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福圣寺」常住僧众开示

净宗法师:

因为我出家时间也不算太长,到丛林里面也熏习得少,所以对道场管理、僧众安住等方面也没有什么经验;佛林寺,福圣寺,我跟大家平常接触得也不多。今年在宣城住得比较久,对寺院里大众的具体情况了解得要详实一些。福圣寺也好,佛林寺也好,弘愿寺也好,我们是同一个法门,具有同质性,互相之间相像的地方很多,住众大致都差不多。

上人很有摄化的力量,在台湾那边,大众都相对很安和。我想,作为弘法接众的道场,住众内心要能安稳,要能安和。当然,我们这个专修念佛的道场总的来讲很不错,比较有精气神,念佛的旗帜能树得起来。

我先谈谈我的一些想法,然后请上人来跟大家做开示。

第一,在道场当中,《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这个宗风的学习很重要。一个道场的管理,跟企业、跟社会组织的管理是不同的。一个道场就像一个大家族,大家在一起,是以爱心为主;每个人都是修行人,要自我调节。在我们这个团体当中,清众也好,执事也好,住众也好,住持师父也好,其他信众也好,如果像企业管理那样板起脸孔,按照条规条款去做,似乎不太合适,本来就是一家人,心不顺也不行。可是一个团体的运作,必须要整齐划一,如果有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对大众会有影响,对弘法利生也会有影响,还是要处理。首先,宗风学习还是要加强,十条《每日诵念思惟》要入心,读到每一句,都要想一想。每天都要读,每天都要思惟。这十条很好,我们每个人都要作为镜子对照自己,不能简单地一读就完了。比如说「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读到就要想到「我今天有没有谦卑柔和啊?有没有很刚强啊?有没有使性子啊?我今天有没有对别人很傲慢、很暴躁,不够恩慈体贴啊?」上人讲得好,这些话都是可深可浅,深则无底;做起来也是没有止境的,一辈子都做不完。但是不管做多做少,上人说,你不做那就不可以了。虽然我们都是初学,但是只要有这面镜子,就会慢慢扶正,就会向好的方向走,心会更加调适,道场氛围也会更好。

《每日诵念思惟》每一条都很实在,都很现实,包括一些世间的人际关系处理,我感觉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还有其他一些资料,上人发给我的,我应该都发给本悟法师,对出家人的要求啊,怎样做一个出家人啊,出家人一些修身养性的资料,上人发给我,我不知道发给你没有?

本悟法师:

给了。我们也学,隔一段时间大家就一起学习「宗风」,在电脑上学。

净宗法师:

我们打算流通《触光柔软》这本书,印出来之后就以这个作为蓝本来学习,来调整大家。

一个道场是一个整体,就像一个人一样,头脑和手脚是一个整体。头脑负责指挥,指挥手,手要动,指挥脚,脚要动。在寺院里,大家有缘来到同一个师门,学习同一个法门,住在一起,这是非常有缘的。寺院是一个整体,师父是领头的,师父指挥到哪里,我们就行动到哪里,心要调柔、调顺一些,这样道场运行起来就比较有秩序。

上殿的声音,人即使再多,也是一个和谐的声音,步调统一,快慢统一,高低统一。每个人的声音不一定很好听,但是大家合在一起,整个声音就好听了。就好比一个团体,每个人并不是很优秀、很有能力,可是大家和合的话,就非常有力量。大家在一起念佛,如果有人念得快,有人念得慢,拖腔遝板的,有的这个调,有的那个调,那想想看,听起来就很难听,就没有摄化力。所以,整个道场要讲究和合一致。

法上,大家更要一致,专修念佛,以「宗风」作为我们的基调;实际运行当中,听师父的教导。这样,大家心里就很安和,摄化众生也很有力量。

每个人都有个性,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我写过一篇〈出家人的个性〉。我们出家人在一个团体当中住,最容易起麻烦的就是使性子。一使性子,这个团体就显得不和谐。我们每个人应该在这方面慢慢磨练自己。

年轻一点的,应该说比较好一些,因为年轻,就像小树枝一样,比较柔软,你怎么绑,它就怎么长。年纪大一些的,老年出家,大家都抓头,不知道怎么办。老年出家,能为佛法做事的时间很短,另一方面,就像树一样,长得比较定型了,稍微的改变对它来讲都比较困难。困难就困难在世俗生活时间太长,形成了习惯的思维、习惯的做法,自己的东西特别多,你跟他说还不好说,说也听不进去。这种情况,我想其他人应该多多理解;作为他本人来讲,要体察自己的弱势,自己不足的地方,要谨慎。每个人只要有进步,大家都看得到,这样就比较好。

上人这次有机缘来,对我们也很关心。前两天忙完了一些事情,这段时间刚好有空闲。请上人开示开示,大家共沾法益。

我讲的仅供参考,我的经验不足,个性也不好。

慧净法师:

我从台湾来到福圣寺,享受了丰盛的早餐,有玉米粥,有馒头、花卷、烧饼,还有起码四道菜。我就在想:哎呀,准备这么丰富,那要是人很多,岂不是一大早就要起来准备。

我在台湾,早餐顶多是五谷粉,用开水一冲,就这样而已。我想大家平常一定不会这么丰富的,是为了我们几个。所以,很感谢大家。

我们是同一个法脉,也可以说是同一个血脉,那我们这个法门的寺院就是一个大家族。不管是弘愿寺、佛林寺、福圣寺,或者是弥陀寺、极乐寺,还有香港、澳门、厦门念佛会,都是一个大家族,都是一体的,其中的每一位成员,不管是住持也好,还是清众也好,还是我们的莲友也好,都是这个大家族里面的一员。也就是说,我们是一个体、一个身体。不管是住持、当家、清众、莲友,都是身体的一部分。就是说,由于有这一切,才能够组成一个身体。大家都是头,都是手,都是脚,所以尽量不要有彼此的分别,学佛人就是体会「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冤亲平等」「自他一体」。当然,我们都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凡夫,道理上依稀能够理解,但是言语举止上还是受着万劫以来的习气驱使。不过,我们凡事就是往好的方面去体会。

刚刚谈到有关「宗风」,在台北念佛会这个道场,也可以说是没有规矩的,也没有什么纪律,不过大家相对还能够和谐,我想这是得力于大家对「宗风」的熏习。如果能够体会到宗风,落实在自己的言行上,基本上这个团体不需要立什么规矩、条款来彼此约束。如果能够依习「宗风」,落实在言行上,彼此就能够和;能和的话,就能够乐。

一个健康的家庭,六亲眷属都会敬爱和睦。因为是骨肉血亲,再大的家族,根本不必立什么规矩条款来彼此约束,因为彼此都从内心感受到「这是我的至亲」,所以凡事都不会过份计较甚至瞋恨,事情过了也就没了。所以,对「宗风」的熏习很重要。

台北念佛会的成员,出家男众有七位,出家女众有十五位,陆续也有人想住进来。台北念佛会是公寓式的道场,房间住不下,旁边也没有地可以扩建;因为都是公寓,社区密密麻麻的,而且房价非常贵。一套三室一厅的楼房,三十年的房龄,开价一千四五百万。所以在那里要扩建,实在很困难。在那么狭窄的地方还能够和乐,是因为大家都在熏习「宗风」。过一段时间大家就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学习。学习之前,就会每个人背诵一遍。

讲到这里,我们也来背诵「宗风」,首先由我先来背:

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七、生活──简单、朴素。
      语言──诚恳、和蔼。
      威仪──安详、稳重。
    八、诿罪掠功小人事,掩罪夸功众人事,
      让美归功君子事,分怨共过盛德事。
    九、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
      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
    十、每见寒士将达,必有一段谦光可掬。
      谦则受教有地,而取善无穷。

八点半了,时间不够,大家就不用背了。其中谈到「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这两句话可以说是俗谛的总纲。我们如果能够时刻回想这两句话,气质就会变化,相貌也会变化,就会转变命运,就会给自己带来福报和智慧。时时刻刻反省「我刚刚跟他讲话,跟他互动,有没有给予恩慈,有没有体贴到他的心?还是让他苦恼?」凡事思维有没有谦卑柔和,「我刚刚这样是不是谦卑,是不是柔和,还是过于骄慢?如果这样的话,我必须要改进」,这是修行最基本的。因为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所以时时刻刻以「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来作为修身养性、立身处世的根本原则。

佛教无非就是要给人恩慈体贴。所谓慈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众生苦恼我苦恼,众生安乐我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不为自己求安乐」,「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快乐;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不过,这些是佛的境界,必须得到无生法忍以后才能够圆满。但是我们是学佛的人,所以就要向佛学习,时时刻刻反省自己:「我刚刚有没有给他带来恩惠,带来利益,带来欢喜,带来智慧,带来福报?」时刻这样反省。

「『宗风』说『和言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我刚刚有没有和言爱语、下心含笑?我对他有没有慈念、慈爱,有没有让他得到好处,加厚于人?」

「和言爱语,下心含笑」这两句话,也是我本人要多加熏习的,因为往往做得不够好。

至于「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个我们几乎是做不到的,因为法藏菩萨以八地菩萨之身,发下四十八大愿,经过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而成就阿弥陀佛,我们业障凡夫哪能追得上?不过总是学嘛──学佛大悲心。学佛大悲心,体会阿弥陀佛是怎样为我,我便要怎样为人。对阿弥陀佛的慈悲,对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恩惠,我们体会一分,就会为别人付出一分。

所以,对弥陀的慈悲体会多少,可以看他对别人恩慈体贴多少、自己谦卑柔和多少。对弥陀的慈悲有多少体会,对自己的罪恶、愚劣有多少体会,那么就有多少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对自己谦卑柔和就是机的深信,对他人恩慈体贴就是法的深信,这都是建立在对弥陀的恭敬信顺上面。

「宗风」又说,诿罪掠功是小人,掩罪夸功是一般的人,让美归功那是君子,如果能够分怨共过的话,那是盛德,会给他带来很大的德行和福报。一般人大部分都是掩罪夸功的,如果诿罪掠功,那就是小人了。我们学佛修行人不但要让美归功,而且要分怨共过,尽量默默地把好处、成就让给别人,尽量默默地把苦恼、失意、挫折、失败、过失由自己承担,让众人以为这个过失是我造成的,不是别人,让众人以为那件好事是别人完成的,不是我,这就是「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我们这样学的话,会给自己增加福德,增加智慧。

「宗风」讲「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我们就体会到,天之道就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所以我们尽量谦卑,不要高慢。显现不足,不要自以为懂得很多。修行,不管是圣道门还是净土门,其实都是观心,观照自己的内心。有一首偈语说:「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圣道门观心跟净土门观心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圣道门是靠自力来解脱,净土门是靠弥陀来解脱。我们时刻观心,当烦恼一起,就把它转到佛号上来。如果是圣道门的话,烦恼一起,立刻观照而安住在空性上。烦恼来了,只要一观的话,烦恼就没了。如果不能立刻观照,那就被烦恼牵着鼻子走。我们生生世世以来的习气都很强,尽管我们道理懂得很多,甚至「宗风」背得很熟,也有深刻的体会,如果不观心的话,往往言语举止甚至思维都是依循着过去的习气在运作。因为我们学习,是用第六意识,第六意识具有分辨、记忆、判断的功能,所以我们看文章、诵经典,就能分辨其中的道理,把道理记住,将来遇到情况才能够分辨。可是我们的言语行为却不是第六意识,却是由第七意识从阿赖耶识搬出来,所以,我们的言语举止其实都是第七意识的烦恼习气在当主人。我们是如何用第六意识的分别、记忆、判断来转化第七意识这个旷劫以来的习气呢?就是靠观心,藉境练心,这样的话,学佛才能得力,才能消除业障,转变命运。不然的话,虽然学佛几十年了,还是业障来了,还是果报来了,都转化不了。

所以,我们要时刻假借观心来藉境练心,用我们第六意识所了解的圣言量,来转化第七意识的习气。

我觉得各位都非常纯良,非常谦卑柔和。我们住持,以及几位清众,都非常好,大家都很柔善,所以,福圣寺是很有福报的圣贤之地。

如果是年轻就进入佛门的话,在性情方面就比较单纯;如果是年老、退休之后来出家的,那就要刻苦,观照的力量就要加强。因为在社会上可能带来种种习气,而自己没有发觉。修行是针对自己比较强的习气,加以克服,反省自己哪一方面比较差,要去观照,要去扭转。学佛修行一定会转化业障,甚至会转变定业,所谓「业由心造,业由心转」。如果业没有转,那表示我们学佛没有得力;学佛之所以没有得力,就是在于起心动念、言语行为没有对人家恩慈体贴,没有对自己谦卑柔和。如果能够恩慈体贴、谦卑柔和的话,时刻以此存心,那命运一定会转。

将来《触光柔软》流通出来,大家可以多看,常看,把它放在自己的身边,常思维。「宗风」最好是每天都默默地把它念一遍,然后思维、发心:「我今天不管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人,都要对他恩慈体贴、谦卑柔和,都要慈念众生、加厚于人,让他得到好处,给他安心,给他欢喜;有好事,默默地给人家,给自己的师兄弟,给别人,有什么过失,自己默默地承担。」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德行会有进步。

本悟法师:

我们都是在学,我也在学。很惭愧,百分之一的百分之一都没有做到。

净宗法师:

上人走在前面,像一面镜子一样。我在上人身边,镜子一照,大家立即可见,还差得很。

我们都是在学习当中。我感觉刚才上人讲的都很有启发。「宗风」要让我背的话,我可能还结结巴巴的,没有你们背得熟。但是我觉得,有时候可以抓住一条根本的。上人讲的这些(很惭愧,我也没做到),还是有一点点共同的认识。尤其是我们做住持、做执事的,这个「恩慈体贴」可能是更加主要的,因为我们往往对境都是下面的徒弟啊,信众啊,这些事情,这一方面体现得更加着重一些。当然,「谦卑柔和」肯定是同时要存在的。作为一个部属或者弟子,在师父面前,在大众面前,「谦卑柔和」要求得更多一些。

当然,上人讲的「慈」和「谦」,都是内心深处,体现在外表上也都有各自的侧重。

再就是一般人互相之间所谓「诿罪」,或是推诿,或是掩罪。我们念佛人在一起,不好的事情自己就要多承担一点。事情承担下来,就过去了,就没什么了。

佛海有一次讲,他母亲年纪大了,记忆力比较差,东西会拿来拿去丢掉了,或者是人多也不知道放哪儿了,就问:「这是谁弄的?」佛海说:「我弄的。」「哦,你弄的。」佛海倒是比较孝顺,东西一不好就是他弄的──这不就完了嘛!问「谁弄的」谁都不承认,谁都要说「不是我弄的」,这样,大家就来事了,事情就来了。有一个人承担下来,大家都安定了。「这是我弄的。」「好,你弄的还有什么呢?没有什么了。」

道场里也一样,什么事情都找不到主,这样不好;有人马上说「这事是我做的,是我没有考虑周到」,大家都安心了。至于说是不是你做的,并不重要,可能是别人做的,那人会想:「他帮我承担了许多。」反而有一番感激。你赚了功德,他也生起感恩之情,然后道场其他人还不惊动。如果这件事情大家互相推来推去,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就会增加不少烦恼。

学习「宗风」用多少力量就得多少利益,首先得到的是自己。比如说「对他人恩慈体贴」,当我们想到这句话、起这个念头的时候,我们自己的心就感到温暖,比较舒服,生起一念慈意。如果是我们心中在责怪对方,「这件事就是他不好」,这个心念一起,自己就不舒服。所以,愿意得到好处的人,从自己这里就可得到,自利利他。

我们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十个,二十个,五十个,只要大家每一个人有一点点问题,都会反映到本悟法师那里。哪一个人有情绪,哪一个人身体不好,哪一个人家里有事,哪一个人最近怎么样⋯⋯只要道场稍微有一点波动,就好像身体任何地方磕磕碰碰,中枢神经都会反映上去。事情虽然大家在做,担子是由住持来扛,甚至大家都睡觉了,她还不能睡。大家谁想包一背,出去转一转也可以,本悟法师不能说「我把事情往这儿一放,找个山洞去坐一坐」,她不行,还有宗教局,还有外面的形势,还有各地的关系,里里外外她都要承担。这些事情,一个人顶下来之后,大家共同来分担,这样就好。

慧净法师:

我们出家众,话越少越好,跟信众的接触,除了谈佛法、谈弥陀的救度以外,尽量不要有其他的语言,因为其他语言都是闲聊,都是闲言杂语──还是尽量话越少越好。话多了,不知不觉就会找话题来讲,甚至讲到人我是非,那样的话,会给自己带来业障,也给他人带来业障,不但没给他人带来恩慈体贴,反而彼此都带来业障。所以,学那笨笨的、不会讲话的。人家要讲,自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尽可能不要答话。对方在讲,我们默默地,那对方就讲不下去了。如果对方讲一句我们就答一句,那就是在闲聊了。所以,尽量越缄默越好。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有150则故事。本来《念佛感应录》都是谈念佛感应的故事,但是第一则却不是跟念佛有关系的。但是,说没有关系也有关系──第一则故事大家记得吗?〈不谈世事〉,就是两个出家人在闲谈,被鬼吐痰。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发很大,这是出自《缁门崇行录》。我出家之前,先到佛光山去住几天,星云大师就拿这本《缁门崇行录》要我看,然后写下心得交给他,那是1977年的事情。我看了这一段,就心有警惕。我就想:哎呀,我们每一天每一天不晓得被鬼吐了多少痰!

慧净法师:

大家有什么话要讲,或者是要跟我讲的,要提醒我的。

到这里我以为会很冷,会冷得不得了,但感觉很温暖。

净宗法师:

好,那就以后。

上人刚才跟我们开示,我们共同学习,共同好好做。大家身体好,心情好,给人欢喜,给人安乐。

南无阿弥陀佛。

(2011年10月23日)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