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宗法师 2018年10月 于弘愿寺
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特别请编辑部的宗道法师、佛恩居士、黄打铁居士,也专门把佛莲法师等女众师父请来,还有我们男众师父,法义小组,以及有关的法师们。今天是专门开一个有关教学的会议。
我先跟大家作几点汇报:第一,背景;第二,调整;第三,入手;第四,组织;第五,预期。
一、背景
背景说两点。
第一,现在的政策、形势,因为宗教政策比较趋紧,弘法的空间就更加有限,外在的空间更小。
第二,在我们本法门之内,前期的教学比较粗放。当然,主要是因为信众的需求很热烈;另外,这也是法门发展的一个规律,初期都比较粗放。“粗”就是比较粗糙,不够精致,不够精微,不够精妙;“放”就是比较放任,“你们自己搞,靠天收”,没有系统、完整、规范的教学。一般就是我讲完,大家听一听,联动比较少,互动和带动也比较少。这种教学方式有一定的效果,就像做菜,做好了端来给你吃,你吃完之后说“味道不错,我也回去做吧!”你回去做,就觉得做不出来了,因为没有全过程地跟踪,也就是刚才讲的,联动、互动、带动少一些。
二、调整
第二讲调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作一些调整。根据大形势以及外在的环境和内在的法门需求、个人需求来看,都需要作调整,这个调整就是从外放转向内收。外面做事的空间小了,不如我们就在寺院里,在系统之内,好好抓一抓教学,抓得实在一些,更系统、全面、深入地研习教理,以便将来有适当的条件可以好好弘法,现在先夯实基础。
三、入手
第三讲入手。这个工作从哪里做起呢?本来我今年要讲《观经疏》的,因为寺院里的一些事,就没有讲。现在我们围绕《观经疏》的讲学,来建立一种教学互动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大家可以分享,可以全程参与,同步学习。如果以刚才的比喻来说,原来是做好了饭菜,大家来吃就好了;现在是希望在做饭菜的时候,通过选料、摘菜、洗菜、切菜、炒菜、加油盐等等,所有的过程大家都同时跟进。因为在前期的教学当中,我有一种感觉,比如我在学习当中,有很多细微的东西想跟大家分享,但是环境和条件都不具足,我这样讲下来,如果大家自己听的话,效果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这次刚好有条件,因为《观经疏》的学习有几本现成的资料,一个是《观经疏传通记》,一个是《观经疏楷定记》,还有《观经疏讲录》。这三本都有相当的分量,也非常详实,丰富,我个人学习有非常大的收获,这都是古德总结的。以前没有现成的、可供参考的资料,都是我自己思维的,我必须把它编出来,才能跟大家分享。现在有现成的资料,所以条件是具备的。
我个人觉得,先从《观经疏传通记》开始学习,难度少一点,分量也相对少一些。
四、组织
具体怎么组织学习,我想还是请宗道法师跟大家商讨以后,最后定一个方案。
我们的学习主要有两大内容,一个是点校,一个是注释。在这个过程当中,可以编组,大家互动。大家只要感兴趣,都可以先报名,然后经过一定的测试筛选。分正式学员与旁听生。先在小组内消化文句,消化不了的向上提交。我会全程跟踪,有必要可以答疑释问,疏通引导,作一些点评。
希望有兴趣学习的人可以同步跟进。通过学习,大家对经文和祖典都比较熟了,我们再开始讲学,课时安排松一些,这样学习起来也比较有兴趣,效果也会好一些。
五、预期
希望达到的预期目的,我列了一些:
第一,提高阅读能力。因为这些典籍和资料都是古文的,大家通过句读,阅读能力会很快提高。不是像以前,都是编辑部点好了,大家再来读,那样没有味道。点好的给你看,你还点什么呢?所以,最好是用原本,或者句读不对的,然后大家去点,这样学习才有味道,才有调整性。哪怕你做的不对,但是看到别人做的对,你也喜悦,“哎呦,这么点更好”。在小组当中,做得比较好的就做把关人员,其他人先交作业。
第二,熟悉经文和疏文。《观经》的经文,对于那些给《观经》作注疏的祖师大德来说,他们已经滚瓜烂熟了。如果我们不熟悉经文,很难读得下去。所以,我们要通过阅读,对于《观经》前面的经文、后面的经文,主要段落的经文,都要背得滚瓜烂熟。《观经疏》的文句也一样,前面的文,后面的文,要反复地拉练,才能熟悉。
第三,熟悉相关祖典。因为这些资料里引证的祖典比较多,像善导大师的著作,《观经疏》四卷都不断地引用,讲玄义,一定会引用到文义;讲文义,也一定会引用到玄义;讲正宗分,会引用到序分;讲序分,也会引用到正宗分……这样来回地操练。除了《观经疏》之外,善导大师其他的“四部五卷”,还有《往生论注》《安乐集》等等,在资料里都会引用到,这样就让我们对祖典更加熟悉。
第四,了解各派的释义。刚才讲了,《观经疏传通记》是镇西派的,《观经疏楷定记》是西山的,《观经疏讲录》是真宗的。你会发现兰菊争芳,各有各的特点、特色。同时也感受到善导大师的著作确实非常广大,精微,内涵非常丰富,居然能解释出这么多东西来。这就会增加我们的自豪感,也能了解各派的释义,角度、眼光都不一样。如果我们来看,都是很单调的,一条线,就自己讲那么一点点,这样一想,自己简直就是井底之蛙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得更广泛一些。
第五,了解通途教理和净土教义。比如,这些资料里会引用到《天台疏》《慧远疏》《元照疏》,甚至是一些学人的解释。通过学习,我们就能了解,通途教理是怎么解释的,善导大师是怎么解释的,他们之间的差别在哪里,为什么善导大师解释得更优胜。《观经疏楷定记》为什么叫“楷定记”呢?善导大师的思想为什么能够“楷定古今”呢?它把这个差距分析得让你很服气,你读了之后就非常清楚。不然你不了解的话,别人随便拿出一套解释,你就会说“哎,他说的也挺对啊!诸师讲的也蛮有道理的,甚至比善导大师讲的还有道理。《观经》本来就是讲观的,经文的文字就是这样”。这些事情如果没有详细地辨解,如果你的思维不够,你遇到学通途教理的人,他一下就把你堵得说不了话。如果你只是说“我不管,这是善导大师讲的!”这样也不行,你还要把对方给说服了。所以,如果对通途教理和净土教义都了解的话,就能知己知彼,知道通途教理的不足,也知道善导大师优胜在哪里。
第六,了解诸宗的常识和教理。比如天台、华严、涅槃、般若,对这些都要有所了解。因为我们是专修净土的,又刚刚开始学习,学习的教理不多,所以这些内容对大家来讲比较陌生。当然,也不是让大家一步就达到什么程度。但是总的来讲,这是佛法相关的内容,所以也需要作一些了解;倒不需要很精深,但是基本的常识要了解。在学习的过程中熏习,会让我们增加这方面的了解。
第七,增进对一代佛教的整体观。我们是专修净土的,可是对整个一代佛教,有整体的了解、整体的把握,就会更有信心,也更有底气,眼光也更远,别人说什么,也能够正确地看待。当然,我们不是专门去了解,只是掌握大致的方向,这对我们也有好处。
第八,扩充我们对于佛法和净土教理的储备量。作为法师,要有一定的储备量,不然出去也应付不了。储备量怎么建立呢?要通过学习慢慢充实。
第九,掌握一些思维的角度、方法,开阔视野。刚才说了,如果以我们个人的修学来讲,我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学习、训练,思路往往比较狭窄,只读了一点点,还觉得挺骄傲的,“你们断章取义!”可笑得很。我们通过学习,就会开阔思路。比如同样是一部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西山派解释的有板有眼,镇西派说的也不错,真宗说的也有道理,它们之间有共通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角度分别在哪里……这样你的思维角度就特别开阔。另外也会掌握一种思维方法,知道从哪个角度来思维它。
因为这些资料都是非常细致的。像《观经疏楷定记》,它是相当大的部头,有六百多页,每页一千六百多字,加上标点之后,将近一百万字。它的解释是非常细的,对我们是一种引导。这样我们的思维角度就更加多元,思维方法就更加灵动,同时我们看问题的视野也会更加开阔。
第十,提升思辨能力。一般都提倡辨经,真理要思维,要辨析。但这是有规范的,这里边有路数,比如你的逻辑清晰不清晰;如果在辨的时候吵架了,不是那回事。这些也都是通过读书训练出来的。
《观经疏楷定记》我看得多一些。比如它提出一个问题、一个观点,然后会把通途的思想列出来,加以适当的点评,不足在哪里,好的地方在哪里,点评得非常精到。有一些点评是用你自己的话来说你,“这个地方你自己矛盾了”,我们一看,确实是自相矛盾;或者说“你哪里有不足”;或者直接拿出经文,“你看,你讲反了”,它都有相应的点评。如果是好的地方,它也会说“这个不错!”把通途的思想列出来之后,接下来是讲站在本门怎么理解。它有时候不是给一个答案,是给四个、五个答案,每个答案之间都有细微的关系,看起来很过瘾,层层递进,看到第一个答案,觉得“哎,这个答案不错啊!”但是第二个答案比第一个更妙,第三个比第二个更好……然后它对这几个答案再作一个评论,这样思维就特别有层次感,完全不一样。这种学习就有效果,就能提升我们的思辨能力。
第十一,规范写作和表达。如果我们看得多了,看懂了,我们再来写作,就有规范了,就会形成一定的规矩。就像我前天叫大家编书的目录一样,这三百多本书,一定是有规律的,有规律就能掌握整体。
像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讲的五种增上缘,我们分析过了,它们的次序能颠倒吗?不能颠倒。五种增上缘前面引用了六部经,这六部经能随便往那里一放吗?不会,都是有道理的,这六部经的次序也不能颠倒。我们要看祖师是怎么表达的,这是有规矩的。这种规矩不是某个人定的,是约定俗成,是必然的,人的思维规律就是这样的。这样表达,别人看着就舒服,自己说得也舒服,因为它的规律就是这样。
但是,这种规律你没有学习,就不知道。你一说话,别人一听,“这个人就是草包,说话像一堆乱稻草一样”,大家怎么会听你的呢?所以,规范的写作是通过读书获得的,读得多了,就知道该怎么写。语言表达也一样,是有逻辑性、条理性的,是有前后次序的,由浅及深。不可能把深的讲完之后,再讲浅的。深的都讲完了,还讲什么浅的呢?总是要从浅入深。
第十二,增强与学界的沟通和互动能力。佛法不光是宗教界的人士在研究,学术界的一些学者也在研究。一般来讲,这两者之间是你不惹我、我不惹你。因为教界是讲究信仰的,学界是讲究学术的。但是两者之间还是可以互动的。如果我们的学理水平不够的话,跟别人互动,别人根本看不上你,“你拿什么跟我互动?”我们连文句都搞不清楚,句读都点不好,说话都没有次序,像一堆稻草一样,我们跟别人互动,互动不了,显得自己非常拙劣。但是,如果我们在学术方面有一定的理解,在表达方面有一定的水准,最起码对方会尊重我们的信仰。当然,我们也很尊重对方,这样,互相之间就有说话的平台,不然就会被别人看不起。
第十三,我们通过学习,最终不是为了做学问,而是确立对净土、对一代佛法的无上信心,增长自豪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我们会觉得净土法门真的非常好,然后就会勇于念佛,喜欢念佛,解行并进。教理的研学会增长我们的信心,同时,信心也有助于我们研学教理。
了解这些之后,就会产生使命感。以前有法师说“我学习都没有劲,怎么都学不来”,这就是没有成就感,没有使命感,只有挫折感。不会学,学得没有法喜,不就只有挫折了吗?最后就不学了,出去干别的了。
学习是要坐得住冷板凳的,但是我觉得方法和引导也很重要,如果你觉得净土法门的教理这么好,利益这么深,你的使命感不就出来了吗?你的责任感不就有了吗?
第十四,深耕厚植,深入浅出。我们的根要扎得深,培植得要厚。我们自己对教理的学习,这样培养和增长,在我们跟别人讲法时,未必把这一套都搬出来——学习教理才这样要求,对一般的信众不能这样要求;如果这样要求的话,他们也听不明白。但是,要想“浅出”,就要有“深入”的背景,这样,“深入浅出”才能灵活自如。如果你本身的储备量很少,哪来的深入浅出啊?你的储备量比较大,就可以随时拿东西出来。而且这个力度是不一样的,信心传感也是不一样的。
好,我就给大家汇报这几点。具体的组织工作,大家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