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三经》概说(上)

今天讲净土三经的概说,讲了之后有一个概念:有哪三部经,三部经大概讲什么,和我们净土宗有什么关系。

壹、序讲

一、经典的重要

在正式讲之前,先讲经典的重要性。世间书这么多,甚至像国家图书馆几百万、上千万册,能称得上经典的并不多。不管是佛教、道教,还是基督教,基督教就一本《圣经》;佛经还算多的,三藏十二部;道家也很多,三洞十二部,就是效彷佛教的说法。

即便佛教经典里的经典也不多,流行的其实就那几部经,很多经典用到的几率也不多。我们学佛,佛教的经典如此多,但我们不是每一部经都要去学,「法门无量誓愿学」,要遍学才能成就。只要能抓住一部经典,比如《阿弥陀经》《心经》,或者《金刚经》,从一部经一直往前走,就能够到达终点。

就像一个圆,假如圆心就是佛性,不是要在圆周上所有的点同时往前走,只要在圆周上选择一点,不管是哪一点,一直朝着圆心走,都能到达圆心。学佛也如此,只要选择适合我们根机的那一部经典,其实一部经典往往就代表了一个法门,一直往里走就能走到佛性的圆心,这就叫一门深入。

经典有什么重要性呢?

(一)经典是源头

经典是源头,比如净土法门,在净土藏里,净土藏就是古今所有与净土相关的经典、祖释的集成,数量很多很多。这么多的书,最初的源头就是净土三部经。就像长江、黄河的源头一样,其实黄河的源头,只是一个很小很小的水沟,慢慢地汇聚,继续流淌,然后稍微大一点,其他地方的水再汇入而来,渐渐就成了黄河,变得非常宽、非常深,成为中国的两大河流之一。

源流,没有源,就没有流,有流必定有源;没有任何一条河流,是没有源的。

找到源头有什么好处?

源头是最干净的,世间的河流愈到下游,杂质越多,污染也越多,就没有源头那么清澈、干净。同时,源头一定在高处,如果源头在一个最低的地方,怎么可能往下流呢?一定要有足够的高度。

经典也是这样,说讲净土宗所有的教义,高度就没有高过净土三经的,三经一定在所有的说法之上。所以,我们再怎么讲,把净土法门讲得精彩万分,也一定在这净土三部经之内。

所以,学经典的好处,第一,就是高屋建瓴,站在高处看低处;第二,就是净土三经最干净、最纯粹,可以不受后世种种说法、观念的影响,因为愈到后世,净土法门的说法愈杂、愈多,甚至有很多是错误的观点,就像河水到了入海口,已经变得很污染了。

(二)经典是圣言量

经典的重要,还因为经典是佛说的。佛法为了证实一切真相有三量之说,现量、比量、圣言量。现量,就是当下修行的地步、境界;比量,不是当下能到达的,而是需要去想像、去思维得出来的结论;圣言量,就是佛讲的话,就是真理的本身。

现量,初地菩萨有初地菩萨的现量,二地菩萨有二地菩萨的现量。《佛本行经》说:「天人及异术,不能尽意源;是故佛慧海,深邃无涯底。」印光大师也说:「初地不知二地举足下足之处。」不同的修行现量,境界也不同,就导致了这种差别。

什么叫比量呢?自身并没有达到初地的高度,这不属当下的境界,但是可以去想像,去思维,得出一个同样的结论。佛经上有一个比喻,有人在烧火做饭,现量的人,看到了有人在那烧火,有人在那做饭;比量的人,他只在外面看,看到了烟筒在冒烟,没有看到有人在做饭,但可以通过推测,就知道有人在做饭。

也可以打一个相似的比喻,我们经常说念佛好,有两种说法,第一个人是念过佛,有一种很切实的感受,内心真切地感受到「念佛确实好」;另外一个人没有念过佛,只是在脑子里想像,或者用道理来推断,「念佛应该是比较好,应该是很好」。后者就是一种比量,前者就是一种现量。

三量里最重要的是圣言量,因为圣言量最圆满无缺,任何的说法,任何的做法,圣言量一定是最圆满的,是佛为了揭示真理,用人类能听懂的话来表达出来的。圣言量就是永恒不变的标准。

经文就是圣言量,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特别重视经文的一个原因,后世哪怕是很厉害的大德祖师,都有可能错,但是圣言量永远都不可能错,如果错了,那就不是佛了。

学净土法门尤其要重视圣言量。善导大师楷定古今,他当时楷定的那些祖师,在当时都不是等闲的人物。比如万人敬仰的智者大师,天台宗的创始人,号称「东土小释迦」,也是善导大师重点楷定的三大祖师之一。祖师也可能会出错,因为没有成佛,就有无明,在知见上会有不清楚的地方,甚至有盲点,但是佛不会错。

所以,善导大师讲过一句话,「宁伤今世,错信佛语,不可执菩萨论以为指南」,哪怕听佛的话听错了,也要听佛的话,而不是去执着菩萨的观点。「错信佛语」,就是信错了,但是信的是佛的,这样都比去信菩萨的话作为修行之法还要好,还要保险。

这句话特别关键,因为净土法门是弥陀直说的法门,高度太高了,以致于一般的人勾不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出错,而且非常容易出错。

《无量寿经》里,弥勒菩萨表态,他用了四个字「不敢有疑」,「释迦牟尼佛说的,我虽然理解不了,但是我不敢有疑问」。因为净土法门是唯佛与佛乃能究尽的法门,唯有佛与佛相互之间能够沟通交流的一个法门,菩萨都有不能够确知的地方,「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三)经典没有分歧

经典是圣言量,是源头,清净无染,也是最没有分歧的。一个观点说出来,有人会问:「这谁说的呢?」如果说「这是我说的!」「为什么要信你啊!」;然后又说了一个观点,「这谁说的?」「祖师说的。」「祖师也会错啊!」然后又说个观点,「谁说的?」「佛说的!」他就不敢说话了。没有人敢说佛的不是,当然也有人会说,他可能不是佛教徒。

所以,最没有分歧的就是佛经,有分歧都是后世的人对佛经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

(四)经典有功德力

在古代于阗国东南两千多里的地方,有一个大乘国家,叫遮拘槃,全国上下都非常尊重大乘经典。有一千多高僧都是修行大乘法门的,在王宫旁边有一个精舍,他们都在诵读《华严经》。在读经前都会洗手,就有很多小虫子,被洗手的水淹死了,但是死的当下,这些虫子全部都超生到忉利天去了。为什么呢?因为《华严经》经文字身就有不可思议的力量,哪怕被洗手的水淹死,也能够获得大福报、大功德。

可见,经文字身有着不可思议的功德力。经上说,每一部佛经所在的地方,都有天龙八部在上下左右保护。

经文最后一般会「较量功德品」,「较量」就是用我们凡夫能理解的事物,去表达、比较佛法不可思议的境界。比如念佛功德有多大呢?经典就说,把国库的门打开,把里边所有储藏的金银财宝,全部布施给四天下所有众生。四天下,就不止我们这个世界,包括北俱芦洲、西牛贺洲、东胜神洲,这功德已经很大了。但是「不如称佛一口」,这么大的功德不如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声!这就是「较量功德」。用一个事物来比较,这样更容易理解,不然的话,只是知道功德很大,但没有一个参照、比较,就很抽像,甚至没有什么概念了。

很多经文都有「较量功德」的一个过程。像《金刚经》就很多了,比如「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三千大千世界七宝」「若善男子善女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七宝」。

人们都喜欢利益,孔子也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流通分一般会说受持这部经典会有什么好处,《普贤行愿品》流通分有一段,讲到: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满十方无量无边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世界,上妙七宝及诸人天最胜安乐,布施尔所一切世界所有众生,供养尔所一切世界诸佛菩萨,经尔所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不断,所得功德。若复有人,闻此愿王,一经于耳,所有功德,比前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乃至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

普贤菩萨十大愿,指「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说完这十大愿王,不要一分钟,但听到了,所得的功德无量无边。如果供养无量无边诸佛世界的所有众生、所有佛菩萨,而且是无量劫长时供养,永不停止,所得的功德已经很大了,但不及听到十大愿王功德的万分之一。

  或复有人,以深信心,于此大愿,受持读诵,乃至书写一四句偈,速能除灭五无间业,所有世间身心等病,种种苦恼,乃至佛刹极微尘数一切恶业,皆得消除。一切魔军、夜叉罗刹,若鸠槃荼,若毗舍阇,若部多等,饮血啖肉诸恶鬼神,皆悉远离;或时发心,亲近守护。

如果有人深信受持读诵,或者书写,哪怕只是一首偈子,都能够灭除一切的罪业,所有的苦恼都能消除,所有的诸恶鬼神都会远离,甚至还发心护持,不可思议吧!

  是故,若人诵此愿者,行于世间,无有障碍,如空中月出于云翳,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一切众生悉应供养。

  此善男子,善得人身,圆满普贤所有功德,不久当如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

  若生人天所在之处,常居胜族,悉能破坏一切恶趣,悉能远离一切恶友,悉能制伏一切外道,悉能解脱一切烦恼。如师子王,摧伏群兽,堪受一切众生供养。

  又复是人,临命终时,最后刹那,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珍宝伏藏,如是一切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到已,即见阿弥陀佛。

每次读到这,我就特有感触。这是一个非常生动的临终时的状况。人在临死的时候,最后的最后,「一切诸根悉皆散坏」,眼睛不能看了,耳朵不能听了,舌头不能动了,说不出话来了,全部都散坏掉了。这时候,「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亲人都要离开,不是亲人愿意舍离,而是临终的人不得不离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不管是谁,多么有钱、有权势,是总统也好,一切的地位名利,都会失去,什么都没有了。生前的一切,「辅相大臣,宫城内外,象马车乘」,大臣、宫殿、宝马、飞机……没有一件东西能带走的。

因为曾经读诵过「十大愿」,当一切都舍离的时候,这「愿王」不会舍离你而去。不仅不舍你而去,还能在临终最痛苦的时候,引导我们走向光明的地方,然后「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就到了极乐世界了。

《华严经》是佛成佛之后讲的第一部经,是讲给等觉菩萨听的,等觉菩萨是马上就要成佛的高位菩萨,但是最终的归宿也是在极乐世界,就是导归净土法门,归向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是很不可思议的。

阿弥陀佛也是一样,我们念佛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现前迎接,引导我们到极乐世界,而且这更保险。

可见,经文字身的力量是不可思议的。

(五)经典须要奉行

经典开头都是「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最后一句会稍有不同,但意思差不多,或者是「欢喜信受,作礼而去」,或者是「皆大欢喜,信受奉行」,多半都有「信受奉行」的意思。等于说从开头「如是我闻」,到最后「信受奉行」,其实是表明了一个过程。

一个人听闻之后,就要去落实,也就是儒家说的知与行的关系,「知而行」。「如是我闻」,然后「信受奉行」,就是「闻其行之」。「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所以,净土三经落实到行之上是什么?就是念佛。十大愿王,落实起来还真不是太容易,但念佛就很简单。

「经」是什么意思呢?古代的纺织有经线跟纬线,经是不动的、固定的,纬是一条条在动的线。「经」就代表不动、不变、恒常,历久弥新,不会因为时代变了,人变了,经典也跟着变;也不是只适合人道凡夫,不适合畜生、鬼道,经典全部适合,是贯穿一切时间、一切空间、一切众生的。

「经」还有径的意思。如果仔细留意,字音相近的字,意思也会有相关性。出门没有路是不行的,路是很重要的,地图也很重要。假如一个人,去到一个从来没有到过的地方,那时候没导航,也找不到地图,走几天几夜,估计也找不到想找的地方。

读经,就是为了明白我们所要走的路。明白了要走的路,路线清楚了,地图也清楚了,光看地图没有用,下一步还要具体地去走,才能到达目的地。

净土宗五种正行,其中一个是读诵正行,目的就是为了找到方向。不要以为称名正行很重要,别的都不重要;其他四种也非常重要,尤其是读诵正行。

莫言曾讲过一件事,有人请他去给学生讲如何读书,他演讲的题目就是「向经典致敬」,甚至有很多人来向他请教获得高成就的经验,或者叫他推荐书,他就推荐经典,别的书可读可不读,但是经典必须要读。

这里的经典不仅是佛教范围,比如《道德经》《论语》,这些都算得上经典。经典并不多,就像长江、黄河的支流很多,但是起源处就那一块。

我认为经典都是天外来物,不属于我们地球,地球人不可能作出那样的作品,一定是高级生物想拯救地球,在不同的时空因缘下造出来的。因为经典的存在,能够让爬行的动物站起来。如果没有经典,人类永远可能都像蛇一样,匍匐在地上;有了经典,人类就能够站起来了。

二、净土三经的重要

(一)往生依据

净土三经是净土法门的源头,也是所有众生往生的依据。也可以说是阿弥陀佛从西方极乐世界托邮差——释迦牟尼佛,送了一个快递、一封家书给我们,说:我们的家不在娑婆世界,而是在十万亿国土外的极乐世界,我们的家不像地球这样,吃得不好,空气也不好。又告诉我们该怎么回家,甚至把回家的票——「南无阿弥陀佛」,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家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所以,这净土三经就是阿弥陀佛寄给我们的家书。

(二)诸佛诚言

净土三经,也是诸佛的诚言,不仅是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话,也是诸佛要讲的话,等于阿弥陀佛聘用了无数邮递员,把家书送到十方世界。

(三)正依经典

净土三经是净土宗的正依经典,这是站在宗派的立场上才会这么讲,前提是有净土宗,否者就谈不上正依、旁依了。正依就是直的、正好;「旁」就是旁边的,不是主要的,像骨干的旁枝一样,「旁依」就是辅助的。像《普贤行愿品》《念佛圆通章》等,很多间接讲到净土,但都属于旁依,都不是正依,正依经典就三部。

《净土宗概论》对正依经典有一个定义:

建立一宗教义所根本依据的经典,称为正依经典。

「正」是纯、专的意思,与「旁」相对,是统摄的意思;「依」是用,与「不依」相对,显简别义。于佛所说一切经中,既然选择所宗,必然有所依,有所不依。于所依经中,也有正、旁之分,根本依据者为正依,辅助依据者为旁依。正依统摄旁依,余经所说与正依经矛盾时,依正依经典为准。

这段文字很简单,仅一百多字,以如此简洁的文字来说清楚正依经典的定义,是很不容易的。最后一句非常重要,当其他的经典跟正依经典产生矛盾时,依哪个呢?当然是正依经典。

比如《楞严经》里讲四种清净明诲,很多人讲经的时候,就会把它混到净土三经里。四种清净明诲,「疑心不除,尘不可出;杀心不除,尘不可出;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妄心不除,尘不可出」,这跟净土法门就有矛盾了,那么多人没有断掉杀、盗、淫、妄,也往生了。

产生矛盾的时候,就知道依哪个、不依哪个,就有正依、旁依这种观念,很重要。就不会认为释迦牟尼佛在这部经典这样说,在那部经典又那样说,是互相矛盾的。

比如净土法门,「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明明是「有」。《金刚经》又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西方没有相吗?极乐世界没有相吗?阿弥陀佛没有相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明明是虚妄的——这就是没有正依、旁依的观念。

既然修持净土,当然就以净土的经典为依准;当产生矛盾的时候,其他的经典,旁依的,或者根本就是不依的经典,肯定是放弃的。很多人完全没有这个观念,脑子里就有各种知见在打架。我们经常遇到别人的妨难,也都是因为他站在了另外一部经典的立场来看净土法门;我们如果有正依、旁依的观念,就不怕这种妨难。

《观经疏》说:「然佛说彼经时,处别、时别、对机别、利益别;又,说彼经时,即非说《观经》《弥陀经》等时。然佛说教备机,时亦不同。」佛在讲一切经典的时候,在时间上有别,在处所上也有别,对机也有别。和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地方,讲这样的话;跟另外一个人,不同的时间、地点,讲的是另外的。

佛就像中医一样开药的,这个人是这种病,那个人是那种病,两种病开的药当然不一样,不能拿别的药的说明书来指导,那就出毛病了。(未完待续)

宗道法师讲于2017年11月 善导书屋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