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佛法强调「信」,所谓「佛法大海,唯信能入
」。在世间上来讲,「信」也是每一个人最基本的修身养性与为人处世的德目。儒家说,「信」是常道,是必须要的,所以「信」是五常之一,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孔子也讲,「民无信不立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没有「信」的人,他的言行不能取信于大众,就很难立足于社会。
然而,儒家所讲的信,跟佛家所讲的信,是不同的。儒家讲的是信用,也就是信用不违约、信实不虚假。跟人家约几点到就要几点到,不失约;答应人家做什么事,就一定要去做;跟人家借钱、借东西,说什么时候还,就要什么时候还。所谓「有约必践,信守不二
」,跟人有约定的,已经许下的,就一定要去实践,儒家讲的是这一种信。
佛法所讲的信,超越儒家五常中的信。玄奘大师在《成唯识论》里面对「信」这一个字,有很简洁、扼要的解释,《成唯识论》说:
云何为信,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
我这样念,大家听起来可能不太了解,要稍微解释。
「于实德能」的「实」,就是真实,「德」,就是功德,「能」,就是功能。「于实德能」也就是对于真实的、有功德的、有功能的,对于这三种「深忍乐欲」,「深忍」,就是深深地肯定,也就是深信的意思,「乐欲」,就是好乐、喜欢。也就是说,对于真实的、对于有功德的、对于有功能能够离苦得乐的,要深信它,进一步喜好它,再进一步去追求它,甚至去拥有它,这是一种对真理的信。
那么,什么是真实的呢?真实,在这里指真理,也就是佛性。因为,三界六道中,只有佛性是真实的,其余的都不是永恒不变的真实。我们的身体会生、老、病、死,所以身体不是永恒不变的真实;我们的细胞时刻都在新陈代谢,所以不可能是永恒不变的真实;这个世界森罗万象,都在生住异灭的变化当中,宇宙、天地、太阳系、银河系也都有成住坏空,所以它们也都不是真实的;我们的思想、念头是随着我们的教育、时代跟环境在转变,同样也都不真实。
所有这些,佛说是无常,无常就不是真实,唯有一个不会变的,那就是佛性。所以,佛性叫做不生不灭,它不可能会来来去去、出出入入,它也不会这样那样、各不一样。它是真理,真理只有一个,它超越时间──其实没有时间可超越,它超越空间──超越空间是对我们凡夫来讲的。真理的境界,根本没有时间、空间,没有远近、大小、内外、出入,都没有这一些相对概念,甚至万物也都一样,这是近代量子物理学已经证实出来的。科学愈发达,愈能证明佛法的真实不虚。
没有时间,我们很容易了解,譬如说,怎么会有时间呢?因为有太阳、有地球的自转公转──自转就一天,公转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所以就形成白天、晚上,四季分明,这样的话,是不是就有时间了?还有,我们有在起心动念,天空有飞机在飞、地面有车子在跑,因为我们人都在移动来去,加上我们会老、会死,所以才形成时间,时间就是这样来的。
但是,如果离开这一些,哪有什么时间呢?譬如说,其他的世界没有太阳、地球,所以没有白天、夜晚,没有春、夏、秋、冬,那个地方也不需要飞机、车子,那个地方的人,心是寂静的、安详的,甚至是入定的、不动的,那么它有时间吗?没有时间。极乐世界有没有时间?没有时间,所以到极乐世界就超越了时间,也不用超越,因为本来就没有。
至于空间,那就不好理解了,为什么呢?明明地球跟月亮有距离、跟太阳也有距离,有这个星系、那个星系,那么,远近空间不就形成了吗?其实,这是我们的妄执,也是我们的业力。因为,在这个世间,身体就是这么的狭小,不足两尺宽,也不足六尺高、或一丈高,如果证入佛性的话,就没有空间了,整个空间就是你,你就是整个空间。
所以,《华严经》说:「于一毫端,现宝王刹;坐微尘里,转大法轮。
」这还只不过是一种文字上的说明而已。毕竟,如果没有文字、语言的话,就没办法对人说明,也没办法让人理解。其实,「一毫端」跟「宝王刹」没有两样,也没有「一毫端」,也没有「宝王刹」,没有远近、大小。这是从佛的境界来讲的,这个才是真实。
换句话说,「于实德能」的「实」,是真实的,就是佛性;而「德」,真实佛性里面充满了无量的功德,惠能大师就说:「何期自性,本自俱足;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至于「能」,亦即功能,能够让我们离苦得乐、离开轮回,能够让我们离开迷的境界,进入悟的境界,究竟成佛。对于真实的功德、功能「深忍乐欲」,深深地相信,喜欢它、追求它,希望达到那样的境界;「心净为性」,只有念佛,没有其他的目标,玄奘大师说这个就是「信」。
就圣道门来讲的话,所谓「真实」,就是佛的境界,必须是大彻大悟、大开圆解的人,才能领悟它。领悟到真实,大彻大悟之后,才能够称性起修,全修在性,那个时候才是修行的开始。因为,圣道门是靠自己的力量来修行成佛的,如果什么是佛的境界都不知道的话,修行就没有目标,就不知道该往哪里走了。所以,以禅宗来讲,必须先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从教下来讲──华严宗、天台宗、三论宗、唯识宗,必须先大开圆解。就算到了那个时候,他还是凡夫,仍不是圣人,只不过他已经晓得目标,知道要怎么修行而已,如果最终没有成就的话,那还是要轮回,既然还在轮回当中,则从迷入悟的很少,从迷入迷的很多,又未必能遇到佛法,即使遇到佛法,没遇到净土法门,仍旧出苦无期。这就是圣道门。
而就净土门来讲的话,什么是真呢?唯佛是真。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和合的,不是真实不变的,所以世间虚假,只有阿弥陀佛才是真。为什么呢?我们都有佛性,佛性本来就存在,不生不灭,但我们的佛性因无明所覆盖,显现不出来。我们知道,以我们的力量,不能破除我们的烦恼、消除我们的业障,没办法证入我们的佛性。但我们相信有一个真实不变的阿弥陀佛,他的救度真实不变,过去、现在、未来都不变,只要我们念佛,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往生极乐世界,世间上就只有这个真实不变,其他都会变。
所以,「于实德能」的「实」、真实,在净土门来讲,唯有弥陀为真。至于「德」、功德,阿弥陀佛有没有功德呢?阿弥陀佛的功德是绝对的大、无限的大。《阿弥陀经》中就说,这一句名号具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蕅益大师说,我们念这一句名号,「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换句话说,我们只要念佛,就把阿弥陀佛所有的、全部的功德,统统接收过来,成为我们的功德了。所以,念佛就拥有了阿弥陀佛的不可思议功德。
再来说「能」、功能,念佛就能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显现在念佛的功能。念佛自自然然就能往生极乐世界,是自然的,不假勉强的。譬如火,它自然向上燃烧,而水,自然会向下流动,这是自然性的。春夏秋冬是自然性的,生老病死也是自然性的。念佛人,同样也是自自然然的,时间一到,就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就是「能」,念佛具有这种自自然然的功能,不用勉强,也不会受到任何障碍,所谓「无所障碍」。
所以,从我们净土门的角度来讲,玄奘大师所说的,「实」、真实,什么是真实的呢?唯有阿弥陀佛是真实。什么是「德」、功德?是阿弥陀佛的名号,它具有不可思议的功德。而什么是「能」、功能呢?能够让我们离苦得乐,而成佛的功能就是念佛,所以,念佛就是「能」。作个结论:
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有功德的,什么是离苦得乐的?什么是真理的信?
弥陀唯真,弥陀万德,念佛能生。
进一步来谈,信真实的,信万德的,信功能的,那么最终,就在于信阿弥陀佛。信何事?即是第十八愿所讲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必得往生」。所以,我们净土宗所定的宗风,第一句就说「信受弥陀救度」。
宗风是一个宗派的目标、宗旨,每一个宗派,一定有它的宗风,没有宗风,就不能成为一个宗派。一个团体若是没有终极、一致的目标,不能团结前进,那就成了乌合之众了。所以,各宗各派一定要有它的宗旨,除了宗旨之外,还要有特色,你这一宗跟那一宗比较的话,跟人家有什么不一样?一定要有不一样的特色才会另外组成一个团体,如果都一样,那就是同一个团体了。
我们净土宗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本愿」不是我们的本愿,我们的愿不真,是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所立下的愿,就是本愿,阿弥陀佛说你只要念我的名号,就必定往生我的国土。所以,我们就顺从他的本愿来念佛,念佛的本身,就跟阿弥陀佛的本愿感应道交,如是因、如是果,因为是感应道交,所以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接下来,我有几句对于「信」的说明。
不信弥陀救度,是所有恶中之恶;
信受弥陀救度,是所有善中之善。
各位,这样讲可以吗?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单单这种不相信,就是恶,而且是恶中之恶了。
我们若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还会继续在六道轮回,对不对?在六道轮回中,固然有时候出生为人,甚至出家学佛,做一个大修行人、大善人,但由于轮回的关系,某一生某一世也会怎么样?成为一个世间的大恶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甚至位高权大,引发战争,一场战争下来,被伤害的众生,甚至是百万、千万的。这样的话,岂不是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没办法往生极乐世界,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有可能就会犯下滔天大罪;而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往生极乐世界,不但不会造恶,反而会度众生,如此,信跟不信就差异很大了。
所以,「不信弥陀救度,是所有恶中之恶;信受弥陀救度,是所有善中之善」,它的背后有隐微的涵义,这个道理若是不懂的话,初看的人就会怀疑,甚至会说,你这个是邪知邪见,怎么把信跟不信,以恶中之恶的大恶跟善中之善的大善来相对照呢?
再来:
五逆十恶,固然极恶,但信弥陀者,终必得救;
五戒十善,固然大善,但疑弥陀者,难免堕落。
这个也很容易理解,现在虽然是五逆十恶,是世间罪大恶极的人,但是如果回心转意,相信弥陀的救度,一样能往生极乐世界,离开轮回。换句话说,五逆十恶的人,若念佛往生极乐成佛,他不但当下不受报应,而且能够救度曾经被他伤害过的人;而五戒十善是大修行人,固然是大善,但是如果怀疑阿弥陀佛的救度,那一定会堕落,如此一升一降,差别就大了。
这在经典上就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地藏经》说:
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涅槃经》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正法念处经》说: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所以说,轮回就是一种升降来去的浮沉循环,上生天界是最高的,而且天界是享受福报的,但这个果报享尽了,就一定堕落,因为已经福报享尽,不再属于那地方了。就好比存款很多,如果一直在用,没有继续存进去,用完了,就没了。
再来:
无善能胜弥陀救度之善,
无罪能碍弥陀救度之罪。
也就是说,世间上没有任何一件善事,能够胜过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善。阿弥陀佛本身是佛,他有不可思议、无量无边的功德,他要救度十方众生,所有被救的,都能够往生成佛,世间上再怎么样的善,有哪一件善能胜过往生成佛的善呢?所以,阿弥陀佛救度的善,是绝对性的善,是不能够以凡间之善来比较的。
而「无罪能碍弥陀救度之罪」,就是说,没有哪一种罪能障碍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五逆十恶、阿鼻地狱的众生都能够往生,哪还有什么罪业能障碍往生呢?善导大师就说:「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我们所有的罪、所有的业、天魔外道、冤家债主,都不可能障碍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
不过,这个也很敏感,对不对?这种说法,有人会误解成为在否定善恶因果报应,而且有扬恶的意味。在他们的想法,既然没有善能够比得上念佛的善,那就只念佛就好,不用行善了;既然没有罪能够障碍弥陀的救度,那就无所顾虑,任意去做,因为没有障碍,照样能够往生,是不是这样?如果他有这种困惑,那怎么办呢?所以说,这一个法门好不好讲?不好讲。
因此,释迦牟尼佛就说,「不信人前,不说此法」。在不会相信的人前面,不要随便讲这个法门说,因为他不相信,若是讲了,他会毁谤这个法门,所以要观机逗教,应该讲的时候才讲。如果应该讲而不讲,那是失人,失去了机会,如果不应该讲而讲,那就是失言。
再来:
六字万德洪名,是六度万行之妙体;
称念弥陀名号,是恒沙功德的结晶。
也就是说,「南无阿弥陀佛」虽然只有六个字而已,可是这六个字,不是六,是无量无边,可以说是六度万行的本体,六度万行的功德、功能都在六字名号里面。换言之,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宇宙当中恒河沙数、无量无边功德的结晶,就好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钱,都存在这一张金融卡内,这一张金融卡就是世间上恒沙金钱的结晶。
再来:
信者得救,念佛容易故,念佛殊胜故,念佛顺佛愿故。
「信者得救」,为什么呢?因为念佛很容易,念佛功德很殊胜,而且跟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是感应道交的,是互相契应的,关键就在于你信不信。信了,那么念佛不困难、很容易,念佛必定往生,所以一切就都不用怕,就只怕你不念佛、不愿生极乐。
莲池大师说:
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明朝末年的莲池大师,也就是明末四大师之一,他就说了,这一个念佛法门,是「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一千个人相信,那么一千个人往生极乐世界;一万个人相信,一万个人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说,只要相信,人人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相信,那恐怕就没有人能往生极乐世界了。所以,能不能往生,就看你信或不信。「信」是很根本的,它是一个基础,如果没有信,就没有基础。
善导大师把这一些信的内涵,归纳成两种,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做「机法二信」──机、法两种深信。他说: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明白显示,净土宗就是救度的法门。能救的是阿弥陀佛,所要救的就是我们众生。阿弥陀佛是法,念佛众生是机;法要救度机,机要信受法。深信机,我们无有出离之缘;深信法,阿弥陀佛就是要救度我们这样的根机。阿弥陀佛救度的法,不离开这样的根机;这样的根机,也不离开阿弥陀佛救度的法。所谓「机法一体」、「生佛不离」。没有机深信,就没有法深信,没有机法的深信,那就不是真实的信心,也不是真正的佛弟子。
刚刚讲,「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这对我们莲友来讲,是耳熟能详的,道理都了解的,但是对于我们的学员,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必须稍微解释一下。
善导大师要我们念佛的人,对自己要有什么样的自觉?要有什么样的信呢?就是要相信我们现在这辈子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不只是凡夫,而且是罪恶生死凡夫。这是指现在这辈子来讲,而「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是就过去世来讲的,我们常没在三恶道中,常轮回在三恶道之中。「无有出离之缘」是指未来,以我们凡夫的业力,未来还是会继续轮回,还是会堕入三恶道。
这一句法语,等同法官判一个永在轮回的无期徒刑,我们几乎被善导大师判刑了。善导大师就是要我们这样的自觉,如果有这样的自觉,就能够入法,入什么法呢?善导大师进一步就说了,「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个愿,就是要救度、摄受这样的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这个是在讲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八愿,你只要相信,不要怀疑,不要多所顾虑,否则这个、那个问题很多,如果真的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样的话,就能够乘佛愿力,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