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的救度

──信受弥陀大慈悲大愿力的救度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十六日
讲于净土宗台北弘愿念佛会

净土法门以易为特色

净土法门有一个特色就是「易」,任何人只要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因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靠我们功德的大小或者念佛功夫的高低,更不是靠我们的身份,完全是依念佛而凭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救度。

任何人,不管出家在家,会修行不会修行,是平生还是到临终最后一念,只要念佛愿生,都必定往生极乐。所以,净土法门不仅在教理上容易理解,在实践上也容易实行,因此说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简而不繁,易而不难,浅而不深,明而不昧。

信受弥陀救度

净土宗宗旨共四句:

  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

今天和大家研讨、分享的是宗旨的第一句:信受弥陀救度。

「信受弥陀救度」是略讲,完整地讲就是「相信、接受、领纳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积极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所以今天讲义的标题是《信受弥陀救度》,副标题是《信受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愿力的救度》。

净土法门是讲弥陀慈悲的救度,不是讲我们要如何刻苦地修行以求解脱。

佛教是讲修行的宗教,学佛如果没有谈到修行,就不是学佛;而且正因为有种种的法门让我们去修,所以我们才向往、喜好佛教,同时崇敬佛教。净土法门却是讲慈悲的救度,不是讲精进修行以求解脱,感觉不像佛教,不能让人崇敬、向往:这或许是大多数人在观念上多少存在的困惑。

其实,一个如实的修行人,当以佛法这面镜子来鉴照自己的三业行为时,学佛时间越久,越会深深惭愧自己是一个不会修行的人,这时候就会企盼、追求一个虽无力修行而也能获救的法门。尤其生死心越恳切,无常观越深厚,对自己的起心动念就越有深刻的微细反省,自然便会更加迫切地追求解脱获救的法门。

无常观、罪恶观、生死心,这些都是学佛人基本上应该具备的。越是具备这些道基,就越能了解自己是怎样的根器,也越知要依照佛陀所说的,假借这辈子难得的人身,珍惜难遇的佛法,而来解脱生死轮回,所谓「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佛陀出世的终极目标就是救度所有众生,佛教的特质就是「慈悲」,而佛教的大慈大悲更是大到任何一个众生都能获救。假设有的众生能依佛法而得利,有的众生却不能依佛法得利,那就不是真正的佛法了,因为真正的佛法是平等的,是彻底救度的,没有一个众生会被遗漏的。也就是说,佛陀说法四十九年,必定说出任何众生在这一辈子就能够获救的法,使一切众生都有光明、有希望,否则释迦牟尼佛岂不是白白出现在这个世间?

纵观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之中,只有净土法门能显露出佛法的真实利益,显示佛陀大慈大悲之所在,也就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的救度。

一、慈悲的重要

  《观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观经》就是《观无量寿经》,是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所谓「正依经典」,就是主要依据的经典。

《观经》清楚、明白地对佛心下了定义:「佛心」就是大慈大悲。如果佛没有慈悲,或慈悲不够大,那就不是佛;换句话说,佛教如果拿掉「慈悲」两个字的话,就不成佛教了:可见慈悲对于佛教、对于佛、对于学佛是多么重要!

「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在佛教里,慈悲分为三种层次:小慈悲、中慈悲、大慈悲。小慈悲就是「众生缘慈」,中慈悲就是「法缘慈」,大慈悲就是「无缘慈」。

「无缘」就是不讲条件的。不用根据任何感情、对象或者理论而生起的慈悲,叫作无缘慈。无缘慈唯独佛有,它的功能力用是什么呢?在于「摄诸众生」。

「摄」是保护、救度的意思。凡是佛,必定具有大慈悲的心怀来保护、救度众生。所以,大慈悲一方面是就心来讲的,有慈悲的心;一方面是就力量来讲的,有救度众生的力量。

  《涅槃经》言:「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学佛修行不管要成就哪方面的境界果位,都不离开一个根──「慈悲」。慈为根本,这个「慈」包含「悲」。不管是声闻、缘觉的次第,或是十二因缘的功德,菩萨的三学六度万行与发菩提心,都必须以慈为根本。如果没有慈的话,不但没有诸佛如来、菩萨,也没有一切声闻、缘觉。虽然声闻、缘觉偏重般若,但也含有爱心。

  慈悲为诸佛心念、佛道门户、佛道根本,是所有善根根本、万善根本、诸善中王、众德伏藏、一切众生所归依处。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由这一段更可见慈悲的重要性。

「慈悲为诸佛心念」:也就是《观经》所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道门户」:进入佛门,成就佛道,也是从慈悲开始。

「所有善根根本」: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持五戒、行十善,也必须以慈悲为这些善根的根本。

「万善根本」:任何诸善万行,都是由慈悲所生。

「诸善中王」:慈悲的心是一切善、一切行的王。五戒也好,十善也好,六度也好,在这些当中,「慈悲」是最高、最尊、第一,所以说是「王」。

「众德伏藏」:一切的善行所累积的德,所谓「行善积德」,慈悲是众德里面的核心,所以说「众德伏藏」。

「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十方三世一切众生,最终要归到哪里?归到「慈悲」。净土法门是先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这样自然就能证入与阿弥陀佛无二无别的慈悲、智慧、光明、寿命。否则,在这个娑婆世界,无论我们多么想要有慈悲心,事实上不但无法有真正的慈悲,而且只要业力因缘现前,任何坏事都做得出来。

「慈悲之亲,重于血肉」:我们的生命有两个,一个是肉体的生命,一个是法身慧命。肉体的生命是一个暂时因缘和合的假象,没有实在的个体;法身慧命也就是佛性,佛性永远不生不灭,而佛性的内涵就是慈悲。所以慈悲与我们最亲,和我们是一体的,而且永不变动,永不消失,所以说「重于血肉」。

「世世相随,虽死不离」:如果能够培养出慈悲心,无论过去、现在、未来,它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即使肉体的生命消失了,慈悲的心还是在阿赖耶识当中,让我们在未来世得到好的果报。

所以,「慈悲」这两个字我们要好好去体会、培养,使之成为我们生命的全部。也就是要培养慈悲的心念、慈悲的行为,使慈悲融为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个性,最后成为我们的生命。因为佛就是慈悲,我们学佛就是学大慈悲。

净土宗的宗风俗谛就有一条:「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当然,我们都有贪瞋痴,而且烦恼炽盛,业障深重,虽然懂得道理,甚至讲得天花乱坠,滔滔不绝,可是一旦逢缘遇境,涉及自身得失休咎时,旷劫以来的烦恼劣根性就立刻浮现出来。因此所行与所讲变成截然不同的两件事,而且常常是天差地别。因为我们内心的贪瞋痴种子,已经潜伏好多劫好多世了,非常坚固。就如《地藏经》所讲「众生刚强,难调难伏」「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虽然如此,如果对于佛的慈悲多体会、多熏习,就不至于个性这么刚强、顽劣、桀骜不驯,转而能为别人设想,体贴别人,增加一点柔软的气氛,多少可以吃亏不计较。

我们愈体会慈悲,就愈能靠近佛、信受佛;对弥陀的慈悲(也就是弥陀的佛心)有理解的话,就较能培养慈悲为人、牺牲自己、奉献自己的个性,也容易信受弥陀的救度。

二、慈悲的定义

㈠ 与乐为慈,拔苦为悲

这是就慈悲的定义来讲的。什么叫作慈?与乐为慈;什么叫作悲?拔苦为悲。

  《大智度论》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大智度论》是龙树菩萨所作。龙树菩萨说,给一切众生快乐、喜乐、安乐就是慈,而且是大慈。「一切众生」,十法界的众生。十法界当中分为四种圣人与六种凡夫,所谓「四圣六凡」。四圣就是佛、菩萨、声闻、缘觉;六凡就是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还有人、天。其中四圣(四种圣人),他们已经离开三界六道轮回,可以说已经离苦得乐,都处在涅槃的快乐当中。至于有苦需要给他乐,或者没有乐需要给他乐的,就是六凡(六种凡夫)。因此这里所讲的「与一切众生乐」,主要是针对六种凡夫来讲的,尤其是针对人间的众生与三恶道的众生。

人道的众生有苦有乐,但其实都是苦的。人的感受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这三受都是苦的,所以三受是三苦,所谓苦苦、坏苦、行苦。苦的本身是苦,所以这叫苦苦;乐指当下快乐,但乐总会过去,乐过了之后就不乐了,所以叫坏苦,所以乐也是苦;为什么不苦不乐也是苦呢?因为活着就只是五蕴在维系,不停地运转,所以也是苦的一种,叫作行苦。

佛陀说人生一切都是苦,而且苦海无边。为了让众生了解苦,并且离苦得乐,佛陀才说了四圣谛──苦、集、灭、道。有人误解佛法,认为佛教太悲观,老是在讲苦。其实不是这样的,佛教是把宇宙人生的事实告诉我们。我们众生长劫轮回,对苦已经麻痹、不认识了,因此四圣谛法中,虽然佛一开始先说苦,但是目的不是在苦,而是在乐,佛陀告诉我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但是是可以离苦得乐的。

「大慈与一切众生乐」:众生,有看得到的人界、畜生界的众生,也有看不到的众生,如天界、饿鬼界、地狱界的众生。这些众生中,有的是亲戚,有的是朋友。大慈则是平等地使所有的众生──不管是亲人,还是外人,或者小动物,或是看不到的饿鬼、畜生,都平等地使他们获得安乐,这就是大慈。

「大悲拔一切众生苦」,使一切众生都能够离开痛苦,这就是大悲。众生的痛苦是惑、业、苦,大悲就是使一切众生一方面离开六道,同时断除烦恼,所以说「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十地经论》言:「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

这段法语与《大智度论》所讲的本质一样。「慈」就是给任何众生欢喜快乐的因以及快乐欢喜的果;「悲」使一切众生拔除、离开苦的因与苦的果。忧苦的因,就是烦恼,忧苦的果,就是生死轮回,所谓惑业苦。意思就是:令众生离开生死轮回,又让他们断除烦恼,甚至获得成佛之乐。

「乐」有好几个层次,真正的乐是大乐,大乐超越一般的苦与乐,也叫作涅槃之乐,这种乐只有佛才拥有。那所谓「大慈与一切众生乐、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岂不是要成佛才能达到「同与喜乐」?

极乐世界的乐就是超越苦乐的乐,因为一般的乐是相对于苦来讲的,既然没有苦,也就无所谓乐,此乐超越相对性,是不生不灭,自性本具之乐,涅槃真性之乐,无明尽除,真如自性全现之无为乐,因此名为极乐。

  给与众生安乐之心是慈,拔除众生忧苦之心是悲。

这也就是与乐为慈,拔苦为悲。

㈡ 拔苦为慈,与乐为悲

这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

  《涅槃经》言:「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拔除众生不好的(也就是痛苦的)叫作大慈,给与众生无量的利乐叫作大悲。

  《往生论注》言:「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这意思跟前面一样。

  给与众生安乐之心是悲,拔除众生忧苦之心是慈。

第一点说「与乐为慈,拔苦为悲」,第二点说「拔苦为慈,与乐为悲」,看起来似乎说法相反,到底是哪个正确呢?

  以上二说有异。本来慈悲是拔苦与乐,只要寄「慈悲」二字以表其心,则二释何释,皆可使用。

也就是说慈悲只是一个名相,它的内涵就是「拔苦与乐、与乐拔苦」,就慈来讲,是与乐同时也拔苦;就悲来讲,是拔苦同时也与乐,因此不论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解释都可以。

  总而言之,平等地怜愍爱念一切众生之心的作用名为慈悲。

慈悲是一种佛心的作用。佛的心是什么?佛的心没有三毒,没有贪欲,没有瞋恚,没有愚痴,当然也没有慢,没有疑,没有邪见,如《无量寿经》说的「不生欲觉、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佛心的内涵就是这样,也就是空,就是寂静,既不生也不灭。但是如果说有的话,就是慈悲,是天生自然、不假勉强、不假种种因缘而产生对众生的拔苦与乐。所以慈悲就是佛心的一种功能、作用,因此说「平等地怜愍爱念一切众生之心的作用」。

「平等地怜愍爱念」,我们众生虽然也有爱心,可是只要贪瞋痴没有断绝,内心就一定会有分别、执着,一定会有亲疏、贪爱以及憎恚,这样的爱心就不可能平等。所以说我们凡夫的爱心不是纯净的,也可以说不是真正的爱心。

三、慈悲的种类

  三种慈悲(三缘之慈悲,略云三慈)。
  
  《往生论注》言:「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

「众生缘」就是众生缘慈。以众生为缘,以众生为对象所生起的慈悲,叫作众生缘慈,这是属于小悲。「法缘」就是法缘慈,以法为对象所生起的慈悲,叫作法缘慈,这是属于中等的慈悲。「无缘」就是无缘慈悲,不必靠种种对象、种种理论、种种法,是自自然然、天性就拥有的慈悲,这叫作无缘慈,这才是大慈大悲。

  此三种慈悲出自《南本涅槃经》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七、四十及《佛地论》卷五等。

㈠ 众生缘慈

  众生缘慈,又作有情缘慈、生缘慈悲。

这里的「众生」是指凡夫众生,六道的凡夫都有贪瞋痴,都有感情,因此部分经典将众生翻译为「有情」。

  是见到现前受痛苦、现前罹灾厄的人所起的慈悲,亦即见闻诸众生各别苦恼的状态所起的慈悲,名为众生缘慈悲。

几乎所有的佛教徒都知道佛教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拔苦与乐」,但却不一定理解其中的道理;既然道理都不知道,当然更不可能做到。什么是慈悲?要怎样体会慈悲呢?必须要有方法。

「众生缘慈」就是以众生为对象,观察众生的痛苦状态而起的慈悲,就是这里所讲的,见到现前受痛苦、现前罹灾厄的人所起的慈悲。譬如台湾「九二一」大地震,或者大陆汶川大地震,以及最近大陆的雅安地震,我们从电视或报纸看到报导,觉得他们很苦、很可怜,因此产生一种同情的心,要捐款使他们获得救助,尽快离开那个痛苦,这就是「见到现前受痛苦、现前罹灾厄的人所起的慈悲」。

或者看到自己的亲人、朋友乃至小动物遭逢灾难或病苦而产生一种恻隐、悲悯的心,盼望他们能够离开那种痛苦,甚至进一步帮助他们获得安乐的身心与生活。总之,就是假借众生的不幸情况使我们产生同情、慈悲之心,这就是「众生缘慈」。

有关慈悲心的培养,除了遇到悲苦众生而生起慈悲心之外,在佛法当中有所谓「五停心观」,也就是平常没有机缘接触时,也可用观想、思维的方式来培养慈悲心。「五停心观」就是五种对治烦恼的观想,所谓:「多贪众生不净观」「多瞋众生慈悲观」「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我执众生界分别观」或「多散众生数息观」。

其中「多瞋众生慈悲观」,就是观想慈悲的内涵,可以降伏瞋恨的心。因此,个性比较刚强,瞋心比较重,凡事喜欢与人争执,喜好争强斗胜,不够谦虚、谦让的人,就要尽量修慈悲观来降伏自己旺盛的瞋恚心,否则即使行善积德,这些功德也很容易因一时起瞋而流失。所谓「瞋心之火,能烧功德林」「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

  非但缘一切众生而起慈悲,也是缘众生相而起,即缘某甲某乙等众生之姿而起,故云众生缘慈悲。

众生缘慈除了是看到对方受到痛苦而起悲心之外,同时也必定执着有某甲某乙相的存在,也就是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某某人他在受什么苦……」就我们众生来讲,再怎样有慈悲心,都离不开众生缘慈,都是有执着的,执着有一个实在的个体在那里受灾难。但就菩萨来讲,菩萨的慈悲心没有执着,这就是后面会提到的「法缘慈」的内容。

  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也就是把一切众生看成自己的儿子,如果将对方当作是自己的儿子,自己再怎样牺牲、忍苦、耐劳,也要拔除儿子的痛苦,给与儿子安乐。父母一辈子的辛勤奋斗,目的就是要建设一个安乐的家园,使儿女过安乐的生活,乃至累积财富,使儿女长大之后拥有财富,但这些都还是属众生缘慈的范围。

㈡ 法缘慈

  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

开悟证果的声闻、缘觉、菩萨的慈悲,就是法缘慈悲。

「无我」,就是说虽然我们看到某一个个体,比如有这个桌子、椅子,有这个弘愿念佛会的建筑物,后面有佛像,前面有摄影机,甚至有在座的各位,但这些是固定不变或者原来就有的吗?不是。这些是种种因缘和合的,而且分分秒秒、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所以这种种本身并没有一个实在、不变的个体,这就是「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

可能很多人会疑惑:既然无我,怎么还会有慈悲呢?

佛性是无我的,无我之中自然有慈悲,所以对于佛性越加证入,也就是说般若智慧越高的话,慈悲也就越大;相反,慈悲越大越广,就显示他对般若(智慧)的证入越加深厚。所以,无我与慈悲是相辅相成的。

  并非见闻到每个人各别的苦相。

所以,并不是认定有一个某某,有一个张三、李四,他是什么形状,是瘦,是胖,是少年,是年老,在受什么样的悲苦等状况,并不是。

  而是立足在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之理上,而向一切众生所起平等无差别之慈悲,名为法缘慈悲。

「立足在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之理上」: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这是证悟到空性才有办法达到。我们众生都会执着,因此差别就很大,会认为「这是我的父母,这是我的儿女,这是我的亲人,所以我对他就有爱心,就会慈悲」;如果是外人,甚至是自己的仇家,那就可能毫不关心,甚至有恨意,所谓「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法缘慈悲是平等无差别的,你就是我,我就是你;你的就是我的,我的就是你的,没有差别,因为没有差别,所以才平等。

佛法最可贵的是什么?就是平等,就是无我,如《金刚经》所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所以说「而向一切众生所起平等无差别之慈悲,名为法缘慈悲」。

  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阴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我空,妄起欲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

这是圣者开悟的境界,圣者看我们众生只不过是五蕴和合。五蕴就是色、受、想、行、识。色就是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肉体是地、水、火、风所形成的;受、想、行、识就是我们的精神领域,这个精神领域似乎有固定的个性,比如某某人的个性是怎样的,有某一种思想,或者有什么兴趣、嗜好。其实这些都只不过是受、想、行、识而已,没有实际的那些东西。这是就五蕴来讲。若以六根来讲,这个身体是由什么构成的?是由眼、耳、鼻、舌、身、意所构成的,离开这些因素,就没有所谓的某某人,甚至就没有六道了。

众生都是这些因素的结合,离开这些因素就没有这个人、这个个体,而这些因素随时都在改变。譬如我们的身体,细胞时刻都在新陈代谢,都在生老病死,所以没有一个不变的个体。法缘慈的菩萨就是着眼在五蕴和合之众生只不过是六根形成的,虽然是五蕴和合没有本体,但由于众生迷惑无知,所以就造作种种业,或者行善,或者行恶。即使行善生在人间天上享乐,但恶缘恶果成熟时,又堕落三恶道,到苦的境界去了。菩萨就是悲悯众生这种现象而起慈悲,这就是法缘慈悲。

也就是说,菩萨所看到的只有这些五蕴六根和合的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某某人在那里受苦,这就是以法为对象所起的慈悲。菩萨这种法缘慈是破了我相,没有我执;因为没有我执,所以没有差别对待,所以说「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阴假和合」。他们观看众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众生,而只不过是五蕴和合,这个五蕴是暂时和合的,因此是假的和合,不是真正有这五蕴,「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我空,妄起妄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

  法缘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法缘慈是菩萨的境界,我们凡夫再怎么有慈悲,也都是以众生为对象,因为我们还没有破我执,还没有证入我空。

㈢ 无缘慈

  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发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

无缘慈悲是远离差别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慈悲。前面的众生缘慈也好,法缘慈也好,都还必须根据某一种对象才能产生,「无缘」就表示无所依据,不用假借任何对象。

譬如法缘慈,虽然没有了众生、人我的执着,但是还执着一个法,还有五蕴、六根,其实连五蕴、六根这些假合的因缘也没有,这个就是法空。不但人空,而且法也空,没有我执,也没有法执。无我执、无法执所起的慈悲,就是佛的慈悲,也就是无缘慈悲。

  并非以感情或理论为缘所起。

这种慈悲,并非假借我们看到可怜的对象而引起悲悯的感情,或者是假借因缘和合这些理论为对象而起。

是本然之性质而涌出的慈悲,名为无缘慈悲。

「本然之性质」就是佛性,佛性不用因缘和合,也不用根据对象,是本来就有要为众生拔苦与乐的心。所以佛心是「本然之性质而涌出的慈悲,名为无缘慈悲」。

  这并非佛从欲望所显现想要救度众生的慈悲。

它是不假勉强的,也不假借观法空而想要救度众生,所以不是从欲望而起的慈悲。佛没有欲望,他是自自然然的。

  是佛所持有的佛心自然活动所显现的慈悲。

是佛心自然所显露,是不假勉强、不假借对象的,不必根据悲惨的状态而起慈悲。

  譬如电灯明照室内,这并非为了照明而照,而是电灯本然性质能使室内煌煌而照明。

就像电灯,它有一个意志说「我就是因为要使这个房子明亮,所以才发光」吗?没有。电灯一开,它本来就该亮的,本来就能够破除黑暗,所谓「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慧能破万年愚」,那是电灯自然、本来的功能。

  从佛心自然性质所流出的大慈悲为无缘慈悲,因此,佛的慈悲是包容前二者的无缘大慈悲。

「佛心自然性质所流出」:换言之,还没有到达佛的境界,就没有这个佛心,就不能自然流露,就必须有造作,必须假借对象。众生缘慈也好,法缘慈也好,都必须假借对象,因此说佛的慈悲是包容前二者的无缘大慈悲。

  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

众生缘慈与法缘慈都还是有为的,有造作、有对象、有功能、有作用;佛心可以说是无为的。但是无为是相对于有为而说的,既然没有有为,当然也就没有无为。

  不住过去、现在、未来世。

佛不住过去、现在、未来,他不再生死轮回,他的生命永远存在,而且永远安住在佛的境界当中,无所谓过去、现在、未来。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知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

诸法,有形的如人的身体、房子乃至天地,森罗万象,宇宙一切都属于诸法;无形的如思想观念,也都是诸法。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它们都是因缘和合的,而且这样的和合也只是暂时的,时刻在转变,在变化,所以说「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

所谓「颠倒」,就是以假为真,以真为假,以是为非,以非为是。这个世间的是非好坏、善恶苦乐,都是虚假的,但是我们还是会执着;虽知感情是不实在的,但仍会执着;虽知身体也是不实在的,也会去执着。把假的当作真的,这岂不是颠倒?岂不是虚诳?

  心无所缘,故以其无缘佛心,愍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六道,执着诸法,分别取舍,为此,令众生得诸法实相之智慧。
  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

佛心在哪里?佛心在众生身上。众生苦,佛就跟着苦,众生乐,佛就跟着乐,所以佛跟我们是同心、同感、同受,这叫「同体大悲」。我们越苦,佛越悲愍,越迫切、焦急地要给我们拔苦与乐。不过,这是一种譬喻形容,因为佛乃不生不灭,已离开苦乐,怎么会我们苦他也跟着苦呢?所以说是一种譬喻。

  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佛的慈悲广大无尽,《大经》说「无尽大悲」,就是大悲无有限量:无时间,永远度众生,无空间,普遍度众生,竖穷三世,横遍十方。

「故称无盖大悲」,因为没有比佛的慈悲更加广大、更高更上于佛的慈悲了;同时,一切众生没有不受佛的大悲庇荫覆盖的,所以也叫无盖大悲。

四、大慈大悲的特点

  大慈悲加以分析,约有五要点。

佛的大慈大悲,进一步分析的话,可以归纳为五点。

㈠ 平等怜爱

  平等怜爱:如《大经》序分说「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这是《无量寿经》里的文句,意思是把所有的众生──不管天上、人间,还是地狱、饿鬼、畜生,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没有自他、亲疏、顺逆、爱憎的分别,一切平等,都把他们看成是自己,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手脚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头目脑髓、五脏六腑也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当我们的手碰到火,被烧伤了,就会赶快去敷药;脚踩到刺,就会赶快把刺拔掉;头痛会吃止痛药;五脏六腑不平和,有了病痛,就会去看医生,总要赶快解决当下的苦,让身体能够舒服。佛就是把我们众生当成他身体的一部分,把我们看成是他的手、他的脚、他的头目脑髓、他的五脏六腑。如果能够体会这一点的话,就会体悟到「佛中之王,光中之尊」的阿弥陀佛,岂不是更加把我们看成他的手脚、头目脑髓、五脏六腑?

如果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的手脚,都是阿弥陀佛身体的一部分,那么我们的痛苦是谁的痛苦?阿弥陀佛的!我们的痛苦,我们自己有力量拔除吗?没有。阿弥陀佛有没有力量?绝对有!因此我们就应信受阿弥陀佛救度,通身靠倒在阿弥陀佛身上。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心同感同受。

这就是佛,把众生当成他自己,同心同感同受。我们要把某某人看成自己,而去同心同感同受他的痛苦,我们做得到吗?做不到。即使是众生缘慈,我们想缘痛苦悲惨的众生,把他看成我们自己,但毕竟我们还是凡夫,没有断除贪瞋痴,他顺从,我们就喜欢,他不顺从,我们就生气。所以,真正说来,我们没有慈悲,连小慈悲都没有。

  平等无差别地怜愍一切众生,无可憎者,无可亲者,无敌无朋,无亲疏憎爱。此之慈悲,即是冤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

佛把我们看成他自己,平等无差别,没有亲疏,没有憎怨,看成他自己的一部分。所以说「自他不二、自他一体」。阿弥陀佛把我们看成他的一部分,他和我们、我们和他,没有两样,所以说是「冤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这是佛大慈悲的第一点。

㈡ 自引他苦

  自引他苦──如《大经》序分所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佛的慈悲是主动去当所有众生的亲朋好友,把众生的苦引来自己受,自己承担,自己解决。这个就是「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是主动的、积极的。

我们众生都有差别心,都有亲疏憎爱感,所以要我们主动去当每个人的朋友,我们是做不到的。现在贫困的人那么多,痛苦的人那么多,都需要关怀、救济,我们能主动去接触他们、关怀他们、体贴他们,甚至日夜陪伴他们,来替他们分忧解劳吗?我们做不到。只有佛,佛才能「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这一点,更不是凡夫,乃至一般菩萨能够做得到的,也只有佛才做得到。「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就是为众生承担重担。众生的重担就是罪业,而且其重无比,就像《华严经》所讲的,「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想起来是很可怕、很可悲的。

我们到底做了多大的罪业,使得宇宙都不能容纳?回想一下,我们生生世世以来,有没有杀过人?不仅有,而且无量无边不可计算。单单我们所吃的肉就很多,如果没有学佛吃素,几乎是以众生的肉来养身,单只这样,直接杀、间接杀的动物,其数就无量无边了,这是就杀生来讲。

就偷盗来讲,杀人越货,明抢暗夺,大秤小斗,贪污舞弊,借而不还,不该拿而拿,不该用而用,这些都是偷盗;乃至受他人赞叹,而实际上自己没有那个德能,但是自己却沾沾自喜,这也是偷盗──偷盗名誉,这都会损我们的福报。无形之中,我们的精神、气色、福报就在衰减。生生世世,旷劫以来,我们所犯的这些也是其数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因此使得尽虚空也不能容纳。

至于欺骗人家的感情、侵犯人家的身体,同样也是无量无边,不可计数。还有欺骗人家、诽谤人家、背后说人家的坏话,或者挑拨离间,或是说一些闲言戏语,也同样是无量无边不可计算。所以我们的重担我们自己承担不起,也偿还不了。

因此,众生要断除贪瞋痴,要业尽情空,根本不可能。一般禅宗讲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只是见到了空性,之后则须从性起修,有一个对象,有一个方法,有一条路可以前进,并不表示说他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就可以了脱生死了。见性与了脱生死根本是两码事,是天差地别的。所以道绰大师在《安乐集》里就说「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也就是说,从大乘的真如实相来讲的话,当时的一般修行人连体会都没体会到,所以说「曾未措心」。那降下一级,「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就小乘来讲,从见道然后进一步修道,见道果位是初果,修道是二果,甚至三果、四果的阿那含、阿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断欲界的五种烦恼,除色、无色界的五种烦恼,「无问道俗,未有其分」,道绰大师说,不管出家的修行人,还是在家的学佛者,都没有人成就。

道绰大师所处的时代是隋唐时代,当时还是佛法的黄金时代,那个时代修行人、学佛人很多,但是道绰大师所看到的,是连小乘四果中的初果,出家人、在家人都没有人达到。道绰大师又说:「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人或者天界的果报必须要有五戒或者十善才能获得的,但是大师所看到的能圆持五戒十善的人也很少。「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雨」,如果论众生起心动念、言语行为三业所起的恶业,则很像刮台风、下大雨那样猛烈。这是一种形容。

道绰大师所讲的是真的吗?有没有夸大其辞?其实我们反观自己,确实如此。当我们情绪来了,无明来了,常常是不顾一切后果地发飙,所谓「菩萨畏因,众生畏果」,在因上不顾一切,好像迷失了自己,已经不管后果好不好了。所以这里所讲的重担,我们没办法负荷。

  他人的忧悲苦恼由自己接受,自己承担他人的忧悲苦恼,即极深的悲愍心。

就同情悲愍来讲,这样的慈悲是达到极点的,我们没办法承担。如果没有弥陀来承担我们的罪业,那后果会怎么样呢?我们就只能继续不断地轮回于三途六道了。我们如果能够体会、领悟阿弥陀佛承担了我们的业,这样我们就很容易信受、依靠弥陀的救度。

㈢ 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策划除其苦恼、使其安乐的方法,而尽其全力彻底救济。

《无量寿经》说,阿弥陀佛以五劫的时间思惟四十八大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要使我们十方众生往生极乐世界,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就是全力以赴。不能让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他就不停止,继续勇猛精进,所以说「全力以赴,策划除其苦恼、使其安乐的方法」。就这一点来讲,只有阿弥陀佛的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的愿行,才能称得上,所谓「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也就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

㈣ 特怜罪恶

  特怜罪恶──怜愍恶人更甚于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于顺己者。如《梵网经》所说「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之意。

所谓「大悲所缘,缘苦众生」,特别怜愍罪恶的人,这只有佛菩萨才能做到。以我们众生来讲,我们都讲什么?讲道德伦理,讲正义,讲公理,讲正气,有是非善恶的观念。当然,处在人世间,必须要有这些观念,大家才能明理,才能去恶行善,社会才能和谐,大家才能过安乐的生活。但就佛来讲,佛心平等,超越善与恶,而且相对于安乐与悲苦罪恶的人,佛更悲愍悲苦罪恶的人,更为这样的人焦急担忧,更急切地要拔除他的痛苦,给与他安乐。

善导大师说:「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有两个人,一个在岸上悠游欢乐地游戏,一个在溺水,痛苦地在水中挣扎求救。救生人员会采取什么行动?当然是赶紧将溺水的人救起来,他不可能见死不救,而去跟岸上的人一起游戏,所以说「诸佛大悲于苦者」。

有人可能会疑问:诸佛对众生都平等慈悲,为什么是大悲于苦者?对不苦的人就不悲愍了吗?其实不是,也是悲愍,只是有先后缓急,所以这里就说「怜愍恶人更甚于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于顺己者」。

《梵网经》说:「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所以就这一点来讲,佛教所讲的慈悲是超越一般所讲的公理、正义,超越一般的伦理道德,超越一切想象,所谓「不可思议、不可称、不可说」,佛的慈悲就是那样。

净土法门是从弥陀的慈悲来讲的,不是从一般的律法、道德、规约来讲的,那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佛的慈悲呢?人生在世要守伦理,守道德,守法律,守正义,守公理,如果没有这些的话,社会就会紊乱。但是我们反观自己,那些我们都做得到吗?几乎都做不到,我们都在违背因果、毁坏因果,所以善导大师警醒我们,要深刻地自觉「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因此极需要有一个特别怜愍我们这样罪恶之人的法,这就是弥陀的慈悲救度。

㈤ 清净无染

  清净无染──无人法二执,离名利心。

以众生缘慈来讲,有我执与法执;即使法缘慈,没有我执,但是还有法执;到了佛的境界,没有人与法这两种分别执着,当然也就没有名利的心。

  前所列举四项,非出于追求自己名誉、功利之心,是从完全脱离名誉、功利心之清净至诚心所流露。

佛的心是清净的,不可能和我们凡夫一样有名誉、功利的心,或是追求种种五欲。佛的心是纯净、至诚的。清净、至诚就是「空性」,而且是自自然然的流露,不假造作,不假有为。《无量寿经》说「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又说「住空、无相、无愿之法,无作、无起,观法如化」,弥陀以福慧二大庄严的功德,全部给与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能够往生极乐,证悟涅槃。然而弥陀了知一切法都是因缘和合,没有实体,犹如幻化,因而自然地流露,于因于果,都无所计度,毫不执着,所以说「清净至诚心所流露」。

  以上五个条件具备无缺的心性作用为慈悲心。
  若只是爱,则随顺自己者固然爱之,不顺而反抗自己者则不爱。慈悲如前所述,怜愍逆己者更甚于顺己者。故爱与慈悲大异其趣。

基督教讲博爱,一般也讲大爱,但如果没有降伏烦恼,那种爱必然都是有污染的、有分别执着的,就是这里所讲的:随顺自己者固然爱之,不顺自己,甚至反抗自己,我们就不爱他了。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就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我们凡夫所作的种种善,不论五戒还是十善,或所得到的果──人身或天人来讲,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颠倒,就不是本来的面貌;虚伪,是从自性上来讲的,这让我们体会,固然要行五戒十善,但即使五戒十善圆满了,也要知道还是颠倒虚假的,必须求生极乐世界,否则的话,还是在三界六道里面。

学佛的人大都受过三皈,进一步受五戒、菩萨戒,可是我们严格检讨自己,五戒中我们有哪一戒做到圆满、清净?没有。即使做到了,还离不开六道生死轮回。体会到这一点,我们即使行种种的善事,譬如诵经、持咒、礼拜、忏悔、救灾济贫,种种慈善的功德,还是要回向求生极乐世界,若只求生人道享福报,或者求生人道继续做这些、做那些,如果这样的话,都是沉沦。为什么?只要不往生极乐世界,还在六道里面轮回,这样福报越大,业就越大,一旦投生转世,难免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之中,要想再度得到人身,遇到佛法,甚至遇到当生解脱的净土法门,难如登天,很难很难!也就是前面所讲的「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印光大师也说:「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善业就是善业,怎么会是恶业呢?没有错,世间的善业因为没有离开轮回,没有离开贪瞋痴,现在的善固然可以导致下辈子再生而为人,享受种种的富贵荣华,或者是生在天上享受天乐,可是果报尽了,寿命到了,五衰相现了,照样随业轮回,所以佛陀在《正法念处经》就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天界的人,五衰相现,天寿已尽,刚好地狱之业现前,就堕地狱;地狱的众生,地狱的果报受完了,刚好过去世累积的天的福报到了,他就生天,所以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涅槃经》说:「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也就是说,他不但五戒十善圆满,而且也修四无量心,兼修禅定,而生到色界天,甚至无色界天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寿命是八万四千大劫,可是天寿尽了,还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道里。这显示什么?天和地狱似乎是相伴相随相邻的,转个身到天界,又转个身就到了三恶道。因为善,最后导致堕落三恶道,恶之后还会生到天界,所以善不是真善,恶也不是真恶。并不是说因为恶生到天界,是恶业尽了,而他以前累积的天业到了,就生天界。这表示善恶本质是一样的,没有离开我执,没有离开烦恼,所以恶固然要避免──诸恶莫作,善固然要依循──众善奉行,但是不可以仰赖它,因为这仍是轮回业,只是忽然上天界,忽然下地狱。真正可以仰赖的,是清净的功德,所以佛陀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之后,要「自净其意」。但是,自净其意我们也做不到。还好,现在有阿弥陀佛可依靠。阿弥陀佛有没有清净的功德?有。阿弥陀佛清净的功德在哪里?在名号。所谓「万德洪名」「名体一如」,这句弥陀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身。而且「依正一如」,这句弥陀名号也涵盖着极乐世界的功德,因此我们要领受阿弥陀佛的功德,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

举一个X光的譬喻。大家都曾经照过X光,X光一照,是什么现象呢?就是骨头,在X光的面前,没有贵贱贫富的差别,没有男女老少的隔阂,也没有善恶美丑的区分,只有骨跟骨的连接而已。但是我们以肉眼来看的话,会怎么样呢?这个人年轻,那个人貌美,这个人可爱,那个人不可爱,但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就实相来讲,我们的身体都是骨头、血肉、脓血、粪尿,没有所谓的男女老少,没有所谓的善恶美丑,当然也没有所谓的富贵贫贱。同样,在绝对的佛心之前,众生有善恶、清净污秽的差别吗?没有;有圣人凡夫、会修行不会修行的差别吗?也没有。有的是什么呢?就是罪恶生死凡夫。

所以,佛绝对的光明,照出我们的实相,人人都是罪恶生死凡夫,都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即使是因持五戒十善,修四无量心、禅定而上生到天界,在佛光的面前,还是罪恶生死凡夫。我们必须有这样的体认,这样才能对弥陀的慈悲生起彻底依靠、彻底信受之心。

五、佛菩萨的慈悲

  《楞严经》言: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大经》言:
  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维摩经》言:
  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可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杂譬喻经》言:
  积大誓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华严经》言: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大经》言: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这四段《大经》的法语,都是阿弥陀佛佛心所流露的。

  《大宝积经如来会》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大宝积经如来会》和《无量寿经》是同本异译。这里所讲的都是阿弥陀佛的佛心。《庄严经》也是一样,是阿弥陀佛对众生的呼唤。

  《庄严经》言:
  为彼群生大导师,度脱老死令安稳。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年年月月,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分分秒秒,一声声,一念念,一直不停地在呼唤,在迫切地要救度我们,焦急地在等待我们回归极乐世界,所以说「轮回诸趣众生类」──轮回在地狱、饿鬼、畜生,与在人界、天界的所有善恶众生,「速生我刹受快乐」──「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你要赶快觉醒,你要赶快往生我的极乐世界,才能彻底离苦得乐」。这是阿弥陀佛对我们十方众生十劫以来悲切的呼唤,也显示出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无差别、无条件地要救度我们。

我们想想,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是我们合掌向阿弥陀佛要求、拜托,请他发的吗?不是,是他主动为我们而发的。在旷劫以前,我们还在造罪造业、不晓得投胎转世到哪一道受苦受难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已经主动地、默默地在为我们发愿,为我们经过五劫的思惟,思惟怎样才能容易、快速地救度我们,我们到极乐世界后怎样才能快速成佛。所以,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为我们十方众生主动所发的。

在发愿的时候,阿弥陀佛心中就一直在呼唤我们十方众生,乃至成佛以来于今十劫,同样一直在呼唤我们,就好像慈母依闾盼望远地的儿子赶快回来,那样焦急、迫切,甚至悲痛地在盼望离家的儿子快点回来。所以,如果能感受到母亲盼望迷失的儿子回来,要赶快找到他的那种心情,就更能体会这句「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阿弥陀佛对我们的呼唤,对我们的盼望,对我们的要求,那是一种焦急甚至是无奈的心。当然,佛的心清净,不生不灭,无相无愿,无作无起,不像我们,有焦急盼望,有心酸无奈,但是对我们来讲,想象起来就是那样的心境。

进一步,阿弥陀佛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他是彻底平等、没有条件的,连阿鼻地狱的众生,他也迫切的要救度。阿鼻地狱的众生有两种:一种是现生造作五逆谤法罪;一种是过去世造五逆谤法罪,现在已经堕落在阿鼻地狱的众生。这两种众生可以说是断了善根,没有遇到佛法来学佛修行,也没有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只有遇到恶缘在造作五逆谤法。但是,阿弥陀佛不计较,不分别,不排斥,不嫌厌,不舍弃,还是照样特别地怜愍他,要救度他。所以,阿弥陀佛的悲心救度是超越我们的想象,因此说不可思议、不可言说。

六、弥陀的慈悲

  弥陀悲救十方众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分别圣凡、善恶、贤愚、鬼畜狱;无怨无亲,无憎无爱,冤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机法一体,生佛同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以无缘大慈摄诸众生。

生佛同体,自他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阿弥陀佛慈悲救度众生,尽虚空遍法界的一切众生都不加分别,一视同仁,看成是他自己,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生佛一体,自他不二」:我们十方众生和阿弥陀佛是同一身体,阿弥陀佛和十方众生没有距离,没有差别,不隔阂,不障碍。

「此物即彼物」:就阿弥陀佛来讲,阿弥陀佛所有的功德都是我们的功德。

「他行即己行」:阿弥陀佛因地所发的愿、所修的行、所累积的功德,都等同是我们的愿、我们的行、我们的功德。

  弥陀愿行即众生愿行,非无因;
  弥陀功德即众生功德,非他因;
  弥陀之物即众生之物,非他有。

「弥陀愿行即众生愿行,非无因」:阿弥陀佛五劫思惟所发的四十八大愿、弥陀兆载永劫所积植的菩萨无量德行,就是我们的愿、我们的行,并不是没有因的。佛法讲一切因缘和合,我们即使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也是在这个因缘当中。

「弥陀功德即众生功德,非他因」: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这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就是我们的功德,并不是别人的因。弥陀等同我们自己,所以他因所拥有的,等于我们自己所拥有的。

「弥陀之物即众生之物,非他有」:阿弥陀佛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东西,因为是一体的,不是别人,所以非他有。

  如共命鸟,互同腹食。(共命鸟,一身两命,识别报同。)

《阿弥陀经》说极乐世界有一种鸟叫共命鸟,共命鸟就是两个头一个身体,意思就是两个生命,有两个阿赖耶识、两个意识,但是共有一个身体,共有一个肚子,所以说「互同腹食」。就我们众生来讲,我们没办法消除自己的业障离开轮回,没办法累积功德快速成佛,但是阿弥陀佛能,他有这个力量,而且他把我们看成他自己,所以他能消除我们的业障,使我们快速达成佛果。

此是净土宗要关。(他力佛力,佛作我受,信佛救度,如石乘船。)

这是净土宗最重要的关键、核心之处。意思就是说,我们学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首先要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要了解佛心,了解佛的慈悲,他是怎样的慈悲,他跟我们有怎么样的关系,首先要了解这一点。如果学净土法门,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了解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不了解佛心,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慈悲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只相信「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也就是说只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十万亿佛土之外的极乐世界,那么高高在上,那么远不可及,我们在这里辛苦地持念,在这里谦卑地膜拜,求阿弥陀佛来救我们,这样是不够的,不彻底的,没有纯粹、完整、正确、彻底地了解阿弥陀佛。因此,虽然念佛求生净土,和阿弥陀佛是隔阂的,不是一体不离的。

其实阿弥陀佛把我们当成他自己,所谓「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这是佛教核心的地方,即所谓拔苦与乐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可是我们修学净土宗,我们念佛了,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天天都在念,但是没有把阿弥陀佛看成是这样的佛,这等同儿子天天都在喊爸爸、妈妈,可是把所喊的爸爸妈妈看成别人,不是自己的亲父母,这样能构成父子、母子的真正关系吗?不能。所以,我们学净土法门,念阿弥陀佛,要体会佛心,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研讨的重点──信受阿弥陀佛大慈悲、大愿力的救度。

「他力佛力」:这里的他力,是指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不是讲其他佛、菩萨、阿罗汉,单单指阿弥陀佛一佛。因为十方诸佛虽然很多,但是只有阿弥陀佛为我们发四十八大愿,为我们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完成极乐世界,完成这句名号,能够容易地救度我们到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十方诸佛之中只有阿弥陀佛做到这一点,因此阿弥陀佛成为佛中之王、光中之尊。

「佛作我受」:阿弥陀佛所做的,都是要给我们的,那我们就信受、领受。

「信佛救度,如石乘船」:我们要如何领受呢?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然后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好像石头放在船上。石头,不管是大的石头,还是小的一粒细沙,不管多少,只要放在船上,就不会沉入海中,就一定能够到达彼岸。它能够到达彼岸,不是石头的力量,完全是船的力量,它只不过是安分守己地安住在船上而已。所以,大石头也好,小石头也好,它能不能到彼岸,关键不在于它的大小,关键在于它有没有乘船。这是譬喻。我们众生不管罪业深浅,不管功德有无,要脱离六道轮回快速成佛,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乘托阿弥陀佛救度的大愿船。如果乘托,即使我们不会修行、没有功德,甚至如《华严经》所讲的恶业「尽虚空界不能容受」,照样没有障碍,都能够让我们离开六道生死轮回,让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所以,我们众生能不能解脱,关键不在于我们会不会修行,关键在于我们有没有信靠弥陀的救度。

七、如何领纳弥陀的慈悲

  佛念众生,众生念佛,佛生相念,不相舍离──
  佛生不离,机法一体。

阿弥陀佛有没有想念我们?有。那我们众生要不要想念阿弥陀佛?要。这样的话,岂不是「佛生相念,不相舍离」?这就是「佛生不离,机法一体」。所以净土宗有一个特别的名词,叫作「机法一体、机法不离、机法相即」。「机」指我们念佛的众生,就是「南无」;「法」指救度我们的佛,亦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想念我们,发愿要救度我们,我们也想念阿弥陀佛,发愿要蒙佛救度,可说南无的众生离不开救度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也离不开南无的众生。这样,南无的念佛众生,和救度我们的阿弥陀佛,两者结成一体,不相舍离,这叫作「南无阿弥陀佛」,也叫作「机法一体」,这也就是我们要完整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原因。

念佛的人要这样体会。能这样的话,我们念佛就会念得亲切,念得有法喜,就会从内心主动、欢喜地来念佛,而不是念得没有滋味,念得有点无奈,甚至苦苦恼恼、勉勉强强。

南无阿弥陀佛!

【附录】讲义

解释慈悲

、《观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涅槃经》言︰「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所有善根,慈为根本。」

、慈悲为诸佛心念、佛道门户、佛道根本,是所有善根根本、万善根本、诸善中王、众德伏藏、一切众生所归依处。慈悲之亲,重于血肉,世世相随,虽死不离。

、与乐为慈,拔苦为悲。

《大智度论》言︰「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十地经论》言︰「慈者,同与喜乐因果故;悲者,同拔忧苦因果故。」

给与众生安乐之心是慈,拔除众生忧苦之心是悲。

、拔苦为慈,与乐为悲。

《涅槃经》言︰「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

《往生论注》言︰「拔苦曰慈,与乐曰悲。依慈故,拔一切众生苦;依悲故,远离无安众生心。」

给与众生安乐之心是悲,拔除众生忧苦之心是慈。

以上二说有异。本来慈悲是拔苦与乐,只要寄「慈悲」二字以表其心,则二释何释,皆可使用。总而言之,平等地怜愍爱念一切众生之心的作用名为慈悲。

、三种慈悲(三缘之慈悲,略云三慈)

《往生论注》言︰「慈悲有三缘:一者众生缘,是小悲;二者法缘,是中悲;三者无缘,是大悲。」此三种慈悲出自《南本涅槃经》卷十四,《大智度论》卷二十、二七、四十及《佛地论》卷五等。

㈠ 众生缘慈,又作有情缘慈、生缘慈悲。是见到现前受痛苦、现前罹灾厄的人所起的慈悲,亦即见闻诸众生各别苦恼的状态所起的慈悲,名为众生缘慈悲。

非但缘一切众生而起慈悲,也是缘众生相而起,即缘某甲某乙等众生之姿而起,故云众生缘慈悲。

即观一切众生犹如赤子,而与乐拔苦,此乃凡夫之慈悲。然三乘(声闻、缘觉、菩萨)最初之慈悲亦属此种,故亦称小悲。

㈡ 法缘慈悲,指开悟诸法乃无我之真理所起之慈悲。并非见闻到每个人各别的苦相,而是立足在一切众生平等无差别之理上,而向一切众生所起平等无差别之慈悲,名为法缘慈悲。

诸圣者破吾我相,灭一异相,观众生但为五阴假和合而起慈悲。亦即此等众生,不知我空,妄起欲念,故圣者怜之,令随意得乐。

法缘慈悲,系无学(阿罗汉)之二乘及初地以上菩萨之慈悲,又称中悲。

㈢ 无缘慈悲,为远离差别之见解,无分别心而起的平等绝对之慈悲,此系佛独具之大悲,非凡夫、二乘等所能发起,故特称为大慈大悲、大慈悲。

并非以感情或理论为缘所起,是本然之性质而涌出的慈悲,名为无缘慈悲。这并非佛从欲望所显现想要救度众生的慈悲,是佛所持有的佛心自然活动所显现的慈悲。譬如电灯明照室内,这并非为了照明而照,而是电灯本然性质能使室内煌煌而照明。从佛心自然性质所流出的大慈悲为无缘慈悲,因此,佛的慈悲是包容前二者的无缘大慈悲。

佛心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住过去、未来、现在世,知诸法不实、颠倒虚诳之相,心无所缘,故以其无缘佛心,愍念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六道,执着诸法,分别取舍,为此,令众生得诸法实相之智慧。

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大慈悲加以分析,约有五要点:

㈠ 平等怜爱──如《大经》序分说「于诸众生,视若自己」。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心同感同受。平等无差别地怜愍一切众生,无可憎者,无可亲者,无敌无朋,无亲疏憎爱。此之慈悲,即是冤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

㈡ 自引他苦──如《大经》序分所说「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他人的忧悲苦恼由自己接受,自己承担他人的忧悲苦恼,即极深的悲愍心。

㈢ 全力以赴──策划除其苦恼、使其安乐的方法,而尽其全力彻底救济。

㈣ 特怜罪恶──怜愍恶人更甚于善人,怜愍逆己者更甚于顺己者。如《梵网经》所说「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之意。

㈤ 清净无染──无人法二执,离名利心。

前所列举四项,非出于追求自己名誉、功利之心,是从完全脱离名誉、功利心之清净至诚心所流露。

以上五个条件具备无缺的心性作用为慈悲心。

若只是爱,则随顺自己者固然爱之,不顺而反抗自己者则不爱。慈悲如前所述,怜愍逆己者更甚于顺己者。故爱与慈悲大异其趣。

、佛菩萨的慈悲

《楞严经》言:「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大经》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

《维摩经》言:「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

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爱之若子。众生病则菩萨病,众生病愈菩萨亦愈。」

可说:「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杂譬喻经》言:「积大誓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华严经》言: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众苦大壑。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

《大经》言: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大宝积经如来会》言: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能救一切诸世间,生老病死众苦恼。

《庄严经》言:

  为彼群生大导师,度脱老死令安稳。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弥陀悲救十方众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不分别圣凡、善恶、贤愚、鬼畜狱;无怨无亲,无憎无爱,冤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机法一体,生佛同体;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以无缘大慈摄诸众生。

生佛同体,自他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

弥陀愿行即众生愿行,非无因;

弥陀功德即众生功德,非他因;

弥陀之物即众生之物,非他有。

如共命鸟,互同腹食。(共命鸟,一身两命,识别报同。)

此是净土宗要关。(他力佛力,佛作我受,信佛救度,如石乘船。)

、佛念众生,众生念佛,佛生相念,不相舍离──佛生不离,机法一体。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