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与念佛

今晚和大家座谈的题目是:做事与念佛。

做事,我们道场里的每一个人,上到住持、当家、执事,下到普通的清众,多多少少都会被分配一些事做,像扫地、打水、打板、做维那、领众、管理等等;念佛,就是念阿弥陀佛。做事和念佛的关系,应该怎么认识、怎么平衡,这很重要。

做事和念佛之间的关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有矛盾,住众住得不安乐,心中会纠结,进退两难;整个团体会显得没有生机,没有活力,事业发展不起来,好像一块阴湿的木头,没有阳气。做事和念佛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目前悟真寺这方面还没有太大问题,大家都做得挺欢喜,念佛也都很自觉。在我们这个善导大师净土思想所指导的念佛团体中,这应该不成问题,应该每一个人既是做事的先进分子,又是念佛标兵,两者处理得很好,很协调。

我想分两方面跟大家座谈。

一、错误观念及后果

有哪些错误观念呢?有的人在道场里住着,他就只有一个目标:「我之所以出家,之所以住道场,就是来念佛,就是为了修行。」这是他的认识。有了这一点,就有第二点了:「我不能做事,因为我的目的是来念佛,来修行。法然上人讲过,只要有助于念佛,都要去做;要是耽误念佛,我就要维护我的权益。做事会耽误时间,弘愿寺的工作非常繁重,做这些事很花时间,难免还会有人事纠纷,我也不会处理,搞得有很多烦恼,心里就不净,晚上睡不着,还是干脆不做事的好。」他就盼望有一个环境,最好什么事都不做,专门念佛。有了这种认识,他所表现的行为就是尽量躲避做事。团体的事,眼睛一闭,头一偏,装作没看到。你叫他发心,他会说:「我是来修行的,一发心就念不了佛了。」常住安排的事他也敷衍塞责,因为做好了事情会越做越多。

不做事烦恼多

当然,我讲的是个别情况。有了这种心态,常住安排的事就不能尽心尽职地做,他没有欢喜心,不是心甘情愿的,做起事来就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心不甘情不愿,那怎么能把事做好呢?旁人看见可能会评论,他心里就会不高兴,起烦恼,就退心了。退心之后,负面思维、负面语言就会多起来,然后散播出去;一旦散播出去,就会反射回来,让十个人听到了,就会收回十份,那他就更不高兴了,感到很难安,也很难办。在这种情况下,他就会自我保护,把自心封闭起来:「我要给自己找一个空间,好好念佛,好好修行。我不能跟你们打成一片,否则又要让我做事。」一封闭,整个人就没有活力,其实就是压抑自己内心,整个心像阴暗角落里的植物一样,没有阳光,长得蔫蔫的;遇到人就靠边走,正面走怕跟人打招呼:整个状况就是这样。

不做事难以安住在佛号中

其实以他这样的心态,真正让他自己一个人念佛行不行呢?肯定不行。真正能自己独立地念佛,心里一定要有很强大的力量,不受外界干扰,像一棵树一样,根系很发达,独立长着,就没有任何问题。而这样害怕做事,遇到一点事就觉得受干扰,他的心其实非常脆弱,也非常不稳当,不独立。这样的人尤其需要处在团体中,得到大家的扶持。他反而把自己封闭起来,因此不可能平稳地安住在佛号中。能够安住在这句佛号的,不是初机的人,而是要经过历练,内心相当稳重、踏实,相当有力量。

他是又想修行、念佛,可是又不跟大众接触,又不做事,自己孤立起来,心又没有力量,这会有结果呢?心就会摇摆,时间多到无聊。他本来嫌时间不够,现在什么事都不做,一天二十四小时,吃完饭就没事干了,没事干就心里发慌、摇摆;但是又不找事做,也不跟别人接触,心没办法打发,那怎么办?就发信息,玩电脑,或者胡思乱想,其实并没有把时间都用在念佛上,反而增加了很多烦恼。其实,如果能够把心安住在念佛上,做事是不会有障碍的。

年轻人浑身是精力,又有体力,再不做事,精力在身上乱窜,顺着经络到处跑,会引起身心躁动不安。有些寺院的老和尚,看到年轻人,即使没事也要找事给他做。我记得上次到报国寺,老和尚把年轻人都叫去刷墙,其实墙根本就不用刷,刷干净后再刷。他说,年轻人不让他们做事不行啊,他们精力、体力旺盛,心也安不住,很躁动,容易得病。老和尚很慈悲。

不做事不能和团体同步共振

人还是要做点事情,否则就不能和团体同步共振。一个团体要生存,必须每个人都有合适的事情做。如果某个人特别不一样,他就要开溜不做事,那他就和团体分离了,就不能和团体同步共振。团体就像身体一样,必须是协调一致的,身体的每个器官一定有它的功能和作用,如果哪个没有作用了,那就废了;又像行进中的队伍,大家都整齐地跨步往前走,看起来就非常庄严,非常有力量,其中的每个人也会感到很有力量。如果和大众同步振动,再弱的人都会有阳光,因为他有整个团体的力量、大众的力量。

像长江的水,浩浩荡荡、日夜不停地流向大海,哪怕是一片浮叶,它也会顺着江水,一浪接着一浪,感觉非常有力量。像大海的潮水,潮起潮落,哪怕是个水泡,跟在后面也是很有力量的。如果你靠边溜,脱离团体,那就没有力量了。所以在团体中,跟大众保持同步振动,是非常有力量的,这就是同步的力量。

如果不能跟团体同步,就会缺乏阳刚,就有阴气,不为团体所接受。假如团体接受这样的人,大家都不做事,那团体就不成其为团体了。团体不能接受,大众也会有看法,觉得他不一样,「大家都干活,凭什么他就不干?」大众就会有不平的心理。这种看法和不平会有强大的力量,无形中会对这个人产生影响,他会感受到。他感受到就要抵抗,就会更加封闭,因为他没有办法来应对团体的力量,应对不了就把门关起来。这样的关闭,使他的心更加的封闭、固执──「你们说我错了,但我不认为我错,我修行还能错了吗?我要念佛还能错吗?」所以他固执,固守自己的这一块「根据地」,这样就显得愈加的孤单、孤立,不能跟团体融洽。

不做事在团体中难以生存

如果是这种心态,那怎样在团体中和人相处啊?这样的人经常处在一种无形的冷战中,执事、当家师都说他三四遍了,怎么说他都那样,后来大家也不想说了,大家不说,但心里也不接受;他本人也知道,人心是很灵妙的,不说也知道。所以,他与团体处在一种无形的冷战、对立和僵持的状态。如果一个人在团体中处于这种状态,他怎么生存下去?在这种情况下,他会很烦恼,也不敢跟大众热情互动,也不敢见人,不敢笑,担心一笑就显得放逸、不修行,怕别人让他做事,所以就显得很冷漠,人格孤立,大家会觉得他是怪人。

不仅如此,他也会看不惯别人,因为他自认为是对的,那么别人就是错的。他会说:「我要修行,那不可能是错的啊!你们做事,都不知道修行,没道心,就是整天忙那些不重要的事情。生死大事,念佛为第一啊!这都是祖师教导的。」他心里就会对别人有看法,别人对他也有看法,这样互相之间肯定就不和了。

不做事会对三宝的事业冷谈

这样的人,对三宝的事业也会非常冷谈,认为没有必要做事。我就听到有人这样讲:「弘法?不是有慧净上人、净宗法师在弘法吗?我哪能做弘法的事啊?」他觉得他不能做弘法的工作,怕耽误修行,耽误念佛;不能跑道场,也不能护持道场,念佛第一,要赶紧关起门来在家里念佛。

这个问题很严重,因为这会影响很多人,一般人乍一听,会觉得很有道理。这样的人很冷淡,而且会散布消极言论:「印经书,弘法,搞网站,搞发行部,搞电子产品,都要耗费自己的精力,那就不能好好念佛了。」旗帜举得很高,但实际效果是阻碍了佛法的弘通,障碍了众生的得度因缘。他的观点有人如果接受了,就会觉得不能去做事,马上就少了一个发心的菩萨,多了一个阴湿的木桩。

不做事福智双缺

在团体中不做事,也占有和剥削了他人的劳动,削减了自己的福报,这是很明显的。如果抱着这样的观念,其实只能自己独住,可是独住他更不行,因为独住需要准备房子、被褥,还要自来水、电灯、暖气,还要买菜、做饭,这要耽误多少时间啊?这样一想,还是在团体里好。可是在团体里又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都有人给他做好了,这样,如果不是特殊的情况,想想看,他占用了多少别人的劳动?也可以讲是剥削了人家的劳动,那不损福报吗?

这样的人,他跟大家的关系处在僵持状态,他自己也知道,所以他的心里是经常处在一种矛盾、纠结的状态;但他跨不出去,打不开心门,因为正确的认识没有建立起来,总觉得「我要修行,要念佛,我不想做事」。在这种环境、氛围中,他也感到过意不去,所以老是在矛盾、纠结中进退,失去分寸。最后会有什么结果呢?福智双缺。没有修到福报,因为他占用了别人的劳动,自己削减了福报,别人对他也有看法;在团体中,不努力去做事,不知道如何与大众共处,也不知道如何把念佛和生活、工作打成一片,那智慧当然也没有。

可以讲,他抱着这样的观念念佛,是根本就不了解净土门易行道、他力法门、乘佛愿力应该怎么念佛,是还没有明信佛智,对佛的慈悲、对这个法门的特质没有把握。这是很严重的一种情况,要么就是自私,要么就是自力修行的心态,他才会这样做,不然不可能这样。

不做事是逆势而为

不仅福报和智慧缺乏,而且也是逆势而为。什么叫逆势而为?势就是大势所趋,这个大势所趋是阿弥陀佛的大势,阿弥陀佛大势之易行道,士农工商毫无障碍,士农工商的工作都可以做,何况在寺院团体中呢?面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他不知道应该怎样乘佛愿力,没有了解佛的悲心和易行道法门的究竟方便。在利益众生方面,他没顺这个大势,在团体中不能顺势而为。团体欢迎那些生机勃勃的、边做事边念佛的、没有负面情绪的,而他不是这样,所以这叫逆势──逆了大势来做。就像长江的水浩瀚而下,他逆流而上,那要费多大的劲啊?他以为腾出了空间和时间,其实是耗费了太多。

顺势而为,才会轻松得力。顺着日月运行的规律,身体就会健康;坐船顺流而下,那就非常轻松;做事顺着团体的引导方向,也会很轻松。就像做生意,如果顺着国家的经济政策来做,那肯定会很轻松;国家要是不支持这个产业,你还顶着干,那肯定亏得一塌糊涂。

顺势,顺着阿弥陀佛的悲心誓愿救度众生的事业来做,按这个理肯定轻松。如果不这样,反而把这些都放旁边,自己想一套,跟整个大势完全相背,这就叫逆势而为。

不做事容易生病

不做事的人,他的心态、行为不能随众,就会显得古怪、与众不同,所以大众难容。他自己也情绪难消,很多负面情绪积累在心里,一直憋着,憋到最后就生病了,而且一病倒就缠绵不起,因为这个病往往是心理上的要求,就是他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办法抗拒团体的约束力和要求。

团体不可能认可这样的人,除非他病了,或者年老体衰。一般人,既不老又不病,又不是大德长老,想要跟大众不一样,要自己另搞一套,那大众不可能接受他。他想要大众接受,又不可能那么快变老,最后只有一个办法:生一场病,病得天天不能起床,以此来换取自己安心和大众认可。这是很微妙的潜在的心理趋向,他需要得一个病来抵抗大家。这样的例子很多,往往是这样的情形:跟大众不和,没有顺势来做,自己觉得矛盾、压抑,人格在矛盾中,他能不生病吗?福报也消减了,何苦呢?

这种病就是懒病。这种病只要观念一转过来,一干活儿,马上就好了。

做事就是修行,忙就是营养

我想到星云大师讲的话:做事就是修行,忙就是营养。我觉得这句话特别对。人哪里是缺乏营养啊,就是没有忙;一忙,营养就有了。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不要成为那样的人。大病一场,常住还为他报销医药费,这是没有智慧,没有福报,没有给大众带来欢喜和利益,自己也失去很多。

二、正确观念及利益

反过来,就是要抱有正确观念。正确观念会引导正确的行为,产生好的效果,得到法门的利益。

要融在团体中

首先,维持道场、团体的运营,推进弘法利生的事业,需要大众的共同努力。要不要弘法?当然要,如果没有人弘法,大家怎么能得到法门的利益?团体要生存,是哪一个人的事吗?是大家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团体的一分子,就有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哪怕再小,也有自己要承担的事,这就融在团体中。

每个人都需要融在团体中,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能力离群独居,人是社会动物。只有哪些人可以呢?像达摩大师,他就可以不融在团体里面,他可以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我们要是有九年面壁的功夫,那决定可以跟大众在一起做事,没有任何问题。如果不能跟大众一起和谐做事,觉得做事影响念佛,那肯定也不能自己一个人独立,因为他的心本来就不独立,这样的人更要在团体中,需要别人好好扶持他,磨练他,成就他。

团体对我们是很有帮助的,可以讲,人如果离开团体是死路一条,而且在法门理解上也会有偏差。我们念佛,跟一般观念不一样,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念佛并不是自己修行。圣道门要专门找时间来修行,而念佛是接受弥陀的救度,接受弥陀的救度必须关起门来念吗?「阿弥陀佛,我现在准备接受你的救度,我什么事都不能干,我就要这样接受你的救度,南无阿弥陀佛。」不是这样。接受弥陀的救度,自己心里答应就行了,心里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要靠弥陀,意念转了,不就接受弥陀救度了吗?就像皇上说「你有罪,我现在赦免你了」,你心里认可了,罪不就赦掉了?不用把自己关起来,二十四小时来接受皇上赦免。

把弥陀的救度传给众生

念佛,不是一般理解的要如何如何修行,它很简单,是靠阿弥陀佛救度,我们通过念佛得到弥陀的救度。只要理解法门的真意,都会愿意做事。所以,在我们的团体中不愿意做事的人,我们可以判断,他对法门的理解有偏差,或者是因为没有人点拨他。如果了解、接受了弥陀的救度,怎么会不发心为弥陀做事呢?这是自然的心理。一分钱不花,只要愿意让弥陀救,念佛就能往生,因为自己得到这么大的好处,那就要告诉别人,怎么会躲在家里呢?会尽一切力量让一切有缘众生得到这个大利益,做什么都在所不惜,誓死不悔。因为阿弥陀佛是大公无私、大慈大悲的,弥陀救度的恩惠流到我们心中,一定会在我们心中产生相应的认识,要让别人也得到这种利益。弥陀救度来到我们身上,我们不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

就像木头,除非没有被火点着,只要被火点着,一定会发光发热;别人碰到它,也会被点燃。不可能被火点着之后反而变得冰冷,那只能说明没被火点着。昙鸾大师《往生论注》里木和火的比喻非常恰当:「譬如火从木出,火不能离木也。以不离木故,则能烧木;木为火烧,木即为火也。」木,就是我们这样的凡夫;火,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我们领受了弥陀的救度,就是被弥陀的火点燃了,就一定会去点燃别人,这是客观、必然的。如果不去度众生,不去为别人服务,怎么能说被弥陀救度了呢?除非是老了,或者病了,躺在床上没办法;即使躺在床上,愿意救度众生的心也不会泯灭。

年轻人,希望大家能够更多地把弥陀的救度传扬,不要关起门来享受弥陀救度,这在理解上有偏差。

做事的出发点就是念佛

另外,我们做事,比如建寺院、收弟子、出去讲法,是为阿弥陀佛做事,是因为内心有一种力量,感到弥陀救度我们,有这么大的恩德,念佛恩重故;要怎么报佛恩?「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我们报佛恩的唯一办法,就是把这个法门传播给一切有缘众生。

这样来做事,我们的出发点,本身就是念佛──念佛的恩德、念佛的慈悲、念佛的救度,怎么会和念佛有冲突呢?做事根本不会影响念佛。这种做事和阿弥陀佛是一体的,我们就是做阿弥陀佛的手、脚、口,阿弥陀佛怎么会把我们舍弃呢?说做事影响念佛,就等于说阿弥陀佛的手影响阿弥陀佛念佛,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是一体的。

所以,我们做事本身,就是感念佛的恩德。不管在哪个部门做事,像上殿打磬锤、扫地等等,本身就和阿弥陀佛是一体的,本身就是念佛所流淌出来的,无不从此法界流──从念佛法界所派生出来的,就是念佛的一种表现形式。扫地可以在家里扫啊,为什么要来寺院里扫?在这里扫和在自己家扫就是不一样;开车,在这里开和给自己家里开,也是两回事。

如果什么事都不做,只要念佛,说明他对法义的理解有偏差,理偏路狭──理很偏,路很狭窄,不知道念佛的路非常开阔。胸怀开阔,在道场里做三宝的事业,本身就是从念佛利益、法喜、恩德中所派生出来的。如果没有体会到这些,就是法身枯瘦,没有营养,没有得到法喜。

如果是做世间的事情,或许会耽误念佛,因为世间的事情和念佛不相关,不会把我们引导到三宝中,比如做买卖、赚钱会影响我们念佛。当然,如果会用功的,也可以用功,但如果是初学,就会影响念佛。在念佛道场做事,绝对不会影响念佛,反而会提醒我们念佛。打个简单的比喻,如果在弘愿寺剃度出家,那么再懒也已经往生百分之六十了。为什么?首先是很专,道场不允许你杂,一天有两堂殿要上,一不上殿,僧值师、当家师还要找你;遇到居士,居士合掌念阿弥陀佛,你也要念一声;出门也不好意思甩手,哪怕不念佛也要挂串念珠,多少也要念几句;经过山门,大喇叭里放着「南无阿弥陀佛」,你听到也要念几句。不管怎样,从早到晚都已经埋在佛号里面了,所以基本上决定往生了;万一还没决定往生,临终时寺里肯定有人给你助念,不可能不管你。

做事成就念佛

做事对我们很有帮助,因为我们做的所有事情都和念佛相关,不管是在法务部、发行部、库房,还是在厨房,我们在这里做事,和在社会上做事不同。我们在这里做饭给谁吃?给念佛人吃,要知道这功德都在你身上,意义非常大。如果为佛门做事,反而妨碍你念佛,让你不能往生,假如这个道理能够成立,等于是佛教自己掘了自己的根啊!这等于说,我们不能为了念佛做事,要弘扬佛法就会障碍往生。那到最后每一个人都缩起来,都宁愿念佛而不做事,道场就会垮掉,团体散伙,经书也不印了,网站也要关闭,也没人讲法了:都不做事,佛教还能发展吗?那是佛教断自己的后路,这个道理不可能成立。

有这么一个例子:有个人念《金刚经》,他自己不念佛,但是他劝过一位老太太念佛,说:「你不会诵《金刚经》,又修不了禅,那就念阿弥陀佛吧。」这位老太太很认真,听他一讲就回去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最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了。后来这个念《金刚经》的人得病暴死,到地狱去见阎罗王。阎罗王说:「你功德不小啊!你曾劝一位老人念佛,这位老人已往生了,你因为这个功德,能够往生净土,所以召来相见。」他说:「我发愿念《金刚经》一万卷,还要巡礼五台山,现在不想往生。」阎罗王说:「诵《金刚经》虽然很好,不如早点往生净土。」他还是不改变主意,阎罗王就放他还阳了,他才回来讲了这个故事。

他自己念《金刚经》,劝一位老人念佛,老人往生了,就凭这一点,他就可以往生。我们在弘愿寺做饭、扫地、做网站、流通经书,那么多人吃了我们做的饭都念佛往生了,我们还能不往生吗?如果我们不往生,等于说六方诸佛没一点能力,他们扔也要把我们扔到极乐世界去啊!那些吃了我们做的饭的人,看了我们寄的书的人,他们都往生了,我们怎么能不往生?

以念佛的心做事

在这样的念佛团体里面做事,往生肯定没问题。不要以为做事会影响修行,如果有这种观念,就是将修行和做事割裂了,也是因为没有平生业成,你才会这样想。如果已经平生业成,已经被弥陀都救到了,怎么还谈得上担心阿弥陀佛不救你,影响你往生?都已经是被弥陀救到船上的人了,对没上船的人喊一下都不愿意喊,却说:「我不能喊,我喊他会影响我到彼岸。」你都被阿弥陀佛救到船上了,你的父母不还在海里吗?一切众生都是我们的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在底下,你都不能帮着喊一下吗?我们所做的,不过是帮弥陀喊一下,「注意了,上船!」就这件事而已。

所以,我们是在了解教理、安心念佛的基础上,以已蒙佛救的心态来做事,做得多欢喜!我不觉得做事有什么苦恼,我经常想到昙鸾大师讲的「园林游戏地门」──菩萨度众生像园林游戏。当然,我们现在还是凡夫,在道场里做事,不能做得像菩萨那样圆满自在,不过多少能感受到一点。生死园林,就是指菩萨不厌生死、不厌度生的事业,像在公园里游戏一样。像小孩子玩游戏,再怎么玩都不累,玩到晚上,天都黑了,父母喊他回来,他还要玩。这就是第五门──园林游戏地门,是出门。

我们得到弥陀的救度,说实在的,不是我们有什么能力,我们也是在生死园中,但要把这句名号传给一切有缘人,让他们也得到救度。我们来到这里干什么?都是演一场戏,每个人都是演员,把自己的角色演好──你演当家,他演执事,大家把众生都演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要劝他们念佛。这样,在这个世间,我们会感到很自在,是园林游戏的心态。如果你没这种心态,说明在法义理解、在平生业成方面还要进一步用功。

我们是以念佛的心做事,而不是以做事的心做事。我们做事本来就是念佛,前面讲过了,是感念佛的恩很重,才来做事。我们不是来这里找份工作,拿工资,我们就是因为这个法门好,得到佛法利益而来做事的:这就是以念佛的心做事,不是以做事的心做事。以做事的心做事,就是孤立、片面地看事情。

比如你在寺院厨房里做饭,对法门的理解,对弥陀救度的信受很好,所以炒菜时心里美滋滋的,做的饭就好吃;我们扫地、接待、在殿堂里带信众,都是以念佛的心来做,这样才能做到很法喜。

做事是为弥陀

我们和弥陀是一体的,我们做的任何点点滴滴的事,阿弥陀佛都能听到、看到。要知道我们是为弥陀做事,不是为其他人做事,因为阿弥陀佛救度了我们。比如你在危难的时候,有人把你救下来,救你的人是位大富长者,而你是个无家可归的人,没地方住。这位大富长者把你救下来之后,带你到他庄园里,给你一间房住,给你安排工作──看门,不仅救了你,还安置了你的生活。看门看久了,你就忘了长者的恩德,说:「老板,我天天给你看门,你就这么对待我?每天就给我三顿饭,人家都加工资,你不给我加工资啊?」忘了是长者救了你,不然你命都没有了。

阿弥陀佛把我们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六字名号,把我们的生活供养全部都包了──寺院里有地方给我们住,什么都有,我们给佛做些事不行吗?还起烦恼。我们为弥陀做事,遇到不懂佛法的众生对我们误解、不敬,或者我们自己受一些苦,这是应该的,不要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我们为阿弥陀佛做事,要认清阿弥陀佛是主人,其他都不是主人。我们知道谁是主人,为谁做事,就不会随便罢工。做事跟别人关系搞不好就来气,就不干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你念佛、做事,总是要成熟、进步,阿弥陀佛就安排几个人来加持你,他们是阿弥陀佛派来的,你怎么能够抵抗呢?「我对阿弥陀佛无限虔诚,粉身碎骨都不怕,我就怕某某人!」不用粉身碎骨,你只要安安心心、不苦不恼、心平气和地把分内的事做完,就对得起阿弥陀佛了!

我们听收音机,是要听杂音,还是要听播音员的声音?总要听播音员的声音,不是专门听杂音。别人的是非、长短、评论、埋怨、委屈,那都是杂音;我们做事,我们的心要听阿弥陀佛的声音。阿弥陀佛都是表扬你,鼓励你,赞叹你,支持你,肯定你,安慰你,因为你是为阿弥陀佛做事的。要听阿弥陀佛的声音,这是主人,他说要做,你怎么能不做呢?

这个方向要明确,这也叫一向专念──时刻盯住阿弥陀佛,不是看别人的脸色,要看阿弥陀佛的脸色。即使所有人都不高兴,只要阿弥陀佛高兴,你就行了,这不就是一向专念吗?如果别人一说什么,你就不干了,那还是一向专念啊?那是在念他。

做事是靠弥陀的力量

所以我们做事是靠弥陀的力量,不是靠自己的力量。靠自己的力量就会感到很困难,感到没有力量。其实,在道场做事很好做,只要两个字──听话,让你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要有自己的东西,这有什么难的呢?发指令的人一定是在他的职位上发的,他发了,就要担因果,他不可能随便发指令叫别人做事。当家师有他的分寸,叫人做什么,他肯定有考虑。这样我们才能是一个整体,就很简单,很顺畅。如果想得太多,「他怎么不叫别人做,就叫我做?他对我怎么这样?」这就是没有智慧。

做事是助业

称名是正定之业,在寺院里做事就是助业。这是少不了的,助成自他念佛往生的业因,对大家都是很有帮助的。我们的心其实很浮躁,如果没有事情做,就会花很多时间打理妄想杂念,还要对抗大众,在这方面耗太多的精力。那不如随顺大众,大家还欢喜,你也过得快乐,念佛也念得顺畅。一个人要与整个团体对抗,那成本是非常大的,扛不起,不如随顺大众。

所以,做事并不妨碍念佛,反而有助于念佛,因为做事和念佛是同步、同向、同德、同体的。同步,一个步调,都是做对三宝、对法门、对众生有利益的事;同向,一个方向,都向极乐世界;同德,都是功德体内的事情;同体,做事和念佛一体不二。这样当然就非常有利益,而且正行和助行可以互相调剂,不因为单一念佛生疲厌心。初学念佛的人,让他关在房间里,一天到晚念佛,给他送吃送喝,一个月什么事也不让他做,行不行?很多人不行,也许三天还行,三十天太长了,有的人三天都不一定熬得住。

为什么要有正行、助行呢?就是要有一个调剂。因为我们的心都是很野的,所谓心猿意马,不能与寂静的佛法相应,这个时候就要有调剂。与其用那些胡思乱想来调剂,不如做三宝的事业来调剂,这个事业本身就能增长三宝的力量,能给众生带来解脱的因缘,也能增加自己的福报,还能调节自己的心,所以正助刚好合一,这样多好啊!这样的好事不做,那就吃亏吃大了!所以你念佛,同时服从常住做点事,正行和助行调剂,心里有空间可以调节,不会疲厌,就会有法喜,就会长远。

做事的时候,比如做财务、出纳,或者校对文稿,要很用心,这时候没有在称名。即使你没有称名,你做的事情也和佛心、佛德、佛愿相连,因为你做的事是帮阿弥陀佛做的,阿弥陀佛很高兴啊。阿弥陀佛要通过众生做事,所以我们在做事就等于是阿弥陀佛在做事,他就很高兴,佛心就很欢喜。你是凡夫,做事的时候忘记念佛,阿弥陀佛说:「没关系,你代我做事,你是我的分身之一,我记得就可以了。」你在船上打扫卫生,照应乘客,那船长能把你忘了吗?那不可能啊!所以,只要做事,在三宝的船上,和佛心是一致的,和佛德是一体的,和佛愿是相连的,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在世间做事就不行了,就被牵到世间去了;如果在圣道门里做事,虽然积一些福报,但是和念佛还是疏远一点。所以在弘愿寺、悟真寺,在这样的团体里做事,你是进了保险箱,被六字名号装进去了,怎能不往生呢?不可能不往生!

做事和念佛动静结合

通过念佛和做事,反复调摄、历练,我们的心就会安住下来。如果专做事也不行,整天做事也烦,毕竟做事要起心动念;专念佛也不行,太静,一般人受不了。所以,动静结合:做做事,念念佛;念念佛,做做事。这样,心就会安稳,就能安住。

人的心就像水一样,把它放到荒野是不行的,肯定会散掉,自己管不了自己。所以有的师父想去闭关,想去住茅棚,我们暂时还不允许,因为他的心肯定会被放掉。心像水一样,一定要给它管道。什么管道?就是念佛和做事这两条管道。有了这两条管道,心水就自然顺着往前淌,自然往阿弥陀佛那里流。

这也是福智双修,人我兼利。修福,在团体中,扫厕所,打扫卫生,做厨房的事,守殿,做维那,做任何事,欢欢喜喜地做,就是在修福;智慧,念佛就是智慧:所以这是福智双修。人我兼利:这样做,自己念佛往生,业因满足,也能促成有缘的众生往生业因满足,这样不就人我都得到利益了吗?

团体和个人相互增上

一个人在团体中,能借团体之力,能与团体之力相互增上,如雁在群。也就是说,个人要善于借助团体的力量。我们在团体中,肯定会借团体的力量。比如我在团体中,会借大家的力量:我吃饭,就要靠大厨;上街,要有人开车;上殿,要有人燃香,等等,都是借大众的力量。那大众也借我的力量:我把讲义编好,跟大家在一起谈法义,我就把力量用出来了。这就是互相借力,彼此合作。

社会上都是这样,不可能所有人都做农民,也不可能都做工人,要互相借力:大众为你服务,你借了团体的力量;你在团体里做一份工作,也给团体奉献了力量。比如你把院子扫得很干净,大家早上一走出来觉得很舒心,这就是给了团体力量。这样的团体给别人展示的,就非常有秩序,活泼,有力量。我们既借力,又给力,这叫相互增上──你增强我,我增强你,大家会不断提高。

打个比喻,像大雁在雁群中,它们飞行的时候,一定是个群体,前面有领头雁,它们利用空气动力学互相借力,这样飞最省力气。如果单飞,你飞你的,我飞我的,那每一只雁都会很累。我们在团体中也是一样,互相借力。

做事要观察因缘

我们要善乘弥陀之力,做事要观察因缘。不用担心不会观察因缘,在团体里做事,只要听从安排就可以了。比如我们听上人的,有这个智慧,只要跟着做,就是乘上弥陀的愿力了,让你念佛就念佛,让你做事就做事。

观察因缘也增加弥陀的力量。这句话需要解释。倒不是说弥陀的力量不圆满,需要我们来增加──凡夫当然也没这个力量。弥陀救度众生,他要通过法的因缘来展现。如果我们不出家、不弘法,也不住持道场,那弥陀自己怎么度众生?他是无相的法身、极乐世界的报佛,在这个娑婆世界度化众生,一定要通过种种因缘。所以我们要把这样的因缘尽力散发出去,等于我们是阿弥陀佛身上的一个个细胞,这些细胞很活泼、很有力,那么这个法身就会很有力量。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是增加了弥陀的力量。这样,阿弥陀佛欢喜,众生也欢喜。

做事能得到加持

这样我们就能得到加持:因为融入团体,为团体增了光荣,增了力量,那团体当然就会加持我们;我们为弥陀增加了力量,那弥陀当然也欢喜加持我们;诸佛和弥陀是同体的,也肯定欢喜加持我们;众生得到利益了,众生欢喜了,那肯定也欢喜加持我们。一个凡夫,得到弥陀、诸佛、团体和众生的加持,那他肯定能过快乐的日子。这是正面的加持。

如果反过来,你把这几方面都「得罪」了,我行我素,那结果就是:众生不欢喜,团体不欢喜,弥陀也不欢喜。那就危险了,你就要得病了。

《往生论注》讲「菩萨巧方便回向」,从教理讲起来比较长,简单讲,所谓回向,就是小功德能成为大功德,小福报能成为大福报。不过这里有个善巧的问题。什么是「巧方便」呢?在念佛团体中无私无我,听话,这样来为弥陀的事业做事,这就是最善巧、最方便的回向。就像一滴水进了大海一样,只要在团体里做事,整个团体弘法的功德、力量都是每个成员的,人人全部都得到。因为个人和团体是一体的,每个人得到的都是全部。这个力量多大啊!如果彼此分开,成为个人的,哪能有这个力量?绝对没有!简单举个例子:一群人到寺院来打斋,那就每个人一份;如果你一个人来,就不会给你打斋。这不就是团体的力量吗?

阿弥陀佛的道场,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知道,会加持。比如国家领导人出去视察,会去视察一个单位,不可能去视察某一个人。那阿弥陀佛要来视察,他肯定到弘愿寺、悟真寺来视察。当然阿弥陀佛可以分身无数,你一个人也可以视察到。但道场是他更关心的地方,所以这个地方佛力的加持特别大。

道场的每一个人,心是完全开放的。对弥陀、对众生、对团体、对诸佛完全开放,就会得到很多善的、阳光的、正面的资讯和能量的加持,他的心就会非常阳光,非常自信,非常有力量;同时他会感染周围的人,能够给他们信心、勇气、爱和力量。在团体中活得很阳光、很充实的人,他跟别人交往,都是满面春风,一团和气;别人与他接触,自然会受他感染。在团体中,不愿跟别人接触、自己躲起来修行的人,脸上不会有光彩,缺乏自信,没有阳光,不能给别人勇气、爱心和力量,这样就不好。没有正确的心态、认识,就有所不足。

为弥陀做事,烦恼也成功德

话说回来,我们给阿弥陀佛做事,因为我们是凡夫,一点烦恼都没有也不可能。人事总会引起一些烦恼,不过这要有正确认识:为弥陀做事,烦恼也成功德。

你在社会上做事,比如卖香,为自己挣钱起了烦恼;别人打你一巴掌,起烦恼了,如果你还手,两个都要拉到派出所去审问。这样一点功德都没有,还有罪过。你为阿弥陀佛做事,如果被别人打一巴掌,那你福报赚大了,功德也赚了,因为你不是为自己啊。

打个简单的比方:你为保卫国家出去打仗,如果受伤了,国家会给你记功,给你挂军功章,还养你一辈子。为什么?因为你是为国作战。你如果为家里争一亩三分地,把头打破了,把腿打伤了,那会给你记功吗?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是为自己。现在我们是为阿弥陀佛,为极乐国,如果烦恼把我们的头打破了,心里受伤,那弥陀会给我们记功的。你不要觉得自己受伤了、倒楣了,要知道你的功德很大,阿弥陀佛为你记了一功。有人发表意见,放在微博上,你马上想到:「没关系!靠阿弥陀佛更稳当,功记得更大。」这都是有数的,放心!如果我们因为弘法利生受到别人的威胁,要知道背后有人为我们撑腰──韦陀菩萨拿着宝杵站在你背后,谁能威胁你?

做事就有机会蒙受善知识的教导

另外,我们只要做事,就有机会蒙受善知识的教导,这个很重要。善知识很多,比如说佛畅做财务,他就是这方面的善知识,和他一起做事,那你不学也得学啊,你也懂得一点财务了。再比如说宗道法师编简报,有时来问我,我就要和他交流意见,那我不可能有所保留,我所知道的会毫无保留地告诉他;如果我已经全部给他了,还不够,那就把上人搬出来,这样,他进步就会非常快。还有宗众法师,我请他帮我打字、做表格,他就会问我──他做了才会发现问题,我才会跟他讲。

所以有机会跟善知识接触,这是非常重要的。善知识当然不限于某一个人,善知识很多,只要和我们相应的,都可能是善知识。比如说净业法师,假如他不做事,他能遇到佛海吗?他因为做事,才发现佛海有丰富的阅历,有成熟的经验,从他身上学会怎么做人、做事,怎么使环境宽松,这些是花钱买不来的。你发心做事,不会吃亏的。你给阿弥陀佛做事,阿弥陀佛能亏待你吗?不可能。

所以这是非常大的利益。如果不做事,你就得不到这个利益。人不可能生下来就是佛,也不会没人教就自己成佛。人做事的时候,容易听得懂,进步就会很快;如果不做事,就是有善知识告诉你,你也听不懂,没有素材,那当然就不会进步,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

做事能增进机法深信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能增进机法深信,会让我们对法义增加理解。我们学了很多,都是书本上的,讲机深信:「南无阿弥陀佛,我是最最罪恶的生死凡夫。」但是遇到事情呢,还是认为自己对,「我是一个比较好的凡夫,是他错了。」这时就忘了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了。所以,如果不做事,关起门来,不跟人打交道,还自我感觉挺好;一做事,你就会发现:「我真是什么都不是!」

做事的前提就是:要听常住的话,任何事只要起了烦恼,就是自己的过错。你反观自己:「我怎么又错了,我怎么今天又起烦恼了,我怎么又惹人家不高兴了?」你就会发现:做事真的非常难以圆满,烦恼很深重,罪业很深重。所以,对机深信自然会加深。

加深机深信有什么好处呢?它会让我们的心谦和,会让我们的心柔软,会让我们很舒服,会让我们低调,会消我们的业障。慢慢地,业障就消了,就不那么刚强了。如果不做事,就没有机会照见自己,虽然对别人没什么不好,但是自己无法进步,总是有很多矛盾、扭曲,看事也不透彻,智慧短浅,还会得病,自己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做事使人谦敬满足

另一个方面,做事能让我们更能体会佛的恩德,自觉愚恶,能够谦卑,能够敬重别人,而且心里感到很满足:「像我这样一个罪人,这么没有能力,大家都帮助我,大家都对我这么好,我是哪辈子修来的福报啊?我太满足了!」一切的苦恼不就是从不满足而来的吗?满足了,不就幸福了吗?什么叫幸福?满足就是幸福,知足常乐。如果不满足,这人多痛苦啊。

什么都满足,你就安乐了。那么这从哪里来呢?就要通过做事来锻炼,才能够在这方面成熟起来。为什么呢?所谓「养儿方知父母恩」,你自己不做事,就无法亲身体验,就会有很多牢骚,怪当家师不公平,怪执事跟你过不去。你去做事,就会知道:「原来做执事有很多为难的地方,我真是的,当初怎么不知道体谅人家呢?那何况是佛呢,佛为了救度我们,要付出更多。」这个时候你就体会到别人方方面面的不容易,你的心态一转变,心量自然就打开了。

念佛和做事打成一片

同时,经过反复历练,念佛和做事能打成一片。不然的话,你把门关起来,什么事都不做,永远也不能打成一片,因为没有事情来给你历练,念佛很难相续。听不得半点不顺耳的话,见不得别人的脸色,一点小事都不能担,那这个人有什么用?稍微遇到一点小事,就像小风一吹就要感冒。通过念佛和做事,在团体中就变得柔韧,念佛和做事打成一片,能动能静,动静结合,做事的时候,心会很安定。

有的人做事牵挂两头,心里不安,怕做事耽误念佛──不会的!要知道,做道场的事,完全跟佛的意志相应,做的是佛的事。不做事的时候,佛号自然就提起来。当然,这需要反复地练习,我也没做得很好,大家都有这个过程。

我们讲念佛相续,怎么相续?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念佛和做事,在心里自然成为一片,这就是相续。不是突击念佛,好像摆个架子,专门找个时间念佛,那就是突击心理,心不稳定。

当然这也需要扶持、规范,慢慢训练。训练久了,心就会定下来了。这个时候,有事做没事做都不会影响,有事就做,没事也很安静。而现在是有事怕做事,没事也心里发慌。这都需要历练。经过人事历练,你就会善解人意。通过做事,你就会体贴别人,因为做事就会跟别人发生冲撞,甚至矛盾不断,这时候就会逼得你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对方有情绪,意见表达过来,反复几次以后,你心里会总结:「哦,原来对方是那么想的。怎么我没想到呢?我应该这样来做比较好,我应该体贴他。」这样不就好了吗?这就是成熟、圆融,心就会更加柔软。

做事培养敏锐的观察力

同时,做事能够成就我们敏锐的观察力,不做事是判断不出来的。一旦做事,会有很多复杂的人事纠纷,种种的因缘变化,那么在做事的时候,你要判断,要观察,要抉择,还要请教身边的人,心里在琢磨:这件事要怎么做?进又进不得,退又退不得,上又上不得,下也下不得。这个时候最能考验我们的耐心,最能锻炼我们的忍耐力、判断力和智慧力。如果着急上火,那是没必要的。

每个做事的人都要经历这个过程,不做事就不会有这种磨练,这是很好的一种锻炼,你能学会观察。

做事培养意志力和决断力

敏锐的观察力是通过做事锻炼出来的,坚强的意志力也是通过做事锻炼出来的。什么叫坚强呢?「为了弥陀的事业,我一定要走下去,一定要这么做!弘法的事业一定要做到底!肯定要做到底,除非做不动了!」为了完成这件事情,会经过种种的魔考,在这个过程中,你的意志就会越来越坚强。

而且还能培养无误决断的能力。人要决断事情,心中要有胆气,没有畏惧,否则就会该决定而决定不了。不管在哪个部门做事,都要作决定:当家师有当家师要决断的地方,厨房买什么东西也要有决断,这都是锻炼出来的。通过做事,你就会有胆气,没有畏惧,「就这么做了!」深思熟虑,作出判断,然后作出决定,也养成不随风倒乱的定力。什么叫定力?双腿一盘,三个小时不动,这是一种定力;做事心里很有主见,很有主张,不随便动摇,这也是种定力。

做事培养智慧

善顺因缘,有知其根本的智慧力。因为我们要做事情,要判断种种因缘,这是需要智慧的。做事情,要看因缘成熟了没有,是不是必须要做,应该什么时候做,不盲动,就会很稳当。所谓「静如处子,动若脱兔」,安静的时候像大姑娘一样,坐着不动,因为因缘还没有到;一动起来,就像兔子撒腿一样,「嚓」就出去了,因缘已经到了,不能再等了。

如果不做事,你就没有机会观察和磨练。有时候你会发现:哦,原来几年前做那件事太小题大做了,根本就没有那个必要。这样不就成熟了吗?

开车喻

就像开车一样,老司机开车,起步、拐弯、让路、停车,几乎感觉不到他有任何障碍,很稳当,坐他的车特别舒适。换一个生手,他经常会责怪:「怎么搞的,你这个人不会停车啊?」「这个拉车的怎么搞的,车摆的不是地方啊!」「这路怎么那么窄?旁边为什么还有石头!」有很多理由。他自己水准不高,还赖别人。

做事就像开车一样,寺院运作这部车你得驾驭它,知道什么时候踩油门、什么时候踩刹车。前面明明堵车了,你还使劲踩油门,那会白白耗费燃油。很多人做事就是这样的,他在那里白使劲。你告诉他说:「前面塞车了,你就熄火吧,不要踩油门了。」他还使劲按喇叭,根本就走不动啊!因缘没有到,那么着急干什么?

种地喻

像农民种地一样,种子撒下去,春天还没到,没发芽,你着急了,拿开水泡,在地里烧把火,这样管用吗?不管用。这个时候,时节因缘没有到,你可以回家睡大觉。这都要通过做事来判断。比如我们来到悟真寺,我们要做什么,那要看因缘;要怎么开展工作,也要很小心,很谨慎。

当然,我们未必都判断得很准,但一定要判断,要有机会锻炼。我们做事是为阿弥陀佛做的,要配合阿弥陀佛的节律。像跳舞一样,跟着节拍跳,脚步踩准点。点踩得准,就跳得好,就跟阿弥陀佛配合得好;如果步子乱了,那就白费劲,就是做没有必要的事,就要改进。

做事成就五根五力

做事会增长我们的判断力,成就信、进、念、定、慧这五根五力。《阿弥陀经》讲「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什么叫五根?就是信、进、念、定、慧这五方面要扎根;扎根之后,不断生长,就有力量。「信」,就是信心,就是机法两种深信。信为什么要扎根?如果不扎根,就是飘忽的。通过做事,不断磨练,就会扎根。我们真的是罪恶生死凡夫,如果不做事,腿一盘,自我感觉挺好,还自以为不太罪恶,挺不错的,还看不起人家:「你们都不会修行,就我有修行。」没有惭愧感,没有机深信。「进」,就是精进不息。通过做事,你会有精进力,勤奋做事,勇猛念佛。「念」,就念念不舍,念阿弥陀佛。「定」,就是不随风倒乱,不摇摆,坚持正确方向。「慧」,就是智慧。

做事成就菩萨六度

通过做事,还能成就菩萨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

首先成就布施度。你完全把自己奉献给大众,把分内的事做好,这就是布施。所以不要那么自私,给自己画个小圈子。要舍得把自己交出去,把自己奉献给大众,大众不会耽误你。有人担心:「我身体不好,做那么多事万一病倒了怎么办?」真的病倒了,你福报修得非常大!不要担心,你如果真的病倒,大家会照顾你。

做事,不为自我,就是无私,也就是持戒──戒贪,戒私。

做事,会有很多挫折,这就是培养忍辱。

做事,百折不挠,勇往直前,就是精进。

总之,在做事的过程中,心量日见广大,福慧日益增长。

做事扩大心量

心量是非常重要的!心宽的人,活得很自在。所谓「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小人为什么长戚戚?就是因为心眼小、小肚鸡肠。心眼小,就过得很憋屈。心量怎么能大起来?要通过做事给你撑大。因为做事就会有很多人事关系,你必须要撑大心量。比如说,宗报法师不做当家师的话,就自己管自己,没问题;他要做当家师,就不那么容易了,只有委屈自己、成全别人,不能随便发脾气,这样心量就会逐渐扩大。因为你要容人啊,你对所有人都要容得下,好的、坏的,骂你的,向你脸上吐唾沫的,什么都有,那你能容得下,你的心量就大了;心量大,你不就是阿弥陀佛了吗?

心量小的人最痛苦:心里一点事都放不下,看见谁都不顺眼,在那里颠三倒四,翻来覆去睡不着。通过做事才能让心量扩大,而且福报、智慧都会在无形中日益增长。因为你在为大众服务、操劳,而且随顺这个团体,随顺善知识引导,放舍自己,这样,福报、智慧自然就增长起来了。

做事自利利他

我们做事,为大众服务,表面上看着像吃了亏,其实点点滴滴都不会吃亏,而是占了便宜──阿弥陀佛的便宜可以占。如果关起门来什么都不做,好像占了便宜,其实是占不到的,还要吐出去。怎么吐出去?刚才分析过了,到最后没办法,生病了。

所以要利他,主动地、完全放开身心地为大众、为团体、为他人做事。利他就是自利,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利益。大家喜欢你、赞叹你,你又很放松,得到大家的认可、赞叹,多好呢!

「自利的诀窍就是利他」,这句话是我经常复习的。自利是有诀窍的,自利的诀窍就是利他,给别人好处。你在家里照着镜子对自己笑,那有什么用?要出去对别人笑。想要别人对你有笑脸、对你温和、对你好,那要怎么办?怎么得这个自利呢?诀窍就是利他。看见别人笑一下,力所能及帮别人的忙,这是个不二法门。

我们在团体里做事就是利他,也是菩萨方便巧回向。如果只顾自己做,那就吃亏了。如果为大众做事,佛也念了,事也做了,得到的利益就特别大。

念佛和做事不矛盾,不会互相影响,反而会互相成全。下面说几个譬喻,说明念佛和做事的关系。

念佛如桥面,做事如护栏

念佛就像是桥面,做事就是护栏。桥如果没有护栏,是很危险的。如果只念佛不做事,一般人到最后就不念佛了:一开始精进用功,过一段时间,他不念了,念不下去。做事,通过三宝的事业,就像栏杆把我们护在念佛里面。有事情做,心就很安稳,就会安住。

念佛如根,做事如土壤

念佛如根,做事如土壤。念佛像一棵树一样,它的根要靠土壤才能生长,做事就是土壤。没有土壤,根往哪里扎呢?通过在团体里做事,念佛的根就会更加发达,这棵树就更加坚固、稳定,就会成长,就会有力量。

念佛如吃饭,做事如运动

念佛如吃饭,做事就如散步、运动。吃饭是很重要的,一餐不吃都不行,但是也要运动。光念佛,什么事都不做,等于吃了不容易消化。当然,老师父就只念佛,他们的树根也不需要生长了;另外,这也是团体安排的。到了这个年龄,这个身体状况,常住安排他们只念佛,他们跟你们年轻人不一样,各有各的安排。

总结

最后,还是以星云大师的话作为总结:做事就是修行,忙就是营养。这两句话是星云大师的心得。我和大师感受相同:忙就是营养,不忙就没有营养。这个营养是法身营养,有营养就会法身强壮。所以在团体中,大家要欢喜地做事、踊跃地做事。

像上人讲的例子,实相法师边做事边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他所在的团体还不是专修念佛的团体,我想,他做的事也不是专修念佛的事。我们条件比他好,做事和念佛是一体的,点点滴滴都做得恰到好处。在我们这样的团体里面做事,千万不能把做事和念佛看成两片,这两者完全是一体的,因为我们这个道场是专修念佛、专弘念佛的道场,我们等于是阿弥陀佛在娑婆世界的一个代理站,这是阿弥陀佛给我们办的道场。不要以为我们自己能办,那是不可能的!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他的法身遍满虚空法界。我们每一个念佛人,就是阿弥陀佛法身上的一个细胞、一个分子。我们整个道场,就是阿弥陀佛身上的一个穴位,是他身上最重要的部分。经书法宝流通,就是阿弥陀佛的经络、气血在运行。流通到什么地方,等于是阿弥陀佛法身的气血就送到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有了营养,就可以教化,众生就可以得利益;如果不做法宝流通的事业,不做弘法利生的事业,那是断了阿弥陀佛的气血。所以,不要以为是我们在做事,我们只是阿弥陀佛身上的一部分。障碍弘法事业,罪过是很大的。法义的流通非常有必要,每个人都要信心欢喜、勇气百倍地来做。

我们在这个道场里,有正确的信仰,随顺大众做事,早晚两堂课跟着上,就像进了保险箱,四面都合上了。就是说,我们在阿弥陀佛的道场里做事,不往生的可能性不存在。我们做的点点滴滴的事情,都做在阿弥陀佛身上,所以这个功德不需要回向。而且我们所做的事,所利益的对象,都是我们的历劫父母。这么一想,做事就非常有力量,非常有信心。

今天就讲这些,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