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粹的净土宗

纯粹的净土宗(一)

──净宗法师佛门网(香港)专访

一、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有什么独特之处?

【记者】

今天很高兴,我们「佛门网」请到安徽弘愿寺的住持净宗法师,为我们作一个访问。

法师住持的安徽弘愿寺,是专门弘扬净土宗的,而且专门依止善导大师。一般所说,净土宗有十三位祖师,为什么特别推崇唐代的善导大师呢?并且晚清、民国时期的印光大师,也是特别推崇善导大师的,说他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请问善导大师思想的净土法门有什么独特之处?为什么说它是最能代表阿弥陀佛本怀呢?请法师解释一下。

【净宗法师】

阿弥陀佛。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从一个人的提问,我们往往可以探知他的智慧深浅。在《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就赞叹阿难尊者,说他是「发深智慧」「真妙辩才」。一个问题,能展现出很多的方面。刚才提的这个问题,对净土宗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弘愿寺依止的是善导大师。当然按照一般所讲的,净土宗有十三位祖师,那为什么特别推崇善导大师?在一般人的认识当中,觉得十三位祖师都差不多,我们都应该平等尊重。当然,这个认识也有它的合理性,这是因为对净土宗的法脉来源,以及各位祖师的贡献,还有一些历史因缘等不太了解,才会形成一种等量齐观的认识。

经中说:「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这是两个比喻。就是说,天上的群星虽然璀璨,但是月亮才是它们的首领,才是最灿烂的,所以才说「众星捧月」;长江、黄河等虽然都很大,但是海才是水里边的集大成者。如果以这样的视角来看我们净土宗的十三位祖师,其他的祖师可以说是众星,而善导大师就是月亮;其他的祖师可以说犹如江河一般,而善导大师就像大海一样。

我们推崇善导大师的原因,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第一,实德所归。善导大师特别受推崇,并不是出于我们的主观爱好,而是善导大师在客观上有真实的功德,所谓「实德所归」。

简单说几点。

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理论的集大成者。这个理论的集大成者,相当于什么角色呢?就好像儒家的孔子一样,虽然孔子前面有尧、舜,乃至文、武、周公,但是孔子才是儒家理论的集大成者。我们净土宗,善导大师前面也有祖师,但就理论来说,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理论的集大成者,他是这么一个地位。

同时,善导大师是净土宗的实际创立人。就是说,没有善导大师,就没有净土宗;有了善导大师,才有净土宗。

就好像天台宗的智者大师,他是天台宗的创宗祖师。天台宗是以《法华经》开宗的,虽然对《法华经》的解释、修学有很多,比如说三论宗的吉藏大师,还有很多大德也都有解释《法华经》;但是如果没有智者大师,《法华经》虽然有,这个法门还是存在,但是就没有天台宗了。

净土宗也一样。净土宗是以净土三部经来建立宗派,但如果没有善导大师的思想,可以讲有净土法门,有念佛法门,但是是否有具备完整系统理论的净土宗宗派,这个就有疑问了。所以,即使在近代,也有人在怀疑:净土宗到底算不算一个宗派?比如近代的汤用彤,他就提出过此种疑问,这是因为不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

如果没有善导大师,站在宗学以及严谨的宗派理论的立场上看,净土宗就显得比较驳杂;但是有了善导大师,就不一样了,理论体系十分完备。

这是善导大师对净土宗的理论贡献。

从善导大师个人的修证来说,他修行了两种三昧,就是观佛三昧和念佛三昧。在十三位祖师中,历史上明确记载得此两种三昧的并不多。慧远大师曾修观佛三昧成功,他一生三次见阿弥陀佛相。而善导大师是在非常年轻的时候──传记里记载二十几岁,就已经证入三昧,他观佛以及去极乐世界,是很轻松平常的事情,这是不可思议的。这两种三昧,善导大师都是实修实证过的。

而且,不仅善导大师本人这样,根据传记的记载,在善导大师当时的时代,受善导大师的教化影响,他的弟子证入念佛三昧的亦不少。怀感大师就是他的弟子,历史上也明确记载他证入了念佛三昧。

这是善导大师在证悟上的贡献。

在教化众生这一方面,善导大师的感化力也是无人可以相比的。传记记载说「士女归者无数」;甚至过了千年之后,历代祖师都非常推重、仰赖大师;中国人、外国人,不论古今中外,一致推仰。

这是第一,他有这种德。

第二,我们推崇善导大师,也是大势所趋。

什么叫大势所趋呢?佛法传到中国来,有个总的发展趋势,这种发展趋势就是所谓「诸宗汇归净土」。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形成了宗派佛教,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隋唐时代,佛教达到鼎盛,八宗并立。在这之后,各宗都汇归在净土法门当中。这是佛教发展的一个总的趋势。

这个总的趋势,对我们现在来讲,就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佛教鼎盛、八宗并弘的时候,各宗都有高人,就好像佛教的大厦有八根柱子撑着。到了今天,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整个佛法相对来讲是比较衰弱的。也就是说,其他宗派虽然还有大德在弘扬,但是很难让众生解脱。比如说参禅开悟,现在大彻大悟的人几乎是没有了,跟唐宋时代没法比。不管是天台、华严、唯识,还是三论、禅、律等,显得尤其衰弱。众生想要当生解脱,都是仰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在这种大的趋势下,净土宗,就像刚才讲的,原来大厦有八根柱子,现在要靠这根中柱,你怎么办?你这根柱子一定要更加坚实起来。也就是说,净土宗本身要有一套独立、完整、系统的理论,能够旁摄,能够吸纳,能够承担起这个任务。要有这样的理论,必须要有一个相应的思想体系,而且也要有一个代表性的人物,这就是善导大师和他的思想体系。

第三,我们推崇善导大师,是法门本身发展的需要、弘法的需要。

因为净土宗祖师的确立时间比较晚,始于南宋时代,宗晓法师在《乐邦文类》中立净土六祖,之后志磐法师于《佛祖统纪》中立莲社七祖,离开初祖慧远大师已有八百年。当时推立祖师以什么为标准呢?它并不是按照法脉传承,而是依据「历代同修净业,功高德盛者」。时间不管,早、晚都不论,隔两百年、三百年也没关系,只要是修净土宗,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可以了;也不论原来是不是修禅宗、天台宗,只要功德高深、教化众生很有影响力,就有可能被推举为祖师。

这种推举祖师的方法,好处在于,只要是弘扬净土信仰的大德,即使是他宗的,也可以成为净土宗的祖师,这样就能旁摄诸宗回归净土;不足的地方就是传承关系不清晰,以致于后面的人难以有一个标准,因为这些祖师大德的思想是有差别的。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凡夫往生报土」是善导大师思想的一个根本特色,而且在唐朝时代,这种思想正是来破斥诸宗对净土的解释,叫「楷定古今」。当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个是净影寺的慧远大师,一个是三论宗的吉藏大师,另外就是天台宗的智者大师,包括迦才等等,他们对于极乐净土的认识不一样:有的认为是化土,有的认为是凡圣同居土,有的认为有化土也有报土;凡夫只能往生到凡圣同居土。善导大师对此种种不同观点加以楷定,说:极乐世界是报土,凡夫直接入报土。

那么,我们后来的人到底以什么为标准呢?如果没有标准,在修学的目标、方法上就比较混乱。在我们之前,人的根机比较猛利,这样的矛盾可能不太突出,到现在就很突出了。

另外一方面,十三位祖师有没有一个系统,能够一脉贯穿地安立起来?如果有的话,这个净土的宗派就能够成立,就能说得通;如果没有一脉贯通的思想,不仅修学不方便,对一个宗派来讲,也确实让人起疑。有了善导大师思想以后,刚好十三位祖师就可以有一个系统来安立。

善导大师的思想,在净土门内细判为要门和弘愿。所谓要门,就是方便导入专修念佛的。不论哪一宗哪一派,只要是引导其学人归入净土,就算入要门之内,当然也算在净土门和净土宗之内。所以他这个系统非常圆融。

如果以要门和弘愿来看,十三位祖师就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专门突出弥陀本愿力这一方面的,比如说善导、道绰、昙鸾(但道绰、昙鸾还没列为十三祖之内)、承远、法照、少康,以及印光大师;其他像慧远、永明、省常、莲池、蕅益、截流、省庵、彻悟都可以算要门。

要门与弘愿是一体的,都是净土宗。要门是引导定善修行、散善修行、圣道法门修行的人,归入阿弥陀佛弘愿的他力救度。这样的话,整个系统就很完整。

善导大师的判教系统特别圆融,大家都有所安立。其他十二祖任何一位,莲池大师也好,蕅益大师也好,都没有这样一个系统的判教。

净土宗需要一个完整的判教体系,让学人有一个标准,这样才利于修学,易于达成解脱的目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善导大师突出出来,才能完成时代赋予净土宗的任务。

在唐宋时代,修学的内外环境相对比较安静,以自力修行,或者自他二力念佛,修行达到某种功夫,比较容易成就。但是今天这个时代不像过去,这个时代众生的分别念更重,烦恼也更重。依我个人的感受,离开善导大师的教法,往生非常困难。如果了解善导大师的教法,往生如握左券,是正定之业,百分之百,没有含糊。所以善导大师的思想特别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根机。

这是第三点,法门自身发展的需要、弘法的需要,必须把善导大师突出出来。

第四,这也是一个因缘。大势所趋也好,时代的要求也好,但如果没这个因缘,也展现不出来。

在一百年前,善导大师的著作从日本回归本土,这样我们才能系统地了解善导大师的思想。善导大师作为净土宗的祖师,历来都是被认可的,为什么今天才把他突出出来?是因为这个时节因缘刚刚好。而且大师的这些著作显现出来了,大家才能够完全了解净土宗是怎么一回事。

二、善导大师的著作回流中国的经过是怎样的?

【记者】

刚才法师也提到了,净土宗有关善导大师以来的一些发展,但是对于我们现在认识的净土宗来讲,其历史背景还是比较混乱的。比如说,好像传统的净土宗善导大师思想,在中国国土之中曾经有些被削弱了,然后民国时期杨仁山居士从日本把善导大师的经典再传到中国来。这方面想请法师再多讲一些。

【净宗法师】

好。是这样的。我们中国人向来对善导大师很推崇,一直以来都认为他是弥陀化身,而且我们中国的净土宗也都崇尚专修念佛,专修念佛得益于善导大师的教化。但是遗憾的是,善导大师的著作在我们中国并没有完整地传承下来。就现在的文献来看,宋元明清时期,善导大师在中国流传下来的著作,只有一本《往生礼赞》。《往生礼赞》由唐朝的智升法师收集在《集诸经礼忏仪》中,但这本书其实并不怎么流通、普及,所以知道的人也不多。

但即使如此,《往生礼赞》对我们整个净土宗的教法,以及专修念佛的行持,都产生了很好的作用。因为这本书的前序中,说到专杂二修的分别:专修念佛有四得,杂行杂修有十三失,叫「四得十三失」,专杂得失,是非常明显的。

善导大师其余的著作在中国就失传了。失传的具体时间难以知道,应该在唐末、五代这一百多年期间,因为唐末的会昌法难对中国佛教有非常大的摧残,接下来又是五代战乱,民不聊生。所以,很多典籍在中国失传,包括有名的天台三大部,律宗、密宗的部分典籍,也在中国失传了。

怎么知道失传了呢?因为有名录可以比对,比如善导大师《观经疏》,诸经名录中有这本书,可是找不到;包括律宗道宣大师的南山三大部,也有目录,但是没有书:是这种状况。如果看文献,北宋元照律师的《观经疏》,其中就引用到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的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元照律师是看过《观经疏》的第一卷《玄义分》的。

历代净土宗的祖师弘扬净土,几乎没有引用到善导大师的著作;元照大师虽然引用了一些,但是因为没有流传、普及下来,所以我们几乎都不知道。后来的祖师,像莲池大师、蕅益大师,都非常推崇善导大师,但是著作里面所引用到的,只有《往生礼赞》这一段:「为什么不劝众生修观,而劝专称佛名?因为众生识扬神飞,观难成就。」这一段莲池大师引用过。

到了近代,大概是佛陀怜悯我们这个时代的众生烦恼特别深重,在一百年前出现了一段历史因缘。中国有位学者──杨仁山居士,安徽人,是个饱学之人,也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在近代,佛教的复兴,他是有很大功劳的。当时他是作为清朝的外交使节到了英国,在大英博物馆遇到一位日本的佛教学者,叫南条文雄。他们两位都是亚洲人,又都学佛,就攀谈起来。因为他们学问都很大,一谈谈到古代的一些书,说到这些书的名目,南条文雄说:「这些书在我们日本完整地保留着。」杨仁山一听就很高兴,这么多著作真是求之不得!就约定好,回国之后请南条文雄从日本把这些书请回到中国。后来,杨仁山在金陵刻经处,把这些书刻印出来,大概有三百多部。净土宗的祖典,除了善导大师的《观经疏》《观念法门》《般舟赞》《法事赞》,还有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都回归了。还有刚才讲的律宗的那些书,也都回归了,并且都重新把它们编排出来。就是这样的一段因缘。

所以,我们国人看善导大师的思想,觉得好像新的一样,但其实这才是我们原本的、纯粹的净土思想。

三、如何看待日本净土教?

【记者】

为我们说明了这段重要的历史,也带出来了我的两个问题:

一个就是,我们中国人看日本的佛教,好像跟我们中国佛教的发展不一样,跟今天讲的纯粹的净土宗也不一样。这方面法师怎么看?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我们已经开始接触到纯粹的净土宗,但是原来已经修习了掺合其他宗派思想的净土宗,比如说掺合了天台宗、禅宗等等,其思想和修行的方面,可能跟纯粹的净土宗不一样,不一样是在哪里呢?又应该怎么去理解、矫正、改变呢?

【净宗法师】

第一个问题,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和日本净土教之间的关系。

应该说,日本的净土宗是完全从中国传过去的,然后由法然上人立宗的。法然上人特别「偏依善导」,也就是依止善导大师,这点是一致的。

法然上人之后,日本的净土教特别发达;而在中国,是禅宗特别发达──六祖大师之后,一花开五叶,禅宗就分成五个支派。而日本净土宗在法然上人之后,也分了五流,后来发展出的最大几派:一个是净土宗的镇西流,再就是亲鸾上人的净土真宗这一派,然后是证空上人的西山净土宗这一派,后来演变有一遍上人的时宗这一派。所以,日本佛教,净土的实力很大,他们共同都依据善导大师;如果说不同的话,他们分得非常细,每一个支派都有它自己的特色。

善导大师思想失传这么长时间,在日本经过了八百年的沉淀,他们研究得很细,也有他们的长处。他们每一个支派的轮廓特别清晰,同样解释一句话,净土真宗有净土真宗的解释,西山派也有西山派的解释。他们互相之间也有较劲的味道。当然,佛法较劲是没有关系的,较劲是要表达「我是正宗,我是正规,代表净土宗」,总之,只要弘扬得出就好。

对我们来说,采取这样一个态度:我们不站在任何一个流派上,不站在净土真宗的立场,也不站在西山派的立场;我们要回归本土,回归到善导大师本来的立场。如果是对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发挥得比较突出、精彩的,我们也可以拿来用;但是我们不站在哪一个具体的派别,所以也不可能把日本人对善导大师的解释全盘搬过来,而且搬过来也未必实用。我看了一下,它们比较细腻;太细腻化、过于理论化、过于哲学化,可能在弘化方面不方便。

关于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现代的慧净法师特别有智慧,他提出四句话,完全把善导大师思想归纳起来,就是: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在法然上人,或在后来日本净土宗的各个系派中,是有这种思想的。慧净法师把它完整、清晰地突显出来,我觉得非常有智慧。

「本愿」是弥陀救度的原理,往生靠弥陀本愿力的救度。「称名」是救度的方法。「凡夫」是救度的对象。「入报」是往生的处所、救度的利益。

「平生业成」本来是净土真宗比较强调的,我们也拿来用,因为这有助于净土教法的推展。在中国净土宗祖师中也有这样的思想,比如印光大师说「未生极乐,已是极乐之嘉宾」,你还没有往生的时候,已经是极乐世界的人了,不就是说「平生业成」吗?但是作为一个主要的特色,在理论上的建树,日本净土教这方面比较发达一些。

我们现在把这些引用过来,就是说,我们和日本净土教方面有同有异。我觉得,尤其在今天这个时代,善导大师思想回传到中国来,我们既不能全盘照收日本人的解释,也不能故作清高,把他们的都撇到旁边。他们解释得好的,可以拿来用。这样的过程,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需要有智慧的人来做。

有人不了解这个历史因缘,认为我们弘扬的是日本的净土教,其实恰恰相反。打个比方:譬如说,父亲出国了,时间久了,儿子就以为父亲死了,然后就拿了个牌位,天天上香。后来父亲从外国回来,结果这儿子不认识,说:「你是从美国来的,是外国人,不是我父亲。我父亲已经死了。」这样就不好了,因为他就是父亲。

这是比喻什么呢?善导大师的著作,离开中国很长时间了。我们虽然推崇善导大师为祖师,但是对于他的思想却不了解,因为他的书去日本做客了。一千年后这些书又回来,就代表善导大师本人的思想回来了,我们要认,不能说这不是我们中国的。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跟一般所流行的,夹有天台或者禅思想的净土的教法,修行方法上的差别之处。

这个差别之处,主要来讲,就在于「纯」和「杂」。

善导大师思想,是纯粹仰靠阿弥陀佛他力的救度,纯粹彰显阿弥陀佛救度的本怀,它是彰显救度的法门。而一般对净土法门的理解,也承认阿弥陀佛的愿力,也要靠阿弥陀佛救,但是不够纯;不够纯就夹杂了自己的修行,认为「我要修到某种程度才达到让阿弥陀佛救的标准,我才可以到极乐世界去」,有这么一点点纯和杂的差别。可就是这一点点,像我们这样的根机,就给吓住了。这自力修行要达到什么程度?是要达到一心不乱,达到功夫成片,达到能够读诵大乘经典,或是要断烦恼?断不了烦恼至少要伏住烦恼,又要伏到什么程度?我们有没有做到?心中就有很多的疑情,不能取舍,不能完全放下、彻底靠倒阿弥陀佛。

而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却能够让我们彻底安心,完全靠倒。完全靠倒之后,你就发现,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完全没有必要!

四、目前善导大师净土思想发展的情况怎么样?

【记者】

刚才法师也提到了,慧净法师是在台湾弘扬善导大师的思想,但香港对这方面可能还是比较陌生。另外,在国内,法师在弘愿寺特别提倡善导思想的这种修行。可不可以再讲一讲中国大陆、台湾,或者是海外地区,善导大师这种回到正宗的净土宗,当前的发展是怎么样的?

【净宗法师】

当前的发展,总的来讲还处于初级阶段。就是说,知道的人不多。而且我们说这是纯粹的净土法门,是纯粹的、纯正的净土宗,这是我们这样说;还有人认为,十三祖的系统才是最纯正的。因为接触时间还比较短,像慧净法师是最早弘扬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也就是近二十年的时间吧。所以总的来讲,大家还处在共同了解的过程中。

不过趋势非常明显,因为听闻到善导大师的教法,都好像黑暗中见到了光明,恐惧中得到了安慰,觉得内心有一股清流,让我们得到安心。所以它的发展势头还是很强的。

另一方面,也因为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和我们这个时代完全相应。这个时代,大家看,就是一个他力的时代。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都在展现他力。过去要送个信,要自己跑,或者骑马,马腿都可能跑断;现在你看,电话一打,网络上一发,你根本就不用跑。过去出去都是走路、坐轿子,顶多坐马车;现在坐动车、坐飞机。吃饭穿衣,一切事情都是仰靠他力,这也是佛法所讲的缘起。这种他力缘起的现象,现在比过去体现得更加生动鲜明,离开别人,没一个人可以生活,人人都必须仰靠他力。古时候,老百姓都是自耕自足,又是做农民,又是做铁匠,过年的时候又要自己做糖,又要自己打豆腐;现在什么都是买现成的。为什么成为这样的世界?是因为人心期盼他力。比如我们出门不愿意自己走路,所以发明了车,依报随着正报转,才展现成这样的一个状况。

在修行这个领域中,我们呼唤他力救度,这也是必然的,人们不愿意靠自力。圣道法门靠自力修行,圣道诸宗,在这个时代,法势越来越弱,因为能相应的根机越来越少。现在是净土的时代,这是大势所趋。佛在《无量寿经》中也说了,「当来之世,经道灭尽」,众生都没办法靠自力修行了,「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净土这一宗特胜。你看中国,一句阿弥陀佛几乎是佛教的代表,不管哪一宗的寺院,比如大陆的卧龙寺、高旻寺,这些都是禅宗自力修行最浓厚的道场,但是里面一定有念佛堂,没有念佛堂那是不能成为道场的,禅堂里面纯粹坐禅的也没有多少,也很难坚持下去。所以这是大势所趋。

【记者】

感谢法师这方面的开示。刚才法师提到自力跟他力的问题,还有对当前环境的人,这种新的弘法的接引方便。下面的第二部分,我们专门来谈这个。

第一部分就到这里,谢谢您。

纯粹的净土宗(二)

──净宗法师佛门网(香港)专访

【记者】

很感恩弘愿寺的住持净宗法师,现在我们进行第二部分的采访。

刚才提到,净土宗善导大师的思想现在又慢慢地弘扬起来。大陆有法师您在弘扬,在台湾则有慧净法师,但香港人对于这方面可能还是比较陌生的。香港人对净土宗还是有认识,但可能就不是这种纯粹法脉的理解。

很多人对净土宗有一种概念,比如说,「这种一味念佛、老实念佛,好像太简单了吧?净土宗是不是对老人家,或者教育程度不高的这种根机的人,给他们的一个方便?或是特别感性、重感情、不愿思考的人才愿意修这个法门?那是不是对年轻人,或者知识份子就不太适合呢?」撇开是不是善导大师的思想这一点,反正就是一个净土宗,对当代人来说,什么人适合修?请法师开示一下。

【净宗法师】

首先,这种认识是蛮普遍的。当然,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也有一定的合理性。净土法门本是三根普被的,就是说,它是普遍适合一切人修行的,没有说哪种人适宜修行,哪种人不适宜修行。不过具体讲到几种根性,我们也可以来探讨一下。

在《无量寿经》里有两句经文:

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如果以《无量寿经》来讲,这三种人可能就比较难以修学净土法门:一种就是慢心比较重的人,自视比较高;一种就是弊恶的人;一种就是懈怠的人。

如果对照刚才那些看法,还是很贴切的。

比如说老年人。现在有些道场,尤其是念佛道场,老年人多,所以有人就得出结论说,老年人适合修净土。其实也未必说年轻人就不适合。

那为什么老年人念佛的多呢?有几个原因:

第一,他们经历了一辈子的人生,已经有了相当多的人生阅历,尝够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懂得人生是苦,这些佛法的预备课程他们都已经有了。净土法门是很高的法门,不是低的法门,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很难够得上。体会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体会了人生是苦,他们成了过来人,他们的心就沉稳了,就不会像年轻人那么张扬,那么自负。这是第一。

第二,他们比较现实。已至暮年,垂垂老矣,这个时候无常感特别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急中生智:「我都七老八十了,什么对我是最有利的,什么能够真的解决我的生死问题?」他们不会来虚的,单刀直入:「怎样能解决我的生死大事?」他们一看别无选择,就选择了净土。

所以,这是老年人修净土的优势和长处。我们虽然年轻,如果也抱有这么强烈的无常感的话,就无所谓老人与年轻人了。古德讲:「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所以,如果年轻人也有这样成熟的心智、老成的人生阅历、紧迫的无常感,那么他也就是当机念佛的根性,所以不在于年轻、年老。

再说知识份子。人都以自己的知识为骄傲,比如说,太空梭可以上天,潜水艇可以入海,高楼大厦能建起来,这不都是知识所累积的吗?所以人类都以知识为骄傲。但是要知道,我们所知道的是非常有限的。人类的知识,在人类的范围之内有特别的作用,可是现在我们探讨净土的领域,是科学知识所达不到的。你说有什么知识能解决你的生死问题,能解决你往生净土的问题?面对生死,面对未来的世界,面对诸佛菩萨净土的境界,所有的知识都派不上用场,我们等于没有知识,等于白痴。

所以说,有知识、有文化,和没知识、没文化,在佛的面前是平等的。就像蚂蚁一样,在蚂蚁中,可能也有有智慧的老蚂蚁,它一辈子会搬运东西,会跋山涉水,但是面对太空梭,面对人类的这个层面,它的知识完全用不上。而人类的知识,因为有逻辑、重分别,对于解脱这方面,它不仅没有增上力,甚至还可能有障碍力。所以古人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学问是知识的积累,它会越来越增加;但在道业的修持方面,反而是要削减我们的分别念,让它越来越减少,减少到最后,「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这个时候真心才能显现出来。

所以,知识份子在求道这方面,尤其是学净土法门,要知道净土法门的境界是不可思议的,而知识本来就是可思议的,所以知识用不上。如果知识份子不以自己的知识而骄慢,能够谦虚地低下心来,面对真理,面对佛陀,能够把自己当作一个愚人一样,那他就是大智慧的人。

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世间的学问范围之内,我们承认知识份子、科学家们,但在解脱这一方面,大家都是平等的。如果有这样一种平等的心,那么知识份子在学净土法门方面,反而会有大成就,他也能引导更多的人。所以,我们盼望知识份子扬长避短,把短处避掉,发扬长处。

通常看来,在没有文化的人当中,学净土反而容易相应,因为他没有什么可倚靠的,也没有什么可高慢的,没有什么分别,这样就更容易和不可思议的净土境界相应。所以,很多成就往生的人都是那些文化不高,甚至连几加几都算不太清楚的人,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容易成就。从古到今各种《往生传》里记载了很多这样的人,往往成就特别高,因为他们的心很单纯。

刚刚所说「这句名号是不是太简单啊?」这个简单的法你能够相信,就说明你不是简单的人物,就说明你的心很纯。我们中国人说「大道至简」,真正的真理是很简明的,不会那么复杂,真理只有一,所谓「一以贯之」。这句名号如果能够一直贯到底念下去,这种人是不可思议的。

二、如何看待「人间佛教」?

【记者】

另外一个问题,近代很多人提到「人间佛教」。近代人间佛教可以追溯到太虚大师,先是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然后当代的一些大德再把它改良,提倡「人间佛教」,特别着重把佛教的实用性与生活化的一面带到社会上来。这也是针对当前社会的需要,所以很多人觉得很容易接受,包括不是佛教徒的人也觉得这种思想挺好的。

那刚才谈到的,比如说老人家考虑到生死大事,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会特别愿意修净土,而且修得特别精进。那么在往生之前,对于当前的社会的需要,净土宗行人,包括不同年纪的人,要怎么去回应呢?

【净宗法师】

这个涉及面很广泛。人间佛教,就是你刚才所说的,先是太虚大师在民国时代提出了人生佛教。因为那个时候佛教很衰微,社会对整个佛教的观感也比较差,佛教好像都是作经忏,为人死后作超度的,就变成了只和死人有关的东西,和人生好像没有关系,所以太虚大师就针对这一点提出人生佛教。后来又有一些大德提出人间佛教。

应该说这种出发点是非常好的,这也是佛教在衰微的状态下,一个奋然振作的行为,同时也是在佛教当前这个危机的状况下,希望走出一条新的路子。从这个立场来讲,我们都很赞叹。

但是我个人对人间佛教有些自己的思考,我觉得这也是现在不少大德在考虑的它的争议性的方面。就是说,佛教有两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是「化世俗」,第二是「世俗化」。

佛教本身是要教化世俗,让世间的众生达到解脱成佛的目的,这是佛教的本质,如果这个丢掉,就全盘皆输,就不叫佛教了。但是为了化世俗,就必须世俗化,因为如果没有世俗化,人家都不能接受你,不了解你,你跟他都打不成一片,你怎么能化导人家呢?就像有人掉到水里去了,你要拉他上来,那你也要跳到水里去。但是,你跳到水里去不是要跟他一道淹死,而是要有本事把他拉上来。

现在的人间佛教,可能在佛教世俗化这一方面走得比较靠前,但是如果不能完成佛教化世俗,那么它的前景是堪忧的。比如讲佛教的实用性,讲它跟人生的结合,我觉得佛教最大的实用,就是解决人的死亡问题,生死轮回的问题,这是佛教的实用性,这是我们本来的题目。至于其他方面,比如说你要看病,看病找医生,医院治病是它的实用性;说到赚钱,经济学很实用;世间很多事情,科技就很实用。佛教之所以在世间有不共的长处,不在于慈善或者其他方面。这些方面是共通的世间善法,儒家、道家等等都在鼓励这些,这个不是佛教的特质。佛教不可替代的实用性,它的特殊价值的体现,就在于它能解决我们的生死问题。如果我们放弃了这一点,那等于是放弃了佛教。

社会上很多人认同「人间佛教」,他是认同佛教吗?他是在认同「人间」两个字,因为你这样做很好,这是人间的。我们应该是通过这个,善巧过渡,等到他认同、赞赏,然后把佛教正确的理念和利益给予众生。这样,人间佛教的前景就开阔了。

如果讲到净土法门,我个人认为,净土法门是真正的人间佛教、完善的人间佛教、纯粹的人间佛教。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净土法门摄受的根机是凡夫为本。所谓「人间」,也就是凡间的意思,对不对?人间嘛,你总不是圣人,都是凡夫。所以人间就是凡间,就是我们普通的人世间。那净土法门的物件就是凡夫为本。

所谓「佛教」,就是成佛之教。佛教有五乘教法:人乘、天乘、声闻缘觉乘、菩萨乘和佛乘。净土法门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决定成佛的。所谓人间佛教,是不脱离人的本位,不脱离人的凡俗生活,在与现实吻合的状况下,还能达成解脱成佛的目的,这才是人间佛教的完整定义。偏于人间一边,不能出世解脱,或者偏于出世解脱一边,与人间分开,都不能叫人间佛教。在所有的佛法当中,净土宗在这一方面的特质特别明显。当然其他法门,比如天台、禅,都是教我们成佛的,但是一般的根机难以达到。所以,我理解的人间佛教就是净土法门。

三、如何理解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

【记者】

法师提到,修行净土宗就肯定能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无论哪种根机,什么样的凡夫都可以往生,这是很稳当、很有保证的。这主要是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如果从经典上找根据的话,应该就是阿弥陀佛发的四十八愿里的第十八、十九和第二十愿。我看到有些书是这样讲的。

请法师为我们开示一下,为什么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十九、二十这三愿,提出了关键的思想,能保证我们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净宗法师】

这个问题在教理上比较专业一点。这三条愿在整个四十八愿里,叫作「摄生三愿」,就是摄受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三条愿。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这三条愿里都有四个字:「欲生我国」。「你要往生我的净土,你要愿意往生的话,我怎么保证你的利益」。其他愿,比如四十八愿中的第一条愿,叫「国无三恶道愿」:「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这条愿没有谈到我们怎么去往生,只是说往生之后兑现给我们一个好处──没有三恶道。其他的愿,也都是指往生之后的利益。而这三条愿,是直接关系到我们如何从这个世界到极乐世界去的,是三条关键的路线,所以就称为「摄生三愿」。

这三条愿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让你万不漏一,一个都不漏。如果分析起来,这三条愿有两个类别:一个叫「当机愿」,一个叫「结缘愿」。

所谓「当机愿」,就是说你今生听到这个愿,符合这个愿的内容的话,你今生就可以解脱了。

所谓「结缘愿」,就是说今生还没有解脱的人,阿弥陀佛绝对不会放弃他。你只要听到了阿弥陀佛的名字,比如为了发财念一句阿弥陀佛,或者到庙里拜拜,求身体好,也没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样的人,阿弥陀佛说:「你第二生、第三生、生生世世,我都会跟着你,一直把你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这辈子只要念过一声佛,烧过一炷香,合过一次掌,磕过一次头,通通算是跟阿弥陀佛结了个缘,这叫作结缘愿,这条愿就是第二十愿。愿文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闻我名号,系念我国」,就是听到南无阿弥陀佛,知道了有西方极乐世界。「植诸德本」也就是种诸善根的意思,修行种种的善事功德。「植」就像种树一样,「本」就像种子一样,就是种植善根,根已经种下去了,但还没有发展起来,因为他还没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到来生,阿弥陀佛会用愿力加持他,迟早会让他发愿求往生──「至心回向,欲生我国」。等到他这个心发起来了,不再是简单的「闻我名号,植诸德本」,而是把心发到「至心回向,欲生我国」,那时候就必然满他的愿──「不果遂者,不取正觉」。所以这条愿叫作「系念果遂愿」。就是说,只要闻过阿弥陀佛名号,念过阿弥陀佛名号,想过西方极乐世界,这一生即使漏掉了,来生一定把你救到西方极乐世界。这是结缘愿,是在后面作保障的。

那另外两条愿就更快了,不能等到下一生了,叫当机愿,就是第十八愿和第十九愿。为什么有两条愿?因为一个叫真实愿,一个叫方便愿。

真实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是没有隐瞒的,这是第十八愿。愿文说:「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设我得佛」,我如果成佛的话。「十方众生」接着直接讲「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你相信我,你依靠我,你真实地,不要怀疑,「至心信乐」,愿意往生我的净土。念佛怎么念?「乃至十念」。「乃至十念」的意思就是说,就你的根机、能力,能念多少念多少,一向专念,善导大师解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辈子一向专念,哪怕临终只念十声、三五声,都算「乃至十念」,这样都可以。「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样如果你不往生,我就不成佛。阿弥陀佛保证我们这辈子决定往生。「若不生者」四个字,特别干脆,没有任何含糊。这是当生得利益。这样的人,是跟阿弥陀佛因缘非常成熟的,一听到这句名号,就「至心信乐」,不怀疑,也没有绕弯子,这种人还是不多的。这条愿叫「念佛往生愿」,是真实愿。

还有一种人不是这样,他是靠修行种种功德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没有专修念佛,这就是第十九愿的根机,这种人就再给他发一条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这条愿叫「临终来迎愿」。阿弥陀佛说他成佛的时候,这些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这是一般通途大乘法门的修行方法,但是要想成佛,谈何容易?太难了;就把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转过来──「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要想成佛的话,到极乐世界来,保证能成佛的,所以他也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但毕竟他还没有完全专修念佛,不是完全仰靠佛的愿力,而是靠自己的种种善事功德回向,他心中不是很有把握。阿弥陀佛就说:「你不用担心,即使这样,你临终的时候我一定现前来接引你。」既然讲到临终接引,当然也是这一生的事情,不会等到第二生。所以,如果发了菩提心,修诸功德,又至心发愿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也百分之百往生,没有任何疑问。所以,这条也是当机愿。

我们看这三条愿,岂不是没有一个遗漏吗?你真实念佛,一向专念,根机成熟,今生保证你往生;即使没有专修念佛,你诸行回向,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也保证临终来迎接你,肯定往生;即使求人间福报、不求往生的,念了一声佛,下一生还要让你来往生,「不果遂者,不取正觉」,不达到这个结果,不圆满佛的本心、本怀、愿望,他绝不成佛。

还有几句话说:「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我成佛的时候,名字叫无量寿,只要有人听到无量寿佛名号的,通通来往生,不在今生就在来生。有时候在大街上有纸条贴着「南无阿弥陀佛」,这就结了很多缘;从念佛机中听到一句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结了缘;我们出家人,小孩子看到之后,就合掌念一声阿弥陀佛,这都结上缘了,将来必定成佛。这都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这三条愿特别圆满,也特别慈悲。

四、弥陀救度和上帝救赎有何不同?

【记者】

刚才法师提到了,人只要发愿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就肯定能生净土。这主要靠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救度。但是这里强调的他力,是不是像西方耶稣教说的,有一个造物主,有一位上帝,你什么都不需要管,你就把生命交托给上帝就好了,他总会保证你能升天堂?这样好像净土宗跟耶稣教之间不是差不多吗?

【净宗法师】

外表差不多,但本质不一样。

虽然形式上都讲救度、讲救赎,但是两者的「救」不一样。比如说这个人生病了,医生来救他也是救,那跟阿弥陀佛救度,就天差地别了,其中的境界、原理,还有利益,完全不一样。

基督教和佛教净土宗相比,在表现形式上应该说是有雷同的地方,但是本质不同。在哪里呢?净土宗是佛教的理论体系,它是以佛教的缘起学说作为根本的;基督教的学说呢,是建立在创世纪,就是上帝造物主的创世:这是它们根本的区别。净土宗既不认为说阿弥陀佛就是造物主,也不像基督教说全靠上帝的大能大力,它是一种缘起法则所起的作用。阿弥陀佛因中发大愿,清净愿力缘起,形成这样的极乐世界,这跟佛法通途的原理是一致的。

基督教我不是很了解,不过我听说基督教有所谓的选民,听说是上帝的选民,选上的就可以到天国,如果选不上那可能就不能去了。如果以阿弥陀佛来讲,个个都是选上的,没有什么人是选不上的,因为他主动发愿要来救度我们,没有说有选择性,这方面也不一样。

再一个从救度的方法来讲,阿弥陀佛发愿用名号来救度众生,所以一旦你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无论你是佛教徒还是基督教徒、你信佛不信佛,这个愿力都会自然、客观地在你身上起作用,佛的光明就会照耀你。

《净土宗》双月刊第六期,就登载了一个事例:

在西方国家,有一个一百零六岁的老人,在养老院里住着。刚好那一天他过寿辰,儿女们都回来了。养老院里有个八十几岁的老太太,晚上被鬼所缠,她是信基督教的,人家给她念《圣经》,但是不管用。她的护士是学佛的,就对她说:「那我给你念念佛经怎么样?」她没办法啊,睡不着觉啊,家里人说:「那好吧。」哎,一念佛,好了!这个事情,这位一百零六岁的老人就知道了,所以她的儿女来了之后,她说:「你们帮我念佛吧。」结果就在当天,她寿辰的这一天,她说:「啊,好大一朵莲花!我要走了,再见,再见!」然后就往生了。你说这可思议吗?

所以说,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有宗教的选择,也没有众生的差别,没有差别,绝对平等,因为阿弥陀佛是兑现他因中的誓愿。基督教的救度,有没有这种特点我不知道。

再一个,从救度的利益来讲,往生的地方和境界都不一样。基督教是讲升天堂,基督教好像没有说升天堂后成为上帝的;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成佛的境界,平等成佛。

另外,阿弥陀佛的救度,任何人都有希望得到。即使你今生不信佛,甚至谤佛堕落到地狱,阿弥陀佛也不会嫌弃,他会说:「我将来还要把你从地狱里救度出来!」基督教里面,据我所了解有所谓「永劫的狱火」,你如果不如何就会堕入狱火,永劫不能翻身,地狱硫磺的火来烧你,这样好像还有人遗弃在救度之外。那如果以阿弥陀佛救度来讲,就没有这回事情。经中说:「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这是阿弥陀佛的救度。他这种心是恒常的,是无量寿的,是永劫没有终止的。「常运慈心」,要救拔有情众生,「度尽阿鼻苦众生」,阿鼻就是最深重的地狱,无间地狱,无间地狱的众生还要下去救度他。

所以,虽然都讲救度,但是从救度的彻底性、平等性、究竟性和圆满性,还有方便性上讲,我认为,没有任何的教门、法门,能比得上阿弥陀佛的救度的。我们随便念一声阿弥陀佛,甚至不用祈祷──我就遇到过一位老太太,她说:「叫我信上帝,我怎么信啊?」因为要讲信嘛,她说「我要怎么信」,她信不来。那我们这个法门,即使你信不来,你会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啦。她就觉得很简单,也不用上教堂,甚至也不用到寺院来礼拜,在家里念佛也可以。所以,从究竟性、方便性、彻底性,我们从这几方面来比较,没有超过阿弥陀佛救度的。

在这个世间,我们鼓励救度,比如医生来救病人,比如灾难的时候有救护队。这个「救」是很慈悲的,尤其当我们落难的时候,或者我们的亲人遇难的时候,难道我们不需要救吗?我们听到「救」这个字,即使当我听到基督教的救度,也是很感动的,我们希望有人来救。但如果论彻底、圆满、究竟、平等,那没有超过阿弥陀佛这个法门的。这不是我们在这里「老王卖瓜,自卖自夸」,大家可以平等地来比较一下的。

【记者】

感谢法师非常精彩的开示。现在第二部分就到这里,稍后我们再进行第三部分的访问。谢谢法师!

纯粹的净土宗(三)

──净宗法师佛门网(香港)专访

一、念佛就不用持戒、修福、修慧了吗?

【记者】

我们很感恩净宗法师接受「佛门网」的访问。第三个部分,我们有些问题要再请教法师。

刚才已经提到了,净土宗其实是一个非常容易修,有肯定、有保证的法门。如果说念佛就能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不是往生之前,在现在的人生就不需要注重持戒,不需要修福、修慧了?

还有,佛教常常说「自净其意」,依善导大师传承的纯粹净土宗来讲,怎么理解这句话呢?

【净宗法师】

关于持戒和修福、修慧,首先讲,这些还是需要的。

不过,要分两方面来说明,就是要看站在哪一个立场上,或者在哪一个范畴内来说需不需要。

如果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来说,即使没有清净持戒,也没有大修福慧、功德,只要念佛,也一定能够往生。这是有经教证据的,比如说《观经》下品往生,这三品人都没有任何的福慧修持,也没有持戒:下品上生是十恶罪人,下品中生是破戒罪人,下品下生是五逆罪人。这是经教的明证。在祖师的解释当中,比如很有名的法照大师有一首偈子,这首偈子有这么几句话: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这其中,「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就是说,阿弥陀佛对这些是没有要求的,是没有简别的。因为能够持戒的人毕竟很少,而不能持戒的人很多,如果一定要持戒才可以往生的话,这样能往生的众生就太少了,阿弥陀佛救度的本怀就不能圆满达成。

对于修福、修慧,也有两句话,省庵大师所说的,他说:

  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

这些都是说明,只要念佛,决定可以往生,因为这句名号里已经包含了持戒、福慧的功德,往生功德通通都在名号里面。因为净土法门是对那些无法按照圣道法门修行的人,对那些不能以戒、定、慧三学来断烦恼、证菩提的人──能做到就已经解脱了,如果这些都做不到,还有办法可以救度吗?还有什么办法能够成就呢?阿弥陀佛就把他因中所修行的一切──清净持戒的功德,福慧的功德,都收在六字名号里面,给我们这些不能做到清净持戒、修福修慧解脱的人,说:「你念我名号就可以往生了。」

所以,对于这个问题,首先来讲,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要专修念佛,即使没有戒、定、慧的修持,也没有任何障碍。

第二句「不用三祇修福慧,但将六字出乾坤」,如果不解释清楚,容易让人误解。对于佛教徒来说,还是应该尽我们的本分来持戒,以及修福、修慧。因为还活在这个世间,没有离开的话,我们一直在一个因果链当中。如果你一定坚持说「我只要念佛,不用持戒」,往生决定不决定呢?也是决定的,但是你一定要承担不持戒的后果。比如说,不持不杀生戒,你可能会多病,甚至会有冤家恼害;如果不持不偷盗戒,你也可能会犯王法,可能要吃官司,甚至坐牢。这些是保护你的,你不去做,一定有你的果报。所以,从自己的果报来说,也是要做的。

另外,从佛法总的修持来讲,持戒、修福慧也是大致的要求。

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自净其意」,通常完整来讲有四句,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两句话,从佛教的立场来讲,它的内涵是很深的,但是一般听起来,是在强调世间的善恶。「自净其意」就是超越善恶的,就是说,即使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但还要进一步达到意地清净。所谓清净,就是说超越了善和恶,就是所谓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这样就是清净,这样的清净才可以达到解脱。所以,「自净其意」是一个结论性的,这是佛的教导。

如果以净土宗来讲,这句话当然也是正确的,在修行当中也有这样的要求。不过,关于「自净其意」,可以由两种不同的方式来达成:一种就是靠自己戒、定、慧三学的修行而达到「自净其意」;第二种就是靠念佛,也就是靠这句名号。古德说,如果我们念佛的话,「如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句名号像一颗清净摩尼宝珠一样,放到浑浊的水里面,这个浊水自然就清净了,摩尼宝珠就有这个功能。我们「自净其意」不是靠戒、定、慧,我们这些下劣根机的众生修不来;但是只要念佛,心自然就清净了,就像「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这是这句名号的功能。

另外,从根本来讲,「自净其意」也有地点的不同:圣道门的修行者,是在娑婆世界,在染污、浊恶的秽土,要达到「自净其意」,这是很难的,非常困难;净土门的修行者,是在净土达成「自净其意」。

打比方说,现在空气污染很严重,有些地方PM2.5(大气中的细微颗粒)的浓度很高,整个环境都是不干净的。你想把自己的房间打扫干净,这是不容易的,因为大气中的颗粒污染物只有直径2.5微米,一点点小缝隙它就进得去,根本挡不住它。在这个娑婆世界,在整个浊染的环境当中,众生也是浊染的,环境也是浊染的,一个人心中要保持「自净其意」,你想想,这个难度多大!

反过来说,如果你来到一个环境很好的地方,来到一个原始森林中,即使你穿的衣服不干净,上面有点味道,但是来到这个环境里,风一吹就没有了,自然就清净了。所以修净土法门的人,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心地自然清净。

所以,如果站在净土宗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可以讲四句话:「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其意自净,是诸佛教。」到了净土以后,是没有苦的。众生为什么有苦?苦是因为有罪。可是极乐世界没有苦,也就是说没有罪。「但受诸乐」,乐是善的果报。在娑婆世界讲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些在极乐世界是自然就享受到的。「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是《阿弥陀经》的两句话。在娑婆世界「自净其意」,是我们要清净自己的心。可是到极乐世界怎么样呢?「其意自净」。你的心本来是不清净的,一到极乐世界自然就清净了,自动就清净了。

另外还有两句话:如果以圣道法门来讲,就是「心净国土净」,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维摩诘经》里所说的;如果以净土门来讲,可以倒过来说,「国土净则心净」。国土是个环境,我们到了国土净的环境之后,自然就清净了,这是极乐世界阿弥陀如来功德住持的力量。而且这也符合我们凡夫日常的状态。就如同刚才打的比喻:我们在一个城市,在浊染的环境当中,心神难以安定;一旦来到鸟语花香、风光秀丽的地方,你不就自然心清净了吗?这不是显然的「国土净则心净」吗?

我们之所以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以阿弥陀佛清净愿力成就的净土来改变我们。所以说,环境塑造一个人,环境改变一个人。我们凡夫想要改造环境,想让依报随着正报转,太难了,那是法藏菩萨的境界、观世音菩萨的境界,我们没有这个力量。

如果这样来比较的话,也能显示两种法门的特色。

二、怎样看待念佛外的其他行法?

【记者】

谢谢法师非常精彩的开示,这个「其意自净」很有意思。

净土宗常常说有净土三经,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还有《阿弥陀经》,加上《往生论》,就是三经一论。另外一个说法: 加上《华严经》的《普贤菩萨行愿品》,还有《楞严经》的《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就成为净土五部经,加上《往生论》,是五经一论。

刚才说的依善导大师的净土思想,其实很简单,很纯粹,主要把握的就是念佛,然后要有信心,要发愿。但是净土宗有三经一论或是五经一论,好像也很深奥的,比如《观经》就提到十六观等很多修行方法。一方面,只要一心念佛、仰靠他力,这么简单就能往生极乐世界;另一方面,念佛之外,又讲了三经(五经)一论、十六观等很多修行方法,对修行人来讲,应该怎么理解呢?是不是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入手方便呢?

【净宗法师】

是。这个问题非常好。这个问题,善导大师已经帮我们回答了。

首先,佛教的经典确实特别多。即使净土宗,刚才举了三经、五经、一论,其实不只这么多,据统计,大概有两百多部经典都提到了阿弥陀佛的净土。这对于初学者来讲,确实是阅读量够大的。这些经典的内容,也讲得很多:有的讲忏悔,有的讲修行六念,又比如《观经》讲了三福等等。所以我们会问到底应怎么抉择呢?

善导大师就把这所有的行持分为两大类:一类叫作「诸行」,或者叫作「定散二善」;一类就是「一向专念」,就是念佛。

定散二善就是定善和散善的修行方法。定善的修行方法包括一切禅定的、止观的,只要是修定的,通通属于定善,这个要求比较高。而散善就未必要求有禅定的心,在散乱心当中也都可以的。比如持戒,比如孝养父母,也未必说要打坐孝养父母。这样修行的善,称为散善。

修定散二善,回向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善导大师称之为「要门」,这样也是可以往生的。但是,它还是有某种要求,就是说,你还是要能够做到某种程度。同时,《观经》里讲,要有三心,就是至诚心、深心和回向发愿心,这样才可以往生。

但还有一些人连这些也做不到,那怎么办呢?佛陀就特别慈悲地开出了念佛名号的法门。

我们来看《观经》,善导大师以《观经》开出净土宗,以《观经》来统摄佛所说的一切教典。因为佛所说的教典,再怎样广泛,修行内容不过是定善和散善。《观经》的十三定观就是定善,佛的开显方法很有意思,就是「方便导入真实」。《观经》的内容比较戏剧化。阿阇世发动了宫廷政变,制造了家庭悲剧,韦提希夫人被儿子关起来了,她就很苦恼,在牢房里悲叹:「释迦牟尼佛呀,你看,现在我坐牢了,佛你有那么高的德望,我也不能让你来看我,你看能不能派个弟子来看我?」佛有他心通的,就知道了,就派阿难来看她,佛自己就用神通显现在韦提希夫人被关的深宫当中。韦提希夫人说:「这个世界太苦了,太恶恼了,连儿子都要谋害我,真没有意思。我当初也没有修行,现在我愿意到净土去了,请佛告诉我到净土去的方法。」然后她首先向佛问的是「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也就是说,问的是定善观,因为她以前听过佛讲法,到一般的净土去都要有定善修持,所以她才这么问。其实,到西方极乐净土并不要求一定要如此的,但是既然她这样问了,释迦牟尼佛还是顺着她的提问,先开显了十三定观──怎么观想极乐世界。

这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先顺着对方的来路打。虽然释迦牟尼佛的本怀是要讲一向专念,但是众生的根机是这样,或者执着于自己的观念,或者认为需要自力修持,释迦牟尼佛就顺势牵引。问到观想,就讲了日想观、水想观⋯⋯,一观一观地讲,一直讲到真身观,这是最高最上的;然后再讲观音观、势至观、普观;到了第十三观,叫杂观。

这第十三观很有意义。按说一观比一观高才对,应该是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复杂、艰深;但其实第九观──观阿弥陀佛的真身,是整个十三观里的最高峰。然后观音观、势至观是配合第九观的。普观是观自己往生的,第十三观是杂观。第九观中,观阿弥陀佛的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第十三观说,你观不了这么大,就观一丈六尺佛像,在莲花上面:这就是从难到易了。

这就看出来释迦牟尼佛讲法的特点了,就开始转弯了。「你想听观,我先顺着你一观一观地讲。」讲到第六观就说,「观想到极乐世界,是因佛力成就的,韦提希夫人你不要错误地理解是因为你自己的能力,那是佛力加持的结果。」这样就让她由一开始自力的心,这时候就转到佛力了。然后到第十三观的时候,释迦牟尼佛说「阿弥陀如来宿愿力故」,阿弥陀佛过去世有这个愿力,「有忆想者,皆得成就」。你观佛身,大身若观不成,可以观小身,不管大身还是小身,你只要能观成就,都有功德利益;能观成就的本身在于,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成就。这样就把韦提希夫人从自力引导到佛力,又从佛力引导到愿力。这里已经牵引过来了,但是毕竟还在观想当中。

再往下继续走,如果连一丈六尺的杂想观也观不了怎么办?好,那就不必观想了,你就可以修散善。讲散善,也是顺这个路径:先讲大乘上善之人,然后一步一步往下退。所以释迦牟尼佛讲这个法是非常有戏剧性的,他是步步后退:大乘善如果你修不了,那就修小乘善;小乘善如果还修不了,那到中品下生,就是世间善,比如孝养父母等等;如果世间善还修不了呢,只有来到下品了。

下品的人,十恶、破戒、五逆,这样的人,世间善没有,小乘善也没有,大乘善也没有,定善更没有。这样的人怎么办?好,这个时候,释迦牟尼佛就顺势把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专门念佛名号的法门,在下品当中显示出来。从经典来看,这是就众生的根机,逐渐牵引到这个地方,然后和盘托出,把要讲的法门展示出来。

之后,到整部《观经》的流通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一锤定音:前面虽然讲了这么多,定善十三观、散善三福九品等等,到最后佛要付嘱的时候,阿难问佛:「释迦牟尼佛,您讲了这么多,这部经的要点到底在哪里?我应该怎么受持呢?(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佛就告诉阿难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好持是语」,你要好好记住我讲的这部经。那要点在哪里呢?持我这部经,「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这就是下品下生所讲的念佛,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就把这个抽出来了。

所以,定善十三观也好,散善三福九品也好,都没有付嘱,而是把这个念佛法门专门抽出来付嘱。善导大师看出释迦牟尼佛的本意和阿弥陀佛的本怀,就作了一个决定性、结论性的解释,他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上面讲了那么多,十三定观、三福九品,也包括其他讲到极乐净土的大乘经典等等,虽然说回向都可以往生,都有利益,但是「望佛本愿」,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时候,他心中是想着阿弥陀佛的本愿的,怎样把你牵到弥陀的本愿,这是他的意思、他的心意,「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为什么在下品讲呢?因为在下品当中,定善、散善,大乘、小乘、世间善,通通无效、无力,这个时候,最下等的根机,反而能显出最上等的法。就好像一个病重的人,才能显示神丹妙药的作用、功效一样。所以,在这个地方讲念佛,能显示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超越世间善,超越定善、散善,超越大乘、小乘善,它是有这么一个意义在当中。

如果以善导大师这种视野来看的话,就非常清晰。各种有关往生西方净土的经典,都有它们的作用和价值存在;同时,它们和专修念佛之间,都有「方便导入真实」的次第关系。

我们修学的人,了解这个框架之后,就可以对照自己。比如说,你现在在哪里,你是在要门还是弘愿?你是诸行回向还是专修念佛?你应该怎么过渡过来?

这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吗?如果是修行禅的,或者修行天台的,你回向求生,一看,「哦,我现在还在要门的位置上。」如果你根机成熟了,了解了这个道理,就会来专修念佛了。

有两个成语,可以来说明释迦牟尼佛开显这么多法门到最后再点出念佛法门的用意。

第一个就是「图穷匕见」。荆轲刺秦王,把匕首卷在地图里,打开给秦王看:「这是奉献给您的城池。」一直打开,最后匕首出来了,这是他的真实目的。其实释迦牟尼佛也和他一样,他是奉献了十三座城市,释迦牟尼佛是奉献了十三观,一步一步把它们展开;到最后,啪,「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把最重要的拿出来了。念佛法门讲起来很柔软,很慈悲,但是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很猛利的,就是要你归命,你的命都要拿来。

第二个成语就是「画龙点睛」。这个成语说起来要柔和好听一点。释迦牟尼佛讲这么多,讲了十三定观,讲了三福,好像画了一条龙,龙鳞啊,龙须啊,龙尾啊,云啊,都非常生动,但是眼睛如果不点的话,这条龙还是盲的,好看但不中用;这个睛一点,龙就活了。整个一代佛法,可以概括为定散二善,《观经》的十三观、三福可以把这些收进来,它的点睛之笔在哪里?这最后的点睛之笔,就是流通分的「持无量寿佛名」,就是一向专念。这个眼睛一点,好,整部《观经》到底在说什么,目的在哪里,释迦牟尼佛开显的本意在哪里,就特别明了。所以这最后的一笔,就是所谓的画龙点睛。

历代解释《观经》的大德不少,但是能看出这个地方的人不多,一般都认为《观经》就是讲观佛的。只有善导大师说,《观经》是由观佛三昧进入念佛三昧──虽说定散二善,意在一向专称。这是点睛之笔,把它都点活了。

我们现在学净土法门,如果没有善导大师的话,仍然是茫然的。好在有善导大师,我希望这个龙被大师点活之后,我们都可以乘龙腾空。

三、如何达到往生极乐世界的条件?

【记者】

好,谢谢。

点睛点到这个念佛的法门上。根据《阿弥陀经》,往生极乐世界说有三个关键条件,我想以此作为我们的最后一个问题,来总结这次访问。

三个条件,第一就是「一心不乱」,第二就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第三就是「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修行净土法门的莲友,应该怎么去注意,怎么修行,才能达到这三个最关键的条件呢?

【净宗法师】

这些问题,阿弥陀佛也为我们解决了。如果没有解决的话,这三个真是大难关啊!

《阿弥陀经》是非常普及流行的,这三处也是经常受到误解的。其实这三处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但是如果这个地方不能正确理解经义的话,就会翻易为难。所以很多人在这里摔跟头,包括我本人也一样,曾经摔得皮开肉绽,晕头转向。后来了解了善导大师的思想,了解了阿弥陀佛的意愿,这里就非常清晰了。

首先看《阿弥陀经》的经文次第。

其实经文的衔接是非常流畅的,前面讲到:「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就讲到上善之人,就是你往生极乐世界,是和观音、势至这样的上善之人在一起的。你想想看,到这样的净土,跟这样的人在一起,少善根福德可以吗?少善根福德是不行的!所以底下说,少善根福德因缘,是不能到这样的净土的,是不可能跟观音、势至这样的大菩萨、上善之人在一起的。

接着就必定有一个疑情:那到底怎样才是「多善根福德因缘」?所以接着就说:「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名号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缘」。因为我们要去的地方不是一般的善根福德因缘,也不是跟一般人在一起,而是跟观音、势至这些等觉菩萨在一起;你就是修成阿罗汉的善根都不够格,你修成初地菩萨,和那儿也不是一个级别的。可是,如果有六字名号的功德,就不一样了,「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拿去跟观音菩萨可以同起并坐,跟势至菩萨也可以并肩而行了。因为这句名号是佛圆满的功德,所以是佛的全体果觉。

所以接下来经文就直接回答了:「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我们就这两句话来讲,「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听闻善知识讲解阿弥陀佛的誓愿,他的功德,他的因缘果报、来龙去脉,你心中了解了,才能执持名号。如果没有「闻说阿弥陀佛」,告诉你说「某某居士,你执持名号吧」,你念不下去,念一念就没劲了,因为缺乏前面那一句。所以要「闻说阿弥陀佛」,正确地听闻,具足地听闻,有了信心,就可以执持名号了。

「执持名号」后面,佛就用了两句话:第一句是说时间的,就是「若一日」「若七日」;第二句就是「一心不乱」

这个「若一日⋯⋯若七日」,其实是「执持名号」的一个自然的过程。为什么呢?因为这句名号,在前面释迦牟尼佛解释过,是无量寿命的功德以及无量光明的功德。那无量寿命的名号,经文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这句名号本身就有一种功能,它是无量寿的,是相续不断的;我们一旦称念这句名号,它会自然在我们心中产生作用,若一日,若二日,到若七日,一辈子地相续念佛下去,不然他就不能叫无量寿。而且「彼佛寿命及其人民」,他这样的寿命会延续到称念他名号的人身上,所以这是自然的延续过程。

「一心不乱」四个字,其实是无量光的德用,就是阿弥陀佛的名号里面,有无量光明的德用,这种光明「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救度一切众生。我们这样理解了弥陀的光明无所障碍地救度我们,我们心里不就放心了吗?不就坦然了吗?不就完全靠倒阿弥陀佛了吗?这样的心就不会动乱,就会坚固、稳定,这就是「一心不乱」,「一心」就是没有二心。

所以经文是非常通贯的,中间没有任何阻隔。这样念佛的话,结论会是怎么样呢?「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就是说,这样的状态一直相续到临命终时。同样的,前面的「若一日⋯⋯若七日」,后面其实要加个省略号,也是一直相续到临命终的。打个比喻,比如一根无限寿的蜡烛,你一旦把它点着了,它的光就会相续地照耀我们。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像这根蜡烛一样。我们一旦称念他的名号,等于就是信心一旦发起,就点亮了这根蜡烛,这根蜡烛是永远地相续往下照的,一直到临终的时候,就是「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这个时候,佛就显现来迎接我们。接下来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所以这个「心不颠倒」,在经文的次第上,是佛先现在前,佛现前之后,慈悲加佑──玄奘大师的译本就说「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这个地方的「心不颠倒」,不是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而是佛现前给我们的利益。这在蕅益大师的《弥陀要解》里也说得很清楚,他说,佛预先知道众生临终倒乱之苦,临终一定会颠倒,一定会昏乱的,所以就把这个利益先说出来:「我保证你临终不会颠倒!」只要专修念佛的人,临终决定不会颠倒。所以,「心不颠倒」不是佛提的要求,而是佛施与念佛人的利益。从经文来看,就是:平常念佛为因,临终佛现前为果;然后佛现前为因,众生心不颠倒为果。

可以想像的到,我们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现前了,不就心如禅定了吗?不就皆大欢喜了吗?不就心不颠倒、心住正念了吗?所以,在这个状况下,我们每一个念佛的人,都是欢欢喜喜、正念分明、如入禅定去往生的,决定没有哭爹喊娘、要死不活的,没有!你看《观经》九品往生,都是佛的光明满室,然后心大欢喜,都是在欢喜心中去往生的。所以,这一点也可作为我们的一个结论,这样大家对往生就会非常法喜。

善导大师有一首偈语,四句话,对这三个问题都解释得很清楚,他是这样说的: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无为涅槃界」,是说整个极乐世界,前面所描述的「诸上善人俱会一处」「皆是阿鞞跋致」等等,这是报土的境界,涅槃、无生无灭的境界。这么高的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所谓「随缘杂善」,就是念佛之外,随着你的因缘──你遇到什么样的师父,你读什么经典,就靠这个法门回向求往生,这样恐怕功德还不够,恐怕难以往生。那怎么办呢?「故使如来选要法」,释迦牟尼佛就给你选一个最重要的法门。那么多法门都是佛讲的,但是选一个最重要、最关键、最保险的法门。什么法门?「教念弥陀专复专」──教我们念阿弥陀佛,专还要再专。

这个「随缘杂善恐难生」,就是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教念弥陀专复专」,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所以这「专复专」,第一个「专」,也就是专心,专心就是一心,就是一心一意念阿弥陀佛,没有二心,不会有两个信仰,也不会有两个依靠,就依靠阿弥陀佛一佛;第二个「专」,就是行持上不杂乱。第一是信心上不动乱,第二是行持上不杂乱,所以「一心不乱」就是「专复专」的意思。善导大师的解释,我们听起来就非常直白,也非常容易做到。

也有些大德,站在禅宗或者天台宗的立场去解释。尤其这「一心不乱」四个字,我本人当初学习《阿弥陀经》,说实在的,每天早上诵经诵到这个地方,我心脏病都要犯了,心惊肉跳,因为这四个字实在过不了关,解释得非常难行。那我们是出家人,也有信众问法,我最怕人家问这四个字,因为一问到这个地方,就要原形毕露了──「师父,你做到没有?」自己没做到,怎么跟别人说?总不能说:「我还没做到,你做吧。」他会说:「你出家都做不到,我们怎么做得到?」

如果看善导大师的解释,这是非常容易的,「一心不乱」并不难,往生极乐世界并不难。

【记者】

非常感谢法师那么有启发性的答案和开示。这次访问时间比较短,虽然已经问了很多问题,其实言犹未尽。希望法师再来香港,给我们再开示,多讲一些关于净土宗的思想,还有修行要注意的地方。

非常感谢法师,谢谢。

【净宗法师】

阿弥陀佛,谢谢。我是和大家共同学习,只是我稍微早一点。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