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网上莲友问(三)

──2007年12月1日讲于新浪网UC大厅「净土家园」房间

系统的教理讲解在《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

上一次大家提问很踊跃,当时在视频上回答得也很仓促。莲友又提了一些问题,我想今天晚上还是把这些问题回答一下。

教理的讲解,需要系统的准备。我们这个法门的教理,最主要的经文依据,在般若寺所讲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里面基本上都涵盖了。将来有机缘,再做系统的净土经典、祖师著作的讲解。我觉得学习净土法门,先把这一系列讲座──录像带大概四十多卷,DVD是五片,可以多听几遍。

我去龙岩,有一位莲友告诉我说,他就是反复听、反复听,这一片听得道理完全明白了,再开始听下一片。我觉得他这种听法很好。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可以说在外面是听不到的。我们平常的熏习,以前所看的经书典籍,还有我们所听的录音带,都没有讲到,大家会觉得陌生一点,所以要反复听。

这样听完之后,应该说绝大部分的问题都能够解决,少量的那是个人的问题。

所以,不管是出家师父,还是在家居士,学这个法门,般若寺的讲法可以反复听,这些听明白了,自己内心对法义的大框架、大原则掌握了,也就可以劝人家了。

「净土家园」很难得

到我们这个「净土家园」来的莲友啊,我觉得很难得。因为这段时间我也会偶尔上来看看,发现这个房间比较有规矩,大家在这里念佛都很认真。可以讲,我们这个法门,生死心如果不切的人,可能就不太容易相应。因为讲到净土法门,就是以往生极乐净土为目标,所以都是比较有道心的人。大家有出离心,愿意往生净土,在这里专修念佛,很难得。

到其他的房间去走一走呢,就发现有人在那里高谈阔论,有时候都是邪知邪见,在那里争吵──这些就是不好的现象。在我们这个房间里没有,所以我非常赞赏来到这里的善男子、善女人,真正称得上是善男子、善女人,能在这里规规矩矩地排麦念佛。我也希望这个房间能够办得更好,使法义的学习讨论将来更有条件。

我可能没有很多时间来,我想可以请净德法师,他最近当然也忙一点,还有一些事情。以后有时间,他可以多来照顾照顾大家。

我想今天还是把一些问题来给大家回答一下。上次讲了几个方面,我觉得上次的提问里面有些问题还可以重复地说明一下。

一、净土法门和净土宗有何异同?

第一个就是关于净土法门和净土宗。净土法门和净土宗有什么区别,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相同的地方不用讲,大家都知道了。我觉得很多人还不了解它们的区别所在。

应该有这么几个层次:一个是净土法门,再一个就是弥陀净土法门,第三个就是净土宗。

净土法门是范围比较广大的,只要求生净土,都算得上是净土法门,也不限制在是阿弥陀佛的净土。比如求生弥勒净土,求生药师净土,密教也求生净土,通通都算净土法门。

但是这种净土法门并不是净土宗。净土宗所讲的净土,特别指求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这是它们的区别。

那么净土法门之内呢,是不是所有求生阿弥陀佛净土就算是净土宗了?那也不一定。比如说天台宗的人,他们常规所讲的,就是所谓「教宗天台,行归净土」,也就是说,它是天台宗的净土法门,不是净土宗判教所依据的。此外还有禅宗,它所理解的净土法门,还有华严宗所理解的净土法门。这些虽然都是弥陀净土法门,都是以求生极乐净土为目的,但是它们不是净土宗所讲的净土法门,它们是依据他宗的判教,而不是依据净土宗的判教。

善导大师的思想,是站在阿弥陀佛本愿的立场上,有严格的净土宗本身的判教体系。依据这个判教体系,才称为净土宗。这样所倡导的法门,就很纯粹,纯粹站在净土宗的立场。

目前一般所流行的净土法门的观念,都比较驳杂,教理上往往依天台宗的比较多,也有受其他宗思想影响的。

二、关于报土与化土

第二个就问到报土和化土的问题。净土法门,大家经常听到「四土」、「九品」。这个「四土」的观念,就是天台宗所判的,不是我们净土宗所判的。这个地方要讲起来可能稍微难懂一点,也可能初学的人觉得绕弯,不过还是有必要听一下。

天台宗呢,它是判断极乐净土往生有四个阶位,叫四土。四土最低的就是「凡圣同居土」,最高是「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上面是「方便有余土」,然后是「实报庄严土」,然后是「常寂光土」。「常寂光土」被认为是佛本身的境界,「实报庄严土」是菩萨往生的境界,「方便有余土」是阿罗汉往生的境界,「凡圣同居土」就是凡夫往生的境界。所谓「凡圣同居土」,就是说这个国土是凡夫和圣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在这个国土当中,有凡夫,也有圣人。天台宗认为我们凡夫也能往生极乐世界,不过往生到的极乐世界不是那么高妙的地方,是「凡圣同居土」。就是你往生之后呢,还是凡夫,在那里要好好地学习,不断地修行,慢慢地成长。这是他们的一种说法。

当然,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对它有所突破,所谓「横四土」、「竖四土」,这都是一些教相名词。

那么,四土观点的根据在哪里呢?当然有它的根据(这是天台智者大师所判的,它带有自力修行的特点),就是根据你修行的高下。

你凡夫往生了,乘佛愿力──自己当然是没有力量,还是靠佛的力量。不过虽然往生了,你在「凡圣同居土」。

如果达到阿罗汉了,断尽见思惑了,那你往生到「方便有余土」。「方便」就是说你是修方便道,还没修真实道,还没有破无明。「有余」就是说你还有余下的无明烦恼没有破。生到这个境界,叫「方便有余土」,比「凡圣同居土」高妙。

「实报庄严土」是修的真实,破了无明了,所感报的无障碍国土,这叫「实报庄严土」。

「常寂光土」就是佛的常乐我净的境界。

这是天台宗站在自力修行的立场上来谈论的。

善导大师是站在阿弥陀佛本愿的立场上来分判的,根据《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并没有说到四土,这就是各宗所判不一样(天台判的四土,唯识宗是不认可的,唯识宗有唯识宗的判法;还有三论宗,它也有它的名词)。善导大师就判为报土。善导大师倒不是说极乐有两种,他是判极乐纯粹属于报土,这一点说起来比较复杂。

那么就凡夫来说,怎么可能往生报土呢?善导大师有一个「凡夫入报」的问答。凡夫到报土去,对此,各宗各派都不承认的:「你有业障,有烦恼没有断尽,报土是那么高妙的境界,怎么能去往生呢?」善导大师说:如果依我们的业障的话,那肯定不能往生。那为什么能往生呢?因为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所谓「乘佛愿力,以作强缘,五乘齐入,入佛报土」──这是最有名的问答。对此,我在长春般若寺讲的《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说明。

依《无量寿经》来讲,往生极乐有两种状况:一个就是化生,一个就是胎生。胎生的人疑惑佛智,虽然疑惑佛智,但还是信罪福报应,修习善本,这样往生的,就是胎生,在莲花苞里面,五百岁不见诸佛;如果是明信佛智往生的,就直接往生到弥陀报土了。在《无量寿经》里面倒没有「报土」这样的名词,可是善导大师把这种境界就叫做报土。

经中是怎么说的呢?「若有众生,明信佛智,乃至胜智,做诸功德,信心回向。此诸众生,于七宝花中,自然化生,跏趺而坐。须臾之顷,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诸菩萨,具足成就」。就是从七宝花中化生之后,刹那之间,他的身体色相,他的光明,还有智慧功德,和大菩萨都是一样的,具足成就。这样说起来的话,他就不是凡夫了,因为须臾之顷和菩萨都一样,具足成就了,当然就不能说是凡圣同居了,他跟菩萨是一样的。

我们讲「凡圣同居」,「凡」是指什么呢?在我们这个世界,所谓「六凡四圣」,六道轮回的众生即是「凡」,包括三恶道的众生、天道的众生、人道的众生。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这个大家都是认可的,所以没有三恶道的凡夫;而四十八愿里说极乐世界有天人(天人在我们这个世界就是凡夫了,天道的众生,还有人道的众生,这是凡夫)。极乐世界的天人是不是凡夫呢?如果说是凡夫的话,这个「凡圣同居土」就有经证。可是在《无量寿经》里讲,极乐世界的天人并不是凡夫。怎么说呢?《无量寿经》说:「其诸声闻、菩萨、天人」──在此土来讲,声闻是阿罗汉,得道圣人;菩萨就是大乘善根界的菩萨;天人在这个世界来讲一般是天道众生、人道众生,是凡夫。可是在这里说,这些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说这些声闻、菩萨、天人,他们的智慧神通没有障碍。「洞达」就是没有障碍。「咸同一类」就是一个等级的,一个类别的。所以这里虽然有声闻、菩萨、天人这些名称不同,但他们实质上智慧神通都是一样的,没有差别──「形无异状」。那么为什么又叫做天人呢?「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是随顺了他方世界的这种称呼,也叫天人。比如说我们娑婆世界有天人,那好,为娑婆世界众生讲法,那么也讲有天人。另外也有大德说明,天人以享乐作为代表;阿罗汉是以断尽烦恼、清净为代表;菩萨是以大悲心、利益众生为代表。那么极乐世界的众生,他们既有这种人天的乐受,所以站在这个立场上呢,可以称作天人;同时他漏尽,没有烦恼,站在这个立场上呢,又可以称作声闻;同时,他有大悲心来救度众生,站在这个立场上呢,就称为菩萨。如果以这个角度的话,是说同样一个众生,在极乐净土,就可以有三个名称:以享乐来讲,天雨妙花、七宝池、八功德水,要热就热、要凉就凉等等这些乐受,就可以称为天人;以漏尽、没有烦恼、自性寂灭来讲呢,就可以称为阿罗汉;以广度众生的大菩提心来讲呢,又称为菩萨。所以,他一个人可以获得三种称呼。在四十八愿当中,讲到乐受的,就讲天人,「国中天人如何如何⋯⋯」;讲到利他的,就讲菩萨,「国中菩萨⋯⋯」;也有讲到声闻的。所以我觉得这是很好的解释。

如果以这一段经文来说呢,虽然是有天人的名称,但是他们的智慧神通都一样,所以底下又说:「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说他们根本就不是天,也不是人。从智慧神通到颜貌到容色,都不是一般所讲的天人。最后讲「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虚无之身」,什么叫「虚无」?所谓「虚无」,就是法身,在佛经里面「虚无」是一个名词,它代表法身境界,绝诸对待,所以在《涅槃经》里讲:「虚无之身者,即是如来。」讲到「虚无之身」的,就是佛的法性身。那么「无极之体」呢?「无极」就是没有障碍,也就是法身遍一切处。所谓「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也就是说他证得法性,就这一点来讲,就不是凡夫了。

所以,如果依据《无量寿经》的这两段经文,我们往生之前虽然是凡夫众生,但若明信佛智,就往生极乐报土。明信佛智就是指专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智慧就是阿弥陀佛的光明,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阿弥陀佛的智慧也就是阿弥陀佛的誓愿,所以在《无量寿经》里讲「弥陀智愿海」,弥陀的智慧就是他的誓愿。四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因地智慧的一个极致的表现,因地的四十八愿浓缩为果上的一句名号,所以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名号。这句名号本身就是阿弥陀佛智慧最集中的表现。为什么?用文字来形容,你再多的文字也形容不尽,所以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名号,说阿弥陀佛的名号「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所赞叹的就是这句名号。

总而言之,造罪凡夫,以我们这样一个罪业烦恼没有断尽的凡夫,我们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本来是造业堕落、不能到他方净土的这样的众生,阿弥陀佛能让我们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阿弥陀佛的智慧。其他的诸佛度众生,没有这样的方便智慧,只有阿弥陀佛有,所以十方诸佛都赞叹我们专修念佛的人就是明信佛智。

相信「我即使罪业再深重,烦恼没有断尽,但是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无碍光、无量光、无边光的名号,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叫做明信佛智。

那么疑惑佛智呢?就是对这句名号不可思议救度的无碍佛智,他表示怀疑。他担心:「我这样念佛真的能往生吗?业障没有消除干净,烦恼多多,也没有得到清净心,妄想杂念还不断,像这样能不能往生呢?」他有怀疑心,那么就靠其他的种种修持、靠自己的各种努力,这样就是疑惑佛智。

我们做事也一样,我们对对方信任之后,我们就不会仰靠自己了,我们就完全信靠对方。如果我们怀疑了,「那可能不行哦!我自己要做第二手准备」,那就疑惑了。

所以往往有的人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一方面念南无阿弥陀佛,另一方面心里不放心,做第二手准备,「我要如何如何⋯⋯」。这是明显的疑惑佛智,这样往生到七宝莲花里面,就是胎生,不能化生。或者五百年,或者多少劫,总之是根据疑惑心的深浅,呆在莲胎里面时间有长短。这是一种解释。

这种说明法,依善导大师来讲呢,分判就非常明确了,你只要专修念佛往生的,一定是到报土;如果有疑惑心、疑杂心的,也是到报土,不过不是直接到报土,先在莲花胎里面住一段时间,「五百岁不见诸佛」。然后你忏悔业障,求离彼处,或者是观世音菩萨入开化三昧来教化你,这样才可以。这个时候莲花开了,眼睛半睁不睁,看的净土也未必那么详细、殊胜,慢慢地业障消除了,就可以从莲花胎出来,进入报土境界。

我们学净土宗,就依善导大师这样的判教思想,很明了。一般人所讲的、一般人观念当中的净土法门,就好像上大街没有交通规则一样──你看我们开车上街,如果大街上没有交通规则,这样的车就是你碰我、我碰你,开起来很麻烦,很难开。如果有了交通规则,有了警察来指挥的话,那我们每辆车在街上都很顺畅!

立宗判教就好像在大街上要有交通规则、要有警察指挥一样。善导大师的净土宗,就建立了一个最好的交通规则,把法门分判得很清楚。从哪里走?靠左边,靠右边,彼此不相碰撞。不然的话,大家虽然都学净土法门,彼此就会说:「哎!我这个法门是要断烦恼,为什么你们净土宗不断烦恼就可以了生脱死啊?」这样互相之间就有冲撞。如果依净土宗判教思想的话,根据佛的经教,你就明白了:「哦!这个法门是靠阿弥陀佛愿力。靠佛的愿力,即使不断烦恼,也可以了生死。」其他法门是靠自力修行,靠自力若不断烦恼,当然不能了生死!这个就很明确。

这就是说,净土法门、弥陀净土法门和净土宗判教所抉择的阿弥陀佛的净土宗的法门,有它们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同时说明判教非常重要!

这两天有些莲友提了问题,下面我来回答。

三、怎样解决信愿的问题?

一个问题说:如果没有信愿的话,念佛到一心不乱也不能往生。请问,怎样解决信愿的问题?

回答问题其实是很不容易的,因为就我们来说,一个要么你烦恼断尽了,成圣了,这样你回答问题就不会有误差。这个我们哪能做到呢?众生问的问题,虽然是一个具体的小问题,其实涉及到很深的佛法教理。应该说成佛、成菩萨了才能圆满,不然都不行。第二个就是说你读的书多,教理上有很稳固的基础,依据佛经的文句和祖师的解释来跟他讲解,这样就要求我们对教理比较通达。所以,我们来回答问题也是依据教理,知道就知道,不知道也不敢把自己的见解拿出来,还是依教理。当然,教理也是各人理解得深浅不一,所以也是有它一定的难度。我回答问题,也都尽我个人的理解,尽我的所能,以佛经、尤其是净土三部经,还有我们本宗的祖师注疏来跟大家回答。

「没有信愿,念佛到一心不乱不能往生」,这个确实是如此的。《弥陀要解》里就这样讲,同时在我们净土宗三部经当中,它的教理的基础也是如此的。

下面就问说:怎样解决信愿问题?

我想分两个方面来回答:第一个就是针对提问的人本人,第二个针对一般情况。

针对提问题的本人来讲,这个问题应该不存在。为什么呢?他为这个事情在操心,说:「哎呀!我这样不能往生,怎么办?能解决信愿问题,就能往生了。」这一点说明他很愿意去往生。既然你很愿意去往生,这个愿的问题就解决了。

没有信愿是指哪种状况呢?是指他不相信有这么好的净土,不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所以不愿意去往生。或者说虽然也相信,但是他愿意参禅开悟、愿意其他的修持,不愿意去往生。不愿意去往生的话,你念佛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因为你不愿意去嘛!道理很明显,不用解释都很明白的。

既然为这个事而操心,说明有这个愿心。所以这个愿的问题就算解决了。

第二关于信心:既然愿生西方极乐世界,我觉得信也不成问题。因为极乐世界是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我们也没有看见,你能愿意去往生,说明你相信有极乐世界存在。我们相信有极乐世界的存在,不是靠我们的智慧,或者我们的神通,而是我们信释迦牟尼佛,他没有用虚妄话来欺骗我们,所以这个是信佛。既然信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讲的净土三部经,我们就要相信,他不会讲假话。

那么四十八愿也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转述的。四十八愿里面就讲到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的誓愿──第十八愿。这个第十八愿,我们相信释迦牟尼佛不会欺骗我们,没有说加加减减,是原原本本地转达了阿弥陀佛的意愿。如果说我们对这个第十八愿,相信释迦牟尼佛,再相信阿弥陀佛,这个信就解决了。为什么呢?比如说阿弥陀佛亲自给你说:「某某人,你念我南无阿弥陀佛。」今天晚上你做了一个梦,或者大白天,你正在那里念佛,你家佛台的佛像阿弥陀佛突然走下来告诉你说:「善男子、善女人,你称念我的名号,我保证你往生我的净土。我特别来授记你,加持你,给你做保证。」哎呀,我们的佛堂里,如果阿弥陀佛从佛像走下来告诉我们,那肯定相信了,这是阿弥陀佛亲自给我们讲的,对不对?无论谁讲,我们也不相信,佛亲自告诉我们的,我们一定相信。

当然,阿弥陀佛他未必这样,我们也没有达到那种境界,如果要见到阿弥陀佛的身相,报身或者化身来给我们讲,这个要有三昧定力,那我们没有达到,所以我们见不到。可是阿弥陀佛所发的誓愿,释迦牟尼佛转达给我们听,他没有欺骗我们,我们等于见到阿弥陀佛本人。就好像现在你没有见到我的面相,也不在我的身边,你不会怀疑这种语音转播是假的,你就知道对方这个人是净宗。那么阿弥陀佛发了四十八愿,释迦牟尼佛是个转播台,他不会讲假的,这就等于阿弥陀佛亲自给我们讲一样。

他说什么?「十方众生」──他不是一个一个地讲,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十方众生」,各个能够随你的意愿都包含在内。十方的众生包括任何一个人,也包括我们提问的这位莲友。「你称念我成佛时的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愿生我的净土,如果不能往生,我负责任!我保证你能往生!如果不能往生,我怎么能负责任?『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是以我的正觉、无上正等正觉的果报,来作为你往生的保证!」

所以,我们的往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尤其是第十八愿下过的保证!

既然是阿弥陀佛因地的誓愿所保证的,他已经成佛了,他没有讲假话欺骗我们,那我们念佛就一定能往生!你相信就相信阿弥陀佛讲的话嘛!

阿弥陀佛到佛堂里面显现给我们亲自讲话,和他发愿、经过释迦牟尼佛来讲,都是一样的。甚至说经过释迦牟尼佛来讲更有把握。为什么呢?因为以我们的境界,邪正不分,也许我们心里边有邪见,那么魔会变化成佛的境界来给我们讲,我们还当作是真的阿弥陀佛,因此可能出现失误。那么释迦牟尼佛所转达的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不可能有失误的,对不对?所以,这个更加可信。

《观经》里讲了:你定中也好,梦中也好,你见了佛亲自给你讲法,你醒来之后、出定之后,要跟释迦牟尼佛讲的经典吻合,这个才是正观、正见。不然的话,知见就不正确了,观也不正──邪观。

释迦牟尼佛亲自讲的《无量寿经》四十八愿,这个是最保险、最有把握的。所以我们这样信就很简单。

所以,信的问题,我觉得不存在。我们既然相信佛的话,它就不成为一个问题。既然成为一个问题,问题在哪个地方?说明有疑惑。

比如说:我拿了一个苹果来,我指着它告诉你说:「这是一个苹果。」那么你能相信就是信了,本身不存在问题。而你不相信,那还是不相信。你不相信,原因在哪里?「这个人可靠不可靠?会不会骗我?这个是不是苹果?」因为对这个人产生怀疑,所以对他所讲的事情也产生怀疑。

释迦牟尼佛是无可怀疑的,他成佛了;阿弥陀佛也是无可怀疑的。我们依佛语,这叫「明信佛智」,随顺佛语,随顺佛教,以佛语作为我们建立信心的基础,这个很简单。

主要是因为内心里面自己的知见、自己的执着心障碍在那个地方,不愿意放下自己的见解,所以他不容易相信。

比如说有的人不信,「西方极乐世界真的有吗?天文望远镜也没有看到,我眼睛也没有看到──谁看到了?」这样就是他自己心里依自己的眼识、以他的眼睛为准。

你的眼睛没有看到,佛的眼睛早看到了,所谓「五眼圆明」。那么你的眼睛没看到,你就说没有极乐世界吗?如果我们没有看到,「我肉眼凡胎,我不以我的肉眼作为标准,我相信佛眼看到的,佛讲的有极乐世界,我就相信」──这就很简单了,放下自己,自然就很容易信佛。你不放下自己,即使诸佛出广长舌相来给你讲,你也不容易相信,对不对?

放下自己,就很容易相信对方了。大家想一想,我们与别人辩论的时候,我们内心有一番大道理,就不容易相信对方,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

可是如果我们信佛,来学佛法,就要把我们自己的知见放下来,因为我们是无明凡夫。

所以,这个「信」也不成问题。

如果就一般的众生来讲,要建立他的「愿」,主要是靠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与他的因缘、他的善根有关系。没有善根或者善根没有成熟──我们很难讲没有善根,无量劫来多少都有善根的。所以,善根如果没有成熟,他很难起信愿。

起信愿,往往是在这个世间受到了生活中的种种苦迫──年龄大了,现在就要死了,怕死,这个时候,他宁愿相信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净土的存在。如果有善根的话,他这个时候就会契入。

或者健康的时候他不信,觉得自己可以打坐,可以修行,不愿往生。现在生病了,痛苦了,修行也年老了,记忆力也不好了,那么多经咒一句也记不得了,颠三倒四了,打坐也不行了,他就要愿生净土了。众生往往在苦恼的时候,他倔强的心会柔软下来,所谓「不撞南墙不回头」,这时他就会回过头来乞求阿弥陀佛了。

那么,有这个愿心,他自然也就有信心。人都愿意离苦得乐,人都不愿意面对黑暗、恐怖,所以临死的时候悔惧交至,看见阎罗王了,看见地狱的火了,自然相信地狱的存在。有地狱的存在,就一定有极乐的存在。六道轮回真实不虚,那就一定有极乐净土了。

所以,各人生信的因缘是不一样的。当然,我们平时可以把有关的观念灌输给他,不管他信不信,你告诉他:「有极乐世界,你求愿往生就好。」只要把种子给他种上,他知道这个消息,等到他临终见到三恶道的景象,会突然想起来,「我要求生净土!」这时候信愿激发;或者是没有到临终,身体多病,或者是生活中种种的苦恼逼迫,这个时候他就回头了。各种因缘不一样。

四、只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能不能往生?

第二个问题是:不念阿弥陀佛、只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能不能往生?

这个情况,不知道是假设还是实际存在?我们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信愿具足,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定能往生!我们把这个抓住,知道一定能往生的就好。就我们个人来讲,可以这样安心。

或许别人有那种状况。我觉得有两种因缘:

第一种就是有的老太太,她其实并不了解阿弥陀佛和观世音菩萨有什么区别,可能就是听说观世音菩萨的名气很大,可能在她那个地方没有听说过、不知道有阿弥陀佛,只知道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那个地方好,我死后要到那个地方去」,一天到晚「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我觉得这样的人,她能往生。为什么呢?因为她的心比较纯粹、简单,她也是一个仰靠的心。观世音菩萨是阿弥陀佛的助手,是阿弥陀佛慈悲的化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是一体的。虽然说阿弥陀佛是以六字名号救度众生,可是在这个例子当中,她念观世音菩萨,她没有分别,她不知道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到底区别在哪里,她就说:「我想去那个地方,观世音菩萨慈悲救度我。」这个时候,应该说她的心很纯和,所以观世音菩萨救度众生的誓愿、阿弥陀佛的慈悲就体现出来了。

第二种人呢,他也知道阿弥陀佛,也知道专修念佛、阿弥陀佛的誓愿,但是他就是不念阿弥陀佛,只念观世音菩萨。这种人我不知道有没有,应该说可能性不大。一般念观世音菩萨的人,也知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哪能不念呢?阿弥陀佛是观世音菩萨的师父,阿弥陀佛是佛王嘛。观世音菩萨是佛子,观世音菩萨头上顶戴的就是阿弥陀佛。念观世音菩萨怎么不念阿弥陀佛呢?如果说他就有这种分别,执着于念观世音菩萨,不念阿弥陀佛,这种状况就不好讲,我觉得可能往生就有困难。因为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不念,是自己有分别心,自己分别的念头、执着的障碍,往生就有困难。我也不敢讲他一定不能往生,因为观世音菩萨也是极乐净土的大菩萨,也有协助阿弥陀佛度众生的因缘。

五、专修净土法门,可不可以兼念菩萨咒语?

第三个问题:专修净土法门,可不可以在念阿弥陀佛的同时,念西方三圣、尤其是观世音菩萨的咒语,可不可以?

这个问题其实问的人蛮多的,我觉得他道理没有明白,很多问题一一探究,就好像我们做数学题一样,一个题一个题地解,都累死了,老师也未必说你是个好学生。如果解题的原理、方法你掌握了,那么你一通百通、一答百答,所谓举一反三,这个题目解决了,其他都解决了。

我想说明几点:

第一点,我们专修念佛的人,与其他所有的经典、菩萨咒语并不矛盾,不是说「你念阿弥陀佛,其他的不能念、不可以念」。只是说你念阿弥陀佛、信了阿弥陀佛,不可以舍离三宝去信其他的教主、其他的外道邪典,这是不可以的。

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地藏经》、《金刚经》,所有这些大菩萨、大乘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所讲的,我们即使专修念佛,都可以念,不是说不可以。

但是为什么我们提倡专修念佛、不提倡念这些去往生呢(这个不是说不可以念。讲不可以念,就是有一种对立,好像念了阿弥陀佛,不能再念其他的。佛菩萨是一体的,不是对立的)?为什么善导大师提倡这个「专」?这是就我们众生的心性来讲的,我们专心念佛,心就有一致的目标──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要知道,我们为了什么目的讲「专」呢?是为了往生。那么其他可不可以念?如果就往生来讲,你只要念阿弥陀佛就足够了。为了往生的目的,只有阿弥陀佛这尊佛发了愿,他说:「你念我的名号,你不往生,我不成佛!」没有说「你念《金刚经》,念《金刚经》我保证你来往生」,没有这样的誓愿保证。

《金刚经》可以念,但是若是求往生,它的功效就很弱。用念《金刚经》的功德回向求往生,没有阿弥陀佛誓愿的保证,你能不能一定往生呢?是个大问号!很大的疑问。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说的杂行一千个里面难得一两个往生,因为没有顺阿弥陀佛的本愿,没有阿弥陀佛愿力的保证,没有阿弥陀佛光明的摄取。

我们为什么提倡「专」?因为只有、唯有这尊佛,他规定了「你念我的名号,我用誓愿保证你往生我的净土」,「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我保证你,如果不往生,我不成佛」。没有说「你念《大悲咒》、《楞严咒》,或者念哪部经,或者学哪个法门,我能保证你往生」。那么,既然没有,你学那些,就是你自己通过那些经咒的点点滴滴的功德积累回向去往生,这个是方便引导,没有阿弥陀佛的根本保证。

所以,站在这个立场上,我们懂得了,目标既然是往生极乐世界,方法就是极乐世界的国主阿弥陀佛所规定的──这是他规定的嘛!

你到上海去,这条高速公路是到上海的,高速公路设计师已经设计好了。你不上这条公路,上别的小道,哪能保证你到上海呢?你可能岔到苏州了,或者到了浙江,有很多岔道,对不对?

你参禅,说不定在初禅天的时候,你就觉得「这里很不错」,挡住了,岔过去了;或者二禅,或者三禅,或者四禅;或者在阿罗汉境界里面,「我不能发大心,发大心太苦了」,就停在那个地方了。

如果你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些通通没有障碍,不可能迷失道路,或者半路上停下来。就好像我们上了直达目的地的高速路,没有岔道,从娑婆到极乐,两地直达。中间不再有岔口的,就是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这就是「专」。

为什么要「专」?「专」在这个地方,是阿弥陀佛誓愿所规定的。想往生到阿弥陀佛的净土,如果不顺着阿弥陀佛誓愿所规定的教法,你一定会打闲岔,一定会走岔道口。所以往往一千个人上路,结果一两个到达,为什么?九百九十九个走岔道口去了,他没有到达极乐净土。或者在人天道里边盘桓,或者执着于小乘阿罗汉境界,这个都很可惜啊。我们多数都到人天里边打转转,这个太可惜了!

这个「专」是在这个立场上讲的。

所以大家明白第一点:不是敌对性地说不能拜其他的佛,不能念其他的经,不能念其他的咒,是说我们为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随顺阿弥陀佛的誓愿,专念弥陀名号必定往生。

哪种情况呢?比如说大家研究教理,别人问到《心经》,虽然说我不懂,我没有开悟,没有达到不生不灭,没有「照见五蕴皆空」,但为了了解佛法中通途法门的教理,也可以看看,也可以念念。或者说「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很高兴,我唱唱观音菩萨名号」,也是可以的。

不是说「哎,光念南无阿弥陀佛怕不行啊,我念念观音菩萨才能往生」,如果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杂」,就是信心不专一。或者说「我念阿弥陀佛不行啊,再加上《金刚经》,再加上别的⋯⋯」,那都不正确。

作为普通的教理研究,或者因为某种特殊因缘来读一下,来了解一下,这个都可以。

如果说把念佛之外的诵经、持咒、修其他法门的功德拿来换取往生,以为这样才可以往生,抱有这样的观点,他所行持的才叫杂行杂修。由于信不专一,没有阿弥陀佛誓愿的保证,这样往生呢,一千个里边难得一两个。

如果不是这种观点,比如说有的出家师父,他住在寺院里,这座寺院不是专修念佛的,他在这座寺院里上早晚殿(人家不专修念佛),那《楞严咒》他就要跟着念。他为什么念《楞严咒》?「因为我是出家人,我在这个道场住着,我合和大众,人家念《楞严咒》,我也念《楞严咒》」,这个不算杂行杂修。这是出家人在道场挂单的一个规矩,对不对?

就像上大街,你是出家人,开车你也要遵守交通规则。如果你不遵守交通规则,交警就来找你的麻烦。同样,你到别的道场,不遵守他们的规矩,人家就来跟你迁单。「哦,那好吧,我既然住在这里,那就要遵守这里的规矩,随顺大家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这个不算杂行杂修。

居士到别的道场也是一样,这是我们没有力量,自己不能左右。这些因缘如果没有了,我自己修行,我就专修念佛。这个不算杂行杂修。

所以,为往生极乐,知道「我到极乐净土去,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名号就行」;其他的种种因缘,或是随顺道场的规矩,「人家正在读《普门品》,他请我,我去了,他不会读、我会读,那我带带他,就带领念一卷吧」,这也不算杂行杂修,也都可以念。

当然,这些缘还是要少一点。有人讲了,「《地藏经》很多人念,念一遍《地藏经》也得两个小时,天天有人请我念《地藏经》⋯⋯」,这就太多了。你偶尔去帮帮忙,然后也跟他讲,还是念佛的好。

有人讲为什么念《地藏经》?说念《地藏经》消业,「念佛如果不消业的话,你念佛不管用。业障不消,念佛不管用」,这话说出来也有人相信。怎么能说得出来呢?念阿弥陀佛就是消业的,不是说「不消业念佛不管用」,你业障都消掉了,不用念佛了。就是因为你有业障,你才消业。就好像说一个人身上有病毒,「你的病毒消掉了,你再来吃这个药才管用。你的病毒不消掉,吃这个药也不管用」──你这个药还有什么意思?「我得了肝炎,我的肝炎病毒治好了,我再吃这个药有什么意思呢?就因为我有肝炎,所以我才服这个药」。就因为我们有贪瞋痴三毒烦恼,有业障,所以我们才吃阿弥陀佛的阿伽陀药。如果佛号没有消业的功能,那怎么说「千经万经、千咒万咒、千佛万佛不如阿弥陀佛」呢?这在净土经典里边讲得很清楚,十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嘛!对不对?这都是有经典证据的,这不是假的。如果说另有一个法门,另有一个经、一个咒,超过阿弥陀佛名号,为什么十方诸佛不赞叹那尊佛的名号呢?不叫大家都去念那个名号呢?为什么十方诸佛都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叫我们来称念呢?就因为它消业除障,给我们平安吉祥,给我们临终接引,给我们光明摄取,给我们往生成佛。都是最好的,最圆满的,诸佛才叫我们念佛嘛!念南无阿弥陀佛。

这个道理明白之后,我们心里自然就专了。还是要懂得道理,道理是个大的原则。

所以,十方诸佛没有私心,没有杂念。他们没有说「你们念阿弥陀佛,再念念我」。诸佛不像我们凡人,没有私心杂念,没有分别心。诸佛的心是大悲心。只要念阿弥陀佛名号能往生、能成佛,十方诸佛都高兴,都欢喜。

结果我们凡人呢,以我们的凡夫之心测度佛智,「哎呀,我念阿弥陀佛,没念阿閦鞞佛,是不是阿閦鞞佛有意见了?我念阿弥陀佛,没念地藏王菩萨,是不是不太恭敬啊?」这些都是凡夫的分别念头,不要这样。

于凡夫来讲,还是万法归一的好,归到阿弥陀佛。为什么呢?这不是从我们众生这个角度说:「哎,你这个人很虔诚,你对阿弥陀佛很有孝心。」主要的原因是你要往生极乐净土,阿弥陀佛是极乐净土的国主,他规定了你往生极乐世界的这条道路就这样走的。

你到我家来,我告诉你怎么走。你到我家来,我家的楼梯就这么设计的,不走这楼梯你怎么上楼?

到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说:「你就念我的六字名号来。」你当然要听话嘛!这不就好了嘛!多简单的事情!

十方诸佛怕你不相信,一齐出广长舌相证诚:「哎!某某人啊,这个就对了,释迦牟尼佛讲得不错,阿弥陀佛的誓愿确实如此,你们就念阿弥陀佛名号就很好了。」

我打了个比喻,应该是在《阿弥陀经核心讲记》里边。比如说我们在一座岛上,这座岛就要沉没了,水淹上来了。有直升飞机来救我们,飞机上面放了一个梯子下来。你说你是不是要抓住这个梯子才能上去?因为这个梯子是飞机上放下来的,你抓住它,它就把你引走了。

这个飞机,代表阿弥陀佛的救度。这个梯子,就代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想到阿弥陀佛的净土,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要「执持名号」、「专复专」!所以善导大师很慈悲,一个「专」还不够,说:「教念弥陀专复专。」「你要专,还要再专!」释迦牟尼佛也是再三叮咛:上辈者一向专念,中辈者一向专念,下辈者一向专念,叫你「专复专」。你说你要上飞机,但你不是抓住飞机直接垂下来的原配的梯子,而是从你自己家里搬来一个梯子,你就是金子做的梯子,也不能到飞机上去,没有用啊!怎么样呢?你就要把这个梯子往飞机上靠,这就是所谓杂行杂修回向求生的方法。修人天福报,修其他的种种法门,这些本来不是往极乐净土这个方向去的,那怎么办?你就要把它移转过来往上靠,这叫回向。「本来是放在家里、在墙上靠着的,现在我往飞机上靠」──那何必呢?靠得不稳,一晃荡就不能往生了。所以一千个里边大部分都漏掉了,只有一两个能上去。

所以,祖师菩萨再三恳切、慈悲地告诉我们「专复专」地念佛,道理就是如此。不是说阿弥陀佛强横霸道,也不是说净土宗的人不圆融,也不是说这些祖师──「你看你们分别心这么重」,他们都是大慈悲心,就我们众生的根性特点、阿弥陀佛的誓愿,这种必然的教理而规定这条道路。你要想圆融很简单,一旦到达极乐世界,自然神通智慧通达,可以遍礼十方诸佛,分身无数度化众生,一切圆满!「佛道无上誓愿成」,已成了;「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能度;「法门无量誓愿学」,你都可以学;「烦恼无尽誓愿断」,你不断自然而断。所以,想圆融,到极乐世界才能真正圆融。

在这个地方呢,还是要根据净土三部经、净土宗祖师所规定的道路,阿弥陀佛誓愿所规定的道路,老实念佛,这条道路直通西方极乐世界,这样就好。

六、往生后也可以造一个极乐国吗?

下面这个问题问得比较有趣:如果我们确实拥有了阿弥陀佛的全部功德,那往生后也可以造一个极乐国吗?

「阿弥陀佛有极乐国土。我念佛往生,拥有阿弥陀佛的功德,那我也可以造个极乐国了?」这是问的往生之后的境界,所以我也不敢贸然回答,我也还没去过,也不知道。按理来讲,是可以的,因为有这样的功德,就有这样的国土显现。但是这个可能会有误解,建造极乐国,不是我们在这里所想像的,打一套桌椅板凳,或者把什么造出来,它是一种称性功德的自然显现。其实极乐国也不是阿弥陀佛个人的私有产品,因为阿弥陀佛成佛了,他是十方众生的性德──心性功德的自然显现,而成极端、最极圆满的国土,就叫做极乐国。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自然心性功德也会展现,这个极乐国就是我们的,没有说有第二个、第三个、十个、一百个极乐国,还是一个。天亲菩萨在《往生论》里说,极乐国土「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它是无障碍的。

我们如果从度化众生的方便、跟众生的因缘来讲,可能也有我们的国土,跟我们有缘的众生要生到我们摄化他的国土里面去。

在极乐世界,我们都是一生补处的菩萨。极乐世界的众生不可能都叫做佛啊,所以最高的档位,从佛下来叫「一生补处」。极乐世界的众生神通智慧如诸菩萨,成就都一样。是哪种呢?就是「一生补处」的果位。或者有的显现为阿罗汉,但他的内证功德也跟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是平等的,显现为圣人阿罗汉,或者显现为人天,或者显现为菩萨。这都是一种显现,「因顺余方」,随顺他方世界,才有高有低等等,其实内证功德都是无量光寿。

那么,等到我们哪个地方的因缘成熟了,我们去成就国土,这个国土就是我们的。比如你成佛了,叫做炎王光佛,或者叫做什么佛,那么,你的国土也有名字,就像在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给你授记的,这是应化你与众生因缘的一种显现,所以极乐国被称之为「诸佛之家」。《观经》里说:「当坐道场,生诸佛家。」诸佛之家就是极乐净土,是共通的。底下就说往生之后功德一样,「咸同一类,形无异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因顺余方,而有天人之名」,声闻、缘觉、菩萨都平等。

这里经中为什么还要专门列出观音和势至呢?为什么不是其他菩萨呢?问到这个问题,「这样不就是不平等的世界了吗?」对平等的理解啊,如果以凡夫的境界,就太狭隘了一点。在功德上虽然平等──《观经》里讲,我们念佛的人,还没有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还在此土,释迦牟尼佛就说:「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观音、势至跟你是好朋友(「诸上善人」是哪种人?念佛人就是诸上善人,我们就是上善之人),他们就跟你做胜友了。我们到极乐世界当然与他们把手共行、并肩而坐了,肯定是平等了。那么为什么专门列出观音、势至呢?这有两点因缘:

一个是因为观音、势至和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他们三位经常在一起共同发愿度众生,阿弥陀佛经常示现为国王,观音、势至经常作为阿弥陀佛的儿子。国王和王子共同发愿度众生,那么现在成佛了,当然他们肯定在一起,三个人就叫「西方三圣」,一体不离,是这么一个因缘,所以就提出观音、势至。

第二点,观音、势至与我们这个世界的众生特别有缘分。其他的菩萨,他们就不是普遍的缘分,佛在经中就说得少。观世音菩萨谁不知道啊?「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谁不知道?大势至菩萨说什么呢?「我念佛得无生法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他是无边光,是阿弥陀佛智慧的体现,是无边光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光明摄念佛人归于净土,这都是跟我们众生有缘。

所以说这不是不平等,这还是平等。

通常说极乐世界九品往生,九品往生是一个什么状况呢?其实九品往生也是一个方便说,如果就念佛来讲,其实没有什么品位的(当然,如果这个详细讲,要讲一大节课,讲许多)。作为助行回向来讲,它就有品位,为什么呢?他靠自己的修行力量去往生的,就像天台四土所讲的,你修到什么境界,就到什么国土,「凡圣同居土」也有品位,你修得好,高品位;修得差,低品位。可我们都不是靠自己,我们都靠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圆满功德去往生的。那么,到了极乐世界,哪还分什么品位?因等,果位就平等。

好了,凡夫喜欢讲品位,有的人,讲没有品位他接受不了,因为无品位、大乘平等一味的境界,没有智慧的人,他听不懂,他听了会心起恐怖,会很茫然,「怎么可能呢?我这么辛苦,我这个样子,怎么会跟他们平等呢?」这都是凡夫的分别知见。释迦牟尼佛就说:「好!有品位,修行好的上品,修行不好的下品;念佛多的上品,念佛少的下品。」其实,到了极乐世界,昙鸾大师就讲:「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本来在娑婆世界,众生是高高低低的,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呢,像众水入大海一样,没有一和二的差别了。

打一个比喻,像什么呢?极乐世界讲品位,如果以念佛来讲,它是方便说,怎么讲?就像我们摆货架一样,比如说我们弘愿寺,所有的阿弥陀佛像都是一模一样的,做了一万尊阿弥陀佛的小佛像,但是有的放最上面一格,有的放第二格、第三格、第四格、第五格、第六格,第七八九格⋯⋯。讲品位,第一格的就是上上品,第二格的就是上中品,第九格的就是下下品,其实里面都是一样的阿弥陀佛。你非要讲一个上下,那也行,那也不妨上下。所以,极乐世界虽讲菩萨、声闻、天人,其实他们的外貌也平等,内证也平等,虽然名称不一样,但并不影响。如果讲观音、势至的话,到极乐世界,也可以讲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叫做观音菩萨,也可以叫做势至菩萨,因为他的慈悲与观音平等,那么他就是观音菩萨,他的智慧与势至平等,他也可叫势至菩萨。只不过就因缘来讲,当初发心,跟阿弥陀佛一道发愿度众生的因地本愿、夙愿之力,使这两位成为上首菩萨,这是一种解释。

朝闻道,夕死可矣

今天晚上净德法师有事出去了,他父亲今年八十八岁,现在可能最后要走了,他去看一看。老人家知道念佛,让我很感动。法师回来告诉我,他爸爸说,「孔子说的」(他爸爸是一个老教师),「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我现在看来,只有这一件事了」。

净德法师说:「对啊,您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得道了。」

「对啊,我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啊。」

我听了以后感觉特别好。他老人家现在很瘦,但是没有什么痛苦。很早以前就有人给他看相,说:「你这个人哪,将来会善终的。」

「现在我真善终啊,念佛!」

这么个状况。

七、给不信佛的人念佛,他能感应到吗?

下面这个问题说:对于不信佛的人,我们给他念佛,佛能感应到吗?

对方还没有信佛,我们为他念佛,佛是知道的啊!佛是六通具足,五眼圆明,你心中所念,佛没有不知道的。

对方是不是也能感应到呢?对方能不能感应到,就不一定了,有强有弱,效果是有的。

打个比喻:我们念佛,就好像我们在阳光下面;对方没有信佛、念佛呢,就好像在阴影当中。我们为他念佛,就好像我们拿来一面镜子,把阳光反射给他──回向给他,回向就好像镜子反射一样,把光往他那里照。如果我们和他之间没有障碍,他就能见到反射的阳光,这样就能感应到;如果说中间有一块布帘,花格的,挡住了,他就能看到一部分,花花点点的;如果说中间隔着很厚的一堵墙,一尺多厚,那他就感应不到了。

所以,我们为他念佛,能不能感应到,跟他的业障有关系,跟他和我们的因缘也有关系。如果对方业障浅,和我们的关系深(因为是心的交流嘛),比方说母子、父子、很好的朋友,缘分很好的,心灵相通的,那么我们为他念佛,这之间肯定没什么障碍的,他很容易得利益的,是这个道理。

八、如何劝信?

有莲友讲:「以前我老劝人念佛,现在不干了。为什么不干了?没人信。」他劝人家念佛,人家都不相信,他觉得没有效果。

这一方面让我们更加体会到念佛法门的殊胜,不是人家都能相信的。你告诉他「念佛这么好,到极乐世界,免费地送给你去成佛,免受地狱之苦」,他不相信。所以众生确实是非常顽固,就是不回头,让阿弥陀佛操碎了心。你去劝劝人家就知道了,最常见的就是说「你迷信」的;说「我没时间」,那就是留面子了,「我忙,退休以后再念佛吧」,在那里推诿。做那些事都来劲儿了,什么事?「听说这个买卖好赚钱⋯⋯」就都去了。

在这方面,也为我们自己感到庆幸──我们能够念佛,经中讲念佛之人非常稀有难得,因为这点,自己就更加庆幸。

同时,劝人家也是随份随缘地劝,主要看因缘,对方跟你关系如何,他的善根怎样,随缘而劝。

再一个呢,你劝他,他不信也有利益!就像刚才讲的,你告诉他有阿弥陀佛、有极乐世界,他现在不信,将来会信。你劝,他不相信;阎罗王劝,他就要相信了:「某某人哪,当初在娑婆世界,有一个善男子善女人在你旁边住着,叫你念佛,你不相信,现在跑到我这里来了,你罪有应得!」他一听,「哎呀!」后悔了。那个时候他想起来,念一句佛也管用,对不对?

人就是这样,后来遇到困难了,或者病重了,或者车把腿撞了,才肯相信。当然,我们不希望他这样,我们不希望他出车祸腿撞了再信佛,也不希望他得了肝癌再信佛,也不希望他下岗了、苦恼了再信佛,希望他现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就顺顺当当地信佛──但是他不干!因为现在他身体健康,他还有钱赚,他知见很厚重,他觉得自己本事很大,所以他不容易相信。

那么,你劝他念佛,在那里等着他,他如果有这个善根因缘,自然迟早还会相信。所以这个不要灰心,效果还是有的,功德还是有的!

九、关于《楞严咒》

下一个问题说:怎样修《楞严咒》?《楞严咒》能随便修吗?还有楞严咒心?

「楞严咒心」,我就不知道这位莲友到底说什么。《楞严咒》我没有研究,读起来也很困难的。出家人要学,一定要会背的,所以早上起来都要背。那么在家呢,我觉得你如果学净土,就免了这个吧。寺院的受戒师考《楞严咒》,有很多出家师父就在那里头疼了,「希望考官最好能够慈悲慈悲,我蒙混过关就好了」。如果修《楞严咒》才能往生极乐的话,那就困难了,不少人不会背。

「《楞严咒》能不能随便修?」大概是指有人讲「这个咒只能早晨念、几点以前念,什么时候不能念⋯⋯」,这个我没有看到有关这方面的专门讲解,因为我学习净土法门,对这个也没有时间去看。按道理来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诸佛菩萨的经咒,大乘经典、诸佛的咒语都是有功德的,有功德就能消业障。总之,我们任何时候都方便念。如果说你修《楞严咒》,从早到晚12小时、16小时、18小时,你总是在念,我想这肯定是好的。念《大明咒》也一样,《大悲咒》一样,十小咒也一样,《灭定业真言》也一样,哪有说哪个时间不能念的?

我们念佛更是念念不舍。念佛更简单,也更殊胜。

十、学佛思考的时候是用心还是用脑子?

(问题)我们学佛,思考的时候是用心还是用脑子?

这个,应该说差不多。心有三种:

一个是「真心」。真心其实就是我们的心性、佛性。这个我们没有开发出来,我们每天在用,看哪,听啊,但是我们并没有觉悟它。

第二个妄心。妄心也就是我们的意识心,这个妄心和大脑的意识是一回事,心、意识是一体的,用心等于用脑。

第三个叫肉团心,就是我们的心脏,这个心。我们当然不是用心脏。

用心、用脑差不多。

十一、佛菩萨画像可不可以焚烧处理?

(问题)佛菩萨画像可不可以焚烧处理?

印光大师讲过,佛菩萨的画像如果是纸的,破旧了,不庄严了,或者有污染了,这个时候把它焚烧了,是更加恭敬的。因为破旧、污染的不好看,放那个地方让人家心不恭敬,不好。应该换一张新的,现在印刷术特别发达。应该把它如理焚化,比如在一个干净的地方,边念佛边给化了,干净一点的地方就可以。

有时初学佛的莲友往往在这些具体的方面感到很麻烦。我觉得我们讲究干净、讲究恭敬、讲究形式,原则是什么呢?是不误实修,能够帮助你实修,增长你实修。所以是以少挂碍、不增加挂碍为原则。如果搞得一大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进也不是,退也不是,你这学佛学得简直是太麻烦,那就不好了。

念佛,以你无碍念佛就好。比如夏天很热,如果要穿海青念佛,穿海青的规矩很多,又是一个大胖子,结果怎么办呢?干脆海青不穿了,佛也不念了。「要念佛就要穿海青」,你何必呢!你何不轻轻松松穿着便装、开着电风扇?「我在佛堂不穿海青不行」,那你不在佛堂念不行吗?

所以,依我们方便实修为原则,恭敬是以这个为前提。

像现在住在城里,也有所不便,空气的污染,大街的污染,到哪里找清净的地方?印光大师讲过,旧佛像焚了之后,焚像的灰,找清净的地方挖土埋下去──你到哪儿挖土?你到花圃挖土,人家找你罚款,没土给你挖。怎么办呢?我觉得可以用自来水,干干净净的,念着佛顺着水冲下花圃里就完了,简简单单就好了。如果腿脚不方便,下不了楼,那你就念着佛,倒入你家里的下水道。没有关系,阿弥陀佛是无碍光。我不是让大家肆意,是就我们的方便。

我觉得现在有很多居士这样来问,时代不一样,因缘也不一样,因为这些小小事情,让我们耽误很多时间,那不值得。

孔子也讲过一句话(到底在什么因缘下讲的,我忘了),我觉得我们很多人可以拿这句话为原则。大概是有个弟子问他某件事能做不能做,孔子回答说:「如心安你就做。」我觉得这是很好的一句话。就是说你做这件事,你觉得安心的话你就做。如果你觉得不安心的话,那就不要做,因为你做了以后心理上有障碍。

比如有人讲不能躺在床上看书,你想看点书,但身体不行,坐着又累,我觉得这种情况下,你就安安心心躺着看,没问题。这个总是要从实际出发,不是我们故意的。不是说我身体好,精力又充足,然后很懒惰的,不是那样。要自己做得到,力所能及,以怎么方便、怎么舒适为原则,主要是以我们能做得到的。

十二、听到佛号浑身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问题)我单位的同事,只要听到佛号或者听人念经,就浑身不舒服,想要呕吐,这是什么原因?是业力吗?

这个是业力,这可能有两种情况:

一个是他本身的业障,过去世可能障碍过别人的善法因缘,今生遇到佛法、善因缘,他就不舒服,这就是障道的因缘所感的果报。所以我们要知道,千万不要障别人的善法因缘。

第二种情况,也许啊(我不知道他的具体情况),或许就像我所遇到的一些人,身上有众生附体。附体的众生本身的善根比较浅,他不愿意听闻佛号或佛经,因此有所反应。他听到佛号、佛经之后(因为佛号、佛经是直接指向解脱的),他会有不舒服的感觉,这样也会影响到被附体的人,使他不舒服,想呕吐,因为他们的心识是相通的。

不管是哪种因缘,总之它是业障。业障浅的人听佛号,身毛为竖,如拔出者,这个就是有善根,遇见这个法门,欢喜踊跃。结果你遇到了,呕吐,不舒服,你不是业障吗?

那怎么办呢?那就忏悔业障,多念佛,自然就会好转。

十三、我们为什么会随业流转?

下面的问题说:我们为什么会随业流转?

为什么会随业流转呢?这是一个自然现象,你造了业,就要受它的果报,这就是所谓的因果报应了,对不对?

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抽烟,抽烟是个业,你抽了烟,就随它流转。为什么?你上瘾了,不抽就不行,就难过,你这不是随它流转吗?你结婚了,你嫁给谁了,嫁给谁你就随他流转,你如果心有不甘,那就天天难过。你生了孩子,这也是业,你就要随这个业流转,为什么呢?他就让你牵肠挂肚。

世间的一切都是业,我们半点做不了主。不相信你试试看,你觉得自己本事大,「我要赚钱,赚多少⋯⋯」,你去试试看,你没有这福报根本就赚不到;你说你聪明,还有比你更聪明的也不行,这个都是业。

所以,我们在业力面前,不老实不行。你跟任何人对着干,千万别跟业力对着干,没有你的好处。

要善于消业,要化解业障。怎么消业,怎么化解业障?就是要念佛。

念佛就像杀毒一样,比如说我们的电脑(大家现在都在电脑上听法),电脑如果感染了病毒,半天不动,运转起来非常慢,最后死机了,卡那个地方,用起来很麻烦,就是有障碍,有病毒了。那怎么办?用杀毒软件,杀完毒之后再来用,轻松了,得心应手,这就很好。

其实我们人也一样,我们人啊,我们的心性本来好像新出厂的电脑一样,新出厂的电脑是没有病毒的,我们的心性本来没有贪瞋痴的病毒。可是我们呢,无量劫来感染了无量的贪瞋痴病毒。你说你在感染了这么多的贪瞋痴病毒的情况下,你在这个世间来运转,多困难!你想挣钱,坎坷了,明明看到钱却赚不到,明明看到这个文档却打不开,这就是病毒感染;一看到这个孩子,你就不如意,你非要怨憎会,苦恼多多,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业障。那怎么办?念佛。

上次有个莲友说的话,我觉得挺好,「阿弥陀佛就像杀毒软件一样,你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感觉天天在消毒,天天在洗脑。天天念佛,就像天天在洗脑一样」。确实如此!不光在洗脑,阿弥陀佛在给我们消除无量劫的贪瞋痴的病毒。为什么啊?消除业障了。业障消除了,电脑再运转,自然就好运转了。念佛之后,身体也健康了,心情也舒畅了,家庭也和谐了──现在不是讲创造和谐社会吗?念佛的人最能创造和谐社会!社会是由众生所构成的,众生心里那么多病毒、烦恼,凑在一起能和谐吗?不可能啊。我们念佛,内心和谐了,祥和了,安静了,清静了,敞亮了,业障消除了,出去一片春风。人家看到你,「某某人啊,我就喜欢和你呆在一起!为什么?我也说不出来」。你说:「你不知道我知道,为什么?我在念佛啊,你喜欢和我呆在一起,说明你和佛有缘啊。」念佛的人心里祥和、慈悲。念佛是很有好处的,非常有好处。

我们念佛,也随「业」流转。我们念佛随业流转,随谁的业?随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如果不念佛,就随着我们自己的贪瞋痴三毒染污业力流转到六道去了。我们念佛,随着阿弥陀佛大愿业力,「自然之所牵,往生安乐国」。如众水流入大海,那多好!我们流入大海,转回头就是乘愿再来的菩萨了,那就不一样了。

所以,随业不要随我们的业,要随阿弥陀佛的业,这样就好了。

十四、佛学怎么解释道德?

(问题)佛学怎么解释道德?

「道德」两个字,如果就它们本身的意含来讲是很深的。依汉语原文,「道」和「德」都很深的。如果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在现代来讲,就是一种人伦规范,就是世间所讲的伦理观念。

就佛学来讲,它是人间善法的范畴。佛教讲五乘,它属于人天乘的范畴,也就是跟五戒十善差不多。

不过佛教的五戒十善的指向不一样,五戒十善做起来虽然是在人天范畴之内,但是佛讲五戒十善的时候,它是一个起点,它的方向是指向解脱的,这是佛法的戒律和世间道德不同的地方。

以世间道德来讲呢,并不能达成解脱。如果世间的道德就能让人解脱,那我们就不用学佛了,对不对?《道德经》就好了,《道德经》比现在讲的道德不知要高多少倍!那为什么佛法要出现呢?因为道德只是保持人际关系和谐这么一种伦理观念,它跟佛法所讲的纯善的解脱来讲,还差得很远。

佛法所说的这种善法,《阿弥陀经》里讲「诸上善人」,「善男子善女人」,这个「善」不是一般的善,不是道德观念上的善,它是就解脱生死、往生成佛,这样的范畴讲的。

世间的道德君子,即使有怎样的善行,站在人天的角度上讲他是个善人,是个君子,可是如果不念佛,没有解脱,他仍然是六道轮回的一个凡夫。今生是善人,下生可能就是恶人了。

我们念佛的人,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成佛,今生虽然是恶业凡夫,往生净土之后就成为一生补处的菩萨,这才有资格称为善,才有资格叫做「善男子善女人」,才叫「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上善之人就是一生补处的菩萨,不退转地的菩萨,所谓「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跟观音、势至这样的菩萨互为胜友。

善,有上善和下善:人天的五戒十善是最低的善了,人天的善跟阿罗汉的善相比,就算下善,阿罗汉算上善。为什么?他解脱了,对不对?你没有解脱。阿罗汉的善跟菩萨的善比呢,阿罗汉算下善,菩萨算上善。为什么?阿罗汉是自了汉,一个人善,自己独善其身;菩萨是遍善天下,菩萨是上善。菩萨的善跟佛的善比呢?菩萨算下善,佛算上善。为什么?因为佛圆满了,菩萨没有圆满,六度万行没有圆满。佛的善是无上善,叫无上功德,这才真正的是上善。

十五、为何多梦?

(问题)有的人说,他在凌晨一点之前睡觉,一定会做好多梦,很累,有古代的,有鬼神的,什么都有,白天根本没想过这些事。

其实梦境很虚幻,梦境大致有两种:一种属于实梦,一种属于虚梦,虚梦为多。

什么叫虚梦呢?就是说它并不是真实的状况。实梦,比如说佛菩萨的灵感啊,还有我们自己很亲近的人死了之后给我们托梦等等。果真是佛菩萨的灵感,一定是很清晰的,也一定很祥和,也一定给我们加持,让我们喜悦、安静。这种梦不可能天天出现,因为凡夫的心也不会那样。就是说在某种情况下,善根因缘成熟所感,灵光一现,可能由这个感来佛菩萨。如果说天天晚上梦见佛菩萨,这个,不大可能的事情,就很可能是一种颠颠倒倒的事情,不是真正的佛菩萨的灵感,是虚梦,不是真实的。

梦境往往是我们业力的显现,比如说现在快放寒假了,就容易做梦回到家乡;你这个人缺钱用,你就老是做梦发财了。像我以前做梦,因为经常放鸭子,小时候做梦啊,老是捡到很多鸭蛋,在河边,在沟边,都是鸭蛋,因为就是希望多捡一些蛋,这个不都是假的吗?醒了起来一个蛋也没捡到,白高兴一宿。

娑婆世界其实就是这个样子的:股票涨了,捡了一个蛋;哪里又发财了,买了一栋楼房──其实都是梦,死了都是没用的。所以,娑婆世界这些都是没有意思的,都是虚幻不实的,这是我们过去多生多世的业力显现。

梦境本身是一种无明的影子的显现,做梦的人过去世或许是将军,或许是战士,或许是鬼道来的,或许是畜生道来的,他在梦中可能就跟这些众生纠缠不清,颠颠倒倒,模模糊糊。

当然,这位莲友,你是什么情况我不大清楚,「有古代的,有鬼神的,白天没有想过」,那么跟前世或许有关系。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怎么解释我觉得不重要,怎么解决才重要。解释并不代表解决,解决不需要解释)?就是多念阿弥陀佛,你要静静地念,心安稳下来,安下来念佛。这样呢,夜梦吉祥,过上一段时间,几个月自然就好了。

十六、是否该皈依?

有人问,诚心念佛没有皈依,怕皈依之后再做错事,给佛家丢脸,是不是该去皈依?

这个心很好,但还是要皈依的。「给佛家丢脸」,不是说皈依之后马上就成为圣人了。皈依,就像离家出走的孩子终于回家了。那么他回家之后,并不代表他将来就不犯错误了。虽然说他还有可能犯错误,但是回到家里,父母总是高兴的。孩子不在外面流浪,父母就安心了。

所以,你皈依呢,等于回到佛的家,阿弥陀佛就高兴了,安心了,他会加持你,他会保护你、照顾你。孩子如果没有父母的教育,在外面犯错误不是更多吗?回家了也有可能犯错误,但是还有父母教育你啊,关心你啊,指导你啊。所以呢,你还是要皈依,接受三宝的教诫,这个最好。

十七、想印《善导大师全集》简体版⋯⋯

有人问,想印《善导大师全集》的简体版。

好的,这个我知道,将来我们印一些简体版。为什么印了繁体版呢?我觉得《善导大师全集》是我们最重要的典籍,繁体字感觉比较庄重。同时呢,繁体字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承载,因为很多的经教都是用繁体字写的。

既然要求印简体字,也会印一些,甚至将来有因缘来讲解。不过我觉得,如果用一点心的话,繁体字也不太难读,以我们来讲,也没有哪个人教你繁体字啊,自自然然就会了。

十八、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知见是正确的?

刚才说过了,回答问题,要么是得道圣人来回答,没有失误。那么我们来回答,是依据经典、祖师的教导。今天一上来的时候,有一位莲友就问我(悄悄话来问的):「你怎么知道你的知见是正确的呢?」

问题问得很好。如果我有自己的知见,不一定是正的,甚至肯定是不正的,因为凡夫的知见都是错误的。论到佛法的时候,就不要夹杂自己的知见,以佛的知见,依据祖师,这个才是标准。

我们来探讨净土门,就我个人来讲,作为一个出家人也好,因为这个题目很重大,很严肃,那就是说,我们讲的任何一句话都要有经典的依据。这个经典呢,不是《金刚经》、《楞严经》,或是《法华经》等等,而是净土三部经。因为佛说法对机不同,你拿别的经典来讲净土门,这个是外行话。

就好像你要谈电脑,就以电脑书为标准,你拿英文书,没意思;你是学英语的,谈英文,你就以英语书为标准,你拿德语书来,没意思。

我们学净土法门,就依净土三部经。「一切法圆融」,凡夫没有这个智慧。如果以菩萨来讲呢,他是站在更高的立场和角度,圣道门、净土门,空、有,他都能圆融起来。对于凡夫,我们学这个法门,起步的时候,还是要专,专注,就要依据净土的经典。

其次依据祖师。对于经典呢,各人理解得不一样。就说《阿弥陀经》,许多大德有不同的解释。那么,到底依哪一位呢?有天台宗祖师的解释,那么,你是学天台宗的,你就依天台宗祖师的解释;有华严宗祖师的解释,有唯识宗祖师的解释⋯⋯。那么,我们学净土宗,依哪一位呢?依我们净土宗的祖师解释为标准。

总是有所依才行,不能依自己的见解。比如说「一心不乱」,依天台宗的解释有两种:「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虽然解释有两种,蕅益大师也把它归成第三种:信愿一心不乱,他有这种解释。如果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呢,「一心不乱」就很简单,就是专,「教念弥陀专复专」,「一向专念」。专,就是一心;一心,就是专。一心嘛,不乱才是专。你杂,就乱掉了。善导大师的解释很简单。这个就是依我们的祖师,依我们的经教。

如果你有可能对祖师的教法也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那就得依据善知识的引导。还有,通过自己长期的钻研和熏修,这样知见就纯粹起来了。

十九、往生与一心不乱

有的莲友在这里问,我想这个问题也很重要,那就不妨回答他。说「往生西方要一心不乱」──这个主要是对「一心不乱」的解释不一样,如果说一定解释成禅定的「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那是不需要的,因为「事一心不乱」代表断见思惑的,「理一心不乱」是破了无明的,圆教初住以上的菩萨才得一心不乱。如果是这样,凡夫就没有份了。

善导大师对「一心不乱」的解释,就是专修念佛,「专复专」,这个有很多的教典证据,《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观经疏》都有很多解释。大师怎么说呢?就是说:「你要专,你不专不行!」这是净土宗的解释。

二十、法忍是否马上得到?

《无量寿经》说: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得第一、第二、第三法忍。是不是马上得到?

这个要回答起来,我想,只能提供一个参考,因为从经文来讲,「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既然讲到他方国土诸菩萨众,他的境界是比较高的,他所得到的法忍,应该是当下就能得到的。

就凡夫来讲,得到的忍,未必是立即得到。在《观经》里面,韦提希夫人是凡夫,她所得到的,是一时的无生法忍。这个无生法忍,善导大师解释说是凡夫位的无生法忍,就是十信位。

那么,以我们来讲,所谓这个忍,忍就是安住不动的意思,对无生法安住不动。无生法,就是说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句六字名号本身就是无生法。如果我们对阿弥陀佛信顺,内心安住不动,也可以讲得到无生法忍,则现生得不退转。《阿弥陀经》里也讲到现生:发愿愿生彼国者,「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说现生就可得到这个无生法忍,只不过这是凡夫位的无生法忍。

「诸菩萨众」是登地菩萨呢,还是包括发心菩萨?如果以四十八愿里的行文来讲,这个「诸菩萨众」应该说是有一定级别的,就是说我们这样的凡夫随便地发发心,「我在佛堂念一遍『众生无边誓愿度』,即得三忍」,这个是很困难的。

第一、第二、第三忍,不同宗有不同的解释,有高有低。

二十一、是否一念就能往生?

请问:十念能往生,还是一念就能往生?

一念就能往生的。为什么这么讲呢?因为这句六字名号是圆满的。如果一念不能往生,那么念念都不能往生,无量亿念都不能往生。所以,《观经》下下品虽然说十念往生,其实善导大师解释也包含一念,印光大师也解释说:「十声,乃至数声,乃至一声。」一声其实就是一念。所以,一念已经圆满了。

所以佛法,不管圣道门还是净土门,总之是一念来决定。迷,悟,在三界六道之中只是一念,迷是一念之间,悟也是一念之间,不可能有十念开悟的。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由疑到信也是一念之间,愿生心也是一念之间。

那么念佛这一念呢,它跟十念、念念是相续的,有这一念,必然就念念相续。

就像点灯一样,这个灯你一点,一刹那就点着了,它就念念相续了。

我们的信心之灯──相信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必定往生之灯,一旦真的一念信顺,自然念念就信顺了,不然的话前面就是没点亮,就是假的。

可见,一念往生跟十念往生、念念往生都没有差别,所以经文里说「乃至一念」,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就是多到一辈子的念佛,也是「乃至一念」,少到临死时的一念念佛,还是「乃至一念」,就是一辈子的念佛。

二十二、妄心念佛能够往生吗?

(问题)妄心念佛能够往生吗?

应该说提的问题还是挺好。妄心念佛一定往生的,为什么呢?因为我们都是凡夫心啊,都是妄心的。

就看你这个妄心怎么解释,如果以我们真心显现、佛性开发、心体显现出来,说这样念佛才能往生,那就不是摄受凡夫之法了。

凡夫的妄心作用,所谓「妄心念佛往生」,不是以妄心而往生,是以妄心而念佛;妄心念佛之后,妄心──这个凡心「不得不佛」。所以,我们信愿持念南无阿弥陀佛,我们以信愿心来往生,这个信愿之心,它有真妄两面:从凡夫这边来讲,似乎是妄心,你看,这是凡夫的心嘛。但是就本体来讲,它是佛心,它可以讲就是真心。印光大师讲:「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因地心」就是信愿往生的心,以这个为因心。这个因心不是我们自己所生发出来的,是阿弥陀佛六字名号果地觉所做成的,那自然往生啊。法藏比丘在第十八愿里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那么,这个「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这个至心、信心、欲生心,它来自于哪里呢?来自于前面的「设我得佛」,就是说:「我成佛了,有这句名号,那么众生才有至心信乐。」它来自于这里。就像《无量寿经》里讲的「诸有众生,闻信名号,信心欢喜」,是以名号作为我们的信心。

这个心可以讲真妄合和,凡夫这边似乎是妄心,就其本体来讲是佛的真心,因此说决定往生。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也不能说是「妄心念佛往生」。

二十三、依据第十八愿就能往生?

(问题)日本净土真宗所认为的依据第十八愿就能往生?

这个不是日本净土真宗这样认为,善导大师也这样认为。这个本来是阿弥陀佛的誓愿。阿弥陀佛说:「你依我这个誓愿,如果念佛不往生,则我不成佛!」所以这个毫无疑问啊!如果连佛的誓愿都不相信的话,就落在凡夫的情见里面了。不管它是中国的、日本的,贴的哪个标签,我们是以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为标准。「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定得往生」,决定往生!

二十四、在家念佛、没有皈依能不能往生?

(问题)没有皈依、在家念佛能不能往生?

这个当然毫无疑问了。即使没有皈依,在家念佛一定能往生的。

二十五、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

(问题)极乐世界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因为这个说法是外行话,极乐世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物质世界,也不是我们所理解的精神世界(到了那里,我们就知道了),它是圣心功德的显现。讲物质、讲精神就是凡夫的知见,是凡夫这边讲的话。

就好像我们做梦一样,梦里拿了根油条,告诉人家它是什么味道,讲了一大堆,醒了之后,梦里那个味道未必得到──它是两回事;梦里去了上海,醒来以后还在床上。这些梦中的语言不足以形容。

所以,让我来给你回答,就无法回答了,这是语言所不能及。

要懂得经教

好了,谢谢各位!今天的时间也快两个小时了,有关净土的法义,希望大家多多听闻,多多熏习。刚才讲过了,如果没有净土宗的观念──这个比喻还是比较能够说明问题:就像我们上街一样,每个人都开一部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向,没有一定的规则,你碰我,我碰你。现在佛教内部也是这样的,各人说各人的知见正确,但是总要有规则。那么,祖师立宗判教就是建立规则,把佛法分门别类。依照这个规则,自然就对了。小乘的、大乘的;圣道门的、净土门的;你是至心回向的,还是专修念佛的⋯⋯,都有它的轨道。哪个轨道到哪个层次,到什么位置,自自然然都有它的道理。

所以要懂得经教。特别是劝化他人,依据教理你才明白。不然的话,说起来就会矛盾。

要么就是好好先生:「哎呀,法法圆融,都平等,都一样」,这是模糊观念。什么叫法法平等?「法法平等」是就它的理性来讲的,一张桌子、一个板凳、一粒灰尘,它和华藏世界都是平等的。「平等」,这是站在理体的角度。就凡夫来讲,是达不到的。但菩萨达到了,那是佛菩萨的境界。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不叫你往生到一粒灰尘里去呢?所以,理性平等,事相上有差别。

讲平等,再一个就是说,就它的究竟所指的方向。比如说,不管天台还是华严,它指导的方向是让我们成佛。你按照它的修行路线走到最后,「归元无二路」,到那个时候就一样了,达到究竟的果位,你修下去就平等了,不是说起始的时候没有差别。起始的时候如果没有差别,那就是胡子眉毛一把抓了。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哪能没差别呢?华严有华严的判教立场、下手方便,天台有天台的,禅有禅的,净土有净土的。

净土是特别法门。特别在哪里?「不断烦恼得涅槃分」,这是昙鸾大师所讲的。

所以,我们很多的模糊观念,需要通过教理的熏习,使我们内心有个归靠,有个完整的规矩。这样呢,就不是自己在那里瞎圆融,「祖师干嘛判教?搞得那么复杂,搞这个宗那个宗」──不是搞得那么复杂,因为佛教来到东土,那么多法门,佛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对不同根机所讲的,如果没有一个分判,就像到杂货店买东西一样,如果不分门别类,一脚跨进去,乱七八糟的都是物品,你都不知道自己要买的东西在哪里。祖师判教主要是对佛法做个分判,分门别类,看哪个法门对应哪种根机,帮助我们抉择。

圣道门说了,净土宗讲了。如果你想自己修行达成解脱,那就要勤修戒定慧,断惑证真,业尽情空,你就了生脱死了;圣道门做不到,那你就来净土门!很清楚,不矛盾,这个一点也不矛盾。你学圣道法门就这样,这就是它的规矩;如果你做不到,还有慈悲的净土法门──依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净土。

好了,谢谢大家!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大家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就请传给管理员。好,谢谢!南无阿弥陀佛!回答得不圆满。或者哪位莲友提的问题我可能没有了解你真正的问意,没有答到你心里去,你可以再问。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