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善导大师全集》

一、《善导大师全集》与净土宗之命运

在人类文化史上,因为承载某一种文化的重要典籍失传,致使此种文化衰落;也因其典籍的再现,引起此种文化的复兴。此种现象,屡见不鲜。

佛门宗派的兴衰,与其祖典的传续与否,更是密切相关。譬如宋初,因受五代战乱的影响,智者大师《法华玄义》等「天台三大部」在中国一度失传,遂使名盛一时的天台宗一时陷入寂寞惨淡的境地;后由义寂法师从高丽请回「天台三大部」,才有了后来宋代天台宗的复兴。又如南山律宗,因唐道宣律祖的「南山三大部」及宋元照律师有关疏释的失传,致使此宗长期萧条,明蕅益大师以天纵之才、奇颖之悟,欲弘律宗,重振佛教,也不得不半途中止。直到清末,道宣、元照二大师著作从日本回流,才略见民国至今的复苏之气。而对照蕅益大师《重治毗尼》与「南山三大部」,间有乖违,也实属正常,毕竟祖典不传,法脉中断之故。

在历史的长河中,净土宗则是另一番命运,经历着鼎盛、失传、回归、复兴的漫长过程。

(一)鼎盛(隋唐)

先由北魏昙鸾大师撰《往生论注》,继有道绰大师述《安乐集》,终至唐善导大师以弥陀化身之资格,念佛出光之现证,撰《观经四帖疏》,楷定古今诸师异解;复撰《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规范净业行仪。净土一宗巍然确立,大放异彩,教化之盛,如日中天,竟使当时皇都长安,满城断肉,遍地佛声。此后由承远、法照、少康诸大师续承法流,法化无穷。

(二)失传(宋明)

然而,约于五代战乱之后,直至近代千余年间,昙鸾、道绰、善导三大师的著作,除《往生礼赞》被唐朝智升法师编纂于《集诸经礼忏仪》之中,得以保护之外,余尽失传。致使后来高僧大德自修净土或弘扬净土,因缺乏这一法脉教典的依据,只好依据本宗的教理来解释净土。因而形成了虽然有人在弘扬净土法门,却没有传承净土宗的特异历史现象。

诸宗共弘净土,有其历史上的积极意义:

1.保证了净土法门的存续及壮大。

2.强化了净土法门普摄群机的功能。

3.最终形成诸宗汇归净土的大一统局面。

但无庸讳言,也有现实上的消极影响:

1.净土教理混杂。时下一般行人的净土观念,其实是宋明以来形成的以天台为主,并混杂诸宗观念的净土,与隋唐时期昙鸾、道绰、善导大师所开显的纯粹的净土宗有着很大不同。

2.弥陀本愿隐而不彰,释尊本怀郁而不畅。此种诸宗混杂的净土观,多谈心性不二之理,对弥陀本愿救度的宗旨阐发甚少,对普通人来说,不免谈玄说妙,难起真实皈依。致使释尊出世,以普救一切苦恼众生,齐得往生、皆共成佛之本怀,郁而不畅。

3.凡夫入报之路塞而不通。「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为善导大师思想的精髓,净土宗教理的核心,但诸宗皆无此义,虽弘净土,囿于自力观念,不许凡夫直入报土。

4.习久不察,正杂相倒。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创立者,善导大师的净土教说方是纯正的净土,自是公允之论。但受一千多年来诸宗观念的影响,时人一说到净土,已经有了固定的观念:往生必须诸善助行回向,念佛必须达到清净不乱,往生必存四土高低;听到善导大师「专仗弥陀本愿,专称弥陀佛名,凡夫直入报土」之说,反而觉得诧异。

不知宋明以来一千多年间,中国有的只是天台宗、华严宗乃至禅密诸宗混合的净土法门,独独没有纯粹净土宗的净土法门。其原因就是净土宗赖以开宗立教的根本祖典,善导大师《观经四帖疏》等失而不传。

(三)回归(清末)

一百年前,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等祖典从日本再度回流本国,这是净土宗史上具有标志意义的重大事件,也是整个佛教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净土宗将再度复兴,亿亿万万众生升起得救的希望,古老的佛教将在末法衰微的背景下,再度大放光彩,普照寰宇。

但正如日复出,初露晨曦,大地依然黑沉沉,人们依然在梦乡,只有少数早起的人才看到东方地平线上再现一丝曙光。由于普遍受到宋明以来诸宗混杂观念的严重影响,善导大师祖典的回归,并没有在教界引起普遍的重视和热烈的回响。除了民国时代的印光大师有所关注,力赞善导之高德,并印行流通《观经四帖疏》《往生论注》之外,很少有人提倡弘扬。

恰如早起的行路人,一声轻轻的咳嗽,不足以惊醒群屋下的梦中人;日光尚未大明,行人步履已过,梦中人纵然初醒,旋复入梦。所以随着印光大师示寂,人们似乎也忘记了还有祖典回归这么一回事。这也难怪,对于一般的净土行人来说,一千多年的梦实在是太深太沉了。

(四)复兴(现代)

然而太阳的升起,毕竟不会因此而停住脚步。在众生的沉睡中,它越升越高,越来越发出耀眼的光辉,布满大地,推开千家万户紧闭的门窗,惊醒沉梦者朦胧的双眼,催动人们来到户外沐浴阳光。

故有慧净法师,使命所牵,愿力所使,慧眼见真,悲心利物,高挑本愿之旗帜,独树善导之法幢。知此时代,唯有将善导大师教法彻底显彰,否则,众生将永难安心,佛法恐一衰再衰。故数十年来,穷心竭力,一门深入于善导大师净土思想,虽随缘教化,著作等身,而以编述相关祖典为第一要务,尤其致力于《善导大师全集》编述之伟业,数年前已竟其功,广泛流通于海内外,见者莫不欢喜,十方闻者,热切渴求,但以杯水车薪,难满众望。今因缘成熟,经大陆有关部门批准,弘愿寺将印行流通此无上宝典,普施四众,共尝甘露。

如果有一本书,直接关切着现代千万亿众生解脱的命运,这本书就是《善导大师全集》。

如果有一本书,直接影响着净土宗复兴的命运,这本书就是《善导大师全集》。

如果有一本书,直接关系着两千多年中国佛教的命运,能否开辟出一个更加光明的未来,能否为众生带来永恒的希望、真实的利益,能否在益加浊染的时代,保持佛法持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这本书就是《善导大师全集》。

如果有一本书,直接关系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命运,为之提供无尽的福祉、永恒的安慰,舒缓其发展的巨大压力,消解其时代的种种污染,这本书就是《善导大师全集》。

如果有一本书,能够光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丰富的精神营养、永恒的安乐依止,这本书就是《善导大师全集》。

还望有缘遇此宝典,随缘提倡,辗转印施,人人念佛,人人和善,人人快乐,人人幸福,人人往生,人人成佛。转浊世为净土,化灾厉为吉祥。如《无量寿经》言:

  佛所游履,国邑丘聚,靡不蒙化。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二、《善导大师全集》编述说明

数年前,笔者忝蒙师命,参与《善导大师全集》有关编校工作,受教良多,获益匪浅。今于大陆弘愿寺印行流通《善导大师全集》之际,将有关编述用意作一说明,期望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部伟大的祖典。

《善导大师全集》编述工作分为「编」和「述」两大部分。编,主要是对善导大师原着及记述祖师行德的历史文献进行编排整理。述,是对善导大师教着之根本思想进行述义解释。除了两篇序文,及「《观经四帖疏》纲要」「四部五卷概说」共四篇属于述义部分之外,其余皆是编的部分。这样,有编有述,编述结合,目的在于帮助读者了解大师之崇高行德,把握大师之思想精髓。

兹分点说明之:

(一)页面:古人因为受纸张、雕版、印刷等多方面条件的限制,书页往往满版文字,句读不明,很少分段,视觉上颇觉逼迫而不便阅读。现代计算机排印技术,变化无穷,随心所欲。若图省事,墨守成规,将增读者疲劳,有碍佛法流通;耗社会资源,损自己福报。故此次编印《善导大师全集》,充分利用计算机排印技术,花了大量的人力心血,内容展现上力求尽善尽美,形式效果上力求整洁、美观、清爽、轻松。

(二)目录:因全集内容丰富,卷帙浩繁,编排时采取了两级目录制,即第一级为「总目录」,示其总概;第二级为「细目录」,详其细节。

(三)编次:善导大师现存教着共有五部,即《观经疏》四卷、《观念法门》一卷、《法事赞》二卷、《往生礼赞》一卷、《般舟赞》一卷,称「五部九卷」,具体著述时间前后固不可考,兹据内容定其编次。

《观经四帖疏》为大师立教开宗之着,标志着净土宗教理的成熟圆满,为净土宗根本依据的祖典,楷定古今,第一要故,置于五部之首。其余四部皆此部之流韵,故随后。

又此部阐释净土一宗之教理,理论指导实践,故置首;其余四部开展净土一宗之行仪,实践依于理论,故随后。

余四部中,《观念法门》之表意、形式与《观经疏》都最接近。形式上都属于长行体。表意上,「观」者,观佛法门;「念」者,念佛法门。由「观佛法门」导入「念佛法门」,是「观念法门」题名给我们的直接启示;而这正是善导大师依《观经》建立净土宗教理根本框架,楷定诸师误解的大根大本之处。由同一「观」字,可知两部释义关系之近密。故紧随《观经疏》之后。

又此部虽然也属于行仪,但其理论阐发特别是《五种增上缘义》一卷,对诸部行仪实践有普遍的指导作用,故置四部行仪之首。

剩下三部形式上都是偈颂体,聚为一类。其中《法事赞》是以赞偈的形式解释《阿弥陀经》,属读诵正行,列五正行之首;又为重经故,故置三部之首。

《往生礼赞》属礼拜正行,五正行之次,亦是寻常行法,故次之。

《般舟赞》主要属赞叹供养正行,五正行之末,以示法喜充溢,惭谢佛恩,依教奉行,专勤不怠,故殿后。

更摘录五部九卷之要点,编成《五部九卷摘要》《善导大师法语》两篇。

以上皆祖师原着,为全集之正卷,编讫。

此下为附录,附属于正卷,服务于正卷,以述明祖典之精义,此为述;仰赞祖师之高德,此为编。各如其次。

(四)标点:采用现代标点,不仅顺乎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也能加深对相关法义的理解。

有少数因句读不同而意义不同之处,即详审日本古版句读及有关古德释义,综合上下文意及善导大师一贯思想之精神,而予确定。

关于引号,除了通常引用句式之外,有必要特别点醒之处也加引号,如《观经疏》每段分科皆有「正明……」,这「正明」之后的内容皆是大师对当段经文的科判,特别关键故,加以引号。

如一一二页第一行:

  
  七、从「我今乐生弥陀」以下,正明夫人「别选所求」。

「我今乐生弥陀」是引文性质,加引号;「别选所求」即是当段科判,寥寥数字显明大师对当段经文意义的判定,特别重要故,也加引号,以期能引起读者注意。

此外,经文全句是:「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大师引文并不连续为「我今乐生极乐」,而是跳跃式地从「我今乐生」直接到「弥陀」二字,也即是以正报「弥陀」代替依报「极乐」;这并非一时疏忽,而是别有深意。即:有意隐去国土之名,刻意突显主佛之称,以彰显弥陀愿力为极乐庄严之根本,韦提别选之内因;佛德自摄国土德,往生只在称佛名。同时也说明韦提别选之国,乃是依报(极乐)同于正报(弥陀)、依正一体的涅槃报土,而非化土。

这从随后释文「此明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等来看,尤为明显。「弥陀愿胜,因行果感,报成极乐。」一切归根于弥陀愿力,是大师一以贯之的思想。为表达此等深意,所以在引文时特别从当段经文中挑出「弥陀」二字。

类似的句式,屡屡可见。或有以为是后人抄误,或有以为系大师随便着笔,或有以为乃所引经本有所不同……此皆不知大师身为弥陀化身,所说即是佛说,引文释义,确然不移,绝非随便平常,所谓「欲写者一如经法,一句一字不可加减」。

大师分文有两种格式:一、「从……下至……以来」。二、「从……以下」。前一种格式,经文分段起始、终结都很明确,说明相关意义在当段已表达完整。

第二种格式,不用「以来」而说「以下」,则经文分段终点不明,表明相关意义在当段表达尚未完全,而是一直贯穿到此后更远的地方。

如夫人从诸佛国土中特别选择求生极乐,她的意愿在当段经文中并没有完全地表达出来,而是贯穿到下段经文:「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才算完整。所以大师就用「我今乐生弥陀以下」这样的句式。

这又有什么特别的深义呢?如果夫人的意愿在「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一句中已经表达完全,而不贯穿于「教我思惟正受」,就成了唯愿无行,说说而已;可是夫人并非如此,她求的是必生不可,有愿还必须有行,所以必然地生发到下段的「教我思惟正受(行)」。也就是说,夫人发愿的时候就已经内含了行,不是空愿,而是愿行一体,愿行具足;愿行具足故,必得往生,非别时意。这便与《玄义分》「会通别时意」遥相呼应,而又毫无痕迹,譬如天衣无缝。

「会通别时意」中愿行具足,是具足于一句名号;此处夫人愿行具足也是具足于一句名号,所以经文说「阿弥陀佛所」,祖师引文专门挑出「弥陀」二字。

为什么凡夫单以称名,便愿行具足,必得往生?结合《玄义分》「六字释」及当段释文,明显可知:乃是因为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因、行、果、报」,结为名号,成为凡夫所有物之故。

又夫人是凡夫的代表,她这样发愿,求生极乐,我们也这样发愿;她因弥陀愿力而愿行具足,我们也愿行具足;她必得往生,我们也必得往生。

看似简单的引文,显示出大师的释义是多么的深远微妙,智慧是如何的广大无边,又是如何的慈悲至极啊!实在令人感动,佩服得五体投地。

(五)分段:本全集的分段比较明细,页面留空较多,一是通过分段使大师的思想尽量明细化,二是为了有较好的视觉效果。仍举《观经疏》为例。

见一二五、一二六页。

大师分科、释义,有其一贯次第及格式。

先是分科。格式为「从……至……以来(以下),正明……」

接下来总释,即总略地解释当段经文的主要意义。格式为「此明……」。

接下来别释,有两种。

一为「别引释」。即分别地引用经文当中有关语汇,加以解释。格式为「言……者……」。

二为「分节释」。不一一引用经文,而是将当科经文分成若干小节,分别加以解释。格式为「即有其(若干),(一)……(二)……(三)……」。如一八〇、一八一页:

仍然是分科、总释、别释。

不过总释用的是「斯乃……」的格式,这也是大师惯用的语式。比较起来,「此明」的格式,释义比较浅明一些;而「斯乃」的格式,有更深层探究的意味。

特别就一八〇页第九行:

言「说是语时」,正明就此意中,即有其七。

虽然引用的是当段经文冠头「说是语时」四个字,但接着详列七点,解释的却是全段经文。其中(一)是解释「说是语时」一句,(二)是解释「无量寿佛」一句,(三)是解释「住立空中」一句,乃至(七)是解释「百千阎浮檀金,不得为比」。

看上去引用的部分与所释的部分完全不吻合,难道是哪里出了差错吗?不是。大师这样的引文、释义,表明七节内容完成在同一时间,同在「说是语时」的当下。正当释尊对阿难及韦提希说「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之时,阿弥陀佛实时现在空中,放大光明,证明:一切凡夫人,只要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一切都在当下,释尊佛语在当下,弥陀应现在当下,众生往生在当下。故此引释,亦为兼破「别时意」。

这再一次地显明,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释义是如何的精妙深远,我们拜读大师的著作务必要有十二万分的谦恭,特别看到迥异寻常之处,更要具十二万分的审慎,而不要随便看过,甚至粗心浮慢地怀疑,是不是大师的教着哪里出了错误。

通过这样的分段,了解大师的释义次第,对我们理解大师的思想会很有帮助。

(六)字体:《观经疏》采用经疏合刊,经文用大粗黑体。全集祖师释文皆用宋体(台湾华康中明体),偈颂用楷体,重要法句加黑突出。

这样不仅排版清爽可观,读者对于重要法句也能一目了然,可以细细多思惟几遍,不致随眼一带而过,抓不到要点。

(七)眉注:祖师思想宏博浩瀚,五部九卷文渊义丰,初学者往往望洋兴叹,无处摸索。若能将祖典加以条理性的展示、要点性的提醒,提供一条可资依循的线索,实有莫大的帮助。这便是眉注的必要性。为此,编者对祖师教典进行了全面梳理,共加眉注约三千条。

眉注主要有两大功能:1. 显示科判。2. 提示要点。读者若能善用这些眉注,拜读大师著作时,便如同进入一座宏伟的城市,有各种指示路牌及重要场所标示一样的便利。

(八)边注:任意翻开一页,一看边注,便可立知当前在何部、何章、何节、何段,前后次序井然,于研读极为便利。

(九)摘要法语:以上虽然作了标点、分段、字体、眉注、边注等种种编排工作,但以五部九卷,浩若烟海,诸义交络,真实与方便并呈,正业与助业通显,不少人皆看前而遗后,看后又忘前,才执片段即失全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前后踟躇,左右茫然。所以,如能将全集中祖师最精要直截的法语单独摘出,编辑成章,更为直观明了。因此编有《五部九卷摘要》。

祖师教着虽然宏丰,其所确立之净土宗教理架构,一言以蔽之,即是「四二抉择」:要弘二门、念观二宗、正杂二行、正助二业;以「藉要门入弘愿、由观佛入念佛、舍杂行入正行、旁助业专正定」为其旨归。

「摘要」即是摘录能够极显「弘愿」、「念佛」的法语,按全集中五部九卷之编次,并各条法语在祖着中本来先后次序而编。

这样的摘录,每部祖着中各有哪些重要法语,以及其前后位置都很明了,形同五部九卷之精华浓缩本,但各则法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相对幽隐难显。故复将祖师相关法语按法义展开之次序,聚类编排,遂成《善导大师法语》。

两相比较,《摘要》更精简,不重复;《法语》有系统,更广泛,为显义之需要,有所重复。

(十)述义:如果只有编,而没有述,即使编得再精细,一般的读者还是很难直接从原着中把握祖师的思想核心,所以必须有所述义说明,以直接点出祖师思想之核心眼目,编述结合,才算圆满。

述义共四篇。

《全集编者序》指明祖师思想之核心在于「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观经疏编序》指出《观经疏》之两处眼目、两处心要。这都是直截根本而常人难识、常眼易迷之处。

《〈观经四帖疏〉纲要》则是系统阐释《观经四帖疏》教理的论文。《四部五卷概说》概要说明其余四部祖着之思想。

两篇序文及一篇纲要为述义之主体,从略至广,《全集编者序》义理最简约,最核心;《观经疏编序》居中;《观经疏纲要》最广。

(十一)图表:图表因为直观、明了,释义之功非文字所能比,一个好的图表,往往令复杂的结构顿时清晰,幽深的教理一目了然。

本全集共插列释义图表约四十幅。

(十二)祖师传记、年表:中日历代善导大师传记共二十八种。当代慧净法师所述《善导大师略传》,共三十七章,最为翔实。其立于广阔的时代背景,及深厚的历史渊源,依据事实,广泛显扬祖师盛德,最能激发后人崇仰归命之情;因参考多种历史文献故,具有订伪正讹之功。如旧传大师自投柳树而终,今由《略传》知为误引。

大师年表,纵涉上下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空间,博及中日两国各时代与佛教、净土宗密切相关的重大事件,可谓千年巨变,缩于一纸;万千人事,盈于目前。令读者不禁感叹历史的沧桑,而兴起时代的使命感。

(十三)索引:最后,根据眉注,编列索引,约两千条。

可知此《善导大师全集》之编述、排版、校对,为方便读者,力求完善,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今值全集在大陆出版之际,向他们表示深深的感谢。但最好的感谢,莫过于读者拜读这一部《善导大师全集》时的轻松法喜。

要说此全集编述工作还有哪些有待改善之处,我想有少数眉注需要进一步完善,再可增加几张主要的科判表。另考虑将来在大陆出简体版之《善导大师全集》。

最后诚请读者,若发现本全集有何错误之处,欢迎来信来电告知,以便再版时一并改正。

三、怎样研读《善导大师全集》

善导大师为净土宗的实际创立者,善导大师的教着思想即是净土宗教理的标准、权威,净土宗行人的指南、生命。今由无量殊胜因缘,《善导大师全集》得以在大陆印行流通,普赠有缘,值此机会,想就「怎样研读《善导大师全集》」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以供有心者参考。

应该说,要想通达大师全集,一线贯穿,了然无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鉴于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一,为顾全所有读者,本书将《善导大师全集》的研读课程,按从浅至深、由略至广的次第,分为三个阶段。每一阶段皆可毕业,也可继续前行;甚至每一阶段当中的任何一步、任何时间点,也皆可停顿或继续前行,皆由读者自行决定。

兹将《善导大师全集》研读方法列表如下:

阶段 第一阶段
目标 掌握一个核心──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分步 1.先读《全集编者序》,三遍。
2.通读「五部九卷」,一遍。
3.背诵《五部九卷摘要》。
4.熟读《善导大师法语》。
5.重读《全集编者序》,一遍。
6.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讲法光盘,一遍。
阶段 第二阶段
目标 贯穿一条主线──从「要弘分判」,到「要弘废立」。
分步 1.先读《观经四帖疏编序》,三遍。
2.熟记《观经四帖疏》组织图表。
3.通读《观经四帖疏》,三遍。 重温编序及组织图表,三遍。
4.顺逆各读《观经四帖疏》一遍,共二遍。
5.读《〈观经四帖疏〉纲要》,三遍。习题五道。
6.重温《〈观经四帖疏〉编序》,一遍。
7.分读「四部五卷」及相关《概说》,二遍。
8.通读《四部五卷概说》,二遍。
9.重温《摘要》、《法语》、《全集编者序》。 随兴 阅读祖师《传记》、《年表》。
10.再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光盘,一遍。
阶段 第三阶段
目标 由核心、主线,辐射到全面。
分步 1.寻读《观经四帖疏》,四遍。
2.重读《〈观经四帖疏〉纲要》,一遍。
3.重温《观经四帖疏编序》。
4.寻读「四部五卷」,四遍; 通读《四部五卷概说》,一遍。
5.重温《摘要》《法语》及《全集编者序》。
6.读《善导大师全集编序说明》。
7.依眉注,细读《观经四帖疏》,三遍。
8.依眉注,细读「四部五卷」,二遍。
9.《善导大师语录》《净土宗之特色》《净土宗 经论释要文》及相关,《导读》等,随意读之。

事先说明三点:

(一)拜读祖师教着必须与念佛同步,解行并进,学修相资。

(二)研读大师全集必须专心致志,在此期间,除净土宗系列丛书,可根据需要以相资佐之外,其他宗派经论著作,包括有关净土方面的言教,暂时通通放下,以免受到异学异见、别解别行的干扰,影响习读效果。

(三)上述课程为大陆弘愿寺将来开班讲解《观经四帖疏》等善导大师著作时,对听课学员之预备要求。一般读者,自行参考加减。

第一阶段

为初机读者所设。重点是掌握《全集编者序》所明大师教法之核心。以通读善导大师五部九卷(《观经四帖疏》四卷、《观念法门》一卷、《往生礼赞》一卷、《法事赞》二卷、《般舟赞》一卷),及《摘要》《法语》,对大师原着有一个初步感性的了解,即为功课圆满,而不论究竟读懂多少。

又分为若干步。

第一步,先读《全集编者序》三遍。

此序由慧净法师所撰,总十二页,大分三节:

1.从开始至第三页第二行「年表等文」,说明全集主要内容组成及编述缘起。

2.从「大师是」至第五页第三行「推重如此」,简略赞叹大师之行德。

3.从第五页第四行「大师依据」至最终,说明大师所确立净土宗教理之核心为「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此为序文之重点,指示全集「教眼」所在之处,特别关键,应当反复详读,至少三至五遍,以了然于心。

所谓「教眼」,就是一本教着的眼目、孔道,必由这里才能看明全着,必由这里才能汲取教法之乳。在经则称为「经眼」,在论则称为「论眼」,各宗祖师的教着也都有其教眼。不获此眼,总是茫然;一获此眼,全体透达。这是一定、自然的道理。

这让我想起吃椰子的经验。第一次捧着又大又实的椰子,简直不知道从哪下手。椰子有一个很硬的腔壳,椰汁就贮在当中。如果笨手笨脚地用刀硬劈,往往一片狼藉,椰汁泼洒一地。其实只要顺着椰子结蒂的地方,用刀切下去一小片,便会露出三个天然的小孔,用吸管插进去,顺势一吸,清凉甘美的椰汁立即盈满口中,源源不断。但是如果没有人指点,任谁也想不到那里会有几个天生的小孔。

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诸祖师的教典,也正如这神奇的椰子一样。文句精巧,收罗众义,如同椰壳;法味充足,如同椰汁;自具教眼,源源流现,如同椰孔;不遇明人,难知难识,如喝椰汁需人指点。

相信很多人,亦如笔者当初,拜读祖师教着,根本不知道还有什么「教眼」,只不过笼统地读过去。如果只是在文字上通读一两篇,便自以为了解了祖典的内涵,这和捧着椰子左右把玩一阵,然后放下,便夸口说自己已经喝到了甘美的椰汁,又有什么区别呢?也有人花了大力气,摸索文句,条分缕析,能说能解,但如果不知教眼之所在,不顺教眼看祖着,即使说来口沫横飞,写来字如山积,也是空费精神,一无所获;如同花大力气,砸碎椰子,椰汁遍地,未尝一滴一样的可惜。

如同椰孔一样,教眼是一部完美的教着本来自具的,后人是强安不得的。知道教眼的人自然知道,天然妙成,不假人为;不知道的人以为那只是你个人的看法。你有你的看法,我还有我的高见。不知其所谓的高见,言而无义,乃至曲解祖意,恰如椰壳上画出的孔是吸不到椰汁的。

慧净法师所写的《编者序》便起到了指示教眼、提供吸管的功能。

一般人,往往不会重视此《编者序》,上来便兴冲冲地要去研读原着,他们的想法是:

1.我要读的是祖师原典,又不是要读后人写的东西。

2.以我的智慧与能力,完全可以自己读原着,不必受他人指手画脚。

3.序文皆是一般性的介绍,没有什么实质的内容。

4.若看别人对善导大师思想的阐释,可能会影响我的独立思考。

这些不是出于骄慢心,就是因为浅薄无知的缘故,往往到头来不是弄得一头雾水,兴致全消,就是执其只鳞片爪,以为全得。笔者也曾犯此毛病,故奉劝有缘诸君,最好能虚心静气,从研读此《全集编者序》开始,便会有一个很好的线索。果有真知灼见,只会越磨越光,断不致被它隐没。

还需说明,人很少能做到不先入为主的,故读此序文及祖典,最好是将我们原先所学,彻底放空,以一种空荡荡、不评断的心来读,保持心平气和,做到理性客观,才不会被所知障所障,不会下意识地逢迎或抗拒。

第二步,通读「五部九卷」一遍。

第一步完成后,最好休息一两天,加强念佛,以便让大脑有一个缓冲的时间。

第一部祖典是《观经四帖疏》,在前面慧净法师也写了一篇非常精妙的《观经疏编序》,如果有兴趣有能力可以读,如果兴趣能力稍弱,也可跳过,后面接下来几张组织图表也是一样。我们就直接从十九页《观经玄义分卷第一》开始。

初读祖师原着,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想要有多么深入的理解,一定要理解多深,收获多大。实在说,我们不是那个根机。这种不切实际的躁妄心,要么会导致因噎而废食,要么会产生许多误解。

具体来说,有几点:

1.书页上面所标眉注,暂不理会。

2.黑体字的部分,多加注意。

3.逐字逐句,心平气和往下读,遇到读不懂的、觉得费劲的文段,忽略而过。要知道这是初读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不必沮丧。

4.读到法喜处,稍作停顿思惟,慢慢涵养。

5.觉得大脑累了、满了,随时休息,加强念佛;等大脑恢复空灵有力,再续前读。

6.《观经疏》一遍读完,可翻至前第十四页,看一下几张组织图表。五部全部读完,翻至最前面扉页,将五部九卷组织图表看一遍。

必须说明,整个全集的研读过程都是和念佛相交织的。善导大师思想的最终归结就是「一向专称」,所以只要一向专称,念念不舍,自然合于大师思想。

祖典甚深,佛意不测,欲凭自己的蝇头小智摸猜祖意,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一方面虔敬于念佛,一方面谦恭于诵读,则弥陀光明自然加持,法语入心自会发酵,积习温熏,如佳酿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会有醇郁的法香飘出。所以不能急,也不必急。

第三步,背诵《五部九卷摘要》。

当第二步完成,五部九卷都通读一遍之后,一般来说都会觉得法喜,但具体也说不出来到底是法喜什么;会觉得很有收获,但也说不出是什么收获。总之,朦朦胧胧的法喜、收获。这就已经很好了。

我们确实有理由欢喜,要知道祖师这几部伟大的教着,可是一千多年来多少高僧大德,乃至弘扬净土的大师都无缘拜读到的,今天我们读到了,这要多大的福德因缘啊!难道不值得欢喜么!但如果有人说:「我并没有觉得什么法喜收获。」那也没关系,也不是白读,一样的有功效,只是还没有立即显现而已。

终于将善导大师五部祖典通读了一遍,我们可以为自己小小的庆贺一下,暂停七至十天,让大脑放松一下,不增加思惟负担,只管念佛。

接下来拜读《五部九卷摘要》。

《摘要》共六十六条法语,有些我们觉得会熟,有些依然不熟悉。现在可都要全面熟悉了,反复读诵,力争能够全部背会;即使不会背,至少也要读到烂熟。因为这些都是祖师最重要的法语,最精华的部分,属于结晶性质,而且很短、很好懂、很好记,很美、很有力量;在编排时分成若干的小段,读起来又不累。

可以抽一段时间,专门当做早晚功课来读诵,读完就念佛。你会越读越欢喜,越读越觉得有力。

读得比较熟了,就翻看各条法语在原着中是哪一段,再就其前后意义看一看,想一想,但也不必太着力,因为现在还不到火候。着力过多,恐不免穿凿。

第四步,熟读《善导大师法语》。

第三步《摘要》读得熟了,有些人会有不再想往下看的感觉,因为太好了,太美了,他想在那里多停一段时间,那自然是可以的。不过,《法语》与《摘要》属于同一性质,只是编排形式不同,不会冲淡读《摘要》的法喜,不会打闲岔,反而会从另一个侧面增加你的法喜与受益。如同手持一颗美丽的钻石,爱不释手是自然,但转一个角度,看看另一面的光彩,不是很好吗?

《摘要》按祖师著作分成五部分,编排按其在全集的先后顺序;其中的每条法语,也是按其在原着中的先后位置。所以《摘要》相当于大师五部九卷的浓缩本。《法语》按法义性质总分八类,根据法义展开的次第编其先后。也就是将祖师原着法语次序打乱,按其性质进行分类,同一类别的合集在一起,再按法义展开的次第,及各法语间的相互关联度,进行重新编排,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比如「一、弥陀本愿力(本愿)」总收十九条法语,这十九条法语分布于祖师所有五部九卷之中,属于异部异处,同时宣明「弥陀本愿力」这一主题,这样就会给我们极大的信心,也给我们提供了对比可参的极大方便。

《摘要》主要是「诵读」,多读诵,少思惟,读久读熟,其义自现。《法语》主要是「参读」,边读边参,边参边读,切磋琢磨,义更明朗。所以《法语》必然列在《摘要》之后,有了熟读《摘要》的基础,才有可能参读《法语》,也有必要以读《法语》而形成较为系统的法义认识。

不过,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是初读者,所谓的参读,也是各就自己的思惟力而已,不可能有多么深入的,大致有这样的观念就可以了。

第五步,重读《全集编者序》一遍。

相信现在重读感觉与前面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说前面还有强记硬背的感觉,现在就觉得亲切自然多了。

所以要重读《全集编者序》,就是要把前面我们学读的内容作一个归拢总结,使不至于太散漫。

第六步,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讲法光盘一遍。

这一步,也可称为「附加步」,我们换一种稍微轻松的学法方式,即前面都是用眼读的,这一步是用耳听的,即是将我所讲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共43集,从头到尾听一遍,不管以前听过没有。即使听过,我们有了第一阶段的学读基础之后,再听效果是不一样的。可能有人手边没有光盘,可以索取,免费结缘。

这一步的重要性,在于将自己看书所理解的与法师所讲解的进行融和;有所融会贯通,自然会有提高。如果只是听法师讲,而没有自己看祖典;或只是自己看,而没有听法师讲解,可能都会显得有些单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虽然不是全面讲解祖师的原着,但祖师最重要的法语思想都有讲到,对于我们理解祖师的思想会很有帮助。

此后,如果你觉得自己年龄较大,记忆力、理解力都差,不想了解更多文句,只想念佛,那正好可以安心念佛。如果有好的善法欲,想更进一步研读祖师著作,听一遍《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讲法光盘,也会坚固第二阶段闻法的基础,如同给庄稼预下底肥一样。

第一阶段到此为止,需要熟读熟记的是《摘要》或《法语》,如果嫌太长,理解《全集编者序》中「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八个字,纳入脑海,就算毕业。

第二阶段

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重点研读《观经四帖疏》,将这部开宗立教的祖典义理初步贯通。也分若干步。

第一步,先读《观经四帖疏编序》三遍。

此《编序》结构、释义都非常明朗,应该说多读几遍自会明白。但由于大师教着失传千年,整个佛教界对大师思想都太陌生,我们初次接触,会感觉与原来对净土的认知体系差别巨大,有人可能不自觉地有所抵触,一时难消。毕竟,熟悉的事物会让人觉得安全、可靠,陌生的事物往往让人觉得不安全、不可靠,这在环境、居处方面如此,在精神、思想方面更是如此。如《编序》所举大师「要弘分判」之文、「要弘废立」之文、「二种深信」之文、「正定业」之文,皆是千年来所有弘扬净土的典籍中见所未见、时人闻所未闻的,所以更应当心怀谨慎:我们正在接近一个我们自以为非常了解,但其实完全陌生的领域──纯正的净土宗教理。它可能震荡乃至颠覆我们原来的认知,而展现出一种全新的面貌。

《编序》将《观经疏》一部所说,简略地结为四大支点,即上面所列四条要文,而以「眼目」、「心要」两股教行交络之线说明之,最后收束为「信弥陀本愿之救度(本愿──教),称弥陀本愿之名号(称名──行),生命与弥陀成为一体(入报──证)」之「一理」。也就是先收为四,再收为二,再收为一──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所谓「眼目」,是用来看的,属于「教」,也就是理论。真理永远是一,不可能是二。所以真正的眼目不可能有彼此相分的「二」,这里说二,不过是为了表达的方便,因为有二文,分别处在疏的不同位置,故说二处。其实说的是一件事,如指同一物体,而说有始终两端一样,虽有始终两端,终究还是一物。这二处眼目也一样。

「要弘二门判」之文,处于全疏开宗明义的地方,正是起始;「要弘废立」之文,处在全疏归宗结顶之处,正是终结。分判之始,已经指向废立之终;最后废立,正由当初分判而来。如此首尾呼应,一线贯穿,则全疏文文句句,无量妙义,旋开旋收,无尽转折,无不赅罗无余。如鱼之脊骨贯穿首尾,所有支骨身肉无不尽摄。以鱼为譬,由「要弘分判」至「要弘废立」便是全疏的脊骨,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便是支骨分节,所有文句便如全体身肉。这是我们欲通达全疏教理必须掌握的关键线索。

教是能诠,行是所诠。所谓「心要」,即是将如上教理落实在行人心中的要害之处,故属于「行」,也就是实践。落实「要弘分判」,故有「二种深信」,由要门磨砺而建立「机深信」,由弘愿摄受而建立「法深信」;落实「要弘废立」,故有「称名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眼目虽说二处,最终落点在要弘废立之一向专称,宗旨所归故;心要虽说二处,最终落点在一心专念之正定业,事理无遗故。「要弘废立」之文与「正定业」之文,所说全是一事。或说「一向专称」,或说「一向专念」;或说「望佛本愿」,或说「顺彼佛愿」。因中凡夫称名,成正定业,生命与弥陀一体;果上报土往生,入正定聚,光寿与弥陀齐同。可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为全疏最终结点,亦为净土宗教理的核心。

此《编序》至少读三遍,时间不宜太快,每天或隔天读一遍。

第二步,将「《观经四帖疏》组织图表」暗记心中。

此表暗记于心,对我们下一步的阅读非常有帮助,易取事半功倍之效。如一时记不全面,则能记多少算多少。

第三步,读《观经四帖疏》三遍。

前面读《观经四帖疏编序》及背记组织图表,都是预备阶段,因尚未熟读祖师原着,免不了会有人有疏离感,不够亲切。所以,下面接着就要直接读《观经四帖疏》三遍。

第一遍,直接读过去,如同第一阶段读「五部九卷」之法。读毕,再将《观经疏编序》及组织图表温习一遍。

第二遍、第三遍与第一遍同,皆先读《观经四帖疏》,再温习编序及组织图表。

三遍读完,应该对《观经四帖疏》心中有了一个大体的轮廓,随着对祖着原文的熟悉,思惟理解力也会渐渐加强。

第四步,顺逆各读《观经四帖疏》一遍,共二遍。

所谓顺读,即是有意识地以《观经疏编序》所指示的二处眼目、二处心要为线索来读,特别注意黑体字的部分,及其上面的眉注,目的在贯穿全着血脉。

所谓逆读,即是有意识地对《观经疏编序》所揭示的眼目、心要,抱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特别从祖典中寻找反面支持的论据。

通过顺逆二读,相信每一个人都会有特别深的感悟。

到此,我们对《观经四帖疏》这一部祖着已经读了六遍,虽然还说不上有多么深的理解,但已经不算陌生了,可以进入第五步。

第五步,将附录《〈观经四帖疏〉纲要》读三遍。

先读一遍《印光大师赞善导和尚》。

《纲要》三遍读完,我们来做几道习题。

第一题,先翻到前面目录十四页,将《纲要》共十三条目,看上两三遍,看自己是否有些整体感。

第二题,接着细看每一条目时,是否能记起本条目下的内容,如果比较模糊,就按条目下的页码翻到正文,稍微对照以提醒;接着再回到目录下一条目,如是十三条目逐一细看完毕,然后再将十三条目总看一遍。

第三题,题名是《〈观经四帖疏〉纲要》,为何内容第一条及最后第十三条,要牵涉到「五部九卷」?是否文题不相应?

第四题,思惟此十三条目前后次第关系,如果将十三条目次第替换会如何?

第五题,能否将此十三条目画出一张组织关系图表?

第六步,重温《〈观经四帖疏〉编序》一遍。

我们已经将《观经四帖疏》及《纲要》读了多遍,脑中有了一大堆的收获,正像搬家一样,搬来了一大堆东西,需要简洁化地规整一下。这是我们重读《编序》的必要,也如同练功之收功一般。

到此为止,你对《观经四帖疏》及善导大师思想的了解,已经有某种程度的定见,具有了一定的鉴闻能力,即如果有人讲说善导大师著作、思想,你能听出来他是否讲在了点子上;不再会随人附和,或心中不定。这实在是值得恭喜的!

下面休整一段时间,加强念佛,再接再厉。

第七步,分别各读「四部五卷」每部及相关《概说》两遍。

方法是,先将每部前面的组织图表暗记心中,然后也如第一阶段直读原着,读完再翻到附录《四部五卷概说》,去看这一部的概说。比如欲读《观念法门》,先记前面的组织图表,然后直读,读毕,即看《观念法门概说》。每部这样,皆读两遍,有关概说也看两遍。

第八步,通读《四部五卷概说》两遍。然后根据八〇四页「具疏之要点」所作的提示,将《观念法门》「摄生增上缘」及《往生礼赞》「前序」、「后序」再重看一遍。其余感兴趣的要点,也可随时翻读。

第九步,重温《摘要》、《法语》,及《全集编者序》;随兴阅读祖师《传记》、《年表》。

第十步,再听《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讲法光盘,一遍。

此次再听讲法光盘时,你会发觉:怎么原来很多疑问光盘中都有解释,而我上次竟然没有听到呢?

这说明你的思惟、理解力大有提高,以前没有注意到的,现在注意到了;以前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

人就是这样,初读、初闻我们不熟悉的,我们脑中会自然有一个「筛选屏障」,它只选择我们能接受、能理解的部分,而将大部分暂时还不能接受、不能理解的部分,自然屏蔽,如同不存在一样。其实它原本就存在在那里的。只是因为我们对新思想消化吸收能力很弱,如同营养食品进入胃中,因不能消化吸收,怎么进来又怎么出去一样;我们虽然从头到尾地读了、听了,其实吸收的只是一小部分,很大部分漏失出去了。这是大脑下意识的功能。甚至有些所知障特别强的人,他怎么读也只能读到他脑子中原来有的东西,而丝毫不能接受新思想,所以在他读来,「善导大师的思想与一般净土教说是一样的」,也就不足为奇了。不然怎么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又不然怎么说「书读百遍,其义乃现」?

特别是祖师的教着,义理深蕴,没有明眼善知识的指导,没有坚定的信心、长期的熏习、缜密的思惟、念佛的加持,所知所见,皆是皮表浮浅,不足为论。

通过前面两阶段的学读,可能有人觉得很满足了,认为我对于善导大师思想的了解已经很深入了。其实深入还谈不上,不过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相对于时下绝大多数净土行人来说,能通过上面两阶段的学读,还是不多的。遇有别解别行、异学异见之人来相妨难,虽未必有智辩力摧伏,但已有信心力自守,诚属难能可贵矣!

第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点」的掌握,这个点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第二阶段是「线」的贯穿,这条线就是「要弘分判──要弘废立」。

第三阶段是「面」的展开,把第一阶段的点、第二阶段的线分布延展到祖师全集的各个方面。这样由点而线,由线而面。

第三阶段,也分若干步。

第一步,寻读《观经四帖疏》四遍。

所谓「寻读」,即是怀着某种目的,搜寻式的阅读,而不是一字一句的阅读。前面两阶段已将此疏敬读过六遍,相信有关文句、组织应基本熟悉。此番寻读,乃是就《〈观经四帖疏〉编序》中所列四要文──要弘二门判之文、要弘废立之文、二种深信之文、正定业之文,以之为线索,而在全疏中从前至后搜寻与其意义相同、相近的法语,目的在贯穿全疏法义血脉,如同打通人的周身经络一样。

比如,第一遍,以「要弘二门判」为线索,我们会注意到,念观二宗、正杂二行,其实与要弘二门属于同一性质,不过表达角度不同而已;另外,全疏中或单说要门,或单说弘愿,或要门、弘愿合说,或表面说要门,内里说弘愿,或抑要门而扬弘愿,或顺要门而入弘愿,总之,你能看得越细越好。

接下来,分别以要弘废立之文、二种深信之文、正定业之文为线索,看三遍。由于这四条要文,其内在义理的一致性,所以疏中很多文段,都有四条要文的共同含义,也都可以从四要文的各自角度来解读,这不会让我们感到重复无味,反而会觉得法喜重重。

第二步,重读《〈观经四帖疏〉纲要》,一遍。

第三步,重温《〈观经四帖疏〉编序》。

第四步,寻读「四部五卷」,四遍。通读《四部五卷概说》,一遍。

方法如上寻读《观经四帖疏》。为什么《观经四帖疏》中的四条要文也可以拿来在「四部五卷」中寻读呢?因为《观经疏》是善导大师建立净土宗教理的根本性著作,其思想是贯穿于所有「五部九卷」的。这样读来,我们会觉得尤为亲切,「五部九卷」教理之一致性也得以更加鲜明。

第五步,重温《摘要》、《法语》及《全集编者序》。

所谓重温,都有复习、总结、提高的作用,并非可有可无,也非贸然安排;是到了一定的时候,就需要重温,以取得更好的效果,所谓温故而知新。所以,不要有「我已经读过了,知道了,不必再看了。」这样的想法。真正会读书的人,不怕重复,也不觉得有重复,因为一遍有一遍的作用,反复读也会有新的收获。

第六步,读《〈善导大师全集〉编序说明》。

第七步,依眉注,细读《观经四帖疏》,三遍。

通过读《全集编述说明》,我们会知道这一部《善导大师全集》的编序是用了很多心血的。如标点、段落、字体,尤其是眉注,有其特别的作用,它为我们提供了读解大师全集很好的工具,如果不知善加利用,那真是太可惜了;如果善能利用,理解祖着就会十倍、百倍地加强。如同现在的计算机排版软件,有很多工具可以用,会用的灵妙无穷,不会用的就显得很笨拙。

前面,我们一直没有强调使用眉注等编排工具,因为还不是时候,可能不会用,反而徒生缠绕。现在,对祖师著作的文句、结构、主要思想都有了相当程度的熟悉,这时候应用眉注来细化深入了解,正是时候。

比如二四页,善导大师解释经题「无量寿」三字,根据眉注很清楚地知道有两种解释:

1.所念之名(标在二四页正文第九行上面)

2.所观之境(标在二五页正文第四行之上)

「所观之境」四字为疏原文,「所念之名」为根据疏文之义所加。因为疏文当中说「此地汉音」、「西国正音」,又特别举出「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然是称念佛名而有音声,故与「所观之境」相对应,标以「所念之名」。

这样的眉注,显明大师从「无量寿」三字当中解出两种三昧,「所念之名」为念佛三昧,「所观之境」为观佛三昧。虽含两种三昧,但大师意以念佛三昧为主,所以经中虽然观佛三昧说在前,念佛三昧说在后,但大师此处将念佛三昧放在最先,而引文也是正式性的解释,即「言……者,乃是……」的格式。下面的观佛三昧,不仅次序上在念佛三昧之后,引释的文体上也是转述性的解释,即「又言人法者,是所观之境」。是从上面解释念佛三昧「人法并彰」一义当中,转而释出观佛三昧之义,所以加一个「又」字,表示本有一义,此又一义;也可知观佛三昧从念佛三昧而开,必当归入念佛三昧。

这不仅与下面宗旨门所说观佛、念佛两三昧相应,也与前面序题门要门、弘愿分判相应。观佛即是要门,念佛即是弘愿。可说承上启下。本来「序题门」的含义就是:序说《观经》一部的主题、内容及缘起等。《观经》一部所说尽在经题之中,如果经题中不含要门、弘愿,观佛、念佛双重含义,祖师又是依据什么做出要门、弘愿的分判呢?

再看「所念之名」下更列三重眉注:

(1)六字正音

(2)名义一体

(3)人法并彰

「六字正音」表明念佛以称六字为主,发音以不加翻译的梵音为正,即是「南无阿弥陀佛」。如《观经》下品下生,知识教劝的时候,译者为表意明朗,用此地汉音说「称无量寿佛」,实际称念的时候,则是用的梵音六字,「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

「名义一体」是说明:「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与「归命无量寿觉」的意义是一体不分的。即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人不一定懂得这六个梵音翻译的意义,但只要他念这尊佛名,自然具有「归命无量寿觉」的意义在当中,而自然获得往生。如同下品生的人,善知识未必有时间详细讲解六字梵音的含义,只让临终者称念就好了。我们在现实助念中往往遇到这样的情形,即被助念者一点不知「南无阿弥陀佛」梵汉翻译的意义,但念佛也往生,而且瑞相昭著。

「人法并彰」:人即是阿弥陀佛本人,也就是佛身、佛体;法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法,也就是无量寿名号之法。人法并彰,是说阿弥陀佛这尊佛,是「名号即是佛身,佛身即是名号」这样一尊佛,是「称佛名号,即被佛救;欲获佛救,只需称名」这样一尊佛。人不离法,法不离人。佛身全体显现为名号,名号具备全部救度功能。经言:「我若成正觉(人),立名无量寿(法);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人法并彰)。」

人法并彰故,第十六观下品众生一声称名,阿弥陀佛应声即现,迎接此人得生净土。人法并彰故,第九观阿弥陀佛真身相好、无量光明,唯摄取称名念佛众生而不舍。人法并彰故,第七观中,释尊正说「我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之时,无量寿佛实时住立空中,显明:住立空中的无量寿佛本身(人),即是除一切众生苦恼的法。韦提夫人,当下安心,证得往生。

故从眉注,清晰地知道,将「无量寿」解释为「所念之名」有三重含义:一、如何称念佛名?六字正音故,称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二、称此佛名有何意义?名义一体故,自然成为「归命无量寿觉」。三、归命此人,有何作用?人法并彰故,自然契入无量寿法,得不死之生命,获无生之往生。

「所观之境」下也列二重眉注:

(1)依报。其下又二:①总列三严 ②别就观门

(2)正报。其下又二:①总列主众 ②别就观门

则大师释义甚为明显,即是将整个极乐所有依报、正报,一部《观经》十三定观,通通收在无量寿觉之「人法」,也就是阿弥陀佛名之下。则从念佛开出一切极乐依正之观,亦从十三定观归入念佛,意义就非常明显了。

因为眉注字少,又因为一般人对善导大师思想教理比较陌生,遇有些眉注不太好懂,那就要结合眉注下面的正文,再由前后眉注之间的关系,多看几遍,也能明白。

如果善用眉注的话,会感受到祖典的内容顿加丰富数倍,如同广大的殿堂展示在面前,内含无尽的宝藏。

所以要读三遍,因为依据眉注、读解原着是一种新的形式,第一遍主要是一个熟悉过程,第二遍比较上手,第三遍较为顺畅。

第八步,依眉注,细读「四部五卷」,二遍。

四部五卷相对部卷分量较小,组织结构也比较简明,比较容易掌握一些。但《般舟赞》赞偈很长,本身无明显分段,要整体掌握可能较费力一些。

第九步,《善导大师语录》《净土宗之特色》《净土宗经论释要文》及相关《导读》等,随意读之。也就是在一个更广大的背景下,来理解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此后,若大陆弘愿寺有开班详细讲解善导大师的著作,即可听有关讲法录音。若无,唯赖个人专心精研。

研读祖着,并非以寻文摘句、钻研学问为目的,而是以落实专修、自信教他为目的。从个人念佛来说,善根淳厚的人,哪怕读懂一句,从此专心念佛,往生也是不增不减、丝毫不受影响的;但以化他劝信来说,深入祖师教理会更殊胜。又就一般人坚固信心、专修不怠来说,深入祖师教理也是强大的力量来源。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