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

──2019年7月13日讲于净土宗板桥念佛会

各位法师慈悲,会长、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

今天,是板桥念佛会(善导林)十周年喜庆的日子,念佛会在这里,一眨眼已经过了十年。这里虽然小,可是是一个真正的道场。

所谓“道场”,就是修行、得道、成佛的地方。即使是一般的寺院,但如果不是弘扬弥陀救度的法门,那也只是让众生跟佛法结个缘而已,因为未来还要继续轮回。在轮回当中,就有可能在某一生某一世堕落三恶道,所谓“一失人身万劫难复”,这样要等何时何劫能够再度获得人身、闻到佛法?即使获得人身闻到佛法,没有遇到弥陀救度的法门,还是重复着过去,又再结个缘而已,那永远都在六道里面轮回。

必须是他生而为人,而又遇到了能够让他在今生今世解脱成佛的法门,那这个法门的地方就是真正的道场。

这里,是专弘、专修弥陀救度的法门,我们无力解脱,正好阿弥陀佛就是要救度我们这样的众生,因此我们亲近这样的道场、这样的法门,这一辈子就能够解脱轮回。到了极乐世界,就一定成佛,可说到了极乐世界,就是成佛。为什么?这是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功德,所以这里是真正的道场。也可以说,只要有这个法门的地方,那个地方就是道场。因为我们这个法门是讲当生成就、一世圆满,这一辈子就能够解脱的。

一般讲解脱,只是解脱三界六道轮回,要到达成佛、广度众生,还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累积“福”“慧”。可是我们不用,为什么?因为阿弥陀佛在兆载永劫、积植无量德行当中,已经为我们十方众生准备好了福慧两方面的功德,并且将所有的功德容纳在这一句六字洪名当中,赐给所有众生;只要有人遇到了、信受了、信佛念佛了,当下就成就了出离轮回,成就了往生成佛──这都来自于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而我们这个道场就是弘扬这样的法门,大家把这样的法带回家去,那自己的家就是道场,弘扬到哪里,那个地方就是道场。

有关弥陀的救度,善导大师特别以“机法两种深信”来说明。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两种深信、触光柔软、感恩欢喜”这一张讲义,讲义的内容较多,今天当然不可能解释完,只能约略讲述,不过大家可以带回去利用时间薰习。

这个法门是我们跟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跟我们一对一的关系;而且众生碰到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遇到了众生,彼此就会结合在一起,好像有一块非常强的磁石,只要是铁针就一定会被吸引,彼此结合在一起的。这种结合的内涵与现状,善导大师就以两种深信来做说明。两种深信一方面是显示我们众生真实的面貌,一方面也显示阿弥陀佛是怎样一尊佛。

  一者决定深信:
  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无有出离之缘。

首先是“机深信”,“机”就是根机,也就是指我们信受弥陀救度的众生。机深信就像是一面法镜,照出我们真实的面貌。我们要看清自己是做不到的,必须假借镜子,佛法就是一面明亮透彻的镜子,而且像X光一样,一到镜子的面前我们身体的五脏六腑就统统显露出来了。我们凡夫的内心是怎么样的?就是贪瞋痴三毒具足。这样的众生内涵是怎么样?善导大师就是用“机深信”的镜子来照亮我们。

这段“机深信”的法语可以分为三段:过去式、现在式、未来式,三段都是同样在说一件事情。

第一段,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这是现在式。现在,我们在这个世间得到人身、遇到佛法──可是到今日今时,还是一个罪恶生死凡夫。到底罪恶是什么样的罪恶?后面会讲。

第二段,决定深信“旷劫以来常没常流转”,这是过去式。自从无始以来,我们生生世世、世世生生在这六道轮回,而且轮回当中是“常没”。“没”就是三恶道,“浮”就是人道、阿修罗道或者是天道,这是善导大师以六道苦海来做为譬喻。善导大师说“常没”,就是说无始劫来,众生是沉没在三恶道的多,即使现生生而为人,但失去人身又会堕落三恶道,所以说常没常流转。这种机的内涵,唯有祖师才能够讲得出来。

善导大师的师父是道绰大师,道绰大师的师父就是昙鸾大师。昙鸾大师是何等人物啊,《高僧传》记载,南朝的梁武帝尊称他为鸾菩萨,常向北方来顶礼昙鸾大师,因为昙鸾大师他出生、出家、弘化的地方大部分是在山西五台山太原的地方;而北方魏国的皇帝,也尊称昙鸾大师是神鸾,“神”就是神奇不可思议。这样的一位大德,对自己是怎么样的表白呢?他说:

  我从无始循三界,为虚妄轮所回转;
  一念一时所造业,足系六道滞三途。 

也就是说,起心动念都是在造业,而所造的业往往都是在三恶道的多。昙鸾大师都这样的表白了,何况一般的众生更是如此。可是一般众生看不清自己,善导大师就跟我们提示,要我们有这样的了解与认知。

第三段,决定深信“无有出离之缘”,这是讲未来。旷劫以来到今时今日常没常流转,而未来也无有出离之缘。“无有出离之缘”这六个字,背后的含义是很隐微的,透露出我们没有解脱的希望。

现在的学佛者,不管是出家、在家,无非是“盼望未来”。什么意思?现在的修行,只不过是起步,不可能一步到位,不可能一发心就立刻圆满,还盼望着这辈子修不能成就,就下辈子,甚至认为成佛是三大阿僧祇劫的,这个就是盼望未来,未来的希望。认为只要一辈子、一辈子生生世世都维持人身,都学佛修行,肯定是一世胜过一世的。这是一般学佛者、修行者的观念。

一个人假设没有这个观念,可以说就不是一个修行者,不是一个学佛者。因为学佛本来就是要成佛的,成佛以短程时间来讲先要脱离六道轮回,然后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广修六度万行,才能到达成佛的境界。所以成佛最基本就是要有出离心、解脱心(解脱道);在出离心、解脱道的基础之上,再加上发菩提心,然后行菩萨道,这是大乘佛教的通途,共同的轨则。也就是说共同的一个方程式,共同的一个路程,否则就不是大乘佛教。

可是善导大师说,未来也没有出离的内、外因缘──没有出离的缘,也没有出离的因。想想,如果我们没有出离的因缘,内心将会如何?将是没办法形容的悲苦。

  二者决定深信:
  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阿弥陀佛为十方众生发下四十八大愿,目的就是要救度十方众生,对阿弥陀佛而言,他要救度十方众生是平等没有差别的,而且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那接下来,问题就在我们众生了:我们是否有遇到这一个法门?遇到了我们是否怀疑、筹虑?如果能够无疑无虑而依靠弥陀的救度,那这一辈子就必定离开六道往生极乐,在极乐快速成佛。所以说“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

“机深信”的相状如同善导大师所讲的,自己是一个罪恶凡夫,而且是一个极恶、极为深重恶业的凡夫,没有出离的功德只有沉沦的业力。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有出离之缘,而不是“无有出离之缘”。所以我们要去体会,要去思维,去肯定,我们是这样极恶的众生,没有功德力出离六道轮回,自己对于出离、解脱生死没有任何的能力。善导大师这样讲,目的是一方面要我们自觉,一方面要我们舍掉依靠自己的力量来解脱轮回的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因为这个观念不舍掉的话就会被自己所耽误,而且甚至误他。

那“法深信”呢?就是深信弥陀的愿力,必定能够让我们离开轮回,往生极乐,善导大师说“乘彼愿力”。“乘”,就是乘托、依靠的意思,如同坐车、坐船或搭飞机,既然坐上了船,搭上了飞机,就把全身的重量,乃至所有的行李,完全放在车子上、船上或飞机上。法深信也就是这样,我们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的愿力就好像本愿船,或一部很大、很舒适而且万无一失的飞机。登上了这一条船,或这一部飞机,对于离开六道生死轮回,对于往生极乐世界,我们就完全的交托给阿弥陀佛。

“机”来讲,自己完全无力,绝对无力;“法”来讲,阿弥陀佛完全有力,绝对有力。所以自力跟他力比较的话,自力完全无力、绝对无力,而他力是完全有力、绝对有力。“他”,就只有指阿弥陀佛的救度。

“机”跟“法”是净土宗特有的名词,为什么把“被救度的众生”称为“机”,而把“能救度的阿弥陀佛的愿力”称为“法”呢?

“机”就是机器的意思,显示是被动的、能够动的;而它之所以能动,必须是外来的力量操作,自己无法运作。所以“机”就显示“能动、能变”。

“法”就是阿弥陀佛救度。“法”,它是一定的、永远不会改变的。阿弥陀佛要救度众生,不可能只一生一世就改变或消失;阿弥陀佛无量寿,显示在时间上,贯穿过去、现在、未来,永恒地要救度众生;阿弥陀佛也是无量光,显示在空间上普遍地、平等地、没有差别地要救度任何圣人、凡夫、善人、恶人、会修行、不会修行、心清净、心不清净、有功夫、没功夫、有功德、没功德、有学问、没学问、有道德、没道德的所有众生,统统平等。所以阿弥陀佛是无量寿光,他是永恒、不变的。

阿弥陀佛浩浩荡荡存在宇宙当中,他的光明没有障碍地遍照十方世界,就是在调摄十方众生──他不能成人的,让他早一点遇到成人的机缘;生而为人的,让他尽量遇到好因好缘,近一步遇到佛缘来学佛,然后引导他来学净土法门;学净土法门,认识阿弥陀佛的愿,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想往生净土,可是对阿弥陀佛没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信受,阿弥陀佛就再一步步调摄,让他百分之百的信受。所以,我们众生都是被佛所调摄、引导,由不信而相信,由刚强而柔软。所以“机”是能动、能变的,而“法”是永远不变,因此能够熏习、调熟我们众生。就好像太阳高高在上,不变不动,可是地上的万物,就能够被温暖的阳光调熟,使它由青涩而红软,然后自然成熟掉落。

因为彼此是这一种相状,所以才把信受弥陀救度的众生称为“机”,弥陀救度本身称为“法”。唯有净土法门有这样的教理,其他的法门就没有这一种关系与名相。其他的法门都是靠自己的力量,不靠佛的力量,或者即使有靠佛的力量,也只不过是祈求佛加持他,对他来讲,主力还是在自己本身。所以,我们这一个法门,了解到无有出离之缘,就是自认自己完全无力、绝对无力,必须要寄托一个完全可靠、完全有力、绝对有力者身上。其他的法门,虽然也有念佛、也有持咒、也有拜忏,却是求佛加持他,消他的业障,增他的福德智慧而已。对于修行、解脱、成佛,还是认为完全靠自己。而净土宗完全是靠阿弥陀佛。

这“二种深信”虽说“二种”但并不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而是同一个东西,同一个东西里面有两种内涵。也就是说,在“信”的当中有这两种内涵。

也因为这样,所以善导大师把一个信心分别为“机的深信”与“法的深信”。这也就是一开始所说的,净土法门是,阿弥陀佛跟我们,我们跟阿弥陀佛,是一体不离的关系,也就是“机法一体、佛凡一体”。

所谓对阿弥陀佛的本愿救度的信心是指──信无有出离之缘的我们,依靠阿弥陀佛绝对有力的愿力救度,必定往生净土成佛。简单来讲,就是深信阿弥陀佛的愿力,要救度,而且能够救度像我们这样毫无力量修行、只有罪业的众生脱离轮回。信我们完全没有力量,信阿弥陀佛完全有力量。这种信是一体的。

如果不相信自己完全无有出离之缘,一定会误认自己有力、想靠自己的力量,这样到最后恐怕就来不及了。为什么?临终时才晓得自己虽然一辈子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可是到死的时候一点力量都用不上;虽然一辈子修行,很有修行、很有道德、很有功德,到死的时候也一点力量都没有,那时候就来不及。所以现在就要认识、了解自己。所谓学佛,最重要的根本就在于了解自己。

圣道门讲明心见性,之后从性起修,先断见思二惑,再经三大阿僧祇劫,广修六度万行,累积福慧二庄严,直至福慧圆满才能成佛。我们不是;我们是要了解,而且是深刻的自省自己是一个罪恶的凡夫、业障的凡夫,被烦恼层层盖住,没办法明心见性。同样的,所谓深信弥陀的愿力,就是把自己的往生、解脱、成佛完全交托给阿弥陀佛。因为阿弥陀佛大慈悲,有平等救度十方众生的爱心;同时他有愿力,能够没有障碍的、容易的救度我们。所以是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就是深信彼佛愿力、乘彼愿力;如果不是完全信靠阿弥陀佛的愿力,显示对阿弥陀佛的救度还没有完全、百分之百的相信,还不够深信。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说,“深信”是绝对性的、毫无保留的、彻彻底底的相信自己无有出离之缘,彻彻底底的相信阿弥陀佛必定能够救度我们,所谓“乘彼愿力,必得往生”。

善导大师“二种深信”的解释,是来自于解释《观无量寿经》“三心”中的“深心”。《观无量寿经》中说,如果发了三种心,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哪三种心呢?

第一,“至诚心”;

第二,“深心”;

第三,“回向发愿心”。

“至诚心”,善导大师解释说“至者真,诚者实”,也就是说“至诚心”就是“真实的心”。那真实的心是什么样呢?先从我们众生这边来看,再从弥陀那边来看。

怎么说呢?因为《观经》是一部救度凡夫的经典,也是显示弥陀他力的经典。但是,《观经》有谈到自力的定善跟散善,也有谈到他力的弘愿救度;所以,善导大师解释“至心”的时候,就从两个角度来解释,先从自力的心来解释,再从他力的心来解释。

为了显示众生的虚假,善导大师一开头就说“至者真,诚者实”,然后要我们“不得外现贤善精进之相”,不要刻意表现自己是个根机锐利、贤善、能够精进修行的人。为什么?善导大师说,众生是“内怀虚假、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事同蛇蝎。”众生的内心是虚假,虚假跟真实是对立的,真实就不虚假,虚假就不真实。善导大师是用另一个角度切入。

又说我们是贪瞋痴的凡夫,习气很强盛,即使偶尔发起一念清净真诚之心,但善导大师说“纵发清心,犹如画水”,好像在水面上划线,有划等于没划一样,所以说即使起了清净心,有起也等于没起。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底子都是贪瞋痴。所谓贪瞋痴就是有浊恶的念头来污染清净心,浊恶的念头只要一天不消除,我们虚假的心就会一直存在。

又说我们“贪瞋邪伪、奸诈百端、恶性难侵(恶性难侵就是恶性难改、恶性难以减少)、事同蛇蝎。”逢缘遇境的时候,我们的心非常的狠毒,有一句话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众生几乎都有这样的心,逢缘遇境就会有这样的显现。

所以,善导大师说:

  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

九品含盖一切众生,众生有大乘的根机,有小乘的根机,有世间善的根机,也有一辈子只造恶没有行善的根机;所以,就有善善惡惡等种种机别。但是善导大师说,大家都一样,都还是凡夫,之所以有上下品位阶级的差别,是因为所遇到的环境不一样,如果改变一个环境,那每一个人就是那样了。

善导大师这种解释很合乎凡夫的心理状态,凡夫的心理状态就是这样;因此,对于解脱这件事,我们就没办法“多多少少靠自己”,是完全的靠阿弥陀佛,靠外来的救度,自己一点也靠不上的。

如果用譬喻,就是“起死还生”。当我们堕落大海挣扎喝水的时候,突然间来了一条船,有人把我们抱到了船上让我们起死还生,在这个绝对关键的千钧一发之际被救起来,那个时候我们等于是“重生” ──重新获得了第二个生命,这样的情况,心性肯定会大为转变。

  二种深信,即是信心决定,往生一定,已行走在弥陀保护的无畏之白道,佛光摄取的无碍之一道,机法一体,佛凡一体,过着大安心大满足,念佛即生活,生活即念佛的生活。
  其人心性脱胎换骨,心中常存欢喜与惭愧,能够慈念众生,加厚于人,让美归功,分怨共过,对人恩慈体贴,对己谦卑柔和。

“机法二种深信”也有一个名词叫“信心决定”。信心决定是显示往生一定,就是说这个人一定会专一的念佛,专一的要往生极乐世界,不可能会希望下辈子再生而为人或生天。因为他已经堕落过。就好像善导大师“三心释”最后以“二​​河白道”来做“三心”的总结论。我们走在二河白道当中,虽然说是一条白道,可是是很狭小的,而且左右两边有贪瞋的水火二河时刻都会来障碍。那阿弥陀佛说不用害怕,你尽管念佛走过来,我能够保护你;除非不念佛,除非向往别的地方。否则,我们走在白道之上,就永远被弥陀保护着。

所以,这种信心决定(二种深信),就是走在阿弥陀佛保护的“无畏之白道”,同时也是佛光摄取的“无碍之一道”。因为阿弥陀佛光明保护我们不受我们业障的障碍,也不受天魔外道冤家债主的障碍。所以,这“二种深信”也叫做“无畏之白道”,也叫做“无碍之一道”,已经是机法一体、佛凡一体,我们与白道、与光明不分开,也就是跟阿弥陀佛永远永远不分开。阿弥陀佛的存在就是要救度这样的我们,而我们也正需要这样的救度,因此,这样的我们过着大安心大满足,念佛即生活,生活即念佛的生活。

“其人心性脱胎换骨”,如何的脱胎换骨呢?──“心中常存欢喜与惭愧。”

欢喜,这个欢喜是大欢喜,欢喜踊跃,为什么?该死的人突然被救到了,阎罗王在审判的时候,突然天外来音,来了什么声音?“不要!不要!他是我的施主,他是仰靠我救度的人。回去!回去!回到极乐世界去。”我们当下就从阎罗王的手中被救到极乐世界,这种的欢喜是没办法形容的。

惭愧,这样罪恶的我们应该受阎罗王的审判刑罚,所谓牛胎马腹,或者下油锅、抱火柱的;突然间大转变,不但都不用受果报,反而往生极乐世界成佛,所以自然会很惭愧、忏悔。

一个有欢喜、惭愧的人,心就会柔软;同时也能够“慈念众生,加厚于人”。为什么?想到对方跟我也一样都是无明所覆、长劫轮回,都必将堕落地狱,而现在我已经被救了,但他还没有,还在大海里面挣扎,因而生起慈柔体谅的心。因为唯有病苦的人,才能理解病苦人的痛。

而且,也会“让美归功,分怨共过。”为什么?我们毫无功德,可是却拥有成佛的功德,现在世间的一点好处,已经微不足道,就会愿意让给别人,不会起争夺。

“分怨共过”,论我们的过失,应该堕落地狱的,现在统统不用承受,反而接受成佛的大果报,所以对方有什么过失,我们分摊也觉得不为过。为什么呢?我们所分摊的这一些,跟生生世世以来所欠人的相比的话,我们所分摊的如同大海之一滴,而原本应该承受的如同大海。

所以,真的信受弥陀救度,对众生的恩慈体贴,自然就会流露出来;而且也会谦卑柔和,刚强不起来,傲慢不起来。为什么?因为自己是一个从阎罗王的手中逃脱出来的人,怎么还会刚强呢?所以这里就说:

其人于世无争,与人无忤,不会说是非、传是非、较是非。

其人凡事认自己的错,体谅包容,吃亏不较。

其人凡事为人设想,给人利益。

讲义最后:

世间都是罪恶苦恼凡夫,应互相体谅宽恕,彼此包容接纳。

这是一种劝勉。不过,若真的有“机法二种深信”的心,自然就会互相体谅宽恕。为什么?我们是被阿弥陀佛体谅,被阿弥陀佛宽恕,所以就会体谅对方、宽恕别人。我们是被阿弥陀佛包容的,我们是被阿弥陀佛接纳的,所以也会去包容别人的过失。别人纵使有冒犯,也不会认为他对我不好,生生世世以来我们欠别人的,今生今世被人家千刀万剐都不足以偿还,现在别人对我们这一点点,怎么还会去计较呢?就不会了。

可是,反观自己,我们虽然走在这一条白道之上,但逢缘遇境还是蛮会计较的,而且脾气蛮大的。是不是?一点都不像讲义所写的这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差距呢?那是因为我们旷劫以来习气很深重,今生今世才开始遇到这个法门,所以逢缘遇境习气就会立刻爆发出来。只是,比起以往,反省的时间比较快,会很快的惭愧——哎呀!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我爱你!

没有信受之前,我们都认为在这个世间是有公理的,有正义的,有道德的,有法律的,你这样不对,你这样无理,都想争一个理,论一个“是”与“非”。遇到了这个法门,有机法二种深信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就讲到这里,祝愿大家:信心决定,得生极乐。谢谢大家。

南无阿弥陀佛!

Scroll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