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求问,略答如下:
一、「只带宿业,不带现行」。若做方便慈悲,抑止众生造恶来理解,则可;若据为实义,则不可。何以故?众生念念造业,虽念佛,仍然如是。不是善业,即是恶业,业起于心故,善少而恶多,则无人能往生。又有农民、渔民、猎人,屠沽之类,生活所迫,虽念佛一生不免恶业,岂非定不得往生!则弥陀救度十方众生之愿,全成虚设。又就众生来说,不要说恶业,即是善业,未达体性空寂,仍是轮回之缚。是故不论善恶,凡夫往生全在佛之愿力。
二、既然「第十八愿里面,圆圆满满含摄其他四十七愿」,则「依第十八愿,即圆圆满满含摄其他四十七愿」,怎么可能出现「只依第十八愿,其他四十七愿不要」的情况?
三、「四十八愿任何一愿,都圆满含摄其他的四十七愿,愿愿如此。」此从法藏发愿角度来说,即无过;虽然如是,并非四十八愿没有本末主次,正依第十八愿为主,余愿从之。若从众生得救一边作此说,即成漫无头绪,缺无宗旨,如第一国无三恶道愿虽也含余四十七愿之慈悲,但只宣此愿,而不说第十八愿念佛往生,众生仍不得往生。
四、「四十七愿落空,第十八愿也落空了。」此是无义语。若从法藏一边,法藏已成佛,愿愿落实故。若从众生一边,当作「第十八愿落实,四十七愿皆落实」。只要依第十八愿念佛往生,则虽「身皆金色」、「无有好丑」诸愿不闻不知,到彼也自然皆是金色之身,不可能黄白诸色而有好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