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风学习(七)

`──慧净法师2013年6月10日于台北念佛会为僧众开示

前几天,我有请执事印给大家一张「二和、二谦」的勉言,要大家放在各自的桌上当座右铭,时常温习、提醒自己。「二和」──说话和气,态度和譪;「二谦」──心存谦虚,彼此谦让。

二和

佛门最重视「和」,这一个字看起来不起眼,很平常,但它的境界、涵义,却非常的好、非常的高。佛教所讲的最高的境界──涅槃寂静,其实也可以用「和」这个字来诠释。

涅槃有种种角度的诠释,譬如以「灭度」来诠释的话,就是灭除贪瞋痴,脱离六道轮回的生死苦海;也因为没有贪瞋痴火的燃烧,也可以说是「寂静」。佛陀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这个火宅就是六道轮回,根源来自于贪瞋痴。

涅槃也可以说是不生不灭,也就是说,心境都处在一种平和、宁静、稳定的状态,是不增加也不减少、不生起也不消灭、不被八风所动的。所谓「八风」,就是指称、讥、乐、苦、衰、利、誉、毁这四顺四逆八事。若这八风都不能影响行者的心,行者心如同寒潭中的水,很平稳,很平静,不起一丝的水纹;即使水面风再大,也不会起浪:这就是所谓的「和」。

「说话要和气」,这是指口业方面;「态度要和譪」,是指身业方面。口业也好,身业也好,都是根源于内心(意业)

说话和气,表示他的心也是和气的;态度和譪,表示他的心也是理性、冷静、不起情绪、不起烦恼的。这样的人,当然也就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甚至不评断。所以,说话和气,态度和譪,也是着眼在「和」这方面的。

《四书·中庸》的第一段就说: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可见「和」的重要。

即使喜怒哀乐,表现出来的也要中节,也要恰到好处,能这样就已符应中和之道。这不仅显示个人心性与涵养的高超,同时也表示他与身边的人、事、物也都能够和谐相处。

人与人之间要达到和谐是不容易的,但至少要能和睦相处;倘若也不能够和睦,则至少也要能够相安无事。为什么我这么强调「和」呢?其实也不是我个人在强调,在佛陀的时代,佛陀就规范出家众不仅要和合,而且要和敬,即所谓「六和敬」──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如果彼此之间本来就是具有骨肉之亲的一家人,所谓「血浓于水」,父母、儿女、兄弟都会互相疼爱、疼惜。有一句俗话说「打虎抓贼亲兄弟」,意思是说,遇到困难时,别人可能袖手旁观;但是亲兄弟一定会来帮忙,互相照顾,不会纷争。

倘若原本不是一家人的话,譬如成年后结合成夫妻,初结婚时恩恩爱爱、你浓我浓,海誓山盟要白头偕老,永结同心,生死与共;可是不久却离婚了,甚至互相结怨。假设他们是母子或兄妹会这样吗?就不会,因为有血缘的关系。

夫妻都这样了,何况出家众呢?我常在想,出家人离开了恩爱的父母,离开了情重的儿女、兄弟、六亲眷属──离开这样一个小家庭,进入另一个更大的家庭;这个大家庭中的成员,彼此并没有血缘关系,他们来自于各地,由于个性不同,所受的教育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导致观念与处事作风也都不同──这样不同的人却聚集在一起,同在一个屋檐底下,要天天见面,天天相处,非得互动不可,那如果不能和的话,几乎一天日子也过不下去。

既然这样,为什么又要出家呢?一定有他的原因,就是所谓「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当然,我们先不必谈那么高远的宏愿,况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度量;我们只要能够安贫乐道,忧道不忧贫,安分守己,好好扮演一个出家人的角色,不使佛陀蒙羞,不使佛教受损──能这样就已经很阿弥陀佛了!就我自己来讲,即使连这样也做不好,所以时刻都战战兢兢。

二谦

谦,就是心存谦虚。一个人再有什么样的才华,有什么样的能力,有什么样的功劳,都一定要谦虚;而且愈是有学问、有能力,自然就会愈谦虚,所谓「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学问深时意气平」。

古人也说「谦受益,满招损」,「满」就是骄慢、骄满。我们宗风里面对「谦」的提示也比较多,所以大家要以谦虚来涵养自己;为人不要强势,说话不要咄咄逼人;自己也不要有志得意满、意气风发的骄满习气,即使斗志昂扬也应该沉淀、沉稳下来:这就是心存谦虚。

我们内心的烦恼根源,有时候说「三毒」,有时候说「五盖」──贪、瞋、痴、慢、疑盖住了我们的佛性,使我们佛性、智慧都蒙蔽了。慢,就是骄慢,其根源也是来自于瞋,所以就修行来说,慢心的降伏是很重要的。

「彼此谦让」,好的、有成就的,要让给对方;吃亏的、失败的则自己承当。这不只是涵养,也是学佛者大乘心的显现──刚刚讲,大乘的精神就是为别人考虑,能够牺牲自己,将好处让给别人,奉献给别人。所以事上也好,理上也好,都要谦虚、退让。

所谓事上谦让,就是「让美归功」;理上谦让,就是在人我、是非、对错的当下,我们就承认自己错,对方对,也就是让一步。

记得小学课本有两个故事,其中一个是这样的:一只黑狗和一只白狗要过桥;两只狗走到独木桥中间的时候,黑狗不让白狗,白狗也不让黑狗,彼此互不退让,僵持在那里,进而相斗;结果不但都不能过桥,而且双双堕入水中。

另一个故事是黑羊和白羊的故事:黑羊和白羊要过桥,当两只羊走到桥中间的时候,白羊说:「唉呀!我先退。」黑羊也说:「我先退」,彼此互相礼让,结果白羊也过了,黑羊也过了。

这是小学课本里面的故事。虽然都是小小的故事,意在劝导小孩子;但是以小引大,童蒙的教育是可以影响大人的。童蒙的教育若不好,长大后往往难免性格乖张,脾气傲慢,凡事喜好与人争斗,失去了做人应有的义理,所以谦让是很重要的。

借境练心

如果在团体里面,两人彼此计较,甚至不说话、闹情绪了,就表示这两人一定都忘失了谦虚,不知谦让;也可以说讲话就不够和气,态度不够和蔼。

为什么要大家把「二和•二谦」当作座右铭呢?因为道理是闻思而来的,虽然我们脑子里都知道,能够写,也能够讲;但未必已成为我们的东西,未必我们的性格就是那个样子了。有一句话说:「若文如其人,古来诗人皆神仙。」意思是说,虽然能写出那样的文章,但未必就是那样的人,因为文章只是第六意识的范畴而已。所谓第六意识是指我们这一辈子所学、所记忆的,它的功能就是记忆、分辨、判断等等。

可是我们的个性是生生世世累积而来的,有人说「八岁定终生」,或说「三岁定终生」,其实人是落地的时候就定终生了;但不是别人定的,是我们自己定的。生生世世、世世生生以来,我们累积了很多不好的习气,譬如贪──贪财、贪吃、贪名、贪利、贪色、贪睡,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六根攀缘贪恋六尘,也是贪;贪不到,所求不遂意,不能满自己的意就瞋,就会不平、不满、忌妒、愤恨:所谓「逢顺生贪喜,遇逆起瞋怨」就是这意思。

我们生生世世所形成的顽强个性中,最根本的就是贪瞋痴。若再细加分析,每个人又有各自偏重的习气──有的人偏于贪,有的人偏于瞋,有的人偏于痴,如此就形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性格。现在我们读书了,学佛了,了解到,要和气、和蔼,要谦虚、谦让,但是我们现在就做得到吗?做不到,因为修养不是看了、懂了,也能写、能讲,就算修养了;必须要借由人事磨练,如果没经人事磨练,我们永远都难以进步。

所以,要学和气、和蔼,就要在不能和气、不能和蔼的环境当中去学、去忍,直到在任何环境当中也能够和气,也能够和蔼,这样就过关了。如果只是观念,没有在人事上历练,遇到事情的时候,脾气就来了,骄慢就来了,还谈什么和气、和蔼呢?

如果以一般的通途法门来讲,学佛最基本的就是「四念处」──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又有「五停心观」──五种降伏、停止贪瞋痴慢疑业障的方法,就是:「多贪众生,不净观」,用不净观来对治自己的贪欲;「多瞋众生,慈悲观」,多修慈悲,多观想慈悲、爱心,来减少、降低自己的瞋恨心;另还有「多痴众生,因缘观」,「多障众生,念佛观」,「多我执的众生,分别观」,「多散众生,数息观」:这些都是对治的方法。所以,修行一样要借境练心。

圣贤之教

我们虽然强调要存「三好」──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这没有错;但每个人都有贪瞋痴,还有各自显现在外的拙劣个性;所以就需要依各自的问题与症结,采取不同的对治方法。

若要彻底降伏这些烦恼,根本方法就是要念佛,发愿往生到极乐世界,不再六道生死轮回;但是在这一辈子的生活中,还要与人互动,那就要尽量与人和合,所以才提出和气、和蔼、谦虚、谦让。

今天发给大家的资料是三段古圣先贤的格言嘉语。第一段是「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吾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弃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未出家前,我读到这几句话就非常的喜欢,也常常在脑海中温习。这是第一段。

第二段是出于《论语》「孔子言志」:

孔子言志(《论语·公冶长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第三段是《礼运大同篇》:

礼运大同篇 (《礼记》)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其实我觉得自己不够资格来解释这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里有几位都当过老师,而这些内容学校课程也都有教过,由他们来讲或许会比我讲得还贴切;不过,我今天算是抛砖引玉,我们依此来互相切磋、学习。

孔子问礼于老子

「孔子问礼于老子」,这一段话出自《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孔子三十四岁的时候周游列国;到了周国时,特别去参访老子,向他请问有关「礼」这方面的内容。老子就跟他讲说:「制定礼的那个人已经不在了,骨头也朽化了,只剩下他的语言还存在。」接着跟他讲了一些道理,之后就很谦虚地对孔子说:「吾闻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弃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这几句话虽然很简短,可是道理很幽深,非常的好。

孔子听完了之后,出来就跟他的学生很赞叹地说:「我晓得鸟在天空能飞,兽在陆上能走,鱼在水中能游。在天空上飞的,人能用箭把它射下来;在陆上走的兽,人可以用网把它抓过来;即使水里游的鱼,人也可以用钓钩把它钓上来;可是龙,它腾云驾雾于天空之上,就没办法去抓它,或者看到它、了解它了。」孔子就用龙来形容老子而言:「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耶!」所以这几句话可以说是「龙言龙语」。

「吾闻良贾,深藏若虚」,「良贾」就是很会做生意的人,他有很多人家没有的藏货,可是他不随便显示出来,而是自我沉潜、静候良机、待价而沽的样子。这显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反而不露锋芒,沉稳内敛。

「君子盛德,容貌若愚」,愈是有学问、有品德、有修养的人,他不会显现在容貌上,从外表看起来像是一个愚痴的人一般,朴实无华;但事实上,他不是愚痴,不是什么都不懂,他是谦虚、谦让,盛德含藏在内心之中,不会现示于人。这就是刚刚讲的「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接着,老子就对年轻的孔子讲:「弃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骄气」就是骄慢之气。「多欲」,过多的欲望。「态色」,刻意显露在外面的造作的神态表情。「淫志」,这个「淫」不是男女之间的淫,是指一种过大、过高的志气。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要舍掉一个人的骄慢,还有过多的欲望;在面貌、举止上也不要有造作的神态表情;自己的志向要踏踏实实,要合乎实际,不宜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这些对于您都没有益处。

孔子当时三十几岁,所谓「三十而立」,又是天纵之才──论学问有学问,论智能有智能,论志气也有志气;发扬忠恕、亲亲、人民、爱物之道;并以天下、国家兴亡为己任,有舍我其谁的胸怀大志──对一个想在将来能功成名就的人来说,这些都是重要的。但具备这些还不够,更重要的就是要如老子所讲的:要「深藏若虚」,不露锋芒;要「容貌若愚」,谦虚谦让。

孔子言志

第二段「孔子言志」,这一段话是出自《论语‧公冶长篇第五》。

子曰:「盍各言尔志?」颜渊,是孔子门徒中四圣之一,就是「复圣」颜子。季路,就是子路。他们俩人陪侍在老师的旁边,这个时候,老师想了解弟子们的志向,就说:「你们何不谈谈自己将来的志向呢?」向来敢言、直言的子路就先表达了,他说:「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愿我的交通工具──车啊、马啊,还有穿的皮袄啊,「与朋友共」,都与朋友共同使用,好像这不是我独有的,而是与朋友所共有的:这是通财、通物之义。「敝之而无憾」,用破了、用坏了、穿破了也没关系。这表现出他慷慨,甚至可以为朋友两肋插刀的义气。

所谓大乘佛教就是要行六度万行,六度之首就是布施。布施含外施与内施:财物奉献以及车马、轻裘属于外施;至于内施,难度更高一层,譬如说,如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话,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即使别人要你身上的器官,你遇到了,就要把握机会,因为这是你发菩提心行菩萨道的机缘,机缘难得,可遇不可求,所以就要立刻布施,这不是一般人做得到的。还有一种是法布施,这部分今天暂不说明。

先说子路的布施精神。譬如道场如果有出家众临时来挂单,所谓「一个罗汉一份斋」,可是房间不够或床铺不够怎么办呢?如果有布施心,有和气、和蔼、谦虚、谦让的精神,就会说:「到我的房间来睡吧。」甚至自己打地铺。又如,不管出家众或者信众,他们到了寺院,我们就要亲切地慰问:「你回来啦!吃饱了没?一起来用餐吧。」应该主动地关心,让对方感受到温暖,佛门应该要这样。

所以子路的志愿,多少也有大乘的精神在里面;当然他是义气的、慷慨的成分比较多。

子路讲完就轮到颜渊了,颜渊就说:「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就是夸耀。「善」就是才能、才德。「施」与「伐」的意思一样,是显示、表扬、彰显自己的功劳。颜渊就说:「我愿做到不夸耀自己的才能,不表扬自己的功劳。」虽有才能,也很低调、内敛,深藏不露;即使做了利益众人的好事,也很平淡地看待,当作是理所当为的,以平常心淡然处之。

之后两个学生很迫切地盼望听听老师的志愿,于是子路就说:「愿闻子之志。」孔子就说了:「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但愿老的,一般平辈的,或是年幼的,都能各安其所。「安、信、怀」,这三句话就显出孔子广阔的胸怀,以及仁爱之心,非常的超越。

「老者安之」,老人家最怕的就是居无定所,没人照顾,因为年纪大了,不一定有经济来源,也没有体力了;所以给他一个安居的地方,有个赡养的未来,让他将来能够安然地往生:所以说「老者安之」。人终有老的一天,希望我们这个道场,是所有出家众安身立命、安身办道,将来也是赡养老人的地方。

「朋友信之」,平辈互相诚信,不互相欺骗。诚是根,是本;如同大地,有了诚,才谈得上一切的成就。要有道德的成就、事业的成就、修行的成就,都必须要有诚信。所以平辈彼此坦诚交往,不相欺骗。

「少者怀之」,幼小的希望得到关爱、关怀、爱护,在爱心当中成长。为什么?在爱心当中成长的孩子,比较有爱心;在缺乏爱心当中成长的孩子,往往会有暴戾之气。

这三句话显示孔子的境界。

礼运大同篇

第三段,《礼运大同篇》。《礼运大同篇》短短几句,非常的好,很合乎大乘的精神,尤其很合乎佛门「六和敬」的精神。

所谓「大道」就是天下为公、天下大同,这就是大道。佛教讲六和,讲一致,讲「同」,所谓「身和同住、意和同悦、口和无诤、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也讲「不二」,佛与众生,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在佛的眼光中没有二,也就是没有是非、好坏、高下、或者你我的这一些差别、对立,是一体的,这就是同,是公。可是在我们凡夫眼里,就有善恶;因为有善恶,因此衍生出高低、赏罚。

我们学佛的人不是漠视善恶,而是应该要摒除分别善恶之心,超越善恶之念,所谓不思善、不思恶。一个人如果处在不思善、不思恶的状态,心中就会很平和,所谓「和合无诤」;不想生起任何念头,起一个念头都觉得是打闲岔,那时候的心可说是处在安宁、休息的状态。所以「十念」当中,其中之一就是「念休息」,佛就是在那样的境界。

我们体会佛心,就能体会佛的慈悲,就更容易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像我们这样的人,不但是罪人,更是恶人,而且罪恶深重,论果报的话,我们应堕地狱;可是阿弥陀佛超越善、恶、无记,超越高、低、好、坏,超越天、人等六道,甚至超越世出世法,他不但没有把我们视为罪恶之人,同时又用无碍的光明来包容我们,将无上的功德赐给我们。

当我们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融入弥陀无碍光当中,我们跟阿弥陀佛就融合为一体,当下超越善恶,超越三界,超越声闻、缘觉、菩萨,超越十地,超出常伦诸地;虽然未断烦恼,已入涅槃之分──净土法门的殊胜就在这里。

体会到佛心,我们就容易感受佛恩;感受到佛恩,则唯有自信教人信才能报答佛恩。所以,体会佛心,体会「一致、同」的意义,就容易让我们对弥陀的救度起信受的心。可以说,阿弥陀佛十劫以前成佛的当下,地球上七十亿的人口,十方的众生,也都应该跟阿弥陀佛同时成佛,同样的无量光、无量寿。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在轮回呢?因为没有遇到佛法,没有信受弥陀的救度。

佛陀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身难得」之意,表示得三恶道之身很容易,往往都是到三恶道的多。而即使得到人身,也未必能够遇到佛法;遇到佛法,也未必能够遇到弥陀救度的法门。因此,得到人身是非常难得的,遇到佛法是非常可贵的,遇到佛法之中的这个解脱法门更是非常难得、可贵的。既然可贵、难得,就必须要拥有,不能不知轻重缓急,随便与人妥协。

所以,如果有人强调「人间净土」,或者说「我下一辈子还要再来人间继续修行或行善」,这可说是没有智慧,很愚痴;因为再怎么讲「人间净土」,事实上我们都还是充满贪瞋痴的众生,倘若不自量力,无异于「言大而不切,言高而不实」。所以老子讲:「弃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总之就是要务实,避免此生虽得逢遇佛法,却如入宝山而空手回。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见在孔子那个时代就已经有民主选举的制度了。「讲信修睦」,这对我们出家众、对僧团也很重要──如果彼此之间尔虞我诈,互相欺骗,互缺诚信;或者彼此自恃骄慢,互相批评,互相计较,不和睦,不和谐,那这样出家住僧团还有什么意思呢?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分三个层次来逐步提升:先各安其位,至少能够相安无事、安然无争;然后再讲和睦、和谐;之后再讲融洽。这样,即使不能融洽,也能和谐;不能和谐,也能各自相安无事。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不只把自己的父母当成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的儿女当成自己的儿女,还要把天下的父母、天下的儿女都当成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儿女。这样就跟大乘的精神很接近了,佛陀就是这样的啊!但佛陀更进一层,像《无量寿经》所讲的:「于诸众生,视若自己」「荷负群生,为之重担」

使老有所终」,僧团里面年纪大的师父,不管出家时间是长是短,我们都要把他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来奉养他;不要认为是外来挂单的,或者是刚出家,或者什么都不会──不要这样,而是应该把他当成自己的父母,自己就是他的儿女。

我们这里是弥陀的道场,弥陀的道场是讲爱心的,讲服务的;即使担任执事也是服务,不是讲管人、管事,讲谁领导谁──不是这样的,大家都是服务,都是志工、义工。

壮有所用」,年轻力壮的,就要多多为教团奉献,为众生服务,自信教人信。不要认为:「我喜欢修行,想到一个寂静的地方去修行。」其实这是一种个性孤僻、与人不和而想逃避的心态,是一种偏差的观念;有这种偏差观念跟大众就难以和合相处。事实上,果真让他躲起来,他日子也不会好过,因为面对寂静、孤独、寂寞的时候,人往往会坐立难安。所以生活上动、静要平衡。

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鳏」就是没有太太。「寡」就是没有丈夫。「孤」,没有父母。「独」,没有儿女。「废疾者」,以现代语言来讲,就是弱势族群,弱势族群有时候居无定所,成为游民,三餐没有着落。对于这些生活上较不顺适的人,希望他们都有一个安定的地方,吃得饱、穿得暖,让他们能够好好地过这一辈子。

男有分,女有归」,男众、女众,男的各有一份职业,女的有理想的归宿。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大地充满很多资源,我们可以为了利益大众把它开发出来;但开发出来不是自己藏起来,自己拥有,使自己致富。「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有事情大家都抢着做,那所做的是为教团、为大众做的,不是为了本身的利益而做;所以不管出钱、出力,或去开发某一种产品,他都不登记版权,也放弃知识产权,都是为了大众。

「是故谋闭而不兴」,这样一切奸商巧利,一切计谋,种种的奸巧就没有了。「盗窃、乱贼而不作」,偷窃、强盗这些不循规蹈矩、胡作非为的事就不见了。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个就是大同的世界,天下为公的世界,这个就是理想的大道。记得小的时候,夏天天气热,很多人都在屋外睡觉;白天父母到田地工作,家中的门往往也都不关的:我们在乡村的生活都这样。我想同修中幼年在乡下长大的,应也都这样。现在时代不一样了,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才短短几十年而已,如果不关门锁户的话,外出就心不安。

因为过几天要到韩国主持一场佛三,随行的还有几位男众师父,想到很久没有跟大家聚会了,而最近又有几位新来住众,因此就以「和气、和蔼,谦虚、谦让」这几段法语与大众互相提醒、共勉。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