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弘愿寺答僧众问


(讲于2008年10月17日)

开示部分

问:第十八愿的往生和第十九愿、第二十愿的往生有何差异?依不同的愿往生之后又有什么差异?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这三愿又称为「摄生三愿」,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称为「当机愿」,第二十愿称为「结缘愿」。

第十八愿是直接乘弥陀的愿力,进入弥陀无为涅槃境界;众生的往生和阿弥陀佛的成佛是同时成就的;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如果能这样的话,也能够往生。所以第十八愿、第十九愿也称为「当机愿」,是今生往生的愿。

第二十愿是「结缘愿」,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因为他求往生的心愿不恳切,系念我名也不专诚,到最后并没有往生,只是种下了因,所以叫「植诸德本」。这个「植」的意思,就是现在种下了种子,要等到未来时机成熟了才会开花结果。「植诸德本」的范围很广,六度万行都是德本,如果只将念佛当作是六度万行的内容之一,则念佛也是德本之一。

个人今生虽然没有往生,但是阿弥陀佛大慈大悲,本来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一旦跟阿弥陀佛结了缘,阿弥陀佛就永不放弃,生生世世跟随他,这一辈子没有往生,下一辈子就继续调摄他、接引他。所以第二十愿是植诸德本的愿,也称「三生果遂愿」,或「系念果遂愿」。这个愿显现出阿弥陀佛无尽的慈悲,结了缘就一定会往生,这一世不能往生,下一辈子乃至下下一辈子就能往生。

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摄生三愿」,我们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我们今生能够依据第十八愿修持,肯定是宿世,有过第二十愿的修持。第十八愿「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就显示阿弥陀佛的成佛跟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是绑在一起发誓的──念佛众生不能往生他就不成佛,他成佛的同时必须圆满完成念佛众生往生的一切功德资粮。所以第十八愿叫做「根本愿」,是跟我们绑在一起的。

第十九愿是阿弥陀佛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人往生极乐世界而发的愿,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圣道门的行者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如果他以他修行的功德 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的话,阿弥陀佛也保证会来迎接他;但是如果没有回向,就不能往生。

第十九愿所接引的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众生,因此,就法来讲是困难的,就对象来讲,不是全部的众生,而是十方众生当中,少部份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而且往生之后有可能落入花胎当中,为什么?因为他是依靠发菩提心和修诸功德来 回向往生,不是专依靠弥陀,不专依靠势必对弥陀有所不了解,有所不了解就不能产生信,没有信就表示心态有怀疑。因为「疑惑佛智」,所以会落入胎宫。

《无量寿经》言:「若有众生,以疑惑心,修诸功德,愿生彼国。不了佛智、不思议智、不可称智、大乘广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于此诸智,疑惑不信;然犹信罪福,修习善本,愿生其国。此诸众生,生彼宫殿,寿五百岁;常不见佛,不闻经法,不见菩萨、声闻圣众。是故于彼国土,谓之胎生。」五百岁是长时间的形容词,跟《观经》的九品是相呼应的,九品花开有一瞬间的,有一日一夜的,有七天的,有七七四十九天的,有六劫、十二大劫的,时间各不定。九品也是回向修诸功德而往生的,所以有雷同的地方。

由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第二十愿,显示阿弥陀佛的悲心无尽,是要广度十方众生的。第十九愿开展的,就是《观经》所讲的「定善」跟「散善」,依据善导大师的解释,《观经》是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行者进入弘愿门,亦即引导第十九愿的行者归入第十八愿。如果了解第十八愿与第十九愿的差别,原来是修持第十九愿内容的,就会归入第十八愿的专称名号,就达到阿弥陀佛的目的了。

「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解释容易,但做起来很困难,以「四弘誓愿」来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若要靠自力修行,在因地修行时,一定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而累积功德,而且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只要有发菩提心、行菩提行的机缘,就要把握机会去完成。譬如现在需要接受器官移植的人非常多,一个发菩提心的人,就应该立刻去捐肾或捐肝或捐骨髓,如果舍不得这样的做,那发菩提心岂不是假的?所以,单单就发菩提心来讲,就不容易了,何况要「修诸功德」。

第十八愿不需要这样,第十八愿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众生和阿弥陀佛是一对一的:你的往生就是我的成佛。我成佛了,你就百分之百能往生;你能够百分之百的往生,我才能够成佛。所以,龙树菩萨的《易行品》,没有解释第十九愿,也没有解释第二十愿,他只解释第十八愿,显示「易行」的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真正净土法门的教理就是第十八愿。如果不是以第十八愿为内涵而阐释的,那就不是易行,也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

昙鸾大师解释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而著作《往生论注》,在《论注》最后结论的地方,昙鸾大师提出了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他不提其他的愿,四十八大愿浓缩之后就是这三个愿,第十八愿是往生的「因」,第十一愿是往生的「果」,第二十二愿是往生的「功能力用」。

因为有第十八愿,众生专称佛名,乘佛愿力,必定往生。不怕不成佛,只怕不能往生,只要往生,就必定成佛;不怕不能说法度众生,一旦成佛,必定就具足大慈悲大愿力。

昙鸾大师引用第十八愿之后,作了一个简要明了的结论: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如何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呢?就是「十念念佛」──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念、一念。所以,十念念佛的本身就已经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在专称弥陀佛名;专称弥陀佛名便得往生,而且永远脱离三界六道的生死轮回。

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证到第十一愿所讲的「果」,也就是「住正定聚,必至灭度」,证得涅槃。由《论注》的文,非常明显的,在第十八愿(因)之后就讲第十一愿(果),然后就能够「现前修习普贤之德」(第二十二愿),还来娑婆乃至十方世界广度众生。

「普贤之德」不是指普贤菩萨,是指到十方国土显化救度十方众生的普贤之德。普贤菩萨也是依据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而来的,因为是阿弥陀佛在兆载永劫之前(比普贤菩萨早),就发下了行普贤之德的第二十二愿,由此可知普贤菩萨也是依据第二十二愿而来的。

问:再请问上人,第十八愿是直入报土,第十九愿和第二十愿是入化土,三辈往生是否先入化土?是否归属到第十九愿?

慧净法师:第二十愿是果遂愿,是「顺后往生愿」,它无所谓在报土或化土,因为是在未来往生。未来他如果依第十八愿专称弥陀佛名,往生之后就是在报土;如果他依第十九愿修持,那就另当别论。极乐世界是报土,没有化土,都是报佛的境界,只是借用化土的名称来形容胎宫五百岁而已。如果就第十九愿和三辈来对照的话,第十九愿就是三辈的内容。其实三辈不是真的在讲三辈的修行,善导大师就有解释,之所以讲三辈,是为了引导任何根器的众生都能够专念弥陀佛名。有关这部份,我有将善导大师《五部九卷》的法语编成一本《善导大师语录》,也有将净土宗的经论与传承,简要的编成一本《净土宗经论之要文》。

问:众生的佛性平等,我们曾经杀害了不少的小动物,会不会障碍我们的往生?我们食用的粮食,都会施洒农药杀生,我们又应该如何自处?

慧净法师:《华严经》有说:「众生的罪业如果有实体的话,尽虚空不能纳受。」我们所讲、所了解的杀业、盗业、淫业、妄语业还算是很少很少的,生生世世以来,我们的罪业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广大,但是这一些罪业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愿来讲,就如同沧海之一粟,完全不会障碍弥陀无碍光明的救度。

善导大师解释说,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不舍,唯摄念佛众生,不摄其他的杂业行者,因为念佛众生有三缘:「亲缘」、「近缘」、「增上缘」,善导大师说:「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称名念佛就能消除我们多生多劫的罪。单就今生这一辈子,如果过去是从事杀鸡、杀鸭、养鸡场、养鸭场⋯⋯等行业,所杀的众生可说太多太多了。但是念佛「即除多劫罪」何止是一生一世呢?

若「临命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我们在临命终的时候,还没有断气之前,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率领清净大海众来迎接我们,善导大师说:「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我们生生世世所造的种种业,原本能够绑住我们堕落三恶道,永远在六道轮回,但是这些业都无能障碍弥陀的救度,可以说,众生的罪业跟弥陀的救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印光大师就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如同大冶洪炉,我们多生的罪业,如同空中的片雪」,空中的片雪还没有接近大冶洪炉就融化掉了,众生多生的罪业之于弥陀的救度也是一样,原本会导致我们停留在三恶道的业,只要愿生称名念佛,就好相片雪遇洪炉般的化掉了。如果没有弥陀的功德力的话,我们生生世世将都在轮回里面,永无出离之期了。

念佛的人,心态上首先要知道:我的业障不会障碍弥陀的救度。否则就是太小看阿弥陀佛了。

「我们再多的罪业,都不能障碍弥陀对我们的救度」,有这样的观念与了解,我们就会感戴恩德而痛哭流涕,心就会谦卑柔软。人既有惭愧、谦卑、柔软的话,三业行为、气质、相貌、命运、人格就会转化。

弥陀把我们看成他的独子,为我们发愿,把整个法界的功德布施给我们,把能够成佛的无为涅槃极乐世界布施给我们,本来我们应该是地狱的沉沦者,现在我们领受到、尝到了弥陀无为的布施,自然也会再布施出去。阿弥陀佛原谅我们、包容我们,不跟我们计较,如果真正体会到弥陀的悲心的话,我们就会有少分的同理心能包容、原谅别人,不与人计较;甚而是感恩别人对我们的包容与体谅。

因为了解自己的根机,知道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希望没有贪欲却做不到,希望不生气却做不到,希望体贴他人却做不到⋯⋯,就会感觉到很惭愧、无地自容,这颗心就会谦卑柔和下来。「柔」就是柔软的,「和」就是温和的,心平气和的。当然,我们凡夫都是如《地藏经》所讲的:「其性刚强,难调难伏」,也因为这样,就更加的惭愧;因为更加的惭愧,所以会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更加的谦卑柔和,会彼此互相体谅包容,因为我不是圣人,你也不是圣人,我会犯错,你也会犯错,甚至于我所犯的错比你更多。所以一切的一切,只要体会到弥陀的悲心,三业自然会转化。因此,大家可以反观,若有与人相处不合,常常起烦恼,就要检讨自己,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对弥陀救度的悲心不够了解,一方面是自己的习气太重,不要一味的指责别人。

所以,净土法门能够让我们随缘尽份的行六度而又不执着,不然的话,想行六度却又做不来,将一直无法安心。

问:某某寺有提倡十天念佛一百万句,有不少人踊跃参加。一天念佛十万句,这样是否属于自力、圣道法门的观念?或者这样才是上根人的修行?

慧净法师:「圣道门」跟「净土门」的分野,在于他所修的行,是不是为了要愿生弥陀净土;若不是,就属于「圣道门」。

善导大师对净土门有正行跟杂行、自力跟他力的分判,是就「往生」这件事来讲的;如果不是就往生来讲,那就无所谓正行跟杂行、自力跟他力。

一天念佛十万声是很勇猛精进的,是自力或他力,就要看他的心态。如果他认为:必须一天念佛十万声才能够往生,或者这样往生才可靠,或者这样才合乎弥陀的愿,临终弥陀才会来迎接他,才能必定往生。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就有自力的成份。
第十八愿说:「乃至十念」,《阿弥陀经》说:「若一日⋯⋯若七日」,如果自觉在一天能够念十万声,甚至更多,那为什么不念呢?所以就尽量利用分分秒秒的时间「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就无所谓自力或他力,因为他不是认为必须要这样才能够往生,他没有这样的观念,他只是惭愧自己有这个时间可以这样念佛,那为什么不念呢?这是一种根机的自我策励。

阿弥陀佛救度十方众生,本来就没有规定条件。为什么呢?因为十方众生的根机都是不等的,有的人可以做这样的自我策励,有的只能做几天、或一段期间这样的策励,有的根本就做不到,只能随他的环境、根器去念佛。

对阿弥陀佛来讲,十方众生一律平等,所以阿弥陀佛不立条件,因为众生的根机不等,难以立下条件;也由于阿弥陀佛的悲心无尽,对十方众生平等地完成往生的功德资粮,完成进入报土就快速成佛的功德资粮,使得虽然在此土有分根机高、根机低的众生,但到极乐世界都平等的证果。就如前面所讲的大冶洪炉,不管是铁、铜、锡、银⋯⋯,虽然价值各不相同,可是一旦进入大冶洪炉,就同样成为纯金,到了极乐世界都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说经行道皆如佛」,易行道的可贵就在这里,完全靠佛力。如果是靠自己的话,我们岂不是要在这里先累积自己的功行,提升自己的根性,到了那里才能够快速成佛?净土法门不是这样。

净土法门完全是靠阿弥陀佛,因此昙鸾大师才会提出「他力」这两个字来显明,我们只是依循第十八愿所讲的「专念弥陀佛名」,就如此而已。你一天能够念十万声、二十万声,或是能够念五万声、一万声,或者是几千声,都可以,只要是尽力、尽份就可以了,因为众生根机本来就各不一样。

所以,我们的宗旨就提出「救度」这两个字,显现出净土宗是救度的法门,所谓救度的法门就是靠对方而不是靠我们自己,如果我们有能力,那就无需被救度了,所以净土宗宗旨开宗明义就说「信受弥陀救度」,如何被救度?方法就是「专称弥陀佛名」,目标就是为了「愿生弥陀净土」,目的就是自他两利「广度十方众生」。

问:莲池大师曾说,一般人是没有办法一天念佛十万声,连他自己也做不到。那如果能做得到的人,是否就是上等根机的人?如果念得很快,随口滑过,是否没有效果?

慧净法师:经典上说「一念有六十刹那,一刹那有九十生灭」,可是我们一般人因为心念很粗,所以感受不到。一个人的心愈细、愈寂静,甚至入禅定的话,对于经典上所讲的就能够感受得到,所以他一天不只可以念佛十万声,甚至可以念好几十万声。以我们来说,必须从早到晚、分分秒秒都在念佛,而且是念四个字,这样就可以达到十万声;可是如果是念六字,而且字字都要念得很清楚的话,就达不到十万声了。因此能够一天念佛十万声以上的人,也可说他是上等根机的人。

那上等根机的人到了极乐世界之后境界是不是比较高?不是的。净土法门是三根普被,普同齐一。也就是说,在这里(娑婆世界)有上中下的根机,但是我们往生的「因」都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上根人不是以上机的功行求往生,下根人也不是以下机的功行 回向往生,完完全全都是靠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这岂不是舍掉各个根机,而归入专念弥陀的一机,所以说:「万机就是一机」。

莲池大师的往生不是靠他的戒德,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一个五逆谤法的人,也不会因为他的五逆谤法而障碍往生。因为完全都是靠这一句弥陀名号。

问:善导大师说:在极乐世界的人,因为他已经往生了,所以没有再升起往生极乐世界的愿望,善导大师也说:我们念佛要作得生想。现在,只要我念佛,我的信愿已定,那我就一定会往生;既然已经决定往生了,那我还要不要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我在这个世间是不是什么都可以做了吗?因为我已经往生了,不论善恶、放逸、不要求自己,也没有什么念佛、或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愿望,这样我临终的时候,我能不能往生?

慧净法师:念佛是易行道,他可以口称,也可以默念,不论在大雄宝殿、念佛堂、乃至厕所、房间,走路、工作都可以念,如果他不念就表示他的愿生之心很薄弱,是属于第二十愿的根机。凡事都有它的理则,你所讲的一念能否往生?不合乎它的理则。

一个真的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不可能只念一念,除非他是临终之机,一念之下就要往生了;如果他的寿命延长的话,他不可能就只念一声,若只念一声就表示他根本没有愿生之心。

有愿生之心的话,就不可能只念一声而已。《阿弥陀经》说:「若一日⋯⋯若七日」尽形寿都会念这一句名号,自自然然就会这样。他的愿生之心就会如同种子下地,虽然看不到种子,可是是有种子在里面的,他不需要每念一句佛号都还要再加上:「我要往生、我要往生⋯⋯」,不需要的。他是愿生之心长存心中,而此后只是专念弥陀佛名而已,这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另外,就往生上来讲,才有自力、他力之分,所以不管是第十九愿的「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或者是第二十愿的「植诸德本」,我们应该随缘尽份的做,是在家众的话,就三纲五常、敦伦尽份,奉公守法、为世良民;是出家众的话,要尽量奉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以每个人能做到程度尽量去做。虽然这样,可是对于往生来讲,他不会认为我做到了哪个程度往生才有了把握,或是不做到某个程度往生就有障碍,不会有这样的观念。包括为了引导众生而做种种方便的善事,譬如为了引导众生的四摄法:布施、利行、爱语、同事,也知道那跟往生没有关系,因为往生的正定业是「专称弥陀佛名」,不是靠其他。

如果有人认为:有阿弥陀佛可以依靠,那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有念佛就好了,甚至可以为非作歹,这样也是不合乎理则。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不可能会因为有弥陀的依靠,而尽量、故意去为非作歹,不会这样的。

问:有人说:「念佛要念得清畅响亮、微妙和雅,如果阿弥陀佛感应到了,就能够往生。」如果不能念得清畅响亮、微妙和雅,阿弥陀佛是否可以感应到?能否往生?

慧净法师:那是在形容极乐世界的音乐,不是说我们这里的。第十八愿里面没有这一些。

问:是不是可以说:第十八愿是自己念佛求往生?第十九愿是修诸功德,然后引导人家念佛,自己再求往生?

净宗法师:可以去看善导大师对第十九愿的解释。善导大师根据《无量寿经》的三辈文,解释第十九愿是引导上、中、下三辈根机的众生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我们对经文的理解,要根据经文和祖师的传承,这是一个原则。有时候我们会依自己对经文的理解,觉得灵光一闪,认为我这样的理解也不错,可是这个一定要有祖师的传承。自己的理解看法可以提出来请问善知识,如果没有善知识可问的时候,就要自觉依据祖师传承的解释比较稳妥。

问:如果生死心不切,念佛不能相续,念佛没有法喜又不能得力,这样能够往生吗?要怎么样对治?

慧净法师: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至心」就是生死心很恳切,也就是愿生心很恳切。生死心不切的话,就是不定业。

一个愿生心很恳切的人,并不说现在就非往生不可,是百分之百想往生,但是不一定是现在。因为现在或许还有理想、抱负,或者现在往生会有其他不能圆满的地方,比如因为还年轻,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也晓得往生很好,可是责任未了,但是因为他愿生心强的缘故,他晓得将来他一定会往生。

对治的方法,就是去理解这一个法门,晓得念佛的简单、可贵及大利益。因为晓得它的好,就会喜欢好乐,如果不晓得它的好,喜欢好乐的心就产生不起来。如果晓得念佛的好处,不用人家鞭策,就自然会如善导大师讲的:「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

法喜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自然就会有法喜,另一种是尝到了念佛的甜味,也会有法喜。

要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可以从教理下手。那要如何尝到念佛的甜味呢,要能「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我们一出生,不必学习就很熟悉的是什么?是五欲、妄想和杂念,这些都不用学习就自动运作,而最陌生的就是这一句佛号,想专注的念却念不下去,念得很苦涩、念得很杂乱⋯⋯,那要如何「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呢?如果住在道场,早课除了诵《阿弥陀经》之外,其余的都是一句弥陀名号念到底,晚课也是如此。也可以利用其他的时间静坐念佛,或者在寂静的地方自己经行念佛,久而久之就会有因念佛而寂静的法喜产生,自自然然就会慢慢的喜欢念佛。若是在家自己修行,最好培养晨坐念佛,早晨一起来就打坐念佛。

我时常勉励莲友,早晨有三静:第一心灵宁静,第二空气清净,第三环境安静。涅槃之乐就是佛的乐,佛就是没有妄想杂念,他处在空的境界当中,空的当中有大乐,空就是寂静。早晨的心是最接近佛性的,因为昨日的种种烦恼,经过一夜的睡眠,已经沉淀下去了,今天的任何事情尚未起心动念,这一段刚睡醒的时间,是处于寂静最接近佛性的阶段。所以,不要一起床就动脑筋思惟今天要做什么?要处理什么?暂时不要去动脑筋,维持那一种寂静的状态去念佛,就会让我们更契入念佛的法喜。

所以,就从这两方面下手,一种就是多念佛,早上上殿的时候,尽量不要东张西望,要安于这一句佛号上,不是共修的时候,就静坐念佛。晚上或是其他的时间也是如此,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念佛的习惯,就会有寂静的法喜。所以,这个法喜是从教理上而来,也是从念佛上而来。

问:我们如果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那这样我们就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净法师:专念佛名是正定之业,刚刚所讲的「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我们就专念这一句弥陀佛名。我们要深入教理,目的就是要了解为什么「专称弥陀佛名」就「必定往生」的道理,了解它、信受它,此后就依教奉行。

整个佛教都不是在讲理论的,始终都是归于实践,我们往生的正因就是称名,所以称名就「必定往生」。如果年纪大的人,懂得「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那也不必再去看其他的,就天天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于是非苦乐都不去计较,这样的话,往生就会很安稳顺利。那也不是说如果你不这样的话,往生就有困难障碍,不是的,照样往生;只是恐怕与一般人一样会有病痛之类的一些小障碍,但这一些小障碍,障碍不了弥陀的救度。

如果一个人凡事不跟人家计较,凡事不起瞋心、不平不满,老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人家赞美他的时候,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诽谤他的时候,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一种人的往生最顺,往往也会预知时至,正如所谓的「身无病苦, 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襌定」。所以年纪大的人,最好就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不要跟人家计较,亦即「于世无求,与人无诤」。

至于年轻一辈的话,就尽量的背诵我们净土法门重要的法语,把它背起来,如同在我们的阿赖耶识田中种下了种子,它一定会发芽成长的,这一些法语会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发芽发酵,就会生智慧、生信心、生法喜的,将来若要弘法布教,也能够方便自如的来应用。我们有出版随身书,因为二十六开的书籍比较大本,有时候看到那么大本,会让人望而生畏,随身书比较小本,比较扼要精华,目前有:《善导大师语录》《净土宗之特色》《净土宗经论释要文》《印光大师精要法语》都可以去读、去背诵这一些,这四本掌握我们这个法门教理的核心。

问:如果极乐世界的存在能像美国存在般的真实感就好了,因为这样愿生西方的心就会恳切起来。

慧净法师:所谓「理论不如证据,事实胜过雄辩」,《金刚经》言:「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佛在很多经典上都有讲到极乐世界,而且祖师也都有这样的传承,他们的智慧人格比我们高百千万倍,所以圣言量会让我们取信。可是众生的根机不等,有的是宿世薰习过来的,一看一听之下就立即相信;有的宿世薰习的比较少,虽然听闻了,也不一定能够接受。其实圣言量就是一种证据了,若我们信不来,必须以事来证明,事就是《净土圣贤录》、《念佛感应录》所记载的,这些都是一种证明。

其实我们的根机真的很低劣,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就明确地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可是对佛陀所讲的话,我们都还要打问号,对祖师的传承训示我们也都不轻易的相信,只相信自己的自我意识,你看我们的业障有多么深重?

弘一大师也说:「以因果感应的事迹,来作为教理的取信方便。」学佛的人,除非是上根利机者,听到教理当下就能够信受,不然心中都会有疑,都会想找证据,所以平常可以多阅读教理及念佛感应方面的事迹。

问:有人说:「完全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相信念佛一定往生」,这样的状态是入魔?

慧净法师:佛陀有说:「对不信之人,莫说此经此法」,因为会让人家诽谤。对方会这样说,是因为他根本不了解这个法门。不过,「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如果我们所讲的、所做的别人不能信服,其实不应该去质问对方,而要反求自己,因为是自己的德行不足以让人家相信。总之,应该先反省自己,一定是自己有缺陷、自己有问题。跟他人相处也是一样,如果不能和别人和谐的互动,这都是我们自己的问题。

修行人要能自觉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要培养自己的三业德行,深入教理,这样一出口人家就会相信,甚至于你不出口,人家就会觉得你道气感人。

问:阿弥陀佛是用什么方法,把他的万德放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里面?

慧净法师:这个等到你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不问自知了。

这个我们理解不来,阿弥陀佛是怎么样的?那是佛的境界,菩萨不知道,罗汉不知道,何况是我们呢?固然我们众生会起种种的念头,但是要晓得我们这些念头是无谓的、不需要的。《大经》说:「二乘非所测,唯佛独明了」,阿弥陀佛是何等的佛,十方诸佛都自叹不如了,何况是我们要理解阿弥陀佛是怎么样把他的功德放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里面?所以六字就是万德洪名,就是功德的结晶,这个我们只能信顺,这个法门讲信就是在这里。若要等我们通通理解了再信,就很难讲这个信了。我们不晓得阿弥陀佛是怎么样把他的功德融入在名号当中的,我们就是信。

问:净土宗讲「平生业成」,如果我们平时也有愿生之心,但在临终的时候起了贪瞋痴之心,这样能不能往生?

慧净法师:既然是「平生业成」,就没有不往生的。所以,只要有愿生弥陀净土的心,然后以我们的根机来专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临终的时候自有弥陀的护持,就如刚刚讲的「诸邪业系,无能碍者」。不用担心临终的时候会不会因为昏迷而不能念佛、或是有病痛而念不出佛、或起瞋心而不想念佛,也不用担心遇到火难、水难、地难、空难⋯⋯能不能往生?都不需有这些顾虑。阿弥陀佛有大智慧,他早就知道我们有什么样的业障,临终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情况现象,一切弥陀自有安排,我们只要静待弥陀来迎接就好。

《观无量寿经》说:「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事实也是如此。阿弥陀佛的光明,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摄取、保护念佛的众生。现在看着他、保护着他,临终时就显现来接引他。《无量寿经》说:「其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的就会让你往生极乐世界,这是「愿力自然」,自然如是因、如是果。所以,念佛人永远都在弥陀光明的袋子里面,再怎么样想脱离弥陀光明的袋子都是不可能的,再怎么样想堕落地狱,也是不可能的。有这样的理解,就能够老实、安份安心的去念这句弥陀名号。

问:印光大师说,在临终的时候,若起了贪瞋痴之心,这样的话,恐怕不能往生?

慧净法师:这是一种方便性,是勉励我们在心性上,要尽量的谦卑、柔和、无诤,也就是刚刚所讲的,一个人只要是在有事无事的时候,都专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于世无求、与人无诤、凡事不起瞋心,这样往生就会比较平顺。如果一方面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一方面脾气却很大,容易起瞋心、喜欢跟人家计较,这样平时会快乐吗?一定不会快乐的。如果在临终的时候瞋习又起,就会有痛苦的障碍。当然愿生心不变,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会示现,只不过当下还是在瞋心当中。但阿弥陀佛一示现,瞋心就消失了。

问:自己也有愿生之心,可是念佛时愈想虔诚恭敬,心却反而有另外一种不敬、想反抗的念头汩没着,这样的念头会不会障碍往生?如会障碍的话,要如何对治它?

慧净法师:众生都有这种心态,你说出了众生的心声。如果没有自我要求,就会觉得无所谓,但是愈想要求,愈觉得自己达不到。

人都是贪瞋痴的凡夫,都是有所求的,阿弥陀佛那么慈悲、伟大,我们却达不到那样,瞋心自然就起来了。就像年幼的小孩子,他不是不孝顺,可是,如果父母没有满他的愿的话,这个小孩就会有一种不平不满的瞋心。虽然说这是凡夫自然会有的心态,但是我们要晓得这是不当的心理,这样就会产生惭愧心。所以,愈想对人恭敬,会愈发现自己很难有真正恭敬的心;没有要求自己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时还以为自己有在尽孝道,一要求自己的时候,就愈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孝子;愈要求自己不杀生、要圆满十善,愈发现自己达不到,这时候就会如善导大师所讲的:「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就会「念念称名常忏悔」,就会如同宗风俗谛所讲的:「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愈是要求自己、愈理解弥陀的救度,就愈发现自己不是人,头就会愈加的低垂,这样就是对自己谦卑柔和。不然的话,一般人都以为自己不傲慢,是很有恭敬心的。

印光大师有说:「佛法在恭敬中求,一分恭敬,一分利益,十分恭敬,十分利益。」我们也知道这样的道理,但要自我要求的时候,才会晓得自己不是一个具足恭敬心的人,阿弥陀佛在为我们发四十八愿之前,早就看清楚我们是这样的人,所以那样的心态不碍往生,但是如果心里产生邪见,诽谤弥陀、诽谤正法,那就不能往生了。

因为我们是业障的凡夫,自然会有这样的现象。我也和你一样啊,心底偶尔会产生对弥陀的不平不满,这就是凡夫,在座的每一个人应该都有这种心理状态。净宗法师你有没有啊?

净宗法师:有,愈有愈靠倒。愈有愈知道我们就是这样的众生,就好像我们脸上长了疮,父母都知道,那就这样子了,所以,我们才需要念佛啊,才迫切的需要弥陀的救度;如果我们都百分之百的纯净,那我们不需要念佛了。

问:若有愿生之心,但是就像藕益大师所讲的信愿念佛,每天持续地只念一句佛号,不念第二句。可是临终那一天却没有念,这样的人,这样的状况,能不能往生?

慧净法师:当然能往生。但是我们要了解藕益大师的用意,藕益大师是要劝导人信受愿生称名的容易性,而不是说只能念一句,不可以念第二句。若有信受弥陀救度的话,他是不可能只能念一句的,我们看书、听话要了解作者的原意,不然就成为依文解意了。

问:善导大师、藕益大师、印光大师都有讲:念佛要作得生想,得生想要怎么作?是不是现在每天的念佛都要作得生想?

慧净法师:「念劫一如」,一念就是永劫,永劫就是一念;你作得生想的这一念,是存在心中永远不变的,等于是时时刻刻都有作得生想。我们的愿生心是存在阿赖耶识田中的,至诚恳切愿生极乐世界的愿生心存在着,不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还要起个作愿生想的念头,不需要这样。

善导大师、藕益大师、印光大师这样讲,都是「前方便」,在引导我们要有深信、要切愿、要力行,之后,就都归于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必再时时念念去观想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也不必再起心动念「我要往生,我要往生。」

在《净土三经一论大意》有一个比喻:一个上班的人,他下班的时候,他不必起心作意说「我要回家」,他自然就会回到家去。为什么?他去上班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下了班,他要到那里去?当然是会回家,根本不必刻意的自我提醒。

我们是以往生极乐世界作为归宿,不然就永远要在三界六道轮回了。所以,在我们心中就有一种「当我命终时,我就要回极乐世界」的坚定心意。这一种心是存在内心深底,不必刻意去提醒的。

为什么需要有前方便呢?如果要往生极乐世界的心不确定的话,那就要提醒自己去培养,这是对初机者而言的;如果已有这样的愿生心,那就不要再刻意去自我提醒了。

就你而言,你有没有愿生之心?(答:有)那你就不必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了,只要归入专念弥陀佛名就好。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的结论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无论讲信、讲愿、讲行,最后都要归入行。当我们信受弥陀的救度,极乐世界就是为我而设的,就是我的家,是属于我的;当我们信受了弥陀的救度之后,还需要常常起这个念头吗?不用了,此后就是专称这一句弥陀名号。这一种理解、信受一旦有了根,就永远存在那里发酵了。

问:对弥陀的救度有怀疑,平常念佛也不精进,这样的话,算不算平生业成、住不退转?

慧净法师:只要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不杂修杂行,不管他念多念少,精进或懈怠,就都是平生业成。若他觉得自己有时间而没在念佛,会有一种惭愧心,所以,不管任何的境缘,只要能够念佛的时候,他就会尽量去念。

我们众生多属低劣懈怠的根机,不是精进善根锐利的根机,所以就一方面心怀惭愧,一方面借着任何的境缘,培养成念念不舍的念佛习惯。就如刚刚所讲的,可以利用早晨、或利用其他的时候静坐念佛,或者是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经行念佛,行住坐卧都系念在这一句佛号上。

善导大师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专称」的意思就是,今天有时间,就念南无阿弥陀佛,明天有时间,还是专称弥陀佛名,因此专称是一辈子不改变的,如果有改变就是不专,不专就会改变。愿生也是一样,要真的愿生,不是假的愿生。善导大师提出「三心」、「四修」、「五念」,我们如果专称弥陀佛名,就通通具足了。

问:本愿称名的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有没有品位、果位的差异?

慧净法师:本愿称名都是进入报土,既然是报土,就不在品位、高低、阶级当中。涅槃是不生不灭,没有品位、高低、阶级的差别,若有差别,就不是无为涅槃了。就好像出生为天人,不假修为自然五通具足,如果因为业障而堕落成飞禽,它不用学习,自然就有飞的能力,人因为没有那个业力,怎么样也飞不起来,所以,如果往生到弥陀涅槃的境界,不需假借其他的加行,所谓「六识纵横自然悟」、「十地愿行自然彰」,因为极乐世界是涅槃的境界。

问:三辈往生的人,华开见佛之后,如果是在报土的话,会有什么差异?

慧净法师:极乐世界都是报土,当中也有分为胎宫中的九品,如果不落入胎宫,就没有九品的现象;如果是涅槃无为的境界,也肯定没有九品的现象。

净土法门有它浅的一面,也有它深的一面;浅的一面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深、微细的一面,就如你刚刚所讲的就比较微细。祖师大德们: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对这方面的着墨就不多,所以,有一些只能等待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够分晓。也因为是这样,我们必须要专信受我们的这个传承、法脉;若不是我们这个传承的,我们就搁置一边。因为有很多大德也在解释三经,也在解释这个净土法门,在这些大德当中,我们必需要有所选择,我们选择专依善导流、传承善导流。至于其他所解释的,譬如说在隋唐佛法的黄金时代,高僧大德人才辈出,他们也有在解释净土法门的主要经论,我们要依据他们的吗?不依据他们的。我们还是依据善导大师传承、选择善导大师,这个就是传承的重要。

善导大师之后,有解释净土法门的,我们还是不依据他们的;若跟善导大师的解释契合的,我们就引用,不契合的我们就搁置一边。这样才是一个宗派,宗派就是有它的宗旨,有它的特色,有它的传承,有它的道风。

问:我平常跟着念佛机念佛,没有特别的摄心念佛,心中也没有特别的忆念佛,这样算不算平生业成?临终的时候,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慧净法师:只要是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就是平生业成。至于要怎么样摄心念佛,是另外的一个问题。

当好不容易有一个钟头可以来念佛,可是如果在这一个钟头当中因为妄想杂念很多,不能完全专心寂静的在这一句名号上,就会感到一些遗憾,因为很希望能够清清楚楚的、寂静安详的,念念都是在这一句名号上,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可以进一步讲究「摄心念佛」。

有关「摄心念佛」,印光大师有讲述几个步骤:第一是至诚恳切,如果至诚恳切的心还不能使自己摄心念佛的话,就用摄心及谛听的办法──「念从心起,音从口出,声从耳入」,让它成为一贯;如果还没办法摄心,就用「十念记数法」,「十念记数」的念佛就包含前面三个层次了。「十念记数法」可以三三四,或是五五,或者是一句顶一句,记得清清楚楚。如果共修的佛号有音调,当然也可以摄念在佛号的音调上,每一句、每一句心都在音调上,浑然忘掉四周,这也是一个方法。

虽然有这些摄心念佛的方法,但要了解,阿弥陀佛的救度并没有这些条件,第十八愿只有说要专称弥陀佛名。

一个专念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的人,有着恭敬恳切的心,自自然然心就比较收摄,但是,再怎么样的收摄念佛,也只不过没有粗的心识的念佛,识神还是纷飞的,我们要了解我们是这一种根机的凡夫,而阿弥陀佛正是要救度我这样的众生,如果能够这样理解的话,念佛就会有法喜。


重点摘录

【论摄生三愿】

第十八愿、第十九愿称为「当机愿」,第二十愿称为「结缘愿」。

第十八愿是直接乘弥陀的愿力,进入弥陀无为涅槃境界;众生的往生和阿弥陀佛的成佛是同时成就的;第十九愿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回向极乐世界,如果能这样的话,也能够往生。所以第十八愿、第十九愿也称为「当机愿」,是今生往生的愿。

第二十愿是「结缘愿」,愿言:「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因为他求往生的心愿不恳切,系念我名也不专诚,到最后并没有往生,只是种下了因,所以叫「植诸德本」。这个「植」的意思,就是现在种下了种子,要等到未来时机成熟了才会开花结果。

第十九愿所接引的是「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众生,因此,就法来讲是困难的,就对象来讲,不是全部的众生,而是十方众生当中,少部份能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的人,而且往生之后有可能落入花胎当中,为什么?因为他是依靠发菩提心和修诸功德来 回向往生,不是专依靠弥陀,不专依靠势必对弥陀有所不了解,有所不了解就不能产生信,没有信就表示心态有怀疑。因为「疑惑佛智」,所以会落入胎宫。

【论纯粹的净土法门】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没有解释第十九愿,也没有解释第二十愿,他只解释第十八愿,显示「易行」的就是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真正净土法门的教理就是第十八愿。如果不是以第十八愿为内涵而阐释的,那就不是易行,也不是纯粹的净土法门。

【论普贤之德】

「普贤之德」不是指普贤菩萨,是指到十方国土显化救度十方众生的普贤之德。普贤菩萨也是依据阿弥陀佛的第二十二愿而来的,因为是阿弥陀佛在兆载永劫之前(比普贤菩萨早),就发下了行普贤之德的第二十二愿,由此可知普贤菩萨也是依据第二十二愿而来的。

【论罪业与救度】

我们的罪业不可称、不可说、不可思议的广大,但是这一些罪业跟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愿来讲,就如同沧海之一栗,完全不会障碍弥陀无碍光明的救度。

众生的罪业跟弥陀的救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念佛的人,心态上首先要知道:我的业障不会障碍弥陀的救度。否则就是太小看阿弥陀佛了。

「我们再多的罪业,都不能障碍弥陀对我们的救度」,有这样的观念与了解,我们就会感戴恩德而痛哭流涕,心就会谦卑柔软。人既有惭愧、谦卑、柔软的话,三业行为、气质、相貌、命运、人格就会转化。

【论谦卑柔和】

弥陀把我们看成他的独子,为我们发愿,把整个法界的功德布施给我们,把能够成佛的无为涅槃极乐世界布施给我们,本来我们应该是地狱的沉沦者,现在我们领受到、尝到了弥陀无为的布施,自然也会再布施出去。阿弥陀佛原谅我们、包容我们,不跟我们计较,如果真正体会到弥陀的悲心的话,我们就会有少分的同理心能包容、原谅别人,不与人计较;甚而是感恩别人对我们的包容与体谅。

因为了解自己的根机,知道起心动念都是贪瞋痴,希望没有贪欲却做不到,希望不生气却做不到,希望体贴他人却做不到⋯⋯,就会感觉到很惭愧、无地自容,这颗心就会谦卑柔和下来。「柔」就是柔软的,「和」就是温和的,心平气和的。

彼此互相体谅包容,因为我不是圣人,你也不是圣人,我会犯错,你也会犯错,甚至于我所犯的错比你更多。

【论法门之胜】

净土法门能够让我们随缘尽份的行六度而又不执着,不然的话,想行六度却又做不来,将一直无法安心。

【论弥陀救度无条件】

对阿弥陀佛来讲,十方众生一律平等,所以阿弥陀佛不立条件,因为众生的根机不等,难以立下条件;也由于阿弥陀佛的悲心无尽,对十方众生平等地完成往生的功德资粮,完成进入报土就快速成佛的功德资粮,使得虽然在此土有分根机高、根机低的众生,但到极乐世界都平等的证果。

【论愿生心】

愿生之心就会如同种子下地,虽然看不到种子,可是是有种子在里面的,他不需要每念一句佛号都还要再加上:「我要往生、我要往生⋯⋯」,不需要的。他是愿生之心长存心中,而此后只是专念弥陀佛名而已,这就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问:是不是现在每天的念佛都要作得生想?

有作得生想。我们的愿生心是存在阿赖耶识田中的,至诚恳切愿生极乐世界的愿生心存在着,不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还要起个作愿生想的念头,不需要这样。

在《净土三经一论大意》有一个比喻:一个上班的人,他下班的时候,他不必起心作意说「我要回家」,他自然就会回到家去。为什么?他去上班就是为了养家糊口,下了班,他要到那里去?当然是会回家,根本不必刻意的自我提醒。

我们是以往生极乐世界作为归宿,不然就永远要在三界六道轮回了。所以,在我们心中就有一种「当我命终时,我就要回极乐世界」的坚定心意。这一种心是存在内心深底,不必刻意去提醒的。

【论凡事皆有理则】

凡事都有它的理则,你所讲的一念能否往生?不合乎它的理则。

一个真的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不可能只念一念,除非他是临终之机,一念之下就要往生了。

如果有人认为:有阿弥陀佛可以依靠,那就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有念佛就好了,甚至可以为非作歹,这样也是不合乎理则。一个愿生极乐世界的人,不可能会因为有弥陀的依靠,而尽量、故意去为非作歹,不会这样的。

【论生死心切】

生死心很恳切,也就是愿生心很恳切。生死心不切的话,就是不定业。

一个愿生心很恳切的人,并不说现在就非往生不可,是百分之百想往生,但是不一定是现在。因为现在或许还有理想、抱负,或者现在往生会有其他不能圆满的地方,比如因为还年轻,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他也晓得往生很好,可是责任未了,但是因为他愿生心强的缘故,他晓得将来他一定会往生。

【论好乐念佛】

对治的方法,就是去理解这一个法门,晓得念佛的简单、可贵及大利益。因为晓得它的好,就会喜欢好乐,如果不晓得它的好,喜欢好乐的心就产生不起来。如果晓得念佛的好处,不用人家鞭策,就自然会如善导大师讲的:「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

【论法喜的来源】

法喜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自然就会有法喜,另一种是尝到了念佛的甜味,也会有法喜。

要理解弥陀的悲心救度,可以从教理下手。那要如何尝到念佛的甜味呢,要能「熟处转生,生处转熟」。

【论晨起念佛】

我时常勉励莲友,早晨有三静:第一心灵宁静,第二空气清净,第三环境安静。涅槃之乐就是佛的乐,佛就是没有妄想杂念,他处在空的境界当中,空的当中有大乐,空就是寂静。早晨的心是最接近佛性的,因为昨日的种种烦恼,经过一夜的睡眠,已经沉淀下去了,今天的任何事情尚未起心动念,这一段刚睡醒的时间,是处于寂静最接近佛性的阶段。所以,不要一起床就动脑筋思惟今天要做什么?要处理什么?暂时不要去动脑筋,维持那一种寂静的状态去念佛,就会让我们更契入念佛的法喜。

【论理论与实践】

整个佛教都不是在讲理论的,始终都是归于实践,我们往生的正因就是称名,所以称名就「必定往生」。

【寄语年长者】

如果年纪大的人,懂得「众生称念,必得往生」,那也不必再去看其他的,就天天从早到晚、从晚到早,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对于是非苦乐都不去计较,这样的话,往生就会很安稳顺利。那也不是说如果你不这样的话,往生就有困难障碍,不是的,照样往生;只是恐怕与一般人一样会有病痛之类的一些小障碍,但这一些小障碍,障碍不了弥陀的救度。

如果一个人凡事不跟人家计较,凡事不起瞋心、不平不满,老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人家赞美他的时候,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诽谤他的时候,也是「南无阿弥陀佛」,这一种人的往生最顺,往往也会预知时至,正如所谓的「身无病苦, 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襌定」。所以年纪大的人,最好就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不要跟人家计较,亦即「于世无求,与人无诤」。

【寄语年轻者】

至于年轻一辈的话,就尽量的背诵我们净土法门重要的法语,把它背起来,如同在我们的阿赖耶识田中种下了种子,它一定会发芽成长的,这一些法语会在我们的脑海当中发芽发酵,就会生智慧、生信心、生法喜的,将来若要弘法布教,也能够方便自如的来应用。我们有出版随身书,因为二十六开的书籍比较大本,有时候看到那么大本,会让人望而生畏,随身书比较小本,比较扼要精华,目前有:《善导大师语录》《净土宗之特色》《净土宗经论之要文》《印光大师之精要法语》都可以去读、去背诵这一些,这四本掌握我们这个法门教理的核心。

【论业障】

对佛陀所讲的话,我们都还要打问号,对祖师的传承训示我们也都不轻易的相信,只相信自己的自我意识,你看我们的业障有多么深重?

【论只是信】

阿弥陀佛是何等的佛,十方诸佛都自叹不如了,何况是我们要理解阿弥陀佛是怎么样把他的功德放在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里面?所以六字就是万德洪名,就是功德的结晶,这个我们只能信顺,这个法门讲信就是在这里。若要等我们通通理解了再信,就很难讲这个信了。我们不晓得阿弥陀佛是怎么样把他的功德融入在名号当中的,我们就是信。

【论力行而后知不足】

愈想对人恭敬,会愈发现自己很难有真正恭敬的心;没有要求自己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时还以为自己有在尽孝道,一要求自己的时候,就愈感到自己是一个不孝子;愈要求自己不杀生、要圆满十善,愈发现自己达不到。这时候就会如善导大师所讲的:「常怀惭愧,仰谢佛恩」,就会「念念称名常忏悔」,就会如同宗风俗谛所讲的:「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愈是要求自己、愈理解弥陀的救度,就愈发现自己不是人,头就会愈加的低垂,这样就是对自己谦卑柔和。不然的话,一般人都以为自己不傲慢,是很有恭敬心的。

【论善读书】

问:若有愿生之心,但是就像藕益大师所讲的信愿念佛,每天持续地只念一句佛号,不念第二句。可是临终那一天却没有念,这样的人,这样的状况,能不能往生?

慧净法师:当然能往生。但是我们要了解藕益大师的用意,藕益大师是要劝导人信受愿生称名的容易性,而不是说只能念一句,不可以念第二句。若有信受弥陀救度的话,他是不可能只能念一句的,我们看书、听话要了解作者的原意,不然就成为依文解意了。

【论谨守善导大师传承】

我们必须要专信受我们的这个传承、法脉;若不是我们这个传承的,我们就搁置一边。因为有很多大德也在解释三经,也在解释这个净土法门,在这些大德当中,我们必需要有所选择,我们选择专依善导流、传承善导流。至于其他所解释的,譬如说在隋唐佛法的黄金时代,高僧大德人才辈出,他们也有在解释净土法门的主要经论,我们要依据他们的吗?不依据他们的。我们还是依据善导大师传承、选择善导大师,这个就是传承的重要。

善导大师之后,有解释净土法门的,我们还是不依据他们的;若跟善导大师的解释契合的,我们就引用,不契合的我们就搁置一边。这样才是一个宗派,宗派就是有它的宗旨,有它的特色,有它的传承,有它的道风。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