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教章

代序         

净宗法师

「教章」,为一宗教理的总纲,行人依奉的规范;其于法门之重要,如同一国之宪法。

《净土宗教章》,慧净法师拟定,为净土宗历经一千几百余年发展,及至现代的总结论、总宣言;总十八条,一宗要素,总摄无余;法门纲格,一目了然。

净土宗为佛教最大的宗派,自其成立,以迄于今,以横吞万派之势,总收总纳诸宗诸法门,一致向往西方极乐,一句阿弥陀佛成为整个佛教的代表。种种因缘的历史演进,一方面形成了「诸宗汇归净土」的格局,另一方面造成「净土隐失自宗」的缺憾。诸宗皆倡净土,然而诸宗都以它们本有的理论解释净土;人人求生西方,然而人人也都按他们自己理解的方法求生。净土一宗的本来立场殊少明了,弥陀誓愿所规定的往生行法遂遭曲解。佛力硬认自力,易行翻成难行,致使信心动摇,往生不定。

为此之故,慧净法师十几年来大力弘扬以净土宗之大成者──善导大师为代表的纯正净土宗理念,复总摄相承经释之义理,加以系统归纳整理,撰此简明扼要之《净土宗教章》,显明法门纲基,指导行人心行,诚为修学、了解净土宗思想之最便捷导引。

附录十则短文,为对《教章》相关内容之简略解释,前三则为释「本尊──南无阿弥陀佛」,次三则为释「念佛──念佛人的果效」,七、八则释「根源──第十八愿」,最后二则分别从三经之法与五逆之机的角度突显念佛,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净土宗教章

一、宗名──净土宗(简称「净宗」)

二、本尊──南无阿弥陀佛

三、根源──第十八愿(总摄四十八愿)

四、宗旨──四句偈语: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五、特色──四句法语: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六、宗祖──善导大师(净土宗之大成者)

七、相承──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 道绰大师、善导大师

八、经论──

正依经典:
  • ㈠《佛说无量寿经》2卷 曹魏 康僧铠 译
  • ㈡《佛说观无量寿经》1卷 刘宋 畺良耶舍 译
  • ㈢《佛说阿弥陀经》1卷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相承论释:
  • ㈠ 龙树菩萨《易行品》1卷 《十二礼》1卷
  • ㈡ 天亲菩萨《往生论》1卷
  • ㈢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2卷 《赞阿弥陀佛偈》1卷
  • ㈣ 道绰大师《安乐集》2卷
  • ㈤ 善导大师《观经疏》4卷 《观念法门》1卷 《法事赞》2卷 《往生礼赞》1卷 《般舟赞》1卷

九、本典──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十、宗典──善导大师《观经疏》

十一、教判──净土宗立「圣道」「净土」二门,判释一代佛教

圣道门:

于娑婆得道,自力断惑出离生死之法门,凡夫难修难证;如陆道步行,苦。

净土门:

于极乐得道,他力救度往生净土之法门,凡夫易修易行;如水道乘船,乐。

十二、行判──净土门之中,宗祖有「要弘二门判」与「正杂二行判」,如下表:

要弘二门判

正杂二行判

十三、摄机──上摄等觉菩萨,下摄逆谤阐提

不论男女、老少,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九法界中,所有一切圣凡善恶,悉皆包含,无一遗漏。

无一人不能学,无一人不能行,无一人不能生。

三根普被,利钝全收,万人修万人去。

十四、利益──现当二益:

十五、宗风一──真谛(往生之道)

(一)一向专称──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二)三不疑杂──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

(三)守愚无诤──专崇本宗,不讥他宗;法门高下,不相诤论;唯守愚念佛。

(四)六不六化──不尚体验而平凡化,不好玄奇而平实化,不求高深而平常化,
   不纯学术而信仰化,不涉艰涩而浅易化,不落繁琐而普及化。

(五)恪守传承──著作讲演,必依传承,绝不妄自,越格发挥。
   他宗他流,言论若异,敬而不依,坚持本流。

(六)亲近同门──亲近同门,切磋法义;若非同门,不亲不近,防退失故。

十六、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十七、宗歌──(宗祖四十八字愿成释)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十八、宗徽──莲花地球(请见《净土宗宗徽之含义》)

净土宗法脉字号

内号:

  净宗真传  法藏心源
  善导普弘  祖德永年

外号:

  信佛本愿  万行齐圆
  得生安乐  广度大千

「净土宗法脉字号」之意义

净宗法师

善导大师有无确定净土宗代代相传之法脉字号,未见文献。所知者,善导大师有高徒怀感大师,又有香积寺主怀恽大法师为善导大师亲自剃度之弟子,那么善导大师或许以「怀」字打头,为弟子取名吧。

鉴于现今寺院剃度出家者,多是沿袭禅门演派字号,不仅与净土宗门风不对,其内容、意义更是天地悬殊。

慧净法师,怀振兴净土之志,负普济群生之命,为光显弥陀誓愿,续承善导祖风,特别撰立「净土宗法脉字号」内外各十六字:

内:

  净宗真传  法藏心源
  善导普弘  祖德永年

外:

  信佛本愿  万行齐圆
  得生安乐  广度大千

意义简明而圆满,影响重大而深远:

(一)使净土门在宗派组织形式上得以独立,脱离千余年来寄寓圣道门的局面。

(二)使净土行人从此得以认祖归宗,感念祖德,产生净土宗的归属感。

(三)使净土宗宗派组织传承得以代代相续,薪火永传。

今天的念佛人,生在善导大师灭后一千三百余年,能值此胜缘,成为祖师千年之玄孙,可以说具非常之福,蒙非常之恩。唯有勤心念佛,名实相符,以酬祖恩于万一。

净土宗宗徽之含义

净土宗之宗旨,以「四句偈语」显明如下: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此宗徽以「莲花」及「地球」所构成,显示「莲花开满地球」,即是念佛法门,弘遍世界。

「地球」是五浊恶世,是三毒炽盛之众生,流转投生之世界;而此宗徽之地球六条线,则是象征六道之轮回。

「莲花」代表念佛人,此是佛所譬喻,《观无量寿经》(简称《观经》)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又说明念佛人之果益而言: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芬陀利华」是千叶白莲,世间罕有。五浊恶世、三毒炽盛之凡夫,若能专称弥陀佛名者,现世为人中妙好人,命终必生弥陀净土,脱出六道轮回;当坐道场成佛,广度十方众生。故念佛众生甚为殊胜稀有,释尊以「芬陀利华」譬喻之,善导大师亦赞叹「念佛人」谓之「妙好人、稀有人、最胜人」。

另,《维摩经》意:

  火中生莲华,是可谓稀有;
  在欲而念佛,稀有亦如是。

原文是「在欲而行禅」,而「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故直言「在欲而念佛」,显示「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如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言: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此身虽在娑婆,已非娑婆久客;未生极乐,已是极乐嘉宾。可谓「火中生莲」。

十方众生,不论是谁,只要念佛,弥陀净土便现其莲花,可谓「念佛生莲」,故法照大师言:

  此界一人念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生常不退,此华还到此间迎。

「此界」即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亦即此地球。此地球之人,但能念佛,弥陀净土即生莲花,其人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持此莲花,前来迎接,往生弥陀净土。

《维摩经》亦言:

  高原陆地,不生莲华;
  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此地球之众生,大多是罪恶生死凡夫,业障深重,烦恼炽盛,犹如卑湿淤泥,无有出离之缘。但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则净土之莲花,将开在卑湿淤泥之五浊恶世的念佛众生之心中。

此「莲花」亦是弥陀「正觉之花」,天亲菩萨《往生论》言:

  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亦即往生弥陀净土之清净莲花众,都是弥陀正觉莲花所化生之菩萨。

此花既是弥陀正觉之花,又是念佛所生之花,则阿弥陀佛与念佛众生,是机法一体,不相舍离。

故念佛人,步步踏着正觉莲花,时时蒙受弥陀光照。

又,既是「念佛、净土、莲花」皆相同,则是「同一念佛无别道,同一净土无别土,同一莲花无别花」。则念佛人同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同秉父母(弥陀)气血所生,可谓「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爱,情同手足。故《往生论注》言: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此「莲花地球」之宗徽,亦是譬喻极乐世界,亦即莲花世界,因为极乐世界即是莲花藏世界之故。

又,「莲花地球」之宗徽,亦谓将莲花遍播世界各地;亦即将此弥陀本愿救度的念佛法门,弘扬遍及世界各个角落。愿弥陀之名,声超宇宙十方界;使念佛之人,遍及地球五大洲。令五浊恶世,充满念佛人;转五浊秽恶世界,为莲花净土世界。

古德言:

  得生西方去,莲华朵朵开;
  华开无数叶,叶叶见如来。

又言:

  愿将东土三千界,
  遍种西方九品莲。

《无量寿经》(简称《大经》)言: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究竟有不闻,誓不成等觉。

《庄严经》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往生论》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
  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附录

一、「南无阿弥陀佛」略解

(一)「南无阿弥陀佛」是梵语的音译,由「南无」「阿弥陀」「佛」三语连接而成。

(二)「南无」是「归命」「信受」的意思,亦即疑心消除,完全归顺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

(三)「阿弥陀」是「无量」的意思。此佛有无限量的功德能力,而以无限量的寿命与无限量的光明作为代表,所以又名「无量寿佛」或「无量光佛」。

(四)「佛」是「觉者」的意思。已自己觉悟,也能使他人觉悟的觉行圆满之圣者。

(五)「阿弥陀佛」的「寿命」无穷无尽,没有限量,超越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存在,在「时间上」救度任何时代的众生。

「阿弥陀佛」的「光明」无量无边,没有限量,照遍大宇宙中无穷无尽的世界,在「空间上」救度任何地方的众生。

(六)「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他发愿要救度每一位众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特色是:1.主动而来──不必我们的请求拜托;2.平等无差别──不分出家、在家、善人、恶人;3.绝对无条件──任何人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已得到必定往生的身份。

(七)「南无」是众生归命于阿弥陀佛的信愿,「阿弥陀佛」是弥陀救度归命众生的力量。众生归命的信愿不是众生自己所发,而是阿弥陀佛救度的悲愿彻入众生的内心而成为归命的信愿,亦即众生南无之心是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全体显现。因此,信受愿生的众生(南无)与救度的佛(阿弥陀佛)是一体的,此谓之「机法一体」,故名「南无阿弥陀佛」。

(八)疑心消除,绝对「信受救度」而「专称佛名」「愿生净土」的人,他的生命就与阿弥陀佛的生命永远结合在一起,自然「与佛同在」。因此已不再是六道轮回的众生,而是极乐世界的圣众。拥有无上功德,蒙受诸佛菩萨的护念、相随,天神拥卫。现生能消灾免难,增福延寿,魔与冤家不能障碍;临终不管在任何时间、地点,任何情况下死去,都必然「往生弥陀净土」而「广度十方众生」。

(九)《大经》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
  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十)《庄严经》言: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
  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十一)善导大师言: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十二)善导大师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二、活生生的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之所归、万德之结晶,所以被誉为「万德洪名」,也就是阿弥陀佛之三明六通、内证外用等功德通通包含在这句名号里面。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有阿弥陀佛的心,有阿弥陀佛的眼,有阿弥陀佛的耳,有阿弥陀佛的见、闻、觉、知。十方世界不论任何众生,不论何时、何地、何缘之下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当下都看到了,都听到了,都知道了!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身体,充满阿弥陀佛的慈悲,充满阿弥陀佛的智慧,充满阿弥陀佛的光明,充满阿弥陀佛的愿心、神通、力量。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生命,充满阿弥陀佛的精髓,流着阿弥陀佛的血液。

故「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不只是符号或声音,而是活生生的、活灵灵的。

「南无阿弥陀佛」之名号,是阿弥陀佛的结晶,是阿弥陀佛的能量(我们念佛,一句一句都在吸取阿弥陀佛生命的能量水,都在喝阿弥陀佛生命的精力汤,犹如婴儿吸吮母亲的乳汁),能够使念佛众生现生业消慧朗、障尽福崇、趋吉避凶、消灾延寿,临终阿弥陀佛与诸圣众亲来迎接,往生净土,成佛度生。

我们对六字洪名的内涵,至少要能够这样理解,就会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倍感亲切,就会很想念佛。

与人相处,如果是自己的亲人或疼爱自己的人,相处起来就自然亲切;如果跟不熟识或不喜欢的人相处,就会深觉痛苦。

这句弥陀名号,是弥陀的生命,是弥陀的身体,有弥陀的慈悲智慧,有弥陀的神通愿力,有弥陀的心肝、眼睛、耳朵,有弥陀的见、闻、觉、知。这样,我们声声句句所念的,都在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都在让我们消除业障、增长福慧。

我们以这样的理解、体会,来称念这句弥陀名号,就会很亲切,很感恩,很欢喜,而不会觉得枯燥无味,甚至无可奈何。何况这句弥陀名号是阿弥陀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誓愿所成就的,所以,这句名号不只是弥陀的生命,也是我们的生命,是「机法一体」的六字洪名。

(摘自《第十八愿讲话》第496至498页)

三、慈母之心

《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
  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 念佛人,都在阿弥陀佛的身心之内,都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之中。
  • 弥陀功德充满身心,
  • 弥陀光明环绕四周。
  • 弥陀在我身心内,我在弥陀光明中;
  • 佛入我心我入佛,我与弥陀一体融。
  • 念佛人永远念念不舍弥陀名号,
  • 弥陀光明永远摄取不舍念佛人;
  • 弥陀的功德纳入我心,
  • 弥陀的光明摄护我身。
  • 我入佛心,佛入我心;
  • 如火烧木,一体不离。
  • 我与弥陀共起卧,
  • 弥陀与我常相随;
  • 机法一体,生佛不离。

念佛人在阿弥陀佛的保护当中,就像婴儿受到慈母的照顾。婴儿出生不久,还不会坐、不会站,除了把他放在摇篮中,就是抱在怀里,母亲是这样养育他、照顾他。即使婴儿爬在地上游戏,母亲的视线也时刻不离地观照着,深怕有任何闪失:这就是慈母之心。

同样的,念佛人等同是弥陀的婴儿,阿弥陀佛的佛身充满整个大宇宙的光明,永远不舍离我们。阿弥陀佛永远看着我们,照顾着我们,时间一到,就迎接我们到极乐世界。

善导大师在「二河白道喻」中说:

  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

「一心」即是「专心」,「正念直来」即是「念念不舍」,「我能护汝」,即是「摄取不舍」,使我们念佛人不会堕落水火的地狱,一直到临终接引我们往生极乐。既无水火之难,也无其他世间种种之难,凡事都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也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所以,阿弥陀佛的存在,就是为了引导十方众生来念佛。众生一旦成为念佛人,阿弥陀佛就永远「摄取不舍」。

  • 「摄」即是摄护,亦即平生保护,
  • 「取」即是迎接,亦即临终来迎。

「不舍」即是相续不断地保护,不论白天夜晚,不论动静闲忙,不论净秽善恶,不论现在临终,都相续不断地、不厌烦不舍弃地摄取。

所以说,阿弥陀佛看着我,护着我,迎接我。

──摘自《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四、熏染佛心

念佛人身心性命完全归付于弥陀。

也就是说,人是非常卑微、渺小,非常无能、无力的,人生在世可以说非常的悲苦,所以他归命「南无阿弥陀佛」。

所谓「南无」,就是归命的意思,「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归命阿弥陀佛的意思。把我们卑微、渺小、无能无力的生命,污秽、罪恶的生命,无常、轮回的生命,归投依靠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清净无染、涅槃寂静的阿弥陀佛,归投依靠永恒常住、无量寿命的阿弥陀佛。

这个时候,可以说阿弥陀佛就是他的主人,一切苦乐祸福的背后,有阿弥陀佛在承担、在主宰。所以凡事不论顺逆,他都会想到背后所主宰、依靠的阿弥陀佛,就不会那么忧悲苦恼,患得患失。

再者,一个念佛人心中,总是充满类似阿弥陀佛的爱心和包容。因为阿弥陀佛爱我们,会触动我们去爱别人;阿弥陀佛包容我们,触动我们的心,也会令我们去包容别人。念佛人熏染阿弥陀佛的佛心,会流露这样的气息,他的贪瞋痴慢疑较淡薄,也比较不会有一般凡夫不平、不满、气愤、计较的心态。

当然,我们都还是贪瞋痴的凡夫,都还有很强烈的烦恼习气,可是对一个念佛人来讲,他反观自省的敏锐度会比较高、比较快,当习气展现、脾气发起来的时候,很快就会察觉。

所以归命阿弥陀佛的人,是活在阿弥陀佛的佛心当中,是熏习着阿弥陀佛的佛心在过日子。

《观无量寿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就是慈悲,我们念佛人,念念都熏染阿弥陀佛的慈悲佛心在过日子,自然会受阿弥陀佛的熏陶,而有这种心性的转变。

──摘自《辅仁大学宗教系所师生参访 慧净法师 记》

二〇〇七年三月十六日

五、身在红尘心在佛

念佛之人,身在红尘;其心魂魄,常在名号。

「念佛之人,身在红尘」,我们念佛人虽然同样在这世间士农工商过生活,但心境跟世俗人不同。

世俗人心心念念都是红尘,都在追逐五欲,我们不是。我们心心念念都在「南无阿弥陀佛」里。

工作的时候,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行住坐卧,时处诸缘,也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可以说我们整个心、神,都系念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里。

我们空闲的时间,或者来佛堂与大众一起共修念佛,或者一人在家里静静地专一念佛。工作的时候,心也在佛号里面,不会一边工作,一边杂言戏论,闲话是非。

念佛人在一起,没有其他的语言,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因为知道世间一切都是虚假,都是戏论,都是造罪造业,到头来一切都将成空,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唯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真实,是真理,有绝对的功德,而且与我同在。

念念之中,都在消除我们八十亿劫生死的业障;念念之中,都在增长我们八十亿劫福慧的功德;念念之中,阿弥陀佛的光明都在照耀我们;念念之中,阿弥陀佛都在顶上保护我们,十方诸佛护念我们,观音势至拥护我们,天神地祇也都在护持我们。

因为我们知道这个道理,所以全部精神都系念在这句佛号上。不管何时何地,做任何事,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我们全心依靠阿弥陀佛,跟阿弥陀佛结合在一起,非常亲密,没有须臾离开、放舍。

所以,念佛人就是「念念不舍」,不管何时何地何缘,都念念不舍阿弥陀佛;而阿弥陀佛就是「摄取不舍」,无论何时何地何缘,都摄取不舍念佛人。

我们的魂魄、心神都跟阿弥陀佛结合在一起,心心念念都在想阿弥陀佛,念阿弥陀佛。这就是「念佛之人,身在红尘;其心魂魄,常在名号」的含义。

──摘自闽南语开示第七课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廿五日

六、念佛即生活

既是归命弥陀,则众生生命与弥陀生命,已是机法一体,生佛不离,如同《阿弥陀经》所言「共命之鸟」。是故,宜将念佛落实在日常生活之中,以念佛为自己真正性命,为念佛而生活;亦即「念佛即生活,生活即念佛;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因此,凡「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等皆以一句「阿弥陀佛」之佛号代替;电话来时,拿起听筒亦是念「阿弥陀佛」,结束讲话,亦是「阿弥陀佛」,然后放下听筒。即平时遇有「赞叹、感叹、惊吓」时,当下亦是「阿弥陀佛」脱口而出,代替「好啊!可惜啊!唉哟!」所谓「习久成性」,则平时偶失念佛,遇境逢缘,亦能忆起。如此,则如宗祖所言「念念不舍」矣!

又,同修亦宜以彼此之法号相称,法名是皈依三宝、能离三途的凭证,我们的法名第一字是「净」,净土是弥陀的故乡,也是莲友的故乡;净土是弥陀诸佛所居处,也是念佛人「生诸佛家,当坐道场」(《观经》语)之处;凡是念佛人,都是净土眷属,都是「如来净华众」(《往生论》语)。有此等意义,故同修宜以法号相称。

又,「打招呼是心跟心的桥梁」,碰面时「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大经》语)的打一声「阿弥陀佛」的招呼吧!「阿弥陀佛」是我们的金字招牌,有此招牌,出入蒙福,无不吉祥,无不灿烂,所到之处,皆带来喜乐与平安。

──摘自《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七、第十八愿善导释

净宗根源之第十八愿(本愿),弥陀示现的善导大师有很简明扼要的解释(称为「本愿取意文」),此解释是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原则、标准的解释。凡净土行人,应依此释信解之,实践之。兹列本愿文及三段取意文于下。

第十八愿之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本愿取意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1页)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本愿取意文」(《善导大师全集》第354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本愿取意文」(《善导大师全集》第539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第十八愿与《玄义分》《观念法门》《往生礼赞》「取意文」对照表:(略)     

故知: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生弥陀净土。

是故,净土宗「宗旨」即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当信而行之。

法然上人云(《法然上人全集》第618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此文应常称于口,浮于心,寓于目。
  阿弥陀佛成就本愿,庄严极乐世界:以佛眼十方遍览,有否念我名号之人;以佛耳昼夜倾听,有否称我名号之人。
  是故,一称一念之人,阿弥陀佛无有不知;摄取光明,不舍其身,临终来迎,无有空过。
  此文者:四十八愿之眼也,肝也,神也。
  结为四十八字者,此之故也。

八、往生极乐的条件

弥陀净土再怎么「极乐」「安乐」,如果不能令我们往生,等于画饼充饥,毫无意义。

往生极乐的条件,依据第十八愿所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此三十六字之中,「至心」「信乐」「欲生」「念佛」是往生极乐净土的要素、条件,具备这四项条件,就能够往生。

然而这四项条件,有学者解释得很繁琐、很驳杂,反而令人不易明白,而不得要领。其实它的道理很简单,很容易明白。亦即只要真正(至心)地「信受弥陀救度」(信乐),真正地「愿生弥陀净土」(欲生),真正地「专称弥陀佛名」(念佛)。如此而已,既简单明了,又易解易行。

前提是信,极乐净土既然那么美好,谁不向往,谁不「欲生」?除非不信之人。「至心」的「信」,自然就有「乐」,并且至心「欲生」,此后只要专一「念佛」便可。即是「信、愿、行」,而最后归结在「行」,如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浅而言之,「至心信乐」是真正相信,而生欢喜。「欲生我国」是愿生弥陀净土,一旦往生,必至灭度,证入涅槃,这么殊胜美好的净土,令人喜乐愿生。「乃至十念」是只要念佛,不夹余法,简单容易,故念佛往生的净土法门,被赞为「易行道」。

有信就有乐,有乐就有欲生,有欲生就有念佛,有念佛就有往生;出发点在于信。

只要「信乐」「欲生」「念佛」,必定往生;弥陀大悲,一点都不为难任何众生。往生弥陀净土的条件,就是这么简单,这么容易,有条件等于没条件;美好的极乐世界,白白地送给任何众生,可说弥陀的救度是「主动、平等、无条件」。

往生极乐的条件,再约而言之,只有两项,一是「欲生」,愿生极乐;二是「念佛」,上尽一形,下至临终之十声、五声、一声、一念,亦得往生。

「欲生」与「念佛」的前提在信,信受弥陀救度,信受极乐殊胜,信受念佛必生。既然信受而「欲生」,则「念佛」根本不是问题,只要开口念佛,有谁不能?若是哑巴,或是病人,也可心中念佛。念佛不是问题,则往生也就不是问题;既然不是问题,即是简单、容易、浅显,不繁琐、不困难、不深奥,不论何人都能做到,都能达成,都能无碍往生。

至于犯「五逆诽谤正法」者,除非至死不悔,才会不能往生。因为使逆者不逆,谤者不谤,正是佛教的精神所在,也是弥陀大慈大悲的目的。如《观经》下品下生之五逆罪人,临终至心念佛,当下众罪消灭,往生极乐净土。可见犯五逆罪,只要至心悔改而念佛,依然往生弥陀净土。而诽谤正法者,也是如此。诸经中释尊降伏外道的事迹,比比皆是,外道多有谤法者,然皈依佛陀,依教奉行,亦能入圣得果。何况五逆即含谤法,若不谤法,何来「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故五逆谤法,除非至死不悔,否则回心皆往,不会因为一经犯逆犯谤,就永被舍弃,不蒙救度。故《庄严经》言「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善导大师《法事赞》言「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第十八愿成就文说:「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往生」多么容易,「住不退转」多么容易。「容易」是净土门之所以称为易行道的真义所在,这是弥陀威神功德的最高表现,致使十方诸佛皆共赞叹。如《大经》下卷言: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佛,威神无极。十方世界,无量无边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莫不称叹。

「威神功德」即是弥陀救度众生的力量,力量广大,致使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往生容易,证果容易。如此容易,诸佛怎能不赞叹、不劝往?然而众生仍然不信,可见罪业之深,业障之重。

有学者弘扬净土法门,往往将易行道与难行道混为一谈,把往生的条件讲得很高、很难,使念佛人望洋兴叹,半途而退;不免上违弥陀发愿的本怀,下误众生得救的机缘。其实,能使无力之人往生、绝望之人获救,如下品下生的根机,只靠念佛,亦能远离轮转之乡,还归涅槃之界,才是弥陀佛为众生发愿的本怀,也是易行道真正精神之所在。

第十一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第三十九愿说: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所受快乐不如漏尽比丘者,不取正觉。

第十一愿保证灭度,「灭度」是入涅槃,则生死之苦消灭,而进入绝对安乐自在的境界,等于是成佛。

第三十九愿保证灭度之前身心快乐,无忧无苦,毫无烦恼(漏尽)

极乐圣众有这两项保证,这两项保证就够了,足够满足我们所能想象的最高希望。

四十八愿中,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第十一愿与第十八愿。

第十一愿保证,一旦往生极乐,全部都能成佛。

第十八愿保证,十方世界任何众生,只要愿生称名,必定往生。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极乐净土,都是化生。《大经》下卷说明「胎生」「化生」。

胎生是:「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

化生是:「明信佛智,乃至胜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

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是:「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至心信乐」当然没有「疑惑心」,也就是「明信佛智」,「佛智」即是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的力量,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定往生,正是弥陀「威神功德,不可思议」之所在。「乃至十念」之念佛就是「作诸功德」,因念佛是无上功德故,而「信乐欲生」就是「信心回向」。故相信念佛必得往生,而念佛往生,都是化生而非胎生。

极乐世界的众生,其身心相状如何?以下三段经文,略可说明:

《大经》「依正涅槃」之文: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无量寿如来会》「无差别相」之文:

  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顺余方俗,有天人名。

《大阿弥陀经》「同证涅槃」之文:

  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生阿弥陀佛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便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饮食。
  其身体亦非世间人之身体,亦非天上人之身体;皆积众善之德,悉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甚姝好无比。

九、念佛功超定散诸善

大经三辈 归于念佛

《大经》「三辈」之意,在说三机一法,亦即三机归入一法。上辈、中辈、下辈之根性不同,若欲往生,皆需「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之念佛一法,而得往生。善导大师于《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第354页)解释「三辈文」而言,「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可知,说三辈不在三辈本身,说三辈亦只为强调第十八愿之念佛得往生,非强调三辈之诸行得往生。所谓「一向」,显示不兼余行,上辈虽先说余行,后云「一向专念」,亦可知乃为引导余行归于「一向专念」;三辈之业,各有不同,然皆通言「一向专念」,亦显示三辈「只要念佛」,故言「一向专念」;否则,「一向」「专念」之言,如何解释?

是故,《大经》「付嘱文」不付嘱三辈之诸善,而唯付嘱念佛之一行,并赞此一行是「大利无上功德」。念佛既具大利无上功德,则此尚有何不足,而须待他求?

又,《大经》「胎化段」言:「明信佛智(信念佛得往生,即是‘明信佛智’),作诸功德,信心回向(信念佛必生弥陀净土而念佛之意。念佛能得大利无上功德,即是‘作诸功德’之意),此诸众生,于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又言:「于此诸智(佛智等),疑惑不信(不信念佛必得往生);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以修诸功德,回向愿生)。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

由「胎化段」之文,可知念佛化生,诸行胎生。

观经三行 为归念佛

《观经》具说「定善」「散善」「念佛」之三行,普逗众机,至经末则独标念佛之一行,喻芬陀利华,而言「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并搁置定散二行,唯嘱「念佛」之一行,而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唯嘱「持无量寿佛名」,不嘱「观无量寿佛像」。

善导大师释此而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可知,虽说「定散」二善,真意不在定散二善本身。说定散二善乃为引导定散二善归「本愿称名」之念佛一行。

亦知:本愿称名念佛,超胜定散二善,本愿称名念佛之果,亦超胜定散二善、三辈九品之果。本愿称名念佛,生于报土,报土无有品位阶级。

又,法然上人《选择集》(《法然上人全集》第97页)言:「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行者应知。」

小经一行 唯说念佛

《阿弥陀经》(简称《小经》)唯言「执持名号」之称名念佛一行,以显示唯有念佛是多善根多福德;说此念佛之外,不说诸行。

又,十方诸佛,亦共同证明,共同赞叹,共同护念,以启众生念佛之信心。

净土三经之中,《小经》以唯说念佛、不说余行之故,被指为净土三经之「结经」(结论之经)

大观两经 虽说诸行 意在念佛

问:《大》《观》两经,何故兼说诸行,不单说念佛一行?

答:《大经》三辈之意,乃为引导诸行归于念佛而说诸行,如《选择集》第四所明。《观经》说定散,乃为显示念佛超过余善,若无定散,何显念佛独秀;并以之引导定散诸行归于「本愿称名」之念佛一行。又下品下生之五逆重罪,余行不堪,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此重罪,故为极恶最下之人,说此极善最上之法,非谓念佛生于下品。前已显明念佛之果,超胜定散九品之果。

可知,《大》《观》两经之三辈九品,兼说余善诸行,乃为显明念佛功超余善诸行,以引导余善诸行归于念佛一行。故《大经》独明念佛是无上功德,并以之付嘱弥勒菩萨。《观经》独标念佛是芬陀利华,并以之付嘱阿难尊者。《小经》独举执持名号是多善根福德,而由十方诸佛证诚、流通。

三经目的 唯在念佛 余行非比

是故善导大师《观经疏》(《善导大师全集》第205页)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十、五逆往生 为显念佛

称名功能 超绝无比

五逆之罪,罪中之最,若造,必堕阿鼻地狱,受苦无穷。然而临命终时,依善知识之教,回心念佛,诸罪消灭,得生极乐,不但免堕地狱,且横超三界,住不退转,入补处位,如《观经》下品下生所言。此乃为显示称名功能超绝无比。

《往生论注》「三在释」

何以五逆重罪,念佛十声,直生极乐?其救度之原理何在?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上卷末「八番问答·三在释」言,「在心、在缘、在决定」,以此三义,解释十念念佛功能超绝,显明愚恶凡夫得生之理。

极恶之人 极善之法

法然上人承此义理,于《选择集》第十一章(《法然上人全集》第81页)言:「逆罪余行所不堪,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于重罪。故为极恶最下之人,而说极善最上之法。」

机法利钝 难易胜劣

若论「机」与「法」,各有四句分别。

就机而言:

  • (一)利根无逆罪,如阿难等。
  • (二)钝根无逆罪,如槃陀等。
  • (三)利根有逆罪,如阿阇等。
  • (四)钝根有逆罪,如下品等。

就法而言:

  • (一)胜而非易,如华天禅密。
  • (二)易而非胜,如净土要门。
  • (三)非胜非易,如小乘阿含。
  • (四)亦胜亦易,如弘愿念佛。

念佛普救 殊胜容易

今所言下品五逆,「机」是钝根造逆,「法」是亦胜亦易。

唯此法度此机,此机若无此法,度脱无期。

唯此机修此法,此法不救此机,即非胜易。

余行难救下劣根机,余行之力劣于念佛故;

念佛普救上中下机,念佛之力胜于余行故。

下品本意 念佛横超

显示:下品下生本意,乃对极恶最下之机,显示极善最上之法。

可知:余行功德,难灭重罪;念佛一行,能灭重罪。

故言:念佛乃是「极善最上」之法,如《大经》言「大利无上功德」。

亦知:念佛之行,远超上品上生之行;念佛功德,远胜上品上生功德。

是故:念佛往生极乐,远超上品上生,远超九品,非九品所摄。

即是:诸行往生极乐有品位,念佛往生极乐超品位。

虽说定散 意在专称

因此,宗祖善导大师楷定古今而言: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