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要从多方面来提升自我。法义要深入,事务也要精通。
现在是商业时代、网络时代、内容时代,出家人住在山里面,如果不闻窗外之事,三年不跟外面任何人接触,不了解外面情况,不提升自我,出去就不适应这个社会了。如果对外界什么都不知道,出去弘法,只能对著书本讲,别人也不感兴趣。
现在整个社会变化很快,佛门的变化就很慢。因为佛门有一点传统、保守,好像只要有一个清静的道场就可以了。
净土法门的优势,就是能够更好地利益众生。
但是弱点在哪里?
就是缺弘法人才。在弘法的善巧方便、弘法技能方面,需要很强的团队,寺院也需要这样一个团队。
僧团里面的年轻人,应该要多花精力提升自我。不光是提升法义、道德、修养。当然,法义、道德、修养是根本,这是内在的,这是体。佛门讲「体」和「用」,体是本体,体都没有,所谓的用也就没有;有了体之后,也要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就是要弘法利生,要对大众、对佛门有利。
发挥作用的时候,就要有善巧方便,有观音菩萨的千手千眼,千手千眼就是方便很多。如果我们什么都没有,那怎么做事呢?无论世间怎么发展,我们都要跟得上。现在大家普遍认识到,佛门弘法总是比较滞后。现在的网络、内容技术都已经非常发达了,佛门中很多人,都还不会用,甚至还听不懂。怎么出去弘法?现在可能还好一点,再过五到十年以后,再跟不上的话,那基本上就是彻底淘汰了。
现在还有大量的人也不会利用网络,尤其是中老年一辈的人。等这一辈人过去了,后一代人,对现代的技术、商业、内容、网络都很熟。佛门中人如果跟不上的话,那怎么去弘法?所以,在佛门里面也要了解世间法,要学习其他一些技能,作为弘法的手段。
六祖大师讲: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
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
佛法和世间是相融的。佛要度众生,也是要先到世间来的。像地藏菩萨到地狱,观音菩萨到人间应化三十二相,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释迦佛从净土来到娑婆,讲法四十九年,都是用不同的手段来利益众生。当然,我们不可能像佛菩萨那么圆融,但至少也需要有一个渠道,能够自利,能够利益众生。
相对来说,净土法门要做到自利比较容易。只要遇到这个法了,生死大事就解决了,相对可以安心。
但是安心之后,该怎么过?怎么利益众生?
这就需要道场、团队、大众的力量来共同做事。
凡夫本身能力有限,靠任何一个人,实际上都起不了多大作用,都是需要团队。即使古代的祖师,他们弘法也是靠团队,并不是靠一个人。也需要道场,需要其他人护持,需要整个团队来为他弘法做准备工作。所以,是一个强大的团队共同地护法弘法,现在这个时代就更需要团队了。
所谓的修行不是坐在那里,要看修行好坏,就要看在做事过程中,个人忍受、承受能力,起心动念,应对得体与否。同样一件事情,交给某个人,可能会做得很糟糕,交给另一个人,可能就会做得非常好;某个人做得很烦恼,另一个人做得却很轻松。前者就把可能是功德的事,变成一个可能是业障的事了,而后者就会把它变成是一件功德。
这就取决于个人能力、发心、习性、心性是否成熟等因素。出家人在这些方面都要提升,都要去充实、完善自我。
走上出家这条道路,就是走上求学之路,这一生一世,都要不断地提升自我,没有止境。不像世间做事,事情做得差不多就可以了。佛门的事情是没有止境的,从无到有,从有到大,从大到好,是需要多年积累的。
我们这个道场可能基础更薄弱,更需要持久,有耐心。大家有因缘到这里,一方面个人要提升,同时还要兼顾团队。这样,成长才不是单一的。有些人可能是单一地学习法义,但并不是懂得法义就一定能做弘法的事。因为做弘法的事情,还需要其他能力:口才、人缘,还有他人的护持。
有些人很想讲法,但是没有人请他讲法;有些人讲得不好,但是到处都有人请他讲。这是个人的福报、因缘决定的。
做出家人不容易,啥都要懂、啥都要会。像世间讲的下得了厨房,上得了厅堂;地上能走,天上能飞。当然,也不是说全都要会,但起码要有几样优势长处,如果太单一了,除了能讲,其他什么都不会的话,那也很难立足。因为你讲的不一定别人喜欢,不一定讲得让人家听着很舒服。要能讲、能说、能写、能做事、能跟人处好关系。
佛门的人就和世间的人要求不一样,观音菩萨其实就是最好的典范。什么都可以做,「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可以跟乞丐一样,与乞丐在一起生活;也可以化现与工人、农民、商人一样的身分,所有事情都能做,所有的苦都能吃。当然,这是圣人的境界,我们做不到的。
但是,这是一个方向和标杆,告诉我们学佛没有固定模式,学佛是没有止境的。
不是说我只懂念佛,我就老实念佛。当然,老实念佛,往生是可以。
站在我们个人角度来讲,能保证往生,这一生就算成功了,其他有没有都无所谓。
但是站在一个团队,站在弘法的角度,那就不仅仅是会念佛就可以了。
一个寺院不是说会念佛就影响很大,还要具备其他很多条件。要有弘法人才,要有良好的管理。如果弘法的人才很好,管理却一团糟,人都得罪完了,人家还会来吗?这些事都是相辅相成的,需要共同促成。
佛门是一个广大的善缘,所谓的「善」,就是什么地方都要「善」。不是说管事的人很善良,下面的人就冷冰冰的。创建一个团队正面的影响力,可能需要十个人付出很大代价,但一个人在私底下搞点小动作,就把这十个人的功德全部给破坏了。佛门是一个整体形象,这个整体形象需要大家共同来维护,共同来努力,从言语、行为、心性等各个方面来努力维护。
当然,我们生在末法时代,要做到十全十美比较难。但首先要有正确认识,要尽我所能,力所能及地把事情做得更好一点。
做事当中出现了问题要及时反省,到底是能力不够,还是心性不及。有些人是能力不够,事情做得不好;有些人是心性不够,做着做着,就起烦恼。有些人做事的能力是有,但是不愿意做,起烦恼了;有些人跟人相处、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弄得对方起烦恼,或者是对方让自己起烦恼。
要和合共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高的要求。来到佛门,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居士,大家都要有这个观念,要和合共住。一个道场的氛围比什么都重要。
如果大家心态好,团队精神好,有些不足的地方就可以包容,可以谅解,可以共同的慢慢改进。但是如果心性不好,整个氛围不好,其他方面再好,都维持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