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晚上我们依然继续研讨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对「第十八愿」的解释,也就是《易行品》「本愿释」略解。我们先合掌恭诵「第十八愿」一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接着我们来诵念龙树菩萨《易行品》的「本愿释」,也是三十六个字,请合掌: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请放掌,对于这三十六个字的「本愿释」,我们前两次的共修已略作浅释,今天晚上开始就这三十六个字所编的三个表格来续加解说。
讲稿的第三页里有三个表格:
这三个表格的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在解释上,有的比较详细,有的比较简略,另也有从不同的方向来解释。第一个表格:「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是「根机」,「圣凡善恶男女老少」就是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念我」是「意业」,就是「心中忆念弥陀佛名」;「称名」是「口业」,就是「口中称念弥陀佛名」,念我与称名是属于「起行」;「自归」是「归命」,就是「归命信受弥陀救度」,这是属于「安心」。「心」「行」具足就是「因」,必定得到一个「果」,这个「果」的当中,有「现果」跟「当果」之别,「现果」就是「即入必定」,含「平生业成」跟「现生不退」;「当果」就是往生极乐之后,快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得等正觉」、「往生成佛」,结论就是「常应忆念」。常应忆念就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的意涵,第二个表格比较简略,第三个表格是另从不同的方向来解说。有了表格让我们能够当下一目了然句子里面的含义与范围。
接下来我们再就这个「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再稍加解释,若人就是指众生的根机,也就是十方众生,包含圣凡善恶、男女老少、缁素贤愚,所有众生都包含在「若人」里面,都包含在十方众生当中,所有众生都是弥陀要救度的对象,弥陀所要救度的众生是没有先特别遴选的,是不论任何情状的众生他都救度的,因为阿弥陀佛晓得我们众生都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被业的绳子所紧紧捆住。众生之所以造罪造业,他不是故意的,是受业力的催逼,是身不由己的。一个学佛的人,他明明知道是不应该做的事情,可是却又明明犯到,有惭愧之心,有忏悔之情,但又是屡忏屡犯,因此他内心很苦恼,常因修行而苦,这些因解脱不了而苦恼的众生,正是阿弥陀佛所要救度的对象。其实十方众生每一个都是阿弥陀佛要救的对象,但众生如果没有这样为修行而苦的烦恼,他就不能通身放下,彻底靠倒,任凭弥陀救度。
真正学佛人都向往清净,有希贤希圣的心,也很想具足戒、定、慧三学,很想实践六度万行,但也都有心无力,这个时候,他体会到了「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罪恶生死凡夫」不才是弥陀要救度的对象吗?不才是弥陀为他发愿修行的本怀吗?如果佛不愿救度这样的凡夫,那可见佛的慈悲还是有限的,如果佛无力救度这样的众生,则佛力也是有限的,如果是这样就不能称为南无阿弥陀佛了。但是我们都知道弥陀有无我的爱心,有不思议的能力。所谓无我的爱心,就是没有人、我、冤、亲这一种差别对待的观念,其实任何修行人,凡是证到了佛的境界,他就自然已离四见、四相,就是无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眼中也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对众生一律平等,只是对于救度所有众生的能力有差别而已,而阿弥陀佛不但具有无我的爱心,也有难思议的能力,亦即不但彻底的体谅众生,绝对的包容众生,也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能力救度所有罪恶苦恼的凡夫,这就是弥陀的本愿,也是世尊的本怀,这才是佛教的目的。
我们学佛者,尤其是念佛人,要「体佛大悲心,学佛大悲心」,要体会弥陀对众生的大悲之心,同时也随份随习弥陀对众生的大悲之心,这就是所谓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我们的能力与悲心虽然无法与弥陀的无尽大悲大力相比,但是要随缘随份随力的投入实践。
上师有一句话,讲得很贴切,令人印象深刻,这句话是说:「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互相谴责。」其实我们学佛人,修行人是有心修行,有向往清净之心,有希贤希圣之心的,可是三业行为却往往一再违犯,甚至起恶造罪如暴风?雨。上师说:我们要体谅他人的粗鲁言行,因为他是被业力所推动,并不是故意的,没有人是故意要造罪造业的;智者悲悯有情,有智慧的人,体悟到这一点的人,就会以悲悯之心来看待对方,包容对方,不会批判他,憎恨他,诅咒他,不会要他下落到十九层地狱,如果那样的话,那就是凡夫的心态。
我们是在学佛,不管走圣道门,或是入净土门,都是行走在菩提道上,在发挥菩萨的心情,菩萨的悲心是以在业力推动之下,身不由己而造罪造业的苦恼众生为救助对象,我们若能体会这一点的话,我们的心就会柔软,因为我们自己也正是这样的愚恶凡夫,也会联想到对方乃至一切有情众生,这就是以己推人,一即一切,因而能互相体谅,彼此包容,就不会硬是要指责对方过失,进而记恨在心,从此不相言语,不相往来,或者见面都彼此很尴尬、不自在。
当然我们毕竟还是罪恶生死凡夫,讲很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很困难,不过如果能够先了解这个道理的话,就会渐渐转化我们的习气,如果连道理都不了解,那就一个行为的准则都没有了。所以上师这一句法语:「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互相谴责。」很有引导力量,我们同修到底要学习做一个智者,还是一直做一个凡夫?智者就自然会依教奉行,那么这句法语好不好?(好,很好!)
大家要不要把他牢记在心中?(要!)
「若人念我」,念我的这个「我」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我们念他,要我们心中只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我们的心中是独一无二的,无可替代的,为什么?因为十方诸佛,唯有弥陀为我们广发四十八愿,为我们修行兆载永劫,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所有法门当中,唯有弥陀是我们的唯一拯救之道,那我们还念谁呢?所以我们心中只称念阿弥陀佛,只依靠阿弥陀佛,这是出至内心的,是彻底而无保留的,是全身心灵依靠的。只有弥陀跟自己互相灵动,除此之外,无二亦无三,弥陀忆念众生,众生忆念弥陀,弥陀与众生,众生与弥陀,机法一体。
昨天晚上小蜜蜂生日聚会,有一位小蜜蜂,就是嘉尹的女儿语心,她很自信很勇敢上台背诵〈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这篇念佛圆通章与我们这里所讲的「念我称名」,正好有很亲切的解释,〈圆通章〉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十方如来在想念我们,要救度我们,可是我们不晓得或者是不愿领受,所以不念如来,而念这个五欲,或者是修其他的法门,那这样的话,十方如来虽然怜念众生,也不能达到救度众生的效果目的,所以弥陀忆念我们,我们如果不忆念弥陀,弥陀忆念成空,不能达到救度目的。
但是若众生心,忆佛念佛,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其结果就是「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现前当来便是不论何时、不论何处,都与佛同在。有句话说「爱在哪里,人就在哪里」,就好像父母儿女之间的想念,又好像情人之间的互相怀念,因为爱在对方身上,所以心就会倾向对方、怀念对方,就会想跟他相聚、长相厮守,因此夫妻父母儿女,都会同聚在一个家庭,即使由于种种事缘,一时不能相聚,也会时常以书信来往,或者是电话、手机相通,所以说爱在哪里,人就在哪里。阿弥陀佛忆念众生,就是阿弥陀佛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在爱念所有众生,所以阿弥陀佛时刻都在众生的身上,与众生在一起,这就是所谓的「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阿弥陀佛就是诸佛如来的代表,所谓法界就是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随时随处都在,也就是说法界身虽然无形无相,可是它是竖贯过去现在未来,而且横遍大宇宙任何一个角落,同时是与任何的人、事、物都融通在一起的,这个叫做法界身。
善导大师解释法界身为「心遍、身遍、无碍遍」,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心遍满整个大宇宙,充满所有念佛的众生之中,心到那里身体就到那里,亦即阿弥陀佛的身心不受障碍的,不受阻隔的,遍满整个大宇宙,所以说心遍、身遍、无碍遍。因此不管是正报的这个身体,或者是依报的佛土,十方世界任何众生都跟阿弥陀佛没有分离,都在阿弥陀佛的法界身之中,所以只要我们起心动念忆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立刻就在我们的心中显现,阿弥陀佛的相好光明以及三身四智十力四无畏,这一种佛的功能当下就在我们的身心显露。
在此世间,声波、电波、光波的速度都很快,尤其是光波最快,一秒钟能够跑三十万公里,不过那是指物质界,而我们的心波则是所有快速当中最快的,而且千山万水、天涯海角,不受阻碍,不受干扰。当我们在台北想念高雄,高雄的景象立刻呈现,想念日月星辰,日月星辰立刻在我们心中显现,只是我们是凡夫没有神通力,所以尽管在这里想念,可是身并不能到那里,如果我们有神通的话,心想到哪里人就立刻到哪里。譬如说一般人死了进入中阴身,中阴身的速度很快,一起念立刻就随这个念出现在他所念的地方,不管是亚洲、欧美,这个地球或者是其他的星宿,一念之间立刻到达,虽然我们由于没有神通力,不能一起念人便到,可是这个心波却当下就到达了,这个心波会触动对方。当然我们凡夫的心都是迟钝的,可是佛的心灵灵觉觉,十方灵动,你一起念立刻就跟佛感应道交了,所以阿弥陀佛说:「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我们只要心中怀念弥陀,口中称念弥陀,佛就与我们同在,龙树菩萨在这里就直接解说为「念我称名」。
「念我」的这个念,如果从三业来讲是指意业,也就是「心中忆念弥陀佛名」,为什么忆念弥陀佛名,而不忆念弥陀的法身,或者是报身,或者弥陀的形象?那是因为法身的本体是不思议的、是无形无相的,眼看不到,耳听不出声音,也不可思,不可忆,心中不能想像,唯证方知;如果报身的话,是尽虚空,遍法界;若是阿弥陀佛的应化身呢?《观经》上说,阿弥陀佛的化身有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那么高大。所以不论就法身或报身,或阿弥陀佛的应身,都不是凡夫所能忆念的境界。既然这样,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广度众生,要怎样才能使得众生能够来念他呢?这个就是所谓的「垂名现形」,以六字万德洪名,以一般的木雕铜铸这个佛像来让众生实际感受得到,在这当中,佛名是与佛体是无二无别的,因为佛的名号是由于佛的德行而命名的,所谓「全德成名」,佛名本身就有佛的万德,所以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尊为「万德洪名」。我们心中要忆念弥陀的法身,那绝不可能,忆念报身也同样困难,忆念应身也不容易;可是如果念这一句弥陀佛名,那就非常的容易,心中忆念佛名,口中也称念佛名,具体而稳定,简易而方便,殊胜而立即。
为什么说具体而稳定?因为这一句六字洪名非常的具体,念起来声音非常的铿锵有力,书写的笔画非常的灵动,所以我们摄心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非常具体,让我们觉得很踏实、很稳定;再者,名号只有六个字,称念起来非常的简单容易,而且方便:不管走到哪里,在哪个地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可以称念,非常的方便。如果要诵经,不认识字,或是没有适当的场所,或是没有时间就不能诵;要打坐呢?如果双腿不柔软,心中不宁静也没办法打坐。要参禅、要朝山、要拜忏,这个都有条件,不方便想做就做。只有这一句佛号,既简易又方便。不但如此,这句名号也非常殊胜而立即,因为这一句佛号是万德洪名,超越所有法门的功德,所以殊胜,同时当下是立即显现的,所以殊胜而立即,不是说我们现在先来训练培养,效果则是在未来才显现,或是必须看我们训练培养的程度如何?成不成就?须培养得好才会有殊胜的效果,不是的!是殊胜而立即。
在这里我引用一个故事来说明,在《念佛感应录》(一)
第76页,有一篇故事,我把他定名为「心念弥陀,身有光明」: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
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
村民不识一字,瞥尔顾念,尚使鬼敬,况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这一段故事是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引用出来的,《竹窗随笔》我早年就看过,对《竹窗随笔》所述各文都很赞叹,有关念佛感应的事迹,对我都很有启发,所以就把其中几篇编入这一本《念佛感应录》内。
这段故事是说海昌村有个老太太死去了,这个老太太有时会附在他人的身上,谈她平生的事情以及阴间的报应,就是阎罗王的审判,都很详实,遇有她附身的时候,家人就好奇地围绕来听,同时问一些因果事情。我想不论在哪个时代,我们都一样会好奇,想多了解一些平时少听到的事。今天如果有人说现在有某菩萨或者是神明来附身,我们观察确实是来附身的,而且说出一些未来的事情,那我们都会好奇,甚至会去问自己未来的吉凶祸福。
那个海昌村的某个人就在大众当中「摄心念佛」,所谓摄心念佛就是专注的,毫无旁骛的,一心一意的心中默念南无阿弥陀佛。当这个村民刚摄心念佛时,那个老太太立刻就说:「某某人,你如果能常常这样念佛的话,就不怕不会成佛了。」这个村民一听就觉得奇怪,问她说,你怎么这样的赞叹我?她回答说,因为你心中在念阿弥陀佛啊!我心中在念阿弥陀佛你怎么会知道呢?因为你念佛时身上就有光明啊!莲池大师对这一件殊胜的念佛故事就下了一段案语说:「村民不识一字」,论这个村民他是不识一字,未受教育的文盲。「瞥尔顾念」,「瞥尔」是忽然的意思,亦即忽然当下专心的念佛。「尚使鬼敬」,都能够使这个鬼,对他这样的恭敬赞叹。「况久修者乎」?他只是偶而当下念佛而已,就能够使这鬼这样对他恭敬了,何况是一个已经久修念佛的人。「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所以由此可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啊!是想像不到的。
由这一篇我们知道,只要念佛身上就有佛光,有佛光会有什么好处呢?就是会消业障,会增福德,会化解冤结,甚至超度亡灵,所以我们如果行住坐卧常念佛,我们四周若有冤家债主在窥视我们,找机会讨债的话,正好当下化解彼此的冤债,甚至也能超度对方,所以行住坐卧常念佛的人,出出入入,春夏秋冬恒吉祥,因为也能消灾免难,不受恶鬼邪神来陷害我们。
论刚提到的那个在大众中念佛的人,他一字不识,却能够当下立即有这么殊胜的功德瑞象,是靠他的智慧吗?不是!靠他的学问吗?不是!靠他的修行吗?也不是!靠他的善、恶吗?也不是!不是靠他自己,完全是这句名号的功德力用,所以不论他是何人,只要他当下念佛,当下光明就显现,表示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显现在他的身上。在他还没有念佛的时候,这个老太太的灵魂看不到弥陀的光明,因为弥陀的光明非常非常的微细,是在某一种因缘之下才会显现出来,阿弥陀佛的光明在那里?在这句名号上,所以这一句万德洪名──南无阿弥陀佛也叫「光明名号」,因为这一句名号跟阿弥陀佛无碍的光明是一体的两面,名号是有声音的光明,光明是无声音的名号,两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光明是智慧的显露,所以智慧是体,光明是相,阿弥陀佛的光明跟阿弥陀佛的智慧是一体的,阿弥陀佛的光明智慧显现在念佛人的身上。我们由以上故事说明,可以了解,念佛非常简易方便,而且殊胜的瑞象又是当下立即。
「三经」或者是「祖论」所讲的教理,理上我们都能够体会,但是如果没有事上的证明,我们的信一般不会很深固,如果以理来显事,以事来证理,这样一般人的信心比较会深入,所以有关念佛感应的事迹,我们要多看,一个专修念佛的人也会喜欢去了解这样的事迹,为什么?因为每一件每一件的事迹都是我们的救主,也就是我们的大悲慈父的不可思议功能的显现。
接下来,「若人念我称名」,「念我」也可说就是称名,也就是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称名是方便中的第一方便,是所有修行方便法门当中最方便的,因为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不论何缘,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能够念,所谓「以箭射地,无有不中」,而且一念就有依靠,能安心,无恐惧;如果不是称名的话,就没有这种方便性。当然称名有大声,有小声,有金刚念,有默念,在这四种称名当中,最能够绵绵密密,细水长流,让我们既有精神又不昏沉、掉举的,就是金刚念,所谓金刚念就是在嘴巴当中,二唇之间念。能常念佛,弥陀的功德,弥陀的相好光明就在我们的身心显现,这就是「佛入我心」;念佛的同时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念佛众生,这是「我入佛心」。总之,念佛人不论何时何处都恒常与佛同在,都与弥陀机法一体,对念佛人来说,不管他对这一句弥陀佛名的内容了解多少,都是功不唐捐的,都会得到很大的效用。
在这里我再引用一件《念佛感应录》第一集的故事,同样也是莲池大师所写的,在130页的地方,我把他定名为「临终无病,一拱而别」:
邻有老妪,日课佛名数千。问其故,妪曰:「先夫持佛名,临终无病,与人一拱而别。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师自此栖心净土,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策。(莲池大师《云栖法汇》)
莲池大师是明朝末年万历年间的一位高僧,出生于1532年,往生于1612年,距今约四百年前的一位高僧,也是净土宗的第八位祖师,他被尊称为明末四大师之一,明末四大师就是莲池大师、憨山大师,还有紫柏大师与藕益大师。《云栖法汇》总共有34卷,是莲池大师往生之后,他的徒弟们把大师平生的著作编集而成的一部书。
对这一件念佛感应事迹,我当初一看,印象也非常深刻,对我的启示也非常大。其实莲池大师之所以放下所有法门,以一句弥陀洪名做为他的本命元辰,生死解脱的依靠,跟这两件故事有百分之百的关系。刚刚那一件故事是一旦念佛身上就有佛光,就使得鬼神钦敬不已,无关那个念佛人的智慧、修行、学问、善、恶。再来就是这一件。
「邻有老妪,日课佛名数千」:隔壁有一个老太太每天固定念佛数千声,莲池大师因为感觉到念佛必定对这位老太太有切身的好处,才能够使她有恒心的,不间断的,每日念佛数千,所以就问她,你怎么天天都念南无阿弥陀佛,你不会觉得无聊或者疲倦吗?到底有什么原因使你天天念佛,而且一念就念好久念好多呢?这个老太太就回答说:「先夫持佛名,临终无病,与人一拱而别,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我去世的丈夫他在世的时候就是专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临终的时候,没有病苦,跟人家合掌告一声我先走了,再见!就这样断气了,非常的潇洒,非常的自在,令人家很钦羡,所以我知道念佛有这么样不可思议的功德,因此我把已往生的丈夫当做是我的善知识,是我的模范,我效法他,于是日课佛名数千,她就这样回答。莲池大师一听就非常警悟,因此莲池大师就「栖心净土」,以净土为自己身心性命的故乡,依靠的地方,「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策,就写了四个字「生死事大」在他的案头上,天天看,天天来警策自己「生死事大」。
我们学佛人,觉得世间上最重大的事情就是生死轮回,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死轮回这一件大事,除了这一件大事以外,没有其他的大事了,这一件大事是不能妥协,不可商量的,一定以解决这一件大事为终身的究竟目的,除此之外,其他的都可以商量,然而生死事大的解决谈何容易,八万四千法门,有那一个法门是我们可以学得来,而解脱我们生死大事呢?没有!就只有专念南无阿弥陀佛,简单、容易、方便、殊胜、立即。
我们不论谁都期盼能够长寿,但若长寿却没有健康的话,长寿也没有意义,所以至少要以健康为前提,而且要临终的时候,没有病苦,能够自在的说走就走,这不只是修行人,是乃至所有的人心中最大的期盼。可是每一个人都有他的业,往往临终都是非常痛苦的,尤其是现在,虽然科技文明,医药、健康食品林林总总很多,都能够延长我们的寿命,但是寿命延长了,并不表示健康也能保持,往往活得越老,到最后越是使自己痛苦,使家人连累。尤其是现在死亡的第一头敌就是癌症,三四个人当中就有一个是因癌症而去世的,虽然念佛人也有得到癌症的,但是念佛的人即使得到癌症,临终也往往没什么大苦,何况如果长时念佛比较能够驱除其他病痛,所以老实念佛的人往往会预知时至,或者临终无病痛,这个如果看念佛人往生传记,就可以证明。
龙树菩萨在这里解释阿弥陀佛的乃至十念,首先提出「念我称名」,「心中忆念弥陀佛名」,「口中专称弥陀佛名」。接下来是「自归」,我们念佛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念佛能够得到种种利益,归纳起来就是「现当二益」,我们是以当益为所期,也就是归命于弥陀救度的目的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这里的自归的归字就是归命,「归命」就含有「信受弥陀救度」之意。如果我们不晓得弥陀是要救度我们,我们对于弥陀的救度不能够相信,我们怎么能够彻底而完全的归命呢?那如果我们念佛只是为了祈求现世的福报,或者是为来世的再生而为人,或者是升天享受天福,那都不是阿弥陀佛所期盼于我们的,也不是我们净土法门的宗旨,因为如果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必定还在六道轮回,那岂不是今生已苦海无边了,下辈子还继续沉沦在无量无边的苦海之中,何况一旦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当下三界六道的轮回就断除了,不但如此,我们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进入不退转一生补处的境界,而这样的果报是只要我们「称名归命」就可以获得的,是非常的简单而又容易的,所以念我称名的目的就是归命于弥陀的救度,而念我称名往往也会随着「自然之所牵」而往生弥陀净土。
念我称名属于「起行」,归命属于「安心」,起行安心是「因」,有了因必定有「果」,而且念佛的因果是一起的,有什么样的果呢?分为两种,现果跟当果,「现果」就是「即入必定」,这个「即」就是「当下」,一个念佛归命于弥陀救度的人,他当下就拥有必定的身分,也就是他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一种叫做「平生业成」,再一种就是「现生不退」,现在在娑婆世界,不必等到往生极乐世界,就已经拥有不退转的身分了。平生业成是指不必等待临终才能看出能不能往生,是现在就已经往生有分,所以平生业成不必等到临终才业成,现生不退不必等在往生之后,现生就能够拥有这一种果报。「当果」是「得等正觉」,也就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就是正等正觉的功德,也就是「往生成佛」。
「常应忆念」是龙树菩萨本愿释的结论,前面所说都是前方便,说出他的方法以及效益,最终就是要我们一辈子的心中忆佛,口中念佛,所以说常应忆念,这个表格我们就讲到这里。
接下来请看第二页的讲义,《易行品》亦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现在我们来解释这首偈语,这一首偈语也可说是第十八愿的一种结论性的解释,很简短扼要,让我们念佛人当下晓得要怎么样来起行,要怎么样来安心。
「若人」就是刚刚所解释的十方众生,「欲疾至不退转地者」,想要快速的到达不退转地的人,「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就应该以恭敬之心来执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疾至」就表示并非一万劫或一大劫,非多劫多生,亦非等待往生他土才不退,乃此土此生不退,所以由龙树菩萨在这里所讲的「疾至」这两个字,就显现出这一个法门的殊胜。
一般讲,以自力、圣道、难行的法门,要到达不退转的话,至少要一万劫。善导大师有一首偈说:「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意思就是说从初发心,而且他的发心是真实的坚定不变的,一直修行到达不退转,依《璎珞经》所讲,要一万劫的时间,在这一万劫当中,不可以有一生一世是退转的,必须是他的愿力,他的修行,生生世世只有增长而没有退失,没有倒退,这样的话呢要经过一万劫,在这当中如果他的愿心倒退了,修行懈怠了,那就渺茫无期。可是我们只要执持称念弥陀佛名的话,就快速的,有多快呢?不用一万劫或者是一大劫的时间,也不是多生多劫经过无量的生死,今生今世就可以到达不退转,而且在娑婆世界就获得不退转,而不必等到世寿命尽,往生到极乐世界才获得,所以「疾至」到底有多快呢?是当生成就,一生圆满,这个就是疾至,这个如果了解,那下面的一段经文,就可以不用再加解释而自然清楚明白了。
下面那一段法语是: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越惟致地⋯⋯。
下面还有,「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在这里所讲的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越惟致地,此身就是这五蕴之身,还在娑婆之世,就得至阿越惟致,阿越惟致跟阿鞞跋致一样,就是不退转。可见我们想要以这五蕴之身,烦恼之身,在这娑婆世界就获得不退转,就应该执持称名号,只要执持称名号,是可以在今生此世就获得不退转的,不须经过一万劫的无量生死,所以这个法门是既简单而又殊胜的。
不退转有三种,就是位不退、行不退与念不退。「位不退」就是超凡入圣,不会再退回生死轮回的凡夫,以小乘来讲,要到达位不退就要断见惑,证入初果;以菩萨来讲,别教的话,要到达初住,圆教的话要到达初信;「行不退」就是不退菩萨之行,这是菩萨的境界,小乘不谈行不退,因为他不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要到达行不退,以别教来讲必须到十向,以圆教来讲必须到十信;再来就是念不退,「念不退」是菩萨证入佛果的开始,以别教菩萨来讲,要达到初地,以圆教菩萨来讲要达到初住。那我们这里所讲的不退转是哪种不退呢?是圆满三种不退,是到达念不退,到达念不退就是他的起心动念都是进入佛的境界,既不是凡夫也不是小乘,念念流入萨婆若海,娑婆若海就是佛的一真法界。
所以我们只要执持名号,今生今世就能够圆满三不退,不必等待下一世,不必等到极乐世界,这个就是《无量寿经》所说: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他当下就具足往生的身分,当下就获得不退转的阶位,也就是《易行品》的释言「即入必定」,即入必定是龙菩萨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龙树菩萨随之又以三十二首偈语来赞叹阿弥陀佛,其中第四首说: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所以「即入必定」就是「即时入必定」,我们可以由此而明白知道是「同时即」,而非「异时即」,显示「现生不退」,所以这个「即」在同时即跟异时即当中是同时即,是同时当下的显现现生不退转。
何以故?摄取不舍故,临终来迎故。
为什么当下称名自归,当下就能立即获得不退转的阶位,为什么?这不是我们的智慧、学问、修行所致,而是因为这一句弥陀佛名就是弥陀的光明,念佛人都在阿弥陀佛的光明当中摄取不舍,既然摄取不舍的话,就是从现在到未来一直到临终都不舍,我们念念不舍,弥陀摄取不舍,所以第一就「摄取不舍故」。第二「临终来迎故」,当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显现来迎接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因为有这二故,使得念佛人「往生决定」,而且「即时入必定」,这是因果同时的。有首偈语说:
行者今念佛,功德不唐捐;因中已有果,如莲花开放。
刚刚有提到《易行品》说:「应当念三世十方诸佛,称其名号」,在《易行品》当中龙树菩萨有提到要念过去佛,未来佛,要念十方诸佛,可是他的核心是在阿弥陀佛的本愿,在专念弥陀佛名,比如前面刚刚所讲的,都是龙树菩萨要引导我们来体会弥陀的本愿,来专称弥陀佛名而言的。
我们常听说「佛佛道同」,这样的话,是不是未必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呢?因为佛佛道同嘛,十方诸佛同样都有愿力要救度众生啊!但我们要知道此中还有平等门跟差别门之异。
以「平等门」来讲,《华严经》说,「一切如来一法身,真如平等无分别」,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样一个法身,个个都证佛果了,当他证入佛果的时候,彼此是一体的,没有两样的,因为法身,所谓一真法界,是唯一无二的,不增不减的,在真如实相当中是平等没有高下之分的,所以一旦证入佛果就是平等的,你证入佛果没有增加减少,我证入佛果也没有增加减少,都是同样的一个境界,所以说「一切如来一法身,真如平等无分别」。又说「一切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就是一切诸佛如来,同样证悟一个相同的法身,因为法身只有一个,没有两个,而且法身刚刚所讲的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永恒存在,自由自在,他的慈悲之心以及他的智慧之力,都是同样的十力四无畏,也是一样的都没有差别,不过这个是从平等门来讲的。有一首偈说:
弥陀与诸佛,同一法界身,一称无量寿,诸佛齐现前。
既然是平等的,可见我们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即是念十方三世诸佛,因为十方三世诸佛的法身跟阿弥陀佛的法身都是一样的,没有增加,没有减少,也没有不同,这岂不是只要我们一念南无阿弥陀佛当下,十方诸佛一时一齐全部显现在我们四周,所以说「弥陀与诸佛,同一法界身,一称无量寿,诸佛齐现前」,要我们通念十方诸佛是不可能的,念不来的,可是只要我们专念弥陀佛名等同称念十方诸佛,而且十方诸佛一时齐现,这是就平等门而讲。
就「差别门」来讲的话,就大不同,阿弥陀佛在因地为十方众生发下了超世愿,超越十方三世诸佛的愿,所以当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他果地的功德,救度众生的力量也同样的超越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因此阿弥陀佛在《大阿弥陀经》里面,被尊为「诸佛中之王,光明中之极尊」,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中的王,阿弥陀佛的光明,救度众生的威力是十方诸佛之中最尊第一,《无量寿经》就称赞说:「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这是就差别门来讲的。
因此不论就平等门,不论就差别门,我们都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有首偈语说:
弥陀法界身,入我心想中,我心想佛时,佛即全体现。
这一首偈子非常的好。所以我们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亦即「专称弥陀佛名」。
现在已经十点了,接下来所谓的恭敬啊!执持啊!称名啊!应该大家看这个讲稿就能够更理解,我们今天晚上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象山弥陀共修会第51课,讲于2007年9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