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8月20日于净宗书院答同修问
问:上人,阿弥陀佛!我们小组在互相研习讨论的过程中,于一些问题上各有不同看法,请慈悲为我们开示、解惑。
答:请大家尽量放轻松,不要当作很正式而严肃。
问:四年来,经由上人的慈悲引导,我们对于念佛法门的架构,都有了某程度的进一步了解。上人提醒我们要去实践「宗风」里面的「真谛、俗谛」,但是,在生活上,历缘对境的时候,「宗风」的俗谛常常没有办法在第一念或第二念就能够浮现,烦恼往往会一直延续。上人曾讲过:「如果能深信因果的话,就会相应于『俗谛』所讲的内涵。」就是从「深信因果」到「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这个心情,要如何才能显现?或者是自己的心思该怎么样去锻炼?或是该怎么样去加强深信因果?
答:「俗谛」所写,是要让我们有一个目标,尽量往那一个目标前进。但因众生根机不同,实践的程度自然不同。即使是我写的,我也不能完全做得到,所以是一种心向往之,而彼此互相勉励。因为我们毕竟是学佛的人,一方面又是学这一个法门的人。
不管是大乘、小乘、圣道门、净土门,因果都是最基本的。一般所讲的因果,是种什么因,就得什么果;之所以得什么果,是因为曾经种什么因。天下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因果」两字是简单的称法,完整的称法是「因缘果报」,因缘果报的整个事件之来龙去脉其实是很微细,也很复杂的。但是要了解因果,可以掌握一个原则,就是「凡事都有因果」。
不但要「相信因果」,而且要「深信因果」。要肯定「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有什么果,必定就有什么因。」也就是一般常讲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迟与来早
」。它是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所以很复杂不好讲,但是基本上要认知一切都是有因果的,若不是善的因果,就是恶的因果。我们三业的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不是善的就是恶,不是恶的就是善,当然也有非善非恶的无记,如果无记的话,就无所谓因,无所谓果。所以一旦谈到了因果,不是善就是恶。
我们要去「自觉愚恶,过于他人
」,如果是一般的人,他倒不会有这样的观念,这一种观念是针对有心修行的人而言。因为,他如果不会觉得自己有过必须要改的话,那何必要修行?进一步来讲,若认为我的过不多,甚至于我过少你过多,这样的话,也不容易提升自己。因为所谓修行,就是要把自己的身口意所起贪瞋痴以及习气修到最低,甚至进一步修到完全没有。要把它修到完全没有,当然是很困难的,因为很困难,才更发觉到「自觉愚恶,过于他人。」自己正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自己是个罪恶生死凡夫,是个烦恼具足的凡夫,甚至是烦恼炽盛的凡夫」。
「自觉愚恶」这一句话,如果是我们同修,应该是可以接受的,为什么?我们的同修都是以前的教团成员,上师曾讲过一句话:「对修行人来讲,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这样的话,岂不就是:「自觉愚恶,过于他人。」不然怎么会都是自己的错,而不是对方的错?一个修行人,时刻希望自己每一天都能改进,每一天都能提升,不站在原地踏步。就像《大学》所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就是说一个修身养性的人,甚至是一个政治家,他必须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水准,让今天胜过昨天。所以,一个修行人,凡事都在检讨自己,使得自己能够弃旧从新;旧人已过,从现在开始,是一个新生的人,时刻都能够弃恶行善,都能够很欢欣地走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一件事情做过以后,要尽量在微细的地方去检讨这件事情,还有那些做的不圆满?能够这样的话,就有改进的空间,下一次,就会向更圆满的地方前进。如果不去「自觉愚恶,过于他人。」反而都觉得「他人愚恶,过于自己」,那这样的话,自己就无从去提升改进了。身为修行人,一定是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默默地拿来要求自己,检视自己有没有做到?所以他是把眼光调过来反观自己,而不是把戒律道德讲出来规范别人。
当然佛陀设教,他必须要有这些条文规范,这是告诉我们要自己约束自己,所以一个修行人是眼光看自己。我们这个团体中,不管是出家众也好,在家众也好,大家都是在修行团体中,如果不想修行,怎么以前会加入教团?甚至搬到象山社区呢?同时一宗一派必须有它的真谛跟俗谛的规范,不然这个宗派的内涵就不具足。所以,我们的宗风有真谛跟俗谛,俗谛的第一句就是:「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其实宗风的根源就在第一条,如果真的「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凡事就都会检讨自己,尤其是我们这一个法门,都是在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一个救度的法门。既然讲救度的法门,就表示我们自己是一个重犯、重病的人,都必须要蒙大赦,必须要蒙良医,不蒙大赦不能获救,没有良医便治不好。所以,我们这个法门既然是救度的法门,就表示我们需要被救。
如果你的病很重,那也不一定能够容易、随便的被治,如果你的犯行很轻的话,那就很容易解决。因为我们的病很重,我们的罪也很深,所以需要弥陀的救度。阿弥陀佛是平等的救度,他如果不平等的话,我们就没有资格被他救度。所谓平等的「等」,就是不论冤亲、也不看阶级,他对待众生是不讲条件的,如果有了条件,那还谈什么救度呢?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在「机深信、法深信」中,机深信摆在前面,有了机的深信,才会接受法的深信;有了机深信的同时,也是接受法的深信,所以,机法是同时的。如果机法没有同时,那就是单独的,既然是单独的机,就不是「机深信」,而是一种罪恶观。「俗谛」所讲的都是属于罪恶观,跟「真谛」配合起来,就是一种「机深信」。
所以学我们这个法门,人人都要自觉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的凡夫,是一个烦恼炽盛的凡夫,是一个没有解脱之缘的凡夫,就是「自觉愚恶,过于他人。」如果这样的话,就很容易信受弥陀的救度。
「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有几个层次,有法律上的罪恶,道德上的罪恶,还有宗教上的罪恶。「机深信」含盖这三个层次,但最基本的是宗教上的罪恶。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觉得他奉公守法是世间良民,他也敦伦尽分、崇尚道德、讲仁义⋯⋯。所以,在法律上他不是罪人,没有罪恶。在人伦道德上,他也不是罪恶之身。可是,在佛教所讲的,人都有贪瞋痴无明,这就是罪恶,也是所有恶的根源;就「机深信」的这三个层次来看,我们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吗?是一个敦伦尽分的人吗?如果真检讨起来,我们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不只是有宗教上的罪恶,甚至是在法律上、人伦道德上,我们也都犯了罪。
我们是一个学佛的人,必须依照佛所讲的戒作为我们三业以及生活的基本规范。所以,不管圣道门也好,净土门也好,我们基本上都要有向上、向净,学佛而成佛之心,都希望能做好佛陀所要求的戒律,如果没有这一种观念,就不是学佛人了。再进一步,他发现自己有心无力,应该做而做不到,心虽有所向往,可是业障来了,习气来了,没办法降伏,所以才需要归入弥陀的救度,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有机的深信。
有了「机深信」的话,心性自然会柔和,所以,有没有机的深信?也可从自己的心有没有惭愧、柔和、柔软⋯⋯来判断。另一方面,如果有法的深信,自然就会「阿弥陀佛爱我们,我们也去爱他人。」如果是圣人的话,就会做得很圆满。我们是凡夫,所以做得不圆满,因为不圆满,所以才更要有柔软心,更要有惭愧心。
如果不是这个法门,不讲求机法两种深信的话,那就算是圣道门。圣道门,他是走自力难行之路的,他认为能够持戒,能够修定⋯⋯,可是无形中,他用他的标准来看人家,用戒律在衡量人家,看别人有没有做到,以为自己做得很好,然后也用这个来规范对方,认为对方也必须这样。甚至于他也没有深刻去反省,其实他本身也是做不好的,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人都是差不多的。只是我们必须在这个当中,去发现到其实自己是做不来的、做不好的,必须要外力来救济的,不是自力所能救济的。自力是无能的,必须要他力救济,如果能发觉到这一点的时候,他就会归入净土法门。
所以,净土法门基本上要深信因果,然后「自觉愚恶,过于他人。」像《地藏经》所讲的:「起心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我们都是在犯因果。这样的话,就能够趣入这个净土法门,这样的话,也才能使气质改变。
有关因果这方面,具体的说明是,什么样的因,就会导致什么样的果。如果以佛教来讲,是以五戒十善来作为标准。五戒:杀、盗、淫、妄、酒,都有它具体的内涵,必须根据谈戒律方面的资料,才能臻于翔实。这几年来,我很少去谈这方面,只是出版善恶报应的书,如果我们去看善恶报应的书,也就晓得点点滴滴都是有果报的,这个是最基本的。既然有报应的事实,就表示所谓因果报应这个道理是真的存在的,我们就要检讨自己的起心动念、三业行为是善?是恶?恶跟善之间,是哪一样多?
如果一个团体里面有不和谐,人人都应该反省自己,是因为自己有不和谐的心,才有不和谐的团体;再者,如果我们的心和谐,这个团体就会和谐。所以,孟子有一句话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讲话做事、表达出去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就要检讨自己,不能只怪是别人的错误,或是别人不配合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改进自己了。
书院的三楼,有句法语:「你尊我卑、你大我小、你智我愚、你对我错
」这不只是一种口号,或者是一种格言,而是要我们真的去体会,尽量做到这个样子。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基本上,大家都会互相的体谅跟包容,因为想到自己是这个样子的人,我哪有资格来计较你,或者是在你的背后,诉说你的是是非非,所以,凡事都是从自己先开始做起。
机的深信,是去了解凡夫的本性,是什么样的本性?我们是薄地的大凡夫。进而去了解法,了解阿弥陀佛的救度、阿弥陀佛的爱心。阿弥陀佛的爱是慈悲的,超越世间的,是世间所不能形容的,不可思议的;不过,也可以具体的去体会,这一种体会,就是以母亲的爱心,就可以体会得出来;也就是说,曾经当过父母的,就有这种父母疼爱儿女的心,以这样的心去体会阿弥陀佛的爱心,然后进一步,把一切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去看待。如果能这样的话,一方面能够体会弥陀的爱心,同时也能够展现弥陀的爱心。
当然我们是无法完全展现弥陀的爱心,只能假借弥陀对我们的爱,然后把那一种爱拿来推广、对待别人。譬如说,有些出家众住在一起也会有些纷争,可是有两个人比较不会纷争,就是〇〇师跟〇〇师。她们彼此之间比较不会纷争,因为她们是姐妹,自然就会体贴对方,即使有大的不满,也不会引起大的冲突。其他的出家众就不是这样,因为没有把她当作自己的姐妹,如果你把她当作自己的姐姐,当作自己的妹妹,甚至是自己的儿女的话,就不会那样了。那么同修之间,也必须要这样,把他人看作自己的骨肉来对待,如果对方是自己的骨肉的话,你会用这一种口气?会用这一种态度吗?会这样来对待他吗?就不会了。
所以学佛,就是学佛的慈悲、智慧。慈悲智慧就是「等念众生」,「等」就是平等而无差别观念,你我他都是一样的;不会说你跟我比较亲,他跟我比较远,不是这样子,是平等看待的。因为平等几乎是空性了,没有执着你是我的亲人,所以我对你好,他不是我的亲人,我不用对他好。没有这一种执着,等于是放空了,这个也爱,那个也爱,所有人都爱,都去爱护他,希望给他利益,就是慈爱众生,即是:「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平等看待众生。
学佛是什么样子呢?就是这个样子,一方面是慈悲,一方面是智慧,慈悲就是对众生无条件的爱,智慧就是平等没有执着。一方面没有执着的对象,一方面没有能爱的跟被爱的能所分别之心,这个就是佛,我们学佛的人,体会到这个道理的时候,就尽量去贴近这个道理。所谓「设身处地,随文入观」,经文看到那里,身口意就尽量的去跟它相呼应。不然的话,等于是看归看,讲解归讲解,了解归了解,而自己还是没有改变,所行跟所说的,内心所想的跟发愿所讲的,都不一样,这样的话,就不是修行人。
一个修身养性,而且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如果他所做的,跟他所懂得的有差距的话,那么,他的命运就会跟期望的有差距。例如他要成功、要幸福,就会有差距。所以,我们学佛,了解佛的道理,就要尽量用自己的身口意去配合,看到哪里就今天做到那里,知道什么就做到什么,这当然是指简单不难的方面。譬如说,佛是三轮体空的,佛是没有贪瞋痴的,我们是知道归知道,可是却做不到,但是,就尽量去向往去追求。同时更发觉这个是镜子,来照出自己是怎么样的众生。所以,才更让自己惭愧,更让自己的心柔软下来,而服服贴贴地来接受弥陀的救度。如果能够这样的话,同修之间、团体之间,就会比较和谐,纷争不起来,为什么?因为纷争起来,都是认为你错我对,这样才会有纷争;如果人人认为错是在他自己,这样就纷争不起来,因为跟你说抱歉都来不及了。
要深信因果、修心养性,就可以从「自觉愚恶」这方面去体会。当然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等救度的法门,所以最基本的,主要是像宗旨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如此则人人必定往生弥陀净土。所以宗旨所讲的:「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还有善导大师的偈:「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这些都要把它记起来,因为往生的正因就在这里,愿生称名就必定往生。之所以能够让我们肯定坚固愿生称名而不退转不改变,必须要有个因,那因在那里呢?就是机法两种深信。如果你不自觉你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那何须专念弥陀名号,愿生弥陀净土?就不会坚固愿生称名。所以,能够深入机法的内涵,就能够更肯定地走上「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净土大道上。
虽然根机各不相同,不过,只要你对「机」与「法」有体会进去而不改变的话,那就是机法深信。所谓「深信」,就是不会变,体会深的人固然不会变,体会浅的人也不会变。最基本的就是刚刚所讲的愿生称名,深信「只要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任何人都必定往生」。所以,即使不学净土的教理,他只是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他照样往生;即使他没有善导大师的思想,也没有去想机深信、法深信的内涵,他只是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他照样往生。所以往生最基本的是愿生和称名,所以善导大师说:「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
因为我们是在学的人,能够学的,我们就要去了解,就尽量去学。那更深一层,就要去学机法两种深信。星期天晚上大共修所讲的,有举出善导大师的三段本愿取意文,请大家尽量把它背下来。因为它不是很繁琐,也不是很复杂、玄奥、不容易了解、不容易做得到,它是非常简单明了而易行的。
问:刚刚听上人讲:「能够体会弥陀的爱心,同时也能够展现弥陀的爱心。」自己有一个心情,就是有了体会就尽力去做,做的可能很有限,但是,就是去做,而且我们的背后是有阿弥陀佛的。
前几天,曾跟上人报告说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自己的父母亲有一日也能往生极乐世界,现在觉得自己的心情是蛮狭隘的,就只有想到自己的亲人,其实众生也是我们的父母亲。觉得自己的心情可以再宽广一点,而不是只局限于自己的父母亲。这样的心情,对自己没有损失,反而更放开自己,会让自己的心愈宽广、愈快乐。
答:对!就是这个观念,我们对人家怎样,人家就会对我们怎样;因为,人家会对我们怎样,等于是我们对人家怎样。佛陀开示我们:「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后世果,今生作者是。
」刚刚所讲的,把一切男人当成是自己的父亲,把一切女人当成是自己的母亲,去扩展这种爱心,其实这也是学佛人最基本的观念。当然我们往往会忽略了,而没有做到,包括我也是。
佛法告诉我们要多闻薰习,多思惟多观照自己,不然的话,就会像以前那样原地踏步,我们既然进入这个修行团体,就不能像以前那样。
净土法门的根本就是愿生心,没有愿生心,一切就都免谈。譬如说,专称弥陀佛名,但是你没有愿生心,只以专称弥陀佛名作为主要的宗旨,那就违背了。因为称名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念佛的利益虽有现当二益,可是,它有一个终极的目的,就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往生极乐世界?因为我们这个世间不能长久居住,所以才要往生。在经典上就有一个比喻,说有一个人,他得罪了国王,国王怎么可以得罪呢?所以国王要把他抓去砍头。如果你是这个人,要怎么办呢?大家都希望生命能够延长,一定要寻求救度,谁能救他呢?国王是最大的,国王要杀他,谁能救他呢?于是,他就央求隔壁的国王来保护他,隔壁的国王就说:「好!你只要不离开我的国家,不犯我国家的法令,你就永远被保护、永远平安无事。」情形就是这样的,难道本国的国王会派兵来抓他吗?不可能。所以,他就寻求隔壁国王的保护。
我们众生都冒犯了三界六道这个国家的国王,怎么样地冒犯呢?就是「贪瞋痴」。我们都有贪瞋痴,所以,都得罪了三界的国王,一定会永远在六道里面没有办法脱出,这就是被砍头。现在,隔壁的国家──极乐世界,它的国王阿弥陀佛,不等待我们拜托,就主动来呼唤我们,到他的国家,让他来保护,这样就永远离开六道轮回的这个大魔王的手掌。他跟我们规定「你要愿生我国」,就是不要离开我的国家;「你要专称我名」,就是要专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就等于遵守他这个国家的法令,那肯定就会被他保护着。佛陀在经典作这种比喻,很贴切、很容易理解。
除非我们是没有得罪娑婆世界这一个国家的法令,没有得罪国王,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能安居乐业,安全无忧的。可是,我们明明就得罪,谁没有得罪?谁没有贪瞋痴?谁能够断除贪瞋痴?谁能以自力来消除这些罪呢?这是不可能的。在这个大宇宙,有哪一个国王可以救我们?有哪一个国土可以让我们避难?就是极乐世界。所以要厌秽欣净,除非你没有理解到,或是你没有得罪国王。我们就是理解到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烦恼强盛的凡夫,得罪了贪瞋痴的大魔王,所以,必须要求生极乐世界。有了这一种心,就会念佛,就会想往生。因为,你不可能束手就擒,被绑去杀头,这个就是厌秽欣净,有了这个厌秽欣净,就是有愿生心。
有人会有疑问:「我有了这个体会,我有愿生心,很想往生,可是,还是放不下世间,还是会贪着五欲。」这个是自然的,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贪瞋痴,就不会执着,就不会贪着五欲。那这样会不会影响往生极乐世界?那一种愿生心,是潜藏在我们心底的,只不过是肉体还存在的时候,就会挂念儿女⋯⋯,难免就会有一些执着。如果说:「某某人,现在让你往生好不好?」你肯定说:「我还有儿女、还有⋯⋯。」一般都会这样,那是他没有愿生心吗?不是,还是有,因为,凡夫都是这样。可是,时间到了,只能二选一的时候,就会完全放下,往生极乐世界,是这样子的。
这就像现在是上班时间,下班的时间还没有到,有人说:「某某人你现在回去吧!」你会说:「不行,我现在还在上班,下班时间未到」,但等到了下班时间你自然就会回家去,这个是必须要去分辨的。所以净土法门的根本是──有没有厌秽欣净,有没有体会娑婆世界是苦啊、空啊、无常啊、是造罪造业啊。要去体会这些,就去看我们因果报应的丛书,譬如《见闻录》、《轮回集》,这个都比较浅显,再来《冥报记》、《六道轮回集》,你有看的话,就会知道确实有六道轮回,而要离开六道轮回不依他力是不可能的,因为已经得罪了国王,而且这种得罪很深,是要杀头的。
像《人生之目的》里面也有几件濒死体验的事迹,那里就有引用两件故事:有两位出家众,他们在年轻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就是日本侵略大陆的时候就曾经到过地狱,虽然没有把地狱整个描述出来,但单单那几样,就让我们全身发抖,如果我们不往生极乐世界,那些我们都有份,这辈子没份,在生死轮回长河当中有一天一定会下去,佛陀说:「从地狱生天,从天生地狱。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你看生天都还会堕落,何况我们呢?我们也没有十善的功德来生天,也没有禅定的功夫到色界天、无色界天,现在都这样了,岂不是都要堕落吗?即使有一天生上去了,还是会堕下来,所以这个就是厌秽欣净,能够这样体会的话,厌秽欣净就会深入到心中。
问:刚刚听上人这番开示,心中有一种感觉,就是一松一紧。松的地方就是说,只要愿生称名,就可以往生;紧的就是说自己长久已来的心情,历缘对境的时候,第一念是考虑是非对错,甚至随着是非对错引起的情绪,也会回到因果循环,等事后反省到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无能为力的⋯⋯。
答:如果有发现这样的时候,就有改进的空间。当然凡夫嘛!每个人习气强弱不一,习气强的话,往往习气在做主,明明知道自己要改进,却还是不能改进,依然故我,所以刚刚讲,要多闻薰习、多思惟、多观照,让自己每天都有在进步,「日日新、又日新」。
在《演讲集》(二)
有两篇对「议事委员会」的谈话,每一个同修都可以多看,把一些理念存在脑海中。其中有句话就提到说:「凡事理性不情绪」,一个人如果时常保持理性不情绪的话,很多事情就不会不愉快,因为理性不情绪就不会自以为是,就不会情绪用事,甚至就不会有一种气馁、退缩、消极、干脆算了的念头;因为他始终是理性抬头的,知道那些消极想法是一种情绪作用,如果理性抬头,就不会有情绪。就像一个房子里面,有光明就没有黑暗,如果黑暗的话表示没有光明。我们都是这样的,所以才要多反省、观照、思惟,多闻薰习。
问:理性的内容是不是就是不带自己的情绪,或是对人的感受、看法等等在里面?
答:所谓理性,就是凡事皆以清明的心来面对,而且晓得大体、守住分寸。理性的内涵很广,就是能够冷静、沉着、不轻浮、不急躁⋯⋯。凡事提醒自己要理性、要理性,自然自己不知不觉就晓得该怎么做。因为既然冷静了、沉着了,就不会暴躁、随便无理取闹。当然,理性也会随这个人在道理上了解多少,他的理性层次就有多高。所以佛的理性跟菩萨的理性,还有跟罗汉的理性;圣人的理性、凡夫的理性;有学问的理性、没学问的理性⋯⋯都各有不同,不过基本原则都要就他所知道的、所拥有的去保持他的理性。
最基本的就是知道因果道理,譬如说知道我们宗风的内涵,以这个内涵,来作为他的知识、常识,作为标准,他一旦有了这个内涵,他就会凡事用这一种心来对待人事物,他如果不知道或忘记了,这样一定是随着他的习气在行事。当然,凡事是就事论事,或者是以理看待,这个也是理性,刚刚所讲的:「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这个也是一种观念,同时也是理,如果把我们的见解,安住在这个理上面,那也会不一样。总之,不论是待人处事或者是事情来的时候,只要我们有那种观念的话,处理起来自然就会不一样,所以那些都是理性的内涵。
问:请问上人,我有一个疑问,网站的「念佛感应事迹」有一则「四川德阳一位居士站立往生记」。大意是:
她对她的丈夫说:她梦见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和善地问说:「你想不想往生到极乐世界?」她说:「当然想。」阿弥陀佛说:「那现在就去好不好?」她迟疑一下,心想:「小女儿还没有成家,她怎么放心得下?」但又不好意思说出口。正犹豫时,阿弥陀佛笑了笑,忽然不见了。她心里好后悔呀!当时为什么不一口答应马上就去!她的先生听到之后就更精进,后来往生极乐世界。
像这样的情况,他的妻子会觉得说阿弥陀佛的救度,在那一次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答:对,这个故事会让人家有这个感觉。如果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话,就没有这个问题。阿弥陀佛当然不会随随便便的示现要来接引往生。因为她还有责任未了,她还有人世间的挂念,也就是凡夫的本性,而且,她的愿生之心并不是没有,她不是不要去,只是时间上的迟早问题,阿弥陀佛也晓得,所以那一种是另外有因缘的。当然如果一个人能够放得下,孩子还小也没关系,就是要赶快往生,这固然很好。不过,如果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话,只要是信心坚固,这个时候也往生,将来也往生,不会一次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问:这样听了上人的开示,觉得很欢喜,因为我们好有福气,有因缘听上人为我们讲说净土法门,这四年来上人讲得很多了。这几年来,我们也学着讲,嘴巴很会讲,可是让外面的人看了,可能会觉得我们很傲慢,我心里一直在思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后来才慢慢发现在一个团体里面,不管这个团体怎样,自己都是团体的一分子,你也是一个因子在里面,体认到那就从自己开始慢慢做起。
以前,跟上师学法十几年,听了很多⋯⋯,这三四年来,上人又一直这么慈悲的对待我们。今天听了上人讲的这些内容,我的心情感觉很满,感觉好像所有的毛细孔都张开了,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有的感觉,我觉得真的非常有福气。上人说:「学佛要多闻薰习」,以前听到这一句话,觉得很抽象,没有什么感觉。以前听上师说过,一个再怎么样大的道场,如果没有大善知识住锡,只是一种表面的繁荣。我现在深刻的感受到,有一个善知识在身边,有这样的因缘,自己在这里面学习,只要你不离开,自然会慢慢的受到薰陶。所以我的心情是到往生之前,我都不能离开善知识。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有在念佛就好了,我们都很轻忽这句佛号的深厚内涵,是超乎我们凡夫所能了解的⋯⋯。
答:我们宗风有一句话:「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一句话的境界是很高的,对我们来讲,我们是学多少做多少。如果这样来讲的话,我们对弥陀的悲心,弥陀的爱,体会多少,对人家的表现就会有多少;对人家的表现有多少,就证明了体会弥陀的爱有多少。所以,如果对弥陀的爱没有展现出来,那可能是我们对弥陀的爱体会不多。如果我们同修之间,彼此都会相互计较,那就有问题了,到底你对弥陀的爱体会多少,你有没有体会弥陀是不会跟我们计较的呢?还有,在背后说对方的点点滴滴,那表示你还没有体会到弥陀对我们的爱,还没有触动到自己的心,不然的话,那些计较是非的言词根本就讲不出来。
还有最基本的,修行人是不妄语的,就是不随便讲话的。因为一开口的话,到底要讲什么?如果不是讲法的话,那你要讲什么?是谁在听?值得讲吗?更何况所讲的是跟人家的好坏、是非有关的事,这更不能讲。
《论语》〈颜渊篇〉有一句话:「仁者其言也讱
」,一个君子对他所要讲的话,要忍耐片刻,不可逞一时之快,要有所不忍心,一个人如果有恻隐之心,他会不忍讲人家的是非好坏。从此之后,凡事就肯吃亏不计较,真正肯吃亏的人,他一定是有福报有智慧的;若凡事都要计较的人,表示他就是没有福报,没有智慧;肯吃亏的话,等于是人白白送福报来给我们,不然,我们要去那里找亏吃?那如果不肯吃亏,一定要争论出我对你错,我有理你无理,那可惜了,福报就走了。所以,凡事都肯吃亏,而且在吃亏的当中,自自然然的感到自己的过失。当体会到弥陀的爱,就会肯吃亏不计较,也会有奉献的精神,自己力之所及,做得到,自己就能够牺牲奉献。
刚才讲的那首偈:「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无为涅槃界就是我们的目标,这个目标就是涅槃的境界。既是涅槃的境界就无所谓品位阶级,也没有高低之分,如果不是那样的话,就表示不是无为无造作,是有为有造作,必须要由下往上,一级一级有造作的去提升,那就不是涅槃的境界。这个涅槃的境界,只要称名念佛就可以,为什么?因为称名念佛是进入涅槃境界的正因。所以念佛是因,往生是果,而往生的地方是涅槃。所以善导大师说:「念佛即是涅槃门。
」念佛是进入涅槃的门,如果我们了解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很庆幸,竟然只要念佛就能够进入那一种境界。不然的话,岂不是像一般的净土门,你是什么工夫,就到什么境界;为了达到高的境界,必须要怎么样才可以。当然我们学佛,能够做到俗谛的话,就应该尽量去做,只是说往生的正因不是这个。所以,我们不是用这个来回向,该做应做,但不是用来回向,因为往生涅槃界的正因是称名。
那称名到底是怎么称?要称到什么标准?就是「念念不舍」,时刻把这句佛号挂在心中、挂在口中,把念佛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使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像善导大师所讲的:「行住坐卧念念不舍
」,行住坐卧念念不舍就包括「时处诸缘」。若归纳起来,念佛不是专念就是散念,不是散念就是专念,不管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事情,都可以念的。我们有空的时候,来念佛会念佛,是属于专念,专心念佛不做其他事情。而虽做其他的事情,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也可一面念佛一面做事,这是散心念佛。所以,不是专念就是散念,不是散念就是专念。
学我们这个法门,才能够把我们所要修行的正因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其他的法门,就不可能;譬如密宗,必须要打坐、观想、持咒、持法器、结手印⋯⋯,那必须要有固定的时间、地方。我们这个法门就不须要那样,即使没有固定的地方、时间,也能念佛。
所以「极乐无为涅槃界」的正因就是「念弥陀专复专」,有目标、有方法,这个目标这么的高超,可是方法却是这么的简单容易,大家都能够做得到。我们这个法门之所以难说难信,就是在这个地方。所以,这一首偈语大家要把它背下来,深刻印在脑海中,然后以这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净土法门,若净土法门合乎这个标准,才是纯正的,不合乎这个标准,就不是纯正的;若它强调念佛要达到什么样的工夫,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能够往生,那就不是我们这个法门了。我们这个法门的目标是涅槃,它的方法只要念佛,是不管工夫的,所以这首偈也是一把衡量的尺。
但是,如果理解不正确的话,就会有一种模糊的概念,以为就不用精进了,那就会落入懈怠。因为有强调功夫,希望达到品位高超的,就会积极地、精进地去念佛,就不会悠悠泛泛;如果不那样强调的话就会懈怠,所以就这一点来讲,我们就要反省。我们的做法固然跟他们的不一样,可是念念不舍是一样的。虽然跟打精进佛七不一样,可是,已把念佛融入生活当中,是念念不舍的。佛七的念佛有时快而大声,一句顶一句,念的很快,一小时可以念好几千句。我们跟他们不一样,可是却不是懈怠,我们是轻松的、一句一句的念,所以念佛相同,但那种方式不一样。他们的内心是有不安的,如果没有达到那个工夫,他们认为往生不定。我们是没有不安的,知道念佛人永远都在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当中,所以我们这个法门不但可以融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又是「平生业成」的。不过,其中有一点,如果一个人的心地愈柔软、愈柔和、愈无诤,不管有事无事,都常常念佛的话,会比较能够预知时至,比较没有病苦,顺利安然往生。
我们书院四楼墙壁挂有一句法语:「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
」这一句话不只是对出家众,我们的同修也要把它刻在脑海中,就是把念佛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是「随作务,随念佛」。进而「不与人诤」,尽量凡事都要善解,都要体谅,都要包容,基督教也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
」又说:「爱是永不止息
。」我们佛教是讲慈悲的,若不能彼此体谅,不能彼此忍耐、包容,那这样岂不更不如基督教?所以凡事与人无诤,不但是无诤于口,也没有显露在容貌上,「亦无怒容」,我们就尽量往这个目标去向往前进。这一些格言都很好,如果能够这样的话,我们的气质会转变,将来往生时也会很安然顺利。所以,这个都是我们修行人所向往的目标,要完全做到那样,是不容易,但就是心向往之。「不与人诤,亦无怒容」,不但没有怒容,而且没有怒心,这些都要尽量去做。
问:有一些也是在讲净土法门,也是修习净土,也是讲往生,但是他们讲的却不是我们所强调的「往生之道,就是念佛」,他们是要修诸功德,再来回向,这是一种。另外一种,除了要修诸功德之外,还要再作其他的修行。如果我们看到这样的学佛人,并不是要跟他们争论,但我们要怎么样跟他们互动切磋?
答:这个分两方面:一、讲法的人是否能够完整的引经据论?二、对方的根机也是否已经到了你一解释他就能够接受的阶段。当然「多善根福德」是《阿弥陀经》里面所讲的,对《阿弥陀经》这几段核心的经文,如果不能正确了解的话,就一定会有这种错误的观念;这是自古以来,就已经形成了那样的解释,认为要往生,必须要多善根福德,因为经典是说「不可以少善根福德。
」可是,他都没有连贯来看待,下面有「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所以等同上面是问,下面是答,他把它隔开来解释,称名归称名,除了称名之外,另外还有一个多善根福德,而不晓得称名的本身,就是多善根福德。往往他们都是用圣道门的教理来解释《阿弥陀经》,又没去看《无量寿经》第十八愿及第十八愿成就文,即使看到了,也不觉得那是重点、那是正因的地方;因为第十九愿有提到「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三辈之文也有谈到出家要怎么样,在家要怎么样,他们没有去分辨这个主从关系,因为他们没有接触到我们这个法门的思想。
概略来讲,传统的净土法门都是天台宗的思想比较多,固然《阿弥陀经疏钞》或是《阿弥陀经要解》也有谈到所谓的多善根多福德,就是称名;一句名号就具足多善根多福德。可是他们又提到功夫上的一心不乱,进而有理一心、事一心之别,还有有什么因就会到什么土,这样就不是很纯粹的净土法门。因此要讲这个的话,就要方方面面引经据论,引经据论的话,《无量寿经》这些都要引用,但引用《无量寿经》人家不会肯定第十八愿的是正因,因为他们反而觉得第十九愿比较殊胜;在三辈中,他们反而认为上辈、中辈都比下辈殊胜,而且是以这个来解释《观经》的九品,而不晓得《观经》的重点是在最后流通分,释迦牟尼佛的付嘱持名。
有时候引用《大经》、《观经》,人家还不会信受,那这样就得引用龙树菩萨在《易行品》中解释第十八愿为本愿,且指出「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另外《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执持是什么?《易行品》就说:「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所以《阿弥陀经》的「执持名号」就是称名。
由这个传承下来,昙鸾大师也说:「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这个往生的因只有提出第十八愿,没有提出第十九愿,它的果就是第十一愿,第十一愿就是涅槃,「不住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弥陀既然成正觉,他的果报土就是灭度的报土,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极乐无为涅槃界」,所以「极乐无为涅槃界」,就是昙鸾大师所引用的「第十一愿」,而它的因就是「教念弥陀专复专,随缘杂善恐难生」,所以它的因就是第十八愿。这一首偈子跟昙鸾大师《往生论注》后面结论的三个愿(第一个愿是第十八愿,第二个愿是第十一愿)
是很吻合的。
接下来,善导大师在这方面的就谈论很多了,如果把祖师的传承引据出来,对方就比较能相信。不然的话,《大经》、《观经》、《小经》有讲到这个,也有讲到那个,后人也都各有不同解释,那要以谁的为准?就要以祖师说的为准。所以,第十八愿可以提出善导大师的本愿取意文,《阿弥陀经》可以提出善导大师的这一首「称名入报」的偈子,以及龙树菩萨《易行品》的「称名自归」。这样提出就能够融会贯通出三经所讲的都是一致的。《无量寿经》在讲什么?善导大师在《观经疏》〈定善义〉就有说到:「《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阿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祖师的解释都是在强调往生的正因就是称名,称名的本身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问:再请问上人,第十九愿所讲「修诸功德」,是不是在讲五戒十善,或者是也有讲念佛的功德?
答:对!他们是把念佛的功德,等同三学六度的万行之一来看待;认为念佛好是好,功德大是大,但是,还必须要跟其他的功德一起来作回向。
问:念佛之外,再加修其他的功德?
答:对!我们这个法门,念佛本身的功德是超越性的。可是第十九愿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里面也包含念佛,所以是加在一起,除了念佛,也持咒、朝山,也拜谶、诵经,也参加法会、修六度万行,然后把它融合在一起回向。
问:我们念佛是等于发菩提心,那他们的发菩提心是等于念佛吗?
答:不是。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之心,也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不论圣道门净土门,都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只是净土门以念佛往生为其菩提心,因为往生必成佛,成佛必度生。若未往生,自己三毒还在,则菩提心恐成画饼。
问:所以第十九愿这个愿是临终的时候,佛一定来迎,但不一定保证往生?
答:对!不过,来迎就保证往生。往生的正因是念佛,可是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也有一种他不晓得念佛是正因,他就修习其他的法门,也就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那修习其他法门,阿弥陀佛要不要救呢?要救!所以就跟他说:你如果「至心发愿,欲生我国」,我一定来接你,以这样来引导修其他法门的人。那它跟第十八愿不一样的地方是「法」不一样,还有「阿弥陀佛最后誓愿」的不一样。「法」就是指第十八愿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而且这句弥陀名号如同弥陀本体,也就是说弥陀本体的所有功德都在这句名号中。「阿弥陀佛誓愿不一样」,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二句只有第十八愿有,其他的愿都没有,所以是使念佛的众生能够往生,他才成佛;他若成佛的话,所有的众生只要称名,都能够往生。第十九愿是他成佛了,然后誓愿来迎接修其他法门的人。这表示第十八愿是根本,若没有第十八愿,连佛都没有了,何况是迎接、或不迎接。
问:这样的意思就是说,将第十九愿导引到第十八愿。
答:对!第十九愿是为了导入第十八愿的一种方便,因为唯有佛号才能完全含盖「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佛号的本身就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的根器根本不是真正在发菩提心,诸功德也修不起来。再看到第十八愿,才发觉是阿弥陀佛的佛心所流露出来的这一句名号,这句弥陀名号才是具诸功德,弥陀名号是万行万善万德万法的结晶,往生弥陀净土,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便可,不假外求。所以第十九愿就会自然归入第十八愿。在跟人家讲解的时候,自己必须先要有这样的程度,才能让人家肯定,如果自己程度不够,就难以让人家信服。譬如说你们有机会到某某地方,最好是能先把这一套书融会贯通,该背的背下来,该理解的要理解,这样才能够自由的应用;像医生都必须要懂得所有的药方,才能够对症下药,如果我们对这个法门的教理,文证、理证、事证,了解得不够,那就没有办法。
问:那这样的话,是不是都有保证往生?
答:一定往生。因为都有条件、有对待。如果你是一个「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你有回向,当然一定往生!
问:那他为什么不写「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答:因为愿的内容不一样,就没这样的写。「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已经写在第十八愿了,如果也是这样写的话,那内容岂不是就变成跟第十八愿一样了。所以第十八愿跟第十九愿都叫做当机愿,是今生都能够往生的愿。今生都能够往生的,不是专念佛,就是修诸善事功德。所以第十九愿的「不取正觉」的功能,就不一样了,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现身要来接他,它不像第十八愿是一对一的,我们对弥陀,弥陀对我们。第十九愿是面对所有各法门修行者的自力所行之六度万行功德,然后用来回向的人,而弥陀还是要让他往生,等于还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因为只要有任何一愿不完成,他就不能成佛,只是内容上不一样;内容上,第十八愿是一对一、绑在一起的,能使你往生我也就成佛;我成佛了,你只要念佛,就能使你往生。第十九愿是他自觉有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如果他没有这个自觉,他就不敢发愿往生,因为他没有东西可以用来发愿。那第十八愿就无所谓发愿、不发愿了,所以愿有直接趣向,也有以诸功德来回转趣向;像第十九愿就是必须要回转趣向的,要有东西才可以回向,你没有东西就无法回向。
第十八愿只要念佛,念佛即是功德,跟第十九愿不一样;第十八愿是直接随顺弥陀,弥陀教我们念佛,我们就直接念佛就行了,就必定往生,他的承诺就是我们往生的保证;第十九愿是阿弥陀佛成佛了,但他认为,佛的功德也不会成为他的功德,所以他要另外去修诸功德来回向,以这样来蒙受弥陀的来迎。当然第十九愿有谈到「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这里的「发愿欲生」是以某一些功德来作为往生的条件,与第十八愿的「信乐欲生」而专称佛名是不一样的,可说天差地别。
问:第十九愿是要修诸功德,也要念佛,再加上回向,那是不是他对能够往生的心情会比较不像第十八愿那样坚定?
答:是!通常第十九愿往生的心是不定的,因为他会怀疑,到底他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达到标准了没有?所以心就会虚虚的,不踏实。
问:那第十九愿是不是像《大经》说的胎宫?
答:这个分判各有不一样的说法,所以讲起来比较难让人家信服,如果以后面《大经》〈胎化段〉的经文来印证的话,第十九愿很显然是在胎宫的,但这个都是比较微细的。
问:他现在修诸功德是要往生极乐世界,换句话说,如果他现在修诸功德是要往生释迦牟尼佛的净土也是可以?变成第十九愿就跟往生其他净土的愿,就有点相似?第十八愿是弥陀为了我们这些众生而发的愿,而众生念佛愿生极乐就可以往生。那十九愿,如果也有众生是发愿要往生其他的净土,那他也是这样的回向?
答:如果那样的话,那是圣道门,不是净土门,跟弥陀没有关系,跟第十九愿没有关系。讲到十九愿,要往生到哪里,是比较微细的,最好是少讲。譬如说你们到某某地方,要跟人家讲这个的话,那就不太恰当了,因为你讲不清楚,人家不可能相信;他们会认为:我们这一辈子的修行,所做的善事、功德比你们多,牺牲也比你们大,结果往生到比你们差的地方?你们只要念佛就到好的地方?这样,人家是信不来的。所以暂时不要讲这一些,除非我们经论很通达,而他们的根器也到了,才能够引导。不然的话,有时候讲了,徒然引起纷争,甚至让人家看不起,我们的发心比你们还多还广,你们还说怎么样、怎么样?
问:所以说修诸功德,并不一定说要修多少功德,是不是这样?
答:「修诸功德」就是修诸种功德,内容包含很广,三学六度万行总包含。
问:只是说要修杂行的功德,也要修念佛的功德。
答:对!它都包含在一起,念佛、诵经、拜忏、打坐、参禅、学密、研教⋯⋯都是。
问:这样的观念在世俗上是不是比较容易接受!
答:对!
问:第十八愿的话,世俗会很难接受。
答:所以根机不到的话,你怎么讲他也体会不到,何况你讲又讲不出一个所以然来,所以讲到的地方要引用一些经论。譬如说《阿弥陀经》,除了《阿弥陀经核心讲记》以外,还有《讲演集》第一集、第二集可以参考,其中在成德国小讲的,就引用昙鸾大师:「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你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你没有达到三轮体空,你却要用这些来回向,而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如何进入涅槃界呢?
接下来,这一句名号,不只是一个声音符号,它是阿弥陀佛本体功能的展现,但讲到这里,也可引用法然上人《本愿选择集》第三篇所讲的:「名号是万德之所归
。」等于说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在这一句名号,都具足了。也就是说,它的内外功德都具足了,内用功德就是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外用功德就是相好、光明、说法、利生。所以法然上人比喻说:「这一句名号就好像房子,其他的功德就像房子内的东西,各别各别的东西,并不能代表房子。一旦说房子的话,房子里面的家具、窗户、桌子、椅子⋯⋯通通包含了。」所以,这一句名号就是万德之所归,它本身就是万德的结晶,就是万德。这样层层的剖析,就比较能够让人家信服。所以我们这个法门难讲解,也难信受,经上说:「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所以信固然难,说也很难,如果我们对教理不通,而对方的根机也还没有到,那就会鸡同鸭讲。
问:⋯⋯有谈到「业道如秤,重者先牵」⋯⋯
答:这就要谈到《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以及阿弥陀佛的愿力;同时还要谈到《往生论注》卷上最后的八番问答,「在心、在缘、在决定
」,那个时候书本就要拿出来引用了。
问:在《无量寿经》「胎化段」有说:「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罪福是指世间的罪福吗?
答:就是因缘果报,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罪就是恶,「犹信罪福」就是信有善恶报应,然后修诸功德,然后用这些功德来回向,这就是在胎宫,因为他不完全靠弥陀。完全靠弥陀的人他还是「犹信罪福」,但不是「修诸功德」来回向,他该做的还是要做,所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就是随份随缘随力去做,但是他完全是靠弥陀的,他晓得我们都在落入因果,造罪造恶,如果没有弥陀的救度不行,所以他反而完全信靠弥陀的救度,这样无形中就契入明信佛智。「明信佛智」乃至「不可思议智」,信弥陀佛智,最简单的就是: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会救你,一信就通通信了,只要相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一信就通通信了。如果认为称名未必往生,称名不是正因,称名不是多善根福德,那就不是明信佛智。⋯⋯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接下来你们可以自己谈。
南无阿弥陀佛!
【附录】
法语摘录
壹、有关修行
- 「自觉愚恶,过于他人。」
- 「对修行人来讲,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把眼光调过来反观自己,而不是把戒律道德讲出来规范别人。
- 修行人是眼光看自己。
- 一个修行人,时刻希望自己每一天都能改进,每一天都能提升,不站在原地踏步。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弃旧从新;旧人已过,从现在开始,是一个新生的人。
- 我们是凡夫,所以做得不圆满,因为不圆满,所以才更要有柔软心,更要有惭愧心。
- 如果一个团体里面有不和谐,人人都应该反省自己,是因为自己有不和谐的心,才有不和谐的团体;再者,如果我们的心和谐,这个团体就会和谐。
-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 「你尊我卑、你大我小、你智我愚、你对我错」
- 平等几乎是空性。
- 内心所想的跟发愿所讲的,都不一样,这样的话,就不是修行人。
- 一个修身养性,希望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如果他所做的,跟他所懂得的有差距的话,那么,他的命运就会跟期望的有差距。
- 让自己的心柔软下来,而服服贴贴地来接受弥陀的救度。
- 人家会对我们怎样,等于是我们对人家怎样。
- 「凡事理性不情绪」,一个人如果时常保持理性不情绪的话,很多事情就不会不愉快。
- 理性不情绪就不会自以为是,就不会情绪用事,就不会有一种气馁、退缩、消极、干脆算了的念头。
- 如果理性抬头,就不会有情绪。
- 所谓理性,就是凡事皆以清明的心来面对,而且晓得大体、守住分寸。理性的内涵很广,就是能够冷静、沉着、不轻浮、不急躁⋯⋯。
- 我们对弥陀的悲心,弥陀的爱,体会多少,对人家的表现就会有多少;对人家的表现有多少,就证明了体会弥陀的爱有多少。
- 如果对弥陀的爱没有展现出来,那可能是我们对弥陀的爱体会不多。
- 在背后说对方的点点滴滴,那表示你还没有体会到弥陀对我们的爱,还没有触动到自己的心,不然的话,那些计较是非的言词根本就讲不出来。
- 修行人是不妄语的,就是不随便讲话的。因为一开口的话,到底要讲什么?如果不是讲法的话,那你要讲什么?是谁在听?值得讲吗?更何况所讲的是跟人家的好坏、是非有关的事,这更不能讲。
- 《论语》〈颜渊篇〉有一句话:「仁者其言也讱」,一个君子对他所要讲的话,要忍耐片刻,不可逞一时之快,要有所不忍心,一个人如果有恻隐之心,他会不忍讲人家的是非好坏。
- 凡事肯吃亏不计较。真正肯吃亏的人,他一定是有福报有智慧的;若凡事都要计较的人,表示他就是没有福报,没有智慧。
- 肯吃亏的话,等于是人白白送福报来给我们,不然,我们要去那里找亏吃?如果不肯吃亏,一定要争论出我对你错,我有理你无理,那可惜了,福报就走了。
- 凡事都肯吃亏,在吃亏的当中,自自然然的感到自己的过失。
- 当体会到弥陀的爱,就会肯吃亏不计较,也会有奉献的精神,自己力之所及,做得到,自己就能够牺牲奉献。
- 如果一个人的心地愈柔软、愈柔和、愈无诤,不管有事无事,都常常念佛的话,会比较能够预知时至,比较没有病苦,顺利安然往生。
- 「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
-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 宗风的根源就在第一条,如果真的「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凡事就都会检讨自己。
贰、有关法义
- 有法律上的罪恶,道德上的罪恶,还有宗教上的罪恶。「机深信」含盖这三个层次,但最基本的是宗教上的罪恶。
-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人都是差不多的。
- 信弥陀佛智,最简单的就是:你只要相信阿弥陀佛会救你,一信就通通信了,只要相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一信就通通信了。
- 净土法门的根本就是愿生心,没有愿生心,一切就都免谈。
- 我们的做法固然跟他们的不一样,可是念念不舍是一样的。
- 学我们这个法门,才能够把我们所要修行的正因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其他的法门,就不可能;譬如说密宗,必须要打坐、观想、持咒、持法器、结手印⋯⋯,那必须要有固定的时间、地方。我们这个法门就不须要那样,即使没有固定的地方、时间,也能念佛。
- 阿弥陀佛当然不会随随便便的示现要来接引往生。
- 如果是我们这个法门的话,只要是信心坚固,这个时候也往生,将来也往生,不会一次之后就没有机会了。
(一)
讲法的人是否能够完整的引经据论?(二)
对方的根机也是否已经到了你一解释他就能够接受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