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的逻辑

一般信众会说出「只有念佛是净土宗,其余一切杂行杂修皆非净土宗」,或者「诸法平等,诸行往生也是三经所说,也是净土宗」,诸如此类逻辑不清、表达不够规范精准的话,情有可原,因为他们本来不是专门研究净土宗教理的专业学者,不了解「宗」的内涵、特色,缺乏宗的逻辑思维。

那么宗到底具有什么样的逻辑呢?简单说有三种:整体性、独尊性、统摄性。

如果说有一法在净土宗之外,则净土之立宗基础就不够广泛,就有漏洞,不牢靠,难以令人信服。那遗漏在外的当然「不服」,因不为所立之宗涵盖。故净土宗之行法总含念佛、诸行(或说余行、杂行、万行)两大类,摄尽一切行。认为净土行法只是念佛,既非事实,也破自宗。如同孤立一人闭门自宣为王,断不成立。

就宗之整体性来看,天台虽举藏通别圆通摄一代教,犹有遗漏,只约圣道自力修行之一途,未涉净土纯他力之域,故其判教不如净土宗之难易二道、圣净二门总摄无余,也即不如净土立宗之善巧、科学、合乎逻辑。如地球总分东西二半球即为完整,若只述某一半球,即使十分详明也不尽完整。依天台之教判,决定为四土往生,决无凡夫入报之理,而弥陀净土法门竟只判为别兼分圆之教。故弥陀净土之特殊在诸家教判皆是盲区,蕅益大师说:「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必须依净家自立教判体系方能显明,这就是善导大师为什么要立宗以楷定古今,我等今日方得闻得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若有人以为实相念佛超过称名念佛,是亦破宗。

净土宗者,所宗唯在弥陀本愿之称名,即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为万行之宗,至高无上。实相念佛虽殊胜,望佛本愿犹为浅显,不得不如群星之拱卫北斗。总之,称名是所宗,万行皆是能宗。若以实相、观想驾于称名之上或与之并列,则破其宗。如臣与君并立或反在君之上,则殊失国体或谓国将不国矣。何以凡夫浅易之称名,反而超胜菩萨甚深之实相?乃由因地不如果地,自力岂比佛力。故经言:「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或以诸行离念佛单独回向亦得往生,则亦破念佛之宗,念佛于诸行不成统摄之义,以诸行离开念佛独得往生故。

《观经》定散诸善皆以三心乘佛愿力而得往生,故祖师言:「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是即不许有凭自力往生者,皆乘佛力。又言:「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是即引导定散归入念佛而得生。又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此即定散两门归入念佛。又言「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或说「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此等文意,多不胜举,皆显明念佛统领诸行,诸行归宗念佛之统摄性,此即不坏宗之逻辑。

并非将念佛与诸行简单并列叠加即为构建净土宗,而是将之纳入统摄与被统摄之权实关系中方能建立净土宗。

若简单罗列即为净土宗,三经中特别《观经》已有明文,又何必劳烦祖师开宗,任何识字之人皆见明文,但以古今皆错解念佛与诸行的关系,故由祖师楷定古今,阐其幽微,净土一宗卓尔建立。如同简单把国民罗列不成其国,必须纳入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秩序中才会建立良性运转的国家。综摄一代佛教建立宗派是巨大的工作,其悲心智慧绝非浅显,今人实在看得太轻。

懂得宗的逻辑,知其必然性,则不会如梦人呓语,只在人情上絮叨,喧喧嚷嚷,终无实义。

此文不求都能理解或表同意,若得有缘之人依之深入探究「宗」的内涵,则幸甚。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