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大意(八)

──慧净法师2017年6月11日讲于台南佛一法会(第十六次)

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第十六次的佛一法会,这几次所讲解的都是《无量寿经》大意,以解释《无量寿经》的五段核心经文,进而掌握整部《无量寿经》大意。

五段核心经文分别是:

  • 第一段,如来出世本怀文。
  • 第二段,第十八愿愿文。
  • 第三段,第十八愿成就文。
  • 第四段,大经流通文。
  • 第五段,独留此经之文。

上一次讲解到第四段「大经流通文」,也叫做「弥勒咐嘱文」,此文是释迦牟尼佛将念佛法门咐嘱弥勒菩萨,将来龙华三会的时候,依然继承释迦牟尼佛的本怀,宣说这个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这段文也叫做「念佛利益之文」,共有三十六个字,若扣掉前面「佛告弥勒」四字,单就内容来说,就是三十二字。此段文就像金玉珠宝般,字字珠玑,句句放光,是非常美妙、殊胜、重要的一段经文,若对这段经文能详细、正确地了解,内心就会有无比的安慰,有无量的法乐。

这段经文,能背起来的人就尽量背,老人家就不用了,因为年岁愈大,记忆力一定会衰退。不过,忘记了也没有关系,只要知道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大慈悲、大爱心、大愿力、大平等、没有条件的救度法门,那就可以了。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主动要求我们,拜托我们让他救,是他来到我们的面前,将我们抱入怀中,若这样了解,自然就和阿弥陀佛亲,和阿弥陀佛近,在心灵上心心相印,在距离上如影相随。

现在,我们合掌共同念一遍: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段文,上次佛一,我们是以四大点来解释:

  • 第一大点,解释它的名称。
  • 第二大点,解释它的大意。
  • 第三大点,从文字上来解释它的意思。
  • 第四大点,显明这段经文背后深广玄妙的意义。

其中,第四大点又可分十点来说明,为什么呢?因为佛法奥妙,所谓「一法有无量名,一名有无量义」,何况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连释迦牟尼佛都说他日夜相续说法,一劫也没有办法说尽阿弥陀佛的功德,我们怎么可能单依文字就能完全解释呢?当然不可能。

在这十点中,第一点是来意,第二点是特呼弥勒,这两点在上一次已经解释完,今天继续解释后面的八点:

  • 三、一念所指。
  • 四、大利小利相对。
  • 五、无上有上相对。
  • 六、显明念念都具足无上功德。
  • 七、显明念念不舍。
  • 八、显明专一念佛。
  • 九、举少况多。
  • 十、深信不谤。

第三点,一念所指。这段流通文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这个「一念」,是指哪个地方的「一念」呢?有两个地方,一个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信心欢喜,乃至一念」,另一个是指下辈段经文所说的「乃至一念,念于彼佛」。

第十八愿成就文只是说「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并没有说这个一念具有大利,也没有说这个一念具有无上功德,是到《无量寿经》结束之前,释迦牟尼佛要流通此经的时候,才将一念的功德做了一个结论性的解释,解释「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念佛,具足了大利无上的功德。

《无量寿经》分上下两卷,上卷主要在说明阿弥陀佛成佛的因果,下卷则是在说明十方众生往生的因果。下卷一开始就先解释,若是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进入一生补处,也就是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即得往生,住不退转」。这里所说的「不退转」,并不是通途法门说的三种菩萨的不退转──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而是佛位的不退转,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接下来,下卷经文再进一步解释往生的根机。众生无量,所以根机也是无量,在《观无量寿经》中,归纳为九品,于《无量寿经》则归纳为三辈。三辈、九品的性质和内容,其实都是一样的,归纳为三辈,展开就是九品,再展开是八十一品,若再继续展开,那就是无量品。

其中,下辈文说,「乃至一念,念于彼佛」,彼佛就是阿弥陀佛,以一念来显示阿弥陀佛强大的愿力,可以使最低劣、最愚痴的下辈根器,甚至罪恶最深重,千佛不能救、万法不能修的众生,都可以「乃至一念」,当下就脱离地狱的火坑,出离六道的苦海、三界的火宅,直接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这就是在显明一念的大利无上功德。

不过,下辈文虽然说「乃至一念,念于彼佛」,但是也没有说这个一念具有大利无上的功德,同样是到了流通分,释迦牟尼佛才说「乃至一念」的念佛,具有殊胜、超越的利益,并且赞叹这一念大利,具足了无上功德。

这段流通文所说的「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在《无量寿经》之中,就是指这两个地方的「一念」。当然,三辈的内涵还有更深奥的道理,不只是就文字上这样来解释而已。

学佛、看经、讲经、说法,首先要消文,也就是先解释字面上的意思。但若只是消文,有时候会错解,因此才有所谓「依文解义,三世佛冤」之语。佛经和一般世俗的书不同,佛经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理,是深奥、微妙、不可思议的法,这种道理,不是世间的文字能够显明的。

这个世间是我们愚痴、罪恶、污秽的凡夫共业所感而呈现的五浊恶世,以我们有限的智慧、思想、言语,怎么能够了解佛法、表达佛法呢?不可能的。所以看经、讲经首先解释文字,然后再由文字的意义去了解其背后的道理,不是只在字面上而已。不过,因为时间有限,有关解释三辈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三辈与念佛的关系,今天就先搁置。

第四点,大利小利相对。这段流通文说「为得大利」,这里的「大」是和「小」互相对比的,大利和小利是互相对待来说的。

如果是大利,那就是无上功德,所以经文就说,「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既然「乃至一念」的念佛是大利,那岂不是显示念佛以外的行持都是小利?比如,第十九愿所说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以及三辈众生所修的其他诸善万行,这些和念佛比较的话,就是小利而非大利。

在《无量寿经》中,说到往生的法门,唯有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以及三辈的经文。但是到了要结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流通的是第十八愿的念佛,并非流通第十九愿或者第二十愿,也没有流通三辈所修的其他诸行,单单流通念佛,而且赞叹这样的念佛就是大利。显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门与修行,相对往生弥陀净土来说,都是小利,不是大利,不是无上功德。

第五点,无上有上相对。无上的功德和有上的功德,也是相对待来说的,如果念佛是无上的功德,岂不是第十九愿以及三辈文所说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等等自力的修行,相对往生极乐世界来说,就不是无上的功德?所以,这里也显示出,除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法门和修行,相对往生弥陀净土来说,是小利有上的功德,不是大利无上的功德。

「无上」就是没有比这个更高、更上、更超越的意思。相对往生弥陀净土来说,不只其他的法门和修行是小利、是有上功德;即便也同是念佛,称名以外的其他念佛方法也是小利、有上功德,不是大利无上功德。

其他的念佛方法是什么呢?自古以来,将念佛分为四种:实相念佛(也叫做无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称名念佛。四种念佛之中,《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说的念佛,主要是指称名念佛,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

或许有人会疑问,《观经》很大段的经文,都是在解释十三种观想,怎么会说《观经》是在讲称名呢?其实,《观经》前面十三观的经文,是在引导修圣道门的人,进入专称弥陀佛名的方便关卡,因此十三观不是目的,是方便、过程,它的真实目的是称名念佛。在《观经》的流通文中,释迦牟尼佛就非常清楚明白地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也就是说,《观经》最后是流通持名念佛,并不是十三观的观像、观想念佛。所以,虽然都是念佛,但是和称名念佛比较,以那样的修行功德要回向往生弥陀净土,并不是大利,不是无上功德,是属于小利,是属有上功德。这样的结果,就会落在品位、阶级里面,其他种种的法门也一样,只要不是听闻阿弥陀佛的名号,然后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专靠阿弥陀佛愿力救度的称名,就都不是大利无上功德。既然不是大利无上功德,就不能往生到极乐无为的涅槃境界,就会暂时在莲花胎宫里面,落入品位、阶级当中。

这点非常重要,道理也非常微细,但是,对于不是专门研究净土教理,也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法脉的人来说,是了解不来、也相信不来的。既然相信不来,心中就会一直存在疑问,遇到问题的时候,就会互相冲突。

以前,我们所听到的传统净土法门,它的解说是有缺陷的,因为那个时候善导大师法脉的净土思想著作还没有回归,直到近一、二十年,善导大师的系列思想才回归本土,大家才渐渐了解,极乐世界除了化生以外,还有因为疑惑佛智而生在胎宫,暂时生在莲花苞中。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当下莲花化生,有的人却暂时生在胎宫里面呢?所谓如是因如是果。问题就在于,往生净土是靠我们自己的自力,以凡夫所修有漏的功德为因,或者是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佛力,以无为、无漏、不可思议、殊胜的功德为因,差别是这两点而已。

我们所弘扬的专称弥陀佛名的法门,不是靠我们凡夫有为、有漏的功夫、功德,完全是靠阿弥陀佛。因为完全靠阿弥陀佛,所以往生的当下,自然就是莲花化生,就进入一生补处。善导大师就解释说,「极乐无为涅槃界」,我们要往生无为涅槃的境界,要往生到极乐世界的果报土,必须有它的正因,这个正因如果和涅槃不相应,就无法进入。

和涅槃相应的,就是这句名号,这句名号是阿弥陀佛的本体,也是极乐世界的本体。以佛的境界来说,它是统一的,时间统一,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空间统一,没有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它也是万物统一的。

若就《华严经》「事事无碍」的境界来说,也就是以「十玄门」来解释,佛的境界就是时间平等、空间平等、万物平等,而且是一体性,互相容纳的。所以说,这句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也是极乐世界的本体,离开这句名号,我们要如何去念佛,要如何让阿弥陀佛救度呢?就不可能了。

第六,念念具足无上功德。在这段流通经文之中,显明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都具足了无上功德。

八百年前,开创日本净土宗的祖师法然上人,对「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就可以得到大利无上的功德,曾如此解释:「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意思就是,既然一念念佛可以得到一个无上的功德,那么我们念十句佛,就可以得到十个无上的功德,若念一百句,就可以得到一百个无上的功德,若是念一千句、一万句,从少至多,辗转相续不断,念佛恒沙,岂不是就有恒河沙数的无上功德?

其实,既是无上,一个无上和十个无上、百个无上、千个无上、恒沙无上,都同样是无上,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既然如此,为什么法然上人会做这样的解释呢?主要就是为了显明一念既然是无上,当然念念也是无上,恒沙的念佛,就有恒沙的无上功德,也就是要鼓励我们维持这个无上功德,不要让它失落。

就好像我们活在世间,要维持生命必须有种种的条件,其中之一,就是要呼吸空气。呼吸一口空气,当下就可以存活,每呼吸一口空气,都使我们念念存活,以此而言,空气对我们来说,就有无上的价值,因为关系到我们生命的存续。每呼吸一口空气,就有一个无上的价值,呼吸无量口的空气,岂不是就有无量个无上的价值?

第七,显示念念不舍。在这段流通文的背后,释迦牟尼佛即在强调,要我们专修念佛,而且要念念不舍。既然一念念佛,就已经得到大利无上的功德,何况念念不舍、相续不断地念佛呢?因此,我们不要突然停止念佛,或者改修其他的法门,否则就是退转了,就失去了大利无上的功德。

善导大师说,念佛要「念念不舍」,而且要「以净土为期」。意思就是说,以往生极乐世界为期限,在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以前,我们心心念念,都要忆佛、念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念念之中,都有大利无上功德之故。

第八,显明专一念佛。《无量寿经》有说到三种法门,首先,在第十八愿中说到念佛,而且是专念佛,所以第十八愿是专念佛往生的法门。其次,在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有说到以修其他法门来回向往生,是属于诸行往生的法门。最后,在三辈文中,除了修诸行以外,还强调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也就是其他的法门和念佛参杂在一起。

因为《无量寿经》有说到这三种法门,所以有的人看了,心中就会犹豫不决,到底要专修哪一种法门呢?可是到了流通分这段经文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画龙点睛,标举出唯有专一念佛,才是往生的正因,也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这就好像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也以一首偈,画龙点睛地来解释阿弥陀佛的本愿,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所以,阿弥陀佛根本誓愿的功德力在哪里呢?就阿弥陀佛来说,是在这句名号,就我们来说,就是念这句名号。能念、所念都没有离开这句名号,佛和众生也都没有离开这句名号,所以第十八愿就是念佛,念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释迦牟尼佛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了。

同时,念佛也是释迦牟尼佛乃至十方诸佛的本怀,本来《无量寿经》已经说完,在结束之前,释迦牟尼佛特别叫着弥勒菩萨的名字,提醒弥勒菩萨,要将念佛流传下去。因为,念佛具足大利无上功德,是往生的正因,念佛必定往生,所以说,这段流通文也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怀。

由这段文来看,单单流通念佛,岂不是舍掉了其他两个法门?也就是修诸行的法门,以及助念佛的法门。助念佛就是三辈文所说的,除了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以外,又修其他的法来补助,叫做助念佛。

再者,第十九愿所说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乃至三辈文所说的其他法门,若修得来当然是好,但大多数人却修不来。所以,到了流通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才说乃至一念,乃至百念、千念,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本身就是大利无上功德,就决定往生。

因为有这一段流通文,我们才能百分之百地安心,百分之百地肯定,此后才能够专念弥陀佛名,知道专念弥陀佛名才是唯一可以百分之百决定往生的法,所以这段流通文背后的涵义,确实是舍掉了其他的法门。

不过,这段流通文是从往生正因的念佛功德来说的,由此显明它的单独性、超越性,也就是显明念佛的殊胜与容易,使十方众生,无一遗漏地统统往生弥陀净土。并不是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都要舍掉,不是这样的意思。总之,凡是要百分之百决定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一定要专念阿弥陀佛,若专靠阿弥陀佛,则十方众生没有一个会遗漏掉,全部都可以离开三界火宅、六道苦海,超越轮回,往生弥陀净土,毕竟成佛度众生。

所以,大家一定要有正确的理解,我们的肉体还存在这个世间,必须要过家庭的生活、社会的生活,与家庭眷属的关系、人群的交际,依然要守本分,尤其是一个学佛的人,三业行为都要端正,做得到的就要去做,否则就称不上是佛弟子了。

第九点,举少况多。也就是举出一念有大利无上的功德,来譬喻多念更加有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

因为,乃至一念、乃至十念就可以往生,何况多念呢?一日念佛能够往生,何况七日;七日念佛就可以往生,何况一个月;一个月的念佛能够往生,何况一年;一年的念佛能够往生,何况我们一辈子都在念佛,怎么会不能往生呢?所以这段经文,在祖师的解释里面,往往都用「乃至十念」、「乃至一念」决定往生,来显明平生之机的念佛人,更加百分之百地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乃至一念」也好,「乃至十念」也好,都包含「临、平」,「临」就是临终的时刻,「平」就是平生的阶段。并不是说「乃至一念」只有一念而已,它是包含性的,包含长、包含短,包含多、包含少。

第十点,显明深信不谤。就是深信佛所说的这段文,不产生怀疑,甚至毁谤。

也就是说,《无量寿经》这段流通文的本愿称名念佛,是大利、是无上功德,它的方法容易,功德广大,无论什么人听到,都会欢喜踊跃,因此我们就应该深信不疑。不因为它那么简单就怀疑,反而应该要深信。为什么呢?因为功德愈大,我们愈相信它,那岂不是我们信心的功德就愈大,我们就愈有福报、愈有功德?如果它的功德很大,我们却怀疑,甚至毁谤,岂不是疑心的罪就更加深重呢?况且,这样的罪业,并不是一般的罪业。

信的功德和疑的罪过,随着所信、所怀疑的对象,而有轻重的差别。譬如,《受菩萨戒仪》说:「三皈五戒得人身,十善八斋生天报」,若相信这样的道理,就有很大的功德。但是,五戒也好、十善也好,还在六道轮回之中,虽然相信,也修持了,甚至圆满了,也还没离开三界。

何况,要五戒具足,十善圆满,属难行道,但是念佛容易,念佛就可以脱离三界六道,往生成佛,虽然轻易,但是功德很大。我们如果相信这样的道理,岂不是这个信心的功德,比信五戒十善的功德还要大?所以,这段文也显明,希望众生要深心相信,不要怀疑。

这段流通文的玄义,纵然用这十点来说明,但还是有所不足,因为它的道理很深广。这段文中,还有「佛告弥勒、当知此人」,这两句八字,也有它背后隐含的意思。「佛告弥勒」已经解说过,而「当知此人」在这十点并没有列进去,所以,最后我再补充说明一下。

念佛的人本来就会得到大利无上功德,为什么还要用「当知」两个字呢?这是因为事情重要,怕对方疏忽没有重视,所以才用「当知」二字特别提醒。虽然只是两个字而已,但是,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的心情,他的用意,就是要提醒我们,一念念佛就可以得到大利无上功德,何况专一念佛、念念不舍呢?

所以说,经中的每一个文句都有特别的涵义,我们不可以轻易疏忽。接下来,我就来说一个真实的故事,来证明「乃至一念」的念佛,确实有非常大的功德。

台南有一位莲友在台中做事业,民国100年(2011)清明节时,开车载着她十四岁的儿子要回台南扫墓。那天,她是早上出发,开国道三号,因为是清明节,车辆很多,不过还好没有塞车,时速尚有100公里。

高速公路是三线道,她是开在中间线,一直开到靠近南投名间交流道的路段,突然有一辆车从右侧切入,她提防不及,心中一紧张,方向盘立刻左转,不料用力过猛,车身转了180度,也就是说,本来车是向南,结果一打转,车头变成向北。原本在后面的大卡车,就在面前,眼看就要撞上来了,惊吓中,她出口大喊,念了一句「阿弥陀佛」。

当时,念出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她的车子还在转,总共转了三圈──为什么知道转了三圈呢?因为转第一圈的时候,她就看到了那台卡车,转第二圈也是,转第三圈时,又看到那台卡车。不可思议的是,在她情急之下念出「阿弥陀佛」的时候,周遭的车子好像被人命令,都停住了,直到她转完三圈,车头回复向南,而且依然在中间的线道,那个时候,后面的车子才继续一起向前。

我们想想看,当时后面的车子若是没有停住,会发生什么状况?肯定是一场很悲惨、很混乱的连环车祸,而她本身,以及她的儿子,也可能会失去生命,就因为念了一句「阿弥陀佛」,母子两人免去了一场灾难。当时,她吓得手脚发软,全身都没有力气开车了,惊魂甫定,她才一句一句地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到了这个时候,她不但不再惊慌,反而有一种安心的感觉。她说,接下来好像不是她在开车,感觉是有人在帮她开,所以很稳,一点也不惊慌,就这样一直开到东山服务站,才停下来休息,打电话给她住在台南的哥哥,告诉他刚才发生的事。

事后,她的儿子告诉她:「妈妈,你那个时候不是念佛,而是喊佛」。一般人遇到紧急状况的时候,都会说「俺娘喂!」(台语),因为她是学佛的人,所以当下脱口喊出的是「阿弥陀佛」。

她在结婚之前,就和她的先生一起学佛,时常到寺院听经闻法,只不过不是专修念佛。虽然知道有阿弥陀佛、有观世音菩萨、有极乐世界,但是对于念佛有什么功德,并不太了解,而且半信半疑,直到这次亲身体验,因为念佛化解了生死之厄,才深信不疑地说,确实有阿弥陀佛,知道念佛确实有大功德。

通常,我们强调念佛要恭敬、至诚、恳切,要欢喜踊跃地念佛,这位莲友当时念佛的心情是怎样呢?是恭敬、至诚、恳切,还是欢喜踊跃?都不是,她是全身心地投入,所有的细胞都在念佛,她那一句佛号,是尽心、尽性、尽情地念佛。

为什么?因为她根本没想到会遭遇车祸,临时遇到凶险,她是不假思索,从内心迸出这句「阿弥陀佛」。她知道,当时若撞下去,不只她们母子失命,还会发生连环车祸,不知道要害死多少人,所以不知不觉中,在第六意识没有作用的情况之下,直接从第八识冲出这句「阿弥陀佛」。

我们人说话也好,做事也好,都要经过头脑,也就是第六意识。凡事若没有第六意识,等于没有意义,就好像《四书.大学》所说的,「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人就是有第六意识才有作用,若没有第六意识,就好像植物人,失去了神经知觉一般。

换句话说,她在那个时候,不是像我们平常一样,以第六意识来欢喜踊跃地念佛,而是不假思索,就像无我般,忘了自己,突然从心底冲出这句「阿弥陀佛」。所以她说当时那句佛号不是嘴巴念的,是全身出来的念。善导大师说过,「南无者,即是归命」,「归」是归投,「命」就是生命,将我们宝贵的生命,毫无保留,完全投入阿弥陀佛的救度,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佛力,将自己投入阿弥陀佛的怀抱之中,那个时候,她念佛的心境就是这样。

这样说来,是不是以那样的心境念佛才是念佛,用其他的心境来念佛就不是念佛了呢?并不是这个意思,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功德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乃至一念,乃至十念、百念,乃至欢喜、踊跃地念佛,乃至恭敬、至诚、恳切地念佛,乃至不假思索地念佛,功德完全一样,只是遇缘有异,所以表现就不同。

比如说,这位莲友当时称念那句佛号是不假思索、拼命念出来的,事过境迁,叫她再以当时的心境来念,已经不可能了。同样地,诸位莲友今天在这里参加佛一,大众一齐欢喜踊跃地念佛,若回到家,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会有相同的心境吗?可能就没有了。这就是说,念佛的道理是一样的,功德也是一样的,所以就随着个人的根机、环境,一向专念就可以了。

当然,若有类似的体验,那也很好,就像这位莲友,以前她对佛菩萨的感应、功德,始终半信半疑,可是现在,她已经深信不疑了。她知道,只要念佛,阿弥陀佛都会和她在一起,就算到了生死的关头,临命终的时候,她也不会有丝毫的惶恐和不安,因为她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

从这段弥勒咐嘱文,亦即大经流通文,可以得知,《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的开展模式,几乎是一样的,为什么呢?《观无量寿经》为了引导其他法门的修行人专一念佛,所以先说三福,再说十三种入定的观想,最后以九品来做结束。表面上是在说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但是到了最后流通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就完全舍去了十三定观的修法,以及修三福、九品的功德,单单举出念佛,流通念佛一法。

在《观无量寿经》的流通文中,释迦牟尼佛是怎么说的呢?他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换句话说,《观无量寿经》到了流通分,是流通持名,不是流通观像,也不是流通三福、九品。所谓持名,即是最后这段文所说的,「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是持无量寿佛的名号。

为了交代阿难尊者流通持名念佛,在这之前,就要先打基础,打什么基础呢?显明念佛具有大利无上功德,先打下这样的基础。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意思是说,阿难尊者,你要知道,念佛的人,已经不是普通的人了,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观无量寿经》最后的这段流通文,和《无量寿经》的流通文,文字和意思差不多都相同。《无量寿经》的流通文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就是在说念佛,而「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和《观无量寿经》所说的,「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意思岂不是都一样?

这个「人」就是六道中的人道,是人道中的凡夫,有善,也有恶。但这样的人,若是念佛,就已经不是五浊恶世人道中的凡夫了,而是人中芬陀利华,芬陀利华是在形容佛,所以,人中芬陀利华就是人中的佛了

在《观无量寿经》流通分,释迦牟尼佛就赞叹「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和「信心欢喜,乃至一念」的念佛人,说这样的人,虽然看起来和其他人一样,贪瞋痴烦恼没有比别人轻,妄想杂念也没有比别人少,甚至行为也没有比别人好,但是因为他是念佛人,所以他已经不是凡夫,而是芬陀利华了。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虽然名叫凡夫,肉体还是凡夫相,但是有朝一日舍去身命,他的本体就会显现。什么是他的本体呢?就是芬陀利华的功德;换言之,一旦舍去贪瞋痴三毒烦恼的业障之身,就到极乐世界成佛去了。为什么?因为他念佛,有佛的功德,有佛的护持,有佛的摄取不舍,所以这段经文才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这是释迦牟尼佛的赞叹。

通常,朋友赞叹我们说,你是一个好人,你很有肚量,我们肯定会欢喜。但是,一般人的赞叹,没有什么奇特,如果是国王赞叹我们,那就不一样了。不过,国王仍是凡夫,如果是阿罗汉的赞叹,或者是菩萨的赞叹,那我们一定又更加地欢喜了。

现在,不是阿罗汉的赞叹,也不是菩萨的赞叹,是佛对我们的赞叹,褒奖我们说:某某人啊!因为你念佛,所以你已经是人中的芬陀利华,不再是生死轮回的凡夫了,你是未来的佛,舍了这个世间的业报身,就会往生成佛。

这是佛的赞叹,佛给我们的赞叹才有真正的价值,佛的赞叹才是真正的赞叹,为什么呢?因为世间虚假,唯佛是真,只有佛的境界才是真实的,佛的心中所流露出来的,都是真理的语言。

因为念佛的人是人中的芬陀利华,所以释迦牟尼佛进一步又说,「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像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样的等觉菩萨,就是你的朋友,「当坐道场」是成佛的意思,将来你一定会成佛;因为你将来会往生极乐世界。「生诸佛家」,极乐世界就是十方诸佛之家,往生极乐世界,也同时往生到十方世界。

当然,以佛的境界来讲,哪有什么虚空、大小、远近的差别呢?不过,就凡夫来说,佛不得不这样为我们说明,佛无定法可说,端看众生的根机。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以形而上来说,并没有时间、空间,甚至也没有物质,没有种种的差别,一切平等,都是一体。这种平等一体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而佛的境界就是极乐世界的境界,极乐世界的境界就是佛的境界,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自然会有这样的证悟。

至于善导大师是如何解释「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的呢?他说,「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这叫做「五种嘉誉」,以这五种美好、殊胜的词汇,来称赞念佛的人。

第一句说,若是念佛的人,就是人中好人,我们是不是好人呢?我们可以试着问自己,看看自己是不是好人。事实上,我们应当惭愧,因为我们都不是,禅家有句话说「贫无立锥之地」,而我们若检讨自己,可以说是惭愧于「无缝可钻」。然而,只不过因为念佛而已,佛就赞叹我们是人中的芬陀利华,善导大师就称赞我们是好人,不是坏人,可见念佛的功德无比殊胜。

而且,这种好是不可思议的好,所以叫做妙好人,不只是妙好人,甚至是上上人,超越世间所有人之上,而地球有超过七十亿的人口,我们的身分资格在七十亿人之上,所以我们也就是稀有人。释迦牟尼佛说,轮回的众生就好像大地土,解脱的众生就好像指甲土,念佛往生成佛容易,但是很难相信,致使念佛的人,就如同指甲上的尘土那么少。换句话说,我们不但是少数稀有的人,而且也是最胜人,最殊胜、最超越的人。

佛在《无量寿经》夸赞我们,「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继而在《观无量寿经》中,又赞叹我们是「人中的芬陀利华」,这些都是在显明念佛的功德利益。比较这几段经文,相互对照之下,就可得知,《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说法的过程、开展的模式,其实都一样。

善导大师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流通文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本愿称名」。「一向专称」,就是一心一意地专念弥陀佛名,而不是二向三向、三心二意,如果兼修其他法门再来回向,就不是一向,也不是专。

这段解释,以及释迦牟尼佛的这段流通文,可以说不只是《无量寿经》以及《观无量寿经》的结论,同时也是净土三经的结论,甚至也可以这么说,就是整个佛法三藏十二部经的结论。

为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余会,无非就是要使众生知道有善恶报应、有三世因果、有六道轮回,同时也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而要成佛,最简单、功德最高、一切众生当生可以成就、一世就可以圆满的法,就是念佛法门。释迦牟尼佛出现世间,就是要说这个法门,使一切众生皆成佛,因此,《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的流通文,以及善导大师的解释文,可以说就是佛教的结论。

佛教是慈悲的宗教,佛教也是救度的宗教,更明显的说,佛教是一个主张人人都可以成佛的宗教。佛教的慈悲显现在哪里呢?显现在阿弥陀佛的救度,显现在可以使一切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成佛。换句话说,什么是慈悲呢?慈悲就是救苦救难,而最苦的就是轮回之苦,最大的灾难,就是轮回之难,如果阿弥陀佛无法救我们,进而圆满成佛,佛教就没有慈悲,也没有智慧了。

总而言之,虽然《无量寿经》有说到其他的行法,但是最终的目的,是在说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从《观无量寿经》来看《无量寿经》,或从《无量寿经》来看《观无量寿经》,或者对照这两部经的流通文,便可得知,这两部经最终完全舍去其他的行法,唯一流通念佛法门,并且赞叹念佛就是大利无上功德,赞叹念佛人就是人中的芬陀利华。

若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来看,也是如此,释迦牟尼佛说这两部经的目的,乃是希望我们众生,都要一向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不要因为《无量寿经》有说到第十九愿、第二十愿,以及三辈往生,也不要因为《观无量寿经》有说到十三种的定观,以及三福、九品,我们就去修这些功德来回向。

要知道,我们是随自己的本分去做这些功德而已,因为我们所修的这些功德,是虚的,不是实的,要用这些有漏功德来回向往生无为涅槃的极乐世界,是不可能的,因果不相应。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完全在这句佛号,只要念这句佛号,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就完全具足,无所缺少。

从这两部经的结论,明显可以知道,净土宗的宗旨,就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本愿,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目的就是要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为了显扬念佛和其他法门的差别,而根据《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成就文、流通文,以及《观经》光明遍照文、流通文,而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众行」就是戒定慧三学、以及六度万行,持五戒可以再度为人,修十善可以上生天界,三学圆满可以出离三界,六度圆满可以成菩萨、成佛,都有很大的善根和功德。但是,如果和念佛一比较,善导大师说,「全非比较也」,根本无法可比。

可说:所有六度万行都是善事,都是功德,都是很殊胜的法门、很难得的修行,有很高的境界、功德,但如果跟称名念佛法门相比的话,却是不能相比的。

此外,善导大师又说: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意思是说,我们念的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本身就有三昧的功德,三昧就是定慧等持,定慧等持亦即是菩萨以上的境界。也就是说,我们念佛,自自然然就有那样的功德在里面,所以说「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念佛本身就是三昧,它的功德、功用是超越性的,也是绝对性的,不是诸善万行可以相比较的。

从这段《无量寿经》的流通文,可以得知,整部《无量寿经》的宗旨,也就是它的核心教理,是在说念佛,所念的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可说《无量寿经》是以名号为体,《无量寿经》的本体,就是这句佛号,就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本身。

为什么?因为《无量寿经》所说的,能够「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功能力用,就在念佛的第十八愿,并不是在「修诸功德」的第十九愿,也没有在「植诸德本」的第二十愿。最后在流通分所说的「为得大利,具足无上功德」,也是在第十八愿,不是在第十九愿,也没有在第二十愿。所以,第十八愿成就偈,就很明白地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首偈很好,也很重要,是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也清楚明白地表达了整部《无量寿经》的宗旨。阿弥陀佛的本愿力,这个「力」在哪里呢?就在这句名号,这句名号有一种超绝的力量,能使听到它、称念它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就是称名,只要称念他的名号,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而且自自然然地,当下就进入不退转的身分。为什么呢?因为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必定往生,不再六道轮回,而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岂不是从现在算起,就已经获得不退转的身分了?

在我们这个法门,这就叫做「凡夫菩萨格」,现在虽然还是贪、瞋、痴的凡夫,不过身分却是等觉菩萨,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即时舍掉凡夫的肉体和身分,自然就在极乐世界显现等觉菩萨的身分,这就是「自致不退转」。这全都不是靠我们凡夫的功夫、功德和力量,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自自然然的,天性自然,法尔自然,不需造作,不用勉强,甚至不必经过时间,不必经过阶位。

如果需要经过时间、阶位,那就不是佛的境界,佛的境界哪有时间?时间、空间都是我们凡夫的妄想,所有的物质也是我们凡夫共同的妄想、业力所成,所谓「三界唯心所造」,欲界、色界、无色界就是三界众生的共业所显现出来的。

《无量寿经》下卷所说的三辈,其实就是阿弥陀佛第十九愿的成就文,可是三辈文中,并没有「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功能,唯有第十八愿才有。第十八愿成就文说,「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这个时候,就已经得到「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身分了。

至于「流通分」所说,除了第十八愿称名念佛以外,并没有说到三辈九品的修行方法,也没有说到三学六度的修行方法,当然,也没有说到其他任何法门的修行方法。因此,可以得知,《无量寿经》的本体,就是这句名号。在佛这边来说,就是名号,而就众生这边来说,就是念佛。

同样地,善导大师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时候,也下了这样的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他是以《无量寿经》的宗旨、内涵去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换句话说,这两部经的精神、内涵是一致的。

所以说,必须要以经文来解释经文,以佛在别地方所说的来解释佛在此处所说的,这样才会正确,才具权威。不过,善导大师并没有一一解释《无量寿经》的文句,如果有的话,那他肯定最后也会下同样的结论说:

  上来虽说,万行往生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由于这一念的念佛,就可以得到大利无上的功德,容易又殊胜,因此,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流通文中,又继续对弥勒菩萨说:

  是故弥勒,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
  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意思就是,弥勒菩萨啊!即使有很大的火,大得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你也要越过它,去听这个法门,而且要欢喜信受,修持读诵,照所说的去做。

越过大火去听法,这是一个譬喻,就算三千大千世界都充满大火,我们也要不惜冒着被火所烧的可能,超越这场大火,跳过火坑,去听念佛之法。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要我们不论再怎么辛勤劳苦,不管多么艰难危险也要忍耐、克服,一定要去听这个法,去追求这个法。

释迦牟尼佛的这个譬喻,有时候让人觉得很夸大,怎么说呢?比如这间房子要是失火,我们就觉得火灾很大了,若是整个台南市都失火,那就更大,如果整个台湾都失火,甚至整个地球都失火,那就已经非常严重了,何况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发生火灾呢?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以现代天文学的观点来说,就是一个银河系,释迦牟尼佛说,就算整个银河系发生火灾,充满着大火,我们也要越过它,去听这个法。

其实,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无常的,因缘和合,不是永远不变的真实,虽然存在,但是时时刻刻都在变化,到了最后必定消灭。而在消灭之前,会经过三种大灾难,就是水灾、火灾、风灾,灾情直到三禅天,所谓「水淹初禅,火烧二禅,风吹三禅」,到了那个时候,这个世界就灭了。所以,虽然现在还没有发生大火,但是将来一定会有,再说,如果我们没有离开六道轮回,有一世一定也会遭受火灾,什么样的火灾呢?就是地狱之火。

也就是说,三界六道若没有脱出,谁敢保证,在生生世世的轮回当中,永远都不会堕入三恶道呢?如果没有离开三恶道,地狱之火就在等待我们。因此,现在我们若是没有越过大火,去听这个法,以便离开六道轮回,将来一定会遭遇地狱之火。所以,是要过现在的火,还是要接受将来的地狱之火呢?释迦牟尼佛的这个譬喻,是有这样的涵义。

「所以者何」,为什么呢?释迦牟尼佛又继续说:

  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
  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

释迦牟尼佛说,有两个原因:

第一,这个法非常殊胜,非常重要,又难得听闻,「多有菩萨,欲闻此经,而不能得」,有很多菩萨想听,但是经过好几劫的追求,都不一定可以听得到。所以说,既然有此机缘,不论再怎么辛苦,也要去听,要不然时间一过,因缘改变,想要听这部经就很困难了。

第二,「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意思是说,听闻信受这个法会有不退转的殊胜利益,既然听到就可以不退转,那么除非没有这个法可听,若是有机会听,不论再怎么样辛苦也要去闻。因为,若是听闻了,就可以不退转于无上道,佛就是无上道,不退转无上道就是不退转成佛。

就是这两点原因,释迦牟尼佛才对弥勒菩萨说,假使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你也要越过大火坑,去听闻这个法,因为很难得闻,而且很重要,一旦听到就可以不退转。换句话说,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所开示的净土法门,就是容易、快速、不退转的法门。

因此,昙鸾大师在他著作的《往生论注》中,开宗明义就说,净土三经,尤其是《无量寿经》,就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上衍就是大乘,意思是《无量寿经》的法门,就是大乘的登峰造极,不但是大乘法门最高的境界,而且是「不退之风航」,可以很快就达到不退转的境地,这两句注释,非常殊胜,令人赞叹。

一般来说,若是境界高,通常都不容易,就好像读一个博士就很不容易了,何况「博士博」,如果要得诺贝尔奖,那就更加艰难。不过,这个法门不但境界高,又很容易,所以才说是「上衍之极致、不退之风航」,这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同时,这也表示,阿弥陀佛有不可思议的威神力量,能使一切众生,不论根器高低,一遇此法,就不退转,若没有阿弥陀佛,这都免谈。

这段经文,其实也显示出,释迦牟尼佛是在为所有的念佛人授记,不管这个念佛的人是出家众、在家众,是圣人、凡夫,还是和弥勒菩萨一样是等觉菩萨,或是和我们一样是罪恶生死凡夫,全都平等,只要听到这个法,现在都已经获得不退转的身分了,为什么呢?因为都是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力量而往生净土成佛。

宋朝时代有一位律师,叫做用钦大师,一生研究戒律,也修持戒律,当他研究净土法门之后,非常赞叹地说:

  至如华严极唱,法华妙谈,且未见有普授众生,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诚所谓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中,连境界最高的《华严经》,以及不可思议的《法华经》,都没有普遍为众生授记,说现在就能得到不退转的身分,就决定能往生极乐世界,都没有这样说,可见《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确实有不可思议的功德利益。用钦律师如此地赞叹,非常简洁有力,也解释得非常好。

佛教界说,富贵的华严,成佛的法华,《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最初成佛时所说的经,直接在说佛的境界,也就是理事无碍的境界、事事无碍的境界、以及重重无尽的法界,所以说是富贵的华严。而《法华经》是在说成佛的经,也就是在引导声闻、缘觉、菩萨这三乘的圣者,进入一佛乘,所以说是成佛的法华。

但是,华严也好,法华也好,都没有普遍为众生授记,就只有在《无量寿经》流通分的这一段文,释迦牟尼佛才有说到,凡是听到这个法门的人,也就是听到念佛就能离开三界六道,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就直接在极乐世界成佛,一旦听到,相信而不怀疑,这样的人,就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了,也就是已经进入佛的境界,不会再退转了。

所以,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又说,「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意思就是说,我们还有贪、瞋、痴三毒,还有无边的罪业,还有妄想、烦恼,虽然有这些因,但是不会使我们继续在六道中轮回,没有那个果了,现在就已经得到涅槃的身分了。

本来要证得涅槃,必须先断除烦恼,如果烦恼有一丝毫没有断尽,是不可能脱出三界进入涅槃的。但是,我们在烦恼一丝一毫都没有断除的情形之下,却可以得到涅槃的身分,就是因为我们信佛、念佛,愿意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换句话说,能够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完全来自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力量。

因为念佛有如此殊胜的利益,所以释迦牟尼佛又说,「是故应当,专心信受,持诵说行」,应当专心相信,应当一心接受,没有杂心,没有二心。这就是佛的慈悲、哀愍,一次又一次地叮咛,怕我们听不清楚,担心我们不接受。这里所说的专心信受,也等同我们净土宗宗旨「信受弥陀救度」的信受,所以我们净土宗的宗旨,是完全契应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流通分悲心显露、叮咛交代之旨趣而建立。

有关《无量寿经》的流通文,说到这里差不多结束,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小的结论。由前面的十点说明,以及对照《无量寿经》和《观无量寿经》的开展方式,可以得知,这两部经不但开展方式一样,结论也一样。而这个结论,也就是我们净土宗的结论,在我们的宗风里面,有很简短、扼要、明了地呈现。

净土宗的宗风,有分真谛、俗谛两种,真谛是在说「往生之道」,俗谛则在说「处世之道」。真谛细分为六点,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的内容,和我们前面所说的,道理完全相符。第一点是「一向专称」,也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第二点是「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这两点,意在专一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岂不是完全符合释迦牟尼佛的咐嘱,以及净土宗祖师的传承?

在往生极乐世界之前,我们所修的法唯一不二,就是念佛。这就是善导大师说的「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亦即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的意思,同时,也是流通分所说的,「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我们从早上到现在,都在解释《无量寿经》的流通文,强调专一、相续地念佛,才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或许有人会误解,那么《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三福就不能去做了,若是去做,恐怕就是杂修,不是专修。而戒定慧三学,以及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也都不要去做,是这样吗?当然并不是这样。

简单来说,福就是善根,三福就是三种的善根。第一种是世福,世间的福报善根,第二种是戒福,小乘的善根,第三种就是行福,也就是大乘的善根。其中,世间的福有四种,经中说,要「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首先,要「孝顺父母」。不只佛教强调,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例如三纲五常、四维八德,也都是以孝为根本。父母对我们有绝对的恩,如果没有父母生育我们,我们不可能有这个身体来学佛修行、解脱生死轮回。所以,父母对我们的恩,是绝对性的,没有办法可以较量的,也不可以讨价还价的,因此,世福的第一福,就是孝顺父母。

其次,要「奉事师长」。有世间的师长,也有出世间的师长,不管世间、出世间,我们都要恭敬、奉事。因为,如果没有世间的师长,我们不知道人伦道德,没有出世间的师长,我们也不知道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更不知道要如何解脱。所以,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是最基本的,从世间道德的角度来说,也是最高的。

再来,要「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十善业中,已经包含不杀生,只不过十善业以不杀生为第一,所以特别提出慈心不杀。所谓十善业,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婬、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这十种的善业。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世间的福,世间人过家庭的生活,从事社会交际,这些都必须要做。当然,不杀生是就佛教来说的,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不杀生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佛教强调不杀生,是因为一切众生都是随着业力来轮回的,而最重的恶业,就是杀生。

至于出世间的福,首先是戒福,「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不论小乘、大乘,戒都是基础,三皈也是戒,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也就是念佛、念法、念僧的意思。在佛教仪轨当中,有种种的三皈,初入佛门,所受持的三皈,叫做弃邪归正的三皈,再进一步,受各种戒时,也要受持三皈,那是受戒的三皈。

对于学佛的人来说,不管圣道门、净土门,都要受持三皈,学佛的人若没有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这样哪是学佛呢?因为,三皈是基础,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不过,念佛的人有一个讨巧的地方,怎么说呢?三皈以念佛为主,三皈的核心就是念佛,那么我们从早到晚都在念阿弥陀佛,岂不是念念都没有离开三皈依?

再来,「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所谓「众戒」,以在家戒来说,就是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若以出家戒来说,则是沙弥戒、沙弥尼戒、比丘戒和比丘尼戒、菩萨戒。其中,比丘戒有二百五十条,比丘尼戒有三百四十八条,菩萨戒则有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

不论在家戒或出家戒,我们都要随缘、随力、随分去守,你有受戒,你才去守,若没受戒,能守也很好,最重要的是,杀、盗、淫、妄这四条根本重戒不要去犯。因为,这四条根本戒,是不管你有没有受,若是犯了,就有根本的罪业,差别在于,有受戒的人犯了戒,就是明知故犯,所以罪加一等。

至于威仪,有粗的威仪,也有细的威仪,所谓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学佛的人也要随缘、随力、随分去做,尽量不要违犯。但是,若以自力修行要求解脱的人,则「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全部都要做到,如果做不到,身、口、意三业就不清净,生死轮回也就无法解脱。

第三种是行福,就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是以小乘法门为基础,只不过,小乘法门以自己的解脱为主,大乘法门则是不但自己解脱,也要带领大众一起解脱。因此,修学大乘法门的人,本身必须具足解脱的能力和身分,若不是自己先有能力脱离生死轮回,怎能让他人脱离生死轮回?自己都没有能力出离苦海了,怎能普遍救度苦海中的众生呢?

行福的内容有四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而其根本,就是发菩提心。菩提心有好多种,各宗各派对菩提心的认知略有不同,简单来说,可分为圣道门的菩提心,以及净土门的菩提心。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在念回向偈的时候,就说「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极乐国」。换句话说,我们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生心,愿意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度众生的心。

凡是大乘法门,不论圣道门、净土门,也不管显教、密教,都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根本,若没有发菩提心,就不是大乘。中国佛教八大宗派都属大乘,净土宗也是大乘宗派,当然也要发菩提心。

菩提心是什么呢?就是成佛的心,也是度众生的心,所谓「上求菩提,下化众生」,上求菩提的目的,就是要下化众生。所以,在《华严经》最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回向极乐世界,就说「诸佛如来,以大悲心为体故,因于众生,而起大悲,因于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觉」。

意思就是,在菩提心之前,先要有大悲心,大悲心就是本体,以大悲心为根本,才能够生起菩提心,有了菩提心,才可以成佛,才能彻底地救度众生。也就是说,发菩提心、成菩提果的目的,就是要度众生,而其根源,就是大悲心。

所谓「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就是以众生为主,在人的方面,就是「舍己利人,以人为念」,若是以一切众生来说,就是「舍己利物」,牺牲自己来利益众生,以物为念,以众生为念,心心念念都在众生的身上,为了使众生离苦得乐,不论再怎么牺牲,都心甘情愿。

我们在家众和出家众一样,既然受过菩萨戒,就是菩萨,就要行菩萨道。因此,要「难舍能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同时要有「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并且要行「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摄行,要有这种种的善巧、方便圆满六度万行。

那么,我们就来检讨自己,世间没有房子可住、没有钱可用的人那么多,而我们是一个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人,却还有很多的存款,还有房子可以租人家,舍不得将多余的钱布施,将多余的房子送给没能力买房子的人,这样说来,我们有在行菩萨道吗?可见,我们的菩提心都很有限,没办法难舍能舍,因此可知,圣道门的发菩提心与行菩萨道都很不容易。

然而,净土门的菩提心就容易多了,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生极乐世界的心。所谓不怕不能说法度众生,只怕不能成佛,而我们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必定成佛。换句话说,不怕不能发菩提心,只怕没有愿生心;不怕不能成佛,只怕不能往生;若能往生,一定成佛,自自然然地,就会广度十方众生。我们净土宗的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就是菩提心的内涵。

若以密宗来说,发菩提心有七个次第,就是「知母、念恩、报恩、慈心、大悲心、增上意乐、发菩提心」七个过程。在这七个阶段之中,前面是后面的因,后面是前面的果。

首先是「知母」,母就是母亲,我们要有这样的观念,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母亲。既然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母亲,母亲对我们的恩,可以说比父亲还要大,若想到母亲的恩,自然就想要报答,所以知母之后,要「念恩、报恩」。

其次,一个发菩提心的人,看待一切众生,并不只是自己的母亲而已,而且是自己的孩子。凡是做母亲的人,对自己的孩子,都充满爱心,看自己的孩子,尤其是独子,是愈看愈可爱,希望他可以健康长大,在社会上立足,和人平起平坐,如果是学佛的人,就希望他能离苦得乐,这就是「慈心」,这种慈爱的心,身为母亲的人,特别能体会。

再来就是「大悲心」,悲伤的心,身为母亲的人,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六道中轮回,那样的悲伤是无法形容的大悲。因此,有了慈爱的心,就会生出大悲心,有了大悲心,进而就会发起一股强烈的愿望,也就是「增上意乐」,希望将来可以成佛救度自己的孩子,所以到了最后,就发起了「菩提心」,有这七个过程。

在这七个过程中,第一个是最基本的,就是将众生看做是我们的母亲,不仅如此,也要把众生看做是我们的孩子,这是很困难的。如果要修,往往就要打坐、禅定、去思惟,然后要破除我执,所谓「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这样才能生出菩提心,慈悲的愿力才发得出来。

就如《金刚经》所说,菩萨「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又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些都是在说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心理状态,我们若是没有到达那样的境界,也就是说,没有破除我执,不能无住生心,若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真正发菩提心,也没有能力去行菩萨道。

圣道门的菩提心,也叫做自力菩提心,相对难发,如果是净土门的菩提心,那就很容易。因为,阿弥陀佛的功德力用,已经现成摆在我们的眼前,只要我们心中同意、口中答应,全部就是我们的,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来到我们的面前,请求我们、拜托我们、等待我们点头同意。

换句话说,我们「愿生弥陀净土」的这个愿,是愿意的意思,愿意接受阿弥陀佛的救度,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个愿不是愿望的愿,若是愿望的愿,那就是寄望未来,会不会达成都不知道,心中会忐忑不安。如果是愿意的愿,那就不同了,天差地别,愿意的愿是别人提炼好了、完成了、成就了,以大慈爱的心,无条件地要送给我们。

也就是说,我们本身没有能力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不过,阿弥陀佛有能力,他的菩提心已经圆满,他有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他的功德力用就摆在我们的眼前。我们唯有接受阿弥陀佛的这个礼物,愿意让他救,愿意往生极乐世界,这样才能圆满我们的菩提心,将来才能实际去行菩萨道。否则,我们每天口中虽然都在念众生无边誓愿度,但是,知道人家要来借钱了,却赶紧闪躲,这样哪是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呢?

所以,三福中的行福,首先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根本。再来,就是「深信因果」,深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进一步深信一切众生都有佛性、都可以成佛。虽然,现在我们的佛性被贪、瞋、痴业障盖住了,没有力量可以自己成佛,不过,阿弥陀佛要救我们,我们只要以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成佛。

接下来,就是「读诵大乘」,譬如《华严经》《法华经》是大乘中的大乘,《涅槃经》《大集经》《金刚经》《楞严经》《维摩诘经》也是大乘中核心的经典,若是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则是大乘的登峰造极之经。

因此,我们听闻念佛法门,等于就是在读诵大乘,反之,假如将三藏十二部经全都读完,却没有了脱生死,也不知道究竟如何解脱,这样等于没有读到经一般。若以净土三经来说,则只要专一念佛,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样不只嘴巴在读经,而是全身都在读经。

况且,我们要了解全部的经典是不可能的,我们即使有能力了解很多经典,也会讲《华严经》《法华经》,也会讲《金刚经》《楞严经》,也会讲《维摩诘经》《涅槃经》《般若经》,但是若没有一门深入,又未得要领,到了临终,这些都没有办法使我们解脱生死轮回,一切都无力,唯有念佛,唯有这句名号才真正有力,所以「读诵大乘」,是以净土三经为主。

换句话说,不论我们再怎么精进修行,从出生就开始修,修到一百岁,到了临终,一切所修,依然没有办法使我们了脱生死,因为那都是靠自力,靠自力所修的,叫做有为之善、有漏之善、杂毒之善。如同昙鸾大师所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名不实功德」,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就是凡夫还没有破除我执,一切所修,都有贪、瞋、痴在里面。

然而,若是专念这句名号,专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真实的功德、无漏的功德,因为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体,阿弥陀佛五劫思惟的四十八大愿,兆载永劫所修的菩萨无量德行,全都在这句名号里面。他所修的是清净的、清白的、是无为无漏的,所以我们念佛,等于拥有了阿弥陀佛全部的功德,就好像儿子虽然没有能力,不过父亲将所有的财产,都让他的儿子来继承,使得这个儿子,也没有辛勤劳苦,也没有才干、德行、本事,却可以做为一国的富翁,当下雍容华贵。

最后是「劝进行者」,本来劝进行者是菩萨的境界,不过,我们将这个法门介绍给别人,让别人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离开生死轮回,这样的话,我们也就是菩萨,这才是真正的劝进行者。经典中就说,若将念佛法门传播出去,自己就是在行大悲的菩萨。

因为劝人学佛修行,目的就是希望他能离开生死轮回,将来快速成佛,但是,如果引导他学佛修行了,最后,不但他没有离开生死轮回,甚至连自己也没有离开生死轮回,这样就不是真正的「劝进行者」,只不过在佛法之中结一个缘而已。所以,我们专一念佛,以净土法门的理念来为人处事,自自然然具足三福。

有关三福,善导大师说,「或有人等,三福俱不行者,即名十恶、邪见、阐提人也」,意思是说,有一种人,三福中连一福都没有去做,这种人就是十恶的人、邪见的人、没有善根的人了。因为,不管净土门、圣道门,「孝顺父母、奉事师长」都是最基本的,「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也是学佛行者的本分,怎么会连这种观念也没有,一个也没有去做呢?

再者,「受持三皈」,这是一定要的,而「具足众戒」,则是看个人的根机,至于「发菩提心」,若是净土门就很容易,圣道门就很艰难,然而不管容易、困难,只要是学大乘,就一定要发。若是三福都没去做,那就是一个十恶的人、邪见的人、没有善根的人,善导大师说的,确实非常有道理。善导大师甚至进一步说,三福都没去做的人,名「着人皮畜生,非名人也」,也就是说,这种人虽然披的是人皮,但是内心却如同野兽、畜生。

所以,念佛的人,对于三福,应当要有正知正见,纵然《无量寿经》流通文背后的涵义,是在显明专一念佛,因为净土门的菩提心是愿生极乐世界的心,因此虽然文中没有另外再强调发圣道门的菩提心、修诸功德,但是,发净土门的菩提心的念佛人,仍要随分随力去修三福(世福、戒福与行福),依宗风来说,就是要去实践俗谛的内容。

至于修诸功德,我们净土宗将所有的善行功德分为两种,一种是真谛,另一种就是俗谛。就念佛往生来说,真谛只有一项,就是念佛,真谛虽然分为六条,但是归结在念佛里。相对地,俗谛就多了,因为俗谛就是做人的道理。

也就是说,所有的法门,包括三学、六度万行,就净土门来说,都属于俗谛的范围。因为,往生极乐世界就是靠阿弥陀佛一佛,完全具足,没有缺少。不论三学、六度、四无量心、四弘誓愿、以及四摄行,对于我们的往生,并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但是,对于学佛人,就是必要的,学佛人若没有这么做,就不是学佛人了。

我们的俗谛有六条,针对出家众,又扩大为十条。我们教团的出家众,每个月的初一、十五,都要在一起背诵,每个人都得参加,一一地将俗谛背诵出来。为什么要背宗风俗谛呢?所谓「三日无馏爬上树」,「馏」是练习、温习之意。为了不让他爬上树,把应做应练的忘光了。因此,每半个月就背一次。若要背得出来,平常就得温习,在温习时,俗谛的内容,就会入我们的心,自然就会显现在我们的言语上、行为上,所以这个俗谛对于做人来说,是必要的。

我们有出一本书,叫做《触光柔软》,这本书主要是在说俗谛的内容、道理,我们念佛的人,最好将《触光柔软》这本书,起码看一遍,多看几遍更好,如此便可以正确地了解净土宗的念佛人如何过世俗的生活,如何在身、口、意三业的行为上自我检点,如果将俗谛做得很好,自然就会感化别人来信佛、念佛。

当然,这个俗谛说深很深,说浅也很浅,总是随个人的根性去做,有做总比没有做还好。就好像大湖这么深阔,一看,唉呀!这大湖水这么多,我怎么喝得下,于是摇头离开,并不是这样。象来喝水,一口可以喝很多,马来喝水,就比较少,如果是鹿,或者是狗,所喝的水又更少,若是一只蚊子,只不过沾一下而已,但不管喝多喝少,都一样是以水来满足它的身心。也就是说,是以我们的根性去吸收,随缘、随分、随力去做,这对往生来说,虽然没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对做人来说,却有绝对的关系。

换句话说,不论俗谛或者三福,一个念佛的人,除了随顺阿弥陀佛的本愿、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之外,若能进一步随顺诸佛的教化,随缘尽分地去做,这样的话,不但阿弥陀佛欢喜,释迦牟尼佛也会欢喜,护法龙天更是赞叹,和我们在一起的亲戚朋友,也会不知不觉地受我们感化来信佛念佛。

以下有几种邪知邪见务必要了解防范:

一、还没有学净土法门以前,不但发心吃素,也将烟酒戒掉,甚至去受了五戒、菩萨戒,每天都很认真地做功课。可是,学了这个法门之后,知道阿弥陀佛无条件的救度,即使五逆罪人,也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于是,又开始吃肉,开始抽烟、喝酒,以前的习气不但全都回来了,而且还变本加厉。如果这样,那就是没有具足净土宗的正知正见,因为知见不正,所以产生不当的行为。

要知道,我们就是因为有习气、烦恼重,所以才一直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如今,阿弥陀佛要救我们,我们除了感恩以外,应该思考如何来报答佛恩。佛的愿望,就是希望我们做一个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念佛人,同时也影响其他的人来信佛、念佛,所以应该要符合佛的愿望才对,怎么会故意去增长自己的不良习气呢?

二、听到善导大师说,要「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于是,他就这么想,大家都夸赞我是一位善人,可是善导大师却要我们相信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这样的话,我应该要去造一些罪业,才符合罪恶生死凡夫的本色。如果是这样,那也是知见上严重的错解。

若论罪恶,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本性的罪恶,一种是行为的罪恶。所谓行为的罪恶,就是做了才有罪恶,未做就没有;而本性的罪恶,是不管有做、没有做,本身就是罪恶生死凡夫。所以,从本性上去探讨,我们的内心都有三毒,若无三毒,不可能生在这个五浊恶世,也因为有三毒,所以逢缘触境,若没有自我约束,就一定会去造罪、造业,我们反而要经由自觉而生惭愧忏悔心,并不是要故意去造恶,才符合罪恶生死凡夫的条件,不是这样。

三、听到善导大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意思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好像一支宝剑,这支宝剑若拿出来,我们所有的罪业就即时断除。听到这句法语之后,白天就去为非作歹,纵情欲乐,晚上再来念佛,认为念佛一声,白天所造的罪业就都消除了。

若有这种观念,岂不是善导大师的法语,变成了他造罪造业的增上缘?善导大师这句法语的深意并非如此,他的用意是说,我们本身有无量无边的罪业,难以脱离六道轮回,然而,只要称名念佛,所有生死轮回的罪业就可以消除,就好像利剑,不论再怎么坚硬,利剑一出,立即断除,是针对你的旧业来说的,不是要你以此为借口去造新的恶业。

四、听到昙鸾大师说,「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于是,就轻视出家众,认为出家人并没有比较尊贵,同样都是念佛,所以都平等。甚至,还毁谤说,很多出家众并没有在念佛修行,甚至都在造业,将来得和阎罗王见面,失去了出家的价值。这种观念也不对,等于拿昙鸾大师的这句法语,做为他轻视三宝的尚方宝剑,让我们随便污蔑出家人,这也是对净土法门的了解不正确,导致心与行都走偏了。

所以说,净土法门不但难信,也很难讲,若说容易,大家可能会去造业,若说很困难,又恐怕大家不能往生,要把这个法门讲得很圆满,说得很对机,真的非常不容易。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中就说,「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意思就是,要相信这个法很困难,要说清楚、讲得正确,也很不容易。

那怎么办呢?是否干脆就不要讲了?不是这样,还是得讲,只是不可以随便说。对方的根机若尚未成熟,就暂时不要讲,如果勉强去讲,或许会引起对方毁谤,误解我们是邪知邪见,又或者会产生姑息主义、扬恶行为,让对方误以为既然恶人也可以往生,那么做恶也就没有关系了。

本来,这次是要讲完《无量寿经》大意的五段经文,下一次就开始讲《观无量寿经》大意,可是现在只剩七分钟,最后一段,也就是释迦牟尼佛「特留此经」之文,在今天讲不完了,所以这段文,就留待下一次再说。

《无量寿经》流通文说,「乃至一念,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现在,我就来说一个真实的故事,证明突然间念一句佛号,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功德。

在民国八十四年(1995),我在新北新庄区遇到一位年轻人,二十几岁,是一位杂志社的记者,负责采访灵异事件,所以他拜访的对象都是寺院,或是民间的宫庙、道观,只要听到哪里有灵异消息,他就会去采访。

有一天,他去采访「观落阴」,听说在民国八十几年的时候,电视里时常播放这类节目,基于好奇,他就亲自参与,看是不是真的能观落阴。他说,当时现场有十个人左右,每个人都坐在椅子上,脚踩符咒,也就是写有咒语的金纸,眼睛都用毛巾遮起来,毛巾里面,也有一张符令,有人在一旁敲着木鱼,持念咒语。

观落阴进行的时候,其他的人不可诵经,也不可念佛或诵念佛门的咒语,恐怕会影响效果,那一次,其他的人都没有成功进入阴间,只有他顺利进去。有进没进,是以什么为标准呢?就是在法事进行当中,自己的脑海中,若有特殊的境象出现,就要向持咒的人讲,持咒的人便会根据你所说的境象来判断,若已进入,就会舍去其他的人,只针对你一人,引导你再进一步深入。

其实,观落阴就是观阴间景物的意思,当时持咒的人问这位记者说,你已经进入阴间了,你想找你的祖先某某人吗?或是想看自己的命运?他想,他是外婆养大的,对外婆有感情,既然已经进入阴间,于是他就告诉持咒的人,试图找到他的外婆。

为了要找他的外婆,这个持咒的人,立刻改换另一种咒语,以便引导他如愿找到。经过一段时间,他来到一个看起来很寂寞、荒凉的地方,那里有房子,但都是很不像样的矮房子,找着找着,就真的在一间矮房子里找到他的外婆。

祖孙两人突然在阴间见面,有很多话要聊,在一旁持咒的人就对他说,某某人,你赶快问你外婆,看看她是否缺钱,若在这个时候烧给她,她就能得到。意思是说,一般人在门口拜拜烧的金银纸,对方不一定收得到,因为很多孤魂野鬼都会来抢,若是在这个时候烧,当下她就立即收到。

因此,这位年轻人一听,就赶紧问他的外婆缺钱吗?当他问的时候,心中就想,既然这样,何不念佛,念佛更好啊!于是,就在心中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谁知道,就在那个阴境的空中,阿弥陀佛立即显现,手中还抱着一个金宝箱,同时那个金宝箱立即在他外婆的手中。

不仅如此,他外婆的相貌,突然变得非常庄严,身上穿的衣服也变得很高贵,就好像菩萨、天人的衣服一般,鞋子变成金色的,是纯金所做成的鞋子,他的外婆还特别把脚抬起来给他看,欢喜地说,哇!你看,这个鞋子整个都是金色的。

由于人的灵魂在阴间不能待太久,既然他已经看到外婆,也和外婆交谈过了,所以这个持咒的人,就赶快将他调回来。回来以后,他外婆此后的生活遭遇会如何,阴阳两隔,当然就不得而知了。

在他对我描述这件事的时候,我就问他,当时你念了几句佛?他说,只念了一句。我又问说,既然念佛的效果那么殊胜,又那么直接,你怎么才念一句而已?他说,他也没有想到啊!确实如此,因为他不像我们是念佛人,专一念佛、时时念佛,而且念念不舍、念念相续。

若是念佛的人,肯定会在阴间教他的外婆一起念佛,如果这样,他的外婆当下就坐着莲花往生极乐世界去了。他是因为采访工作需要,时常到寺院去,曾和出家人结过缘,知道念佛诵经的好处,所以在那个时候,他才联想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是这样才念佛的,要不然他平常并没有在念佛。

这个故事,让我们得到一些启发,首先就是,我们今天在这里欢喜踊跃地念佛,并没有看到阿弥陀佛伫立空中,或是出现在我们的头顶上,那是因为这是阳间,若在阴间就不同了。在阴间,你念一句佛号,阿弥陀佛即时出现,就像他一样,当时他只在心中暗念,并没有出声,他的外婆也没有听到,可是他的外婆就因阿弥陀佛不可思议的威神之力,瞬间相貌变得很庄严,穿着天衣,脚踩金鞋,身上抱的都是金银珠宝。

这就是境界不同,我们阳间是四维的时空,时间一维,有过去、现在、未来,空间三维,有长、宽、高,这是我们阳间的境界。若是阴间的境界,或是佛菩萨的境界,当然就超越了四维的时空,是另外一种的时空维度,不一样的磁场境界,所以在那个地方念佛,和在我们这个地方念佛,完全不同。

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娑婆世界修行的过程,也和在极乐世界不同。在娑婆世界靠自力修行成佛,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从初信到十住就需要一万劫,再从十住到等觉菩萨,还要三大阿僧祇劫,若在极乐世界,需要这么久吗?若是往生极乐世界,就不需要经历这些过程了,因为极乐世界和我们这里的境界不同。

极乐世界的境界超越四维,它没有时间性,任何时刻都是现在,也没有空间性,因为它遍满整个宇宙。它不像我们这里有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成长过程,也没有从幼稚园、小学、国中、高中、大学逐级而上的受教育过程。一旦往生极乐世界,莲花化生,即时就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且佛的智慧立刻现前,境界不同,成就当然不同。

再来就是,很多人有烧金银纸钱给祖先的习惯,初二、十六拜门口也烧金银纸,既然要烧,那就更应该念佛,就好像这位记者,才一念佛,他的外婆身心即时改变。也就是说,诵经、持咒的功德利益,超越烧金银纸钱百千万亿倍,而经不如咒,咒不如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

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包含了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陀罗尼的所有功德,佛法僧三宝无量无边的功德也都在这句名号里面。换句话说,若要超度祖先,就要念佛,直接将他超度到极乐世界去,不要送他金银纸钱,让他在阴间执着鬼的身分,无法解脱。

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