样,只是遇缘有异,所以表现就不同。
比如说,这位莲友当时称念那句佛号是不假思索、拼命念出来的,事过境迁,叫她再以当时的心境来念,已经不可能了。同样地,诸位莲友今天在这里参加佛一,大众一齐欢喜踊跃地念佛,若回到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会有相同的心境吗?可能就没有了。这就是说,念佛的道理是一样的,功德也是一样的,所以就随着个人的根机、环境,一向专念就可以了。
当然,若有类似的体验,那也很好,就像这位莲友,以前她对佛菩萨的感应、功德,始终半信半疑,可是现在,她已经深信不疑了。她知道,只要念佛,阿弥陀佛都会和她在一起,就算到了生死的关头,临命终的时候,她也不会有丝毫的惶恐和不安,因为她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