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树菩萨《易行品》- 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一)

各位莲友,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我们今天晚上接续上一次的「第十八愿善导释」,上一次解释到善导大师解释「至心信乐」四个字,是以「称我名号」,也就是以「称名」来解释至心信乐,亦即以称名来显示「就行立信」,也显示「易行疾至」。上次解释到补充讲义的第二张「十念正义」的地方,这里的「十念」就是专称弥陀佛名的意思,也就是「称名念佛」,所以,念的意思是指「称念」。将十念的「念」解释为「称名念佛」并不是善导大师个人独创,而是有经典的依据,同时也有祖师的传承,有关经典的依据上次已解释过,接下来就祖师的传承来作为印证。

善导大师这个法脉的第一位祖师就是龙树菩萨,第二位是天亲菩萨,第三位是昙鸾大师,第四位就是道绰大师。在补充讲义第二张引用龙树菩萨《易行品》的两段法语来证明「乃至十念」是「称名念佛」,接下来是引用昙鸾大师及道绰大师。本来龙树菩萨这两段法语在前年已跟大家研讨过,也曾经做了两张讲稿,但这两天我再看龙树菩萨《易行品》这两段法语时,重新就这两段文作了补充的说明,也就是晚上发给大家的三张讲稿。

我们这个法门再怎么讲都离不开弥陀本愿救度与弥陀本愿称名,都是环绕这个核心与宗旨在阐释,所以不论何时我们听闻的时候每次都要把它当作第一次听闻,万古常新,永远都是新鲜的,不要认为已经学习过了、已经听过了、了解了。应该对我们这个核心宗旨非常的好乐不厌倦,为什么?因为这是法门的根源,也可以说是弥陀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接下来我们专看今天发的讲稿,以前发的讲稿就暂时留着到下一次。今天的讲稿都是专门就龙树菩萨《易行品》的法语来补充,讲稿题名:「称名」「易行疾至」「不退转」。「称名」就是专称弥陀佛名;「易行疾至」就是称名的本身是易行道,虽然是易行道,可是却能够快速的到达不退转。多么快速呢?是今生今世就能够预入不退转的。佛法八万四千法门,浩瀚无边,龙树菩萨把整个浩瀚的佛法归纳判别为「难行道」、「易行道」这两门。所谓「易行道」之所以易是因为弥陀本愿称名,如果不是弥陀本愿称名就不易,同时易的本身有殊胜的功德,因为能够在现生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之时,就已经预入不退转的果位,所以易行的本身是方法容易、功德高超。一切法门可以四句话来分辨:「有易行而不疾至;有疾至而非易行;有非易行也非疾至;有既易行又疾至。」而我们这个法门既是易行的法门,又是疾至的法门。这是就标题来解释。

接下来,内文第一行

  《易行品》以弥陀「本愿称名」之「易行」为宗,
  现生不退、往生成佛为趋。

「宗」简单讲就是方法;「趋」简单讲就是目标、目的。《易行品》内文很短,所讲的易行有十方十佛的易行、十方诸佛的易行、过去八佛的易行、三世诸佛的易行以及诸菩萨的易行,同时也讲到弥陀的易行。讲了这么多的易行其实是在衬托出弥陀的易行是《易行品》的核心、《易行品》的结晶、《易行品》的归趋。所以《易行品》在讲什么?在讲弥陀的「本愿称名」,在讲只要依弥陀本愿称名就能够现生不退而往生快速成佛。所谓「现生不退」就是内文所讲的「即入必定」;「往生成佛」就是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接下来,

  一、《易行品》「难易二道判」之文:
  佛法有无量门:如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则苦,水道乘船则乐。
  菩萨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

这两段文虽然简短,但可说笔力万钧,为什么?把整个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八万四千法归纳为这两个法门,同时用比喻来显示。用什么比喻呢?用世间的道路作比喻来显示:世间的道路有难行的道路、有易行的道路,在这里,龙树菩萨用陆路和水道,也就是走路,以及乘船来比喻,因为那时并没有飞机,也没有火车、汽车、脚踏车,当时不是牛车、马车、骑象、骑驴,就是坐船。但牛车、马车、骑象、骑驴也是在陆地上行走,都不如在水上乘船比较快,而且乘船是船在水上航行,人轻松的坐在船上,所以陆道步行的话就非常辛苦,即使马拉松的健将要行走千里之路都非常辛苦了,何况身体不健壮、老迈,或是小儿麻痹、脚有问题,就更没办法行走,再者千山万水之路,跋山涉水,也有种种不可知的危险,所以陆路步行总是辛苦的、艰苦的、困难重重。水道乘船则易至而快乐,所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就这么轻松、这么快速。

龙树菩萨把释迦牟尼佛说的无量法门归纳为两个法门,法门无量归纳起来就只这么两条路。

「菩萨道亦如是」菩萨道就是佛法中的大乘法门,我们净土宗念佛往生是属于大乘的法门之一,菩萨道也跟前面讲的世间道有难有易一样。

「或有勤行精进;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这里所讲的「勤行精进」就是难行道,也就是「陆路步行则苦」的内容,为什么?在这两段法语之前,龙树菩萨有谈到勤行精进的内容是「诸」、「久」、「堕」,「诸」就是说要精进勤行「无量」的法门,所谓「法门无量誓愿学」,而且要经过长「久」的时间才能证入不退转,在这当中如果不勤行精进,所谓不进则退,就有退「堕」的可能性,这叫「诸」、「久」、「堕」,这是属于勤行精进。就根机而言,走勤行精进之道的人必须根机锐利,勇往直前,如果根机不锐利不能一直勤行精进,就会退堕。

「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这就是易行道,信方便能够易行而快速的到达不退转地,阿惟越致就是不退转。所以这里所讲的易行道,水道乘船则乐,是指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的内容。而这指的是「信」的本身?还是另有一个易行的方法为所信的内容?我们接下来看这一段法语就可以一目了然。

  二、《易行品》「称名易行疾至」之偈: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由这两段法语,我们可以做下列几种领解:

  欲疾至,非疾欲至。

有关前面这段法语的偈颂,有的版本是作「若人疾欲至」,但是如果就前面「难易二道判」之文来看,应该是「若人欲疾至」,疾至不退转地,刚好前后文都一致的。

  此偈显示信之具体内容,亦即「易行道」易行疾至之法即是「称名」。称名即是「易行」,称名即得「疾至」。既容易,又殊胜。

由这首偈可以显示难易二道判所讲的以信方便的信是信什么?什么是信的内容?由这首偈可以很具体知道「易行疾至」的方法就是「称名」,所谓的「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所以称名就是易行,也由于称名是易行,所以疾至不退转地,这样看来,既容易,又殊胜,只要专称「南无阿弥陀佛」,很容易,很简单,不复杂,不艰难,同时又能够在今生今世就进入不退转,也就是必定往生,必定成佛,而且快速成佛。接下来,

  疾至不退转──非一万劫、或一大劫,非多生多劫无量生死,亦非他土不退,乃此土此生不退。

并不是要经过一万劫或一大劫才能到达不退转,也就是不需要经过一万劫这么长久的时间修六度万行的法门,而且要精进勤行不能懈怠,不然不进就退了;也不是一般成佛从初住开始,经过一大阿僧祇劫才到达初地不退转;也不是经过多生多劫无边的生死。是今生今世,而且不是往生到其他的国土才不退,是在这娑婆五浊恶世,今生今世就能获得不退。

这个证明在哪里?就是龙树菩萨这两段法语,不退转之偈以及接下来的解释之文。「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前面讲若「人」,指的还是善恶凡夫,不是证果的菩萨,可是接下来,龙树菩萨就把念佛愿生极乐的称为菩萨了,就说「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若菩萨想要此身,肉体还在此世间还未离开娑婆未断气之前就能够到达不退转地,而且必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话,就应该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这段文是在《易行品》十方诸佛章讲的,而这里讲的「念十方诸佛」,是不是要在此生此世获得不退转就要念十方诸佛的名号?当然不是,这在后面会有解释。

接下来:

  至简至易,极顿极圆。一般消费,最高享受。

「至简至易」:就是最简单最容易,没有比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更简单更容易,因为这句名号,有心的话不管谁都会念,即使鸟兽也会跟随人念,小孩子或不识字或不能深入教理的愚钝之人也能够念佛,乃至一辈子遇到逆缘恶境,作恶多端,临终即将断气,鼓励他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他也能够念佛,即使哑巴也能在心中念弥陀的名号,所以说「至简至易」。

「极顿极圆」:这么简单连小孩子、不识字、愚笨的人,甚至鸟兽都能够念,大概它的境界不高超吧?不是,是「极顿极圆」。论顿速论圆满,本愿称名的易行道反而是最为顿速最为圆满。

佛法本来归纳为八个宗派,讲顿教圆教的话,不只是净土宗称为顿教圆教,同时密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也都自称为顿教圆教,可是顿中之顿,圆中之圆,就只有净土宗称名念佛的法门,为什么?因为只要称名念佛,今生今世就进入不退转地的果位,一旦断气就立即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立刻往生极乐世界,马上顿超十地快速成佛。而密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虽然也称为圆教顿教,可是还要经过生生世世的修证,还不能当生就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难以当生成就一世圆满。所以这四个大宗派如果跟净土宗的本愿称名比对,就成为渐教而不是顿教了。

用个比喻就是「一般消费,最高享受」。本来一般消费只有一般享受,最高消费才有最高享受,譬如住六星级饭店住一夜要多少钱?如果住总统套房更要几万或几十万,高消费高享受;可是我们付出的钱连二星级的都不用,是一般旅社而已,甚至是白白送给我们的,可是享受的却是最顶级、最高的享受,好像坐高铁很快速,但价钱很高,现在我们用市区公车十五块钱车票就可以享受高铁的快速,到达高雄,这是一种比喻。

  恭敬──内心谦恭,外相崇敬。虔诚恭敬,至诚恳切。彻底放下,全身靠倒。

「恭敬」:「恭」指内心的谦恭、谦卑;「敬」指外相的崇敬。「恭敬」这两个字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就能获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就能获得十分的利益。其实不只是学佛的人,即使一般人士也应该心怀恭敬,也就是说凡事要以恭敬之心来面对、处理,所以《大学》说:「诚于中,形于外」,又说:「心诚求之,虽不中,亦不远矣。」古典也说:「君子毋不敬」对任何人、任何事、任何时、任何处都应该怀抱恭敬之心。

为什么这句名号应以恭敬心来执持?

我们晓得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是个罪恶生死凡夫,内心充满贪瞋痴的污秽,没有力量脱离三界六道轮回,若说有什么力量的话,只是增加三界六道轮回的业力而不是功德力。今天承蒙弥陀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为我们成就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回向给我们十方世界的众生,能够理解到这一点的人就能够以恭敬心来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

这个「应」就是劝勉我们要以恭敬心,要了解我们是无有出离之缘的凡夫,要了解唯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才是我们出离生死轮回乃至往生成佛的增上缘。所以这里的恭敬就是「虔诚恭敬,至诚恳切」的意思,虔诚恭敬与至诚恳切这两句话意义是一样的,也就是出自内心非常恳切、非常至诚的恭敬。

「彻底放下,全身靠倒」:就是彻底放下自力;彻底放下依靠其他法门的执着心;彻底放下对阿弥陀佛救度的怀疑而全身心性命毫无保留地全部来靠倒阿弥陀佛的救度,这就是恭敬的内涵。

  执持称名号──「执持」即是「称名号」。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但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执持是什么意思?执持就是将东西抓在手中,有形的我们以手执持,无形的我们以心口来称念,所以「执持」即是「称名号」,就是称念弥陀佛名。能够专称弥陀佛名的话,自自然然的就融入弥陀的救度,就合乎易行道的内容。

「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但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管任何人他知不知道弥陀救度的内容,知不知道这就是易行道,也不管他信或不信,内心清净或不清净,散乱或不散乱,还有没有贪瞋痴,这些都不管,他只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样就合乎「执持称名号」。当然一个人能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夹杂、不退转,往往是有某种程度的了解、信受,这里讲的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是退到最后来讲的:即使我们有所不知、有所不能全信、而且贪瞋痴妄想杂念还很炽盛,可是如果能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合乎了易行疾至不退的法门,就与易行道相应了。所以我们研讨这个法门,不只是停留在学问上、信仰上,而是落实在实践中,把易行道的称名念佛化为生活,使生活就是本愿称名的念佛,也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这段文表面上好像在解释前面「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是称十方诸佛的名号,但其实不是,是在回归专称弥陀佛名,因为《易行品》的核心就是阿弥陀佛本愿称名的易行。这里为什么提到十方诸佛?请看讲义:

  念十方诸佛──反显法。以「念十方诸佛」反显「专念弥陀一佛」。

我们要比较几个东西彼此的优劣有几种方式:一种是直接法;一种是比较法;一种是反显法。例如有甲、乙两个东西要比较其中一个比较殊胜的话,如果以直接法,就说甲最殊胜,这样就表示乙不是最殊胜了;以比较法,就说甲比乙殊胜,这样就比较出来了;另外是反显法,就是说乙也不错或说乙也很好,这背后就在显示有另外一个是更好的,这就是反显法。这里的「应当念是十方诸佛」就是反显法。

  弥陀是「诸佛之王」,念弥陀即念十方诸佛。

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中的王,所以经典说:无量寿佛是「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岂不是等同念了其他十方诸佛?因为只要掌握到王的话,其他也都掌握到了。何况专念弥陀一佛,简单而容易,广念十方诸佛,繁杂而困难。

  念弥陀弥陀摄取不舍,念弥陀弥陀临终来迎。

我们专称弥陀佛名,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永远摄取我们,摄取就是保护救度,不舍就是一直到临终都不离开我们然后接引我们到极乐世界。而念十方诸佛未必有摄取不舍,何况十方诸佛不是诸佛之王,唯有阿弥陀佛才是诸佛之王。

在《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就极为崇高赞叹阿弥陀佛说: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十方诸佛的光明与阿弥陀佛是不能比较、相差很远的。光明是智慧之相,其实论佛的智慧慈悲都是一样的,法身来讲是平等平等的,只是每一尊佛当初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所发的愿行各有不同,因此所成就的佛在他度众的能力范围上也就有所不同,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就表示救度众生的愿跟力在十方诸佛当中是超胜的,诸佛所不能比拟的。接下来:

  三、《易行品》「归宗」之文: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总共三十六个字,为什么说归宗之文?因为《易行品》所讲的称名易行,除了阿弥陀佛的称名易行之外,也讲到其他十方三世诸佛的易行及菩萨的易行,从表面的文字看好像没有特指那一尊佛,但是到了这一段文才晓得原来那一些都是为了衬托出阿弥陀佛易行的尊胜,也就是刚才所讲的反显的方法。

  此文合采本愿及成就文,以彰「易行极致」。

这段三十六个字的归宗之文,是把《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的「第十八愿本愿文」及「本愿成就文」融会贯通以三十六个字显现出来,以此来彰显本愿称名是所有易行道中最易行的方法,所以说「易行极致」。

  四、《易行品》「即入必定」之偈: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本愿──直以第十八愿为根本愿,十九、二十及其余诸愿皆非根本愿,为使众生欣慕极乐净土而归此愿,故余四十七愿谓之「欣慕愿」。

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其中有所谓的「摄生三愿」,就是救度众生到极乐世界的三种法门,也就在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论四十八愿以因愿来讲,每一愿每一愿都是本愿,如果以根本来讲,则第十八愿才是根本愿,也就是龙树菩萨在这里讲的「阿弥陀佛本愿」。这里所讲的「阿弥陀佛」的「本愿」并不是以第十九愿或第二十愿的内容来解释,而是以第十八愿「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来解释,同时也以第十八愿的成就文「愿生我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来解释,所以可以晓得所谓的本愿就是指第十八愿,而不是指其他的愿。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每一愿每一愿都是为救度众生,是无可怀疑的,只是有根本愿、有枝末愿,枝末愿就是其他的四十七愿,也叫欣慕愿,目的就是要让十方众生向往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而归入第十八愿的专称弥陀佛名,如果没有其他的愿就不能显现出极乐世界是十方世界第一的净土,往生就能顿超十地快速成佛,不能显现出极乐世界的殊胜,也就不能引起十方众生的欣慕向往求生,既然有其他的愿显现出极乐世界的清净庄严殊胜是法界第一,那么十方众生不知则已,一旦知道必定会欣慕向往求生,就会寻找怎么样才能到达这样的世界,而在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就把十方众生必定往生,而且平等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显现出来,所以其他的四十七愿叫「欣慕愿」,欣慕极乐世界,至于第十八愿就是「往生愿」,亦即「念佛往生愿」,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愿,念佛是因,往生是果,这里所讲的往生就是往生成佛,所以完整的讲就是「念佛往生成佛」之愿,简单讲就是念佛往生愿,所以第十八愿在四十八愿中就是根本愿。

接下来: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故应掌握根本。

这是《四书》〈论语〉里面的话,也就是说一个君子应该从根本去掌握下手,只要掌握到根本,其他就能够自自然然的成就,因此,掌握根本,便能涵盖其它。当然这里的「务本」是儒家的根本思想──「孝悌」,因为儒家强调「仁道」,所以接下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只要对父母尽孝、对兄弟友爱,推广此心,就会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所以最根本是要有「孝悌之心」,有孝悌就会有仁心,有仁心就会爱物,所以只要掌握这孝悌的根本,一切仁道之行为便油然而生。

我们也是一样,我们这个法门说要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就要掌握第十八愿,净土法门如果不掌握第十八愿同时不依循善导流来解释,恐怕就不是纯正的净土法门,因为往生的方法有讲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还有称名念佛,而称名念佛的内涵也各有不同的说法,除了善导流的说法,也就是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这个法脉的教理思想才能完全跟第十八愿完全地相符应。所以净土法门掌握根本就要掌握第十八愿,掌握第十八愿就要掌握善导流这个法脉。接下来:

  本愿如是──
  「如是」者,下之「念我、称名、自归、必定」,非此则非弥陀本愿。

这个很容易了解,所谓阿弥陀佛本愿在指什么?就是指:「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果讲阿弥陀佛的本愿,却不是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是完全彻底放下、全身靠倒,却修其他的法门来回向,就不是本愿;或虽念佛,可是有种种的条件要求,譬如要理一心、事一心、要功夫成片、要念到清净心,这样也不是弥陀的本愿称名。

  有具体内容,亦即方法、目标。清楚明朗,一目了然。

所以我们晓得本愿就是「念我、称名、自归、必定」,岂不是有很具体的内容,方法目标非常的清楚明白:「念我、称名、自归」就是方法;目标就是「必定」,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净土法门、第十八愿,由龙树菩萨《易行品》这段法语就很清楚明白,我们一看就懂。

请看第二张,接下来是解释「若人念我、称名、入必定」。

  若人──愿文「十方众生」,成就文「诸有众生」。

「若人」就是不管第十八愿愿文讲的「十方众生」也好,或第十八愿成就文的「诸有众生」也好,龙树菩萨在这里所解释的是以人道的人为主。

  以六道中人道之人为主,是凡非圣,是人非天。「本为凡夫,非为圣人」。
  昙鸾大师言「一切外凡夫人」,善导大师言「一切善恶凡夫」。
  我也有份,感恩涕零,一心归命。

既然是以六道中的人为主,当然是凡夫不是超越三界六道的圣人,而且以人道为主,不是天界中的天人,古德说净土法门是本为凡夫不是为圣人。也就昙鸾大师所言「一切外凡夫人」,善导大师所言「一切善恶凡夫」。这样讲的话,「我也有份,感恩涕零,一心归命。」那么我及我们在座各位任何人都往生有份,都有给弥陀救度的份,都是弥陀救度的对象。因为如果不是讲「若人」而讲「若天」,天是行五戒十善的凡夫,我们就没有份了;如果不讲若人而讲一切众生又比较含糊,因为一切众生是包含三种圣人,恐怕我没有份吧!人,当然是凡夫,是善恶凡夫,以昙鸾大师讲的「若人」,是「一切外凡夫人」,就是十信以外的凡夫,也就是薄地凡夫,还有贪瞋痴妄想杂念;如果以善导大师讲的,就是一切善恶凡夫,有善有恶。当然不管我们善多恶少、善少恶多、善恶具多、善恶具少、或只有恶没有善,毕竟我们都是凡夫、都是若人。所以龙树菩萨这两个字给我们很大的安慰、给我们最后的希望,不然很多修行者愈反省自己、检讨自己,愈晓得自己业障深重,自己修行无力,所以若人这两个字真的让我们感动、感激、感恩而涕零流泪。然后能一心皈命弥陀的救度,一心而无二心,彻彻底底毫无保留,因为晓得弥陀的易行极致我有份,而且看起来好像专门为了我,我们岂不是要一心归命。

接下来,

  念我──「念」者愿文「乃至十念」之念。「我」者弥陀。

所以念佛就是要念南无阿弥陀佛。

接下来,

  念者恋也,如恋情人,日夜不忘。

「念」就好像情人相恋爱,在座各位或许有过恋爱的经验,我是没有,所以你们比较容易体会「日夜不忘」。

  念者黏也,弥陀相黏,一体不离。

「念我」也可说是黏在一起,我们念佛的十方众生与救度的阿弥陀佛是一体不离开的。

  念者忆也,如子忆母,时时在怀。

《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又说:「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所以念就是忆,就是想的意思,好像儿子想念母亲,其实儿子想念母亲都远不如母亲想念儿子的深厚,所谓「父母念子长江水,儿女念母树尾风」,父母对儿女的想念是源源不断,日日夜夜,而且儿女去得愈远,就想念得愈深,我们念阿弥陀佛,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像母亲怀念儿女,在座各位为人母亲的多,养儿方知父母恩,没有养儿比较不会知道父母之恩,是不是?我也没有养儿,在这里谈论养儿方知父母恩,就没有大家来得深刻。

  念者称也,称念弥陀,念念不舍。
  此即「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
  与佛亲近、与佛一体,犹如水乳交融之意。

这个「念我」就是我们众生信受弥陀的救度,固然是内心对弥陀救度的了解跟信受,但自然就会显现在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之上,如果不专称弥陀佛名、不愿生弥陀净土,就不是真的信受弥陀救度,就只是一种概念而已,学问上知道,头脑中了解,这都只是概念。前面所讲的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净不净,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合乎易行道,为什么?因自自然然就跟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相应,相应于弥陀的愿,跟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感应道交,蒙受弥陀光明的摄取不舍,承受这句名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念佛就与佛亲近,所谓「亲、近」是非常亲密,非常亲密的亲近还不足以形容,是与佛一体才足以形容,就像水乳交融,牛奶与水混合一起就融合成一体不能分开,如果是水与油就不能融合各自独立,水是水,油是油。

我们这个法门就是机法一体的法门,在祖师的传承中没有这四个字,但意义是含盖的。最初提出「机法一体」这四个字的是法然上人的弟子证空上人,有没有道理呢?确实是有道理的。机法一体主要有三种,如表格讲的:

  往生正觉,机法一体。

往生正觉,机法一体,是就第十八愿来讲,第十八愿阿弥陀佛说:「十方众生,称我名号,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所以我们念佛众生的往生跟阿弥陀佛的成佛是一体不离,彼此互相依靠的。阿弥陀佛发愿成佛是靠念佛的众生能够往生,他才能成佛才成正觉;而我们念佛众生能够往生也是靠阿弥陀佛正觉成就,所以念佛的机跟弥陀救度的法是一体,互相依靠的,所以说往生正觉机法一体。阿弥陀佛若还没有成正觉,就没有极乐世界、没有这句名号、也没有阿弥陀佛本身的存在,我们就不能念佛往生;而阿弥陀佛之所以能够成佛必须使十方众生,不管圣人凡夫、不管善人恶人,只要众生念佛就能够让他往生成佛,阿弥陀佛才能成正觉,岂不是往生正觉机法一体,互相依靠。

接下来:

  身心功德,机法一体。

「身心功德,机法一体」这是就《观经》上来讲的。

  《观经》言: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十方诸佛就是法界身,所谓法界身就是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而且是以众生心念为主要对象,只要众生想像佛的报身或化身,想像佛的相好庄严,想像佛的慈悲、智慧、愿力、神通,只要众生想像,立刻十方诸佛就进入他的心中跟他一体,这就是身心功德机法一体,我们凡夫的身心跟佛的功德就一体不离,也就是「十方诸佛是法界身,能够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表示十方诸佛的心中有众生,而我们念佛想佛的众生心中有佛的功德,这就是机的身心跟佛的功德、法的功德,彼此机法一体,彼此融合在一起。

  此是「反显法」,且以十方诸佛反显弥陀一佛,念弥陀一佛容易,念十方诸佛困难。

这里讲「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并没有讲阿弥陀佛是法界身,是不是我们就要念十方诸佛呢?不是!这也是反显法,以十方诸佛来反显阿弥陀佛一佛,如刚才讲的,阿弥陀佛是诸佛之王,其他十方诸佛不是诸佛之王,同时念阿弥陀佛容易而念十方诸佛困难,而且阿弥陀佛有为我们发「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而十方诸佛并没有。从这几点来讲,就是以十方诸佛显示阿弥陀佛一佛,何况念阿弥陀佛容易而念十方诸佛困难。且念阿弥陀佛一佛等同念十方诸佛。

  《观经》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此是「直接法」,唯举弥陀一佛摄取不舍,非举十方诸佛。

意思是阿弥陀佛有无量的光明,而这无量的光明也是无碍的光明,不受凡夫贪瞋痴或业障的障碍,当然也不受时间、空间的障碍,这无量无碍遍照法界的光明有一个目的,就是寻找念佛的众生而给与摄取,就是现在就看着他、保护着他,将来就接引着他。这个光明只有指阿弥陀佛的光明没有指十方诸佛的光明,也唯有阿弥陀佛的光明才是摄取念佛的众生,其他十方诸佛的光明并没有摄取众生的愿与功能。

  母岂不爱子,子岂不爱母,因迷而隔,因悟而亲。

接下来是更进一步显示出念佛的众生跟阿弥陀佛的关系。

「母岂不爱子」:当母亲的一定深深爱着她的儿女,母爱是水不能淹、火不能烧,是天性自然的,所谓「女人虽弱,为母则强」,为了爱儿女、保护儿女,甚至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来保护他们。

「子岂不爱母」:儿女也是天性自然会爱母亲,之所以母不爱子或子不爱母,是「因迷而隔」,因为不晓得这是我的母亲或不晓得这是我的儿女,如果晓得,自自然然就有亲密的关系,这种亲密是天性自然,不必加以训练培养或其他的造作。所以说:

  信知此理,自然母子相亲,心心相印,函盖相合。

母亲的心合乎爱儿女的心,儿女的心也合乎爱母亲的心,所以心心相印为一体。「函盖相合」,函是盒子,盖是盖子,圆的盒子必须圆的盖,方的盒子必须方的盖,圆的盒子方的盖或方的盒子圆的盖,就函盖不相合、彼此不相应。

  众生不知之时,弥陀已备;众生未求之时,弥陀已给。

「众生不知之时,弥陀已备」:在我们还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造罪造业、受苦受难一直流转的时候,阿弥陀佛已经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准备解脱的功德力量,为我们准备有个不轮回而且快速成佛的环境,所以说众生不知之时,弥陀已备。

「众生未求之时,弥陀已给」:在我们还没求阿弥陀佛时,阿弥陀佛已经预先给了我们,好像儿子不晓得的时候,父母已经为他的生涯在做完美的规划;儿子长大还没有祈求父母时,父母已经把家产统统登记在儿子的名份上,想想看阿弥陀佛为我们发愿修行,是我们合掌向他祈求、向他拜托的吗?不是!是他主动,不经过我们的祈求、拜托,是他发愿修行在先,我们念佛愿生在后。阿弥陀佛发愿修行除非他还没成佛,如果还没有成佛,当然就没有万德洪名,也没有清净的极乐,我们也就没有这一句万德洪名可称念,能消业障、增福慧、往生成佛。而现在阿弥陀佛成佛已经十劫,所以在我们不知未求时,阿弥陀佛已完全给我们了,在哪里?当然就在这一句弥陀名号,在这易行道的本愿称名。

  信知此理,惭愧感恩,天性自然,忆佛念佛,念念不舍。

我们不了解这个道理便罢,如果了解这个道理就会非常惭愧,怎么惭愧呢?就是不晓得怎么讲对不起,阿弥陀佛居然您十劫成佛以来,一直伸着金手在呼唤着我们,在等待着我们要接引我们,张大眼睛在观察十方世界有没有谁念佛?耳朵竖起在倾听十方世界有没有谁念佛?可是我们这个十方世界的业障种子十劫以来居然到今天今世今日才晓得弥陀的救度,所以就有一种对不起弥陀,向弥陀抱歉,惭愧忏悔,从今就对弥陀的恩赐感恩、感激,而无以形容的感受,那时就会天性自然的忆佛念佛而念念不舍。

所谓「天性自然」,就是一心归命,彻底放下,全身靠倒于弥陀的救度,此后只要天性自然的专念这句弥陀名号,在专称弥陀名号当中,所谓念佛以无义为义,不需要其他的造作功行,自自然然的、天真烂漫的、无我的、全身心灵的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当然也无所谓实相念佛、观想、观像念佛,这些都不需要,如果还需要这些就不是天性自然,那就是以自己自力的累积跟阿弥陀佛作条件性的交换,以这些来回向所以阿弥陀佛您应该要救我了。

也无所谓理一心事一心,功夫成片,梦寐一如,也无所谓心清净不清净。了解弥陀主动为我们发愿、主动为我们修行,就像母亲生下了儿女自自然然的出自内心天性的母爱,甚至为了爱儿女而牺牲生命,为儿女抚养教育,每一天工作赚钱都是为了儿女,所以父母跟儿女、儿女跟父母之间是天性自然的,不需要有某种条件,也不需要准备任何条件才能成为父母儿女的关系。所以父母思念儿女,儿女想念父母是天性自然,我们忆佛念佛也是这样天真烂漫、天性自然的,而且念念不舍、不夹杂、不间断。

  如失子认父,如浪子归家。非感恩,非不感恩。

好像从小失去的儿子,有一天长大突然跟亲生父母相认了,那是发自内心跟对方就有的亲缘名份关系,如果不是这样,那就是外人,所以没有父母儿女的那种感受。又好像流浪在外的儿子,有一天回心转意回到家来,谁会阻止他,因为这是他的家呀!而且「自是不归归便得」,阿弥陀佛永远伸开双手来迎接他,父母永远都倚闾盼望,望眼欲穿,在这当中无所谓感恩也无所谓不感恩,这是很难以描述的。

  如「谢谢」二字,谢谢母亲与谢谢外人,其心迥异,天性自然故。

我们在外,缺乏十块钱,人家给我们十块钱,我们向他说声「谢谢」,母亲节到了,我们也说:「谢谢妈妈,母亲节快乐」,这种谢谢母亲与谢谢外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对外人说谢谢是非说不可,有恩必报,可是对父母即使说了谢谢就能够表达了吗?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我们,也像是那样,固然感恩于弥陀的救度而感恩念佛,但是无所谓感恩无所谓不感恩,就是存在于内心而发之于称名,一心归命,全身靠倒,跟阿弥陀佛之间没有隔阂、没有条件,好像父母儿女间是非常亲密、非常直接的关系,没有假借其他的条件。

  子若求母,徒令母悲,不以母为母,以为外人故。

儿子如果客套的、客气的向父母请求拜托,就像外人的这种心态的话,那么做父母的就悲伤了,好像突然间失去了儿子,儿子不是自己的儿子了。

  众生求弥陀,徒令弥陀悲,不以弥陀为大慈大悲故,不以弥陀为我愿行故,不以弥陀与我一体故。

我们跟阿弥陀佛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只要天性自然的、天真烂漫的,一心归命,全身靠倒,此后专一称念弥陀,念念不舍,无所谓求无所谓不求。晓得阿弥陀佛本来就是为我们发愿、为我们修行、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回向所有功德给我们,在这当中我们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此后就专一称念弥陀佛名,自然的称念弥陀佛名,不夹杂、不间断。如果众生有求弥陀的心态,岂不是跟弥陀隔了一层,不与弥陀一体不离?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既是这样,在我们还不知道时,阿弥陀佛已为我们准备,在我们还没祈求时,阿弥陀佛已给了我们,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等同接受、支取弥陀慈悲爱心的礼物。

所以我们念佛不能有祈求的那种客套,要晓得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的佛,是为我、为在座的每一位完成了愿行,而愿行的功德都在这一句弥陀名号里面,信受弥陀救度的众生就跟阿弥陀佛三种机法一体不离,我们必需这样了解才是真正信受弥陀救度,才是真正念佛人。

今天晚上先讲到这里,其余下次续讲。这份讲稿只有三张而已,希望大家回家以后利用时间至少把它过目一遍。

请起立,请合掌: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

南无阿弥陀佛!

(弥陀共修会第59课 ,讲于2009年5月17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