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经》概说(六)(中)

所以,《观经》在“正宗分”的时候显示“二尊二教”,也就是“要门”跟“弘愿门”,来到了“流通分.付嘱文”的地方,就是“二尊一致”的教说。教说就是一部经的教理主要在讲什么,依经谈理,《观经》的理就是“二尊一致”、“二尊一教”的教说。也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是我们所有罪恶生死凡夫往生的正因、正定业,必定往生的业。

虽然念佛只是张开嘴巴,人人都可以念佛,时时处处都可以念佛,做任何事情也都可以念佛,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修行,也不是特别的修行,也没有什仪轨,可是他却有大功德,不修而有大行。

善导大师所说的弘愿,在一开始的“要弘二门判”,就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善导大师在这里只讲《大经》,并没有讲《大经》的哪个地方是“弘愿”。所以总的来看,善导大师所说的“弘愿”是讲《无量寿经》整个四十八个大愿,而“弘愿”当中往生的愿就是第十八愿、第十九愿与第二十愿,所以“弘愿”也涵盖“摄生”三愿。

不过,善导大师的“弘愿”,特别是指《无量寿经》四十八大愿当中第十八愿来讲的,所以善导大师在另外一个地方,就解释说: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专念弥陀名号得生”,就是指第十八愿;释迦牟尼佛也亲自解释第十八愿就是本愿,经文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因为本愿广度众生,弘广无边,所以善导大师所讲的“弘愿”,特别指定是第十八愿,

善导大师所讲的:“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一段法语初看不觉得多么特别,可是背后却有深奥的意义。这一段文,是把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五时八教”,统统纳入“定”、“散”二门之中。

“五时八教”是天台宗的判教内容,天台教义将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讲的经典分为五个时段、八个内涵,叫“五时八教”。

如果从《观无量寿经.化前序》的经文也可以看这种含意,也就是释迦牟尼佛一辈子所讲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含盖在《观无量寿经》的“定善”跟“散善”当中。善导大师解释,因为要引导所有修行“定善、散善”这八万四千法门的修行者都归入“本愿念佛”,也就是“弘愿念佛”,所以《观经》“流通分.付嘱文”有“废”跟“立”的含义。

法然上人有很多著作,主要的著作就是《选择本愿念佛集》,本书是法然上人用中文所写,共分为十六章,他写《选择本愿念佛集》,一方面是显扬净土宗的教理,一方面也是为了建立净土宗这个宗派。

其实净土宗在中国唐朝时代,也就是善导大师的时候,净土宗的教理架构就已经完全呈现了。善导大师这一个法脉就是指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这一个法脉。龙树菩萨有很多的著作,对净土宗的一部著作就是《大毗婆沙论》中的《易行品》,《易行品》虽然文字不多,可是却是建立起净土宗一个基础的重要文章。依据这一篇文章,加上天亲菩萨著作的《往生论》,接着由昙鸾大师加以融会贯通,进而写出《往生论注》,建立起所谓的“难行道”、“易行道”、“自力” 、“他力”,奠定净土宗教理的基础;之后道绰大师继承昙鸾大师,把一代佛教分判为两个门──“圣道门”跟“净土门”。

“圣道门”是靠自己的力量行六度万行,断贪瞋痴,经过三个大阿僧祇劫,福慧圆满才成佛,因为很困难,所以称为“难行道”,“自力难行道”。

“净土门”不是靠自己勤修戒定慧、断除贪瞋痴,这样的意思并不是说不要修戒定慧,轻视戒定慧,而是我们修不来、做不到。做不到那样境界,摆在眼前的是阎罗王派来的鬼卒在等待着我们,要拘捕我们到地狱去,那怎么办呢?所以我们就不靠自己修戒定慧来回向,而靠阿弥陀佛的力量,这叫做“他力”。

他力就容易了,不管我们能不能勤修戒定慧,只要有阿弥陀佛的力量,就能脱离生死,就能够往生成佛,所以净土门是建立在他力易行之上的。

经过这样的分判,“圣道门”自力难行,“净土门”他力易行,这已经是有了净土宗教理架构的雏形出现了,也就是说大框架已经建成了。就好像一间房子的梁、柱,乃至墙壁都已经盖好了。之后,经过善导大师集净土教理之大成,著述“五部九卷”,尤其是《观经四帖疏》当中,首先,依经中的义理,而以“要弘二门”判定《观无量寿经》的大意,进一步判定《观无量寿经》是大乘菩萨藏,是属于圆顿之教,这样就完整了净土宗的教理架构。也就是说,净土宗是大乘圆顿教,当中有“要门”,有“弘愿”,有“正行”,有“杂行”,有“助业”,有“正定业”,这样整个一宗该有的教理架构,该具备的条件都已经呈现了。

所以,中国唐朝时就已经有了净土宗,但因为善导大师的著作失传,致使后来弘扬的净土,尤其到了清朝之间,都是重视莲池大师《弥陀疏钞》、蕅益大师《弥陀要解》 ,或者宋朝的《圆中钞》。可惜的是,这些著作,都是沿用圣道门的天台或华严、唯识、禅的教理来解释,净土宗靠“他力”的“弘愿念佛”的教理,被模糊、掺杂了。不过,《往生礼赞》却有被一位唐朝的智升法师编在《集诸经礼忏仪》当中,这一本忏仪没有消失,所以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也就如此被留传下来。也因为这样,因此宋朝的元照大师就有接触过善导大师的《往生礼赞》。

元照大师本来是发愿在娑婆世界,尤其在三恶道中度众生。有一天,他生了大病,当下觉察到此生一辈子所修持的功夫都用不上,这时才晓得,靠自己的力量没办法解脱,病痛之下,平日的功夫统统消失;如此即知,临命终时业障现前,必定头下脚上栽入地狱。因为这个因缘,他就寻找使自己这样的根机也能解脱的法门,所以就找到了净土法门,写了解释《观经》以及《阿弥陀经》的著作。

所以说,净土宗在唐朝之时已经具备了教理架构。可是当时传至日本的佛教,虽已有其他宗派,并没有净土宗。到了法然上人,他看到了善导大师的著作,把善导大师著作中的菁华引用在他的《选择本愿念佛集》。《选择本愿念佛集》可以说是为了建立净土宗,也是为了显扬阐发纯粹的净土的教理而写的。

法然上人在《选择本愿念佛集》的第十二章〈付嘱章〉,专门解释《观无量寿经》的“流通文”;文中有一段解释得很好,我先念一遍,然后再白话解释:

  倩寻经意者,不以此诸行付嘱流通,唯以念佛一行,即使付嘱流通后世。
  应知释尊所以不付嘱诸行者,即是非弥陀本愿之故也。
  亦所以付嘱念佛者,即是弥陀本愿之故也。
  今又善导和尚所以废诸行、归念佛者,非啻为弥陀本愿之行,亦是释尊付嘱之行也。
  故知,诸行非机失时,念佛往生当机得时,感应岂唐捐哉!
  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
  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
  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行者应知。

倩寻经意者,不以此诸行付嘱流通,唯以念佛一行,即使付嘱流通后世。”法然上人静下心来细细的思维《观无量寿经》的涵义,融会贯通之后了解到,释迦牟尼佛不以“定善”、“散善”种种法门付嘱阿难尊者,只有付嘱以念佛这一行,要阿难尊者流通后世。

应知释尊所以不付嘱诸行者,即是非弥陀本愿之故也”,释迦牟尼佛之所以不付嘱流通其他法门,是因为其他法门并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

亦所以付嘱念佛者,即是弥陀本愿故也”,而之所以付嘱念佛,是因为念佛是弥陀的本愿之故。

那现在善导和尚的解释又是“废诸行、归念佛”,因为念佛不只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同时也是释迦牟尼佛所付嘱之故。

故知,诸行非机失时,念佛往生当机得时”,因此可知,诸行不是我们的根“机”能够做得到,同时也不是末法“时”代的我们能够做得来的;而念佛往生当“机”得“时”,合乎我们的根机。所谓“三根普被,利钝全收”,每一个人都能够念佛。

感应岂唐捐哉”,念佛就能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能够如是因、如是果的往生极乐成佛,岂会白白的、没有这样的功能呢?

当知随他之前,虽暂开定散门,随自之后,还闭定散门”,要知道,释迦牟尼佛虽然应韦提悉夫人的请求而先讲了“定善”跟“散善”,可是释迦牟尼佛依他本意的时候,最后就把“定善”跟“散善”关闭了。关闭之后,这个门就不再打开了。

一开以后永不闭者,唯是念佛一门”,另外一个门开出来之后永远不关闭,这个门就是念佛一门。

弥陀本愿,释尊付嘱,意在此矣”,阿弥陀佛的本愿及释迦牟尼佛的付嘱流通,本意都在于《观经》的后面,也就是流通分的地方。

行者应知”,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应该晓得释迦牟尼佛与阿弥陀佛这样的本愿与本怀。

法然上人这一段文非常的好,斩钉截铁、铿锵有力,扼要、直接,而且清楚明白,没有模糊,也不模棱两可。净土法门就是要这样讲,因为净土法门关系到众生能不能往生,关系到我们能不能今生脱离六道轮回,如果讲得不清不楚、模模糊糊;或者,这也可以,那也可以,这样会让我们无所遵从,万一走错路了怎么办?

《观经》最后“付嘱文”的念佛,善导大师解释为“本愿念佛”。有关“本愿”“念佛”四个字,它的经典根据、祖师的传承根据在哪里?我举出几段经文,《大经》说: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一首偈可说是“第十八愿成就偈”,也可说是“本愿偈”。因为这首偈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释迦牟尼佛对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解释在这里就黑纸白字的清楚点出“本愿”两个字。

这一首偈的四个辞句,“本愿、闻名、往生、不退转”很重要。意思是说,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了,所以第十八愿就有他的威神力,阿弥陀佛第十八愿的威神不可思议的力量,是怎么样?是“闻名欲往生”,让听到他的名号,而想往生极乐世界的人──“皆悉到彼国”,将来统统能到极乐世界,而现在“自致不退转”,现在就自自然然,不假功用的获得不退转的身分。

接下来我们谈一谈祖师的传承,龙树菩萨《易行品》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的内涵是什么?是“念我称名”──心中忆念他的名号功德,口中称念他的功德名号,而且内心归顺弥陀的救度,愿生弥陀的净土,这样的人“即入必定”──现在就已经进入不退转的果位。

龙树菩萨的《易行品》也是白纸黑字,清清楚楚的解释本愿跟称名。“不退转”也好,“入必定”也好,都是念佛人在现在这个时候、现在这个地方,就可以预先得到的。

本来“不退转”必须要断除烦恼,也就是破见惑、思惑、尘沙惑,再破一分的无明才进入成佛不退转,可是我们烦恼丝毫没有断,也没有降伏,妄​​想杂念依然繁重纷飞。但只要念佛,愿生弥陀净土,不必假借其他的功能功用,就预先得到“不退转”、“入必定”的果位。

天亲菩萨的《往生论》也说:

  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

这首偈也是在解释释迦牟尼佛所讲的“其佛本愿力”那段偈语,所以在这里就说“观佛本愿力”。是怎么样的“本愿力”呢?只要“闻名欲往生”就“遇无空过者”,不会白费,能够让我们就在今生今世快速的满足“功德大宝海”。“满足”就是具足、圆满、完全、没有缺陷;如何的快速呢?在这个时候,我们虽然还没有往生极乐世界,就已经先拥有了“功德大宝”。“宝”如大海那么多,多不胜数。也就是说,我们烦恼凡夫的本身已经在现生、现在就圆满成佛的功德了。

又说: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这段法语的意思是说,只要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跟阿弥陀佛的智慧、光明、一切功能力用感应道交,所以能够念佛就是如实修行,就跟如实修行相应。

《往生论注》也说:

  易行道者:谓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

昙鸾大师说,只要信受弥陀的救度,愿生弥陀的净土,依靠弥陀的本愿之力,就能够往生弥陀的清净土,也就是报土。《往生论注》后面结论引用四十八愿的三个愿──第十八愿、第十一愿、第二十二愿来作证明,其中根本就是第十八愿,以第十八愿作为四十八愿的根本与代表。

《观无量寿经》以及《阿弥陀经》也都由第十八愿所开展。所以“要门”最后都导归“弘愿”,也就是“本愿念佛”一门。因此善导大师才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很清楚显示,不管“定”或“散”,都是为了导归“弘愿”,所以说本愿念佛是所“立”。“废”跟“立”是很清楚明白的。

善导大师以“废”、“立”来解释净土宗的宗骨,简单、明白、有力,不管是自己念佛或弘传净土法门,于此关要都是不可模糊或模棱两可的,也就是要旗帜鲜明,让学习的人晓得方针目标在哪里。

接下来引用善导大师几段法语:

善导大师《观经疏》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是故诸经中,处处广赞念佛功能。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十方恒沙诸佛证诚不虚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

  释迦佛说此《观经》三福九品、定散二善,证赞彼佛依正二报,使人欣慕。

  念佛三昧,功能超绝,实非杂善得为比类。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说: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善导大师《法事赞》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善导大师《般舟赞》说:

  种种思量巧方便,选得弥陀弘誓门;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万行具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门门不同八万四,为灭无明果业因,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若能念佛人中上,愿得同生诸佛家。

可以说,净土三经以及祖师的传承著作,都是在强调往生的正因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亦即《无量寿经》的核心、《观无量寿经》的核心以及《阿弥陀经》的核心,只有一个就是“执持名号”、“一心专念”。虽然《无量寿经》有上、下两卷,《观无量寿经》的经文也很长,《阿弥陀经》经文比较短,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但这些经文的结论,同样就是《阿弥陀经》所说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也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第十八愿也好,《观无量寿经》“流通付嘱文”也好,《阿弥陀经》“执持名号、若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也好,善导大师统统归纳为“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这八个字。故知,“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整个净土宗三部正依经典的中心、核心、心肝、宗旨。总而言之,净土三经在讲什么?在讲“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也就是我们净土宗宗旨所讲的“专称弥陀佛名”。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就是净土宗的特色,所谓“本愿称名”。只要“本愿称名”,即使凡夫也能跟大乘登地菩萨一样进入佛的报土境界,而跟佛一样的受用。佛所受用的就是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寿命,无量的愿力神通;进入佛的报土,我们也跟佛一样,具有了无量的寿命,无量的智慧,无量的愿力与三明六通。

或许有人难免生起一个问题,既然要讲念佛,为什么《观经》一开始不讲念佛,而讲了很多“定善”跟“散善”,这样岂不是容易让人会错意吗?原因是什么呢?其实此中含有三种意义。

第一,为了要引导“定善”跟“散善”的根机。所有一切众生的根机大分为二种,就是“定”与“散”。引导“定善、散善”的根机,就是接引摄取所有根机的意思。同时也因为《观经》一开始是由韦提希夫人所请求的,韦提希夫人请求的法门是属于定,观想的内容,这一个法门只能接引“定善”的根机,可是“定善”的根机实际上非常的少,一般都是“散善”,心没办法住于定性,没办法息虑凝心进入禅定的境界,一般都是有妄想杂念的,因此,如果只有定善的法门,就无法广度十方众生。所以为了普遍的引导这种妄想杂念的根机,释迦牟尼佛就自己开讲了“散善三福”。

第二,为了显示阿弥陀佛选取本愿念佛的范围。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是只选择他的名号作为十方众生往生的正因,而其他的法门是不在选择之内的。为了显示除了念佛以外,哪一些是阿弥陀佛所没有选择的,为了显示这个目的,才在《观经》里面讲“定善”跟“散善”。

以“散善”来讲,第一就是“世福”,可是世间的福报与善根是有漏的,所以不取世间的善来往生。或许有人以为,世间的善固然是有漏的,不能够往生,可是小乘的善是脱离轮回的,是不是可以小乘来修行回向呢?进一步,小乘的善也不行,是不是大乘的善可以呢?大乘的善之中有“定善”跟“散善”,即使“散善”不行,“定善”是不是可以呢?因为“定善”是所有法门当中最高、最殊胜的。可是,在《观经》当中把“散善”、“定善”囊括在一起,然后说这些都不是弥陀的本愿,所以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但是“望佛本愿”──释迦牟尼佛的本意是希望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岂不是把“定善、散善”──就是含盖世善(世间的善)、出世间的善(所有的小乘、大乘、权教、实教)统统都搁在一边,就只留下“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来。所以最后“流通分”的咐嘱文,舍掉所有的法门,交代阿难尊者,专一劝导念佛。

释迦牟尼佛在这里的“废立”、“废舍”,是解释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选择的范围,只选择他的名号,其他不是所选择的,不是所选择的,就是所选舍的。

第三点,为了显示念佛超胜其他所有法门。也就是念佛胜过“定善”跟“散善”。

以“定善”来讲,十三种观想法门当中,第九观的观佛是最高的,释迦牟尼佛说观想阿弥陀佛如果成就的话,就能够知道阿弥陀佛具有无量相、无量好、无量光,而且每一道佛光的作用、功能都是在“摄取念佛”的众生,永不舍离。“摄取”就是平生保护,临终接引。

观佛必须在成就之后,才晓得佛的光明是在摄取称名念佛的人,不在摄取观想念佛的人,显示十三种观当中,最殊胜的第九观都不如称名念佛了,何况其他的十二种观想?也就是“只管念佛”就胜过十三种定观。

接下来解释“九品”。

九品当中上品生的三种根机与中品生的三种根机,都是学大乘,或者小乘,或者世间善的。上品生是修学大乘法门,中品上生、中品中生是修学小乘法门,中品下生是实践世间善事的;这六品的法门也能够利益相应的根机,可是到了下三品,也就是下品上生、下品中生、下品下生,他们一辈子既没有定善,也没有散善,没有行善、没有修行,他们的环境、根机只能让他们随缘造业;到了临命终,就马上要堕落三恶道了,那个时候即使反悔也来不及,因为既没有时间修行,以他们的根机即使“散善”都学不来了,何况“定善”呢?这种下三品的根机就只能念佛,因为只有念佛他们才做得到,刚好念佛就能够灭他们的罪,使他们往生极乐。以这个念佛就能灭罪消愆,往生净土的殊胜利益来显示念佛超过“散善”──上品生的大乘善,中品上生、中生的小乘善,以及中品下生的世间善。

总之,念佛不仅胜过三福,甚至胜过十三种定观的功德,如果不是念佛的话,下三品的众生当下就要头下脚上栽入地狱了,没有其他法门可以救度。

念佛很单纯,只有六个字;念佛很简单,大家都念得来。刚好念佛的功德又很殊胜,当下立即的就消除下品众生的罪,直接让他离开地狱之火,离开六道的苦海,离开三界的火宅,进入极乐世界。

为了显示念佛方法简单、功德殊胜,所以才在《观经》当中先讲“定善”、“散善”,最后讲“念佛”,把这三种法门摆在一起互相比较,显示哪一个法门最简单,大家都能做到的,也是最殊胜,当下能够离开六道轮回,能够往生成佛。所以法然上人在《选择集》〈第十二章付嘱章〉说:

  又说定散,为显念佛超过余善,若无定散,何显念佛特秀。

也就是说,在《观无量寿经》里面,说“定善”、说“散善”是为了显示“念佛”超过任何的善根功德;如果没有“定善”、“散善”来跟念佛相比的话,怎么能够显出念佛方法简单,大家做得到,而且简单的同时,又功德高超、殊胜,当下能够离开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否则,即使世善圆满,仍必须在世间轮回;尽管小乘善可以脱离世间轮回,但不能成佛;而大乘的善距离成佛却要经过很长、很长的时间。当然,这都是靠自己的力量,如果回向,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可是要做到这些功德,实在太困难了,做不到,就谈不上功德回向了。

而且娑婆世界来讲,大部分的人都是善恶交杂,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定善”或纯粹的“散善”,所以最后都要靠“念佛”。因此为了显示念佛的殊胜,能接引各种根机,念佛是阿弥陀佛根本愿,因此才在《观经》当中讲“定善”、“散善”和“念佛”。

所以,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的本意是一致的,都在弘愿念佛(本愿念佛),为了显明这一种涵义,释迦牟尼佛才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

以上是《观经》大意的第十六点──“要弘二门判”。接下来进入第十七点。

第十七,《观经》宗体、隐显、废立

《观无量寿经》的“宗”和“体”是什么?它有“隐、显”跟“废、立”的涵义在里面。所以说“《观经》宗体、隐显、废立”。

每一部经都有它的“宗体”──“宗”跟“体”。自古以来讲经说法,惯例是先讨论一部经的大意,大意讨论完之后,再论断、确定这一部经的经宗与经体,这样才能够了解这一部经的根本义。前面一节可说是就《观经》大意来阐述,《观经》的大意就是“要弘二门”。

现在就来简略的讨论《观经》的“经宗”和“经体”,在这之前,要先了解“经宗”与“经体”的字义。

什么是“经宗”?“宗”,在解释上是说“主也,要也”,也就是“主要”,也就是一部经当中主要的法门。“宗”,也说“旨也”;也就是“宗旨”、“宗致”,含有独一、最尊的意思。好像一个国家,国王就是最尊贵的,而且只有一个国王,没有两个国王。意思就是同一部经之中,虽然说了很多的修行法门(方法),但其中有一个法门(方法)是最简易快捷、最超绝圆顿的,则这个法门(方法),可以说是这一部经教法的中心点,是这一部经的“经宗”。这是“宗”之义。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对“宗”有很好的解释。他说:

  宗是修行要径,会体枢机,而万行之纲领也。提纲则众目张,挈领则襟袖至。

“宗是修行要径”,一部经的“经宗”就是所有修行法门当中的“要径”。“要”就是主要、扼要、重要;“径”就是快速的道路,也就是最直接的、最短的、最轻松快速的道路。

“会体枢机”,进入本质的关键,都在这一个“宗”。

“而万行之纲领也”,“宗”是所有法门的纲领。法门虽然很多、很杂。可是如果抓住纲领,所有法门的功能就统统在里面了。

“提纲则众目张”,把纲要提起来,所有的小目就统统展开了。

“挈领则襟袖至”,一件衣服的领子一拿起来,这一件衣服的胸襟、衣袖就统统拿起来了。好像一件海青,海青袖子也很宽大,胸襟也很宽大,穿海青的时候,先把领子一提起来就很容易穿了,亦即所谓“提纲挈领”。

简单来讲,所谓“经宗”就是一部经中,所讲的种种法门中的纲领,最重要的修行方法,这就是“经宗”。

什么是“经体”?“体”也就是质,体质、本质、主质的意思;一般解释就是“一部之旨归,众义之都会”,也就一部经所讲的种种法门的归趋,也是所有修行法门所要汇归达到的地方。好像一个国家的首都,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又好像天上的北斗,所谓“众星拱北斗”,众星都向着北斗的方向循绕;“万流宗大海”,地面上的江、河、溪、川都往大海的方向流进。以上就是“宗”跟“体”的涵义。

简单讲,一部经的“经宗”就是方法。一部经所讲的方法,可能不只一个方法,譬如《观经》所讲的就有三个方法──“定善”、“散善”和“念佛”,而“经宗”就是在“念佛”。所以,所有方法当中,最扼要、最直接、最快速、最轻松的方法,这就是“宗”。“体”就是目的地,修行所要达到的目的地。(待续)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