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之义

「念」是心的作用,在佛典中有几种含义:

一、明记不忘之义─唯识学谓心的作用(心所),于曾见闻觉知的事象,明白记忆不忘(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 《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曰:「念谓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上)曰:「于曾受境,恒明记故。」
  • 《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二、想念之义─亦名忆念、心念。

  • 《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曰:「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曰:「想谓于境取相为性。」

三、观念观想之义─佛体或理法等之观想,如《观经》第九观之观想佛身,名为观佛三昧。

四、称念之义─《观经》言:「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 《安乐集》引《惟无三昧经》言:「耳闻念佛之声」。
  • 《易行品》曰:「念我称名」。
  • 《般舟赞》曰:「念念称名常忏悔」、「一声称念罪皆除」。
  • 《选择集》曰:「念即是称也,念称是一。」
  • 《选择集》曰:「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之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

五、指极短之时间─诸经论中,以一刹那、六十刹那、或九十刹那等,谓之一念。

第六意识:在西洋哲学中视之为「能把握客观对象之心机能」。

广义言之,即吾人所有诸种经验,从原始之感觉,至高度之思考均包括在内。凡能统摄多种经验内容之作用,皆称为意识。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