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法师二〇一四年六月十五日于台南佛一开示
(第七集)`各位法师,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
今天要和大家研讨的题目是「净土宗的特色」。净土宗的宗旨与特色各有四句偈语:
净土宗宗旨:
信受弥陀救度,
专称弥陀佛名,
愿生弥陀净土,
广度十方众生。
净土宗特色:
本愿称名,
凡夫入报,
平生业成,
现生不退。
每一个宗派,必定有其宗旨,宗旨就是这个宗派的目的以及方法。各宗的宗旨一定是不同的,如果宗旨相同,就是同一宗。同时,每一宗的宗旨一定有各自的特色,所谓特色是特别和其他宗派不同之处,以之显示本宗的特殊性、超越性。我们净土宗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
各个宗派因为宗旨不同,所以目的、方法也不同,因此就形成各个不同的特色;如果知道这一宗的宗旨,这一宗的特色,并且依照他的宗旨、特色去修持,这样就能够纯粹、专一、不杂地修学这个法门。
善导大师为纠正当时学者对净土宗的误解,著述《观经四帖疏》来做为后人的标准,这叫做「楷定古今」。
善导大师「楷定古今」的地方就是净土宗特色的前二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这八字是善导大师净土思想的核心,也是善导大师思想特别与超越的地方,善导大师之所以楷定古今在此,一生大声疾呼、发狮子吼亦在此。
显示净土宗完全是靠阿弥陀佛根本大愿的力量往生极乐世界,只要是专称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和阿弥陀佛的根本大愿感应道交,就必定往生极乐世界。不管圣人或是凡夫,不分善人或是恶人,也不论是天上、人间,乃至是三恶道众生,如果能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和阿弥陀佛的愿力相应,就必定能够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的净土是报土,所以本愿的称名,凡夫就能够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这叫作「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本愿称名,凡夫入报」也是净土宗的根本教理与思想核心之所在;唯有「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才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唯一要宣扬的本怀,也是阿弥陀佛最根本的誓愿,也是十方诸佛证明、护持、赞叹的地方。所以,整个佛教的归纳总结,就是在「本愿称名,凡夫入报」。
怎么说呢?因为每一尊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都是为了要救度众生,使众生离苦得乐,离开三界轮回之苦,证得真如涅槃之乐。而八万四千法门,八大宗派之中,能够彻底达成这个目的的,就是净土宗的念佛法门。离开了念佛法门,离开了净土宗,十方诸佛没有办法能够完全、普遍救度十方众生;离开了念佛法门,离开了净土宗,末法时代轮回的众生没办法脱离轮回,没办法成佛。
所以善导大师「本愿称名,凡夫入报」的教理,可以说上合十方诸佛之意,下契十方众生根机。使得宇宙之中现出了光明,使得十方众生有了往生的希望。所以我们念佛,修持净土法门,对净土宗的宗旨以及特色要了解。
除了「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这四句是净土宗特色之外,「他力」「易行」「指方立相」也是净土宗的特色。
「他力」是龙树菩萨提出的,龙树菩萨说念佛是「他力」之法;这个「他力」是指阿弥陀佛的「本愿之力」。因为是靠阿弥陀佛的本愿力量,只要念佛,所以简单容易,任何人都能够容易做得到,因此这个法门也叫做「易行道」。
这个法门的另一个特殊所在是「指方立相」,「指方」是指出西方极乐世界做为我们的方向、目标、归属。「立相」是建立阿弥陀佛的形貌,建立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这叫做「立相」。有阿弥陀佛的形貌,使我们知道阿弥陀佛的慈悲和庄严;有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让我们众生能依之心中想念、口中称念,让众生有一个依靠的对象。
如果依其他的法门、其他的宗派,都不是「指方立相」,全都是靠着自己的力量来修持戒定慧,断除贪瞋痴,证悟到自己的佛性。论佛性,是遍满十方,不限定在西方或东方;佛性无形、无相、也无声音、也无文字,都不是「指方立相」,不是「指方立相」的修行法门是自力法门,称之为「圣道门」,是难行道。因为是难行道,末法众生可说没有一个人做得到,因此没办法成就。
可是如果靠阿弥陀佛的力量,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名号,则必定往生,一往生极乐世界,就能断除我们的贪瞋痴,断除我们的分别、执着,这样就能够证悟到真如实相。所以净土法门是先往生极乐世界,再证悟佛果,这是净土宗和其他宗派不同的地方。
不过,「他力、易行、指方立相」这几个特点,也没离开净土宗特色的四句偈。
本愿称名
净土宗宗旨前二句「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它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信受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救度就能够离开轮回,能够横超往生极乐,能够横超达到最高境界──「一生补处」。那要如何信受?要如何依靠?只要「专念南无阿弥陀佛」,自然就和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救度相契应。所以宗旨「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它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
这个「本愿」,是指阿弥陀佛的根本愿,也就是指阿弥陀佛的佛愿、佛力、佛德。「愿」有「总愿」和「别愿」,「本」也有「因本」和「根本」。
「总愿」:菩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上求下化,必须要发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每一尊佛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时,共同要发的愿,所以叫「总愿」。每一尊佛成佛的过程都要发这个愿,没发这个愿就不能成佛,这叫做「总愿」,也叫做「通愿」。
「别愿」:每一尊佛除总愿之外,另外各自还有特别不同于其他佛的愿,这叫做「别愿」。譬如药师佛十二大愿,释迦牟尼佛五百大愿,地藏王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这就是每一尊佛各别不同的愿。
四十八大愿就是阿弥陀佛的别愿,而且四十八大愿之中的第十八愿说,阿弥陀佛成佛的同时,就要完成十方众生只要念佛就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能够往生弥陀净土;如果不能使众生念佛往生净土,那阿弥陀佛就还要继续修持,一直达到有这种力量的时候,他才要成佛。这条愿是阿弥陀佛独有,也是所有诸佛别愿之中的最高峰、最超越的,所以阿弥陀佛的别愿更是别愿中的别愿。
「本愿」也有所谓「因本之愿」和「根本之愿」。
「因本之愿」:十方诸佛初发菩提心、行菩提道所发的愿,每一愿都叫做「因本愿」,就是因地所发的本愿。就因本来说,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每一大愿都叫做因本愿,简单来说叫作「本愿」。
「根本之愿」:这个「本」是根本的意思,四十八大愿中哪一愿是根本呢?是第十八愿。意思是说,其他的愿是因为第十八愿而产生的,第十八愿就如同树的根,因为有树根,这棵树才能够生长,才能够展枝、开花、结果;如果没有根本,哪里会有这棵树?哪里会有花果呢?一切就都没有了。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愿就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
为了要吸引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都能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因此极乐世界必须是无三恶道、无轮回、无任何痛苦、无任何污秽罪恶的世界。而且这个世界必须是十方诸佛净土之中最为清净、庄严,最为殊胜、微妙的,这样才能够吸引众生念佛往生。除此之外,往生到这个世界的众生,不但断除烦恼、离开轮回,还必须使他具足三明六通,百千陀罗尼通通具足;这样还不够,必须要使往生弥陀净土的众生,能够快速成佛,当下进入不退转,证悟涅槃。这样,才能够吸引众生,引起众生的欣慕。不止这样,还能令往生弥陀净土的众生跟阿弥陀佛一样,得到无量光明、无量寿命,同样和阿弥陀佛有大慈悲力、有大智慧力,能够到十方世界救度有缘无缘的众生。这样,才能够彻底使十方众生欣慕极乐、厌舍娑婆,而专称名号,愿生净土。
所以,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在引导十方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每一愿、每一愿都依第十八愿念佛往生愿为根本。因此,善导大师解释这四十八大愿说:
一一愿言: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一一誓愿皆是念佛之愿,所以说「一一愿言」。而且还说:
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四十八大愿每一愿每一愿,都是在说专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
本来每一愿各有不同的愿名与内容,但是善导大师说每一愿都在说「念佛往生愿」,这就显示第十八愿是根本愿。就好像DNA,树枝也好,树叶也好,树果也好,都没有离开根。它的性质、属性,都是从根所发、依根所现的。
接下来,我就引用经典中所说的「本愿称名」,以及祖师所解释的「本愿称名」来证诚、说明。
《无量寿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首偈,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提出了本愿以及名号。「其佛」就是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根本愿的力量就在第十八愿的念佛往生愿,它能够使听到这句名号,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将来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现在就自然、不用勉强地进入不退转的身分。这四句偈也叫做「本愿成就偈」,是第十八愿的说明。
第十八愿愿文: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第十八愿成就文: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无量寿经》流通文也以一段文来解释第十八愿,以及第十八愿成就文的功能力用: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这三段经文的内涵,都是在解释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也就是在解释念佛的利益,而这首偈「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是揉和这三段文而作的结论解释。以上是引用本宗正依经典来说明「本愿称名」的根据。接下来引用本宗祖论的根据:
天亲菩萨在《往生论》以偈颂来解释《无量寿经》的这首本愿偈,而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观佛本愿力」就是「其佛本愿力」的意思。这个「观」不是「定观」,不是入定「观想」的「观」,这个「观」是清清楚楚的了解、没半点的怀疑,叫做「观」,也可以说是「知」「信」的意思,也就是「观知」、「观信」。「观知」、「观信」就是知道阿弥陀佛的本愿力,信受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救度,这叫做「观佛本愿力」。
「遇无空过者」,如果能够了解、信受阿弥陀佛本愿力的救度,这样不但没白白的空过,而且获得无上功德。
「能令速满足」,为什么?因为能够使他今生解脱轮回,而且将来必定往生极乐,这就是「满足」,这就是「功德大宝海」。因为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能够往生极乐,就能够成佛;佛的功德就是大宝,佛的功德充满宇宙,所以用海来形容,因为海深无底、广无边。当然,以地球上的海来说,再怎么深也有个底,再如何广也有个边,然而佛的功德,是大到没办法形容、想像、思考的,所以叫做「功德大宝海」。而「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的,唯有「本愿称名」。所以天亲菩萨的《往生论》说:「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也有「本愿」二字。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也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段法语也非常清楚提出了「本愿」。阿弥陀佛本愿是什么内涵呢?──若人念我,称名自归。意思是心中想念阿弥陀佛,口中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随顺阿弥陀佛的救度,愿生极乐世界,这样就在「念我称名自归」的当下进入「必定」的身份。
什么叫做「必定」?「必定」就是不退转;「即」有「同时即」与「异时即」两种意思,这力是指「同时即」,也就是现在、当下、不隔时、不隔日,就是今生今世,不用等到来生来世。今生今世肉体还在娑婆世界当下,现在就已经得到不退转的身份。所以这段法语,清楚明白提出了「本愿」「称名」。
善导大师的《观无量寿经疏》最后做一个总结论,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段法语也非常清楚明白的提出了「本愿」「称名」,合起来就是「本愿称名」。这个思想是善导大师的根本,也是善导大师一生到处宣扬、楷定古今的地方。
善导大师还有一首偈说:
弥陀身色如金山,相好光明照十方,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唯有念佛蒙光摄」:唯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才能够获得阿弥陀佛光明的保护,以及将来的接引;反之,若没称念南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光明就没有照耀、保护,将来也不会来接引。为什么会这样呢?它的原理与根源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就在「念佛」,因此说「唯有念佛蒙光摄,当知本愿最为强」。
法照大师也说:
弥陀本愿特超殊,慈悲方便引凡夫,一切众生皆度脱,称名即得罪消除。
这首偈也清楚显出「本愿」「称名」。
所以,「本愿称名」这个名词和内容,虽然是善导大师提倡、强调的,但并不是善导大师所创造,是有根据的。是根据释迦牟尼佛说的经理、教理,也是根据龙树菩萨、天亲菩萨、乃至昙鸾大师的传承。
我们修习净土,完完全全是根据善导大师,完完全全是根据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就是专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修其他。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本愿称名」?我提出以下六点:
- 第一,教理如此故;
- 第二,契理契机故;
- 第三,顺佛愿、顺佛教、顺佛语故
- 第四,祖师传承故;
- 第五,为弘扬纯正净土宗故;
- 第六,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自信教人信,真成报佛恩故。
- 第一,教理如此故。
净土宗的根本教理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我们再怎么样弘扬、怎样开经引教、怎么样辩才无碍,都不可以离开这个教理。因为「本愿称名」就是净土宗的根本与纯正的教理,因此不弘扬净土宗便罢,一旦弘扬净土宗,不解释「本愿称名」,不强调「本愿称名」,这样要讲什么?
第二,契理契机故。
「本愿称名」上契阿弥陀佛的佛愿,下契十方众生的根机;也就是说「本愿称名」一方面是阿弥陀佛的愿心、佛心;另一方面,称念名号每一个众生都做得到,不管男女、老少,乃至有的畜生也能够念佛。所以称名契理契机。
第三,顺佛愿、顺佛教、顺佛语。
「顺佛愿」,就是随顺阿弥陀佛在《无量寿经》所说的根本愿。「顺佛教」,随顺释迦牟尼佛在《观无量寿经》所说的「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就是「持名念佛」,这就是顺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顺佛语」,随顺《阿弥陀经》十方诸佛所赞叹、护持的这个语言。
第四,祖师传承故。
净土宗的传承,自印度来说,初祖是龙树菩萨,再来是天亲菩萨。就中国来说,是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这五位祖师的净土宗传承都很专纯一致,都是「本愿称名」。
第五,为弘扬纯正净土宗故。
可以说,「本愿称名」才是纯粹的净土宗,若离开本愿称名,就等于没有佛教,因为失去了简要易行的救苦救难方法,众生就要永劫堕落在六道轮回之中了。
第六,「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我们既然信受了解这个法门,就应自信教人信,使十方众生同生极乐国,才是真正的报答佛恩。
净土宗特色就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因为教理是这样,所以我们要照教理来弘扬。而且「本愿称名」上契弥陀根本愿、下契十方众生所有根机,因此我们就强调「本愿称名」。
净土宗最究竟的目的是要往生极乐世界,不是求现世的利益,也不是要希望将来再做人,或者上生天堂。净土宗的目的就是念佛往生净土,所以才叫做「净土宗」。因为「本愿称名」能使任何众生往生净土,若不是本愿称名,就没办法达到使任何众生皆能往生净土。就弥陀的四十八大愿来说,「本愿称名」就是阿弥陀佛第十八愿,就是根本愿。若不是「本愿称名」,阿弥陀佛也有发愿要接引,就是第十九愿的内容。第十九愿的内容是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回向欲生极乐世界。在发菩提心、修诸功德之中,当然也有包含念佛,也就是说,他一面念佛,一面兼修其他功德或修其他功夫来回向求往生。由此可知,同样念佛,纯和不纯、杂和不杂就有所差别。若是「本愿称名」的念佛,就是纯粹、专一、不杂。
念佛有四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称名念佛。
实相念佛,证悟到佛性,证悟到真如实相、第一义空,证悟到不生不灭的涅槃空性,起心动念,日日夜夜,时时刻刻都安住在空性的境界,叫做「实相念佛」。实相,就是每一位众生的本来人,必须要证悟到实相才能实相念佛;如果没有证悟到实相,心就没办法安住在实相,就谈不上实相念佛。
观想念佛,依照《观无量寿经》所说的十三种观法,尤其是第九观的真身观,这叫做「观想念佛」。观想念佛必须要有定的功夫,善导大师所说的息虑凝心,没有半点的妄想杂念,要能这样,观想才能够清楚,这叫做观想念佛。
观像念佛,如果没办法观想念佛,就依照一般的佛像,或者八尺、或者丈六,用手绘或者雕刻的佛像,依照那尊像去观像,叫做观像念佛。
持名念佛,持名念佛符合阿弥陀佛的根本愿,而且所有的众生都做得到。若是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一则不符合阿弥陀佛的本愿,再则大部分的众生都做不到。持名念佛直接契合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虽然业报未尽,我们的肉体还在娑婆世界,但已经是「平生业成」。也就是说,平生还活着的时候,已经往生有份,往生的身分已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之后,就都是不退转,都是一生补处。从因说果,可说我们现在就预先得到不退转的身份。持名念佛就有这种效益。所以四种念佛当中,我们强调「称名念佛」,也就是「持名念佛」。
念佛的时候,不需要一面念佛,一面又做观想,只要很单纯地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的名号就可以,念的清楚,听的清楚,这样就可以了。
有人问:念佛的时候可不可以观想?不需要观想。如果对教理不了解,心有所执着,或者有不当的祈求,这样往往会引起魔境,引来冤亲债主利用这个机缘来报复。有一句话说,说「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时着魔」,所谓「着魔」有的是心理上产生问题,或是让冤亲债主或者外魔所干扰,其主因都是因为自心没有正确知见所引起的。因此,修行人若遇到魔,或者有冤亲债主来干扰,这样就表示他本身在心态与知见上一定有问题。
古云:「魔由心生,妖从人兴;正心诚意,百邪不侵。」只要是正心诚意,不胡乱祈求,这样必定不会中魔,也不会有冤亲债主来逼,也不会被鬼神附身干扰。会有那些现象,问题都在自己本身。若没那种心,就没那种境,若没那种境,就没那种心,心和境是互相依靠的,失去一种就没办法单独存在。
所以念佛,重要的就是念的清楚、听的清楚,不要做观想。
「参究念佛」。除了前面讲的几种念佛,也有一种念佛叫作参究念佛,也就是一方面念南无阿弥陀佛,一方面自问念佛的是谁?是禅宗求开悟的一种方法。
「其他念佛」。此外,也有人提倡「行善念佛」,或者「持戒念佛」,或者「禅定念佛」,或者「智慧念佛」,或者「菩提念佛」,或者「三学念佛」(一方面修持戒定慧,一方面念佛)
,或者「六度念佛」(一方面修持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一方面念佛)
。这些,我们都不强调,我们所强调的就是「本愿」的念佛。这样说并不是排斥行善积德,也不是排斥三学六度,而是说,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往生极乐世界的功德资粮,很单纯的,就只是称名念佛。
其实,不管是哪个宗派,修行人本就应该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吾人立足于世间,世俗的修心养性、行善积德本就应该如此,一个了解因果的学佛人,更应该如此。人,一切的命运都是从善恶行为而来的,好的命运,是因为他有善行;坏的命运,是因为他现在或者过去的恶业所致,一切都有因果。所以不管是学圣道门或净土门,有念佛、没念佛,学佛的人都要行善积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而且要随缘随分去持戒。
假使我们要是强调行善念佛、持戒念佛,这当然也很好,但是对那种他没办法行善、没办法持戒的呢,他就会担心、他就不会安心,这样就偏离了弥陀本怀。为使一切的众生了解佛的慈悲本怀,对往生有可靠的安心,没有顾虑惊慌,因此才强调「称名念佛」,不强调行善念佛,或者持戒念佛。
另外,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救度众生。因此,对阿弥陀佛来说,他没有任何条件,是绝对平等的,是圣人,是凡夫,是善人,是恶人,是平生遇到这个法,或者临终才遇到这个法,甚至已经堕落三恶道的众生,只要他有念佛,有听到这句佛号,阿弥陀佛都自然会来救他。所以,无论是就阿弥陀佛平等大悲愿力,或者十方众生的根机,我们都强调「本愿称名」,而不是特别强调行善念佛或持戒念佛。
虽然我们希望所有念佛的人,都能够有五戒、有十善──可是,有心想做,但持守五戒仍有所缺陷,十善也仍不具足;但希望他们不要心有所不安,怀疑这样念佛是否能够往生?希望他们知道,这样同样是平等往生极乐世界。所以,唯有这样的净土法门才能令大众对往生有肯定的安心和信心。
再者,禅定念佛也好,智慧念佛也好,能够念到心无妄想杂念,甚至降伏烦恼,这样我们也很赞叹;能够念到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得到清净心,我们也很赞叹。但是,我们没有特别强调,为什么呢?因为能够达成清净心,能够有禅定功夫,能够功夫成片、梦寐一如的念佛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可是阿弥陀佛是要救度所有的众生,不管有功夫、没功夫,有禅定、没禅定,有清净心、没清净心,阿弥陀佛都平等救度,无所差别,也没看高,也没看低。有禅定的功夫,阿弥陀佛救度,没禅定的功夫,阿弥陀佛也照常救度。
而且,只要还没有断除烦恼,不管他有禅定、没禅定,有清净心或者没清净心,其实本质都没离开凡夫的范围,都没离开罪恶生死凡夫的身份。这就是善导大师所强调的,要我们真正认识自己就是罪恶生死凡夫,这样的认识,才是对自己真正的认识。
至于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能够了解经教的念佛,这样当然很好;但是对于弥陀的救度而言,亦是不增不减。何况能深入经藏、了解各宗教理的念佛人毕竟也是少数,不是普遍性的。再说,年轻头脑还清明的时候能够记很多佛教名词,了解很多佛教的道理,到老迈时,体力退化了,智力、记忆力都退化,那时候智慧也就退化了。因此,我们不这样强调。所以不管有智慧、没智慧,有深入经藏、没深入经藏,对阿弥陀佛的救度没比较多,也没比较少;对我们来说呢,没比较高,也没比较低,全都平等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平等往生极乐世界。
如果强调智慧念佛,有智慧的人能够念佛往生,这样虽然也很好,不过,大多数没有智慧的人怎么办?因此我们也不强调智慧念佛。
发菩提心也是一样。学佛最基本就是要发菩提心,因为学佛的目的就是要断除轮回、成就佛果,发菩提心就是成就佛果的根本,也是真正行善积德的精神。经典中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
」。没有菩提心的行善是有漏之业、是轮回之业、是魔业。因此,只要是学佛,都要发菩提心。
但是,菩提心有二种:一种是圣道门的菩提心,一种是净土门的菩提心。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这样,就有菩提心的内容,菩提心就在里面了。因此,我们强调「本愿称名」,不强调菩提念佛,因为会令人误解为圣道门的菩提心。
三学念佛也好、六度念佛也好,也都是同样的道理。
所以我们就单纯强调「只管念佛」「老实念佛」「无诤念佛」。无诤念佛就是不争论对错、高低,只是单纯念佛。因为只要念佛、只管念佛、一向念佛,这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根本愿,自自然然就和阿弥陀佛的根本愿相契合、相呼应、感应道交。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很单纯、很简单,他只说:「十方众生,你要来极乐世界,只要念佛。」
生而为人,本来就要「孝顺父母、奉事师长」,要「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要「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要随缘随分持戒,要尽量心无妄想杂念。这些是在家庭生活当中,在社会生活当中,在人群生活当中,应该要做的。但是,这和往生极乐世界是没有关系。因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正业,功德、资粮,都在这句名号。只要我们称念名号,自然就拥有名号的功德与功能,就能够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
「持名念佛」──本愿的称名念佛,才能够普摄群机,才能够万修万人去,才能够使一切念佛人安心、欢喜、自在地念佛;也能够使一切念佛人,自自然然出自内心的感念阿弥陀佛的恩、感念众生的恩。也因为这个感恩的心,自然就会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彼此接纳,不互相计较、互相排斥、互相争斗。
因为他体会到阿弥陀佛的爱心,阿弥陀佛包容我们、对我们不计较。只有叫我们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他对我们的烦恼不计较,对我们的妄想杂念不计较,对我们的忌妒、傲慢、贡高不计较,也就是说,对我们的贪欲心、瞋恨心不计较。因为受到阿弥陀佛的包容,这样,我们也会去包容他人贪欲的心、瞋恨的心、贡高我慢的心、忌妒的心、计较的心、刚强的心,会包容对方的情绪、脾气,会包容对方的批评、指责。
因为体会到弥陀的爱心,体会到阿弥陀佛本愿的救度,而使我们自自然然、发自内心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也就是净土宗的宗风──俗谛所说的:「弥陀如何为我,我便如何为人」。
阿弥陀佛他如何来为我们设想,我们就尽量用阿弥陀佛的大慈悲心来为其他的人来设想。所以真正学佛的人,他是凡事为对方设想,凡事肯吃亏不计较。吃亏──金钱上的亏、物质上的亏,或者心理上的亏,事上吃亏,理上吃亏,宁可吃亏不去计较。甚至不认为这是吃亏,而觉得是随顺对方。所以说「与人为善,从善如流」。
究实而言,深自反省,我们都是贪瞋痴的凡夫,妄想杂念、自私自利、爱计较⋯⋯。再怎样学佛,再怎样想要无我,再怎样想要为众生,但是我执、分别心,都难以降伏。也因为体会到自己的不足,自然心会惭愧、柔软,就不会贡高我慢,也会体谅到对方的不得已。所以,如能够体会到阿弥陀佛本愿的救度而称名念佛,一切善行自然会从内心产生。这是「本愿称名」中自然含摄的功能。
所以,我们只强调「本愿称名」,没强调其他种种的念佛。
凡夫入报
净土宗特色第二句是「凡夫入报」。
凡夫,什么是凡夫?在座各位是不是凡夫呢?(众答:是)
凡夫的定义是什么?所谓「爱妻爱子是凡,贪名贪利是夫」,也就是有烦恼、有贪瞋痴,叫做凡夫;在六道轮回,叫做凡夫。不管烦恼轻、烦恼重,不管轮回在天界或者人道,只要有烦恼,就是凡夫;只要还在六道轮回,未脱出三界,都是凡夫。
善导大师提醒我们,要认识自己真实的本来面目,认识我们不只是凡夫,而且是「罪恶生死凡夫」。其实,我们的本来人是佛、是佛性、空性,这才是我们心识的本来人,我们的本来人就是真如实相。不过,我们烦恼深、业障重,再怎样想要修行,烦恼都无力降伏、断除,因此佛性就没办法能够显现,都会受烦恼拘束,过着烦恼的生活。可以说,我们凡夫若离开烦恼,一日一时都没办法生活,我们就是靠烦恼在生活,离开烦恼,我们没办法生存。学习净土法门,一定要有这样的自觉,自觉自己就是凡夫,而且是罪恶生死凡夫。就像《观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向韦提希夫人说:「汝是凡夫」。
韦提希夫人是所有众生的代表,韦提希夫人是凡夫,表示我们就是凡夫。我慧净是凡夫,而且是罪恶深重的生死凡夫。这样的凡夫,只要念佛,靠着阿弥陀佛的本愿,自然就能够脱离三界六道的轮回,往生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
因此,只要「本愿称名」──专一、不杂的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样所有的凡夫,不但可以脱离轮回,而且可以往生阿弥陀佛的净土;阿弥陀佛的净土不是化土,是报土,这就是「凡夫入报」的意义。
或者有人会认为:我已经学佛很久,修行也很久,也做很多的善事,所以善事功德非常多,功夫也非常高,甚至可以入定,有神通,将来可以上生天界,做忉利天的天人,或者夜摩天的天人;甚至可以生在色界天为四禅天的天人;甚至禅定功夫很深,可以入定一、二个月或数个月,将来可以上生无色界天──即使是这样的众生,依然还是罪恶生死凡夫,没离开过罪恶生死凡夫的身份。怎么说呢?
刚才有说,只要烦恼还未断除,只要还在六道里面轮回,这样都是罪恶生死凡夫,都是五浊恶世的众生。「浊」就是污秽,「恶」就是罪恶,污秽、罪恶的众生,就是「浊恶之人」,简单说就是「罪恶之人」,再简单说就是「罪人」,就是「恶人」。
即使出生在天界,天寿尽的时候,仍然要随着过去的业再堕落,或者堕落人间,甚至堕落在三恶道。因此释迦牟尼佛于《正法念处经》就说:「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或者善行善缘现前而上生天界,或者恶行恶缘现前而下堕三恶道。又于《涅槃经》说:「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色界天无色界天的天人,临终的时候,也有可能会再堕落在三恶道之中。由此可见,天界和地狱可说是一线之隔,是在一起的。因此,只要烦恼还未断除,就一定会继续在六道轮回,不可能离开罪恶生死凡夫的身分。我们要有这样的认识。
本来要轮回在六道的我们,为什么能够脱离轮回,甚至进入阿弥陀佛的报土呢?关键在于「本愿称名」──念佛,凭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接下来解释什么是报土?什么是化土?在了解报土、化土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什么是「净土」。
「净土」这两个字,有普通的意思和特殊的意义。
就普通的意思来说,佛所居住的清净微妙世界叫做净土,也就是清净国土的意思,这是与秽土相对而言的,和我们这个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是完全不同的。也就是说,十方诸佛在过去行菩萨道时,所发的菩提愿和所行的六度万行都圆满的时候,所成就的那个依报庄严的境界。假如当时他的菩提愿和六度万行没有圆满成就,不可能成佛,也不可能成就那样的境界。
譬如,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或者大日如来的密严世界,或者是药师如来的净琉璃世界,或者是释迦牟尼佛的无胜庄严国,这些都叫做净土,因为都是这些佛所居住的清静微妙之国土,所以都称为净土。因此就「净土」这二字来说,十方诸佛所居住的地方,都可以称为净土。不像我们五浊恶世的凡夫所住的世界,有污秽相、有烦恼相、有罪业相。净土一切的事物都是极其清净庄严的世界,无污秽相、无烦恼相、无罪业相。这是就一般的净土来说,也就是以普通的意义来说。
「净土」特殊的意义则是专只针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来说的。
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就说:
易行道者,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善导大师的《法事赞》也说:
众等回心生净土。
这就是将十方诸佛国土通称的净土,来做为极乐世界的别称。也就是说,一旦说起净土就是指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净土。以总为别,以一般的总称、普通的称呼,来特别、专门称呼极乐世界。等于说,极乐世界就是净土的代表,净土的精华。说到极乐世界,就是指净土;说到净土,就是指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就说:
极乐世界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十方诸佛世界都是清净微妙,极其殊胜庄严的,但是,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还更加超越。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也说:
观彼弥陀极乐界,广大宽平众宝成,四十八愿庄严起,超诸佛刹最为精。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所庄严的,而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是超越十方诸佛的愿,因此阿弥陀佛成佛的时候,他所成就的弥陀净土就超越十方诸佛的世界,是十方净土之中最为精华的,因此就以净土来专称极乐世界。
因为若以净土之名作为极乐世界的别名,则有必要进一步对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境界,作一个简单的解释。弥陀净土简略来说有四种含意:
- 第一,由清净之因所建立的国土,故名净土。
- 第二,由清净之人所居住之土,故名净土。
- 第三,国土的相状纯然清净,故名净土。
- 第四,国土体性与自性清净之法性一致,故名净土。
第一,由清净之因所建立的国土,故名净土。《往生论注》下卷昙鸾大师说:
此三种庄严成就,由本四十八愿等清净愿心之所庄严,因净故果净。
这段法语比较简要。意思是说,极乐有三种庄严:一是阿弥陀佛本身的庄严;二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能够和阿弥陀佛一样,得到光明无量、寿命无量的庄严;三是极乐世界的国土,本身也是非常清净微妙的庄严。阿弥陀佛、极乐世界的菩萨、极乐世界的本身来说,这三种清净庄严,追根究本,都来自于阿弥陀佛所发的四十八大愿。这四十八大愿是阿弥陀佛以极其清净的心、无我平等的心所庄严的。所以「因」,就是阿弥陀佛的清净心,「因」既是清净,所成就的极乐国土也是清净的国土,因是清净,故果亦清净,所以叫做「净土」。这叫作「由清净之因所建立之国土,故名净土。」
第二,由清净之人所居住之土,故名净土。天亲菩萨在《往生论》说:
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
意思是说,极乐世界是正觉的、清净无垢无染的阿弥陀佛所居住、维持的地方。因此,极乐世界就是清净之土。简言之「由清净之人所居住之土,故名净土。」
第三,国土的相状纯然清净,故名净土。《往生论》说:
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
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胜过三界,三界是污染的、罪恶的,而极乐世界没有任何污染、罪恶,纯然清静,远远超越三界六道。所以说「国土的相状纯然清净,故名净土。」
第四,国土体性与自性清净之法性一致,故名净土。《往生论》说:
清净庄严,第一义谛,妙境界相。
《往生论注》说:
此净土随顺法性,不乖法本。
意思是说,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本身就是符合涅槃的自性。涅槃的自性是清净的,所以说不垢不净、不生不灭,是纯粹无任何污染的。就好像第一义谛,有形体,但又好像「空」,非常的清净无污染,是内外光明透彻、微妙的境界。因为他是随顺着法的自性,没有违背了法的本体。所以说「国土体性与自性清净之法性一致,故名净土。」
以这四点来说,第一点、第二点是就佛所住的地方来说明清净的原因。因为佛就是清净,所住的国土当然也是清净的。第三点、第四点是就极乐世界的相状及体性来显示其清净的旨趣。
简要来说,国土虽然清净,可是居住的人不清净,这样就不算是净土。就好像瓶子是干净的,但是所装的东西不干净,这样就都不干净。那如果能居住的人是清净的,可是所居住之处污秽、不净,这样也不能算是净土;就好像污秽的器具装清净的食物,器不净故,食物亦不净。所以必须是所住的国土清净,住的众生也清净,这样才堪称为净土。
弥陀净土就是有符合这四种道理,不论是能居住的阿弥陀佛也好,或者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也好,都是清净的,而且所居住的极乐世界的体相也都是纯然无漏清净的微妙境界,因此就正报、依报来说,极乐世界全都是净土。或者有人会怀疑,虽然往生极乐世界,不过,我依然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这样极乐世界岂不是就被我们污染了?不是这样的。若往生极乐世界,我们的一切罪恶、业障就会彻底消灭,佛性的智慧功德就会究竟现前。
接下来,解释「报土」。
隋唐时代是中国佛教最鼎盛的时代,是佛教的黄金时代。当时高僧辈出,尤其从印度、西域而来的三藏法师也很多,因此那时也是经典翻译最鼎盛的时代,佛教八大宗派就是由那个时代的祖师大德所建立起来的。
当时,有很多高僧大德都在研究净土宗正依经典之一的《观无量寿经》,对《观无量寿经》有很高的看法,也做了很深彻的研究。因为研究《观无量寿经》的关系,因此对极乐世界也提出各个不同的看法,对极乐世界做了各别不同的分判。
在众多分判当中,可归纳为四种。
- 第一、高妙报土,凡夫叵生。也就是分判极乐世界是高妙的报土,凡夫没办法往生,唯有上等的圣人,才有资格往生。也就是说《观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韦提希夫人也好,或者是九品的众生也好,他们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因为他们是圣者,因此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
第二、分判为粗劣化土,凡夫得生。也就是认为极乐世界是粗劣的化土,不是高等的净土,因此,凡夫能够往生。
-
第三、分判为报化二土,地上菩萨生报土,地前及凡夫生化土。也就是认为极乐世界有二种土:报土和化土,初地以上的圣者就往生到报土;初地以前的众生,譬如二乘的圣者或者是凡夫,他们就往生在化土。
-
第四、分判为四土。也就是将弥陀净土判为四种,就是一般大家所熟悉的: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
(实报无障碍土)
、常寂光土。这主要是天台宗智者大师的分判:凡夫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到凡圣同居土。因为这个地方也有佛、菩萨来为他们讲经说法,所以叫做「凡圣同居」。
若以凡圣同居土来说,娑婆世界也可以说是凡圣同居土,因为娑婆世界虽然大多数都是凡夫,不过,也有佛菩萨示现。譬如两千五百年前,就有释迦牟尼佛示现在印度讲经说法,当时也有文殊、普贤、弥勒菩萨示现,也有很多阿罗汉、声闻、缘觉示现,所以娑婆世界也可以称为凡圣同居土。即使释迦牟尼佛灭度至今已两千五百五十八年了,但也还是有佛菩萨示现,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但是,我们娑婆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和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是截然不同,天差地别的,为什么?因为娑婆世界的凡夫心中还有罪恶、烦恼,本身也还在轮回之中。纵然有圣者示现,但是和圣者的境界不同,圣者有圣者的心境,因为心的不同,所以对境的看法也不同。我们凡夫的心全都是烦恼心,所以看的境界无非也是是非和善恶的境界。
若是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其实整个也是净土,一旦往生,自然就会断除见思二惑的烦恼,而且那里的享受、气氛和佛菩萨是相同的。
「方便有余土」,若是断除见惑、思惑,断除烦恼的声闻、缘觉、罗汉,就往生到方便有余土。也就是说,他们所修的是断除无明的方便法(烦恼虽断,但无明犹存)
所以叫做「方便有余土」。若是无明断尽,自然就是无无明的世界,就进入实报庄严土或究竟常寂光土。
「实报庄严土」,也叫做「实报无障碍土」。实报无障碍土是断除烦恼,而且也断除一品无明,证一分实相之菩萨所生之处。意即所处的是实报庄严土,所证的是常寂光土。也就是说常寂光土和实报庄严土是同一个内容,以果报来说是实报庄严,以所证的理体来说,是常寂光土。
无明惑有四十一品,也就是断除见惑、思惑烦恼之后,再破除尘沙惑,然后破除一分无明,证一分实相。这还有分证和满证,如果断一分的无明,就证一分的实相,就分证实相庄严,实相无余土,同时也是分证常寂光;如果是无明断尽,就进入究竟实相,究竟的常寂光。
这就是一般所说的极乐世界四种土的内涵。这四种土主要是天台宗所特别强调的,历代以来解释净土,往往都采取这四种土的说法。
以上所讲的几种净土,完全都是站在凡夫的根机(往生的众生)
来说的,根机高、修行高超的,往生的境界就高;根机下劣、修行功夫小的,往生的净土境界也就低劣。
这四种分判的说法,是对或不对呢?是不对的,完全错误的!因为教理不是这样。
由于当时很多高僧大德有这种说法,致使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很少,为什么?因为想到报土,我们没有资格往生;能够往生的国土又是下劣的,这样何必求生极乐世界呢?因此善导大师就很感叹,因为错误的解释,导致念佛的人少,求生的人也少,佛教徒不是去学禅求明心见性,就是去学天台宗啦、华严宗啦、三论宗啦、唯识宗啦、或者密宗。
善导大师为了要纠正当时学者们错误的解释,就写出《观经四帖疏》。写《观经四帖疏》之前,善导大师先请阿弥陀佛、十方诸佛来作证明。因此在写之前三晚,每一晚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都在他的梦境中显现。开始动笔写《观经四帖疏》的时候,尤其是「玄义分」这个部分时,每一晚都有一位圣者示现在梦中引导他。因此,可说《观经四帖疏》等同是圣僧所写的,这个圣僧当然就是阿弥陀佛。为什么?因为当时还没有一位高僧大德能够正确了解这种道理。而且,净土法门纯粹就是佛的境界,即使等觉菩萨也不能了解,何况其他的罗汉或凡夫。因此,《观经四帖疏》可以说就是佛所说的经,他的位格和经典是同格的。所以善导大师说这部《观经四帖疏》是经过圣者所证明的,若要抄写的时候,一句一字都不可加、也不可减。
善导大师作《观经四帖疏》的目的就是要纠正当时佛教中对净土法门的种种错误观念,如:韦提希夫人是凡夫,不是圣者。《观无量寿经》中,释迦牟尼佛就跟韦提希夫人说:「汝是凡夫,心想羸劣
」。你是凡夫,心还有烦恼、妄想杂念,所以很下劣、很污秽,不可能能够息虑凝心,不可能能够观想入定。《观无量寿经》有好几个地方都说明韦提希夫人是凡夫,不是圣者。韦提希夫人之所以能够看到极乐世界和阿弥陀佛,并不是她的功夫,也不是她的根器,那是靠佛的力量,如不是靠佛的力量,根本就没办法可以看到。善导大师依据经文就说「以佛力故,见彼国土;以佛力故,见阿弥陀佛及二菩萨
」。
同样的,善导大师也以经文来证明往生极乐世界的九品众生是凡夫,不是圣者。因此,我们同样是凡夫,也能够和九品众生一样来求生极乐世界。善导大师说:「只因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
」,也就是说会有九品的根机,是因为所遇的环境、因缘不同,譬如,上品生是因为遇到大乘法,中品生是因为遇到小乘法,下品生是因为遇到恶缘。所以,遇到大乘就修大乘法求生极乐世界,遇到小乘就修小乘法求生极乐世界,遇到恶缘就依照那样的缘念佛往生极乐世界。
本来修大乘的人,他如果遇到小乘法,那么他就不是大乘,就是小乘;本来是大乘或者是小乘的人,他没遇到大小乘法,他所遇到的是和下品生一样的环境,这样他就是下品的罪人,这就是「只因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也就是说,九品根机的对象都是凡夫,不是圣者。而且他们是因为缘不同,所以才分为上品、中品、下品,论本质来说都是凡夫,都是污秽、罪恶的凡夫。
所以《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为凡夫所说的经典,因此凡夫都能够修持,都能够往生。
再者,有摄论的学者根据《摄大乘论》,而说下品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是方便说,因为这个人本身是恶业的众生,一生没修行,直到临终才念佛,佛为了要鼓励他们能够继续修持,所以才说往生极乐世界,其实往生是在未来世,这是《摄大乘论》的说法。
善导大师也根据经理、事例,一一纠正他们这种说法的错误,说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具足「信、愿、行」,不是别时意,是今生今世当下就能够获得往生的。
凡夫往生报土的原理,是靠「阿弥陀佛本愿」的力量。阿弥陀佛建设极乐世界,目的就是要使十方众生──不管圣人或凡夫,善人或恶人,都能够往生到那个地方,而且快速成佛。这显示出阿弥陀佛的悲愿特别的殷切,也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超胜的地方。
如果阿弥陀佛所发的愿、所建设的净土,虽然高超但一般众生没办法往生的话,这样就失去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的意义了;假使阿弥陀佛所发的愿、建设的净土,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往生,但不够殊胜,这样也失去了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修行的意义。
为什么?
阿弥陀佛发四十八大愿,时间是经过五劫,蓝图是参考十方诸佛的国土,取十方诸佛国土之中的精华,再加入自己的智慧,才规划出极乐世界。为了要完成这样的极乐世界,经典中说是具足了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才能成就这样的净土。因此,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未完成便罢,如果完成了,就能够使十方众生──圣人、凡夫、善人、恶人都平等地往生。而且,所往生的是平等的同一境界,那个境界叫做「报土」。
对这方面教理想更深入了解的人,可以直接看善导大师所写的《观经四帖疏》。《观经四帖疏》共分四卷,第一卷《玄义分》,都是在说这方面的道理。年轻识字,又专修净土的人,对善导大师的著作,不管是《观经四帖疏》也好,其他《四部五卷》也好,都应该深入了解。这样,对净土宗的教理就会有正确的理解,而且也会起欢喜心,知道这样的境界,我们凡夫也能够往生,而且往生的行法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
「报土」和「化土」的区别是什么呢?
报土就是报身佛所住的地方。佛有三身:法身、报身及化身。若就法身来说,就没有报土、化土的问题,因为法身是理体,他无形、无相,超越时间、空间,他空无一物,无法想像,无法形容。不过,那是涅槃寂静的境界,也就是常寂光的境界。成佛,自然就会进入法身。
报身,报身佛是有始无终。他成佛的时候,就有报身,而这个报身是永远的、不灭的,叫做有始无终。有开始、有生的时候,但是没有灭的时候。报身的大小和法界一样,因为他是法身所显现的,所以他的范围和法身一样,只不过是能够让十地以上的圣者看到、感受到。而他也可以引导这些圣者早日成佛,这就是报身佛。报身佛所住的叫做报土,论身,可以说是尽宇宙、遍虚空法界都是报身佛的身,是超越时间、超越空间的。因此,报身佛所住的土叫做报土,这就是「报身、报土」。
报土的范围和报身佛一样,广大无边。这个土是这尊佛在因地时所发愿、修行,到了因果圆满时所成就的净土,所以这个土也是纯然无漏、清净庄严的境界。也就是说,在佛的境界,身(正报)
和土(依报)
是一体无别的,因此非常的清净,虽然看得到,不过他本身没有一个个体;虽然可以为我们说法、示现,但是对他来说,他没有起心动念,这就是报佛。
就极乐世界来说,阿弥陀佛是报身佛,极乐国土就是报土。「报土」有二种定义,就是「自受用土」「他受用土」。「报身」也有二种,就是「自受用身」「他受用身」。不管是自受用身或他受用身,不管是自受用土或者他受用土,其实都是一样的。因为,报身自受用的同时,也能够他受用;报土自受用的同时,也能够使他人来受用。意思就是说,报身、报土是能够使这些圣者(若依藏通别圆四教中的别教来说,就是初地以上;以圆教来说就是初住以上)
,因为这样的圣者已经有断除无明,所以能够进入报土的境界;进入报土,他的感受、享受就和这尊报佛一样的受用。极乐世界是报土,但是我们并不是圣者,而是贪瞋痴具足的凡夫,却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当然不是靠我们的根机和功夫,完全是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功德。
善导大师作《观经疏》楷定古今,为什么诸多高僧大德对净土会有种种错误的解释呢?因为他们是站在圣道门(自力)
的立场,是站在众生根机的立场来说的,也就是说,一般都是立于什么样的根机才能往生,或者累积什么功德、修到什么功夫才能进入弥陀净土,然后依根机的标准来分判往生之后所处境界的高低。他们没有站在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愿修行,没有站在阿弥陀佛建立极乐净土的本意来看,所以解释就错误,偏离了弥陀救度众生的本怀,也偏离了释尊说净土法门的本怀。
那善导大师为什么会了解?原因在于,善导大师是阿弥陀佛示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善导大师完全是依净土的经论来解释净土的道理。
净土正依的经论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往生论》《往生论注》以及《易行品》《安乐集》。善导大师是对净土正依的经论,前后融会贯通,彻底了解,在这部经有叙述不完整的地方,而另外一部经有说明,就引用那部经来印证这部经,如此对照就可以看出这部经的真正意旨,甚至也同时了达某部经典细微不明的地方。对于论着也是这样,譬如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天亲菩萨的《往生论》、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道绰大师的《安乐集》都有说明,借兹引证就能够对那个不了解的得到了解,这就是说以经解经,以净土的经论相互印证来透达净土经典的道理。依此方法所解释出来的理趣就纯然属净土的道理,如果以其他的经论、或其他宗派的观点来诠释净土宗思想,这样就完全错误,就非纯粹的净土宗了。
净土宗的特色,就是靠他力;他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只要靠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力」,凡夫自然就能够进入阿弥陀佛的境界;如果不是靠着弥陀的力量(他力)
,是靠凡夫自身的力量,则连要脱出三界都很困难了,何况进入弥陀的报土呢?因此差别就在于是否有依靠弥陀的本愿力?如有依靠本愿力,自然就进入弥陀报土;没依靠本愿力,就没办法进入弥陀的报土。
其实,阿弥陀佛的境界纯粹只有一种土,叫做报土。只不过报土还有二种的示现:一种是「明信佛智」,往生极乐世界就当下化生见佛、闻法证果;另一种是疑惑佛智,当下不能化生、不能见佛、闻法证果。这种不能见佛闻法的,《无量寿经》形容为「胎宫」,所以就用「胎生」这个名词来表达。意思就是说,极乐世界是报土,只差是化生还是胎生而已,所以极乐世界并不是化土。
当然,凡是往生极乐世界都是化生,没有那个胎生的。在这里所说的胎生,是用胎生来比喻说当下还不能见佛闻法。就好像是在母亲的肚子里面,还没出世看到世间一样,是一种比喻,并不是说极乐世界有三界六道中那种胎生。
那要如何「明信佛智」呢?就是「信受弥陀救度,专称弥陀佛名」。佛智,佛的智慧就是佛的力量,佛的力量显示在哪里呢?显示在:虽然是凡夫,念佛也能够往生,这样的佛智才是真正的佛智。所以,知道而且深信念佛就能够往生,这样就是「明信佛智」。
「专称弥陀佛名」也有二种:一种是他很清楚了解,知道阿弥陀佛的力量能够使「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往生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愿力也是叫人要念佛,所以不夹杂其他,这种是「明信佛智」而专称弥陀佛名。另一种是虽然不了解这样的教理,不过他一样也是专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不杂修杂行,也没依靠自己所修的功德和功夫来回向往生。
如果认为,没有我自己的功德和功夫来做回向,恐怕阿弥陀佛要救度我力量会不够,或是阿弥陀佛应该不会救度我,这样就是疑惑佛智。所以,「疑」和「杂行」是一体的,是一体两面,他会杂行就是有疑,一旦有疑,就会杂行。
另一方面,「信」和「专」也是一体的,既然相信阿弥陀佛,那就会专一称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就好像知道只要上高速公路,一直开就会到台北,所以他就只会专走这条高速公路,不会再留恋其他的叉路。又好像知道这条船是唯一可以从此岸到彼岸的,因此他只会专一坐这条船,不会心有二念。所以有「信」就会「专」,如果这个专,没有改变、没有退转,无形中,他就会和「信」相应。这有一句话就说「潜通佛智,暗合道妙」。
所以弥陀的报土,往生就是有这二种差别,没其他的差别。疑惑佛智者,在胎宫里面,什么时候才能够见佛闻法?有二种,一种是等到时间到了,《无量寿经》说五百岁,《观无量寿经》则据九品而有不同的时间,或者一夜,或者一日一夜,或者七日,或者四十九日,或者六劫、十二大劫。二经虽然说法不同,但是同样的意思,这叫做「开合不同」,合就是五百岁,开则长短不一。因为众生的根机千差万别,所起的疑惑心也是千千万万种,而时间到的时候自然他就能够见佛闻法,以时间来消除他疑惑的罪。
意思就是说,虽然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念佛行善回向往生,不过,因为对阿弥陀佛有怀疑,这样无形中就有罪业障碍,因此就以相对的时间来消除他的罪业,罪业消了,他就能够见佛闻法。再者,就是有大悲菩萨来为他讲经说法,消除他的疑惑,使当下能够见佛闻法。
所以,极乐世界就是纯然的报土,专一念佛,就进入报土当下化生。《无量寿经》就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闻名」,听到阿弥陀佛的名号。「闻」就是「信」的意思,不只是听到而已。听到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了解阿弥陀佛发愿的因、修行的过程,以及所成就正觉的境界。没有怀疑,完全相信,这个叫做「闻名」。这样,就会起往生极乐世界的心,而且永远不退转改变。自然就「皆悉到彼国」,全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而且当下不再退转。
《庄严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
「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和「闻名欲往生」是相同的意思。阿弥陀佛说,他若成正觉的时候,他的佛号叫做无量寿佛,也就是阿弥陀佛,众生闻到这句名号,都能够来到极乐世界。没闻便罢,若是听到阿弥陀佛这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名号,以及清净庄严、超越诸佛世界的弥陀净土,这样大家就都会想往生。
又说: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
极乐世界如果不是报土,往生后怎么能够和阿弥陀佛一样金色身呢?怎么能够和阿弥陀佛一样圆满的妙相呢?就因为是报土,是阿弥陀佛自受用以外再让往生去的众生同样受用,阿弥陀佛是无量光、无量寿,往生的众生也同样无量光、无量寿;阿弥陀佛是金色身,往生去的众生也是同样金色身;阿弥陀佛妙相悉圆满,我们往生去也是妙相悉圆满;阿弥陀佛立四十八大愿,大慈大悲利益救度十方众生,我们也同阿弥陀佛一样的大慈悲,以四十八大愿来显化十方世界救度众生。这就是「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具来我刹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悲心,利益诸群品」的意思。
这首偈就已经显明极乐世界是报土,不是化土。而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完全是靠阿弥陀佛本愿的名号力量。
名号和本愿,本愿和名号是一样的。在玄奘大师所翻译的《阿弥陀经》就说:
无量寿佛,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
《无量寿经》说:
佛告弥勒: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欢喜踊跃念这句名号,这样就能够得到大利益,这个大利益就是真实之利,指的是无上的功德,也就是成佛。
《无量寿经》对往生到弥陀净土的众生,说是「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自然、虚无、无极」都是涅槃的异名,亦即到了极乐世界化生的众生,都证入涅槃,这是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所成就。第十一愿是灭度愿,弥陀已经成佛,四十八愿一一愿都已成就,故往生的当下,都自然证入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而且与阿弥陀佛同样无量光寿。故第十一愿之后,便是第十二、十三的光寿无量愿。这光寿无量愿固然是阿弥陀佛的自证自受,但其目的也全在与往生者共证共受。这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大智慧之所在,也是阿弥陀佛愿力超逾十方诸佛之所在。学净土宗的念佛人,应该先要知道这个特色,自然就会安心而又欢喜踊跃的念佛,不会杂修杂行,也不会倒退。
什么是「化土」呢?化土就是化身佛所住的地方,是随顺当时众生的根机所化现的。因此化身土就有大小,有种种限量。化身土也叫做变化土,或称为应化土。因为是随众生的根机所应化,所以是有生有灭,也是可有可无的。众生的根机如果高,化身土的境界就高;众生的根机如果低,化身土的境界就较下劣。所以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应对方的根机,应该显现七宝宫殿楼阁的庄严来为他说法,就显示七宝楼阁宫殿的庄严。如果应该显示如娑婆世界的山河、桥梁、大地,就显现这种的境界。因为它是随众生的根机所显现的,所以就有大、有小,有殊胜和不殊胜,有生有灭。
善导大师在《观经四帖疏·玄义分》就设一个问答说:
问曰:弥陀净国,为当是报是化?
答曰:是报非化。
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的这个清净国土是报土还是化土?善导大师就直接回答说,是报土不是化土。接着再问:
问曰:彼佛及土,既言报者,报法高妙,小圣难阶,垢障凡夫,云何得入?
答曰:若论众生垢障,实难欣趣;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既然是报土,报土非常高妙,二乘圣者都没办法进入,何况是有烦恼、有贪瞋痴、有业障的众生,怎么能够进入呢?善导大师就回答他说,若是论众生的根机和烦恼,那当然没办法进入。不过,若是靠阿弥陀佛的力量,靠阿弥陀佛的愿力,这样圣人、凡夫、善人、恶人、天上、人间、三恶道,所有众生都能够进入。这就是很有名的「凡夫入报」问答,显明「凡夫入报」的原理。
善导大师白纸黑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说出弥陀净土是报土,不是化土,而且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往生,他的原理就是靠佛的本愿力。
有一句话说:「善导独明佛正意」。意思就是说,在那个时代,弘扬净土法门的高僧大德之中,唯有传承了龙树菩萨、天亲菩萨、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净土教理法脉的善导大师,清楚、明白、了解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的目的、本怀、正意,了解阿弥陀佛的悲愿、本怀、正意,所以说「善导独明佛正意」。
善导大师将净土宗的根本、核心,很清楚明白提出,让后来的人一看就能够当下了解,不会模模糊糊在那里推测。
「凡夫入报」不是善导大师独创的,他是根据经论,所谓以经解经,以净土经论了解净土道理,并不是以其他的宗派的经论来解释净土。
为什么要强调「凡夫入报土」呢?
– 第一,教理如此故。
– 第二,祖师传承故。
– 第三,为显示弥陀悲愿之特殊性与超越性,亦即净土宗之特色(特殊与超越)
– 第四,为了引导所有众生欣慕极乐,安心念佛。
第一,教理如此故。为什么要强调凡夫能够进入报土呢?假设有二种境界可以让我们选择,一种是报土,一种是化土,我们是要选择报土还是化土呢?当然是选择报土。因此,我们必须对所往生的阿弥陀佛净土的境界清楚了解。报土是圣者的境界,我们现在还是凡夫,我们能够进入吗?若不能进入,这样弥陀净土和我们就没有关系;如果能够进入,到底要以什么方法进入?这就是「本愿称名」,只要念佛就能「凡夫入报」,就能使我们这样的凡夫进入这个报土。
纯正的净土宗教理就是这样,所以我们就照经论如实讲说,不然就不是纯正、实在的净土宗,而是有掺杂的净土宗,这样净土宗就不成净土宗了。净土宗另外一个特色,就是「易」,净土法门是易行道,若不是「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就必定是艰难的,对我们来说,这样就没解脱希望了。
第二,祖师传承故。净土宗的祖师在中国本土来说就是昙鸾大师、道绰大师、善导大师;再推更远来说,就是印度的龙树菩萨、天亲菩萨。当然,根源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净土三部经,再追根究底而言,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第三,为显示弥陀悲愿之特殊性与超越性。佛教就是讲「慈悲」二字,而且是讲无条件的、绝对的、平等的,如果佛的慈悲有范围、有条件、不能平等,那这种慈悲就不是真正的慈悲。所谓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也是佛教的特色,在佛教之中彻底显示出大慈大悲的就是阿弥陀佛,显示出彻底救苦救难的法,就是阿弥陀佛念佛这个法。
我们众生的苦难很多,但根本性的苦难并不是这辈子的生老病死的身心痛苦,或者环境上的水灾、火灾、空难、海难,或者山崩地裂、暴风暴雨等种种的天灾人祸;也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互相战争,或人和人之间的互相争夺。这些虽然也是苦,也是灾难。但是,这些灾难都是枝末性的,算是今生今世小小的灾难。人,根本性的灾难、根本的苦是轮回,轮回才是根本的苦。因为还有轮回,再怎样也没办法安乐自在,因为想到人生无常,过一天就少一天,过一年就少一年,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重生──往生成佛;而没有信仰的人,他一日一日是在接近死亡,因为他误以为人死如灯灭,什么都没有了,不知道人死了之后,还有一个无穷无尽的生死轮回在后面等着他。所以,拔除生死轮回之苦,才是佛教大慈大悲的地方。
我们众生当然也会起善心、行善事,不过我们的心都是贪瞋痴、烦恼,都是妄想、杂念,本质都是我执,所以再怎么行善积德,都是由我执所产生,不是无漏的,导致善行不是真正的善行,都是有漏的功德,因为掺杂了贪瞋痴,所以叫做「杂毒之善」。善导大师说,众生所做的善事,全都是「杂毒之善」;昙鸾大师也说,众生所修的五戒十善都不是真实功德,本身是颠倒、虚伪的。这样的众生,行善也好、修行也好,或者没行善也好、没修行也好,本质上可说都是一样的,没什么差别。这样的众生,必须要有外来的力量(强缘)
才能够彻底离苦、究竟脱出轮回,外来的力量就是佛的力量。
我们众生的解脱唯有靠着佛的大慈大悲,不讲条件,没有门槛,彻彻底底的大平等性、大慈悲力、大誓愿力才有办法。这种大慈悲力、大誓愿力、大平等性的救度,显示在阿弥陀佛对罪恶生死凡夫的救度。如果佛对众生的慈悲有条件,这样大多数的众生便没有希望。所以我们要强调「凡夫入报」,就是要显示阿弥陀佛悲愿的深彻,给众生绝对的希望。
这第三,为显示弥陀悲愿之特殊性与超越性,和十方诸佛比较,阿弥陀佛的愿力有特殊性与超越性。不能脱出轮回的众生,阿弥陀佛能够使他脱出轮回;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阿弥陀佛能够使他往生极乐世界;即将堕落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也能够使他免堕落,这是就阿弥陀佛的悲智来说,并没违背因果道理。
一个人如果作恶多端,应该受阎罗王刑罚,打入十八层地狱,甚至十九层地狱,这样才是公平、公义的,这样的人也救度,是不是不符合因果的道理呢?当然,因果有因果的道理,法律也有法律的原则,但我们这里所强调的是佛对众生的慈悲心,以及佛对众生平等的看待,佛没有差别性,超越人我的对待,超越正面、负面,超越是非、对立、善恶、恩仇;佛看众生都是一样的,都是受苦、轮回、需要被救的众生,这就是佛心。
佛的心是很难以我们凡夫的想法来了解的。以我们凡夫来讲,我们有善恶、有是非、有因果报应的观念,因此要去恶行善。以佛来说,他看我们众生,不论是善、是恶,全都是罪业深重的众生,全都是苦恼、业障的众生,全都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全都是需要救度的众生。不管这个众生的根机高或根机低,都没离开凡夫的本性。就好像石头,无论是大石头或小石头或是一粒沙,放在水面上全都会沉下去,必须要有船只,才能够将它们从此岸载到彼岸。只要放在船上,这无论大石头、小石头,都能够顺利到达对岸。
这个譬喻就好比我们在娑婆五浊恶世的此界,想要离苦得乐到清净无污染的净土彼界,若是靠我们的力量,完全不可能到达,全部都需要靠阿弥陀佛的本愿船。不管我们的功德大、功德小、功夫高、功夫低,甚至有功德、没功德,只要是遇上到阿弥陀佛的本愿船,阿弥陀佛都不会嫌弃,都会载我们到极乐净土。一到极乐净土,无论大颗石头或者小粒沙全都立即改变它的本质,成为黄金。也就是说,我们的烦恼就转为佛性。其实烦恼和佛性是一体的,一到净土,佛性不受烦恼所盖,百千陀罗尼、三明六通当下显现;我们现在是凡夫,虽有佛性,却被烦恼重重叠叠盖住。
第四,为了引导所有众生欣慕极乐,安心念佛。因为庄严的极乐世界报土连凡夫都能够往生,这样才能够引导所有的众生欣慕极乐世界,愿生极乐世界。知道往生极乐世界所依靠的就是「念佛」,而念佛是他能够作得到的,这样他就能够「安心念佛」「专心念佛」「一向念佛」「老实念佛」。
我来说一件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七百多年前的日本。在建武年间(1334年至1337年)
,在相州(秋田县)
镰仓的地方,也就是现在东京附近,有一个叫做平次正信的人,在传记里记载,这个平次正信是一个大恶不赦之人,他一生都在做强盗。果然,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在他七十岁时,突然身染大病,医药无法治疗。而且全身就好像火炉一般,旁边的人也能感到他的身体很烧、很烫,不敢接近。他本身当然非常地痛苦,哀嚎的声音非常大声,隔壁邻居都听得到,但没有人敢接近。因为没办法可以减轻他的痛苦,而且接近他的身边,就好像接近火炉一般。
有一位出家师父听说了他的情况,发起慈悲心来到他的身边,跟他说:「你一生作恶多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临命终业障现前,你必须要念佛,唯有阿弥陀佛才能够消除你的业,使你免堕地狱」。平次正信就说:「啊,很多鬼在我的身边,而且好像拖着一辆车,这辆车都是火,就要来载我了」,边说着就边站起来,想要逃避的样子。这位师父就抓着他的手说,你只要念佛就会好,如果你不念佛,等一下就会被火车载到地狱。但因为平次正信平时没有学佛念佛,这个时候又是极度恐惧害怕,师父虽然这样苦劝,他还是念不下去,师父一而再、再而三地叫他要念佛,只有念佛才能够消除灾难、消除眼前的痛苦,后来,这个人终于开始念佛了⋯⋯,一句、二句,念到大概数百句的时候,声音就越念越柔和,脸色也不再那么惊恐了,身心也慢慢地安稳下来,就说:「唉,因为念佛,火车已经消失了,现在有很多佛在空中。」
师父听到就很欢喜,更加鼓励他:「没有错,念佛可以消除你的地狱灾难,念佛佛就会示现来接引你。」当下,平次正信就合掌念佛,念佛声音停的时候,就断气了,此时满室异香,当下这个人就往生极乐世界了。
由此故事显示,只要念佛,任何人、任何处、任何时都有离苦得乐、脱离轮回、往生极乐世界的希望。临终念佛,临终往生;如果平生念佛,一生不变,这样这个人的往生在平生就已经决定下来了,临终阿弥陀佛就会来迎接他。
这个人是罪恶的人,因为师父的苦劝,临终念佛,离苦得乐,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事例在中国从古以来也很多,而且不只人念佛可以往生,动物念佛也决定往生。
再说一个也是发生在日本的事例。有一个人他的祖先留下一个马戏团的事业,马戏团是专训练动物来做表演,而收取费用的。团中有一只猴子,这只猴子已经养很久了,也很老迈了,主人对这只猴子非常疼惜。这个人,本性正直,无欺无诈,而且是一个学佛、念佛的人。他念佛的时候,这只猴子都跟在他身边合掌,嘴也跟着动,就好像在念佛一样。甚至有时会去折树枝、花草放在佛的面前,就好像主人以香花四果来供佛一般。因此这个主人感觉这只猴子很有善根,所以也时常鼓励这只猴子念佛。当然这只猴子念佛和我们清清楚楚念南无阿弥陀佛是不同的,它只能张嘴呼叫而已。
后来,这只猴子死了,它死的那一天晚上,这个主人梦见这只猴子来跟他说:「感谢恩主这几年来对我的疼爱,教我念佛,我现在已经往生极乐世界了。」话说完,就变现一位男众的形态来向他答礼,然后离开。这个主人醒来后,去看这只猴子的墓,发现这只猴子的口中开了一朵莲花。
以这只猴子的瑞相来说,必定是往生极乐世界了。它往生极乐世界是因为知道什么叫做「信、愿」吗?它知道念佛的意义吗?还是它有如何、如何的念佛呢?其实这些它都不了解。需要「了解」主要是针对人类来说的,因为人的疑心与分别心偏重,会分别好坏,选择苦乐难易。
人是万物之灵,其他的万物就没有像人那种灵性,不像人能够去看文字了解道理、去听闻道理。但是一切的动物都有它的本性,它们一样有感受、有感情,知道苦乐,选择好、离开坏,选择乐、离开苦,这个本性和我们人是一样的,只是说它们的智能没办法和人相比,但是感情、意志都是一样的。所以人类要宰杀它们的时候,它们会怕,被杀的时候会痛苦呼叫,和它的眷属离开的时候也会伤心,甚至会流眼泪。它们的情感和人类是一样的。
这只猴子的口中开出一朵莲花,显示它已往生极乐世界,才有口生莲花的感应;也显示它只是动嘴巴,没办法清楚念南无阿弥陀佛,但是本身就是在念佛了。人的言语行为是从心决定的,我们还没起心,还没开口,佛就已经知道。所以我们若有一点愿意往生极乐世界的愿心,有一点信靠阿弥陀佛的心,阿弥陀佛知道吗?当然知道。这个心如果永远不变,也就是「毕命为期,誓不退转」,命终时阿弥陀佛就会来迎接我们。
那念佛难道只是针对将来的解脱,对我们现世有什么利益吗?当然有,念佛的功德很大,利益也是无量无边。
在大陆广西柳州,有一位莲友今年六十多岁,他的法号叫做「佛莲」。他说他念佛已经有二十年,一开始他是怎么知道念佛的呢?是因为看了《济公》里面有个和尚经常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想来那句是很有价值的,于是就自己学着《济公》里面的念佛音调念起佛来了。
不久,他就在家里设了一个佛堂,刚开始是拜观世音菩萨,慢慢就知道阿弥陀佛超越观世音菩萨,所以就专只供养阿弥陀佛。过没多久,遇到善导大师的净土教理,此后就专修念佛。
十年前,她经历了一场车祸,一辆大卡车的车轮从她的腰上碾过去,当时在场的人都以为她没命了,送到医院抢救,医院检查只是腰椎断了,需要做手术,还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但她不想做手术也不想住院,只想回家。当天就叫女儿办了出院手续,回到家里的佛堂念佛。
一天,她半倚地面对着佛像念佛,突然间左边坐了一位年轻的男子,右边坐了一位胡子白花花的长者,她就问那长者:「阿公,你来这里做什么?」 那位长者对她说:「你平时都叫我们爸爸妈妈的,怎么今天改口叫阿公了呢?」接着不等她答话,左右两人同时伸出手在老菩萨的脸上轻抚了一下,她顿时感觉到全身一阵暖流。她还没反应过来,两人就消失了。
神奇的是,老菩萨突然感觉到腰不痛了,还可以正常的运动了,去医院检查,医生竟然说骨头已经连接好了。老菩萨从出车祸到伤好,整整二十天,中间没有做过任何治疗,只是专一念佛,竟在那次奇遇后奇迹的好了。
事情过去有一阵子了,她有一天想起每次她小孩放学回家,她都是先叫他们到楼上拜「爸爸妈妈」(她平时都是叫「阿弥陀佛」为「爸爸妈妈」)
,再联想起那天那位长者对她说的话,才知道是弥陀慈父的应现。
这位莲友遭逢这么严重的车祸,却只断腰椎,他断腰椎也没去开刀治疗,只有念佛,这样二十天,阿弥陀佛就示现将她的腰骨就接好了。这就显示说只要念佛,不只将来往生极乐世界,平生的时候,阿弥陀佛也都在照顾我们,能够让我们有灾难化除灾难,有病苦消除病苦,所以说「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平生业成
「平生业成」的意思是说,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一生不变,这样在我们平生的时候,往生这件事,往生的业就已经成就,决定往生极乐世界,也就是「往生有份」,这叫做「平生业成」。
在平生之中,往生之业已经圆满成就。因此,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情形之下舍报,当下就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做「平生业成」。不用等到临终才肯定。
当然,若是平生没有遇到这个法,没有念佛,是到临终才念佛,临终的时候,断气当下就让阿弥陀佛接到极乐世界,往生极乐世界的道业成就,这就是「临终业成」。
我们现在都还没到临终,但是我们现在往生的道业已经圆满成就,因为我们「专念弥陀佛名」,自然靠着阿弥陀佛的本愿,受阿弥陀佛的保护,一直到临终来接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就是「平生业成」的法门。
净土宗的这一点特色也是根据经典的。《无量寿经》就说:
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这是第十八愿的成就文的内容,它全文是: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愿生彼国,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意思是说,即使临终「乃至一念」的「至心回向愿生彼国」,也能够当下往生极乐世界。因此,一个平生之机的念佛人,他一生中没有改变他念佛的行持,每一日、每一月、每一年,到他临终的时候,他都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他愿生极乐世界的心都没有改变,这样就是「平生业成」,这样就是「即得往生,住不退转」。
「即」,有「同时即」与「异时即」。「同时即」就是当下、不隔夜、不隔时、不隔日,「即得往生」当下就获得往生的身份。「异时即」则是时间不同,就好像虽然坐船就能到对岸去,但是要经过一段时间,有时间性,就叫做「异时即」。此处的「即得往生」所说的是「同时即」,我们愿生极乐世界,就当下获得往生的身份,当下就得到「住不退转」的果报。
《观无量寿经》也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阿弥陀佛无碍的光明遍照着十方世界,照着念佛的众生,对念佛的众生摄取不舍,不受念佛众生本身的业障所障碍。现生照顾他、保护他,临终来接引他,使他往生极乐世界,这叫做「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就阿弥陀佛的愿力来说,「愿生彼国」就「即得往生,住不退转」;就阿弥陀佛的光明来说,光明照摄着念佛的众生,从现在到临终永不舍离,现在保护他,临终接引他。
《阿弥陀经》也说:
舍利弗!若有人,已发愿、今发愿、当发愿,欲生阿弥陀佛国者,
是诸人等,皆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于彼国土,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
意思就是说,只要是愿生极乐世界,这样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他若是过去就已愿生极乐世界,这样他过去已经往生;他若是现在才知道,现在才愿生极乐世界,这样今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若是今生不知道,或者今生对往生极乐世界的心不坚定,是将来才有愿心往生极乐世界或往生的愿心才坚定,这样,他就将来往生。
意思就是说,只要有愿生极乐世界的心,这样就能够获得往生极乐世界。他平生的时候有这信心,平生就已经得到往生的身份;若是临终的时候才有这个心,这样他临终才会往生。也就是说,不管他是什么时候──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中,什么时候,只要他有愿生的心,他就能得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经》又说: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我们现在执持阿弥陀佛的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也就是一生不变;「一心不乱」就是专一、没杂修杂行,这样,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的圣众就会显现来迎接我们。
所以临命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圣众会显现,是决定在我们此时此刻执持名号愿生极乐一生不变,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自然出现来迎接我们。因为迎接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本来就是阿弥陀佛发愿的目的。
阿弥陀佛存在这个宇宙虚空之中,他就是时时刻刻在看我们念佛的众生,在听我们念佛的众生,现在来保护我们,将来来迎接我们。所以「平生业成」就是净土法门的特色。
若是其他法门,完全要靠自己勤修戒定慧,断除贪瞋痴。但是我们戒定慧修不起,贪瞋痴也降伏不了,这样,什么时候才能够决定离苦得乐,甚至「平生业成」呢?岂不是将永永远远轮回在六道之中,永远不可能解脱吗?
– 现生不退
净土宗特色的第四点是「现生不退」。一般都说要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够得到不退转,但是我们是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所以从因来说果,现在就已经是不退转的圣众之一,这叫做「凡夫菩萨格」。
虽然是凡夫,却有菩萨的位格,为什么?因为我们决定会往生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都是不退转,所以以现在说未来,从因说果,现在我们就是一个不退转身分的人。
净土宗这四句特色「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第一句包含其他三句,因为「本愿称名」的关系,所以使我们「凡夫入报」;因为「本愿称名」的关系,使我们「平生业成」;因为「本愿称名」的关系,使我们「现生不退」。因为「本愿称名」的关系,使我们临终的时候进入报土;因为「本愿称名」的关系,使我们平生的时候「平生业成,现生不退」,所以追根究底都是因为阿弥陀佛的本愿。
「本愿」二字是就教理来说,「称名」二字是就行法来说。「凡夫」二字是就根机来说,「入报」二字是就利益来说。因为有阿弥陀佛本愿的道理,显示出称名修行的这个方法,致使任何根机──不管是圣者或者凡夫,不管是善人或者恶人,都能够念佛,而得到进入报土的利益。
所以「本愿称名,凡夫入报」显示着教理,显示着修行的法,显示着包含的根机,显示着效益。这一切功德,都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本愿,若没有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没有这句名号,甚至也没有阿弥陀佛的净土,也没有净土宗。
因为时间的关系,这个主题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