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应主动

「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可以说教育的一个大原则。任何施教和要教导的对象,不是去求这个人来学,而是童蒙求我,他是主动的,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
主动与信任,这是教育的基本的原则,如果没有这个原则,上不能教,下不能学。

我们不管学什么,主动性是非常重要的。学同一门知识,花同样的时间,跟同一个人学,只是心态不同,主动学的人和被动学的人,学出来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如爱因斯坦说:「绝不要把学习当成是任务,而是一个令人羡慕的机会。」如果只是把它当成任务的话,就会有一种应付的心态;如果是当成一个难得的机会,就会有一种主动的心态。如果我们有这个认识,你心自然应该是主动的,在学的时候自然就会很珍惜、很主动。

关于学习的主动性,古人讲得很多,《论语》里面就很多,但是比论语更早的《周易》里边讲到的也很多,而且讲得非常地透彻、到位。

《周易》里有六十四卦,每一卦的内涵大致会有世间一类的情况相对应。其中的第四卦是蒙卦就与教育有关。启蒙的「蒙」,这个字义就是从这来的。《周易》里的很多字根、词根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而且都是很关键的字跟词,就好像一颗树要长成参天大树,它的种子、根都在这。

蒙卦是跟教育关系最密切的卦。前后讲的都是跟教育有关系的事情。卦象是这样的,象背后是有理的,借这个象来表达一个道理。这个卦的象是泉水冲破山石的障碍而流出来,就代表一个蒙昧的状态通过学习得到消除。

蒙卦的彖辞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就是通过教育把心性中的东西涵养出来,这样就是圣人师教的事业。

古人用这个字是很讲究的,他为什么用蒙啊?就好像一面镜子,镜子本身能够照东西,也能够反光,只不过上面蒙上了尘土,它就不能用了。我们用后天教育的方法,把这些尘垢擦干净,启蒙,让它能把光明现出来,让它能映照万物。所以,这个字蒙,就说人本性里是有的,只不过让它显发出来。这个道理跟佛教完全一样的,不是说后天加进去的,而是他本有的,古人在几千年前就知道了。

蒙卦的卦辞说:「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这可以说教育的一个大原则。任何施教和要教导的对象,不是去求这个人来学,而是童蒙求我,他是主动的,这是一个根本的原则。接着又说「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这是另外一条原则,初筮告「筮」就是蓍草,占卜的意思。「初筮告,」他初次占卜的时候会告诉他结果,如果他再三的占卜(很多人都是这样的,卜卦的时候希望是吉卦,卜了好几次都是凶的。一看到凶的,就说这个不算,再卜一次,又是凶的,还不算,就再三的卜),这时候就是一种亵渎,「渎则不告」,如果是亵渎的话,就不告诉他结果。

「初筮告」这是个比喻,不是专门指占卜这件事情,是要表达人在向人求教的时候,要有一种真诚的心,信任的心。就像问问题,问了一次,人家回答了;过一会又来问同样的问题,说明他根本就没相信,所以学习还要有信任。主动与信任,这是教育的基本的原则,如果没有这个原则,上不能教,下不能学。

有的人问:「念佛能往生吗?」师父告诉他念佛可以往生,还讲了一大堆道理,过了没几天,他又来问,说明他根本就没相信。这是一种亵渎。

孔子五十岁以后才研究《周易》,他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就是说如果孔子早年就研究《周易》的话,那很多事可能就不会做错了。他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大成至圣先师,他是最擅长教育的了,三千弟子。他是知道这其中道理的。他讲了很多关于学习主动性的话,虽然表面上好像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他的精神内涵其实都是在讲这个。比如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好」跟「乐」就是一种主动的状态。

他又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这个词就是从这句话来的。「愤」的意思是心里想把这个问题想明白,又不能想明白。「悱」是口中想说出来,但是又说不出来。「愤」跟「悱」都是表达一种对一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的情形。

孔子就说:「如果他不到这么一个状态:心里想通也通不过,口里想表达也表达不出来的时候,我不去启他,不去发他,不去启发他。这个人如果不是在这种情况下问的,我不会轻易地回答。」这不也是在表达一种人要有一种学习主动性吗?

我觉得这句话挺重要的,现在人容易犯这样的毛病,他甚至是还没想清楚,这个问题在他心中还不明晰,他张口就问,甚至很多人去问师父这样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即便对方回答的非常准确,因为他没有深入地思考、思维,回答就没有多大实际的意义的。这样的人他才会反复地问,因为他自己都没有深入地思考过。

古人还有一句话:「思之思之,思之不通,鬼神将为通之。」思之思之再思之,思之不通,这个时候就算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在回答你,你都能想明白的,突然就明白了。即便是有那个机缘,有人来回答你,那也是鬼神之力,这是指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神秘的、天地间的力量,实际上就是一种至诚的力量。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所以,学任何东西要有这种精神,一个问题提出来不要急于去寻找答案,而是先要在内心仔细地思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也是在形容这样一个境界,如果不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就没有「柳暗花明」的那种感觉。

我学习这个法门,也是绕了很大一个弯,承受了很大的身体、心理的折磨,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这样一个心路历程,在这种情况下之下,才接触到我们这个法门,因此,在接触这个法门的当下,相对于从来没有走过这样的弯路,没有在内心求索过的人来说,就会深入一些。

现在人普遍浮躁,凡事不是太深究,一有问题马上就想得到答案,这样的心态未必好。

「非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对于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为了警示我们要积极、要主动,是很重要的;我们以后出去跟信众打交道的时候,去弘法布教的时候,这句话也非常重要。我们要让信众处于一个主动积极的状态,而我们不能太主动、太积极,虽然说我们这个法门是主动、平等、无条件,但是要想达到一个很好的教化效果,有时是需要在一个相对被动的一个位置上,不能太过主动。倒不是说我们摆架子,因为这个法是尊贵的,如果求的人都不是带着很希求的心态,很仰视、仰求的一个状态,即便你求着他,给他灌进去了,但实际上效果是达不到的,甚至有时候会得到一个相反的效果,会让他看轻,让他没有觉得这个法是尊贵的。所以有句话:「容易得,等闲看。」太容易得了,他就以为太平常了,而不去珍惜。

当对方求的时候,他是处于低位的一种状态,这时候讲出来的法向水一样,自然地趋向于下。但是他本身跟你等高,甚至比你高,去求他,这个水怎么往高处走,是很困难的。

佛教的绝大多数经典都是弟子问,佛然后回答的,因为他问了,就是「童蒙求我」了,这个时候是最成熟的状态,这个时候佛再讲的时候效果是最好的。

我曾与一位修行比较好的居士讨论过这样的问题,我们在讨论在给对方讲佛法,让他起信或者让他念佛,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才代表了对方根机成熟、机缘成熟了呢?他说:「当对方朝你发问的时候,就是对方根机成熟的时候。」我觉得他讲的非常有道理,确实是这样。

不管是结缘还是施教,本质来讲我们都是主动的,就跟阿弥陀佛一样的主动、平淡、无条件,但是在方法上,我们可能会保持一种暂时的被动状态,也是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本质是还主动的。

施教就必须遵循教育启蒙的原则,起码在这个世界是这样。《周易》讲的实在是在三界之内最高的原理,在根本的原则上是不可能超过这个的。

宗道 法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