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行与杂行
宗祖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释,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其文如下: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一、往生行相
「往生行相」者,依大师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1.五正行
正行有五种,名为「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察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何故此五种行名为「正行」?大师如是说: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亦即此五种正行是纯依「往生经」(净土三经)
所说之行而行,是往生弥陀净土纯正直接之行故。
又,此五种正行之中,亦分为「正业」与「助业」两种。
「正业」即是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念佛,名为「正定业」,大师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助业」即是其余四种正行,大师云: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何故五种正行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大师解释说:「顺彼佛愿故」。亦即「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余行非本愿之行;故但称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大师又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为「杂行」。
2.五杂行
「杂行」即是杂多之行,即一般菩萨所修之六度波罗密及其余一切诸善万行。若论杂行,其数无量,不遑具述。若与五正行比对,则有「五杂行」。
此外,举凡布施、持戒等,并圣道门所重视之菩提心,皆属杂行。亦即五种正行以外之一切诸善万行,不问大乘小乘,为求现世证悟,或求现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杂行。
二、二行得失
大师列出五种正行,明确指出往生方法,意在使人舍杂归正,探其理由,即是「五番相对」。因为「往生行相」既有「正杂二行」,便有五番相对之「二行得失」,故大师说: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修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1.五番相对
2.二行得失
如是,修五正行者,与阿弥陀佛亲缘、近缘、无间、不别回向、纯极乐行。修杂行者,与阿弥陀佛以外之诸佛菩萨天人相关系之行,与阿弥陀佛疏、远、有间,须要回向、不纯。修五正行与修杂行比较,有此「五番相对」,故舍杂行,选正行,此是大师「就行立信」之意。
三、三重选择
日本高僧法然上人,独尊善导大师,将大师之净宗思想,巧以四首五言四句之偈语彻底圆彰,此偈妙含「三重选择」之义,后世称为「三选文」,此三选文所独举之「搁、抛、傍、专」四字,可谓「净宗口诀」。其文如下:
欲速离生死 二种胜法中 且搁圣道门 选入净土门
欲入净土门 正杂二行中 且抛诸杂行 选应归正行
欲修于正行 正助二业中 犹傍于助业 选应专正定
正定之业者 即是称佛名 称名必得生 依佛本愿故
此文明示三重选择之义,亦即于「二门、二行、二业」之中,「搁圣道、选净土;抛杂行、选正行;傍助业,选正业」,简言之即是「选净土、选正行、选正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