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鸾大师《往生论注》-缘佛愿力速成佛(一)

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手中都有「讲稿」及「补充讲义」,首先我先把讲稿念一遍:


(讲义全文)

缘佛愿力速成佛(论注要义一一九页~一二〇页)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
  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当复引例,示自力他力相:
  如人畏三途故,受持禁戒;受持禁戒故,能修禅定;以禅定故,修习神通;以神通故,能游四天下。如是等名为「自力」。
  又如劣夫,跨驴不上;从转轮王行,便乘虚空,游四天下,无所障碍。如是等名为「他力」。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这份「讲稿」是《往生论注》的最后结论,我参考其他的资料,另写了一份「补充讲义」,补充讲义也很浅显,只要大家把原文看熟,再把补充讲义多看几遍,自然能够了解原文的意义。我在这里只不过是跟大家阅读一遍,同时也稍作解说而已。题目定为:「缘佛愿力速成佛」。

「缘佛」的「缘」就是增上缘,也是依靠的意思。佛是阿弥陀佛,依靠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能够使十方众生,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是依内文所定的题目。


(讲义文)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这是《往生论》的论文,这里所说的菩萨就是修五念门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的菩萨, 这位菩萨如果能修五念门,就能够自利利他而快速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也就是得证佛果的意思。这段论文本来已经很清楚把它的原因与结果都说明白了,照说到这里就结束了。那为什么昙鸾大师解释《往生论》,解释到这个地方的时候,特别自设问答,重新把之所以「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个问题又提出来作为一个论题呢?不论对《往生论》,或是《往生论注》来讲,这可说是一件值得重视的事情。我们首先来解释五念门:


(补充讲义)

  五念门─《往生论》言:「何等五念门?一者礼拜门、二者赞叹门、三者作愿门、四者观察门、五者回向门。」

礼拜门属于身业,赞叹门属于口业,作愿门及观察门则属于意业,这四门皆属于「自利」。也就是完成这四念门的功德必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但菩萨往生不是为了自利,乃是为了利他,因此把所有功德都回向给一切苦恼众生!所以回向门是属于「利他」。

《往生论》是净土正依的《三经一论》之一,对我们修学净土法门的人来讲,《往生论》是非常重要的一部论典。可是如果只看《往生论》,而不详细的研读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那么恐怕再怎么看《往生论》,也很难掌握到《往生论》真正的要义。

从字面来看,《往生论》似乎是在提倡修五念门回向净土,似乎是以高超的菩萨为对象,但其实正好相反;敷演《往生论》的对象反而是博地凡夫,而五念门的背后却是一念门,也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点我们后面会解说到。

《往生论》说,如果能够修五念门的话,就能够获得五果门。


(补充讲义)

  五果门──《往生论》言:「何者五门?一者近门,二者大会众门,三者宅门,四者屋门,五者园林游戏地门。此五种门,初四种门,成就入功德;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近门、大会众门、宅门、屋门是「入功德」属于「自利」。所谓入就是入极乐世界所获得的这四种利益。园林游戏地门是「出功德」,也就是以大悲心观察苦恼众生,而离开极乐世界,显化在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这是属于园林游戏地门。

从《往生论》的内文来看,修五念门为因,获得五果门为果。也就是修五念门的前四门,必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必定得到五果门的前四门。

  • 第一「近门」,所谓近门就是进入极乐世界,接近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与这个菩提佛果靠近了,一旦往生,成佛就不远了,这是属于近门。
  • 第二「大会众门」,就是成为阿弥陀佛座下大会众弟子们之一,成为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
  • 第三「宅门」,就是进入房子能够获得安身立命。
  • 第四「屋门」,是既然入了房子,房子里面的所有物,都可以自在的,毫无忌讳的享用。近门、大会众门就是第十一愿所讲的正定聚;宅门、屋门就是第十一愿所讲的灭度,也就是得证涅槃佛果。
  • 第五「园林游戏地门」,「园」是生死园,「林」是烦恼林。一切众生之所以生死轮转永无穷尽,都是因为烦恼的关系,烦恼可说如恒河沙数无量无边。归纳的话,佛陀在经典上说有一〇八种烦恼,再简缩的话,有六种根本烦恼,二十种邪烦恼。六种根本烦恼就是贪、瞋、痴、慢、疑、邪见,其中又以贪瞋痴三毒为根本,如果范围要再缩小的话就是贪。烦恼如同丛林那么多,所以生死园烦恼林就表示是罪恶凡夫轮回的三界六道。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自然就会拥有阿弥陀佛的智慧、慈悲、愿力、神通,就会发广大悲心到十方世界,自在无碍的救度众生。所以,对极乐世界来的菩萨而言,凡夫的生死园烦恼林却是菩萨自在无碍广度众生的地方。自在无碍如同游戏,而广度众生又不执着自己在广度众生,所谓度尽一切众生而无一众生得度者。因此,这里就以游戏来形容菩萨度众的自在无碍。

从《往生论》来看,似乎五念门、五果门都有它的次第,但其实是不可能有次第的。譬如说,如果我们是修五念门的话,也不一定是从礼拜门、赞叹门、作愿门、观察门这样的次第依序而修,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有的或许是先赞叹、称名再礼拜;或者先作愿再礼拜、赞叹,所以顺序不一定。同时每一个人由于根机的不同,所修的五念门的深浅多寡彼此也都会参差有别。

其实往生极乐世界之后,也不是说先在「近门」一段时间之后,才进入「大会众门」,或是再经一段时间之后,才进入「房子」里面。然后再经一段时间,才可以享受房子里面的一切,不是这样的。一旦到了极乐世界,五果门的前四门是立刻就同时获得的利益,也由于有这样的含义,所以昙鸾大师在解释《往生论》,必须把这一种含义清晰的点出来。

昙鸾大师如何点出《往生论注》的精华呢?


(讲义文)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补充讲义)

  「问答决疑」,有二:一问,二答。

昙鸾大师自己设立问答,以问答的方式来解决对于何以「速」得成佛的原因加以剖析,分为一问、二答两方面:


(补充讲义)

  凡此问答决疑一段,是论注一部之总结,净土一宗之肝要;立理引证,以明弥陀本愿他力念佛之真实义。

这一段问答决疑是《往生论注》这一部书最后的总结,这个总结非常的重要,可说是《往生论注》千里来龙结穴之处,也可说是《往生论注》最为精华的地方。所以大家在看《往生论注》,到了最后结论的这一段问答,要用心的去体会。对这一段问答的含义,如果能正确的掌握,可说就已完全的掌握了《往生论》乃至《往生论注》的核心了,同时也掌握到了净土宗的核心、根本要义。如果《往生论》乃至《往生论注》看了很多遍,甚至专门研究,但是对于这一段最后结论的问答决疑之文忽略了,或者是解释错误了,那么可说他并没有真正的了解《往生论》以及《往生论注》的精神与净土一宗之肝要。

《往生论注》最后问答决疑这一段文字,也是我们净土宗的核心,最重要之处,能够了解这一段文进而信受奉行才是真正的学净土宗,才是真正的净土门徒,也才可说是真正的弥陀弟子。我们可以这样说,净土宗的特色是从这一段问答所阐释出来的,同时净土宗之有别于他宗,立论处就在这一段问答文。

这一段问答所发挥的内涵,可说是净土宗的生命、骨干与精髓。所以,研究净土法门的学者,对于《往生论注》,尤其是后面这一段总结之文不要轻易带过,要注目、重视,并依之立理引证以明弥陀本愿他力念佛之真实义。昙鸾大师在这一段问答之文,引用经证,建立理论来显明阿弥陀佛本愿他力念佛的真实义。

「有何因缘」四字有怎样的涵意呢?


(补充讲义)

  「因缘」者,窥基《法华玄赞》二云:「因缘者是所以义」。

《法华玄赞》是唐朝初年,法相宗的祖师窥基大师所写的,总共有十卷,收在《大正藏》34册,也叫《妙法莲华经玄赞》。这部书里面解释「因缘者是所以义」。「因缘」者就是「所以」的意思,但这样说恐怕大家还是不很了解。

「因缘」有两种含义:一种是四缘之一,也就是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但是这里的因缘却不是那种意思,这里的因缘是所以的意思,也就是原故,有什么原因,有什么所以?


(讲义文)

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补充讲义)

  今正问「速」之义。

这一段问答是在问有什么原故,能够「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主要是针对这个「速」来提问,所以「速」是这个问答之文的眼目。在《往生论注》卷首一开始,昙鸾大师就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的难行与易行来分判一代佛教,并且显明这一部《往生论》乃至整个净土法门是属于易行道,易行道不只它是容易的、简单的,同时也是殊胜的、快速的。开宗明义点出了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也是快速成佛的法门,到了最后结论的地方,又将这个之所以「速」的原因作一个论题来发挥。


(补充讲义)

  所言自利利他成就阿耨菩提,不足容疑;今所以疑问者,上之《论》文说愿生之行者,往生净土,次第渐入近等五门之义,而至此结文,忽转说速得菩提,有何所以?

为什么昙鸾大师特别就这个「速得阿耨菩提」的问题设立问答来发挥,原因在那里呢?这里所说的,如果修五念门自利利他,就能够快速的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并没有疑惑的。现在之所以有疑惑的,是在这之前,《往生论》的论文说愿生之行者,往生净土之后,是次第的、逐渐的入近门,然后大会众门,然后宅门、屋门。所以它是有阶次的、逐渐的来进入。可是为什么到了最后结尾的地方,忽然说「速得菩提」呢?也就是所谓的:「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再者,《往生论注》上卷的最后有设立「八番问答」来显明《往生论》的当机众针对的对象并不只是高级的菩萨,而是含盖下下品的逆恶凡夫。


(补充讲义)

  又,上之《注》文,明此论所被之机为下下品逆恶之凡夫,而如斯恶机,不假一毫断证,命终之后,速得菩提,有何所以?如是问也。

还有《往生论注》上卷的最后,昙鸾大师为了显明《往生论》所针对的根机,特别设立「八番问答」来显明《往生论》所针对的根机不只是高级的菩萨,同时更是针对下品下生的逆恶凡夫。这一种必堕地狱的恶人、恶机要他们修五念门,他们一方面是修不起,另一方面他们的生命只在刹那之间,也没有机会可以修五念门。但是他们并没有一丝一毫的断除烦恼,也未证得果位!可是命终之后也往生极乐,也快速的获得菩提,有何所以?原因在那里呢?如是问也。

昙鸾大师所问的就在这里,如果以一般圣道、自力、难行道的法门来讲,成佛是从断除见思二惑及尘沙惑进入初住位,从此位起修,再经过三大阿僧祇劫才能成佛的。那么在这里却说「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原因在那里呢?昙鸾大师特别把它作为一个很重要的论题而讨论发挥,所以意义特别的深厚,也非常的重要。


(讲义文)

答曰:《论》言修五门行,以自利利他成就故。


(补充讲义)

  二、答中有二:一、「举论直答」。此答只约文面。

现在昙鸾大师就自我回答了,当然他的回答是先依《往生论》,《往生论》说如果能够修五门行的话,就能够自利利他而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依据前面的《论》文来回答的,所以这个回答很明确,没有错。因为《论》文本来就已经说是以五念门为因而自利利他,这样就能够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果非常清楚,所以根本是不需要再去讨论的,因为答案已经出来了。那为什么昙鸾大师还要把它再提出来讨论?这就必定有他的含义,而且这个含义非常重要,密切地关系到净土法门的核心义理,也关系到我们净土学者用心之所在。虽然昙鸾大师引用到《论》文,这样回答了;可是这一段《论》文的文面虽然是这样子讲,但以整部《往生论》来看,这一段《论》文的背后有另一层很深的含义,而这个含义却是有关净土法门的真实义的地方。所以昙鸾大师接着就讲:


(讲义文)

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补充讲义)

  「别显深义」,有三:一、「标增上缘」。

接下来就是要特别的发挥《往生论》的深奥义理,这一句「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是先标增上缘。


(补充讲义)

  自下示文内所含深义,非文面之释。

接下来,昙鸾大师就是要显示发挥这一段文里面所包含具有的甚深的道理,不是在解释它的文面。


(补充讲义)

  「然」者领上之言,而意不同,别显文面之深义。

「然」这个字是在承接上面的文义,可是它所要表明却是跟上面的文辞有不一样的意义, 所以用这一个转折语言的「然」字,来别显文面之深义。接下来就是要特别发挥文面所没有,但却存在的真正意义。


(讲义文)

核求其本。


(补充讲义)

  「核」者明也、实也,明得物之实性。

所谓「核」,一般讲考核或者考察,在这里意义都差不多,也是指明确的、实在的去追求这件道理的真实内涵,所以用「核」。


(补充讲义)

  「求」者寻求。「其」者指菩萨二利之行满足。

也就是指菩萨修五念门行,成就自利利他,而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补充讲义)

  「本」者对末,弥陀为本,众生为末。故次言「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后示他利利他之奥义,生佛相对故。

「然核求其本」:如果明确的、实在的来寻求所谓的修五念门,成就自利利他,而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根本原因的话,这个即是核求其本。追根究底之下,必定会发现一切都是本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这就显现出阿弥陀佛是本,而众生是末。有了这个「本」,众生才能够往生,没有这个「本」一切就免谈。所以接下来才会说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之后就再以「他利利他」之文来显示《往生论》的奥义。由此可知,核求其本──追根究底来看的话,原来阿弥陀佛是根本,所以在这里是阿弥陀佛跟众生相对。


(补充讲义)

  《论注》之中,上来处处使用「本」之言时,皆举出弥陀因位之本愿,如上卷解释二十九种庄严而举出弥陀因地本愿之时,皆言「佛本何故起此庄严」。

也就是《往生论注》之中,从上卷一直到下卷,凡是使用「本」这个字的时候,都是在显现阿弥陀佛因地(法藏菩萨)所发的这个本愿来讲的。譬如说上卷在解释《往生论》所讲的极乐净土二十九种庄严,往往举出弥陀的因地本愿而说「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这个大家只要看上卷就可以知道了。

昙鸾大师在解释二十九种庄严时,往往用「佛本何故起此庄严」来说明极乐世界之所以会有这样那样的清净庄严是有他的根本意义的。


(补充讲义)

  至下卷解释「不虚作住持」亦言「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论注九九页)。
  又,「净入愿心」之释亦言「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论注一〇六页)。

所以,《往生论注》用「本」字的时候往往是指阿弥陀佛的因位发愿之时。接下来:


(补充讲义)

  「阿弥陀如来」者:「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阿弥陀如来」在这里是要跟众生相比对的,也就是生佛相望,即弥陀本愿力也,「阿弥陀如来」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也就是他力。所以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就是本愿力为增上缘,也就是他力为增上缘。由于有佛的增上缘,才能够使众生今生必定往生,而且快速成佛。所以说: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补充讲义)

  「为增上缘」者──下品逆恶凡夫,往生净土,速得菩提,必非自力所能,悉弥陀他力为增上缘。

也就是说,下品下生十恶五逆的罪恶凡夫,之所以能够脱离地狱之苦报而往生极乐快速证得菩提,并不是他本身的力量,也不是他有什么能力,有什么修行,「悉弥陀他力为增上缘」,完完全全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作为增上缘的。


(补充讲义)

  「增上缘」者,四缘之一,此指强胜因缘,横超别意,非通途义。

一般讲「增上缘」,就是通途所讲的四种缘的最后一种,就是刚刚所讲的「因缘、所缘缘、无间缘、增上缘」;以种子来比喻的话,种子就是「因缘」,空气、土壤、水份、阳光就是「增上缘」。有这个因,有这个缘,种子才能开花结果,这是就植物来讲的,只要有这两种缘就能够成就;那如果以人来讲,必需要四缘具足,譬如说我们都有佛性,以佛性为因,然后发起要成佛的志愿就是所缘缘。所缘缘是目标目的,无间缘就是不退转不间断这一种心。然后借由修行才能成佛,这是一般所讲的四缘。然而在这里所讲的「增上缘」,却跟一般通途的四种缘的增上缘的意义很不一样,这里所讲的「增上缘」是指强胜因缘,阿弥陀佛有绝对殊胜的力量使得凡夫能够只要依靠他的力量,就能够横超三界、十地。所以这里的「增上缘」有横超的另外一种意思,跟通途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补充讲义)

  上卷之初,明易行道之处言「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今卷尾言「弥陀如来为增上缘」,首尾相应,始终一贯,皆明弥陀他力本愿为增上缘。

《往生论注》一开始就点明这一部《往生论》所要讲的,这一部《往生论》的内涵是在讲易行道的;虽然里面有讲到五念门、五果门,但其实它的用意是在阐释易行的法门,是人人都能够做得到的。所以《往生论注》一开始显明易行道的时候,就引用第十八愿的意义,就说「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只要念佛即自然乘佛愿力,必定往生,这就是「信佛因缘」之意,而往生必入正定聚,并且证悟涅槃。可知往生证果,都是由于阿弥陀佛的愿力,故阿弥陀佛是十方众生往生成佛的增上缘。所以一开始说信佛因缘,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作为我们念佛往生的增上缘。卷尾又指出我们之所以能够往生证果,完完全全都是阿弥陀佛作为我们强胜的增上缘。所以这一部《往生论注》是首尾相应,始终一贯,都是在显明往生是靠弥陀利他本愿为因缘、增上缘的。


(讲义文)

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当知此意也。

这一段看起来好像没什么,又似乎不太能够理解,但是这一段在这一篇问答论文当中,也是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有很重要的意义,因为有这一段的解释发挥才更能够显出这个自利利他是来自于佛,而不是来自于一般的众生,所以这一段正是发挥《往生论》之深义的地方,因此这一段也不能轻易带过。


(补充讲义)

  「他利之与利他」等,二、「正释深义」。

这整段就是在解释《往生论》深义之所在。


(补充讲义)

  他利利他,其体一物,二名互用。

「他利」跟「利他」这两个词句,是就不同的使用情况而异其名称,其实本是一件事情,所以说「其体一物」。


(补充讲义)

  于佛与众生分左右,就所举《论》文语势,正显示佛利他愿力为本。

也就是说把能救度的阿弥陀佛,跟被救度的众生分成两边来说明。这是从《往生论》的行文、语气、笔调来看的。也由于《往生论》的论文是这样的语势,所以才能够显示出这是弥陀的利益,完全是站在弥陀救度众生的立场来讲的。


(补充讲义)

  今《论》文唯有利他之语,《论注》兼采余经论中他利之文,互相对应,明义之左右。

如果从《往生论》来讲,《往生论》只有「利他」,并没有「他利」这个名词。那《论注》为什么从其他的经论,引用他利这两个字来跟利他互相对应呢?这有它特别的意义,我们先来看其他的经论对「他利」的解释:


(补充讲义)

  《萨遮尼干子经》卷九言:「诸菩萨摩诃萨所行一切行,皆为自利,亦为他利,彼二种具利。」

这一部经说菩萨所修的六度万行,四摄四无量心都是为了自利,同时也是为了他利。所谓他利也就是利他的意思,也就是说这一部经,把一般所讲的利他说是他利。接下来:


(补充讲义)

  《胜思惟梵天经论》卷上言:「以自利他利,如实修行,毕竟说法。」

在这里也是将自利利他说成自利他利。


(补充讲义)

  《宝髻经优婆提舍》言:「今说为自利益,为他利益。」

在这里也是把自利利他说成自利他利。接下来:


(补充讲义)

  《地持经》卷一言:「自利方便,他利方便。」

也是把自利利他说成自利他利。


(补充讲义)

  以上略引,皆以利他为他利。

以上引用四部经论,还有其他的没有引用,不过单单这四部经论就可以看出所谓利他跟他利在意义、内涵都是一样的。


(补充讲义)

  「他利」──他指众生,佛使众生得利益。

所谓他利是就众生而言的,是佛使众生得利益。


(补充讲义)

  「利他」,他指众生,佛利益众生。
  他利利他,皆是弥陀救度众生之事,其体是一;他利之与利他之「他」皆指众生。

也就是他利也好,利他也好,这两个「他」都是就众生来讲的。那么「利」是就弥陀来讲的,弥陀利益众生、救度众生。


(补充讲义)

  以「他利」而言者,「他」为主词,是从所利益之众生而言;以「利他」而言者,「利」为主动词,是从能利益之佛而言。各有侧重面,如「喝茶」与「茶被喝」,侧重面不同。

虽然它是谈同一件事情,可是这个文字上下的不同,它的侧重面就不同。以「他利」来讲的话,这个「他」是主词,所以侧重面是从所利益的众生来讲的。那如果是以「利他」来讲的话,「利」是主动词,是从能利益的阿弥陀佛这边来讲的。此乃侧重面各有不同,就好像「喝茶」与「茶被喝」,侧重面不同一般。


(讲义文)

谈有左右。

在讲的时候就有侧重面、角度上的不同,而分左右上下。


(补充讲义)

  如「不思议」与「不可思议」,从法体言,则法体本来绝思议故,云不思议;从众生言,则心言难测故,云不可思议。

就好像「不思议」三个字,跟「不可思议」四个字,它的内涵是一样的。不过如果从法体本身来讲,法体本身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言说的。所以说「不可思议」是从众生这边来讲的,众生没有智能推测「不思议」的境界,所以心思语言都不可能测度。「不可思议」有五种:众生多少不可思议、业力不可思议、龙力不可思议、禅定力不可思议、佛法力不可思议。总之,「不可思议」是从众生这边来讲的,如果「不思议」就是从法体那边来讲的。


(补充讲义)

  譬如一物,人在左边,则谓物为右;人在右边,则谓物为左。又如一河,在东者言西河,在西者言东河。

好像一件东西,在右边的人就说这个东西在左边,在左边的人就说这个东西在右边;又好像一条河,河本身是不变的,可是河东的人,说这条河是在西边,是西河;在西边的人,就说这条河是东河。


(补充讲义)

  就能化之佛而言,谓之「利他」;就所化之众生而言,谓之「他利」,此谓之「谈有左右」。

所以有角度的不同。


(讲义文)

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


(补充讲义)

  利他者,利益他,力在佛边;他利者,他获利益,力在生边。譬言饮酒,力在人边;酒被饮,力在酒边。物体唯一,谈从便宜。

如果从弥陀本身来讲的话,就说是利他。如果是从众生来讲的话,就说是他利。那这有什么不同呢?这个不同,大有意义;如果以利他来讲的话,就是利益众生,能够利益众生,一定是佛才有这个力量,所以力在佛边。他利者就比较显现不出佛力;他利者,他获利益,力在生边,他利者是从众生来讲,众生获得利益。所以就众生来讲,比较显不出佛的功能力用;好像饮酒,说饮酒是显现力在人边,能够饮酒的人,他的酒量很大,就能够饮很多的酒。如果说酒被喝,当然显不出喝酒的人的酒力,所以说物体唯一,谈从便宜。接下来:


(讲义文)

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


(补充讲义)

  今《论》将就佛力边而言故,不以「他利」而以「利他」之言言之。

所以说这个关键就很大,现在是谈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用「利他」这两个字而不用「他利」。为什么昙鸾大师会特别的从其他的经论引用「他利」跟「利他」相对呢?意思就是在显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为增上缘,在显明一切众生往生之因及成佛之果,都来自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是阿弥陀佛在「利他」。隐约之中就在阐释前面《往生论》所讲的: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这个菩萨是指弥陀在因位的法藏菩萨为十方众生累修五念门行,所以才能够自己成佛也使他人快速成佛,昙鸾大师以这个「他利」跟「利他」,特别用这一段来解释,就有那一种涵义在。


(补充讲义)

  依此《论》语例,「利他」之言于佛成就之边言之。

《往生论》用自利利他,往往是就佛这边来讲的。


(补充讲义)

  《往生论》之中,「自利利他」之语有三处: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十七种庄严成就。
  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论注一二、九四页)

这一段在上卷下卷都有,是天亲菩萨在解释极乐净土十七种庄严成就之后,简略的介绍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十七种庄严。同时也显现出阿弥陀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的成就,以及利益所有往生之后的净土菩萨的功德成就。所以,在这里所讲的自身利益,以及利益他这个自利跟利他,是就阿弥陀佛来讲的,不是就往生者来讲的,非常清楚。接下来:


(补充讲义)

  略说八句,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论注一三、一〇二页)

「略说八句」就是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介绍阿弥陀佛的八种功德的地方,所以这里所讲的示现如来自利利他,这个如来也是非常清楚的直接指阿弥陀佛而言。接下来是我们要讨论的:


(讲义文)

菩萨如是修五念门行,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论注一九、一一九页)

这个菩萨所修的五念门的自利利他,岂不是跟前面的自利利他同等的含义,是就佛来讲的。所以这个菩萨,其实也正是指弥陀因位时的法藏菩萨;这样说来,所谓的利他就是指阿弥陀佛果上的本愿力。由此可知,就是为了发挥这样的道理,昙鸾大师才从其它的经论引来他利这个名词,来跟利他相比对,目的就是要显示出,这里所讲的自利利他,是就弥陀来讲的。


(补充讲义)

  明知利他之言于佛言之,准此,从众生之边可言「他利」,是此《论》语例也。

由前面两段论文,就可以晓得利他是就佛来讲的;那如果是这样的话,岂不是从众生这边来讲就是「他利」而不是「利他」。


(补充讲义)

  《论》之中言「自利利他」成就故,不言自利他利,以此语见之,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

因为《往生论》之中所讲的是「自利利他」,而不是自利他利。因此是就佛力来讲的,所以在这里就说:「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


(补充讲义)

  他利利他,一体异名,然利他之言,利字置上故,显示能利益之佛力。虽同一字,置上之字属动词,显其主动、积极之力用,如「行行」、「观观」,上之字显出能行能观之力用。此利他之言亦然,利字置上,显示佛能利益之力用,故言「今将谈佛力,故以利他言之」。

也就是「他利」跟「利他」,虽然是在讲同一件事情,可是由于「利」这个字放在上面,或者是放在下面,就有它不同的侧重面。以「利他」来讲,利放在上面是属于动词,显现出它是有主动的、积极的、特别的内涵在。也就是阿弥陀佛为了利益众生,特别经过了五劫的思惟,兆载永劫的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所以跟其他的佛、菩萨,或者是《往生论》文内所讲的菩萨,意义是相差很多的。之所以要特别显现出「利他」是就弥陀来讲的,是因为只有弥陀在因地特别为众生发这个愿、发那个愿,特别为众生修这个行、修那个行的。所以「利他」只有佛才有资格讲,众生是不够资格、不够份量的。由此可知,昙鸾大师在这一段「他利」与「利他」之文,可说把《往生论》幽微之意彻底彰显出来。接下来:


(讲义文)

当知此意也。


(补充讲义)

  结上段「核求其本」之文。今释毕利他之言乃显示弥陀愿力,故上段言「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而以「当知此意也」结之。

现在在这里昙鸾大师已经把「利他」这两个字的含义解释完毕了,也就是「利他」是指阿弥陀佛的愿力利益众生,显示弥陀的愿力,已经解释完了,所以到了这里就用「当知此意也」这五个字来作为结束。也就是提醒所有念佛人要知道往生极乐必速得佛果,这都是由于阿弥陀佛之本愿力、佛力、他力,非自己之力,也由于是佛力,故易得往生,并且速得成佛,当知此理,如果不知,恐失速得成佛之利益。


(补充讲义)

  此非仅释他利利他之言而已,乃为显示众生往生之因果,全是弥陀他力之回向,以发挥《往生论》一部之奥义。

我们解释经文,不能只是依文解义。所以在这里不仅仅是解释他利利他文面上的意义,不只是消文而已,而是把文面背后所要彰显的中心思想阐释出来。这一段「他利」与「利他」目的是在显示出十方众生往生的因,跟所获得的果,完完全全是靠阿弥陀佛本愿力的回向,这其实就是《往生论》的核心与教理之所在。所以昙鸾大师这一段:「他利之与利他,谈有左右。若自佛而言,宜言利他;自众生而言,宜言他利。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这几句话是含有深义的,在这一段问答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


(讲义文)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这一段也就是论文的「缘佛愿力」,跟前面的:「然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相呼应。前面说「今将谈『佛力』,是故以『利他』言之」,也就是自利利他,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完完全全是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是阿弥陀佛才使我们能够那样成就的。所以接下来「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就作这一种结论。


(补充讲义)

  上段释他利利他之深义,以明弥陀佛力为增上缘故,此段示其佛力即是弥陀本愿力,成众生往生因果,悉缘弥陀本愿力。

上段昙鸾大师已经解释他利利他之深义,来显明阿弥陀佛的佛力为增上缘。那么这一段就说明所谓的佛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来成立众生往生的因与果,都是全凭阿弥陀佛本愿力的道理,成立这一种理论。


(补充讲义)

  「凡」者,广泛总示之言。「生彼净土」者,往相因果,因果五门之中因之五念门,及果五门中之前四门,皆收于「生彼净土」一语之中。

所谓的「凡」是总括来讲的,从这里往生到极乐世界也好,在极乐世界成就菩提果位也好,或者是随后离开极乐世界,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也好,有这一些含义,所以用「凡」示之。「生彼净土」是就往生极乐来讲的,名词叫往相因果,也就是往生的因跟果,所谓因就是因果五门之中的五念门,果是五果门中之前四门,通通都涵盖在「生彼净土」这一句话当中。


(补充讲义)

  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还相利益

这一段是指还相的利益,刚刚是指往相的利益,还相是指还来娑婆或分身显化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这一种还相的利益,就是「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


(补充讲义)

  此是净土之菩萨以果之五门中第五「园林游戏地门」,为普贤大悲之行。

这一段所讲的「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是指五果门中的那一门呢?是第五门「园林游戏地门」,也就是极乐世界的菩萨所起的修学是那一些呢?就是「园林游戏地门」,也就是第二十二愿所讲的修普贤之德、大悲之行,此中所谓普贤大悲行,就是指到十方世界,去上供十方诸佛,下化十方众生,所以并不是指普贤菩萨这个人。在这里所讲的:


(补充讲义)

  「菩萨人天」─净土圣众,皆是菩萨,因顺他方,故言「菩萨人天」。

往生极乐世界都是菩萨,并没有所谓的人、天、声闻、缘觉、罗汉,那为什么在这里说人天呢?这就如同《无量寿经》所讲的「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因为是随顺其他地方有那一种名称,就跟着用那一种名称来称呼。


(补充讲义)

  「所起诸行」,所谓「普贤之行」。即上之菩萨四种功德庄严之处(论注五九~六二、一四~一〇五页)所言之供佛、利生、自利、利他之行。此所言「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即是众生往生因果、还相度生,因之五念门、果之五门,皆包含之。

「所起诸行」起什么行呢?也就是普贤行,普贤行在《往生论》显现在那里呢?显现在这一段文之前所讲的菩萨四种功德庄严的地方,上卷有,下卷也有。「普贤之行」就是供佛、利生、自利、利他之行。刚刚讲的上供十方诸佛,下利十方众生,自利跟利益众生的行持,都是「普贤之行」。所以在这里所讲的:「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这两段话就已经涵盖众生往生的因跟果,即往生极乐世界的因,跟在极乐世界所得的果报,以及还相到十方世界广度众生。所以因的五念门以及果的五果门,就通通包含在这两句话当中了。


(补充讲义)

  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上所明往相因果,还相利益,皆缘弥陀本愿力。「本愿力」者,总指四十八愿,故次下言「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别指三愿`(十八、十一、二十二愿)`,故下引三愿。然此一段,正答上问之文也,何者?上问意谓:有何因缘,逆恶凡夫生净土,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佛果;故今答意谓:若凡夫以自力往生,不能速得菩提之佛果,今则往生之因果,还相利益,皆缘弥陀因位本愿力回向成就,依佛本愿力故,往生净土,速证阿耨菩提之佛果也。故次下证此本愿力,别引三愿,一愿一愿之后,皆显明其愿益,而言「所以得速,一证;所以得速,二证;所以得速,三证」,以此「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结答上问之「有何因缘,言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

这一段补充讲义其实也很容易了解,现在已经十点多了,我们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象山弥陀共修会第52课,讲于2007年12月16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