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场的软硬体建设

(2012年6月4日讲于湖南长沙开元寺)

今天和大家沟通交流的,主要是关于道场建设方面的一些问题。因为这么多道场都在建设,弘愿寺也在建设,包括西安这一带,也准备再扩建一个道场,所以有关道场建设方面,有些想法想跟大家交流一下。

我没有事先准备,也没有和智随法师详细沟通,讲得不足的地方,请智随法师补充,大家也可以发表意见。

道场建设主要是两方面:

  • 一、硬体建设;
  • 二、软体建设。

一、道场硬体建设

道场硬体建设,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一)道场地点的选择

我们建的道场,要选择什么地点?当然我们几个道场都已经定型了,我所讲的,一是就现实情况,二是将来可能还要建道场,可以作为参考。

在古代,寺院几乎都是依山林而建的,越到大山深处就越寂静,便于修行。现在跟古代完全不一样了,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镇化、城市化,所以道场的基本走向应该也是城镇化、社区化,这是个大方向,要有这个前瞻性。当然,历史的原因,还有政策的原因,会对某个具体道场地点的选择产生影响。

我们目前的道场,还是比较偏远一点。偏远一点,对喜欢自我修学、愿意寂静的人来说很方便,但在接引信众方面就显得有所不足。比如说开元寺,离长沙比较远,其他几个寺院离城市都比较远。

具体到一个道场,也有所谓的地理风水。地理风水是一门学问,在古代叫「堪舆学」,现在可以称为「环境心理学」,就是说环境对住众的身心会有一定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很客观的,倒不是什么迷信。比如住在一个潮湿、阴暗的地方,肯定多病。

佛教说「依正」,依报、正报相互影响。对于地理风水,建道场都比较注意。我的看法是两方面:一方面不可不信,因为它有它的规律,地理嘛,就是地形的原理;另一方面也不可全信,不能太死板,哪里一定不能动,其实不是那么简单,因为它是活的。

这方面,在座各位当家法师可能比我强多了。我个人也有一点心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首先,自我感觉很重要。你建这个道场,你是道场的主人,是这个道场的灵魂,那么你往那儿一站,你的感觉怎么样,这里适合不适合,心里是有数的,不是光听人家讲。你如果觉得很阳光,很舒适,很安稳,那就是好的。不是光看理论上讲的。

有一次上人在台北选一个道场,写了几句话,我觉得非常好:周围的环境要四平八稳,不要有过于奇险的地形,那样会使我们的心有一种不安全的感觉;再就是阳光要充足,要能够藏风聚气;背后要给人安稳的感觉。

有一次,我去一个地方,大家都说那里好,但是我一看就不好。为什么呢?因为背后虽然有山环绕着,但是有一个缺口,往那儿一站,觉得背后来风,感到缺口后面会有一队人马冲过来,觉得不安全。

所以,背后一定要有靠,有靠就让人觉得护得很紧,很安全。

前面一定要开阔,开阔就是有视野,隐喻着这个法门的未来。你是要向前推展的,如果往那儿一站,前面锁得很紧,甚至有一个东西顶在你鼻梁上,很近,很堵,那就感觉很不舒服。

左右两侧也应该比较平正,不要有奇斜地形。如果这边高那边低的,你坐着就感觉非常别扭。

我听一位风水家说:「福地福人居,福人居福地」,这是很有道理的。必须是福人,他才有好的感觉,能认识好风水地,而且喜欢住在那里,住在那里适合他的成长。如果不是福人,给他好风水地,他也住不住,他也要走,因为跟他的心不相应。他心喜阴暗,狭小,封闭,选的地方也一定是那样,你给他阳光、开阔、高朗的地方,他不会喜欢。什么是福人?就是心地正直光明,心怀大众,大公无私的人。

另外就是地形、名称的暗示,我是比较注意这一点的。它的地块形状和它周围的环境,什么山、什么河、什么村庄。这些名称的形成有它的背景,一叫数百年,上千年,口传耳闻,习以为常,纳入政府行政,标在国家地图,有很深的历史、民俗、心理积淀,给人有一种暗示作用,也代表一种缘起。有的名称很吉祥,让人一听欢喜,有的就很普通。

比如我们这次去看悟真寺的下院,我就觉得那个地方是一个非常好的道场,那是非常难得的,轻易找不到。这个道场是当年善导大师居住并扩建的,祖师道场确实不一样。悟真寺有上寺和下寺,整个面积在古代有将近五千亩的山林,四公里长。

悟真寺地属西安市蓝田县普化镇。首先,从大的地理因缘来说,只要是在西安一带就是好地方,特别是佛教净土宗的道场。西安,古称长安,是十三朝古都,大唐王朝的中心,也是当时的佛教之都。又是现在的国际大都会,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净土宗开宗繁荣就在唐朝善导大师,也就是在长安一带。西安,西方安乐国,只有西方才能让我们安心,日落西处心自安。西安在善导大师的时代,叫长安,长治久安,必定要往生西方才有真正的长治久安,六道非是安身处,必向西方得长安。不管是「西安」也好,「长安」也好,都很吉祥,尤其念佛人一听,可说是别有心悟。蓝田,给人想到的是蓝田玉、蓝田猿人、蓝关古道,很苍茫、悠远,温蕴生辉的感觉。「普化」两个字,一听就是佛教的,念佛普化诸众生。

悟真寺倚靠终南山,终南山非常雄浑、深厚,群山重重,无穷无尽,称「万里终南山」,自古就是有名的修行地,道教称为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一福地,也是佛教名山,历史上许多著名的大寺都依傍在终南山麓,中小寺院更是无数,现在仍然有许多修行人,住在山中茅蓬,过着隐居修行的生活。终南山是秦岭的一部分。秦岭是中国最大的山脉,东西横贯,绵绵向西即是青藏高原。它是中国南北地理的自然分界线,秦岭以南,水入长江水系,以北入黄河水系。扼住秦岭,等于是握住了中国的中腰。道场倚靠这么一座山,等于是倚靠整个秦岭山脉,同时牵制长江、黄河两大水系,进而网路覆盖全国。从这么一个大的背景来看它的地理风水,它和一般的背后山有靠,就不是同一个概念了。

再从近处看。有一条河从终南山的蓝岭流下来,叫蓝水,大概蓝田县的得名与这条河相关。这条河出山便一分为二,流了大约一公里多长后又合二为一,寺院正处于二河之间形成的冲积地带,这一块地造型刚好像一条船,又像一个莲花瓣,两边一翘,大小非常合适,好像一叶莲舟浮在河上。这条河叫清河,清净的清,清流激湍,环绕四周,非常有灵性。一般的河都向东流,清河却是往西流,这就不一样。净土法门的净水、法水,长流向西。河水向西,寺门向西,山的走向也向西,船头的方向也向西,望这里一站,自然人心向西,人心向佛。你说建净土道场,哪里比这更好?清河的上流叫「蓝水」,刚好是「清出于蓝」,青出于蓝胜于蓝,预示法门发展,一代胜过一代。

旁边一座莲花山,一座王顺山。莲花山不必说,莲花是佛教的标志,出污泥而不染,净土宗就是莲宗,莲花之山也就是净土之山。「王顺山」,我觉得这个名称也特别好。山有镇护的作用,给人依靠、安全。「王」代表世俗社会,即世法,「山」代表佛教修行,即佛法。「顺」是和顺、恒顺。世法、佛法相顺不背,国家就稳定,人民有依靠。世间需要佛法指导,佛法必须服务社会。世俗社会的运行,有佛法的指导就能够和顺,社会关系就能和谐。这是我的理解。

《观经》是释迦牟尼佛当年依灵鹫山与王舍城所讲,灵鹫山下是王舍城,也就是当年的都城。悟真寺倚靠终南山,向西下望,正好是当时的帝都长安,也就是王城。善导大师在这里疏注《观经》,同样依佛山、王城展开教化因缘,简直是印度版的《观经》在中国重新演绎,这种缘起,会让人感觉到历史的沉淀,有心理上的暗示作用。

这些都不是人为的安排,可说是天意自然,因缘如是。

另外,地理也是活的。这个「活」表现在四个方面:因人不同,因时不同,因法不同,因用不同。

因人不同。某一块地方,如果张三来,也许不是好风水,但是李四来就是好风水,这是因人不同,因为人的发展方向不一样。比如这块地方比较阴湿,那就不适于耐旱植物的生长,但是像柳树这类喜阴湿的植物就愿意生长,所以因人不同。不是说「哎,这里风水不好」,你就不来,不是这样的,也许你来就是最好的。古典小说(像《三国演义》)里面有「某某断魂之处」的故事描述,那个地方对某某就是断命之处,但对对方却意味着重大转折,就有生发的功能,那就不一样,所以是因人不同。

因时不同。时代不一样,风水发生了变化。也许这个地方古代是好风水,现代就不是好风水;古代不是好风水,也许现代就是好风水,它随时间流转。

因法不同。法门不一样,这个地方对禅宗是好风水,对净土宗可能就不是好风水。禅宗讲究用功修行,净土宗讲究接待信众,一个收,一个放,所以不一样。

因用不同。用途不一样,是静修还是弘法,是山林道场还是都市道场,这些会有所不同。

我们在选择道场的时候,就要综合来看。

总的来讲,我觉得一个地点,它要适于人居,居住在这里感到舒适;要便于修行,也便于弘法,能进能退,这是最好的。

开元寺也好,灵瑞寺也好,包括宝盖寺,虽然我没去过,但我知道那是祖师道场,都在山上。我觉得应该在长沙市有一个弘法机构,有一块地方,这样我们退可以息养山林,进可以到都市弘化,就会感到风水活了──地理就是能进能退的。否则,如果单单是山林道场,就会感到有所不足,羊肠小径,很不方便。

(二)道场的规划和设计

规划设计非常重要。建设道场,事先一定要有规划,一旦道场建成了,就是千年基业,就不好再改了。当然,要想一开始就规划得多么圆满,也不大可能,但是要有这样的概念。甚至可以花一两年时间搞规划,这一步要细致,不要着急。

搞规划,我觉得站在出家师父的角度,有几方面的内容我们要提供。

首先是核心理念。因为规划师、设计师一般不是佛教徒,不知道我们要做什么,所以我们要给他提供一个核心理念,这是道场的灵魂。我们的道场,毫无疑问要「专依善导」,这是我们的核心理念,要在所有的规划当中展现这个核心理念,总体规划都要围绕着它。

其次是道场的定位和规模。比如弘愿寺,定位为净土宗覆盖全国性的道场。因为有这样的定位,它的规模就要适当。之所以做这样的定位,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不是说「我自己可以随意定大定小」,而是要综合参考信众的基础、弘法的力度、法门的因缘、成长的历史。像开元寺这样的道场应该怎样定位,宗信法师就要多思考,宝盖寺、灵瑞寺同样也要想到:我这个道场的辐射面有多大,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人才如何培养,信众如何引导⋯⋯考虑诸多因素之后,再来定位。

有了定位,再设定道场规模,「我是一个地区级的道场,还是省一级的道场,辐射多大范围⋯⋯」规模小了不够用,规模大了很累人,而且会浪费资源。家里只有三口人,却住五百平米,住到里面气都耗掉了。房间太大,耗你的气。道场规模必须跟你的能量、气场相匹配,要大小适宜,这样的环境才适合你。

第三就是共通的要求。这方面慧净上人提过,我觉得很有道理。道场的建设,上人提出现代化、方便化和人性化。弘愿寺,上人进来一看,不够现代化,有的地方不够人性化,也不够方便化。比如说有的寮房没有卫生间,当然,有地形的限制,但就设计来说,还是没有想得那么周到。已经建成这样了,只有下次改进。

因为我们是仿唐建筑,台阶比较多,特别是来迎殿前面,一个台阶就差那么一截,又没有明确的界限分隔;有分隔吧,又显得不美观,很多人在那里容易闪脚;后来要用一块板垫上,又怕冬天结冰打滑──那个地方就是个缺陷,就不够人性化。也有人提出要有残障人通道,推着轮椅可以上来,我们现在这些都还没有细腻地去做。

方便化,就是道场设施让所有的住众都很方便地使用。

现代化,寺院道场也要现代化。我的观念比较守旧,感到佛教是比较传统的,其实道场也应该与时俱进。比如说卫生间,古人茅坑都盖在外面,现在显然是不适宜的;以前点蜡烛,现在都是电灯。现代化的东西很多,再比如手机、网路等等,道场的设计就要便于弘法,要适合大家安住,便于大家学习和休息。现代科技可以合理运用,目的是把宝贵的人力资源节省下来。

比如说开元寺,慧净上人来过一次,那时候还在烧大灶,每天还去砍柴,太不现代化了!赶紧去买两个液化气罐。因为人是很宝贵的,每天去砍柴烧大灶,做两顿饭都累得要死,弘法做不了,法义学习没时间──赶紧改进。现在已经改进得可以了,不过上人如果再来,可能还会提出合理化建议。

这是大方向。

第四就是功能布局。我们这个道场要具备什么功能,怎么布局,怎么使用,这是出家师父要提供的。

有了这些因素之后,就要找一个专业的设计师,一定要尊重专业。不要说「我脑子一拍,出家人建庙」,古代也许可以,现代就不一样了,比如卫星导航图,等高线都画得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设计得好,首先会省钱。不要以为「找人设计多花钱」,不是这样。虽然承担一定的设计费,其实会省很多钱。比如说地形的高低,如果设计不好,路就很难走,汽车爬坡耗油,而且人可能还会摔跤,高低悬殊,非常不方便。如果设计得好,很方便,也很美观,还能节省施工费用。

孙居士是专业设计师,设计得非常好。弘愿寺门前那片广场,哪里垫多少,道路怎么铺,经他一设计,车跑过来非常顺,不然有些节点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地形本来是不规则的,取多少后面的土垫前面的凹地,必须精心策划,使得二期工程有合理的平台,门前广场也很开阔,工程造价也降下来。

搞设计,首先要提供一张地形标高图。设计人员一看图就知道地形地貌,建筑造形就出来了,各种管道路线也会合理布排。你把殿堂规模和功能要求告诉他,他提出设计意见,大家反复讨论,最后形成的方案就比较适宜。

弘愿寺二期工程的弥陀大殿,设计稿就改了十二次。专家就是专家,考虑问题周到。只是看图纸,一般都感觉不到,但是一建起来就感觉很好。弘愿寺目前建成这个样子,大家还是比较赞赏的。

设计师要很用心,而且要能领会我们的意图。比如说弘愿寺的山门,一开始是找一家蛮有名的设计院的古建筑设计专家,我说我们是仿唐建筑,结果设计院设计的山门,我一看像个小土地庙一样,小小的三间,那么飘飘的样子,这不是我们想要的山门。后来没有办法就找到孙居士,把我的想法告诉他,我说:「山门代表法门,要很庄重,令人心生敬仰,能够摄受信众。」我就讲了这些抽象的概念(你说这个怎么具体表达?表达不出来),我说,「请你设计一个。」他就画出草图,我一看,「哎,对!这个就挺像,就挺好,能够表达意思。」慢慢地就形成目前这个状况。

前一段时间,成刚老方丈去了弘愿寺,他就很赞赏,说:「弘愿寺的山门非常大气,再配上门前的栏杆和高度落差,还有开阔的广场、旁边的水库,正像是七宝栏楯、七宝池,犹如人间净土啊!我来之前听信众说不错,但是进来一看,超过我的想像,确实设计得非常好。」

这就是专业人士的设计,很多方面我们想像不到。比如说栏杆,形状、长短、粗细都是有讲究的。过细显得很弱,过粗显得很笨。粗细配上长短,配上整个建筑,非常协调,看上去扎实有力,而且很稳定。其他方面,包括色彩的选择,都非常有讲究。还有,从山门到来迎殿,从来迎殿到弥陀大殿,距离有多远,人站在这个地方,心理上有什么感觉,挤不挤,顶不顶鼻梁,压抑不压抑。如果很近,一抬头就会感觉拥挤、压抑。所以,不是说殿堂越高越好,不是那样的,它的高度和前面的纵深是有讲究的。在纵深面上安排一棵树,或者一个造型,也会产生层次感,让你的心很安定。灯的高矮,互相之间的距离,怎样起到引导作用。两边的开张度多大,如果受地形的限制,该怎样变通。屋簷的出簷宽窄,屋簷和屋簷之间交错所产生的空间感觉,你站在一楼,站在二楼,站在这个方向,站在那个方向,从任何角度,无论怎样观察,都感觉到心里非常舒畅,几乎是没有挑剔的。

这就是专业设计,详细推敲总体效果,确实非常专业。跟在专家后面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西安有位古建专家,叫李百进,他有很多古建方面的专着。他跑到弘愿寺一看,就很赞叹,说:「这是经典级的。」能得到这样的赞叹,那是不容易的,他是很有眼光的人。

这是要说明什么呢?就是我们一定要尊重专业设计,要有这样的概念。

开元寺的布局,我觉得这两大区块就安排得非常好,因为地形就是如此。这一块安排为生活修学区,那一块安排为殿堂礼拜区,这样分隔很清楚,大家都很方便,这就很好。

一个好的设计,有四个优点:

一是很便利。用起来非常方便。像孙居士设计的,设计量太大了!你把一个任务交给他,他设计到每一个房间都会反复跟你沟通,会议室、念佛堂、库房、寮房⋯⋯大小、布局,包括向阳面、开窗透风,包括走廊方向、到哪里,包括台阶怎么安置等等,所有的建设内容都设计出来,非常周全,非常便利。

二是很经济。好的设计,让你建设起来很省钱,因为它合理,一定是对地形破坏最小的,最佳方案,只会有小小取舍,不会伤筋动骨。如果伤筋动骨了,就是破了风水,坏了地脉,现代说法,破坏了环保。

三是很美观。道场,要让大家感到很美。

四是很舒适。住在里面的人觉得很舒适,这方面空间感很重要。我看过一张寺院的规划图,大致还可以,但是其中一个小院排了三幢房子,我一看,应该把中间的一幢拿掉。为什么?因为这个僧众内院不够宽,设计者大概为了节省空间,多加一栋楼,结果这三栋楼给人的感觉几乎是鼻子顶着鼻子。

(三)殿堂本尊

殿堂本尊是最具代表性的硬体。法门特色、设计理念都是概念性的,现在就要通过殿堂本尊这个形体把它展现出来。这个非常重要,要能体现我们的核心理念。每一座殿堂都不是随便安排的,其中的佛像也不是随意安奉的。

信众往往会供养很多东西,「师父,我用这个供佛,请把它放上去吧」,我们不随便接受的;你拿来一个大灯,我就给你放上去──不是的。供品放上去一定要尊重端严,一定要匹配,不然的话就不美观,得不到恭敬、清净、光明的效果。所以,我们要有所选择,不是拿来什么我们就摆放什么。

整个道场,殿堂也好,本尊的安奉也好,它是无言说法,能够感染信众,有摄受力,有引导、暗示的作用,而且它要传之于久远,所以这个不可以马虎。

弘愿寺也好,开元寺也好,灵瑞寺也好,宝盖寺也好,甘露寺也好,其他寺院也好,应该形成总别院这么一种格局──有总部,有别院。如果以现代企业运作来讲,就是连锁经营,有一个总的旗舰店,各地有若干连锁店。「旗舰店」就是标准范本,任何地方的连锁店都这样去做。像国美电器、李宁服装店,到哪里都一样。这样就会形成一种合力,消费者一看,资讯马上就很熟悉地呈现脑中,无形中就有广告作用。我们的道场如果能够形成这种模式,弘法的效果就出来了。统一的面孔,统一的步调,统一的法义,信众一看,「哎,这是一个类型的」,这里有专修道场,那里也有专修道场,他心里专修念佛的信仰就加固了。如果只有这一个道场专修念佛,别的道场都还没有专修念佛,他的心就动摇了。目前专修念佛的道场不多,所以更应该有个统一性──当然,是大致一样,不是说完全一样,因为地形不一样,因缘不一样;虽然不能完全一样,但有相同的核心理念、相似的基本面貌,「哦,这个寺院我怎么似曾相识呢!」不是双胞胎,也是兄弟俩。

比如我们到开元寺,一看殿堂楹联,就知道这里肯定是专修净土的道场。去过弘愿寺的莲友,马上会联想到弘愿寺;如果先来开元寺,他再到弘愿寺,马上就会联想到开元寺。这就很有弘法力度。

我想就开元寺作一点案例说明。首先我很赞叹宗信法师,做成这样,非常好!宗信法师也好,佛光法师也好,各位师父很辛苦地建起这个道场,非常赞叹,也非常随喜,甚至很惭愧,因为我也没有帮上忙。宗信法师从来没有跟我叫过一次苦、叫过一次累。有时候通过电话我也问两句,他还安慰我:「师父你很忙,我这一点,不累,你就好好照顾自己吧。」我心里就暖融融的。

开元寺的殿堂给我的感觉,第一,刚才说过了,两大区块的分割非常清晰,非常好。第二,佛像非常庄严,比弘愿寺的要庄严──庄严就是庄严,好就是好,这尊佛像就是做得好!下次弘愿寺做佛像,还要请你指导。

再说说殿堂布局给我的感觉。比如说开元寺建成三重殿,依次是大雄宝殿、观音殿、三圣殿。这个次序比较不适当。而且空间感不够。当然,我了解宗信法师的因缘,是主建三圣殿,前面的大雄宝殿和观音殿,是老百姓原来就建好的,都要保留,翻修的话位置也都不能动:是这样的因缘。

其实如果从头设计,我个人感觉原来的大雄宝殿和观音殿可以不急着动他的。

弥陀大殿(也就是三圣殿)盖好之后,前面的区块,老的殿堂放着,这样一看,整体布局就有统一、简化的内在需求,后面的大殿就天天跟前面的殿堂在讲话,「老兄,你快一点,你要改变,你太落后了,你太小了,你太破旧了!」然后,来的人也会讲话,村上也会讲话,就会请你,「宗信法师,请您帮我盖一下吧」,你再开始盖。

如果是你一手推动,一是你很费力气,一是他原来的不让你动,你还要按照他的路线,就没有主动权。

你可以先把这一区块完善好,然后等他来找你,或者是宗教局的领导干部,大家都来看,一看就看得出来啦。

像佛林寺原来的天王殿,他们是不让动的。我想,佛林寺建起来,整体风格还是要统一。但是我先不动,后面盖起来了,自然就来请我动。请我动,我就动了──不配套嘛,对不对!穿着国际名牌服装,却戴一顶小破帽,大家一看就不配套。

殿堂布局,依我看观音殿、弥陀大殿,两进堂就可以了。这样,观音殿的后面和弥陀殿之间就比较开阔,站在院子里会感到心胸开阔。现在建三重殿,就有点堵,而且高度落差有点大,应该把前面的大雄宝殿的地方稍微垫高一些,位置可以挪后一点。大雄宝殿可以盖成观音殿,因为当地信众信仰观音菩萨,那也可以将就他。观音菩萨救苦救难,和净土法门很相应。弘愿寺第一重殿是来迎殿,这里是观音殿作为接引,也很好。一般的寺院殿堂是弥勒殿放前面,就是山门殿跟弥勒菩萨来接引,我们有观音菩萨来接引也是很好的。这样,你在寺院里可以讲得头头是道,而且本身有一种暗示作用,对信众自然讲法。这是我的想法。

灵瑞寺也有一座观音殿,也是老百姓原来建好的──这种情况要汇报给慧净上人──前面可不可以用观音殿代替山门殿,或者是配合一个相当的造型,既美观,又庄重、典雅,有一个渐进的法门引导次第。这都是大事情。

依开元寺目前的大雄宝殿来看,前面没有山门殿,一上来就是大雄宝殿,太突然了。这好比干任何事情宗信法师都要顶到前面,那就累死了。大雄宝殿是最主要的殿堂,代表寺院负责的就是你,你一下就顶到前沿,什么事都要亲为,那就很辛苦了。大雄宝殿前面一定要有个护卫殿堂,前面要有人帮你遮挡。你现在把它顶到前面,你看你多累啊。后面谁接了班,估计还要累。这个事情是要考虑的。

第二,钟鼓楼的位置,在大雄宝殿的后面,它们应该在大雄宝殿左右前方,它们是庄严大雄宝殿的,那样就比较匹配。

另外,观音殿在大雄宝殿背后,它背后又是弥陀殿,给人的感觉就不那么清晰,不知道这样的殿堂格局是要表达什么内涵。是释迦佛给观音菩萨打前站吗?为什么前后两尊佛中间,夹一尊菩萨?当初建这些殿堂,规划的时候没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主线,可能说「殿堂建起来庄严就好,我就要建,有老百姓这种因缘,那只好就这个地方来建」。

所以,要规划好,要设计好,不要着急。

如果像刚才讲的,把观音殿往前一推,大雄宝殿也未必要有,即使有大雄宝殿,所谓「大雄大力、大愿大力」,也就是阿弥陀佛,那就可以了,这个殿堂就显得非常庄严。

如果观音殿往后退一点,再拔高一点,后面的大雄宝殿再稍微降一些,这个院子就非常舒服。大家走进来也有个高山仰止的感觉,有个合适的高度差。

前面有空间的话,可以再建山门或者其他设施,有一个入口的感觉,有一个护卫,就显得非常好。

从大雄宝殿本尊圣像的安排来讲,释迦牟尼佛当然很重要。如果依善导大师五种正行的话,其实也未必要把释迦牟尼佛体现到这样的位子,因为一般人是不清楚的。我觉得也可以有,或许涅槃像比较适合,因为释迦牟尼佛已经涅槃了,他弘法的任务最终是要交给净土法门。像「二河白道喻」所讲的「东岸闻人声劝言」,为什么说「人声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已入灭,教法流传世间。所以,如果有一尊涅槃像,会让我们引起无限的遐思,「哎呀,佛陀入灭了」,心中有悲凉的感觉;但是,阿弥陀佛还站着啊,所以一卧一站,这个时候就知道圣道法门已经卧下,净土法门立起来了,这种感觉会让我们心中生起对释迦牟尼佛的景仰、缅怀以及对念佛法门的珍重之心。

现在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的旁边,一个是迦叶,一个是阿难,我想问问大家,为什么是迦叶和阿难呢?释迦牟尼佛的上首两大弟子是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怎么没有塑舍利弗和目犍连?大家想一想为什么?

我想这应该是禅宗的迹象,因为禅宗大迦叶是初祖,阿难是二祖,所谓「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禅宗本来是不立佛堂的,只有禅堂,后来因为像法,也要有形象表示,那就把迦叶和阿难放在两边。

按照常例,不应该放迦叶和阿难。迦叶行苦行,他不是常随众,经常自己独自行动;随侍在释迦牟尼佛身边的是舍利弗尊者和目犍连尊者,佛经常会赞叹这两大尊者,他们是数一数二的,智慧第一,神通第一。

净土宗道场如果这样设置的话,就讲不清楚。

这方面我也没有研究,但我想古人这样做有一定的道理。因为古代多是禅宗道场,都是某某禅师,禅宗道场遍布天下。这是为了体现宗风,不是随便布置的。所以,这方面我们也要思考。

另外就是三圣殿三圣的高低。目前三圣都差不多一样高。一般人会选择三圣差不多一样高,因为这样看上去比较美观。其实这个还是有说法的。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不要说观音、势至不可以跟他并肩而立,就是十方诸佛也不可以,净土法门是弥陀独称尊,所以观音、势至应该降低。如果西方三圣同时呈现的话,观音、势至顶多也就是阿弥陀佛一半高,要显示出这是师父带着弟子。不能打眼一看他们差不多,那样信众的心不容易聚焦,以为「我念一句阿弥陀佛可能还不够,还要念观音、势至」。所以,就像摄像一样,目标一定要聚焦,不然就散了。

东林寺大佛原来的设计也有观音、势至,比阿弥陀佛矮很多,这是比较符合的。

弘愿寺的弥陀大殿将来也会有三尊,中间是阿弥陀佛,两边的观音、势至会比较小,显示弟子胡跪供养师尊,给人的第一印象是「你看观音、势至都在礼拜供养阿弥陀佛,何况我们哪」,赶紧要拜佛了。观音菩萨在说话了,「我都要拜佛,跪下来供养阿弥陀佛,你赶紧也要跪下来。」这样对世间有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同时,人们就发现「哦,阿弥陀佛是最大的,最高的」,可以给他这种感觉。

另外,我看这边有一尊伽蓝菩萨,还有一尊韦陀菩萨。我建议,可以把伽蓝菩萨像送给别人,不要不舍得送。我问了一下宗信法师,原来有一尊小伽蓝菩萨,因为塑造的工人发心,「我给你们换个大的」,就塑了一尊更大更庄严的。

其实未必要一应俱全,伽蓝菩萨与净土法门并没有甚深渊源。即使人家给你一百万,说「我就喜欢伽蓝菩萨,我给你一百万,安奉一尊伽蓝菩萨」,你就说「谢谢,伽蓝菩萨你可以找更好的地方安奉」。

弘愿寺也遇到这种情况,有人喜欢地藏王菩萨,给我一百万,希望在弘愿寺供养地藏王菩萨。我说:「供奉地藏王菩萨的道场很多,九华山也有,如果你愿意做功德,我可以介绍你去。弘愿寺是净土宗道场,有净土宗的宗风,随你发心就好了。」

这些事很多,各个地方都有,每一个道场走进去,几乎分不清它的宗旨是什么,跟别的道场也没有什么差别,看了一个,其他的就不用看了。

一般的道场,弥勒殿、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伽蓝殿等等都有,弘愿寺这些统统没有,只有阿弥陀佛。为什么?万法归一。一般的寺院体现的是佛门中的「万法」,即是以种种方便接引众生,但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思想,它体现「归一」。万法归净土一法,万佛归弥陀一佛。万法归一,信仰才有落处。我们是站在归一的地方引导信众,所以宗旨必须明确,旗帜必须鲜明,毫不含糊,这是对众生负责,对佛教负责。可以说天下寺院的观音殿、地藏殿,都是弘愿寺的观音殿、地藏殿,因为这些都是在帮阿弥陀佛打前站,接引众生。天下佛教一盘棋,有这样的心量与格局,就不会认为弘愿寺没有观音殿、地藏殿,甚至是在排斥观音菩萨、地藏菩萨,不是这样的。弘愿寺做为专修念佛道场,与天下寺院的关系,正是万法与归一的关系。互助互成,各得其所。

信众要做功德,做功德当然很好,但需要我们引导信仰。所做的佛像也好,所做的其他功德也好,要跟净土相应,这样对他也负责任,让他结阿弥陀佛殊胜的缘分,让他种净土的善根,让他更容易亲近本宗。

再就是群众的要求,要耐心周旋。就像刚才讲的佛林寺的两座大殿,我们就不着急,让群众自己看、自己讲,等到后来他们来找我们,我们就主动了,这样比较好。

殿堂本尊一致统一,也有利于法门的长久传持。如果我们这一代人往生了,后来的人可能就不像我们这样了解法义和法门缘起,如果没有这些形象彰示的话,可能慢慢就变调了。

我们这个道场一旦修建以后,会长久地流传下去。

现在你去香积寺,或者去玄中寺,就看不到专修净土的迹象了,变成禅宗、律宗道场,慢慢就变了。所以,像法在那里能够说明问题。

这是关于殿堂本尊。

上面是从道场的地点选择、规划设计、殿堂本尊三个方面就道场硬体建设谈了一些想法,下面说说道场软体建设。

二、道场软体建设

道场的软体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大到道风、宗风,小到日常管理,涵盖面很广,今天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关于匾额楹联和标语

这方面灵瑞寺和开元寺都做得不错,都挺好。因为这也是无言说法,能够警醒信众,同时也能庄严道场,增添文化气氛。

如果要挑毛病呢,也可以挑一点。有些标语可能是信众热心做的,因为信众一般也没有什么概念,想表达的主题很多。比如说这个小小的牌子,既要突出这几句话,底下又要突出漂亮的莲花,莲花画得很鲜艳,光彩夺目,到底眼睛是要看字还是看莲花呢?这个时候你就会分心。

莲花其实不要用实景,可以用写意的手法,色调不要那么鲜艳,淡一些,用虚的,陪衬性质的,稍微点缀一下,让画面有所变动,不那么呆板,又能突出主题。

现在我看那一片壁报,上面的字还得眯着眼去找,这样它的效果就打折扣了──若对版面设计不太在行,干脆就是一个空板,然后两句话,还简单。

所有的标语都不要太花俏,网底或者陪衬的图案要简单,淡一点,暗一点,这样就可以了。

字体方面,写字的人希望字体有一点变化,美观一点,但是这些字是给别人看的,如果让人看着不好认,很费劲,那就达不到弘法的目的。

篆体字就不好认。弘愿寺也有篆体字的对联,还专门请名家写的,读起来很费劲。慧净上人来一看,说:「这个谁都不认识,放上面等于没有放。」那副对联本来是放在正中大门两边的,只好把它挪到旁边去,正中的最起码让人家认识。那副对联内容是上人提的,非常好,但是用篆体写出来,一般人看不懂。后来没办法就列印了一张纸条贴在对联下角给人看,那就不直观了。这是字体,要有讲究。

另外,内容方面要和净土宗一致。灵瑞寺有一副对联,对得还是很工整的,内容上有一点禅的意思,这样就不符合法门特色,纯粹净土就好了。

其中有一副「空佛相即成佛,无非万古宗风;种善因得善果,即是千年铁案」,对得很好。但是「空佛相即成佛,无非万古宗风」,这是禅宗的内容,不是净土宗的。空了你就成佛了,「万古宗风」,我们是念佛成佛的万古宗风,不是空相的,「空佛相即成佛」,这样就显得宗旨不一样。

我们也可以在这副对联的基础上改几个字,「种善因得善果」这六个字改成「种瓜得瓜」,「空佛相即成佛」改成「念佛成佛」,这样对得也刚好。

当然,平仄上面「瓜」和「佛」──或「种豆得豆」吧,「种豆得豆」和「念佛成佛」平仄刚好能配得上。万古宗风,我们万古宗风就是「念佛成佛」,这个放上去还很有劲。这样就成了「念佛成佛,无非万古宗风;种豆得豆,即是千年铁案」。

(二)关于念诵仪轨

这个都一样,开元寺、灵瑞寺和弘愿寺都一样,我想宝盖寺也一样,早晚殿一样,斋时供养一样,另外,钟偈也是一样的。

最近我写了一篇助念开示,智随法师也看过了,将来印出来给大家,这个也可以一样。

另外,这次佛慧居士来,让我写一篇放生开示。放生方面的,也会有一篇。将来还需要别的,我们把它们列出来,就会形成一系列简洁实用的仪轨,这样大家都一致。

(三)关于法本流通

这当然也是一样的,都流通净土宗方面的书籍,这样对外弘法就一致。

(四)关于法义学习和人才培养

这方面我想多讲几点。法义学习和人才培养非常重要,因为我们建道场都比较忙,道场建设要募化,要接引信众,要设计,还要监工,还要买材料,不要说「哎,大家就不学习了吧,太忙了」。其实不管有多忙,学习还是要抓,尽量抽出时间。道场事情很多,往往大家都疲于应付。

弘愿寺也有这种状况,初期发展都会这样。这方面,一个是时间因缘,再一个我们也要有这样的观念和规划。

学习方法方面,一个是自学,一个是共修。

目前是道场建设阶段,如果在工程事务很繁忙的时候组织共修,可能精力上不一定顾得过来,「我一个人忙建设都忙不过来,我带你们学?你们自己看吧,有碟片,有书」,这个时候有心的人也只能以自学为主,有因缘再共修。

学习内容方面,第一是《念佛往生之道──真谛》,这个要入心,第二就是《俗谛》的学习。《宗风》的学习,弘愿寺是从去年慢慢开始的,我们也落后了,《宗风·俗谛》慧净上人列出来都已经很长时间了。

目前弘愿寺是每天晚殿念完之后念一下《宗风·俗谛》的十条,还是很有效果的,对道场的和合安住,对大众应有的基本观念都有教诫作用。也可能刚开始念有人会觉得厌倦,「天天这几句」,也希望当家法师们好好引导。

我今年针对《宗风·俗谛》的学习讲过三次课,网站上有,《弘愿简报》也会发出来,大家也可以学。《弘愿简报》发了之后应该有人组织读一读,树立正确的观念。这样,道场能够安和,大家住起来也便于管理,也很有修行气氛。

在学习方面,希望当家法师在百忙当中有这一份心,慢慢创造条件,为常住众多提供学习机会,特别对年轻上进、有可能成为弘法人才的人,要注意观察和培养。

当然,年纪稍微大一些的,能够老实念佛,精勤、稳定地在道场当中安住,那都是非常难得的,非常好。大家在寺院建设当中付出了很多辛勤劳动,同时也会聚集很多人气,本身的威望也会树立起来,将来都是这个道场的开山老和尚。这个时候就要鼓励年轻人,培养年轻人。很多弟子在师父面前可能不敢讲话,因为他们毕竟年轻,阅历不广,有的建议或想法说出来又怕不被采纳。所以要鼓励他们,要广开言路。愿意讲就是对这个道场有这份爱心,不是说来挑毛病,虽然可能被采纳,也可能不被采纳,但是这份心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一步加以点拨。

同时,要鼓励弟子应该胜过师父。作为师父,要有这样的心量,让弟子将来超过我们,这样我们这个法门才能兴旺发达。

作为弟子,当然要随顺师教,同时也要想到,「师父在前面规划、建设,付出辛劳,打下基础,我现在享受现成,书也写出来了,碟片也讲出来了,那我更有条件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学习」,所以也很有优势,后人超过前人也是很有可能的,也应该鼓励。

在法义学习上,现在的条件,包括因缘、资料,以前是不能相比的。现在是方便太多了,可以学,可以听,也可以看。

再说,讲经说法也不是那么困难,你只要有胆量,有热心,就可以去讲,只要抓住根本,可以多锻炼。当然,很多方面还要跟智随法师再仔细商量。但有一点我得到启发,像福圣寺的明光法师,陕西省举行演讲比赛,她就去参加,还获了奖,让她巡回演讲。其实她是胆子最小的,口才也不好,往那儿一站腿都发抖,站在上面都不敢看下面的人,几乎是背下来的。她为什么能获奖呢?因为她讲的是慧净上人对《阿弥陀经》核心的解释,把它组织起来,背诵下来,──内容很好。

所以,出去讲法,未必要把三部经全部通达,像智随法师那样搜集整理完备之后再出去,或许等不到那个时候,你可以一个专题、一个专题地带领大家学习。

比如说「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你就把这首偈语作为一个专题来学习。对这首偈语,上人有开示,我也有讲解,智随法师也有讲解,你把这些综合在一起,自己表达出来。你能讲一个小时,我们一听过关了,你就可以出去专门讲这个,讲十次八次你不就成专家了吗?

把大部头分解成小题目。比如说专门讲「专杂得失」,专门讲「善导大师六字释」,专门讲「四十八字释」,从小题目开始,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讲。假如把净土宗基本内容分成三十个题目,一个题目、一个题目地过关,我们打钩,出去以后,用牌子一挂,「好,这是讲过十八个题目的」,都要有级别的。好,三十个题目都过关了,就圆满了,那你将来再讲就不难了。这样,人人都可以尝试,上手也比较快。

法是道场的生命,没有法的话,道场很难兴旺发达。

昨天在灵瑞寺,净慈法师就讲了:「师父,你派一个法师来嘛,我一个人在这里不行啊。没有法师在这里说法,那就发展不起来。」她这个认识是很对的。但是派谁呀?她说:「派智随法师嘛。」我想全体弘愿寺的信众可能不答应,大概派不来,我本人就不能同意,因为智随法师有更开阔的视野,他要统领全局的。

当然,不是说他不能来灵瑞寺,一年有一个月在这里也是有可能的,他也可以到湖南住一住,但是他的任务是要总揽全局,弘法方面、培养人才方面都要能顾得到,他可能还要到处走一走,如果把他放在一个地方,可能形势是不允许的。

那怎么办呢?我们本道场要培养人才,要给每个人提供锻炼机会。

这一次我觉得很好,宗弘法师到河南洛阳昭觉寺,那里离洛阳市二十五公里,据说是当年善导大师开凿龙门石窟时住过的地方。他们请弘愿寺的法师去,我说:「宗弘法师你先去看一看。」他又带了宗圆法师。白天宗弘法师讲,晚上宗圆法师讲,讲的题目是「纯粹的净土宗」。

讲到第二个晚上,宗弘法师对他的评价很高:「他讲得确实很优秀。」

第一次宗圆法师在佛林寺上讲台,半天一个字都没有讲。智随法师看他实在太难过,说:「好好好,你下来吧。」才救了他。

后来我问他怎么回事。他说:「我都准备好了,但是往上一站,脑子一片空白,什么都不知道了,我就站在上面。」

第二次上去之后,他就可以发言了,话匣子就打开了,现在居然出去也可以讲。我曾跟宗弘法师说:「你们出去以后,找一个机会让他讲,哪怕半个小时。」想不到他讲了两个晚上,最起码胆子是大起来了。我看现场照片,威仪还很端正。他受戒了嘛,穿着袈裟,坐在那里很稳重。

所以,不要以为大家不会讲,要把他们顶上去。像这里的行通法师、行道法师,这么年轻,可以试着锻炼。

来了信众,你上去一坐,智随法师可以在旁边坐着听,或者也可以在隔壁听。没关系,讲对讲错,自家人在一起,胆子慢慢就大起来了。

他一讲,就会发现哪里有空白,哪里不足,就要学习、弥补,这样,弘法人才就慢慢培养出来了。

道场初期建设需要很多人做事,但是从长期来看,做事的人好找,弘法的人难得,弘法人才是很难得的。

每个人都有缺点,我们都是凡夫,都有不足,这个时候需要当家法师多多包容,多多提携,海涵他们,该宽容的宽容,该表扬的表扬,该安慰的安慰,该提醒的提醒,该批评的也批评,但是大体方向还是要爱护、提拔。

如果没有人弘法,你想想看,道场建得再庄严又有什么用?法门不能在这里扎根,那就不行。

湖南,如果不是智随法师经常在那里带大家熏习,我想也不会这么兴旺。所以,人才还要从本道场发掘,大家共同努力。弘愿寺那边如果办学习班,这边也可以派人去学习,有什么学习资料,可以互相流通,这样共同来做,人才就会慢慢涌现出来。

要注意创造学习条件。我想有几方面:一是作为领头人,当家法师要提倡、鼓励;二是时间安排上,对喜爱学习的人尽量给予照顾,让他好好学习。智随法师也提过好几回,「人家出家一场,不是只来做事的,一天到晚叫人家做事」,我也能体会大家的心。

是啊,特别是年轻人,他来了,总要学习,但是道场又有很多事情。弘愿寺接待任务重,弘法任务重,压力非常大,现在这么拥挤,信众都没法住。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忙不过来,所以一直也没有给大家充裕的学习时间。

还有人说:「你盖往生楼,盖安养院。」一盖好你不就得闲了!我们不准备盖,最起码暂时不准备盖,因为没有办法去应酬。

所以要固本,首先把我们出家人的队伍建立得稳固、坚定,才有力量吸纳信众。

比如说寺院才住一二十个出家人,打板,过堂,维那师,僧执⋯⋯执事一安排,根本就不够用,每个人都很忙。

弘愿寺一开始上两堂殿,后来变成上四堂殿。四堂殿念下来,还有那么多事,大家都疲劳。因为这四堂殿加上三堂吃饭的固定时间,早晚打板,几乎就把人限制住了,很难静下心来,若想学习、研究法义,确实有一定的困难。

后来我就说,四堂殿是不是调整一下?智随法师也同意,但是大家都不调整。为什么不调整呢?我分析主要是有点面子问题,觉得弘愿寺这么一个专修念佛道场,一天不念几堂佛,说得过去吗?

当然,这是好心。但我觉得还是从我们道场本身出发,我们不怕别人议论,本身都累得这样,特别是主要执事,要带头上殿,还要带头做事,晚上根本都睡不好觉。

后来我想不行,讲了三遍都没人动,只好我自己来动,就把四堂殿改为两堂殿,再加一堂学习。

因为年轻人想学习也没有时间,改为一堂学习,然后整个寺院的节奏做了调整,宽松一些,这样,来的人也多一些,现在住众大概有将近四十位。住众多了以后,反而好安排,这样又变成四堂殿,因为有一些老年人,你叫他读书学习,他头都大了。那就每天早上七点半到八点半有一堂经典学习,每天晚上七点半以后,寺院里年轻的沙弥、净人还自发组织了一个学习小组,在斋堂里自己学,大概一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这是非常好的气氛。

现在念佛还是五堂,因为人多了一些,老师父多了几位,除了两堂殿之外,上午七点半到八点半一堂,下午三点到四点一堂,晚上六点半到七点半一堂。这样,道场就显得很有节奏。

读书,不光在课堂上读,课外还要预习、复习,所以,年轻人不要求一定要上四堂殿,愿意上也可以,两堂、三堂、四堂都可以,两堂殿是基本要求。

这样调整之后,也有矛盾,外面的居士到寺院来,他们是专门来念佛的,结果只上两堂殿,「大家读书的读书,学习的学习,工作的工作,不理我们」,就感到心里不踏实。这就是外和内的矛盾。

现在人多一点就比较好。人一多,可以再加两堂殿念佛,大家就安稳了。

如果条件不允许,还是要固本,以僧团建设为重,那就要发动居士。你带队来了,怎样自己带领这个团体在念佛堂念佛,或者请一两位师父带大家念一念。如果让整个寺院这么多人围着你来运转,那就很累,就有困难,外面来的居士的安排,住宿、接待、捐款、做佛事⋯⋯很多活动,上殿还一定要师父带领,师父们确实太忙。

在这一边,每一个道场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安排。

灵瑞寺有几位法师上次去弘愿寺,她们就讲,她们一天上五堂殿。我说:「净慈法师真是金刚菩萨!」(她还要做佛事,助念往生还做出了名声,一超度就是三天,像这样的佛事她都要亲自参加,斋主就要看她,当家法师要参加呀!还要接待信众,还要应酬、建设,还要联系宗教局、佛协这方面的事)「你真行,你比我行!」

昨天,维那师简单介绍了现在的情况,她说从弘愿寺回来之后,调整为四堂课,她也没有那么累了。因为唱啊,念啊,维那师比较辛苦。她说以前气力很足,五堂殿念下来,就没有气了;现在四堂殿,稍微又长了一点气。

确实很累。念佛的腔调比较长,长期唱还是很累的。我感觉古人一天定两堂殿唱念比较合理,晚上打坐。依我现在的感觉,经常讲话,就觉得气很宝贵,一堂殿唱下来就不得了了,剩下的怎么办?──我不是说要求大家马上改,根据情况。

大家很累也不是办法,可是我们又要念佛,将来可能就不是四个小时,甚至八个小时,一天念到晚,怎么办?

弘愿寺我就想出一个办法:二期工程就把念佛堂化小,不建大念佛堂,分成三个小念佛堂,一个念佛堂大概一百多平方米,是围坐的,就像禅堂的格局,中间是佛龛,供阿弥陀佛四面像,周围是禅坐的;莲友可以坐着念,也可以绕佛念,可以随着念佛机念。我们尝试跟着念佛机一句一句地念,我去跟了两次,感觉还不错,不累。维那师音响设备一按,声音就出来了。不过,绕那么多圈,还是有点累,最好是轻松一些──当然现在还是在摸索当中。

总之,念佛是要常年累月念的,如果要长期不懈坚持下去的话,过于疲劳肯定不行。我早年在福建,觉得怎么念都不累,现在就不行了。我们莲友年老的多,难免气力不足。

(五)关于弘法的拓展

我感觉最好在长沙市区有一个我们的团体,有一个城市道场。

长沙是个大城市,莲友们也很有活力,最好能有一个团体。我跟智随法师商量过多次,长沙是不是建立一个办事处,聚集一些人来,为周围的寺院服务,有什么事情大家一起做;我和智随法师也可以在这里跟大家见面,这比往山上跑要方便很多。如果有合适的地方,我觉得花些钱都值得,买不起我们可以租,用来流通经书法宝,也可以做接待工作。在市区设办事处,接引大众更方便,比在山上建道场的回报率要大得多。

智随法师每次来,都要重新租房子,走的时候又要收拾东西。当然了,他很慈悲,很自在,到处游走,但毕竟要有一个安定一点的地方。

如果有一个固定地点,法师也可以来安住,接待信众也方便,我们在这里也有了一个工作室。甚至如果空间够大,可以划分功能区域。细节问题可以再讨论,从大方向来讲,需要有这样一个地方。

现在开元寺买了一辆中巴车,准备每个星期五从山下接大家来念佛,星期天再把大家送下山,这样有两天在山上念佛。我觉得这个做法很好,最起码寺院跟山下的信众方便沟通了。

目前需要在山下选择适当的位置,方便接引大众──现在人不少啊。昨天谢居士说,他开了一间茶楼,两百平方米;胡老师那里也有个人的地方,把这些资源汇聚一下,看选在哪里比较好。具体的落实,智随法师可以提个意见,大家都可以参谋。

各个道场和弘愿寺的联系也必须说明一下。这么多年来,我也没做到位,虽然存这份心,实际上几乎没怎么落实。当然,湖南得天独厚的是智随法师经常来,其他地方根本就联系不上。你说交代给谁呢?交代给寺院里的师父吧,好像也交代不下去,现在各地跟弘愿寺建立联系的寺院越来越多;交代给哪一个部门吧,比如客堂,他们也没有这样的概念,自己的事情都忙不过来。后来我想,这份工作还是把它放到我的周边,就是方丈室。目前有佛镜居士,还有几位工作人员,但还是不够。这次出来我就交代佛镜说:「所有这些寺院,师父们的电话、道场的位址、QQ联系方式、人员都要熟悉,将来联系起来比较方便。」因为有些道场的资讯反映到弘愿寺的客堂或其他部门,他们基本上是判断不了的,也解决不了,最后都要反映到我这里。所以,应当有个对口部门,直接反映到这个部门。

这是我们目前的初步想法,将来希望能运转得更加顺畅。

各个道场之间要习惯用网路联系。有了网路联系,虽然我们不一定经常交流,但是我感觉我们通了。不然的话,总感觉跟宗信法师通不上,因为他不用网路,我又不用电话。我如果用电话,那就太忙了,照应不过来。用网路比较自在,有事我就上来。比如我和智随法师平时没事不联系,一有事我就给他留个资讯,他有事也给我留个资讯,这样就感觉联络比较畅通。方丈室佛镜那边就可以把资料整合起来,包括将来寄发《弘愿简报》或统一步调的学习安排,可以直接给各个道场当家法师,这样,整体的运作会比较顺畅一些。

(六)关于道场的「和」

大家安住道场,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和」,即佛陀所说的「六和敬」。我们的道场相对来讲是比较和的,大家都比较自觉。但是,只要是人,都有烦恼习气,团体当中难免有不和的因素。

如果不和,住众的身体、心情都受影响,弘法效果也打折扣。如果一个道场很和,外面的人进来,即使不用讲法,人家都觉得这里磁场好、资讯好,感觉有摄化的力量。

这就要大家共同努力。

当家法师这方面,心量要大一些,要慈悲一些,要包容一些。当家法师能够教化一方,从方方面面来讲是最突出的,平时可能对弟子、对信众要求会严格一些。但在现在这个时代,慧净上人春风化雨一般的风格比较适宜。古代棍棒之下出祖师,如果照搬到现在,我估计被棍子打死的会不少。还是宽缓一些、包容一些比较好,因为大家都是凡夫,都有缺点。

在共住的过程当中,我感觉要教学相长。信众对我们是有恩德的,也能促使我们成长。当家法师统领这个团体,无形中心量也会扩大。比如说住众,他可以发发牢骚,也可以向你倾诉,甚至背包走人。当家法师向谁发牢骚呢?没有地方发牢骚,你也不能背包走人。在这种情况下,你怎么办?你只有锻炼内功。外功不能解决问题,内功必须增强。

内功是什么?就是宽容再宽容,包容再包容,慈悲再慈悲。没有别的办法,我们必须慈悲,这会让我们越来越宽厚,越来越柔和。这样,道场才会人多、兴旺。当然,有多方面的因素,也不是说决定在当家法师一个人身上,但当家法师有他特殊的作用。所以,当家法师要更多地学习《宗风》,其中《俗谛》的学习先要开展,努力达到《宗风》的要求,比如「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这三点是最基本的,后面每一条都很好。

我在弘愿寺也和大家共同学习。这是学无止境的,不是说念出来我们就做到了,还要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这跟法义也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我们走在前面,慢慢引导大家跟进,道场就会越来越和谐。

作为大众,要体谅常住目前的状况,体谅当家法师的辛劳,也要体谅住众的辛苦,少使个性。

我们是出家人,我们是修行人(这一点我也很惭愧,上人在前面不断引导,我跟在后面慢慢学),修行人就不意气用事,不感情用事。如果遇到事情会发火,那就显得不够理性。甩脾气谁不会?不是脾气大就本事大,大家都有脾气,但在道场里边,要柔和,要调柔,和睦相处;「六和敬」,要尊敬他人,敬重他人。敬是很重要的,「和」,「敬」,你敬才能和。你把自己抬得很高,那人家怎么能跟你和呢?

各位师父都很辛苦,打鼓的打鼓,撞钟的撞钟,拿引擎,端香盘,人手还是不够。寺院里也就是行通法师和行道法师年轻一点,可能担任的事务也多,因为老年人都在担事,年轻人肯定也不能不担事。那我们只能祈愿更多的人加入这个团体,更多的人剃度出家。

我看行道法师脸都冻坏了,到现在还没好。你很听话,师父也表扬你,说你很勤劳,有一段时间晚上不吃饭,饿得比我还瘦。无益苦行当远离。在身体方面要注意,休息要充足,要有些锻炼,走一走,冬天也要保暖、护足。

好!我就跟大家说这些,请智随法师说几句。

智随法师开示

南无阿弥陀佛!

我想大家听了师父的开示,应该都很激动,也都充满希望,不管是对法门,还是对道场。

师父讲得很系统,对道场的建设、管理,人才的培养,从硬体到软体,从小的道场到整个法门的弘传,方方面面都给大家一些指导。

我个人有个感触,我们这个时代,大家也都知道是末法时代,走到哪里都会感叹佛法衰微。虽然道场很多,寺院也很多,但是真正能够振奋人心、能够给众生带来希望的道场不多。走的寺院越多,心里就会越感慨。那么,在这个末法时代,能有越来越多的好道场,我想这是所有学佛的人都在期盼的,也都在指望的。

要建一个好道场,从硬体方面并不难。现在物资充足,科技也很先进,建一个庄严的道场很容易。所以,现在新建的道场很多,而且规模也很大,花的钱也不少,设计得也很漂亮,各方面都做得很好。在大城市、经济发达地区,新建的道场都很庄严。但是,有的一走进去之后就发现空空荡荡,它只是一个空洞的躯壳,没有内涵,没有真正起到弘扬佛法的作用。

由此我们就知道,道场真正需要的,不是一个空架子,而是灵魂、生命。

末法时代要把灵魂注进道场里面去,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大家都知道,末法时期众生根机不堪,佛法衰微,唯独净土法门能够展现它的优势,展现它旺盛的生命力──在任何地方它都有生命力。所以,在末法时代,真正能把正法树立起来的,真正能让众生看到希望的,只有净土法门。

怎样给道场注入生命活力,这是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要让佛法兴隆,只有净土宗才有这个希望。所以,有在座师父们在前面带队,大众就有指望。

一般人多多少少都会跟宗教挂钩,出门旅游就来到寺院。那么,现在很多人到了寺院,看到的是什么呢?抽签,问卦──要钱哪,整个佛法的形象就被破坏了。

所以,我们即使硬体差一点,像湖南这几个道场,基础建设虽然有了一定规模,但是跟大的寺院比,还是比较差,交通啊,环境啊,有些建设没有统一规划,还有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如果大众走进来,能够感受到佛法的精神,那就会不一样,他会觉得这里有吸引力,看到了佛法真正的东西。

有些人来到开元寺,除了觉得风景好,还会发现这里有不一样的东西在吸引他,因为这个道场有生命力。当然,各方面还需要常住法师和护法莲友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道场的生命力在哪里?在佛法里。师父刚才希望大家注重学习,如果不学习、不了解佛法,做起事来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虽然很想做好,也想尽办法运作,但是往往做出来的结果跟佛法不协调。这就需要建立良好的修学氛围,管理方面也要系统、规范、统一。这是一件长远的事情,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弘愿寺因为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团体,上人、师父在前面带队,各方面都比较成熟了,所以管理、修学走在前面。相比之下,其他道场人员不齐,资源不足,组织起来就相对困难一点。

我个人有个建议,我们可以合理利用人才,把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当家法师的作用,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大家的优势,如何调动整个团体的力量。我们都知道禅宗六祖,他之所以成为祖师,不完全因为他自己,背后还有一个人,就是光孝寺的住持,是光孝寺的住持把他推出来的。包括近代的印光大师,他不当家,但是当家法师把他推出来。所以,当家法师一方面是发挥自己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发挥大众的作用。自己能力有所不足,可以让有能力的人来做,这样道场就会壮大起来。

长沙这边人才是很多的。几个寺院离市区都比较远,力量都比较薄弱,怎么把外部资源运用起来,这是我们当家法师应该多加考虑的。把大众的力量发挥出来,这就是你的成绩,即使你坐在后面一句话也不讲。

道场的兴旺,不是因为修得大,而是因为有生命力。

我们看古代的祖师道场,不是先有道场后有祖师,而是有了祖师就有了道场,所以称为祖师道场。

祖师到了哪里,哪里就是祖师道场。你看古代的所有祖师道场,都是因人而闻名的。

浏阳有四大祖庭,但是已经没有祖风了。人一走,道场就衰败了。所以,道场的兴隆是以人为主,人在,道就在,道是靠人来弘扬的。所以,能够把人才的作用发挥出来,道风就建立起来了。

当然,每个地方的因缘不同,每个人的能力、法义熏修也不一样。其实,只要是有信仰的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心,都希望佛教能够兴隆,也都想为佛教做事。怎样把他们用起来,这是很重要的。

每个人来到寺院,都是真心想为佛门做点事。当然,他也可能有不足的地方,他在这方面能力强,在另一方面就有所不足。那么,我们把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即使是一个很小的道场,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刚开始学佛的人,对生死不是很关心。但是,到了一定的时候(通常是两年三年以后),几乎都会关心生死大事。这个问题怎么来解决呢?很多人都在寻找道场。

所以,现在这个时代,道场要城市化、城区化,因为人都集中在城市。我们建道场、弘法,是看中人,不是看中地盘。哪里有人,哪里就须要佛法走进去。

但是反过来一想(我个人有个考虑),一方面要走进城市,另一方面要走出城市,城市毕竟是世俗的地方。现在是两个极端,山区的人想走进城市,城市的人想走进山区。因为城市里已经很染污了,人们背负着沉重的心理包袱,有时候也想脱离这种环境,到一个清静的地方安住,当然不一定长期在这里,但是他们向往有这么一片净土。所以,山区道场也可以发挥优势。

如果在长沙有一个活动中心,城市、山区就可以兼顾了。城里的人向往山上,山上的人把佛法传到城里,这样就可以良性互动。

这项工作讲起来容易,做起来比较艰巨,需要漫长的过程。大家达成共识,都朝这个方向努力,应该是行得通的。单纯从长沙这边的情况来看,我所了解的,长沙的人才还是很多的,老居士不少,年轻居士也不少。老居士跑寺院的多,年轻人相对少一些,一般是在家里自修,也有随个人的因缘东奔西跑的。但是,跟我们这个法门有缘的人,肯定对道场都有一份奉献的心,愿意为道场做事。

所以,主要是有人牵头,尤其是寺院。有个团体来承担这份责任,然后周围很多人发心出来做事,弘法,接待,包括各地寺院的护持,他们一出面,一召集,很多事情就好解决了。

在南方这一区域,长沙是中心地带,可以辐射江西、湖北,还有广东。很多广东人过来一看,「这里山水好啊,很幽静」,就很喜欢过来。如果长沙市里有一个专修念佛团体,就把山里的几个寺院盘活了。大家回去之后可以商量一下,把人力资源整合起来。几个独立的道场,合拢了又是一个整体,这样每个寺院既有自己的安排,又有统一的步调。

可以靠集体的力量,靠大众的力量。

好,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