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信钞

圣觉上人 作 ‧ 慧净法师 译

一、圣净二门

(一)总标

夫、思离生死成佛道者,有二种道:一者「圣道门」,二者「净土门」也。

(二)圣道门

圣道门者:在此娑婆世界,立行积功,励于今生取证也。

所谓:行真言之辈,思即身登大觉之位;勤法华之类,愿今生得六根之证。虽知教之本意,然至末法,及于浊世,现生得证者,亿亿人中,难得一人。因此,今世修 此门之人,于即身之证,自起退屈之心:或遥期慈尊之下生,望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之晓空;或远待后佛之出世,惑多生旷劫流转生死之夜云。或仅愿灵山、补陀落之 灵地;或再望天上、人间之小报。结缘虽可尊,速证似已空。所愿犹是三界之内;所望又是轮回之报。何故回若干之行业慧解,而望此小报耶?实是因去大圣遥远, 理深证稀所致也。

(三)净土门

1. 机教相应、二种往生

净土门者:回向今生之行业,愿次生往生净土,于净土具足菩萨行,而成佛也。

此门契末代之机,实是巧便也。但此门又分为二种:一者诸行往生;二者念佛往生也。

2. 诸行往生

诸行往生者:或孝顺父母,或奉事师长,或持五戒、八戒,或行布施、忍辱,乃至回向三密、一乘之行,求愿往生净土。此等并非不能往生,一切行皆是净土之行 故。然此是自己励行愿往生故,名「自力往生」;若行业疏者则难得往生。非彼阿弥陀佛之本愿,摄取之光明所不照也。

3. 念佛往生

念佛往生者:称阿弥陀佛之名号,而愿往生也。此顺彼佛之本愿故,名「正定业」;偏被弥陀愿力所引故,名「他力往生」。

夫、称名号,若言「何故云契合彼佛之本愿」者,此事之发起,缘于阿弥陀如来未成佛之昔,名法藏比丘;其时有佛,号世自在王佛。法藏比丘已发菩提心,知清净国土,思利益众生,诣佛所言:「我已发菩提心,欲建清净佛国,愿佛为我广教庄严佛国之无量妙行。」尔时世自在王佛即为广说二百一十亿之清净佛土,人天之善恶,国土之粗妙,应其心愿,悉现与之。法藏比丘闻此见此,而简恶取善,舍粗愿妙。例如有三恶道之国土者,则简而不取;无三恶道之世界者,则愿而取之。自余之愿,准此可知。是故从二百一十亿之诸佛净土中,选其殊胜,建立极乐世界。例如柳枝开樱花;二见蒲并列清见关。选择此者,非只一生之思惟,乃经五劫之间思惟。愿建如是微妙严净之国土,又重思惟:「建设国土,为引导众生;国土虽妙,若众生难生者,则违大悲大愿之意趣。因此,决定往生极乐之别因时,一切之行,悉皆不易:若取孝养父母者,则不孝之人难生;若用读诵大乘者,则不知文句之人无望;若定布施、持戒为因者,则悭贪、破戒之辈被漏;若以忍辱、精进为业者,则瞋恚、懈怠之类被舍。余一切行,亦皆如是。因此,为使一切善恶凡夫,平等往生,共同发愿,唯以称念阿弥陀之三字名号为往生之别因。」五劫之间,深深思惟此之后,先于第十七愿发「诸佛称扬我名」之愿,此愿应深得其意。欲以名号普导众生故,而誓「称扬名号」也。然而,佛之意非为名誉;使诸佛称扬,有何要乎? 言:

  如来尊号甚分明 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称名皆得往 观音势至自来迎

此之意哉!

次、第十八发「念佛往生」之愿,言「引导十念之人」,诚哉!细细思之,此愿甚弘深也。名号仅有六字,则虽槃特之辈易持,称此不简行住坐卧;行此不嫌时处诸缘;不分在家、出家、若男、若女、老少、善恶之人,何人漏之乎!

  彼佛因中立弘誓 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 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五会法事赞)

此之意哉!此谓之「念佛往生」。

4. 二种往生之比较

龙树菩萨《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言:

  行佛道者;有难行道、有易行道。
  难行道者:如陆路徒步而行;易行道者:如海路得其顺风。
  难行道者:于五浊世契不退之位;易行道者:唯信佛因缘故,往生净土。

难行道者:圣道门也;易行道者:净土门也。

窃谓:入净土门,修诸行往生之人,如海路乘船,不得顺风,出力摇橹,逆潮而上,渡于波浪之中。

二、专杂二修

(一)总标

次,就此念佛往生之门,分为专修、杂修二行。

(二)专修

专修者:从发愿生极乐之心,起归顺本愿之信以后,唯行念佛一行,丝毫不杂余行也。不持其他经咒;不念余佛菩萨。唯称弥陀名号,偏念弥陀一佛,此名「专修」。

(三)杂修

杂修者:虽以念佛为主,又并余行、兼他善也。

(四)二修得失

此二之中,以专修为胜。其故者:既已偏愿极乐,念彼土教主之外,何故杂他事!电光朝露之命;芭蕉泡沫之身,仅以一世勤修,顿离五趣故乡,岂可缓兼诸行乎! 诸佛菩萨之结缘者,且期随心供养之旦;大小经典之义理者,且待百法明门之夕。愿一土、念一佛,此外不可有其用者也。虽入念佛之门,犹兼余行之人,寻其意 者,各执本业而难舍也。或持一乘、行三密之人,各各回向其行,不改愿生极乐之志,兼并念佛,以为修此,无何过咎也!不直勤顺本愿易行之念佛,尚简别本愿而 兼并诸行之无由也。依此,善导和尚曰:「舍专修杂者,千中无一人得生;若专修者,百即百生,千即千生。」又曰: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嫌随缘之杂善者,执本业之意也。例如宫仕为官,亲近主君而委身之,应一向尽其忠节;然而当其亲近主君,兼又有意于疏远之人;则此人遇主君,求其赞赏者,应知直接事奉,胜劣显明;二心与一心,天地遥异。

就此,或人疑曰:「譬如有人,立念佛之行,每日称念一万遍;此外终日游戏,终夜睡眠。亦复有人,同念一万遍,此后读经、念余佛,何者为胜?《法华》有即往安乐之文,读此者,不同游戏欤!药师亦有八菩萨之引导,念此者,岂似空眠哉!然赞彼谓之专修,嫌此谓之杂修,未得其意?」

今按此者,犹以专修为胜。其故者:本来是浊世之凡夫,触事多障也。阿弥陀佛鉴此,教易行之道。终日游戏者,增散乱之人也;终夜睡眠者,增睡眠之人也。此皆烦恼之所为也,难断难伏。若止游戏者,则应念佛;若醒睡眠者,应思本愿,不违专修之行。念一万遍,此后持念他经他佛;所闻虽巧,然念佛者,谁限定一万遍?若精进之机,终日称名:执念珠者,则应称弥陀名号;向本尊者,则应仰弥陀形像。应直待弥陀之来迎,何故待八菩萨之示路?应专凭本愿之引导,不烦借一乘之功 能。行者根性,有上中下:上根者,终夜终日称念弥陀,何暇念余佛乎!应深思之,不可轻率怀疑也。

三、念佛往生之三心

(一)总标

次言念佛者,应具三心。但称名号,谁人不具一念十念之功?然而往生极稀者,此即因不具三心也。《观无量寿经》言:「具三心者,必生彼国。」善导之释云:「具此三心,必生彼国也;若少一心,即不得生。」三心之中,缺一心者,不得往生。世人之中,称念弥陀名号之人虽多,不得往生者,不具此三心故也,应知。

(二)至诚心

其三心者:一者「至诚心」,此即真实之心也。凡入佛道者,应先发真实之心;其心不真实者,其道难进,阿弥陀佛之昔,立菩萨行,建设净土,偏发真实之心也。因此欲生彼国者,亦应发真实之心。其真实心者,应舍不真实之心,而现真实之心。若其无深愿净土之心,遇人而说深愿之因由;内心深着今生之名利,外相显现厌世之态度;外示有善心尊贵之相,而内有不善,放逸之心也:此名虚假之心,违真实心之相;翻之则成真实心,应知。恶解此义之人,万事不能任意,而成虚假;然于身应惮应耻之事,亦示人知之,反招放逸无惭之咎。

今言「真实心」者:求净土、厌秽土、信佛愿,应有真实之心也;非必显耻示咎。因事随缘,应深斟酌。善导释云:「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

(三)深心

二者「深心」,即信心也,应先知信心之相。言「信心」者:深信人言而无疑也。譬如有人,心地端正,极可深赖,为我教导亲眼所见之事而言:「其处有山,彼处有河。」深凭此事,信其言教之后,亦有人言:「此虚妄也,既无山,亦无河。」而我不动摇,由绝不虚妄之人所言之事故也;此后即虽百千人之言,亦不可用,深凭最初所闻之事,此谓之「信心」。今信释迦所说,信弥陀誓愿,无有二心,亦应如是。

今就此信心有二:一者信「我身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二者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世人常言:「非不信佛愿,然思量我身,罪障多积,善心少起;心常散乱,难得一心;身永懈怠,不能精进。佛愿虽深,何迎此身?」此念似贤:不起骄慢,无贡高心;然有怀疑弥陀不思议力之罪咎。是否知弥陀仅有多少之力量,而以为罪业之身难得救度乎?虽五逆罪人,犹能藉十念之功,刹那之间,得遂往生;何况罪不至五逆,功已过十念耶?罪深者弥愿极乐:言「不简破戒罪根深」;善少者愈念弥陀:言「三念五念佛来迎」。莫空然卑下其身、怯弱其心,而疑佛智不思议。譬如有人,在高岸之下,不能登岸,有力强之人,在高岸上,垂下纲绳,使其执之,而言:「我引汝上岸」;若疑引人之力,怯纲绳之弱,收手不执者,更不可能登于岸上。偏从其言,伸手执之,即得登岸。疑佛力,不凭愿力之人,如收手不执纲绳,难登菩提之岸。唯伸信心之手,执誓愿之纲。佛力无穷也,罪障深重之身不重;佛智无边也,散乱放逸之人不舍。信心为要,此外不顾也。信心决定者,三心自具:信受本愿若实者,无虚假之心;期待净土无疑者,有回向之念。故三 心似异,皆具于信心也。

(四)回向发愿心

三者「回向发愿心」:字句之中,可知其义,不须详述。回过、现三业之善根,愿生极乐也。

四、十念解释

次、本愿文言: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今就此十念,或有人疑曰:「《法华》之『一念随喜』者,深达非权非实之理;今言十念者,何故知是十声之名号乎?」

释此疑者,《观无量寿经》中,说下品下生人之相言:「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至临终时,始依善知识之劝,仅称十遍名号,即生净土。」此更非静观深念,唯口称名号也。言「汝若不能念者」,此显不能深思之旨也;说「应称无量寿佛」者,此劝唯深称佛号也。言「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言「十念」者:唯称名十遍也,本愿之文,准此可知。善导和尚深悟此旨,述本愿之文云:

  若我成佛 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
  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言「十声」者,显口称之义也。

五、疑问解答

(一)临终与寻常之念佛

一、或有人云:「临终念佛之力,功德甚深,十念灭五逆者,临终念佛之力也;寻常之念佛者,难有此力。」

按此者:临终之念佛,功德殊胜,但应知其意。临命终时,百苦集身,正念易乱,彼时念佛,何故有殊胜功德耶?就此思之:病重命迫,身有危时,信心自然易起也。亲见世人风习,此身安泰时,医师、阴阳师,悉皆不信;然而病若重者,人言「信此治方,能使病愈。」便思实能病愈,而口亦尝苦味,身亦加痛苦之治疗;若言「作此祭祷,能使命延」者,亦不惜宝物,亦尽力祭之祷之。此即惜命之心深故也,闻「命延」者,有深信之意。临终之念佛,准此可知。命迫于一刹那,知不可长存,则后生之苦忽现:或火车来现;或鬼卒遮眼,便思如何能免此苦,离此恐惧?依善知识之教。

闻十念往生,深重之信心忽发,无疑此之意也。此即厌苦心深,愿乐心切故,闻「应往生极乐」,信心忽发也。犹如闻「寿命可延」,而信医师、阴阳师。若有此心,虽未至最后刹那,信心决定者,则一称一念之功德,皆等同临终之念佛。

(二)弥陀愿力与先世罪业

二、世人亦云:「虽思欲凭弥陀愿力,然先世罪业难知,如何易得往生耶?业障有多种,言顺后业者,虽未受造此业之转生,后后生必引其果报。因此,今生虽生人界,而身具恶道之业难知,若彼业力强,引生恶趣者,则净土之往生,难哉!」

此义实然,然而疑网难断,自发妄见。凡业道如秤,重者先牵,若我身所具恶趣业力强者,则不生人界,先堕恶道矣;既知生于人界,则虽身具恶趣之业,其业力者,弱于生人道之五戒;若然,尚无碍五戒,何况能碍十念之功德耶?五戒者有漏业也;十念者无漏功德也。五戒者无佛愿之拯救,念佛者弥陀本愿之所导也。念佛之功德,犹胜十善,亦胜所有三界之一切善根;何况五戒之小善耶?既无障碍五戒之恶业,则更无往生之障也。

(三)念佛与宿善

三、亦有人云:「五逆罪人,依十念往生者,由宿善也;我等宿善难知,如何得往生耶?」

此亦惑于痴暗故,徒成此疑。其故者:宿善之厚者,今生亦修善根、 惧恶业;宿善少者,今生好恶业,不造善根。宿业之善恶,以今生情状,可得明知。然而(造五逆十恶者,一生之间)无善心,思量可知,宿业少也。我等罪业虽 重,不造五逆;善根虽少,深信本愿。逆者之十念,尚依宿善,何况尽形称念,宁不依宿善耶?何故?逆者之十念,谓之宿善深;我等一生之称念,可谓宿善浅耶? 言「小智妨菩提」者,实此类哉!

(四)念佛与一念信心

四、信念佛之人云:「往生净土之道,信心为先,信心决定者,未必以称念为要,《经》已说『乃至一念』,故一念为足;累积遍数者,反而不信佛愿也。于不信之人,大嘲深詈。」

先、专修念佛,而舍诸大乘之修行;次立一念之义,而自止念佛之行。诚是魔界得便,诳末世众生也。

此二说共有得失。言「往生之业,一念为足」者,其理诚然;言「累积遍数,不信者也」者,其言颇过。以谓「一念为少」,而思「不积遍数,则难往生」,实可言不信也。「往生之业,一念为足;然而与其虚过日夜,毋宁弥积其功者,非要耶?」如是思惟而称之者,虽终日称、终夜称,愈添功德,弥显业因决定。善导和尚云:「竭力常称念」,不以此为不信之人。偏嘲之者,实不可也。言「一念」者,既是经文,不信此者,不信佛语也。是故信「一念决定」,且应一生不怠念佛,此 方为正义也。

六、结语

念佛要义虽多,略述如斯。见此之人,定加嘲笑欤!虽然,信谤共为因,皆当生净土。为志今生梦中之契,且结来世证前之缘。我若后者,受人引导;我若前者,则引导人。生生为善友,互修佛道;世世成知识,共绝迷执。

  本师释迦尊 悲母弥陀佛
  左边观世音 右边大势至
  清净大海众 法界三宝海
  证明一心念 哀愍共听许

草本曰:承久三岁仲秋中旬第四日
安居院 法印圣觉作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