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陀本愿初探

一、弥陀本愿之所指

世间之事,无愿不立,何况佛法!诸佛所以能穷尽累劫,最后成无上正觉,其根本的源动力,即在于本初的誓愿。由愿摄行,精进不退,终成佛果。可以说没有菩萨本愿,即无佛法,无因即无果故。所以诸经中,处处宣说本愿,如地藏本愿、药师本愿、释迦本愿、弥陀本愿等。

以净土法门来说,没有弥陀本愿,就没有净土法门,凡说净土法门,必归弥陀本愿,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本愿义,所指不同,分为二种:一、因本之愿。二、根本之愿。

因本之愿,是指菩萨因地本来的誓愿,即是「因果相对」而说本愿。根本之愿,是指菩萨众多誓愿当中根本的誓愿,即是「本末相对」而说本愿。

从因本的角度来说,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时发四十八愿,每一愿都称为本愿,总共就有四十八条本愿。比如第一为「无三恶道本愿」,此愿成就,极乐世界现无三恶道;第二为「不更恶道本愿」,此愿成就,往生极乐之人不可能再堕于三恶道;乃至第十八为「念佛往生本愿」,此愿成就,五浊凡夫称念彼佛名号即得往生彼佛净土。

弥陀因愿虽有四十八,成就之时,唯成一佛、一净土。然则四十八愿并非各自独立,互不关联;也非平铺罗列,不分主次;而是一个整体,主次分明。以树为喻,四十八愿只是一颗树,而不是四十八颗树。

弥陀大愿虽总四十八,论其根本的心愿唯在众生念佛往生。若无众生往生,余四十七愿所成就之佛身、国土统统失去意义;也唯有下凡众生但以称名往生弥陀报土,余四十七愿才有意义。此则唯以第十八──念佛往生愿,为四十八愿中之根本愿。

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中,简明扼要地说:

  四十八愿,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法事赞》说:

  弘誓多门四十八,偏标念佛最为亲。

又于《观经疏》〈玄义分〉将四十八愿一一都解释成第十八愿,而说: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也是因为「念佛往生」为四十八愿之根本精神,一一融入四十八愿当中之故;如树,根本之汁液,悉布千枝万叶之中,由根本而出生枝叶。

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为使十方众生称名往生(第十八愿),而誓愿成为无量光明(第十二愿)、无量寿命(第十三愿)的佛,以能尽十方界、穷未来际救度一切众生;又使十方诸佛称赞其成佛时无量光寿之名号(第十七愿),众生闻名称念,悉得往生。菩萨上求佛道,本为下化众生,即从第十八愿「设我得佛」一句,出生第十二、十三、十七愿。

为使十方众生欣乐欲愿往生(第十八愿),而誓愿其佛国土无三恶道(第一愿)、不更恶道(第二愿),乃至得三法忍(第四十八愿)。菩萨净佛国土,原为济拔有情,即从第十八愿「欲生我国」一句出生余愿。

依正不二故,「设我得佛」、「欲生我国」各各出生四十七愿,为易分别,权说如上。

《无量寿经》言:「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此通指四十八愿为本愿。「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此特指第十八愿为本愿,亦是以通称别。

二、净宗教理之基柱

第十八愿既是四十八愿的根本,也就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根本,净土宗立教的基柱。

净土宗以《净土三经》为正依经典,三经一致的宗旨即是第十八愿──念佛往生。

善导大师说: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此《经》(《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净土宗以「信愿行」为修行纲宗,「信愿行」即来自第十八愿。

  • 「至心信乐」,是信;
  • 「欲生我国」,是愿;
  • 「乃至十念」,是行。

净土宗有不共诸宗的「机行益」。

  • 机:三根普被,本为凡夫。
  • 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 益:万修万去,当生成就。

其内涵也是来自第十八愿。

  • 「三根普被」者,「十方众生」故。《无量寿经》中释尊说:「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
  • 「本为凡夫」者,「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故。以逆谤之流为底限,为凡之意明矣!
  • 「一向专称」者,「乃至十念」故。善导大师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心专念,念念不舍」。
  • 「万修万去,当生成就」者,「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故。成就文说:「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善导大师释为「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三、善导大师的解释

身为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其解释净土教,完全站在弥陀誓愿的立场。大师《五部九卷》共立了十几个名词来说明弥陀誓愿,如:本愿、本誓、本弘、弘愿、大愿、誓愿、名愿、智愿、重愿、本弘誓愿、本誓重愿、深重誓愿等等。对于四十八愿之根本愿,第十八念佛往生愿的解释,大师尤为着力,可说贯穿于整个《五部九卷》;而其解释皆慧由心出,任运自然,信手拈来,妙契佛心,言简而切要,令人一目了然、安心喜悦。

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有二种体例。

  • 一、「对文增减」。即是比对第十八愿的愿文,四字一句,但或有加句,或有减句的体例。
  • 二、「总显其义」。将第十八愿的精神总地揉和在一起,以长短句形式,自由地加以解释发挥。

前者规整,不容异解;后者灵活,意含丰富。

且举对文增减体例三条文,略见一斑。

  1. 《观经疏》〈玄义分〉之文: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 《观念法门》〈摄生增上缘〉之文: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3. 《往生礼赞》〈后序〉之文: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些文句,看上去几乎与第十八愿文差不多,或许有人觉得并没有怎么解释,但仔细对照第十八愿文,我们会发现善导大师的解释,寥寥数字中规范着净土教法的根本内涵。简说如下:

  • 一、愿文「至心信乐」一句,大师并没有依文引释,而直接说为「称我名号」。这是基于能所不分,信行一体之故。愿文「至心信乐」明能信之信,释文「称我名号」显所信之行,由此我们知道,所谓「至心信乐」即是信「称我名号必得往生」。以所信显能信,易明易懂,易信易行,免去猜度之情,杜绝落空之诮。其唯大师之法眼,方能做如是之妙释乎!如饥者将死,唯以饮食建立信心;我等将入三途,唯以称名建立信心。
  • 二、愿文「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念」或「下至十声」。显示「念」即是「声」。弥陀本愿之念佛,非实相、非观想、非观像、非悟念、非忆念,的的是口称佛名。此即是以《观经》下下品「死苦来逼,心中不能忆念佛名,唯能随口发声之人」为对机,建立「称名必生」本愿,剿绝一切凡夫情虑,唯乘名号法体功能;诚大悲之至,易行之极也!所谓「通身放下,彻底靠倒」者,于此可见。又「乃至」解释为「下至」,往往合说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显示一向专称、念念不舍之义,所谓「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永不退转。」
  • 三、特别注意到《观念法门》〈摄生增上缘〉引释第十八愿时,加了「乘我愿力」四字。可说是眼目所在。略说有三:第一、显示乘佛愿力的方法。只要「称我名字」,即是「乘我愿力」。直截了当,简单易行!第二、令众生安心。称名既是乘佛愿力,则无不往生,所有担心自己虽称名而没有修行、烦恼重、杂念多,恐不能往生之种种疑虑,如冰消溶。第三、破凡夫执情。称名必生,不是凡夫自己的功力,完全是弥陀愿力。
  • 四、愿文「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二句,统统略不引释,好像原本就没有这八个字一样。这是因为大师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具有「抑摄二门」,抑止只是一时方便,摄取方是如来本心,故今大师释第十八愿皆取摄取门意,以五逆谤法众生也在弥陀救度之列。《法事赞》说:「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大师对第十八愿「总显其义」的解释很多,最着明的有「二种深信之文」、「正定业之文」等。本文从略。

四、不可错解本愿

有人以为:「弥陀本愿只是念佛,所以能行之善也不行。」如此错解,缺本愿「信乐」之心,难得往生。既然信乐称名,向往净土,佛名乃万善万德之结晶,净土为纯善无恶之妙境,自然内心欣净厌秽,去恶向善;只是凡夫业障深重,心有余而力不足,由此而更赖佛本愿,誓求出离,而得乘佛愿力,往生净土。如果借口佛愿,能行之善也不行,是有其力而无其心,便与弥陀佛心相背,与名号善法相违,又如何能乘佛愿力往生呢。

又有人以为:「弥陀本愿既然临终十念也能往生,所以平时不必念佛。」这也是错解,缺本愿「欲生」之心,难得往生。愿文「乃至十念」,不说「临终十念」,善导大师释为「上尽一形,下至十声」,即是一生念佛,直到命终之意。当知:临终十念尚且不空来迎,平生多念更早决定往生。临终十声或仅数声者,为平时无缘,临终缘熟的人,称名必生,即是昙鸾大师所说之「无后心」。这与平时听闻本愿,住于误解而不念佛者不可相比。如患重病,闻有妙药即虽临死也可回生,真想愈病之人,现在即想服用,不会等待大命将死再来寻药。真愿往生之人,听说念佛必生,必定即闻即念,念念不舍,不会等待临死才来念佛。如果等待临死之时再念佛,说明根本就没有愿生之心,又怎么能往生呢?何况死期不定,念念皆是临终,应当现在念佛,早取决定往生。

又有人以为:「弥陀本愿,信心一念,往生已定,不必念佛。」此也是错解,缺本愿「乃至十念」之行,同样也缺「至心信乐」之信,不得往生。弥陀本愿,就行立信,信行一体。善导大师释「至心信乐」为「称我名号」。信者,信念佛必生。既有其信,必然念佛。夸言信心,不念佛者,不得往生。如虽信船力,不乘船者,不得过海;虽信药力,不服药者,岂可愈病。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