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仁为己任的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可以说是佛教的核心。因为我们的教理来自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是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积植无量德行,才圆满了四十八大愿的愿力。所以净土宗的根源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弥陀愿力就是佛教的核心。这样推演起来,净土宗是弥陀愿力的本愿救度,是佛教的登峰造极,所谓「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这就是纯正的净土教理。

在中国,这样纯正的净土教理唐末之后就失传了,却辗转传到日本并且发扬光大。在八百多年前的日本,法然上人就完全依据善导大师的法脉,建立起净土宗的团体,现在虽然已经回归到中国,但是我们不可能全盘接收日本的制度,生活上也不可能依据日本的形式。至于教理方面,却是可以吸取他们八百年来代代所累积、发挥的教理精华。

但这样面临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建立教团与僧团的组织,乃至需要制度化的建设,各位法师都有时代的责任,历史的使命──组织教理,建设教团,确立净土宗在教界的地位。目的是弘扬弥陀的救度,推广念佛到家家户户。能像唐朝善导大师那个时代一样──「家家弥陀,户户观音」,念佛之声遍满神州之地。

我们有时代的责任、历史的使命;古人讲「任重而道远」,历史有所谓的「任重」,但真正说来,净土法门才是真正的「任重」,因为净土法门是真正的「仁」──以仁为已任。

「仁」是弥陀的慈悲,救度众生脱离六道生死轮回之苦,进入涅槃永恒的安乐,这种重责大任才是真正的「仁」,真正的重责大任。为什么?如果不能让人离开六道生死轮回之苦,重责大任的意义就不重大了。所以细细思维,我们生而为人,遇到佛法,学习纯正的净土法门,为弥陀做事,是何等的神圣,是何等的有价值、有意义。因此我们要更珍惜所拥有的人身,珍惜爱护现有的身分,扮演好自己应做的角色。

大家虽然来自四面八方,可是我们是同一个身体,而阿弥陀佛永远是我们的头,我们都是阿弥陀佛的身体四肢,不是个别分开的。即使身体外形分开不同,但生命却是一体的。因为我们同以弥陀为生命,同以弥陀救度为我们的使命,所以我们是一体的,信念是一致的。至于弘法形态的展现,则依据当地,还有对方的根机,所谓「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而最终目的都是一样──弘扬这个法门,救度众生到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是果地法门,是怎么样的状态呢?类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当中的二十二愿──倒驾慈航。虽然还没有往生成佛,还没能倒驾慈航,可是等同在做倒驾慈航的工作。

《无量寿经》上卷后段有一段经文,非常的可贵殊胜,既显现净土法门的殊胜超越,也显现我们本身身分的特殊。哪段文呢?──「华光出佛」文。

  众宝莲花,周满世界,……。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经文一开始就说,极乐世界到处充满莲花,叫做莲花世界。每一朵莲花都来自阿弥陀佛的正觉,所以每朵莲花都是阿弥陀佛正觉的莲花。我们往生也都是阿弥陀佛正觉花所化生的──阿弥陀佛正觉花为我们的母胎,我们从那里化生。

经文接着又说,极乐世界的莲花散发着各种不同的色彩。经文共举出六种不同的色彩,每一种颜色,都有种种灿烂的光明,这样相乘就有三十六百千亿的颜色,三十六百千亿的光明。每一朵莲花,都有三十六百千亿的颜色光明;每一道颜色光明,又化出三十六百千亿的佛;每一尊佛又化出三十六百千亿的光明,遍布整个法界。

「三十六」是一种表法,显示无量与圆满,所以每尊佛都大放光明遍满无量法界,即是微尘世界。以方位来讲,是指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即是十方世界。经文说,这些佛到了十方世界都说微妙法,使众生能够安住在成佛之道。

《无量寿经》同本异译的《无量寿如来会》也说:

  现往东方,为众说法,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现往东方」,东方是指我们娑婆世界,或者药师佛、释迦佛、阿閦鞞佛的世界。东方有恒河沙无量无边的世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也一样,都有恒河沙无量无边的世界,也都有极乐世界无量无边的佛在那里显化。这就显明释迦牟尼佛及东方恒河沙诸佛都有可能是从极乐世界出来的。

佛陀是以佛身显现,而我们大家现在是凡夫身,可是所做的却是微妙法的事情。「微」就是神通、不可思议,「妙」也是不可思议,所谓「不可思议」是使不可能成为可能,所以「妙」是苏生的意思。例如这个人已经死了,可是却能让他活起来,这就是苏生,也称作妙或不可思议。这种法背后显示着,能使一个堕落地狱、三恶道,永在六道轮回,无有出离之缘的众生,离开地狱、三恶道,离开六道轮回,同时让他到了一个可以快速成佛的地方──极乐世界,这就是苏生,这样的法叫做「微妙法」。

微妙法是佛的境界,我们现在是凡夫身,如果把这样的法宣说出来,岂不是我们也如同「华光出佛」,成为当中的一位?这就是我们净土法门的特色──果地法门。

不过,要勉强一个人发心,去承担、弘扬这样的法,是不容易的。可是一旦了解这个法,不用勉强,他可以在内心自动自发去做这样的事情,发广大的心。因为他被阿弥陀佛的悲心和救度触动了,因而产生「自信」。「自信」是说他被救了,既然被救,不知不觉他就会关心亲人及其他的人。所谓「亲亲而仁民」,他会把这个法门力之所及地传播出去。比如在一个道场,如果要他担任住持、当家,或为这个法门担当职务,就比较会接受。否则他会畏惧怯懦,或者会只图安逸,想找一个寂静的地方自己躲起来,就没有那个发心。

如果体悟到弥陀救度,他就有这个发心。所谓的「自信」,是「信」什么?「信」是从「闻」来的,「闻」什么?闻阿弥陀佛救度的来龙去脉。闻具足就会信具足,一个信具足的人才是真正的佛弟子;如果信未具足,虽然学了很多、很久,都不算是佛弟子。因为佛的目的是要救我们离开六道轮回,让我们快速成佛,如果我们不了解,也没有接受到这个法,那就不算真正的学佛人。

佛法说「信为能入,智为能度」,但这是就圣道门而言;以净土法门来讲,不但信为能入,同时信为能度。

所以,净土法门「信」是首先重要的,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有了信的话,每一个人都是同一个身体,因为都是以阿弥陀佛做我们的头,听阿弥陀佛的安排,当阿弥陀佛的手脚。所以我们每一位都是阿弥陀佛的手脚,右手离不开左手,左手离不开右手,右手左手互相协助,四肢都是如此。

希望大家要有这样的确认。我们不是圣道门,圣道门的话,各宗各派的法门都不一样,我们都是净土门,净土门就没有两样。大家都以阿弥陀佛为自己的救度,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头;信了这个法门之后,自然从内发心要自信教人信,当阿弥陀佛的手脚,岂不是我们每一个人,不管男众、女众或身处何处,都是一体的?所以,我们的「亲」是超越的一体之亲。

(摘录自2017年11月20日,于厦门为干部讲话)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