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释疑(十二)

第56问:二乘行人回小向大,求生极乐世界,是否也是入报土?

答:应该这么说,如果他是依靠本愿的话,都是入报土。若论二乘,要回小向大比较困难,若回小向大,都是进入报土。我们说的疑惑佛智,是依凡夫所讲的,因为唯有凡夫才有那些分别、计度⋯⋯,阿罗汉以上,这些是比较少的,所以四十八愿当中,所发愿的对象都是指凡夫较多。尤其《庄严经》中所讲的四十八愿,几乎都是指他方佛国所有众生,像我们这里所谈的第二十二愿是「他方国土诸菩萨众」,我们一看时会觉得,哎呀!他是菩萨众,是菩萨的果位往生才是那样的。但若从《庄严经》来说就不是菩萨众,而是凡夫众生。也就是说,在这里有菩萨、有众生,但是到了极乐世界就都一样了。

经典上所说,尤其是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都有谈到往生极乐世界后,我们的六根对那里的六尘,当下就悟道。也就是说,眼根看到那里的景象、耳根听到那里的声音、鼻根闻到那里的种种味道、身体触到那里的东西,当下都能让我们大彻大悟。就好像释迦牟尼佛在未坐菩提座之前是凡夫,可是一旦坐上菩提座,夜睹明星,当下大彻大悟,大悟彻底,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立即现前。以我们众生来说,每个人都有佛性,佛性本就具足三明六通、具足百千陀罗尼;另外,任何善缘我们阿赖耶识的仓库都有,所有的恶业我们也都做过,论善、论恶,我们的阿赖耶识中都有。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中,除了收录有念佛感应的事迹之外,另有三则并非念佛感应的故事,我之所以将它们收录进去,一方面是要与念佛感应做对比,一方面也是为了说明只要尚未脱出六道轮回,大家都一样。其中一则故事是「曾为高僧,再度沉沦」,以前曾当过高僧、戒行僧,可是因为六道未出,贪瞋痴未除,所以逢善缘善境就行善积德,逢逆缘恶境就做恶多端,最后却造下了杀人之罪,过去高僧的行谊,以及持戒的清白与坚定当下就不见了,从娑婆来讲,当高僧时万人景仰,但投胎转世之后,万人景仰的情景不再了,反而是万夫所指,所以六道轮回的种种都不可靠。以佛的眼光来看,六道种种都不究竟,只有往生极乐世界才究竟,因此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中说「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第57问:(1)有人认为往生后有九品的差别,这样算不算是疑佛智?(2)有人认为佛智很多,不认为只要信「称念名号」就能往生,所以忆佛念佛就是忆念佛智不可思议的力量。对于这样的说法,本宗的看法是如何?

答:修习净土法门、弘扬净土法门的人,必须要把圣道门与净土门的理论分开来。你谈的那一种解释是以圣道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门。我们这个法门完全是以净土法门来解释净土法门,这一点很重要。

所有净土法门中,我们善导流是最纯、最专的。很多人都是以圣道法门的理论来解释净土法门,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呢?因为自宋朝以来解释净土的以天台宗和禅宗为多,但是他们都没有接触到善导大师的著作,所以都不是以净土来解释净土。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完全是以净土解释净土,天台智者大师也有注解《观经疏》,不过是以天台及禅的教理来解释;北宋非常有名的知礼大师也写了一部《观经疏妙宗钞》来解释智者大师的《观经疏》,也是以天台的教理来解释净土,所以就把净土信仰解释成天台的思想了。还有,宋朝永明延寿大师是禅宗的行人,他认为禅不够究竟,最后还是要回归净土,但是那个年代学禅的气氛很浓厚,为了引导学禅的人进入净土,所以就提倡禅净双修,这样当然是以禅的教理来解释净土。这有时代性、契机性的方便,可是如果站在净土法门来看,那些就不纯了。这也是为什么一开始我们要强调「净土门」与「圣道门」不同的原因,因为将它划分开来才不会彼此模糊、混淆,甚至强调难行道、易行道,强调他力、自力,强调要门、弘愿门,强调正行、杂行,就是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混淆的、毫不妥协、苟且,让我们能够明辨什么才是真正的净土之道,什么是混杂不纯的,让我们很容易的正确掌握行持,也了解往生是进入报土。

另外,胎生和九品到底是有关系还是没关系呢?从经文来看是有关系的。譬如《无量寿经》讲,在胎宫的时间是五百岁,所谓「五百」并不是固定的五百岁,「五百」在印度当时是用来形容多的数目,如五百商人、五百童子、五百侍女⋯⋯等。九品也有时间性,上品中生经宿则开,七日不退,上品下生一日夜莲华乃开;中品中生、中品下生经过七天,下品上生又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九品有时间性,胎宫也有时间性,两者都是在花苞里经过一段时间才花开见佛,所以有品位阶级就表示还在胎宫中。以《无量寿经》的经文和九品的经文来比较有雷同的地方,既然胎宫是疑惑佛智,与九品就相表里。

善导大师在整部《观经疏》最后的结论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虽说的「虽」已下伏笔,表示说定与说散,但还有一个利益是不在这其中的,而且这利益反而是比定散的利益还大,所以「虽」是这一段文的字眼,然后才点出真正要讲的是本愿。从定善和散善的立场来看阿弥陀佛的本愿,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哪里?阿弥陀佛的本愿意在于十方善恶凡夫统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这一段文虽然简短,却是千钧万力,铿锵有力,是整部《观无量寿经》的指归、心肝骨髓。自古以来研究讲说《观经》,如果没有看到善导大师的《观经疏》是体会不到这个内涵的;即使看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是没有人指导,他看到这一段也是一略而过,所以要了解善导大师的《观经疏》可以先看我编的〈观经疏编序〉,序文中我就有将《观经疏》的眼目、重点引出来,只要掌握这几个地方,就掌握整部《观经疏》的重点了,没有掌握这几个地方,即使将《观经疏》的文句、精华列出来,也没有多大意义。必须将核心引出来一再的强调,特别的凸显,一再的反复说明,因为他很重要。

第58问:很多弘扬净土宗的人也依「三经一论」在讲述,甚至也有依照善导大师或《往生论注》来阐扬,但是解说和注解都不同,要如何选择或判定呢?

答:自唐宋朝以来才开始有解释净土法门的论述,尤以宋朝以后更兴盛。他们所解释的都没有依据善导大师,因为善导大师的五部九卷,乃至昙鸾、道绰大师的论着,以及《起信论》都是直到清朝末年才由杨仁山居士请托日本南条文雄引渡过来中国。杨仁山居士和南条文雄都是留学英国的,南条文雄是属日本净土真宗东本愿寺派的一位学者。
如何认定所弘扬的是正确的、纯粹的善导大师的思想,这必须靠每个人的智慧与经验。有一句话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这是因为行家的背后有传承指导,以及他多年累积的经验,因此凭直觉很快就能知道哪一种是对,哪一种是错的。所以能不能认定,就要看每个人的智慧与经验。

第59问:请问什么是「念佛以无义为义」?

答:这是从根本上、原则上来讲的。意思是我们称念这六字名号,只要尽管称念就好,没有什么限定、规矩、要求,就如善导大师所讲的:「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行住坐卧、时处诸缘都可以念佛,不是专心念就是散心念,不是大声念就是小声念、金刚念、默念,「以无义为义」就是指这个,没有形式、规矩、条件,只要念佛就是了。不管心清不清净,不管做什么事情、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什么方式、什么身份都不管。可能有人会有疑问,这样来讲,我们每天在佛堂都是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而且还强调「十念计数」,这岂不是「有义」吗?(「有义」是指形象、规定)。我们刚才谈的是从原则上来谈的,正身端坐或十念计数是技巧性的,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但从阿弥陀佛来讲是「以无义为义」,我们对自己有这样的要求难道是以这个来回向往生吗?不是的。是让我们更贴切的专一的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

(上人的意思是不是说,念佛没有条件、不论方式,只是很单纯的念佛,这样就不会有类似以凡滥圣的流弊出现?)

答:也不完全是这样。原则上是以无义为义,因为第十八愿只说「十方众生,乃至十念」,我们自我要求的念佛方式,是让我们的身心更融入在这一句名号当中。因为要念佛、共修,所以就选一个方式,本来是静静的念佛就好,不过人都有妄想杂念,阿弥陀佛没有要求我们不能有妄想杂念,但是我们可以自我要求尽量减少妄想杂念来念佛;要如何减少妄想杂念而念佛呢,可以利用十念计数。不过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弥陀的救度、对往生净土我们都不可以怀疑。所以原则要掌握好,细节技巧则是随人的根机不同而应用。如果过份强调技巧性而忘了原则也会偏失,会因为念佛达不到自我要求而自我苦恼,甚至怀疑往生,这样反而不好。因此,虽然我们有技巧上的设定要求,但更重要的是回归到第十八愿──称名必生,不顾虑自己做得到、做不到,完全回归到称名必生,因为称名的本身就是乘弥陀愿力,已是当生成就、往生决定了。学习我们这个法门要清楚,只要称名,现在就已经是往生决定的身份,是已经给阿弥陀佛救到的人了。我们现在念佛,是就我们这种根机、场合来做技术性的要求,不管做的好或做不好,要求得到或要求不到,对往生来讲都不增不减。以这点来讲,等于是回归到「信」,可以这么说,但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这一句名号,是因为我们称名靠弥陀愿力,所以在这方面强调信,就不是自己想像的信或自己体验的信了。自己体验的信往往是无形的,而且最后都会改变。所以学习这个法门,如果不回归到善导大师的解释都会半途而废,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即使我们有某一种体会感受,都是不可靠的,往往是「遇缘即现,境过则迁」,因为心境会改变,不是永恒的。永恒不变的是这一句弥陀名号,永恒不变的是依靠这一句名号,只要以每个人目前的根机去称名念佛就可以了,我们的信要回归到这样的信,信这样的内容。所以说「信者信此,行者行此」。

第60问:信心决定和决定信一样吗?

答:有「机法两种深信」就是信心决定,就是金刚信,不会再改变。会改变,不是对机没有深信,就是对法没有深信;对机没有深信,对法一定也没有深信,对法没有深信,对机也一定没有深信。这两个深信是一体的,有机深信就有法深信,如果只是信机而不信法,那不算信机,只是一般的「罪恶观」。「罪恶观」净土门有,圣道门也有,我们这个法门的机深信与一般的罪恶观不同,我们是从信靠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说他的罪恶观是深信机。理解这两个信内容,无非也是自觉凭自力无有出离之缘,八万四千法门当中唯有弥陀本愿这个法门才能使众生有出离之缘,而且可以快速成佛。有这两种信心就是有金刚信,不管是深、浅或心的感受如何,都算是深信。以我们凡夫来说,五戒都无法清净,十善都无法圆满了,更何况是脱离轮回的出世间法?这样想来,我们根本不可能出离生死,这是令人非常悲痛的一件事,若能理解到这件事,他就会全心灵归入弥陀的救度。上师有一句法语说「人生就像赌博,我把一切下注在佛的身上,就算输了也无所谓。」我想上师的心就是这样,因为,已经没有可以赌的了。和五戒、十善赌打不赢他,而且赢了也没有用;和五戒、十善赌都打不赢了,何况是四谛、十二因缘。这样能够打赌的就只有这个法门了,而和弥陀打赌,输了也没有怨言。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