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宗风二──俗谛:
(一)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
(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三)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不背因果,不蓄恨意,不怀虚假,不行谄曲。
(四)六亲眷属,敬爱和睦;崇德兴仁,务修礼让。
和颜爱语,下心含笑;慈念众生,加厚于人。
奉行谦敬,不起骄慢;常怀惭愧,仰谢佛恩。
(五)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希望,给人利益。
凡事真心,凡事爱心,凡事感恩,凡事恭敬。
凡事守大体有分寸,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
(六)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
✦ 对于一个真发心修行的人来讲,应该是不会等待规矩等种种要求才想调整自己的,只是说因为是凡夫,习性难改,因此多少需要有一些规范,「宗风二──俗谛」就是我们的规范。
✦ 就净土宗的「俗谛」来说,一个学佛人,一个念佛人,对于佛所教示的五戒或其他善行功德,以及人伦道德的五伦、五常,尽管知道自己的根机未能全做到,但都应该随份随力去做,否则就称不上是一个学佛的人。譬如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救济贫困,爱护动物⋯⋯这些我们都要去做。甚至不管有受戒、没受戒,都要随缘随份随力去持五戒、行十善,随缘随份随力去行善积德,这是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学佛的人,基本上要尽的本份。只是说,我们虽然尽这个本份,但不是以这种功德作为往生的条件,也不是以这个功德来辅助往生。
✦ 一个自觉是罪恶生死凡夫的人,当他要去做自觉已经是做不到的行持时,心情会是怎么样呢?近代持戒最有名的就是弘一大师,弘一大师了解戒律、深入戒律,同时自我反省也很细腻,所以他说他不是比丘,甚至连五戒也不够格,只是多分的优婆塞而已。他已是这样了,何况我们?既然这样,对于出家人的三业威仪,还有改过行善、修身养性、砥砺德行的,必需要有另外的方法。以我们法门来说,砥砺的方法内容就是我们的「宗风」。
✦ 多年前,我就有编「净土宗教章」,因为足堪称为一个宗派,一定必需要具备有类似「教章」那样的内涵,才能建立一宗一派。「教章」就等同国家的宪法,是最基本的,里面当然要有自己的宗风(包括「真谛」与「俗谛」)
,我们就是以「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来作为我们半月半月诵读的内容,并且把它落实在三业行谊当中。为什么?因为诵的目的不只是嘴巴诵,而必须是记在脑中,涵养在内心,使其成为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生命,所谓「融入骨髓,化为个性、成为生命」。因此,我们必须要利用半月半月来诵读宗风。
除了半月半月在大众面前诵读之外,也希望大家每一天早上起来都能先背诵、思惟一遍。诵有嘴巴的诵以及身体的诵,我们是从嘴巴的诵,然后再要求到身体的诵。所谓身体的诵,就是将这一些内涵落实在三业、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全身心都在诵读,亦即刚才所说的,融入骨髓,化成自己的个性、自己的生命。
✦ 出家人半月半月诵戒有互相举罪的一项内容,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够晓得自己有哪一些过失,好让自己晓得去改进。这里说:「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我们很容易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这样命运一定改不过来。所以有一句话说:「闻过则喜,闻善则拜」,对于他人纠举我们的过失,我们要虚心谦卑的来接受,不要怨恨对方,认为别人在说自己的是非、在毁谤自己,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一般人,不是修行人了。所以我们应有「闻过则喜,闻善则拜」的谦虚涵养,这样命运才能够改变。
很多学佛的人,灾难来了,也是遭受灾难的命运,痛苦来了还是遭受痛苦的命运,为什么没有改?因为他学佛没有在心地上用功夫,没有在自己的内心求改过,甚至凡事都责怪别人、抱怨别人,认为别人害他、别人对他不是,觉得自己的不如意都是别人造成的。这样命运怎么有办法改变呢?
✦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这个很有道理。诸佛通戒的那一段法语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众善奉行之前,要先诸恶莫作,这就是「先须改过」,所以自我改过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对我们这个法门来讲,真正的「行善」是什么呢?就是念佛,以及自信教人信,这个就是行善。「改过」是什么呢?就是以宗风或古圣先贤的法语做为标准来改正。
✦ 宗风的内容就像一面镜子,不面对镜子,就不知道容貌肮脏,也不知要擦拭干净,面对宗风这一面镜子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的习性,发现自己的缺陷,而更加的惭愧;也因为面对法镜,愈感自己缺陷,才更加要面对,使自己知所改进,不能百分之百达到,至少可以做到几分或几十分。所以希望大家,每天都将之思惟一遍,落实在生活中,使其融为我们的骨髓,化成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言语行为就如同宗风这些内容。
✦ 古德言:「一时不在,如同死人」,可以说,没有佛法的精神滋养,就不是一个人了。我们学佛的人,如果没有持续不断地吸取佛法的营养,那就不算是一个学佛的人了。
要如何吸取佛法的营养呢?我们精神的食粮,必需要靠佛陀智慧的真理语言,因此每一天就要背诵佛陀智慧的语言,所以「宗风二──俗谛·处事之道」的内容应该背起来,而且一天的开始,就要思惟一遍,将佛陀的语言、古圣先贤的语言,作为我们的生命,作为我们一天为人处事应对的准则。
✦ 如果真的相应于净土法门,一定会相信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一个真正体会到罪恶生死凡夫的人,一定会谦卑柔软,贡高我慢不起来,也傲慢计较不起来,这样性情就会转变。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即使是真谛也能体会俗谛,体会俗谛就能进入真谛,是相辅相成的。
✦ 对弥陀的恭敬信顺是到达什么地步呢?到达了「南无」的地步,南无就是「归命」,把我们最宝贵的身心性命付托给弥陀、交代给弥陀,完全信顺弥陀救度,统统托付在弥陀的身上。
✦ 我们的生命,不只是这一生一世而已,而是贯串着过去、现在、未来,所以,把我们这个贯串着过去、现在、未来的,生生死死的,分段的、轮回的、无常的生命,完全付托、归托、依靠于阿弥陀佛。
如果我们真的有这一份恭敬信顺,「南无」、「归命」、「归投」、「依靠」的心的话,就会时时刻刻忆佛、念佛。而忆佛、念佛是「因」,往生成佛是「果」,从现在开始,就确定离开了浊恶的、无常的、轮回的生命,确定了已经是极乐世界的无量寿、无量光、无量慈悲、无量智慧的菩萨之一了。
✦ 「恭敬」:「恭」指内心的谦恭、谦卑;「敬」指外相的崇敬。「恭敬」这两个字对我们学佛的人来讲非常重要,所谓「佛法从恭敬中求」,有一分的恭敬就能获得一分的利益,有十分的恭敬就能获得十分的利益。
✦ 「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这三点大家可以多多体会,如果做到这样的话,这个团体基本上是无诤的、和谐的、融洽的,也才能够达到清净。
✦ 一个学佛人要「随顺、柔和」,所以「宗风──俗谛」才说「对自己要谦卑柔和」。人家对我们讲一句话、一个动作,应该要随顺「是、是,对、对」,尽量不要认为你怎么这样对我,而往负面去推测。「谦顺」对修行人来讲是很重要的,尤其是佛门,最重「谦顺」,师长所讲的,当下就要「是、是,对、对,好」,而不要以世俗的观念来衡量,认为自己的看法才对,师长所说的不符合自己的衡量,这样就不是学佛人应有的心态。
✦ 能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救度悲心,就会对阿弥陀佛的救度百分之百的领受,匍匐在阿弥陀佛的脚底下,徜徉在阿弥陀佛的怀抱中,他就会对阿弥陀佛百分之百的恭敬;既然是百分之百的恭敬,自己就会随之也百分之百的谦卑、谦和,就有弥陀的悲心气氛,知道去爱护别人,体谅别人,因为他晓得弥陀是主动、平等没有任何条件的救度众生。尽管自己还有贪瞋痴,烦恼强盛,业习深重,逢缘触境,贪瞋业习当下暴露,但是事后立即的反省检讨能力与心情会很强,立刻会反转过来。
✦ 我们这个法门是讲弥陀的救度,也就是讲弥陀对我们的爱、弥陀对我们的包容。想想看,如果弥陀不爱我们,怎么会救我们呢?如果弥陀不包容我们,我们怎么可能被救度呢?想想看,我们生生世世,乃至此生此世,我们的三业行为过得了阎罗王这一关吗?阎罗王会包容我们吗?阎罗王不肯包容我们的,因果也不肯包容我们的,只有阿弥陀佛包容我们,不跟我们计较,而且还要来救我们。
✦ 我们若体会到弥陀的爱有多深,对别人的爱也会有多深;我们体会弥陀对我们的包容有多大,对别人的包容也会有多大。
✦ 念佛人要有「机」的深信,深信自己始终是罪恶生死凡夫,无有出离之缘。但因为有这句名号,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做我们的增上缘,给我们依靠,所以不因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而苦恼,从此所过的生活,是安稳、喜乐的生活;是惭愧、忏悔的生活;同时也是感恩、谦和的生活。感阿弥陀佛的恩,柔软自己的心肠来体贴他人,这就是我们宗风俗谛所讲的:「对弥陀恭敬信顺,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过这种念佛的生活。
✦ 「对弥陀恭敬信顺」,就是要「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当然这是一种向往,不过,有向往总比没向往好,虽不能至,至少能做到几分。
✦ 一个人如果起情绪、心中不平了,感觉受委屈了,这表示两方面不足:一方面是对「机、法」没有体会,以为自己是一个贤善、没有过失的人,同时也没有体会到弥陀的爱跟包容;另方面是他初学这个法门,所以感受的深度还不够。
✦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愿亦言「唯除逆谤」,《大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可知:弥陀深欲念佛之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如「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
✦ 学佛的人、念佛的人,每个人都应该自勉,坚定地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善尽责任义务,「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而来念南无阿弥陀佛。
✦ 讲仁义、敦伦常、重孝道、尚礼节,也是佛教因果的扎根。佛门始终是保守的,唯有保守才能维持佛法的面貌。在此浊恶之世,犹如人处暗中,佛法是唯一眼目、曜世明灯。末法之世,厚生利用之术一日千里,而修身养性之道如江河日下。
✦ 在家人先宜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吃素念佛,三业端正,而又教理通达,则可为一方之导。
✦ 念佛人应该在敦伦尽分当中引导亲人念佛,跟我们同生极乐世界,这样的话,不但是跟佛永远在一起,家人团结在一起,而且本身也能够成佛,让人家来亲近,也能够广度所有众生。所以,如果是在家众,就安份守己,奉公守法,为世良民,专一念佛,全家成为念佛的佛化家庭,全家求生极乐世界,作为在家学佛的典范,引导一方。
✦ 学净土法门,人人都要自觉自己是一个罪恶生死的凡夫,是一个烦恼炽盛的凡夫,是一个没有解脱之缘的凡夫,就是「自觉愚恶,过于他人。」如果这样的话,就很容易信受弥陀的救度。
不过,「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有几个层次,有法律上的罪恶,道德上的罪恶,还有宗教上的罪恶。「机深信」含盖这三个层次,但最基本的是宗教上的罪恶。为什么呢?因为,有的人觉得他奉公守法是世间良民,他也敦伦尽分、崇尚道德、讲仁义⋯⋯。所以,在法律上他不是罪人,没有罪恶。在人伦道德上,他也不是罪恶之身。可是,在佛教所讲的,人都有贪瞋痴无明,这就是罪恶,也是所有恶的根源;就「机深信」的这三个层次来看,我们是一个奉公守法的人吗?是一个敦伦尽分的人吗?如果真检讨起来,我们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不只是有宗教上的罪恶,甚至是在法律上、人伦道德上,我们也都犯了罪。
✦ 我们学佛的人,尤其是学习净土法门,首先要发现自己是一个不足、不完美的人,自己的过错很多,甚至是一个无能为力的人,乃至发现原来自己是龌龊、肮脏、卑鄙,能够这样,在学佛的道路上,才有进步的可能,才能升华。因为一个有这样存心的人,他会凡事检点自己,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在反躬自省当中,德行的光辉,就会逐渐地亮丽出来。
✦ 一个修行人,时刻希望自己每一天都能改进,每一天都能提升,不站在原地踏步。就像《大学》所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说一个修身养性的人,甚至是一个政治家,他必须是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水准,让今天胜过昨天。所以,一个修行人,凡事都在检讨自己,使得自己能够弃旧从新;旧人已过,从现在开始,是一个新生的人,时刻都能够弃恶行善,都能够很欢欣地走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一件事情做过以后,要尽量在微细的地方去检讨这件事情,还有那些做的不圆满?能够这样的话,就有改进的空间,下一次,就会向更圆满的地方前进。如果不去「自觉愚恶,过于他人。」反而都觉得「他人愚恶,过于自己」,这样的话,自己就无从提升改进了。
✦ 「宗风──俗谛」有谈到,要「不谈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而且要「不较是非」。我们是学佛人,不管在家、出家,这一点都要严格的遵守。不要一听到事情就传来传去,这样都是制造是非。
另外,如果事情是关系到自身时,ㄧ般人往往不是诿过就是掩过,从来不是「分怨共过」,都是讲自己对,讲对方不对,就像基督教《圣经》所讲的:「总看见别人眼中有刺,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梁木。」
所以,修行首重「谨守口德」,一个修行人要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有关人我是非的话,绝口不谈。但是一般人习气都很重,而且往往情绪化,不但没有把人我是非在心中消化,反而是积堵在心中酝酿,逢人遇境就流露出来,甚至相互倾诉,这都不是学佛人应有的态度。
✦ 言语往往是是非的来源,所以宗风里面对语言的提示就比较多一些。比如:「不说、不听、不传、不较」。相应于在佛陀所订的五戒、十善当中,针对口业而订的规范是最多的,所以我们要不说是非,也不要诉苦,因为口业最容易犯罪犯过,也最容易消损自己的福报、增加自己的罪障。
✦ 一切罪过,往往都是因为不守口德,所以我们要学习守口如瓶,凡事检讨自己的过错,不要去责备人家。如果发现别人有错误,也不要去宣扬,不要讲给第二个人听,也不要讲给自己最亲密的人听。因为自己最亲密的人,也有他亲密的知己,话传来传去,罪业就造出去了,而且,说人背后话是最损阴德的。所以,修行学佛最重要的是心存诚恳,存诚恳之心而不随便打妄语,不随便说是非。
✦ 修行要从什么地方开始呢?要从不妄语开始。不妄语就是不随便讲话,不仅不讲骗人的话,也不讲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这个非常重要。
✦ 修行从不妄语开始,对于是非尽量不看、不听、不说、不传,即使闲话也不要讲,要惜话如金,守口如瓶。
✦ 团体当中,如果是执事对有关公务或某些事情的提示叮咛,这不是是非,我们应该谦卑接受,所谓「闻善则喜,闻过则拜」,这样不仅能够增长自己的福德,也能够消除自己的业障。别人指出我们的不对,我们应该谦虚地接受,乃至是背后的诽谤,也要接受。当然有些事情若是应该说清楚的,应该解释明白的,都应清楚平实地表达。可是如果难以说清楚,也无法解释的话,那就要甘心、平顺、安然地来接受。
✦ 我们凡夫每个人都有贪、瞋、痴、慢、疑,但最容易表现出来的就是「瞋」跟「慢」,尤其是我执比较重的话,瞋跟慢就更容易显现出来。
瞋跟慢大都显现在自尊心跟自卑心,因为自尊、自卑是一体的。不是自尊的时候就自卑,自卑过度无形中就会自尊起来,如果没有自尊也没有自卑,就会一种平怀,平常心看待,即使当下有争执,事后就忘掉,不蓄恨意。
✦ 「和颜爱语」出自《无量寿经》,原文是「和颜爱语,先意承问」,这两句经文是在说明阿弥陀佛因地修行,对众生亲切体贴、柔善谦逊的大悲言行。
「下心含笑」出自《地藏经》,原文是「下心含笑,亲手布施」,这两句经文是佛陀开示一位国王布施时所应抱持的心态与作法。
这几句经文对我们学佛人,尤其身为职事干部,是很好的开示,可作为我们为人处事、服务大众的方针。
「先意承问」:设身处地为对方设想,不等对方开口,预先通达其心,了解其意,而主动积极地垂询对方的需要,解其苦恼,满其所愿。
微笑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也是人与人最好的沟通桥梁;时常笑脸迎人,必是最有人缘的人。希望职事干部们为大众服务时,都能主动积极,都能「和颜爱语,下心含笑」。
✦ 「和颜爱语」:温和的容貌,体贴的语言──希望我们多注意:我们的容貌温和不温和?所讲出去的话是伤对方的心,还是让对方觉得欢喜?
「下心含笑」:「下」,就是谦下、卑下。以卑下之心、谦下之心,满含让对方觉得很友善、很容易亲近的笑容。
「慈念众生」:对一切人都能以慈悲心、站在他的立场来考量。
「加厚于人」:以宽厚仁爱之心,成全对方。因为凡夫往往有意无意在言语上伤害人家、在行为上让人家难过,因为都是贪瞋痴的凡夫,都是罪恶生死凡夫,难免如此。所以我们要存谦下的心,希望他人能原谅自己,而不是自己原谅他人。
✦ 学本愿之人,既知自己是罪恶凡夫,则生惭愧忏悔,心存谦卑柔软,而思弃恶行善,如善导大师言「念念称名常忏悔」。又既知弥陀大悲救度,且受恩感恩,则应谢恩报恩,如同善导大师言「学佛大悲心」,而悲愍众生,利乐有情。
✦ 凡事真心,千古异行,都成一点真心,真诚能够感动人,也能够感动动物;真诚极处,感泣鬼神。
✦ 一个心存菩提心、想利益他人的人,所展现出来的就会像宗风所写的:「凡事是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凡事为对方带来「恩慈体贴」,凡事「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不会与对方争执,甚至怀恨生气,不会不平、不满、抱怨、诉苦。
✦ 「凡事感恩」,感恩是很可贵的,有困难的时候,获得贵人的协助,我们就会铭感五内;若是生命交关、危在旦夕的时候,突然被人家救起,我们会怎么样呢?感恩戴德,有钱就以钱来报答对方,没钱就以生命来报答对方,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他再造之恩。
有感恩心的人,对自己会知足无诤,对别人会容人助人。因此感恩心是非常可贵的情操,能够给四周带来温馨,给团体带来和谐,使自己更有幸福感、快乐感。因为曾经受过人家的帮助,必定会帮助别人,为什么?因为他体会到当时被帮助的温馨,当时被帮助的难得可贵。那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自然然他也会想去帮助别人。
同时,因为他是被救者,他就会谦虚、谦卑下来。自己是一个走投无路、生命垂危的人,突然获救了,生命对他来讲是多加的。所以在他谦卑、知足、无诤的时候,他的心就会柔软,同时想回馈他人,帮助他人,因此就会彼此接纳,互相包容。所以有感恩心的人,这个团体必定是温馨的,这个团体必定是和谐的。
✦ 以佛教来说,可以说「和」是最高的境界,佛就是「和」的境界,所谓「涅槃寂静」。所以佛陀规定僧众要「六和敬」,如果没有「和」的话就不能称为僧团,因为会给自己带来苦恼,也会给他人带来苦恼,这样僧团就不能和合不能稳定。因此,人与人相处和合很重要;彼此要各退一步、各让一步,彼此体谅包容,凡事不情绪、不抱怨、不批评、不责备、不判断人、不定人的罪。所谓「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凡事多忍让,大事化小事,小事化无事,与人无争无怨,自然无忧无虑。
✦ 我们对十方诸佛菩萨乃至一切众生都感恩,因为今天能够促成我们生而为人,闻到佛法进入本愿,都是十方诸佛菩萨的慈悲引导,都是这个世间的顺境、逆境来促成我们的──不是顺的增上缘就是逆的增上缘,所以我们凡事就是感恩。
✦ 念佛人为人处世有一个原则,就是两句话、六个字:「守大体、有分寸」。守大体就是:这句话应不应该讲?这件事情是否应该去做?是否应该去和这个人接触?如果是不应该,就不要起这样的心念,说这样的话,做这样的行为;如果是应该去做,到底要做到什么程度?应该要怎么做?分寸要怎么拿捏?这就是守大体、有分寸。无论任何事情都要「守大体、有分寸」,夫妻、父子、兄弟、朋友、莲友⋯⋯彼此之间,都各有各的大体和分寸,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守大体、有分寸。一旦没有守大体,没有分寸,就一定会混乱,将带给彼此苦恼。
✦ 凡夫没有真实心,要如何做到宗风俗谛所讲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呢?
学习我们这个法门,重要的是要有「机法两种深信」的深刻体认,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是卑劣、卑微、渺小、无能无力的,这样他的心就会「谦卑柔和」;同时领受弥陀的救度,就会「恩慈体贴」,因为弥陀就是这样对待众生的。我们体会弥陀的大悲心,知恩报德,就会流露出「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的心情。这是自然会有的向往之心,有向往之心,自然就会一点一滴往这方面前进。
宗风俗谛的内容,都是从「机法两种深信」开展出来的,虽然没办法全部做到,但就像面对大海,大象能吸的水就较多,相较于大象,马所吸的水就较少,鹿所吸的又更少,而如果是一只蚊子,所吸的水就少之又少了。总之,随每个人的根机随分尽力去做就对了。
✦ 「学佛大悲心──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这一句话的境界是很高的,对我们来讲,是学多少做多少。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对弥陀的悲心、弥陀的爱体会多少,对人的表现就会有多少;对人的表现有多少,就证明了体会弥陀的爱有多少。当体会到弥陀的爱,就会肯吃亏不计较,也会有奉献的精神,自己力之所及、做得到的,就能够牺牲奉献。
✦ 我们学佛就是「学佛大悲心」,以大悲心来看待一切众生,相互的接纳、包容、体谅、理解,所谓「善解对方」。如果能够彼此「善解」,而且凡事都往正面去看待,不往负面去思惟;或者难免有负面的思惟,可是不要把他流之于口,诉说给别人,这样至少也不会有纷诤。
✦ 学净土法门,如同宗祖善导大师所开示的──「学佛大悲心」;我们是在学弥陀的大悲──「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所以,希望各地莲友能够存着这种安贫乐道、一切为众的悲心,不留身外之物,一切奉献众生,为众生服务。
✦ 我们感受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大爱心,自然就会包容别人,就像弥陀包容我们。同时不会像以前那样,心非常刚强,凡事都要计较,因为我们体会阿弥陀佛救度我们是不跟我们计较的,我们自然跟众生也不会计较。虽然我们善根福德不够,可是,无形中就会去增长善根福德,而在这当中,并不觉得自己是在累积善根福德,觉得这都是阿弥陀佛的感化,是阿弥陀佛的佛力、佛德在我们的心中发酵、产生作用,使我们自自然然心性转变、气质提升,所做出来的就很像一个学佛者。
✦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一旦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这些句子如果偶尔思惟一下,就能涤荡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对世间、恩怨比较不会那么计较、不平、不满,情绪比较能够平抚。想到人生最后也是空手一双,随业去见阎罗王,就不应该计较,反而要留下一些功德,带一些功德去。当然这是就一般人来讲的。就我们修学净土法门来讲,凡事应该以弥陀之心为心,以弥陀之行为行,就像「宗风──俗谛」所说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 学佛也是学佛的慈悲心,学佛也是回归本来人,真正的本来人,就是无我地奉献众生,这样的话,对他人就会恩慈体贴。恩慈体贴就是希望对所有的人都有无私的爱,给他人带来恩惠、利益,让他人感受到我们对他的慈悲、温暖和照顾。所以,对任何人都要有恩慈体贴的胸襟,所到之处,都能让对方感受到温暖。
✦ 人的内心若有弥陀的生命,自能以佛心为心,以佛行为行;喜行善事,乐恕人过。因为感受到弥陀爱护我们,使我们也会爱护他人;弥陀宽恕我们,使我们也会宽恕他人;更因获得弥陀惠赐庄严的极乐,蒙受弥陀偿还累劫的冤债之故。人虽不能爱护、宽恕他人,亦能获得弥陀的爱护与宽恕;人若一旦感受到弥陀的爱护与宽恕,也必能爱护、宽恕他人;若其不能爱护、宽恕他人,便是尚未体悟弥陀的爱护与宽恕。
✦ 阿弥陀佛无限的慈悲爱心,平等接纳、彻底包容、绝对体谅,毫不计较、毫无条件地救度我们。若能体会阿弥陀佛对我们无限的爱心、彻底的包容,我们瞋恚、刚强的心就会被感化而柔软、而惭愧,对任何人就会付出爱心与包容。
✦ 宗风俗谛中就有「威仪(举止)
──安详稳重」一条,安详稳重其实是包括内心跟外境的,也就是身口与意。一个人如果内心安详稳重,他会是很平和的──内心很平和、很平静、很无诤,也很安稳、很喜乐,一种寂静的喜乐。
出家本来就是为了修行,所以内心应该是向善、向上、向净的。我们既然发心出家,心中就应该清楚明了是为了修行而来,而修行也一定是有自我的要求,而不用等待外面用某种严格的或是某一种制度来规范,甚至奖惩。所以,一个真正发心出家的人,很自然的,他应该会有自我要求,让自己的身口意都是安详的、稳重的、不虚浮、不粗暴的。
有人说我们威仪不足,这对出家众来讲,应该感到很惭愧。既然现出家相就是为了要修行,首先就是内心要平和、平静、安稳、无诤,展现在外的,也是稳重的、稳定的、平和的,这方面希望大家都能自我要求。
✦ 学佛人,不管在家、出家,尽量要安详、稳重,一方面从外面的行住坐卧来要求内心。另方面,可以晨起静坐念佛,或者在佛堂静坐念佛,念到比较相应的时候,也会体会到那一份寂静的心灵。有了这一种体会,就保持这种心境来为人处事。如果能保持这一种心境来为人行事的话,语言就会比较亲切和蔼,同时也比较不会计较、推论他人的动机,这是从内心的寂静显现行仪的安详。
✦ 《易经》有一段话是我们修身很好的法镜:「诿罪掠功,小人之事;掩罪夸功,众人之事;让美归功,君子之事;分怨共过,盛德之事。」发生事情的时候,一般人通常都会诿罪,甚至是掩罪,更不用说坦诚地将自己的过失发露出来。
承认过失、反省改进是一般人应有的态度,更何况是修行人?修行人有了过失,是应在大众之前表露忏悔的,这样罪障才能消除,借由在大众之前忏悔的力量才能使自己以后不再犯。因为业力有根,必须将根挖出来摊在阳光下,如果不从根挖出来晒太阳,只是枝叶晒太阳,日后根还是会再生长。所以一个真正的修行人是重在忏悔、发露自己的业障。
✦ 一个修行人应该是「夸罪掩功」的,为什么?把自己的错误缺失显露出来,让人家知道,可以消业障,也可以警惕自己;如果一直掩盖,那真是业障愈加深重。自己有功劳有成就,要尽量掩盖,不要夸耀出来,这个都是增德消业最好的良方。
总之,虽然念佛确实能够消我们的罪业,但我们也必须至诚反省发露,尽量不要掩盖,不然的话就会像右手扫地、左手洒灰尘一般的不智。
✦ 修行人,发大乘心,修菩萨道,好的、欢喜的、安乐的、成功的总是让给对方,坏的、失败的、沮丧的留给自己。甚至暗中默默地祝福他,把好处让给他,只要对方有一丝快乐安慰,我们也感到快乐安慰。
✦ 柔和忍辱,或者谦顺谦卑,对一个人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个学佛者。《易经》说:「谦受益,满招损。」又说:「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一个谦虚的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天地鬼神都要加福给他。所以,谦虚的人有福了,天地鬼神都会怜惜他,让他趋吉避凶、遇难呈祥。尤其是谦虚的人容易信受弥陀的救度,获得「现当二益」。
✦ 「人亏天补」,吃亏就是占便宜,肯吃亏一分,天就补你十分、甚至百分,这就是「天道亏盈益谦」。所以背到这一段宗风的时候,就肯忍辱不去计较,甚至心中没有负面的情绪,不会觉得心中有不平不满需要去忍。
✦ 不管佛教也好,或是社会一般情形也好,凡事要改变命运都是先从布施开始。对于出家人来讲就是法的布施,而在布施之前,要先具备什么呢?古德言的:「谦虚一节,并不费钱」。我们要法布施,如果对法不了解,对经藏不深入,口才又不好,怎么能够布施呢?但是谦虚,即使有口才、没口才,都可以做得来。所以说「谦虚一节,并不费钱」。
✦ 念佛人同是净土眷属,犹如兄弟,同秉父母(弥陀)
气血所生,可谓「本皆念佛人,本皆同根生」,理宜互相友爱,情同手足。既是净土眷属,也是同门师兄弟,彼此要:相尊重不相轻视,相亲近不相疏远,相体谅不相批评,相帮助不相袖手。
✦ 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社会大众,都应该要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即使一棵树也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做事风格也不一致,但都是同一家人,都是同一个团体,在不同的单位分工合作,所以我们要学习佛陀那样的悲心,互相包容、互相同情。
✦ 学佛之人,服膺真理,求真求实,应该理性抬头,慧眼明朗,切莫感情用事,愚痴迷惘。
学佛之人应厚道而朴实,直心是道场,一是一,二是二,不浮夸,不造假。
✦ 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遇到恶缘逆境,甚至遭人伤害时,不但不瞋恨,反而生大悲,并将功德回向他;即使不能生悲心,至少也不可生恨心,否则便非真正学佛者。
✦ 人的一切思绪行为,都是由心主导推动的,有怎样的心就会有怎样的言语和行为,产生怎么样的命运,变成怎么样的结果。
✦ 一个念佛人的心态,就是要知道,今生今世所遭遇的成败得失、苦乐祸福,所有的点点滴滴,百分之百都是跟我们的过去世有关,是生生世世所造作而来的。就是生生世世以来有造那样的因,所以今生今世才会出生在某个国家,做某人的子女,与某人结为夫妻,生几个儿女,身体健康或病弱,头脑聪明或愚钝,事业成功或失败,际遇是顺或逆⋯⋯所有的点点滴滴都是我们生生世世自己所造作而来的,不是别人导致我们那样的。
所以一个念佛人首先要相信三世因果与善恶报应的道理,要有安分守己、随遇而安、逆来顺受之心,不要对人以牙还牙,这样来念佛才会感到自在喜乐。
若念佛人不了解这种善恶报应、三世因果、自作自受的道理,就会凡事不平不满、嫉妒计较、争吵怨恨,他虽也念佛,依然是苦苦恼恼,乃至于会作出极端的行为,甚至于最后去自杀。这样的话,怎么可以怪罪阿弥陀佛说:我已经念佛了,怎么使我步上自杀之路呢?我是一个念佛人怎么还会这样呢?如此怪罪阿弥陀佛都没有庇佑,这是不对的。
✦ 所谓「依报由正报转」,有怎样的正报就有怎样的依报;有怎样的依报,可见他是怎样的正报。依报就是所处的环境,我们是出生在哪个国家──是十方净土,还是娑婆恶世?是出生在道德人文荟萃的国家,还是出生在野蛮贫穷困苦的国家?是出生在怎样的家庭?出生下来的种种人际、命运,这一些都属于依报。依报不是上帝所创,也不是依天所命,而是自己决定的──由自己的正报所决定的。
简单讲,包括在这个世界上的名位、权势、财富,甚至丈夫、妻子、儿女、兄弟、眷属,这些都是属于自己的依报。可以用一种比喻,也就是花跟蜜蜂,有花的地方就有蜜蜂,花多蜜蜂就多,花少蜜蜂也少,如果没有花也就没有蜜蜂。花比喻是正报,蜜蜂比喻是依报,花不用去求蜜蜂,蜜蜂也不用去求花,只要有花,有花香,蜜蜂自然会来到;即使这一朵花缺了叶子,他依然有蜜蜂;可是如果是假的花,再怎样的美丽漂亮,也不能有蜜蜂飞来。所以有一句话说:
花无心招蝶,蝶无心寻花;
花开时蝶来,蝶来时花开;
我亦不知人,人亦不知我;
不知从帝则。
这就是一种因果,正报之因,自然有依报的果。
所以我们如果觉得自己没有福报,没有人缘,处处不顺,那就要检讨自己,而不要怪罪别人;如果不检讨自己反而怪罪别人的话,这样不仅不是修行人,而且遭遇也会愈来愈惨。反之,如果懂得反省而自我改进,未来就会愈有福报,会愈平顺。为什么?因为能够不怪罪别人而反求自己,正报就升华了;正报升华了,依报也就能够改善而跟着提升。
✦ 有什么「因」必然会有什么「果」,因果之间必需假借「缘」,若是有「立命之学」的观念,尽量能够「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话,这一个缘都是好的缘,使好的因会得好的果;而坏的因因为没有坏的缘,所以不会得到坏的果。
一般修行无非是观照、观心,一切由心造,一切都是阿赖耶识──过去世的心识展现出来的,所以说观心。我曾向大家介绍一首偈子,就是:
愿我恒常观自心,正当烦恼初萌生,
危害自己他人时,立即强行令断除。
对我们念佛法门来讲,是时时刻刻、心心念念都在这一句佛号上。当然难免会打妄想,打妄想的时候就观照,然后又回归到念佛。
✦ 有句话说「病由于情」,身体上有什么病往往是由心情产生的,过去世固然有那个业,可是如果现在都是心平气和、谦卑柔软,凡事理性不情绪、慈悲不瞋恚,心中没有不平、不满、抱怨、积怨,能这样的话就会比较没有病。
譬如说在座大多是女众,女众往往容易得到乳癌或者是子宫颈癌,如果大家能心平气和、凡事不计较、内心没有不平不满、不忧虑、不积怨、不常生气,这样就比较不会有这一类的病。一个人如果心中有郁气积在心中,就会导致所谓的「气逆」,而容易有疾病的产生。
另外,如果平常习惯熬夜,都是三更半夜才睡觉,也容易罹患疑难杂症,所以要维持身体健康、避免病痛,饮食、生活习惯上,尤其心情上都要调整。再者,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非常的孝顺、不忤逆父母,体贴父母的心意,常使父母欢喜,能这样的话,这个人福报会很大;如果对父母忤逆不孝,常常跟父母冲突对立,那这个人的命运就会不太好,身上难免就会有疑难杂症。
✦ 凡事要往正面思惟,因为有什么心念就会带来什么事情,我们起心动念,乃至言语行为,最后都会回归到自己的身上来。
宇宙是圆的,我们的心是遍通整个天地宇宙的,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就会跟宇宙中相应的境界感通了。起好的念头,就会跟宇宙中好的境界感通;起不好的念头,跟宇宙中不好的境界感通。起好的念头,有一天好的事情就会来到我们身边;起不好的念头,有一天不好的事情也会来到我们的身上。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存着正面的思惟,存着爱心,存着利益他人的心,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对他人恩慈体贴,对自己谦卑柔和,凡事让美归功,分怨共过。
✦ 我们生生世世以来,都有无量无边的业障,佛陀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又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因此,这一生当中所遇到的,不管是顺境或逆境都要感恩。可能有人会想,他对我不好,对我有所亏欠,怎么有办法感恩?其实要感恩。因为对方让我们有机会可以还债,让我们消业障、增福德。同时,这样的境缘,正是让我们修忍辱的好机会,是修行上的一种庄严。因此,佛陀说,「人家对我们无理的对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
✦ 知道凡事都是因缘业力所推动,学佛的人就应该互相接纳对方、包容对方、体谅对方,晓得就是因为愚痴,他、还有我们,才会生生世世都还在六道里面轮回,如果不是因为愚痴,我们都早就解脱了,怎么还会在这里呢?
✦ 一切众生生生世世以来,都互相做过父母,做过子女,甚至做过夫妻、六亲眷属,不要把对方认为只是其他动物,跟我们没有关系。要把他当作是我们的亲人,我们的父母、兄弟、子女、六亲眷属,我们学佛就要有这样的体会,而且要抱着这样的佛心来看待对方。学佛的人如果有这种观念,就是真正的学佛。这样人跟人相处,就不会有不平、不满、比较、计较、嫉妒、瞋恨。
✦ 做为一个学佛者,会羡慕西方极乐世界的清净安乐,厌离娑婆世界的肮脏污秽,所以当我们生起肮脏污秽念头,不能沾沾自喜,应该心怀惭愧──我是个学佛的人怎么也起这种念头呢?虽然起惭愧心,但是不要怀疑弥陀的救度。所以善导大师才说:「念念称名常忏悔」。我们这种众生,居然能受阿弥陀佛没有条件、毫无计较的救度,所以一方面感恩欢喜,一方面也感觉惭愧。因为惭愧,自然我们就有柔软的心、包容的心。
✦ 身为修行人,一定是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默默地拿来要求自己,检视自己有没有做到?所以他是把眼光调过来反观自己,而不是把戒律道德讲出来规范别人。
✦ 关于孝顺,我们念佛人的心应该怎么样呢?是感念佛恩、随顺佛心来行孝道,自自然然的,不以为自己是在行孝道,也不以为行孝是为了能够生天,都不是!所谓「体如而行,即是不行」,体会佛心、随顺佛心去做,这个敦伦尽分的人品是行而不行,不觉得自己在做这些功用。
✦ 我们都应学习体会阿弥陀佛的大悲心,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因此,对任何艰难的事情,都要尽量承当,尤其对于来自任何人的任何批评,都要虚心检讨、欢喜接受,这对我们的能力、修为都是一种增上缘,要视之为善知识。古人说:「闻过则喜,闻善则拜」,亦即对我们善意的劝告要欢喜接受,向指示我们善法的人感谢而拜,因为他们成就了我们的德行,何况古德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佛门以无事为兴隆」。
✦ 我们是修行人,修行人要借境练心。听到别人赞叹恭维,也不欢喜;受到别人非礼污辱,也不恼恨。对我们非礼的人,其实是我们的善知识,是来成就我们的忍辱,消除我们的业障,增长我们的福德的。境界不能过,就是被境界打倒了,人就不会进步。如果没有境界来历练,我们就永远只能在原地踏步,所以要感谢对方。
✦ 我们既然学佛了,就要想想自己的言行举止像个学佛的样子吗?当我们要发脾气或要计较的时候,就想想:「我是佛教徒,我是学佛想成佛的人,我这样说、这样做可以吗?」这么一想的话,言行举止就会不一样。
✦ 我们生生世世流转在六道当中,可以说什么恶业都曾做过,这些恶业的种子,长期以来都潜藏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只是尚没遇到起现行的境缘而已。当情境不同时,或者投个胎、转个世,任何事情我们都有可能做出来的。所以,我们要有自己也是恶人的自觉,有这种自觉之后,就会彼此接纳、彼此包容、彼此同情、彼此安慰、彼此谦卑柔和,不会有高慢的心来鄙视对方。
✦ 生死路险,轮回可怕,六道未出,难免堕落。我们生生世世以来,什么恶事没有做过,所以说我们同是一丘之貉,应该互相同情,互相包容,互相劝勉。
✦ 我们常听人说:「老菩萨,你很慈悲」!但其实这只是赞叹的语言罢了,只有佛才有真正的慈悲,我们哪有什么慈悲呢?然而,只要能体会到弥陀的救度,人的心性就会升华,虽然还没有真正的慈悲,可是心是柔软的;只要心柔软,不刚强,就富有同情心;富有同情心,就会为对方设想,为对方付出,那就多少会展露慈悲的爱心了。
✦ 做为一个佛教徒,因为知恩、受恩,所以要感恩、报恩,行种种的善事功德;然而,这是我们应尽的本份,不是以这个来回向往生,或以之「庄严佛净土」。我们要了解阿弥陀佛为我们完成的极乐世界已经非常的圆满、周到,没有缺少什么。
✦ 我们这个法门非常注重感恩,而且深入这个法门也自然会感恩──是顺境我们感恩,是逆境我们也感恩。我们感恩师长、同修,也感恩家人跟环境,因为如果没有他们,如同机器缺少了一个零件,就不能运转。不管是支持或反对,是顺境或逆境,这都是引导我们归入弥陀本愿的方便,因此不管顺、逆、苦、乐,我们都要怀着感恩的心。
✦ 人之内心若有弥陀的生命,自能以佛心为心,以佛行为行;喜行善事,乐恕人过。因为感受到弥陀爱护我们,使我们也会爱护他人;弥陀宽恕我们,使我们也会宽恕他人;更因获得弥陀惠赐庄严的极乐,蒙受弥陀偿还累劫的冤债之故。
人虽不能爱护、宽恕他人,亦能获得弥陀的爱护与宽恕;人若一旦感受到弥陀的爱护与宽恕,也必能爱护、宽恕他人;若其不能爱护、宽恕他人,便是尚未体悟弥陀的爱护与宽恕。
「触光柔软」乃是法尔自然之理,故一生造恶之机,信受弥陀救度,蒙光摄护,便能「转恶成善」,这是自然之事。(克实而论,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何罪不造,何怨不结?负人之债,不可称量;所以不是自己宽恕他人,乃是请求他人宽恕自己。)
✦ 谁敢说他一生都没有造恶?或许有人会说「我虽然有造恶,但是我更有行善」,其实,如果加加减减,我们都是善少恶多,因为我们都在五浊恶世,根本上我们都有见浊、烦恼浊。从思想上的混浊,以及根深蒂固贪瞋痴的烦恼所展现出来的心念、行为,当然就是恶多善少。愈是检讨自己,就会愈加惭愧,从而心地柔软,不会贡高我慢,不敢认为自己很会修行、很会积德,反而会头低下来,而惭愧地说:「唉!像我这种恶人,除了本愿念佛之外,有哪个法门可以救度我、使我将来能够脱离阎罗王的审判、能够远离地狱之火呢?」
✦ 三人行必有我师,别人的起心动念,贪瞋痴慢,都是自己的影子、自己的分身。人不易发觉自己的真貌,故应体谅包容,更应感恩对方的示现,使自己知所改进。
✦ 天地万物,与我一体,冤亲平等,自他无别。学习把一切人看成是自己的父母、儿女,彼此接纳,互相尊重、包容、疼爱、怜惜,不相比较、计较、不平、不满,不相憎嫉、违戾、愤恨、敌对。
✦ 如果一个团体里面有不和谐,人人都应该反省自己,是因为自己有不和谐的心,才有不和谐的团体;再者,如果我们的心和谐,这个团体就会和谐。所以,孟子有一句话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讲话做事、表达出去的,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就要检讨自己,不能只怪是别人的错误,或是别人不配合我,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能改进自己了。
✦ 学佛者要有一个很基本的观念,就是「随缘消旧业」,那要怎样随缘消旧业呢?就是凡事尽量无诤,因为这是自己的业障,应该逆来顺受,而不以牙还牙,所以不与人诤。但是,若只是外表不与人诤,却积压在心中的话,那也不好,会造成精神病,所以最好内心不生气,也不将怨气存在心中。
✦ 宇宙万物其实是一体的,所谓一体,就是没有物我的相对;万物的灵性跟我们没有差别,其本性也是佛性,跟我们佛性的本性一体,没有两样,只因为业报使它必须投胎为野兽,我们人类的福报用尽时,也会再去投胎做野兽。
论我们今生的业,是生生世世所带来的,一旦失去人身,就会堕入三恶道,不是地狱,就是饿鬼或畜生。所以善导大师开示说:「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我们都有这个业在,所以要互相体贴、照顾,彼此包容,就是借缘来消除这个业,「所谓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
✦ 我们不但要「随缘消旧业」,也要「更莫造新殃」,也就是,除了一方面消业障之外,另一方面自己也不要再去做违背五戒,或者违犯十善的事情,这样的话,就是在「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了。当然我们都是凡夫,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那要怎么办呢?就是要有忏悔之心,而多念佛。毕竟我们都是凡夫,既然自己是常常知道应该做到而做不到,他人岂不是也是一样,所以彼此就要互相体谅,互相包容。
✦ 古德说:「静中功夫十分,动中功夫才一分;动中功夫十分,梦中功夫才一分。」如果梦中作得了主,临终的时候也就能作得了主。对于宗风的内容,大家自己私底下诵念的时候可能都已滚瓜烂熟,但那是在静中,一旦到了动中,往往只剩下几成的实力而已,那是自然的。若有心深化进境,就必须多闻熏习,尤其修行,更是如此。
✦ 有体会佛心而念佛的人,他的个性会转变,他的性情会转变,他的脾气会转变,他的相貌会转变,他的命运会转变;如果他念佛了,他的个性没有转变,他的脾气没有转变,他的相貌没有转变,他的命运没有转变,就表示他没有体会到弥陀的悲心,也可以说他没有真正的信佛念佛。
✦ 我们学佛,所接触的都是大圣佛陀的金言玉语,若能将这些思惟在心中,从这些佛言祖语来自我薰染,转化习气,调柔个性,这样,气质、相貌、举止、言语、命运都会转变。甚而将这些金言玉语作为自己的生命,落实在生活,时刻警惕在当下。
✦ 熟记经文、法语,将之深印在脑海中,就会在我们的八识田中萌芽,进而开花结果;亦即在心田中发酵,使我们消业障、开智慧,启发我们的道心、坚定我们的信仰。所以,应时勤背诵经文以及古圣先贤的嘉言格语,以之净化心性,这是非常重要的。
✦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一本书若读一百遍,书的道理自然就会在我们脑中发出光明,至于百遍也不是说一定要读一百遍,而是多读,多读自然就会了解。以前读私塾的时候,老师很少解释,都是要学生把文章背起来;虽然当时不了解文意,但随着年岁的增长以及生活的历练,以前所背的经文的道理,不知不觉就自然通达了。
✦ 阿赖耶识就像一片田地,起心动念就像在田地当中落了种子,种子一旦落下田地,时间一到就会发芽,乃至开花结果。宿世以来,我们阿赖耶识所含藏的,不是贪瞋痴就是妄想杂念,如果把佛言祖语背诵在里面,汰旧换新,这样佛言祖语就会成为我们的生命,思惟、言语、举止就会充满佛言祖语所讲的那种内涵与气质。
✦ 法要入心,随个人根机不同,但总在于多闻薰习,自自然然就能逐步的深入我们的阿赖耶识,所以佛教很强调「多闻薰习」。儒家也说:「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人家一次会的,我们就一百次,人家十次就会的,我们就一千次。一次再一次,多次的、不断的、长久的去薰习,终有一天就会彻入、通达。
✦ 我们所受的教育,所看的经论,所听来的法,其实都还是在浅层的第六意识范围,所谓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我们读经,思索经文涵意,甚至寻章摘句,思考如何上台演讲,这一些都是知识的范围,只能改变学问的结构,也少许会改变精神相貌,但是还无力改变我们深层的性格与业力果报。
✦ 修行不只是学问的事情,也就是说,学佛不只是佛理的事情,不只是佛教哲学的事情,而是要观心,深入自己的第七识,改变自己第八识的业障、果报。
✦ 将文句背下来,并且涵咏其义,仍只是第六意识的范畴,如果能进而思维它,并借环境来历练,就能够化为我们的个性,成为我们的生命,也就能够进入第七意识,改变第八识。
✦ 我们都是带着累生累劫的业习,经由因缘和合而投生在此时此地,这一些业习在哪里?以佛法的名相来说就是「藏识」,也就是第八识。
「藏识」里面的东西是静态的,可是它有随着境缘而发动的功能,那个功能就是第七识。我们今生今世所受的教育是属于第六意识的范围,对于第七识的我执,第八识的业力,并没有影响到。要影响、改变它,那是修行的范围,不只是求知而已。因此,我们要时刻反观自省、观心自照,所谓随文入观、借境练心,不然就有可能学问愈深反而业障愈重。
若期望将已知学问转化成为内在生命,改变我们的深层个性,进而改变自己的业力,就必须要时常反观自省,不断地观心自照。
✦ 习气就是第七识末那识,第七识都是执着阿赖耶识里面坏的种子比较多,然后就命令第六识,之后驱使前五识去造作。我们学佛必须假借第六识的功能,因为第六识有分辨、记忆、判断的功能,我们用第六识的功能来听经、闻法,来学习古圣先贤的道理,将这些法语涵养在心中,它点点滴滴也都会进入阿赖耶识。进入阿赖耶识之后会怎么样呢?就像「良币驱逐劣币」,好的种子(良币)
如果多了,坏的种子(劣币)
比较不起现行,所谓「种子起现行,现行又薰种子」。甚至,我们可以假借第六识所学的道理,时刻观照,使自己的起心动念、言语行为都是美好的、善良的,慢慢那一些坏的种子因为很少使用,最后就会自然枯竭了。
✦ 习性的转变,也要看他的原本惯性的强弱,原本惯性若强,转变就比较慢,惯性若弱的话,转变就很快,有的人天生就很温和无诤的,有的人即使劝导他了也还是很刚强,所以要改变习性,第一,可从思惟「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下手;第二,一个人如果念佛体会到清净心的话,那他的行事为人都以那个清净心来展现,遇到顺境、逆境都保持那个清净心。
再者,可以从阅读修身养性的文章去自省,譬如孟子所讲的,人心有「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仁、义、礼、智」去体会,也能够培养。孟子又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差别在哪里?在于「存心」;君子跟小人的不同在哪里?也在于存心。君子的存心是什么?是「以仁存心、以敬存心」。像「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之语,还有《论语》中很多句子都很好,时常温习那些圣人的语言,不知不觉都会转化自己的习性。
✦ 《了凡四训》共有四篇:第一篇「立命之学」,第二篇「改过之法」,第三篇「积善之方」,第四篇「谦德之效」。每一篇都非常的好,非常的精要,有心于修身养性、改过向善、向上、向净的人,都应该重视它。
✦ 任何团体的领导者,固然要有其领导能力,但重要的还是「以诚感人、以德服众」。「以诚感人」即是不管对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以诚存心」,言语、举止,都要出自真诚无妄的心;所谓「诚于中,形于外」。「以德服众」即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考量,给对方真实的利益。如果不是真诚的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的「真俗二谛、现当二益」作为考量,则容易引起民怨,不得人心。
✦ 我们是念佛的团体,完全属于净土法门,净土法门是庶民佛教,所以一切的作为要平民化、服务化。亦即虽然是组长或干部,都是为了服务大众而设,因此要有义工、志工的牺牲精神。而且我们是以弥陀为中心的净土法门,更要如宗祖善导大师所说的要「学佛大悲心」,而阿弥陀佛大悲心的表现,即是《无量寿经》所说的「如纯孝之子,爱敬父母」。阿弥陀佛为了将「不请之法」的「真实之利」,亦即成佛功德,无条件的、白白的惠赐给我们,而把我们愚恶的生死凡夫,视为自己父母,而弥陀视自己为纯孝之子,来爱敬我们愚恶凡夫。
一般人对外人是「无爱无敬」,即使有敬也未必有爱,而对家人则有爱未必有敬;但阿弥陀佛对我们是既爱又敬,而且纯笃专一,不二不变。希望我们也以这种精神来对待同修大众,尤其我们都是信佛学佛者,深信一切众生都是过去父母,都是未来诸佛,更且念佛必定往生成佛。
✦ 我们虽是佛教团体,但不以拥有教团、研究佛学为目的。学佛人不论所学是圣道门或是净土门,其目的都在于「上求菩提,下化众生;而上求菩提的目的,是为了有能力度化众生」。因为一切众生,都沈溺在苦恼的大海中,可谓众苦充满、苦海无边;有的人茫然无知,有的人恐惧不安,因此都需要法音的唤醒,都需要弥陀的安慰。
✦ 我们的教团是以弥陀为中心的净土教团,因此,教团的职事干部都要深刻领悟弥陀的大悲,秉持弥陀的大悲精神,设身处地存念众生的苦恼,以众生为念。经典上说:「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诸佛菩萨,心心念念,都在于苦恼众生,时时处处都要拔除众生的苦恼。
✦ 人生很短,在几十年短暂的人生中,能够遇到佛法,尤其是遇到阿弥陀佛主动积极、平等普救的法门,进而为这法门「自信教人信」,作弥陀的使者,弘弥陀的大愿,是何等稀有难得可贵,正所谓「百千万劫难遭遇」。
因此,大家应庆幸、珍惜这百千万劫难遭遇的佛缘,好好使用短暂的人生,为弥陀普救的法门而奉献,心心念念、时时处处都以众生为念,犹如「菩萨所缘,缘苦众生」。
✦ 学佛人不管是为自己消灾解难、增福延寿,或发心为佛门做事、饶益众生,都要有牺牲奉献的精神,吃亏不较的心量,因此必须培养「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的胸襟。忍苦耐劳、不计毁誉,本来就是行者本色,因为吃苦即是了苦,忍辱能够增福;而身为佛门职事干部,更应如此。佛陀开示说:「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又说「欲求无上佛道,先做众生马牛」。
✦ 服务大众要能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必须体悟「大悲心」与「空性慧」。众生一体,人我无别,为他即是为自,为自必须为他;能如此体悟,则能任劳,也能任怨,无怨无悔,犹如慈母赴儿,亦如不请之友。何况我们受弥陀无条件的惠施,蒙弥陀不计较的包容,同渥弥陀大悲之爱,深感弥陀同体之恩;即使遭无根之谤,或求全之毁,也有力量勇于面对,敢于承当。
✦ 为众生服务,若能以无我心、平等心,则其福德不可思量。希望职事干部们都能深体弥陀大悲佛心,无我不执着,理性不情绪的为人服务,而任劳任怨,无怨无悔。
✦ 为大众做事,即使做得好,做得圆满,都会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都会受赞美,也会遭批评;身处五浊恶世,彼此都是凡夫,难免如此。但只要经过决议,自己也深思熟虑、尽心尽力之后,若受赞美,固可欣慰,即遭批评,也不必气馁;因为已尽心力,而因缘如此。
所以主事者,既尽心力,便应随缘,保持平常心,以恭顺无诤的态度,理性冷静的面对;若因此而负气,甚至有情绪反应,则甚为不智。任劳容易任怨难,若能任劳也任怨,则功德圆满。因此,事无大小,都要理性抬头,切莫情绪用事。
✦ 团体中都会安排各人相应的职位,所谓各安其位、各司其职而分工合作、分层负责,所以大家只要安份守己,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就能够像一部机器一样,每个环节都能运作通畅。不管自己负责哪个层面的工作,都要尽量「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举重若轻,轻松以对」。这样自己轻松,别人也没有压力。
✦ 我们虽是净土法门,以念佛往生净土,在净土证无上佛果为宗旨;然而学佛既为成佛,成佛本为众生,则今生现世也应随缘尽力,为众生做事,甚至为众生做马做牛,只要我们能力所及,便应当仁不让。
✦ 我们这个道场是四众共管,所以教团不只是出家人的家,也是同修的家,因此,在教团当中,不管出家众或是同修,大家就好像一家人一样,应该彼此体谅、包容、爱护、成全。
✦ 我们是一个团体,而这个团体不是一般的社会团体,是佛教的修行团体,每一个人都是为了修行而来的。这是在观念上大家必须先确立的,如果有这种观念的话,所谓「本立而道生」,根本确立,枝末就会自然生长,也就是说,既然我们是一个修行团体,我们是一个修行人,那我们的三业行为──身、口、意,起心动念和言语行为,是不是合乎一个行者的标准?是不是一个行者所应该展现的?如果不是的话,是不是有惭愧心呢?
✦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善」如果不日加修,「德」就停在原地不能进了。还有「阴间三年一考较」,就是说,我们行善积德或念佛,好像当下没有什么感应、没有什么果报、效用,其实不是的,往往要经过三年之后。但也未必如此,这是一种比喻。就好像种植物,有的种下去半年之后就有收成,有的要一年,有的要三年才有收成。
✦ 一位师父或一位师长之所以能够感人,不是靠他的学问,也不是靠辩才,也不是靠手腕,完全是凭他的德行,唯有德行才能真正感动对方,能够使对方一生都念念不忘。所以能感人的不是其他,是德行,而德行当然是从慈悲所流露的。
✦ 人跟人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往往能真正感化人的,不是口才,而是德行。德行有一种看不到的无形磁场,散播出去就能改变对方。一个内在有信心、有法喜的人,他的面貌自然就会容光焕发,举止会流露出他被弥陀慈悲救度的感怀,无形当中就会启发他人对净土法门的信受。
✦ 修行人最好能善自培养宁静的心。方法是早上起来先静坐念佛,平日与人见面,尽量不要说话,话愈少愈好。因为,天下间的滋味,如果没有宁静的心,没办法体会。就像食物的味道,需要细细的咀嚼;而宇宙的真理很微细,我们必须以寂静的心,才能体会,才能够和宇宙的真理相TOUCH。
✦ 念佛的人,心态上首先要知道:我的业障不会障碍弥陀的救度,否则就是太小看阿弥陀佛了。「我们再多的罪业,都不能障碍弥陀对我们的救度」,有这样的观念与了解,我们就会感戴恩德而痛哭流涕,心就会谦卑柔软。人若有惭愧、谦卑、柔软的话,三业行为、气质、相貌、命运、人格就会转化。
✦ 「随作务,随念佛;不与人诤,亦无怒容。」这一句话不只是对出家众,同修们也要把它刻在脑海中,就是把念佛落实在生活当中,所以是「随作务,随念佛」。进而「不与人诤」,尽量凡事都要善解,都要体谅,都要包容,基督教也说:「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忍耐。」又说:「爱是永不止息。」
凡事与人无诤,不但是无诤于口,也没有显露在容貌上,「亦无怒容」,我们就尽量往这个向往的目标前进。
✦ 一个人最大的福报就是「无事」,所谓「一日无事赛神仙」。所以在团体当中,如果还没有机缘领执事,没有什么事可做,其实他是最有福报的人;他只要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念佛,与人无争、于事无求,岂非天天赛神仙?如果住众人人都能这样,则道场安定,住众安宁,彼此相安无事,人人身安道隆;所以古德说「道场以无事为兴隆」。如果无事找事,一定要求一个什么来做,甚至去攀缘,让人家来发现自己,使自己能够突出于人,那就是把福报往外推。如果互相争求、彼此相怨,则道场不安、住众不宁;不安、不宁,就会造成人人苦恼,就会导致人人离开。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只有愚痴的人才会无事找事,与人过不去,而自恼恼人,自害害彼,彼此具害。
✦ 在团体当中,凡事也要能「善解」,善于理解才不会错解、误解,而产生误会。与众相处要合群,要与大众和合。若不能合群,会带给自己苦恼,也会带给别人苦恼,更会带给团体动荡不安。除此之外,要彼此接纳,互相包容,彼此体谅,互相关怀。
✦ 《论语》〈颜渊篇〉有一句话:「仁者其言也讱」,一个君子对他所要讲的话,要忍耐片刻,不可逞一时之快,要有所不忍心,一个人如果有恻隐之心,他会不忍讲人家的是非好坏。从此之后,凡事就肯吃亏、不计较,真正肯吃亏的人,他一定是有福报有智慧的人。
✦ 佛陀说,别人诽谤我们,是对我们最大的恩惠。这种观念确实是颠覆一般人的思维。人家诽谤我们,造成我们身心的苦恼,怎么反而说是恩惠呢?一般人会因为诽谤而造成身心苦恼。可是我们是修行人,修行人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呢?如果确实有这样的事,刚好是消我们的业;如果没有那样的事情,一方面是增加我们的福报,一方面是让我们修安忍、忍辱的机缘,这岂不是很大的恩惠?
✦ 学佛之人,应该质直,不充体面;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在什么岗位说什么话。没有能力或没有兴趣,能培养就好,不能培养就应退步回头,以免自恼自苦。何况佛弟子以学佛为第一:有妨害自己学佛的,再好皆应舍;有助益自己学佛的,再坏也应就。
✦ 我们凡夫,都是妄想杂念,一颗心都是向外攀缘,要他长时间忍耐孤独、安于寂静的在一件事上是不容易的。然而,耐不住孤独、寂静,静下来没事的时候,就开始找事情做,比如看电视、看报纸、看杂志或是找人闲聊,这样就不容易成就道业;反过来说,一个人如果能够忍耐孤独、安于寂寞,在寂寞当中不觉得寂寞,反而觉得有法喜,这样就比较容易成就道业。
✦ 在家居士不必像出家众这样,不过如果是一个修行人的话,就会往这方面来实践,所谓「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修行人是安贫乐道的。例如,有些人吃完饭,就习惯抽一张卫生纸擦嘴巴,当然真的油腻是应该擦,不过最好养成吃时尽量不要沾到嘴巴的习惯,这样就不必在吃完饭后另外浪费一张卫生纸。否则,一天三餐就要用三张卫生纸,一年就要用上千张卫生纸了。
✦ 我们学佛,应该让家人也感到愉悦,对佛法产生好感,使他们因为自己学佛的改变,而肯定佛法。如果能这样,不但不会有阻碍,更为自己与家人带来福报,学佛要这样比较圆满。否则,虽然念佛愿生极乐世界,但肉体还存在的时候,生活就会有苦恼。
✦ 学佛人,尤其是念佛人,不贪生、不怕死,肉体败坏火化之后,骨头可以磨成粉,也不需要放入骨灰坛或晋塔,可以用洒葬的方式和众生结缘。
✦ 修行人要能自觉一切都是自己的错,要培养自己的三业德行,深入教理,这样一出口人家就会相信,甚至于你不出口,人家就会觉得你道气感人。
✦ 《无量寿经》说:信受阿弥陀佛救度的人,应该拥有的心态是什么呢?就是「谦」跟「敬」。自己应谦卑,因为自己作恶呀!无能为力、无地自容呀!卑贱、愚劣、怯弱呀!同时经常恭敬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十方诸佛之中的佛王,他才有能力救度我啊!所以「谦敬闻奉行」的人就会「踊跃大欢喜」,为什么呢?因为本来应该堕落地狱让阎罗王审判刑罚,要斩头、破肚、抽肠的,现在阿弥陀佛居然把我们救度起来,让我们得到不平凡的生命,而且得到无量寿、成佛的生命,使我们也能够广度众生。想想看,怎么会不踊跃大欢喜?
✦ 「谦」就是,决定深信我们现在是个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是常没常流转,未来世也是无有出离之缘,所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都是罪恶的,都是没办法脱离六道轮回的,要有这种谦卑的罪恶观。事实上我们也不必故作谦卑,因为事实上我们本来就是这样的罪恶凡夫。一般世间人所谓的谦卑,是那种不居高位的德行,可是我们不但没有那个高位,也没有那个德行。
「敬」就是,决定深信阿弥陀佛四十八愿已经完成了,所以他能够救度十方众生,我们只要不怀疑阿弥陀佛,无所筹虑,依靠他的愿力,当下必定往生,当下就得到往生的身份了。
✦ 学佛者,不论僧众或居士,都必须怀着谦卑之心,所谓「谦敬闻奉行」。有关阿弥陀佛的功德、感应,我们最好怀着一种恭敬信顺之心,这样往往能够获得福德,也不会造下谤法之罪。
✦ 如果在群体当中,觉得自己没有人缘,好像别人都冷落自己,这样就要检讨自己,不要去指责或批评别人。为什么?这个就是以镜为鉴的理论,眼前镜子所显现的都是自己如实的相貌,不是镜子故意产生的。所以反观自省很重要。
同时,凡事要往正面去想,不要往负面想。不管事情怎样,都要往正面想,这样就会带来正面的效应。如果动不动就往负面想,即使是正面的,也会带来负面的效应。
✦ 修行人永远不会怨天尤人。「唉呀!某某人对我怎么样、某某人对我不公⋯⋯」其实没有不公的事,天底下一切都是公平的,所受的往往都是恰如其分的。依据我们过去世所累积的业因,今日自然应该受这种果报,所以说「闻善则喜,闻过则拜」。
✦ 佛法如镜,对镜见容,闻法知心。背向法镜,以为自己贤善,因而高己慢人;面向法镜,便知其恶无底,深感无地自容。然而我心之恶虽无底,弥陀之力亦无边;信机信法,机法一体,惭愧、欢喜、感恩,「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矣!
不论你我罪恶有多深,弥陀功德便有多大,若如是知,安心开朗,油然而生。卑鄙无耻是我人实相,自己如此,别人何异?所谓「一即一切」。如知既同一丘之貉,便能慈眼相视也。且越知自己之恶机,此心越谦卑柔软,越觉毫无资格计较嫉恨他人。又越知弥陀之法德,体悟弥陀彻底的包容、无限的大爱,便能凡事包容他人、爱护他人。如是信机信法之中,世间美德,亦油然而生矣。
✦ 爱欲烦恼不重就不会出生在这个五浊恶世之中,知道这个道理,我们就应该彼此体谅包容。五浊恶世的众生都是恶人,都是一丘之貉,所以要彼此同情,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我既然如此,别人也是一样;别人会那么做,表示我也会,只是今天我们没有碰到那样的因缘而已,如果和他相同的因缘,他就是我,我就是他,所以要彼此同情、彼此体谅。有一句话:「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智者悲悯有情,凡夫互相谴责。」这一句话很具悲悯,又通情达理。
✦ 净宗行人,不可寻奇觅巧,喜好别异。应该平凡、平常、平实、平淡,一心念佛、安心念佛、息心念佛、老实念佛、守愚念佛,轻松自在念佛、心无挂碍念佛、行住坐卧念佛、时处诸缘念佛、念念不舍念佛,欢喜则欢喜念佛,烦恼则烦恼念佛;总之,唯应「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 处在五浊恶世的人,都是具足贪瞋痴的凡夫。这样的话,怎么能够凡事都真心呢?不可能的。所以《无量寿经》说:「心口各异,言念无实。」我们众生往往都「心口各异」,也就是口中所讲的,并不是心中所想的;所谓「言念无实」,人生处在这个世界、在这个环境当中,总有无可奈何的时候,应该不打妄语,可是往往不得不说一些客套话,如果把真心所想的讲出来,恐怕会破坏气氛、破坏关系,所以,人总有无奈在。
也因为这样,学佛的人反省检讨,对自己有所要求的话,就会有一种惭愧的心、忏悔的心。宗祖善导大师说:「念念称名常忏悔。」我们凡夫处在这个五浊恶世,面对五浊恶人,不能彼此坦诚,所以只好念佛,念念之中,就具足惭愧、忏悔、灭罪的功能。
✦ 我们是学佛人,也是念佛人,因此,生活中一切言语、行为、做事,都要跟法相应。在法方面,我们这个法门叫「净土宗」,属于「易行道」。易行道的定义是:在修行上很简单、很容易、很方便,在证果上很快速、很超越、很圆满。只要持念这一句佛号,念念不舍弥陀佛名,把念佛融入到我们生活当中的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养成习惯,让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这样就能与法相应。教理方面可深可浅,如果年纪大了,或是文化水平不高,那么只要懂得「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然后就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了。
✦ 念佛人,信同、愿同、行同、目标同、目的同,在不同地方,行相同任务;犹如祖师云:「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四海皆兄弟」。
✦ 相尊重不相轻视,相亲近不相疏远;相体谅不相批评,相帮助不相袖手。
✦ 法名是归依三宝、能离三途的凭证,我们的法名第一字是「净」,净土是弥陀的故乡,也是莲友的故乡;净土是弥陀诸佛所居处,也是念佛人「生诸佛家,当坐道场」(《观经》语)
之处。凡是念佛人,都是净土眷属,都是「如来净华众」。有此等意义。故同修宜以法号相称。
✦ 「打招呼是心跟心的桥梁」,碰面时「和颜爱语,先意承问」的打一声「阿弥陀佛」的招呼吧!「阿弥陀佛」是我们的金字招牌,有此招牌,出入蒙福,无不吉祥,无不灿烂,所到之处,皆带来喜乐与平安。
✦ 佛弟子皈依的对象是「三宝」,故三宝皆我之师,非仅皈依某道场或某法师而已。但,若学净宗者,即应亲近净宗道场、师父、同行,余则可敬而不可学,以免徒生干扰,走向杂修杂行之路。
✦ 皈依者即是信佛学佛之人,其行事为人:对佛有信心、有敬心,对人有爱心、恕心,对己有愧心、良心。敦伦尽份,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仁民爱物,不杀生,少吃肉,素食更佳。
✦ 念佛的人不是其他的法门就不要学、不要弘扬,还是要的。比如说,还是要尽量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要了解其他的教理。只是有主有从,最主要的是净土教理要先了解,然后把这一句佛号存在心中,生死先解决,其他随缘随力来做。能这样,那其他的做得到固然好,做不到也不会有遗憾,因为到临终的时候一切大脑中的记忆都会忘光的。
✦ 障碍别人修行的罪业很大,会长时在恶道里面受苦,即使出生为人,恐怕也会没有智慧。所以我们如果遇到想修行的人,应抱着随喜赞叹的心,来成就他们。
✦ 烦恼的众生面对弥陀的救度,如果能够像善导大师所讲「在烦恼的心中生起清净的愿生之心」的话,即使再怎样的烦恼苦恼,但是内心却是安详、平静、平和、祥和的,过着一种平凡、平常、平淡、平实的生活。
平凡:做一个平凡的人,过一般凡人的生活,在家则在家,出家则出家,男则男,女则女;安份守己,安愚念佛。
平常:不寻奇特迥异,不求高深玄妙,不高攀圣境,不以凡滥圣。
平淡:不求绚丽的、多彩多姿的、热闹的、激情的,只是平淡无奇。
平实:相对于不平凡、不平常、不平淡来说,平凡、平常、平淡,反而让人感觉踏实、实在、安稳,宁静、祥和、愉悦。
✦ 第十八愿「唯除逆谤」之文,显明不漏群机之外,亦是诫人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和睦亲邻等纲常伦理、去恶行善之意。《大经》下卷五恶段之文,即是具体说明此意。故第十八愿及整部《大经》圆说真谛与俗谛,无遗无缺也。
✦ 净土法门是难说之法,说得不稳妥,或不能善解的人,会误以为是不用持戒律,或者说不必修行、不必积功累德。所以要站在前线布教的话,第一点自己的三业行为要被肯定;第二点要教理通达;第三点其他法门多少要了解。
✦ 身为佛教徒,对于佛教也应随缘随分去护持,但是,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自苦、不自恼。若做了之后,觉得很辛苦、懊恼,这样就不妥当,就不需要去做;要做就做到让自己感到喜乐,感到有价值,感到有需要,否则若做得苦苦恼恼,会使自己不安乐、不欢喜,而且也会或多或少与他人结怨,这样就不适当了。
✦ 学佛修行必需要能够忍于孤独,甘于寂寞,安于平淡,越是在人家觉得孤独、寂寞、平淡当中,我们反而能够喜欢这样的生活境界,而在这样的当中有法喜、有喜乐、有安稳,这样就容易有成就。
✦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本愿之法更是难中之难,今生有幸遇到,表示我们过去世宿善特别深厚,跟阿弥陀佛的缘特别深厚,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掌握这个法门。对于他人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应该抱持尊重的心情──「合掌令欢喜」,不要互相评论,因为一落入评论就一定会起诤论与是非。
✦ 学佛人,不论在家、出家,都要学慈悲,要以慈悲为宝,不以世间的财物或稀有之物为宝。那慈悲的对象就是众生──眼睛看得到的人类、动物,还有看不到的众生。所以修行人就是以众生为宝,出自内心的想为对方带来利乐──利益、安乐,而不给对方带来苦恼、亏损。如果自己有好处、有成就,都主动的、默默的奉献给对方;对方如果有过失、有亏损、有苦恼,也主动的、默默的去接受、承当。也就是「失败归自己,成功给他人;好事向他,坏事向己」。能这样行持者就是修行人。
✦ 遇到净土法门,一方面就要专一念佛,在往生的道路上,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在世俗的生活上,要尽自己的责任,做好人的本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敦伦尽分,闲邪存诚。
一个念佛人,如果连做人的本分都做不好的话,念佛反而让人家轻视,让不了解的人对阿弥陀佛没有信心;如果做得好的话,等于给阿弥陀佛增光。所以学佛念佛的人,要起模范的作用,这样阿弥陀佛、十方诸佛都欢喜,护法龙天也会拥护赞叹。不然的话,虽然念佛可以往生,但是责任义务都没有去尽到,阿弥陀佛的心中也会为我们遗憾啊!
「大悲传普化」才能够「真成报佛恩」,要能够大悲传普化,也要从端正我们的三业行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