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的本意,在最后一段经文有明确的交待,也就是《观无量寿经》「流通分」所讲的:「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每部经都有它的经眼,《观经》的经眼就是这段文。
这段经文不只是《观经》的核心、《观经》的结晶、《观经》的重点,也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方针、宗旨,是净土法门的眼睛、净土法门的双脚。它跟《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根本愿、愿王,也就是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
是两相呼应,前后一致的。
✦ 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流通的「持无量寿佛名」,以及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都没有谈到信和不信的问题,只是说「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而信也有深浅,疑也有种种,这一些都不管,你只要称名,就必能往生,岂不是信也在里面了?所以,《观无量寿经》的归结就是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
✦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文名为「要弘废立」之文,在《观经四帖疏》第四卷〈散善义〉之末尾,亦即解释《观经》〈流通分〉之文。此是《四帖疏》之结论,此结论显明舍自力定散之「要门」,依专称佛名之「弘愿」。此文虽短,笔力万钧;净宗宗义,如拨云见日,朗然独照,似华落莲成,不带方便。
此文是整部《观经》的核心、骨髓、结晶,是净教的宗旨、方针、目足,是十六观的千里来龙,在此结穴。《观经》一部的千开万阖,在于引导群机进入「一向专称」的一行。此「一向专称」的宣示,即是《大经》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中本愿王──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的解释,亦是〈玄义分〉所言:「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的内容,亦即一切善恶凡夫如何乘托?「一向专称」即是乘托;善导大师以此文显示《观经》一部之目的在于导归定散诸机进入第十八愿。犹如群星拱北斗,万流归大海;若依一向专称之行,必至无为涅槃之土。
✦ 难免有人会怀疑,《观无量寿经》明明有谈九品,而念佛是在下品,怎么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呢?我约略以四点来解释说明:
第一、「摄机意」。《观经》说九品,目的是要用这九品来含盖一切的善恶凡夫,上从大乘极善,下到五逆谤法,都能够乘佛愿力往生;并不是说念佛一定在下品。《观经》九品跟《大经》三辈的意思差不多,只是开合不同。如果念佛一定在下品,为什么《大经》上辈、中辈、下辈都说「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呢?既然三辈都说一向专念,那就说明念佛本身是总摄万机、超越品位、不在品位当中的,三辈九品只是反映众生本来善恶的机类。
第二、「显胜意」。《观经》为什么只在下品说念佛呢?因为下品都是造恶之机,一个造杀盗淫妄,或者是犯五逆十恶的极重罪人,他获救无门、解脱无望,唯有念佛才能救他脱离三恶道,离开六道轮回,所以就将念佛安置在下品。在下品下生开显念佛,是在彰显念佛的功德殊胜广大,不是说念佛就落在下品下生;反而因为在下品下生讲念佛,才显示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三福、九品。背后是有这样的意义,所以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
第三、「抑止意」。念佛本身虽然超越定善散善的品位,但是下品下生这个人是个恶人,恶人念佛虽然同样往生,但却说在下品,这就有抑止造恶的意思,要我们行善来念佛。
第四、「随他意」。佛说法有随他意、随自意、随自他意这三种。也就是说,这部《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随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说的,韦提希夫人本来就认为往生极乐净土,定善功德最为殊胜,所以只请释迦牟尼佛说定善的观法,而对于称名念佛没有放在心上。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状态,认为定善功德最殊胜,散善次之,念佛只不过是口中称念而已,是最劣的。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就顺着韦提希夫人的意思,先讲十三种定观,入定观想,然后释迦牟尼佛自己开说三福的散善,最后在下品下生,一切定善散善都救不了的时候,独独显明念佛的超胜与绝对,来引导一切定善与散善的修行人都归到念佛的法门。
✦ 《观经》正是净土他力往生之经,弥陀本愿救度之法;非为圣者而说,乃是为凡夫所说之经。以佛力故,凡夫之韦提希夫人悟无生,极重之恶人生极乐。这全靠弥陀他力本愿,丝毫不靠凡夫自力自得。
✦ 将「要门」与「弘愿」做比对,就可以了解,《观经》是引导性的──引导其他法门完全进入专称弥陀佛名,专依靠弥陀救度的本愿之力,令所有的修行人归向净土宗。
✦ 《观经》从开始到最后都在讲「要门」,都在讲十三观的定善及三福九品的散善,照理来说最后流通的应该是定善的观无量寿佛像或是散善的行持三福才是,可是释迦牟尼佛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而是流通「持无量寿佛名」的「称名念佛」,也就是所谓的「念佛三昧」。
✦ 远离三途六道的轮回岂是易事?然而极重恶人,无善无行,但念佛名,亦得长揖娑婆,高超极乐。如是之事,迥出凡夫知见。《观经》的目的正是在显彰「弥陀本愿、凡夫为本」;完全依靠弥陀本愿的救度,则不论一切善恶凡夫,都能往生极乐,不再轮回。
✦ 《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十念」,是在显明往生极乐世界的业事成就的意思。也就是说,只要念佛,往生的业因就已经成就,倒也不用去计数目,知道已经念了十句,或认为念十句可以往生,念九句就不能往生,倒也不一定这样。尤其是临命终的人,他哪里晓得念几句呢?临命终的人,他只有一心念佛,尤其是下品下生的人,受地狱之火的苦逼,怎么可能还会有闲暇来数念佛的数目呢?所以说:「经言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
✦ 《观经》的内容大略可以分为三部分:「定善」、「散善」与「念佛」。可是最后〈流通分〉的地方,尤其是到了「付嘱文」,是「舍定散,归念佛」,也就是把定善跟散善搁在一边,而标举出专称弥陀佛名;同时殷切的劝勉净土行人要「专称弥陀佛名」,这个就是所谓的「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所以《观经》有「废立之义」,亦即有「从假入真」的「施、开、废」三义。就像天台宗以「莲花三喻」来解释《法华经》的「本迹二门」与「权实二教」的关系。
「莲花三喻」是莲花开展过程的三种比喻,也就是以「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来比喻《法华经》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观经》也同样有这样的施设开展,也就是说,为了显示这一句往生正因的名号,而来讲定善跟散善;因此定善跟散善可说是一种引导,而不是目的,讲定善、散善之后,进而指出这一句名号的功能,以及念佛的功德,这才是目的,这个就是「为莲故花,花开莲现」。〈流通分〉及付嘱文的地方就是「花落莲成」,把定善跟散善搁一边,凸显出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同时解释唯有这一句名号才是往生的正因。
✦ 《观经》最初说定散二善,到了〈流通分〉,再将二善废舍,只留下念佛一法。这正说明定散二善是少善根,不能往生;而同时殷切的劝导称念佛名,来显示多善根的涵义,所以善导大师就解释「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因此自古以来,古德将《阿弥陀经》视为《观经》〈流通分〉的开展,所以才说《观经》的结尾就是《阿弥陀经》的开头。
✦ 《观经》〈正宗分〉的整个内容都是在讲「定善」和「散善」,定善、散善可以说是第十九愿的内容。但是因为本愿在讲念佛,所以从定善、散善来看念佛,这个叫「望佛本愿」,整句就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以上这段话是解释《观经》的〈流通分〉,在〈流通分〉中释迦牟尼佛主动告诉阿难尊者:「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持无量寿佛名」就是「持名」。善导大师对这一段经文是作这样解释的。
《观经》上、下两卷,从一开头到最后都是在讲定善和散善,也就是十三观和三福九品,为什么最后释迦牟尼佛却付嘱阿难尊者「持名」而不是观佛?善导大师解释:是「望佛本愿」来看的。
释迦牟尼佛望阿弥陀佛,《观经》望《大经》,定善散善望第十八愿的念佛,这叫作「望」。从这里来看那里,才晓得阿弥陀佛的本意、本心、本怀、本愿,是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不是要众生回向定善、散善;而释迦牟尼佛广说这部《观经》的本意,也是「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 《观无量寿经》虽然前面很长的经文都在讲十三定观以及三福九品,可是这也是一种引导性的,目的还是要我们持名念佛。所以,经文最后就讲:「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专一的、不杂的、不退的来「持无量寿佛名」,叫做「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并不是「观无量寿佛相」的观想,所以《观无量寿经》的归宗结顶也是在讲「持名」,跟《无量寿经》的意旨完全一致。
✦ 《观经》是为了先引导其他法门的根机,所以广说「十三种定善」和「三福九品的散善」这些诸行道理,可是到了〈流通分〉就完全舍弃这些,佛就告诉阿难说:「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所以,〈流通分〉是流通「持名」,不是流通「观佛」以及「三福九品」。因此善导大师就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可是「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就是「本愿称名」。
✦ 在《观无量寿经》中,是以定善跟散善来引导归入专念弥陀名号,以阿弥陀佛的本愿来讲的话,就是阿弥陀佛的正觉名号,阿弥陀佛成正觉成就了什么?就是成就了这一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来做为十方众生往生的正因、正行、正定业。
✦ 整部《观经》始终都是为了救度五浊凡夫、常没恶人所说的经典;是显示净土门所被之机以凡夫为本、为正,为如斯凡夫所说的经典;是说明一切凡夫,但信弥陀本愿,但念弥陀名号,皆得往生极乐世界的经典;是释尊观见机教成熟而说的一部末法浊世机教相应的经典;是弥陀本愿之光、凡夫得救之道的经典。
✦ 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面讲定善跟散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这一句弥陀名号功德的超越性。如果开始没有讲定善、散善,就直接讲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功德力用的话,听的人就不晓得它的高低,因为没有经过比较,而一经比较才晓得定善跟散善这两种都不比念佛殊胜。另一方面也是为引导本来修学定善或者散善根机的人,完全归入专称弥陀佛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
✦ 八万四千法门归纳起来不是「定」就是「散」,「定善、散善」就是圣道门所有的行门。所以,《观经》讲三福九品、定善散善,是为了引导修圣道门的人归入净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而说三福九品、定善散善。
为什么九品中「念佛列在下品」呢?真意是:五恶十逆的众生罪恶太重了,唯有念佛的功德才能救五恶十逆的众生,上品上生的功德是没办法救度的,只有佛号才能救度,所以以念佛来显明功德的殊胜。
✦ 十六种观的目的,不是让众生去观极乐的依正庄严,而是要众生了解极乐的依正庄严,产生欣慕愿生之心,之后就一向称念弥陀名号,这就是释迦牟尼佛宣说《观经》的本意。
因为,非常明显地,释迦牟尼佛所强调的、所交待的、所要我们依教奉行的,是「持无量寿佛名」。
✦ 如果从《观无量寿经》的展开顺序,到最后〈流通分〉来讲,有一种「废、立」的意味。「废」就是要舍掉的,「立」就是要奉行的。如果依古代大德用三种方式解释废立过程的话,就是所谓的:「为实施权」、「开权显实」、「废权立实」。
我们之所以念佛、之所以有信心、之所以往生极乐世界,都是靠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阿弥陀佛的救度,就像一朵莲花,使我们开信心的莲花,往生莲花之中而莲花化生。所以,《观经》就赞叹说:「念佛人就是一朵妙莲花。」这朵妙莲花的开展过程,也跟前面三种阶段一样。所以有:「为莲故花」、「花开莲现」、「花落莲成」三个阶段。
✦ 《观经》的流通文:「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花落莲成、废权立实的地方。
「汝好持是语」这个「好」,有一种尊重、恭敬、不轻慢的含意,有一种专心一意、无二、无我、不旁杂、不间断的那种含意。
「持无量寿佛名」,就是这一句话。持名,持名念佛,持无量寿佛名,就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跟第十八愿「乃至十念」是一致的,同时,也是跟《阿弥陀经》所讲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一致的,尽一辈子,都去执持名号。
✦ 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所示现的,所以,善导大师的语言,就像佛说的。是故,自古以来,最被崇奉解释《观无量寿经》的祖师,就是善导大师。因此,《观经四帖疏》被崇奉之尊高,就好像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经典那般,既不可增加,也不可减少。也就是说: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是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标准,任何对《观无量寿经》的解释,都不可以跟善导大师所写的《四帖疏》不一致,甚至相反。善导大师怎样说,就要怎样去理解、怎样去奉行。
那么,善导大师是怎样解释的呢?善导大师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段文很短,意义非常显明,而且是斩钉截铁。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上来」就是前面,前面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十三种定观,以及三福九品,总共十六观,这叫做「定散」。这「定散两门」,是前面所说的,依照这个去修,都有利益,回向也能往生。可是,比这更有利益的,而且是绝对利益,又是阿弥陀佛的本心、本意、本怀的,不在这定散两门,而是在「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善导大师说「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前面虽然说定散两门的十六观,可是如果从阿弥陀佛的本愿、根本愿──念佛往生愿来看,阿弥陀佛的心,是要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望佛本愿」就是「一向专称阿弥陀佛名」。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阿弥陀佛根本的愿。离开了根本,枝、干、花、叶都会枯萎。有根本才能生长,根本是一切发展、成就的来源。
✦ 在《观经》下品下生这短短的经文当中,念佛的「念」,总共出现在五个地方,有六个字,这一些地方都是关键的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第二个地方是「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第三个地方是「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以上这三个「念」是属于意业,也就是指心中思惟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
第四个地方是「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第五个地方是「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在这里,「具足十念」的「念」,和「念念中」的「念」不是属于意业,而是属于口业,是口中称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不是意业思惟忆持的「忆念」。所以前面三个地方的「念」跟后面的三个「念」,字虽然一样,但是涵义大有不同。
✦ 「下品生」是哪一类的众生呢?,是指「纯恶无善」的众生。而「上品」或「中品」的众生则都是「善多恶少」者,譬如中品下生是世间的善,中品中生以上都是以佛法的善来回向的。可是「下品」根机是纯粹恶,不可能、也没有能力靠自己任何修行功德来回向,最后才靠「念佛」来获得弥陀的救度,不但免除地狱之难,而且脱离三界、六道,甚至往生成佛。因为这样,所以「念佛」才在九品的下三品才谈。
虽然在《观经》的经文上,「上品」、「中品」没有谈到念佛,但这并不表示上品、中品就没有念佛。为什么?《无量寿经》下卷的上辈往生、中辈往生、下辈往生都有谈到念佛,《大经》之上辈、中辈、下辈跟《观经》九品之中的上品、中品内容是大同小异的,既然《大经》的上、中、下辈都有谈到念佛,可见《观经》的上品生、中品生也含有念佛的意义,才说「念佛之行广通九品」。
✦ 为什么念佛是在下品生说明,而不是在上品生说明呢?因为下品生是极恶的人,不是中品下生孝养父母、行世仁慈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中品中生一日一夜的持八戒斋、沙弥戒、具足戒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中品上生的尽形寿具足众戒的功德能够救度,更不是上品下生的发菩提心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上品中生的解第一谛的功德能够救度,也不是上品上生读诵妙行的功德能够救度,唯有超越上品生、中品生功德的念佛能够救度极恶的众生,因此才在极恶的地方说明念佛的功德。极恶之人,无他法能救,唯称名念佛一法能救,显示「称名念佛」一法,易行功高,至高无上,最尊第一,无其他任何法能与之相比。
✦ 下品下生的经文并没有说到「信」,也没有说到「愿」,只说到称名之「行」,和心相关的只有「如是至心」的「至心」二个字,接下来说「令声不绝」,显示所谓的至心就是「至诚恳切」的相续称名,没有其他玄妙、高深的涵义。从这点来看,下品下生的经文也在于彰显第十八愿所讲的「信乐」跟「欲生」这个「信」跟「愿」都归于「乃至十念」的「专称弥陀佛名」之行。
✦ 下品下生的众生之所以能够「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进而脱离地狱,甚至往生极乐,凭靠的是什么?经文说「称佛名故」。由于「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因此无所谓信,无所谓愿,显示若信若愿,皆归称名,「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信者信此,愿者愿此。亦即信者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愿者愿往生而「称名以往生」。
由下品下生之涵意,便知第十八愿之信与愿,皆归「乃至十念」之行,亦知信之与愿皆是称名之前方便。因此,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有时略去信、有时略去愿,有时信愿皆略,而唯标专称佛名。
✦ 下品上生让我们知道一声称名决定往生,下品中生让我们知道之所以一声称名决定往生在于名号本身的功德,但如果没有下品下生,或许有人误解,以为就念一声就好了,而有了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就知道是尽形寿一生相续的念佛。简而言之,就如法然上人所说:「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 下品下生临终十念而往生的「十念」,是显明念念都完成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业因,念念都是「十念」之意,而不限定在「十」这个数字上。
✦ 佛以下品下生之机,突显本愿称名,方法至简至易,功德最胜最上;虽行者三业无功,然弥陀法体独显,且功超定散,不借机作,是为本愿称名之念佛。
✦ 下品下生的极重罪人,迫在临终恐惧、慌乱、痛苦、不安之际,只是念佛十声,便乾坤转移,长揖娑婆,高登极乐。以此推论,则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何心、何数,都能念佛,都能往生,都自然具足念佛必有的功德、功能与作用。
✦ 下品下生──人是「恶人」,时间是「临终」,所修行的也只是「十念念佛」而已,这样的人都能够被救,离开六道、往生极乐,那么,就表示没有一个人不能往生。
所以,「下品下生」之旨趣,既显示「信的内容」,也显示「平生业成」,为什么?从现在,我们就已经看出自己是下品下生的根机,不必等到临终要堕落地狱才念佛,是现在就归命弥陀:信受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岂不是现在就已经往生决定?
✦ 为什么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可以略去信愿?有什么经典为据?下品下生的经文就是重要依据。因为第十八愿虽然讲信乐、讲愿生,可是有的人没有文化、没有智慧,他理解不来、信不来,甚至一些小孩子或者像鹦鹉,它也无所谓信、也无所谓愿,可是在它也可以念佛往生。
这就显示:只要我们此后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有弥陀的佛力愿力牵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大经》所言:「彼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只要我们不跟阿弥陀佛「拉锯」──什么叫做跟阿弥陀佛「拉锯」呢?「哎呀!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这个娑婆世界还有我所爱的丈夫跟儿孙」,或者「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因为这个世间上有我的冤家债主,我的丈夫他一生对我不好、凌虐我,他欠我很多,我要看到他凄惨的下场,我才要往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阿弥陀佛就无可奈何,只好还在那里等了。
✦ 下品下生的人一生都遇到恶缘,临终才遇到善缘,遇到念佛法门,而念佛就是大利,就是无上功德,是大善根、大福德;他身心充满恐惧、痛苦,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思惟,来作功德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那个时候他很惊慌,来不及了,只是假借着这个嘴巴,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已经具足了发愿回向的功能。同理,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自自然然就有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功能。
✦ 菩萨是上等根机,虽修种种法门,还不能灭除重罪,唯有专念弥陀,不但能灭重罪,还能超生净土;何况下品下生是钝根临终苦逼,更需专念弥陀佛名。
✦ 五逆之罪,罪中之最,若造必堕阿鼻地狱,受苦无穷。然而临命终时,依善知识之教,回心念佛,诸罪消灭,得生极乐,不但免堕地狱,且横超三界,住不退转,入补处位,如《观经》下品下生所言。此乃为显示称名功能,超绝无比。
✦ 诽谤正法之罪甚重,过于五逆;如此重罪,唯有念阿弥陀佛,方得消灭。但念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若不念佛,轻罪不灭,何况重罪。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乘船,可达彼岸。
✦ 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够往生了,那哪里还会有不能够往生的人呢?因为再恶都没有五逆十恶的恶,再慢我们都还不至于临终,我们现在就开始念佛,而且都超过十声,岂不是我们现在念佛就必定往生,所谓「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所以「下品下生」的经文就是在开启我们:「所有一切众生,只要念佛,不论罪福多少,功夫有无,都能往生」的信心。
✦ 下品下生的根机,论他人是个恶人,不是善人;论他是临终才开始念佛,不像我们现在就开始念佛了;论他所念数目,顶多就是十句,可是我们奉公守法,行善积德,虽有罪业,不至五逆,而且从现在就「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一生所念的佛何止十句呢?千百万亿都有了。那么,像这样的「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够往生了,何况是善人平生多念呢?
✦ 《观经》下品下生的人,他的身、口、意三业都没有作用,可说「三业无功」,因为他不是静静地在听这句名号,或者寂静地在思惟这个道理,或者是一句一句好好的念这个名号,他都没有,他很匆忙的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也不晓得「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这样也往生了。往生就在「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的本身,而不在我们的功行,不在我们很贤能、很会修行,都不是。
这个法门的特殊、可贵、容易与殊胜就在这里,连三业无功的人也能往生,因此我们这个法门就回归到这句名号的本身,所以我们说「绝对他力」──完全任凭弥陀的救度,我们只是念佛而已!即使我们再深入经藏,再有智慧,再怎么样的贤能,也只是老老实实的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好像自己以前所懂的经文,所拥有的知识,在这里都不相干了,都运用不上了,都无用武之地了,其实正是这样。
✦ 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中之极即是逆谤阐提的众生,而由「下品下生」的事证,确知弥陀的救度,是「纵令一生造恶」的根机,且极恶如逆谤阐提的众生亦加以救度,这给与一切善恶凡夫无尽的安慰。因为,如果逆谤阐提都能蒙佛救度,脱离阿鼻地狱,往生极乐净土,则有何人不能往生?所以,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份。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如果不加以甄别、显明,则不知弥陀的大悲救度有没有包含我?我有没有份?
其重要性关系到净土宗建立的根本精神,不可不加以重视,不可不加以明确判定,否则净土宗普度万机、易行安乐的特色不能彰显,我等浊恶凡夫的解脱没有门路,而佛教大慈大悲、拔苦与乐的本质也荡然无存。
✦ 就整部《观无量寿经》来讲,下品下生的经文是非常重要的;就整个净土宗来讲,《观经》下品下生也是净土宗的精华,弥陀第十八愿的终极意义。唯有下品下生的经文才能显示出阿弥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十方众生没有一个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外。因此,有了下品下生就给所有的念佛人、修行人,最后、最大、最高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