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我们依然接续上个月的讲题:「第十八愿善导释」。
(补充讲义文)
称我名号──略信示行,以明「本愿之体」即是「称名念佛」。
善导大师对第十八愿的解释非常多,本次讲义只是引用善导大师的三段本愿取意文,来解释第十八愿。第一段是:
若我得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愿生我国,下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经四帖疏》〈玄义分〉)
第二段是: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愿生我国,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乘我愿力,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观念法门》)
第三段是: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不管是第一段的「称我名号」也好,或第二段的「称我名字」也好,意思都是一样的。
第十八愿愿文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但是粗看善导大师这三段本愿取意文,似乎对「至心信乐」四个字没有解释,尤其是在第二段《观念法门》的取意文中,以「称我名字」来代替「至心信乐」;并将「欲生我国」解释为「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解释为「下至十声」。
在这里为什么略掉「至心信乐」,直接以「称我名字」来解释呢?
将「至心信乐」这个「信」省略,以「行」来显示,这个就是「略信示行」。表示信,就是信这句名号,信「专称弥陀佛名,就必定往生弥陀净土」,这是「略信示行」的涵义。同时也显明第十八愿的核心本体就是「称名念佛」。
如上一堂课所讲的「三心在于信称名必生,故大师不举三心,唯举称名,以显信相,并示愿体」,「以显信相」就是显示所信的内容是信「称我名字」,所以信的相貌就是「称我名字」。
如果善导大师没有举出「称我名字」,恐怕后人就会模糊,不晓得「信」到底是信什么?因为所信若不同的话,所行也就不同;如今善导大师直接举出所行的内容,这样信的内容就很明确。
若就第十八愿的愿文来说,并没有「称我名字」这个词句,虽然有「乃至十念」之文,可是后来的人对「十念」解释也各自不同,未必是解释为「称名」。不过以《无量寿经》几段重要的经文来看,就能很明显的显示第十八愿中的「念」是指「称名」,不是指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或者是其他的十念、六念、三念,或者念其他十方诸佛、菩萨、咒语,而是指专一的称念弥陀佛名。
譬如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七愿──「诸佛称名愿」就说:
设我得佛,十方世界,无量诸佛,不悉咨嗟,称我名者,不取正觉。
这里就有「咨嗟」、「称名」。意思就是说,阿弥陀佛发愿要使十方诸佛都一致的、主动的称扬、赞叹「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给十方众生来听闻、信受,之后一向专称这一句弥陀佛名,来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往生极乐世界,获得一生成佛的利益。
十方诸佛既然咨嗟称名来引导众生,那十方诸佛也必然以身作则,所以第十七愿的「称我名者」,既可以解释为十方诸佛都称扬、赞叹阿弥陀佛,同时也可以解释为十方诸佛也都在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好像父母要引导小孩,自己也必须做出那个模样,小孩才能够学习一样。
那第十七愿也好,或四十八愿的每一愿、每一愿也好,如果有一愿不能成就,阿弥陀佛就不能成佛;阿弥陀佛既然已经成佛了,表示第十七愿的功能也已经成就了,所以必定能够兑现;既然能够兑现,岂不显示:现在不只阿弥陀佛在十万亿佛土的极乐世界说法,十方诸佛现在也都在十方世界、十方净土,一致的在说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往生的法门。因此,第十七愿的内涵,也是要十方众生称名──称念弥陀佛名。
又如「第十八愿成就偈」言:
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这里也有名号。虽然说「闻名」,不过闻名只是初步,目的是让十方众生听闻到这一句名号之后,就一向专称,以这一句弥陀名号做为他的生命、作为他的本命元神,行、住、坐、卧,时、处、诸、缘,日日夜夜都称念这一句名号,完全任凭名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功德,来脱离三界轮回,往生极乐世界。
「皆悉到彼国」,不管是出家、在家、善人、恶人,男女、老幼,任何众生都能够到极乐世界,而且自自然然的,不假功能的进入一生补处的不退转果位。所以说:「其佛本愿力,闻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国,自致不退转」。
尤其是整部《无量寿经》的结论,也就是「流通之文」,更是独举称名的无上功德。流通文言: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可以看出,这一段流通文独举弥陀洪名,显示欢喜踊跃的称名,当下即已获得真实之利,即已获得无上功德。所以,也是在显示第十八愿称念弥陀佛名绝对真实的利益。
因此,整部《无量寿经》在说什么?在说名号──「南无阿弥陀佛」这六个字。所以昙鸾大师于《论注》就说「《无量寿经》以名号为体」。在弥陀来讲就是名号,在众生来讲就是称念弥陀名号。
另外,《无量寿经》下卷「三辈文」中,三辈共同一致的也是「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三辈涵盖九品,涵盖九九八十一品,也就是涵盖所有众生。因为上、中、下根机各自不同,有出家、有在家;有出家发菩提心广修功德的,有虽不能出家但却一样发菩提心广修功德的;但也有不能出家、不能广修功德的。可是,不管是上辈、中辈或下辈,不管他根机如何,要往生极乐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要一向专念无量寿佛。
所谓「一向」就是不兼含其他,显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只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是正因,其他不是正因。也就是说,其他的都能够增减,甚至连一个都没有也没关系,但是一向专念弥陀佛名却不能没有。
由这几段重要的经文就可以知道,第十八愿所讲的「十念」是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也就是称名念佛。
如果再就《观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来讲的话,《观无量寿经》的归趋是什么呢?也是「持名念佛」。《观经》「流通分」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很明确可以看出释尊的付嘱是「持名」,不是「观像」;不是十三观的观,而是持念弥陀佛名的持名,当然也不是三福九品。所以就《观经》来讲也是持名。
《阿弥陀经》的宗旨就唯一无二,独显「执持名号」。经中很明确而简要不繁地显示「执持名号」就是多善根、多福德,除了「执持名号」,以其他的法门要回向往生极乐世界,统统是少善根、少福德。
所以就净土三经来讲,无论是《大经》、《观经》、《小经》,其核心、根本都是「称名」,也就是「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因此,善导大师就「略信示行」,以经解经而说「称我名字」,不过,善导大师这样的释义不是自己独创,而是有传承的。
从龙树、天亲、昙鸾、道绰以来的净土宗传承的法脉都是讲「称名」,都是以第十八愿为「称名念佛往生愿」,同时也以第十八愿的称名作为净土宗的宗旨,也作为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
比如,龙树菩萨的《易行品》,就是专以第十八愿为核心而开展的,龙树菩萨说: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显明「念我、称名、自归」就是第十八愿的「欲生我国,乃至十念」的称我名号。
又如天亲菩萨《往生论》说:
称彼如来名,如彼如来光明智相,如彼名义,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要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快速成就佛果,若修其他法门来回向的话,都不是如实的修行;那什么是如实修行呢?就是「称彼如来名」。所以我们要拥有如实的修行并不困难,反而是很简单,只要「称彼如来名」──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
昙鸾大师也说:
以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这里「十念念佛」也是指「称名念佛」。
道绰大师对第十八愿则解释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
临命终时,称我名字,下至十声,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这几段法语都是本宗祖师的传承。因此,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略信示行,既依经文,也依传承。
净土宗正依的经典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以及《阿弥陀经》,这三部经称为「净土三经」。
三经中,《无量寿经》是根源,讲述阿弥陀佛成佛的因果与众生往生的因果。也就是说,讲阿弥陀佛为何发愿?怎么发愿?发了什么愿?然后怎么修行?经过多久的修行成佛,完成、成就了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境界?如何救度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到了极乐世界又会成为什么样?这一些在《无量寿经》中都有说明。所以《无量寿经》是《观经》、《小经》的根本。
《无量寿经》主要就是四十八愿,而四十八愿的根本就是在第十八愿,第十八愿的核心就是称名,也就是专称弥陀佛名。这样讲的话,「称我名字」、「称我名号」就是净土三经的核心、根本,因此也成为净土宗的核心、根本与宗旨。
其实不只是净土宗,这句名号也可说是三藏十二部经的核心、根本、宗旨。所以古人说:「三藏十二部都是六字洪名的注脚」,也就是说三藏十二部经都是在解释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功德的广大、宏深,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有一首偈说:
阿字十方三世佛,
弥字一切诸菩萨,
陀字八万诸圣教,
三字之中是具足。
佛、法、僧是佛教的全部,我们这一辈子要深入了解全部的佛教是不可能的,可是阿弥陀三字,已具足佛、法、僧,所以我们只要专念弥陀名号,相信阿弥陀佛必定能够救度我,这样,不但能使贪瞋强盛、业障深重、烦恼具足的我们,离开三界六道无穷无尽的轮回,更能够让我们往生到无为涅槃的极乐世界,获得一生补处的身分。能够这样相信,可以说就是深入经藏、智慧如海。
佛法可分为两种,就是「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以世间法来跟出世间法比较,世间法不如出世间法,为什么?世间法是有漏的,无法解脱生死轮回。出世间法有分「小乘」跟「大乘」,大乘又分「权教」(方便教)
跟「实教」(真实教)
。四谛、十二因缘,这是小乘;三学、六度万行,这是大乘。小乘跟大乘来比的话,小乘不如大乘;大乘之中的权教(方便教)
跟实教(真实教)
相比的话,权教方便不如真实。
真实教就是指华严、天台、禅、密、净土,那「《华严》奥藏、《法华》秘髓」在哪里呢?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说:
《华严》奥藏,《法华》秘髓,
一切诸佛之心要,菩萨万行之司南,
皆不出于此矣。
也就是说,不管是修「华严」或者学「法华」,最的高利益和最终的目的都是导归极乐。
若就这一点来讲,华严、法华就是四十八愿当中的第十九愿;可是第十九愿不是弥陀本怀,因第十九愿是自力,是难行道,是一机一缘的法门;而第十八愿完全是靠弥陀的力量,是易行道,是普摄群机的,是普缘普机的法门。所以十九愿不如十八愿。因此,可说第十八愿是一代佛教的登峰造极,是真实中最真实,圆顿中极圆顿。
这样讲起来,称念弥陀佛名──也就是「称我名字」或者「称我名号」,可以说就是整个佛法的归趋、整个佛法的目的。因此,归根结底来讲,学佛在于念佛,如果学佛可是最终不念佛,那么他只是结个缘而已,不能得到佛法的真实之利,甚至难以说他是在学佛。可能有人认为这样说太武断了,可是大家想想:佛教的目的是什么?佛教的目的,远程来讲就是成佛,近程的来讲,就是今生今世脱离三界轮回。若不念佛,怎么能够脱离三界六道轮回呢?三界轮回不能脱离,何况成佛?所以整个佛教来讲就是念佛,念佛成佛才是佛教。
印光大师也说:
一句弥陀念得熟,成佛有余。
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念得纯熟,也就是专念这一句弥陀佛名,成佛都绰绰有余,除了将来能够成佛之外,今生也有无边的利益,所以说成佛有余。
(补充讲义文)
下至十声──以恶人、临终、十念亦生,显示善人、平生、多念,即已「平生业成」之义,以启「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之信心。
「下至十声」是指什么样的众生呢? 如果看道绰大师的本愿取意文,就可以晓得是「恶人、临终、十念」的「下至十声」。
道绰大师说:「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恶人)
,临命终时(临终)
,称我名字,下至十声(念佛十声)
。」他一辈子都在造恶,没有行善积德,也没有学佛修行,到了临终就快要断气了,遇到善知识跟他劝言,要他回心念佛。他在临终、身心兼受痛苦的情况下,跟着善知识念了十句佛号,当下就断气了。这样也能离开三恶道,甚至脱离三界六道而往生极乐世界,也同样获得一生补处。
由「恶人、临终、十念」,显示所有的众生都能够往生,何况是善人平生能够尽形寿的念佛,岂不是更往生有份?所以叫做「平生业成」。以恶人含摄善人,以临终涵盖平生,以十念来包含多念。
那我们是善人吗?大家都专心在学佛、看经书,也随缘、随分、随力在做布施,这样不称为善人难道是恶人吗?可是,佛陀说我们是五浊恶世的众生,五浊恶世的众生都充满贪、瞋、痴、慢、疑、邪见六种根本烦恼,起心动念都离不开贪瞋痴,这样说来,我们又怎么可能是善人呢?其实我们是恶多善少,而且实质上是恶不是善,为什么?因为所修的善都不是真实的善,如同昙鸾大师所说的:
凡夫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这样的颠倒、虚假,当然就不能称为真正的善。所以很无奈,也很难过、惭愧,我们是恶人。但是我们这样的恶人将来却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受恶报,表示这个恶人的背后有大福报、大功德──也就是《阿弥陀经》所讲的,是多善根、多福德。因此释迦牟尼佛不得不称我们是「善男子、善女人」。
但是,我们之所以被称为「善男子、善女人」,不是因为我们善,是因为我们成为一个念佛人。凭弥陀的功德,在弥陀的庇荫之下,我们才被释迦牟尼佛称为善男子、善女人。虽然我们贪瞋痴烦恼未断,还在娑婆,可是这一辈子是最后的一生,下一辈子就是极乐世界的一生补处,因此这个善还不是普通的善,是高级菩萨的善。
刚才有发给大家一张资料,也就是「下品下生之深义」的第十五点内容──「显以恶人临终十念摄善人平生多念」,我陪大家看一遍:
第十五点,显以「恶人、临终、十念」,摄「善人、平生、多念」
由下品下生的经文就可以显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第一、恶人,第二、临终,第三、十念,来包含「善人、平生、多念」更能往生。
下品下生之人,论他的根机,是个恶人,不是善人;论他念佛的时节,是临终才开始念佛,不像我们现在就开始念佛了;论他所念的数目,顶多就是十句,可是我们奉公守法,行善积德,虽有罪业,不至五逆,而且从现在就「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一生所念的佛何止十句呢?百千万亿都有了。那么,像这样的「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够往生了,何况是「善人、平生、多念」呢?
如果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以「善人、平生、多念」为标准的话,那我们能往生吗?不能!况且就「善人」而言,谁敢说自己是善人?就「平生」而言,到底是从什么时候算起?以几岁为标准?就「多念」而言,到底是以多大的数目为标准?如果我们念不到那个数目,岂不是不能往生了?
所以,阿弥陀佛的标准是以「下品下生」的「恶人、临终、十念」算起的,意思就表示:标准很低,几乎没有门槛,所有的人都能够念佛,所有的人都能够被救,所有的人都能够往生,没有一个众生是会被舍弃的。所以,任何人、任何时、任何处,都有获救的希望与机会。
如果没有下品下生经文彰显的话,我们对往生就没有信心,内心会怀疑:「像我这种罪人,念佛又没有达到某种功夫,恐怕不能往生,恐怕没有达到阿弥陀佛的要求吧?」可是由于有下品下生的经文,令我们内心感到安慰。因为我们即使有贪瞋痴,即使有恶念,但比之下品下生的人,多少善良一些。下品下生的众生也是弥陀所救度的对象,而且阿弥陀佛绝对有能力救度他。这样的根机都能念佛往生,就表示我们也一定能念佛往生。
凡夫起心动念,不是善就是恶,而且恶多善少。以大乘来说,起心动念就犯戒了──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有没有犯过错?有没有杀生、害命、吃肉?有没有欠钱借物不还,或未经同意而取用?有没有做生意抬高价?(莲友答:有。)
这样都算是杀生、偷盗。有没有起念邪淫过?有没有妄语过?有没有说过人家的是非?(莲友答:有。)
所以我们都是恶多善少的人。
人生在世,有善多恶少,有恶多善少,有善恶具多,有善恶具少,有唯恶无善,但没有人是唯善无恶的,除非是阿罗汉。
我们都是凡夫,都有贪瞋痴、妄想杂念,再怎么样都有恶念,都会做坏事。但是不管恶多善少、善多恶少、是善是恶,只要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人人都能够往生。
善导大师说: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
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以佛愿力:
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所以,由下品下生「恶人」、「临终」、「十念」的往生,来显示我们任何众生都能往生。
接下来,请看讲义。
(补充讲义文)
出声与默念──法然上人「十二问答」(法全五七七页)言:
问:念佛之人,有出声念,有默念记数,何者为宜?
答:口称是称名号,心念亦是念名号,皆成往生之业。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故宜出声。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
这一段文是《法然上人全集》中〈十二问答〉中的其中一则问答。
问的意思是说:念佛的声音归纳为两种,就是出声跟默念,那哪一种比较好、比较合适呢?
这则问与答就念佛来讲,都是属于技术性的。也就是说,每个人只要随着个人的根机去念佛就好,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或框框,甚至没有一个标准,因为只要念佛就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不过,就细节来讲,念佛有四种声音: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以及默念;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都有声相,所以归纳起来是有声念跟无声念。那这两种哪一种比较合适呢?
法然上人的回答内容,可分为四种:(一)
总答,判定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二)
举出第十八愿称名,显示应该出声;(三)
以经论做为证明;(四)
结论。
法然上人首先就回答:
口称是称名号,心念亦是念名号,皆成往生之业。
这是总的回答。判定不管出声或不出声,都不离开名号,都是依弥陀名号的功德,都是往生之业,没有差别。这是回答的第一个内容。
接下来就说:
然,佛之本愿是称名本愿,故宜出声。
从出声跟默念来讲,阿弥陀佛的本愿是称名,所以应该出声念佛,这是回答的第二个内容。
第三个,就用经典和祖论来作证明。
是故《观无量寿经》言:「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这是以经为证。
善导和尚之《往生礼赞》释为:「称我名号,下至十声」。
这是以祖论为证。
第四个,结论:
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
只要自己听得到,都算是出声念佛,甚至是大声念佛。
其实,出声跟默念是一样的,「出声是有声之声,默念是无声之声」。这里说:「但使耳中闻之,皆是高声念佛。」耳闻主要是在自己能够听得到,耳闻在心,心中佛号清楚,如果心中佛号不清楚,表示听而不闻,听而不闻就等于没有听到。所以重点在心,只要心虔诚,都是大声念佛。
有一句话说「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人间窃窃小声的交谈,但是天上神明觉得像打雷那么大声;暗室没有灯光,伸手不见五指,可是所做的事,虽然人看不到,但是鬼神却看得很清楚,像在大灯照亮之下一样。
也有一句话说「人间所做事,居心之邪正,以为没人知,冥冥有记录」。人世间所做的不管是善或恶,甚至暗室亏心,乃至心中所想的,尽管别人看不出来,但是冥冥中,点点滴滴都会被记载下来。
这些古语对我们都深具警惕,也显示,既然如此,我们如果转念来念佛,岂不是每一声、每一句,阿弥陀佛都听到了,十方诸佛都护念了,护法龙天都欢喜、赞叹了,鬼神都深心敬服了。
下面要讲的这则故事──「心念弥陀,身有光明」,编在《念佛感应录》第一集,故事文字很简短,但是内容很不可思议,令人欢喜赞叹,而想念佛。
心念弥陀 身有光明
海昌村民某,有老媪死,附家人言平生事,及阴府报应甚悉,家人环而听之。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媪谓曰:「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问何故?曰:「汝心念阿弥陀佛故。」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
村民不识一字,瞥尔顾念,尚使鬼敬,况久修者乎?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这一段是从明朝末年,净土宗的第八位祖师莲池大师所写的一本书,叫作《竹窗随笔》所摘录出来的。
海昌村就是一个村庄,民某就是这个村庄的老百姓,到底是男众还是女众,是年轻或是年老,并没有说清楚,只说有一个人。这个村中有一个老太婆死了,这个老太婆虽然死了,但依然存在。怎么存在呢?她的神识会附在她的家人身上来讲平生事,讲这个老太婆所知道,而其他人不知道的这一些平生的事情,同时讲阴府报应的事情,而且讲得很详细。
阴间的报应我们哪能够知道呢?我们还没到阴间去啊!又没有天眼通能够看到阴间的人物跟所做的事情;也没有天耳通能够听到阴间众生所受苦的声音。如果有阴间的人能够回来附身说话,我们就能够了解阴间的事情。有一本《玉历宝钞》就是专门讲阴间事物的。
「家人环而听之」,家里面的人环绕在四周听她讲平生事,讲阴间的报应。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尤其是我们所不了解,同时却跟我们可能有切身关系的,那我们就更会好奇,同时重视这件事,想去了解,所以家人环而听之。
「某在众中忽摄心念佛」,那一个人在大众之中,当下突然专心念佛,摄心就是专心。「摄」就像《楞严经》〈念佛圆通章〉所讲的「都摄六根」,「都摄六根」就是摄心的内涵。这里的摄心表示是专心,不妄想杂念,因为他还是跟大家在一起,还是有看到被附身的人,听到被附身时所讲的话,不过内心却很虔诚专心的在念佛。
这个鬼魂当下就赞叹的说:「汝常如此,何患不成佛道」,你如果能够常常这样的话,不怕不会成佛。对方经这么一问,觉得很讶异,怎么这个鬼魂对我这么样崇高的赞叹?就问她为什么这么说。
这个鬼魂就说了:「汝心念阿弥陀佛故」,因为你心中念阿弥陀佛的缘故啊!也就是说,只要常念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成佛。
「问何以知之?曰:见汝身有光明故」,你怎么知道呢?他就回答:因为我看到你身上有光明。
其实一切众生都有光明,乃至植物都有光明,只是各不一样。善人有善人的光,恶人有恶人的光,当下起什么样的念头就有什么样的光。同样地,诵经有诵经的光,持咒有持咒的光,念菩萨有菩萨的光,那么他身上的光是什么光啊!是佛光。因为他是念阿弥陀佛才显现出来的光明,如果他不念佛的话,就只有他本身心性的光,当下起心动念的光。
「村民不识一字」,莲池大师就说,这个村民没有读过书,是一字不识的乡巴佬,表示这个人当然不能读经,不能深入经藏,所以说「不识一字」。
「瞥尔顾念」,「瞥尔」就是当下、短时间的;「顾念」就是想念、思念、眷念的意思。也就是说,心中专念这句佛号。
「尚使鬼敬」,尚且能够使这个鬼那样的赞叹、恭敬。
「况久修者乎」,何况已经念佛很久、很多的人呢?不但是鬼敬而已,天地神明都会来赞叹、恭敬。
「是故念佛功德不可思议」,念佛有什么样的功德?功德有多大?我们凡夫不可能想像得来,既然不可能想像得来的话,当然也赞叹不出来,也说明不出来。
这个典故不长,但是对我们念佛人来讲,能启发信心、增长智慧,而主动的念佛。
念佛所显现的光当然是佛光,那佛光的作用是什么呢?经典上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作用就是在摄取不舍念佛众生。「摄」就是摄护、保护──平生保护;「取」就是迎接──临终来迎。
也就是说,不管男人、女人、老人、小孩,不管出家、在家,有修行、没修行,不管是善人、恶人,不管是深入经藏有学问、有智慧的,或者是不识一字,甚至是愚钝的,乃至是鬼道的众生,或者是畜生道的众生,一概不论。不论身分,不论资格,只要念佛,当下他都有佛光,不只是善人的光明,也不只是天人的光明,不只是菩萨的光明,而是跟佛相感通的光明。
也不论他信不信、净不净、知不知、求不求──就是说,不管他有信仰或没信仰,有信受这个法门或没信受这个法门,也不管他有没有断除烦恼或降伏烦恼,也不管他心是清净或者污秽,也不管他知不知道念佛必定有光明,也不管他有没有求希望念佛能够有光明,这些都不管,只要念佛,都必定有光明。
因为念佛是因,光明是果,乃是天性自然,可说不借勉强,不求自得。这一种天性、自然的道理,若以世间的现象来比喻的话,譬如煮饭,饭必定会熟;烧水,水必定会开;吃饭,必定会饱;喝水必定会解渴;穿衣必定会温暖;打开开关,灯就会亮;坐飞机,就会上升天空;坐轮船,就会到达彼岸。所谓「种豆得豆,种瓜得瓜」,是一种天性自然。
在世间,我们播下种子,若要获得收成,必须要有一定的时间性;可是念佛而有光明却是当下的、立即的,对人而言是这样,对畜生来说也是这样。譬如鹦鹉鸟只是无心、惯性的随人念佛,它身上也有佛光,虽然我们人看不到,可是鬼,就像那位老人家一样,必定看得到;那鬼都看得到了,何况天神、何况菩萨?更何况具足三明六通的阿弥陀佛,哪能不看到、不听到、不知道呢?
甚至,中阴身念佛,当下身体、境界也会改变。怎么改变?境界会成为极乐世界的境界,身体会成为极乐世界菩萨的身体。不过,既落入中阴身的话,会主动念佛的机率恐怕比较少,因他若平生已习惯于念佛,将不至于落入中阴身。
但是,第二十愿有讲「植诸德本」,他生前曾经薰习到这一句弥陀名号,虽然不是一向专称,但毕竟阿赖耶识里面有这句佛号,所以在中阴身转换的过程当中,佛号若浮现的话,当下境界就改变了;境界改变,命运就改变了。所以中阴身念佛当然有佛光。
佛光跟佛名是一体的,佛名又离不开佛体,而佛的本体充满了无等无伦最上最胜的功德在里面,岂不是一切众生──包括中阴身,念念称名(包含心中念佛)
当中都跟阿弥陀佛交融在一起,当下获得阿弥陀佛的摄取而往生!
我们行住坐卧都能够念佛的话,那行住坐卧都在放光,都与佛同在。念佛有佛光就能够消业障、增福慧,能够逢凶化吉,遇难呈祥,能够保平安获安康;同时我们四周若有怨怼、有冤家债主来讨债,或者是有其他的鬼神,也能够化解冤怼,甚至超度他们到极乐世界。
有一句话说「念佛无枉费之功」,念一句是一句的功德,念两句是两句的功德,所谓一念有一个无上功德,十念有十个无上功德,百千万亿念有百千万亿的无上功德,真正可说功不唐捐的就是念佛。如果不念佛的话,必定是念妄想杂念,妄想杂念使我们身心污浊、沉重,而念佛不仅不费神,如果摄心念佛,更能使身心轻安。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只要不动脑筋,都可以念佛,更不用花半毛钱,当然,也不会亏本,可说是一本万利,有百利而无一害。
《念佛感应录》第一集有一五一则的念佛事迹,大家知道第一则是什么?第一则跟念佛无关,可是可以启发念佛与不念佛的天壤之别。也就是说,念佛天神会来倾听、护卫、恭敬;不念佛念妄想杂念,甚至说是是非非,起情绪烦恼,或者比较计较的话,则是天神离开、恶鬼吐痰,福消业增,引来灾厄。
念佛与不念佛,善恶立判,罪福分明。五逆十恶,但能念佛,佛也欢喜赞叹地称他为善男子。
有一句话说:「一日修来一日功,一日不修一日空」,所以应把念佛养成一种习惯,所谓「生活即念佛,念佛即生活」、「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补充讲义文)
可知以称为本之义,然老、病、死等,虽有称念之心,而无称念之声,亦属本愿念佛,故是往生之业。
接下来,讲一则「念念在定慧」的故事:
念念在定慧
欧阳公问一僧曰:「古之高僧,有去来翛然者,何今世之鲜也?」僧曰:「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而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而定?」公深然之。
此说却是正理,如吾儒易箦结缨之类,皆是平日讲贯得明,操守得定,涵养得熟,视生死如昼夜,故能如此不乱。
静春先生刘子澄,朱文公高弟也。病革,周益公往拊之曰:「子澄澄其虑。」静春开目微视曰:「无虑何澄?」言讫而逝。(摘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
我早年看到这段典故就很警惕,也很受启发;尤其是我又是一个出家人,当然也自勉要像个出家人,因此当初看这一段时,感受就很深刻。
欧阳公就是宋朝的欧阳修,他是宋朝的一位大儒、大学问家。欧阳公有一天问一个出家人说:「古之高僧,有去来翛然者」,「翛然」就是来去自如,也就是说镇定、不恐惧、不慌乱的意思。为什么这时代很少看到呢?
这个出家人就回答他说:「古人念念在定慧,临终安得而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临终安得而定?」你所问的古之高僧去来翛然者,因为他们都是念念在定慧,也就是起心动念很少妄想杂念,大多是正念。
所谓正念,随对方所修的法而各有不同,如果是净土法门的话,他念念在定慧的就是这一句名号,因为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没有杂念,就是定;专念这一句弥陀名号清清楚楚就是慧,这就是念念在定慧。平生都念念在定慧了,当然临终也就还是在定慧,就不会散乱、不会慌乱,甚至不会惊乱。今人念念在散乱,不在定慧,临终怎么能够定呢?欧阳修听到这么回答,就深深的肯定,觉得很有道理。
念念在定慧,对修行人很重要,同样对念佛人也很重要。虽然,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专念弥陀佛名就必定往生,但如果平常念佛不多,妄想杂念很多,甚至动不动就闹情绪、动不动就生烦恼、起无明,喜欢计较,屡屡不平、不满,心中常不平和,这样的话,恐怕往生就会不平顺。不平顺不是不能往生,阿弥陀佛依然会来迎接他,但是他就会有身心方面的病苦。
「此说却是正理」,这个作者认为那位僧人的回答很有正确的道理,而自己也引用两个实例来为这个道理作证明。
「如吾儒易箦结缨之类」,就好像儒家有「曾子易箦」跟「子路结缨」的典故。
曾子易箦这个典故记载在《礼记·檀弓》。曾子将死的时候,他知道所躺的这个草席是大夫的身份才可使用的,可是他本身不是大夫,如果他死在这个草席上面,岂不是他违背了礼吗?所以现在要断气了,也必须把它换掉,因此曾子在临终的时候,就跟他的儿子讲,把这个草席换掉。他的儿子说:您现在到这个地步,最好不要动,如果能够留一口气,到明天再换吧!
曾子当下就义正辞严地纠正说:「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也就是说,君子爱人是以德、以道来爱他,使他能够成就这个道、这个德。如果是小人的话,不懂大体、不知分寸,同时如果是一般观念的人,那就得过且过,就是姑息、放任。
接着曾子又说:「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我没有什么所求的,只要守正而死,那就可以了。曾子是一个大儒家,儒家就是学君子、学圣人,儒家的思想就是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曾子又是孔子底下最有名的弟子,对于修持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是非常纯熟,而且非常重视,可以说坚守这个道至死不渝的,即使在这种危急的情况下,也不违背四维礼义廉耻。这就是「曾子易箦」的典故。可见守礼守正的重要。
「子路结缨」的典故,出自《左传》。子路的个性比较刚直,儒家讲三纲五常四维八德,八德就是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忠摆在第一位,子路很重视忠,为了忠于他的主人,即使明知有可能会被谋害,也义不容辞地慷慨前往,从容赴义。当他被袭害时,他所戴的帽子歪斜了,虽然即将断气,他也要把帽子扶正,绳子绑好。这就是「子路结缨」的典故。
这表示什么呢?底下就说了──「皆是平日讲贯得明,操守得定,涵养得熟,视生死如昼夜」,他们能够临终守道,至死不渝,是因为「明定纯熟」。也就是「平日讲贯得明」,讲贯就是讲习,平日讲习研究得很清楚很明白;「操守得定」,就是实践得很实在;「涵养得熟」,对这一些已经做得很纯熟了。「视生死如昼夜」,他们看生跟死就像昼跟夜,看得很开,很放得下,有白天就有晚上,所以有生必定有死,临死的时候,他能够理性的面对,坦然的接受,不会抗拒它,排斥它,留恋它,或者恐惧慌乱,所以「故能如此不乱」。
一个人死的时候,如果有懊悔啦!恐惧啦!留恋啦!那一定是慌乱,不得善终。《无量寿经》说:「大命将终,悔惧交至」,因为一般的人在死的时候有两种心境,就是悔跟惧。
懊悔过去没有行善积德,没有修行,没有先为临终准备,现在临终,已然来不及了。而离开这个世间之后,到底有没有下辈子?如果有的话,到底是苦的还是乐的?到底会到哪里去?就产生惧怕了。
当然,在过程当中,他会留恋,有的留恋家属,有的留恋金钱,有的留恋名、利、地位、权势,但最留恋的还是家人,比如恩爱的丈夫、妻子啦,或是子孙等等。如果学佛、念佛的人就不会这样,为什么呢?一方面他晓得,有生必有死,再恩爱的眷属也不过是一时因缘的和合,不是生生世世,世世生生都当眷属的,同时,有一个极乐世界是我们安乐的归处,我们到了极乐世界,将来就有能力引导子子孙孙到极乐世界再度团圆,并不是永远离开。
所以念佛人,尽管他未断烦恼,还有执着,但是面对临终,取舍得很清楚,不会跟一般人一样的懊悔、留恋、害怕、慌乱;同时他「操守得定」,也就是说,这一句名号他都时时在心,而且「涵养得熟」,所以临终自然就会在这句佛号上,也就是「念念在定慧」,所以「临终安得而乱」,就不会慌乱,不会惊怕。
平时是修炼,临时是考验。平时贯炼涵养的是什么,当下反应展现的也是什么。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尤其生死大事,更须预先准备,让其熟练深固,一旦临终,就能明定不惊,从容以对;否则,难免六神无主,惊慌失措,不得善终。
《中庸》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又说:「拳拳服膺而不失。」《论语》也说:「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这个道,孔门两位大儒曾子与子路,他们确确实实地做到了,圆满了,令人深为敬服。
《论语》又说:「笃信好学,守死善道」、「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无。」小时候读《四书》,对这两段话就深以为然,也深有印象。因为自己俗名叫杜俊信,由于有个信字,因此从小就期盼,将来自己能有一个信仰,而且这个信仰能够让自己坚守到临终,能够完成它而不改变。「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可以说,由这些因缘,导致后来我能够学佛、出家,而且找一个法门来让自己「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时间已晚了,今天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2012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