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再怎么样的孝顺,代替不了父母的病痛,代替不了父母的死亡,父母要轮回了,到阎罗王殿去了,也不能代替父母到阎罗王那里,让父母重回阳间来。每一个人的生死轮回,都是自己要解决的,就如一般说的,个人吃饭个人饱,个人生死个人了。但这是从自力,也就是圣道门、难行道来讲的。
如果是他力的话,就不是这样。比如父母的财产留给子孙,孝子孝女赚钱来养父母,慈善家只要知对方贫困,就去布施救济,不问对象,也不会身家调查,完全只针对你的贫困而发放救济。阿弥陀佛旷劫以来都要救济我们,所以《无量寿经》就说: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阿弥陀佛说,无量劫以来,到尽未来际的无量劫之后,他都要做一个大布施的主人。阿弥陀佛的大布施不是发放米、发放衣服、救济物品,是要让众生脱离生死轮回的这一种布施,而且不止于此,还要让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这个才是真正的“大”布施,大到不可思议!所以说“普济诸贫苦”。
这里的“贫苦”不是指没有钱,没得吃,没有房子住,而是说,没有智慧就是贫,没有福报就是贫,轮回六道就是苦。阿弥陀佛普济诸贫苦,要救度没有福报智慧而长劫轮回六道,尤其是沉沦三恶道的这些痛苦众生。所以,我们现生虽没有遇到贵人,也缺少好因好缘,但只要虔诚念佛,阿弥陀佛就会加持添增我们的福报,开我们的智慧,增加我们的良因良缘。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这也是阿弥陀佛的誓愿。这个“等觉”是“等正觉”的意思,等正觉就成佛,所以,“不成等觉”也就是“不成正觉”的意思。这一段法语是法藏菩萨发了这四十八大愿之后,又特别另外发三个誓来归纳,作为四十八大愿的总纲。刚刚讲的是第二誓。
第一誓是:“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表明这四十八个大愿跟十方诸佛不一样,是超越性的,所以说“我建超誓愿”,这个超誓愿如果不圆满达成的话,“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他发誓,就不成佛。
第三誓是:“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四十八大愿圆满之后,阿弥陀佛把所有功德融汇成一句佛号,而且让十方众生都能够听闻到,如果不能达到这个地步,他誓不成等觉。意思就是说,这四十八大愿的愿行、无量的功德,最后都成为一句南无阿弥陀佛,给十方众生听闻,给十方众生称念,给十方众生因念佛而往生极乐。所以,这“三誓偈”就含括了四十八个大愿。
我们回到第二偈的解释。“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这就显示“他作自受”。普济的“济”比较文言,翻译成白话就是“救度”,要救度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旷劫以来不断造罪造业,在六道轮回的众生,使他们离开轮回,所以“济”就是救度,救度六道轮回的众生。
我们最苦的是什么?轮回,轮回是根本的苦。这一辈子没得吃、没得穿,还可以行乞,至少饿不到,但轮回的苦,完全没办法解决,必须要有他力的救度,而且只有阿弥陀佛才有这个功德力量,其他佛不能。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都要求生极乐世界,何况其他?更何况我们呢?
所以,这一首偈充分显示他力,同时也表明净土法门是救度的法门。我们需要被救度吗?非常的需要。有的人可能觉得好像领受救济物品很丢脸,毫无志气,但在生死轮回的面前,我们要认清事实,不能说大话,何况接受弥陀的救度,固然是白白的接受,但是将来会回馈,怎么回馈?就是宗旨的最后一句“广度十方众生”。我们不是到极乐世界去逃避、享乐,而忘掉众生,毕竟众生不是别人,众生就是自己。
不过,理论上虽然是这么讲,可是在娑婆世界,我们都还是凡夫,烦恼还没有断,还没有到达无生法忍,所以心就像一根小小的草一样,稍微一点风,我们就东倒西歪了。遇到逆境,或别人对我们不好的时候,心里往往就起情绪了,但是到极乐世界,心就自然处在涅槃寂静当中,不会受外境惑动而起心动念。
所以,发心做事,能够忍苦耐劳、任劳任怨而且无怨无悔,是不容易的。总之,我们就是立定志向,为佛做事,为众生做事,只要力所能及,只要能够承担的,就尽量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评论,都尽量不受动摇。
经文要融汇、深入它的内涵,最好要用其他类似这方面的经文法语来对照,看它是怎么解释的。也就是,同一件事情,这一部经这么讲,那另一部经是怎么讲呢?有关阿弥陀佛他力救度,另一部《无量寿经》的同本异译《大宝积经如来会》就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这一首偈,与前面解释的那首偈,虽然文字不一样,字数也多了八个字,但是内容是一样的,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解释。法藏菩萨说,如果我的愿心,没有永远的、无量劫的来布施给广大没有福报、没有智慧的人,救度他们离开六道轮回之苦,甚至利益他们,使他们获得究竟的安乐的话,就不成为一个救度世间的法王。
这一首偈有特别提到“不成救世之法王”,这里有一个“救”,而且是救世的法王。一般人会觉得救度或救世是基督教的教理,其实这个教理,在比基督教起源更早的佛教净土法门当中就已经有了,这一种救度的教理内涵白纸黑字清清楚楚,不是现代的人创造或刻意解释的,很浅显、很明白。
阿弥陀佛说他要成为一位救世的法王!“法王”就是佛,而且这一尊佛是超越十方诸佛,所以救世之法王就救世佛。
有人问:“阿弥陀佛是怎么样一尊佛?”释迦牟尼佛在这里已解释了,阿弥陀佛在法藏菩萨的时候,自己表明了他要成为一位救世的佛,所以阿弥陀佛可以说有一个名称叫做“救世佛”。
阿弥陀佛是梵语,翻译成汉文就是无量光明、无量寿命,所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明的佛,无量寿命的佛。既然是无量光明的佛,生命就超越宇宙空间;既然是无量寿命的佛,生命就超越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甚至救度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使不能生的人往生,使已经死的令他活起来,所以阿弥陀佛另外一个名称叫“甘露佛”,甘露是天上的一种水,能够使已死的人复活,使不能的成为可能,所以叫“甘露”。
这个“甘露”也是“妙”的意思。“妙”就是不可思议,使不可能的成为可能;在不可思议当中,尤其让不能离开轮回的我们离开轮回,让不能成佛的我们成佛,更是不可思议当中的最不可思议。
所以,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的佛,无量寿的佛,是甘露的佛,同时是救世的佛,他要救度世间所有的众生。直捷简要来讲,他就是要救度“我”,五劫思惟的愿,为“我”而发,兆载永劫的行,为“我”而修,愿行圆满的果,统统布施给“我”,所以他的果就是“我”的果,为什么?他的愿行就是“我”乃至是十方众生中的每一个人的愿行啊!
经文已明明白白地说“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法藏菩萨为十方“众生”圆满成佛,把成佛功德的法藏全送给众生,所以叫“为众开法藏” ,“法藏”就是成佛的功德;“广施功德宝”,这个法藏(成佛的功德)的功德很宝贵、很广大,如同大海。
又说“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只有清白之法才是出世间法。出世间法有分小乘和大乘,阿弥陀佛这一种出世间的清白之法,是大乘之中的登峰造极之法,是使我们众生快速地进入不退转的清白之法,非同小可啊!
阿弥陀佛专求清白之法,他说“以惠利群生”,“惠利”就是白白的给,无条件的利益众生。怎么利益众生呢?使他获得离开六道轮回,超凡入圣的利益;使他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的利益;乃至使他有那个功德、功能去广度众生的利益。这些都在阿弥陀佛的清白之法当中。阿弥陀佛这样子惠施给我们,这岂不就是“他作自受”吗?
又说“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阿弥陀佛使十方众生功德成就,成就什么功德啊?就是成就离开轮回、往生成佛的功德。
由这几段经文法语就可显示出,净土法门就是“他作自受”的法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两句八个字,涵盖的道理是很深广的,我们这样解释,虽然也都是依据经文来讲,可是根本还触不到佛的境界,因为我们是凡夫,只是以凡夫的理解,传递给同为凡夫所能理解的。
大家知道,佛教分小乘佛法与大乘佛法。小乘寻求自利,做自了汉,自了生死,完全是自作自受的法门。大乘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广利众生,代众生受苦、为众生修行。所以,只有大乘佛法才有“他作自受”的思想。而且只要是大乘佛法,必定多少含有“他作自受”的思想,也必定承认有“他作自受”的功能存在。不然,大乘佛法所标榜的“所修功德回施一切众生”,岂不是成了欺诳众生的不实之语?
最能彰显大乘佛法“他作自受”之极的,就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
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是大乘之极致,弥陀救度的念佛法门是一切大乘佛教中,最高无上的法门,是最纯粹、最成熟、最圆满的大乘,是果地大乘,也就是佛乘,所谓“乘佛愿力”。
接下来:
生佛同体、自他不二;同体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弥陀愿行,即众生物;如共命鸟,互同腹食。
“生佛同体、自他不二”,前面已解释过,因为是同体、不二,因此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来讲,阿弥陀佛所有的,都是我们十方众生的。
“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如果从我们的立场来讲,阿弥陀佛兆载永劫所修的六度万行都是我们的修行,我们虽然没有修行,却有大修行、大功德,这个就是不修而有大行大德,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的就是我们的,阿弥陀佛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东西。“他行即己行”,“他”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所做的就是我们所做的,所以“弥陀愿行,即众生物”。
如果以我们来讲,可以说生生世世所累积的不是功德,都是罪业,因为三业行为都在造罪造业,使我们不能够脱出六道轮回。而且,自己生生世世,乃至今生今世所做的,只有加剧轮回的业力而已。所以,善导大师要我们自觉,我们是“常没常流转”的众生,“旷劫以来无有出离之缘”。
“常没常流转”,“没”就是沉下去,也就是说,如果以大海譬喻六道轮回,那么,浮出水面就代表生于人界或天上;没入水中,就代表堕落地狱、饿鬼、畜生。所以,今生今世我们如果没有弥陀的第十八愿,如果法藏比丘不完成正觉而成为阿弥陀佛,或者我们不信受弥陀救度、不专念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那么,我们势必再度堕落地狱饿鬼畜生。
简要而言,我们若不念弥陀,必将堕落地狱,因为谁敢说他生生世世都能拥有人身、遇到佛法、不会堕落三恶道?
所以,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脱生死,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只要没有出离轮回,就难免在未来的生生世世当中堕落三恶道。因此必须要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因此这里就强调弥陀的愿行就是我们的愿行。
“如共命鸟,互同腹食”,就好像共命鸟,彼此共用一个肚子饮食。
《阿弥陀经》里面就有提到共命之鸟,两个头、两个生命,但是一个身体,这个叫做“一身两命”“识别报同”。一般都是一个身体一个生命,但是它一个身体两个生命,以现代来讲,也可以用连体婴来了解。
“识别报同”,“识”就是神识、生命体,我们的生命体就是神识。
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肉体,一种是心识。这两种如果分开,不在一起就死了。我们的生命体跟阿弥陀佛的生命体结合在一起,只是阿弥陀佛的心是佛的心,我们的心还是凡夫心。佛的心是什么心呢?我们想像不到,不过可以类推。也就是说,我们之所以成为凡夫,是因为我们有贪、瞋、痴、慢、疑、邪见等六种根本烦恼,还有妄想杂念、习气等等,假设没有贪、瞋、痴、慢、疑、邪见,也没有妄想杂念的话,那就不是众生,而是已超凡入圣了。所以,最起码,佛的境界没有贪、瞋、痴、慢、疑、邪见,没有妄想杂念,跟我们凡夫完全是不一样的。
佛的生命是那样的生命,而我们的生命是贪、瞋、痴深重,这个分别执着,那个也分别执着,所以不停地造罪造业……可是,这样天地差别的两个生命却共用一个身体,所以是,一边在造罪业,一边在累积功德。
大家想想,我们所造的罪业,跟阿弥陀佛累积功德相比较,谁比较多?
阿弥陀佛所累积的功德都是清白之法,都是清净的、没有污染,都是真实的、不颠倒不虚伪的;那我们所累积的罪业多不多?也是很多,但是我们所累积的罪业是真的还是假的?假的。所谓“千假不如一真”,我们累积的罪业再怎么多,跟阿弥陀佛真实的功德来讲都不能比,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就像光明,我们的罪业就像黑暗,黑暗跟光明能够并存吗?不能,黑暗遇到光明,黑暗就消失了。那黑暗跑到哪里去了?黑暗本就没有一个实体,当然一见光就消失了。也就是说,我们旷劫以来的罪业,没有一个实体,所以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业可带。印光大师就说,带业往生是在这里讲的,到极乐世界就没有业可以带。
今天就讲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