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真理?以通俗之一个字为诠,何字?即是「爱」。
人类本性,爱恨兼有。
发扬爱者,爱上加爱,和乐相处,和乐相处,天下太平。
发扬恨者,恨上加恨,斗争不已,斗争不已,天下大乱。
生而为人,谁不愿天下太平?又有谁愿天下大乱?
故所有善道,无不崇爱;只有恶道,才制造恨。
爱有三种,广狭深浅有别:一、慈悲之爱。二、博爱。三、仁爱。
一、慈悲,佛教之爱。
《涅槃经》说:「爱有二种:一者饿鬼爱,二者法爱。真解脱者离饿鬼爱,怜愍众生故有法爱,如是法爱即真解脱。
」
(一)饿鬼爱(贪欲)
意为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基督教向来被视为爱的宗教,佛教中则以「慈悲」为中心, 而不直言「爱」字。
世俗之爱是无常、痛苦而怖畏的。
《大经》说:「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当行去处,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
《长阿含经》说:「恩爱无常,会合有离。
」
俗话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
」
古德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
」
《圆觉经》说:「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
《楞严经》说:「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汝爱我心, 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
南传《法句经》二一二偈中有言:「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
」
从「爱」转变为「亲爱、欲乐、爱欲、渴爱」等四种。
世俗之爱与恨同在。佛在《增支部》说:「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
」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
(二)法爱(慈悲)
《大智度论》二七:「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
《金刚经》:「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
《观经》:「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
《大经》:「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荷负群生为之重担。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
《庄严经》:「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
《维摩经取意》:「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
」
《华严经》:「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
」
《梵网经》:「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更甚于善人。
」
《杂譬喻经》:「积大善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
我为救度一切众生,发菩提心。
我愿保护一切众生,终不弃舍。
我当于彼诸恶道中,代诸众生受种种苦,令其解脱。
我当普为一切众生备受众苦,令其得出无量生死。
我宁独受如是众苦,不令众生堕于地狱。
以身为质,救赎一切恶道众生,令得解脱。《华严经》
亲爱的:你将永远被珍爱。你不必有任何恐惧。你不会做错任何事。(亚历山大《天堂的证据》)
《梵网经》:「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
慈悲之极致为「无缘大慈
」,即毫无条件、毫无意识下,予任何人安乐幸福,此亦称大爱,此爱无有污染。
二、博爱,耶教之爱。
《旧约‧利末记》第十九章:「不可报仇,也不可埋怨本国子民,却要爱人如己。
」
《新约‧马可福音》第十二章:「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
」
《约翰一书》第四章:「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神。因为神就是爱。
」
《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马太福音》第五章:「你们听见有话说:『当爱你的邻舍,恨你的仇敌。』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赏赐呢?就是税吏不也是这样行吗?你们若单请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么长处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这样行吗?所以,你们要完全,像你们的天父完全一样。
」
耶稣不高呼冤枉、也不想报仇,还说要饶恕他的敌人。
爱你的邻人,爱你的敌人。原谅他七十个七次。
这是耶教。其施爱对象,只及人类,不及其他众生。但对人类,人人平等,不分亲疏。
三、仁爱,儒家之爱。
《论语·学而篇》:「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
《论语·学而篇》:「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
《大学》:「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
《礼记》:「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
《孟子·告子篇》:「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孟子·公孙丑上》:「无恻隐之心,非人也。
」
《孟子·离娄篇下》:「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
《孟子·尽心篇》:「仁者无不爱也,急亲贤之为务。⋯⋯尧舜之仁,不遍爱人,急亲贤也。
」
这是孔孟之道,施爱对象遍及人类。但因亲疏不同,而有深浅差等。
孔孟二圣的仁爱主张,纲领虽同,范围则异。孟子在《尽心篇》中有说:「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孔子在《中庸》和《论语》中则只说:「爱人」「泛爱众」「爱其所亲」
,而不及物。且在《论语·乡党篇》中记载:「廐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可知孔圣爱的思想,纯为人本主义,到孟子时,才扩充到物。
结语
儒家的爱以血缘远近为依据,形成了亲疏有别的爱。而宗教界的爱不同,宗教界的爱是基于共同信仰的神圣之爱,是超越了血缘与亲缘关系的普世之爱,是对陌生人给予帮助的无私之爱。
佛陀慈悲,普济众生;耶教博爱,遍爱世人。虽前广后狭,但都毫无差等。只有孔孟的仁爱,对亲孝,对兄悌,对众爱。亦即近者孝悌,远者泛爱。因对象不同,而有深浅之别。
以上所述,都是爱人之道。将三者粗略一比,就可知道:慈悲契合真理,是最伟大最究竟最圆满之爱,然境界太高,范围太广,非凡夫所能企及;博爱范围亦非浅狭,故非一蹴可及。只有仁爱,最近人之常情。实施起来,容易言行一致。果能以「如保赤子」之心,由亲亲而仁民爱物,推己及人,由近而远,自能驯致社会和谐,人民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