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经史

佛经翻译大非易事,古人所谓「有缘则遇,无道则违」,非因缘具足不能译经。所谓翻译,笔译为翻,口译为译,后二名并行是为「翻译」。

早期的佛经是口口相传,后第三次集结才有文本记录。传入汉地的佛经有胡本、梵本之别。胡本就是西域各族人民用自己的语言翻译的佛经,梵文就是从印度传来的。早期佛经都是印度或者西域的高僧、商人携带来汉地或者来汉地后凭记忆诵出。但其缺漏较多,后汉地僧人开始西行求法,自法显到义净,多少人历尽千辛万苦舍身忘躯,求回经法,才有佛经翻译事业。

如义净大师所说: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汉地译经大分三个阶段——古译、旧译、新译。其以二位伟大的译经家而划分,鸠摩罗什之前为古译,罗什到玄奘为旧译,玄奘大师以后为新译。

佛经翻译之初,译师主要来自西域,对汉语不甚了解,与汉僧很难沟通,只能揣摩对方的意思,时常导致交流中断,只能求助依靠能通达梵汉的汉人作为助手。安世高、支谶、竺法护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后来,东僧西往,西僧东来,相互学习语言,交流比较顺利,十之八九可以理解和翻译,但还有差错。

这个时期,译文的忠实与流畅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鸠摩罗什和真谛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尤其是罗什大师,出生在西域,游学于天竺,后在凉州生活17年,慧悟天开,精通梵文汉语,把佛经汉译推上了高潮。

第三个阶段,华梵交流进一步加深,东僧和西僧不仅学习对方的语言,而且「入境观风,必闻其政」,学习对方的政治和文化,「学尽梵书,解尽其意」。所以,译文与原文「印印皆同,声声不别」,水乳交融。在这个方面,玄奘和义净堪称楷模。其中玄奘大师游学印度十七年,学究五印,对西域和印度的社会、文化、风俗极其了解,回国后在皇帝的大力支持下主持翻译,成果丰硕。罗什大师重意译,文辞通达、义理通畅符合汉人的阅读习惯,而玄奘大师重直译,多保留梵文原义。

早期翻译多是个人行为(或几个人一起),至罗什大师才有正式的国家译场,有主译者,译语者,证义者,润文者,会集当时众多佛教杰出人才,故译经绝非易事。

译经过程中,古人总结了很多翻译经验,如道安大师「五失本三不易」、彦琮法师「十条八备」、玄奘大师「五不翻」、赞宁法师「六例四句」等,成为中国文化史上的丰厚遗产。

宗杰法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