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答问(五)

——略谈净土宗的戒律与行持

问:本宗念佛人的戒律、行持是什么?如何展现、宣达?让社会大众清楚明白,并经得起教界的检验。

答:凡建立一个宗派,必须有类似「教章」的内涵,否则表示还没有条件成为一宗一派;其中也必须有本宗的戒律观。

我有编「净土宗教章」,其中本宗戒律观,就在第十五、十六则,意即「宗风一」(真谛)、「宗风二」(俗谛)

「宗风一」(真谛)是就往生极乐世界的教证而言。

「宗风二」(俗谛),是念佛人尚未往生极乐世界,还在娑婆五浊恶世过生活,与家人、亲友、社会相处的具体条文。我提出六点,这一些内涵都是经文佛所说以及古圣先贤之言。

这六条是适合普遍社会大众的,而出家众因为现出家相,必须有出家众的威仪与心态,所以我要求出家众都要背诵「宗风二」(俗谛),并且增加四则成为十条。

「宗风一、二」我鼓励大众都要背起来。其中「宗风二」,目前出家众每半个月就要聚会一次,在早上七点半先分成三组,每个人都各背一次,再集合在一起,由我跟他们讲话、讨论。

有关「宗风二」的内涵,也有出版一本书——《触光柔软》,这本书大部分都是我对出家众阐释宗风的内容。

「宗风」就是我们的戒律。

为什么不用「五戒十善」呢?因为「五戒十善」是一般通途基本的戒,大家都耳熟能详,只是其中比较细腻的地方,必须另有条文规范,所以我就写出「净土宗宗风」。而且「五戒十善」其实是不易受持的。

近代高僧弘一大师修持律宗,以净土为归,行持非常好。最后吐露心情,说自己「比丘二百五十戒」固然做不到,连「五戒十善」也做不到,顶多只能做个「多分」的优婆塞。

受五戒、持五戒的居士,如果五戒通通做满,就是满分的优婆塞;如果受其中四条、三条,就是「多分」;一条、二条,就是少分。

这是一个老实修行人有实际的修行、反省,才讲得出来的话。不然,连自己是多分、少分或是比丘,都茫然不清楚,只有去实践,才晓得我做到哪里?甚至能做到、不能做到?

先不讲十善、菩萨戒,就五戒来说,我们都有受,可是我们是做不清净、不圆满的,如果没有严格要求去做,当然看不出来做得到或做不到,一旦严格要求,就泾渭立判了。

所以我们不以「五戒十善」规范,但这十条宗风就尽量去做。这十条也不是说能做得好,而是尽量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有句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斯为下矣。」,又说:「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就是这样的心态。

我要求出家众每一天背一次,同时思惟它的道理,每半个月大家一起背,把它的道理落实在自己的三业行为上,乃至生活上,就是把这些精神内涵「融为骨髓,化成个性」。

我们的生命是什么?旷劫以来第八识(阿赖耶识)中的「贪、瞋、痴、慢、疑」就是我们的生命、真实的自我。我们的起心动念都是从「贪、瞋、痴、慢、疑」展露出来的。第七意识执着第八识为我,又推动第六意识去造作。第六意识有分别、记忆、判断的功能,我们用第六意识闻经判教,就晓得善恶,行善去恶、趋吉避凶。但学佛者,如果没有时时刻刻去反观自省,第六意识所了解的再怎样深入经藏,都不得力,因为,都是第七意识在当家做主。第七意识本来就执着我,把阿赖耶识中许多恶种子执着为我本身,所以动不动流露出来的都是阿赖耶识中恶的种子。

学佛人、修行人,如果灾难不能免除,命运不能改变,都是第六意识所懂的教理没有应用落实在三业行为上。

所以,学佛人把了解的道理,时刻观心反照,逢缘遇境,就以此做为标准,去面对人事物,而不是以生生世世以来的习气做主。

阿赖耶识中「贪、瞋、痴、慢、疑」的恶种子就是习气。习气也有好的,但讲习气,大部分都指不好的。习气不好,人就容易比较、计较、不平、不满、抱怨、生气,还有悭贪不肯布施,瞋恨不肯容忍。这些都是习气在做主。

学了佛,了解要破除悭贪、培养慈悲心,要守戒、忍让、谦卑,不使贪瞋痴放肆横行。

所以我们就以「宗风二」(俗谛)要求自己。当然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比如「宗风二」第六条——「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一条,当然做不到。阿弥陀佛发愿时,是圣种性菩萨(第八地到第十地菩萨),成佛之后,又是佛中之王,佛中之王所做的,我们怎能做得来?因此我们就是学习。所以「宗风二」第一点就说「对弥陀恭敬信顺」,这是最基本的,因为弥陀是我们的本尊,我们依靠他、向他学;接着就要「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这一系列在《触光柔软》中多少有阐释到,可以参考。

所以我们的戒律观,就是我们的宗风;行持,就是行持「宗风一」(真谛)、「宗风二」(俗谛)。也就是说往生之道,专一念佛;处世之道,就以「宗风二」做为准则。自己既以此来展现,也以此来宣导,自信教人信。

自己的三业行为不好,首先,别人就不会起恭敬心,你说的法,也不会接受了。往往肯定你的法,是因为你的行持好;如果行持不好,不管你以前说的法有多好,也当下失效了。

所以,布教者首先三业行为要端正,而且要极其谦卑柔和,不贡高,不傲慢,不以自己多能为胜。儒家说「身教者从,言教者讼」、「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摘录自2012年2月1日,净宗书院座谈开示)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