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念佛」是弥陀本愿独一无二、最高无上之行,善导大师谓之「正定之业」,亦即「往生已定」、「平生业成」。
✦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人,自然与弥陀心心相印,机法一体不离,此之谓「亲」。而往生极乐,现在已定,不等将来临终。此理,不论知不知、信不信,乃是自然法尔之事。
✦ 第十八愿这种「乃至十念」的根机,并没有说一定要平生,或者说一定要临终。既然是「乃至」的话,既包含平生的根机,也包含临终的根机,意思是说:你在平生遇到弥陀救度之缘,而发心尽此一生信愿念佛,那个时候就是平生业成。
如果一个人一辈子都没有佛缘,既不学其他法门,也没领受净土法门,甚至不但一辈子没有佛缘,反而造了很多罪业,甚至无恶不作、无作不恶,到临终即将断气了,才遇到善知识给他讲解这个法门;或者是因为一生造恶多端,所以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经燃烧过来了,他才恐惧,这个时候遇到善知识开示阿弥陀佛的救度,他当下信受,便往生了──这就是临终之机。
「业成」有平生、有临终,当然,如果是平生业成的话,它是贯穿到临终的,既是平生业成,当然也就更是临终业成了,因为他的往生,不是临终那一时刻才决定的,是在平生信顺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同时就决定了。所以,不是临终那个时候才决定往生,他的念佛是每句佛号都决定往生,念念都决定往生。
✦ 本愿即是称名,称名即乘佛愿,乘愿即时业成。称名往生,全仗佛力,不是自修之力,没有自力修行须长时累积功德之问题,自然不待将来,现在往生已定,永除临终恐惧。
✦ 学佛念佛的人,如果深信自己未来会往生弥陀净土,他现在心就安,就会欢喜;倘若不确定自己是否能往生,那现在的心就会有所不安。
✦ 我们现下是以一个凡夫的身分,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护当中,虽然肉体还在娑婆世界,但是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虽然此生果报尚没尽,但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了。因此,净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业成」,在我们平生还没有临终之时,我们往生的业因已经圆满成就了;有了这个业因,自自然然就会获得往生成佛这个果,这个叫做「平生业成」。这样的特色是净土宗特有的,如果是靠自力修行,就没有这样的特色。
✦ 我们之所以学佛,尤其学净土法门,就是为了获得「平生业成」──在活着的时候(平生)
,人生的目标已经达成,极乐世界的往生现在已经决定,万劫以来的轮回今生已经划下休止符,我们学佛尤其学净土,就是为了达成这一件大事──往生净土之行,这是很重要的。
✦ 经文说临终佛圣来迎,有人遂以为一生念佛,往生与否都还是不定,临终见佛来迎,往生才算决定,往生之业才算达成,也就是所谓的「临终业成」。这显然是对经文的误解,原因如下:
一、既说临终来迎,可知在此之前往生之业已经成就,如果在此之前往生之业尚未成就,则不可能临终有佛圣来迎。此如世间婚姻,也要事先确定,至时才有迎亲嫁娶;婚约未定,不可能迎娶。
二、如果说是临终业成,临终必须已有往生之业,依经文,往生之业,是在平生「若一日、若七日」的念佛,临终只说佛圣来迎,可知往生之业成就于平生,临终佛菩萨自然来迎,也就是「平生业成,临终来迎」。
然亦有临终业方成就者,此则仅限于临终念佛之人,如《观经》下品,因为平生不曾念佛,直到临终才遇到善知识教以念佛,所以是临终念佛、临终业成。
经文所说为平生尽形寿一向专念的人,临终时不论有没有念佛,阿弥陀佛都来迎接,此即是平生念佛、平生业成,不可说为临终业成。
✦ 往生弥陀净土,不是决定于将来,而是决定于现在──信受弥陀救度永不改变,专称弥陀佛名也永不改变,愿生弥陀净土当然也永不改变。
✦ 念佛人往生极乐世界,不是临终才决定的,是现在就已经往生有份了,是现在就已经在阿弥陀佛的救度摄取之中了。
✦ 本愿法门就是称名,称名必往生,只要抓住了这一个方法,就「平生业成」了。
✦ 阿弥陀佛是要让我们现生就有往生的安稳,就能够没有恐惧的,所以说「一切恐惧,为作大安。」而且第十八愿的成就文也说:「至心回向,愿生彼国」的话,就「即得往生」,而「住不退转」的,这个都在显示不是等临终的时候才肯定往生之业成就,是平生、现在就往生成就了。我们现在信受弥陀救度,从现在开始就专念弥陀佛名,愿生极乐世界,永不改变,这样就已经坐在他的大愿船上了,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摄取不舍,一直到临终,那岂不是现在就已经往生有份了,而且必定性的、肯定性的、决定性的。
✦ 一个人如果愿生极乐,修学净土法门,可是不晓得自己平生业成,不敢肯定自己是平生业成的,表示他还不了解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第十八愿明明就讲:「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如果你愿生净土,专念弥陀佛名,可是还不能够往生,那阿弥陀佛岂不是打妄语?他成佛的这个广长舌相岂不是要收回来?他岂不是不能成佛?佛是不打妄语的,佛语是真实不虚伪、不颠倒的,他既然成佛的话,我们依他第十八愿所讲的,愿生极乐,专称弥陀佛名,必定往生,为什么?很简单,因为他已经成佛。
✦ 善导大师在《般舟赞》说:「凡夫生死,不可贪而不厌;弥陀净土,不可轻而不欣。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隔则六道因亡,轮回之果自灭;因果既亡,则形名顿绝也。」善导大师在这里所谈的就是「欣」和「厌」。也就是说,欣和厌是我们凡夫可以做得到的,能够这样的话,就是「平生业成」。
这一句话不仅说凡夫要有欣厌之心,同时更说明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的,只要这样(有欣厌之心)
就往生决定,不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已是极乐圣众之一了。为什么?「厌则娑婆永隔,欣则净土常居。」能厌离娑婆,娑婆就永远隔离,不再六道轮回了;能真的欣慕极乐,从现在尽未来际我们都常居净土。这一句话铿锵有力,毫不模糊,说明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
✦ 一个被地狱之火烧到的人,在没办法自救的情况下被阿弥陀佛拉上来,他此后的人生会怎样?一定是以念佛为他人生最重要的事。如果这个道理只停留在观念上,没有真正体会,就不可能「念念不舍」的念佛。所以,一个真正「平生业成」的人,他一定会「念念不舍」,一辈子念佛,因为体会到「机法两种深信」的道理。
✦ 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念佛中发觉自己仍有妄想杂念,是正常的、自然的,不用烦恼,因为这不会阻碍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就好像我们走在路上,身边有熙来攘往的人群和车辆,可是没关系,我们还是一步一步走我们的路。
在念佛中,也念佛,也有妄想,念佛妄想、妄想念佛,互相交杂,但是没关系,我们只要把这句佛号一直念下去,不管是杂念或妄想,都无法阻碍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因为一个修持净土法门、愿生极乐、专念名号的人,平时就已经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当中了。
✦ 只要愿生极乐的心是绝对性的、百分之百的,是不妥协、不苟且的,那么,此后就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这样的话,等于已经从地狱除名,而在极乐挂号了。相当于考上最好的大学,已经放榜录取了;虽然还没有入学,可是已经具备那个学校学生的身份了。
所不同的是,我们要到极乐世界不用考试,只要愿生极乐,然后专念弥陀名号,就已经被阿弥陀佛所录取了。因为往生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主动、平等来要求我们,而且,往生极乐世界所必要具备的种种功德及资粮,也是阿弥陀佛为我们所预先完成的。那么,他完成在哪里?在这一句名号。所以只要专念这一句名号,自然就拥有了往生极乐世界的资粮、功德。
✦ 只要信受弥陀本愿救度,专称弥陀万德洪名,愿生弥陀涅槃净土,自自然然都具足无上成佛的功德,所以我们这个法门称「凡夫菩萨格」,虽然现在是具足贪瞋痴的凡夫,妄想杂念多如大地尘土,习气也非常沉重,但已不是生死轮回凡夫,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因为他必定往生,而往生即是涅槃的境界。
正如印光大师所说:「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就是说我们若能生死心很恳切,知道这是娑婆、堪忍、痛苦的世界,是六道轮回、不究竟、有漏有缺陷,是造罪造恶、无明黑暗的世界,决定要离开这个世界,要往生极乐世界,对阿弥陀佛救度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慈悲没有半点怀疑,则虽然身在娑婆,烦恼仍然充满心中,但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已经不是轮回生死凡夫,是往生有分,往生决定,时时在弥陀光明摄取中,生死轮回至此彻底断除远离,他一旦断气,必受阿弥陀佛接引,进入阿弥陀佛涅槃报土。
✦ 不管是圣人还是凡夫,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不管是出家还是在家,不管心清净还是不清净,只要「众生称念」,就「必得往生」,这个「必」是百分之百的。现在我们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那么将来必定往生弥陀净土,既然将来必定往生,岂不是往生之业已经成就了,所以叫作「平生业成」。
✦ 十方众生的往生之业,在阿弥陀佛十劫之前成佛之时,就一体成就在其正觉名号之中。众生发起归命念佛之一念,名号功德成为众生所有,当下往生之业成就。
✦ 一般净土法门都讲临终,认为现在是前方便,现在尽力累积诸善万行,希望临终有福德因缘;或是现在念佛期望达到工夫上的一心不乱,这样临终才能正念现前;或是认为临终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这样才会往生决定。所以现在还不敢、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往生。我们这个法门不一样,我们是「平生业成」,往生之业现在就已经成就了!
✦ 阿弥陀佛要成就我们往生的是在这句弥陀名号,我们只要愿生称名,现在就可以决定是往生的身份了。因为既然临终能往生,岂不是现在就有决定性?既有现在的决定,当然就有临终往生的决定,所以是「平生业成」。
✦ 「平生业成」是说在他接触到这个法门时,他就确定能往生极乐世界了。一个人什么时候遇到这个法门不一定,有的年轻,有的年老,有的在病床上,有的已临终了。如果临终才遇到叫「临终业成」。总之,我们这个法门是可以在还没临终时就确定往生的。印光大师说:「果能生死心切,信得及,不生一念疑惑之心,则虽未出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未生极乐,即是极乐之嘉宾。」这就是指平生业成。
✦ 我们若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愿生极乐世界,就应知道,我们的往生已经决定,现在就已经跟阿弥陀佛一体不离了。为什么?我们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在我们的心中,阿弥陀佛摄取我们,我们就在阿弥陀佛的佛心之中。
✦ 依据第十八愿念佛的人,也就是「平生业成」的人,他对往生是不担忧、不顾虑的,所以除了在佛堂念佛或在家里念佛之余,有需要我们的地方,也应多少拨出时间来自信教人信,自利利人,引导他人共入弥陀愿海。
✦ 「摄取光明,不舍其身」就是《观经》所讲的「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作用是什么?在于摄取十方世界的念佛众生。不管这个念佛人是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在家、出家、智慧、愚痴、有学问、没学问、有修行、没修行,只要他专一念佛,念念不舍,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永远摄取不舍。
也因为有阿弥陀佛摄取不舍的光明,使得念佛人平生业成──还没有临终,但往生的功业已经成就,往生已经决定,因为阿弥陀佛是光明摄取不舍的。如果阿弥陀佛的光明摄取有舍离的时候,我们的往生岂不是就没有确定性?故知:念佛人,阿弥陀佛永远都看着他,照顾着他,时间一到就接引他到极乐世界。
✦ 净土法门是现在获得弥陀的救度了,临终即使病痛、念不出佛来,甚至昏迷,但是永远在弥陀的救度里面,在弥陀的光明摄取当中。一方面是已经被救了,所以临终昏迷不昏迷、念佛不念佛,已经不是紧要的了,已经不看那个了,往生决定了嘛!所以,即使在那种情形之下断气,也立刻往生极乐世界。
✦ 凡是称名念佛的众生,都永恒地处在弥陀摄取的光明里面。所以,现在在他的光明中,一断气就在他的无量光明土。
✦ 信愿念佛的人往生已经决定了,不必等待助念,不必依靠助念。
✦ 我们这个法门也不是依赖人家助念才能往生,因为我们这个法门是「平生业成」,我们专念弥陀,愿生极乐,一生不变,平生就与佛同在,蒙佛护祐,临终就蒙佛现身,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 并不是学净土法门,一天到晚都念这一句弥陀名号,心里就完全没有苦恼,不是这样的。苦恼有分「根本苦恼」和「枝末苦恼」,根本的苦恼就是生死轮回,如果生死轮回虽然解决了,但只要生命还在的话,枝末的苦恼还是有的,比如感情不如意、事业失败、儿女不孝、家庭不美满⋯⋯等等。不过,因为他的根本烦恼已解决,所以他的内心会有一种安心,因为他知道人生只不过是短短几十年,几十年之后这些苦恼就没有了。所以,即使我们现在百分之百愿生极乐,但生命存在的期间就有烦恼,有烦恼就有执着,有执着就有牵挂,但这不会障碍往生。因为烦恼凡夫嘛!有的责任未了,有的凡心比较重,希望多活一天是一天,现在就往生觉得好像太早、太可惜了。可是到了最后的关头,没办法再延长生命了,他就会放下。
✦ 当下信受弥陀救度而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永不改变的那种众生,他的往生是在他当下接受的时候决定下来的,不是等到临终那个时候才决定的。临终即使躺在病床上身心痛苦、念不出佛,也照样往生,而且内心也安稳,不会因为念不出佛就有恐惧、挂碍、不安什么的,不会。否则,表示当初所听闻的是闻不足,信也不足。所以,净土法门要了解阿弥陀佛救度的原理。
不过,有的人原理了解了,但是心仍不安,即便如此,阿弥陀佛也时时刻刻在加被我们、排除我们的障碍、使我们心安。所以,我们只要一向称名,自有弥陀的加被,其他那些挂碍不用去担心。
✦ 念佛人永远都在弥陀光明摄取不舍当中,所以净土法门不但可以融入在生活当中,又是「平生业成」的。不过,如果一个人的心地愈柔和、愈无诤,不管有事无事,都常常念佛的话,会比较能够预知时至,比较没有病苦,顺利安然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