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次)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十九次的佛一,上次跟大家研讨《观经》大意时,讲了八个主题:
第一,《观经》经名。《观无量寿经》在古代有五个名称:《佛说观无量寿经》《佛说无量寿观经》《无量寿佛观经》《观无量寿佛经》《十六观经》,简称为《观经》。
第二,《观经》解题。简略解释《观无量寿经》这五个字。
第三,《观经》说时。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大约在西元前492年,也就是距释迦牟尼佛入灭的八年前,七十三岁的时候,在灵鹫山说《法华经》之际,同时所说的经典。
第四,《观经》宣说之理由。释迦牟尼佛为什么要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第五,《观经》译者与译时。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在古代刘宋元嘉十年,也就是西元四百三十四年,西域人畺良耶舍在江苏扬州钟山道林寺所翻译的。
第六,《观经》缘起。释迦牟尼佛之所以会说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是由于宫廷政变,引起韦提希夫人厌秽欣净,最后选择往生西方净土极乐世界,并且求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方法,这是释迦牟尼佛说这一部《观经》之定善、散善与念佛的因缘。
第七,《观经》梗概。基于上面所说的缘起,释迦牟尼佛就为韦提希夫人说了定善十三观,以及散善的三福九品与念佛这些方法。而在最后,释迦牟尼佛赞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唯有念佛是最容易又最殊胜的往生成佛法门,所以劝大众要信佛念佛,而结成这一部经。
第八,《观经四帖疏》缘起。《观经四帖疏》最后「跋言」的地方就说:「某今欲出此《观经》要义,楷定古今。」由于在善导大师以前的隋朝三大师──也就是慧远大师、智𫖮大师、吉藏大师,以及摄论师们相继注解《观经》,但是观点都错误,因此影响了念佛法门的宏扬,善导大师为了纠正他们的错误而注解《观经》。为什么要先说这个主题呢?因为要讲解《观无量寿经》都必须以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为主,因此在这里预先讲解《观经四帖疏》的缘起。
这是上次所讲的八个主题,今天接着讲第九个主题:《观经》五分。
第九、《观经》五分。《观经》五分,也就是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的组织、架构分为五个大段落。
晋朝道安大师将佛经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以三个大段落来解说每一部经,称为「三分科经」。自此,这三分科经就成为解释经典的惯例。
净影寺的慧远大师,天台宗的智𫖮大师,三论宗的嘉祥大师,都有注解《观无量寿经》,他们注解《观无量寿经》也是依据道安大师的三分科经方式来解经。到了唐朝,善导大师看出《观无量寿经》有其特别的内涵,因此他解释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时,并未沿用诸师将经文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的三段式的分科方式,而是特别将《观无量寿经》分为序分、正宗分、得益分、流通分、耆阇分五个部分,这就是《观经》五分,分为「五分」──五个大段落来解释。根据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序分义」卷头所说:
第一,从「如是我闻」到「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是「序分」。
第二,从日想观初句「佛告韦提希」到「名第十六观」,是「正宗分」。
第三,从「说是语时」到「无量诸天发无上道心」,是「得益分」。
第四,从「尔时阿难」到「皆大欢喜」,是「流通分」。
以上四分,是释迦牟尼佛在王宫所说的。
第五,从「尔时世尊」以下,是「耆阇分」。
善导大师是加了「得益分」,以及后面的「耆阇分」。
为什么要加这二分,特别是加「得益分」呢?因为这样才能够突显出这一部经的核心,也显示出韦提希夫人以及当时在她左右的侍者们,是听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讲到哪个地方才获得利益的。韦提希夫人所获得的利益,也是我们后世修学净土法门的人能够获得的利益。为了突出这一点,善导大师特别将这一段经文另增一分,叫做「得益分」。
简略来讲,「得益分」是释迦牟尼佛讲解定善十三观,讲到第七观华座观时,释迦牟尼佛就跟韦提希夫人说,接下来,我要讲说解除苦恼的法门。(我们众生都有烦恼,都会痛苦,最严重的是,不只是这一辈子有苦,而是累生累世轮回无尽的痛苦。如果能够解除我们的烦恼,解除无尽的轮回之苦,那这个法对我们来讲,就是我们所需要的。)
这个时候,阿弥陀佛与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突然间应声显现在天空中,让韦提希夫人以及他的侍者们清楚的看见,当下获得了往生决定。显示出苦恼以及轮回当下就断除了,因为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不再继续无尽的轮回;那往生极乐世界不只是往生而已,而是显示成佛,因为极乐世界是佛的境界,不管任何人,只要到极乐世界都必定成佛,而且是快速的成佛,这个快速是超越时间性的。
这典故明白显示:阿弥陀佛本身就是我们除苦恼的法,不论是见到阿弥陀佛本身,或者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道理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当下他的苦恼,他的轮回就获得解除了。因此可知,这么重要的一段经文,如果不特别显示出来的话,有的人不晓得这个地方是一个重点性的示现,依文解义就看过去,那就太可惜了。
慧远大师、智者大师、吉藏大师都将得益科入正宗分,将「尔时阿难即从座起」以下的经文全部科为流通分,在流通分中虽然存在王宫与耆阇的差异,但总之这三位大师都是将《观经》科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分。
慧远等诸师并没有在正宗分之外别立得益分,而善导大师却在正宗分之外特别开出得益分,这是因为慧远等诸师判定韦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正宗分之终,认为韦提希夫人是听闻十六观之说法的过程中随闻随观,于是证得无生法忍。
然而善导大师却并不这样看,善导大师于正宗分之外特别科出得益分,是为了在正宗分中辨明要门与弘愿,并且引出韦提希夫人得益这一问题;而为了明确韦提希夫人之所以证得无生法忍,完全是得益于弘愿,而非定散的要门,所以才在正宗分之外特别科出得益分。
善导大师认为韦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第七观初得见一佛与二菩萨之时,见佛身故,亦见佛心,当下感悟到弥陀救度之悲心,信心欢喜而得无生法忍的。正是为了凸显出韦提希夫人之得忍是在第七观之初见无量寿佛这一点,所以善导大师才特别科出得益分。
善导大师这种分判,也是为了显明《观经》一经之所归。如果韦提希夫人之得益,约正宗分判时,则得益必须由于定散的功夫及功德;但韦提希夫人那时还没开始修学散善与定善,是由超越定散两门的弥陀救度的弘愿,并非因为听闻修学定散的要门而得,乃因定散归趣之弘愿而得,故于正宗分外别开得益分。
善导大师之所以能做这样的区分,是因为善导大师自古以来被尊称为是阿弥陀佛的化身,当然化身也是一种示现,示现就必须要有相应于示现的行为、现象,因此善导大师要解释《观无量寿经》时,就特别请求阿弥陀佛以及十方诸佛为他加持证明与指导。果然,在写《观无量寿经疏》的时候,每天晚上都有一位圣僧来指导他玄义科文;因此,可以说,这部《疏》虽是善导大师所写的,却同时也是这位圣僧所写的。这位圣僧是谁呢?当然是佛,不可能是其他的出家众,也不太可能是其他的菩萨。为什么?经典是佛讲的,特别是净土法门,「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这样的话,即使是大菩萨也没有那个资格与能力来示现教导怎样解释《观经》。
所以,我们讲解《观无量寿经》必须重视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进一步以《观经四帖疏》做为唯一的准绳。以上是特别就「得益分」加以说明。
《观无量寿经》最后一分是「耆阇分」,为什么也要立这一分呢?这个背后也有它的特殊含意。简要来讲,主要是因为《观无量寿经》有讲过两次:一次是在王宫所讲,即是王宫会;一次是在灵鹫山所讲,即是耆阇会。
善导大师为什么要将王宫会与耆阇会科做两会,应有五个原因:
一、处别故。王宫会是在王宫中的监牢所说之法,耆阇会则是在耆阇崛山所说之法,因为说法之处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二、时别故。王宫会是在阿阇世正造逆罪之时佛所说之法,耆阇会则是阿阇世已造逆罪,佛返回耆阇崛山后所说之法,因为说法时节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三、对机别故。王宫会所对之机是末代凡夫的总代表韦提希夫人,耆阇会所对之机则是声闻与菩萨,因为所对之机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四、说人别故。王宫会是佛亲口宣说,耆阇会则是由阿难传说,因为说法之人不同,所以才科为两会。
五、为显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义故。王宫会显示以韦提希夫人为对机众的本为凡夫之经,耆阇会则是显示以声闻、菩萨等圣者为对机众的兼为圣人之经。为了凸显此义,所以才科为两会。
要而言之,为什么要将王宫会与耆阇会科做两会,主要是为了凸显「五乘齐入」,王宫会正度障重根钝的人乘、天乘之机,耆阇会兼益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念佛一法,使五乘齐因齐果。亦即:因地圣凡根机不同之五乘,同以念佛之一因,往生净土同证成佛之一果。
这也显示出,《观经》是释迦牟尼佛一生最后所要讲的,从成道讲经说法,一直到讲《法华经》,都是为了舖陈讲《观无量寿经》的方便,这个后面会说到。
「序分」,是表明宣说这一部经的状况,在一部经的最前面,一般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
「证信序」是证明这一部经的内容是真实,没有错误的,希望未来的众生要生起信心,不要怀疑的文本内容。「证信序」是所有经典共同的形式,所以「证信序」也叫做「通序」,是通于所有经典的序文。
「发起序」,是叙述开说这一部经的动机、因缘、目的的文本。因为每一部经各有其特别、不一样的状况,因此发起序的序文也各异其趣,如与前面「通序」比对的话,就名为「别序」。
不过《观无量寿经》的序分比较特殊。依据善导大师区分为「二序七缘」,或「三序六缘」。二序就是「证信序」与「发起序」,七缘是把「发起序」又展开为七个段落,成为「二序七缘」;「三序六缘」则是把前面讲的七缘,第一个缘归做一个序,也就是「证信序」「发起序」跟「化前序」,六缘就是刚刚讲的七缘当中的六缘,这个等一下再略微解说。这种分法,明确突显出这一本《观无量寿经》的尊贵与殊胜。
「正宗分」的内容,是《观无量寿经》的十三定观以及三福九品。
「得益分」的内容,前面有稍微解说,就是指韦提希夫人与她的五百位侍女得到利益的经文。像慧远大师、智𫖮大师、嘉祥大师他们解释《观无量寿经》时,是把这一段列入「正宗分」之中,并没有另立「得益分」,唯有善导大师特别另行设立这一分,有什么理由呢?
其他的几位大师是把「得益分」解释为韦提希夫人听过十六观(定善十三观,散善三观)
全部内容之后所得到的利益,所以把这一段也归入「正宗分」;但是善导大师他不是这么看的,他认为这是在第七华座观的时候,见到阿弥陀佛显现,所获得的利益,所以善导大师就把这部分另外设立一分,使这一点能够更加地明白。也就是说韦提希夫人跟五百位宫女之得到利益,并不是因为听闻过全部十六观之后而得的,而是早在华座观的时候,他们看到阿弥陀佛出现在空中而得到的。关于这一点,我们再另做专题来解说。
「流通分」,就是为了让这一部经所说的法门,能够广泛长远的弘扬、流传,而把这一部经的核心在「流通分」的地方讲出,交代给弟子们,释尊往往是交代给阿难尊者或弥勒菩萨。在《观无量寿经》是交代给阿难尊者,因为在王宫说法的时候只有目犍连尊者与阿难尊者在佛的旁边,因此交代阿难尊者。
「流通分」的经文,也就是最后所讲的: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这四句是《观无量寿经》的核心,也就是代表整个《观无量寿经》,乃至代表释迦牟尼佛一代教法的最后结论,所以这一段经文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段称为「咐嘱文」,是整部《观经》的核心经文。「正宗分」所讲的十三定观与三福九品,都是为了引导归入这一段咐嘱文,咐嘱大众依这一段文去行持。可说,整部《观经》唯一就在说「持无量寿佛名」,不是观想,不是观无量寿佛像,也不是在三福九品。因此,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对这一段流通文就特别的加以解释说:
正名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耆阇分」,最后一分是「耆阇分」。「耆阇」就是「耆阇崛」,也就是灵鹫山的意思。「耆阇分」是指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内王宫说法结束之后回到灵鹫山,阿难尊者把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王宫里面所说的《观无量寿经》法门又重述一遍。可见这一部经是由王舍城内王宫的说法,再于灵鹫山上重演一次,这个叫做「二会」,一经二会,二会构成一部《观无量寿经》。这是有关「观经五分」的说明。
第十、观经七缘。接下来,第十点,观经七缘,也就是将「发起序」分为「二序七缘」,或「三序六缘」。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序分义》中,区分《观经》的序分为「证信序」与「发起序」;进一步又将「发起序」分为「化前序」和「正发起序」二节;最后就结为:「初名证信序,次名化前序,后名发起序。上来虽有三序不同,总名序分竟。」因此所谓的二序就是「证信序」和「发起序」,三序就是「证信序」「化前序」以及「正发起序」。
「证信序」就是《观经》最初「如是我闻」这四个字。
「化前序」是接下来的「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这四句经文。
「正发起序」是从经文「尔时王舍大城」,一直到「云何当见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等数百句的经文。
依据经典注释家的通则,一般都是分为二序,也就是「证信序」和「发起序」。像这样分为三序,是善导大师特别的看法,在其他大师的注解中是从来没有的。三序,是把「发起序」又分为「远发起」跟「近发起」;「远发起」就是刚刚讲的「化前序」,以一代的所有经典,做为引起《观经》教化的序幕,来显示净土的教理,这个有其尊贵殊胜的地方。
因为《观经》主要是在摩诃陀国王舍城的宫中所说的,而不是在耆阇崛山(灵鹫山)
所说的;还有,宣讲《观经》的场所并没有千二百比丘众,也没有三万二千菩萨众。因此,经文所讲的「一时佛在王舍城」这些经文就做为「化前序」。所以《观经》的序分就分为「二序七缘」或「三序六缘」。
以这样的分法,「证信序」只有四个字,就是「如是我闻」;「发起序」,总共有一千三百五十五个字,比率是很悬殊的。以《无量寿经》来讲,《无量寿经》的「证信序」比较长,有一千二百二十八个字,「发起序」比较短,有三百九十三个字。《观无量寿经》的序分跟《无量寿经》的铺陈可以说是相反的,这有其特别的含意。
首先,「二序七缘」。「二序」是「证信序、发起序」,「七缘」是把「发起序」分为「化前序、禁父缘、禁母缘、厌苦缘、欣净缘、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等七个缘。
「三序六缘」,「三序」就是「证信序、化前序、发起序」,就是把刚刚所讲的「发起序」七缘当中第一个缘「化前序」归为一个序,成为「证信序、化前序、发起序」;七缘中移出化前序就成为六缘「禁父缘、禁母缘、厌苦缘、欣净缘、散善显行缘、定善示观缘」。图标如下:
也就是说,《观经》从近的来讲,是因这六个缘才引起释迦牟尼佛说《观无量寿经》,从远的来讲,也就是「化前序」,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就一直在等待机缘要讲说弥陀救度众生的法,但因缘一直不成熟,直到这个时候,因缘已经成熟了,释迦牟尼佛就很欢喜地、微笑地来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善导大师所区分的这几种缘是很可贵的。大家初听会觉得有一点复杂,但如果能够理解的话,就会觉得它是很好的。
有关序分,我们也稍微解释一下。
第一,证信序。「证信序」就只「如是我闻」这四个字,前面说过,序分是讲经的来由,分成「证信序」与「发起序」。「证信序」是证明这部经是可信的,也就是阿难尊者自己说,是我在某个时候、某个地方、听到佛为某某大众这么说的,我所听到的确实没有错,希望大家要相信,不要怀疑,这就是「证信序」的部分。
一般「证信序」包含「六成就」,六成就是:「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所谓成就,就是条件,这六个条件具备了,才能够讲起这一部经。一部经的「证信序」,以一般的六成就来讲的话,就是前面的经文,「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等,总共有五句。阿难尊者说,这一部经的内容,是我亲自听佛这样说,是真实不虚的。当时释迦牟尼佛在摩伽陀国都城王舍城东北的灵鹫山中,与长年随侍左右的一千二百五十位大比丘在一起,另外还有以文殊菩萨为上首的三万二千菩萨。
有关「如是我闻」这四个字的由来,是释迦牟尼佛涅槃后四个月,以大迦叶尊者为上首,在王舍城附近的毕波罗堀做第一次的经典结集,那一次是结集经藏与律藏。
经藏主要由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转述自己一辈子当中所听过佛所讲的所有经教。那时候,在经过以大迦叶为上首的总共五百位阿罗汉共同认可之后,这一些阿难尊者所叙述的每一部经就被记忆下来,最后被记录成为文本。所以「如是我闻」是阿难尊者他如实的转述佛所讲的。
在《大般涅槃经.遗教品》就有讲,世尊将入涅槃,阿难尊者就问佛说,佛陀啊,你入灭之后,我们结集法藏,一切的经典最初要安哪种语言呢?世尊就回答说,一切的经初,就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此经。」如是我闻的来源是这样的。
这里所讲的「一时」就是当时。释迦牟尼佛讲经说法,道场的大众听闻说法,是机法相应的时候才能讲那一个法。以印度的传统来讲,不重视纪年,也就是说不重视记录年日时辰,所以经典往往用一时来呈现;又由于佛陀说法不只是针对我们南阎浮提的众生,而是针对三界,乃至十方圣众所讲的,那三界的时间跟其他世界的时间都不相同,很难用某年某日来说明,所以就用「一时」来代表。
「如是」就是「六成就」中的「信成就」。表示是可信的,是没有错,不应该怀疑的。
「我闻」就是「闻成就」。也就是阿难尊者他亲自听闻佛说的。
「一时」就是「时成就」。阿难尊者说,是他在某个时候所听到的。
「佛」就是「主成就」。阿难尊者说,这部经是佛亲自说的,不是其他菩萨或罗汉说的。
「王舍城」就是「处成就」。阿难尊者说,地点是在王舍城。
「大比丘众等」就是「众成就」。阿难尊者说,在座的听众有哪一些人。
以上,就是六成就。
也就是说,每一部经必须要有这六种条件:第一个,是谁听闻的;第二个,所听闻的内容是可信的;第三,是在甚么时候听闻的;第四,是谁讲的;第五,地点在哪里;第六,有哪一些听众。这六个,结合成一个讲经的条件。
不过,善导大师是将「如是我闻」这一句四个字作为「证信序」,从「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等是做为「发起序」之前的「化前序」,刚刚有讲到,这样的分判能够突显这一部经的尊贵与殊胜,同时也流露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接下来的「发起序」内容有七个因缘。「发起序」是叙述引起说这一部经的种种缘由,此序分成七节,叫做发起序七缘。
第一节「化前序」。「化前序」就是「发起序」七缘中的第一缘,也就是刚刚所念的那段经文: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文殊师利法王子而为上首。
所谓「化前序」,就是举出《观经》教化之前的情境做为序文。
《观经》是释尊在中印度摩伽陀国宫中对韦提希夫人所说,并不是在灵鹫山所说。又当时在场的也没有一千二百五十位的比丘众与三万二千的菩萨众;同时,经文之中所说的:「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三万二千」,并不是在讲说《观经》的时候,也不是在讲说《观经》的事情,而是举出讲《观经》之前的情境。因此,这段经文善导大师就作为「化前序」。
善导大师这种区分方法,是非常好的,因为这样,可以让我们了解他的前后因缘,了解《观经》这部经的难得,是有种种因缘,而且等待了这么久,才能够开讲出来,也显示出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所讲的救度众生的法门,救度的对象是怎样的对象?就是像韦提希夫人这样的博地凡夫。那韦提希夫人代表谁?代表我们。
另立「化前序」之用意,在于标明,开展真实教化之前所说的一切法门是方便教法。所谓的真实教化,是哪一宗呢?是净土宗;真实的法门是什么法门?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法门。善导大师是把释迦牟尼佛在讲《观经》之前(当然《观经》就包含《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等净土三部经)
所说的一切教法,统统看成是开展《观经》教化的一种前方便。善导大师认为《观无量寿经》「化前序」的这段经文,就是在说明这个事实。
这一段经文,从远的来讲,是在叙述释迦牟尼佛自从成佛以来所说过的一切的经教;从近的来讲,是在开示《法华经》的状况。释尊从前所说的法,简单的说,都是为了宣讲《观经》的引诱方便,一直以来机缘还没成熟,但是现在机缘成熟了,说这部经的时机终于来到了。为了让我们知道这一些顺序,所以阿难尊者说了这一节「化前序」。在这里,阿难尊者也暗示,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是在灵鹫山上向一千二百五十位声闻,以及三万二千位的菩萨说《法华经》。
《法华经》被称为出世本怀的经典,可是讲这部出世本怀经到一半,中途竟然搁置下来,去到王宫讲《观经》,说明《观经》的重要性、紧迫性,救度度众生的利益广大圆满,岂不是重要超过《法华经》?也显示《法华经》的本怀要假藉《观经》才得以实现。《法华》好比一种理论课,而《观经》是实习现场。释迦牟尼佛正是这样显出《观经》才是本怀中的本怀。
从三乘导入一乘的《法华经》切换到五乘齐入的报土的《观经》,就是这么微妙。显明《法华经》的内容必须加入《观经》弥陀救度,法华意趣才圆满。
有一首偈说:「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这一首偈,是在叙述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的次序与经过。
「华严最初三七日」,释迦牟尼佛成道之后,以三七日说《华严经》,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在正觉大塔菩提树下成佛之后,最开始所讲的是《华严经》,对象是四十一位法身菩萨,时间是二十一天。
「阿含十二方等八」,以十二年时间讲《阿含经》,以八年的时间讲《方等经》。
「二十二年般若谈」,以二十二年时间讲般若的经教。
「法华涅槃共八载」,最后,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一千二百五十位声闻,及以文殊菩萨为上首的三万二千位菩萨讲《法华经》与《涅槃经》。这是释迦牟尼佛接近涅槃的几年间,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从七十三岁之后讲《法华经》《涅槃经》,还有《观无量寿经》这一些经典,总共有八年。
这一首偈是以天台宗的判教来讲的。天台宗智者大师判别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教理为「五时八教」,「五时」就是这里所讲的「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这是释迦牟尼佛一生的讲经次第,共有五个时段,所以叫作「五时」。
「八教」,就是「化仪四教、化法四教」。「化法四教」就是「藏、通、别、圆」,「化法四教」这是「顿、渐、秘密、不定」,这是以天台宗的判教来讲的。天台宗的判教内容,正好可以说明都是净土宗的前方便。也就是说,天台宗这里所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都是为了开讲《观经》的前方便。
一代化前。有一个论题叫做「一代化前」,这是净土宗学的一个论题。
所谓的「一代」是指一代教,亦即释迦牟尼佛一代之间所说的所有经教,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辈子当中所讲的所有的圣道法门的经典。以经典来讲,就是刚刚所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这一些经典,叫做「一代教」。因此,所谓「一代化前」就是释迦牟尼佛一生之间所说的圣道门的、自力的、难行道的这些所谓修行法门,以这些做为教化净土门《观无量寿经》之前的一个序幕。换句话说,圣道门所有的经教,都是作为宣讲净土教的阶梯方便;总之,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八万四千圣道法门,都是净土法门的前方便;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中,则称为「要门」,也就是《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讲的定善十三观,以及散善的三福九品。
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经典,不出定散二法,「定」的方面,要有禅定的功夫才能显现出佛性;「散」是基础性的,也就是废恶修善,这定散二法都是净土门方便的「要门」。讲这些「要门」的用意是什么呢?意在调机诱引:调熟众生,使他能够具有成熟的机缘与足够的善根信受弥陀的救度。所以,所有的法门,都是净土宗的前方便,都是为了引导众生最后信受弥陀的救度,专称弥陀的佛名。
所以说,「一代化前」──释迦牟尼佛一辈子讲的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都是为了进入宣讲净土宗三部经典《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的前方便。
一般都把「证信序」中「一时佛在……,为大众讲什么内容」,都归入为「证信序」,但善导大师看出这一段不是《观经》的「证信序」,而是「发起序」,亦即释迦牟尼佛成佛以来,就一直在等待、发起讲《观经》的机缘,因此这些都是铺路,都是前方便,都是过程。善导大师这一种区分与解说,有别于其他的大师,是非常特别的。如果了解这一部《观经》的教理,乃至了解净土宗三部经的宣讲时机及其次序与过程的话,就会对善导大师这种区分,非常的认同、非常的肯定、赞佩。
因此,《观无量寿经》最后,释迦牟尼佛不流通十三种定观,也不流通三福九品,而是流通「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到最后是持佛名号,不是观佛相貌,因此善导大师就下了一个决定性的按语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来」是释迦牟尼佛从讲《观经》,一直到最后,这是「近」的来讲;「远」的来讲,「上来」是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所讲的一切经典,一直到现在所讲的《观经》,都离不开「定」跟「散」,可以归纳为「定善」跟「散善」。当然,这对众生都有教化的利益,可是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讲,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的本意,却是要我们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可以说,这不只是《观无量寿经》的结论,也是释迦牟尼佛一生讲经的总结论。
《观无量寿经》最后的结论,就是这一段:
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