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讲义

一、序讲

1. 对象基本取中,兼顾上下。

2. 目标

  • (1)通达文句,增加法喜。
  • (2)建立信心,专修念佛。
  • (3)重建净土「宗」的意识,弘扬纯正的净土法门。

3. 依准善导大师

  • (1)弥陀化身。
  • (2)念佛三昧。
  • (3)创立净宗。
  • (4)楷定古今。
  • (5)专。

诸师有专着,何不依?虽扶净教,不专净宗,各会自宗,随宗义别。

导师无专着,如何依?三经一致。望佛本愿。法事赞。弥陀经义,失。

是否诸师义概不可用?宗骨不同,义有可取。如建房钢筋水泥自定,砖瓦随选。

4. 释义立场净土宗、三经一体、望佛本愿。

5. 引证异译、大经、观经。法事赞、要解。论及注、五部九卷有关释文。

6. 六分:

  • (1)净土之开宗
  • (2)正依三经关系
  • (3)本愿成就
  • (4)本经要点
  • (5)题目
  • (6)入文解释

7. 入文:诵读、注释、文科、译解、辨义。

8. 辩义:

  • (1)先要解、后法事赞,引申补充。
  • (2)约文义、约意义、圣净分别、他流不同。### 二、净土之开宗

1.宗的定义及特性

宗有不同的界定,如一个人的主张、一部经论的要旨,皆可称为宗,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佛教宗派意义上的宗,为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所形成之特有现象,亦为中国佛教之根本特色。

宗,为「尊」、「崇」、「主」之义(窥基《大乘法苑义林章》),引申有「独尊」、「统摄」、「唯一」、「最胜」等义。也即:在佛说一切法门中,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并以此统摄其余所有法门之教义体系即称为「宗」。

由此可知,宗有这样几重特性:

  • 一、独尊性。也即独尊某一法门为主,唯一而无二,不可能有与之并列、平等的法门存在。如国无二主。
  • 二、统摄性。以此独尊无二的法门,统摄其余一切法门。如王治万民。
  • 三、系统性。一宗之内,所有法门,依其相状、地位、价值、作用等,各安其位,形成整然而严密的体系。如国家制度。
  • 四、排他性。各宗所主,界域分明,在其所主界域之内,皆各自奉为正宗,斥他为偏杂,唯我独尊,不容异见。如国家主权。

【补充资料:】

1. 净土宗四性

(1)独尊

  •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2)统摄

  • 定散唯标念佛。
  • 一名才举,万德齐圆。
  • 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3)系统

  • 难易二道、圣净二门、要门弘愿、正行杂行、正业助业。

(4)排他

  • 楷定古今。已请证定,一句一字不得加减。
  • 十三祖及古诸弘净缁素大德皆有宗的意识,独善导流清晰完整。
  • 从莲池、藕益,到近代印光大师,极力推崇净土法门。
  • 今日说重建、复兴,正顺其悲愿,承其前功,续其未竞。
  • 大法将兴,其来由远。诸祖功勋,诚难思议。

2. 印光大师法语:

(1)独尊

  • 净土法门乃一切诸法归宗结顶之法。
  • 念佛往生一法,乃一切众生速出生死之第一要道,实一切诸佛疾成正觉之最上法门。
  •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之总持法门。

(2)统摄

  • 普被上中下根,统摄律教禅宗。
  • 偏圆渐顿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大小权实一切行,无不还归此法界。
  • 一代时教,皆念佛法门之注脚。

(3)排他

  • 特别法门,修因证果不得以通途教义相绳。

3. 具此四性,方为成熟、完整意义的宗。

立宗原为弘法,弘法必有所宗。

  • 为突出我之法门,故有独尊性;
  • 为兼顾其余法门,故有统摄性;

为使自他一切法门整然有序,故有系统性;

系统安立,不容破坏,故有排他性。如生命体之排异功能。

虽排他,然不相冲突。纯学理故。佛说真理,一体圆融,平等尊重故。先系统性中各有安立包容故。虽各各排他,亦各各承认故。

诸宗建立,很好地起到了突出自我法门,兼顾一切法门的双向功能,便利众生各择有缘法门修行,弘法大业得以有序进行;实为中国祖师之伟大创举,智慧结晶。

4. 问:何故佛法在印度无宗,传到中国即开展出各大宗派?

答:此由中印弘法因缘不同。佛出印度,圣弟子相承,自然演进,虽有部派,未成宗派。传译中国,既无佛陀而下之历史形成自然师承关系,又大小乘诸经法门并译而行,不可能复制印度佛法弘传演进之过程,而必须对混杂流行的诸经法门进行疏理判别,各安其位,选择所宗,以利弘法之有序推行。

5. 有此四性,诸宗必然汇归净土。唯佛独尊故。

诸宗虽在各自范围内称宗,遇净土佛力法门,宗即不成。如月于众星中最明,遇日无光。亦如边侯于诸国内一一称王,遇天子各皆称臣。

《要解》:

  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
  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阿弥陀经讲义》讲义(三)

2.立宗三要素──经典、教判、相承

天亲菩萨造《往生论》,依净土三经系统地阐释净土门之教理,中有「我依修多罗」一偈;昙鸾大师撰《往生论注》,作了著名的「三依释」,即何所依、何故依、云何依,至为精辟地揭示了佛教宗派建立的根本要素。

(1)经典。何所依。

显明一个宗派建立所依据的经典,也就是「正依经典」。

佛教法门众多,号称无量,既然有所立宗,对此众多法门必须有所选择,而集中开显此法门的相关经典也就成为其立宗的根本依据,称为「正依经典」。虽然各宗皆宣称平等尊重佛说一切教法,但其立宗之正依经典无疑处于特殊、最高的地位,这是其他一切经典所不能相比的。

(2)教判。何故依。

说明依此经典而不依其他经典的理由,也就是「教相判释」。

简称「教判」、「判教」,也即对佛说一切教法进行分类比较,判明其各自相状、价值,取其特胜者立为宗旨。如建房之选中柱大梁。

虽有判教未必立宗,然而立宗必由判教。故一宗判教虽然总判一代佛教,究明其相互关系,但其目的在于:通过判教,显明本宗法门之特胜。如天台宗通过五时八教之判,突显法华之纯圆独妙;华严宗判五教十宗,独推华严为圆融无碍;净土宗判圣净二门、难易二道,唯明念佛为他力易行之道,速疾成佛。

(3)相承。云何依。

说明怎样依此经典,也就是「法义相承」,或称‘解行相承’。旨在纯正理解正依经典之精神,落实修持。

三者一体,不可分离,不可或缺,是三而一、一而三的关系,故称「三依」。有此三依,一宗创立的要件遂告完备无缺。

故知宗之创立,必须具有「正依经典」、「教相判释」、「法义相承」三要素,简称「经典」、「教判」、「相承」。

(4)宗名。

至于宗派的名称,或依经典立名,如「华严宗」;或依祖师立名,如「天台宗」;或依教判立名,如「密宗」;或依行法立名,如「禅宗」。往往一个宗派不止一个名称,如天台宗又称「法华宗」,密宗又称「真言宗」等。

「净土宗」乃依教判立名,若依经典可名「无量寿宗」或「弥陀宗」,若依祖师可名「善导宗」,若依行法可名「念佛宗」。又有以往生净土莲花化生,称为「莲宗」。

3.净土之开宗

(1)印度净土教略顾

(2)昙鸾大师奠基

  • 正依经典──出三部无量寿经
  • 正依论典──往生论 初现三经一论之理论体系(名号为体称名为宗)
  • 教相判释──难易二道 自他二力 真实功德
  • 法义相承──龙树、天亲
  • 根本基础──佛本愿力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三个本愿
  • 三依释之贡献
  • 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无量寿经》)
  • 观无量寿经(《观经》)
  • 舍卫国所说无量寿经(《阿弥陀经》)
  •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 王舍城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的经有两部,即《无量寿经》与《观经》;舍卫国说的有一部,即《阿弥陀经》。经虽有三,体原是一,皆以佛名号为体,这是净土三经最根本的一致处。
  • 「以佛名号为经体」一句意义非常重大,影响非常深远,不仅成为日后净土宗释义之根本依据,也成为两种不同净土教系的根本分水岭。另一教系以天台为代表,释诸经以实相为体。这在以下仍要讨论。(3)道绰大师中继

  • 判教立名

  • 承上起下

      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其圣道一种,今时难证,一由去大圣遥远,二由理深解微。是故《大集月藏经》云:「我末法时中,亿亿众生起行修道,未有一人得者。」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4)善导大师大成

  • 经典:明列《无量寿经》、《观经》、《弥陀经》为「正行、专依、往生经」。
  • 能依众生。所依经法。专依相貌。专依理由。专依方法。专依利益。
  • 教判:要弘二门 顿教一乘 凡夫入报 出世本怀
  • 行判:正杂二行 正助二业 心行业
  • 相承:道绰、昙鸾、天亲、龙树
  • 著作:五部九卷 教相、行仪配对五正行。
  • 核心:佛本愿力

(5)依愿开宗

  • 依教开宗与依宗判教
  • 依愿开宗。总依三经,别依第十八愿。由诸祖教判可知。

4.净土宗述要

净土宗由唐代善导大师(613—681)创立,奉《无量寿经》、《观经》、《阿弥陀经》为正依经典,依龙树菩萨《易行品》、天亲菩萨《往生论》、昙鸾大师《往生论注》、《赞阿弥陀佛偈》、道绰大师《安乐集》、善导大师《观经疏》、《观念法门》、《法事赞》、《往生礼赞》、《般舟赞》为相承祖师论释;尤尊善导大师《观经疏》为开宗立教之根本祖典。

净土宗以阿弥陀佛因愿果号为立教根本,以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为轴心,建立难易二道、自他二力、圣净二门、要弘二门之教判体系,确立一心五念、正杂二行、正助二业等心行业规范;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为宗旨,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为特色。

三、净土宗正依三经之关系

1.正依之意义

正,是纯正。依,依准、依行。正依,或称专依、纯依、唯依。

愿生净土,应当专依净土三经;若其余经论所说与净土三经不同,皆弃而不依。唯依三经为标准,不依余经为标准;唯依三经起行,不依余经修行。

兼带而说者为旁依,参考;余者则不依,非不信。时、处、对机、利益别故。

(1)问:一切经末,皆劝「信受奉行」,如上所说净土法门只依三经,岂非偏见,违佛教导?

答:佛说法对机,就所对之机,一一说「信受奉行」;今愿生净土,专依三经,正是遵佛教导。又众经各契有缘,对机、行法、利益,各不相同,修余法门,即依余有缘经;修净土法门,即依净土有缘经。此必然之理,并非偏见。善导大师言:

  行者当知:若欲学解,从凡至圣,乃至佛果,一切无碍,皆得学也;
  若欲学行者,必藉有缘之法,少用功劳,多得益也。

若论依信,即总信一切经;若论依行,则偏取有缘经。今言净土正依三经,是就依行而言,故说「正行专依往生经」。

(2)问:纵余经非有缘,然一切经中说到往生弥陀净土的有很多,皆是有缘,为何只有三经为正依?

答:缘有深浅、偏正、纯杂。愿生极乐,三经专明弥陀救度,专赞极乐庄严,专说称名往生,无有一言夹杂余事,其缘最深、最纯、最正,所以为正依。余经虽说往生极乐,只是说余法门时兼带,不专以往生极乐为宗旨,不专显弥陀本愿之救度,虽也有缘,然与三经相比,其缘稍浅,偏而不正,杂而不纯,所以不能为正依。

(3)问:纵余经不可为正依,《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楞严经念佛圆通章》列为净土四经、五经,是否可为净土宗正依经典?

答:正依唯是三经。列为第四、第五者,即是在三经之外,不入正依之内;又品章之名显其兼说而非专彰净土。然《行愿品》以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而为《华严》一经之结归,《念佛章》为势至菩萨念佛之开示,是皆大有功于净土之弘通,故古德续于三经之后,合称「净土五经」,意同《观念法门》总称「六部往生经」;故虽非正依,而是旁依。

(4)问:如何看待异译?

答:既同有梵本之据,自可视为一体,互参发明。然以康本为准,文词雅顺,旨趣明了,诸祖共尊,承习有依。

(5)问:如何看待会集?

答:用心良苦,可参则参,不足为准。

2.三经之选定

三经东译以来,因其鲜明的特色,受到诸家学者的一致注目,如隋唐之间慧远、智者、吉藏、窥基诸大师,皆是当时佛教巨星、宗派领袖,纷纷为三经作疏注解,其余论着讲解及后人撰述弘通者,更是难以计数;但探究三经内在一体性之本质,选定三经作为修行根本依据的标准──所谓「正依经典」,依之系统地开演出一宗之教理──所谓「依教开宗」的,是始于北魏的昙鸾大师(476—542),而终成于唐之善导大师(613—681)3.三经关系

三经既同为净土宗正依经典,三经之间的关系如何?以下几段重要的法语可以作为指南。

一、《论注》「三经皆以弥陀名号为体」之文: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二、《观经疏》「三经皆专念弥陀名号得生」之文: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三、《观经疏》「三经深信」之文:

  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又决定深信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又决定深信《弥陀经》中,十方恒沙诸佛,证劝一切凡夫,决定得生。

四、《观经疏》「三经皆为正行专依往生经」之文: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五、《般舟赞》「三经皆为顿教」之文:

  观经弥陀经所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1)三经同为正依。

三经同为往生弥陀净土正行专依的经典,也就是净土宗正依经典。

(2)三经体性无别。

为什么三经能成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因为「三经同以弥陀名号为体」。

体是体质,比如一张木桌,以木为体质,不论在哪个方面都是木。三经皆以弥陀名号为体,也就是三经每文每句,国土庄严、如来法力、菩萨功德、众生往生,都是阿弥陀佛名号功德的展现,都诠显着弥陀名号功德。这不论在《大经》、《观经》、《小经》都是一样的,毫无二致。

又,体是体性,性必有能,体必具用。如水以湿为性而有滋润之用,火以热为性而有燃烧之用。三经皆以无量光寿名号为其体,而有摄众生生净土同证无量光寿之用。这与其它的经典不同,显示出净土法门「他力、易行」的特色。

1问:何以三经名号为体?

答:出第十七愿,咨嗟称名故。广论乃至一代时教皆名号为体,出世本怀故,诸经悉归念佛故,皆为六字注脚故。然净土宗不如是说,为摄下机专心有在,免于宽泛。

2问:天台判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是否矛盾?

答:佛名是究竟圆满实相,二者并不矛盾。

3问:判「实相为体」与判「佛名为体」,有何差别?

答:实相为体,宽通诸大乘经;佛名为体,别局净土三经。

据以起修,则佛名为体,纯彰愿力;实相为体,容混自力。

「实相」,又称真如、法性、佛性、心性、空性、一真法界等等,也就是万法本来的体性,不生不灭,不增不减,具含万德。

然有性有修,于凡唯是性德,不见修德,故众生佛性虽与如来等,依然不免轮回;修德有功,超凡入圣,方乃证显性德。然有分满,菩萨分证,唯佛满证。又诸佛所证三身四智虽皆平等,愿行因缘有别故,独有阿弥陀佛摄其满证实相、一切依正功德,于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全体授予浊恶众生。

故直据实相起修,则成自力、难行,《安乐集》言:「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依名号起行,自成他力、易行,然亦不违实相大道理。《论》以称名为「如实修行」,《注》判弥陀名号即是「实相身、为物身」。《要解》谓「依实相理,念佛求生」。此皆由阿弥愿力,名号功能,致使愚蒙行人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4问:何以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

答:小乘且不论。大乘经皆佛证悟诸法实相心所流出故,文文句句皆诠实相,故说实相为体。如佛像从泥出,泥为体;木出,木为体;金出,则金为体。如凡夫人,一切心思语言皆是颠倒,皆是虚伪,虚妄为体。 5问:同是净土三经,为什么为产生「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判教差别?

答:因为立场不同,角度不同;所谓「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机各得解」。

天台宗站在「众生性德」,也就是圣道门自力修行的立场,总判诸大乘经以实相为体,判净土三经也不例外;这样不仅未说明净土三经何以能成为净土宗的正依经典,同时必然地净土三经只能处于《法华经》等宣称大乘实相法门的附属地位。唯有净土宗站在「弥陀修德」,也就是阿弥陀佛他力本愿的立场,显明净土三经以阿弥陀佛名号为体,所以独立于一切圣道诸经之外,高超于诸大乘经典之上,而成为净土宗之正依经典。

总判三经「实相为体」,只是得其大体,然不免以通途圣道法门的理念来诠释净土的经典,显得掺杂而不纯粹、疏阔而不贴切,难以显明净土法门他力、果教的特色,下劣根机难以相契;净土宗判以「佛名为体」,才是纯粹以净土的教理解释净土的经典,真正显出阿弥陀佛他力果教的实质,上契净土特别教理,下契凡夫陋劣根机。

另,《要解》虽延天台家通判实相为体,实则以一句无量光寿名号为实相至极,正与佛名为体相通,故能别出手眼,妙释持名。入文再研。

6问:「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不同判释,对净土教法及行人修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答:「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的不同判释,使自古以来的净土教形成风格迥异的两大体系。

其一为纯净土系,即是以昙鸾、道绰、善导为相承的净土宗体系,判三经以「佛名为体」。既以佛名为体,落实在行人修持,解门上必然强化说明此一句名号因中之大愿大业、果上之万德万能,以激发行人之信愿;行门上必然以因地六度万行为方便,以果地万德洪名为究极,而总卷万善万行,归极于专称佛名一行,所谓「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虽说定散两门,意在一向专称」,定散即是异方便,称名独为正定业;证果上必然速疾顿超,依佛名圆满功德,五乘齐入报土,速得阿耨菩提,即证法性法身,行普贤德,度化十方。

其二为杂净土系,即是以天台宗为代表,夹杂圣道诸宗观念的净土教系,其判三经以实相为体。既判实相为体,解门上必然重在说明吾人心性之不生不灭、非东非西,所谓十万亿外极乐不出当前一念之心、无量光寿佛名正是众生本来心体,以启众生之解悟;行门上必然以自证心性之实相念佛为最上、究竟,而以持名念佛为下根入手之方便,目的在以持名证入实相;证果上必然依众生此土功行之深浅,显彼土得益之高下,故天台判四土差别,凡夫只能往生最下的凡圣同居土,再于彼土渐次修行,经久成佛。

可见对净土三经经体的不同判释,正是形成净土两大教系的分水岭。

7问:有关净土三经,「实相为体」与「佛名为体」之判,何优何劣?

答:如上所明,优劣自见。进一步比较,唯实相无自证之功,虽言「凡圣齐圆,普该于含识」,「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而名号有化他之用,乘「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愿,放「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之光明,致使「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实相为体,唯有契证实相,才是如实修行相应,所以诸大乘经无不以契证实相为宗;名号为体,但只称名,如彼名义,即是如实修行相应,故净土三经皆以专称佛名为宗。

实相为体,修因即不离当念;名号为体,起行必舍自归他。实相为体,入手难而功行渐,愚劣下机不能措心,虽有上根悟入,无奈无始业根难消,要籍生生不退,方有出尘阶渐。名号为体,下手易而成功高,五苦凡夫直尔称名,佛光来照,现生即入正定,毕命直取涅槃;十地等觉,位邻极果,尚赖闻无量寿佛声而心得开明,不敢有疑,信知一念大利、无上功德。

实相为体,随证悟浅深,有品位高下,故机分三辈,土见四差,乃至无明分分破,实相分分圆,究竟登于寂光。名号为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五乘齐入报土,一道同归涅槃;证弥陀之光寿,显普贤之化仪。有如是等种种差别。(3)三经宗用全同。

宗是宗旨,修行要径,会体枢机,万行纲领。用是力用。宗、体、用的关系,以宗会体,由体起用。三经不仅体同,而且宗、用也都相同,都以「专念弥陀名号为宗旨」,都以「凡夫入报、不退成佛为力用」。

「信愿持名」与「专称佛名」,大同小异。三而一,一摄三。信愿对不信愿,专对虽愿而杂。信愿极必专,专自摄信愿。顺彼佛愿故。

1问:疏以《观经》亦观佛三昧为宗?

答:且顺文相,明观佛三昧为宗,观佛入念佛故,结归唯在念佛。故说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诸师唯见观佛三昧为宗,尤在表浅;导师独明念佛三昧为宗,最为深入。

2问:常见天台五重玄义,释名之外,体、宗、用、相初机甚觉茫然,当如何理解?

答:凡佛所说皆从实相心出,故一一皆以实相为体,如前佛像之喻。

佛说法意在令人同证其所证,所谓自觉觉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而众生根机万有不等,为不同众生示其不同证悟实相之门径、方法,此即是宗。故诸大乘经虽皆实相为体,而宗各不同。又,佛往往在开示最主要的修行方法时,为普摄群机也会说到辅助性的种种方法,而此皆朋从于宗。如《观经》以定散二善、三福九品广收众机,从于念佛。故以宗为修行要径,会体枢机,万行纲领。

又,诸经之宗(根本修行方法)本来是佛按众生根机所设定,自然会随修行者之根机,修行之所得,而产生修行上的作用,也就是证悟实相的功能力用,此即是用。或有渐证,或有顿证。或自悟心性而证,或三密相应而证,等等不同。故随宗不同,用也有别。

不同的宗与用,便显示出教法不同的相状,或顿或渐,有难有易,或次第或圆摄,或明此土得证,或明往生成佛。这便是相。

(4)三经各有侧重。

既然三经体、宗、用全都相同,可说三经全同一经,释迦牟尼佛只讲一部经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说三经?这是因为三经虽然本质全同,但为善巧摄化众生,又各自有其重点。

《大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原理」,即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因愿果德,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这也是「三经共同的原理」,但说在《大经》。

《观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机类」,即定散二机、善恶九品,普皆有份,发起众生之欣求。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摄机」,但说在《观经》。

《小经》重点在说明「往生的方法与胜益」,即凡夫专称佛名,往生极乐报国涅槃界,位齐补处。这也是「三经共同的方法与利益」,但说在《小经》。

三经共明机教行益,互相贯通。

(5)三经次第展开。

从三经不同的侧重,能看出三经次第承接、整体呼应的关系。所谓次第,有「法义承接」与「说时先后」两重。

从法义相承来说,《大经》是根源,为先;《观经》是展开,为中;《小经》是结归,为后。

《大经》侧重在说四十八愿,没有四十八愿,就没有阿弥陀佛,没有极乐净土,当然也就没有净土三经,所以《大经》是根源。

根源既发,必待展开,不然不能广利众生,埋没法门奇功。这在《大经》已露其端,即是下卷初「三辈专念」之文,紧接第十八愿成就文之后,将一本愿念佛分布于三辈机品,一一劝以「一向专念无量寿佛」。不过《大经》的重心并非在此,所以三辈专念文点到为止,接着又转入广泛地描述四十八愿之深广果德方面。

《观经》续承《大经》三辈文,以定散二善、三福九品详细开演之,普摄一切定机、散机,大乘、小乘、善人、恶人,平生、临终,乃至一生逆谤阐提、大命将终、将堕地狱之机,齐归本愿,同称佛名,皆得往生。遂见法门广大,善恶齐归。

既已展开,还须收摄,不然不能回归正辙,混淆法门纲际。这在《观经》也已作了交待,即是流通分「付嘱持名」之文。虽说定善、散善、念佛,可是到最后流通,世尊不付嘱定善,不付嘱散善,唯付嘱「持无量寿佛名」,这就是回归弥陀本愿称名。善导大师释言:「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然而《观经》之特色在于:以定散二善广收众机,归入念佛。所以就能归之定散,不惜篇幅,广泛展开;就所归之念佛,仅选「下品」、「恶人」、「临终」为典型代表,而于流通分画龙点睛,可说余蕴悠长。

《小经》续承《观经》流通分「持无量寿佛名」之文,详细展开「执持名号」之广大内涵,尽显《观经》余蕴。就根机:《观经》持名,机是恶人;《小经》则直称「善男子、善女人」,既显明称名即转恶为善,又显明称名不限恶机,而是普包一切善恶凡夫。就时节:《观经》称名只在临终,一声、十声;《小经》则扩展为平生,一日、七日,直到临终。就利益:《观经》称名,往生只在下品,似不太殊胜;《小经》则打破品位阶级,明直入涅槃国土,皆得阿毗跋致,一生补处,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可知《观经》所说下品念佛为特例,《小经》所说执持名号是常规。

《观经》持名,世尊对根机未熟众生,隐含委曲而说,用「定散」善衣,包「名号」妙药,交与众生服用,故定散先说,念佛后说;定散置上,念佛置下;定散外显,念佛内隐。《小经》持名,世尊对根机成熟众生,称性无遮而说,不用定散衣裹,直将名号付于众生,定散贬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念佛称「不可思议功德之利」,获六方恒河沙诸佛齐声证诚。

《小经》六方恒河沙一切诸佛,齐出广长舌相,同证、同赞、同劝「一切凡夫,专称佛名,必生极乐」,以此种高度、规格、阵势、仪则,极显念佛一法,超尽一切法门。至此,三经之开展,如同万里长江,源于千年雪山之顶,途经千峰万壑,广纳百川众水,终于到达波平浪静的大海,呈现汪洋无边之景象。

就说时先后,三经虽不能一一指出明确的年份,但根据经文及义理,同样是《大经》先说,《观经》次说,《小经》最后。法义相承之理,已如上说,现补充相关经文。《大经》上卷阿难有问:「法藏菩萨,为已成佛而取灭度?为未成佛?为今现在?」如果在此之前已说过《观》、《小》二经,则阿难尊者不当有此问,可知《大经》最先说。又,《观经》「华座观」中有「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之句,「中品下生」也有「亦说法藏比丘四十八愿」,可知《观经》说在《大经》之后。 (6)三经互收互摄。

三经虽说次第展开,但并非历然区分,而是互相含摄,其中任何一经皆含其余二经之内容,也被其余二经所包含,如帝网珠,互相映照。如《大经》四十八愿,包含《观》、《小》二经,《观经》定散二善即四十八愿中第十九愿「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展开,《小经》诸佛证诚即第十七愿诸佛称扬的展开。同时,《观》、《小》二经也都含有四十八愿的内容,二经当中所说无三恶道、宝树宝池、树鸟说法、一生补处、无量光寿等等依正功德,一一都是四十八愿成就;念佛往生即是第十八愿成就。

可知三经总为一体,彼此相成,巧妙呼应,共成净土一宗之摄化。

(7)总结三经,略有六同二别。

六同:

  • 一、地位同。三经皆是净土宗正依经典。
  • 二、根源同。三经皆以四十八愿为根源。
  • 三、体性同。三经皆以弥陀佛名为经体。
  • 四、宗旨同。三经皆以专称佛名为宗旨。
  • 五、力用同。三经皆以凡夫入报为力用。
  • 六、教相同。三经皆是顿教一乘为教相。

佛本愿力故,凡夫菩萨格,顿中顿,五乘齐入。

二别:

  • 一、侧重别。《大经》重在四十八愿,法门原理。《观经》重在定散二善,法门摄机。《小经》重在诸佛证诚,法门胜益。
  • 二、次第别。《大经》为根源,《观经》为展开,《小经》为结归。

譬喻长江,上游源头,通贯全程;中游水系,河网密布;下游入海,平坦开阔。

《大经》是上游源头,正源即第十八愿,此第十八愿一向专念,贯彻三经,往生极乐;正如一江之源贯彻上中下游,直赴大海。

《观经》是中游水系,定散二善广收一切善恶凡夫,悉入念佛;正如河网密布,广收众水,悉入于流。

《小经》是下游入海,一切诸佛,齐舒舌相,唯证念佛,不闻定散之名,不说辈品差降,六字法门海,深广无涯底,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正如江水入海,平坦开阔,海天一色,无有际涯。

譬如沏茶,先以壶泡,再以杯盛,再取饮用。

《大经》如用四十八愿壶,泡六字名号茶;《观经》如用定散二善杯,盛念佛之香茶;《小经》如送杯入口,饮茶不饮杯。### 四、本愿成就

1.本愿之意义 通愿别愿 因本根本

2.例举

  • 种种庄严,32;
  • 盛花供佛,23. 24;
  • 闻法自在,46;
  • 无三恶道,1. 2. 16;
  • 无量光,12;
  • 无量寿,13;
  • 无量声闻,14;
  • 一生补处,22;
  • 诸佛称赞,17;
  • 闻名不退,47;
  • 念佛往生,18。

五、本经要点

1. 本经九特胜

  • (1)无问自说,直指西方。
  • (2)纯是佛说,慇勤呼唤。
  • (3)国名佛名,自然度生。
  • (4)上善一处,超越品位。
  • (5)正直舍权,唯说念佛。
  • (6)平时念佛,临终不倒。
  • (7)恒沙诸佛,证诚护念。
  • (8)五浊恶世,难信难说。
  • (9)简短普及,总结定论。

2. 本经三要素

一部经不论长短,必定包含「机、法、益」三方面,显明如来对机说法,必使获益。

机是对机。也就是这一部经是对哪些人讲的。机,分正、傍,正机是主要的说法对象,傍机是附带的说法对象。

法是行法。也就是对这样的根机,告诉他要怎样去做。

益是利益。这样做了,能得什么利益。

此经是释尊主要为「五浊恶世众生」(机),所说的一部「只要信受陀救度,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法),就「必得往生,不退成佛」(益)的经典。

3. 本经梗概与核心

《阿弥陀经》主要说了三点。

  • 第一,释尊首先赞叹极乐世界依正种种庄严,劝我们应当发愿往生。
  • 第二,释尊为我们选择往生的方法:少善福不能往生,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即得往生。
  • 第三,往生是这样的容易,众生不易相信,为了破除众生的疑心,六方恒河沙诸佛出广长舌相,来证明释尊所说不虚,劝我们应当相信而念佛。

第一是引导念佛往生,第二是正说念佛往生,第三是劝信念佛往生。三点归于一点──「念佛往生」,这是《阿弥陀经》的核心。

核心唯一:明极乐报国,众生自力少善不能往生,唯专称佛名得生。

释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正释-

第一篇 解题

第一章 题号

佛说阿弥陀经

梵语佛陀(Buddha)之略,译为觉。脱离一切迷妄,觉悟一切真理,引导众生入觉道之人。这里是指释迦牟尼佛,简称释迦、释尊。释尊是迦毘罗城净饭王之子,母亲摩耶夫人,四月一日在蓝毘尼园树下诞生,称为瞿昙或悉达太子。长大后,娶拘利族长者,善觉的女儿耶输陀罗为妻,生一子名罗睺罗。二十九岁(一说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一说三十岁)觉悟佛道。从此之后,四十余年间,游化四方,八十岁时入涅槃。

赞叹。

阿弥陀阿弥陀佛。梵语阿弥陀(Amitayug),译为无量寿;又阿弥陀(Amitabha)译为无量光。此佛在纵的方面(时间上)长时以无量寿命救度三世之众生,横的方面(空间上)以无量光明广度十方众生,所以名为阿弥陀佛。

佛所说的教义,以及记载教义的书籍。梵语修多罗之译解。修多罗是线的意思,如同以线贯穿花环一样,把佛所说的道理贯穿起来,使其不致散乱,叫修多罗。在中国,圣人的话叫做经,故将修多罗翻译为经。

【译解】

释迦牟尼佛赞叹阿弥陀佛及其净土之经。

【辩义】

1.四种经名:
  • (1)佛说阿弥陀经
  • (2)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3)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 (4)称赞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法门
2.为何译者取今名?

名包万德 本经释尊所赞叹的内容,不仅限于阿弥陀佛本身的功德,还包括国土庄严、圣众功德,众生往生方法及往生后所获功德利益、六方诸佛的证诚护念等等;此等功德完全包含在彼佛名号之中,故译者举「阿弥陀」三字以为经题,总摄其余,同时显明本经「名号为体,持名为宗」。

(1)昙鸾大师《论注》:

  无量寿是安乐净土如来别号。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及舍卫国,于大众之中说无量寿佛庄严功德,即以佛名号为经体。

(2)元照大师《阿弥陀经义疏》云:

  据宗取要,别建此题,略有五意:
  一则上符经旨。经中唯示持名方法,故取佛名,用标题首。
  二则下适机宜。弥陀名号,众所乐闻,故用标题,人多信受故。
  三理自包含。但标佛名,称赞护念,任运自摄故。
  四义存便易。梵号兼含,耳闻淳熟故。
  五语从简要,后世受持,称道不繁故。
3.要解:
  佛者,此土能说之教主,即释迦牟尼;乘大悲愿力,生五浊恶世,以先觉觉后觉,无法不知,无法不见者也。
  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阿弥陀,所说彼土之导师,以四十八愿接信愿念佛众生生极乐世界,永阶不退者也。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能,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
  一切金口,通名为经。
4.佛:正指释尊,兼通诸佛。自觉、觉他、觉满。##### 5.释迦、诸佛觉何法而成佛?

(1)观经疏:

  无量寿者是法,觉者是人;人法并彰,故名阿弥陀佛。

(2)要解: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

(3)观念法门:

  《般舟三昧经》(一卷本意)说:
  于是念佛三昧中,有四事供养,饮食、衣服、卧具、汤药,助其欢喜。
  过去诸佛,持是念阿弥陀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成佛。
  现在十方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
  未来诸佛,亦持是念佛三昧,四事助欢喜,皆得作佛。

(4)赞阿弥陀佛偈:

  十方三世无量慧,同乘一如号正觉;
  二智圆满道平等,摄化随缘故若干。
  我归阿弥陀净土,即是归命诸佛国;
  我以一心赞一佛,愿遍十方无碍人。
6. 如来佛

「如来」为诸佛之通称,如「阿弥陀佛」亦称「阿弥陀如来」,非别有一佛名如来佛。乘真理而来,由真如而现身,故尊称佛陀为如来。

佛即是真理。

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为如,不动而至应一切处为来,此指法身如来;

从理名如,从智为来,此指报身如来;

境智冥合为如,来至三界转妙法轮而说法为来,此指应身如来。

7.有人说释迦牟尼佛还没有到达如来的层次?

丝毫不通之无知语,邪见自大,欺蒙群迷,可怜愍者。## -正释-

8.说:
  • (1)口说。称赞。悦所怀。
  • (2)口音说,六根说,相好说。住立空中,立摄即行。相好光明,唯摄念佛。
  • (3)八音

又作八种清净音、八种梵音声、八梵。谓如来所出音声,言辞清雅,具有八种殊胜功德,令诸众生闻即解悟。

  • (一)极好音,又作最好声、悦耳声。谓一切诸天、二乘、菩萨,虽各有好音,却未达极境,唯佛音声能令闻者无厌,得入妙道,为好中之最。
  • (二)柔软音,又作濡软声、发喜声。谓佛以慈善为心,所出音声巧顺物情,能令闻者喜悦,皆舍刚强之心。
  • (三)和适音,又作和调声、和雅声。谓佛常居中道,妙解从容,所出音声和雅调适,能令闻者心皆融适,因声会理。
  • (四)尊慧音,又作入心声。谓佛德位尊高,慧心明彻,所出音声能令闻者尊重,慧解开明。
  • (五)不女音,又作无厌声。谓佛住首楞严定,有大雄之德,所出音声能令一切闻者敬畏,天魔外道,莫不归伏。
  • (六)不误音,又作分明声。谓佛智圆明,照了无碍,所出音声谛审真实,无有差谬,能令闻者各获正见。
  • (七)深远音,又作深妙音。谓佛智幽深,行位高极,所出音声自近而远,彻至十方,令近声非大,远闻 不小,皆悟甚深幽远之理。
  • (八)不竭音,又作易了声。谓如来愿行无尽,住于无尽法藏,所出音声令闻者寻其语义,无尽无穷。

大经:梵声犹雷震,八音畅妙响。

宗风:和颜爱语,下心含笑。

(4)三轮开悟

观经疏:

  言「如意」者有二种:
  一者如众生意,随彼心念,皆应度之。
  二者如弥陀之意,五眼圆照,六通自在,观机可度者,一念之中,无前无后,身心等赴,三轮开悟,各益不同也。

三轮、三示现、三种示导

  • (一)神变轮,又作神通轮、身轮。乃显现神通,变化胜异之境,而令众生发心入信。
  • (二)教诫论,又作说法轮、口轮。即演说教法,令众生反邪入正而发心入信。
  • (三)记心轮,又作忆念轮、意轮。佛说法时,先以意轮鉴知众生根器利钝,随宜演说,无有差谬。##### 9.阿弥陀:

  • (1)不可思议佛土功德一切诸佛摄受。

  • (2)依正、主伴、能持所持、能度所度、能赞所赞、能护所护,总卷三字。经中详释。
10.经:
  • (1)法门。
  • (2)注:

      经者,常也。言安乐国土,佛及菩萨清净庄严功德、国土清净庄严功德,能与众生作大饶益,可常行于世,故名曰经。

(3)疏:

  言「经」者,经也。经能持纬,得成匹丈,有其丈用。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藉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既生彼国,更无所畏;长时起行,果极菩提;法身常住,比若虚空。能招此益,故曰为经。

第二章、译 者

  姚秦 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奉诏译
  • 姚秦东晋时代符坚(三三八~三五八)统一大半天下,国号大秦。姚苌(三三〇~三九三)灭符坚建国,也号大秦。史家称前者为符秦或前秦,后者为姚秦或后秦。此经是奉姚秦第二世姚兴(约四〇〇)之请,于弘始四年(四〇二)二月译毕。
  • 三藏 精通佛教经、律、论,明了印度、中国两国语言者的称号。
  • 法师 依佛法修清净行,能引导世人的出家人。
  • 鸠摩罗什也称罗什三藏。译为童寿,龟兹国人。姚秦弘始三年(四〇一)来长安,翻译许多经论。东晋义熙九年(四一三)入寂。所译经论为数有三十五部二九七卷,另一说为七十四部三八四卷。

【译解】

姚秦弘始四年(西元四〇二年),鸠摩罗什三藏法师,奉国主姚兴王的诏请所翻译。

【辩义】

1.佛典之类型、来源与称谓。

经、律、论非本土所有,自印度传来,译。

经,多为佛说,少数由圣弟子说,经佛认定。律,唯佛制。论,弟子所造,申明佛经。

本土大德著作,撰、述、记、集,称注、疏、解、义、记、钞。

第三章、组 织

一部佛经,通常都分为「序分、正宗分、流通分」三个部分,这是道安大师(三一四~三八五)以来的古例。

「序分」是表明开说此经前后过程状况的部分。「正宗分」是说明本经主要教义的部分。而「流通分」则是为了使本经广布流通而付嘱弟子之结文。

观经疏:

  然化必有由,故先明序;
  由序既兴,正陈所说,次明正宗;
  为说既周,欲以所说传持末代,叹胜劝学,后明流通。

本经从一开始「如是我闻」到「诸天大众俱」是序分。从「尔时」到「是为甚难」,是正宗分。从「佛说此经已」到「作礼而去」是流通分。另,《要解》别判。

本经组织如下:

第二篇 序分

【大意】

说明某一时,释尊在祇树给孤独园(即祇园精舍),与一千二百五十位大阿罗汉,诸大菩萨以及无量天人大众在一起时,未经任何人发问,以舍利弗为对告众,开演此经。阿难尊者亲耳所闻。

第一章 六成就之一(前五成就)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 如是 听到佛的真实语,一点没错的意思。
  • 阿难尊者自称之语,此为「流布语」,只是用以分别他人,故称自己叫做「我」,而不是指具有「常、一、主、宰」的「自在我」;是与别人相对的我,不是对无我所说的我。阿难尊者是释尊十大弟子中的多闻第一。释尊入灭后四个月,参加在王舍城附近毕钵罗窟,即七叶窟,以大迦叶尊者为上首第一次集结经、律,把所闻的经说背诵出来的人。本经之序分及流通分,即是阿难尊者所说。
  • 恭听。
  • 一时 当时。
  • 舍卫国 梵语Sravasti,译为闻者城、闻物城,是中印度拘萨罗国首都。拘萨罗国是位于摩伽陀国北方、迦毗城之西的大国,舍卫城在其中拉布提河畔。释尊在世时,波斯匿王建都于此,其子祇太子也住在这里。现在宇陀尔、普拉底须州的莎黑都、马黑都之地都有其遗迹。
  • 祗树给孤独园 位于舍卫国之南,约一里地方。「祇树」是祇陀太子树,「给孤独」是须达多的译名。此园原是祇陀太子所有,须达长者欲为释尊建精舍,而向太子购此园。太子回答说,如能以黄金铺满此园就卖。须达长者果真照办,太子为其真诚感动,把园地卖给长者,同时还把地面所长的树木献给释尊。「祇树给孤独园」的名字由来如此,在此建立的寺就是「祇树给孤独精舍」,即「祇园精舍」。长者之名为「给孤独」,是因为长者常布施钱财,给孤独的人。

【文科】

依例,证信序有六成就,此为前五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

【译解】

如下尊贵的教法,是我阿难亲自听佛所说的,绝无虚妄,希望众等如实仰信。当时释尊正在舍卫国之南的祇园精舍。## -正释-

【辩义】

1.要解:

  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
  实相妙理,古今不变,名如。依实相理,念佛求生净土,决定无非,曰是。

信心调柔,师承清净,后世弟子闻法得益之规。具足闻、不具足闻。闻若不信如不闻。

此二成就,机感必发,时成就。机感既发,佛入心想,是主成就。心即道场,转妙法轮,是处成就。自他同禀,前后一辙,众成就。

无量光寿名号、念佛往生法门,十方三世不异,名如;称此佛名,必为彼佛光明摄取,往生净国,光寿同佛,称是。

2.要解谈实相

  第二辨体。大乘经皆以实相为正体。
  
  吾人现前一念心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非过去,非现在,非未来。非青黄赤白,长短方圆。非香,非味,非触,非法。觅之了不可得,而不可言其无。具造百界千如,而不可言其有。离一切缘虑分别,语言文字相。而缘虑分别,语言文字,非离此别有自性。要之离一切相,即一切法。离故无相,即故无不相,不得已强名实相。
  
  实相之体,非寂非照,而复寂而恒照,照而恒寂。照而寂,强名常寂光土。寂而照,强名清净法身。又照寂强名法身,寂照强名报身。又性德寂照名法身,修德寂照名报身。又修德照寂名受用身,修德寂照名应化身。
  
  寂照不二,身土不二,性修不二,真应不二,无非实相。实相无二,亦无不二。是故举体作依作正,作法作报,作自作他。乃至能说所说,能度所度,能信所信,能愿所愿,能持所持,能生所生,能赞所赞,无非实相正印之所印也。

又释阿弥陀: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实相」、「心性」,乃佛法大本,诸宗共谈,大师亦谈之。然他宗所谈,意在令行人荐取自心,证悟实相;大师所谈,意在令吾等信愿念佛,求生西方。所谈似同,谈意迥别。

于玄义「辨体」一章,先通言:「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语似无奇;接下来辨三重实相之义,意最幽玄。

  • 第一重:从「吾人现前」至「强名实相」,明众生位实相,亦即性具实相。是即诸宗教门,极力令人悟取者。然以我等,虽有性具之德,而无修显之功,则非但不能乘此超升,反而乘此造业沉沦,可不哀哉!
  • 第二重:从「实相之体」至「名应化身」,明诸佛位实相,即是证满实相。三身圆证,万德俱显,圣中之极,故名为佛。然于我等下凡众生,诸佛境界,遥隔悬远,何可企及?是以无量无边诸佛,虽皆尽已成佛,番番出世,种种教化,而我等至今仍自虚然流浪;业深罪重,于一体无障实相法中,自成隔障,譬如朽木顽石,不蒙润化,复成哀哉!
  • 第三重:从「寂照不二」至「之所印也」,明弥陀位实相。大师以四不二、二无、六作、七能所、二印详释之,是即举法界体所作之「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以有此「南无阿弥陀佛」故,诸佛赞之,大悲方为穷满;吾人依之,性体方得全彰。可庆幸哉!

此弥陀名号,亦可称「究竟实相」,以虽诸佛证显实相,必入此位方能究竟满足度生大悲故。亦可称 「作他实相」,以举体作自复作他故。亦可称「利他实相」,以正施罪凡「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故。亦可称「授生实相」,以「光寿名号,本众生心而建立」,「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故,是即「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大誓成就也。亦可称「能破实相」,以「一声阿弥陀佛,圆转五浊」故。亦可称「能满实相」,以「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善根福德同佛」故。亦可称「能度实相」,以一声阿弥陀佛,能于「五必不能度中,横超度越」故。亦可称「能护实相」,以称弥陀名号,即为诸佛所护故。亦可称「能印实相」,以「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佛功德」、「必皆一生成佛」故。亦可称「急救实相」,以五逆十恶,临终地狱相现,一声十声称名,当即往生极乐故。亦可称「来迎实相」,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故。亦可称「所赞实相」,以六字名号普为六方诸佛所称赞故。当知穷劫赞之,不能尽也!

要之,净土宗义,全以弥陀修德实相(名号果觉全体),而显众生性德实相(授与浊恶众生),全不谈众生自修自证,此是大师所以谈实相也。

大师辨体,正在此重;一部《要解》,此为本源。五乘众生,尽归于此,言:「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诸大菩萨,亦必归此,言:「菩萨万行之司南」;一切法门,尽归于此,言:「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圆收圆超一切法门」、「教海所不能收」;十方国土,尽归于此,言:「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刹网所不能例」;十方诸佛,亦归于此,言:「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而况凡夫,谁不归哉!

三重实相,贯彻无碍;入名号位,以为极归。弥陀因中,乘众生性,超发悲愿:「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已成佛,自证自居名号之位,独称佛中之王,光中极尊;普令诸佛赞其名号,普令众生闻名往生。诸佛以赞名号功德故,入名号位,满足大悲。众生以闻诸佛所赞,信愿持名故,入名号位,究竟解脱。六字之中,众生、弥陀、释迦、诸佛,平等平等,一味一味。呜呼,谁之功哉!谁之恩哉!其犹有不老实称名者,亦复何言!

又大师时代,积弊时久,有人谬解「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以念佛求生西方为心外求法,阻碍念佛;为破邪显正,建立净宗,《要解》亦多涉心性,大义有三:一、心性广大,含十方界,念佛求生,并非心外求法。二、十方国土,皆吾自心,然娑婆乃自心秽,理当厌离;极乐乃自心净,理当欣求。三、心无外故,十万亿土,不出吾心,更仗佛力接引,最易往生,正当速求。由上「非外」、「厌欣」、「易往」三义,不仅所有谬见烟消云散,正尔引人炽燃求生,真可谓慈悲善巧,智辩无碍。

可知大师谈实相为显名号,谈心性为劝往生,此正所谓:「以实相理,念佛求生」;念佛求生,即实相理也。即虽不解实相,不知心性,但能老实称名,悉符实相之理;若以为持名念佛外,别有实相心性可证可悟者,全背往生之道。

三重实相之谈,悬符《安乐集》: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远劫以来应值多佛,何由至今仍自轮回生死,不出火宅?⋯⋯#### 3. 一时

1) 要解:

  时无实法,以师资道合,说听周足名一时。

2) 疏:

  言「一时」者,正明起化之时。佛将说法,先托于时处;但以众生开悟,必藉因缘;化主临机,待于时处。
  
  又言「一时」者,或就日夜十二时、年月四时等。此皆是如来应机摄化时也。
  
  言「处」者,随彼所宜。如来说法,或在山林处,或在王宫聚落处,或在旷野冢间处,或在多少人天处,或在声闻菩萨处,或在八部人天王等处,或在纯凡若多一二处,或在纯圣若多一二处。随其时处,如来观知,不增不减,随缘授法,各益所资。
  • 1) 一代时处为能待,今经时处为所待。示出世本怀故。
  • 2) 由观经时处,释出一代时处,示一代时处入观经时处。
  • 3) 时别、处别。

4. 何故不按记年,而说一时?

  • 1) 由随方,异地不同故。如人间五十年,即四天王天一日;诸方历法不同。
  • 2) 由因缘,通一切时故。师资道合。
  • 3) 由幻感,破流转相故。时间乃人类之错觉。一念三际。无量寿。若一日七日。上尽一形下至十声。
  • 4) 由流通,同佛在世故。灵山一会,俨然未散。今经持名,十方世界普流行故,三愿三生因缘感故,无量寿名断三际故。

5. 法事赞:415

1) 赞教兴

  愿往生,愿往生。
  诸佛大悲心无二,方便化门等无殊。
  舍彼庄严无胜土,八相示现出阎浮。
  或现真形而利物,或同杂类化凡愚。
  分身六道无停息,变现随宜度有流。
  有流见解心非一,故有八万四千门。
  门门不同亦非别,别别之门还是同。
  同故即是如来致,别故复是慈悲心。
  悲心念念缘三界,人天四趣罪根深。
  过现诸佛皆来化,无明业障不相逢。
  惭愧释迦弘誓重,不舍娑婆十恶业。
  稀遇道场闻净土,腾神永逝出烦笼。
  众等伤心共悲叹,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下接高赞云,法事仪规。
  • ② 心无二,悉令众生成佛。等无殊,等为此事,无有差别。
    • 佛常一音演一法,众生心见八万门。众生根性各不同,应机故开八万门。
    • 约佛本意,同;约众生解,别。
    • 有流、三界、人天四趣、罪根深、漏于诸佛、无明业障、十恶业—闻净土,出烦笼。
  • ③ 何故说诸佛?
  • ④ 何故说舍无胜出阎浮?
  • ⑤ 何故说八万四千门?
  • ⑥ 何为同别?
  • ⑦ 释尊出世,随宜广开八万四千法门,目的在悲念十恶罪根众生,劝归净土。此亦诸佛本怀。众等唯一出路。如我今者赞叹⋯⋯东方亦有⋯⋯
  • ⑧ 以出世本怀,释「如是我闻」。是真如是我闻,所闻深远。
  • ⑨ 与疏意趣全同。

2) 赞教主

  愿往生,愿往生。
  释迦如来成正觉,四十九载度众生。
  五天竺国皆行化,邪魔外道尽归宗。
  天上天下无过佛,慈悲救苦实难逢。
  或放神光遍六道,蒙光触者起慈心。
  或住或来皆尽益,三途永绝断追寻。
  或震大地山河海,为觉萌冥信未深。
  或自说法教相劝,辗转相将入法林。
  法林即是弥陀国,逍遥快乐不相侵。
  众等倾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先随他,后随自。
  • ② 何故说释迦成觉?
  • ③ 何故说四十九载?
  • ④ 何故说五天行化?
  • ⑤ 释迦成佛,一期行化,专在劝归净土。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
  • ⑥ 以一期行化,释「一时佛在」。四十九载皆入今经一时,五天行化端为念佛一事。一代时处,卷归今经。亦同观经,以一代为净土教之化前序,亦发起序。
  • ⑦ 从诸佛到释迦,从无胜到娑婆,入娑婆一期化。如镜头由远至近,广至狭,多至一,聚焦定格于「弥陀国」。

6. 导师赞偈特点

  • 1) 用语,浅白平实。
  • 2) 文法,天然无饰。
  • 3) 意境,宏阔深远。
  • 4) 内容,易读易懂易记,百读不厌,感人至深,信心倍增。
  • 5) 形式,优美大气,雅俗共赏。

7. 证信序 发起序

通常,序有「证信序」与「发起序」。「证信序」是证明此经无误,使人生信的序文;这是一切佛经共通的形式,所以又叫「通序」。「发起序」是某一部经发起因缘的序文,这在每一部经是各别不同的,所以又称「别序」。

如《大经》以释尊五德现瑞,阿难请问而发起。《观经》以阇世兴逆,韦提厌苦求生佛国而发起。本经乃释尊无问自说,只有证信序,没有发起序。另,要解别判。

8. 六成就

证信序中有信、闻、时、主、处、众等六事。此六种条件合起来,才能成立佛之说法,所以叫做「六成就」。经文中,「如是」是信成就,「我闻」是闻成就,「一时」是时成就。

「佛」是主成就,「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处成就,以下是众成就。

此六事,非是佛说,乃是经典结集者说明世尊在当时宣说此经的事实,以令后人相信此经是佛陀金口亲说,非是伪造,证明可信,起尊重心,故成证信序;相比梦定所得、天神所授,皆未足信。

9. 为何一切经首皆有此六事?

佛世经典,皆口口相传,并无记载。根据《大般涅槃经》〈遗教品〉,当世尊将要涅槃时,阿难甚为悲痛,当时阿那律安慰阿难说:「你为何如此愁苦,如来涅槃时间已经到了,你依我语,请问如来四个问题:⋯⋯第四、如来灭后,结集法藏,一切经初安何等语?」世尊回答说:一切经初,当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某方某处,与诸四众而说是经。」

10. 佛为何不自己手写佛经?

11. 今日法会六成就

信:说者仰遵圣教,所信如是;听者信心调柔,能信如是。

闻:
– 听者端视如渴饮,一心入于语义中;闻法踊跃心悲喜,如是之人可为说。
– 始服人身闻正法,由如渴者得清泉;念念思闻净土教,文文句句誓当勤。

时、处、主、众。

12. 行者念佛六成就 ### 第二章 六成就之二(第六成就)

  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
  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那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
  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 (1)比丘 又作苾刍,译解为乞士,上乞于法,下乞于食,以养身心,所以称为乞士。指出家得度,受具足戒之男子。
  • (2) 梵语samgha,具名僧伽,略称僧,译解为和合众。理和,同证无为解脱;事和,身口意见戒利。
  • (3)阿罗汉 梵语arhat之音译,译作应供、应真等。指断尽一切烦恼而得尽智,值得受世人供养的圣者。
  • (4)长老 年长有智慧的出家人之尊称。
  • (5)舍利弗 梵语音译,译解为身子或鹙鹭子。佛十大弟子之一,智慧第一。本来与目犍连尊者共事外道,各有弟子百人,释尊成道后不久,成为弟子,圆寂于释尊入灭前。《小经》以此人为对告众。
  • (6)摩诃目犍连 音译,译解为大采菽。摩诃译为大。神通第一。
  • (7)摩诃迦叶 音译,译解为大饮光。头陀行第一。
  • (8)摩诃迦旃延 音译,译解为大文饰或大不空。论义第一。
  • (9)摩诃俱?罗 音译,译解为大膝。答问第一。
  • (10)离婆多 音译,译为星宿。无倒乱第一。
  • (11)周利槃陀伽 音译,译为净路、边生。根钝仅持一偈,辩才无尽。义持第一。
  • (12)难陀 音译,译解为欢喜。佛亲弟。仪容第一。
  • (13)阿难陀 音译,译解为庆喜。佛堂弟。多闻第一。
  • (14)罗睺罗 音译,译解为覆障。佛子。密行第一。
  • (15)憍梵波提音译,译解为牛王。宿世恶口余报。受天供养第一。
  • (16)宾头卢颇罗堕 音译,译解为不动利根。久住世间受末世供。福田第一。
  • (17)迦留陀夷 音译,译解为黑光。为佛使者,教化第一。
  • (18)摩诃劫宾那 音译,译解为房舍。知星宿第一。
  • (19)薄拘罗 音译,译解为善容。寿命第一。
  • (20)阿那楼驮 音译,译解为离障。佛堂弟。天眼第一。
  • (21)菩萨摩诃萨 摩诃萨(Mahasattva)译为大众生,指行菩萨道济度一切众生的人。与菩萨同义,菩萨摩诃萨指位阶高的菩萨。
  • (22)文殊师利 音译,译解为妙德。法王子是诸大菩萨之别称,菩萨是即将得佛果的人。佛是法王,菩萨相当于法王子。
  • (23)阿逸多 音译,译解为无能胜,弥勒菩萨的字。
  • (24)干陀诃提 音译,译解为香象觉。
  • (25)常精进 Nityodyukta的译解。
  • (26)释提桓因 全名释提桓因陀罗,译解为能天主,即帝释天。忉利天之主,是归依佛法者的护法神。

【文科】

六成就之六,众成就。列举声闻众、菩萨众、诸天。

【译解】

常年随侍释尊左右的高贵僧团弟子,如最著名的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大迦叶尊者等十六大尊者,共一千二百五十位名德尊显的大阿罗汉,文殊、弥勒等许多大菩萨,以及帝释天等无量的天、人,同预法座。

【辩义】

1. 为何先声闻、后菩萨、后杂众?

要解:

  声闻居首者,出世相故,常随从故,佛法赖僧传故。
  菩萨居中者,相不定故,不常随故,表中道义故。
  天人列后者,世间相故,凡圣品杂故,外护职故。

2. 此等声闻菩萨圣众是何资格?

要解:

  本是法身大士,示作声闻,证此净土不思议法,故名为大。
  
  此等常随众,本法身大士,示作声闻,为影响众。今闻净土摄受功德`(皆求往生)`,得第一义悉檀之益,增道损生,自净佛土,复名当机众。
  
  文殊法王子,菩萨众中智慧第一。非勇猛实智,不能证解净土法门,故居初。弥勒当来成佛,现居等觉,以究竟严净佛国为要务,故次列。不休息者,旷劫修行不暂停故。常精进者,自利利他无疲倦故。此等深位菩萨,必皆求生净土,以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不离亲近供养众僧,乃能速疾圆满菩提故。
  
  释提桓因,此云能为主,即忉利天王。等者,下等四王,上等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色、无色无量诸天也。大众俱,谓十方天人八部修罗人非人等无不与会,无非净土法门所摄之机也。
  • ① 诸经列众,凡有四类:发起、当机、影响、结缘。
  • ② 声闻为影响众,复当机众。
  • ③ 证圣道,而解净土。
  • ④ 证解与信解。先证后解,由证入解。即信即解,仗佛力故。
    • 信解行证(圣道证)—证解信行—证(净土证)
    • 悟后不念弥陀,管保老兄未悟。
  • ⑤ 念佛人,信则智同文殊,生则位同弥勒,任运进道不休息,自利利他常精进。
  • ⑥ 大菩萨求生,二十二愿之益。文殊、普贤愿生偈。
  • ⑦ 摄机之广,下从凡夫,上至等觉。

3. 法事赞

1) 声闻众

  愿往生,愿往生。
  如来教法元无二,正为众生机不同。
  一音演说随缘悟,不留残结证生空。
  或现神通或说法,或服外道灭魔踪。
  自利一身虽免缚,悲心普益绝无功。
  灰身灭智无余证,二万劫尽复生心。
  生心觉动身还现,诸佛先教发大乘。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元无二,成佛一实大教。由机见差别。
  • ② 既等二万大劫,何如早生净土。

2) 菩萨众

  愿往生,愿往生。
  菩萨大众无央数,文殊师利最为尊。
  发大慈悲行苦行,不违弘愿度众生。
  或现上好庄严相,或现上好庄严身。
  含灵睹见皆生喜,为说妙法入真门。
  十方佛国身皆到,助佛神化转法轮。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3) 杂类众

  愿往生,愿往生。
  佛与声闻菩萨众,同游舍卫住祇园。
  愿闭三途绝六道,开显无生净土门。
  人天大众皆来集,瞻仰尊颜听未闻。
  见佛闻经同得悟,毕命倾心入宝莲。
  誓到弥陀安养界,还来秽国度人天。
  愿我慈悲无际限,长时长劫报慈恩。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同一声闻,先明其实,当机众;后明其权,影响众。或有先证小果,后由大观二经信入净土,今则与佛同游开净土门,即是自信教人信。
  • ② 先约众生机不同,随缘悟,故有三乘教法。后明如来无二一音教法正在净土一佛乘。乃是五乘齐入之一佛乘,非仅会三归一之一佛乘。
  • ③ 人天正为当机,大悲救凡故。
  • ④ 听未闻。前已说过大观二经,岂皆未闻?三经一体。前兼方便。
  • ⑤ 同得悟。愿生净土、不退成佛为悟。人天同。凡圣同。
  • ⑥ 净土菩提心。先生后还。入净出秽。慈悲无限。长劫报恩。
  • ⑦ 众等伤心、众等倾心、众等回心,是皆净土所收机,无不乐求往生也。

4. 净土法门摄机

1) 大经

  • ① 十方众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第十八愿)
  • ②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庄严经)
  • ③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大阿弥陀经)
  • ④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庄严经)
  • ⑤ 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其有众生值斯经者,随意所愿,皆可得度。

2) 观经

  • ① 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 ② 如来今者,为未来世一切众生为烦恼贼之所害者,说清净业。
  • ③ 若佛灭后,诸众生等,浊恶不善,五苦所逼,云何当见彼佛国土。
  • ④ 为未来世一切众生,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

3) 小经

  • ① 为五浊恶世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4) 导师

  • ①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 ② 但为常没众生。
  • ③ 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 ④ 今时善恶凡夫,同沾九品,生信无疑,乘佛愿力,悉得生也。
  • ⑤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 ⑥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 ⑦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 ⑧ 信知自身是具足烦恼凡夫,善根薄少,流转三界,不出火宅;今信知弥陀本弘誓愿,乃称名号,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乃至一念无有疑心,故名深心。
    上包等觉,下含逆谤。凡夫为本,圣人为旁。

5. 为何千二百五十比丘僧常随于佛?

疏:66

  1) 问曰:一切经首,皆有此等声闻,以为犹置,有何所以?
  
  答曰:此有别意。云何别意?此等声闻,多是外道。
  
  如《贤愚经》(卷二意)说:优楼频螺迦叶,领五百弟子,修事邪法。伽耶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那提迦叶,领二百五十弟子,修事邪法。总有一千,皆受佛化,得罗汉道。其二百五十者,即是舍利、目连弟子,共领一处,修事邪法,亦受佛化,皆得道果。此等四众,合为一处,故有千二百五十人也。
  
  2) 问曰:此众中亦有非外道者,何故总标?
  
  答曰:如经中说,此诸外道,常随世尊,不相舍离。然结集之家,简取外德,故有异名。是外道者多,非者少。
  
  3) 又问曰:未审此等外道,常随佛后,有何意也?
  
  答曰:解有二义:一就佛解,二就外道解。
  
  就佛解者:此诸外道,邪风久扇,非是一生;虽入真门,气习犹在;故使如来知觉,不令外化,畏损众生正见根芽,恶业增长,此世后生,不收果实。为此因缘,摄令自近,不听外益。此即就佛解竟。
  
  次就外道解者:迦叶等意,自唯旷劫,久沈生死,循还六道,苦不可言;愚痴恶见,封执邪风,不值明师,永流于苦海。但以宿缘有遇,得会慈尊,法泽无私,我曹蒙润。寻思佛之恩德,碎身之极惘然,致使亲事灵仪,无由暂替。此即就外道解竟。
  
  4) 又问曰:此等尊宿,云何名「众所知识」?
  
  答曰:德高曰尊,耆年曰宿。一切凡圣,知彼内德过人,识其外相殊异,故名众所知识。

6. 今经发起因缘。

有二:

一以释尊无问自说,为释尊自发起。出世本怀故,不待他人发起。即是释尊自开净土门。如上偈。

  佛与声闻菩萨众,同游舍卫住祇园。
  愿闭三途绝六道,开显无生净土门。

要解:

  佛智鉴机无谬,见此大众应闻净土妙门而获四益,故不俟问,便自发起。
  净土妙门,不可思议,无人能问,佛自唱依正名字为发起。
  一以释尊一代说法,为发起净土法门之前方便,即以一代圣教为今经之发起,故不别存发起序。亦如上偈。又如疏以「如是我闻」一句证信,余别立「化前序」,亦属发起,今经亦可同之。

虽有二义,归于一义。

7. 要解、导师皆以今经为佛自发起,有无差别?

二皆妙释,若欲比较,自有远近、广狭、深浅、隐显之别。

《要解》以「从是西方」为发起,导师以「一时佛在」为发起。

《要解》发起,近在今会;导师发起,远亘一代。

《要解》发起,限于数语;导师发起,博及诸经。

《要解》发起,唯局释尊,显其孤高,弟子不及;导师发起,旁括圣众,明主伴一体,共为一大事因缘。

《要解》发起,为导师发起之末,故入正说。

《要解》发起,已是妙说,超乎诸家;导师发起,深入佛智,究明佛心。 ###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一章 赞极乐净土

第一节 略赞

【大意】

大略称赞极乐净土的依报与正报。依报是净土的环境,国土、宝池、宝树等。正报是净土的主人,即阿弥陀佛。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文科】

对极乐净土的大略赞叹。

【译解】

那个时候,释尊主动亲切地呼唤着上首大弟子舍利弗的名字,说道:舍利弗啊!从这个世界一直往西,正过十万亿诸佛国土,那里有一个清净庄严的世界,叫做极乐!极乐国土的佛,号为阿弥陀,现在正在为其国的众生宣说佛法。

【辩义】

1. 何故特告舍利弗?

要解:

  净土法门,三根普摄,绝待圆融,不可思议。圆收圆超一切法门,甚深难信。故特告大智慧者,非第一智慧,不能直下无疑也。
  • 1) 绝待,绝诸对待,无凡圣、善恶、染净等一切分别,时人论净土法多在对待中。
    • 圆融,法体本自圆融,故使越专越圆,越圆越专;非机情使之圆融,机情唯割裂破碎之。
    • 不可思议,时人论净土法,皆落思议。
    • 圆收圆超,念佛外无有别法可得。若念佛外有别法,岂称圆收、圆超。
  • 2) 但能直下无疑,悉皆第一智慧。乃是辗转无疑,皆称智慧。
  • 3) 无论凡圣,仰信佛言为本,非凭自智为能。
  • 4) 非以行人之智愚论能信不能信,而以信不信知其智愚。
  • 5) 信者皆是智者,不信皆是愚夫。
  • 6) 明信佛智,为得大利。疑惑佛智,为失大利。
  • 7) 缘深即信深,信深即智深。

2. 十万亿土之范围?

  西方者,横亘直西,标示现处也。十万亿者,千万曰亿,今积亿至十万也。佛土者,三千大千世界,通为一佛所化。且以此土言之,一须弥山,东西南北各一洲,同一日月所照,一铁围山所绕,名一四天下。千四天下名小千世界,千小千名中千世界,千中千名大千世界。过如此佛土十万亿之西,是极乐世界也。
  • 1) 今日天文学概念,一有众生恒星系为一小世界。
  • 2) 须弥山、铁围山。佛教宇宙观,或随顺古说,或圣眼所见,不必与现代天文学尽同。

3. 问:何故极乐在西方?

  **答:**此非善问。假使极乐在东,汝又问何故在东,岂非戏论。况自十一万亿佛土视之,又在东矣,何足致疑。
  • 1) 《安乐集》义推:日出处名生,没入名死。藉于死地,神明趣入,其相助便。
  • 2) 太空茫茫,本无东西。为逆生死流。人类共业,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 3) 《论》: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4. 要解判弥陀佛土之位格

  佛土有四,各分净秽。
  凡圣同居土,五浊重者秽,五浊轻者净。
  方便有余土,析空拙度证入者秽,体空巧度证入者净。
  实报无障碍土,次第三观证入者秽,一心三观证入者净。
  常寂光土,分证者秽,究竟满证者净。
  今云极乐世界,正指同居净土,亦即横具上三净土也。
  佛有三身,各论单复⋯⋯
  今云阿弥陀佛,正指同居土中示生化身,仍复即报即法也。
  • 1) 依通途自力修证教理。
  • 2) 一往竖别,再往横具。

5. 要解极乐同居之含义。

  1) 同居众生,位不退,圆证三不退;生同居,横生上三土。
  2) 同居净土横具上三净土。
  3) 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
  4) 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
  5) 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
  6) 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同尽无明,同登妙觉。
   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
   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7) 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8) 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 1) 随通而判,依别而显。
  • 2) 先随他显自力深浅,再随自彰佛力圆超。
  • 3) 三圆:圆证、圆净、圆受。三圆,归于一。一念同时,圆融圆满。
  • 4) 三横:横具、横生、横超。不竖,无次第;同时,当下;佛力。
  • 5) 三超:横超、超尽四十一因位、超出十方。超因超果。竖超非超,横超真超。如虫出竹。
  • 6) 四同:持名善根福德同佛、同以无漏不思议业、同尽无明、同登妙觉。同因同果同佛。正定业,阿弥陀佛大愿业力。
    • 分别融,次第融,时劫融,因果融。
  • 7) 二俱:一切俱是、一切俱非。
  • 8) 二不: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 9) 三无: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
  • 10) 原因何在?心性(尤通),持名、佛愿(正别)。玄会导师「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 11) 三无二不,明诸宗教理无法解释弥陀净土法门。三圆三横三超四同,不得已借通途名相强说,而又欲突破其限,委屈艰辛,又谁知哉。何如导师直判报土、涅槃界,明「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无量玄关,一语道破,千万葛藤,一刀斩绝。惜乎藕益大师未见导师妙判。庆哉我等今日得闻得遇,如日出雾散,生无上信心。

6. 善导系判极乐是报非化

1) 论: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入一法句,真实智慧无为法身。
  第一义谛妙境界相。莲花藏世界。

2) 论注:

  安乐是菩萨慈悲正观之所由生,如来神力本愿之所建。
  胎卵湿生,缘兹高揖;业系长维,从此永断。
  续括之权,不待劝而弯弓;劳谦善让,齐普贤而同德。
  胜过三界,抑是近言。32

3) 安乐集 13

  问曰:今现在阿弥陀佛是何身?极乐之国是何土?
  答曰:现在弥陀是报佛,极乐宝庄严国是报土。然古旧相传,皆云阿弥陀佛是化身,土亦是化土,此为大失也。今依《大乘同性经》,净土中成佛者悉是报身。
  无量寿国是其报净土。由佛愿故,乃该通上下。致令凡夫之善并得往生。由该上故,天亲龙树及上地菩萨亦皆生也。

4) 观经疏 51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也?
  答曰:是报非化。云何得知?
  如《大乘同性经》(卷下意)说:「西方安乐阿弥陀佛,是报佛报土。」
  又《无量寿经》云:「法藏比丘,在世饶王佛所,行菩萨道时,发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今既成佛,即是酬因之身也。
  又《观经》中,上辈三人,临命终时,皆言:阿弥陀佛,及与化佛,来迎此人。然报身兼化,共来授手,故名为与。以此文证,故知是报。

5) 法事赞

  果德涅槃常住世
  
  一坐无移亦不动
  
  极乐无为涅槃界
  
  此是弥陀悲愿力无衰无变湛然常 422
  
  无漏无生还即真证得无为法性身 427
  
  极乐庄严出三界人天杂类等无为 428

7. **问:唯报非化与天台判四土之差别?**

答:一依弥陀愿力,一依众生修断。

8. 问:何故需论报化?

  • 一、彰弥陀愿力。
  • 二、显往生胜益。大义门成就。五乘齐入。即证法性。
  • 三、明不论垢障。别意弘愿,全非通途。
  • 四、显往生易得。

疏: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9. 问:弥陀报土与诸佛报土有无优劣?

一、平等。

略引七文:

  • 1)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 2)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 3) 十方诸佛国,尽是法王家。516
  • 4) 一一佛土皆严净,亦如极乐无殊异。556
  • 5) 本国他方亦无二,悉是涅槃平等法。
  • 6) 诸佛智慧亦同然,到处尽是法王家。568
  • 7) 一到弥陀安养国,元来是我法王家。559

即有四义:

  • 1) 依报庄严等。
  • 2) 正报佛果等。
  • 3) 生后契入等,非此界即等。
  • 4) 虽等而以弥陀为法王,极乐称本国。念弥陀即念诸佛,生极乐即生十方。不可反倒。

二、优劣。

略引三文:

1) 疏

  问曰:十方诸佛,断惑无殊;行毕果圆,亦应无二。何以一种净土,即有斯优劣也?
  
  答曰:佛是法王,神通自在;优之与劣,非凡惑所知。隐显随机,望存化益,或可故隐彼为优,独显西方为胜。111

2) 疏

  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有此因缘,致使如来密遣夫人别选也。112

3) 法事赞

  一切佛土皆严净 凡夫乱想恐难生
  如来别指西方国 从是超过十万亿

即有三义:

  • 1) 故隐独显义。
  • 2) 别愿所成义。
  • 3) 摄凡不摄义。

如上三义,以别愿为根本。先义从容,犹通诸佛;望存化益,即指别愿。后义摄凡,亦因别愿。

10. 问:报土是否天台实报庄严土?

答:不尔。天台实报土通诸佛报,非摄凡报。 ## 第三篇 正宗分

11. 现在说法 释尊托孤

此经可谓释尊托孤遗言,令人感泣。

我不久将入涅槃,彼佛寿命无量,永远现在说法,极乐无忧;今将五浊众生、吾之苦儿托彼弥陀,指诣净邦,方慰吾心。

法华:

  今此三界皆是我有,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而今此处多诸患难。

要解:

  今现在说法者,简上依正二有,非过去已灭,未来未成,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12. 彼佛现在说法,此土得闻否?

闻名字、密闻、观成得闻。

他方国土,闻我名字。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此想成时,行者当闻水流光明,宝树众鸟,皆说妙法。出定入定,恒闻妙法。

佛以三轮说法,众生若常念佛,即六事成就,有亲近增上三缘,三业不离,冥熏密益,增福开慧。

13. 言略意周

复次二有现在,劝信序也;世界名极乐,劝愿序也;佛号阿弥陀,劝持名妙行序也。

复次阿弥序佛,说法序法,现在海会序僧。佛法僧同一实相,序体;从此起信愿行,序宗;信愿行成,必得往生见佛闻法,序用;唯一佛界为所缘境,不杂余事,序教相也。言略意周矣。

语虽简短,含摄全经,此后经文依此展开。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预示要劝我们去往生;

「有世界名极乐」,预示往生的地方;

「佛号阿弥陀」,预示往生的方法;

「现在说法」,预示往生后的闻法证果。

14. 法事赞 凡圣同悟

  愿往生,愿往生。
  人天大众皆围绕,倾心合掌愿闻经。
  佛知凡圣机时悟,即告舍利用心听。
  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
  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
  七宝庄严最为胜,圣众人天寿命长。
  佛号弥陀常说法,极乐众生障自亡。
  众等回心愿生彼,手执香华常供养。
  • 1) 尔时与一时。
  • 2) 圣者舍利、文殊,何亦说悟?圣道悟,入净土悟。非所测故,莫能究故,如生盲故。
  • 3) 所悟为何?悟入佛知见。悟弥陀智愿海。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凡夫一称成佛。
  • 4) 凡圣同机、同时、同悟。唯佛知,余不知。
  • 5) 用心听,殷重劝也。
  • 6) 以恒常说法,释现在说法。

15. 舍利弗与弥勒

弥勒菩萨位尊补处,然而在《无量寿经》中释尊对弥勒菩萨这样说:

  弥勒当知,汝及十方诸天人民、一切四众,永劫以来,辗转五道,忧畏勤苦,不可具言。乃至今世,生死不绝,与佛相值,听受经法,又复得闻无量寿佛,快哉甚善!吾助尔喜。
  汝今亦可自厌生、死、老、病痛苦,恶露不净,无可乐者。宜自决断,端身正行,益作诸善,修己洁净,洗除心垢。言行忠信,表里相应。人能自度,转相拯济。精明求愿,积累善本。虽一世勤苦,须臾之间,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长与道德合明,永拔生死根本。无复贪、恚、愚痴、苦恼之患。欲寿一劫、百劫、千亿万劫,自在随意,皆可得之。无为自然,次于泥洹之道。汝等宜各精进,求心所愿;无得疑惑中悔,自为过咎,生彼边地,七宝宫殿,五百岁中,受诸厄也。

完全把弥勒菩萨当作一个普通的生死凡夫在劝导。

同样,在本经中,舍利弗尊者也隐去了圣者的光辉,被释尊当作五浊恶世众生的代表来呼唤。这一方面说明此净土念佛法门之高超,泯灭一切圣凡差别,所谓「五乘齐入」;同时也是借弥勒因位之极、舍利弗智慧第一的身份,普向愚恶凡夫传达此净土大智无上法门。

法事赞:

  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
  我等闻之心髓痛,誓愿顿舍世间荣。

16. 无问自说之经

佛经一般都是佛应弟子的请求发问而说的,但本经是释尊在无人发问的情况下,自开金口而说,称为「无问自说」的经典;而且整个说法过程中,都没有一句弟子的发问或插言,纯粹都是佛说。

17. 为什么今经无弟子发问?

因为本经是释尊以及十方诸佛宣说赞叹阿弥陀佛的经典,完全是「佛说佛的事」,完全是佛的境界,弟子们即使是文殊菩萨的智慧,也一无所知,当然也就没有人能问得出来。

《大经》:

  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要解: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 第三篇 正宗分

18. 为什么无人请问,佛也要宣说此经?

因为这一部经典太重要了。略有几点:

一、这是一部释尊出世本怀的经典。释尊来此五浊恶世成佛的目的,就是要说这一部经,但这一部经太难说,太难信,说的机缘一直没有成熟;为了要说这一部经,释尊成佛以来以几十年的时间,讲说种种法门,调化众生的根机,做为前期的准备,现在机缘终于成熟了,所以即使没有人问,释尊自己也要把它开说出来。如上偈。亦如经文: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二、这是一部「令五浊恶人当生成佛」的经典。这个法门之所以难说难信,就在于能让五浊恶人当生成佛,有这样的利益,所以即使没有人问,释尊也要自己说出来。如同下面经文释尊自己说: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释尊既然以佛眼亲见念佛法门的利益,能令五浊恶人往生成佛,所以不等人问,大慈大悲心也要主动地宣说这部经。

法事赞:

  佛知凡圣机时悟,即告舍利用心听。

莲池:

  良由此经,救世最急,不俟请故。末世众生,根钝障深,解脱禅定,甚难可得。佛以大悲,出此一门,横截生死,急救众生,唯恐不及,故不待请。譬如有人,卒患恶疡,命在呼吸;比有良方,依之修制,延缓日时,药未及成,命已先殒。现有成药,入口即活。有仁心者,即应速与,尚何俟其礼聘殷勤,然后投剂?佛救众生,意亦如是。
  
  现前众生,乐着生死,不求出离,自能发起佛之大悲,说此经故。

要解:

  说者,悦所怀也。佛以度生为怀,众生成佛机熟,为说难信法,令究竟脱,故悦也。

三、这是一部「净土三经总结定论,汇归弥陀本愿」的经典。念佛往生法门虽然在《无量寿经》及《观经》当中说过,但那两部经三辈九品文中,也顺带说了念佛以外其他的杂行往生方法,这固然有利于引导原来修行其他法门的众生进入净土法门,但也有人不知净土法门真实之义,反而执着杂行,看轻念佛,这样往生就困难了。好在经过三辈九品的引导,众生求生极乐净土的信心已经建立,现在有必要进一步显明专修念佛,汇归弥陀本愿,做为净土三经的总结定论,普令有缘众生都能乘佛愿力,往生极乐报土。所以释尊在说毕《无量寿经》及《观经》之后,又无问自说了这一部《阿弥陀经》。

四、这是一部诸佛证诚的经典。《无量寿经》及《观经》虽然也说了念佛,但没有说到诸佛证诚,为了显明诸佛证诚,发起一切众生的信心,释尊无问自说了这一部《阿弥陀经》。

19. 何故别指西方劝往生?

一、胜。弥陀净土于诸佛净土中最超最胜。

  • 1) 摄凡胜。
  • 2) 庄严胜。
  • 3) 得益胜。
  • 4) 本愿胜。
  • 5) 因行果报胜。

二、易。弥陀净土比诸佛净土容易往生。

三、缘深。阿弥陀佛与此界众生缘深。

四、为令众生专心有在。

五、一即一切。念弥陀,即遍念无量佛;生西方,即遍生诸佛国。

1) 法事赞:

  一切佛土皆严净凡夫乱想恐难生
  如来别指西方国从是超过十万亿
  七宝庄严最为胜圣众人天寿命长
  佛号弥陀常说法极乐众生障自亡

2) 法事赞:

  诸佛境界,唯佛能知;国土精华,非凡所测。三身化用,皆立净土,以导群生;法体无殊,有识归之得悟。但为凡夫乱想,寄托无由;故使释迦诸佛,不舍慈悲,直指西方十万亿刹,国名极乐,佛号弥陀,现在说法。其国清净,具四德庄严,永绝讥嫌,等无忧烦。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何意然者?乃由弥陀因地,广弘四十八愿;以佛愿力,五逆之与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383

3) 观经疏:

  十方佛国,并悉精华;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111
  
  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
  有此因缘,致使如来密遣夫人别选也。

4) 往生礼赞:

  问曰:一切诸佛,三身同证,悲智果圆,亦应无二;随方礼念,课称一佛,亦应得生。何故偏叹西方,劝专礼念等,有何义也?
  答曰: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5) 安乐集:

  阿弥陀佛与观音、大势至,先发心时,从此界去,于此众生偏是有缘,是故释迦处处叹归。
  • ① 大经:此二菩萨于此国土修菩萨行,命终转化,生彼佛国。
  • ② 观经:此二菩萨助阿弥陀佛,普化一切。
  • ③ 疏:弥陀、观音、势至等,宿愿缘重,誓同舍恶,等至菩提,影响相随,游方化益。

6) 要解:

  **问:**何不遍缘法界?
  **答:**有三义。令初机易标心故,阿弥本愿胜故,佛与此土众生偏有缘故。
  盖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缘之所在,恩德弘深,种种教启,能令欢喜信入,能令触动宿种,能令魔障难遮,能令体性开发。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若世出世,悉不可思议。尊隆于教乘,举扬于海会,沁入于苦海,慈契于寂光,所以万德钦承,群灵拱极。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浅位人便可决志专求,深位人亦不必舍西方而别求华藏。若谓「西方是权、华藏是实,西方小、华藏大」者,全堕众生遍计执情。以不达权实一体、大小无性故也。

7) 灵峰宗论:

  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多指归极乐者,略有四意:
  一者阿弥陀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乃至穷村僻坞,若男若女,若长若幼,若智若愚,无不知称阿弥陀佛名者。
  二者法藏比丘愿力胜故。诸佛果德虽实平等,因中愿力任运摄生,无差别中有差别故。
  三者令人系念得专心故。若不专叹,则众生既欲生西,又欲生东,心无一定,净业难成。所以十方诸佛,同出广长舌相,赞此一门,令人专忆。
  四者阿弥陀佛即法界藏身,极乐世界即莲花藏海。故见一佛,即为见无量佛;生一土,即为生无量土;念一佛,即是念一切佛,即为一切佛所护念。以法身不二故,生佛不二故,能念所念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因该果彻,更无二故。余如净土经论广明,不能备述也。

20. 何故指方立相?

心包太虚。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为摄下凡故。净土三经,多皆指方立相,指出极乐之方位处所,言立依正之庄严境相。

疏言:

  今此观门等,唯指方立相,住心而取境,总不明无相离念也。
  如来悬知末代罪浊凡夫,立相住心,尚不能得;
  何况离相而求事者,如似无术通人,居空立舍也。### 第三篇 正宗分

21. 指方立相与无相离念

佛教法门修持,所证真如是一,入手方便不同,大分为二:一平等门,二差别门。圣道证悟是平等门,无方无相;净土往生是差别门,指方立相。

二门比较,圣道门悟平等理,破分别执,逆凡情故,必须是圣人根机才能修习;然而道理纵然悟到极处,至其修证,仍然是烦恼分分断,惑习分分除,功德分分满,果位分分证,虽说平等,还有差别。这是因为自力所限。

净土门不需悟平等之理,不必破我见执着,直接就凡夫分别取舍心境之上,劝厌秽欣净,离苦得乐,巧顺凡情故,任何人都可以修持;虽然在凡夫份上不离妄想分别,一旦往生,则顿证无生,位超十地,入佛境界,同佛受用,从有相而巧入无相,即事求而顿证极理,这是因为仰仗佛力的缘故,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所以,圣道门下手难而证果仍渐,净土门下手易而证果极顿极高。人们都认为圣道法门无方无相为高妙,不知道净土法门指方立相更为高妙。

22. 空与有

性空相有,真空妙有。不空不有,即有即空。越空越有,越有越空。全空全有,全有全空。

圣道自力,空门入有;净土他力,有门证空。

我须空,佛须有。

1) 维摩经: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

2) 大经:

  通达诸法性,一切空无我;专求净佛土,必成如是刹。

3) 论注:

  如冰上燃火,火猛则冰解,冰解则火灭。
  彼下品人,虽不知法性无生,但以称佛名力,作往生意,愿生彼土。
  彼土是无生界,见生之火自然而灭。

4) 要解

  复次世界及佛皆言有者,具四义:
  的标实境,令欣求故;
  诚语指示,令专一故;
  简非干城阳焰,非权现曲示,非缘影虚妄,非保真偏但,破魔邪权小故;
  圆彰性具,令深证故。

5) 莲池大师疏钞:

  求生净土,乃悟无生,入有得空,即凡成圣。
  • ① 圣凡不同。
  • ② 顺逆不同。
  • ③ 巧拙不同。强夺,置换。小儿玩具。
  • ④ 难易不同。
  • ⑤ 险夷不同。宁着有见有须弥山,不许空见如芥子许。恶取空。但空。

无上依经:

  若有人执我见如须弥山大,我不惊怪,亦不毁呰。
  增上慢人执着空见,如一毛发作十六分,我不许可。

23. 理与事

理性、理体,事实、事相。亦称性相。理事圆融,理事无碍。

安乐集:

  理深解微。

般若性空之理,八不中道之理,平等实相之理,法界圆融之理,万法唯心之理,见性成佛之理,众生佛性之理。

圣道偏理性,多以理夺事,尤其禅宗;为分别取相凡夫,必夺此间无常变灭事相,方悟平等无差之理,故所夺之事为此间凡夫取着之事,而非净土称性功德庄严。以理废事之害。

净土重事相,其事乃称性功德庄严之事,真正理事圆融,故触其事,一一皆悟平等妙理。六识纵横自然悟,不假思念一念功。

净土三经皆平铺直述,赞叹净土功德庄严,鲜谈玄妙理性。全理成事,全事即理,乃至高无上境界。

疏:

  理事相应,定散随机。

要解:

  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

平淡之处更见神奇。比如药理与服药,飞机原理与乘飞机,电路原理与直接看电视。

  • 1) 平等与差别
  • 2) 空与有
  • 3) 理与事
  • 4) 分别不分别
  • 5) 执着不执着
  • 6) 取舍不取舍
  • 7) 苦乐与迷悟
  • 8) 智慧与慈悲

皆有圣凡、难易、险夷不同。

24. 横超三界

净土法门号称「横超三界」,这从本经开篇,释尊金口宣说的第一句,就已经显示出来。「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陡然将我们从烦恼纷扰、狭隘逼促的三界,引向十万亿佛土之外,如鸟出樊笼一般,心情从未有过的舒展、开阔;而丝毫不说三界渐次修断之事。《安乐集》引释《无量寿经》「横截五恶道」之文,说:

  若依此方修治断除,
  先断见惑,离三途因,灭三途果;
  后断修惑,离人天因,绝人天果。
  此皆渐次断除,不名横截。
  若得往生弥陀净国,娑婆五道,一时顿舍,故名横截。

25. 唯信能入

本经一开篇就直接宣说佛的果地境界,佛之净土、佛之名号,全经只是释尊和诸佛交相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劝众生称名往生,不涉三界因果之近事,不说十地修证之方便,境界之高,等觉菩萨不能插一言,唯佛与佛乃能究竟。

因为全体是佛境界,从始至终,释尊都是平铺直叙,直接宣明事实,凡夫只能仰信接受,随闻随信,唯信能入。

闻「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极乐」,即如是信;闻「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也如是信;闻彼国「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也如是信;闻「凡夫执持名号,即得往生」,也如是信。所以,经文一开始说「如是我闻」,最后说「欢喜信受」;中间所有与会大众,从人天凡夫,到高级菩萨,统统杜绝拟议,抛却思虑,而平等信入。此信广大平等,没有高下,凡愚不减,圣智不增,与知识、学问、智慧、修证无关;所有知识、学问、智慧、修证,入此信门,统统抛弃;唯此信是真知、真学、真智、真证,非九界自力所拟故,明信佛智故。###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节 广赞

【大意】

对极乐依正二报的详细赞叹,分为二项。

第一项称赞依报 先解释极乐名义,次述宝树、宝池、花雨、大地,其次说鸟风发出说法的音声,最后结说彼国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第二项称赞正报 先以光明无量、寿命无量解释阿弥陀佛名,次说成佛以来已经十劫,然后称赞圣众之德,最后列举往生彼国者之果报,与人数之众多。

第一项 依 报

  舍利弗!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文科】

赞叹依报,分成四段。这是第一段,解释国土名。

【译解】

舍利弗啊!你知道那个国土为什么叫做极乐吗?因为那里的众生,没有生、老、病、死四苦,也没有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以及其他种种的苦,而纯净享受无量法喜法乐,所以国名叫「极乐」。

【辩义】

1. 依报次第

首先解释极乐名义,名能摄德,总括无余故;然后例举庄严功德,以德显名,名实相符故。

解释极乐名义,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是极乐世界本质性的定义,一切功德庄严不出其外,都在其中。

接下来举例说明「但受诸乐」是怎样的乐,大分三段:

先总体赞叹极乐世界大环境的清净庄严;

再具体说明往生人莲花化生小环境的清净庄严;

再说明往生人莲花化生之后,受用、供佛、闻法的快乐生活。

次序正同我们随佛往生之后所亲身经历的状况,其中含藏着释尊欲劝我们「愿生彼国」的深深慈悲。

2. 略说净土信愿行

要解:

  正宗分三:
  初广陈彼土依正妙果以启信。
  二特劝众生应求往生以发愿。
  三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信愿持名,一经要旨。信愿为慧行,持名为行行。
  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
  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故慧行为前导,行行为正修,如目足并运也。

1) 信愿即是大智慧,持名即是大修行。

二句名言。

全由信愿者,全仗佛力;全由持名者,不必他修也。

示仗佛力之方,亦信愿所归,又方便摄归专念。

2) 深浅有四:

  • ① 工夫。如事理一心等。
  • ② 数目。如《观念法门》每日三万声上品上生。
  • ③ 信心。如大经,明信佛智化生,疑惑佛智胎生。疑重则处胎久,品位下。
  • ④ 自他。凡心自力为浅,佛智愿力为深。

      弥陀智愿海,深广无涯底。尔时闻一念,皆当得生彼。
      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⑤ 信入佛力,即深即浅,非深非浅,深亦是浅,浅亦是深;冥灭一切差别,不坏一切差别。

3) 信的内涵。

机法二种深信。事理、因果、自他,六信。

信极乐乃弥陀救我之宝所,种种庄严已成就。

信名号乃弥陀救我之功德,无量光寿已圆满。

信圣众乃先获救度之法侣,清净海众已往生。

信我称名,必生极乐,入彼海会,同佛光寿。

信──称名必生。

4) 信愿行之关系。

一体互含。佛力成就。

信,称名必得生。

愿,称名必生之净土。

行,称必生之名号。

① 因愿一体。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② 果号一体。六字释。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③ 要解: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
  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
  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3. 要解

  众生是能受用人,等觉以还皆可名,今且约人民言,以下下例上上也。
  娑婆苦乐杂。其实苦是苦苦,逼身心故。乐是坏苦,不久住故。非苦非乐是行苦,性迁流故。彼土永离三苦,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一往分别:
  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
  方便体观巧,无沉空滞寂之苦,但受游戏神通等乐。
  实报心观圆,无隔别不融之苦,但受无碍不思议乐。
  寂光究竟等,无法身渗漏,真常流注之苦,但受称性圆满究竟乐。
  然同居众生,以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故,圆净四土,圆受诸乐也。
  复次极乐最胜,不在上三土,而在同居。良以上之则十方同居逊其殊特,下又可与此土较量。所以凡夫优入而从容,横超而度越。佛说苦乐,意在于此。
  • 1) 一往分别,再往无别,更往特别。
  • 2)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 3) 同凡,故易往。同圣,故横超。
  • 4) 优先、容易、安稳、笃定。易行,安乐,佛力,顿速。

4. 法事赞

  佛号弥陀常说法,极乐众生障自亡。
  • 1) 何故连属上段?
  • 2) 何故以障释苦?
    • 极乐众生以有障佛道为苦,无障碍佛道为乐,如七地沉空难等。
  • 3) 何故未释但受诸乐?

障自亡,佛自成。十地愿行自然彰。

5. 何故《观经》说极乐度苦?

疏:

  问曰:《弥陀经》云:「彼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何故此经,分身说法乃云度苦者,有何意也?
  
  答曰:今言苦乐者有二种:一者三界中苦乐,二者净土中苦乐。
  言「三界苦乐」者:苦则三途八苦等,乐则人天五欲、放逸系缚等乐;虽言是乐,然是大苦,毕竟无有一念真实乐也。
  言「净土苦乐」者:苦则地前望地上为苦,地上望地前为乐;下智证望上智证为苦,上智证望下智证为乐。此例举一可知也。
  今言「度苦众生」者,但为进下位令升上位,转下证令得上证,称本所求即名为乐,故言「度苦」也。若不然者,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毕竟常住,离于分段之生灭,更就何义名为苦也?

1) 极乐无众苦者,既无三界之苦,亦无下证转上证之障;即是第二十二愿成就,超出常伦诸地行,现前修习普贤德。若他方净土,纵无三界之苦,容有转证之障,以此为苦,故华严海众、十方菩萨皆求生极乐,以求疾成佛道。

2) 问:若无者,何故须势至度苦众生?
答:正由佛菩萨一切依正庄严皆悉说法度苦,故说无有众苦。如言光处无暗,由念念灭暗故。

6. 问:为什么「无有众苦」一句不作详细说明?

答:略有四点:

  • 一、无故不说。极乐本来没有这些苦,所以不说。
  • 二、知故不说。娑婆众苦,众生亲身经历,不说也知,所以不说。
  • 三、已说故不说。一切诸经是本经的前行基础、发起方便,本经是诸经的结归。娑婆众苦已在其余诸经里都说过了,所以本经不再说。
  • 四、无益故不说。诸经详说种种烦恼业苦以及对治方法,是想让众生依法修行,离苦得乐,而这些浊恶众生靠自力根本做不到,所以释尊在这一部出世本怀经中也就只字不提了。

7. 二种离苦得乐

愿求离苦,愿得安乐,是一切众生的本能,人类的一切行为皆从此出发,但效果甚微。佛法对于众生的利益,正是在于能令众生离虚妄轮回之苦,得真实究竟之乐。

佛法离苦得乐的方法有两种:

一、即苦而离苦。也就是正当处在苦的环境中,却不会受到苦,反而安乐。如观世音菩萨「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好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金刚不坏,在太上老君高温猛火的炼丹炉里,一点也不觉得热,还觉得很清凉,居然在里面睡着了。又像一个人,自身具有解毒的特异功能,处在充满毒气的房间,不仅不会中毒,而且所有毒气一经入孔,立即化为清新甜润的香风。

二、离苦而离苦。也就是离开苦的环境,来到一个没有苦只有乐的环境当中,自然离苦得乐。

两种方法比较,即苦而离苦太困难,只有极少数特殊的人才可以做到;离苦而离苦才是能救一切人离苦得乐的究竟办法。好像一所房子着了火,要离火烧之苦,第一个想到的,当然是冲出来,来到露地,就是再大的火也烧不着了。要避开城市的空气污染,只是靠关好门窗,在房间里洒上空气清新剂,是不能根本解决的,但如果来到林泉树下的大自然环境当中,自然就没有了空气污染。

即苦而离苦,是圣道门的修行方法,所谓「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这只有无生法忍的菩萨才可以做到。离苦而离苦,是净土法门的方法,一旦往生极乐,自然「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圣道门修行,为达到离苦得乐,首先要详细分析众生的身心状况,五阴四大、六根六尘六识、心王心所等等;继而说明烦恼业苦的品类,百二十见惑、八十一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苦五苦八苦无量苦等等;再说明种种对治方法,四谛、十二因缘、三学六度等等;再说明修行时节,多生累劫,难行苦行等等;再说明随所修治达到的果位,罗汉四向四果、菩萨五十一阶位等等。而初果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如此困难;娑婆罪障凡夫,处于五浊五苦之恶世大环境中,欲凭自力,即苦而离苦,根本不可能,只能是随业流转,种种烦恼业苦剪不断、理还乱,越来越多,无穷无尽。导师言:烦恼恶障,转转增多。大经说: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来到本经,这一些统统不讲,只一句话:「无有众苦」,一切烦恼业苦就一扫而尽,好像大风吹散云雾一样轻松干净;再一句「但受诸乐」,无量法喜,一切安乐,顿时拥有,如同太阳初升,大地一时照明,普同金色。净土法门之高超、顿速,于此可知。

8. 佛教的苦乐观

1) 人生是苦。苦集灭道。

2) 苦能启觉。乐多废道。苦恼的人有福了。厌苦缘。

维摩诘所说经:

  一切烦恼,皆是佛种。
  一切烦恼,为如来种。
  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
  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
  又如植种于空,终不得生;粪壤之地,乃能滋茂。
  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

3) 苦苦、坏苦、行苦。苦的止息。

4) 众苦,生死苦。五苦、八苦,身苦、心苦,内苦、外苦。轮回大苦。
诸乐,涅槃乐。世间乐、出世乐。秽土乐、净土乐。

经说:

  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不同此土对苦之乐,乃名极乐。)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从苦入苦,从冥入冥。五恶、五痛、五烧。
  
  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论注:

  三界是虚伪相,是轮转相,是无穷相,是污染相,是破坏相,颠倒不净。31
  
  三界盖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虽复苦乐小殊,修短暂异,统而观之,莫非有漏。
  倚伏相乘,回圈无际。杂生触受,四倒长拘。且因且果,虚伪相袭。32
  
  不虚伪处,不轮转处,不无穷处,毕竟安乐大清净处。
  
  清净不可破坏,不可染污。
  
  种种法味乐者,毗婆舍那中,有观佛国土清净味、摄受众生大乘味、毕竟住持不虚作味、类事起行愿取佛土味。

导师:

  舍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西方寂静无为乐,毕竟逍遥离有无。
  
  一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一到弥陀安养国,毕竟逍遥即涅槃。
  
  一入涅槃常住国,彻穷无际更何忧;
  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
  
  如此逍遥快乐地,更贪何事不求生。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毕此生平后,入彼涅槃城。

简机堪受堪信,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若不乐信行者,如《清净觉经》(卷四意)云:「若有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如不闻,见如不见;当知此等,始从三恶道来,罪障未尽,为此无信向耳。佛言:我说此人未可得解脱也。」此《经》又云:「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正念修行,必得生也。」

5) 佛说苦乐,为令众生正知苦乐,厌苦欣乐,离苦得乐,拔苦与乐,劝生净土。

9. 拔苦与乐

智慧门,破迷开悟,兴发慈悲。空、平等门。圣者,自力,难。因。渐。

慈悲门,拔苦与乐,开启智慧。有、差别门。凡夫,他力,易。果。顿。

说迷悟难解难行,说苦乐易知易求。

10. 受,接受、享受。现成,被动。

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 ### 第三篇 正宗分

11. 为乐愿生,能不能往生?

1) 能生:

  • ① 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 ② 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42
  • ③ 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88
  • ④ 夫人真心彻到,厌苦娑婆,欣乐无为,永归常乐。
  • ⑤ 《观经》: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157
  • ⑥ 简机堪受堪信,欲得舍此娑婆生死之身,八苦、五苦、三恶道苦等,闻即信行者,不惜身命,急为说之。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何以故?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157

2) 不能生

  • ①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闻,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111
  • ② 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
  • ③ 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66

以能生为正。救苦故,摄凡苦,极乐立名本意故。

说不能生者,为励上机发大心,为斥有人非求佛法乐。非水冰。内乐、外乐、法乐乐。115

12. 依乐立名之意义

  • 1) 顺生本能广结缘故。
    • 诸佛:诸佛本从法身垂迹,固结缘种。佛种从缘起。法界缘起。
    • 弥陀: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 2) 顺凡夫性令欣求故。
  • 3) 大悲救苦急出离故。
  • 4) 摄受下愚难开悟故。
  • 5) 闻名得生不思议故。
  • 6) 依乐悲化无穷尽故。

      1) 注
      
      梵声悟深远 微妙闻十方
      
      此二句,名庄严妙声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虽有善法,而名声不远;有名声虽远,复不微妙;有名声妙远,复不能悟物。是故起此庄严。
      
      天竺国称净行为梵行,称妙辞为梵言。彼国贵重梵天,多以梵为赞。亦言中国法,与梵天通故也。「声」者名也,名谓安乐土名。经言:「若人但闻安乐净土之名,欲愿往生,亦得如愿。」此名悟物之证也。释论言:「如斯净土,非三界所摄。何以言之?无欲故,非欲界;地居故,非色界;有色故,非无色界。」盖菩萨别业所致耳。出有而有曰微 (出有者,谓出三有;而有者,谓净土有),名能开悟曰妙(妙,好也,以名能悟物,故称妙)。是故言「梵声悟深远,微妙闻十方。」
      
      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2) 疏:
      
      此明弥陀本国四十八愿,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依行感于胜果,依果感成胜报,依报感成极乐,依乐显通悲化,依于悲化,显开智慧之门。然悲心无尽,智亦无穷;悲智双行,即广开甘露;因兹法润,普摄群生也。诸余经典,劝处弥多;众圣齐心,皆同指赞。### 第三篇 正宗分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皆是四宝,周匝围绕,是故彼国名为极乐。

  • 栏楯 栏干。栏是竖柱,楯是横贯。

  • 罗网 用珠玉串成的网。
  • 行树 行列的树。广阔无边,岂以七行为量?
  • 四宝金、银、青玉(琉璃)、水晶。
  • 周帀 四周围绕。

【文科】

广赞依报第二,总体地赞叹极乐世界大环境的清净庄严。

【译解】

还有,舍利弗啊!极乐国土,地上有七重栏干,空中有七重罗网,其中间有七重行树。这些都是由金、银、琉璃、水晶等四宝构成的,四面八方围绕着国土。极乐国土是这样的清净庄严,所以叫做极乐。

【辩义】

1. 要解:

  七重,表七科道品。
  四宝,表常、乐、我、净四德。
  周匝围绕者,佛菩萨等无量住处也。皆四宝则自功德深,周匝绕则他贤圣遍,此极乐真因缘也。(内因外缘)
  此等庄严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亦圆五品观所感,以缘生胜妙五尘为体;
  方便净土是即空观智所感,亦相似三观所感,以妙真谛无漏五尘为体;
  实报净土是妙假观智所感,亦分证三观所感,以妙俗谛无尽五尘为体;
  常寂光土是即中观智所感,亦究竟三观所感,以妙中谛称性五尘为体。
  欲令易解,作此分别,实四土庄严,无非因缘所生法,无不即空假中。所以极乐同居净境,真俗圆融,不可限量。下皆仿此。
  **问:**寂光惟理性,何得有此庄严?
  **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功德为宝。涅槃界故,功德大宝海。
  一往分别,再往无别。下皆仿此。

2. 法事赞

  愿往生,愿往生。
  三界众生无智慧,惛惛六道内安身。
  诸佛慈心为说法,聋盲抵突伴不闻。
  忽尔无常苦来逼,精神错乱始惊忙。
  万事家生皆舍离,专心发愿向西方。
  弥陀名号相续念,化佛菩萨眼前行。
  或与华台或授手,须臾命尽佛迎将。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愿往生,愿往生。
  历劫已来未闻见,西方净土宝庄严。
  地上虚空皆遍满,珠罗宝网百千重。
  一一网罗结珍宝,玲珑杂色尽晖光。
  宝树枝条异相间,行行整直巧相当。
  此是弥陀悲愿力,无衰无变湛然常。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1) 先劝厌欣,次赞当文。
  • 2) 临时抱佛脚。
  • 3) 依三经及三昧证境,增释。下同。
  • 4) 直说事相,不作玄解。
  • 5) 结归愿力报土。理事相应。依大经。

3. 树不思议德

1) 宝树观160

  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由佛心是无漏故,其树亦是无漏也。
  
  《赞》(往生论)云:「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言「量」者,一一树高三十二万里,亦无老死者,亦无小生者,亦无初生渐长者;起即同时顿起,量数等齐。何意然者?彼界位是无漏无生之界,岂有生死渐长之义也?
  • ① 体是无漏。
  • ② 量数等齐。
  • ③ 同时顿起,无生死渐长。依报如此,正报可知。
  • ④ 宝网覆空,宫殿童子。化鸟连声。
  • ⑤ 华果自然,光成华盖,影现十方。

2) 大经:

  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偏诸佛国。
  
  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耳根清澈,不遭苦患。目睹其色,鼻知其香,口尝其味,身触其光,心以法缘,皆得甚深法忍,住不退转至成佛道,六根清澈,无诸恼患。阿难!若彼国土天人,见此树者,得三法忍:一者音响忍;二者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 ① 风声演法。
  • ② 六根增道。
  • ③ 见得三忍。
  • ④ 本愿成就。
  • ⑤ 树为佛事,可名佛树,亦是树佛。

3) 此界树木:

  • ① 虽有善德,然非究竟。
  • ② 森林大火。
  • ③ 落叶萧条。
  • ④ 病虫受害。
  • ⑤ 蔽日寒湿。
  • ⑥ 山林瘴气。
  • ⑦ 猛兽毒虫,劫匪盗贼,忧恐怀怖。
  • ⑧ 造罪缘。夺命缘。

4. 地不思议德

1) 注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此四句,名庄严地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嶕(jiāo)峣(yáo)峻岭,枯木横岑。岝(zuò)峈(luò)陉嶙,莦茅盈壑。茫茫沧海,为绝目之川。葻葻广泽,为无踪之所。菩萨见此,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地平如掌。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宝树宝栏,互为映饰。是故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2) 注:

  庄严「地」功德成就者: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种种事,或一宝、十宝、百宝、无量宝,随心称意,庄严具足。此庄严事,如净明镜,十方国土,净秽诸相,善恶业缘,一切悉现。彼中人天,见斯事故,探汤不及之情,自然成就。
  
  亦如诸大菩萨,以照法性等宝为冠。此宝冠中,皆见诸佛,又了达一切诸法之性。
  
  又如佛说法华经时,放眉间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盖斯类也。
  此影为佛事,安可思议!

光中所现景象,自然止恶进善,了达法性。### 第三篇 正宗分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
  池底纯以金沙布地。四边阶道,金、银、琉璃、玻璃合成。
  上有楼阁,亦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而严饰之。
  池中莲花,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① 八功德水 具有八种殊胜功德的水。即: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文科】

广赞依报第三,具体说明往生人莲花化生小环境的清净庄严。

【译解】

还有,舍利弗啊!极乐国土,有七宝池,池中充满清净润泽的八功德水。池底完全以细密的金沙铺成,四周池岸、台阶、道路,都由金、银、琉璃、玻璃等多种宝物巧妙合成。岸上有众宝楼阁,同样装饰着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等种种妙宝之物,美仑美焕,庄严无比。德水池中,涌生宝莲,团圆周正,大小如同车轮,熠熠生辉,随色而转;青色莲花散发出柔和的青色光明,黄色的莲花散发出黄色的光明,赤色莲花散出赤光,白色莲花散发白光,剔透晶莹,穷微极妙,清香四溢,雅质高洁。

舍利弗啊!极乐国土如此的清净庄严,无衰无变,都已经由彼阿弥陀佛愿行功德力成就了。

【辩义】

1. 要解:

  上明住处,今明生处。
  
  宝池金银等所成,不同此方土石也。(绝待之乐,为浊世众生,需对待而论。)
  八功德者:
  一、澄清,异此方浑浊;
  二、清冷,异寒热;
  三、甘美,异咸淡劣味;
  四、轻软,异沉重;
  五、润泽,异缩腐褪色;
  六、安和,异急暴;
  七、除饥渴,异生冷;
  八、长养诸根,异损坏诸根,及沴戾增病没溺等也。
  
  充满其中,异枯竭泛滥。底纯金沙,异污泥。阶道四宝,异砖石。陛级名阶,坦途名道,重屋名楼,岑楼名阁。七宝楼阁,异此方土木丹青也。楼阁是住处,及法会处。但得宝池莲胞开敷,便可登四岸,入法会,见佛闻法也。
  
  华轮者,轮王金轮大四十里 ,且举最小者言。若据《观经》及《无量寿会》,大小实不可量,由同居净土身相不等故也。
  
  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
  
  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2. 结示佛力

要解: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德之所成就,故能遍严四种净土,普摄十方三世一切凡圣令往生也。
  
  复次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皆是已成(谁解承当),非今非当。此则以阿弥种种庄严作增上本质,带起众生自心种种庄严;全佛即生,全他即自,故曰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 1) 依正一体故,依报庄严能摄众生令往生。
  • 2) 如何摄?万德成名,令信愿持名者成就如是功德。
  • 3) 持名众生,非愿而有佛之大愿,无行而有佛之大行。玄会导师六字释。
  • 4)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 5) 六字愿行,往生功德,十劫己成,非今非当。
    • ① 名号成就。佛,十劫前。
    • ② 信心成就。生,己今当愿,己今当生。
    • ③ 持名成就。正定业。平生业成。
    • ④ 临终成就。佛圣来迎。
    • ⑤ 生后成就。不退成佛。
    • ⑥ 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 6) 如磁吸针,针即成磁。同一性故。
  • 7) 全佛的,即是众生的。
    • ① 何人成就?阿弥陀佛。
    • ② 为谁成就?十方三世一切凡圣。
    • ③ 如何成就?大愿大行。
    • ④ 成就何事?净土庄严、往生、佛身。
  • 8) 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 9) 依本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今日阿弥陀如来自在神力,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3. 法事赞

  愿往生,愿往生。
  极乐世界广清净,地上庄严难可量。
  八功香池流遍满,底布金沙照异光。
  四边阶道非一色,岸上重楼百万行。
  真珠玛瑙相映饰,四种莲华开即香。
  十方人天得生者,各坐一个听真常。
  是故彼国名极乐,众等持华来供养。

1) 何故前行树段,经文结故名极乐,赞结示佛愿力?

异译相通。顺大经。顺初劝厌欣。

2) 何故今莲池段,经文明佛力成就,赞结故名极乐?

顺大经。显得生故名极乐。名字为佛事。

3) 何故末句改作「持华来供养」?

余赞回心愿往,所执香花,容是此界物。此处所持花当是行者化生宝莲,即以往生彼国为真供养。

4. 水不思议德

1) 宝池观169

  • ① 摩尼水。如意水。
  • ② 上下无碍,微波说法。
  • ③ 光化宝鸟,赞佛法僧。

2) 注:

  此云何不思议?彼净土人天,非水谷身,何须水耶?清净成就,不须洗濯,复何用水耶?彼中无四时,常调适不烦热,复何须水耶?不须而有,当有所以。
  
  经言:「彼诸菩萨及声闻,若入宝池,意欲令水没足,水即没足;欲令至膝,水即至膝;欲令至腰,水即至腰;欲令至颈,水即至颈;欲令灌身,自然灌身;欲令还复,水辄还复。调和冷暖,自然随意。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清明澄洁,净若无形。宝沙映彻,无深不照。微澜回流,转相灌注。安详徐逝,不迟不疾。波扬无量,自然妙声;随其所应,莫不闻者。或闻佛声、或闻法声、或闻僧声;或闻寂静声、空无我声、大慈悲声、波罗蜜声;或闻十力无畏不共法声、诸通慧声、无所作声、不起灭声、无生忍声,乃至甘露灌顶众妙法声。如是等声,称其所闻,欢喜无量。随顺清净离欲寂灭真实之义,随顺三宝力无所畏不共之法,随顺通慧菩萨声闻所行之道。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此水为佛事,安可思议!
  • ① 冷暖快慢高低,一切受用,随心如意。
  • ② 开神悦体,荡除心垢,灭罪增福。
  • ③ 波扬妙声,随应闻法。
  • ④ 水为佛事,可名佛水,亦是水佛。

3) 论注:

  佛本何故起此愿?见有国土,或沄溺洪涛,滓(zǐ)沫(mò)惊人。或凝凘浃(jiā)渫(xiè),蹙(cù)枷怀忒(tè)。向无安悦之情,背有恐值之虑。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成佛,所有流泉池沼,与宫殿相称。种种宝华,布为水饰。微风徐扇,映发有序。开神悦体,无一不可。是故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

4) 此界之水

  • ① 水是生命之源。
  • ② 水知道答案。
  • ③ 浑浊、寒热、咸涩劣味、沉重、缩腐退色、急暴、生冷、损坏诸根增病没溺。
  • ④ 隔障、洪灾、冰凝、海啸、海水增高、污染。

5. 莲花不思议德

1) 严界

莲花藏世界。

2) 来迎

  作莲花开想,莲花合想。
  
  乘宝莲花,随化佛后,生宝池中。(下上品)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七宝池中莲花之内。(下中品)
  
  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下下品)
  
  此界一人称佛名,西方便有一莲生;
  但使一形常不退,此花还到此间迎。

3) 生处

  如来净花众,正觉花化生。
  
  此二句,名庄严眷属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以胞血为身器,或以粪尿为生元;或槐棘高圻,出猜狂之子;或竖子婢腹, 出卓荦(角零反)之才。讥诮(才召反)由之怀火,耻辱缘以抱冰。
  
  所以愿言:使我国土,悉于如来净华中生。眷属平等,与夺无路。故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此界胎卵湿生,杂秽不净,诸苦多端。

4) 坐处

  十方人天得生者,各坐一个听真常。

5) 乘空

  观音势至尘沙众,从佛乘华来入会。377
  
  同生知识百千万,乘花直入虚空会。559

此界交通,事故频繁,空气污染,噪音污染,逼碍堵塞,能源危机。

6) 修供

  或取金华百宝叶,授与岸上看池人;
  受得香花千万种,即散弥陀大会上。553

7) 说法度生

花光出佛,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花为佛事,即是佛花,亦名花佛。

8) 愿力所成

如此妙花是本法藏比丘愿力所成。

6. 楼不思议德

1) 宝楼观 176

  • ① 阁内无量诸天作伎。
  • ② 楼外宝乐飞空,不鼓自鸣,无思成事。
  • ③ 众音皆说念佛法僧,乐虽无识,即有说法之能。
  • ④ 观察除罪,命终必生彼国

2) 注

  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
  
  宫殿楼阁,镜纳十方。的无所属,亦非不属。宝树宝栏,互为映饰。
  
  彼国人天,若意欲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间万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3) 此界高楼

耗费资源,价格昂贵。房奴。

障空逼碍,如陷囚笼。蜗居。

不得远视,不能采光通风,不见绿色,不接地气。

装修光声气,生活垃圾,种种污染。

多病厉障。

地震火灾,无处可逃。如美国911事件。

7. **问:极乐一切皆金银七宝岂非缺少生机?**

答:此间金宝坚强冰冷,无生命迹象。

此间生命,无常生灭,扭曲痛苦,粗劣。

此间贵重金玉称宝,净土为借其名,实为功德之宝,为阿弥陀佛称性功德所流现,温润、柔软、如意、正觉、增道、说法,乃生命本有觉性,最极微妙。

情与无情,同成正觉。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同一涅槃。

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

安乐国为正觉善住持,其国岂有非正觉事耶!

8. **问:何以此界土石沙砾,种种秽染,而极乐世界如此清净庄严?**

答:境由心生。心净则土净,心秽则土秽。如人性净,满屋香洁;如人性秽,居室杂遝。此界众生,心存高下,故感地不平坦,山川阻隔;心多杂染,故感土石秽质;心含险恶,故感凶灾疾疫。

极乐乃法藏菩萨清净愿心、大愿业力所成。其第三十二愿言:

  设我得佛,自地以上,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中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天人。其香普熏十方世界,菩萨闻者,皆修佛行。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此愿已成,故感极乐种种万物,最极清净庄严。### 第三篇 正宗分

  又舍利弗!彼佛国土,常作天乐。黄金为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
  其土众生,常以清旦,各以衣祴,盛众妙华,供养他方十万亿佛,
  即以食时,还到本国,饭食经行。
  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 ① 曼陀罗花译为适意花、天妙花、白莲。莲花名,此花之光与香,令见者得法喜。
  • ② 衣裓盛花的器具。
  • ③ 食时释尊制定过午不食,故食时就是早上。
  • ④ 经行 于固定的地方来回散步。本来指坐禅困时,或为运动而作的。

【文科】

广赞依报第四,说明往生人受用、供佛、闻法的快乐生活。此段说明雨花供佛。

【译解】

还有,舍利弗啊!阿弥陀佛的净土,虚空当中自然演奏着微妙的音乐,大地是黄金的,昼夜都有美妙如意的天花如下雨一般自然飘落。极乐国土的人民,每天清晨各自以花蓝,盛接种种天妙莲花,飞至他方国土,供养十万亿诸佛,午前时分返回本国,饭后悠游于宝池林道之间,自然增长无量善根。

舍利弗啊!极乐国土如此的受用自在,供佛如意,都是由彼阿弥陀佛愿行功德力成就的。

【辩义】

1. 要解

  乐是声尘,地是色尘,华是色香二尘,食是味尘,盛华、散华、经行是触尘,众生五根对五尘可知。
  
  常作者,即六时也。
  
  黄金为地者,七宝所严地界,体是黄金也。
  
  日分初、中、后,名昼三时。夜分初、中、后,名夜三时。故云昼夜六时。然彼土依正各有光明,不假日月,安分昼夜,且顺此方假说分际耳。
  
  曼陀罗,此云适意,又云白华。衣裓,是盛华器。
  
  众妙华,明非曼陀罗一种,应如妙经四华,表四因位。
  
  供养他方佛,表真因会趋极果,果德无不遍也。
  
  且据娑婆言十万亿佛,意显生极乐已,还供释迦、弥勒,皆不难耳。若阿弥神力所加,何远不到哉。
  
  食时,即清旦,故云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此文显极乐一声、一尘、一刹那,乃至跨步弹指,悉与十方三宝贯彻无碍。又显在娑婆则浊重恶障,与极乐不隔而隔。生极乐则功德甚深,与娑婆隔而不隔也。
  
  饭食经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毕钵去,不劳举拭。但经行金地,华乐娱乐,任运进修而已。

本经唯说彼土众生上供十方佛,按大经及论,亦下化十方众生。

  赞:处处分身转法轮。
  
  论:不动遍至、同时利生、无余供佛、遍示三宝。59

2. 法事赞

  愿往生,愿往生。
  弥陀佛国最为胜,广大宽平实是精。
  天乐音声常遍满,黄金为地间奇珍。
  昼夜六时华自散,法音常说自然闻。
  彼国众生更无事,衣裓盛华诣十方。
  一一亲承修供养,尘劳垢习永消亡。
  种种随心皆称意,无不利益是真常。
  欻尔飞腾还本国,饭食经行七宝台。
  众等倾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3. 空不思议德

1) 注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烟云尘雾,蔽障太虚。震烈[雨/替]霍,从上而堕。不祥灾霓,每自空来。忧虑百端,为之毛竖。菩萨见此,兴大悲心。愿我国土,宝网交络,罗遍虚空。铃铎宫商,鸣宣道法。视之无厌,怀道见德。是故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

此界则沙尘暴、雷击、塌方、空袭、战机、洲际导弹、太空战、网路战、电子干扰、有害资讯。

2) 注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此云何不思议?经言:「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镂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耀,极尽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
  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

3) 注

  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此二句,名庄严量功德成就。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量功德者:见三界狭小,堕陉(jìng)(山绝坎形音)陪(péi)(重土)陼(dǔ),或宫观迫迮(zé;),或土田逼隘,或志求路促,或山河隔障,或国界分部。有如此等种种拘局事。
  是故菩萨兴此庄严量功德愿:愿我国土,如虚空广大无际。
  「如虚空」者,言来生者虽众,犹若无也。「广大无际」者,成上如虚空义。何故如虚空,以广大无际故。
  「成就」者,言十方众生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虽无量无边,毕竟常如虚空,广大无际,终无满时。是故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此界土地资源紧缺,不可再生。人口密集,地球难以承载。计划生育。超大城市化,唯有向高楼空间发展。为争土地,相互争战。如数百年巴以冲突。

4) 注

  庄严「量」功德成就者: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此云何不思议?彼国人天,若意欲宫殿楼阁,若广一由旬,若百由旬,若千由旬;千间万间,随心所成,人各如此。
  又十方世界众生愿往生者,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一时一日之顷,算数所不能知其多少;而彼世界常若虚空,无迫迮相。
  彼中众生,住如此量中,志愿广大,亦如虚空,无有限量。
  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何可思议!

所居狭碍,则心量狭小。自太空观之,地球众生亦如山野之人,未知外方世界。

4. 雨不思议德

1) 注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欲以服饰布地,延请所尊。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而业贫感薄,是事不果。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常雨此物,满众生意。
  何故以雨为言?恐取着云:若常雨华衣,亦应填塞虚空,何缘不妨?是故以雨为喻。雨适时则无洪滔之患,安乐报岂有累情之物乎。经言,日夜六时,雨宝衣,雨宝华。宝质柔软。履践其上,则下四寸。随举足时,还复如故。用讫入宝地,如水入坎。是故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

此界雨患,过多过少,或旱或涝,乃至地域不均,人情难适。

2) 注

  庄严「雨」功德成就者: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风吹散华,遍满佛土。随色次第,而不杂乱。柔软光泽,馨香芬烈。足履其上,蹈下四寸。随举足已,还复如故。华用已讫,地辄开裂,以次化没,清净无遗。随其时节,风吹散华,如是六返。
  又众宝莲华,周满世界。一一宝华,百千亿叶。其华光明,无量种色。青色青光,白色白光,玄黄朱紫,光色赫然。炜烨焕烂,明曜日月。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华为佛事,安可思议!

5. 食不思议德

1) 大经51

  七宝钵器自然在前,百味饮食,自然盈满。虽有此食,实无食者,但见色闻香,意以为食,自然饱足。身心柔软,无所味着。事已化去,时至复现。

2) 注

  爱乐佛法味,禅三味为食。
  此二句,名庄严受用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或探巢破卵,为饛(盛食满貌,亡公反)饶(饱也,多也,人消反)之膳;或悬沙指袋,为相慰之方。呜呼诸子,实可痛心。
  是故兴大悲愿:愿我国土,以佛法、以禅定、以三昧为食,永绝他食之劳。
  「爱乐佛法味」者:如日月灯明佛,说法华经,六十小劫。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谓如食顷;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以禅定为食」者:谓诸大菩萨,常在三昧,无他食也。「三昧」者:彼诸人天,若须食时,百味嘉馐,罗列在前。眼见色,鼻闻香,身受适悦,自然饱足。讫已化去,若须复现。其事在经。是故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

3) 注

  庄严「受用」功德成就者: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此云何不思议?不食而资命,盖所资有以也。岂不是如来满本愿乎!
  乘佛愿为我命,焉可思议!

4) 此界食患。辛劳,费时,长贪瞋,杀生造罪,劣味,生病,不安全,便秽,无奈。

6. 问:此界众生,一日急行不过百里,何以一生彼国,即能遍至十方,供养诸佛,暂态即还?

答:此由彼佛四十八愿中第九、二十二、二十三愿成就。

  第九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得神足,于一念顷,下至不能超过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二十三愿:设我得佛,国中菩萨,承佛神力,供养诸佛。一食之顷,不能遍至无量无数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7. 问:此界众生,设欲供佛,辛苦营办,不能如意;何故一生彼国,即能随意众花妙宝供养诸佛?

答:此由彼佛第二十四愿成就。其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在诸佛前,现其德本。诸所求欲供养之具,若不如意者,不取正觉。### 第三篇 正宗分

  复次舍利弗!彼国常有种种奇妙杂色之鸟:
  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之鸟。
  是诸众鸟,昼夜六时,出和雅音。
  其音演畅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如是等法。
  其土众生,闻是音已,皆悉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
  所以者何?彼佛国土,无三恶道。
  舍利弗!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欲令法音宣流,变化所作。
  
  舍利弗!彼佛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
  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
  闻是音者,自然皆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
  舍利弗!其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 舍利 译为鹙鹭,一种水鸟。
  • 迦陵频伽 译为妙声鸟、好声鸟。净土曼陀罗图,绘成人头鸟身的形状。
  • 共命 耆婆耆婆之译。共命鸟,又称作命命鸟,一身二头二心之鸟。
  • 五根 三十七道品,大乘小乘因地之修行。即所谓四念处(身受心法)、四正勤(己生恶令断)、四如意足(欲精进心思维)、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此是指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㈠信:切信种种佛理。㈡精进:如所信精励修行。㈢念:不忘佛理。㈣定:心不乱。㈤慧:用智慧辩明道理。
  • 五力 上述五根逐渐增进后,所产生的五种破邪的力量。
  • 七菩提分 也叫七觉支。㈠择法:选择法之善恶。㈡精进:修行不懈怠。㈢轻安:身心轻乐安稳。㈣念:不忘佛理。㈤舍:舍掉举(浮躁)以静心。㈥定:不散乱。㈦喜:喜善而习之。
  • 八圣道分
    • ㈠ 正见:持正确的见解。
    • ㈡ 正思惟:正当的思想。
    • ㈢ 正语:使用正当的言语。
    • ㈣ 正业:行正当的行为。
    • ㈤ 正命:过正当的生活。
    • ㈥ 正精进:力行诸善。
    • ㈦ 正念:对道理不执着也不忘记。
    • ㈧ 正定: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
  • 念佛念法念僧 思念佛、佛法(法)、与佛弟子(僧),思念三宝之恩德。
  • 三恶道 三恶趣。地狱、饿鬼、畜生三种不好的生处。

【文科】

广赞依报第四,说明往生人受用、供佛、闻法的快乐生活。此段明鸟树说法。

【译解】

舍利弗啊!极乐国土随处可见种种色泽绚丽的奇妙之鸟,不妨以此间人人喜爱的鸟名相称,如白鹤、孔雀、鹦鹉、舍利、迦陵频伽、共命鸟等。这些吉祥宝鸟,昼夜发出和悦优雅的声音,恒常不息地无碍演说着种种佛法妙理,如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圣道分等。极乐国土的众生,听到众鸟宣说的种种妙法,都念佛、念法、念僧。

舍利弗啊!你不要认为这些鸟如同此间的凡鸟,实是由罪业感报所生。为什么呢?因为阿弥陀佛的净土,没有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舍利弗啊!阿弥陀佛国,连三恶道的名字都听不到,何况而有三恶道等的实事呢!这些鸟都是阿弥陀佛为了让佛法音声遍布其国,利益众生,特别以神奇愿力变化而作的。

舍利弗啊!阿弥陀佛国,不仅众鸟宣说妙法,连风声也都会演畅佛法。每当微风徐起,地上行树以及空中罗网,一时吹动,枝叶相触,众宝叩击,发出微妙的声音,如同百千种音乐同时奏起一样。人们听到这种声音,自然都生起念佛、念法、念僧的心。

舍利弗啊!极乐国土如此的闻法如意,自然契合妙理,都是彼阿弥陀佛不可思议愿行功德力所成就啊!

【辩义】

1. 要解:

  种种奇妙杂色,言多且美也,下略出六种。
  舍利,旧云鹙鹭,琦禅师云是春莺,或然。
  迦陵频伽,此云妙音,未出壳时,音超众鸟。
  共命,一身两头,识别报同。此二种西域雪山等处有之,皆寄此间爱赏者言其似而已。
  六时出音,则知净土不以鸟栖为夜,良以莲华托生之身,本无昏睡,不假夜卧也。
  五根等者,三十七道品也。
  
  所谓四念处:
  
  一身念处。
  二受念处。
  三心念处。
  四法念处。
  
  四正勤:
  
  一已生恶法令断。
  二未生恶法不令生。
  三未生善法令生。
  四已生善法令增长。
  
  四如意足:
  
  一欲如意足。
  二精进如意足。
  三心如意足。
  四思惟如意足。
  
  五根者:
  
  ① 信正道及助道法名信根;
  ② 行正道及诸助道善法,勤求不息,名精进根;
  ③ 念正道及诸助道善法,更无他念,名念根;
  ④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相应不散,名定根;
  ⑤ 为正道及诸助道善法,观于苦等四谛,名慧根。
  
  五力者:
  ① 信根增长,能破疑惑,破诸邪信,及破烦恼,名信力;
  ② 精进根增长,破种种身心懈怠,成办出世大事,名精进力;
  ③ 念根增长,破诸邪念,成就一切出世正念功德,名念力;
  ④ 定根增长,能破乱想,发诸事理禅定,名定力;
  ⑤ 慧根增长,能遮通别诸惑,发真无漏,名慧力。
  
  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
  ① 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
  ② 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
  ③ 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④ 若断除诸见烦恼之时,善能觉了,除诸虚伪,不损真正善根,名除觉分。
  ⑤ 若舍所见念着境时,善能觉了所舍之境虚伪不实,永不追忆,名舍觉分。
  ⑥ 若发诸禅定之时,善能觉了诸禅虚假,不生爱见妄想,名定觉分。
  ⑦ 若修出世道时,善能觉了,常使定慧均平;或心沉没,当念用择法、精进、喜三觉分以察起之;或心浮动,当念用除、舍、定三觉分以摄持之;调和适中,名念觉分。
  
  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分。
  ① 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
  ② 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槃,名正思惟。
  ③ 以无漏慧除四邪命,摄诸口业,住一切正语中,名正语。
  ④ 以无漏慧除身一切邪业,住清净正身业中,名正业。
  ⑤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命。
  ⑥ 以无漏慧相应勤精进修涅槃道,名正精进。
  ⑦ 以无漏慧相应念正道及助道法,名正念。
  ⑧ 以无漏慧相应入定,名正定。
  
  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藏道品名半字法门,净土浊轻,似不必用,为小种先熟者或暂用之。通道品名大乘初门,三乘共禀,同居净土多说之。别道品名独菩萨法,同居方便净土多说之。圆道品名无上佛法,有利根者,于四净土皆得闻也。
  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三十七品,收法虽尽,而机缘不等,作种种开合名义不同,随所欲闻,无不演畅。故令闻者念三宝,发菩提心,伏灭烦恼也。

1) 何故念佛法僧?

灼见慈威不可思议,故念佛。法喜入心,法味充足,故念法。同闻共禀,一心修证,故念僧。
能念即三观。所念三宝,有别相、一体,及四教意义、三谛权实之不同。如上料简道品,应知。

2) 问:白鹤等非恶道名耶?

答:既非罪报,则一一名字,皆诠如来究竟功德。所谓究竟白鹤等,无非性德美称,岂恶名哉。

3) 问:化作众鸟何义?

答:有四悉檀因缘。凡情喜此诸鸟,顺情而化,令欢喜故;鸟尚说法,令闻生善故;不于鸟起下劣想,对治分别心故;鸟即弥陀,令悟法身平等,无不具无不造故。

佛化导众生之教法可分四个范畴,即:世界、各各为人、对治、第一义等四悉檀。略作四悉。法华经玄义卷一下,以悉檀为梵汉兼称之语。悉,即遍之义;檀,为檀那(布施)之略称,即佛以此四法遍施一切众生,故称四悉檀。

据大智度论卷一所载,佛之教法有种种差别,乍见似为矛盾,若总其教说,则有四悉檀之别,皆为实义而不相违背。

  • (一)世界悉檀,即随顺世间之法,而说因缘和合之义;亦即以世间一般之思想、语言、观念等事物,说明缘起之真理。例如,人类系由因缘和合而存在,故非为实体。以人存在本是一般世俗之见,乃说适合世俗之法以随顺众人,令凡夫喜悦而得世间之正智,故此悉檀又称乐欲悉檀。
  • (二)各各为人悉檀,略作为人悉檀。即应众生各别之根机与能力,而说各种出世实践法,令众生生起善根,故又称生善悉檀。
  • (三)对治悉檀,即针对众生之贪、瞋、痴等烦恼,应病而予法药。此系为灭除众生烦恼与恶业之教;以其能断众生诸恶,故又称断恶悉檀。
  • (四)第一义悉檀,即破除一切论议语言,直接以第一义诠明诸法实相之理,令众生真正契入教法,故又称入理悉檀。

4) 此中显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也。(全体是佛境界)

情与无情,同宣妙法。四教道品,无量法门,同时演说,随类各解,能令闻者念三宝也。念三宝是从悉檀获益。凡夫创闻,大踊遍身,是欢喜益;与三宝气分交接,必能发菩提心,是生善益;由此伏灭烦恼,是破恶益;证悟一体三宝,是入理益也。

重重结示,令深信一切庄严,皆导师愿行所成,种智所现;皆吾人净业所感,唯识所变。佛心生心,互为影质,如众灯明,各遍似一。全理成事,全事即理,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亦可深长思矣!奈何离此净土,别谈唯心净土,甘堕鼠即鸟空之诮也哉!

重重结示为哪般?令深信佛所成,已经成,为我成,最精妙,欲送我,而欣慕愿求。

2. 法事赞426

1) 劝欣慕净土

  愿往生,愿往生。
  道场清净稀难见,弥陀净土甚难闻。
  难闻难见今得会,如说修行专意专。
  愿佛慈悲遥摄受,临终宝座现其前。
  既见华台心踊跃,从佛逍遥归自然。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行来进止常随佛,证得无为法性身。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依报之结,故劝欣净。
  • ② 难闻难见今得会。
  • ③ 平时遥摄受,临终现其前。
  • ④ 莲花宝座。
  • ⑤ 自然即是弥陀国。佛性自然。
  • ⑥ 无漏无生还即真。在此即假,至彼即真。

2) 赞宝鸟说法

  愿往生,愿往生。
  极乐庄严间杂宝,实是稀奇闻未闻。
  宝鸟临空赞佛会,文文句句理相同。
  昼夜连声无有息,哀婉雅亮发人心。
  或说五根七觉分,或说八圣慈悲门。
  或说他方离恶道,或说地狱封人天。
  或说长时修苦行,或说无上菩提因。
  或说散善波罗蜜,或说定慧入深禅。
  菩萨声闻闻此法,处处分身转法轮。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理相同者,无不指归念佛。闻是音已,皆念佛法僧。
  • ② 「如是等法」开释六句。
  • ③ 念佛即是转法轮,转法轮还教念佛。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

3) 赞无情说法

  愿往生,愿往生。
  极乐庄严出三界,人天杂类等无为。
  法藏行因广弘愿,设我得佛现稀奇。
  或现鸟身能说法,或现无请能应机。
  或使微波出妙响,或使林树赞慈悲。
  或使风光相应动,或令罗网说音辞。
  一切庄严声遍满,恒沙天乐自依时。
  为引他方凡圣类,故佛现此不思议。
  我等闻之身毛竖,碎骨惭谢阿弥师。
  一受专精不惜命,须臾即到岂为迟。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杂类,有情无情,同皆无为,同一涅槃。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
  • ② 鸟、波、树、风、光、罗网,一切庄严,尽说妙法。
  • ③ 为引他方凡圣类。

4) 总结依报赞

  愿往生,愿往生。
  弥陀佛国真严净,三恶六道永无名。
  事事庄严难可识,种种妙微甚为精。
  地回宽平众宝间,一一同耀五百光。
  一一光成宝台座,一一座上百千堂。
  千堂化佛尘沙会,众生入者共相量。
  无数音声游空转,化天童子散华香。
  昼夜六时无间息,地上虚空难可量。
  八德香池随意入,灌注由人无浅深。
  或出或没三禅乐,徐徐相唤入檀林。
  檀林宝座行行别,圣众犹若超日月。
  日月即是长时劫,或坐或立或游方。
  到处唯闻无上法,永绝凡夫生死殃。
  是故彼国名安乐,众等回心愿往生。
  往生彼国无余事,手执香华常供养。
  ( 彼国众生更无事,衣裓盛华诣十方。)
  • ① 明真净报土。
  • ② 明地上庄严。
  • ③ 明宝池庄严。
  • ④ 明宝林庄严。
  • ⑤ 明圣众庄严。
  • ⑥ 明闻法超证。
  • ⑦ 结故名极乐。

3. 声不思议德

1) 大经48

  微风徐动,吹诸宝树,演出无量妙法音声。其声流布,偏诸佛国。闻其音者,得深法忍,住不退转。
  第六天上万种乐音,不如无量寿国诸七宝树一种音声千亿倍也!
  又其乐声,无非法音。清畅哀亮,微妙和雅,十方世界音声之中,最为第一。
  • ① 微妙最胜。
  • ② 声皆演法。
  • ③ 闻者悟忍。

2) 注

  庄严「虚空」功德成就者: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此云何不思议?经言:「无量宝网,弥覆佛土。皆以金镂真珠,百千杂宝,奇妙珍异,庄严校饰。周匝四面,垂以宝铃。光色晃耀,极尽严丽。自然德风,徐起微动。其风调和,不寒不暑,温凉柔软;不迟不疾,吹诸罗网,及众宝树;演发无量微妙法音,流布万种温雅德香。其有闻者,尘劳垢习,自然不起。风触其身,皆得快乐。」
  此声为佛事,焉可思议!

此界:噪音、苦恼音、恐怖音、靡靡音。

四面楚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闻风丧胆。鬼哭狼嚎。

到处无余乐,唯闻愁叹声。

4. 风不思议德

  • 1) 调和、温凉、柔软、适速、随意、流香、布德、演法、灭垢、悦体、散华。
  • 2) 此界:狂风、暴风、台风、飓风、龙卷风、沙尘暴。寒风、热风。阴风、恶风、贼风。风刀、风霜、风雨、风雪。风病。风湿。伤风。中风。

风是德风,音是法音,乐称天乐,声皆妙声,皆做佛事。

5. 俯顺凡情

净土法门,本为凡夫,往往借喻凡夫所知的这个世界最贵重、最美好的事物,如金银七宝等,从事相上说明极乐庄严,以便让分别取相的凡夫易于理解,心有所住,羡慕彼土清净庄严,发起愿生之心。一旦往生,则自然证悟成佛,契入种种不可思议妙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绝待之乐,相待而说。如同《观经》:

  我今为汝,广说众譬。亦令未来世一切凡夫欲修净业者,得生西方极乐国土。

至于极乐本身的微妙胜境,限于凡夫的思惟境界,即使是释尊以无碍辩才,亲宣净土三经,所说也不及亿万分之一;如同对山野村夫,说不尽皇城豪华。本经的表达有以下几个特点:

  • 一、 俯顺凡情。如说「昼夜六时」、「饭食已讫」,为顺此界凡夫习情。实则极乐自体光明,不假日月照临,超越时间概念,并无昼夜交替;国中人民皆以禅悦为食,法喜资身,岂用五谷充腹。
  • 二、 举事摄理。如举鸟树说法之事,彰明依正一体、相融相即之理。
  • 三、 言近指远。如以此界金玉之宝,指说极乐功德之宝。
  • 四、 以少显多。如七重、七宝,并非限定之数,实则多至无尽。
  • 五、 量即非量。如百千种乐,实则无量。莲花亦无量光色。
  • 六、 随说不定。如说莲花大如车轮,实则不限,而可广至数十、百由旬。

6. 身土一体

关于极乐净土的位次,善导大师判为「报土」、「涅槃界」,《观经疏》说:「十方佛国,并悉精华;欲比极乐庄严,全非比况。」极乐净土是十方佛土中最精最胜、无比无伦的净土。

实际上,极乐世界完全是阿弥陀佛称性功德的自然显现,是阿弥陀佛本身的境界,佛身与佛土一体,佛身全成佛土,佛土全是佛身,不可思议。根据净土三经,极乐世界不仅鸟树罗网会说法,水流光明、清风鼓乐,一切音声尽宣妙法,所有庄严皆施佛事。

《要解》说:

  微风树网等音,及一切依正假实,当体即是阿弥陀佛三身四德,毫无差别。

本经说极乐众鸟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观经疏》明诸宝林树皆从弥陀无漏心中流出。极乐地下宝幢光明、地上楼树庄严、虚空化鸟声乐,一切无非阿弥陀佛无漏功德的全体大用。如入水池,所触皆水,无不受湿;往生极乐,随眼所见、耳所闻、鼻所嗅、舌所尝、身所触、心所念,无非弥陀功德,自然契悟真常。善导大师形象地说: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大经: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愿故,坚固愿故,究竟愿故。

7. 问:此界众生,虽欲闻法,法师不常有,法会不常遇,难以如愿,何以一生彼国即自然常闻一切妙法?

答:此由彼佛第四十六随意闻法愿成就。其愿言: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随其志愿,所欲闻法,自然得闻。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8. 问:无三恶道虽好,然于诸净土中甚为浅近,极乐既是报土,最为第一,何必说此浅事?

答:为显弥陀大悲,摄凡为本,救苦为先,建立最胜无双报土,乃为摄取造作三恶罪业、恐惧三恶受苦之凡夫,故说无三恶道,令其安心有份。

彼佛因地发四十八大愿,而以无三恶道、不更恶道为最初第一、第二愿,实令我等造恶众生动容铭怀。今此大愿成就,故彼国土,无三恶道。其愿言: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觉。

若仅止无三恶道,可说为浅,今则救三恶道众生,皆令成佛,最深无比。如世间罪人,本求免于刑罚,未敢望于一衣一食;今乃出其牢狱,授以高爵,奉以厚禄,乃至王位江土,岂是小恩。庄严经: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项 正 报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舍利弗!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又舍利弗!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故名阿弥陀。
  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 阿僧祇 梵语音译。为印度数目之一,无量数或极大数之意。译解不可算计,或无量数、无央数。
  • 为不可计算之长大年月,故经论中多以譬喻故事喻显之。

【文科】

从此文起是赞叹正报。分成对教主阿弥陀佛的赞叹,与对圣众的赞叹。这里是对教主阿弥陀佛的赞叹。

【译解】

舍利弗啊!你认为如何呢?你知道那尊佛为什么叫做阿弥陀佛吗?

舍利弗啊!这是因为那尊佛的光明没有限量,能够遍照十方一切国土,救度利益十方一切众生,没有任何障碍;所以才号「阿弥陀」,也就是无量光的意思。

还有,舍利弗啊!同时因为那尊佛的寿命永恒无量,而且利益他的人民,寿命都是永恒无量,涅槃常住,不生不灭;所以才得名「阿弥陀」,也就是无量寿的意思。

舍利弗啊!阿弥陀佛这样一尊以无量光寿名号救度众生的佛,成佛以来,已经有十劫了。在这长时间里,以怜悯众生的心,迫切地等待一切众生往生。

【辩义】

1. 依正次第

前面释尊赞叹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说这些功德庄严,阿弥陀佛都已经成就了,有劝我们应该发愿往生的意思,但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如果只是这样静态地成就在十万亿佛土之外,那对现处五浊恶世的我们也不能有所利益,更不能成为我们的所有物。如同诸佛的净土也都成就了功德庄严,但与我们并无密切关系,释尊也不偏劝我们往生。

释尊之所以劝我们愿生极乐净土,固然是因为极乐国土依报环境清净庄严,往生之后无苦纯乐,更重要的是极乐国主阿弥陀佛功德超胜,其无量光寿名号能够无所障碍地救度利益十方众生,摄归净土。所以赞叹依报之后,接着赞叹极乐国主阿弥陀佛的功德。

对依正二报的广赞,是前面略赞「世界名极乐、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的展开,次序也相同。目标,往生极乐;方法,称念佛名;利益,入圣闻法。如是次第。

2. 正报次第

广赞正报,先赞弥陀,后赞圣众。

赞弥陀,先释名义,后结成佛。

释名义,先释光德,后释寿德。

赞圣众,先赞声闻,后赞菩萨。

1) 问:为何先赞弥陀,后赞圣众?

答:弥陀为主,圣众为从;弥陀是能度,圣众是所度。使知:从弥陀出生圣众故。

2) 问:为何先释名义,后说成佛?

答:使知:名成即佛成,佛成即名成。名实一体,依德立名,名能摄德;欲令众生,称彼佛名,如实修行相应故。

3) 问:为何只赞光寿二无量之德?

答:光遍十方,寿穷来际;寿命为体,光明为用。使知:弥陀名号,横竖交彻,体用周足,总摄万德故。

4) 问:寿命为体,由体生用,为什么先赞光德?

答:体用相依,先后无妨。然先赞光者,使知:弥陀大悲利他为本,急救苦机故。先以光施安乐,后令寿命永远。又,前赞国土明十万亿之遥,今赞光明遍照十方,言次相顺,弥合十万亿之距离,使知:此佛救度无处不遍,西方虽遥,一念即到故。

5) 问:声闻自利,菩萨利他,声闻为小,菩萨为大。为什么先赞声闻?

答:顺此间情,声闻仪相同佛,常随佛故。为表净土法门,先获自利,后施利他;先要不离弥陀,后能广供诸佛故。

3. 名号深义

从经文义理的内在关系来说,这一段关于弥陀得名的经文是承接一开始「其土有佛,号阿弥陀」的展开,同时又是下面「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的核心依据。就这一段经文,需要讨论的要点很多。

首先是这一段经文的重要性。阿弥陀佛是以名号度众生的佛,关于彼佛名号实在有至深无量的含义,而这完全是阿弥陀佛本身不可思议的境界,一切众生,下自悠悠凡夫,上至等觉菩萨,盲然无知;这里释尊对于阿弥陀佛名号的解释,也就成为我们理解《阿弥陀经》、整个净土法门,乃至全部佛法秘髓的关键。

4. 光寿形态

前面虽然赞叹了极乐国土的庄严,令我们向往,但仍然有一种静态的十万亿佛土之外的距离感,这样的国土与我们是什么关系?属不属于我们?我们心里还没底。这里通过赞叹阿弥陀佛无量光寿之德,显示一种动态的救度,显示佛与众生一体不离的关系,空间上佛救众生没有距离,时间上众生当下即可契入阿弥陀佛的清净生命,获得阿弥陀佛的救度,让我们自然从心中产生一种归命感,而极乐净土也就由此成为我们所属。

一、 无量光动态救度

既然说「彼佛光明照十方国」,那就从极乐一直延伸,来到我们身边,让我们觉得十万亿程并不遥远。好像再远的两地,中间如果有直达航线的话,就觉得很近。娑婆极乐虽隔十万亿佛土,但有阿弥陀佛的无碍光明相连,就觉得隔而不隔,分而不分。以此之故,《观经》说「阿弥陀佛,去此不远」。称性光明遍法界,实无远近,亦无去来。

既然说「彼佛光明无所障碍」,那就有摧破一切罪障的力量,让我们感受到一种被此光明吸摄,业报一谢即归极乐的强大力量,对于我们这样罪障深重的众生,格外有一种安慰感。

二、 无量寿一体不分

既然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显示佛与众生是生命共同体,佛的寿命成为其人民的寿命,都是无量。如树干、树枝一体,树干永远长青,树枝也永远长青。佛如树干,其人民如树枝,阿弥陀佛无量寿,人民也是无量寿。

5. 光明无量

赞叹无量光之德,先赞德,后结名。赞德有三句:

  • 第一句,「彼佛光明无量」,这是总的赞叹。接下来赞叹是怎样的光明无量。
  • 第二句,「照十方国」,这尊佛的光明能普遍照耀十方一切国土,空间上没有限量。
  • 第三句,「无所障碍」,这尊佛的光明不受一切宇宙星云、山河大地有形物碍,同时不受众生罪业烦恼无形之碍,能普遍救度十方国土的众生,能力上没有限量。

如果只能照耀部分国土,还有部分国土不能照到,就是有量,不是无量。照耀十方国土的目的,是为了救度利益十方国土里的众生。虽然能遍照十方国土,如果不能救度十方国土里的人民,那就没有意义;虽然能救度十方国土的人民,如果只能救度少数善根深厚、罪障轻微的人民,而不能救度善根浅薄、罪障深重的人民,也就是说,如果这种光明救度的能力会被众生的罪业所障碍的话,那就是有所限量,还不是无限量,是有量,不是无量。

只有这种光明同时具备了「照耀十方国土──空间上没有限量,救度十方众生──能力上无所障碍」这两个特点,才是真正的光明无量。

最后一句「是故号为阿弥陀」,依德立名;所谓实至名归,有此实德,才能获此德称。因为这尊佛的光明,空间上普照十方国土无处不遍,能力上救度十方众生无所障碍,所以得号「阿弥陀」,也就是「无量光」的意思。

6. 依光立名

光代表安乐、希望、智慧。有吸引、照导、破暗、除怖的作用。

负面人生则形容:脸色灰暗无光,心中无光,生活不阳光,前途一片黑暗。反之则说:满面红光,生活阳光,前途光明。

生命本能趋光,依光立名,正为照导一切众生向其光明,除其恐怖,施以安乐。

经言: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故称「南无阿弥陀佛」,论说「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

7. 光明德用

1) 世间光

光是波、能量。

  • ① 光是地球生命的来源之一。
  • ② 光是人类生活的依据。
  • ③ 光是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工具。
  • ④ 光是资讯的理想载体或传播媒质。

据统计,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资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

光之用途:能源(清洁能源)、电子(电脑、电视、投影仪等)、通信(光纤)、医疗保健(γ光刀、B超仪、光波房、光波发汗房、X光机)等。

然有负作用,如核辐射、强烈紫外线、光污染、剌眼、灼伤、杀伤等。

2) 佛法光

光是心念、心性、佛菩萨救度众生的力量。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明心见性。心性明于百千日。

佛光有色光、心光。然心物不二,无碍圆通。

就佛光之作用而论,佛之光明具有不可思议之作用,故称神光;佛光富于恩惠,故称慈光;同时佛光代表智慧之相貌,故称光明智相。此外,从佛之光明而受到利益者,称光益;由光明而带来之幸福,称光瑞;光明能普遍照耀全世界,广大如海,故称光明广海。

  • ① 灭恶生善。灭愚生智。灭罪增福。
  • ② 拔苦与乐。破迷开悟。
  • ③ 施安乐。离恐怖。化冤对。
  • ④ 平生护念。临终来迎。

3) 世光佛光比类:
– ① 破暗──破痴
– ② 暖身──暖心
– ③ 益身命──益慧命
– ④ 生种芽花果──生觉芽道果
– ⑤ 觉睡梦──觉生死
– ⑥ 熟饮食,便于消化──熟法食,滋肥法身。
– ⑦ 杀菌消毒──杀烦恼菌 消贪瞋痴
– ⑧ 除湿气易保存──除疑情保善根
– ⑨ 化冰成水──灭罪成德。消融罪冰成功德水。
– ⑩ 清洁能源──神足通,不动本际,遍供诸佛。
– ⑪ 电子电脑电视投影仪──影现十方佛国。
– ⑫ 通信光纤──他心通,遍知一切众生心。
– ⑬ 医疗保健──念佛愈病。感应录所载多多。不费财,不费力,无痛苦,无负作用。乃至净土金刚身,皆赖净光保健之力。

4) 世光佛光不同:

  • ① 无记 除痴
    •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 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
    • 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顶背日光,而为愚痴所暗。
    •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所有光明,能除痴暗,入佛智慧,不为无记之事。亦云安乐国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故能除世暗冥。经言:「或有佛土,以光明为佛事。」即是此也。故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
    • 此云何不思议?彼土光明,从如来智慧报起。触之者,无明黑暗,终必消除。
    • 光明非慧,能为慧用,焉可思议!
  • ② 耀事 耀心
    • 无垢光焰炽,明净耀世间。83
    • 此二句,名庄严妙色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优劣不同;以不同故,高下以形;高下既形,是非以起;是非既起,长沦三有。是故兴大悲心,起平等愿:愿我国土,光焰炽盛,第一无比;不如人天金色,能有夺者。⋯⋯
    • 彼土金光,从绝垢业生故,清净无不成就故。安乐净土,是无生忍菩萨净业所起,阿弥陀如来法王所领,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故。是故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曜世间者,曜二种世间也。
    • 此云何不思议?其光曜事,则映彻表里;其光曜心,则终尽无明。
    • 光为佛事,焉可思议!
  • ③ 伤肤 美容
    • 庄严「形相」功德成就者: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此云何不思议?夫忍辱得端正,我心影响也。一得生彼,无瞋忍之殊。人天色像,平等妙绝,盖净光之力也。彼光非心行,而为心行之事,焉可思议!
  • ④ 不满 满足
    • 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 此二句,名庄严形相功德成就。
    • 佛本所以起此庄严功德者:见日行四域,光不周三方;庭燎在宅,明不满十仞。
    • 以是故起满净光明愿:如日月光轮,满足自体。彼安乐净土,虽复广大无边;清净光明,无不充塞。故曰「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
  • ⑤ 有影 无影
  • ⑥ 有碍 无碍 影畅表里
  • ⑦ 无形 可形 光台 光云 光座
  • ⑧ 有害 纯善
  • ⑨ 违情 如意
  • ⑩ 直线 旋环 回光围绕身,三匝从顶入。63
  • ⑪ 有速 无速 遍一切处无去来 不动一时遍至59 104
  • ⑫ 万物出光,光出万物,自由转换,大作佛事。光变成台,成楼阁、华幢、宝乐之音,出清风,光化旙盖内现三千及十方净土。

8. 阿弥陀佛光明

1) 大经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是故无量寿佛,号:
  
  1 无量光佛
  2 无边光佛
  3 无碍光佛
  4 无对光佛
  5 炎王光佛
  6 清净光佛
  7 欢喜光佛
  8 智慧光佛
  9 不断光佛
  10 难思光佛
  11 无称光佛
  12 超日月光佛
  
  其有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身意柔软,欢喜踊跃,善心生焉。若在三途,极苦之处,见此光明,皆得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无量寿佛,光明显赫,照曜十方,诸佛国土,莫不闻焉。不但我今称其光明,一切诸佛、声闻、缘觉、诸菩萨众,咸共叹誉,亦复如是。
  
  若有众生,闻其光明威神功德,日夜称说,至心不断,随意所愿,得生其国。为诸菩萨、声闻之众,所共叹誉,称其功德。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佛言:「我说无量寿佛,光明威神,巍巍殊妙,昼夜一劫,尚未能尽。」
  • ① 最尊第一。
  • ② 十二光名。
  • ③ 灭恶生善。
  • ④ 拔苦与乐。
  • ⑤ 十方普闻。
  • ⑥ 佛圣咸叹。
  • ⑦ 光摄往生。
  • ⑧ 光号一体。
  • ⑨ 因光成佛。
  • ⑩ 佛赞不尽。

2) 大阿弥陀经

  佛称誉阿弥陀佛光明极善,善中明好,甚快无比,殊绝无极也。
  
  诸佛光明中之极明也,光明中之极好也,光明中之极雄杰也,光明中之快善也,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光明中之最明无极也。
  
  极善,极明,极好,极雄杰,极尊。
  
  殊绝,无比,无极。
  
  佛中之王,光中极尊。

3) 观经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4) 赞阿弥陀佛偈

  ① 智慧光明不可量 故佛又号无量光 有量诸相蒙光晓 是故稽首真实明
  ② 解脱光轮无限齐 故佛又号无边光 蒙光触者离有无 是故稽首平等觉
  ③ 光云无碍如虚空 故佛又号无碍光 一切有碍蒙光泽 是故顶礼难思议
  ④ 清净光明无有对 故佛又号无对光 遇斯光者业系除 是故稽首毕竟依
  ⑤ 佛光照耀最第一 故佛又号光炎王 三途黑暗蒙光启 是故顶礼大应供
  ⑥ 道光明朗色超绝 故佛又号清净光 一蒙光照罪垢除 皆得解脱故顶礼
  ⑦ 慈光遐被施安乐 故佛又号欢喜光 光所至处得法喜 稽首顶礼大安慰
  ⑧ 佛光能破无明暗 故佛又号智慧光 一切诸佛三乘众 咸共叹誉故稽首
  ⑨ 光明一切时普照 故佛又号不断光 闻光力故心不断 皆得往生故顶礼
  ⑩ 其光除佛莫能测 故佛又号难思光 十方诸佛叹往生 称其功德故稽首
  ⑪ 神光离相不可名 故佛又号无称光 因光成佛光赫然 诸佛所叹故顶礼
  ⑫ 光明照耀过日月 故佛号超日月光 释迦佛叹尚不尽 故我稽首无等等

5) 十二光现益

佛光乃心性之光,故有心用。众生虽愚,佛性不失,故遇佛光,有感即通,不隔纤尘。

  • ① 无量光,开阔心量,乃至发菩提心。量大福大。彼国土量,能成众生心行量。
  • ② 无边光,全面不片面,中道不极端,理性不情绪。
  • ③ 无碍光,达观无累,诸事顺利。
  • ④ 无对光,除冤对,解业系,人事和顺。
  • ⑤ 光炎王,烧烦恼薪,离三途暗。众人中心,名声高显。
  • ⑥ 清净光,灭罪增福,少烦少恼,心得清净。不受污染毒害。无传染疾病。除贪。
  • ⑦ 欢喜光,远离忧苦,熄灭瞋恨,心多欢喜,人见喜乐。无横险。除瞋。
  • ⑧ 智慧光,破愚开慧。明于事理。除痴。
  • ⑨ 不断光,日夜得守护。注意力集中,有恒心,事业持续发展。
  • ⑩ 难思光,人所不测,不能为害。
  • ⑪ 无称光,人所称叹,恭敬尊重。
  • ⑫ 超日月光,获种种世出世利益。

虽言十二,实则无量,又总摄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之中。但称佛名,蒙十二光益。

异译:

  • ① 无着光,心离执着,不计较。
  • ② 端严光,端正庄严,形体美。
  • ③ 爱光,佛之爱心光明,蒙佛爱人爱,对人有爱心。
  • ④ 不空光,遇无空过,佛德熏心。
  • ⑤ 利益光,施种种胜妙利益。
  • ⑥ 爱乐光,有爱心,得安乐。
  • ⑦ 安隐光,出入平安,远离忧恐。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 ⑧ 解脱光,设有官司陷害,一切不受,安然解脱。

9. 唯摄念佛

  • 1)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482
  • 2)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343
  • 3)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205
  • 4)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528
  • 5)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576
  • 6) 问曰: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何以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有三义:

  • 一明亲缘: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 二明近缘: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 三明增上缘: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也。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问:佛心平等,为何光明唯摄念佛,不摄余行?

答:佛心平等,故普欲度脱一切众生,乃由平等大悲所催,建立别愿因缘,光明唯摄念佛。礼赞: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问:何不摄念佛,亦摄余行?

答:余行无亲近增上三缘,若摄余行不应理故。若无别愿因缘,可摄余行,也可摄恶行,则以恶行为因悉生净土,岂有此理。

问: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今说有三缘而蒙光摄,岂非矛盾?

答:以无缘慈,兴大悲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与佛有亲近增上三缘,蒙光摄取。无缘者,从佛心平等而说,为度众生,不预设任何条件;并非众生与佛无缘而能得度。三缘者,明众生本无得度因缘,由念佛故,众生与佛机感相应,有亲、近、增上缘,因而蒙光摄取;恰恰是佛施得度之缘,并非佛预设条件。二者不可相混。

10. 念佛放光

  • 1) 光明和尚。念佛出佛。念佛感应录。手指识字实验。手掌书。
  • 2) 一向称名外,不别求见光。
  • 3) 凡助念及诸感应事例证明,专修念佛,其光强盛,易得往生。考之科学道理,也颇相符。

普通光:一般情况下,光由许多光子组成,在萤光(普通的太阳光、灯光、烛光等)中,光子与光子之间,毫无关联,即波长不一样、相位不一样,偏振方向不一样、传播方向不一样,就像是一支无组织、无纪律的光子部队,各光子都是散兵游勇,不能做到行动一致。

镭射光束中,所有光子都是相互关联的,即它们的频率(或波长)一致、相位一致、偏振方向一致、传播方向一致。镭射就好像是一支纪律严明的光子部队,行动一致,因而有着极强的战斗力。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事情镭射能做,而阳光、灯光、烛光不能做的主要原因。

阿弥陀佛光明唯摄念佛,如镭射;诸佛菩萨光明如普通光。

一向专念,信力愿力念力,如同镭射;随缘杂善,如普通光。

11. 寿命无量

赞叹无量寿之德,先赞德,后结名。赞德有三句:

  • 第一句,「彼佛寿命」,是说阿弥陀佛本身的寿命;
  • 第二句,「及其人民」,是说阿弥陀佛的寿命利益他的弟子人民;
  • 第三句,「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弥陀佛本身的寿命,以及利益其弟子人民的寿命,两者都是无量。
  • 最后一句,「故名阿弥陀」,依德立名。

寿命是生命的本体,「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就是说阿弥陀佛与他的弟子人民,生命一体,都是无量寿,这样才称为阿弥陀。如果分而为二,佛虽然寿命无量,而弟子人民寿命有量,就不能叫做阿弥陀。

12. 依寿立名

一切众生无不贪生惜命,然众生之寿皆是无常染污,罪命苦命,故说「命浊」。此无常染污罪苦命浊众生,若归命阿弥陀如来清净无量寿命,则寿命无限,品质同佛,常乐我净。如滴水入海,同海深广,同海一味,同海清净;乃至腾云致雨,潮涌不息。以寿立名,正为呼招众生归命,故称「南无阿弥陀佛」,释为「归命无量寿觉」。

大经: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可得极长生,寿乐无有极。

涅槃经:

  一切人中天上、地及虚空寿命大河,悉入如来寿命海中,是故如来寿命无量。

13. 寿及人民

「及其人民」的「及」,作连词即是「和」,全句为「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寿命」;又作动词,会意,甲骨文字形,从人,从手。表示后面的人赶上来用手抓住前面的人。众生本来佛性不生不灭,为无量寿,但自无始迷背真性以来,幻生幻灭,遂背舍本来无量寿,向着佛寿相反的方向,趣入无常轮回。阿弥陀佛成佛,彻证众生本具无量寿之觉体,以大悲愿力,不舍众生,用其光明名号,将众生从轮回路上拉回,归入佛命;如同从众生背后追赶将其抓住,故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观经》说「光明遍照十念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光照十方乃为追赶轮回众生,摄取不舍即抓住不放。实则称性光明遍法界,当处即是,若有去来、速度,皆非无量。

问:什么样的人称为阿弥陀佛的人民呢?

答:有二种。一是已经往生极乐国土的众生。一是虽然还没有往生,但归命于阿弥陀佛,决定要往生的众生。这二种人都是阿弥陀佛的人民,也都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寿的清净生命。

观经疏:

  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论注: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乎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要解:

  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印光大师: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问:还没有往生净土的人,世寿只有几十年,怎么说得到阿弥陀佛的无量寿呢?

答:所谓无量寿,就是彻证佛性不生不灭,不受时间长短这样相对观念的限制,这才是真正无量寿,与在此世活多久没有关系。这里千万亿年都是无常、染污、不净,不是阿弥陀佛的清净无量寿。在此界归命阿弥陀佛的人,虽然现在还没有证悟,但此身业报一谢就必定往生,必定证悟佛性,必定成佛,依果说因,所以说现在就已经获得无量寿。如同胎儿虽然是出生之后才计年龄,实际上是在母胎里就已经获得做人的生命了。

问:人民寿命等佛,光明等否?

答:寿命为自证之体,光明乃外化之用。极乐人民皆本师光明所摄化,亦承佛威神广度众生,既存主伴,亦为推功,内证虽等,外显差别。大经:

  彼佛国中,诸声闻众身光一寻,菩萨光明照百由旬。有二菩萨最为第一,威神光明,普照 三千大千世界。

至其最后得佛道时,普为十方诸佛菩萨叹其光明,亦如今也。

偈言:

  获彼光明身,如佛普照耀。

14. 光寿关系

阿弥陀佛本身具有无量的功德,但释尊用「光明无量」和「寿命无量」这二种就完全概括了。光明无量,空间上救度任何世界的众生;寿命无量,时间上救度尽未来际的众生。

寿命之德是一切功德依存的根本,寿命消失,则一切皆失。所以光明无量,必然要求寿命无量。再是照十方国的光明,一段时劫之后就没有了,那就是有量,时间上有限量。又寿命为生命之能量,寿命无量,则其生命力必然遍存活动于法界,而成光明无量。

寿命为体,光明为用,二者不分。好像人以寿命为体,而有种种的运动作为;种种运动作为,才反映出他的生命力。光明所照之处,寿必随之;寿命延续之时,光必随之。如此遍十方、尽未来,尽在彼佛无量光寿摄取网中;阿弥陀佛即以此光寿二无量,遍十方、尽未来地救度任何众生,无一遗漏。

经文「又」字,说明寿德与光德之间的密切关系,互不可分,互不可少,如此才能称为「阿弥陀」。

既光寿同具,有十二光德,亦有十二寿德。即无量光寿、无边光寿、无碍光寿⋯⋯超日月光寿。若此间命浊之寿,无佛光明之德,即是苦难、染污之命,寿越久,苦越深,如地狱众生。

15. 光寿与名号

无量光,是心性清净的本然智慧;无量寿,是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按照一般的修行方法,只有当众生悟得自性清净智慧,证入不生不灭的真如本体,才能与佛的心光相交集,契入佛的寿命;而处于杂染不净、生灭无常的罪障众生,也就永远隔离于佛的光明寿命之外。

阿弥陀佛这尊佛,为了让生灭染污的众生也能接触到佛的无量光与无量寿,便将其本身所证的无量光明与无量寿命的清净功德,凝聚在「阿弥陀」名号当中,这样,无形的功德成为有形的名号,名号便在无量光寿与众生之间起了桥梁的作用,也就是:无量光寿──名号──众生。

要解:

  当知光寿名号,皆本众生建立。以生佛平等,能令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也。复次由无量光义,故众生生极乐即生十方,见阿弥陀佛即见十方诸佛,能自度即普利一切。由无量寿义,故极乐人民即是一生补处,皆定此生成佛,不至异生。
  
  当知离却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何处有阿弥陀佛名号。而离却阿弥陀佛名号,何由彻证现前一念无量光寿之心。愿深思之,愿深思之。

1) 光寿即名号,名号即光寿,故称光寿名号。

2) 本于众生,为了众生。

3) 持名光寿同佛。

4) 光寿名号本来即众生心体,故炽然称名求生,不违唯心大道理。此破他唯心不求生。

5) 若不称名即生,心体无由得证,唯心恰成空饼。此立自,正该称名求生。### 第三篇 正宗分

16. 实相身、为物身

《往生论注》以此而说阿弥陀佛是「实相身、为物身」。圆满具足无量光寿功德,所以是「实相身」;此无量光寿功德成为名号,让众生接触、称念、获得,所以是「为物身」。物,就是众生。佛以功德为身,身即功德。也就是,阿弥陀佛自证功德称为「实相身」,利他功德称为「为物身」。

实相身、为物身,原是一身,无量光寿即是名号,名号即是无量光寿。

名号即是无量光故,称名念佛,当下蒙受无量光摄取不舍,决定不退菩提;名号即是无量寿故,称名念佛,现生得契彼佛寿命,虽在此界,而入极乐人民之数,命终自然回归本国。

又,信知名号是无量光,自然破疑满愿,称念名号,蒙光摄取,从最初一念往生决定,即是「一心不乱」;信知名号是无量寿,自然融念佛于生活、即生活而念佛,尽形寿称名念佛,念念不舍,即是「若一日、若七日」。

又,实相身故,众生称名即是如实修行;为物身故,称名众生圆获佛果功德。

又,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向佛一边是实相身,无形无相,绝思绝议;向众生一边是为物身,有形有相,可称可闻。众生称名念佛,即此事持,深契实相;不离相求,巧入无生。不必更求开悟,不需玄谈妙理。

众生(执相而求)──(有形有相,为物身)名号(实相身,无形无相)──无量光寿

愿生──称名──往生──无生

17. 名实一体

这里有必要讨论名(名称)与实(实体)的关系。

名与实的关系有二种:一、名实相离。二、名实一体。

  • 一、名实相离。名称与实体相分离,名是名,实是实,实体之上另外安立假名,假名之外另有实体存在。如水,直接喊水的名字,而不实际喝水的话,不能解渴。
  • 二、名实一体。名称与实德一体,实德凝聚而成名称,名称自然含摄实德,用其名就是用其实,离其名不能得其实。如世间帝号与帝权不分,行使帝王的名号就是在行使帝王的实权,离开帝王的名号也就没有帝王的实权。亦如银行卡之签名。阿弥陀佛,名实一体。无量光寿功德(实)结成「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拥有阿弥陀佛无量光寿的实德;而离开阿弥陀佛名号,也就不可能有阿弥陀佛的功德。

《论注》:

  有名即法,有名异法。
  名即法者,诸佛菩萨名号,般若波罗密及陀罗尼章句,禁咒音辞等是也。75

《观经》下品中生说:

  善知识以大慈悲,即为赞说阿弥陀佛十力威德,
  广赞彼佛光明神力,亦赞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
  此人闻已,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善导大师解释说:

  善人为说弥陀功德,
  罪人既闻弥陀名号,即除罪多劫。

可知:弥陀功德(实),即是弥陀名号(名)

名实一体故:

  • 1) 念佛佛即听到。口常称佛,佛即闻之。
  • 2) 念佛佛即来迎。应声来现,证得往生。
  • 3) 念佛佛光即摄。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 4) 念佛佛圣来护。
  • 5) 念佛即现佛光。桐城人。
  • 6) 念佛与佛一体。耳四朗。
  • 7) 念佛具足万德。一念大利,无上功德。
  • 8) 念佛如实修行。阿弥陀佛即是其行。
  • 9) 念佛即乘佛愿。
  • 10) 念佛是正定业。
  • 11) 念佛消灾除障。
  • 12) 念佛增福开慧。
  • 13) 念佛善根福德同佛。
  • 14) 念佛光明寿命同佛。

18. 名超诸佛

一切诸佛成佛了,本身也都是无量光,智能圆满;也都是无量寿,常住不灭,但这些诸佛不能叫做「阿弥陀」佛。因为这些诸佛本身光明虽然无量,利他光明还不能像阿弥陀佛一样,普遍救度罪障深重的众生「无所障碍」;又这些诸佛本身寿命虽然无量,利他寿命还不能像阿弥陀佛一样,普遍令他的弟子人民寿命都是无量。只有阿弥陀佛这尊佛,不仅自身光明无量,利他光明也是无碍无量;不仅自身寿命无量,也令念佛众生普皆寿命无量,是真正的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所以才有资格叫做「阿弥陀」佛。「阿弥陀」就是无量光、无量寿的意思。

也就是说,诸佛与弥陀,自利功德平等,而弥陀利他功德为胜;说到底,即是因为阿弥陀佛是以名号救度众生的佛,弥陀名号超胜诸佛名号。

《无量寿经》: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我至成佛道,名声超十方。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往生礼赞》:

  诸佛所证,平等是一;若以愿行来收,非无因缘。
  然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是故释迦及以诸佛,劝向西方,为别异耳。

明知:弥陀自证虽与诸佛等,而名号摄化独超,所以获得释迦以及诸佛的一致赞叹。

19. 名号度众生

善导大师综合《观经》与《阿弥陀经》解释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又说:

  光明名号,摄化十方。

光明成为名号,名号即是光明,称念彼佛名号,即被彼佛光明摄取。这正是阿弥陀佛这尊佛不同于诸佛的地方,也正是阿弥陀佛所以叫做阿弥陀佛的地方。经文说「是故号为阿弥陀」、「故名阿弥陀」,实在有很深的含义。

《无量寿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
  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大阿弥陀经》:

  阿弥陀佛光明名号,闻八方上下无穷无极无央数佛国。
  诸天人民莫不闻知,闻知者莫不度脱也。

阿弥陀佛成佛不是成为别的,就是成了这一句无量光寿的名号。名号成立了,自自然然度众生,自自然然恒放无量无碍光明,自自然然照摄称名念佛的众生而不舍,自自然然让归命称念的众生现生获得彼佛无量寿的清净生命、住不退转,自自然然佛及圣众临终来迎,回归极乐。

20. 弥陀与诸佛之关系

一、平等。自证。

二、差别。利他。因愿不同。

  • 1) 因胜。
    • ① 我建超世愿。
    • ② 发愿逾诸佛。
    • ③ 愿愿皆发增上胜因,依因起于胜行⋯⋯
  • 2) 果胜。
    • ① 名声超十方。
    • ②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 ③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 3) 化胜。
    • ① 摄凡。
    • ② 易行。
    • ③ 入报。
    • ④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 4) 能赞所赞。

21. 征释名义

要解:

  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 1) 本经共三次征释名义,分别为国名、佛名、经名。此皆一宗极要,特标名字真法界,名号度众生。
  • 2) 诸佛境界,甚深秘藏,无可说示,唯有名字。
  • 3) 授记佛名、国名。

22. 名号即法界

要解:

  阿弥陀,正翻无量,本不可说。本师以光、寿二义,收尽一切无量。光则横遍十方,寿则竖穷三际。横竖交彻,即法界体。举此体作弥陀身土,亦即举此体作弥陀名号。是故弥陀名号,即众生本觉理性。持名,即始觉合本。始本不二,生佛不二。故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也。
  • 1) 无量光寿—法界体—弥陀身土—弥陀名号—众生本觉理性。
  • 2) 身土不二。名体不二。生佛不二。始本不二。因果不二。
  • 3) 实相为体,即名号为体。
  • 4) 持名,依究竟觉发于始觉,合于本觉;乃从果向因,始本究竟,一念圆成。如磁石吸铁。
  • 5) 证悟,依本觉发始觉,分分修证,至究竟觉;乃从因向果,渐次而成。如铁变磁石。
  • 6) 持名相应:相应于究竟觉、始觉、本觉。又相应于佛愿,顺彼佛愿故。《论》以称名为如实修行相应。
  • 7) 平生信愿坚确,一念初始,念念相续。或有一念而无念念,如临终人,信心不相续人。
  • 8) 无信愿人,散心称名,是否念念即佛?亦念念即佛。唯不信不知,不能直下承担,故枉自轮转。

蕅益:

  吾人果能念念执持阿弥陀佛,即是念念证无量寿,放无量光。古圣既尔,今人亦然:至心既尔,散心亦然。法华云:「一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大圣金口,岂欺我哉!

23. 无量光佛身论

要解: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诸佛皆彻性体,皆照十方,皆可名无量光。而因中愿力不同,随因缘立别名。
  弥陀为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有光明恒照十方之愿,今果成如愿也。法身光明无分际,报身光明称真性,此则佛佛道同。应身光明有照一由旬者,十百千由旬者,一世界十百千世界者。唯阿弥普照,故别名无量光。
  然三身不一不异,为令众生得四益故,作此分别耳。
  • 1) 佛光为心性之光,非如日月灯光。心光故能照心,令心明朗,施以安乐等。心眼若开,即见心光。信为心眼。然佛心物无碍,亦示现为色光,有因缘肉眼得见。
  • 2) 虽是太阳,其光有限,何以佛光无量?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众生埋没心性,故性光不现,唯灵光一点。
  • 3) 今依善导,正指别愿所成报身。佛佛道同者,别分自受用报、他受用报。自受用报全同,他受用报令地上菩萨受大法乐,亦等。然弥陀别愿所成之报,光明普摄念佛众生往生彼国齐入涅槃,受用等佛,超胜诸佛报身光明,故以无量光为别名。

大经: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此愿成就,故为无量光佛。

24. 无碍光

1) 要解

  当知无障碍,约人民言。由众生与佛缘深,故佛光到处,一切世间无不圆见也。
  缘深故见佛光。念佛与佛有三缘,是为圆见佛光,无有障碍。

亲缘,佛见众生。近缘,佛应念现前。增上缘,一切业系,无能碍者。

2) 论注

  问曰:若言无碍光如来,光明无量,照十方国土无所障碍者;此间众生,何以不蒙光照?光有所不照,岂非有碍耶?
  
  答曰:碍属众生,非光碍也。譬如日光周四天下,而盲者不见,非日光不周也。亦如密云洪澍,而顽石不润,非雨不洽也。

25. 无量寿佛身论

1) 要解

  心性照而常寂,故为寿命。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寿命无量也。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阿僧祇,无边、无量,皆算数名,实有量之无量。然三身不一不异,应身亦可即是无量之无量矣。
  及者,并也。人民,指等觉以还。谓佛寿命并其人民寿命,皆无量等也。
  • ① 寿即时间。时间乃人类之错觉,故有无常生灭流转,命浊中夭。
  • ② 今彻证心性之寂,灭一切时间之错觉,与真理同体,故寿命无量。
  • ③ 今依导师释,别愿所成报身,自利利他皆无量寿故,超越诸佛通途自利无量寿,故以无量寿为别名。

大经:

  设我得佛,光明有能限量,下至不照百千亿那由他诸佛国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寿命有能限量,下至百千亿那由他劫者,不取正觉。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命无能限量,除其本愿,修短自在。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此愿成就,故为无量寿佛。

2) 普贤行愿品

  我能深入于未来,尽一切劫为一念;
  三世所有一切劫,为一念际我皆入。
  我于一念见三世,所有一切人师子;
  亦常入佛境界中,如幻解脱及威力。
  于一毛端极微中,出现三世庄严刹;
  十方尘刹诸毛端,我皆深入而严净。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
  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
  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我此普贤殊胜行,无边胜福皆回向;
  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

3) 问:何以能一念见三世,毛端现尘刹?

答:此是诸佛菩萨证入心性无量光寿甚深境界,凡夫难思。比如地面上行车,自车主个人观察,前方为前、后方为后、现处当处;如以一面大圆镜照之,则无所谓前后当处,虽无前后而圆照前后一切处。佛心如大圆镜,故能映现过现未来一切。

26. 成佛十劫论

1) 要解

  此明极乐世界教主成就也。然法身无成无不成,不应论劫。报身因圆果满名成,应身为物示生名成,皆可论劫。又法身因修德显,亦可论成论劫。报身别无新得,应身如月印川,亦无成不成,不应论劫。但诸佛成道,各有本迹,本地并不可测。且约极乐示成之迹而言,即是三身一成一切成,亦是非成非不成而论成也。
  又佛寿无量,今仅十劫。则现在说法,时正未央。普劝三世众生速求往生,同佛寿命,一生成办也。

2) 论注

  愿以成力,力以就愿,愿不徒然,力不虚设,力愿相符,毕竟不差。故曰成就。
  • ① 成就者,即是因中誓愿成为果上救度众生的无量光寿之功德力。
  • ② 阿弥陀佛成佛,也即是成了这一句无量光寿名号。
  • ③ 成佛故,无量光寿佛身、无衰无变涅槃国土、圣众弟子功德、十方众生之往生,一切皆成。经文前后赞叹国土、圣众,说「成就如是功德庄严」,都以此句为本。
  • ④ 「如是功德」者,如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功德,是阿弥陀佛无量光寿功德。「庄严」者,彼佛愿心庄严。
  • ⑤ 弥陀、国土、圣众,三种功德庄严,统归于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论》言:「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谓清净句。清净句者,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 ⑥ 以「(众生)若不生者,(法藏)不取正觉」所成之佛故,「弥陀正觉」与「众生往生」,完全一体。弥陀正觉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众生往生同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耳闻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当知这一句佛名,即是弥陀的正觉,同时也是我的往生;弥陀正觉既成就,我等往生也已成就,丝毫无欠无余。
  • ⑦ 因此,下经文说: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

27. 法事赞

1) 果德光寿

  愿往生,愿往生。
  果得涅槃常住世,寿命延长难可量。
  千劫万劫恒沙劫,兆载永劫亦无央。
  一坐无移亦不动,彻穷后际放身光。
  灵仪相好真金色,巍巍独坐度众生。
  十方凡圣专心向,分身遣化往相迎。
  一念乘空入佛会,身色寿命尽皆平。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为明报佛常住不灭,先赞寿德,次光德,次光寿摄化。
  • ② 无移不动,显报身理体;彻后放光,显报身智用。
  • ③ 巍巍独坐,法界独尊,诸佛之王。一切佛度,还是一佛所度。
  • ④ 凡圣皆专心向,皆乘佛力。
  • ⑤ 凡与圣平,凡圣与佛平。
  • ⑥ 往相迎,不来而来。
  • ⑦ 乘空,以空为乘,非如乘他物而历空,复有何碍,亦何不达!即是乘正觉华、佛智。

2) 历劫行愿

  愿往生,愿往生。
  彼佛从因行苦行,勇猛专精无退时。
  一坐百劫长时劫,难作能作不生疲。
  自利利他同断恶,不舍怨憎由大悲。
  有识含灵皆普化,同因同行至菩提。
  誓愿庄严清净土,见闻欢喜证无为。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同因同行,同一念佛愿生,同一名号因行,同证无量光寿。
  • ② 同断恶,因中愿行、果上名号,自利利他故。含灵互同。含灵与佛同。### 第三篇 正宗分

      又舍利弗!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皆阿罗汉,非是算数之所能知。
      诸菩萨众,亦复如是。舍利弗!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文科】

前文赞叹主佛,此文赞叹圣众,即极乐的声闻众、菩萨众。

【译解】

还有,舍利弗啊!彼阿弥陀佛有无量无边的声闻弟子,都是阿罗汉,数量之多不是用算数可以知道的;菩萨大众之多,也是如此。舍利弗啊!彼佛国土如此高德圣众之庄严,都是彼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自然成就的。

【辩义】

1. 十劫所度

紧接着弥陀成佛十劫之后,说圣众无量,悉皆不退,使知:弥陀寿命无量,今才十劫,而蒙此佛无量光寿名号救度、已经往生者,如此之多,而不退成佛如此之易,所以应当追踪前贤,速求往生,称佛名号,蒙佛光照,获佛寿命,得入极乐圣众之数。

1) 要解

  无数声闻菩萨及与补处,皆十劫所成就。正显十方三世往生不退者,多且易也。

2) 法事赞

  愿往生,愿往生。 
  弥陀化主当心坐,华台独迥最为精。
  百亿摩尼间杂宝,叶叶庄严相自成。
  正坐已来经十劫,心缘法界照慈光。
  蒙光触者尘劳灭,临终见佛往西方。
  到彼华开入大会,无明烦恼自然亡。
  三明自然乘佛愿,须臾合掌得神通。
  彼佛声闻菩萨众,尘沙算数亦难穷。
  愿我今生强发意,毕命往彼圣人丛。
  众等倾心愿往生,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 合属上科,以主统众,以主显主,意显主伴一体。
  • ② 声闻菩萨乃彼佛历劫愿行所成,十劫慈光所度。
  • ③ 光触,光摄。尘劳灭,不灭而灭,灭其业系果。不断烦恼。众生遇斯光者,三垢消灭。
  • ④ 强发意,即强发愿,愿心坚固,一发不退。圣人丛,诸上善人聚会一处。
  • ⑤ 经文至此,劝生之意呼之欲出,赞释会意,故引下「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至此段说之。而以我、今发,待众生、当发。

2. 小乘人、未发菩提心人能否往生?

1) 要解

  他方定性二乘,不得生彼。若先习小行,临终回向菩提,发大誓愿者,生彼国已,佛顺机说法,令断见思,故名罗汉。如别教七住断见思之类,非实声闻也。盖藏通二教,不闻他方佛名,今闻弥陀名号,信愿往生,总属别圆二教所摄机矣。
  • ① 不许定性声闻得生。
  • ② 不许未发菩提心得生。
  • ③ 以闻名愿生,总属菩萨根性。
  • ④ 信愿菩提心。
  • ⑤ 释义巧矣,然未直了,又似大义门不成。此土己发大心,到彼反证小果故。

2) 论注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此四句,名庄严大义门功德成就。
  
  「门」者,通大义之门也。「大义」者,大乘所以也。如人造城,得门则入。若人得生安乐者,是则成就大乘之门也。
  
  佛本何故兴此愿?见有国土,虽有佛如来贤圣等众。由国浊故,分一说三。或以拓眉致诮,或缘指语招讥。
  
  是故愿言:使我国土,皆是大乘一味,平等一味。根败种子,毕竟不生;女人残缺,名字亦断。是故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
  
  问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法藏菩萨四十八愿中言:『设我得佛,国中声闻,有能计量知其数者,不取正觉。』是有声闻一证也。又《十住毗婆沙》中,龙树菩萨造阿弥陀赞云:『超出三界狱,目如莲华叶,声闻众无量,是故稽首礼。』是有声闻二证也。又《摩诃衍论》中言:『佛土种种不同:或有佛土,纯是声闻僧;或有佛土,纯是菩萨僧;或有佛土,菩萨声闻会为僧,如阿弥陀安乐国等是也。』是有声闻三证也。诸经中有说安乐国处,多言有声闻,不言无声闻。声闻即是二乘之一。《论》言乃至无二乘名,此云何会?」
  
  答曰:「以理推之,安乐净土,不应有二乘。何以言之?夫有病则有药,理数之常也。《法华经》言:『释迦牟尼如来,以出五浊世故,分一为三。』净土既非五浊,无三乘明矣。《法华经》言诸声闻,是人于何而得解脱?但离虚妄,名为解脱。是人实未得一切解脱,以未得无上道故。核推此理,阿罗汉既未得一切解脱,必应有生。此人更不生三界,三界外除净土更无生处,是以唯应于净土生。
  
  如言声闻者,是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如天帝释生人中时,姓憍尸迦;后虽为天主,佛欲使人知其由来,与帝释语时,犹称憍尸迦;其此类也。又此《论》但言二乘种不生,谓安乐国不生二乘种子,亦何妨二乘来生耶!譬如橘栽不生江北,河洛果肆亦见有橘;又言鹦鹉不渡陇西,赵魏架桁亦有鹦鹉。此二物,但言其种不渡。彼有声闻亦如是。作如是解,经论则会。」
  
  问曰:「名以召事,有事乃有名。安乐国既无二乘、女人、根缺之事,亦何须复言无此三名耶?」
  
  答曰:「如软心菩萨,不甚勇猛,讥言声闻。如人谄曲,或复儜弱,讥言女人。又如眼虽明而不识事,讥言盲人。又如耳虽聪而听义不解,讥言聋人。又如舌虽语而讷口謇吃,讥言哑人。有如是等,根虽具足,而有讥嫌之名。是故须言乃至无名,明净土无如是等与夺之名。」
  
  问曰:「寻法藏菩萨本愿,及龙树菩萨所赞,皆似以彼国声闻众多为奇,此有何义?」
  
  答曰:「声闻以实际为证,计不应更能生佛道根芽。而佛以本愿不可思议神力,摄令生彼;必当复以神力,生其无上道心。譬如鸩(zhèn)`鸟入水,鱼蚌咸死;犀牛触之,死者皆活。如此不应生而生,所以可奇。然五不思议中,佛法最不可思议。佛能使声闻复生无上道心,真不可思议之至也。
  • ① 人天小乘,未发菩提心者,皆得往生,生安乐国即成就大乘,故名大义门成就。
  • ② 安乐纯一大乘,平等一味。不生二乘种子,不妨二乘来生。
  • ③ 阿罗汉未得一切解脱,必应有生,既不更生三界,唯应生于净土。
  • ④ 他方声闻来生,仍本名故,称为声闻。
  • ⑤ 安乐国非唯无二乘,亦无软心菩萨,皆是勇猛大菩萨。
  • ⑥ 定性声闻,依佛本愿神力生彼,同以佛神力生无上道心。是为不可思议。

3) 疏

  问曰:若言凡夫小圣得生者,何故天亲《净土论》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今彼国中现有二乘,如斯论教,若为消释?
  
  答曰:子但诵其文,不窥理况;加以封拙怀迷,无由启悟。今引佛教,以为明证,却汝疑情。何者?即《观经》下辈三人是也。何以得知?如下品上生云:「或有众生,多造恶法,无有惭愧。如此愚人,命欲终时,遇善知识,为说大乘,教令称阿弥陀佛。当称佛时,化佛、菩萨现在其前;金光华盖,迎还彼土。华开以后,观音为说大乘,此人闻已,即发无上道心。」
  
  问曰:种之与心,有何差别?
  
  答曰:但以取便而言,义无差别。当华开之时,此人身器清净,正堪闻法,亦不简大小,但使得闻,即便生信。是以观音不为说小,先为说大。闻大欢喜,即发无上道心,即名大乘种生,亦名大乘心生。
  
  又当华开时,观音先为说小乘者,闻小生信,即名二乘种生,亦名二乘心生。
  
  此品既尔,下二亦然。此三品人,俱在彼发心。正由闻大,即大乘种生;由不闻小故,所以二乘种不生。凡言种者,即是其心也。
  
  又十方众生,修小乘戒行,愿往生者,一无妨碍,悉得往生。但到彼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一转向大以去,更不退生二乘之心,故名二乘种不生。
  
  前解就不定之始,后解就小果之终也。
  • ① 恶人称佛往生,花开以后闻大乘法,即发大心;由不闻小,不发小心。
  • ② 原修小乘人,愿往生,悉得往生。
  • ③ 小乘人往生后,顺本所习,先证小果;证已即转向大,更不退生二乘心。
  • ④ 与《注》同许不发菩提心得生,生后即发大心。极成大义门。

3. 极乐是纯一大乘菩萨境界,为什么要说声闻呢?

一、为显彼佛愿力不可思议,能摄声闻往生,复生无上道心。

二、为引他方声闻求愿往生。声闻畏厌佛道长远,自求灰身灭智,今见极乐声闻,自然入于不退,普皆一生成佛,故能欣欣以求。

三、顺余方俗。根据《无量寿经》,极乐世界虽然有声闻、菩萨、天、人等不同的称呼,但实际上极乐所有人民,智慧、神通、功德,都是一样,平等没有差别,身体长相也都一样,没有差别,自然都是虚无之身、无极之体,也就是佛的功德法身;智慧之高超、功德之殊胜、形体之微妙,十方世界找不到恰当的名称,而又不能直接称为佛,所以只好顺应他方世界的叫法,也称为天、人、声闻、菩萨等。大经: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52

四、顺本名故,说为声闻,非实声闻,而皆勇猛菩萨。

4. 功德成就论

功德有三:一、国土功德,无苦纯乐;二、本佛功德,无量光寿;三、圣众功德,不退成佛。此三种功德皆由阿弥陀佛因地为法藏菩萨时,发四十八愿,历劫修行,于十劫前成佛之时,同时成就。

「成就」是愿望已经实现,结果已经达成,法尔如是,既不需要更加功力,也不可能稍有改变。

国土功德既已成就,则彼国现下即是无苦纯乐的清净宝所。反观此娑婆世界,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应当厌苦求乐,厌秽欣净,求愿往生彼国。

本佛功德既已成就,则弥陀圆满具足无量光寿救度众生的大能大力。反观自身,罪障深深,福慧微微,旷劫流转,常没不出,应当舍弃自力,顿归弥陀佛力之救度。

圣众功德既已成就,则一生彼国,自然舍罪恶凡夫之名,入不退成佛之位,应当誓毕此生,不再作阎王眷属,而成为极乐人民。

功德虽说三种,实则一体不分。赞国土功德,说「阿弥陀佛变化所作」,即是依正一体;赞本佛功德,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即是主伴一体。依正一体故,国土广大庄严,即是涅槃妙境;主伴一体故,人天声闻菩萨,同证光寿极果。

《无量寿经》说:「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三种功德庄严,收入一句名号,一心称名愿生,西方十万亿程,毕竟不隔于半步;弥陀无量光明,恒常腾辉于舌端;而无量圣众,闻声共邀为胜友,相期聚会于一处。有此大利,释尊反复赞说:「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要解:

  佛及声闻菩萨,并是弥陀因中愿行所成,亦是果上一成一切成。是则佛、菩萨、声闻,各各非自非他,自他不二,故云成就如是功德庄严。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也。##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劝念佛往生

第一节 念佛往生

【大意】

前文赞叹极乐净土依正二报,为令众生生起仰慕向往之心。此文则劝励众生从事往生极乐净土的念佛。首先是宣说念佛往生,其次加以证明,最后劝人信仰。此段宣说念佛往生共分四项:一明往生证益。二劝愿生彼国。三明少善不生。四明念佛即生。

《观经》起初说定散二善,到流通分再将二善废舍,只留念佛一法。此正是说明定散二善是少善根,不能往生;而同时劝人深信并称名念佛。自古以来,古德把本经视为是《观经》流通分的开说,就是二经之间有此关系的缘故。

第一项 明往生证益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祇说。
  • 阿鞞跋致 菩萨阶位之名,译为不退转。经一大阿僧祇劫之修行,则至此位。入此位,只进不退,决定可以成佛。
  • 一生补处 菩萨阶位的最高位,即等觉位,经此一生即可补佛位处。

【文科】

说明念佛往生一段分为四项,此文是第一项,先说明往生的证果利益。

【译解】

另外,舍利弗啊!众生只要往生到极乐世界,自然都是不退转地,必定成佛;而且其中很多显现为一生补处菩萨的果位,数量之多无法用算数来说明,只能说是无量无边、又无量无边。

【来意】

前赞极乐依正,目的正为劝众生往生,正劝之前先说明往生的殊胜利益,更能激发人心。又前依正功德当中固然包含往生后的种种利益,但尚未直接说明往生后的果证,今则明之。

【辩义】

1. 略释文句

  • 1) 又舍利弗:前已赞说极乐依正二报庄严,今将更说众生往生事,故重呼。
  • 2) 极乐国土:标定所劝归之国。
  • 3) 众生:普含一切凡圣,然照应下文「皆不退转」,知以常没常流转者为主。
  • 4) 生者:从上未说往生事,从此开说。举已生,显当生,将劝愿生故。
  • 5) 皆是阿鞞跋致:无一例外,当下即是,显非自力,而由佛力成就,国土自然之德,不劳而获。正觉花化生故。清净智海生故。
  • 6) 其中:皆是不退转当中。
  • 7) 但可以:只能。非「但是」。

2. 往生证益

一、 皆不退。

此界修行,最难在得不退,若入不退则只进不退,安稳无忧;然生彼土,皆得不退。

二、 多补处。

此土成佛极难极难,前佛后佛间隔往往多劫,期间唯有一位一生补处。 一生补处,即是具足佛德,待补佛位之处。若位补处,虽未成佛,佛位在即,如弥勒菩萨现处兜率。然一生彼土,则位示补处者无量无边,此示彼土成佛之易。

不退显远离忧恐,补处明成佛在即。故取前后两端以明,即示超越常伦诸地行之意,又明摄机之广,上包大圣,下取常没。

3. 问:此界常没凡夫,何以一入彼国,即证不退,位至补处?

答:此由彼佛愿力所成。凡夫生彼国者,非是杂业杂生,悉乘弥陀大愿业力,悉皆如来正觉华化生,同一清净智海所生故。

注:

  庄严「眷属」功德成就者: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此云何不思议?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眷属无量,焉可思议!
  
  「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此二句,名庄严大众功德成就。
  
  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如来,说法轮下,所有大众,诸根性欲,种种不同。于佛智慧,若退若没。以不等故,众不纯净。
  
  所以兴愿:愿我成佛,所有天人,皆从如来智慧清净海生。
  
  「海」者:言佛一切种智,深广无涯,不宿二乘杂善中下死尸,喻之如海。是故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
  
  「不动」者:言彼天人,成就大乘根,不可倾动也。

4. 极乐不退之特点

1) 唐译:

  生彼土者,皆不退转。殊胜行愿,念念增进,决定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生彼土,常无退转。无量行愿,念念增进,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2) 梵本直译:

  往生到彼无量寿如来佛刹土的众生,都是清净、不退转、一生补处的菩萨。

3) 莲池:

  四教不退,非今经意。
  今念佛者,但生彼国,虽恶人畜生,即得不退。岂不胜妙直接,异乎诸教。

4) 要解:

  净土殊胜,谓带业往生,横出三界;同居横具四土,开显四教法轮;众生圆净四土,圆见三身,圆证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如是等胜异超绝。
  
  阿鞞跋致,此云不退。一位不退,入圣流,不堕凡地。二行不退,恒度生,不堕二乘地。三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海。若约此土藏初果,通见地,别初住,圆初信,名位不退。通菩萨,别十行,圆十信,名行不退。别初地,圆初住,名念不退。
  
  今净土五逆十恶十念成就带业往生居下下品者,皆得三不退。然据教道,若是凡夫,则非初果等;若是二乘,则非菩萨等;若是异生,则非同生性等。又念不退,非复异生;行不退,非仅见道;位不退,非是人民。躐等则成大妄,进步则舍故称。唯极乐同居,一切俱非,一切俱是。十方佛土无此名相,无此阶位,无此法门。非心性之极致,持名之奇勋,弥陀之大愿,何以有此!
  • ① 等摄恶人畜生。
  • ② 泯灭等级差别。
  • ③ 悉皆一生成佛。
  • ④ 迥异一切法门。
  • ⑤ 超绝十方佛土。
  • ⑥ 功由本愿称名。

5. 凡夫一生成佛

要解:

  一生补处者,只一生补佛位,如弥勒、观音等。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故其中多有此等上善,不可数知也。复次释迦一代时教,惟《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安养,且以此劝进华藏海众。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
  凡夫登补处,一生尽成佛。
  华严入今经,一代归净土。

6. 不退与补处

此有二说:

  • 一、总皆不退中,多有补处。如今经。
  • 二、皆是不退,亦皆补处。如上梵本直译。

问:不退与补处位差很大,何混为一处而谈?又直接说为一生补处,则清净、不退转自在其中,又何必繁列?

答:直说皆是一生补处,或误以为是大菩萨生处,凡夫无份。今为摄染污众生,故说清净;为摄疲退众生,故说不退;为摄历劫多生补处,故说一生补处。如极乐国虽是涅槃界,为摄造作三恶道罪业众生,而言无三恶道。

不退、补处约此土位差很大,然往生彼土,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位位圆融,自在无碍,不退转即一生补处,三贤十圣皆顺余方习而言,不可以此界常途教道理解。

极乐补处为第二十二愿成就。依此愿,凡往生者皆悉位阶一生补处,但是若有大愿不欲成佛而愿为菩萨者例外,不居补处之位,而于十方自在所化,示现普贤行德。或现凡夫,或现圣者,或现地前,或现地上。虽千应万化,总皆不退佛果。外相虽差,内证全同。一切俱非,一切俱是。

第二十二愿:

  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法事赞: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此往生、不退、补处、成佛有以下特点:

  • ① 根机不限。不论凡圣善恶,皆得往生。
  • ② 时间立即。一旦往生,当下立即获致不退转。
  • ③ 超证常伦。超越常途次第,不经地、不经劫,速证无上菩提。位位圆融,高下无碍。
  • ④ 外差内等。内证齐同,外现差别。自在所化,示普贤行。
  • ⑤ 自然成佛。不加任何人为造作,自然往生,自然不退转,自然一生补处,自然成佛。

无量寿经:

  道之自然。自然之所牵。自致不退转。
  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法事赞: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往生礼赞: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般舟赞:

  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行愿自然成。

五会法事赞:

  到彼自然成正觉,还来苦海作津梁。

⑥ 缘佛愿力。所以如此,全因弥陀愿力。

论注: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7. 往生与成佛

此有三种表述:

  • 一、往生定成佛。
  • 二、往生速成佛。
  • 三、往生即成佛。

唐译:

  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论:

  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注:

  问曰: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答曰: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念佛成佛因果三愿。

净土宗建立之基石。

问:九品每言历多少时劫证何果位,今何说速疾成佛?

答: 一由二经说相有别,或显九品回向差别,或显念佛一实大利。

二由极乐时劫圆融,二说无妨。

般舟赞: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549
  愿住弥陀佛国内,证与不证亦心闲。586

问:纵然速成,何说即成?

答:既超常伦诸地行,速满功德大宝海,可说即成。原以念佛一法,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本来果地法门故,既以果觉往生,必以果觉得证,妄身谢灭,果觉现前,如印坏文成,更无纤隔。

问:《大经》说有人天声闻菩萨,《观经》说供养诸佛、次第授记等,皆是因位,何说成佛?

答:《大经》明人天声闻菩萨「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是则佛身。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实则非天非人。《观经》如上已通。又乘第二十二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示现普贤行德,因地修相,是为带果行因。

导师:

  念佛即是涅槃门。
  
  舍此秽身,即证彼法性之常乐。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净土无生亦无别,究竟解脱金刚身。

要解: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无异。
  
  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省庵:

  相好光明皆具足,六通无碍异常伦。
  
  直将果用为吾用,不改凡身作佛身。

印光:

  一得往生,则烦恼恶业彻底消灭,功德智慧究竟现前。##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劝念佛往生

第二项 劝念佛愿生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文科】

说明念佛往生一段分为四项,此文是第二项,即劝众生发愿往生。

【译解】

舍利弗啊!众生听到极乐国土、阿弥陀佛以及圣众的功德,都应当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

为什么呢?因为往生阿弥陀佛国,就能够加入一生补处菩萨这样的上善之人的行列。

【辩义】

1. 释尊心声

这是释尊在本经当中第一次劝众生愿生彼国。

其实,劝生彼国是释尊心中久久蕴藏的慈悲,为释尊出世之本怀,教化之终极。

释尊无问自说此经,目的正在于此。

经文一开始,直指西方,目的也在于此。

接下来赞叹极乐庄严,再三强调「彼佛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发起我们向往欣慕的心,目的也在于此。

接下来赞叹阿弥陀佛「光照十方无所障碍,寿及人民无量无边」,发起我们依靠归命的心,目的也在于此。

接下来赞叹极乐圣众,说明十劫以来已往生者无量无边,皆不退转,速疾成佛,汝今往生,亦皆如是;发起我们效仿随学的心。这时,释尊才完全吐露出他的心声,劝我们去往生,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2. 何等众生应当愿生?

  若正苦,当愿生,众苦顿息故。
  若正乐,当愿生,受乐无间故。
  若有罪,当愿生,无三恶道故。
  若有福,当愿生,福善无边故。
  
  小乘人,当愿生,证发大心故。
  大乘人,当愿生,上供下化故。
  懈倦人,当愿生,自然不退故。
  精进人,当愿生,速成正觉故。
  
  愿好衣,当愿生,天衣妙服故
  愿好食,当愿生,三昧为食故。
  愿好住,当愿生,楼阁如意故。
  愿好行,当愿生,乘空无碍故。
  
  欲好风,当愿生,德风增道故。
  欲好水,当愿生,德水悦神故。
  欲好空,当愿生,广大庄严故。
  欲好居,当愿生,清净无染故。
  
  求相好,当愿生,端严无比故。
  求健康,当愿生,金刚不坏故。
  求富贵,当愿生,大富大贵故。
  求名利,当愿生,大名大利故。
  求长寿,当愿生,寿命无量故。
  求智慧,当愿生,智慧无边故。
  求眷属,当愿生,眷属永聚故。
  
  爱处众,当愿生,海众无边故。
  爱闲寂,当愿生,心常寂定故。
  爱出游,当愿生,神游十方故。
  爱娱乐,当愿生,妙乐无穷故。
  
  看电视,当愿生,影现十方故。
  用手机,当愿生,他心遍知故。
  上网路,当愿生,法界一心故。
  玩游戏,当愿生,游戏神通故。
  
  眼见色,当愿生,妙色无穷故。
  耳闻声,当愿生,音声第一故。
  鼻嗅香,当愿生,香熏十方故。
  舌尝味,当愿生,果实自然故。
  身觉触,当愿生,触光心喜故。
  
  一切人,当愿生,无不满足故。
  一切时,当愿生,无不适意故。

3. 何故闻者应当愿生?

如法闻者,皆应愿生。知好歹故,顺本性故,顺佛心故,顺佛愿故,顺佛语故,最为应当。

如不愿生,为不知好歹,违逆自性,背于诸佛,最不应当。

阿弥陀佛成就极乐净土,无量清净,备极庄严,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端为安置我等,只盼众生愿生,佛即欢喜;今有闻者,而不愿生,甘处此五浊恶世,岂知好歹,岂是应当。

阿弥陀佛成就无量光寿,大慈大悲,大愿大力,无所障碍,专为救拔我等,只要众生愿意,佛即摄受;今有闻者,而不愿佛救,偏欲自力修行,迟滞险途,岂知好歹,岂是应当。

无量菩萨圣众,不请来作胜友,主动邀我同游法界,同觐诸佛,同化众生,而皆在彼翘首相候,只等众生答应,皆悉遥加;今有闻者,而不愿生,宁与三恶为伴,岂知好歹,岂是应当。

4. 问:听说「唯心净土,自性弥陀」,只要心净则土净,又何必求生西方呢?

答:《龙舒净土文》:

彼西方净土,无贪无恋,无瞋无痴。吾心能无贪无恋、无瞋无痴乎?

彼西方净土,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欲静则静,欲去则去。吾思衣而无衣,则寒恼其心;思食而无食,则饥恼其心;欲静而不得静,则群动恼其心;欲去而不得去,则系累恼其心。是所谓「唯心净土」者,诚不易到也。

彼阿弥陀佛,福重山海,力挈天地,变地狱为莲花,易于反掌;观无尽之世界,如在目前。吾之福力,尚不能自为,常恐宿业深重,坠于地狱,况乃变作莲花乎?隔壁之事,犹不能知,况乃见无尽世界乎?是所谓「自性阿弥」者,诚不易到也。

然则吾心可以为净土,而猝未能为净土;吾性可以为阿弥,而猝未能为阿弥,乌得忽净土而不修,舍阿弥而不欲见乎⋯⋯《大阿弥陀经》云:「十方有无量菩萨,往生阿弥陀佛国。」彼菩萨尚欲往生,我何人哉,不欲生彼?是果胜于诸菩萨乎?由此言之,「唯心净土,自性弥陀」者,大而不要,高而不切,修未到者,误人多矣。不若脚踏实地,持诵修行,则人人必生净土,径脱轮回。与虚言无实者,天地相远矣。

般舟赞:

  不得信受他人语,但令心净此皆净。
  若道此同诸佛国,何因六道同生死。

5. 求生净土是否心外求法?

安乐集:

  若摄缘从本,即是心外无法;若分二谛明义,净土无妨是心外法也。

灵峰宗论:

  问曰:但念他佛,得非心外取境耶?
  
  答曰:圆人炽然但念他佛,了知他佛不离自心。权乘纵未了达自心,究竟心外决无别佛。故此念佛三昧,若迷若悟,皆可共遵。迷者遵之,则不假方便,自得心开;悟者遵之,则自他不二,始觉合本矣。名为三昧中王,不亦宜乎!

6. 上善与下善

善有人天善、罗汉善、菩萨善、佛善。重重比较,后后称上善,前前称下善。本经所说「上善」,不是此世人天五戒十善的善,也不是阿罗汉的善,也不是一般菩萨因地之善,而是阿弥陀佛果地名号无量光寿之善,能使往生之人直入不退转地,悉皆一生补处、决定成佛,所以独称「上善」。

要解:

  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
  此据相位。若据内证,极乐罗汉、菩萨、人民,皆怀佛德,亦皆可称上善人。

7. 念佛即是上善人

已生极乐,固然称为「上善人」。这个世界的凡夫,甚至连五戒十善都修不来,但是因为称名善根同佛,光寿与佛无异,同样也可称做「上善人」。因中已经是上善人之故,往生之后,才能与诸大菩萨上善之人俱会一处。

观经: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疏: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

注:

  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乎法界皆为兄弟。

本性恶劣的凡夫,称念佛名的缘故,现蒙五种嘉誉,二圣为胜友,法界称兄弟,往生彼土与诸菩萨携手共行,实在是荣幸之至。

8. 「上善一处」与「辈品差别」

就往生后之情形,大观二经,皆说有辈品差别;唯本经不说辈品,而说下凡众生往生与一生补处菩萨「俱会一处」。一者,无二,无别。同一处所,同一集会,同一境界,同一受用,同一清净,同一真如;同因同果,同去同来,平等平等,纯一无杂妙真如境,故名一处。

注:

  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法事赞:

  极乐无为涅槃界。

为何有此二说呢?

这是因为往生的因行显说有「诸行」、「念佛」二种不同的缘故。诸行万差,功德不等,随功德大小,存往生高下,三辈九品文所说在此;念佛平等一如,同称弥陀名号,同乘弥陀愿力,因等果等,本经所说在此。

净土三经中,只要是正直说念佛的地方,都不存在品位,如《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成就文、付嘱弥勒文,《观经》付嘱文,本经文等;随附诸行的地方,才说辈品。故知,念佛往生无辈品,辈品依诸行方便而立。

有义,念佛往生也有辈品:

一由念佛多少。《观念法门》以日别佛号三万声为上品上生。

二由工夫深浅。《要解》「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三由信疑差别。《大经》信者化生,疑者胎生。知随信疑深浅,有花开早晚。

四由功德大小。《大经》三辈。

五由罪业轻重。《观经》下三品。

若欲会通,可谓皆方便说,非真实义。一、二劝进念佛,三劝深信,四、五随附诸行,亦通劝善诫恶,抑止方便。

问:善导大师依《观经》明凡夫入报之义,《观经》即说九品,是报土存辈品之据,何说报土无辈品?

答:《观经》说相,由方便入真实,故说品位。然报土圆融,为显普贤行德,无品而品,品而无品,非隔历不融者也。如全水成波,全波为水。波相不同,水体是一。

问:无辈品是何等境?

答:无辈品即是平等之境,平等之境即是佛境。如江水不平,入海即平;菩萨因位有差别,佛果位即平等。

论:

  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
  等者,平等一相。

9. 要解释俱会一处

  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
  
  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篪,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1) 极乐同居与十方同居之异

① 圣来凡居──凡往圣居

② 暂时同居──究竟同居

③ 圣人稀少──圣人遍满

④ 作办迥异──作办相同

⑤ 升沉硕异──同登妙觉

⑥ 苦乐悬殊──圆受诸乐

⑦ 普通教相──特别教相

2) 与导师判释异同

① 人异:凡夫──圣人。
阿鞞跋致即无生。
净土之中一切圣人,皆以无漏为体,大悲为用。
凡情圣见,二皆不生。

② 土异:同居──报土。

③ 因同:无漏不思议业──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念佛正定业、同因同行。

④ 果同:同尽无明,同登妙觉──至菩提。

⑤ 超同: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念念时中常证悟,十地愿行自然成。

⑥ 释意同:显极乐超胜,凡夫易生。

⑦ 入手异:权借天台教相,凡故易往,圣故超证──直显净土教相,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皆是妙释,各逗机宜,自分隐显曲直。

10. 要解释应当愿生

  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
  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具此深信,方能发于大愿。
  文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
  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
  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
  由此而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银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
  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
  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愿为要,正与此同。

1) 了此──

下凡众生,例登补处。不历异生,必补佛职。
凡夫入报。

2) 信愿力,方能信持名──

不信愿力,即不能信持名。
由弥陀愿力起信,非自力工夫起信。
本愿称名。他力称名。

3) 信持名,方能信心性──

不信持名,即不能信心性。悟后若不念佛,管保老兄未悟。
信持名即是信心性。愚蒙念佛,暗合道妙。

4) 愿力-持名-心性──究竟觉-始觉-本觉。从果向因。

5) 愿生彼国,即是大愿。

6) 信愿即是净土菩提心。大经三信。观经三心。

7) 信愿持名乃为正行。

若无信愿,或求人天福报,或求开悟,或加种种疑杂,皆非正行。
五正行,约行体明五种,各示「一心专」。
信愿持名,即一心专念。信愿极,自专。不专者,信愿有亏。
信愿归于持名。信佛力、信持名、愿往生,而一向称名。

8) 有信愿,无工夫,决得生。

无信愿,有工夫,不得生。
一仗佛力,一仗自力,不可并论。

9) 愿生净土,必得菩提,称菩提愿。

菩提心有二:修诸功德菩提心,一向专念菩提心。

11. 法事赞

1) 劝厌苦

  愿往生,愿往生。
  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
  娑婆六道非安处,冥冥长夜暗中行。
  圣化同居不相识,动生瞋毒斗无明。
  为此无明系六道,爱憎高下何时平。
  既无善业排生死,由贪造罪未心惊。
  犯此人皮裹驴骨,三途自入不须争。
  我等闻之心髓痛,誓愿顿舍世间荣。
  普愿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① 欲劝愿生,先劝厌苦。

② 舍利弗为苦众生之代表。

③ 经言「众生生者」,「众生闻者」,是何众生?通含凡圣善恶,别以罪苦为先,故出十句明罪苦机相。不退补处,上善一处,皆为此辈。

④ 《赞》以「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合属此段,故知十句即释其相。实是我等自画像。人皮驴骨:《疏》或有人三种无分者,名作着人皮畜生,非名人也。自入不须争。自己、自动、自然。争抢、争辩。

⑤ 此土凡圣同居,极乐无为涅槃。

2) 赞当文

  愿往生,愿往生。
  娑婆极苦非生处,极乐无为实是精。
  九品俱回得不退,阿鞞跋致即无生。
  非直初生无限极,十地以下劫难穷。
  如此大海尘恒沙,有缘到者入其中。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普劝同生善知识,专心专注往西方。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① 非安处,偏造罪不心惊;非生处,偏自入不须争。

② 以九品合此众生,故知所谓善男女,通含九品善恶。
般舟赞:十方如来舒舌证,定判九品得还归。
本机九品,回皆不退。回者,三心中之回向发愿心,摄前二心。经文之愿生心。

③ 无生,涅槃异名。同一无生,别显差相。

④ 有缘。不择机,但念佛,即有缘。三缘。五缘。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⑤ 罪苦众生何能入上善一处?何能即证无生?何能一生成佛?有缘故。有缘无事不可。
乃彼佛大愿业力之增上缘 ,非众生自力之少善根福德因缘。

⑥ 入上善一处之利益,四句。

⑦ 结劝愿生。专心专注。专复专。专念佛。###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劝念佛往生

第三项 明少善不生

  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文科】

劝念佛往生之第三项,明少善不生。

【译解】

舍利弗啊!极乐世界是彼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所成就的涅槃妙境,是不退转地诸大菩萨俱会之所。如此高妙的净土,靠众生此间所修的善根福德,无论如何都是太少太少,不能往生。

【辩义】

1. 异译

1) 唐译

  舍利子!生彼佛土诸有情类,成就无量无边功德,非少善根诸有情类当得往生。

2) 梵本直译

  舍利弗啊!往生到无量寿如来的佛刹土中的众生,不可唯以下劣的善为根本的。

2. 什么是少善福、多善福?

根据上下经文可知,执持名号是多善福,其余一切都是少善福。

1) 元照义疏:

  如来欲明持名功胜,先贬余善为少善根,非往生因;执持名号,决定往生,即知持名是多善根多福德也。
  
  2) 要解: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

  
  
  
  #### 3. 为什么执持名号是多善福?
  
  因为名号是阿弥陀佛无量功德的结晶,持名就是以阿弥陀佛的善福作为自己的善福,不仅是多善福,而且是无上、圆满的善福。其余任何自力修行,如果与执持名号相比,都是天差地别,无法相比。
  
  1) 唐译
  

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2) 大经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3) 大悲经:
  

一称佛名,以是善根入涅槃界,不可穷尽。

  
  4) 称扬诸佛功德经:
  

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此人当得无量之福,永离三途;命终之后,往生彼刹。

  
  5) 智论
  

譬如有人初生堕地,即能日行千里,足一千岁,满中七宝,以用施佛。不如有人于后恶世,称佛一声,其福过彼。

  
  6) 善导大师:
  

①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②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③ 同因同行至菩提。

7) 要解:

  ①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②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予浊恶众生。
  
  ③ 佛以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以大行作众生多福德之缘。令信愿持名者,念念成就如是功德。
  
  ④ 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⑤ 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⑥ 弥陀因中愿行所成,能令信愿持名者,念念亦如是成就。
  
  ⑦ 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⑧ 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⑨ 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8) 疏钞:

  ① 持名乃善中之善、福中之福。阿弥陀佛即无上菩提。
  
  ② 执持名号,愿见弥陀,诚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也。
  
  ③ 弥陀乃万德洪名;一名才举,万德齐圆。

9) 念佛镜:

  ① 如来八万四千法门,若望念佛法门,自余杂善总是少善根;唯念佛一门是多善根多福德。
  
  ② 自余杂善有限量、可思议;唯念佛功德,广大无边,非心能思,非口能议,是故云不可思议。故知念佛一法是多善根,非余善根所能及也。

4. 为何要说少善不生?

按说前面既然劝众生发愿往生,接下来就该说明如何能够往生,但释尊在这之间却说了不能往生的状况,这有什么必要呢?

根据上下文意,这一段文至少有这么几点含义:

一、反显极乐境界之高。

二、反显唯有称名才是上善。

三、折服众生骄慢,建立机法深信。本经所劝的物件乃是五浊恶世的众生,最多只有些许人天之善,如不特别说明,听到前面释尊劝愿生极乐,便会愚昧骄慢地妄图靠少许人天之善达成往生,这当然不可能;经由释尊说明,方能死尽偷心,而顺着释尊的引导,才能将眼光转向阿弥陀佛的本愿称名。

四、如果更广泛地从净土三经来看,《大经》及《观经》都有劝众生修善回向求生极乐,但这只是诱导众生的方便,本经为净土三经的结经,必须显明真实,所以释尊才会明白地说出少善福不能往生。

5. 为什么少善福不能往生?

不如实修行,与涅槃界不相应故。亦如同平民不可能列于公卿之侧,乞丐不可能餐于豪门之席。

注:

  人天诸善,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疏:

  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何以故?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刹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

法事赞: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6. 诸行回向能否往生?

善导大师在《法事赞》里解释少善福就是「随缘杂善」,也就是各随己缘所作的种种善法修行,所谓三学六度,八万四千法门统统包含在内。故也称诸行、万行。如果比对《观经》,少善福就是《观经》里的定散二善。

可是在《观经》里,修行定散二善,回向都能够往生,而这里又说是少善福,不能往生。到底诸行回向能不能往生呢?

此有三种说法:

一、能往生。如《观经》九品。善导大师:

  备修众行,但能回向,皆得往生。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就此三福之中,或有一人单行世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单行戒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单行行福,回亦得生。
  或有一人行上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行下二福,回亦得生;或有一人具行三福,回亦得生。

二、 难往生。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回生杂善恐力弱,无过一日七日念。
  
  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三、 不能往生。

  欲回此杂毒之行,求生彼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

直接依靠自己所修善行欲往生,不具三心(不至心),故不能往生。《大经》说为「骄慢弊懈怠」。释为「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与涅槃界不相应故。

具三心回向,则得往生。《观经》言「具三心者,必得往生。」释判九品皆三心以为正因。然此有与夺二意。与之而言,诸行往生。夺而言之,念佛往生。因三心即真实归命阿弥陀佛愿往生之心。能归即南无,所归即阿弥陀佛,全体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故言:定散唯标念佛往生,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莫不皆乘佛大愿业力等。

问:何以一种往生,或说诸行往生,或说念佛往生?

答:如上存与夺意故。譬如有人以自力办事不成,后托王名,事乃得成。仍其人经办故,可说其人成事;托王名故,可说由王事成。

问:何存与夺意?

答:与者,诱进意,引导诸行回向者具三心归投弥陀故;夺者,显真意,为令归入念佛,一向专称故。

问:何以同样一行具三心回向即得往生,不具三心即不得生?

答:三心即是念佛心故,故能总揽名号万德以成己行。释言:「三心若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

问:虽是念佛心,未专修念佛,所回只是点滴杂毒之善,何以能生极乐涅槃界?

答:原虽些微杂毒之善,归入名号功德大宝海故,如滴水入海,即转清净,同海深广。也如上喻,自力虽微,投王力故,即是王力,岂能小视。又既托王命,则任何人皆可成事,故随有微善回向无不往生。

《论注》:

  譬如净摩尼珠,置之浊水,水即清净。若人虽有无量生死之罪浊,闻彼阿弥陀如来至极无生清净宝珠名号,投之浊心,念念之中罪灭心净,即得往生。

问:不具点滴福善,直尔回愿往生,能否往生?

答:同得往生。九品中前六品为大、小、世善之人,夹善回愿,一一皆得往生;下三品为无善恶人,直尔回愿,皆得往生。

问:既一一福善回愿皆得往生,何故说诸行回向难得往生?

答:此是释家巧言,双显与夺意。难生,意在不能生,故夺意为强,为令专念故;然未全废止,故有与意,使进步有阶。

7. 诸行往生之状况

且存与意,诸行回向得生,然有辈品差别。据善导大师十一门料简,有五:

  • 一、 根机有辈品。简机堪与不堪。第五门。
  • 二、 行业有辈品。受法不同,修业延促。第六、七门。
  • 三、 来迎有辈品。随其因行不同,感来迎佛身报化、圣众多少、所持花台有别。第九门。
  • 四、 花开有辈品。到彼花开迟疾不同。第十门。
  • 五、 证果有辈品。花开之后得益有异。第十一门。

8. 念佛往生之状况

亦据十一门料简,念佛往生不说辈品。

一、 根机无辈品。总举有缘生类故。第三门。

注: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

一法摄万机,万机成一机。

二、 因心无辈品。通三心正因故。第四门。

注: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法界皆兄弟。

三、 来迎无辈品。通有亲近增上缘,普受报佛来迎故。

四、 花开无辈品。通明信佛智,无花胎之障。

五、 证果无辈品。超出常伦诸地行,现前修习普贤德故。《大经》:「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如本经,机皆众生,行皆称名,益皆不退。##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劝念佛往生

第四项 明念佛必生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文科】

劝念佛往生之第四项,明念佛必生。

【译解】

舍利弗啊!如果有人,听到我这样赞说阿弥陀佛功德,持念彼佛名号,寿存一日即念佛一日,寿存二日即念佛二日,乃至寿存七日即念佛七日,不论时间长短,尽形寿,专心一志,不怀疑杂。那么,在他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自然显现在他的面前,来迎接他;此人命终之时,自然心住正念,没有颠倒,刹那之间,随佛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辩义】

1. 善男女论

经文说「善男子善女人」,有人以为是奉行五戒十善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念佛法门不能不说只是少数五戒十善人才可以得救的法门;「善男子善女人」应该作何解释呢?

1) 要解: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

2) 观念法门

  又如《弥陀经》云:「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3) 观经:

  善男子!以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花,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4) 疏

  若念佛者,即是人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人中最胜人也。
  • ① 本机:一切造罪凡夫。
  • ② 原本罪人,称佛名故,以名号无量光寿功德,诸罪消灭,功德具足,转恶成善,称善男子、善女人。
  • ③ 念佛独称善。
    • 上善人、少善根、善男女;皆以名号功德,一以贯之。
  • ④ 本经善之标准
    • 不以世间伦理道德观念为标准,不以一般佛教戒律修持为标准,唯以往生西方成佛为标准。世间凡夫 ,颠倒善果,能坏梵行,三世怨,是恶非善;罗汉圣人,不入「大乘善根界」故,不足称善;只有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获得名号无量光寿的圆满善根福德,必定往生,必定成佛,才有资格在此经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2. 佛教善恶观

1) 定义

善,指其性安稳,能于现在世、未来世中,给与自他利益之白净法。不善谓其性不安隐,能违损此世及他世的黑恶之法。善与不善、无记(非善亦非不善)合称三性。

恶,即能招感苦果或可厌毁之不善法,及恶思之所作。其性质包括违理背法、违损自他、与贪瞋等烦恼相应、能障害圣道等。

2) 分类

有漏善、无漏善。有漏善为未断烦恼之世间善,包括五戒、十善等,依此能招未来乐之果报。有漏善与法性无相之理相异,为取自他之差别相所修之有相善,故亦称相善。无漏善则为断除烦恼之出世间善,依此并不招感未来之果报。此无漏善亦为得涅槃菩提之善。

胜义善,涅槃;胜义不善,指生死法。生死中之诸法虽有善有不善,然皆以苦为自性,极不安隐,即由真谛之实义,定不善之义,故称胜义不善。

止善,行善。定善,散善。世善,戒善,行善。

3) 比较

① 世间善。凡夫善、人天善、颠倒善、虚伪善、不实善、杂毒善、有相善、有漏善、轮回善。恶。

注: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印光: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大经:横截五恶趣。

② 小乘善。罗汉善、小善、焦芽善、死善、失善。恶。

维摩诘经:二乘如焦芽败种。

易行品:是名菩萨死,则失一切利。

往生论:大乘善根界,二乘种不生。

③ 大乘善。菩萨善、有上善。难。

④ 念佛善。佛善、无上善、绝对善、究竟善、圆满善。灭恶善。易。

大经: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观经: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要解: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要解: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

疏: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

华严经·须弥顶上偈赞品:宁生地狱中,而得闻佛名;不愿生天上,不得闻佛名。

4) 结劝念佛

安乐集:

  又复一切众生,都不自量。
  若据大乘,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若论小乘,修入见谛、修道,乃至那含、罗汉,断五下,除五上,无问道俗,未有其分。
  纵有人天果报,皆为五戒十善,能招此报,然持得者甚希。
  若论起恶造罪,何异暴风?雨。
  是以诸佛大慈,劝归净土: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何不思量,都无去心也!

3. 执持名号

「闻说阿弥陀佛」,就是听闻释尊赞叹阿弥陀佛的国土、本佛、圣众三种功德。

释尊赞叹阿弥陀佛的净土,目的在于让我们能够往生这样的净土,但并不要求我们必须具有三昧神通;赞叹弟子,目的在于让我们也成为阿弥陀佛的圣众,但并不要求我们自修证入无生法忍;赞叹本佛,目的在于让我们也能平等获得无量光寿,究竟成佛,但并不要求我们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

国土、佛身、圣众,三种功德,收于一句名号,以此之故,释尊教我们「执持名号」。

论:

  三种成就,愿心庄严,入一法句。

疏:

  闻说阿弥陀佛,即应执持名号。

国土入名号故,执持名号即是执持净土广大庄严;本佛入名号故,执持名号即是执持弥陀六十万亿真金身;圣众入名号故,执持名号即是执持无量声闻菩萨众。

名号含国土故,持名则十万亿外国土骤奔于眼前;名号含佛身故,持名则无量光寿身应声而来现;名号含圣众故,持名则无量圣贤众云集而拥护。

譬如灯能摄光,以手持灯,光明随灯而转;名能摄德,一心持名,功德随名而至。故称名行者,圆获光寿功德,优入涅槃报土,而比肩于上善圣众。

要解: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想参究等行。至简易,至直捷也。闻而信,信而愿,乃肯执持。不信不愿,与不闻等,虽为远因,不名闻慧。执持则念念忆佛名号,故是思慧,然有事持理持。#### 4. 事持理持

要解: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弥陀佛,而未达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决志愿求生故,如子忆母,无时暂忘。理持者,信西方阿弥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为系心之境,令不暂忘也。

天台家通途义释,令契实相妙理故,对治空谈唯心不念佛故,诱进圣道行人入念佛故。善导系无此观念,约义可是事持。为摄下凡,专约平实事相发挥,不重玄理,然更胜进。

一由机边理事分张,故别说理持事持;一由佛边全事即理,故说「理事相应,定散随机」。

疏:

  经能持法,理事相应,定散随机,义不零落;能令修趣之者,必籍教行之缘因,乘愿往生,证彼无为之法乐。

5. 本愿称名

善导大师解释念佛,都是以《无量寿经》第十八愿为标准,专显弥陀愿力,少谈众生心性。三经皆本愿称名。

疏: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法事赞: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本愿称名,为净土宗根本特色、根本基础。参《净土宗之特色》。

6. 称名如实修行

论: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1) 下劣凡夫凭自力无如实修行

① 如,契合。实,实相。契合实相而行,谓之如实修行。

② 初地以上之菩萨,证真如而起行。

③ 法藏菩萨之修行。

《注》上:

  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④ 极乐菩萨之修行。

《注》下:

  观彼菩萨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真如是诸法正体。体如而行,则是不行;不行而行,名如实修行。

体唯一如,而义分为四。是故四行,以一「正」统之。

⑤ 凡夫无如实修行。

《注》上:

  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安乐集》:

  真如实相,第一义空,曾未措心。

《疏》:

  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⑥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双显二意:称名即能如实修行相应,不称名即不能如实修行相应。相应者,相应于实相。

2) 称名即是如实修行

一由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契合,相应,随顺。彼如来光明智是何等相?

《注》

  佛光明是智慧相,能除十方众生无明黑暗。

《小经》: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观经》: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
  
  一一光明相续照,照觅念佛往生人。
  
  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总上,略说九种相:

  • ① 本愿相
  • ② 无量相
  • ③ 无碍相
  • ④ 相续相
  • ⑤ 遍照相
  • ⑥ 唯觅念佛相
  • ⑦ 唯摄念佛相
  • ⑧ 摄取不舍相
  • ⑨ 除无明黑暗相

本愿是因相,余八为果相。

果相中,无量为体;余七为用。

用相中,无碍为总,余六为别。

前四,约法摄机功能;后二约机受法得益。

摄取不舍约此土,现生护念,临终来迎。

除无明黑暗通二土,此界灭其果缚,破疑除罪,令业消智朗,明信佛智;往生灭其本因,究竟除灭一切无明烦恼,成无上正觉。

  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

一由如彼名义。名义,佛名所具之功能德用。彼如来名是何等义?

《注》:

  ①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② 名即法。
  
  ③ 阿弥陀如来方便庄严真实清净无量功德名号。
  
  ④ 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善导:

  ①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②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③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④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要解: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略说阿弥陀佛名义如下:

  • ① 愿成不虚。
  • ② 名即是体。
  • ③ 名即实相。
  • ④ 名即光明。
  • ⑤ 名具万德。
  • ⑥ 名号度生。
  • ⑦ 破暗满愿。
  • ⑧ 信行一体。
  • ⑨ 愿行具足。
  • ⑩ 称念必生。

3) 虽称名而不如实修行

虽称名而不如彼佛光明智相,不如彼名义,即非如实修行相应。总说即是疑杂二字。

注:

  不如实修行,与名义不相应。不知如来是实相身,是为物身。
  又有三种不相应,一者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二者信心不一,无决定故;三者信心不相续,余念间故。
  此三句,辗转相成:以信心不淳,故无决定;无决定,故念不相续。亦可念不相续,故不得决定信;不得决定信,故心不淳。
  与此相违,名如实修行相应。是故论主建言「我一心」。

7. 无样为样 白木念佛 舍离我心 称名方法

8. 称名胜易

导师之后,弘净教者,无不力唱称名,显其胜易。

要解:

  1)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于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至圆顿者,则莫若念佛求生净土。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2) 持名一法,普被三根,摄事理以无遗,统宗教而无外,尤为不可思议也!
  
  3) 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上上根不能逾其阃,下下根亦能臻其域。其所感佛,所生土,往往胜进,亦不一概。可谓横该八教,竖彻五时。所以彻底悲心,无问自说,且深叹其难信也。
  
  4) 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
  
  5) 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6) 持名者,光明寿命同佛无异。

欲挽禅观归入念佛,委曲说。不劳、不必、往往、不一概。权顺彼心观为宗故。

9. 「正杂分判」及「念观废立」

疏:

  次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
  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上来虽说定散二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为法门建立,正直说。直显彼佛本愿故。

正助之外悉杂行,专念独名正定业。

定散二门望佛愿,意在众生专称名。

  • 1) 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 2) 往生行相,一正行,二杂行。
  • 3) 正行,先开为五,后合为二。
  • 4) 正杂之界说。以往生极乐为准。如依目的地说方向偏正,据人种论发色纯杂。
  • 5) 五正行之次第、范围、意义。
    • ① 必读诵(听闻)为先;随读随观;观闻生信,礼敬称名;业成感恩,赞叹供养。
    • ② 不止四,不及六。
    • ③ 疏观经故,观经为先,说「此」,观佛三昧为宗,礼、称、赞用「若」。
    • ④ 五个一心专。专即正,正即专。
    • ⑤ 通论三经皆含五正行,别说小经读诵,观经观察,大经称名。
    • ⑥ 又通五部皆含五正行,别说事赞读诵,观念门观察,礼赞礼拜,般舟赞供,疏称名。
  • 6) 正助二业。
    • ① 念佛三昧为宗。故说一者,不说二者,略作「若依礼诵等」。
    • ② 正定业,直接因之行。助业,间接因之行。
    • ③ 正定业,正选定之业、正决定之业。
    • ④ 何以称名独为正定业?顺彼佛愿故。
    • ⑤ 正定业,对杂散业。依法立名,不依行者心境。
        - 称名,虽是散心,名正定业。余行,虽定心,亦是杂散业。
        - 如乘船,虽心慌意乱,必定得度;自渡,虽心定神闲,未必得度。
        - 举凡一切甚深禅定,甚深开悟,发菩提心,广行六度,虽皆可贵,倚之往生,贬为杂散,未名正定。因一者自力,一者佛力,岂可并论乎!
        - 望佛愿意,唯劝正念称名,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
        -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 ⑥ 正,对邪。定,对不定。凡夫众生,若不念佛,皆是邪业;纵修余善回愿,往生不定。若能念佛,即入正定,佛力增上,破诸邪业。
        -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
    • ⑦ 助业,助成正定业。四者为警惕懈怠,策励精进念佛,助发其念佛之心以行称名之方法,故称助业。
    • ⑧ 此四助业亦称同类助业。相对于此,若是发菩提心、出家等为五正行以外之诸行,则称异类助业。
  • 7) 五种杂行。无量杂行。杂行亦入净土行。虽疏于正行,尤亲于不求生之余行。
  • 8) 五番相对。
    • ① 亲疏对。

      修杂行者,三业与佛常相舍离,故名疏行。
      众生起行,口常称佛,佛即闻之;身常礼敬佛,佛即见之;心常念佛,佛即知之。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故名亲缘也。

    • ② 近远对。

      修杂行,与阿弥陀佛遥远。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故名近缘也。
      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下品上生释)
      弥陀在空而立者,但使回心正念,愿生我国,立即得生。

    • ③ 无间有间对。
        - 正行于弥陀忆念不间断,杂行忆念常间断。
    • ④ 回向不回向对。
        - 修正助二行者,纵然不别用回向,自然成往生业。修杂行者,必用回向之时成往生因,若不用回向之时,不成往生因。

      今此观经中,十声称佛,即有十愿十行具足。云何具足?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 ⑤ 纯杂对。
        - 正助二行,是纯极乐之行。杂者,非纯极乐之行,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
  • 9) 就行立信次第。先正杂二行,就正行立信;次正助二业,就正定业立信。
  • 10) 三福为是杂行,为是正行?
  • 11) 杂行之意义。
    • ① 调熟众机。积福修善,增长慈心,谦下柔软,向机深信。
    • ② 回入念佛。渐能明信佛智,而发三心,归入念佛。
    • ③ 结缘果遂。
  • 12) 既入正定业,向所助业、杂行,失其助杂之相,统入一味,念佛体内之行。比如随王出征,皆称王师。亦如主人一人,随从多人。
  • 13) 何故观佛也是助业?
  • 14) 只修正定业,不修助业,可否?

10. 专修念佛与奉行诸善

  • 1) 专修念佛是非排斥余行余法门?
  • 2) 是否不修余行余法门?
  • 3) 是否不得学余经?
  • 4) 如何看待念佛人之行余善?### 第三篇 正宗分

第二章 劝念佛往生

11.若一日⋯⋯若七日⋯⋯

(1)名号德用

因为名号具有彼佛无量寿之德,归命称名行者,与彼佛生命同体,受无量寿之德薰染,在此无常俗世,必然尽形寿称名不怠,而显现念佛即生活、生活即念佛的情态。命存一日,念佛一日;命存二日,念佛二日;乃至命存七日,念佛七日;日日相续,直至临终。以此之故,经文说:「若一日⋯⋯若七日⋯⋯其人临命终时」。

(2)善导大师《观念法门》言:

  《弥陀经》云:
  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若一日⋯⋯若七日⋯⋯」即是「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声等」,即是尽形寿的意思。

(3)经文不说尽形寿,而说「若一日⋯⋯若七日⋯⋯」,略有三义。

  • ①显人命无常:寿命随时会临终,所以说「若一日、若二日⋯⋯」。「若」者,不定。
  • ②令念佛相续:只要命存之日,就相续念佛,一日如此,二日如此,日日如此,所以说「若一日、若二日⋯⋯」。七日为期,是常用的时间表达法。如—周七日,循环往复,七日就是永远。念佛也一样,回圈无尽,直到临终。

《法事赞》言: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③明往生容易:圣道修行,需历多劫;净土称名,不过一日七日。

《般舟赞》言:

  璎珞经中说渐教,万劫修功证不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入弥陀涅槃国,即得不退证无生。

12.打佛七

七日行道,诸宗常例。为要期别时行法。

《观念法门》载:336

  欲「入三昧道场」时,一依佛教方法。
  先须料理道场,安置尊像,香汤扫洒。
  若无佛堂,有净房亦得,扫洒如法,取一佛像,西壁安置。
  行者等,从月一日至八日,或从八日至十五日,
  或从十五日至二十三日,或从二十三日至三十日,月别四时佳。
  行者等,自量家业轻重,于此时中,入净行道。
  若一日乃至七日,尽须净衣,鞋靺亦须新净。
  七日之中,皆须一食长斋。软饼、粗饭,随时酱菜,俭素节量。
  于道场中,昼夜束心,相续专心,念阿弥陀佛;心与声相续,唯坐唯立。
  七日之间,不得睡眠,亦不须依时礼佛、诵经,数珠亦不须捉;
  但知合掌念佛,念念作见佛想。
  佛言:「想念阿弥陀佛,真金色身,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在心眼前。」
  正念佛时,若立即立念一万、二万,若坐即坐念一万、二万。
  于道场内不得交头窃语。

(1)具备助缘

净舍,时节,资用。

(2)正修三昧

心声相续,念念作见佛想。一食长斋,不得睡眠。不得窃语。不须礼佛、诵经、持珠。

比现在一般打佛七更为精进。

13.一心不乱

(1)名号德用

因为名号具有彼佛无量光之德,归命称名行者,被彼佛无量光明照耀摄取,虽是愚痴之身,而能一心明信佛智,专称佛名,不受外邪异见惑乱。以此之故,经文说:「一心不乱」。

《往生礼赞》言:

  蒙光触者心不退,昼夜六时专想念。

(2)唐译《阿弥陀经》言:

  系念不乱。

(3)《无量寿经》言:

  一向专念。

(4)佛教词典

①专注一事,使心不散乱、动摇之谓。《华严经》言:

  汝等应离诸疑垢,一心不乱而谛听。

②以至诚之信心持诵弥陀名号,令心不散乱。即舍弃我体,而与「南无阿弥陀佛」之称念合为一,称为一心不乱。

14.善导大师释「一心不乱」

一心不乱,一般理事一心、禅定一心、不起妄念等,多令人闻而生畏。若依善导大师的解释,则甚觉易行安乐。

(1)《法事赞》言:

  念弥陀专复专。

专心不二,一心;专行不杂,不乱。

(2)《观经疏·定善义》言:

  《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3)《般舟赞》言:

  观经弥陀经等说,即是顿教菩萨藏。
  一日七日专称佛,命断须臾生安乐。

(4)《观经疏·玄义分》言: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
  即应执持名号,一日乃至七日,一心愿生,
  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迎接往生。

(5)《观经疏·散善义》言:

  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6)《观经疏·散善义》言:

  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7)《观念法门》言:

  若有男子、女人,或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8)《观念法门》言:

  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9)《往生礼赞》言:

  若有众生,闻说阿弥陀佛,
  即应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称佛不乱;
  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此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彼国。

总之,善导大师解释一心不乱,就是「一心愿生,专称佛名,不动乱,不杂乱」,非常简单,任何人都看得懂,做得到。

(10)据上善导大师之释:

①善男子善女人—佛世、灭后,一切造罪凡夫。

  1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
  
  2 一切凡夫。
  
  3 男子女人。
  
  4 众生。
  
  5 九品。

②「若一日⋯⋯若七日⋯⋯」──尽形寿。

③「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念弥陀专复专」。

  1 专念弥陀名号。
  
  2 专称佛。
  
  3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4 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5 执持名号,一心愿生。
  
  6 一心称佛不乱。

15.《弥陀要解》释「一心不乱」

  1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
  《法华经》言:
  若人散乱心,入于塔庙中,—称南无佛,皆已成佛道。
  
  2 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3 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4 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5 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6 一心亦二种。不论事持、理持,持至伏除烦恼,乃至见思先尽,皆事一心。不论事持、理持,持至心开见本性佛,皆理一心。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7 若执持名号,未断见思,随其或散或定,于同居土分三辈九品;若持至事一心不乱,见思任运先落,则生方便有余净土;若至理一心不乱,豁破无明—品,乃至四十—品,则生实报庄严净土,亦分证常寂光土。
  • (1)天台:决定一心,禅定一心。信愿一心,断证一心。
  • (2)信愿一心:无复疑二。依一心说信愿行。
  • (3)信愿一心:若定若散,同居土三辈九品。事一心,方便土;理一心,实报土。
  • (4)散心有二:①无信心。②无定心。
  • (5)一心亦二:①信一心。②定一心。
    • ①虽有二解,净土宗意,信愿一心为正;契佛本愿故,不舍万机故,安乐易行故,正定之业故。
    • ②《易行品》言:信心清净者,华开即见佛。
    • ③《往生论》言:一心归命。
    • ④《往生论注》言:信心淳、一、相续,辗转相成。
    • ⑤《观经疏》言:一心专念。

16.「一心不乱」与「执持名号」

经文「执持名号」,与「一心不乱」互显,意为:执持名号,应当一心不乱;一心不乱,才是执持名号。

唐译《阿弥陀经》言:

  系念不乱。

智圆法师言:

  信力故执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

《易行品》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
  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一心者,恭敬心,二种深信。谦敬闻奉行。

《弥陀要解》言:

  此经的示持名妙行,故特征释名号,欲人深信万德洪名不可思议,一心执持,无复疑贰也。

无疑,信,不动乱;无二,专,不杂乱。

「执」是抓住不放松,「持」是相续不间断。譬如在黑暗中走险路,拿—支火把照明,必然会小心翼翼,一心一意地把这支火把拿好,直到目的地,不可能马马虎虎,更不可能半路上就随随便便把它扔了。这—路拿着火把,就是一心不乱。

「执持名号」,也是如此。名号如火把,信心如手,心信口称如同以手执持。《疏》说「常以净信心手,以持智慧之辉」。要通过三界六道的黑暗险道,我们只有完全靠定这句无量光名号的智慧火炬,从生到死,—路执持,一心一意,毫无二志,丝毫也不敢舍此去学与我们的根机不相应的法门。这样才是执持名号,这样就是一心不乱。

反之,心不执着,心有旁骛,三心二意,就不是一心;念不相续,念有间断,念有疑杂,就是乱,不是不乱。

17.误解「一心不乱」之过失

若执定「一心不乱」为禅定一心、不起妄念,认为非此不能往生,有诸多过失。

  • 第一,有释尊与弥陀矛盾之失。因为阿弥陀佛的念佛往生本愿很容易,众生只要「乃至十念」(上尽—形,下至十声)念佛,但释尊却说要达到息心凝想。
  • 第二,有释尊背离弥陀,另开往生极乐条件之失。弥陀本愿无禅定息心之要求。
  • 第三,有释尊自说相违之失。同为释尊所说,《大经》说「上中下三种根机的人,只要一向专念,通通往生」;《观经》说「下下品的人临终苦逼,精神惶恐,十声念佛,即得往生」,都很容易。本经却说要如何的禅定一心,岂非矛盾。
  • 第四,有释尊说法不契机之失。本经为五浊恶世凡夫所说,若难行而无人可行,岂非法不对机。
  • 第五,有龙树教判错误之失。龙树菩萨判净土法门为下劣根机可行之「易行道」「安乐门」,而事理一心、禅定息想自非下机可行。
  • 第六,有与现见事实相违之失。古今见闻,众多念佛人,虽非禅定凝心,但只一向专念,不怀疑,皆得殊胜往生。
  • 第七,有行人自失往生之失。

依善导大师的解释,上符弥陀本愿,下契众生根机,净土三经一致,释迦佛语不虚,人人安心念佛,个个都能往生。

18.念佛时妄念叠起什么原因?能不能往生?如何对治?

贪瞋痴本性。由过去习种,今生业风,如风过树林,雨打湖面,动摇不止。

(1)源信法语:

  妄念原是,凡夫本体。妄念之外,别无心也。
  直至临终,犹是一向妄念凡夫。
  知此念佛,即蒙来迎。
  乘莲台时,能翻妄念,成为觉心。

(2)《十念法要》言:

  不顾妄念余念,不谓散乱不净,唯口称名号。
  若常称名者,以佛名之德,妄念自止,散乱自静,三业自调,愿心自发。
  故愿生心少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散心增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妄念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善心生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不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清净之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欠缺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具足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现起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三心成就时,亦南无阿弥陀佛。
  此即决定往生之方便也,纳于心腑莫忘失。

(3)《散心问答》言:

  问曰:心澄时之念佛与妄念中之念佛,其胜劣如何?
  答曰:其功德齐等,并无差别。
  问曰:我虽念佛,此心散乱,不知如何?
  上人答曰:此法然亦力有所不及也。
  凡夫之心,如何可得无散乱!亦唯如此,故名易行。
  生于欲界地中之人,皆散心也。
  譬如受生人界,则有目鼻。所谓舍散心而往生者,无此理也!
  亦唯散心念佛人之往生,方是可贵之本愿也。

(4)《观经疏》言:

  1 无疑无虑。
  
  2 不顾水火二河。

(5)蕅益大师言:

  信得决,愿得切,虽散心念佛,亦必往生。

(6)印光大师言:

  妄念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
  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即无势可乘。
  若用刚法抵制,彼亦以刚法从事。
  若以柔法安慰,彼必谓主人怕他,又益加决烈。
  二者皆是损多而益少。只置之不见不闻,彼既无势可乘,只得逡巡而去。

(7)对治

  • ①不担心。
  • ②不理会。
  • ③不急躁。若疑虑不安,如水生蛟龙,妄波四起。
  • ④唯口称。如光来暗自灭。
  • ⑤摄耳听。
  • ⑥记数与摄心。

19.念念临终

寿暖识三法将舍之际。生命在呼吸间。念死无常。常将死字贴在额头。

最后再专念佛。

《往生礼赞》偈言:

  南无忏悔十方佛,愿灭一切诸罪根。
  今将久近所修善,回作自他安乐因。
  恒愿一切临终时,胜缘胜境悉现前。
  愿睹弥陀大悲主,观音势至十方尊。
  仰愿神光蒙授手,乘佛本愿生彼国。

诸众等听说《日没无常偈》:

  人间匆匆营众务,不觉年命日夜去。
  如灯风中灭难期,忙忙六道无定趣。
  未得解脱出苦海,云何安然不惊惧。
  各闻强健有力时,自策自励求常住。

初夜偈云(《菩萨处胎经》)

  烦恼深无底,生死海无边。
  度苦船未立,云何乐睡眠。
  勇猛勤精进,摄心常在禅。

中夜偈云:(《坐禅三昧经》)

  汝等勿抱臭尸卧,种种不净假名人。
  如得重病箭入体,众苦痛集安可眠。

后夜偈云(《华严经》)

  时光迁流转,忽至五更初。
  无常念念至,恒与死王居。
  劝诸行道者,勤修至无余。

平旦偈云(《摩诃僧祇律》)

  欲求寂灭乐,当学沙门法。
  衣食支身命,精粗随众得。
  诸众等,今日晨朝,各诵六念。

日中偈云:(《尸迦罗卫经》)

  人生不精进,喻若树无根。
  采华置日中,能得几时鲜。
  人命亦如是,无常须臾间。
  劝诸行道众,勤修乃至真。

20.平生业成论

经文说临终佛圣来迎,有人遂以为一生念佛,往生都是不定,临终见佛来迎,往生才算决定,往生之业才算达成,也就是所谓的「临终业成」。果其如此,势必一生念佛,一生不安,甚至退心,不再念佛。

虽有临终业成之人,但本经所说主要在「平生业成」,即平生信愿专称佛名,其往生之业因平生即已达成,决定往生,不必等待临终方为决定。这有二点理由:

  • (1)既说临终来迎,可知此前往生之业已经成就,如不成就,不可能有佛圣来迎。如世间迎娶,也因婚约先定。
  • (2)如果说是临终业成,临终必须有往生之业,可是经文临终只说佛圣来迎,而无往生之业,更谈不上业成不业成。往生之业,是在平生「若一日⋯⋯若七日⋯⋯」的念佛,可知往生之业成就于平生,临终佛菩萨自然来迎,也就是「平生业成,临终来迎」。

又如有人造五逆罪,虽临终不再造罪,业因成故,命终必见狱火来迎而堕地狱,此即所谓定业。虽是临终方见狱火来迎,而其业因平生成故。而念佛能灭五逆罪,称为正定业,自然更是平生业成。虽是临终方见佛圣来迎,而其往生业因决定在平时念佛,即使临终未能念佛,也决定蒙佛来迎。

据《瑜伽师地论》《俱舍论》等,由三因缘而成者为重业:

  • ①由意乐而成者,谓造业之动机为强烈之烦恼;或以善心深思惟者,其业必重。
  • ②由加行而成者,谓行为无间断而郑重造作者,是为重业。
  • ③由功德田而成者,谓造业之对象为有恩之父母、有功德之佛法僧等,此必为重业。

具有三因缘之任一种业,必属重业、定业,否则即为轻业、不定业。

何况一心专称佛名,三缘皆重,岂非正定之业,能胜一切妄罪。

《往生论注》上卷末有在心、在缘、在决定之三在释,说明十念念佛为重,即转五逆十恶之无间定业,令生净土。

《法事赞》言:

  昼夜六时强发愿,持心不散业还成;
  业成见佛华台主,须臾变作紫金台。

梵本译:

  若彼善男子,或善女人,将要作时,或俱作时,
  彼无量寿如来将站立其前,声闻众围绕,菩萨众现前。
  彼将作不颠倒心时,其时即可往生无量寿如来的佛刹土极乐世界中。

平生业成之经证很多,可参《净土宗之特色》。

21.临终业成

此有二种:

(1)临终才念佛的人

如《观经》下品,因为平生不曾念佛,直到临终才遇到善知识教以念佛,所以是临终念佛、临终业成。

(2)平时虽念佛,而有疑杂的人

因不如实修行相应,不顺彼佛本愿,不蒙佛光摄取,一生之间往生不定。直到临终,或自能念佛,或得善友助念,往生业成,佛自来迎。

又有直到临终,往生之业尚不定者,只能待来生。

《往生礼赞》言: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舍专修杂业者,百时稀得一二,千时稀得三五。
  修杂不至心者,千中无一。

22.有关往生业成

(1)业成。也称「业事成办」。指业因已经达成,结果已在其中,只待显现。如火烧泥坯,坯已成砖,只待出窑。

(2)往生业成。往生之业因已经成就,命终必定往生。简称「业成」。

(3)平生业成。平常生命中,往生之业已经成就。与临终业成相对。

(4)临终业成。一生之间,往生之业未成就;临终之时,往生之业成就。与平生业成相对。

(5)十劫业成。阿弥陀佛在十劫之前成正觉之时,已经代众生成就往生极乐之业。

  1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3 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4 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5 实相身,为物身。

(6)名号业成。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时,已经成就众生往生之业,纳在「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即是众生往生之业据。

  1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
  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2 名即法。
  
  3 临行送君无多字,一句弥陀做大舟。

(7)法体业成。同名号业成。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是众生往生之法体。与机受业成相对。

(8)机受业成。虽名号法体已成就众生往生,但众生不信受不得往生,众生信受即得往生。

与法体业成相对。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9)闻名业成。闻说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信受在怀,不待口称,往生之业即时成就。如中品下生。

  1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2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3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庄严经》)`

(10)称名业成。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名号之力,当下罪灭,往生之业成就。如下品上生。

  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遗化众,应声来现。

(11)归命业成。归命阿弥陀佛救度,往生之业当下成就。如下品中生。

  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12)声声业成。声声称名,念念罪灭,每声每念皆具足往生之因。如下品下生。

  1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2 声声连注满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
  
  3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4 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

(13)一念业成。信愿具足,一发不退,从初一念往生之业即为成就。与多念业成相对。

《法事赞》言:

  昼夜六时强发愿,持心不散业还成;
  业成见佛华台主,须臾变作紫金台。

(14)多念业成。累积多念,信愿渐具,往生之业达成。与一念业成相对。

(15)业成不退。往生业因,一成永成,不会退失。如砖不再为泥,金不退为矿。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16)业成相续。往生之业成就,有相续之力势。无量寿之德用。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17)业成满足。往生之业成就,心地满足,无有旁骛。无量光之德用。

  1 一心不乱。
  
  2 彼无碍光如来名号,能破众生一切无明,能满众生一切志愿。

23.来迎报化

念佛三缘故,顺彼佛愿故,报佛来迎。

24.来迎辈品

念佛往生,理超众品。若欲比较,可当上品。

唐译《阿弥陀经》言:

  佛与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来迎故。

25.问:念佛往生之来迎,为是第十八愿利益,为是第十九愿利益?若言第十八愿利益,愿文不说来迎;若言第十九愿利益,第十九愿所誓在诸行。

答:来迎利益正属第十八愿念佛,傍通第十九愿诸行回愿。

然第十八愿不说临终来迎者:

(1)本誓重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理在不言故。

(2)名体一如,三缘具足,念佛佛来,法尔如是故。

(3)摄取光中,应声即现,常来护念,不限临终故。

  1 众生忆念佛者,佛亦忆念众生,彼此三业不相舍离,
  故名亲缘。
  众生愿见佛,佛即应念现在目前,
  故名近缘。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故名增上缘。
  
  2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3 行者正称名时,彼弥陀即遣化众,应声来现。
  无量寿佛,化身无数,与观世音及大势至,常来至此行人之所。

然诸行人,非本誓重愿之机,隔名体一如之理,缺亲近增上之缘,无摄取护念之益,若不别誓临终来迎,则绝往生望。故为疏机,令得安心,归入念佛,大悲别发此愿,而誓临终来迎。

故知诸行来迎,来迎之因不在诸行,正由一分念佛,愿言「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若非愿生,岂蒙来迎。

26.念佛无魔事

(1)《弥陀要解》言:

  **问:**临终佛现,宁保非魔?
  
  **答:**修心人不作佛观,而佛忽现,非本所期,故名魔事。
  念佛见佛,已是相应。况临终非致魔时,何须疑虑。

(2)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言:

  念佛者,佛威神力,佛本愿力,大光明中,必无魔事。
  今念佛人,一生忆佛,临终见佛,因果相符,何得概为魔事?

又言:

  末世修行,多诸障难,一亏正见,即陷群邪。
  彼佛愿力威神加被行人,大光明中不遭魔事,能为护念,直至道场。
  今念佛者,以佛大愿摄受,大力匡持,威莫敢干,神不可测。
  虽有魔事,行将自消。
  又经云:念佛之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以阿弥陀佛,及十方佛,常护念故。
  从今发心,直至道场,自始自终,吉无不利。

(3)元照法师言:

  今净土诸经并不言魔,即知此法无魔明矣!
  山阴庆文法师《正信法门》辨之甚详,今为具引:
  彼问曰:或有人云
  「临终见佛菩萨,放光持台,天乐异香,来迎往生,并是魔事」,
  此说如何?
  答曰:有依《首楞严经》修习三昧,或发动阴魔;
  有依《摩诃衍论》修习三昧,或发动外魔(谓天魔也);
  有依《止观论》修习三昧,或发动时魅。
  此等并是修禅定人,约其自力,先有魔种,被定激发,故现此事。
  倘能明识,各用对治,即能除遣。
  若作圣解,皆被魔障(上明此方入道,则发魔事)。
  今约所修念佛三昧,乃凭佛力,如近帝王,无敢干犯。
  盖由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智慧力、大三昧力、
  大威神力、大摧邪力、大降魔力、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
  他心彻鉴力、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有如是等不可思议功德之力,
  岂不能护持念佛之人,至临终时令无障碍耶?
  若不为护持者,则慈悲力何在?
  若不能除魔障者,智慧力、三昧力、威神力、摧邪力、降魔力复何在耶?
  若不能鉴察彼魔为障者,
  天眼远见力、天耳遥闻力、他心彻鉴力复何在耶?
  经云:阿弥陀佛相好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若谓念佛临终被魔障者,光明遍照摄取众生力复何在耶?
  况念佛人临终感相,出自众经,皆是佛言,何得贬为魔障乎?
  今为决破邪疑,当生正信。

(4)修行以念佛为稳当。

(5)何故今念佛人有遭魔扰?

27.临终助念

《观念法门》言:338

  又行者等,若病不病,欲命终时,一依上念佛三昧法。
  正当身心,回面向西,心亦专注,观想阿弥陀佛;
  心口相应,声声莫绝;决定作往生想,华台圣众来迎接想。
  病人若见前境,即向看病人说。既闻说已,即依说录记。
  又病人若不能语者,看病人必须数数问病人见何境界。
  若说罪相,傍人即为念佛,助同忏悔,必令罪灭。
  若得罪灭,华台圣众应念现前,准前钞记。
  又行者等,眷属六亲若来看病,勿令有食酒、肉、五辛人;
  若有,必不得向病人边;即失正念,鬼神交乱,病人狂死,堕三恶道。
  愿行者等,好自谨慎,奉持佛教,同作见佛因缘。
  约临终人。约看病人。钞记圣相。助念忏悔。护避障缘。###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一)念佛往生

28.心不颠倒

(1)《法事赞》言: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①释不颠倒有二:先住正念。后得无生。

②正以得忍为体。

(2)《往生论注》言:

  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
  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是故名「不实功德」。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
  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
  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
  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哀哉众生,缔此三界,颠倒不净。
  总以三界有漏因果,皆是颠倒;依法性、顺二谛,为不颠倒。同上。

(3)《弥陀要解》言:

  事一心不为见思所乱,理一心不为二边所乱,即修慧也。
  不为见思乱,故感变化身佛及诸圣众现前,
  心不复起娑婆界中三有颠倒,往生同居、方便二种极乐世界。
  不为二边乱,故感受用身佛及诸圣众现前,
  心不复起生死涅槃二见颠倒,往生实报、寂光二种极乐世界。

①释一心不乱虽异,释心不颠倒相同。

②专称佛名,报佛来迎故,不起三界颠倒,即证中道实相。

(4)《心经》言:

  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5)《无量寿经》言:

  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6)《往生论注》言:

  不断烦恼,得涅槃分。

念佛人,因有弥陀本愿安心,光明摄护利益,心无挂碍,无有恐怖,为根本上远离颠倒,现时虽未究竟涅槃,已得涅槃一分;临终依佛力住于正念,乘花即证无生。又何虑哉!

29.念佛人临终依佛力住于正念

人在生时,受第六意识的强力主控,便觉得心能做得了主。到将死时,随着身体器官功能停止,前五识到第六意识渐次消失。失去第六意识的主控作用,主宰投胎轮回的阿赖耶识当中,生生世世的善恶业力种子就会浮现,如同国中无王,盗贼蜂起,强者称王,这时心的状况就是混乱性的,称为「乱心位」。所以一般人死的时候,根本做不了主,便出现所谓的颠倒:或起恶念,或生邪见,或生系恋,或发癫狂,或起恩爱等等。

但是念佛之人,不会出现这种状况;平时恒在佛光照护之中,临终在明了心位之时,亲见佛圣来迎,佛力加持故,命终之时,自然心不颠倒,住于正念,随佛往生,证悟法忍。

有人以为先要自己有能力保持心不颠倒,然后阿弥陀佛才来接迎,但又做不到,所以心生恐惧;这显然是对经文的误解。经文先说「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然后说「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可知阿弥陀佛来迎在先,以佛来迎故,心住正念而不颠倒。唐译「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至为明了。可知念佛人命终心住正念,乃依佛力自然之事,并非自己道力功夫。

30.念佛人临终无颠倒事之经证(引自《弥陀要解略注》)

以佛现前摄受故,得心不颠倒;非心不颠倒,佛方现前。此义多有曲解,略引经论以广明此。

(1)《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言:

  临命终时,
  无量寿佛,与其无量声闻弟子、菩萨众俱,前后围绕,来住其前。
  慈悲加佑,令心不乱。

(2)《无量寿经》言:

  今此经典,甚深微妙,广利众生。
  若有众生,于此正法,受持、读诵、书写、供养,彼人临终,
  假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大火,亦能超过,生彼国土。

(3)《无量寿经》偈:

  假使大火满三千,及彼庄严诸牢狱,如是诸难悉能超,皆是如来威德力。

(4)《悲华经》言:

  临终之时,我时当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
  其人见我,即于我所,得心欢喜。
  以见我故,离诸障阂,即便舍身,来生我界。

(5)《悲华经》言:

  所有众生,若闻我声,发愿欲生我世界者,
  是诸众生,临命终时,悉令见我与诸大众前后围绕。
  我于尔时,入无翳三昧。
  以三昧力故,现在其前而为说法,
  以闻法故,寻得断除一切苦恼,心大欢喜。
  其心喜故,得宝寘三昧。
  以三昧力故,令心得念及无生忍,命终之后,必生我界。

(6)《称扬诸佛功德经》言:

  若有得闻无量寿如来名者,一心信乐,持讽诵念,
  其人当得无量之福,永当远离三途之厄,
  命终之后,皆当往生彼佛刹土。
  命欲终时,一心信乐,念念不舍,
  阿弥陀佛将诸众僧,住其人前,
  魔终不能毁坏斯等正觉之心。

(7)《鼓音王经》言:

  若有四众,能正受持彼佛名号,
  以此功德,临欲终时,阿弥陀佛即与大众,往此人所,令其得见。

(8)《圆中钞》言:

  娑婆众生,虽能念佛,浩浩见思,实未伏断,
  而能垂终心不颠倒者,原非自力而能主持,
  乃全仗弥陀乘大愿船而来拔济;
  虽非正念,而能正念,故得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9)印光大师言:

  唯念佛求生净土法门,专仗弥陀愿力。
  无论善根之熟否,恶业之轻重,乃至五逆十恶,
  但得生信发愿,持佛名号,
  临命终时,定蒙弥陀接引,往生净土。

又言:

  无论证悟与否,乃至烦惑丝毫未断者,
  均可仗佛慈力,即于现生,往生西方。

(10)善导大师言:

  唯恨众生疑不疑,净土对面不相忤。
  莫论弥陀摄不摄,意在专心回不回。
  但使回心决定向,临终华盖自来迎。

(11)昙鸾大师言: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31.念佛瑞相说

  • (1)南无阿弥陀佛,灵瑞之体,自具相用。
  • (2)念佛放光,念佛光摄。
  • (3)念佛佛来,念佛佛护。
  • (4)妄念心中所出佛名,犹如莲花不染污泥,微妙香洁。
  • (5)念佛除恶,如一香树,改伊兰林,悉使香美。
  • (6)凡夫念佛,天人致敬,除恶人名,称芬陀利。
  • (7)身心安定,身心柔软,人乐亲近,所作皆吉。
  • (8)临终佛现,心大欢喜,乘花随佛,直入宝池。

诸相昭彰,贯一生,遍法界,信心即见,岂必拘命终身软、舍利等。

32.三段文、两重因果

这一段说明念佛必生的经文,细分起来有所谓的「三段文、两重因果」。

第一段:「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说平生专修念佛。

第二段:「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说临终佛圣来迎。

第三段:「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说命终正念往生。

第一段与第二段,是第一重因果,即平生专修念佛为因,临终佛圣来迎为果。

第二段与第三段,是第二重因果,即临终佛圣来迎为因,命终正念往生为果。

有第一「平生专修念佛」,必有第二「临终佛圣来迎」;有第二「临终佛圣来迎」,必有第三「命终正念往生」。环环相扣,关键在第一「平生专修念佛」。既已专修念佛,则佛力保证命终心不颠倒,正念往生。

33.专是核心

就此一段经文,善导大师的解释就是「专」──专称佛名。

专称佛名,就是「多善根」。

专称佛名,多善根故,称为「善男子、善女人」。

专称佛名,随其寿命,长短不限,就是「若一日⋯⋯若七日⋯⋯」。

专称佛名,无二无杂,就是「一心不乱」。

专称佛名,平生业成,临终佛自来迎;佛力护佑,自然心不颠倒,正念往生。

34.称名入报偈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七日七夜心无间,长时起行倍皆然。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1)极乐无为涅槃界

  • ① 判极乐报土。
  • ② 总上依正庄严,别指诸上善人聚会之「一处」。
  • ③ 凡夫得与菩萨上善一处,乃专称佛名,乘佛愿力,五乘齐入故。

(2)随缘杂善恐难生

  • ① 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 ② 随缘杂善:随各自业习因缘,所修之杂毒诸善。
  • ③ 念佛外一切行。定散二善,六度万行,若比念佛,悉是少善福。

      1 凡夫障重,妄爱迷深,不谓三恶火坑暗在人之足下;
      随缘起行,拟作进道资粮,何其六贼知闻,竞来侵夺。
      
      2 外现贤善精进之相,内怀虚假。
      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
      虽起三业,名为杂毒之善,亦名虚假之行,不名真实业也。
      
      3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 ④ 经「不得生」,释「恐难生」,或断然,或从容,巧适众机故。见「诸行回向能否往生」。

  • ⑤ 何故难生?有漏无漏,因果不相应故。

(3)故使如来选要法

①故使,所以使得。谁使?外由机劣,内由大悲。

  1 人天少善尚难辨,何况无为证六通?
  虽得见闻稀有法,粗心懈怠益无功。
  纵使连年放脚走,趁得贪瞋满内胸。
  贪瞋即是身三业,何开净土里真空。
  
  2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3 寄语同生善知识,念佛慈悲入圣丛。

《观经疏》言:

  但以垢障覆深,净体无由显照。故使大悲隐于西化,惊入火宅之门。

《法事赞》言:

  但为凡夫乱想,寄托无由;故使释迦诸佛,不舍慈悲,直指西方。
  • ②如来:弥陀、释迦、诸佛,真善知识。
  • ③选:谁选?如来。为谁选?五浊恶业凡夫,我等。选何法?念佛。
  • ④要法,重要、关键、必不可少之法。八万法门非要,唯有念佛为要。

(4)教念弥陀专复专

  • ①释「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 ②佛说即教,生闻奉行。《大经》言:

      是故我法如是作,如是说,如是教,应当信顺,如法修行。

如是我闻。

  • ③心也专,行也专。信力故执受在心,念力故任持不忘。初一念信受,后念念相续。
  • ④今也专,明也专。七日七夜心无间(专),长时起行倍皆然(复专)
  • ⑤殷重四修。专,无间修、无余修;复专,恭敬修、长时修。

(5)七日七夜心无间

  • ①释「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 问:凡夫一时烦恼百千间,何能七日七夜心无间杂,又长时皆然?
  • 答:虽烦恼百千间,然信愿念佛之心永不退转,永不变异,不以疑杂来间。即是信心淳一相续,一心归命,一心不乱。

(6)长时起行倍皆然

释「若一日⋯⋯若七日⋯⋯」之「若」。若,不定之词,不限一日七日,随寿命延长,皆如是专称佛名。

(7)持花,据义增释。

(8)身心踊跃、即得无生,释「心不颠倒」,前者是相,后者是体。

(9)坐时即得无生忍

明在此界,不俟彼国。义同韦提见佛得忍,释为「多是十信中忍」。

(10)一念迎将至佛前

释「即得往生」,明其快,道路虽遥,去时一念即到。

(11)法侣将衣竞来着

①法侣,同念佛人。是先生者,已是菩萨,等观音势至。又如:

  耳目精明身金色,菩萨徐徐授宝衣。
  弥陀心水沐身顶,观音势至与衣被。
  乘船直入莲华会,化佛菩萨与衣被。
  莲华大众皆欢喜,即与天衣随意着。
  • ②此初生时情景,示新生者备受关爱,入诸大菩萨行列,尔我一类。亦如从军之人即换军服,则同一行伍。
  • ③然第三十八愿:「应法妙服,自然在身。」衣表知惭。此界胎生,人无惭愧,故裸体。净土既莲花化生,依佛功德,知惭愧故,必当有服在身。然初生故,不如诸大菩萨殊胜,故法侣将衣来着。虽说将衣来着,一切皆是自然。

(12)证得不退入三贤

  • ①三贤:菩萨阶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十心,内凡位,与十圣(十地)相对。
  • ②此是借通途名相,以说极乐菩萨,然差即无差,如水与波。前已屡明。

35.选择念佛

《选择本愿念佛集》言:

  私云:凡案三经意,诸行之中,选择念佛,以为旨归。
  先《双卷经》中有三选择:
  一选择本愿,二选择赞叹,三选择留教。
  一「选择本愿」者:
  念佛是法藏比丘于二百一十亿土中,所选择往生之行也,
  细旨见上,
  故云选择本愿也。
  二「选择赞叹」者:
  上三辈中,虽举菩提心等余行,释迦即不赞叹余行,
  唯于念佛而赞叹云:「当知一念,无上功德」,
  故云选择赞叹也。
  三「选择留教」者:
  又上虽举余行诸善,释迦选择,唯留念佛一法,
  故云:选择留教也。
  次《观经》中又有三选择:
  一选择摄取,二选择化赞,三选择付嘱。
  一「选择摄取」者:
  《观经》之中,虽明定散诸行,
  弥陀光明,唯照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故云选择摄取也。
  二「选择化赞」者:
  下品上生人,虽有闻经、称佛二行,
  弥陀化佛选择念佛云:「汝称佛名故,诸罪消灭,我来迎汝」,
  故云选择化赞也。
  三「选择付嘱」者:
  又虽明定散诸行,唯独付嘱念佛一行,
  故云选择付嘱也。
  次《阿弥陀经》中有一选择,所谓「选择证诚」也。
  已于诸经中虽多说往生之诸行,六方诸佛,于诸行而不证诚。
  至此经中,说念佛往生,
  六方恒沙诸佛,各舒舌覆大千,说诚实语,而证诚之,
  故云选择证诚也。
  加之《般舟三昧经》中又有一选择,所谓「选择我名」也。
  弥陀自说言:「欲来生我国者,常念我名,莫有休息」,
  故云选择我名也。
  「本愿、摄取、我名、化赞」,此之四者是弥陀选择也。
  「赞叹、留教、付嘱」,此之三者,是释迦选择也。
  「证诚」者,六方诸佛之选择也。
  然则释迦、弥陀,及十方各恒河沙等诸佛,
  同心选择念佛一行,
  余行不尔,故知三经俱选念佛以为宗致耳。计也夫:
  欲速离生死,二种胜法中,且搁圣道门,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正杂二行中,且抛诸杂行,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正助二业中,犹傍于助业,选择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即是称佛名,称名必得生,依佛本愿故。

36.三经选择

(1)《大经》,优选。法藏从二百一十亿诸佛土往生之行中,择优选取称名为往生行。

(2)《观经》,筛选。

①释尊以逆恶临终之机为筛,机孔大而法细故,定散诸善悉漏筛网;唯念佛一法其大无外故,剩留筛面。

②亦──用定善、行善、戒善、世善之法为筛,法孔大而机细故,所能筛取者甚少,造恶之机悉漏筛底;唯念佛法筛,一实无漏故,逆恶临终之机悉皆不漏。

《往生礼赞》言: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扬神飞,观难成就也。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般舟赞》言: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3)《小经》,挑选。机选凡夫,益选报国,欲令凡夫入报,唯有弥陀本愿称名一法。

  为我凡夫来出世。偏心指授向西行。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4)又《大经》以「末法万年悉皆度脱」为筛,《小经》以「五浊恶人当生成就」为筛,唯有念佛一法。

(5)又三经三佛同以「凡夫入报」为筛,唯选得弥陀本愿称名一法。

37.《观》《小》二经对比

(1)《弥陀要解》言:

  执持名号,既简易直捷,仍至顿至圆;
  以念念即佛故,不劳观想,不必参究,当下圆明,无余无欠。
  
  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
  
  答:此义即出《观经》。
  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
  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
  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
  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
  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
  • ①持名易而胜。
  • ②以《小经》为第十六观称名所开出。
  • ③上根可观佛,下根可称名,功等观佛。
  • ④心作心是有二:一观佛。二称名。
  • ⑤虽叹称名不劳观想,未如称名正定业,胜于观佛助业。
  • ⑥未及本愿义故。权顺自力情故。

(2)莲池大师言:

  观虽十六,言佛便周。
  
  以称名统十六观,几近从观入念。

(3)法然上人言:

  《观经》虽初广说诸行,遍逗机缘;后废诸行,结归念佛一行。
  然尚彼经,诸行文广,念佛文狭,是以行学之徒,义路易迷,是非难决。
  故今此经,废舍诸行,唯明念佛,是即为于念佛行,令生决定信也。
  • ①《小经》为承绪《观经》念观废立。
  • ②念观废立,一宗宗骨。

38.三经念佛本愿成就对比

诸经念佛,悉从第十八愿开出。正依三部,必无二致。

《观经疏》言: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第十八愿文 第十八愿成就文 观经 阿弥陀经 备注
设我得佛 闻其名号 十六观门
下三品
闻说阿弥陀佛 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十方众生 诸有众生 善恶九品
下下品
善男女
五浊凡夫
九品俱回得不退
至心信乐
欲生我国
信心欢喜
至心回向
愿生彼国
至诚心
深心
回向发愿心
一心不乱 专复专
心无间
乃至十念 乃至一念 一日乃至七日
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持执名号,若一日⋯⋯若七日⋯⋯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长时起行倍皆然。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即得往生
住不退转
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如一念顷即得往生。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 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闻是经受持者,皆得不退转。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皆得不退转。

临终圣众持华现,身心踊跃坐金莲。
坐时即得无生忍,一念迎将至佛前。
法侣将衣竞来着,证得不退入三贤。

39.《弥陀要解》余义

  问:天奇毒峰诸祖,皆主参念佛者是谁,何谓不必参究?
  
  答:此义即出天奇诸祖。
  前祖因念佛人不契释迦彻底悲心(以名号果觉全体授予浊恶众生),
  故傍不甘(称名之外,别觅新奇),直下诘问(念佛是谁),—猛提醒,
  何止长夜复旦(能称、所称当体皆是无量光寿,始本合一,念念即佛)。
  我辈至今日犹不肯死心念佛(故傍不甘),
  苦欲执敲门瓦子(话头)
  向屋里打亲生爷娘(阿弥陀佛。执参话头为究竟,不死心念佛),
  则于诸祖成恶逆,非善顺也。
  
  进问:此在肯心者(死心念佛人)则可,未肯者何得相应?
  
  曰:噫,正唯未肯,所以要你肯心相应。
  汝等正信未开,如生牛皮,不可屈折。
  当知有目者(深信念佛之人,明信佛智,耳目开明),
  固无日下燃灯之理(直下念佛如明日,参究开悟如燃灯)。
  而无目者(于念佛尚未起信之人),
  亦何必于日中苦觅灯炬(口念阿弥陀佛,还要苦参是谁)。
  大势至法王子云:
  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舍一切思虑,但称佛名,自得大利)。
  此一行三昧中大火聚语也,敢有触者(以思虑心测度称名),
  宁不被烧(越推越远)。
  
  问:七日不乱,平时耶,临终耶?
  
  答:平时也。
  
  问:七日不乱之后,复起惑造业,亦得生耶?
  
  答:果得一心不乱之人,无更起惑造业之事。

依善导大师意,蒙光触者心不退。愿力白道,不被贪瞋水火所坏。《观经疏》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往生论注》言:「一心专念阿弥陀如来,愿生彼土;此如来名号,及彼国土名号,能止一切恶。」以称佛名力,心渐柔软。触光柔软愿之功也。

  问:《大本》十念,《宝王》一念,平时耶,临终耶?
  
  答:十念通二时。晨朝十念属平时。
  十念得生,与《观经》十念称名同,属临终时。一念则但约临终时。
  
  问:十念一念并得生,何须七日?
  
  答:若无平时七日功夫,安有临终十念一念?
  纵下下品逆恶之人,并是夙因成熟,故感临终遇善友,闻便信愿。
  此事万中无一,岂可侥幸。《净土或问》斥此最详,今人不可不读。
  
  问:西方去此十万亿土,何得即生?
  
  答:十万亿土,不出我现前一念心性之外,以心性本无外故。
  又仗自心之佛力接引,何难即生。
  如镜中照数十层山水楼阁,层数宛然,实无远近,一照俱了,见无先后。
  「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亦如是。
  「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亦如是。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亦如是。
  当知字字皆海印三昧,大圆镜智之灵文也。
  
  问: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
  
  答:依一心说信愿行,非先后,非定三。
  盖无愿行不名真信,无行信不名真愿,无信愿不名真行。
  今全由信愿持名,故信愿行三,声声圆具,所以名多善根福德因缘。
  《观经》称佛名故,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此之谓也。
  若福善不多,安能除罪如此之大。
  
  问:临终猛切,能除多罪,平日至心称名,亦除罪否?
  
  答:如日出,群暗消。称洪名,万罪灭。
  
  问:散心(与至心相对,不具信愿)称名,亦除罪否?
  
  答:名号功德不可思议,宁不除罪,但不定往生。
  以悠悠散善,难敌无始积罪故。
  当知积罪假使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虽百年昼夜弥陀十万,一声灭八十亿劫生死,
  然所灭罪如爪上土,未灭罪如大地土。
  唯念至一心不乱(具足信愿),则如健人突围而出,
  非复三军能制耳(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圆转五浊)。
  然称名便为成佛种子,如金刚终不可坏。
  佛世一老人求出家,五百圣众皆谓无善根。
  佛言:此人无量劫前为虎逼,失声称南无佛。
  今此善根成熟,值我得道,非二乘道眼所知也。
  由此观之,《法华》明:「过去佛所,散乱称名,皆已成佛。」岂不信哉!
  伏愿缁素智愚,于此简易直捷无上圆顿法门,
  勿视为难而辄生退诿,勿视为易而漫不策勤。
  勿视为浅而妄致藐轻,勿视为深而弗敢承任。
  盖所持之名号,真实不可思议。能持之心性,亦真实不可思议。
  持一声,则一声不可思议。
  持十百千万无量无数声,声声皆不可思议也。###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二)证诚劝信

【大意】

本文要证明前述念佛往生之说是真实的,以劝信一切众生。分为三项。释尊于此想尽办法,欲令我等深疑凡夫,无论如何要深信不疑。

一是自证。即释尊亲自证明:以上的利益是自己实际见到的,绝无虚伪;定要深信,不可怀疑。

二是他证。释尊引例说明:东、南、西、北、上、下六方恒河沙诸佛,皆证明《小经》所说的是真实不虚的,劝人务必深信。

三是正劝信。首先解释经名,次举发愿利益,最后释尊与诸佛互相称赞。本经正宗分到此结束。

1.自证

【经文】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文科】

释尊亲自证明,所说教法是真,劝人发起信心。

【译解】

舍利弗啊!我以佛眼亲见,一心称念弥陀名号的人,临终阿弥陀佛亲自带领大众迎归极乐,通通不退成佛;如此大利,真实不虚,所以我才这样说。世间的大众啊!听到我这样的真语实语,你们都应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啊!

【辩义】

1.我见是利

「是利」正指前面「临终佛迎,不倒往生」,通包一经前后念佛种种利益。下面说「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1)总结《阿弥陀经》,念佛有十五大利益:

  • 1 佛光照摄。名号即无量光,称名念佛,现生蒙阿弥陀佛无碍光明照摄。
  • 2 获多善根。佛光照摄故,灭罪增福,获多善根。
  • 3 称善男女。获多善根故,转恶为善,五浊恶人被称为善男女。
  • 4 入圣众数。名号即无量寿,称名念佛,现生与阿弥陀佛生命同体,成彼佛人民。
  • 5 诸佛护念。善男女故,入圣数故,受诸佛护念,消灾免难。
  • 6 现生不退。弥陀同体故,诸佛护念故,现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 7 平生业成。光摄不舍故,现生不退故,平生往生之业已经决定,不等临终。
  • 8 临终佛迎。平生业成故,临终佛圣自然来迎。
  • 9 心不颠倒。临终佛菩萨来迎,加持力故,命终心住正念,坐华即得无生。
  • 10 往生报土。坐华既得无生忍,到彼直入涅槃界。
  • 11 常享法乐。身心无碍,供佛自在,闻法如意,眷属无量,常念三宝。
  • 12 自然证悟。当下即是阿鞞跋致菩萨。
  • 13 一生补处。超越常伦诸地,位列一生补处。
  • 14 光寿等佛。与阿弥陀佛光明寿命齐等。
  • 15 行普贤德。上供下化,遍及十方。

(2)依《观念法门》,念佛有五缘功德利益。

  一者灭罪增上缘。
  二者护念得长命增上缘。
  三者见佛增上缘。
  四者摄生增上缘。
  五者证生增上缘。

2.释尊利生本怀

  1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2 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释尊出于五浊,目的在于利济众生。此是释尊自己解释为什么无问自说本经。

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深重,根机陋劣,其他法门,皆难得救;唯此称名,能令即得往生,速成佛道,究竟全获彼佛名号不可思议真实大利。释尊既佛眼亲见,虽无人问,也必宣说,以满足其出世本怀。如《大经》说:

  1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
  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2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是利」「大利」「真实之利」「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即是「罪业凡夫念佛成佛」,也即「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此有四番相对:

  • (1)是利非利相对。
  • (2)可思议不可思议相对。
  • (3)真实不真实相对。
  • (4)大利小利相对。

罪业凡夫,若修他法,不得解脱,则是非利;纵有其利,只在人天,人天利小而虚伪;若能念佛,则仗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能得往生成佛之真实大利。

《观经疏》言:

  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
  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3.再劝愿生

问:前已劝愿生,何故再劝?

答:释尊殷重心故,所闻更明了故,信愿益深切故。

闻少善不生,知我机分;闻一心持名,明了行法;闻临终佛迎,心不颠倒,稳获大利,愿生之心更加踊跃。

4.《弥陀要解》言:

  我见者,佛眼所见究尽明了也。
  是利者,横出五浊,圆净四土,直至不退位尽,
  是为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也。
  复次是利,约命终时心不颠倒而言。
  盖秽土自力修行,生死关头,最难得力。
  无论顽修狂慧,懡{忄+罗}无功。
  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倘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
  永明祖师所谓「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此诚可寒心者也。初果昧于出胎,菩萨昏于隔阴。
  这里岂容强作主宰,侥幸颟顸。
  唯有信愿持名,仗他力故,佛慈悲愿,定不唐捐。
  弥陀圣众,现前慰导,故得无倒,自在往生。
  佛见众生临终倒乱之苦,特为保任此事,
  所以殷勤再劝发愿,以愿能导行故也。
  • (1)既是佛眼所见,决然可信。
  • (2)既非二乘菩萨能见,难免怀疑。
  • (3)如来智慧海,深广无涯底;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
  • (4)声闻或菩萨,莫能究圣心;譬如从生盲,欲行开导人。
  • (5)是利有二,总指往生成佛,别指命终不倒。
  • (6)若论自力,大彻大悟之人,生死关头尚且不能自作主宰。
  • (7)今由佛力,信愿持名之人,临终皆得心不颠倒。见前「心不颠倒」条。

问:佛既心作心是,何不竟言自佛,而必以他佛为胜,何也?

答: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若讳言他佛,则是他见未忘。若偏重自佛,却成我见颠倒。又悉檀四益,后三益事不孤起。倘不从世界深发庆信,则欣厌二益尚不能生,何况悟入理佛。唯即事持达理持,所以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往生彼土,见佛闻法,即是成就慧身,不由他悟。法门深妙,破尽一切戏论,斩尽一切意见。唯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担荷得去。其余世智辩聪,通儒禅客,尽思度量,愈推愈远。又不若愚夫妇老实念佛者,为能潜通佛智,暗合道妙也。「我见是利,故说此言」,分明以佛眼佛音印定此事,岂敢违抗,不善顺入也哉!

  • (1)了他即自。弥陀功德为众生所有。佛凡一体。机法一体。此有理事。
  • (2)南无者即是归命,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 (3)即事达理。
  • (4)弥陀圣众现前,即是本性明显。坐时即得无生忍。
  • (5)思度愈远。一行三昧大火聚语,触者悉烧。

5.《法事赞》言:

  弥陀侍者二菩萨,号曰无边观世音。
  一切时中助佛化,分身六道起慈心。
  念念随机为说法,惛惛难悟罪根深。
  百计千万数出世,万中无一出烦笼。
  念汝众生长劫苦,诸佛对面不相逢。
  人天少善尚难辨,何况无为证六通。
  虽得见闻稀有法,粗心懈怠益无功。
  纵使连年放脚走,趁得贪瞋满内胸。
  贪瞋即是身三业,何开净土里真空。
  寄语同生善知识,念佛慈悲入圣丛。
  众等倾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1)为明二圣长劫相随,今生为作胜友,临终随佛来迎,生后俱会一处。
  • (2)十四句,所劝众生随缘杂善之相。贪瞋杂善,不入无为涅槃界。以非利,显是利。结劝愿生。
  • (3)念佛,简余因人,满足大悲故。
  • (4)念佛慈悲,而非念佛智慧。
  • (5)念慈悲,即念名号。念名号,即念慈悲。
  • (6)弥陀慈悲,超发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释迦慈悲,来入浊世,教念弥陀专复专。诸佛慈悲,出广长舌,证诚称名必往生。
  • (7)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二)证诚劝信

2.他证

【大意】

释尊这样自证自劝过后,还不放心,还怕我们有疑虑,接着又进一步举出六方恒河沙诸佛来证明,说:「不仅我一人赞叹阿弥陀佛名号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劝你们念佛往生,六方恒河沙诸佛也都像我一样,现在他们各自的国土,出广长舌相,一致赞叹阿弥陀佛,劝众生往生,你们要相信我和诸佛所说,发愿往生啊!」

【经文】

  舍利弗!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东方亦有
  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1.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本佛与圣众的功德,众生所受利益等的总称。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 2.阿閦鞞 译为无动,唐译为不动。
  • 3.须弥相 唐译为山幢。
  • 4.大须弥 唐译为大山。
  • 5.须弥光 唐译为山光。
  • 6.妙音 唐译为妙幢。
  • 7.恒河 河流名,流经印度的北喜马拉雅山与卡拉可尔姆山脉之间,下印度国土五百里,注入孟加拉湾。其流域一带即为恒河平原,是印度文明的中心地。佛教即产生于此。
  • 8.广长舌相 三十二相之一,舌辩锐利。
  • 9.《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本经经名,以下第三项中,有世尊自问自答之解释。

【文科】

前面释尊已自行证诚,以下引用六方诸佛证诚,故本段叫做「六方段」。这里是其中第一,东方诸佛证诚。

【译解】

舍利弗啊!像我现在这样,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功德,能让称念的人获得必定往生成佛的大利益,东方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等无量诸佛,都各自在自己的国土,也正同时同心,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真语实语地说:我国的众生啊!阿弥陀佛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功德,释尊赞说:「一切凡夫,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绝无虚妄!你们都应当相信这一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辩义】

1.诸佛证诚

以下六方诸佛证诚,是阿弥陀佛第十七愿──诸佛称扬愿的实现。

在我们这个世界,释尊宣说《阿弥陀经》,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同时六方恒河沙无量诸佛也都在他们各自的国土,宣扬赞叹阿弥陀佛名号功德,劝其本国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为我们娑婆世界的众生作证明。所以,这一部《阿弥陀经》是十方一切诸佛共同宣说、共同赞叹、共同证诚、共同劝信,同心同德,共同宣扬的经典,是十方世界无一例外、普遍流行的法门。佛教经典虽多、法门虽广,没有哪一个法门能够像《阿弥陀经》念佛法门一样,获得诸佛一致的宣扬赞叹、证诚劝信。可知《阿弥陀经》是登峰造极的经典;念佛法门为最高无上的法门。

第十七愿:

  设我得佛,
  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第十七愿成就文: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五会法事赞》言:

  1 万行之中为急要,迅速无过净土门;
  不但本师金口说,十方诸佛共传证。
  
  2 如来尊号甚分明,十方世界普流行;
  但有称名皆得往,观音势至自来迎。#### 2.诸佛证诚本为疑惑不信之人

法然上人言:

  良以于一佛所说有信、有不信者,故诸佛证诚也。
  若于前所说念佛往生法,敬信无疑者,何用证诚?
  今此六方诸佛证诚,偏为疑惑不信者也。疑惑之相,其类非一。
  外道之辈,于佛教法,都不信之,况于念佛往生法乎?
  又佛法中,如小乘人,尚不信有他方佛土,况念佛往生之法乎?
  又虽学大乘有信者,而于五逆、十恶、破戒之徒往生,或亦不信。
  又疑纵虽善人,如何具缚凡夫,仅以一日七日念佛、一念十念念佛之力,
  直离三界秽恶,入净土不退境?
  言凡夫往生者,或是诱引之言乎?或是别时意趣乎?
  今为如是疑惑不信之人,有此证诚也。
  又五逆十恶罪人,自于其身为疑。谓:
  「我是十恶五逆罪人,业障年深,设修念佛,如何得生极乐?」
  如是自疑,敢不信往生,是故有此证也。
  又疑谓:「往生极乐者,当以读诵大乘等种种胜行,
  何由称名念佛一行而得往生?」
  如是疑故,用此证诚也。
  凡夫有疑,本属自然。
  既闻证诚,应当生信。

3.善导大师释诸佛证诚

《观经疏》言:

  释迦指劝一切凡夫,尽此一身,专念专修,舍命以后,定生彼国者,
  即十方诸佛悉皆同赞,同劝,同证。
  何以故?
  同体大悲故。
  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
  即《弥陀经》中说,释迦赞叹极乐种种庄严,
  又劝一切凡夫,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
  次下文云:
  「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同赞释迦能于五浊,恶时、
  恶世界、恶众生、恶见、恶烦恼、恶邪、无信盛时,
  指赞弥陀名号,劝励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即其证也。
  又十方佛等,恐畏众生不信释迦一佛所说,
  即共同心同时,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皆应信是释迦所说、所赞、所证: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专念弥陀名号,
  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是故一佛所说,即一切佛同证诚其事也。
  • (1)释显《小经》核心要义,言简意赅,容量极大。
  • (2)一切凡夫:释善男女。等含善恶。以凡为本。
  • (3)尽此一身:释「若一日⋯⋯若七日⋯⋯」。
  • (4)专修专念:释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 (5)定生彼国:统以临终佛迎、心不颠倒、随佛往生为修因之果益,即定来迎、定不颠倒、定往生。
  • (6)本经「六方」、《大经》「十方」,详简不同。
  • (7)同赞弥陀名号,同劝称名愿生,同证凡夫得生。
  • (8)一佛一切佛:一佛为释迦,一切佛为十方证诚诸佛。此亲文。又一佛为弥陀,一切佛为释迦及诸佛。此从义。
  • (9)五浊众生七恶之相。
  • (10)劝七恶众生称念必生,为释尊所为甚难稀有之事、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 (11)诸佛无恐畏,而独恐畏众生不信此法。
  • (12)六同:同心,同时,同赞,同劝,同证,同体大悲。
  • (13)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护念,皆指「凡夫专念,定得往生」。
  • (14)问:不论、不管、无视众生罪福善恶,平等救度。罪福多少:或罪多福少,或罪少福多,或纯罪无福,绝无纯福无罪者,故亦说「一切造罪凡夫」;即观经三福九品。
  • (15)不问时节久近:不论修业长短,根性勤怠,工夫深浅,但只上尽一形,下至一声,一心专念。
  • (16)既然此土救拔,不问罪福、时节,岂往生彼国之后反而问此前事?

《观念法门》言:

  六方各有恒河沙等诸佛,皆舒舌遍覆三千世界,说诚实言:
  「若佛在世,若佛灭后,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如上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
  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
  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敬白一切往生人等:
  若闻此语,即应声悲雨泪,连劫累劫,粉身碎骨,报谢佛恩。
  由来称本心,岂敢更有毛发惮之心。
  又白诸行人等: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证在当世,何论灭后?

  • (1)显法利益,等及三时。二显佛慈悲,特留念佛。三特为未来增长信心,处此五浊,时在灭后,机是罪凡,余行虽难,念佛即易。
  • (2)但:显易,显胜,简他。
  • (3)回心:由闻说阿弥陀佛,回罪向福,回世间向出世,回圣道向净土,回自力向他力。以回愿心,摄至诚心、深心,释经文一心。
  • (4)由一心不乱,故一形专念;由一形专念,故一心不乱。心行前后,经释互显。
  • (5)命欲终时以下,结明利益。有二,佛自来迎,即得往生。
  • (6)自:亲自来迎,显报非化。自动来迎,由大愿故,不请自来。自然,名体一如,感应道交故。
  • (7)定为凡夫作证,定为灭后凡夫作证,定为灭后造罪凡夫作证,定为灭后一切造罪凡夫作证。虽是凡夫,未免造罪,生在末法,岂独漏我一人!
  • (8)罪灭得生,与带业往生。一为佛说,一为人师之释。
  • (9)若疑:罪人念佛恐不得生。是即割诸佛之舌,见其坏烂。
  • (10)声悲雨泪等者,我等旷劫广行诸罪,不信佛语,坏烂佛舌,今日闻知,何其痛悔!
  • (11)由来称本心:本心正求:「有何法门,能令我罪人,一行难修之人,今生定得解脱,得免三途极苦?」虽闻弥陀,一切经中未闻此说,一切法门悉不相类,小心小智,突遇惊惶,岂敢信受。真耶?否耶?何人能为我证明此耶?今闻诸佛作证,岂不正称我意,极快愚心。从今往后,更不敢有一毛发惮怕之心。
  • (12)举凡摄圣。本为凡夫,兼为圣人。

4.净土三经皆明专念,为何唯今经有诸佛证诚,《大》《观》二经不见证诚?

答有二义:

  • (1)三经念佛一味故,证诚今经,即同证《大》《观》二经。
  • (2)《大》《观》二经,念佛以外兼说余行,不如今经纯说念佛。诸佛证诚,唯在念佛,不在余行,所以只说在今经。

5.《弥陀要解》判诸佛证诚以下为流通分

  信愿持名一法,圆收圆超一切法门。
  竖与一切法门浑同,横与一切法门迥异。
  既无问自说,谁堪倡募流通?
  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
  此经唯佛境界,唯佛佛可与流通耳。
  竖,约自力断证,圆收;横,约他力带惑,圆超。
  唯佛可流通,明法门之高。
  自信教他,代佛传化,仗他力故,同佛大悲,明法门之浅。
  至深至浅,不可思议。

《大悲经》言:

  若能辗转相劝行念佛者,当知此等,悉名行大悲人也。

6.《弥陀要解》言: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
  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
  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
  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
  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
  • (1)五句略作一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 (2)弥陀自利利他。
  • (3)诸佛释迦以阿弥为本,功德虽等,而利在阿弥。

7.弥陀与诸佛之关系。

(1)能赞所赞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十方诸佛,所不能及。

《大阿弥陀经》言:

  光明中之极尊也,诸佛中之王也。

(2)能出所出

《无量寿经》言:

  一一华中,出三十六百千亿光;
  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
  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

《楞伽经》言:

  十方诸刹土,众生菩萨中,
  所有法报佛,化身及变化,
  皆从无量寿,极乐界中出。

(3)能念所念

《般舟三昧经》言:

  三世诸佛,念弥陀三昧,得成正觉。

8.《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释迦如来常赞叹,东方恒沙等觉尊。
  大悲同化心无二,一佛施功多亦然。
  为断凡夫疑见执,皆舒舌相覆三千。
  共证七日称名号,又表释迦言说真。
  终时正意念弥陀,见佛慈光来照身。
  乘此弥陀本愿力,一念之间入宝堂。
  宝堂庄严无限极,化佛圣众坐思量。
  心性明于百千日,悲智双行法尔常。
  我今既到无为处,普愿含灵归此方。
  众等倾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1)同赞弥陀,以化众生,为诸佛大悲。
  • (2)弥陀一佛为本。
  • (3)此土明心见性如何能比。
  • (4)真发菩提心。出到菩提心无尽。##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二)证诚劝信

【经文】

  舍利弗!南方世界,
  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1.日月灯 唐译日月光。
  • 2.名闻光 唐译名称光。
  • 3.大焰肩 唐译大光蕴。
  • 4.须弥灯 唐译迷庐灯。
  • 5.无量精进 唐译无边精进。

【文科】

第二,南方诸佛证诚。

【译解】

舍利弗啊!南方世界有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等恒河沙无量诸佛,都在他们各自的国土,也正同时同心,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真语实语地说:我国的众生啊!阿弥陀佛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功德,释尊赞说:「一切凡夫,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绝无虚妄!你们都应当相信这一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辩义】

《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南方诸佛如恒沙,亦舒舌相覆三千。
  为其本国凡圣众,赞叹释迦变现身。
  出现娑婆五浊内,标心为化罪根人。
  我见邪贪增上慢,教令出世反生瞋。
  念汝众生流浪久,诸佛诚言谓不真。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1)释迦本所摄机为五浊罪根人,故知余法为随宜说,净土一法为本怀说。

(2)教令出世反生瞋。现见多多。

【经文】

  舍利弗!西方世界,
  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
  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1无量寿 唐译同。
  • 2无量相 唐译无量蕴。
  • 3无量幢 唐译同。
  • 4大光 唐译同。
  • 5大明 唐译光焰。
  • 6宝相 唐译大宝幢。
  • 7净光 唐译放光。

【文科】

第三,西方诸佛证诚。

【译解】

舍利弗啊!西方世界有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等恒河沙无量诸佛,都在他们各自的国土,也正同时同心,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真语实语地说:我国的众生啊!阿弥陀佛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功德,释尊赞说:「一切凡夫,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绝无虚妄!你们都应当相信这一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辩义】

《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西方诸佛如恒沙,各于本国赞如来。
  分身百亿阎浮内,示现八相大稀奇。
  五浊凡夫将谓实,六年苦行证无为。
  降魔成道说妙法,种种方便不思议。
  普劝众生归净土,前思却虑更生疑。
  我今舒舌以为证,西方极乐必须依。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1)一代示现,结归净土。
  • (2)前思却虑。亦现见多多。
  • (3)必须依。除此之外,无出离之缘故。

【经文】

  舍利弗!北方世界,
  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文科】

第四,北方诸佛证诚。

【译解】

舍利弗啊!北方世界有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等恒河沙无量诸佛,都在他们各自的国土,也正同时同心,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真语实语地说:我国的众生啊!阿弥陀佛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功德,释尊赞说:「一切凡夫,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绝无虚妄!你们都应当相信这一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辩义】

《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北方诸佛如恒沙,皆舒舌相证牟尼。
  为我凡夫来出世,随缘说法应时机。
  时机相感闻即悟,如说修行不致疑。
  七日称名无间杂,身心踊跃喜还悲。
  庆得稀闻自家国,诸佛证判得还归。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1)为凡出世。为我出世。
  • (2)余法随缘说,净法为我说。悲欣交集。
  • (3)虽得见闻稀有法,粗心懈怠益无功。庆得稀闻自家国,诸佛证判得还归。
  • (4)自家国。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 (5)诸佛证判,何复问他人!

印光大师言:

  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
  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
  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
  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
  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不哀哉!

法然上人亦言:

  有十人念佛,虽九人以为临终不能往生,亦应思我一人决定往生。

【经文】

  舍利弗!下方世界,
  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1名闻 唐译名称。

2名光 唐译誉光。

3达摩 唐译正法。

【文科】

第五,下方诸佛证诚。

【译解】

舍利弗啊!下方世界有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等恒河沙无量诸佛,都在他们各自的国土,也正同时同心,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真语实语地说:我国的众生啊!阿弥陀佛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功德,释尊赞说:「一切凡夫,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绝无虚妄!你们都应当相信这一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辩义】

《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下方诸佛如恒沙,各于本国度众生。
  证赞释迦出五浊,能为难事化群萌。
  善巧随宜令断恶,偏心指授向西行。
  一切福业皆回向,终时化佛自来迎。
  利根智者闻欢喜,忽忆三途心即惊。
  惊心毛竖劝忏悔,恐罪不灭堕深坑。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 (1)难事:化五浊群萌。
  • (2)能为:随宜断恶,偏心指西。
  • (3)一切福业,先随宜断恶所行,皆齐回向净土。
  • (4)利根智者,闻即信行者。二种深信、一向专称之人。
  • (5)念念称名常忏悔。声声灭除五逆罪。

【经文】

  舍利弗!上方世界,
  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
  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
  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如是等恒河沙数诸佛,各于其国,出广长舌相,
  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说诚实言:
  「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 4.宝华德 译为宝青莲吉祥,相当于唐译之红莲花胜德佛。
  • 5.见一切义 唐译为示现一切义利。

【文科】

第六,举出上方诸佛证诚。

【译解】

舍利弗啊!上方世界有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等恒河沙无量诸佛,都在他们各自的国土,也正同时同心,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真语实语地说:我国的众生啊!阿弥陀佛名号具有不可思议功德,释尊赞说:「一切凡夫,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绝无虚妄!你们都应当相信这一部《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辩义】

《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上方诸佛如恒沙,还舒舌相为娑婆。
  十恶五逆多疑谤,信邪事鬼馁神魔。
  妄想求恩谓有福,灾障祸横转弥多。
  连年卧病于床枕,聋盲脚折手挛橛。
  承事神明得此报,如何不舍念弥陀。
  弥陀愿力皆平等,但使回心华自捧。
  一念逍遥快乐国,毕竟常安无退动。
  众等回心愿生彼,手执香华常供养。

1.六段大义

如上六方证诚,经文累同,赞释各有侧重。

  • (1)东方段,总证机法益。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 (2)南方段,证释尊为凡出世。
  • (3)西方段,证凡夫必须归西。
  • (4)北方段,证称名必还本国。
  • (5)下方段,证释尊能为难事。
  • (6)上方段,劝逆恶反邪归正。

2.出世本怀

又六段共明释尊出世本怀,有这样几重含义:

  • (1)释尊出世之对象。为化度「凡夫」「罪根」,所谓「为我凡夫来出世」「标心为化罪根人」。
  • (2)释尊出世之目的。为劝一切众生念佛往生西方,所谓「普劝众生归净土」「偏心指授向西行」。「标心」「偏心」「普劝」,说明释尊之本心、本怀所在。
  • (3)释尊为何以「劝众念佛生西」为出世本怀?释尊既然为了化度凡夫而出现于世,则宣说能令一切凡夫,即使十恶、五逆、疑谤、信邪之流亦普皆平等成佛之法,才能达成释尊出世的目的。若非如此,则其为凡出世的目的就不能达到。此则唯有念佛生西之一法,所谓「弥陀愿力皆平等,但使回心华自捧」「一念消遥快乐国,毕竟常安无退动」。
  • (4)释尊为何又要宣说非本怀的种种法门?有三:
    • ①随缘应机故。因为众生根性不等,乐欲不同,其得度因缘,当习法门皆所不同,释尊大智明鉴,随顺而说。「随缘」「随宜」「应机」「方便」,显明虽说种种法,只是应众生各别的机缘,而非释尊本怀。
    • ②比较显胜故。此种种法门若能如说修行,皆有利益,皆能解脱,然皆不如念佛生西为究竟利益、究竟解脱,所谓「无过念佛往西方」。何况能修者少,凡夫故、自力故、难行故,顶多只成「善巧随宜令断恶」而已。故知念佛与种种法门比较,有摄机、利益双重超胜。若无种种法门,则不能显明念佛之超胜。
    • ③能为难事故。释尊出兴于此五浊恶世,要达成普劝众生念佛生西的本怀,是一件大难的事。因为五浊罪根皆是「我见邪贪增上慢,教令出世反生瞋」之类,又是「十恶五逆多疑谤」之类。然而通过宣说种种法门,使之「善巧随宜令断恶」「如说修行不致疑」,而又使知「无过念佛生西方」,终于可以畅说其出世本怀的念佛法门;诸佛因此而赞叹释尊「能为难事化群萌」。可知宣说种种法门,正是为了达成出世本怀。
  • (5)宣说弥陀本身,劝众念佛生西,不仅是释尊出世本怀,也是十方诸佛的本怀。所谓「大悲同化心无二,一佛施功多亦然。」###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二)证诚劝信

3.劝信

【经文】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
  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
  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1护念 思念保护,以念力除去障碍,而爱育之。

2阿耨多罗 译为无上。三藐三菩提,译为正等正觉。即大乘果觉。

【文科】

前面已证诚过名号功德之真实,这里接着举出利益以劝信,分成三段。这是第一段,解释经名劝信。

【译解】

舍利弗!你在想什么呢?这一部经为什么叫《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呢?

舍利弗啊!如果有人听到这部经而信受执持,以及听闻到诸佛的名号,这些善男子、善女人,都为一切诸佛的慈念力所保护而心不退转,决定往生,往生则决定成佛。所以,这一部经叫做《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舍利弗啊!我所说的与诸佛所证明赞叹的,毫无二致,你们都应当信受不疑,发愿往生啊!

【辩义】

1.五问五默

经中,释尊五次问舍利弗尊者。

  1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2 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
  
  3 于汝意云何?彼佛何故号阿弥陀?
  
  4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
  
  5 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梵译:

  1 舍利弗啊!您在想什么?为何那个世界被称为极乐呢?
  
  2 舍利弗啊!您自己是不是在想:有彼畜生道众生吗?如是再次应知:没有!为什么呢?
  
  3 舍利弗啊!您在想什么呢?以何因缘,彼如来被称为无量寿呢?
  
  4 舍利弗啊!作为佛刹土中的众生,应当发愿。为什么呢?
  
  5 舍利弗啊!您在想什么呢?以何因缘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的法门?
  • (1)释尊亲切和蔼的态度。
  • (2)释尊他心智通。
  • (3)一次问鸟非罪报之理由,乖此土常情故,佛地不思议故;一次问应当愿生之理由,凡夫例登补处故,十方净土所无故。
  • (4)三问得名所以。国名、佛名、经名。亦前二问,无恶名故,持名利益故。名即法故,甚深境故,名为宗故。
  • (5)默受不语。

释尊所问都是佛智不可思议境界,此经名《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既然是佛果地不可思议境界,舍利弗就放弃思议之心,不加思议,不作回答,唯听佛说,一心信受。从这一方面来看,默不回答正是舍利弗的智慧。

又舍利弗虽然未言一语,但与释尊的心时时相通。始自「如是我闻」,终至「欢喜信受」,随闻随解,随解随疑,随疑随除,随除随喜,随喜随受,奉行不违。

2.什么样的人是「闻是经受持者」?

「受」是信受,信受这部经所说;「持」是奉行,按照所信的去做。闻信一部经的宗旨,落实在修行实践当中,叫受持这部经典。单是口业读诵而不落实修行,不算真正的受持。

本经所说的,不过是专称阿弥陀佛名号,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即使不识字,不会读诵,只要称佛名号,愿生极乐,就是最好的受持。可知念佛人即是闻是经受持者,即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定散门」即以念佛人为受持定散二善之教。

《弥陀要解》言:

  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

3.什么样的人是「闻诸佛名者」?

闻诸佛名有二:

  • (1)随闻六方恒河沙诸佛之中任意一佛之名。
  • (2)随闻诸佛当中任意一佛赞叹阿弥陀佛名号。

前者义浅,后者义深。因为诸佛存在的意义在于劝众生信受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西方净土。单是耳根听闻诸佛名字,却不知诸佛所赞、所证、所劝在让我们称念弥陀佛名往生,不能算做闻诸佛名;即使诸佛名字一无所知,但能一心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等于是遍闻诸佛之名。

《观念法门》言:

  若有男子、女人,七日七夜,及尽一生,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此人常得六方恒河沙等佛共来护念,
  故名《护念经》。

根据善导大师的解释,一心称名愿生,即是受持是经,即是闻诸佛名,即蒙诸佛护念,即得不退成佛。真是直截明快的解释。如同《观经》所说:「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4.闻信因缘

「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虽分二句,按上面善导大师的解释,只是一种,即是「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只是闻信弥陀佛名的次第、因缘不同,而分说二种。

对照上下经文,「闻是经受持者」,即是「信受我语」;「闻诸佛名」,即是「信受诸佛所说」。

「闻是经受持者」,听闻释尊宣说此经,不等诸佛证诚,便信受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人。「闻诸佛名者」,虽闻释尊宣说,要等听闻诸佛证诚,而后信受执持阿弥陀佛名号的人。这二种人,虽然因缘有不同,闻信有早迟,但最后都同样「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也都同样为一切诸佛护念。意思是:不论早晚,何时闻信念佛愿往生,何时即为一切诸佛所护念。

5.现生不退

《往生要集》依此段经文,释专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有三种利益:

  • (1)现生为诸佛所护念。
  • (2)现生得不退转。
  • (3)来生得大菩提。

所谓「不退」,又称「必定」,是指不从必定成佛之位上退下来,虽然暂未成佛,但必定可以成佛之位。对于往生净土之后得不退转,并无异议,但念佛之殊胜在于:凡夫之人,于此土现生得不退转。

莲池大师言:

  闻经闻佛,皆得不退,则不待往生彼国,
  而未生以前,即已成就菩提善根,不可破坏;
  况复生彼,而有退转?
  ⋯⋯一佛亲宣,即当谛信;诸佛同赞,更复何疑?

又如下经文:

  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发愿欲生」,还没有往生的人,于此土已经「皆得不退转」,然后往生,所以说是「现生不退」。

龙树菩萨《易行品》也说明「现生不退」,如下:

  1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2 若菩萨欲于此身,得至阿惟越致地,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应当念是,十方诸佛,称其名号。
  
  3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4 人能念是佛,无量力功德,即时入必定,是故我常念。

参见《净土宗之特色》。

问:常途修行,需经万劫方入不退。何以常没凡夫,单以念佛现生即得不退?

答:此由彼佛愿力成就。

第三十四愿:

  设我得佛,
  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众生之类,闻我名字,
  不得菩萨无生法忍、诸深总持者,
  不取正觉。

第四十七愿:

  设我得佛,
  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退转者,
  不取正觉。

第四十八愿:

  设我得佛,
  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
  不即得至第一忍,第二、第三法忍;于诸佛法不能即得不退转者,
  不取正觉。

《无量寿经》言:

  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大宝积经·无量寿如来会》言:

  由于此法,不听闻故,有一亿菩萨,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6.护念利益

护念,就是思念保护,以念力除去障碍,而爱育之。大致与摄护、护持、救护等同义。

为诸佛护念,有种种益:(1)魔不得便。(2)消灾免难。(3)长命安乐。(4)得不退转。

元照《义疏》言:

  护谓覆护,不使魔娆;念谓纪念,不令退失。

《观念法门》言:

  既蒙护念,即得延年转寿,长命安乐。

《护念经》意者:

  亦不令诸恶鬼神得便,亦无横病、横死、横有厄难,
  一切灾障,自然消散;除不至心。

古来注释家多将此护念分为二种︰

(1)影护护念

如影随形地护念行者,使恶魔等无法障害。

《往生礼赞》言:

  若称佛往生者,常为六方恒河沙等诸佛之所护念。

《观经疏》言: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2)证诚护念

为众生证明教法之确实,使其生信而脱离苦患。

《往生礼赞》言:

  必得往生,证诚此事,故名护念经。

问:念佛人既蒙佛护念,何故现世亦有种种不顺?

答:如世间贤父母,善护子女而不骄纵,乃至别设逆境以成就之。

  • (1)令心不骄纵,常怀机深信。
  • (2)令忍力成就,利益诸众生。
  • (3)令恶业得消,不令增长。
  • (4)令重报轻受。
  • (5)令避恶果,转受善福,凡夫不知。

《金刚经》谓: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

7.劝何人、信何事?

劝「汝等」,信「我语及诸佛所说」。

劝一切凡圣,信受念佛。

  • (1)「汝等」,上包舍利弗及文殊师利,下含一切人天凡夫。本经全体是佛境界,唯有释迦能说,唯有诸佛能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一切弟子众等,以自智慧不能解了,只能无疑信受,所以说「汝等皆当信受」。
  • (2)「我语」,即释尊宣说此经之语;「诸佛所说」,即诸佛证诚劝信此经之语。释迦佛语与诸佛所说,毫无二致。释迦一佛宣说,六方诸佛齐来证明,齐来赞叹,齐来劝导。信释迦一佛,等于信六方诸佛;疑释迦一佛,等于疑六方诸佛,所以说「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 (3)能「信受我语」,即是「闻是经受持者」;能「信受诸佛所说」,即是「闻诸佛名者」。「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即为一切诸佛护念,现生不退,决定往生,速疾成佛。有此大利,所以释尊才普劝一切凡圣同信佛语,同称佛名,同愿往生。法门利益之深,文殊师利等诸大菩萨不能出其外,而凡夫众生信受佛语,专念弥陀,愿生极乐,所得利益与舍利弗、文殊师利齐等。这才是「不可思议功德之利」,才称「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8.《弥陀要解》言:

  此经独诠无上心要,诸佛名字,并诠无上圆满究竟万德,
  故闻者皆为诸佛护念。
  又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故。
  问:但闻诸佛名,而未持经,亦得护念不退耶?
  答:此义有局有通。
  《占察》谓「杂乱垢心,虽诵我名而不为闻。
  以不能生决定信解,但获世间善报,不得广大深妙利益。
  若到一行三昧,则成广大微妙行心,
  名得相似无生法忍,乃为得闻十方佛名。」此亦应尔。
  故须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方为闻诸佛名,蒙诸佛护念。
  此局义也。
  通义者,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
  故一闻佛名,不论有心无心,若信若否,皆成缘种。
  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
  然据《金刚三论》,根熟菩萨为佛护念,位在别地圆住。
  盖约自力,必入同生性乃可护念。
  今仗他力,故相似位即蒙护念;乃至相似位以还,亦皆有通护念之义;
  下至一闻佛名,于同体法性有资发力,亦得远因终不退也。
  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三菩提,此云正等正觉。即大乘果觉也。
  圆三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故劝身子等皆当信受。
  闻名功德如此,释迦及十方诸佛同所宣说,可不信乎!
  • (1)闻经受持,即执持名号。
  • (2)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
  • (3)闻名护念,有通有局。局护念,局于弥陀一佛。通护念,通于诸佛。虽有二义,局义为强。
    • 阿弥名号,诸佛所护念。
    • 闻已执持,至一心不乱。
    • 诸佛慈悲不可思议,名号功德亦不可思议。
    • 闻名功德如此,释迦及十方诸佛同所宣说。
    • 以上皆局弥陀佛名而言。
  • (4)又就弥陀一佛,有通有局。持名一心不乱(信愿专称),方蒙护念,是局。一闻佛名,不论信否,佛必护念,是通。若论现益,局护念强;若通护念,容别时意,故言「成缘种」「得远因终不退」等。
  • (5)所以论通护念者,为引懈怠根机,令增上信心。
  • (6)若善导大师意,多局专念弥陀一佛名号,蒙诸佛护念,即是局中之局,为显往生义疾不同杂散之业故。

《法事赞》言:

  念佛诵经除罪障,诸佛遥加护念身。

《往生礼赞》言:

  唯有念佛蒙光摄。

《观念法门》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
  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摄取,即护念。既然弥陀唯摄念佛,诸佛护念必随同主佛。

  • (7)蒙佛护念,有自力、有他力。
  • (8)自力护念之因,在入同生性,与诸佛所证气氛交接。他力护念之因,在于弥陀本愿,念佛具三缘,与阿弥陀佛一体不离。
  • (9)相似位,圆教十信之观慧,与初住之证位近似。依净土教,发得三心,专称佛名,即蒙护念,其位如韦提第七观初所证无生,善导大师释为十信中忍。
  • (10)极乐不退,乃一生成佛异名。###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二)证诚劝信

【经文】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
  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文科】

举出利益以劝信第二,说明发愿之利益以劝信。

【译解】

舍利弗啊!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只要有人能信受我及诸佛所说,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通通于现生得不退转,命终皆得往生,往生皆得佛果。过去世发愿的,过去已经往生;今生发愿的,今生决定往生;未来发愿的,未来决定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往生是这样的容易殊胜)所以舍利弗啊!如果有宿善之人,真的相信我及诸佛所说不虚,那就应当发愿,求生阿弥陀佛国。

【辩义】

1.三次劝愿

释尊在《阿弥陀经》里面有三次劝我们要发愿往生极乐国土,即初劝、正劝、结劝。

第一次是在赞叹完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后,说: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这一次是初劝,初步意向性地劝众生欣慕极乐而发愿生之心。

第二次是在说明了往生极乐的方法,也就是「执持名号,即得往生」之后,接着说:

  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这一次是正劝,正式地劝众生愿生极乐。因为往生方法已经很明确了。

这里第三次,是结劝,总结性地、结论性地劝众生愿生极乐。前面两次闻说、劝愿,内容已经完备了;但是因为这个法门太高超,单单释迦一佛宣说而劝愿,众生未必能信,未必能愿,为了进一步令众生信受而发愿,释尊进一步举出诸佛证诚,说明愿生必生的利益,「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然后再一次地劝众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前二次,都有闻与劝,但因为第一次只是说出了往生的目标,第二次更说出了往生方法,所以第二次的闻与劝,比第一次更丰富、更具体。第三次,说「信」而不说「闻」,因为并没有新闻的内容,只是信前面所闻说的,所以是对前面所闻的内容作总结性的劝;同时,这一次的劝,虽然是出自释尊之口,但其实是一切诸佛的总劝。

从释迦佛心来说,三次劝愿完全一致,不过有宣说上的次第。从众生听闻的心态来说,大致有这样的过程。

  • 闻第一次劝,初闻欢喜,但不免朦胧,因为还不知道往生的方法。
  • 闻第二次劝,具体明确,善根成熟者即能生信,但或有少疑,因为还没有经过诸佛证诚。
  • 闻第三次劝,信心圆满,愿行具足,因为已知往生方法,已经诸佛证诚护念。

(或有上根,闻初劝即信愿行具足。)

释尊就是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劝众生愿生,引导我们步步升进。

这一部《阿弥陀经》,说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结束之前,释尊悲心无尽地殷殷付嘱,对我们这些刚强难调的众生作最后的交待:「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此后不久,释尊度化众生的任务即告完成,而归入涅槃,所以「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是贯穿本经初、中、后的根本精神,是释尊来此世间成佛的根本目的,是释尊涅槃之前对我们这些五浊恶世的众生的最后遗嘱。我等今日发愿欲生,实源于释尊的大悲殷切劝嘱!

2.三愿三生

经文举三愿:「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而说三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接着劝「若有信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意思是只要愿生必定往生,没有一个不往生的。

如果从本经来说,已发愿,指经过前面释尊二次的劝导已经发起愿生心;今发愿,指现在当下发起愿生心;当发愿,指当来某个时候发起愿生心。也就是围绕本经内容的任何时候,发起愿生阿弥陀佛国的心,都必定往生,无一遗漏。

如果从释尊一期教法来说,已发愿,指前面已经听闻释尊宣说《无量寿经》《观经》而发起愿生心;今发愿,指本次法会听闻释尊宣说《阿弥陀经》而发起愿生心;当发愿,指未来释迦灭后,教法留存世间的任何时候,因听闻而发起愿生心,正指今天我等乃至末法万年后的众生。也就是若佛在世、若佛灭后的任何众生,听闻念佛往生的教法而发起愿生阿弥陀佛国的心,都必定往生,无一遗漏。想到释尊二千余年前,为我等末法福薄罪重的众生如此的深心呵护,付嘱念佛,授记必生,如同亲闻释尊在世的教导一般,心中无限感动。

如果放在更广大的时空范围,阿弥陀佛既然成佛十劫,十方无量诸佛各在本国宣扬赞叹阿弥陀佛的名号,普劝众生往生,已发愿,即是总指十劫以来经由十方诸佛劝导而已经发起愿往生心的众生,如现在彼国的声闻、菩萨、人、天等;今发愿,指《阿弥陀经》法会当下,娑婆世界闻释迦佛说法,以及十方世界各闻其佛证诚劝信而发起愿往生心;当发愿,指婆婆及十方世界,随阿弥陀佛无量寿时劫,任何时候发起愿往生心。也就是阿弥陀佛成佛十劫以来,乃至尽未来际,任何时候,听闻任何一尊佛劝信阿弥陀佛名号,而发起愿生阿弥陀佛国的心,这样的众生,都必定往生,无一遗漏。

3.愿生即生

从本经开展的次第来说,这里的愿是在释尊说过「执持名号(行)」之后,又经过了诸佛证诚,释尊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所以,正是信愿行一体,信心圆满、愿行具足的愿,发起此愿心,则当生、当念必定往生,不要经过下一生。如果只是浅浅发愿,唯愿无行,愿不相续,则今生虽未即往生,将来也毕竟往生,推其远因,仍由当初一念愿心。可谓愿无虚发,愿发必生。可知发愿的重要。

4.现生不退

见前条。

5.无尽劝嘱

对于我们这样刚强难化的众生,释尊及诸佛怀着无限的慈悲,用无限柔软的音声对我们说:「应当信受、应当发愿、应当、应当⋯⋯」一遍又一遍,用恳切、渴盼、劝导的语气,没有半点的指责,丝毫没有因为我们一时没有信受回头而舍弃,而是无穷无尽地劝导。如下:

释尊劝愿:

  初劝: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中劝: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结劝: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诸佛劝信:

  东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南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西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北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下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上方恒沙佛劝:汝等众生,当信是《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

释尊劝信:

  汝等皆当信受我语,及诸佛所说。

释尊劝愿,既然贯彻一部经的初、中、后,那就不止一、二、三劝,而是时时劝、心心劝、念念劝;诸佛劝信,既然遍及六方世界,数超恒沙无量,那就是尽虚空、遍法界、恒沙无量劝。释迦及诸佛如此无穷无尽、无量无边地劝众生「当信」「当愿」,如果再不信受,再不发愿,那实在类似「顽石不可润,朽木不可雕」了。

6.愿生心与菩提心

大乘佛法皆极为重视菩提心,视为成佛之本。净土是大乘,其殊胜在于:即使只为自身离苦得乐而没有普为众生利益,愿往生者也必往生;一旦往生,自然发起广大菩提心,成就广大菩提行。

净土法门中,如果将愿生心与菩提心分开而谈,则愿生心比菩提心更重要,菩提心随人根机有发不发,愿生心则尽十方众生必不可少;如果将愿生心与菩提心合而论之,则愿生净土之心即是菩提心。

只要有愿生心必得往生之经证与道理如下:

(1)由弥陀誓愿可知。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文:

  设我得佛,
  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十方众生,只要真信愿生而念佛,必得往生;并非限定发菩提心者才能往生。

(2)由释尊劝嘱可知。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
  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无量寿经》「本愿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闻名愿生,皆得往生,并未要求发菩提心。

又,《观经》「具三心者必生彼国」之文:

  若有众生,愿生彼国者,发三种心,即便往生。
  何等为三?一者、至诚心,二者、深心;三者、回向发愿心。
  具三心者,必生彼国。

有此三心,必得往生。三心即是真实深信而愿生彼国,同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并未要求发菩提心。

又,本经释尊三次劝愿,说「已今当愿,已今当生」,也不要求发菩提心。

(3)由极乐立名可知。

《阿弥陀经》言: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无量寿经》言:

  无有三途苦难之名,但有自然快乐之音,是故其国,名曰安乐。

《往生论注》言:

  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
  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阿弥陀佛建立净国,立名极乐(安乐),目的在于救度苦恼深重的罪业众生悉得往生。此等众生,罪深业重,众苦所逼,为自身离苦得乐则情真意切,普为利济众生之心则至虚至弱,听闻「极乐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信者自然欣欣乐往。

这也是释尊开说《观经》的缘起。韦提希夫人作为一切凡夫的代表,并未发菩提心,只为自身离苦而求生净土。如言:「唯愿世尊,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提浊恶世也。」

(4)由名号果德可知。

《观经》下辈三品,造十恶、破戒、五逆重罪,未发菩提心,仅以称佛一声、十声往生极乐;即是因为名号本身具含阿弥陀佛一切因行果德故。

(5)由往生例证可知。

古今多见愚夫愚妇之类,不闻不知菩提心为何物,但只愿生净土,老实念佛,皆得往生。

(6)又,发菩提心者无过普贤十大愿,然而《普贤行愿品》普贤菩萨发十大愿毕,说「愿生偈」言:

  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
  我既往生彼国已,现前成就此大愿,一切圆满尽无余,利乐一切众生界。

即是以普贤十大愿导归愿生极乐一愿,以愿生极乐一愿摄尽普贤十大愿。故知:愿生心为菩提心之极。

(7)又,菩提心为未成佛之因心,彼佛名号为已成佛之果德,果德自具因心。称名愿生众生,即使自己没发菩提心也有菩提心、菩提行、菩提果。所谓「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故知愿生心自摄菩提心。

7.《弥陀要解》言:

  已愿已生,今愿今生,当愿当生,正显依信所发之愿无虚也。
  非信不能发愿,非愿信亦不生。故云若有信者,应当发愿。
  又愿者,信之券,行之枢,尤为要务。
  举愿则信行在其中,所以殷勤三劝也。
  复次愿生彼国,即欣厌二门。
  厌离娑婆,与依苦集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
  欣求极乐,与依道灭二谛所发二种弘誓相应。故得不退转于大菩提道。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
  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称两头,低昂时等。
  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
  只今信愿持名,莲萼光荣,金台影现,便非娑婆界内人矣。
  极圆极顿,难议难思,唯有大智,方能谛信。
  • (1)以厌欣具四弘,愿生心即菩提心。此约机释不退。
  • (2)约法,依阿弥陀佛本愿力故,愿生即不退。
  • (3)一念相续,自成一期。忽尔命终,即成一念。
  • (4)强发愿,一念。持不散,一期。业还成,不退。
  • (5)一念业成。念念业成。一生业成。
  • (6)平生业成,不待临终;现生不退,何俟报尽。

8.《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释迦如来大慈悲,应现娑婆度有缘。
  有缘遍满三千界,随机示悟断贪痴。
  总劝厌此人天乐,无常八苦火烧人。
  念佛诵经除罪障,诸佛遥加护念身。
  昼夜六时强发愿,持心不散业还成。
  业成见佛华台主,须臾变作紫金台。
  从佛逍遥入宝国,毕竟永绝愁忧声。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1)前八句释上段,后八句释当段。
  • (2)与生因段经文杂合而释。愿行一体不离故。
  • (3)强发愿,非发强愿。各尽所能故。
  • (4)昼夜六时,相续。强,非弱。非唯愿无行之愿,乃克念愿生之愿。

《观经疏》言:

  问曰:愿意云何,乃言不生?
  答曰:闻他说言西方快乐不可思议,
  即作愿言「我亦愿生」,道此语已,更不相续,故名愿也。
  • (5)持心不散。心,愿心。不散,坚固、不动、不退、不杂、不乱。持,持心,又持名。心不散,一心不乱。
  • (6)业还成,愿生称名,往生之业成就。释不退转。
    • 三心既具,无行不成。愿行既成,若不生者,无有是处也。
    • 强,至诚、深心。
    •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阿弥陀佛即是其行。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 强发愿,南无。持心不散,阿弥陀佛。业还成,必得往生。
  • (7)业成见佛,往生之业成就故,临终见佛自来迎。
  • (8)华台主,阿弥陀佛。
  • (9)须臾变作紫金台,瞬间佛座宝莲变作行人所乘莲台。显正觉华化生。行人所得往生,全体是阿弥陀佛正觉。### 第三篇 正宗分

二、劝念佛往生

(二)证诚劝信

【经文】

  舍利弗!如我今者,称赞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彼诸佛等,亦称赞我不可思议功德,而作是言:
  「释迦牟尼佛,能为甚难稀有之事,
  能于娑婆国土、五浊恶世──
  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中,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 1.甚难稀有 很困难,很少有,一般人所办不到的。
  • 2.娑婆 梵语Saha,译为忍土,忍界等。内有诸烦恼,外有寒暑风雨,经常要忍受其苦的国土,就是这个世界。
  • 3.五浊恶世 五种浊染令现实世界充满烦恼痛苦。
  • 4.劫浊 生当末世,饥馑疾疫刀兵等相继而起,生灵涂炭,永无宁日。
  • 5.见浊 世人知见不正,不奉正道,异说纷纭,莫衷一是。
  • 6.烦恼浊 世人贪于爱欲,瞋怒诤斗,虚诳不已。
  • 7.众生浊 世人每多弊恶,心身不净,不达义理。
  • 8.命浊 众生因烦恼丛集,心身交瘁,寿命短促。

【文科】

劝信第三,举出诸佛与释尊互相赞叹,近则结束劝信一段,远则为一经之结文。

【译解】

舍利弗啊!像我现在这样称赞诸佛功德不可思议,诸佛也都称赞我功德不可思议,说:「释迦牟尼佛实在是大雄大力!能做大难稀有的事!能够在娑婆世界、五浊恶世环境中成佛,度化邪见无信、烦恼炽盛、恶业充满、命光短促的众生,为他们宣说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普劝众生称名往生,当生速疾成佛。像这样的事,完全是佛本身的境界,娑婆世界只有释迦一佛能说,十方世界只有我等诸佛能证,一切凡夫人天、圣者阿罗汉乃至十地菩萨等,以他们自己的智慧都不能信解。」

舍利弗啊!应该明白地知道,诸佛所称赞的并非虚伪。确实我在此五浊恶世,所行的是甚难稀有的事:圆满证得佛果,把我自己所得佛果之法──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普遍地传导给五浊恶世的众生,令他们也能像我一样成佛。如此之事,实在是难说、难信,太难太难啊!(然而我毕竟完成了这件大难的事,现在回忆过去,甚觉安慰。)

【辩义】

1.不可思议功德

「称赞不可思议功德」在《阿弥陀经》里共说九次,前七句是释迦和诸佛共同称赞阿弥陀佛,后二句是释迦与诸佛互相称赞。也就是弥陀得七句,释迦与诸佛各得一句;弥陀一佛得释迦、诸佛二称赞,释迦、诸佛各得对方一称赞。弥陀、释迦、诸佛都是不可思议功德,而以弥陀一佛为不可思议功德之主。

什么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五浊恶世的恶众生,最多一生百年,少到七日一日,十声一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愿生彼国,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得不退转,究竟成佛。这是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什么是释迦不可思议功德?为五浊恶世众生宣说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往生极乐世界的法门,是释迦不可思议功德。

什么是诸佛不可思议功德?证诚、劝信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法门,护念称念阿弥陀佛名号的众生,是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释迦、诸佛以赞叹阿弥陀佛名号不可思议功德,作为其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来源于阿弥陀佛名号。

此弥陀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平等利益五浊凡夫,故说「不可思议功德之利」。五浊凡夫,罪业深重,毫无功德可言,但以信愿持佛名号,尽获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

五浊凡夫,教他念佛,等于是在行释迦、诸佛不可思议功德。

《无量寿经》言: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弥陀要解》言:

  不可思议,略有五意:
  一横超三界,不俟断惑;
  二即西方横具四土,非由渐证;
  三但持名号,不假禅观诸方便;
  四一七为期,不藉多劫多生多年月;
  五持一佛名,即为诸佛护念,不异持一切佛名。
  此皆导师大愿行之所成就,故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又行人信愿持名,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
  故亦曰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下又曰「诸佛不可思议功德」「我不可思议功德」,
  是诸佛、释迦皆以阿弥为自也。

2.五浊恶世

浊是染污不净,恶性不善。

人寿递减之时,种种恶法增盛,总称为劫浊。劫浊中,让众生自己渐渐修行,断尽恶业,以求出离生死,如掷一草茎,欲塞万里流,万难万难!必须仰靠佛力,横超三界,此则唯有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邪见深牢,我执坚固,自身充满众恶,还认为自己一切都好;他人明明无错,也总是看到人家的不是,是见浊。见浊中,让众生自己开智慧眼,明照修行正路,如让盲人明诸色相,万难万难!必须有诸见无法得逞、佛智自然流行的方法,才能出离生死,此则唯有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六根对六尘,贪瞋竞起,覆盖真性,是烦恼浊;烦恼浊中,让众生自己绝灭贪瞋,复本净心,比如以手按波,欲令平静,万难万难!必须有不断烦恼得证涅槃的方法,才能出离生死,此则唯有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身心俱劣,恶性难改,是众生浊;众生浊中,让众生不畏众苦,勇猛精修,如以薄冰,承千斤重石,欲其不碎,万难万难!必须有易行道安乐法门,才能出离生死,此则唯有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寿命短促,不足百年,是命浊;命浊中,让众生长劫相续修行,渐渐累积功德,如欲借石火之照,卒读万卷之经,万难万难!必须有不假历劫苦修、一念顿满万德的方法,才能出离生死,此则唯有一向专念南无阿弥陀佛。

总之,五浊恶世众生,身心内外,全是浊染,起心动念,无非是恶,想要在此浊恶世中,靠自力修行达到净善圆满,出离生死,实不可能。只有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仗阿弥陀佛大愿业力,往生极乐,则速得清净,圆满万德。

当知:名号自体,纯净纯善,不被他染,不受他非,而能转染成净,灭恶生善。

善导大师说:「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弥陀要解》说:「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转众生浊为莲花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3.难事、难说、难信

这一段短短的经文,释迦与诸佛一连说了五个「难」字,共叹:难事、难说、难信。叹难是为了劝信,普愿众生生难遭、难遇、难逢、难求之想,不要轻易看过,而应当珍重敬信。

(1)难事

释尊在浊世成佛,为浊恶众生说此念佛成佛无上妙法,是难事。因为五浊恶世众生,都是邪见无信,烦恼炽盛,刚强骄慢,性不调柔,难以教化,为说人天善法尚且不易,何况说出离生死;出离法中,为说圣道历劫渐修尚且不易,何况说净土一生顿超;净土法中,为说定散诸行回向尚且不易,何况说一向称名正定之业。而离开此法,又没有任何一个法门可以救度五浊恶世的恶众生。即使众生再怎样邪执不信,也要千方百计令他相信,所以难!

(2)难说

释尊以成佛的身份尚且觉得难说。释尊舌辩无碍,并没有难说之事,但说法贵在对机,因为众生的根机没有成熟,一时不能信受,无法开演,所以难说。为了宣说此念佛成佛法门,释尊用了一生的心血,讲说种种法门来调熟众生的根机,直到这一部《阿弥陀经》的时候,终于成熟了。如同善导大师所说的「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运用种种的思量,讲说种种的法门,都是一种善巧方便,为了引导我们进入阿弥陀佛的弘愿──念佛成佛的法门。释尊一生,说一切经典,是为了说《阿弥陀经》;说一切法门,是为了说念佛法门。如同攻克一个顶级科学难关,先攻克无数小的科技难点,最后一举成功。为五浊恶世众生讲说念佛成佛的法门,是释尊成佛度生的最后攻关战役,前面所有经典、所有法门不过是攻关战的前战。在《阿弥陀经》中,释尊终于无问自说地、大畅本怀地把这个法门和盘宣说出来。

(3)难信

如果一个人生性虚伪,总是说假话骗人,人们就很难相信他说的话;如果一个人生性诚实,从不说假话骗人,人们就很自然相信他说的话。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异语者,信佛所说,是最自然的,毫无困难。那为什么说「难信」呢?因为众生都是心怀执着,心存骄慢,习惯于以自己的观念、思惟,测量佛说,觉得能理解的,才能接受相信,不能理解的就不能相信。但是《阿弥陀经》所说的完全是阿弥陀佛本身不可思议境界,下自普通凡夫,上至等觉菩萨,以自己的智慧都没有办法理解,如果按照一般的思路,先要理解,才能相信,也就不可能了,所以说「难信」。《无量寿经》说「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如果放弃众生的骄慢心态,以一种不思议的心,随顺佛智,完全仰信佛说,佛怎么说就怎么信,那也就一点不困难。佛说难信,其意有三:

  • (1)显法门高胜。
  • (2)折服众生骄慢。
  • (3)劝众生应当无我仰信。

4.仰谢佛恩

正像大战初歇,虽然满怀胜利的喜悦,但少不了酣战过后的疲乏。释尊一生成佛度生的心愿已满,现在也已年迈,就要归入涅槃之都,回忆四十九年、三百余会的说法,讲说无量法门,度脱无量众生,终于把他灭度之后也可以救度一切未来凡夫的法门说出来了,释尊觉得无限安慰,心满意足而又稍显疲乏地对长年随侍的上首弟子舍利弗尊者劝嘱道:「舍利弗啊!当知我于五浊恶世成佛,直到宣说阿弥陀佛的名号、浊恶众生念佛成佛的法门,实在不容易啊!你们要谨记!谨记!」

整部《阿弥陀经》的经文,以释尊所说的四个字「是为甚难!」结束,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释尊是如何倾其一生成佛的生命,在努力地弘扬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释尊虽然早已涅槃,《阿弥陀经》的法会早已结束,然而我们却感受到释尊的慈悲心声,余音缭缭,永久绵长,贯未来际,震荡在未来浊恶凡夫的心中。

《阿弥陀经》是一部永远不灭的经典,在千千万万念佛人所称的「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中,本师释尊正慈悲地向着我们颌首微笑;六方恒河沙诸佛也正借众生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之声,证诚赞叹着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

诚如善导大师所说:

  敬白一切往生知识等:
  大须惭愧!
  释迦如来实是慈悲父母,
  种种方便发起我等无上信心。

又说:

  行者等,
  努力努力,勤而行之,
  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应知!

5.《弥陀要解》言:

  1 诸佛功德智慧虽皆平等,而施化则有难易。
  净土成菩提易,浊世难。
  为净土众生说法易,为浊世众生难。
  为浊世众生说渐法犹易,说顿法难。
  为浊世众生说余顿法犹易,说净土横超顿法尤难。
  为浊世众生说净土横超顿修顿证妙观,已自不易,
  说此无藉劬劳修证,但持名号,径登不退;
  奇特胜妙,超出思议,第一方便,更为难中之难。
  故十方诸佛,无不推我释迦偏为勇猛也。
  劫浊者,浊法聚会之时。劫浊中,非带业横出之行,必不能度。
  见浊者,五利使,邪见增盛。
  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昏昧汩没,故名为浊。
  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烦恼浊者,五钝使,烦惑增盛。
  谓贪、瞋、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
  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众生浊者,见烦恼所感粗弊五阴和合,
  假名众生,色心并皆陋劣,故名为浊。
  众生浊中,非欣厌之行,必不能度。
  命浊者,因果并劣,寿命短促,乃至不满百岁,故名为浊。
  命浊中,非不费时劫,不劳勤苦之行,必不能度。
  复次,只此信愿,庄严一声阿弥陀佛,转劫浊为清净海会,
  转见浊为无量光,转烦恼浊为常寂光,
  转众生浊为莲华化生,转命浊为无量寿。
  故一声阿弥陀佛,
  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乃诸佛所行境界,
  唯佛与佛能究尽,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也。
  诸众生,别指五浊恶人。
  一切世间,通指四土器世间,九界有情世间也。
  
  2 信愿持名一行,不涉施为,圆转五浊。
  唯信乃入,非思议所行境界。
  设非本师来入恶世,示得菩提,
  以大智大悲,见此、行此、说此,众生何由禀此也哉!
  然吾人处劫浊中,决定为时所囿,为苦所逼。
  处见浊中,决定为邪智所缠,邪师所惑。
  处烦恼浊中,决定为贪欲所陷,恶业所螫。
  处众生浊中,决定安于臭秽而不能洞觉,甘于劣弱而不能奋飞。
  处命浊中,决定为无常所吞,石火电光,措手不及。
  若不深知其甚难,将谓更有别法可出五浊,
  熢(péng){火+孛}(bó,烟郁结的样子)宅里,戏论纷然。
  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
  此本师所以极口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
  • (1)五难。
  • (2)五浊。
  • (3)五必不能度。
  • (4)五转。
  • (5)五决定。
  • (6)一声阿弥陀佛,乃本师所得无上菩提法。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非九界自力所能信解。无上果地法门,泯灭一切差别。最后定论!妙极确极!

6.《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世尊殷勤告身子,表知诸佛大悲同。
  互相赞德心无异,巧应时机各有功。
  六方如来皆赞叹,释迦出现甚难逢。
  正治五浊时兴盛,无明顽硬似高峰。
  劫浊时移身渐小,众生浊恶等蛇龙。
  恼浊遍满过尘数,爱憎违顺若岳山。
  见浊丛林如棘刺,命浊中夭刹那间。
  依正二报同时灭,背正归邪横起怨。
  九十五种皆污世,唯佛一道独清闲。
  出到菩提心无尽,还来火宅度人天。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1)此释「舍利弗如我」至「命浊中」以下。
  • (2)经三十余次呼唤舍利弗,赞别明初、中、后三处。

      1 佛知凡圣机时悟,即告舍利用心听。
      
      2 释迦如来告身子,即是普告苦众生。
      
      3 世尊殷勤告身子,表知诸佛大悲同。

  • (3)佛世通说九十六种学说,如诸子百家。余皆轮转,虚伪颠倒,故说污世。唯佛解脱。

  • (4)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
    • ①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 ②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 ③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 ④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 ⑤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
  • (5)净土菩提心之殊胜。

《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如来出现于五浊,随宜方便化群萌。
  或说多闻而得度,或说少解证三明。
  或教福慧双除障,或教禅念坐思量。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众等回心皆愿往,手执香华常供养。
  • ①此释「得阿耨」至「难信之法」。
  • ②难信之法,即是念佛。
  • ③显释尊出世本怀。种种法门,无过念佛。见前「出世本怀」条。
  • ④以《大经》弥陀本愿,释本经一日七日执持名号。
  • ⑤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破最终疑关。

《法事赞》言:

  愿往生,愿往生。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
  五浊增时多疑谤,道俗相嫌不用闻。
  见有修行起瞋毒,方便破坏竞生怨。
  如此生盲阐提辈,毁灭顿教永沉沦。
  超过大地微尘劫,未可得离三途身。
  大众同心皆忏悔,所有破法罪因缘。
  众等回心生净土,手执香华常供养。
  • (1)此释「舍利弗当知」至「作礼而去」。
  • (2)阿耨菩提、难信之法,即是「弥陀名」。
  • (3)殷勤,殷重、恳切。付嘱,叹难之意在付嘱。如《弥陀要解》谓:
    • 唯深知其甚难,方肯死尽偷心,宝此一行。此本师所以极口说其难甚,而深嘱我等当知也。
  • (4)今见他不信,乃至疑谤破坏,不足怪也。益增信心、庆心、忏悔心、慈愍心。
  • (5)大众同心皆忏悔者,过去今生皆曾疑谤此难信之法故。又有自破坏及助他破坏。亦自忏悔及助他忏悔。此释「作礼而去」。### 第四节 流通分

【经文】

  佛说此经已,
  舍利弗及诸比丘,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
  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1** 阿修罗** 略称修罗,译解是非天、非类、不端正等。是在山中、大海底,经常与帝释天战争的鬼畜之类。六道中,饿鬼与人之间的一道。

【文科】

此段是流通分。

【译解】

释尊说完了《阿弥陀经》,以舍利弗为首的诸大阿罗汉,以文殊师利为首的诸大菩萨,以及一切天众、人众、阿修罗众等,听闻释尊的说法,无不欢喜信受,恭敬礼拜释尊后离座。

【辩义】

1.本经付嘱文

《大》《观》二经末,都有付嘱念佛文。《大经》言: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是将念佛付嘱弥勒。

《观经》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是将念佛付嘱阿难。本经并没有特别提出念佛付嘱,这是为什么?

一解:《无量寿经》念佛之外,有说到发菩提心、舍家弃欲等;《观经》念佛之外,有说十三定观、三福散善等;为了显示念佛为真实,余行是方便,所以在二经最末,释尊特别抽出念佛而付嘱。本经专说念佛,而以念佛之外一切行都是少善根而不为往生正因,经义极为明显,所以没有必要再特别付嘱念佛。

一解:本经称为净土三经之结经,是释尊出世本怀之经,是释尊全部生命的结晶,字字句句说的都是阿弥陀佛名号不可思议功德,全经释尊呼唤舍利弗尊者达三十六次之多,每次呼唤都饱含殷殷劝嘱之意,并不像其他经只是在经末付嘱。

一解:本此也有经末付嘱文,即:

  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本经开首释尊无问自说,最后释尊自叹甚难,体其意味,充分含有殷勤付嘱舍利弗尊者之意:「此法难遇、难闻、难信、难说,甚难!甚难!你及一切众生,切要珍重受持啊!」至于「难信之法」的具体内容,不外乎是一句弥陀佛名,这一点全经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了,所以最后只是叹难劝嘱。

《法事赞》言:

  世尊说法时将了,殷勤付嘱弥陀名。

以上三解,各有角度,互不矛盾。

2.谁任流通?

如同付嘱之特别,本经流通也有特别不同之处。

一解:诸佛流通。本经既然没有付嘱弟子之文,所以流通也不赖弟子。既是释尊无问自说,完全是佛境界,只有诸佛才能担任流通的职责。《弥陀要解》作此说,并判诸佛证诚段即为流通分。

一解:释尊流通。本经是释尊出世本怀经,全经充满殷殷劝嘱,并不只在经末。加之《无量寿经》说:「当来之世,经道灭尽,我以慈悲哀愍,特留此经,止住百岁。」《无量寿经》因有念佛而特留,本经纯说念佛,特留《无量寿经》,也就是特留本经。本经既是释尊本怀,无问自说,自叹甚难而慈悲特留,即是释尊亲自以慈念力加持流通末代。

一解:念佛流通。本经最末释尊以难信之念佛,付嘱舍利弗并一切众生,舍利弗及诸弟子闻经受嘱而「欢喜信受,作礼而去」,即在显示:末代弟子,自已信受,教他念佛,即是身行流通。如经言:自行念佛,教他念佛,为行如来大悲。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言:

  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
  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

以上三解,也不矛盾。

3.闻信法则

经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作为一切众生的代表,被释尊亲自点选为对告众,从最初「佛告长老舍利弗」,全经释尊共呼唤舍利弗三十六次,并三次点名发问,但没有一次说舍利弗及在场大众的反应;直到全经完毕,才说舍利弗及在场大众「闻佛所说,欢喜信受」,这等于是为我们做了最好的表率:净土法门,信顺第一,以谦卑无我的心,仰承佛语,随闻随信,安心起行,不加拟议,绝诸戏论。能够如此,即使是末法下愚的罪人,一心称名,与佛世上智的圣者,也毫无差别,以佛愿力,平等往生,不退成佛。法门流通,以此为则。

4.《弥陀要解》言:

  法门不可思议,难信难知,无一人能发问者。
  佛智鉴机,知众生成佛缘熟,无问自说,
  令得四益,如时雨化,故欢喜信受也。
  身心怡悦名「欢喜」。
  毫无疑惑名「信」。领纳不忘名「受」。
  感大恩德,投身归命,名「作礼」。
  依教修持,一往不退,名「而去」。

(全文结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