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之义(三)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前言

一、念佛往生愿、本愿、愿王

第十八愿名「念佛往生愿」,是四十八愿之核心、根本愿、本愿、愿王。

二、是净土宗开宗之根源,亦是弥陀生命、释尊本怀、众生救主、诸佛护念

超诸佛、佛中王、诸佛称赞不可思议之所以,拔苦与乐之所在。

三、净宗祖师皆弘第十八愿

1.龙树菩萨《易行品》(一三页)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2.天亲菩萨《往生论》(七页)言: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3.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一二一页)言: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
  无轮转故,所以得速`(成佛)`。

4.道绰大师《安乐集》(七一页)言:

  当今末法,现是五浊恶世,唯有净土一门,可通入路。
  是故《大经》云: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5.善导大师《观经疏》(《善导大师全集》第三一七页)言: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本愿:有总愿、别愿,有因本、根本。

·又言( 《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一页)

  四十八愿,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又言(《善导大师全集》第二〇六页)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阿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观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设我得佛

一、弥陀救度:主动、平等、无条件

《无量寿经》(一〇、一一页)言:

  为诸庶类,作不请之友;
  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以不请之法,施诸黎庶。
  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
  于诸众生,视若自己。

二、弥陀久已成佛

《庄严经》言:

  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
  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一〇七页)言:

  由法性法身,生方便法身;由方便法身,出法性法身。
  此二种法身,异而不可分,一而不可同。
  法性寂灭,故法身无相,无相故能无不相,是故相好庄严即法身。

·西方:无方所中示方所。

三、何故示现法藏

然何故又示现法藏菩萨,重新为众生发愿修行?佛意幽深,凡愚叵测,试述四义:

  1. 为启众生信心
  2. 为显超世大愿
  3. 为成诸佛之王
  4. 为使诸佛称扬

1.为启众生信心──

《无量寿经》(二一、三三页)言: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法藏比丘,信解、明记、修行、精进、智慧、大乘,皆第一。

·清净之行──无三途六道、四苦八苦、五阴炽盛。

·超发之「超」,大意有五:

(1)愿超诸佛愿──

《无量寿经》(三一页)言: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弥陀偈经》言:

  发愿逾诸佛。

(2)国超诸佛国──

《无量寿经》(一九页)言: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又言(三七页)

  其佛国土,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又言(五二页)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3)佛成诸佛王──

《大阿弥陀经》言: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无量寿经》(三九页)言: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4)法是无上法(极善最上之法)──

第十八愿及成就文、流通文言:

  乃至十念、一念,即得往生。
  为得大利,即是具足,无上功德。

(5)机是最下机(极恶最下之机)──

第十八愿所言「十方众生」,乃包含「五逆谤法」之「地狱众生」。

·善导大师《法事赞》(四三七页)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依正主伴,同一涅槃,妙境界相。

·《无量寿经》(五二页)言: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稀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善导大师《观经疏》( 《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五页)言: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善导大师《法事赞》( 《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三页)言: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又言(四三五页)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借思量一念功。

·四十八愿即是:弥陀、极乐、救度众生。

  救度众生之外无弥陀`(为物身)`,全分他受用身。
  弥陀胜因、胜行、胜果,即是众生之胜因、胜行、胜果;犹如父物即子物。
  我等之往生,依弥陀之正觉;弥陀之正觉,依我等之往生。

·「兆载永劫」,《如来会》言:

  经于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有等等、亿那由他百千劫。

·劫──无法计算之时间度。

芥子劫──四十里城,百年取一,芥尽劫未尽。

磐石劫──四十里方石,天衣拂尽。

·兆载──中国二十三数之「一、二⋯⋯百千万亿兆(十五)⋯⋯载(二十三)

·兆载永劫──无量无限之长远时间。

·那由他──不能想像之大数目。

·「无量德行」,《无量寿经》(三四页)言:

  不生欲觉、 瞋觉、害觉;不起欲想、瞋想、害想;不着色、声、香、味、触、法。忍力成就,不计众苦。少欲知足,无染恚痴。
  三昧常寂,智慧无碍。无有虚伪、谄曲之心。
  和颜爱语,先意承问。勇猛精进,志愿无倦。专求清白之法,以惠利群生。
  恭敬三宝,奉事师长。以大庄严,具足众行,令诸众生,功德成就。

2.为显超世大愿──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此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重誓偈」有三目的:

  • (1)为显示「超世大愿」
  • (2)为显示「他力回向」
  • (3)为请求「现瑞证诚」

3.为成诸佛之王──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4.为使诸佛称扬──

《无量寿经》(二五页)「第十七愿」言: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无量寿经》(一三页)「释尊本怀文」言: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
  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无量寿经》(五七页)「第十七愿成就文」言: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四、「设我得佛」之义

  1. ──如果、设计、设定。
    ──法藏,非他,独一无二。
    得佛──成佛,因中说果。

  2. 如果──设有前提、目的。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3. 设计──佛身、国土、众生。

  4. 设定──双冠生佛。一体设定:我得佛时,众生得往生。

  5. 因设果定──因果相顺,因果自然,竖穷横遍,不可改性。火上水下,念佛光摄。

  6. 功德之源──贯穿以下各句。成始成终。

  7. 唯就佛言──唯一救主。漏于诸佛,一千四佛。我建超世愿。发愿逾诸佛。

  8. 主动积极、平等无别──弥陀慈悲救度,主动积极而来,不因祈求拜托;不讲条件,不问对象,与智慧无关,与学问无关,与修行无关,与善恶无关。

  9. 惠真实利──发愿、修行,呼唤,摄取:灭罪、具德、护念、来迎、除障、往生成佛。

  10. 他作自受──父物子物。超寻常因果道理。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下卷言: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往还皆由本愿力)

  11. 果地法门──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赅果海,果彻因源。(从果向因,非从因向果。)

  12. 广略相即──

广者:展开为四十八愿,愿愿冠首皆有「设我得佛」四字,即此一句流出四十八愿。

略者:结归唯在第十八愿,唯此愿有「不取正觉」之誓 ,则愿愿「设我得佛」皆流入此愿「不取正觉」,故知法藏成佛之目的、生命、全体,全在此愿。

十方众生

一、「十方」之义

「十方」──四方、四维、上下之总称,即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即是整个法界。

第十七愿言:「十方世界,无量诸佛。

《阿弥陀经》言:「六方世界」。

《称赞净土经》言:「十方世界」。

《庄严经》言:「所有十方,无量无边,无数世界,一切众生。

《悲华经》言:「无量无边阿僧祇,余佛世界,所有众生。

·阿僧祇──不可计算之无量数、无央数,或极大数之意。

二、「众生」之义

「众生」:又译作「有情」、「含识」、「含灵」等。

「众生」一语,普通指迷界(六道)之有情;若广义言之,佛及菩萨亦含摄于众生之中,则成为「十法界」之众生。十法界包含:「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等六道轮回之凡夫,及「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四种圣人,所谓「六凡四圣」。

《仁王经》言:「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故此弥陀发愿救度之十方众生,即是除佛以外的九法界众生。然九法界之中,声闻、缘觉、菩萨等三种圣人已出轮回,虽未成佛,亦无忧苦;需蒙弥陀救度之众生,即是造罪造业、受苦受难之六道凡夫。

《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言:

  诸有众生。

《如来会》言:

  余佛刹中,诸有情类。

「诸有」即指「二十五有」,亦即三界凡夫,及初、二、三果圣者。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上卷末〈八番问答〉之一「何等众生问答」,于「诸有众生」属何等众生,有简明扼要之定义,其文如下(六三页)

  问曰:「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
  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案此而言,『一切外凡夫人,皆得往生。』又如《观无量寿经》,有九品往生。下下品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以此经证,明知下品凡夫,但令不诽谤正法,『信佛因缘,皆得往生。』

·「外凡夫」者,十信之外也。《安乐集》云:「当今凡夫,现名信想轻毛,亦名不定聚,亦名外凡夫。

·「轻毛」:任随风吹,忽东忽西,比喻心力劣弱而进退不定。十信以下之凡夫,亦称轻毛。

·故知「诸众生」,通指善恶,而此众生,一念至心,亦得往生。
又举「下品下生」最下造恶一类,以显明摄取上中诸机。可知净土宗旨,救苦为怀,举恶况善。

·又于「八番问答」之二「逆谤除取问答」,显明一切众生,但令不诽谤正法,「愿往生者,皆得往生」而言: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经云何会?」
  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

·又于下卷解释第十八愿成就文言(八九页)

  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此是国土名字为佛事,安可思议!

·于《赞阿弥陀经偈》自白而言: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途。

·《净度菩萨经》言:

  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之所为,皆是三途业。

·《地藏经》言:

  南阎浮提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业力甚大,能敌须弥,能深巨海,能障圣道。

·《往生论注》(三〇、三二、三三)言:

  三界是虚假相、污染相、颠倒相、破坏相、轮转相、无穷相。
  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
  三界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希出。

而《大阿弥陀经》则言: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

由上诸文,可知六道众生皆包含在内,不但救度人天,亦救恶趣众生,故言「蜎飞蠕动之类」。

然弥陀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犹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故《庄严经》如是言: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又言: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以上二段经文所显明之十方众生,乃是具足三毒,已堕或当堕三恶道之人。亦知弥陀之悲心,有以下四点:

1.不简众生2.为三恶道3.苦机为先4.亦使成佛

尤其「度尽阿鼻苦众生」,正显示阿弥陀佛慈悲彻底。若论阿鼻众生,亦有两种,一是现在正在造作阿鼻地狱之罪业,亦即「五逆谤法行十恶」,将来必堕阿鼻地狱;二是过去已造,现在已堕阿鼻地狱受大苦之众生。此两种众生,阿弥陀佛亦皆呼唤而言:「欲生我国」、「速生我刹受安乐」,并积极地欲「拔」欲「度尽」之;则阿弥陀佛的深慈大悲,至高至深,无以复加。佛教所标榜之「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正指阿弥陀佛本愿救度的念佛法门而言。

三、三恶道众生往生之例

1.畜生往生──

《念佛感应录》(一):八哥、鹦鹉、牛、鱼。万蛇念佛一齐超生。万鱼念佛声动天地。

《念佛感应录》(二):群猪往生(一四八页,恶不能障,弥陀救度)。蛇、兔、鼠。

《净土圣贤录》:蛇、猫、猴、雀、猪、鸡、鹅。

2.地狱饿鬼往生──

《念佛感应录》(一):遍狱罪人,皆得解脱(二〇八页)。地狱罪人,皆生净土(二一〇页)。冥刑停止,念佛往生(二一九页)。二十余人,皆离地狱,方生净土(二二六页)。地狱众生,业轻微者,皆离苦得乐(二二七页)。亡灵往生(三六〇页)。盲魂往生(三六三页)
冤魂往生(三六五页)。牛鬼往生(三六八页)

四、不简众生──佛心无心,平等无分别。

  • 如日──太阳一出,阳光普照,既同时照高山,也同时照平地,大树、小草,善人恶人,一时遍照,平等无差别无条件。
  • 如月──月亮一出,影现千江,既同时映在大海长江,也同时映在小溪井水,乃至盆水杯水;东西南北各相随,各与同在,自然不造作。
  • 如镜──白人黑人、美丽丑陋、善恶贤愚,一时遍照,同时显现,毫不嫌弃推拒。
  • 如药──男女老幼、善恶贤愚,服者皆愈,药性自然。
  • 如天、如地。天行健,地势坤。
  • 如山、如海。
  • 佛心涵太虚,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
  • 佛心无心,以众生心为心,以众生境为境。
  • 念佛生莲,如物入镜。
  • 念佛住顶,如月映江。
  • 念佛来迎,如日普照。

五、祖师法语

弥陀之悲救,虽不简任何众生,然以「凡夫为本」,以「苦机为先」,祖师如是释言:

1.善导大师言:

 ¹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不简众生(圣凡相对)
  
 ²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凡夫为本(善恶相对)
  
 ³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⁴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苦机为先(唯恶无善)
  
 ⁵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2.慈恩大师《西方要诀》言:

  弥陀万行,成此果名;但能称名,具包众德;故成大善,决定往生。

3.法然上人言:

 ¹ 弘愿一称,万行宗致;
  果号三字,众德根源。(《法然上人全集》第五〇八页)
  
 ² 万善妙体,即名号六字;
  恒沙功德,备口称一行。(《法然上人全集》第五〇九页)
  
 ³ 凡夫圣人、善人恶人、有智无智、有罪无罪、持戒破戒、男女老少、在家出家、佛世法灭,悉皆包含。( 《法然上人全集》第四八〇页)

·此即总括「圣凡善恶、男女老少、缁素贤愚、持破功罪。」

·消极──不论任何众生
积极──包含任何众生

·十方众生──我自身

 ⁴ 不言机善恶,不论行多少,不简身净不净。( 《法然上人全集》第四七七页)
  
 ⁵ 十方之所有一切众生,皆无遗漏,包含在我愿之内。( 《法然上人全集》第三一四页)
  
 ⁶ 不论何人,不论时代,摄取不舍之佛故,应当深凭,不顾自身。
  若一向乘托阿弥陀佛之大愿业力者,则一切善恶凡夫,皆得往生。(《法然上人全集》第六二一页)

六、「十方众生」之义

  1. 广大无边──所救对象。十方世界之任何众生。

  2. 十方众生──除佛以外,九界众生。

  3. 彻底无余──逆谤等觉,无一遗漏。

  4. 平等无别──以下等上,同得佛果;以上等下,同乘佛愿。
    因同果同。同一念佛无别道。同因同行至菩提。

  5. 凡夫为本──对他方菩萨,说唯除逆谤。一切善恶凡夫,九品众生。

  6. 唯我一人──即是我,切切相关。

  7. 彻底自觉──无出离缘。无此自觉,难蒙救恩。置之死地而后生。

  8. 谦敬奉行──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骄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9. 他力回向──从佛向生,从果向因,从一向多。

  10. 愿力包含──愿绳捆绑,愿网收罗。生佛一体,共用正觉。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

一、总释三心

·《观经》三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宗祖释言:真实心、深信心、回向发愿心。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真心、信心、愿心,目标(弥陀净土)、方法(行──念佛)

二、至心之义

1.明出世真

·至心──真心。贯下:信真、愿真、行真。

2.明世间真

·至心──诚心。

《中庸》: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大学》:诚于中,形于外。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

净土宗宗风:「凡事真心」──心口不异,言念真实。

3.明佛真与生真

·至心──双属生佛:佛真、生真;救与被救,如人乘船。

4.明凡夫归佛之真

·时是末法,处是五浊,人是凡夫,是故凡事未能全真。《大经》言:「心口各异,言念无实。
因此,宗祖言:「念念称名常忏悔」。

·此心多虚少实,故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至诚恳切。

三、信乐之义

1.总明

·信乐──信者不疑。罪机得救,称名必生,信而有乐。

·信为道源功德元,长养一切诸善法──叹信功德。
初入门到成菩提都要信,成始成终。

·《唯识论》言:「于实德能,深忍欲乐,心净为性。

·弥陀唯,弥陀万,念佛生。

·信:以法藏成佛事实做为信的内容。信必依他,非他不信,信已经存在的。

2.约愿文以明

· 信心来源:「设我得佛」。以果地觉,为因地心。

· 信何事?即下: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决定往生。

3.约机受以明

·信何事?信机信法。机:无出离缘。法:乃至十念,乘佛愿力,定得往生。

·信何事?信自己无力,信弥陀有力。非如圣道门。

·信有极乐、弥陀:信极乐乃我所有,信弥陀乃我救主,信念佛必得往生。

4.明信疑得失

·不信弥陀救度是所有恶中之恶,
信受弥陀救度是所有善中之善。

·五逆谤法固然极恶,但信弥陀者得救;
六度万行固然大善,但疑弥陀者堕落。

·没有善能胜过弥陀救度之善,
没有恶能障碍弥陀救度之恶。

·六字万德洪名是六度万行之妙体,
称念弥陀名号是恒沙功德的结晶。

·信者得救,念佛易故、胜故,顺佛愿故。

·莲池大师言:「千信即千生,万信即万生。

5.明机法深信

·善导大师「机法二种深信」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四四页)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虽言信机、信法,并非信心有二种,是一个深信从机、法两方面来说明。信机即「舍自」,信法即「归他」,一个信心之中圆具舍自与归他,此是本愿他力之信相。圣道门高谈生佛一如之理,而欲自力取证悟;然净土门知自力无功,故全归佛力。

·《地藏经》言:「阎浮提众生,起心动念,言语举止,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净度菩萨经》言:「一人一日中,八亿四千念;念念之所为,无非三途业。

·印光大师法语:

 ¹ 净土法门,若信得及,五逆十恶,皆能往生。
  
 ² 净土法门,但恐信不及,若信得及,一切人皆得往生。
  
 ³ 净土法门,为佛法中最平常、最高深之法门,若非宿具善根,实难深生正信。
  
 ⁴ 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
  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
  
 ⁵ 能于此法,深生信心,则虽具缚凡夫,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喻如太子堕地,贵压群臣。

四、欲生我国之义

1.总标

·欲生我国──双属生佛

2.弥陀招唤

·佛──弥陀招唤:

(1)引经文

·《庄严经》言:「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大经》言:「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又言:「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又言:「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到我国,快乐安稳。」

·《平等觉经》言:「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2)约愿意

·法藏成佛目的:设我得佛,十方众生,欲生我国。若不达成,誓不中止。唯为此一 事。

·愿愿为此。出生诸愿,出生弥陀,出生我等。

(3)出祖释

·弥陀呼唤──西岸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欲生我国

释迦发遣──东岸遣声:仁者但决定寻此道行,必无死难,若住即死。──愿生彼国

·佛主动呼唤在先,我被动答应在后。欲生愿生,佛呼我应,岂得不生。

·我等生命。唯一生机,余皆死路。

(4)古德偈语

 ¹ 莲池无日不花开,四色祥光映宝台;金臂遥伸垂念切,众生何事不思来。
  
 ² 时光减处命光微,到眼繁华转眼非;莫在险途贪五欲,弥陀日夜望儿归。
  
 ³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3.众生愿生

·生──众生愿生。

(1)劝厌秽欣净

①总劝

·心心只畏娑婆苦,念念思归极乐乡。

·如囚出狱,绝无系恋之心;如刑蒙赦,一生不忘其德。

②约世相无常为劝

·爱欲荣华,不可常保,皆当别离,无可乐者。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此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

·世间眷属,缘尽则离;图久远者,当结佛缘,同念弥陀,同生极乐。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

·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

③引佛经祖释为劝

·《小经》言:「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观经疏》言:「诸佛出世,种种方便,劝化众生者,不欲直令制恶修福受人天乐也;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即称诸佛本愿意也。」(《善导大师全集》第一五七页)

· 《往生论注》言:

 ¹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² 三界是虚伪相、污染相、颠倒相、破坏相、轮转相、无穷相。
  
 ³ 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
  
 ⁴ 三界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希出。

· 《法华经》言:「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 《涅槃经》言:「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 《正法念处经》言:「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 《观经》言:「此浊恶处,地狱、饿鬼、畜生盈满,多不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

· 《小经》言:「彼佛国土,无三恶道。其佛国土,尚无恶道之名,何况有实。

· 《小经》言:「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 《称赞净土经》言:「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 《无量寿经》言:「设有大火,充满三千大千世界,要当过此,闻是经法,欢喜信乐,受持读诵,如说修行。

· 莲池《竹窗随笔》言:「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生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

· 截流禅师言:「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

· 《印光大师文钞》言:

 ¹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²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不愿更受,即为人天王身,及出家为僧,一闻千悟,得大总持,大宏法化,普利众生之高僧身,亦视之若毒荼罪薮,决定不生一念欲受之心。
  
 ³ 修行用功,原为了生死。故凡学佛,必须先为了生死;生死不了,危险太大;
  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努力今生,以了生死。
  
 ⁴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
  
 ⁵ 欲利他先须能自利,若非自己能先出生死,何能度彼生死众生;
  自己在苦海中未能出,何能遍救苦海之人。
  
 ⁶ 求生西方方能宏法利生,任运度众,自在无碍。
  只怕不成佛,不愁佛不会说法度众生。
  如神龙一滴水,遍洒天下。不是真龙不入海。

④结归忆佛念佛

·弥陀──如母忆子,付出生命。为母则强。

·众生──如子忆母,如恋情人。

·孟子曰:「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孟子;万章上)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见尧于墙,睹尧于羹。

·生死心切,欣厌情深,自能忙里偷闲,闹中取静,忆佛念佛,念念不舍,如切事系心,动静不忘。

·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

⑤古德愿生偈

 ¹ 日落西山暮鼓催,娑婆苦趣实堪悲;世出世间思惟遍,不念弥陀更念谁。
  
 ² 六欲诸天现五衰,三禅犹患有风灾;纵饶修到非非想,不如西方归去来。
  
 ³ 人间四相难逃死,天上何曾免五衰;宁可九莲居下品,不来尘世受胞胎。
  
 ⁴ 人间苦乐事纵横,达者须寻径路行;福报天宫犹有死,神栖佛国永无生。
  
 ⁵ 千秋万劫长安泰,五趣三途尽罢休;纵使身沾下下品,也胜豪贵王阎浮。
  
 ⁶ 但得莲中托化来,纵教经劫未华开;华中快乐同忉利,不比人间父母胎。
  
 ⁷ 未归极乐尚阎浮,漂泊风尘更几秋;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⁸ 昔有士夫吴子才,扣棺日日唤归来;虽然迹未离三界,已送神栖白藕胎。
  
 ⁹ 弥陀发愿之本意,为救罪恶深重人;我身本有无量罪,庆哉弥陀救赎我。

(2)明愿生胜德

·虽是恶人,若念弥陀,愿生净土,亦胜世间大善人。

·愿生称名,不但不轮回,反得成佛。

·法然上人言:「虽言三心,总而言之,唯一『愿生心』。愿心不伪,真欲往生,自然三心具足。(《法然上人全集》第三〇八页)

(3)总结赞劝

印光大师言:

  应当发愿愿往生,客路溪山任彼恋;自是不归归便得,故乡风月有谁争。

乃至十念

一、念之义

「念」是心的作用,在佛典中有几种含义:

1.明记不忘之义──唯识学谓心的作用(心所),于曾见闻觉知的事象,明白记忆不忘(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具舍论》卷四(大二九·一九上)曰:「念谓对所缘之事,明记不忘。」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四上)曰:「于曾受境,恒明记故。」

《成唯识论》卷五(大三一·二八中)曰:「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

2.想念之义──亦名忆念、心念。

《具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曰:「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

《成唯识论》卷三(大三一·一一下)曰:「想谓于境取相为性。」

3.观念观想之义──佛体或理法等之观想,如《观经》第九观之观想佛身,名为观佛三昧。

4.称念之义──《观经》言:「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安乐集》引《惟无三昧经》言:「耳闻念佛之声」。

《易行品》曰:「念我称名」。

《般舟赞》曰:「念念称名常忏悔」、「一声称念罪皆除」。

《选择集》曰:「念即是称也,念称是一。」

《选择集》曰:「称名念佛,是彼佛本愿之行也,故修之者,乘彼佛愿,必得往生。」

5.指极短之时间──诸经论中,以一刹那、六十刹那、或九十刹那等,谓之一念。

二、「乃至十念」之「念」即是「称」──称念之义

乃至十念的念,在各种念佛方法之中,既非实相念佛,亦非观想、观像之念佛,又非想念之念佛,而是「称名念佛」。有经证,有祖传,如下。

【经证】

1.依《观经》「下品生」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2.依《观经》〈流通分〉言:「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3.依第十八愿成就文之「闻其名号」。

4.依第十七愿之「称我名者」。

5.依《大阿弥陀经》言:「闻我名字」。

6.依《平等觉经》言:「闻我名号」。

7.依《如来会》言:「闻我名已」。

8.依《庄严经》言:「念吾名号」。

9.依《般舟三昧经》言:「欲来生者,当念我名」。

10.依《文殊般若经》言:「不取相貌,专称佛名」。

11.依《鼓音王经》言:「受持彼佛名号,其心坚固,忆念不忘。」

【祖传】

11.龙树菩萨于《易行品》解释第十八愿之义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
  又言:「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12.天亲菩萨于《往生论》言:

  称彼如来名。

13.昙鸾、道绰、善导、法然等,释「念」为「称」之文甚多,不遑枚举。

三、「乃至十念」是就临终十念亦得往生,显平生业成。

道绰大师释第十八愿言: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四、「乃至」者:上包一形,下包一念。

善导大师《观经疏》言: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从多向少)`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从少向多)`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五、「乃至」含多义:

1.不论何人: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2.不论何时:二六时中。命在旦夕。

3.不论何处: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光照十方。难择死地。

4.不论何事: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事缘本无碍,若碍当远之。

5.不论何心: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净心方法。

6.不论何数: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
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7.总之:不论僧俗善恶,时处诸缘,一向专念,念念不舍。

8.念佛当下即是乘佛愿船,非念而后乘愿船;亦非念至工夫成片⋯⋯亦非平生念佛,至临终方乘。

9.摄前三心──欲生我国:目标。乃至十念:方法。即指目标,又示方法。

·印光大师惕弟子之事:

  二十五年冬,大吐血一次,时人命只在呼吸间。然省察自心,一不慌张,二不恐惧,但觉佛尚未念好为憾。瘉后与一缁友朝江浙诸山,至苏谒师禀告病危时心理。师闻之,大喝曰:「汝若如此想,西方去不得矣!什么叫念好,十念当往生。」 `(印光大师永思集)`

六、何故发「念佛往生」愿?

法然上人《选择集》第三〈本愿章〉(《法然上人全集》第二七~三〇页)言:

  问曰:普约诸愿,选舍粗恶,而选取善妙,其理可然。何故第十八愿,选舍一切诸行,唯偏选取念佛一行,为往生本愿乎?
  答曰:圣意难测,不能辄解;虽然,今试以二义解之:一者「胜劣」义,二者「难易」义。
  初「胜劣」者:念佛是胜,余行是劣。
  所以者何?名号者是万德之所归也。
  然则弥陀一佛所有四智、三身、十力、四无畏等一切内证功德,相好、光明、说法、利生等一切外用功德,皆悉摄在阿弥陀佛名号之中,故名号功德最为胜也。余行不然,各守一隅,是以为劣也。
  譬如世间屋舍名字之中,摄栋梁椽柱等一切家具;而栋梁等一一名字中,不能摄一切。以是应知。
  然则佛名号功德,胜余一切功德,故「舍劣取胜」以为本愿欤!
  次「难易」义者:念佛易修,诸行难修。是故《往生礼赞》云:
  问曰:何故不令作观,直遣专称名字者,有何意也?
  答曰:乃由众生障重,境细心粗,识飏神飞,观难成就也。
  是以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正由称名易故,相续即生。
  又《往生要集》云:
  问曰:一切善业,各有利益,各得往生,何故唯劝念佛一门?
  答曰:今劝念佛,非是遮余种种妙行;只是男女贵贱,不简行住坐卧,不论时处诸缘,修之不难;乃至临终,愿求往生,得其便宜,不如念佛。
  故知念佛易故,通于一切;诸行难故,不通诸机。
  然则为令一切众生「平等往生」,「舍难取易」以为本愿欤!
  若夫以「造像起塔」而为本愿,则贫穷困乏之类定绝往生望;然富贵者少,贫贱者甚多。
  若以「智慧高才」而为本愿,则愚钝下智者定绝往生望;然智慧者少,愚痴者甚多。
  若以「多闻多见」而为本愿,则少闻少见辈定绝往生望;然多闻者少,少闻者甚多。
  若以「持戒持律」而为本愿,则破戒无戒人定绝往生望;然持戒者少,破戒者甚多。
  自余诸行,准是应知。当知以上诸行等而为本愿,则得往生者少,不往生者甚多。
  然则弥陀如来法藏比丘之昔,被催平等慈悲,为普摄于一切,不以造像起塔等诸行为往生本愿,唯以称名念佛一行为其本愿也。故法照禅师《五会法事赞》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能令瓦砾变成金。

七、念佛诸行比较

(一)善导《观经疏》〈定善义〉言: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念佛光摄,诸行不摄,故较量二行,胜劣悬殊。

·昙鸾《往生论注》「二种功德」之文(《论注》第二九、三十页)

  真实功德」相者,有二种功德:
  一者从有漏心生,不顺法性。所谓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是故名不实功德。
  二者从菩萨智慧清净业起,庄严佛事,依法性入清净相,是法不颠倒,不虚伪,名为真实功德。云何不颠倒?依法性,顺二谛故;云何不虚伪?摄众生,入毕竟净故。

·昙鸾《往生论注》「不断得证」之文(《论注》第八一页)

  此云何不思议?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唯」有三义:简持义、决定义、显胜义。

(二)善导《法事赞》言: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三)善导《般舟赞》言: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万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八、念佛的利益──现当二益

善导《观念法门》云:

  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印光大师云:

  须知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世间福报:如长寿无病,家门清泰,子孙发达,诸缘如意,万事吉祥等。
  若求世间福报,不肯回向往生,所得世间福报,反为下劣;而心不专一,往生更难决定矣。

·名体一如,光号不二

名体一如──弥陀名号即是弥陀佛体
光号不二──弥陀名号即是弥陀光明

(一)弥陀住顶

1.经证──莲池《阿弥陀经疏钞》引《经》言:

  念佛人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不令冤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稳,临终任运往生。

2.事证──《念佛感应录二》「念佛成佛,身放佛光」(二七〇页)

(二)佛光护身

【经证】

1.光明烛身──莲池《阿弥陀经疏钞》引《经》言:

  念佛人有四十里光明烛身,魔不能犯。

2.光明无量──《阿弥陀经》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故名阿弥陀。

3.光摄念佛──《观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祖释】

1.光号摄化──善导《往生礼赞》云: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2.唯摄念佛──善导《往生礼赞》云: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3.不摄杂行──善导《观念法门》云: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4.唯摄念佛──善导《观经疏》云:

  佛光普照,唯摄念佛者。

5.唯摄念佛──善导《往生礼赞》云: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6.唯觅念佛──善导《般舟赞》云:

  相好弥多八万四,一一光明照十方;不为余缘光普照,唯觅念佛往生人。

7.大悲常照──源信《往生要集》云: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我亦在彼,摄取之中,烦恼障眼,虽不能见,大悲无倦,常照我身。
  唯称弥陀生极乐,我亦在彼摄取中;
  烦恼障眼虽不见,大悲无倦常照我。

8.步步光明──古德云:

  步步光明际,声声摄取中;
  三百六十五,日日在春风。

【重释】(经证)

1.《大经》言:

  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刹土,光明悉照,遍此诸国。

2.又言:

  功祚成满足,威曜朗十方;日月戢重晖,天光稳不现。

3.又言:

  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

4.又言:

  神力演大光,普照无际土;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
  开彼智慧眼,灭此昏盲暗;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5.又言:

  若在三途,勤苦之处,见此光明,皆悉休息,无复苦恼。寿终之后,皆蒙解脱。

6.《心地观经》言:

  以其男女追胜福,有大光明照地狱;光中演说深妙法,见佛闻法当成佛。

7.《华严经》言:

  一一毛孔现光云,普遍虚空发大音;诸幽冥所靡不照,地狱众苦咸令灭。

8.《大经》言:

  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9.《大阿弥陀经》言:

  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10.《大经》言: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事证】

1.念佛必光──《念佛感应录一》共十余则(七四页)

2.身闪白光──《念佛感应录二》「念佛成佛,身放光明」(二七〇页)

3.佛号放光──《念佛感应录一》「弥陀文字,触字见光」(九五页)。「佛牌放光,护身退鬼」

4.佛像放光──《念佛感应录三》:《念佛感应录》(一)(二)封面佛像,皆放光明。

5.人都有光──《人生之目的》「每人头上,都有光亮」(一七二页)

·鬼见光明:一敬、二怕、三退让。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一、此二句之重要

(一)誓愿弘深

此第十八愿文,共三十六字,前五句二十字是「愿」,此二句八字是「誓」。

第十八愿有愿有誓,誓愿弘深,不但人天,亦摄恶趣,故《大阿弥陀经》、《平等觉经》皆云「蜎飞蠕动之类」,而《庄严经》更言: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二)生因愿王

若不生者之「生」之一字,最为重要:

思惟摄取之极要,永劫修行之极基,唯在于此。四十八愿中,余愿无此言,唯此一愿有此语,故名「生因愿」,亦名「本愿王」。

(三)不可思议

1.《大经》「诸佛赞叹」之文: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2.《小经》(玄奘译)「功德名号」之文:

  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何谓弥陀的「不可思议」?在何处?在「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亦即「能救我」才是弥陀的不可思议。不但救我永离地狱、脱出轮回;而且使我成就佛道,广度众生。

念佛固能消灾免难、增福延寿,佛牌之「放光退鬼」、佛卡之「大难不死」⋯⋯等,皆非弥陀之不可思议,余佛余行皆能故。

(四)难信难说

念佛能得「现当二益」,于「五浊恶世」,乃「难信之法」,亦是「难说之法」。

1.《小经》言: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难信之法──超越医学、哲学、科学、理性、人文。越是自视学者越难信。

2.《地藏经》言:「众生心性刚强,难调难伏。

3.《大经》言:「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

4.法然上人言(《法然上人全集》第二九二页)

  称名之行者,应成一文不识、黑白不辨之身而朝夕念佛。若成学者骨,则失念佛矣!

学者往往高慢,如石越叠越高;行者往往谦卑,如稻越熟越垂。

难说之法──说者缺乏慧辩,闻者根机未熟,不但不信,且易起谤。──不信人前,莫说此法。

5.《平等觉经》言(取意)

  闻说弥陀,心生悲喜,身毛为竖,当知此人,从佛道来。

二、此二句之释义

(一)先释大意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若不能使十方众生,愿生称名,而得往生极乐净土,誓言「我不成佛」之语。

(二)次释「众生往生」与「弥陀正觉」之关系

1.生佛同体

①此是弥陀因位时,建立生佛同体(机法一体)、自他不二之本愿,而誓言:以自己所成正觉功德,回施众生,作为众生往生成佛功德。
是故,弥陀功德,是众生物,所谓「他作自受」。

②生佛同体、自他不二;同体不二故,此物即彼物,他行即己行。弥陀愿行,即众生物;如共命鸟,互同腹食。

③此「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语:显示众生之往生,与弥陀之成佛,有此同体不二之至极密切关系,可谓「言亲犹疏,说近尚远」。

④弥陀正觉之成否,关系到众生往生之得否;
众生往生之得否,关系到弥陀正觉之成否。

⑤若不能使我等往生,弥陀即不能成正觉;
若能够使我等往生,弥陀才能够成正觉。

⑥弥陀正觉,依能否使我等往生而定,
我等往生,依弥陀是否成正觉而定。

⑦要而言之,弥陀之成佛,与众生之往生,两者命运,结成一体,即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誓约。

⑧故,若不生者之众生往生,与不取正觉之弥陀成佛,谓之「机法一体」。
亦即:阿弥陀佛将他的成佛,与我等十方众生的往生,结合一体,同时发誓;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即是完成我等众生的往生功德,
若有一众生没有为他完成往生功德,弥陀即不能成佛。

⑨故知:阿弥陀佛与我一体。
他的成佛依靠我的往生,我的往生依靠他的成佛;
犹如芦苇,相依相靠,缺一即倒。

⑩除了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无此誓愿。

⑪机法一体之南无阿弥陀佛,如共命鸟,两命一体,互相依存,彼此需要。

2.游子吟

──「慈母为子编毛衣」的「爱心」──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三施:

(1)财──自能持戒,不侵他人财物;又能以己之财,施与他人。

(2)法──为人说法,令其开悟。

(3)无畏──持戒之人,无杀害心,令其无畏。

·二施:

(1)外施──身外所有,即妻、儿、房子、车子、土地、财产、金银、珍宝。

(2)内施──眼耳鼻舌身,头目脑髓等,一切身上器官,能舍与之。又名身命施。

①仅割身肉,济与众生,名身体布施。

②若全身施与,命亦随尽,名为命施。此等之施,极难极重,故又称「上品施」。

·《杂譬喻经》言:「积大善愿,慈悲众生,求头与头,求眼与眼;一切所求,尽能周给。」

3.归命必生

如今,弥陀既已成正觉,我等归命必往生。

①《大经》言:「成佛以来,凡历十劫。」

②《小经》亦言:「阿弥陀佛,成佛以来,于今十劫。」

4.往生成就

是故,若称佛名、拜佛像、观极乐图,应思我往生早已成就,「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法藏菩萨成佛之像、成佛之名、成佛之净土故。

5.叩钟喻

洪钟虽响,不扣不鸣;
弥陀虽度,不归不救。
洪钟扣之则鸣;
弥陀念之则生。

· 念佛如开电灯,电灯一开,立现光明,不问何人。
念佛如按电视,按中视中视现,按华视华视现,不问何人。
念佛如吃饭即饱,服药即愈,不问何人。

6.望月喻

月光虽无处不照,唯宿仰望者心中;
弥陀虽无人不救,唯与念佛人同在。

7.日升喻

日升之刹那,十方暗皆晴;
月出之同时,法界水影现。
日升暗转晴,月出影宿水;
当思日出否,莫疑暗晴否;
当知成佛否,莫疑得生否。

8.祖释

①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三九)言: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②善导大师《观经疏》「六字释」(《善导大师全集》第五〇)言:

  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③法然上人《登山状》(《法然上人全集》第四二五)言:

·「四十八字愿成释」,又名「本愿取意文」,又名「本愿加减文」,使本愿内容深入浅出,易知易晓故。此文以「称我名号」解释「至心、信乐、欲生」之三心,何故?有二理由:1.为显示「就行立信」故,2.为显示「易行至极」故。

1.显示「就行立信」:本愿文「至心、信乐、欲生」三心之体即是名号,亦即本愿之意在「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为令人信知此事,故直言「称我名号」;若不作此解释,恐人不知何为三心之体,如何具足三心,今直接举出「称名必生」,岂非信者信此,愿者愿此。故善导大师如此解释,可谓简明扼要。

法然上人设问答言(《法然上人全集》第五〇〇页)

或人问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2.显示「易行至极」:下品下生之机,重病之苦逼身,地狱之火逼心,身心剧苦,且已奄奄一息。救度如此剧苦而紧急之机,唯有「称名」一法,其他八方四千法门,皆不能应此根机。故就「易行至极」,而言「称我名号」。

三、往生之义

(一)净宗宗旨──净土宗以「往生净土」为其宗旨、目的。

1.道绰《安乐集》,「圣净二门」言:

  大乘圣教,二种胜法:一谓圣道,二谓「往生净土」。

2.《大经》第十八愿言:「欲生我国,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3.愿成就文言:「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4.〈往觐偈〉言:「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5.《观经》言:「我今乐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所。

6.《小经》言:「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净土三经多言:「往生、愿生、得生、必生」。

·虽然终日傍偟,傍晚到达目的,足矣!

(二)往生之义──舍此往彼,莲花化生;行者瞑目之刻,即是莲台结趺之时。

1.《小经》言:「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2.《大经》「胎化段」言:「七宝华中,自然化生。

3.《法华经》〈药王菩萨品〉言:

  于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

(三)正觉华生──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1.昙鸾《往生论注》「正觉华生」之文( 《论注》第八九、九〇页)

  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
  凡是杂生世界,若胎、若卵、若湿、若化,眷属若干,苦乐万品,以杂业故。彼安乐国土,莫非是阿弥陀如来,正觉净华之所化生。同一念佛,无别道故;远通夫法界之内,皆为兄弟也。

·言化生者,具有四义:

①简非胎生,故说化生──大经说疑惑胎生。龙树《易行品》言:「若人种善根,疑则华不开;信心清净者,华开则见佛。」

②生即无生,故说化生──既是正觉华生,此生非实生,即是弥陀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实生故,说为化生。

③无生现生,故说化生──正觉华上,无生无灭;无生现生,诸相宛然;相好庄严,即是法身。无生现生,说为化生。

④法身顿现,故说化生──往生极乐,正觉华生,不借修断,法身顿现。如世化生,无而忽有,内外具足,无有缺少。

2.善导大师《观经疏》「圣众庄严」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七 页)

  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四)生皆平等──诸行三辈九品,念佛平等一相。

昙鸾《往生论注》「平等一相」之文:( 《论注》第九一页)

  诸天共器,饭有随福之色;足指按地,乃详金砾之旨。
  而愿往生者,本则三三之品,今无一二之殊。亦如淄渑一味,焉可思议!

(五)生即无生──无生之生,往生即证无生。

1.昙鸾《往生论注》「无生之生」之文( 《论注》第九二、九三页)

  疑言:「生为有本,众累之元;弃生愿生,生何可尽?」
  彼净土是阿弥陀如来,清净本愿,无生之生;非如三有,虚妄生也。

·劝生极乐──

·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
身是苦器,受饥渴寒热老迈病痛之苦;
心是恼源,有是非得失贪瞋疑惧之忧。

然极乐圣众,有身有心,却受乐无间,相续不断,毫无身心苦恼。

《弥陀经》言:「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净土经》言:「无有一切身心忧苦,唯有无量清净喜乐,是故名为极乐。」

2.《大经》「国土第一」之文( 《大经》第一九页)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
  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稳。

3.《大经》「依正涅槃」之文( 《大经》第五二页)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
  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4.《无量寿如来会》「无差别相」之文:

  极乐国土,所有众生,无差别相;顺余方俗,有人天名。

5.《大阿弥陀经》「同证涅槃」之文:

  八方上下,无央数佛国,诸天人民,及蜎飞蠕动之类,诸生阿弥陀佛国者,皆于七宝水池,莲华中化生,便自然长大。亦无乳养之者,皆食自然之饮食。
  其身体亦非世间人之身体,亦非天上人之身体;皆积众善之德,悉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甚姝好无比。

(六)皆由佛力──往生证果,皆由佛力。

昙鸾《往生论注》「皆由佛力」之文( 《论注》第一二〇~一二二页)

  有何因缘,言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核求其本,阿弥陀如来为增上缘。
  凡是生彼净土,及彼菩萨人天,所起诸行,皆缘阿弥陀如来本愿力故。
  何以言之?若非佛力,四十八愿,便是徒设。今的取三愿,用证义意:
  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得往生故,即免三界轮转之事。无轮转故,所以得速。一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国中人天,不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住正定聚;住正定聚故,必至灭度。无诸回复之难,所以得速。二证也。 
  愿言:「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除其本愿,自在所化,为众生故,被弘誓铠,积累德本,度脱一切。游诸佛国,修菩萨行。供养十方,诸佛如来。开化恒沙,无量众生,使立无上正真之道。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缘佛愿力故,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以超出常伦诸地行故,所以得速。三证也。
  以斯而推「他力」为增上缘,得不然乎。
  愚哉!后之学者,闻「他力」可乘,当生「信心」,勿自局分也。

四、三种「机法一体」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一、何谓五逆──五种逆罪,简言「五逆罪」,亦名「五无间业」,一切罪中至极重罪,若犯必堕阿鼻地狱,受无间苦,故名五无间业。

五无间──时、形、受苦、趣果、命。

《地藏经》〈观众生业缘品第三〉言:

(一)时无间:日夜受罪,以至劫数,无时间歇。

(二)形无间:阿鼻地狱,纵广八万由旬(空间)。一人亦满,多人亦满,无有间隙。

(三)受苦无间:剑树刀山,罪器叉棒,碓磨锯凿,剉斫镬汤⋯⋯等,受苦相连,更无断绝。

(四)趣果无间:不问男女老幼贵贱、天龙神鬼,罪行业感,悉同受之。

(五)命无间:若堕此狱,从初入时,至百千劫,一日一夜,万死万生,求一念间,暂住不得,除非业尽,方得受生,以此连绵,故称无间。

五逆──有小乘五逆(三乘五逆)与大乘五逆。

  1. 小乘五逆──1.杀父 2.杀母 3.杀阿罗汉 4.出佛身血 5.破和合僧

五逆之中,前二杀父杀母,违逆世间之「恩田」;余三违逆出世间之「福田」,故名为逆。

唐·慧沼大师(六五一~七一四)《最胜王经疏》言:

  五逆有二,一者「三乘五逆」:谓一者故思杀父,二者故思杀母,三者故思杀阿罗汉,四者倒见破和合僧,五者恶心出佛身血。以背恩田`(前二)`违福田`(后三)`故,名之为「逆」。犯此逆者,身坏命终,必定堕无间地狱,一大劫中受无间苦,名「无间业」。

唐·智俨大师(六〇二~六六八)《华严经》〈孔目章〉三,列举五逆,次言:

  初二背恩养,次三坏福田,故名为逆。
  1. 三福田──敬田、恩田、悲田。犹如农夫耕田,能有收获;敬侍三田,可生福德。

敬田──于佛法僧三宝,尊崇、供养,能生福德。经言:「佛为大福田,最胜福田。」

恩田──父母师长,有养育、教诲之恩。若知恩、感恩、报恩,福德甚大;若忘恩、背恩、逆恩,罪恶极重。

悲田──于贫穷悲苦之人,悲愍之布施之,能生福德。

  1. 大乘五逆──《大萨遮尼干子所说经》卷四言:

      有五种罪,名为根本,何等为五:
      
      一者:破坏塔寺,焚烧经藏,或取佛物法物僧物;若教人作,见作助喜。
      
      二者:谤三乘法,言非圣教,毁呰留难,隐蔽覆藏。
      
      三者:若有沙门,信心出家,若有戒、无戒,打骂呵责,说过禁闭,还俗驱使,债调断命。
      
      四者:杀父、害母、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杀阿罗汉。
      
      五者:谤无因果,长夜常行十不善业,不畏后世,自作教人,坚住不舍。

《大经》下卷「五逆」之文(大经九六)

  不信先圣、诸佛经法`(大乘第二逆)`。不信行道,可得度世;不信死后,神明更生;不信作善得善,为恶得恶`(大乘第五逆)`。欲杀真人`(杀阿罗汉、出佛身血)`,斗乱众僧`(破和合僧)`。欲害父母`(杀父杀母)`。

二、何谓谤法──诽谤佛法,其罪之重,过于五逆。

《法华经》卷二〈譬喻品〉言:

  若人不信,诽谤此经,则断一切世间佛种。⋯⋯
  此人罪报,汝今复听,其人命终,入阿鼻狱。

《往生论注》上卷末〈八番问答〉( 《论注》第六五、六六页)言:

  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
  问曰:「何等相是诽谤正法?」
  答曰:「若言无佛、无佛法,无菩萨、无菩萨法;如是等见,若心自解,若从他受,其心决定,皆名诽谤正法。」
  问曰:「如是等计,但是己事;于众生有何苦恼,逾于五逆重罪耶?」
  答曰:「若无诸佛菩萨,说世间出世间善道,教化众生者,岂知有仁义礼智信耶?如是世间一切善法皆断,出世间一切贤圣皆灭。汝但知五逆罪为重,而不知五逆罪,从无正法生。是 故谤正法人,其罪最重。

三、内外典劝孝之文

1.《论语》〈学而第一〉言:

  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

2.《论语》〈里仁第四〉言: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观经》言:

  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

4.《观经疏》〈序分义〉(《善导大师全集》第一一九 页)言:

  不行恩孝者,则与畜牲无异也。
  父母者,世间福田之极也;
  佛者,即是出世间福田之极也。

5.《智度论》言:

  知恩者:生大悲之根本,开善法之初门;人所敬爱,名誉远闻;死得生天,终成佛道。
  不知恩者,甚于畜生也。

6.《梵网经》言:

  戒虽万行,以孝为宗。
  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

7.《优婆塞戒经》言:

  若优婆塞,受持戒已,不能供养,父母师长;是优婆塞,得失意罪。

8.《难报经》言:

  左肩持父,右肩持母,经历千年,便利背上,犹不能报父母之恩。

9.《忍辱经》言:

  善之极莫大于孝,恶之极莫大于不孝。

10.《大集经》言:

  世若无佛,善事父母,事父母即是事佛也。

11.《四十二章经》言:

  凡人事天地鬼神,不如孝其亲矣,二亲最神也。

12.《心地观经》言:

  勤加修习孝养父母,与供佛之福,等无差别。

13.《增一阿含经》言:

  孝顺供养父母,功德果报,与一生补处菩萨功德一等。

14.《宝藏经》言:

  孝事父母,天主帝释,在汝家中;
  孝养父母,大梵尊天,在汝家中;
  孝敬父母,释迦文佛,在汝家中。

15.《佛说孝子经》言:

  亲之生子,怀胎十月,身为重病;临生之日,母危父怖,其情难言。
  若不能以三尊之至化其亲者,虽为孝养,犹为不孝。

16.《不思议光菩萨所说经》言:

  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

17.《孝经》言: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18.莲池大师《竹窗随笔》言:

  人子于父母,服劳奉养以安之,孝也;
  立身行道以显之,大孝也;
  劝以念佛法门,俾得生净土,大孝之大孝也。

19.

  子到英年亲白头,风光虽好夕阳流;
  肥甘供养孝犹浅,要劝双亲净业修。

20.《父母恩重难报经》言:

  不孝之人,身坏命终,堕于阿鼻无间地狱,历劫受苦,无时暂歇。

21.《地藏经》第三言:

  若有众生,不孝父母,或至杀害,当堕无间地狱,千万亿劫,求出无期。

四、敬田恩田之果报

1.僧告杨黼,佛在家中

  太和杨黼,辞亲入蜀,访无际大师。遇一老僧,问所往。黼曰:「访无际。」僧曰:「见无际,不如见佛。」黼问:「佛安在?」僧曰:「汝但归,见披衾倒屣者,即是也。」黼遂回。一日,暮夜抵家,扣门,其母闻声,甚喜,不及衫袜,遽披衾倒屣而出。黼一见,感悟,自此竭力孝亲。年八十,诵偈而逝。(感应类钞)

2.孝妇升天,阎王恭送

3.孝妇念佛,易度宿冤

  李村有农家妇,每早晚出馌,辄见女子随左右,问同行者则不见,意大恐怖。后乃渐随至家。然恒在院中,或在墙隅,不入寝室。妇逼视,即却走﹔妇返,即仍前。知为冤对,因遥问之。女子曰:「汝前生与我,皆贵家妾,汝妒我宠,以奸盗诬我,致幽死。今来取偿。讵汝今生事姑孝,恒为善神所护,我不能近,故日日相随。揆度事势,万万无可相报理,汝倘作道场度我,我得转轮,即亦解冤矣。」妇辞以贫,女子曰:「汝贫非虚语,能发念诵佛号万声,亦可度我。」问:「此安得能度鬼?」曰:「忠臣孝子,诚感神明,一诵佛号,则声闻三界,故其力与经忏等。汝是孝妇,知必应也。」妇如所说,发念持诵,每诵一声,则见女子一拜,至满万声,女子不见矣。此事故老时说之。知笃志事亲,胜信心礼佛。(阅微草堂笔记,卷十六,姑妄听之二)

4.不孝之罪,不通忏悔

  沛国民张义,务本力耕,常恐有过,吁天忏悔。
  既老而病,恍然至阴府。主者示以黑簿,簿中列义所作罪目,皆以勾破;唯余一事不勾,视之,乃义少时,父遣刈麦,瞪目而拒父,微有谇语,以此不赦。
  盖天律不孝之罪,最为深重,不易忏悔故也。义苏,以此切诫后人。(感应类钞)(可参考《冥报记》卷下·五二张法义)
  张义每旦,告天谢过。忽被摄入冥,示以黑簿;簿中罪恶,皆以勾除,唯余一事,乃义少时,因父责怒,张目反顾其父。始知不孝之罪,不通忏悔也。(感应篇汇编·忠孝)

5.供佛一笠,生为帝王

  志公答曰:「我皇前世,是个樵夫,只因上山砍柴,遇见山间,灵坛古庙,庵宇朽烂,唯有古佛一尊,雨淋日晒,无人侍奉,汝自发起善心,将己头上箬笠一个,遮盖佛身。佛以天眼观见有此善心,赞言善哉善哉,贫苦布施,甚为希有。汝于来世,当作上人。是故今生,得此福报也。」又「偈曰:
  若要开通佛法门,殷勤供佛及斋僧;⋯⋯
  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经)

6.供佛一饭,生为帝王

  宋·武帝始登位,梦一道人,提?就乞,因而言曰:「君于前世,施维卫佛`(即毗婆尸佛)`一钵之饭,今居此位。」帝遣问严公,征其虚实。严公即送七佛经呈闻。(弘明集)

7.破佛身血,生身入狱

  善导《观经疏》〈序分义〉言:「提婆恶性,为人凶猛,虽复出家,恒常妒佛。」
  提婆屡欲害佛:曾于山上投下大石,被山神接着余处,碎石伤足,即时出血。又放狂象,欲害释尊,被佛降伏。又于十指爪中置毒,欲由礼佛足而伤佛;然未至佛所,狱火烧身,生身入狱。(据《大唐西域记》卷六,室罗伐悉底国条载,玄奘曾于祇园精舍废址之东,得见提婆生身堕于地狱之大坑。)《增一阿含经》〈卷四七·第九经〉如是言:
  尔时,地中有大火风起生,遶提婆达兜身。尔时,提婆达兜为火所烧,便发悔心于如来所,正欲称「南无佛」,然不究竟,适得称「南无」,便入地狱。⋯⋯
  佛告阿难:此人在地狱中,经历一大劫。⋯⋯
  佛告阿难:提婆达兜从地狱终,生善处天上,经历六十劫中,不堕三恶趣。往来天、人,最后受身,当剃除须发,着三法衣,以信坚固,出家学道,成辟支佛,名曰「南无」。⋯⋯
  佛告阿难:弹指之顷发善意,其福难喻,何况提婆达兜博古明今,多所诵习,总持诸法,所闻不忘计。彼提婆达兜昔所怨仇,起杀害心向于如来,复由曩昔因缘报故,有喜悦心向于如来,由此因缘报故,六十劫中不坠堕三恶趣。复由提婆达兜,最后命终之时,起和悦心称南无故,后作辟支佛,号名曰「南无」。

8.发心建寺,天宫立现

  长者须达,共舍利弗,往图精舍。须达自手,授绳一头,共图精舍。时舍利弗,欣然含笑。须达问言:「尊人何笑?」答言:「汝始于此地住,六欲天中宫殿已成。」则借道眼,悉见六天严宝殿。问舍利弗言:「是六天何处最乐?」舍利弗言:「下三色染,上二憍逸,第四天中,少欲知足,恒有一生补处菩萨,来生其中,法词不绝。」须达言:「我正当生第四天中。」言已竟,余宫悉灭,唯第四天宫殿湛然矣。(大藏经五一册八三五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第四十二)

9.拂精舍庭,生天感应

  昔如来在世之时,有天人来下祇洹精舍。佛为说四谛法,得法眼净。阿难问佛,佛言:「须达居士,造精舍已,遣一人奴,拂寺庭扫除道路,乘此善根,生忉利天,来下听法,得法眼净也。」(大藏经五一册八三五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第四十五)

10.故宅建寺,立感天应

  昔尊者夜周多,归于旧里,父母故宅地,建立佛精舍。尊者夜分有百千天子,来下供养精舍。尊者知而问,天子言:「我是汝父母,以恶业故堕地狱,汝出家日生天。于故宅地,建立精舍,时自宫殿动摇,光明倍胜。以见此事故,来供养也。」(大藏经五一册八三五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上第四十六)

11.水所沾虫,生天感应

  尝闻,于填国东南二千余里,有国名遮拘槃,王宫侧有精舍,于中大乘沙门转读《华严》,王臣供养之。夜中分忽然有大光明,遍满城中,光明之中,有百千天人,以种种天衣珠宝璎珞,奉献王及沙门。王问曰:「是谁?」天答曰:「我是精舍侧?虫也。沙门以水盥掌,将读《华严》,水之所沾,因此舍命,生忉利天。天上法尔,初知本因,故来下报恩。王闻天语,悲喜立制,我国偏重大乘,不可流通小法。(大藏经五一册八三七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第一)

12.鼠闻律藏,得罗汉果

  昔罽宾国末田地阿罗汉精舍,有一阿罗汉,三明六通清彻,达三藏十二分教,于中戒律清高,一同在世优婆离。恒呵门徒云:「汝等当勤,修学戒律,所以者何?吾昔在凡地,依恶业故受鼠身,在石窟中而住。时有一比丘,夜宿窟中诵律藏,吾闻之,乘此善根受人身,得阿罗汉,戒律精明。以鼠身闻律藏尚尔,何况信心修行乎?」(大藏经五一册八三九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第十三)

13.闻常住二字感应

  杨州有居士,不信大般涅槃常住佛性理,更闻常住二字,不堕恶道。生不信云:「闻一部典,犹不可免恶道,况二字乎?」后时居士,微疾而死,心上少暖未发葬。七日醒云:「吾至阎魔天子城,王呵云:『汝谤深经,报在阿鼻。』尔时忆持因果,白王言:『设谤故堕恶道,闻常住二字故,亦可闭恶道门户。』时空中忽有光现,光中说偈曰:『若信若不信,才闻常住字,决定不堕恶,即生不动国。』」王欢喜而放还,自说此因缘,流泪修行。临终之时,得不动国迎乎。(大藏经五一册八四七页·三宝感应要略录卷中第七十)

五、五逆谤法,唯除摄取

犯五逆谤法之极重罪人,弥陀本愿救与不救。

《大经》第十八愿言:「不论何人,只要念佛,必生极乐;唯除五逆谤法。」(取意)

《观经》下品下生言:「五逆恶人,临终念佛,往生极乐;灭除五逆重报。」(取意)

同是五逆,《大经》唯除,《观经》摄取,如是相违,古之大德,会通两经,有十六家;而以净土宗昙鸾、善导两祖之解释,最为有名,以其最为圆满,契理契机故。

1.昙鸾大师单复说

《往生论注》上卷末〈八番问答〉第二、三问答(《论注》第六五页)言:

  问曰:「《无量寿经》言:『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唯除五逆诽谤正法。』《观无量寿经》言:『作五逆十恶,具诸不善,亦得往生。』此二经云何会?」
  
  答曰:「一经以具二种重罪:一者五逆,二者诽谤正法。以此二种罪故,所以不得往生。一经但言作十恶五逆等罪,不言诽谤正法;以不谤正法故,是故得生。」
  
  问曰:「假使一人具五逆罪,而不诽谤正法,经许得生;复有一人,但诽谤正法,而无五逆诸罪,愿往生者,得生与否?」
  
  答曰:「但令诽谤正法,虽更无余罪,必不得生。何以言之?经言:五逆罪人,堕阿鼻大地狱中,具受一劫重罪。诽谤正法人,堕阿鼻大地狱中,此劫若尽,复转至他方阿鼻大地狱中。如是展转,经百千阿鼻大地狱,佛不记得出时节;以诽谤正法罪极重故。又正法者,即是佛法。此愚痴人,既生诽谤,安有愿生佛土之理!假使但贪彼土安乐,而愿生者,亦如求非水之冰,无烟之火,岂有得理。

昙鸾大师认为《大经》本愿所抑止者,具造「五逆」与「谤法」两罪(复罪);而《观经》所摄取者,仅为「五逆」一罪(单罪),而无谤法,以无谤法故,尚有佛缘,能入救度之道,回心念佛,即得往生。若具犯「五逆」与「谤法」复罪者,不得往生,何以故?有二,一者谤法之罪远比五逆深重,二者谤法即是诽谤佛法,现前既已诽谤佛法,不信佛说,则无愿生之心,故谤法之人,不得往生。

以上所言「谤法不生」,有二因:一者罪重,二者无愿生之理。然主要在于「无愿生之理」,若回心愿生,亦得往生。

2.善导大师未造已造说

《观经疏》〈散善义〉「逆谤除取问答」(《善导大师全集》第三〇五、三〇六页)言:

  问曰:如四十八愿中,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不得往生。今此《观经》下品下生中,简谤法,摄五逆者,有何意也?
  
  答曰:此义仰就抑止门中解。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虽得生彼,华合迳于多劫。此等罪人,在华内时,有三种障:一者不得见佛及诸圣众。二者 不得听闻正法。三者不得历事供养。除此以外,更无诸苦。《经》云:「犹如比丘,入三禅之乐」也。应知。虽在华中多劫不开,可不胜阿鼻地狱之中,长时永劫受诸苦痛也。此义就抑止门解竟。

善导大师此文之义有四:

  • 一、摄取门:第十八愿所言之「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等二十八字,属于「摄取门」。
  • 二、抑止门:「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八字,属于「抑止门」。
  • 三、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谤法,乃因此二罪,一切罪中至极重罪,众生若造,直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多劫之间,不能出离,是故弥陀为防众生造此两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约「未造抑止」。
  • 四、已造摄取,大悲普救故:然弥陀本意,为救十方众生,不论有罪无罪;说「唯除」者,一为警诫之,二为使其回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见其流转,而令其回心念佛以救度之;犹如下下品之机,已造五逆,不忍见其流转,令其回心念佛而摄取,此约「已造摄取」。第十八愿之唯除谤法,因其尚未犯故,深诫而抑止,若造亦必使其回心而救度之。

可知:唯除者,乃为抑止;抑止者,乃为摄取。非真除,非永除。或摄取或抑止,两门皆显弥陀度生之悲愿。

3.已回心未回心说

前所言昙鸾大师认为「五逆得生,谤法不生」。此乃就未回心而言,若回心则虽谤法,亦得往生。故《论注》下卷〈观察体相章〉「口业功德释」之文(《论注》第九七页)言:

  众生以憍慢故,诽谤正法,毁訾贤圣,捐庳尊长`(尊者君父师也,长者有德之人,乃兄党也)`。如是人应受拔舌苦、瘖哑苦、言教不行苦、无名闻苦。如是等种种诸苦众生,闻阿弥陀如来至德名号,说法音声,如上种种口业系缚,皆得解脱。入如来家,毕竟得平等口业。

此说则昙鸾、善导,思想一致。善导大师于《观经疏》〈玄义分〉「四不受化」(《善导大师全集》第三一页)之文言:

  谤法与无信,八难及非人,斯等不受。
  斯乃朽林顽石,不可有生润之期。此等众生,必无受化之义。

此是解释谤法之人,未回心之间,非受化之机,不得往生;若能回心,则任何大罪,皆得往生。如《法事赞》「逆谤往生」(《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三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五八九、五四七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4.谤法回心得生之经证

《观佛经》言:

  诸凡夫及四部弟子,谤方等经,作五逆罪。如是等人,若能至心,一日一夜,系念在前,观佛如来,一相好者,诸恶罪障,皆悉尽灭。

《六波罗蜜经》言:

  或复有情,造诸恶业,四重八重,五无间罪,谤方等经,一阐提等,种种重罪,使得消灭,速疾解脱,顿悟涅槃,而为彼说,诸陀罗尼藏。

《印光大师文钞》言:

  若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譬如病愈,即是好人;归降,即是顺民也。若谓谤法之人,后纵改悔,亦不得生,便完全失却修持准绳。

5.极恶念佛,变瓦成金

所谓「五逆、谤法、阐提,回心皆往」,此三种机,乃难化三机,难治三病。如《涅槃经》言:

  世有三人,其病难治:一谤大乘,二五逆罪,三一阐提。如是三病,世中极重,悉非声闻、缘觉、菩萨之所能治。

此难化三机,难治三病,若归命弥陀,念佛愿生,则隬陀大悲,不忍见舍,以其本愿力,摄得往生。

法照大师亦于《五会赞》言: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源信上人亦言: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
  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诗偈五首:

  若人多造罪,应堕地狱中;
  才称弥陀名,猛火为清凉。
  
  莫疑宿业重,十念功德轻;
  万年有暗室,日照当时明。
  
  阿弥陀佛愿无边,普摄凡愚顿且圆;
  恶逆回心才十念,火车化作紫金莲。
  
  愚人无愧造多恶,临死能称彼佛名;
  三圣忽然随念至,慰言罪灭我来迎。
  
  四十八愿度众生,逆恶归心也来迎;
  非是混滥无简择,怜彼是佛尚未成。

6.摄抑二门,悲智双运

「摄抑二门」:「摄」者摄取、救度,「抑」者抑止、不救。「摄抑二门」即救度与不救两门。

「悲智双运」:「悲」者慈悲,「智」者智慧。「悲智双运」即慈悲与智慧双重运作。

如是,《大经》唯除,示抑止意,《观经》救度,示摄取意,此谓「摄抑二门」;未造抑止,已造摄取,摄抑是弥陀度生(第十八愿)之二种方法,谓之悲智双运。

如斯层层方便,皆显弥陀,摄抑二门,悲智双运;十方众生,不论善恶轻重,皆在弥陀本愿大网之中无一遗漏,但能回心,愿生称名,无一不生。

使沉者浮,令堕者升;逆者不逆,谤者不谤;改恶向善,弃邪归正;断惑证真,入圣得果,正是佛教目的,也是佛心大慈大悲、拔苦与乐之所在。而这即是南无阿弥陀佛之本愿,若一经犯逆犯谤,即永弃不救,或无力救度,则佛心佛力,尚未圆满。

重罪消灭,逆谤得生,正显弥陀,佛心佛力,圆满不缺,彻底无遗。

善之与恶,苦乐在心;升之与沉,净秽由佛;佛愿叵测,佛力绝思。

  • 五逆犹坐金刚台,明破暗时,何暗留室;
  • 十念亦升上品莲,风拂云时,何云滞天。

六、总括唯除,大意有四

  1. 显抑止摄取
  2. 显众生根机
  3. 显无一遗漏
  4. 显戒恶劝善

1.显抑止摄取

昙鸾大师就单复解释:逆罪得生,谤法不生,一罪重故,二无愿生之理故;若能回心,亦得往生。

善导大师就已造未造、摄抑二门解释:逆谤罪极,抑止未造,摄取已造。显明「唯除」者,但在于抑止,非真除。

故知:抑止正意,在于摄取。为救度一切善恶众生,弥陀悲智双运,以「唯除」调熟逆谤之机,令知逆谤罪极,使深生忏悔,回心念佛蒙救度。

亦知:抑止与摄取,互有关系:

抑止是摄取之作用,为全部摄取,巧言抑止;

摄取依抑止之功能,使逆谤深悔,终被摄取。

抑止门者:未造之罪,小罪亦诫,抑止而言唯除;切莫妄为慎三业。

摄取门者:已造之罪,逆谤亦灭,摄取而言皆往;应当称名而忏悔。

法然上人言(《法然上人全集》第二八四、二九五页)

  十方之中愿西方者:十恶五逆之众生往生之处故也。
  诸佛之中归弥陀者:乃至三念五念弥陀自来迎故也。
  若人造五逆,得闻六字名,火车自然去,莲台即来迎;
  若有重业障,无生净土因,乘弥陀愿力,得生极乐国。

2.显众生根机

抑止之文,亦在彰显「十方众生」之属性。

愿文虽说「十方众生」,未详凡圣善恶,因有「唯除逆谤」之言,故知「十方众生」之中,以「凡夫为本」(圣凡相对)。凡夫造罪,需要被救;圣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 《善导大师全集》第四四页)言:

  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恶多种,而以「恶人为先」(善恶相对)。善人尚有得度机缘,唯有极恶无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将直堕阿鼻。《观经疏》〈玄义分〉( 《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页)言: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可知:十方众生,凡夫为本,恶人为先。
人皆凡夫,被业所牵,难免造恶,为恶而苦;若见此文,
如睹故亲,倍觉亲切,感动涕零。狱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诸佛之中,唯有弥陀,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救度恶机;
如我愚恶,若无本愿,何法可修?必堕无间,求出何期?

昙鸾大师言:「唯除五逆谤正法,故我顶礼愿往生」。(赞阿弥陀佛偈)

3.显无一遗漏

举下摄上,举恶摄善,十方众生,无一遗漏。

不论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启发,众生信心。

可知:抑止门唯置第十八愿者,意在显明「佛愍恶机」之大悲,同时显示本愿所被之普遍性与决定性,无一遗漏,无一不生,以此启发一切人「信心决定」、「往生决定」之信心。

善导《法事赞》「逆谤往生」(《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三 页)言: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般舟赞》(《善导大师全集》第五八九、五四七 页)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善导《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六〇页)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善导《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五〇页)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五四〇页)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善导《观念法门》「何况圣人」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六〇页)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得往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善导《法事赞》「善恶皆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八三 页)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莲池《弥陀疏钞》言:

  恶人念佛,尚得往生,何况恶未必如善和;
  畜牲念佛,尚得往生,何况灵而号为人类。

4.显戒恶劝善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愿亦言「唯除逆谤」,《大经》下卷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

可知:弥陀深欲念佛之人,「敦伦尽分,闭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如「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譬如抑止「杀父杀母」,即是劝勉孝顺,而「孝为百行之基」,百般伦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佛喜正与善,而怜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然特怜残障之儿。

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是故,应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语(《法然上人全集》第二八五、五九四、五九五 页)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应无间修;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父母欢喜乎?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第十八愿之白话文、成就文、流通文及图表

·第十八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白话试译:

  若我法藏成佛之时,十方世界之任何众生,
  只要真心信受欢喜我的救度,欲生我国,
  而长在一生、短在十声一声,称念我名,必使其往生。
  若不得往生,我誓不成佛。

·第十七愿成就文:

  十方恒沙,诸佛如来,皆共赞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十方诸佛,皆共赞叹──释尊于此时此地说此经,演说弥陀,因行果德,超胜诸佛;十方诸佛,亦各于其国,异口同音,共同赞叹。《大论》三十言:「美其功德曰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故言叹。」赞叹弥陀名号,为救十方众生。

《弥陀经》言:「如我今者,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

《净土经》言:「如我今者,称扬赞叹,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佛土功德。」

虽然诸佛所证,平等是一,然念佛往生利益,是弥陀不共妙法,是故诸佛,皆劝众生,归命弥陀。

·威神功德,不可思议──通约诸德,别指第十八愿成就之德。只要一向专称,凡夫直入报土,皆是弥陀,威神功德之力。

直指名号不可思议功德,非指其他,以称名号为往生故。名号是果德之名,名体不离故,名号之处,即是弥陀正报佛体功德之处,故云不可思议。

因此,称念佛名,即是修诸万行,具诸德本;是故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一念,皆得往生报土,所谓「不断烦恼得涅槃」。凡夫生报土,全是弥陀不可思议功德,文殊普贤,诸大菩萨,亦难思议,「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故云「威神功德,不可思议」。

·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文者,一部宗归,唯在于此。所以者何?
虽四十八愿皆殊胜,以念佛往生为最要;虽一一成就皆难思,以今此成就为不共;故以诸佛赞叹归之。

·诸有众生──所谓「十方众生」:圣凡、善恶、僧俗、智愚、贵贱,不论任何根机。

·闻其名号──闻诸佛所叹弥陀名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小经》言:「闻说阿弥陀佛」。

·信心欢喜──闻即悲喜交流,所谓「信乐」。

·乃至一念──显明念佛,上从几万几千,下至十声一声,故云「乃至」。
然愿云「十念」,今云「一念」,即是影略互显,念念皆为往生因。

·回向愿生──由闻诸佛所叹名号,生欢喜故,即称念所闻名号;既有念佛大功德故,至心回向,即得往生。

·至心回向──文虽次第,心行同时。

·即得往生,住不退转──不退转即正定聚。
聚有邪定聚、正定聚、不定聚三种。
决定不退名「正定聚」,即永不退于佛境。
随缘不定名「不定聚」,或者前进,或者退转。
决定流转名「邪定聚」,即永在六道轮回。

·若生净土,不问凡圣,定向涅槃,故唯有正定聚,而无余二。

·决定往生,心行具足,因中说果,亦名正定聚,乃约决定不可转者。

·愿生极乐,专称佛名,心决定时,净土光中,现其色相;
例如须达,将造祇园,心决定时,于虚空中,现天宫殿。

·心行相续,业成不退。

·《无量寿经》「流通分」之文: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此名号德,即万德故,乃至一念,生无漏报土,超越品位阶级,此名大利,亦即无上功德;余行皆是小利,有上功德。

此大利无上功德之法门,等觉之弥勒菩萨未必知晓,故呼唤其名而告之,令流通远代。

故宗祖言:「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至此可知,《大经》上下二卷之体者念佛也。

亦知:《大经》虽说,万行往生,望佛本愿,意在专称。

·法然《选择集》第五「利益章」云:(法全四二~四三页)云:

  今此言「一念」者,是指上念佛愿成就之中所言「一念」,与下辈之中所明「一念」也。愿成就文中虽云一念,未说功德大利;又下辈文中虽云一念,亦不说功德大利;至此一念说为「大利」,叹为「无上」,当知是指上一念也。 
  
  此「大利」者是对小利之言也,然则以菩提心等诸行而为小利,以乃至一念而为大利也。
  
  又「无上功德」者是对有上之言也,以余行而为有上,以念佛而为无上也。既以一念为一无上,当知以十念为十无上,又以百念为百无上,又以千念为千无上,如是展转,从少至多,念佛恒沙,无上功德,复应恒沙,如是应知。 
  
  然则诸愿求往生之人,何废无上大利念佛,强修有上小利余行乎?

·法然《大经释》(法全一七三页)云:

  〈流通文〉云:「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此有四意:一来意;二废助念及诸行,明但念佛;三举一念况十念等;四深信佛语,不生诽谤。
  
  一、来意者:上正宗分,正为时会众生,说念佛往生法也;今流通分,非但当时获大利益,至末法时亦说念佛往生法,远济未来也。
  
  二、废助念及诸行,明但念佛者:于第十八愿成就文,明但念佛往生;来迎等愿、及三辈文,明助念往生、诸行往生。由此,诸修往生行者,怀疑难决;故至流通,则废助念、诸行二门,明「但念佛往生」也。又此经说次,即似《观经》,《观经》之中,先逗机缘,广说十三定善、三福九品之业,而明诸行往生之旨;至其付嘱则云:「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善导`(散善义)`释云:「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则彼此两经,其意全同,岂可不信哉!

祖师解释第十八愿

一、龙树菩萨「本愿取意文」( 《易行品要义》第一三页)

 ¹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常应忆念。

二、道绰大师「本愿取意文」( 《安乐集要义》第七一、七二页)

 ¹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²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三、善导大师「本愿取意文」:

(一)对文增减

1.《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一页)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2.《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三一页)

  一心信乐,求愿往生,上尽一形,下收十念,乘佛愿力,莫不皆往。

3.《观经疏》〈玄义分〉(《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一页)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4.《观念法门》(《善导大师全集》第三五四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5.《往生礼赞》(《善导大师全集》第五三九页)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二)总显其义

1.《观经疏》「六字释」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五〇页)

  言「南无」者,即是归命;亦是发愿回向之义。言「阿弥陀佛」者,即是其行。
  以斯义故,必得往生。

2.《观经疏》「弘愿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二页)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

3.《观经疏》「要弘废立」(念观废立)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一七页)

  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4.《往生礼赞》「光号摄化」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四七九页)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5.《观经疏》「唯明专念」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〇六页)

  《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6.《观经疏》「二种深信」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四四页)

  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二者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7.《观经疏》「正定业」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五一页)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8.《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三六〇页)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9.《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五〇页)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10.《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五四〇页)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11.《观经疏》「念佛延促」之文(《善导大师全集》第二六三页)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大意者: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