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6日慧净法师于台南佛一法会开示
(第十二次)`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的主题仍是:《无量寿经》大意。如何掌握《无量寿经》大意?我们继续引用《无量寿经》中五段核心的经文来阐释。
- 第一段,「如来出世本怀文」,
- 第二段,「第十八愿文」,
- 第三段,「第十八愿成就文」,
- 第四段,《无量寿经》「流通文」,
- 第五段,《无量寿经》「独留此经之文」。
如果了解这五段的经文的意涵,整部《无量寿经》的大意就都掌握了。
我们上一次已讲解到第二段──第十八愿。「第十八愿」总共有三十六字,这是《无量寿经》的心脏,也是净土三经的中心。换句话说,若离开了第十八愿,就没有净土三经了。
「第十八愿」也是净土法门的根本,是净土宗的根源。若没有第十八愿就没有净土宗,也没有净土法门、没有净土的教理,众生也不能因念佛而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究实来说,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之中如果没有第十八愿的内容,就没有阿弥陀佛,也没有极乐世界,当然也没有众生的往生。所以第十八愿是四十八愿的根本愿,有了根本就有了一切,没有根本就没有一切;我们若了解根本、掌握根本,现生就可以安心欢喜,因确定可以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能快速成佛,达成生而为人以及学佛修行的目的。
生而为人的目的就是要借这个人身来学佛、成佛,解脱轮回,而这种人生目的都必须念佛才能成就,而念佛就是靠着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力量。可见第十八愿是多么重要!因此历代的祖师传承净土教理,都非常注重第十八愿,以之为净土宗的根本,所有净土宗的教理也都归宗结顶在第十八愿。因此,大家一定要重视第十八愿的道理,将之当作我们的生命。
第十八愿涵盖「信、愿、行」,第十八愿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内涵,非常重要。
十八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上一次是解说「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其中有说到「乃至十念就必定往生」。意思是说一个造作五逆谤法的极重罪人,他在临终的时候深心忏悔而回心念佛,求生极乐世界,最后一样往生极乐世界,灭除五逆谤法的大罪。这显示阿弥陀佛的愿是大慈大悲,大雄大力,可说「其大无外」──所救度的对象大到没有范围的限制,任何众生阿弥陀佛都不舍弃,最后都必定要救度他。
「乃至十念」,乃至一个罪人临终的时候才念十句的「南无阿弥陀佛」;甚至时间来不及,就要断气了,才念五句、三句、一句,乃至心中只起一个念佛的念头,也必定往生极乐世界,这就是「乃至十念」的涵意。
后面两句八字「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显示任何众生都可以往生。
以世间重罪而言,没有比五逆谤法更重的了,这样的众生即使忏悔回心,千佛难救,临终一断气当下就直堕阿鼻地狱。有什么法门可以救度他呢?唯有「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万德洪名可以消他的业,使他离开地狱火海,当下「火化红莲」,往生极乐。
这样的道理平常人了解不来,更加不可能相信。为了要显明这个道理来使大家了解,上一次引用经文以及善导大师、法照大师、源信大师、印光大师的法语补充说明;最后引用道绰大师的「本愿取意文」来解说。
「本愿取意文」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将第十八愿的道理,用浅显容易理解的文字来说明。这个文和第十八愿三十六字不一定完全相同,但是意思都一样,没有一点的差错,这就是「本愿取意文」。
道绰禅师的「本愿取意文」说: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纵令一生造恶,
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段「本愿取意文」将阿弥陀佛的悲心彻底显露。
愿文的「十方众生」到底是指什么样的众生呢?道绰大师在这段本愿取意文就解释了,所谓「十方众生」就是指「纵令一生造恶」的有情。也就是说,一个人万一在浊恶的环境中造了很多罪业,临命终时回心念佛,或十句,或一句、一句的念下去,这样不管他念几句,可能超过十句,或者不到十句,也都决定往生。
这段文显示「乃至十念」有三种涵义:
- 第一、恶人的得救。他一生只有罪恶没有善德,死后应堕地狱;但就在临命终时,称念佛名而被弥陀所救。
- 第二、临终的根机。他平生没行善积德,没学佛念佛,临终念佛也还来得及,也有希望没有绝望。
- 第三、少数的念佛。乃至十念而已,这个极重罪人也可以往生。
所以,阿弥陀佛所订的往生基准可说是最低的,让所有的人都可以符合这个基准;如果基准非常高,这样一定很多人都达不到那个基准。因为弥陀的基准可说是这样低到没有条件,所以任何人──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在家、出家,心清净、不清净,有修行、没有修行,是平生之机还是临终之机都可以往生。因为净土法门可说是无条件的救度法门,「无条件的救度」是现代语,经文怎样说呢?《观无量寿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佛的心是什么样的呢?佛的心就是大慈悲,大慈大悲。这个大,大到没有范围──「以无缘慈,摄诸众生」。「缘」就是条件,「无缘」就是没有条件,没有条件的慈悲,没有条件的大爱心;「摄」是救度、保护的意思,这样的意思岂不就是以无条件的爱心救度众生,简单说就是没有条件的救度,无条件的救度。
我们出版的书,有一本叫做《无条件的救度》,唯有无条件的救度才能显示佛的爱心是真正的爱,也可以显示佛教是慈悲的宗教。
慈悲,一般理解不来,如果用大爱、博爱、纯净没有污染的爱,平等、无我、无私的爱,没有特定对象、没有条件的爱,这样或许较容易理解。
佛教所说的「慈悲」是什么内涵呢?
一个造恶的人,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经烧到他的脚底,一断气当下就直堕无间地狱,这样的恶人,他回心念十句、或者五句、或者一句、一念的佛号也可以往生。这不是那个罪人有什么本事或力量,他一生没有行善只有造恶,也不知道要修行,这样的人怎么可能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一生最终的结果竟胜过一位大修行人呢?这完全是阿弥陀佛的力量,是阿弥陀佛的功德显示在这个罪人身上。
也就是说,这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靠阿弥陀佛的爱心,靠阿弥陀佛的佛力。
阿弥陀佛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救度他,有爱心没有力量,也无法救度他。可是阿弥陀佛的爱心和力量是绝对性、圆满性的──绝对性是说任何众生都可以将他救度,圆满则是不仅救度到极乐净土,而且让他快速圆满成佛。
所以,阿弥陀佛的大爱心和大力量,充满、显示、容纳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名号当中,因此这句名号叫做万德洪名;这个万德洪名的力量显示在这个罪人的身上──也唯有在罪人的身上显示,才能彻底显露出阿弥陀佛确确实实是大爱心、大力量的佛。
前面提到:生命已经缩短到没有办法十念念佛,只有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也必定往生,这种说法有根据吗?当然有。而且根据也必须以佛所说的经典作为根据,这样这个根据才有权威,才堪信。因为佛不打妄语,佛所说的都是真实之语;而且佛不随便开口,一旦开口所说都是宇宙真理的语言。因此,佛语非常可贵。
释迦牟尼佛在《无量寿经》第十八愿的「成就文」就说:
乃至一念,即得往生。
乃至临终嘴巴僵硬,已无法念出「南无阿弥陀佛」,只有心中有那个念佛的念头,或依靠佛的念头,也当下往生极乐世界。他起了念佛的念头就断气了,断气之后就往生极乐世界;假使他没有念佛,心中也没有念佛的念头,这样当然就和佛无缘,就如一般人一样,继续轮回。
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中就解释说: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只要念佛,百分之百决定往生。因为往生的功德力用是在阿弥陀佛深高广大、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巍巍本愿力,不是浊恶不善的凡夫身。
凡夫即使有功德,其功德也都是脆弱的、有漏的,都不是真实的功德。
凡夫再怎么修行,若没有达到三轮体空,都还是在六道轮回当中,何况要往生弥陀净土?
弥陀净土是佛的境界,不往生便罢,一旦往生就成佛。极乐世界是报土,报土就是涅槃的境界。善导大师就说「极乐无为涅槃界」,既然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我们如果往生,当然就进入无为涅槃的境界,证入无为涅槃的果位。
所以净土法门不问是善、是恶,是平生或者临终,只要从今开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
不只道绰大师以「纵令一生造恶,临终十念」来解释「十方众生,乃至十念」,八宗共祖的龙树菩萨也有相同的解释。
以净土宗来说,初祖就是印度的龙树菩萨,龙树菩萨有一部《易行品》,主要就是在解释阿弥陀佛的根本大愿,也就是第十八愿。
《易行品》如何解释第十八愿呢?龙树菩萨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法语对第十八愿解释得很简要。第一句「阿弥陀佛本愿如是」,就举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就是本愿。
阿弥陀佛的本愿是什么内涵呢?龙树菩萨说:「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若人」这二字是解释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本来十方众生包含的范围非常广,上至菩萨、声闻、缘觉的圣者,下至地狱、饿鬼、畜生、人道、阿修罗道、天道的凡夫,这些三圣六凡都通通包含在里面,这些都是阿弥陀佛无条件救度的对象。不过龙树菩萨这里是站在「人」的本位,以「人」的立场来作解释,所以将十方众生解释「若人」,使「人道」的我们一看就容易了解,而且有亲切感。
我们学佛了,了解有善恶报应,受三皈五戒踏上修行的路程,这时候才发觉,哎呀!惨了!我们有心修行却是无力修行,没有修行便罢,一修行才发觉自己的贪、瞋、痴非常强,习气业障非常重,不是一位善人,是《阿弥陀经》所说的「五浊恶世」的恶人。
当然,众生心中都有佛性,所以也有好的一面,不过我们的佛性被贪、瞋、痴的业障盖住了,所以好的一面显露较少,自私自利、我执的习气显露较多,因此释迦牟尼佛就说我们这个世界是一个五浊恶世。
五浊恶世这个环境就是依报,住在这个世界的人就是正报。依报是随着正报的,有什么样的正报就有什么样的依报,依报既是五浊恶世,可见我们人道的众生,大多是恶不是善。
什么是善?五戒就是善,十善就是善。学佛的人一般都会先受持三皈,进一步受五戒。但是,受戒了,我们持戒清净吗?若没有清净,不只是造恶,而且是犯戒。
尤其若进而有受菩萨戒的人,扪心自问,可说人人都犯了菩萨戒。怎么说呢?菩萨戒有十条重戒,四十八条轻戒,十条重戒的前五条和五戒内容差不多;第六条是「不说四众过
」,意思是不能说修行人的是是非非。「四众」就是出家男女众、在家男女众的修行人,但我们往往都会评论到这些修行人的是非。
第七条说:「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
」可是大多数的人遇到事情的时候,都是先指责对方,说对方的不是,认为过失都在对方,这样就违背了「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的戒条。若奉行此戒应该是坏的事情由我们承担,好的事情让给别人。
戒条就如一面心镜,来到镜子前面,我们才能照出真正的面目,到底是清净还是不清净,是持戒还是犯戒。
所以龙树菩萨用「若人」这二字来解释「十方众生」,让我们感觉很亲切,知道第十八愿的「十方众生」就是指我们,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就是我们。
「若人念我」这个「念」就是在解释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念」;「我」是站在阿弥陀佛的本位来说的。意思就是:乃至十念的「念」就是念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从哪里看出「念」就是指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呢?下一句龙树菩萨就接着说:「称名自归」,由此知道「念我」就是「称」阿弥陀佛的名号。
有一些大德解释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念」不解释为「称念」,比如以《弥勒菩萨经》里所说的十种念来解释;或者也有解释为实相的念佛,或者观想、观像的念佛,这样就都错误了。龙树菩萨这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点出,这个「念」是「称名」,是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是其他的念。
「称名自归」,「自归」是解释第十八愿所说的「欲生我国」。
「欲生我国」是站在阿弥陀佛这边来说的,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呼唤、拜托,呼唤我们十方众生要赶紧回归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才是我们真正的故乡,娑婆世界、六道轮回的境界不是我们的故乡,那是流浪受苦的外地。
阿弥陀佛大慈大悲的呼唤,是从十劫前成佛以来就一直呼叫到现在,而且从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一直呼叫到台湾,到台南,到新兴社区活动中心;又拜托十方诸佛来找我们,一起呼唤,拜托十方诸佛劝导我们回归极乐世界。所以「欲生我国」是显明、透露阿弥陀佛无限的悲心,无限悲心的呼唤。
龙树菩萨这里解释的「自归」,是站在我们众生的立场。
阿弥陀佛呼唤我们,弥陀的呼唤就是爱心的救度,在苦海沉沦的我们,本来就是在寻找这样的法门,在找能救度我们的人,今天听到阿弥陀佛「欲生我国」的悲心呼唤,我们就答以「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是「归命」的意思,站在阿弥陀佛的立场,是阿弥陀佛命令我们要「回归」极乐世界的「命令」;站在我们的立场就是「归顺」阿弥佗佛的「命令」,也就是将我们的生命归投入阿弥陀佛的救度,投入阿弥陀佛的怀抱中。阿弥陀佛呼叫,我们就答应,我们答应的声音就是「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这个「南无」就是显示我们归命阿弥陀佛,龙树菩萨就解释「自归」。我们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念之中都有「自归」的含意,念念之中都有归顺弥陀回归极乐之心。
龙树菩萨解释「若人念我,称名自归」,以「称名自归」来显示「念我」,所以这个「念我」,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信受弥陀救度」的意思。
净土宗宗旨第一句就是「信受弥陀救度」,这个法门是阿弥陀佛主动为我们发愿,主动为我们修行,主动为我们建设极乐世界,将他的愿,他的行,以及极乐世界涅槃的功德,全都融入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中,使我们简简单单、轻轻松松称念就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
净土宗宗旨共有四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广度十方众生」,只要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往生弥陀净土不是单求自己的解脱或是求自己的享乐,或是自己的逃避,而是要救度十方众生。因为,净土宗是大乘法门,大乘法门不求自利,但为利他,而净土法门自利的本身就是利他。在娑婆世界自己尚无法自度,何况救度他人?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但是我们若往生极乐世界,自然就有那种愿力,以及广大的心胸和彻底的力量。
龙树菩萨解释「念我称名自归」的人,当下就进入「必定」。「必定」是什么意思呢?「必定」就是「阿鞞跋致」,也就是不退转的意思。意思是虽然我们还在这个娑婆世界,还未往生极乐世界,但是若现在就开始「称名自归」,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归投阿弥陀佛的救度,这样就不必等到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就已经是得到不退转菩萨的身分了。为什么?因为必定往生。
极乐世界是阿鞞跋致的境界,都是一生补处的境界,没往生便罢,一旦往生都立即进入一生补处。我们是一个必定往生的人,岂不是在这个地方就「预先」得到「必定」,得到阿鞞跋致的身分与果位呢?
从龙树菩萨在这段「第十八愿取意文」的解释,就知道:不论任何人只要「称名自归」,就「即入必定」,当下已经得到必定往生的身分,当下已经预先得到不退转的菩萨的果位。所以,龙树菩萨这段「本愿取意文」,也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理论根据之一。
有一句话说「大道至简」,净土宗的方法也可以说就是「大道至简」。
什么叫作「大道」?宇宙人生的真理就是「大道」,佛的境界就是「大道」,净土法门的目的也就是要追求这个「大道」,进入这个「大道」。真正的「大道」是至简,非常简要简明,非常单纯容易轻松,我们净土法门就符合「大道至简」的原理,因为,只要「称名自归」,当下就可以得到「即入必定」,效果立即而且超绝,可说速效高效。
龙树菩萨在解释第十八愿这段文的前面,预先用一首偈来作基底,龙树菩萨说: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若人」,若有人──不管是什么样的人,是出家或者在家,是好人或者坏人,是平生开始修行,或者平生不知道可以修行,临终才念佛,这都包含在「若人」这二字里面。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如果有人想要今生今世快捷到达不退转境地,就应该以恭敬──恭敬就是顺从的意思,顺从阿弥陀佛、信受阿弥陀佛救度的心,来执持称名号。
这首偈四句二十字,将净土法门的要义,也就是第十八愿的要义,简要的解释出来。净土法门只要「执持称名号」,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名号」,不管任何人,今生今世就已经预先得到不退转地。
若以圣道法门来解释,「不退转」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种解释,但是净土教理是和一般圣道教理不同,虽然同样引用「不退转」这个名词,不过意义不同。怎样不同呢?龙树菩萨说这个「不退转」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意思。所以这个不退转就是佛位的不退转,也就是说,我们已经预先得到成佛的身分,不可能会从佛的身分倒退或者转变,「不退转」就是「必定」,必定进入正等正觉的境界。
我们现在肉体还存在、还有烦恼、有业障,和成为真正正等正觉、有三明六通的佛是完全不同,但是我们临终一旦舍弃这个业报之身,往生极乐世界,当下就会领受这种果位,这是预先就约定好的。这个境界非常高,符合大道,但是方法非常简单──只要念佛。
因此,龙树菩萨就用一种譬喻形容净土法门的容易,怎么形容呢?用「坐船」来形容。也就是说,如果要去很远的地方,若靠双脚走路,这样就非常艰苦,尤其是脚不好、身体老迈、软弱的人,根本就没有办法走路,甚至寸步难行;如果是坐船,这样就非常轻易,也不必出力,时间一到就到目的地。因为,不是靠我们双脚走路,是靠这条水面上的行船。龙树菩萨就以此譬喻来说明净土法门是「易行道」,如同乘船,既安且乐。
除了净土法门之外,其他各宗、各派的修行方法都不是「易行道」,都是「难行道」,不仅是困难、艰难,又有险难。所以龙树菩萨就用坐船来比喻,他形容为「乘船则乐」。我们坐在船上,不必帮忙加油,也不必帮忙掌握方向盘等等,只要自在安乐、安分守己,好好坐在船上就可以了。意思就是说,我们从今以后只要安分守己,以各人的根机去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可以了。
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好像坐在阿弥陀佛的大愿船上,靠着船的力量,就能够轻易到达彼岸,渡过六道的苦海,抵达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涅槃的彼岸。
所以,龙树菩萨说净土法门就是易行、安乐的法门,更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殊胜法门。意思是说,虽然它简单容易,不过境界却是非常殊胜、高超,所以净土法门是易行又殊胜的法门。
印光大师就说净土法门「其大无外、行极平常、益极殊胜
」。意思是说,这个净土法门摄受救度众生的范围非常宏广,大到没有一个范围;方法极平常,平常到极点,任何人都做得到修得起,这是指念佛。这么平常的方法,可是它的利益非常殊胜,达到极点的殊胜。怎么殊胜到极点呢?就是龙树菩萨所解释的「即入必定」,今生肉体还存在娑婆世界,就已经预先得到进入不退转的果位。所以,印光大师就解释为「行极平常、益极殊胜」,只要念佛,当下就获得不退转的果位。
当然,这么殊胜的果报,完全不是靠我们的贤能与修行,印光大师进一步就解释说:
良由以果地觉,为因地心,故得因该果海,果彻因源。
于一代时教中,独为特别法门,其修因证果,不得以通徒教义相绳。
「以果地觉,为因地心,因该果海,果彻因源。」这四句十六字非常的好,是我们净土法门最简要的说明。
净土法门又称为果地法门,不是因地法门。所谓因地法门,是从凡夫修行,先断除见惑,再断除思惑,进一步又破除尘沙惑,最后破除四十一品无名,然后进入等觉的果位;菩萨道有四十一位阶层,一阶层、一阶层的行进,这是因地的法门。从因起修,经过各个阶层,历经长久的时间才达到佛的境界。
在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之中唯有净土宗是果地法门。什么是果地法门呢?就是一开始起修就能够当下得到那个果;不必一阶层、一阶层,或是要以自己的力量经过多久时间才可以得到。「以果地觉」,阿弥陀佛以他果地成佛的正觉功德回向赐给我们因地的凡夫;「为因地心」,以阿弥陀佛这个果地的正觉功德作为因,有这个因,将来我们就能得到那样的果。现在的因,既是果地正觉的因,当然将来就能够得到正觉的果,所以说「以果地觉,为因地心」,这完全是阿弥陀佛回向给我们的。
那阿弥陀佛回向给我们的功德在哪里呢?在这句名号;阿弥陀佛正觉的功德在哪里呢?就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所以阿弥陀佛成正觉的时候就是成就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他成就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目的在哪里?就是要送给我们十方众生,让我们只要念佛,就拥有这句佛号中的万德,有这个万德才能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佛。
「因该果海」,「该」是包含的意思。因地的凡夫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已经包含、拥有果地的功德海。也就是将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果地功德形容像大海那么大、那么深,信愿念佛的我们现在就都已经完全拥有成佛的果海,一点也没有缺少了。
「果彻因源」,「果」就是指阿弥陀佛的正觉,「因」就是指我们凡夫众生。阿弥陀佛将正觉的果送给我们凡夫众生叫作「果彻因源」,使我们有这个功德作为根源,将来能够得到成佛的果。
净土法门就是果地的法门,在因地就预先得到这个果,和圣道门要经过长久时间,自己一阶层、一阶层的修行才能得到这个果,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印光大师说净土法门在释迦牟尼佛一生说法之中,是属于独一无二的特别法门,它的修因证果是不可以圣道法门来作标准,来相提并论的,因为,它是果地法门的、他力的,是和其他所有自力的、因地法门的完全不同。
蕅益大师也有一句法语解释得很清楚明白,他说:
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今以此果觉全体,授与浊恶众生。
「南无阿弥陀佛」,听──是一句声音,用纸写──只有六个字,但是背后却是不容易、不简单、有很深的意义。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在这五浊恶世修行最后成佛所得的法,这个法使他成佛。意思就是说,释迦牟尼佛他修行最后所得、所证的是什么?就是证悟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境界,得到称念「南无阿弥陀佛」的法门,知道这句是无量光、无量寿,众生只要靠「南无阿弥陀佛」、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成佛。这是一般菩萨、罗汉无法了解,是释迦牟尼佛成佛的时候他才证悟到、了解到的。
所以释迦牟尼佛就自信劝人信,以他所得的这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的南无阿弥陀佛,全部毫无保留、完完整整传授给我们,送给我们,送给娑婆世界罪恶的众生,使我们能够消除罪业,离开地狱的痛苦,离开六道的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成佛。这岂不是果地的法门?所以我们净土法门确确实实是大道至简的法门。
昙鸾大师在其《往生论注》就预先说我们这个法门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在没有断除贪、瞋、痴烦恼,没有消除业障之下,就能够得到涅槃的法。所以我们这法是「凡夫菩萨格」,意思是,现在我们是凡夫,但是却已经进入菩萨的领域,有菩萨的身分和资格;虽然还未断除烦恼,烦恼还存在,尚未业尽情空,但是已经不受六道轮回,已经是极乐世界圣众之一了。
这是净土法门的特殊点,也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
净土法门是「易行道」,特色就是「容易」,就是「凡夫菩萨格」,就是「果地」的法门。
「大道至简」主要是靠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爱心,假使阿弥陀佛没有爱心,没有力量,这样一切都免谈,一切都成空。
阿弥陀佛的爱心,是不论对象、不讲条件,不分冤亲,冤亲平等,自他不二、自他一体、人我一如、视人如己、爱人如己,甚至爱人胜己,这就是佛的爱心。
我们的亲人,我们爱他,不是亲人、不是朋友,我们也爱他,这才是真正的爱。
他对我们好,我们爱他,对我们不好,我们也爱他,这才是真正的爱。
这个人很漂亮、很可爱,我们爱他;长得丑、不可爱,我们也爱他,这才是真正的爱。
这个人是好人,我们爱他,是坏人,我们也爱他,这才是真正的爱。
爱我仇人,爱敌人,爱所有的人,乃至爱所有的众生,不论可爱不可爱,配爱不配爱,佛还是爱,佛对他都是平等的爱,无私、无我的爱,这样才是真正的爱。
佛爱众生,甚至怜愍恶人比怜愍善人还深彻,这就是佛。因为佛不分你我,就如《金刚经》所说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又如《菩萨地持经》所说的:「菩萨于恶人所起慈悲心,深于善人
。」
佛是平等的,而且大慈大悲,对于善人,佛知道他将来不会堕入三恶道,所以暂时对他安心;那对于恶人,佛更加悲悯,知道他若没有回心转意将来必堕入三恶道,所以,佛对他更加悲悯,更加要赶紧想办法救他,这就是佛。
我们凡夫的心就不是这样,因为凡夫都有我执,所以有人我的对待心情,有好坏、是非的分别观念;而佛是超越的、绝对的,没有人我、是非、爱憎、冤亲的对待感。
阿弥陀佛的爱心与力量显示在哪里呢?显示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无量光,因此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也叫作光明名号。众生的名不一定有光明,甚至文字也不一定有光明,不过若是「佛」或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却是有光明的,而且光明遍满、光明灿烂,所以有「南无阿弥陀佛」的地方,就有光明。
现在,我来说一件佛牌放光的真实故事。
有一位莲友名叫张玉银,住在高雄市冈山区,她将其看到佛牌放光的故事写了出来,我就依照她所写的念给大家听,等一下再作解说。
我丈夫米文台于二年前皈依佛教,亲近净土宗教团,每日虔诚做早晚课,一心念佛,并鼓励我接触佛法,希望我也早日皈依。但因个人业障较深,不信佛法,不想早日皈依。
2014年初,他前往台南净土宗学会,请了很多净土宗相关佛书、念珠及南无阿弥陀佛的佛牌回来后,发给他身旁的有缘人,借此将念佛法门介绍朋友、同事,劝大家学佛念佛。并要我将佛牌挂在身上,说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佛牌会放光,挂在身上可保平安。
我当时没接受,认为这佛牌只不过是铁片做的,怎会放光?我才不相信,会放光那是佛书上说的事。因此便将他给我的佛牌随手挂在房门内侧的喇叭锁上,不去注意它。哪知,几天之后,约晚间七时,当我进入卧房找东西时,无意间手碰到挂在喇叭锁的佛牌,瞬间从佛牌放出光明,光明立刻遍满整个房间,犹如白昼,我顿时非常惊讶!几秒钟后,光明逐渐消失于佛牌中。啊!我丈夫说佛牌会放光,竟然是真实的,我不能不相信了。
在此当下我深深感受到「蒙佛光摄」的滋味,心中充满无比的法喜,赶快将所见告知丈夫。我深知为了让不信的我启发信心,慈悲的阿弥陀佛将其佛牌放光于眼前,让我体会阿弥陀佛是一尊无量光、无量寿的佛。我在阿弥陀佛前发愿,自此时起,要一心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不再怀疑,不再三心二意,也不会杂学杂修,只学村姑愚妇尽形寿的念佛。
这是张玉银去年(2015)
11月1日所写的,当天刚好台南市净土宗学会聚餐,张居士讲出了他所经历的佛牌放光的经过,我鼓励她写出来。
这篇事迹后面所附的偈语也非常的好:
弥陀放光来劝信,要信弥陀大愿力;
大愿就在六字里,谁信六字得大利。
深信就莫再怀疑,一声一声念下去;
时到我必来接你,与佛菩萨在一起。
第一句「弥陀放光来劝信
」。阿弥陀佛放光,劝我要相信佛牌会放光,相信南无阿弥陀佛是光明的佛,相信念佛的人身上也会放光,念佛就会消灾免难、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相信念佛人将来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相信南无阿弥陀佛的功德、爱心、力量,都显示在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六字名号。因此,这六字名号有阿弥陀佛的无量光明,会放光。
第二句「要信弥陀大愿力
」。阿弥陀佛是一尊大爱心、大愿力的佛,他的大,大到无量无边,任何众生都平等的救度,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靠着他的功德力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所以说「要信弥陀大愿力」。
第三句「大愿就在六字里
」。阿弥陀佛的大愿力是在阿弥陀佛的身上,不过,并不是在遥远的十万亿佛土之外,或者是高高在上,不是。阿弥陀佛的大爱心、大愿力,是在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里,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方、任何情形之下都可以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得到阿弥陀佛的大爱心、大愿力、大功德力。
第四句「谁信六字得大利
」。无论任何人,只要信「南无阿弥陀佛」,都可以得到大利益,也就是脱离轮回,往生极乐,速成佛道的大利益。
第五句、第六句「深信就莫再怀疑,一声一声念下去
」。既然深信,以后就不要再怀疑,就一句一句的念下去就可以了。念佛简单、容易,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规定、规矩,只要一句、一句又一句这样念下去。不管心有没有清净、有没有杂念,都没有关系,只要一句一句称念下去,杂念来就来,杂念去就去,有烦恼就有烦恼,清净就清净,都没有关系。只要念佛,阿弥陀佛就听到;只要想佛,阿弥陀佛就知道;只要拜佛,阿弥陀佛就看到;只要想要往生,时间一到,阿弥陀佛就会来接我们。
所以,我们负责我们念佛,阿弥陀佛负责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也不必顾虑说:「我虽然念佛,但心不清净,无法功夫成片、梦寐一如,甚至临终昏迷的时候没办法念佛,恐怕阿弥陀佛不会来接。」都不必有这样的怀疑和顾虑,我们只要一句一句、一句一句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所以,这里也写得很好,「一声一声念下去」。走路的时候,也是一步一佛、一步一佛念下去,不论是行住坐卧,都一声一声、一句一句念下去。
第七句「时到我必来接你
」。时间到阿弥陀佛就会来接,若时间未到,阿弥陀佛就保护我们健康长寿、家庭美满、事业发展、出入平安。
第八句「与佛菩萨在一起
」。往生到极乐世界,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将来成佛共度众生。
佛的名牌会放光,这个光明有什么功能力用呢?这个光明可以消我们的业障,可以开我们的智慧,可以增长我们的福报,可以化解我们的冤孽,甚至于可以驱离要将我们接去下三道的鬼卒。
所以,也有一个故事,它的标题叫作「佛牌放光,护身退鬼」,这件故事应该很多莲友都有看过,因为我们有特别印出来赠送给我们各位莲友。
这件故事是发生在大陆净宗法师的故乡,是在十几年前所发生的。
净宗法师出家没几年,就遇到我们这个弥陀救度的法门,也当下就信受弥陀救度的法门,并且大力弘扬这个法门,使人知道,唯有这个法门才是任何人都做得到、修得起,是所有人最后的希望。影响所及,首先是净宗法师的兄弟姐妹都出家。
净宗法师的姐姐出家,姐夫也出家,妹妹也出家,妹婿也出家,弟弟也出家,妹妹的儿子也出家,大姐的女婿也出家,而没有出家的亲戚,也都来到弘愿寺做义工。
在2004年前后,净宗法师的故乡有一名杀猪的妇人,这名杀猪的妇人,杀猪已几十年了,所以大家都叫她「杀猪佬」。这个杀猪佬虽然是位妇人,不过,她的身体很强壮,胜过男人,因为她的身材很高大,体力很好,很有力气,她要盖房子的时候,可以右臂夹一包水泥,左臂也夹一包水泥。水泥一包是一百斤,她可以夹二包水泥,走楼梯走到屋顶,可见她的力气有多大;一只猪重的时候是二百多斤,她也可以从猪的双脚将它提起来。
净宗法师的妹妹还未出家前就茹素,并劝人念佛,劝人要相信有善恶因果的报应。而这位杀猪佬,就时常取笑她说:「嗯!吃什么素食!念什么佛!相信什么因果!假使有鬼神,有因果报应,那么,就会首先报应到我,但是你看,我杀猪几十年了,身体还这么强壮」。
这位杀猪佬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和人对立口角,因为她的身材高大,所以大家都不敢惹她,听她这么说,也很无奈。可是,真的没有报应吗?报应很快,没几个月,这位杀猪佬不知怎么了,身体一天一天虚弱,去医院看医生,每间医院都查不出症状,也治不好,她将杀猪所赚的钱都花光了,身体还好不起来,非常虚弱,走路都没有力气,连站着都要人家扶。既然医生没有办法,就去求神问卜,但也没有什么效果。
最后,这位杀猪佬就乖乖地去找净宗法师的妹妹,跟她说:「请你带我去见你兄长,我也想要皈依佛教。」净宗法师的妹妹听了很高兴,便带她来找净宗法师。
净宗法师知道这个人以前既高大又强壮,但现在一看怎么是驼背,而且有气无力,整个面孔淤黑一片,和以前判若两人。因此,净宗法师一看也吓一跳,跟他说:「很好!你要来皈依,那请先向佛三拜。」杀猪佬说:「法师啊!你看我已经是这个样子了,哪有办法拜呢?」连拜都拜不来了。净宗法师就跟她说:「好!要不然你就以鞠躬来代替礼佛。」
之后,净宗法师便为她授三皈依,跟她说因果报应的道理,也为她说阿弥陀佛的慈悲,说念佛的功德,说我们在世都有业障,业障显现的时候,任何病苦灾难都会到,而这不是医生有办法医的,这要靠念佛,念佛才能够消除我们的罪业,使我们业消而病就会好,寿命就会延长;假使我们寿命已到,也会因为念佛使我们无病苦,而早日离苦往生极乐世界。因此,净宗法师为她授皈依后就鼓励她念佛,拿了一片佛牌挂在她的脖子上,又送她一串108颗的念珠,劝她回家之后好好念佛。
这位杀猪佬如今不仅没有办法杀猪,也没有办法做其他的工作,只能在家念佛,当然,她的念佛不是要求往生,是求病好。她的念佛,也不像我们这么勤,因为她对念佛的好处和道理,了解并不多。
2004年清明节过后第三天,她坐在客厅。突然,看到门前来了三个人,青天白日突然间来了三个人,各位莲友,这三个人是什么人啊?西方三圣?不是,这三个人,是三个鬼卒,也就是阴府阎罗王派来的鬼卒。
怎么知道呢?这三个人中间那位年纪较大,约五十来岁,穿着一件黑色的上衣,在他右手边的人是拿着一条铁链,左手边的人是端着一碗水,这碗水是药、还是汤、还是什么?并不清楚,但是,杀猪佬听见中间这名鬼卒对右边的鬼卒,向他命令说:「你过去将她套起来,用铁链将她圈起来,而你(左手边那小鬼)
就过去将她灌下去」。
一刹那间,杀猪佬反应不来,她看见这名鬼卒拿着链子要套她的脖子,在那个时候,她的胸前突然放光,将铁链扫开,也就是她胸前的佛牌放出光明,将铁链扫开。既然铁链链不了她的脖子,鬼卒就改套她的脚,而这名杀猪佬,她的右手就是拿着一串念珠,所以她就本能地用这串念珠去抵挡鬼卒的铁链,结果,这串念珠也放光,也将他的铁链扫开。因此,鬼卒没有办法抓她,只好都消失离开。
这个时候,这位杀猪佬已经吓得全身是汗,这时她才恍然大悟──唉呀!是真的有鬼卒、有因果报应。她坐在客厅,大白天地怎么会有这三个人拿铁链要来锁她,还好她胸前的佛牌放光,将铁链打飞,甚至,她拿的这串念珠,也会放光,这是她的亲身体验。
事情过后,她就告诉她的丈夫说:「你不可以再脾气不好了,要好好修,因为确实有因果报应。」同时,她也将这件神奇的事迹说给左邻右舍听。当时,净宗法师的妹妹就问她说:「你当时有念佛吗?」,她回答:「喔!我那时已经吓得要死,哪会知道要念佛。」所以我们平常若没有念佛的习惯,突然遇到紧急事情的时候是念不出来的。所以,我们平常训练的是什么,必要的时候,才能做出什么;平常没演练,临时做不来。
这件事迹说明了──佛牌放光。一样是白纸写黑字,一样是铁片,一般的纸片、铁片怎么不会放光,而有「南无阿弥陀佛」就会放光?这就表示会放光、不会放光是决定在有这六字或者没有这六字;有这六字就会放光,没有这六字,当然就不会放光。
还有,大陆有很多地方目前都在推广「念佛拍手操」。就是原地一边念佛、一边踏步、一边拍手,这叫作──念佛拍手操。这有很大的好处,治疗种种疑难杂症。
我来说一件事迹。在大陆湖北省有一位莲友叫作傅锦兰,她今年55岁,在四年前中风,之后又患上脑梗的病,所以在医院开刀,住院治疗。出院回到家里后,为了身体尽量地做复健的运动。而且,也利用时间去外面公园、运动场做种种的体操,目的就是要恢复她的手脚功能,因为,中风过的人,往往只剩一手一脚可以活动。
因为她做复健做的很勤劳,所以也恢复的很快。但是,她有一种毛病让她非常痛苦,什么毛病呢?自从她中风以后,她就得了失眠症,开始失眠,睡不着,所以让她很痛苦。往往半夜她都是睁着眼睛在看天花板,就算吃安眠药也不能一觉到天亮,往往都是半夜就醒来,醒来又想睡就睡不着了。所以,她每天都很早,凌晨四点就下床在家运动,到了天亮,就去公园运动。
去年11月,有一天的早晨,她去公园运动的时候,看见公园有几十个人在那里一边念佛、一边拍手、一边踏步,她觉得好奇,就跟人一起做,约莫半个钟头运动就结束了。她觉得这个运动对她来说很适合,因为只有在原地念佛、拍手、踏步而已,很简单,对身体来说,也很轻松。所以每天早晨,她都去公园和人念佛、拍手、踏步做运动。
结果,过了约十天,她发觉──她睡得着了!自从拍手、念佛、踏步之后就开始睡得着,也好睡了,即使半夜醒来,去一趟厕所以后,回来躺下,照常睡得着,也就是说,她的失眠症,在念佛、拍手、踏步当中,不知不觉已经好起来了,已经治疗好了。可见,这个念佛拍手操可以治很多病。
本来拍手就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有一位侯秋东教授,他有写一本书叫做《拍手治百病》,因为我们的手掌有通往全身的穴道,脚底也有全身的穴道,所以坊间的足底按摩很有名。当我们一边拍手、一边踏步,等于就是很好的按摩,更何况又兼念佛。念佛有佛光照耀,有佛光加持,能消除我们的业,业若消除,灾难自然就会消失,病也会消除,何况我们一方面念佛,一方面拍手、踏步来通畅手脚穴脉。
因此,我们在这个地方,因为场所很小没空间绕佛或拍手,不过我们可以踏步。踏步的时候,可以将鞋子脱掉,大力地踏下去,以一种非常踊跃、欢喜的心情,在这里念佛、踏步。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是印度话,而「南无」翻译成中国话就叫作归命,归就是归顺归投,命就是生命,将我们整个生命归投给阿弥陀佛,让阿弥陀佛救度我们,保护我们。因此,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就是念归命阿弥陀佛的意思。我们归命阿弥陀佛,这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吗?不是,可以说非常重大,非常有意义,非常重要。
为什么?我们将整个生命都投靠对方,那很重大吗?很重大。出家人在寺庙出家,所谓:「色身交给常住,慧命付与龙天。」就是说,整个身心生命都寄托佛教。今日我们的生命是归投阿弥陀佛,叫作归命阿弥陀佛,也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的意思。
因此,我们在念归命阿弥陀佛,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可以说是发自内心所念出来的,可以说,全身的细胞都在念佛。不是说边念边胡思乱想,或是有心无心、有意无意的,恍恍惚惚的念,是整个生命都在念佛,全身细胞都在念佛。
一个人一生之中最重要的就是生命,天下之间最宝贵的也是生命,世间上最悲惨的就是失去生命、就是杀生。今天我们将一生之中最宝贵、最重要的生命,全都寄托给阿弥陀佛,这种寄托是我们一生之中最为重大、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在念「南无阿弥陀佛」时要发自内心、全身心地将他念出来,踊跃地来念佛、欢喜地来念佛,这个时候不知不觉,嘴就张开了,嘴张开了,全身的细胞也都在活动了。因为我们知道,念佛踏步有好处,所以,不知不觉脚就高高提起──大力踏下,所以一句一句都很踊跃,一句一句都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我们从小到现在每天都在讲话,所讲的,大多是没意义的话,甚至是虚假的话,所以说世间虚假。而且不只言语虚假,世间一切都是虚假,因为真实是永久存在、永远不变的;但是,世间上没有永远存在的,没有时刻不变的,是时刻都在变,就唯有「南无阿弥陀佛」他无量寿,所以永远存在,永远都不会改变,他的这颗爱心、这个救度,从未受外面的影响而改变过。
世间人是怎样的情形呢?多的是以前行善、现在作恶,现在作恶,去邪归正时再反过来行善;而阿弥陀佛是如如不动,他要救你就是要救你,只要你归命,他就救你。所以说佛度有缘人:「佛慈广大,不度无缘之人」。我们人类这么多,有智慧高的,也有智慧低的,但是,不管高低,只要归命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都平等看待。智慧高的阿弥陀佛救度,智慧低的阿弥陀佛也救度;阿弥陀佛不只救人,也救动物,甚至地狱中极重罪苦的众生,阿弥陀佛更加要将他救度,因为──悲悯心。
所以我们要知道,归命「阿弥陀佛」就是「南无阿弥陀佛」。
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发自内心、真诚实意、非常恳切地在念,并不是似有若无。念佛时也不是很严肃,而是像刚才所说,以踊跃的心来念,以欢喜的心来念,而现在在这里的踏步念佛,也犹如在跳舞地欢喜踊跃的念。
当然,若是打佛七的时候,绕佛,就要一步一步照规矩来。静坐念佛,也都要寂静念佛,手、心、身体都不动,让心专一在这句佛号里。但是,我们大众在这里共修踏步念佛的时候,和那样的情形不一样,是可以踊跃欢喜地念佛。
在古代,日本有一个团体,叫作「踊跃念佛团」,他们是边敲鼓、边打锣、边跳舞。这样的念佛,是由于某一种心情,什么样的心情呢?唉呀!让阿弥陀佛救到是一件非常欢喜的事情,所以说「踊跃」。踊跃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欢喜到要跳起来,所以踊跃的意思叫作「踊于天、跃于地」,踊天跃地就是欢喜到要跳起来的意思。
所以,我们在佛堂念佛时要守规矩,如法如仪。若是像我们这种场面的时候,就不妨以轻松、自在、欢喜、踊跃的心情来念。
早上有介绍第十八愿,其中,乃至十念的意义是非常广阔的,有引用几位祖师的法语来解说。
乃至十念,也叫作「三摄」。一二三的「三」,「摄」就是包含的意思,「三摄」──三种包含。哪三种包含呢?
- 第一,「举恶摄善」。以坏人也能够往生来包含,显示不是坏人,更加能够往生,这叫作「举恶摄善」。
- 第二,「举临终摄平生」。举出一个临终之人才念佛,他不是平生有念佛,是临终才念佛也能够往生,来显示、包含我们现在已经是平生开始学佛、念佛,岂不是更加决定往生呢?
- 第三,「举少摄多」。一个人临终才开始念佛,他所念的也没有几句,这样他也能够往生,以此来显示、包含我们现在平生就开始念佛。就像我们今日所念的佛,岂是十声、百声而已,这样岂不是显示我们更加决定往生。
现在,来解释「三摄」。
第一「举恶摄善」。「举恶摄善」必须要以《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的经文内容,才能够充分显示。《观无量寿经》下品下生是一般的人都看不起的,认为下品下生是一个五逆十恶的人,才念几句佛号而已,而往生极乐世界,还要经过十二大劫莲花才开,可以说,下品下生是最下、最卑贱的、最让人看不起的。
其实,它背后的道理所要显示的,对净土法门来说非常重要,意义对我们来说,也非常好,使我们非常安心、欢喜。所以,我们在这里解释「三摄」,必须要以下品下生的内容来解释,才可以完整,才可以贴切。
进一步,也可以说下品下生的往生就是净土宗的精华之所在。怎么说呢?下品下生的众生是什么样人物啊?是一个世间上极恶的人。在经典中说,这种众生就是造五逆、造十恶,种种不善的业都造过了。五逆,其实背后包含着谤法。世间上的罪,若到五逆谤法,这样就是达到极点,没有比五逆谤法的罪更重的了。
而下品下生的人,他的根机就是五逆十恶,具诸种种不善,可以说是世间上所指的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恶人,他一生中没有遇到善缘来行善积德,也没有遇到佛缘来修行学佛,因此也没有皈依,也没有吃素,有可能连寺院也没有进去拜过佛,可以说,他一生之中,都是在一个很浊恶的环境中长大的,使他的心中没有那种善良的心,所以,他一生都是和坏人在一起,做很坏的行为。
到了他临终的时候果报现前,怎样的果报现前呢?首先,他的身心非常痛苦、艰苦,就好像《无量寿经》所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
。」「大命」就是我们的生命,生命最大,所以叫作大命。大命将终,在要断气的时候──悔惧交至。他非常痛苦、非常懊悔、非常恐怖,懊悔一生以来都是造恶、没有行善,没有一点善事,而现在已是时不我与;这个时候,阎罗王所派的黑白无常,已经在那里要来抓他,所以非常的恐怖,非常的懊悔。
这就是《无量寿经》所写的「大命将终,悔惧交至」。「悔」就是反悔、懊恼,「惧」就是恐惧,也是惊恐的意思。一般的人,大多数都是要临终的时候才悔惧交至;若是对我们念佛人来说反而是──「大命将终,欢喜踊跃」,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终于要脱离苦海,就要往生极乐世界成佛,可以放鞭炮来庆祝。
但是对于造作五逆十恶的人就不同了,那个时候,阎罗王派来的黑白无常,拿着铁链要来锁他,接下来,地狱之火也已经燃烧到他的身边,那种恐怖,是不可形容的。可是,遇到善知识给他安慰,念佛让他跟着念,就在他一声、一声的「南无阿弥陀佛」之中,地狱的火焰,化为极乐世界的莲花,所谓「火化红莲」。而这个罪人,当下就乘坐着这朵莲花,离开地狱的火海,离开六道的苦海,往生极乐世界。
《观经》说: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观经》这段经文和《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经文,可以说内容都是一样的,都是在说第十八愿救度的道理,而下品下生,就是说救度的事迹。
所以,第十八愿说理,下品下生说事。所谓说事就是以下品下生的人事来解释第十八愿的道理,来显现出阿弥陀佛彻底的慈悲、无限的慈悲,显示阿弥陀佛绝对的大爱心,无条件的救度。这样的恶人,阿弥陀佛都要救他,可以救他,何况其他的众生,何况说我们在座的各位。
我们在座的各位都是一生奉公守法,是世间善良的百姓,而且是受持三皈、奉持众戒的莲友,以我们而言,是更加能够往生的。虽然说自己还有烦恼、有罪业,但是我们有造十恶、五逆、谤法、具诸不善的罪吗?并没有。那样的众生都能够往生,我们又怎会不能往生呢?这就叫作「举恶摄善」。举出一个极恶的人临终才念几句佛就能够往生,来含摄善人,乃至所有众生,都必定能够往生,都在阿弥陀佛救度的范围。
所以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大到没有一个范围,因此,阿弥陀佛的功德,这句名号的功德,释迦牟尼佛就解释说:「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南无阿弥陀佛」白纸黑字是六个字,念起来也只是一句声音而已,却是有无量无边的功德,而且是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一般人都信不来,也因为信不来,所以就用下品下生事迹的显示来启发众生信心。
所以善导大师言: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这段法语的意思是说,所有的罪恶凡夫,都能够让阿弥陀佛的功德灭除他的罪业,接引往生极乐世界,更何况圣者、善人要往生极乐世界,哪可能说不能够往生呢?更加决定能够往生了。善导大师又言: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又言: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意思就是说,人间的善恶之人也好,或者天上的天人也好,或者他方世界的圣者凡夫也好,都能够以念佛,依靠阿弥陀佛愿力往生极乐世界。因为,都是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因此,到极乐世界都同样一齐进入不退转的果位,不分高低、不分彼此,所谓「同一念佛无别道,远通佛界皆兄弟」,也就是说根机虽然千差万别,但是他们不是靠他们的根机、靠他们的功德、靠他们的功夫来往生,都是靠这句「南无阿弥陀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来往生的。所以「因」都一样,因此,所得的果也是一样,所以说「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如果是各人靠各人的功夫回向往生,那就不是无殊,因为各人功夫不同,每个人到达不退转的果位,时间上就有前后差别。这种净土的教理,比较微细,若是没有研究、没有探讨善导大师这个法脉,就无法了解。
所以第十八愿及下品下生的经文,对我们的启发是非常彻底,可以说是给我们大安心、大满足,给所有修行人最后都有了希望。
不过,这并不是暗示我们就尽量去做坏事,造罪、造业、造恶来使自己成为一个恶人,才能够更加得到阿弥陀佛的救度,不是这种的意思。
若以佛教来说,佛教的根本精神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是所有佛的教化。
佛是希望我们「去恶行善」,佛若看我们能够「去恶行善」,他就很欢喜,就为我们赞叹;佛不希望我们为非作歹,若看见我们在做坏事,这样佛就会摇头苦叹,他就会想要规诫我们,劝导我们。所以「去恶行善」是佛的愿望,也是佛所欢喜的;那为非作歹是佛所不愿意、所不欢喜的。我们既然是一个学佛、念佛的人,更加就要「去恶行善」,做一位善人来念佛,让佛来为我们欢喜,不要让佛为我们伤心。
那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以我们佛教而言,五戒是善,十善是善;若是违背五戒,违反十善,这样就不是善,就是恶。因此,念佛人,就要守这个本分,虽然,没有受五戒,但是也要尽量持五戒,尽量行十善,做一个五戒十善的念佛人。
要怎么做一个五戒十善的念佛人?就要:
- 第一,不杀生,吃素、护生来念佛;
- 第二,不偷盗,布施、奉献来念佛;
- 第三,不邪淫,有礼、守节来念佛;
- 第四,不妄语,真诚、老实来念佛;
- 第五,不贪欲,清心、寡欲来念佛;
- 第六,不瞋恨,谦卑、柔和来念佛;
- 第七,不愚痴,深信因果来念佛。
这都是善,我们要做这样的善人来念佛,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是所有善德的来源、根本,所以我们一个念佛人,更加要孝顺父母,奉侍师长来念佛。
这样说起来,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是不是有这种的条件呢?是没有这个条件的。只是说,我们既然学佛、念佛,体会佛的心,就希望能够不辜负佛心,满佛的心愿。佛希望我们「去恶行善」,我们就尽量「去恶行善」。我们肉体活在这个世间,生活上就要安分守己,敦伦尽份,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
与往生极乐世界有关系的是这句佛号,这句佛号是往生的正因。所以念佛就是往生的正业,其他的修行、其他的善事功德,和极乐世界没有关系,和阿弥陀佛没有关系。假使说,我们没有靠阿弥陀佛,没有念阿弥陀佛,只靠我们的善事功德要往生极乐世界,也可以,但是一定要回向。若没有回向,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没有关系,因为不是那样的因,当然就不会得到那样的果。
但是,若有回向,那就和阿弥陀佛有关系了,因为阿弥陀佛也有发一个愿,若有众生不知道这句名号是往生的正因,不知道这句名号才是有真正、真实的功德,不知专一念佛、靠佛,而是靠他所修的功德,比如以五戒十善,或者诵经、拜忏、打坐、朝山等,以做种种布施行善来回向往生,这也能够往生,因为阿弥陀佛也有发这种愿要救度他。
虽然这也能够往生,不过却是在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莲苞之中,不能够即时花开见佛;若是念佛、靠佛往生,就不在莲苞里面,都是在莲花的上面,也就是当下进入一生补处的果位。这种道理比较微细,有专门研究净土教理的人,才能够了解。如果是研究其他各宗各派的教理,而不是专门研究净土教理,因此用其他各宗各派的教理来解释净土教理,这样净土宗的教理行证就都不准确了。
所以,如果过去也有听其他人解说净土教理,而今天在这里也听我所说的净土教理,互相比较之下,会感觉这次所听的怎么会和以前不同,到底是谁对呢?关于这个我们要有分别、选择的头脑,要有这种的头脑,就必须要专门研究,所谓「一门才可以深入」,若是每一门都只去探个头大略了解,那就每一门都无法深入,就像沾酱油一般,这里沾一下,那里沾一下,无法精纯。
所以,由下品下生了解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并不是因为我们造恶,所以阿弥陀佛更加疼我们,更加欢喜来爱我们,不是这样,是阿弥陀佛在悲心之下,不得不赶紧救我们,这就是佛的心。刚才曾经引用《菩萨地持经》提到佛慈悲恶人的心。意思是说佛愍念恶人的心比愍念善人的心还要深切。这并不是说佛喜欢恶,不是的!是怜悯恶,抱着一份深切怜悯的心。
因为善人,他能够「去恶行善」,他能够离开苦报、恶报;但恶人,他愚痴,不知道理、不明因果,所以愚痴造罪,这样当下会堕入三恶道受苦报,所以在悲悯之下,佛要赶紧将他救度,否则来不及。
因此,我们念佛首先要先体会佛是什么样的心,若能够体会出佛是什么样的心,这样,一方面我们念佛就会安心,就会欢喜,对往生来说,决定能够往生,心中不会忐忑,不会惊慌怀疑──我现在念佛,将来不知道够不够资格往生?我能够往生吗?就不会有那种的疑惑。
同时,因为有体会到佛的心,不仅我们的个性会改变,我们的气质也会改变,我们的命运也会跟着改变,为什么?因为一位学佛、念佛的人,佛的生命就会在他的身心之中跃动,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性情,既然,有佛的生命就有佛的性情。佛的性情就是慈悲、就是爱心。既然有爱心,这样他的语言、行为就会充满着爱,就不会动不动和人对立、生气、报复;他会有宽恕的心、不计较的心、牺牲的心、为人设想的心。
因为,他体会出阿弥陀佛怎么样爱我们,我们也要怎么样爱别人;阿弥陀佛怎么样为我们,我们就要怎么样为别人。他有体会到佛的心,所谓「学佛大悲心」,阿弥陀佛如何爱我,我便如何爱人;阿弥陀佛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当然,我们是具足贪、瞋、痴的凡夫,要像佛那一般的爱心是绝对不可能的,不过,至少要有相应于那种慈悲的气氛在。所以说,有哪种的生命就有哪种的性情。比如,羊有羊的生命,所以,羊的性情就较为柔和;倘若是一只虎,虎有虎的生命,他的性情就较为凶暴。总之,有什么样的生命,就有什么样的性情。
对佛来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用白话文来解释就是说:佛的心是大爱心,他无条件地来救度任何众生,因为佛是冤亲平等,自他一体,就如《金刚经》所说「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所以佛对一切众生都是无我的,他是一心一意要救度众生,并没有去分别这个人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善人还是罪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是男众还是女众,是年轻还是年老,他都没有这种分别。
佛是无我、平等、纯净的爱心,不管我们可爱不可爱,阿弥陀佛都爱我们,都要救我们。这就好像这颗药是万灵仙丹,不管你是出家人、在家人,能修行、不能修行,心清净、不清净,都不管,你只要吃下去,这颗万灵仙丹自自然然就会在他的体内产生药效,任何的疑难杂症都可以药到病除。不管我们认不认识这颗药的药效,都有那样的效果,因为效果是这颗药本身的功能。
甚至我们在被强迫之下而吃了这颗药,也是一样天性自然地产生药效,因为它有那样的功能在,甚至,不管我们对这颗药是如何对待,将它丢在地上,将它压扁,将它溶化,之后吃到身体里,照常功能没有损失;意思就是说,佛,你骂他、侮辱他,他依然如如不动,依然要救你,救你的心丝毫不受影响,永远不会改变。
因为我们体会到这样的佛心,所以我们也要尽量培养自己的心胸。别人骂我们、诽谤我们,我们尽量宽恕、如如不动,不将之记在心中,更加不会想要去报复。也就就是不记恨、不报复。当然这是很不容易的,不过,这却是我们修行人所要学的。
六度万行第一就是布施、第二持戒、第三就是要忍,忍辱。这个忍,比布施、持戒、苦行的功德都高。因为要成佛,若没有忍,绝对无法成佛;要成就大事,若没有忍,不可能成就大事;而爱心若没有忍,不可能圆满这个爱心。
基督教也有一句话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意思是说,爱是永远的,它不会改变,所以说爱是恒久;爱是忍耐,若没有忍耐,无法圆满这个爱;爱是有恩慈的,若没有恩慈,没有将这个恩慈做出去,这个爱只是存在心中而已,这样不是真正的爱,爱要实践、要表示,要有实在的行动做出来,这样才是爱,所以,基督教对这个爱解释得很贴切。
「忍耐」,别人骂我们、欺负我们,甚至杀我们,我们不记恨也不想要报复,假使这个欺负我们的人有一天遇到车祸,我们也不会幸灾乐祸,这样才是真正的忍耐。
「恩慈」,他如果有一天住进医院,我们还会提着一篮苹果去看他;他没有钱可以付医药费,我们拿钱帮他付医药费;回到家里,没有钱可以过生活,我们还拿钱给他过生活,这样才是恩慈,比忍耐更加超越。其实,忍耐是为了圆满达成恩慈的爱心的。
我们的念佛调子是无调之调,没有一个调却有一个音节。在十多年前,台北念佛会来了一位老莲友,名字叫郑〇兰,住在罗东,大约七十岁左右。她初次来到台北念佛会共修就感觉「唉呀!这种的念佛非常好,非常能够适合老人。」其实,它适合所有的人。她说这样的念佛,最后一个「佛」字的音是从丹田发出来的,而且很自然,这种的念法感觉越念越有精神,不会累,又很能摄心,所念的声音又很有力,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所以她回到她的故乡后,也自己去买一支引磬,又约左邻右舍的老人到她的客厅一起念佛,都念我们这种调,她说越念越有精神,不会伤气力也不会昏沉,所以感觉这种调很好。
其实,这种念佛的调──无调之调,也是我多年来所思考的结果。因为我长期在思考有什么念佛的调。可以统一我们所有的道场,不会说这个道场念这个韵,那个道场念那个调,不统一。而且,若唱的韵拉太长,气力不够的,根本就念不来,同时念久了也会很累,有时候是边唱调边胡思乱想,较不会有集中的精神力。
所以,我觉得现在这种调很适合,因为念久不会累,又可以提起精神,可以统摄杂念,而且不论是我们打坐也好、走路也好、拜佛也好,都可以用这种调来念,倘若是用其他的调,在我们静坐的时候,是不可能唱诵的,走路的时候也不可能唱诵,所以我们这种调可以适合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境缘,行、住、坐、卧都很好念,尤其是助念的时候,更加要不快不慢,一句一句,清楚又有力,有助于将昏迷中的对象唤醒,所以希望我们都能够习惯这种调,以后都尽量念这种调。
刚才用万灵仙丹的特效药来比喻阿弥陀佛救度的慈悲力,这个力,是天性自然、是没有分别心,就如同药没有分别心,只要吃下去,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平等在他的身上产生效果;又好像一个婴儿,这个婴儿吃了母亲的母奶,自然就会有营养,自然就会长大,他并没有去了解、分别这个母奶是什么来源、有什么营养,他无知无识,但是吃下去就自自然然有那种的效果。
我们对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也是一样,不管任何人,也不分别任何对象,只要他来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都能够现生消灾免难、出入平安、消业障、增福慧,临终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所以,念佛的利益非常非常多、非常非常大,将它归纳起来,就是二种的利益,叫作「现当二益」。「现」就是现世生命当中,可以得到这个利益;「当」就是将来临终可以往生极乐世界,得到往生的利益。我们人生若有这二种利益,这样所有的利益就都包含了,这样就能够使我们安心、欢喜、满足。
世间上虽然有种种的微妙药方,但是会因为人的业障,而吃药无效;而「南无阿弥陀佛」这帖药方叫作「阿伽陀药」,是万病总治、不受障碍的,就如《阿弥陀经》所言:「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不受我们业障的障碍、不受我们冤家债主的障碍、不受天魔外道的障碍,不论有形或无形都不可能障碍阿弥陀佛对我们众生的保护、对我们众生的救度。
这帖「南无阿弥陀佛」的「阿伽陀药」不吃便罢,吃下去连下品下生的根机,都可以很明显的产生效果,何况是其他的人呢!以此就可以知道,我们只要真正「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这样,我们现在就都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
我们必须要了解这个道理,相信这个道理,如果对这个道理不了解,或者虽然知道,但是不相信它,这样等于我们就是谤佛。因为阿弥陀佛为众生发愿、修行、成就正觉,就是要这样的来救度众生,但是我们将他打一个问号,这样是对佛的不敬、对佛的怀疑,怀疑这尊佛不够慈悲;或者虽然有慈悲,但是慈悲有限;或者这尊佛,他虽然有无限的慈悲,但是力量不够无法救我们。若是抱持这种观念,其实这样就是诽谤正法。
念佛必定往生,假如认为念佛不一定能够往生,这样岂不是认为阿弥陀佛他还没有成佛,这就是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怀疑,怀疑我们这么虔诚念佛,阿弥陀佛不知知不知道?我们这样念佛会不会往生?或者,我们虽然念佛,不过我们觉得烦恼很重、业障很深、妄想很多,这样不知能否往生?阿弥陀佛到时会不会来迎接我们?
不念佛还好,一念佛就想东想西──像这样能往生吗?有人说要「功夫成片、梦寐一如」,而且也要有清净心,若我们没有「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念念之中都有妄想杂念,这样要怎么能够往生?这叫作──「疑」,这就是对阿弥陀佛不了解,若有了解就会破疑成信。
阿弥陀佛是佛,佛有三明六通,所以阿弥陀佛知道每一个人的根机。每一个人的根机各自不同,也不可能相同。若是以出家众来说,出家众本来就是专业的修行人,所以他念佛的时间多,而且他的心比较清净,因为他没有家累,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他念佛的时候就比较清净。
若是我们在家众,士、农、工、商各自不同,而且上有二老需要照顾,下有小孩需要扶养,因此要为家庭的经济去努力,尤其景气不好时,赚不到钱,负债累累,这样念佛,难免就会三心二意,会有种种的妄想杂念,这些阿弥陀佛也都知道。
所以,阿弥陀佛告诉我们说:你们不要互相比较,你们就以各人的身分、环境、根机去念佛。出家人以出家人的根机念佛,在家人以在家人的根机念佛,有闲的人以有闲的人的根机念佛,没有闲的人以没有闲的人的根机念佛,总说一句,就是──念佛。所以各人的根机不同,念佛的情形也是不同、千差万别,但是阿弥陀佛的救度都一样,照常救度他。
若这样说起来,还有公平吗?公平,站在什么立场上来说都公平。怎么说呢?因为各人所遇的环境不同。假如,换一个立场,就互相不同了。出家人若没有出家,他是在家人,而且种种杂事缠身,这样,他要清心念佛,要很有时间念佛,这是不可能的;如果在家人有机缘去出家,没有家庭的顾虑,那当然,他念佛的时间就多,而且念佛的时候较不会有杂念。所以各人的根机与因缘不同,只要以他的根机去「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样就每一个人都会平等往生。
其实每一个人都一样,就如善导大师所说──自身是罪恶生死的凡夫。为什么?因为心中都有贪、瞋、痴,旷古累劫以来都有种种业的种子在阿赖耶识里面。没有遇到相应的环境、因缘便罢,若遇到那个环境,在那个因缘之下,这颗种子就会发芽、就会开花、就会结果,所以在那样的环境因缘之下,什么样的业,都有可能会去造作。
所以,佛看众生都一样,一切的众生皆是贪、瞋、痴的众生,皆是业障深重的众生,皆是罪恶生死的凡夫,因此佛看众生一切都平等。以凡夫的角度来看,这个人是大修行人、是高僧大德,那个人是贩夫走卒毫无修行,高和低相差就很大;但是以佛的眼光来看,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别的。
怎么说呢?佛性都一样,没有什么差别,贪、瞋、痴也一样没有什么差别,业障也一样没有什么差别;差别的是,所遇的因缘环境各人不同,若互换一个环境就都相同了。而且都有可能互换环境,为什么呢?六道轮回若还未出,自然就上升天堂、或者下堕地狱、或者做人、或者做野兽,来来去去,这岂不是相同呢?善导大师说:「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
。」就是在说这个情况。
所以,佛救度众生绝对平等,是我们凡夫才没有平等。我们要以这样来了解阿弥陀佛,这样来想阿弥陀佛,这样我们念佛,我们就会安心、就会欢喜、就没有顾虑。所以下品下生的经文,让我们一切众生,都能够满心的安慰。
有很多修行人躲山上、住草寮、苦修,但是最后一反省,烦恼并没有减少,习气依然很多,而且很深,若这样,要怎么解脱生死轮回呢?所以,他最后就苦恼了,修行修到后来非常苦恼,因为他对于必须要在今生今世了脱生死轮回,这种的无常感非常深,但是以自己的力量、自己的修行,自己的功夫、功德,都没有办法可以断除烦恼,没有办法可以消除业障,若现在无常一到,将要如何?所以他就会苦恼。那种的心情,那种的心境,不是我们没有真心投入修行的人所能了解的。
如果他最后能够遇到阿弥陀佛救度的法门,看到了下品下生的经文,这样他就知道──他往生有份、他解脱有希望。就好像在黑暗的深长坑道中发现了光明,为什么?因为他有希望、有安慰了,他知道下品下生都可以得救、都可以往生,这样他就是再怎么样,也不输这个下品下生,所以他也更加深信自己决定能够往生。
假如他没有遇到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这样后果会怎样呢?当然也是苦苦恼恼地来过这一世,然后又继续轮回,无穷无尽、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我们要自觉、要深信,我们是一个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凡夫,在我们的阿赖耶识里面,都含藏着下品下生的种子,都是下品下生的根机,只是还未遇到相应因缘环境,所以还未起现行,还未浮现出行为而已。
所谓「一念通三世」。我们一念之心是通彻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念之心,也是包含天庭的种子和地狱的种子,遇到因缘种子就会浮出来。若还未超出六道轮回,在生生世世、世世生生的无尽轮回当中,难免就会有一生、有一世,下下品的种子起现行,一起现行就会去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由此可知,轮回不出危险非常大,因为难免会堕落,一旦堕落下去,什么时候才又能够得到人身,听闻佛法?所谓「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进而言之,即便再得到人身、遇到佛法,也不一定能够遇到阿弥陀佛救度的法。这样想起来便知,只要轮回还未超出,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因此,我们既然现在已遇到净土法门,就要好好去了解这个法门的道理,要好好把握这个法门,不要退转,这样我们在今生今世就会脱出六道轮回。若能够这样想,自然就能够彻彻底底来依靠阿弥陀佛,所谓「通身靠倒」。全身靠倒阿弥陀佛的救度,就不会认为自己还有第二条路,认为自己不一定要念佛。因此,我们首先要认识清楚我们就是下品下生的种子,下品下生的根机。各位莲友,下品下生的人,他有第二条路吗?(没有)
。
若有人认为自己是一位善人,认为自己可以修其他的法门来解脱生死轮回,在这种观念之下,他是不是会认为他另有第二条路可走?(是)
。是的,恐怕他会错误的认为他有第二条路可以走,可以依靠其他的法来了断他的生死轮回。若是有这样的观念,这就完全错误了。简而言之,误认为──将来不一定会堕入地狱,下一辈子还可以做人,还可以升天。抱着这种的观念,是错误的,是很危险的。
即使下辈子做人,甚至下下辈子还可以做人,但是在生生世世的流转之中总是还没有脱离轮回,所以在生生世世之中,难免就有一生一世会堕入恶道,没有堕入便罢,若堕入,什么时候能复生人间呢?何况在三恶道之中,所谓「苦重时长」,受苦非常深重,而时间却是非常长久。
我们若是能够自觉我们是一个下品下生的罪人,我们自然心就会低下、会谦卑、会柔和,会认为,这样的我哪有资格对人不平、不满,与人计较呢?自然就会互相体谅、互相包容、互相接纳,因为想到自己是下品下生的根机,对方其实和我们也是一样,这样就会互相体谅、互相同情、互相怜悯、互相包容、彼此接纳。
这是就第一点,举出恶人、罪人,来包含所有的善人,更加能够往生。
第二,「举临终摄平生」。下品下生的人,他是到了临终的时候才念佛,他念佛才念几声,顶多念十声,或者十多声,这样他也能够被救,何况我们现在平生就已经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而且是永远不改变,这样岂不是更加决定往生?所以叫作「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打一个比喻,好像我们从高雄坐火车要去台北,有一个人在火车快要开的时候,只剩一秒钟的时间,他才匆匆忙忙慌慌张张揹着很重的包袱,一个箭步跳上火车,那个时候火车也刚好启动,若慢一秒钟,他就来不及了。对他来说,他来得及去台北,但是却是很危险。对我们来说,我们并不是这样,我们是在火车未开以前就已经上车,而且悠闲安稳地坐在车厢内,等待开车,没有危险,也没有来不及的问题存在。
所以,我们现在平生之间,就能够很安心、很悠闲地来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像我们现在已经安心、悠闲地坐在车内了,没有担忧着到底来得及还是来不及?或者万一来不及怎么办的情形,没有那种问题。这就是──临终念佛尚且能够让阿弥陀佛救到极乐世界,何况平生念佛,这就是「举临终摄平生」的意涵。
有人对净土教理缺乏基础的认识,认为虽然专心念佛,但是顾虑将来临终的时候,若是病苦缠身、念不出佛,甚至昏迷了、颠倒了,无法念佛。或者认为,虽然现在念佛,不过,若是遭遇到灾难,比如车难、出车祸,或是空难、坐飞机爆炸,或是海难、海上沉船,或是地震,突然间就失去生命,那个时候不知道念佛,这样不知道会不会往生?
其实,这些是不必要的顾虑,因为念佛人何时会遇到什么情形佛都知道。我们只要现在,平生就专心一意来念阿弥陀佛、靠阿弥陀佛,愿往生极乐世界、一生不变,这样就可以了,因为不管我们临终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失去生命,阿弥陀佛照常将我们接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应知,一个念佛的人,从平生到临终,一直都在阿弥陀佛无碍光明的照耀、保护、摄取之中。
好像一个东西放在袋子里面,这个袋子若绑住了,这东西就不会漏出去,这东西永远都是在袋子里面。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好像一个大的袋子,我们已经是在阿弥陀佛光明的袋子里面,不可能会离开光明之外。平生到临终都是在光明袋之中,断气之时,自然就进入无量光明土,无量光明土就是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就是无量光,所以他的净土,也叫无量光明土。
《阿弥陀经》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观无量寿经》又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阿弥陀的无障碍光明遍照着十方世界,他的目的就是要照耀念佛人、要保护念佛人、要救度念佛人,现在保护他,等待他临终的时候就接引他,使他往生极乐世界。
因此,善导大师就将《阿弥陀经》的无量光明这段经文,和《观无量寿经》的这段经文,合在一起解释。善导大师怎样解释呢?善导大师言: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他为什么名叫阿弥陀呢?
因为这尊佛有无量的光明,所谓「无量」是大到没有一个范围,是整个宇宙十方世界都在阿弥陀的光明里面,而且阿弥陀这种照十方国的无量光明,到处通行无阻没有任何的障碍。这样的光明,有一个目的,就是观察念佛的众生,这样的光明就是在找,找十方宇宙之中,到底有哪一个世界、哪一个国度、哪一个众生在念阿弥陀佛。
这个光明找到念佛众生的时候,就永远照耀他、保护他,将来接引他到极乐世界,这叫作「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因为是这样的作用,所以这尊佛才叫做阿弥陀,因此阿弥陀的定义,就是以光明来摄取念佛的众生,永远不舍离。
善导大师又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意思是说,若是一个专念阿弥陀佛的人,阿弥陀佛的光明会永远照着他、保护着他、救度着他;若是没有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没有照着他、没有保护着他,将来也不可能接引他往生极乐世界。
这就譬如月亮它高高在上,却是可以照着千江万水,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但是,假使没有水,或者水是盖着的,这样月影怎么能够进入呢?所以我们要将心中的盖子打开,来接受阿弥陀佛救度的月影,这样阿弥陀佛的月影和我们众生的心水,永远都结合在一起。
善导大师又言:
称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者,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我们一个人念阿弥陀佛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样就是阿弥陀佛的人,就是极乐世界的人,在现生自然就能够使我们比较健康而寿命延长,而且不受着种种灾难,这就是可以消灾免难的意思。
我们要消灾免难,不用一定要念「消灾延寿药师佛」,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能够消灾延寿,而且又能够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快速成佛。由这点来说,十方诸佛的功德功能,都在「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所有佛法的深奥道理也都在「南无阿弥陀佛」里面,我们若是专一念「南无阿弥陀佛」,佛、法、僧三宝所有的功德一概包含,无所缺少。
善导大师又言: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我们若是念佛,就能够消除多劫的生死的罪业,到了要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就带着清净大海众菩萨,自自然然、欢欢喜喜地来迎接我们,不必经过我们要求、拜托,他就天性自然地出现来迎接我们,让我们不受到冤家、债主、天魔、外道的妨碍。另一方面,我们虽然烦恼深、业障重,也不能阻碍到阿弥陀佛对我们的救度,所以叫作「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道绰大师也说: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这段法语是在解释《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名号,若一日,七日,一心不乱」的意思。一个人不管是圣人、凡夫,是善人、恶人,只要他能够专心一意虔诚地常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所有的业障、所有的障碍就会消除,就好像太阳一出来,乌云便消散,所以决定往生极乐世界。
刚才所念的几段经文和祖师的法语,都叫作「理证」,就是以道理来证明念佛人现在已经在阿弥陀佛的光明保护之中,一直到临终,阿弥陀佛都不舍去,到了临终,阿弥陀佛就会亲自现身迎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一个人头脑昏迷的时候嘴是不可能念佛的,但是他的心并没有昏迷,阿弥陀佛来的时候,周围的人看不到,但是他看得到,为什么?因为他那个时候要临终了,他能看到阳间的人所看不到的冥界。
这个人若应该堕入地狱,他就会看到地狱的苦报现前;这个人若应该上升天堂,天堂的环境也自然就会现前;这个人若是平生念佛,愿生极乐世界,这样极乐世界的环境就会现前。他会看到黄金铺地,看到八功德水、七宝宫殿,极乐世界的景色在那个时候他就看得到。对我们来说,我们这个时候看不到,因为我们不是处在临终状况,我们若到那个时候,也自然能够看得到。
一个念佛人,只要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平生安心来念佛,这样现生一切自然有阿弥陀佛的安排,临终自然有阿弥陀佛的迎接,我们都不必怀疑,也不必顾虑,就好像《无量寿经》所言:「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净土宗是让我们安心、让我们欢喜、让我们满足、让我们有光明希望的法门,所以念佛若还有不安、顾虑,这样就是还没真正了解净土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