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爱语(一)

一、佛法说爱

(一)爱憎一体

爱,又作爱支。十二因缘之一。意为贪恋、执着于一切事物。基督教向来被视为爱的宗教;佛教中则以「慈悲」为中心,而不直言「爱」字。佛陀曾喻示:有关爱者,增支部经典即谓:「爱可生爱,亦可生憎;憎能生爱,亦能生憎。」故佛教言爱、言憎,恰若手心、手背,为一体之两面,爱之愈深,则憎怨之可能愈大。

(二)自爱为本

于南传之《法句经》二一二偈中有言:「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患,何处有怖畏?」继于同偈之中,又从「爱」转变,而依次列出亲爱、欲乐、爱欲、渴爱等四种。

  • 所谓爱,乃指对与自己有亲族血缘关系之情爱而言;
  • 所谓亲爱,乃对他人之友情;
  • 所谓欲乐,则是对某一特定人物之爱情;
  • 所谓爱欲,专指建立于性关系之情爱;
  • 所谓渴爱,指因过分执着、以致于痴病之爱情。

此五阶段皆属人类之爱。其本质皆以自爱为前提,由自爱出发而至性爱,更甚者,以自爱为主而形成变态情爱乃至于渴爱,此中层次逐渐加深,而未曾更变其型态。渴爱乃人类之爱的本体,由此种爱乃产生苦恼,更由此苦恼而生悲,悲之原意即为痛苦。

(三)慈悲大爱

人类不仅能感受自己之痛苦,亦能感受他人之苦恼,若对所有苦恼之人,皆以亲切、友情待之,则可称为慈,而慈乃由「友」演变而来者,其意即含深刻之友情,故慈悲实为爱之代名词。慈悲之极致为「无缘大慈」,意指吾人于毫无条件、毫无意识下,而能予任何人幸福。此亦称大爱,为佛教待人态度之最高表现。(《杂阿毗昙心论》卷八、《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八)

(四)贪烦恼爱

爱结之略称。九结之一。又作随顺结。即指于境染着之贪烦恼。

《大毗婆沙论》卷五十(大二七·二五八上):「云何爱结?谓三界贪。然三界贪于九结中总立爱结,七随眠中立二随眠,谓欲界贪,名欲贪随眠;色、无色界贪,名有贪随眠。于余经中,立为三爱,谓欲爱、色爱、无色爱。」是以三界之贪,总称为爱结。

又《集异门足论》卷四谓:欲爱、色爱、无色爱等三爱,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欲爱;于诸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色爱;于无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无色爱。又谓欲爱、有爱、无有爱之三爱,于诸欲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欲爱;色、无色界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有爱;欣无有者于无有中诸贪等贪,执藏防护,耽着爱染,称为无有爱。

此外,《胜鬘经一乘章》说,五住地惑中,亦举出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等三名。《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三谓:四谛中之集谛为爱,而有二种、三种、四种、五种等之别,凡此种种,皆以贪名为爱。

(五)不染污爱

即以不染污心,爱乐法或爱师长之谓。《大毗婆沙论》卷二十九谓:爱有二种,染污谓贪,不染污谓信。《俱舍论》卷四(大二九·二一上):「爱谓爱乐,体即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污,二无染污。有染谓贪,如爱妻子等;无染谓信,如爱师长等。」此明不染污之爱,其体是信。(北本《大般涅槃经》卷十六、《顺正理论》卷十一、《成唯识论》卷六)

二、爱与情

  • 爱是仁爱、慈爱,情是情执、情欲。
  • 爱是升华的力量,情是堕落的根源。
  • 爱是佛,情是魔。
  • 爱是灵,情是肉。
  • 爱无私,情自私。
  • 爱永恒,情短暂。
  • 爱以奉献为快乐,情以占有为满足。
  • 爱是平和,情是波动。
  • 爱是清净,情是染污。
  • 爱是光明,情是阴暗。
  • 爱是幸福,情是痛苦。
  • 爱是解脱,情是缠缚。
  • 爱做主,自利利他;情做主,自害害人。

三、爱不容易

  • 情是汹涌的大海,爱是海底深处的神珠。要想获得神珠,必须战胜大海,但很少人不葬身鱼腹。
  • 情是盘踞洞穴的毒龙,爱是毒龙顶上的额珠。要想得到龙珠,必须降服毒龙,但很少人不被毒龙所吞。

四、爱的短语

  • 爱很好,情不好。
  • 情惹是生非,却让爱来背黑锅。
  • 爱接近真理,达于真理。
  • 拥有爱的人,拥有真理;明悟真理的人,懂得爱。
  • 真爱平等,平和,平静,平淡,平常,平安。
  • 即使我们不能给被爱的人任何现实的帮助,但至少有一颗爱心。
  • 空空的爱心,有用吗?那要看你怎么看。
  • 要感恩那让我们爱的,她让我们保持一颗不灭的爱心。

心中无爱,如严冬屋中没有暖气。而所爱的人,就是煤,我们不过用爱火来点燃而已。如果没有所爱的人,就没有了煤。

爱无法拒绝,也不需要同意。如虚空。

物化精,精化气,气化神,神还虚,虚合道。爱是道,最虚最灵,无形无相。切忌将爱物化,虽然爱不拒物。

  • 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
  • 爱的交流,通畅无碍。
  • 心与心,不需要媒介。
  • 摒弃物质,摒弃身体,摒弃语言,摒弃情绪,让心单纯。
  • 单纯的心,即是爱心。
  • 爱同质、相吸、无间,单纯的心自然合一。
  • 大爱无言。天地默而生万物。
  • 向佛诉说一千句,佛连一句也不回答,但忧伤的心却舒缓了。
  • 阿弥陀佛,爱的宗教。以爱为宗,以爱为教。
  • 阿弥陀佛,是爱的呼唤;念佛法门,是爱的法门。
  • 心中有佛,世界充满爱。

弥陀的爱如虚空,我们的心能承受多少呢?不过如器具、房屋,各随其量,切割自己的一份。

是阿弥陀佛无限的爱心力量,把我们吸引到净土。

爱一个人,要把她爱到净土。

  • 爱若能离苦,此爱有利益;爱若不离苦,此爱无利益。
  • 愿汝能念佛,愿汝生净土;愿汝得安乐,愿汝得离苦。

并非想爱,愿意爱,就会爱,甚至就是爱。

父母没有说不爱孩子的;但我们常常会看到,少年被父母的「爱」逼得要么自杀,要么杀了父母。热恋中的人,认为自己爱对方要疯了,但却演出许多情杀。虽然是极端的例子,却让人寒心,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爱?

上面所说的爱,就是因为有太多的情障。情其实是自私的,而爱是无私的,虽然它们的本质完全不同;但情与爱,人们往往分不清,把情当作爱。再也没有情与爱之间更让人鱼目混珠的了。

爱必须突破情障,没有智慧勘破情的迷雾,「爱」只会让人痛苦。但要突破情,谈何容易。首先是自己这一关过不去,会被自己的情所迷;其次,被爱的人也未必能理解、接受。所以爱需要勇气,甚至孤独与不解。但爱的力量在于,无论如何地孤独,也不会觉得孤独,因为爱自身是圆满的,是生命的本体。

爱有时只是一份祝福,一份时时会牵动的挂碍。大约如夜晚天空中遥远而黯淡的小星,它在你的头顶,对你有什么作用吗?一点也没有,一点也感受不到;不过,它却从来没有间断它的关注,如此而已。

我能为我所爱的人做什么吗?什么也做不了。所以我要把他们都托给阿弥陀佛。人生是苦的。真爱一个人,就是为他念佛,劝他念佛。并不是以念佛来否定人生其余的价值,而是念佛可以庄严人生,给人生以真正的价值与意义。可以断然地说,不念佛是没有前途的,没有究竟的意义──转眼成空,归向何处?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