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的戒律观

前言

本书收录了慧净法师的《略谈净土宗的戒律观》和净宗法师的《为何唯标念佛不标持戒》两篇讲稿。

慧净法师的《略谈净土宗的戒律观》是2013年11月12日于台北净土宗协会为新戒弟子的开示。净宗法师的《为何唯标念佛 不标持戒》是2013年11月15日于鉴真佛教学院为学僧的开示,以及对慧净法师《略谈净土宗的戒律观》的讲解。

「戒为无上菩提本」,但因时空遥隔,有的戒条未必适合现代中国(例如偏袒右肩、托钵等),加以各宗教义与行持不同,如何融贯「戒之精神」于修行,是很多行人所关心的;以念佛往生为目的的净土宗,为何不在念佛外特别标榜持戒的旗帜,这也是很多行人所关心的问题。

本书融合真俗二谛,简易直捷地说明了净土宗的戒律观,精要深刻地回答了上述问题,能令一切净土行人,惑消障解,心得安稳,往生无疑!

净土宗编辑部
2014.11

壹、略谈净土宗的戒律观

慧净法师

首先,恭喜大家受戒回来,成为一个如实的出家人。

受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身份代表,至少要受过沙弥戒,或者式叉摩那戒。出家如果没有受戒,严格来讲不算是出家人。

我们是专修净土法门的,对净土法门的戒律观,我分五点说明。

一、持戒不靠戒

持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与修行。在佛陀时代,还没有宗派之分,只要是出家人,都要受戒、守戒,以戒为本。佛教到了中国,分为八宗,但八宗也都必须受戒、守戒。

八大宗派之中,除了净土宗,其他宗派都是圣道门,属于自力难行道,不是他力易行道。我们是净土门,属于他力易行道,所以我们是「持戒不靠戒」。

圣道门之各宗各派,都要受戒、持戒,而且要持戒清净,之后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戒定慧是圣道门的修行过程,戒又是圣道门的基本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没有戒,谈不上定、慧。修圣道门是靠自力修戒定慧三学,三学成就而了脱生死,成就佛果;但持戒清净很困难,无戒则无定、慧,无定、慧则不能了生死、成佛道,也就无法达成出家受戒的终极目的。

但是,即使持戒清净,也还不是解脱,因为那只是基本而已。戒是防非止恶,防止三业之中的身业与口业,而意业要靠定,成佛更要靠定与慧。

对净土宗的出家众来讲,也是要受戒守戒,但即使持戒清净,也不靠戒的功德,不依靠戒到极乐世界,完全都依靠弥陀救度,依靠弥陀名号。所以对净土宗的出家众来讲,对戒律,是持戒但不依靠戒。

二、持「戒之精神」

即使受了戒──不管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是沙弥戒、沙弥尼戒,我们能做到吗?能做到几分呢?其实我们是做不到的。老实说,如果能够不犯根本大戒,可说已经是阿弥陀佛了。事实上,即使受了戒,我们也是有意无意地在犯,甚至犯根本大戒。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在印度,随着当时的时节因缘,也就是随着当时的人、事、境、物,而制订种种的戒律,现在时空遥隔这么久、这么远,虽然有的戒条未必适合现代、适合本地,但大部分还是我们所应该遵守的。

印光大师专修净土法门,对净土法门的戒律作了一个戒律观,很简单,也很扼要,就是「粗持重戒,老实念佛」。这就是净土宗不论出家、在家所应该遵守的。

可是我们还是有意无意会去犯戒,那怎么办?我们就持「戒之精神」。持戒的目的,是要我们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要我们恒常观心,防非止恶;要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就掌握这个精神,体会这个精神。

既然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不管戒律有规范到的条文也好,没有规范到的条文也好,凡是恶的,凡是非的,凡是在此时、此地、此人──现在的时间、时段,现在的空间、环境,现在的人事,不应该做的,即使戒律上没有规定,我们也不可以去做。这就是把握戒的精神,持守戒的精神。

不然,戒条里面有的已是不合现在的时空,我们要怎么去遵守?

三、戒如照妖镜

面对戒条,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犯,可是我们有心去持守,但无力持守,所以戒条无形中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凡夫的本性。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说,我们都有佛性,可是「垢障覆深,无由显照」,又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这两段话,可以说是惊天动地,触目惊心!

有佛性,可是被贪瞋痴深重地覆盖着,无法显现,那注定永远没办法成佛;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那肯定永远都在六道里面。六道中,得生人天是很稀少的,往往都是在三恶道;那岂不是更让我们仰天伏地,嚎啕大哭,甚至无声无泪,无法形容地伤恸至极!所以看到这两段法语,真的是惊天动地,触目惊心。

那善导大师所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我们以戒律来检讨我们的身心,就知道善导大师所说的没有错。

戒,我们持不清净,即使持清净了,也不能解脱。也就是说,戒是世间法,世间法不能解脱,出世间法我们更做不到,所以我们注定无有出离之缘。受过戒、了解戒的条文,才晓得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

那怎么办呢?有这样的深信、这样的罪恶观,就能很容易体会弥陀的悲心救度,而全身心地通身靠倒弥陀的救度,成为机法两种深信的念佛人。所以说戒就好像是照妖镜。

四、念佛往生胜持戒

若念佛往生,在家胜出家;不念佛往生,出家输在家。意即: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则在家人胜过出家人;若不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是出家人持戒清净,乃至高僧大德,都不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因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脱离轮回,而且能够成佛。

持戒的目的,就是为了奠立基础,进一步修定、发慧,目的就是为了生脱死;但却由于不能持戒清净,而不能了生脱死,还有下辈子,还有轮回。这样危险就很大,往往堕落三恶道,所谓「从天生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往往不是钉床火柱,就是牛胎马腹。

所以,虽然出家可贵,受戒、持戒更可贵;但对我们来讲,有最高无上可贵的,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切愿往生弥陀净土」,这是最高无上的可贵。

《观经》里说:若念佛者,即是芬陀利花。佛陀以芬陀利花赞叹念佛的人,不以芬陀利花赞叹受戒、守戒的人。

《大经》也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念佛能具无上功德,但持戒不能。

五、贤能非戒腊

净土宗的教团是依贤能为主。「贤」就是品格、品性、修为、修行。「能」就是能力,如思维的能力,语言的能力,办事的能力。我们是依贤、依能,即所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依戒腊。

也就是说,净土宗是讲平等的,所谓「五乘齐入」,不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也不分在哪里出家,只要进到我们这个道场,每个人都是常住众,彼此平等平等。所以,不分男众女众,不分出家长出家短,受戒长受戒短,是受什么戒,都不分这一些;只要是贤能的,就能普受敬重,就能获得重用,职位就排在前面,我们就是持这个观念与作法。

受戒之后才晓得,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即使持戒也持不清净,就像道绰大师所讲的「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道绰大师所处的是隋唐佛教黄金时代,持得者都已经很少了,何况是末法时代呢?末法时代无论出家、在家,「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雨」,所以我们出了家、受了戒的人,更应该有惭愧心、谦卑心。这样的话,就回归到我们的《宗风》 ──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受戒之后,更要尽量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同时要让美归功,分怨共过,所以对于《宗风》所讲的「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希望大家能够彻底学习,尽量做到。

受戒回来了,不管男女老少、智愚贤劣,都是人天师范──但实在是很惭愧,一点都称不上。但至少要像《宗风》所讲的「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安守自己的本位、本分,而在思维上要得体,要守大体、有分寸;在言语上也要得体,也要守大体、有分寸;在举止上也一样。思维见解、为人处事都要守大体,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起情绪。如果能够平静、理性,就能生长智慧,就能够晓得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今晚就谈到这里。南无阿弥陀佛!

2013年11月12日

贰、为何唯标念佛 不标持戒

净宗法师

我们这个团体是弘扬阿弥陀佛的救度、专修念佛的团体。但是这个法门,释迦牟尼佛在经中说是「难说之法」「难信之法」。这个难说难信,其中也体现在如何对待戒律,分寸如何把握。在这方面,往往会有内、外两方面的质疑、疑惑和不解,甚至误解、错解和曲解。

外在方面的质疑,有这么几点:

  1. 「你们弘愿寺专修念佛、专弘念佛这也不错,可是如果能够提倡戒律的话,那就更圆满了。你们怎么不提倡戒律呢?」
  2. 「弘愿寺就是讲念佛,他们是反对持戒的。」变成反对持戒了。
  3. 「他们就提倡不持戒的。」提倡不持戒,这明显是错解、误解。

就内部来讲──所谓内部,就是说自认为同意我们的观念,修学念佛法门,其实也没有正确理解──这也有几点:

  1. 就如何对持戒的问题,他心中还没有明朗。
  2. 对要不要持戒,也在疑惑、摇摆当中。
  3. 「反正是罪恶生死凡夫,戒我是持不来的。」「我是罪恶凡夫,如果叫我持戒,自我约束,讲这些就是自力。你讲持戒、谨慎三业,这不是太自力了吗?这是不是对阿弥陀佛救度没有信心啊?」

这些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先就外界的质疑进行说明。弘愿寺这个团体,并不是反对持戒,也不是提倡不持戒,如果有这种观念,那就不是基本的佛法了,就不是正知正见了。我们是专修念佛,标榜的是念佛,我们不标榜持戒。这个「不标榜」是什么意思呢?「标」就是一个标志,「榜」就是对外张榜、告示。也就是说,我们不以持戒作为我们的宗风和旗帜。我们举的旗帜就是「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是我们所标榜的。但并不是反对持戒、不鼓励持戒,那是邪见。不标榜和不鼓励是有区别的。

为什么不标榜持戒呢?有以下六点。

一、为宗旨鲜明,不混淆故

每一个宗派要度化众生,只能有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必须鲜明,这样,众生才能专心不二地跟随。比如禅宗,它就标榜「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相应根机的人,才可以得到法的利益。净土宗标榜「一向专念」,这是为了让我们的宗旨鲜明。如果标榜两面旗帜,那到底要说什么?如果没有智慧,讲的人讲不圆,听的人也听不懂。

二、为普摄群机,无遗漏故

念佛的法门,有受戒、没有受戒,出家、在家,清净持戒、不能清净持戒,甚至是行善还是造恶,是人道众生还是三恶道众生,通通都在阿弥陀佛的救度范围之内。所以,为了普摄群机、无一遗漏,就不单提一方。如果我们提「要持戒」,那么很多人做不到就会说「那我能不能念佛?」既然持戒的与不能持戒的,受戒的没有受戒的,甚至人道、畜生道都可以念佛,我们只谈「你进来就好」。比如进这个教室,你喊「出家人进来」,那在家人就站在门口不敢进来了;你喊「男生进来」,那女生就不敢进来。如果讲一大堆,「出家人进来,在家人进来,男生进来,女生进来」,不如直接喊「大家都进来」,大家就直接都进来了,不会犹豫,不会害怕。不必分别,因为有戒无戒、出家在家,都以念佛得度生死,念佛是一个「最大公约数」。所以,我们就不特别标榜「持戒念佛」「禅定念佛」,或者「读诵大乘经典念佛」,这样就可以普摄群机。

如果你说一部分,那就可能摄机不普及。比如有人喜欢坐禅,他就讲「坐禅念佛」,那不能坐禅的就会觉得无分了;有人喜欢读诵大乘经典,他就说「诵经很重要,要诵经念佛」,那不识字的人就退却了;有的人很看重戒律,他又说「持戒念佛」,那不能持戒的人就觉得自己无分了。大家都可以、都应该来念佛,这是一个普法、共法。

三、为一向专念,免误解故

如果像刚才讲的,我们在念佛之外另外标榜旗帜,或许大家会觉得「专修念佛是不是往生不定呢?是不是一定要以戒律的功德才可以更方便我们往生呢?」这样的话,就破了一向专念的宗旨,甚至有可能落入杂行杂修,反而往生不定。

四、为救度下机,显大悲故

净土法门本来是为救那些无有力量的人,如果是有能力持守戒定慧三学六度的人,他自然可以以三学六度解脱生死轮回。所以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是为不能修学三学六度的众生特别开显的法门。这些人持戒没有办法,没有力量,做不到,那佛法当中有没有办法救度他们?有!就是净土宗念佛法门。就像《观经》下品下生、下品中生、下品上生,他们三福修不来,六度谈不上,定善观更不用说,对于这样的众生,又是到临终了,你有没有办法救度他?有!那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所以净土法门本来设教的对象,虽然说「三根普被」,但主要是为了救度凡夫,特别是凡夫当中下劣、卑劣的根机,三学无分、六度不可能修持,是为了救度这样的人而特别开显的救度法门。他本来就不能修学戒定慧了,你再跟他谈,毫无意义。所以是救度下机,显示弥陀的大悲,正如善导大师所说的「诸佛大悲于苦者」,这是佛的大悲、特别怜愍。

比如说,一个人已经没有双腿了,你让他走路,不是白谈吗?只能谈要不要轮椅,你要就他的根机。对于不能修学戒定慧的人,释迦牟尼佛特别开显净土法门,连阿弥陀佛的本愿,在这方面也要弥补我们的不足,所以没有谈。那我们当然是依这个规矩,也不谈这些。至于说能够修学戒定慧三学六度的,自然有他合适的法门,也有他合适的师尊来指导他。这就是法要应机。

五、为自知惭愧,不轻戏故

戒律,比如像我,我是不好讲的。我们说哪一个法,要有这个资格。自知惭愧,我们知道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这一方面没有这样的能力,做不来,也做不到,没有这个资格和身份来说,那么就让那些有资格、有身份的人说。比如谈禅,你谈能行吗?你没有开悟你教别人怎么开悟,这样就会把佛法变为戏论。禅是非常高胜的,如果你够资格,你就可以开班授课带学生。一看,我不够资格,那禅就不要讲了;讲天台够不够资格?我也不够资格;那戒律够不够资格?也不够资格。讲念佛,讲念佛还是够资格的。

讲念佛怎么够资格?救度的法门,任何人,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像病人一样,我当医生不够资格,当病人还是合格的。自己病得太重了,没有力量,只有靠医生来治。这个医生治好我了,我就可以给你推荐:「某某医生治得不错,挺好。」我们不过是自己被救,然后推荐人家说「这个念佛法门可以救度一切,像我们这样罪业深重的人也可以得救」,这就无所谓资格不资格。如果说讲念佛法门没有资格的话,是你把自己看大了,你把自己看得太高胜了。所以戒律这一方面我们不说,不是在贬低,反而是在赞叹。因为佛法很尊贵,我们是一种特别的赞叹,是一种行为,它太高了,我们只有低低地在旁边,默默地惭愧,而不敢轻易地发表意见。要说就要珍重,要说就要力行。我们就是常怀惭愧。不敢轻说,反而是尊重和赞叹。这是我们的态度。

六、为让他贤者,共成化故

佛教,不要说现在末法时代,就是唐宋时代的八大宗派,也各主一门。即使有这样的智慧,也不标榜,像善导大师,持戒是很精严的,他目不看女人,他比戒律要求得还严很多,但是善导大师所标榜的旗帜,也是专门讲念佛,他没有标榜戒律,即使做得到,也没有说,何况我们这样的人,那就不要说了。

「让他贤者」,让其他有贤能的人──比如道宣律师,南山律的,他持戒精严,而且在这方面有专长,有使命,有责任,他是专家,有贤德,让他来说,比我们说得好。这样,大家共成一化。

就是说,对于末法时代的每一个众生,要度化这样的众生,你就把你专精的这一个法门弘扬彻底。这样众生随着他们的因缘,随着他们的根机、好乐,就能有他们的方向。就像现代产业分工,每个团体专攻一门,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佛法修持也是一样,一定要专,这也好像分工一样。比如说戒律,现在有人在讲,也有人弘扬得很好。要弘扬戒律的话,必须有整个道场的设置来配合教学,整个道场的运行,都必须那样做,有实行的东西。弘愿寺如果那样做,那怎么办呢?念佛怎么说呢?信众怎么想?你每天要去打嘴巴官司,就无法说清楚。所以各有各的功效,这是定位问题。

这样的法门有人在说,我们就随喜赞叹。我们要学习的话,可以请这方面的专家来说明。那弥陀救度的法门,我们就来说,要说得彻底。而我们说,刚好跟我们的根机相应,这是人人需要的法门,这也是我们教团本身的定位所在。

以上六点,前面四点是就众生的立场来说,第五点是就我们自己根机立场来说的,第六点是就大家分工配合、共成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来说的。

  • 第一,为宗旨鲜明,不混淆故;
  • 第二,为普摄群机,无遗漏故;
  • 第三,为一向专念,免误解故;
  • 第四,为救度下机,显大悲故;
  • 第五,为自知惭愧,不轻戏故;
  • 第六,为让他贤者,共成化故。

以上这六点,说明了我们的立场。

下面就内部来说,我们对戒律,到底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做呢?上人说了五点,我觉得特别好。我边念边和大家共同学习。这是上人对六位新戒出家众回来谢戒时的开示。

  首先恭喜大家受戒回来,成为一个如实的出家人。受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身份代表,至少要受过沙弥戒,或者式叉摩那戒。出家如果没有受戒,严格来讲不算是出家人。我们是专修净土法门的,对净土法门的戒律观,我分五点说明。

首先说出家如果没有受戒,严格来讲还不算是出家人,这是说戒法是我们出家人生命和身份的一个标志。所以,为什么要受戒?也有这样一个道理存在。那么净土法门怎么样来看呢?

第一,持戒不靠戒

首先说明是要持戒的。不然你受戒干什么?你做出家人干什么?「不靠戒」,不依靠这个作为我们解脱生死的根本。

  持戒是出家人最基本的生活与修行。

持戒并没有什么,不要当作很了不起,它是我们基本的生活。出家人素食、僧衣、独身,这个能谈得上持戒吗?这是你的生活,基本的,不要把它唱得很高。

  在佛陀时代,还没有宗派之分,只要是出家人,都要受戒、守戒,以戒为本。佛教到了中国,分为八宗,但八宗也都必须受戒、守戒。

受了戒就要守戒,八大宗派当中,都是要这样,这是共法。在家居士没有受戒,另当别论,出家人都是要受戒的,受了戒就要守戒。

  八大宗派之中,除了净土宗,其他宗派都是圣道门,属于自力难行道,不是他力易行道。我们是净土门,属于他力易行道。

「他力」就是靠佛的愿力,「易行」就是容易修行的菩萨道。「道」是菩萨道,这是龙树菩萨所判的。菩萨道有两种:一种是难行,一种是易行。难行的菩萨道就是要三学六度,易行的菩萨道就是净土门专修念佛,靠佛的愿力。比如我们出门坐车,是靠车的力量;通讯工具,拿个手机,这是靠手机的力量。比如他在安徽,你如果跑腿,你跑去安徽找啊?你跑到安徽也找不到他,手机一拨,马上就联系到了:这都是靠科技的力量──他力。所以,靠他力,在这个时代是非常容易理解的。所谓「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个时代,讲他力是太明了了,我们在生活的方便上处处享受他力;在修行方面,只是怕你不了解什么是他力,你要了解了,你就能非常快地成就,这是讲他力易行道。

  所以我们是持戒不靠戒。

持戒还是要持的。那怎么叫「不靠戒」呢?下面有解释。

  圣道门之各宗各派,都要受戒、持戒,而且要持戒清净,之后由戒生定,由定发慧。

它不是泛泛地随便讲持戒,要持戒清净,戒若冰霜。「之后」,不是到这里为止。「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戒定慧三学是有次第关系的,如果持戒不清净,不可能有禅定,即便有所谓的定,也只是邪定,不是正定。「由戒生定」,这是正定。「由定发慧」,般若观照由定才能生发起来。

  戒定慧是圣道门的修行过程,戒又是圣道门的基本功,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应当一心持净戒」。

圣道门自力修行,这是个基本功,是无上菩提的根本基础,做到了也没有什么好标榜,离了生死还差得远。

  没有戒,谈不上定、慧。修圣道门是靠自力──靠自力修学戒定慧三学,三学成就而了脱生死,成就佛果。

必须三学都成就,如果光是一学还不行。

  但持戒清净很困难,无戒则无定、慧,无定、慧则不能了生死、成佛道,也就无法达成出家受戒的终极目的。

单是持戒,还不能断烦恼,它可以降服;要断烦恼,就要有定。如果把烦恼当作敌人的话,戒是把它制服,定是把它捆起来,慧就是用智慧的宝剑断它的小命,把烦恼断了。单是戒,我们就打了败仗,那我们跟烦恼敌斗争,首先就输了。出家受戒是有目的的,不是简单的形式,它的目的是要了生脱死、成佛的,如果做不到,就算没有达成目的。

  但是,即使持戒清净,也还不是解脱,因为那只是基本而已。

这是基本的。没有定、慧,没有降服见惑、断除思惑,解脱就谈不上。只有破了见、思惑,才出三界,不然的话,都还谈不上。

  戒是防非止恶,防止三业之中的身业与口业;而意业要靠定。

当然,戒有小乘、大乘,也有微细的地方,不过总的来讲,戒是以外表看得见的身业、口业来制服,而意业就要靠定。

  成佛更要靠定与慧。

也就是所谓的止观,定慧双持。

  对净土宗的出家众来讲,也是要受戒、守戒。

弘愿寺的师父们,你来剃度,成为出家众,必定有受戒这回事,然后有守戒这个要求。

  但即使持戒清净,也不靠戒的功德,不依靠戒到极乐世界。

其实依靠戒也到不了极乐世界,下辈子只能生天或者做人。

  完全都依靠弥陀救度,依靠弥陀名号。所以对净土宗的出家众来讲,对戒律,是持戒但不依靠戒。

我们依靠什么?依靠六字名号。这是我们对戒律的第一个态度。

第二,持「戒之精神」

那么,持戒不依靠戒,是怎么持戒呢?

  即使受了戒──不管比丘戒、比丘尼戒,还是沙弥戒、沙弥尼戒,我们能做到吗?能做到几分呢?其实我们是做不到的。

但并不是说一点点都做不到,做到的只有一点点。

  老实说,如果能够不犯根本大戒,可说已经是阿弥陀佛了。事实上,即使受了戒,我们也是有意无意地在犯,甚至犯根本大戒。

现在众生的根机,你要求他能做到怎么样呢?所以大德善知识、佛菩萨都很慈悲,尤其是净土法门。

  两千五百年前,佛陀在印度,随着当时的时节因缘,也就是随着当时的人、事、境、物,而制订种种的戒律。现在时空遥隔这么久、这么远,虽然有的戒条未必适合现代,适合本地。

戒,它根本的精神是常住不变的,但细细的规则往往随着时间、地点的不同就变化了。比如佛陀当时的印度,有它的特点,出家人的生活很多跟印度那个时代的风俗相应,但拿到我们汉地来,可能就不适应了。比如印度天热,有他们穿衣的讲究;印度夏天雨水比较多,有用水的讲究;还有很多,比如到人家家里吃饭的讲究,坐的讲究等等,这些跟我们中国人就不一样了。比如偏袒右肩,我们中国人现在就很难接受,还有托钵等等,到了这里,环境气氛就不一样了。

  但大部分还是我们所应该遵守的。

有些细微的地方,佛陀的细小戒可以开,但大部分我们还是应该遵守。

  印光大师专修净土法门,对净土法门的戒律作了一个「戒律观」,很简单,也很扼要,就是「粗持重戒,老实念佛」。

「重戒」,就是一切戒当中最重要、最基本、最根本的,比如五戒。「粗持」,就是你要细细讲究的话也做不到,但大致上我们能做到。上人说「不犯根本戒就阿弥陀佛了」,就很好了;然后就老实念佛。

  这就是净土宗不论出家、在家所应该遵守的。

在家居士可能有的没受五戒,虽然没有受,也可以拿这五戒来对照自己,能做几分就做几分,粗持;然后就要惭愧,来老实念佛。

  可是我们还是有意无意会去犯戒。

什么叫有意呢?有意就是说你知道,但是放任烦恼,逼迫得没办法,这是有意的,这当然不好。无意的就是成了习惯,自然就犯了。

  那怎么办?我们就持「戒之精神」。

细微的、细节的、严谨的根本做不到,所以粗持就是把握它的精神,精神上、主体上应该怎么做。如果我们懂得戒的精神和目的,这样做的话,就差不多能够相应。

  持戒的目的,是要我们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

要过简单的生活、朴素的生活。但不是说,戒律中说三衣一钵,来到汉地冬天很冷,你也穿着三件衣服,冻得发抖。目的是不要贪求过多。如果我们衣柜里衣服藏得很多,就不符合戒律精神。那样的话,你不仅要去打点它,而且浪费信众的信施。多一件物品,就多挂一个心思。有的人很喜欢收藏东西,古钱币、古董、瓷器、好茶叶,往往就心不平静了。虫子把茶叶咬了,「哎呀,我多少年的茶,现在搞得不好了。」这就是自己找烦恼,这样都不符合戒的精神。戒的精神是要我们生活简单朴素。

  要我们恒常观心,防非止恶。

这也是戒的精神,要观察我们内心,起了邪念、妄念,要把它收摄回来。其实我们念佛也有这样的功效,一旦起了不好的念头,立即来念佛。

  要我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我们就掌握这个精神,体会这个精神。既然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那不管戒律有规范到的条文也好,没有规范到的条文也好,凡是恶的,凡是非的,凡是在此时、此地、此人──现在的时间、时段,现在的空间、环境,现在的人事,不应该做的,即使戒律上没有规定,我们也不可以去做:这就是把握戒的精神,持守戒的精神。

持戒并不是死板的。戒律里面有的很微细,比如怎么背手,怎么到人家家里。中国有中国人的礼节,印度有印度人的礼节。有的礼节,比如像在西藏的话,磕大头的礼节,我觉得在汉地似乎有点不适宜。有一次,人家可能把我也当作「活佛」了,来到面前「啪」一磕,把我吓一跳:怎么搞的,你怎么突然晕倒了?当然,这个在藏地挺好,在汉地来讲,特别是女众,一下子躺在地上,我站着,我就感觉到很不自在。你问讯,一弯腰就可以了;磕头,我就诚惶诚恐了。不了解磕大头这回事的,肯定会给吓坏。这就是环境、因缘不一样,礼节也不一样。戒条里面有的已经与现在的时空不合,我们遵守就有困难,所以就要持「戒的精神」。

关于这一点,我想补充说明一下,怎么理解「戒的精神」。

首先就是深信因果。戒律其实就是因果的条文化,甚至我们世间的法律也是因果的条文化。比如你犯了什么罪,就判你三年、五年、十年,凭什么坐十年牢呢?就是凭你造的业,这就是因果,你造了这样的因就有这个果报。世间的法律也是因果的展现。罪犯多了,判得更重,也就是犯了因果。那么戒律呢?持守戒律就有福德,甚至能够生天,那凭什么呢?因果。所以因果是一个大的原则。因果很微细,它没有说得很详细;戒就很清楚了,你犯了一个突吉罗罪(恶作恶说),「如四天王寿五百岁堕泥犁中」。有人说,这是不是吓唬人啊?佛陀不会来吓唬你的,佛陀了解微细的因果,你犯了这个罪,就是要这么多时间去受罪。你修持得好,就生天,有多长时间享福。所以,我们深信因果,这就是把握戒的精神。

如果真的深信因果的话,就会谨小慎微,不会故意造恶。我们就会谨慎,「这个不能做,这个做了会有恶果,会有苦的果报」。所以,一切都是从这个大的原则和原理上出发的。

净土宗讲深信因果,三福当中的第三福第二句,就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反映在生活当中,就是简单的生活,平静的心,这是戒律给我们的指导。生活越简单,就越符合戒律的精神;越复杂,就越不符合。不管是吃、住、穿,简单的话,你就过得安乐;复杂的话,你就不安乐。要会享受简单的生活,还要会享受平静的心。平,就是平和、安静、平等、平常,这样戒律在我们身上就产生了作用。如果心不平静,就一定会情绪化,一定会烦恼,一定会身心不安,这就离开了戒的精神。戒是调伏,戒是清凉。调伏了,你心里面就平和、柔顺了,心自然就平静了。所以同学们,在任何时候,都要观你的心,你的心是不是平静,不要跟自己过不去。比如发脾气,发脾气其实对自己不好,对人家当然也不好。

另外,《宗风》里讲到的惭愧、谦卑、柔和、恩慈,这些都是戒的精神。有惭愧心,知道这些我做不来,不是高慢地说「我持戒很好」,那就反而不符合戒的精神了,所以要有惭愧。谦卑,就是放下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柔和,当然就不粗暴。

戒,有止持和作持二义。止持,不好的就要制止。惭愧、谦卑、柔和等,相应于止。作持,好的就要去做。所以,「对他人恩慈体贴」,就是我们好的要去做,要恩爱他人,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这叫恩慈,这也是戒的精神。这几条是我们对戒分别的德目,也属于戒的精神。上面所讲简单的生活,平静的心,是个总的效果。

同时,机法两种深信也是净土法门的特质。有机深信,就能「调伏不骄慢」,就能「清凉不刚强」;因为深信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这样我们的心就调顺了,没有骄慢的心,这也符合戒律。有法深信,就像大乘《梵网经》所讲的「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我们深信自己是罪恶凡夫,但是念佛决定可以往生成佛,如果抱有这样的信心,那当然也符合戒的精神。

关于戒的精神,这几方面供大家参考。

第三,戒如照妖镜

我们每个人要不要用照妖镜照一照啊?「我又不是妖怪,我干吗要照妖镜啊?」其实我们都是妖怪,一照,就现出妖怪的原形了。妖怪有时候会伪装,经照妖镜一照,就伪装不出来了。我们也会伪装,伪装成人天师范。照妖镜一照,原来不是的,假的。当然,不是说我们故意伪装,是我们自己还缺乏这样的德行、修持,同时也是有些不了解。

  我们面对戒条,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犯,可是我们有心去持守,但无力持守。

如果不对照戒条,我们是看不出来的,一对照,就发现这些我们都做不到。

  所以戒条无形中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我们凡夫的本性。

你出门,涂抹化妆是可以的,卸妆之后一照,斑斑点点都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本来面目,通过戒的镜子一照,原来是这样的,这是你的本来人!「人是这样的啊?」人多的时候就会坐得端正一点,自己在房间里,二郎腿就跷起来了。

  善导大师在《观经疏》里说,我们都有佛性,可是「垢障覆深,无由显照」。

就是说我们的罪垢、业障把我们的佛性深深地盖住了,显示不出来,这叫「无由显照」。

  又说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

那佛性显照不出来,罪恶生死凡夫,没有办法,没有这个条件,没有这个可能,靠自己出离生死轮回,那岂不是要永远在六道轮回吗?

  这两段话,可以说是惊天动地,触目惊心!
  有佛性,可是被贪瞋痴深重地覆盖着,无法显现,那注定永远没办法成佛。

因为你的佛性被盖住了,成不了佛。

  「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那肯定永远都在六道里面。六道中,得生人天是很稀少的,往往都是在三恶道;那岂不是更让我们仰天伏地,嚎啕大哭,甚至无声无泪,无法形容地伤恸至极!所以看到这两段法语,真的是惊天动地,触目惊心。

我想,真的能够惊天动地、触目惊心的,也是要你心有那个敏感度。如果没有那个敏感度,听到等于没听到,这样就是根机比较迟钝、不锐利;如果根机敏感锐利的话,一看到:「哎呀,我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而且虽然有佛性,垢障覆深,无由显照,那怎么得了?」就会追求出离之缘,追求相应的法门。

  那善导大师所讲的是真的还是假的?

是不是真的没有出离之缘?

  我们以戒律来检讨我们的身心,就知道善导大师所说的没有错。

所以,戒,就好像照妖镜。

  戒,我们持不清净,即使持清净了,也不能解脱。也就是说,戒是世间法。

五戒、十善等等,这些还是世间法。

  世间法不能解脱,出世间法我们更做不到,所以我们注定无有出离之缘。受过戒、了解戒的条文,才晓得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那怎么办呢?有这样的深信、这样的罪恶观,就能很容易体会弥陀的悲心救度,而全身心地通身靠倒弥陀的救度,成为机法两种深信的念佛人。所以说戒就好像是照妖镜。

不过,我们先拿照妖镜照一照,然后也要拿「照佛镜」照一照。以戒律一照,「哎呀,我是妖怪」,再拿六字名号「机法两种深信」一照,「哎呀,我可以成佛」,这样你才可以解脱。六字名号、机法两种深信经常照,就能把妖怪变成佛。所以,法照大师讲「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第四,念佛往生胜持戒

往生是果,念佛是因,也可以讲念佛胜过持戒。

  若念佛往生,在家胜出家;不念佛往生,出家输在家。

当然,如果通通是念佛的话,出家要胜在家,因为我们都念佛,不过出家可以利益更多众生。

  意即: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的话,则在家人胜过出家人;若不能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即使是出家人持戒清净,乃至高僧大德,都不如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因为念佛往生极乐世界不但脱离轮回,而且能够成佛。

你在这个世间是高僧大德,是大禅师,能开悟,是大法师,说法如雨,天雨妙华,但是能成阿罗汉吗?能成佛吗?还差得很远,那还不如一个在家人念佛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这个法门的殊胜。

  持戒的目的,就是为了奠立基础,进一步修定、发慧,目的就是为了生脱死;但却由于不能持戒清净,而不能了生脱死,还有下一辈子,还有轮回。这样危险就很大,往往堕落三恶道,所谓「从天生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佛袈裟下失人身,重得人身有几人」,往往不是钉床火柱,就是牛胎马腹。

轮回是不会看你面子的,不会说「某某人啊,你在世间出家几十年了,都是老和尚了,人家很尊重你了」,你如果持戒不清净,见、思惑没有断,还是要去轮回的,阎罗王不会给你面子的。

  所以,虽然出家可贵,受戒、持戒更可贵;但对我们来讲,有最高无上可贵的,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切愿往生弥陀净土」,这是最高无上的可贵。

因为这能救我们,让我们可以成佛,成佛是最尊贵的。如果不能成佛,虽然可贵,还是次一等,甚至只是在人间可贵。到三恶道可贵吗?到天上可贵吗?相对三界之外,阿罗汉也可贵吗?那就比不上了。有的是在今生可贵,来生就不可贵了,因为不能解决来生的问题。甚至人前可贵,人背后就不可贵了,因为那是表面装出来的;甚至白天可贵,晚上不可贵了,因为白天在人面前,晚上自己扪心一问,一想,「哎呀,我确实不行」。这就可能会耗费信众的信施,其实我们没有这样的德,枉耗信施,这样就不可贵了。

  《观经》里说:若念佛者,即是芬陀利花。佛陀以芬陀利花赞叹念佛的人,不以芬陀利花赞叹受戒、守戒的人。

当然受戒、守戒有它的功德,佛也有赞叹,可是就往生西方来讲,佛赞叹念佛的人是「芬陀利花」,也就是大白莲花,也就是说有决定成佛的身份和资格。

  《大经》也说:「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念佛能具无上功德,但持戒不能。

有人说「持戒得不到无上功德,如果我发菩提心持戒,如果我持戒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清净,难道不得无上功德吗?」那是的,如果你持戒像释迦牟尼佛一样清净,你已经成佛了,当然得无上功德了,只是说这个是不可能做到的。我们还是就我们实际的身份来说话,你能做到哪一分──比如说不饮酒,你不饮酒了,那你得到无上功德了吗?但是念佛不一样,得无上功德,可以往生成佛。

第五,贤能非戒腊

  净土宗的教团是依贤能为主。「贤」就是品格、品性、修为、修行。「能」就是能力,如思维的能力,语言的能力,办事的能力。我们是依贤、依能,即所谓「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不依戒腊。

这主要是讲执事,是以有这个贤德,有出众的能力就选他,推举他,不是单单靠这个身份,混一个时间久、资格老。如果没有贤德,没有能力,就不能为大众服务,也不能以品行道德服人,仅仅靠身份,这样是不够的。

  也就是说,净土宗是讲平等的,所谓「五乘齐入」,不分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也不分在哪里出家,只要进到我们这个道场,每个人都是常住众,彼此平等平等。

弘愿寺就这样,来到这里住,你都有一份,彼此平等平等。

  所以,不分男众女众,不分出家长出家短,或受戒长受戒短,是受什么戒,都不分这一些。只要是贤能的,都能普受敬重,就能获得重用,职位就排在前面:我们就是持这个观念与作法。

你出家十年,受戒十年,他初出家,但是他的根性、品性、贤德能力超过你,你什么都不如他,你就要受他的指导,受他的领导。在排位子的时候,当然出家人排前面,在家人排后面。但是有些情况,比如说开会,会场主席台未必出家人就一定坐前面,会有别的一些领导。或者在主要执事的会议上,虽然你是出家众,但你没有对这个团体做出重大贡献,也没有出色的能力;他虽然是居士,但是能力很超强,做了很大的贡献,那么他就在前面。

  受戒之后才晓得,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即使持戒也持不清净。就像道绰大师所讲的「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稀」。道绰大师所处的是隋唐佛教黄金时代,持得者都已经很少了,何况是末法时代呢?

明朝的时候,莲池大师说:「在我所住的杭州城当中,如果有人下一辈子能够做人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大修行人了。」能够做人就是持五戒,基本能持五戒的话,就算大修行人了。整个杭州城找不到一个两个,很少有几个,所以这是时代的问题。

  末法时代无论出家、在家,「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雨」。

如果讲起恶心恶念,烦恼、造罪业,那就像刮大风下大雨一样猛烈。

  所以我们出了家、受了戒的人,更应该有惭愧心、谦卑心。
  这样的话,就回归到我们的《宗风》 ──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受戒之后,更要尽量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有位出家师父,他其实对自己要求也是蛮严格的,可是因为他那个时候没有受戒,所以他感觉有个居士对他讲话不是那么客气,他想「这都是因为我不是大比丘的缘故,所以我现在也没有办法」。有一天他受完戒回来了,这个居士还是像以前那样对他说话,这时候他就恼火了,因为他感觉「我是大比丘了,你居然敢这样对大比丘说话」,他的声调马上提高了。其实我们倒不要这样,我们受完戒回来,更要对他人恩慈体贴,更要夹着尾巴做人,这才代表我们受戒是成功的。不要受戒回来以后,「我现在是大比丘了,当初我之所以忍气吞声,是因为我是小沙弥,不敢对你说硬话,现在我是大比丘了」。不要这样,我们反而夹着尾巴,尾巴夹得更紧一点。

  受戒之后,更要尽量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同时要让美归功,分怨共过。

就是把美好的名声、德行、功劳、利益让给对方,让美归功;把不好的、怨恨的、过错的、过失的、受人家怨嫌的,为人家分一部分,共同承担。

  所以对于《宗风》所讲的「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希望大家能够彻底学习,尽量做到。

这是没有底线的,我们都在做,都在努力。

  受戒回来了,不管男女老少、智愚贤劣,都是人天师范── 但实在是很惭愧,一点都称不上。

受戒回来是大比丘了,是人天师范了──我们是人天师范吗?人家就向我们学习吗?一点都说不上的。

  但至少要像《宗风》所讲的,「凡事守大体,有分寸」。

我觉得这两句,其实是很好的,学问也很深。「守大体,有分寸」,这个能做到也是很不容易的。「守大体」也就是说,根本上你能够坚守得住;「有分寸」就是在分寸上能把握得恰到好处,这个不太容易做到。但是至少我们要守大体。比如说,弟子跟师父怎么说话,这是有大体的;即使师父不对,能像师父训弟子一样呵斥吗?这就倒了,就是大体没守住,分寸也错了。比如孩子对父母,应该怎么样呢?「事父母几谏」,还要「敬而不违,劳而不怨」,这就是大体和分寸。同学对于我们的法师授课,我们要敬重、敬爱,这也是大体。所以大体、分寸要掌握好。

  安守自己的本位、本分,而在思维上要得体,要守大体、有分寸。

思维上怎么叫得体呢?就是该想的就想,不该想的不要乱想。失去这个大体,你就受罪了。

  在言语上也要得体,也要守大体、有分寸;在举止上也一样。思维见解、为人处事都要守大体,不要胡思乱想,不要起情绪。如果能够平静、理性,就能生长智慧,就能晓得应该怎么说、怎么做。

一个人,如果平静、理性的话,他的智慧自然会生长。所谓由定发慧,我们即使没有禅定,但是如果心性平静、理性,那么,事情该怎么做、怎么应对,就会拿捏得比较恰当。一个人失去平静的心,很不理性,很有情绪,脸红脖子粗,烦烦恼恼的,别人一看,都不愿跟他打交道,很害怕,像炸药包一样,离他远一点。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要保持平静的心。我们受戒、持戒不是为别人,是为自己受的,为自己守的,自己会得利益、得好处。

上人讲了这么五点。这五点对我们很重要。这五点讲持戒,其实和我们最近学的《第十八愿讲话》也有相通的地方,就是它属于抑止门的内容,属于「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含义。在《无量寿经》「三毒五恶段」的内容里,也含有它的基本意义存在。所以持戒也属于我们《宗风·俗谛》的内容。不过,以圣道门的修行来讲,是要发菩提心,然后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是属于真谛的内容。但以净土门来讲,真谛就完全依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往生;俗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上人列了十条,其实十条也含着戒律的精神。

我们来总结一下,有五点:

  • 第一,持戒但不依靠戒;
  • 第二,持戒是持戒律的精神,掌握它的原则;
  • 第三,要晓得戒是照妖镜,增加我们的机深信,不可高慢;
  • 第四,要牢牢地把握住念佛往生的根本,晓得念佛往生胜过持戒;
  • 第五,在团体当中,在和大家交往当中,不要显示自己戒腊或者出家时间长,而是应尊重对方的贤德和能力,就是「贤能非戒腊」。

上人的以上几点开示,我们是非常受用的。希望大家多多思维。也恭喜已经受过戒的、成为人天师范的比丘,当然,更要对自己谦卑柔和,对他人恩慈体贴。将来要出去受戒的,这篇开示同样适用。

(2013年11月15日 讲于鉴真佛教学院)

附:八关斋戒答问

编者按:有在异地弘法法师问净宗法师,当地有信众要求为授八关斋戒,能否为其授?法师回信如下。

有信众需要,可授八关斋戒,但要说明非以此回向求往生,非为增加品位,非念佛功德有所不足,乃为在家欣慕出家生活,别开方便耳。

另外,不报道、不宣传、不号召、不引导,不形成定规,不时时而授。以善护一向专称,不旁生枝岔,不别出歧义。待生枝岔而来剪枝,已出歧义再行解释,费力大矣。

其好乐戒行功德者,只自己密受密行,不在道场、公众场合、信众之中广言广传,以避免混淆专修宗旨,亦能密护戒行功德,相应机法深信,有助团体和合。

团体中,唯一共行之法即是念佛,此为全体公约数,其余随机不同。愿受五戒、菩萨戒者,仿此。

有虽看似甚好,而慧净法师及弘愿寺未行未做者,皆必有深细之考虑,要注意观察思考。

附:净宗法师微信问答

问:净土宗念佛人可否受八关斋戒?

:有的信众有这样的要求,想受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就是在家人过一天出家人般的生活。他本身了解专修念佛的道理,也在专修念佛,可不可以满他的愿呢?

可以的。原则就是随机随缘而做,偶尔为之,不必常常做,也不必形成固定的制度(比如每个月做),否则旗帜就不鲜明。而且,信众的心都是很散的,你吆喝什么,他就跟风什么;所以,旗帜必须鲜明,必须独立、唯一,才能引导大众。

这也是为什么弘愿寺也好,上人在台北的教团也好,没有授八关斋戒的一个原因。弘愿寺没有做,各个道场就要看这个「马首」,该怎么做要看方向。

即使做了,也不要多宣传,因为宣传会引起大家心中很多念头,「是不是代表念佛功德还不够啊?」要费很多口舌去解释,就得不偿失。

还有,作为受八关斋戒的人,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道场也好,个人也好,在本门当中,受戒这一方面是一件大事情。八关斋戒、五戒、菩萨戒,应该成为个人的选择,这是个人的问题,不要拿在道场中作为一个旗帜。

个人受戒的,秘密地去受戒,也秘密地守戒。互相之间也不要拉人,说「我去受戒,你跟我一道去吧。」「我受戒了,你怎么没有去啊?」互相之间谈话只谈专修念佛。因为其他是个人的事情,是自己的根机和因缘。

所以,团体中就是一向专念,保证在团体中不要有杂音;在本门中受戒是密受密行,不要多宣传,另一方面也是保证团体的合和。

仔细想一想,我们持戒,真能持那么好吗?偷偷地做,秘密地做,这种功德能护得住。如果嘴上宣传很多,不管从个人还是常住来讲都会泄气。密行就好了。

总结一下,有三点。

  • 第一,宗旨鲜明。只有一向专念,这是唯一的公共话题。
  • 第二,保证团体的和合,不要有杂音。
  • 第三,密护戒行的功德。

刚才讲的这些是一个原则。除了一向专念之外,其他种种修行善法,都依这个原则来考虑。除非分得很清楚:我们的真谛只有一条,一向专念;其他都是俗谛,这样就不影响。

但是,在佛事法中,比如说戒律等,很容易跟真谛混淆;如果是一般性的慈善、孝养等,倒不至于。所以一定要谨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