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的核心(十)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请翻开小随身书,《弥陀愿心的根源》第一百一十四页,此页中有一个小表格解释净土圣众: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之后,就成为净土圣众之一,净土圣众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呢?在《无量寿经》中有说,净土圣众,智慧神通,同一无异。「智慧神通」是指内德相同──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同一无异」,是指外相相同──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也就是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每个人的内证与外相都一样。

这个小表格,是把《无量寿经》依正涅槃之文,也叫做圣众果德之文,跟刚刚所念的《庄严经》那一首偈拿来互相对照的。《无量寿经》说,「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往生极乐世界,不论是声闻、菩萨,或是天人,「咸同一类」,智慧、神通都是一样的,「形无异状」,外相、相貌也都没有两样。

刚刚引用的《庄严经》也说,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就会怎样呢?就会「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外相都相同,而且跟谁相同呢?跟阿弥陀佛相同。内德也相同,为什么呢?因为「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也是跟阿弥陀佛一样,以大悲心来广度十方众生。

这些都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本愿成就,阿弥陀佛在四十八愿当中的第三个愿,就是「悉皆金色愿」,往生到极乐世界,就跟阿弥陀佛一样,紫磨金色。而第四个愿的「无有好丑愿」,就是形无异状的意思,到了极乐世界,都跟阿弥陀佛一样的具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乃至无量相、无量好、无量的光明。所以,在依正涅槃文,也就是圣众果德之文中就说,声闻、菩萨、天人,外相一样,内德也一样。

既然一样的话,为什么还说有声闻、有菩萨、有天人呢?这相差太大了吧?其实都是一样的,只不过「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因为,在娑婆世界有声闻、有菩萨,还有天界的天人、人界的人,所以是暂时以我们所能理解的来为我们述说,其实到了极乐世界,那里都是一样的,离名言、离思维,《无量寿经》中就说,「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这里有解释「颜貌」,请看内文。「颜貌」指脸部,「超世稀有」,超越世间,无有比类。往生极乐世界后的颜貌,是超越世间的,超越什么世间呢?就是我们人世间,我们人世间的人要跟极乐世界的圣众比,那是不能比的,所以,不能以我们世间人的样子去形容极乐世界的圣众,那根本是两码事。

还有,「容色」是指形体,清净的色身。「微妙」,有身而非天非人之身故「微」,非天非人而有身故「妙」。虽有形,而非天非人之形;虽有相,而超越一切世间之相。都是无量相好、无量庄严,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涅槃之相。

接下来,「自然、虚无、无极」,是涅槃的异名。法性本来无为自然,即上文所讲的「无为泥洹」之意。《涅槃经》说:「解脱者名为虚无,虚无即是解脱;解脱即是如来,如来即是虚无;非作所作。凡是作者,如城廓、楼观,真解脱者,则不如是。是故,解脱即是如来」,可说:「真解脱者,即是虚无;虚无之身者,即是如来」。

所以,「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众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这段愿偈,念起来让我们倍加欢喜踊跃,我们的故乡、我们的家,是怎样的地方?是怎样的环境呢?就是这样不可思议的涅槃圣境。

这个主要是在说明,我们愿生彼国,而彼国是怎样的世界、怎样的境界呢?我们往生去了,是怎样的身体呢?是在说明这个。但是,为什么极乐世界不能以我们娑婆世界来想像它呢?极乐世界圣众的身体,为何也不能以我们娑婆世界人的身体、或天人的身体去想像它呢?其实,这一些想法、观念都是错误的,因为从究竟来讲,往生极乐世界之后的身相,就是所谓的「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有的翻译为「清虚之身,无极之体」,意思都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极乐世界已经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超越物质、超越有跟无,它是不生不灭的。因此,就无所谓是大、是小、是美、是丑、是清净、是污秽。既然是超越的,我们当然想像不来,那么,想像不来怎么办呢?那就不用学佛、不用念佛了吗?相反的,想像不来才需要学佛,才需要念佛。

我们佛教常常在讲不生不灭,不生不灭就已经扼要地说明真理是什么、佛性是什么了?我们早上一开始有诵《心经》,「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已经说明一切了。

《心经》又说,「以无所得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所得这一个「无」,因为没有对象,所以没有能得之我、所得之物,就是一个「无」,「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为什么都是无呢?因为「无所得故」,你要得什么呢?无得才是真得,那个无所得的,才是真如本性。

因为我们有所得,所以一定是有个东西,而且一定是有个念头。念头也好,物质界也好,那都是随因缘而变现的,是因缘和合而幻化的。但是,如果从本体来讲,就不是这样,它要怎么样就能够怎么样,所谓不变而随缘,随着种种缘,显现种种境界,但是不离开它的本体。可以这么说,它的本体跟现象、现象跟本体,都是一样的,没有两样。

所以,《心经》不是说了嘛,「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就是色,色就是空,真如的理体就是万有的境界,万有的境界就是真如的理体。换句话说,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就是回归真理的家乡,既然是真理的家乡,哪有这一些现象呢?所以是超越了这一些现象。不过,如果你想要这一些现象,也都可以随缘变化,因为到了极乐世界,就是如意的境界了,你要有、要没有,要多大、要多小,要多、或是要少,都可以随意变化。

《往生论》就这么讲:「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够这样,而且就能够在没有佛的世界,显现成佛,广度众生,这是我们欲生彼国──极乐世界的景象。

接下来,「欲生我国」,这是法藏菩萨当初发愿、修行成佛的目的。他发愿修行、建设极乐世界、成就阿弥陀佛的佛身,就是要让我们往生的,否则不论极乐世界再怎样地庄严,如果不能让我们往生,或者不让我们往生,那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所以,如果离开「欲生我国」的「生」,那么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因此,就根本来讲,「欲生我国」就是阿弥陀佛的目的,就是阿弥陀佛的大根、大本,离开「欲生我国」,不能成就众生的往生,那么就没有阿弥陀佛存在的意义,也没有极乐世界存在的意义了。同时,也就没有净土法门,释迦牟尼佛也没有办法广度众生。我们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叫做净土门──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可见,「欲生我国」内容是很重要的,

阿弥陀佛的每一个愿,都是为了「欲生我国」。第一愿没有三恶道,目的就是要让我们向往一个没有三恶道、没有轮回的地方,而「欲生我国」。同样的,从第五愿到第十愿的六种神通,也是为了让我们「欲生我国」,让我们向往,让我们想要去。

到了极乐世界,自然拥有六种神通,就好像上生天界,不用修行就有五通,因为这就是他的果报,又好比出生为鸟自然就会飞,出生为水族类自然就会游,不用去学习。到了极乐世界那里,不但自然就具足六种神通,而且自然就进入涅槃成佛,因为极乐世界是自然的境界,自然成佛的境界。所以说,阿弥陀佛的每一愿、每一愿,都是为了「欲生我国」而设立的。

净土三经,不论《无量寿经》也好,《观无量寿经》也好,《阿弥陀经》也好,都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都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劝导,叫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在《无量寿经》流通分之前,释迦牟尼佛特别举出,有十四个无量的佛国众生,往生极乐世界。除了这十四个佛国的无量众生以外,还有无量无边、不可计数的众生也往生极乐世界,这当中包括大菩萨跟小菩萨,以这来劝导十方众生往生弥陀净土。

请看这一本随身书,第一百页倒数第三行开始,我来念一遍:「十方来生」,显明「生者最多」。以十方净土来讲,显示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最多。《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说,这个娑婆世界,过去已经有六十七亿不退转大菩萨往生极乐世界,此外,即将往生的小行菩萨,其数无量无边,难以计数。

又说,其他十三个佛国,也有无量无数、不可称计的菩萨,即将往生极乐世界。另又说,不只这十四佛国,十方世界无量佛国,往生极乐世界者,亦复如是,甚多无数。这是就《无量寿经》来讲的。

即使释迦牟尼佛左右两大脇侍──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他们也求生极乐世界。文殊菩萨愿生偈说:「愿我命终时,除灭诸障碍,面见阿弥陀,往生安乐国。」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他也求生极乐世界。普贤菩萨的愿生偈和文殊菩萨很相似,普贤菩萨说:「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两位菩萨的愿都一样,希望临终时,能够仰靠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消除往生极乐世界的障碍,顺利安然地见到阿弥陀佛。这两位大菩萨,他们不仅以身作则,引导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而且一有机缘,就劝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譬如,唐朝的法照国师,就是受到文殊、普贤菩萨的劝导,而专信念佛,愿生弥陀净土。又如观世音菩萨,也劝同样是生在唐朝的一位国师,叫做慈愍国师,也就是慧日三藏,劝他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就《观无量寿经》来讲,有二重取舍废立的经文,这两重取舍废立的经文,我来念一遍。

  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
  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世尊!是诸佛土虽复清净,皆有光明,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这个先要讲一点缘起,《观无量寿经》这一部经,是因为宫廷政变,也就是有一位国王叫做频婆娑罗王,他的太子叫做阿阇世王,阿阇世王受了提婆达多的唆使篡位,把他的父王禁闭在监牢里面,也把他的母亲韦提希夫人关起来,不让她跟父王见面。韦提希夫人非常的悲伤,那个时候释迦牟佛在灵鹫山讲《法华经》,因此她就向着灵鹫山的方位顶礼,希望释迦牟尼佛能够派弟子阿难尊者,来安慰她。

当她祈请、低头礼拜下去的时候,一举头上来,释迦牟尼佛已经在她的前面了。因为佛有他心通,又有神足通,一念之间就到了。对佛来讲是没有空间距离、远近隔阂的问题,一起念想,要到哪里,就到哪里,因为不管四维上下,都不离开他的身体,所以一念就到了。

韦提希夫人在极度悲伤之下,突然看到释迦牟尼佛,好像看到亲人一样,就嚎啕大哭,诉说她心中的委屈。之后,就禀告释迦牟尼佛,希望释迦牟尼佛跟她讲一个没有烦恼、痛苦的地方,她要到那个地方去,不想住在这个娑婆世界了。

娑婆世界是一个浊恶的世界,有地狱、有饿鬼、有畜生、有不善的人,就像她的亲生儿子一样,居然要杀父母。她说,希望我未来去的地方,没看到恶人,也没听到恶声,也就是说,都是善人,甚至都是诸上善人,都是菩萨。

这段经文显示什么呢?显示欣净厌秽,这就是一种取舍──取净土,舍娑婆。因为娑婆就像大监狱,有谁不在娑婆的监狱里面呢?既然是在监狱,当然是浊恶不堪,痛苦难以形容了,如果有一个可以呼吸清新空气、自由自在的地方,为什么不去呢?所以,第一重取舍废立,就是厌秽欣净,厌娑婆之秽,欣净土之乐。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从眉间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世界,把十方世界都显现在他的头顶上,让韦提希夫人选择。韦提希夫人看了之后,就说了,这些国土虽然都是清净光明、微妙庄严的,但是我要选择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这个就是另外一重取舍废立,也就是舍十方净土,独取西方极乐世界的净土。

换句话说,两重的取舍废立,第一重是舍娑婆污秽的、造罪的、轮回的,而取没有轮回的、没有造罪的、没有贪瞋痴的、没有恶人恶声的地方,也就是净土了。第二重取舍是选择极乐世界,不选择其他的净土,因为十方净土当中,极乐世界是最超越的,对比之下,自然就舍十方净土,取极乐净土。

此一择取极乐净土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另显示出释迦牟尼佛的隐含慈悲在内,显示释迦牟尼佛是以他的力量加持韦提希夫人,暗中启发韦提希夫人的心,让她有足够的智慧去选择什么是第一的、最好的,否则如果没有释迦牟尼佛加持的话,韦提希夫人怎么会有智慧能力做最好的选择呢?

当然,这也同样显示释迦牟尼佛是希望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不只是离开六道轮回而已,也不是要我们随便有个净土就去。如果没有极乐世界,当然有个净土能去就要去,至少离开轮回,而且慢慢地也能成佛。可是,既然有极乐世界,那当然就要选择到极乐世界直接成佛了,就是这一种意思,这是就《观无量寿经》来讲的。

在《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可以说很苦心,一劝再劝,殷勤三劝,劝我们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经》的经文怎么讲呢?一开始先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接下来又说:「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最后在将近流通分的地方,又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对我们的殷勤劝勉。

除了释迦牟尼佛的劝勉以外,十方诸佛也来证明,也来劝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可见,《阿弥陀经》经文虽然很短,才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却足以显露释迦牟尼佛跟十方诸佛的悲心,以及他们出现在世间成佛的目的。十方诸佛是要证明什么呢?要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一件事情是真实的、不虚假的。如果念佛不能往生极乐世界,那么,十方诸佛的舌头岂不是都要割掉了。

也就是说,十方诸佛都出广长舌相为此证明,由于诸佛所言,都是真语、如语、实语、不异语,所以是可靠的,不需怀疑,我们都应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念佛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才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才是今生能够圆满的,也才是我们能做得到的,同时也是最究竟、最登峰造极的。所以三佛就是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还有十方诸佛。这三佛包含了十方一切诸佛,他们出现世间成佛的目的,都是要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我们人生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不管出家在家,不管学什么法门,最终都要往生极乐世界。

这么一讲的话,人生就有两条路,一条是生活的,一条是生命的。生活的,无非是吃饱穿暖、交际应酬,因为有这个生命存在世间,就必须这样。可是,死了之后,这个生命要到哪里去呢?虽然,生活的路,贫富贵贱,人人因缘不同,但是,生命的路,那一定要相同,都要成佛,如果没有成佛,岂不是就要各自流转了?而且一生不如一生。就如同《无量寿经》所讲的,从暗入暗、从苦入苦,这一辈子都苦了,何况下一辈子更苦。所以,我们要从暗入明、从苦入乐,向着极乐世界就像向着光明,念着弥陀就能离苦得乐,所以「欲生我国」意义重大。

早上也有引用其他的经文,譬如《地藏经》就说:「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天人还要堕落地狱道,那很恐怖。《涅槃经》也说:「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从天堕地狱,从地狱生天,表示在轮回中,不管生在哪里,都是苦的,都不究竟。因此,轮回的众生,有生之年必须寻求解脱,求往生极乐世界。也可以这么说,虽然是恶人,如果能够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的话,也胜过世间的大善人。因为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就不必再轮回了,反而能够成佛度众生。

因此,「欲生我国」的意义是很重大的,这是阿弥陀佛发愿的目的,也是释迦牟尼佛宣说净土法门、乃至出现世间讲经说法的目的,当然更是我们的人生目的,我们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那我们的未来实在是悲惨地难以形容。

接下来,「乃至十念」。「乃至十念」在释迦牟尼佛第十八愿成就文解说为「乃至一念」。不论「乃至十念」或「乃至一念」,它的意义、内涵都是一样的,都是以乃至临终的十念、一念也能往生,作为最低的门槛,让所有的众生知道,只要从现在就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现在就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怎么说呢?因为念佛必定往生,临终才遇到都能够往生,何况现在遇到,哪有不能往生的道理呢?所以,「乃至十念」有所谓三摄,包含三种,哪三种?就是举恶摄善、举临摄平、举少摄多。举出乃至曾经做恶,念佛也能往生,来涵盖善人当然也必定往生;举出临终念佛也能往生,来显示我们现在平生念佛,当然更必定往生;举出临终念佛,只不过是念几句、乃至一句而已,都能够往生,何况我们现在就念念相续、念念不舍,哪会不能往生呢?有关三摄,已经在去年七月二十三日,有在这里跟大家解说过了。

换句话说,「乃至十念」是在说明,平生之机──长在一辈子的念佛,临终之机──短在一声、一念的念佛。「乃至十念」是有这一种涵义的,也就是相续念佛的意思,因为有这一种涵义,所以第十八愿的愿名,叫做念佛往生愿,而不是叫做十念往生愿。为什么呢?因为有「乃至」两个字。

「乃至」包含平生的根机、临终的根机,也包含了所有的根机,所以不只是十念而已。像我们现在念佛就不只十念,而临终的根机,有的只能念到第九念就断气了,有的只能一念就断气了,来不及十念,如果一定要十念才能够往生,那他们怎么办呢?甚至地狱的众生,只要有人念佛,阿弥陀佛的光明一照,就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去了。所以,正确来说,第十八愿叫做念佛往生愿。

法然上人就曾说过,有人说第十八愿是十念往生愿,这也可以,但是比较不周延,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十一念,那岂不是多余一念了?如果只有九念,就少一念了,所以说不周延。如果说是念佛往生愿的话,那就很周延、很圆满了。至于善导大师怎么说呢?他对于「乃至」两个字的解释,就是上包一形、下包一念的意思。一形就是一辈子,一念就是临终的一念,也就是包含平生一辈子、以及临终乃至一念的念佛。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说: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这是指从多向少。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这是指从少向多。又说: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也就是说,从大意上来讲,是一发心之后,就愿生极乐世界不变,就专称弥陀佛名不变,誓必此生无有退转,一直到往生极乐世界。

总之,「乃至十念」就是专一念佛。所以,我们净土宗宗风就说,「信受弥陀救度」,怎样叫做信受呢?很简单,专称弥陀佛名就是信受。当然,也有人虽专称弥陀佛名,但还不了解念佛的道理,或感觉自己还不能完全信受,不过,我们只要晓得信的功能是显现在专称弥陀佛名上的,如此就可以了。况且,不管信与不信,如果能够专称弥陀佛名的话,也自自然然地,必定往生极乐世界。台语有一句话说,「疑疑的念,疑疑的往生」,表示不管你信也好,怀疑也好,只要你念佛,你非得往生不可。

打一个比喻,我们开车上高速公路要往高雄,既然已经上了高速公路,你还能退吗?你只要直走,不要下交流道,一直开去,到了最后就到高雄了。不过,这是个譬喻,对我们人来讲的话,如果有所怀疑,还是随时都会退转的,所以有必要先了解清楚,道理了解清楚了,理明信深,信深愿切,愿切就会行,行就会进而不退。

当然,我们所说的信,并不是很深奥的、艰难的信。玄奘大师所讲的,「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我们理解不来,蕅益大师讲的信自他、因果、事理,一般人也是理解不来。而《阿弥陀经》所讲的五根、五力,一开始就是信根、信力,我们也同样理解不来,也达不到。但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人人都能够理解得来的,容易做得到的。「欲生我国」就是目标,「乃至十念」就是方法,第十八愿为我们指出目标,也告诉我们方法,说这个方法是最容易、也是最殊胜的。

我来讲一个故事,是有关印光大师呵斥弟子的故事。印光大师知道吧?印光大师在近代是净土法门鼎鼎有名的一位大师,他有一个弟子叫作王柏龄将军,皈依印光大师,法号叫作慧常,智慧的慧,平常的常,他很精进修行,同时也得到某种殊胜的境界。可是,在民国二十五年冬天的时候,大吐血一次,身体非常的虚弱,奄奄一息,当时他的生命,好像就在呼吸之间,就快死了。

那个时候,他的头脑还很清醒,就检讨自己说,虽然知道快死了,但也不慌张、不紧张、不慌乱,也不恐惧,只是觉得念佛还没有念好,所以有遗憾。他的原文是这样:

  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只在呼吸间。
  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

大意是,以自己念佛还没有念好而有所遗憾,对往生没有把握,这个时候如果死的话,该怎么办呢?

幸好,他的病医好了,身体渐渐好转起来,于是他就跟一位出家众到处参访,然后到了苏州。那个时候,印光大师在苏州,他就去拜谒印光大师,并且将他那时候的心理状态向印光大师报告。原文是这样说的:

  愈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

那个时候,印光大师怎么回答呢?

  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甚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意思就是说,印光大师一听,就大声地呵斥他,骂他说,你如果这样想,还能往生极乐世界吗?什么叫念好?什么叫念不好?人家十念都能够往生了,何况你念佛以来,哪只是十念?

这个故事说明什么呢?有很多的念佛人,都误解了《阿弥陀经》中的「一心不乱」这四个字,以为念佛要念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乱,也就是说,要念到没有妄想杂念,要功夫成片、梦寐一如,甚至要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这是错误的,误导人家的,「一心不乱」不是那样解释的。

这个王居士说,当他病危的时候,心中并不慌张,也不恐惧,只是认为自己一直以来念佛都没有念好,往生没把握。大家有没有过这一种心情呢?大家念佛念到现在,有没有念好过?什么叫念好呢?

其实,所谓「一心不乱」,「一」是不二,不二就是专,专一念佛,「不乱」是指不杂乱,也是专,还是专一念佛。也就是说,你只要专一念佛就好了,不管烦恼还有没有、是深是浅,也不管你妄想杂念是多是少,这些都不管,你只要念佛。因为往生是靠阿弥陀佛,不是靠你,如果是靠你的话,那就必须靠你的功夫,功夫要高,要一心不乱,而且功德要很多,但是,往生根本不是靠你这一些,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

换句话说,你只要念佛,就跟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了,就契应他的本愿,就已跟他的本愿感应道交了。一旦感应道交的话,死的时候,就自然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跟你的功夫、功德,完全是两码事,一点关系也没有,印光大师的意思就是这样。

所以,念佛哪有什么念好、念不好的呢?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跟念好、念不好是没有关系的,我们对于「乃至十念」有这样的理解之后,就专一念佛便得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节讲到这里,下面还没有讲完的,下一次是明年一月吧!下一次再见。愿大家:信佛念佛,得生极乐。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