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鹅与驯鹅

「佛说,知道(三界非安)之后就应该立即离开,而不是留下来等待那些愚痴者。如果你的双腿走得动,就赶紧走,不要等那些跛脚者。为什么?因为你必须逐步远离敌人,直到自由与安全为止。换言之,应该逐步开发善德与知识,直到恶染断尽。」

上述一段泰国禅师阿姜查的开示,让人联想到丹麦存在主义哲学家齐克果(1813~1855)曾说过的一则寓言:

当秋季迁徙的日子到来,有一只野鹅本欲振翅南飞,但看着另一群摇臀摆尾的驯鹅,心里觉得不舍,想留下来帮助它们,希望明年秋风再起时,驯鹅也能一起高飞,去看看那海阔天空的美好世界。为了达成这个目的,野鹅想尽办法去接近、讨好驯鹅,想教它们飞高一点,再飞高一点。

一开始,驯鹅都觉得学飞很有趣,它们喜欢这只野鹅,喜欢它的殷勤,它的热心。它们的确也想高飞,却怎么也飞不起来,所以没多久就心灰意冷了,并且开始用尖酸刻薄的话奚落、嘲弄野鹅,认为它既无经验又乏智慧,还自以为是它们的导师。不过,这只野鹅并不以驯鹅的奚落、冷淡为忤,依然耐心地劝诱,无私地教导。遗憾的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野鹅终究还是无法改变驯鹅的习性;不仅如此,到了最后,长期流落地面的野鹅,甚至逐渐遗忘掉自己飞翔的本能,而被「驯服」成一只只会在地面上摇臀摆尾的驯鹅。

年复一年,每当西风再起,这只被驯服的野鹅听到来自空中野鹅的鸣叫声时,总会兴奋地抬头仰望,拍拍业已无力高飞的翅膀,眼眸流转,看着越飞越远的鹅群,心中怅然,若有所思,也若有所失。

寓言中这只善良的野鹅发自慈悲所做的善行,当然是十分美好的,但却也可能是不智的。从声闻乘的立场来看,野鹅的过失在于,它不该多管闲事,留下来帮助驯鹅,而应随队乘风高飞,一走了之,以确保自己的自由与安全。若依大乘教理,则野鹅错在留下来的时机不当;它应该像李查‧巴哈笔下的「天地一沙鸥」强纳生(Jonathan)一样,先成就自在无碍的完美飞翔境界之后,再倒驾慈翔,回到原先被驱逐出境的海鸥社群里,无怨无悔地引导有缘的族鸥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现观庄严论》说:「发心为利他,求正等菩提。」原则上,一个大乘行者理当以利益众生为职志,但在己力未充、未得不退转以前,似乎仍应以自修为主,「时时勤拂拭」,不宜贸然躁进,积极地去度化众生,否则难免自误误他。《大智度论》之所以会说:「菩萨未入法位,若远离诸佛,以少功德,无方便力,欲化众生,虽少利益,反更坠落」,《入菩萨行》之所以会强调:「虽曾立此誓,欲于十方际,度众出烦恼,然我未离惑。出言不量力,云何非颠狂」,或许都是基于同样的考量吧!

作者:如石法师
》《法光》二六二期,二〇一一年七月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