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以查遍《无量寿经》各种译本、未见第十八愿文「乃至十念」有口称佛名之义,遂疑善导大师「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之释,今即答之。因来问前提不受祖师之教,故不得已,先引经文、道理,委曲而说。然而我人离开祖师教说,全如盲人,妄逞小智,实觉惭愧,又极为辛苦。此种吃力不讨好、隐伏诸多过失之事,以后绝不再做。
一、「乃至十念」以佛名为体
- 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 - 第十八愿成就偈:「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 - 《如来会》第十八愿:「
若我证得无上觉时,余佛刹中诸有情类,闻我名已,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造无间恶业、诽谤正法及诸圣人。
」 - 第十八愿前之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 - 四十八愿中,凡是说到他方世界众生能得利益的,几乎一律标以「闻我名字」,总共有十几愿之多。
- 另,梵文本第十八愿也说:「
若果我成佛,凡是无量佛土的众生听到我的名号,将会生起往生之心,而且回向善根,乃至生起十念的往生佛国心。若不往生,我就不成无上正等正觉;但造作无间业和诽谤正法除外。
」 - 又梵文《无量寿经》英文版《极乐庄严经》第十八、十九往生愿,也都说到「听到我的名字以后」。
故知「乃至十念」不管是怎样形式的「念」,其内容一律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为体,也就是以佛名为本质内容,为根本来源;离开佛名,「乃至十念」即成空洞无物。故谈论「乃至十念」时,无论如何不可能离开佛名。
二、「念」有多义
由于佛陀圆音说法,往往一个简单的音节能包含无量无边妙义,摄受种种不同根机的众生,令每一个听到的人都以为是对我说的,也都以为自己听闻的是正确的;各自按所听闻、理解的如实修行,也都可以得到相应的利益。
若以汉语的「念」字,便有口称的称念,及心思的思念、忆念、想念,乃至思维念、观察念等等。「乃至十念」的「念」字,若就前面的「十方众生」以及当句的「乃至」二字,极有可能包容了所能罗列的一切形式的「念」。
三、「念」不离名
但无论是怎样的「念」,不可能离开佛名,因为离开佛名,便如无源之水,没有「乃至十念」了。也因为凡夫的思维,一定要以「名」(名词概念)
来进行,是一连串名的连接;离了「名」言,便无法思维。不论我们念佛的净土,佛的色身,佛的功德,佛的慈悲⋯⋯首先起作用、根本起作用、一贯起作用的,是佛的名字。如「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的色身⋯⋯也就是无论如何的「念」,佛名是俱生的,同时生起的。
若念佛法身,直契真如实相,乃破无明大士境界,已非净土宗之凡夫念佛矣,故非所论。
四、「念佛」即是「念佛名」
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中,有时想起一个人,可是忘了他的名字,这时我们的思维便如同发生梗阻一般不畅,有的人会急得头上冒汗,直到最后放弃,当然更不可能传达给他人你要说的是谁──这不过依然经验世界的事。佛的世界乃是超经验的世界,一切皆非凡夫境界,唯有名字可说。经言:诸佛世界不可说示,唯除名字。(原文待查)
所以念佛虽有种种,如念佛的相好、念佛的慈悲、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名号等等,对上根众生来说必定不离念佛名,而对下根众生来说仅仅只是念佛名。
五、「念佛名」才是念佛
对于下劣凡夫来说,只有称念(含心念)
佛名才是真正意义、完整意义的念佛,其他不过是附加在佛名上的一分想像而已;只有佛名是来自佛的真理界之物,超出世间,其他一切思维念皆不离此世,都是此世之物。如念佛的慈悲,往往我们想到的只是父母的慈悲,真正佛的慈悲是怎样的,我们不可能触及到的,只能用我们的经验作少分相似的比拟而已;故只有念佛名才契入佛的本体,其他一切念皆是影像。尤其阿弥陀佛是以名号救度众生的佛(这从诸佛称名愿及四十八愿可清楚明了)
,名体一如,称念彼佛名号,一切皆含。
六、「口称」与「心念」
念佛名有二种:一口称,二心念。发于口为口称;不发于口,唯在心中,为心念。然心念也有声相,只是没有发于口而已。所以从根本来说,心念、口称都是念的佛名,都一样。但比较来说口称更胜,有三:一、心念难而口称易。如教八哥、小儿、愚人、极大烦恼人、极危险境地人,以心力不及故,皆难心念,口称则易。二、口称力大,能带起心念。三、口称摒弃凡夫念,直契佛觉。
七、《观经》的启示
- 同为净土三经的《观经》,其内容无论如何不可能离开《无量寿经》四十八愿。故善导大师解释《观经》一开始就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指出《观经》与《大经》紧密相关、一体不分、互相照明的关系。
- 例如《观经》所说佛、菩萨、净土庄严功德,与四十八愿及其成就,皆有对应关系:其中说到往生行因的十三定观及上六品大、小世善,是对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展开解释;下辈三品恶人念佛往生,寻比四十八愿,只能是对第十八愿的展开解释。古德尤以为,凡诸经中说到念佛往生处,皆为第十八愿成就,而不仅仅是《观经》。
- 尤其最为关键、最为精彩的下品下生,与第十八愿相比有几个共同点:一、都说到「至心」;二、都说到「十念」;三、都说到「五逆」。
- 《观经》十念既然是「令声不绝,称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名,则第十八愿之「十念」自然也是「十声称名」。 这就是以佛证佛,以经解经。
- 尤其《观经》最后流通分,阿难请问:「此法之要,当云何受持?」世尊答以:「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明确显示「持无量寿佛名」为整部《观经》的法要,这与《大经》法要在第十八愿念佛往生,《小经》法要在「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完全一致,则第十八愿之「十念」自必也是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十念,也就是十声称名。
(关于「执持名号」,龙树菩萨《易行品》说:「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 第十八愿的「十念」,若没有释迦牟尼佛在《观经》中的亲口解释,可能会歧义多存;然而若没有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对《观经》的楷定解释,愚惑凡夫仍难明白。当念佛祖深恩,摒绝凡夫小智。
八、会通诸译不同
诸译中对「乃至十念」的「十念」或「念」译法计有如下不同:
(听到我的名号)
⋯⋯乃至生起十念的往生佛国心。(听到我的名字之后)
以平静的、清净的念头沉思,思维于我。(听到我的名字之后)
重复了十次极乐世界的念头。(得闻如是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极乐世界功德庄严)
闻已思维,若一日夜,或二、或三、或四、或五、或六、或七,系念不乱。
这些译法对念字多数取思维念,若依上第一点「乃至十念以佛名为体」及其余各点之说明,无论译语如何,与「十声称名」皆不矛盾;而且唯有如下下品一般,不杂凡夫主观意识分别的口称佛名,才谈得上「平静的、清净的念头」。
九、祖师对「乃至十念」的解释
凡我净土门相承祖师,皆依《观经》下品下生之十声称佛,解释第十八愿「乃至十念」。
- 善导大师每每说「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亦在《观经疏》最后结论说:「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以《观经》称名,与弥陀本愿乃是一体之物。 - 道绰大师圣净分判:「《大经》云: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其「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完全是《观经》下品下生之释义。 -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上卷末解释「十念」有二义:先取心的忆念,就「观」字来解释,「若总相,若别相,随所观缘,心无他想,十念相续,名为十念。」接着就「口称」名字来解释,说:「但称佛名,亦复如是。」通看《论注》全体,以称名解释为正。易行故,相承故,名号为体故,多处释为称名故。
值得注意的是,大师对「十」的解释,认为此处的「十」未必是数量词,只是表示业成;又言「通神者言之」,即在阿弥陀佛立场知道何为「十念」,凡夫不知;故非凡夫境界,则凡夫「不必须知头数」「何暇须知念之头数」。接着说:「若必须知,亦有方便,必须口授,不得题之笔点。」此处所谓「方便」,昙鸾大师并没有说,若依后来道绰大师、善导大师的解释,即是十声称名,一声即是一念,岂非方便。这才有后来风行的记数念佛,若是观佛或思维,如何记数?所以才有问:「心若他缘,摄之令还,可知念之多少。但知多少,复非无间。若凝心注想,复依何可得记念之多少?」依此可知,所谓十念的思维,十次愿生极乐世界心,越发不可能离开称名,不然「十」字即无法解释。就念佛的经验,愿生心乃是一念发起, 念念相续,绝非一念愿生,间隔之后再一念愿生,累积而有十念。累积而有十念的愿生心(或思维)
,恰恰是不具足回向发愿心,不如法修行,是要摒斥的。故十念的愿生极乐世界的心,当是俱伴十声称名底下愿生心的相续,不过借外相称名表示为十的数字。
- 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也是以称名来解释本愿的「念」。因易行道乃是为怯弱下劣的凡夫所说,怯弱下劣以《观经》下下品为最。
- 天亲菩萨《往生论》乃依《无量寿经》为主,通释三经之论。若就《无量寿经》经文无一处说到口称佛名,五念门中依何而立赞叹门之口业称名?「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岂有更速于下劣凡夫一声口称、具足无上功德之称名乎?可知也是取《观经》称名释《大经》本愿十念。
- 善导楷定古今以来,何师何祖不遵口称佛名之教?岂此等祖师大德──永明、莲池、蕅益、印光皆无知无识之辈,不检经文,人云亦云,盲然而从乎?纵然盲从,彼道高一世、名振千古之高僧皆甘随善导之后,不以为耻,吾人亦何必以为耻辱?又从古及今,但盲从善导、口称佛名往生者,瑞相昭著,无量无数,盲从而得此大益,不亦可傚法乎?正乃「将错就错,西方极乐」,又何不可!盲从善导及历代祖师也是盲从,盲从自心也是盲从,如我愚者,宁从善导!
今日寻章摘句之人,遍查经文,反而不知「乃至十念」之义,竟疑菩萨祖师之释,如蚂蚁爬遍泰山不见泰山,遂高声宣布:「我历经千辛万苦,考察已遍,并无泰山。汝等所见,皆是错误。」闻者只觉可笑。
十、今人可以离越祖师直接解经吗
佛经幽深,凡夫智浅。我此一门,依正依三经为根本经典,然非依我人凡夫浊眼所见为准,乃是依相承祖师清净法眼为准,故正依经典与相承论释乃是一体不可分割之关系。其有欲凌驾千古之上者,必不以为然。
然而如气球高在天际,虽跛人不起于坐,若能手牵气球所垂之线,则球在手中。纵有健人,若离此线,跳跃奔突,也绝不可能够着天空中的气球,最后必跌仆而死。气球乃经典,垂线乃相承。
又如河流源于雪山,饮河水即饮雪山之水,若拒河水而不饮,一定要登雪山之巅取而饮之,是谓智乎?纵然得饮,不过门前河水,然皆累冻死于半路,无一人得至山顶者。雪山喻佛经,河流喻相承祖释。
十一、怎样读佛经
以极恭敬心而读。
以极谦卑心而读。
我无知无识、诚惶诚恐心而读。
以真为了生死心而读。
以相承祖师释义为标准,绝不敢妄拟私意。
懈怠心、骄慢心、自以为是的心,欲求新奇见解,欲超古人,拘泥一文一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之死于语下,此等一切,皆与经法不相应。
真为了生死而苦恼的人,自然得尝法喜妙味。如饥者最知饮食之味。
无道心者,读遍大藏,著作等身,亦如营养学家分析食物头头是道而不知其味。
十二、略说四依法
依法者:一依法不依人;二依义不依语;三依了义不依不了义;四依智不依识。
第一句为总,后三句为别。
法者,佛所示真理。人者,迷界众生。当依佛所说真理为准,不依迷界众生迷思为准:此即「依法不依人」。
佛既对众生说法,以人道来说,不得不借于人类众生的语言文字。而人类语言本来就是迷界的产物,为了表达迷界事物而创设,本来不是为了表诠真理而创设,故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不得已,要慎而又慎,不可死于句下,而要透过语言,了解佛所说的本义。如所谓「以指当观月,莫执指为月」,语言,乃指月之指;语言中所含真义,乃是所指之月。此即「依义不依语」。
然众生根机不等,佛因机所示教法不同:对于能直接接受真理之教的人,佛直接示以真理(了义)
;对不能直接接受真理之教的人,佛则暂时附同他的认识程度,而将真理隐曲起来,为说方便法门(不了义)
。两相比较,直说真理之法为真实,余则为一时方便假说。应当依直示真理之说为准,此即「依了义不依不了义」。
所谓直示真理之教,不是靠凡夫分别意识心、习惯思维逻辑可以契入的,因凡夫处在迷界中,其思维意识全然颠倒,无我计我,无常认常,与真理全然相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逻辑,思维的对象是迷界之物,思维的经验是不离我执。以此思维,欲认识了义佛智,譬如以尺量空,绝无可能。应当放弃凡夫思虑分别意识,直接依吾人心体本具无分别智、佛性智慧,契入佛觉,此即「依智不依识」。
今弥陀化身、亲证三昧之善导大师所释「乃至十念」为「下至十声」,即是依此四依法。
依法不依人故,人见之皆惊奇──何故作如是之释,超乎我等理解?
依义不依语故,执于语言文字者皆惊奇──何故与经文字句不一致?
依了义不依不了义故,浅识浅智之人皆惊奇──何处有此义乎?
依智不依识故,分别意识心者皆惊奇──何故此释不合逻辑,根本说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