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导净土教理特色(上)

──2019年7月6日台北弘愿念佛会第六届志工研习开示

诸位法师慈悲,各位学员: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是净土宗弘愿念佛会“第六届的志工研习班”第一天的开班。今天要跟大家研讨的题目是“善导净土教理特色”,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根本、最基础的教理。大家手上都有一张讲义,可以带回去温习。因为内容是教理性的,会比较生涩些,如果年纪大的莲友,也可以专一念佛就好。

我们这个法门就是善导大师所传承的法脉。善导大师传承自道绰大师,道绰大师传承自昙鸾大师,昙鸾大师传承自龙树菩萨、天亲菩萨的《易行品》和《往生论》。而净土宗正依经典,也就是“净土三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所以净土宗这个法脉的传承,以净土教理来讲是完全纯粹的,如果不是这一个传承的话,恐怕就会有掺杂。

每一个法门,每一个宗派都有它固有的教理,也必定有跟其他宗派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就是这个宗派的特色、特质,也就是特别跟其他教派不同的地方。善导大师这一宗门的净土教理特色在哪里呢?我在这里举出四点:一、念佛观,二、众生观,三、佛身观,四、佛土观。

这四个纲领也可以归纳为三个:

第一,念佛观。这是就法门来讲的。

第二,众生观。这是就根机来讲的。

第三、第四,佛身观跟佛土观。这是就果报上来讲的。

佛的境界,他的身跟土是一体的,阿弥陀佛本身的正报,以及极乐世界庄严的依报,都是一体的。任何众生只要专一念佛,就可以进入阿弥陀佛的境界,与阿弥陀佛共同享用他依报、正报的种种清净庄严。

善导大师这一些教理特色有他深厚、深刻的宗教体验,也有他对教理深入、细致的理解,同时又加上他是经过道绰大师的指导。是有这样一个纯粹的传承。

除了这些之外,又加上内、外宗教环境的淬链。内外宗教环境是指什么呢?

外在的环境如何呢?善导大师修行,以及证入三昧一直到往生之间,弘化的地区大部分都在唐朝的首都,也就是长安;他修行是在终南山,终南山就是秦岭的地方,也就是长安的南方,他大半辈子所弘化的区域又是以长安城为主。那个时代的长安,不论就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都达到了世界最高的水平,人口有百万人以上。因为它是自由的国度,因此不只是中国各地的人会集来到长安,乃至外国,譬如说印度、西域以及中东,有很多人都来到长安定居;同时也有其他的宗教,譬如景教、祆教、摩尼教、回教,也就是现在所讲的基督教或者是伊斯兰教,都有在长安城盖寺院,也有它们传播的管道。

那教内的情况呢?那个时候,可以说是佛教的黄金时代,不仅修行人、出家人很多,高僧林立,中国佛教八大宗派也是在那个时代(隋唐)所创建的。

这些教派当中,有一些大德们也都对净土的教理,如《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等做注解,表达他们的见解。但由于这些见解大部分都是站在自力,也就是圣道门难行的教理来解释净土经典,因此就不合乎净土的精神。善导大师在那个时代、那个地方弘扬这个法门,除了必须面对教内对净土经典错误的解释,也必须面对外来其他的宗教传播。因此,善导大师五部九卷著作的呈现,都会对教内、教外提出自己对净土教理的见解。善导大师能够成为净土宗的大成者,就是在这样一个大时代淬链下所成就的。

所以,要谈善导大师净土宗的教理思想特色,当然要依据善导大师的著作“五部九卷”;而且,这“五部九卷”的著作是善导大师经过对教理的深入、最纯粹的传承,还有宗教的体验,以及当时教内教外的淬链所呈现的,因此不能单单只就文字表面去理解,也不能单纯地就教理层面来理解,而是必须就刚刚所讲的这几个方面去完整的理解。

现在我们开始解释。

一、念佛观──定善、散善、称名。

“念佛观”是就实践上来讲的。佛教可以说是理论​​的宗教,因为它在讲宇宙人生的真理,讲解脱轮回、成就佛果之道。

在讲教理之外,佛教更注重于实践。教理是“解”,实践是“行”,可以说佛教是解行并重的。以净土教来讲,尤其“行”比“解”还要重视。

所谓“行由解起,行起解绝”,“行”之前如果没有了解教理,就像盲者往前直走,是很危险的;但如果眼光明亮,可是不前进,一直停在原地,有眼睛也等于没有。所以,“念佛观”是行、是实践,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所谓“正因”就是直接的原因,只要有这个因,必定直接的往生极乐世界。

那善导大师对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是什么看法?

念佛有分四种: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在这几种念佛当中,善导大师认为哪一个才是正因呢?小标后面有说“定善、散善、称名”,也就是定善、散善、称名都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不过从结论来讲,“定善、散善”是属于自力、难行道,必须回向;“称名”是属于他力、易行道,是往生的正因,不必回向,也如是因如是果的必然往生弥陀净土。所以善导大师最终认定是“称名”,这后面还会再解释。

善导大师认定往生正因是“称名”并不是他个人的独创,也不是因为他喜好称名,是有教理依据,有传承,更有他宗教的体验。

善导以《大经》核心教理解释《观》《小》二经的行门,并做要弘、正杂、助正的废立。

对于净土三经,善导大师在五部九卷当中虽然也有注解《阿弥陀经》,不过已经遗失,只有注解的《观无量寿经》一直流传到现今,同时五部九卷当中,也以《观无量寿经》为核心。善导大师虽然没有注解《无量寿经》,可是对《无量寿经》的教理非常的深入,有正确的掌握,也有他本身的体验。善导大师在注解《观无量寿经》当中,其实也是以《无量寿经》的精神来注解《观无量寿经》;如同释迦牟尼佛讲《观无量寿经》也是以阿弥陀佛的愿心、愿力来讲《观无量寿经》的。因此,《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可以说是一体的经典。

《无量寿经》是净土三经的根本经典,阿弥陀佛如何发愿?发什么愿?发了愿之后如何修行?经过多久的修行?愿行圆满成为阿弥陀佛之后,阿弥陀佛他的正报是什么?依报是什么?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方法是什么?所救度的根机有哪些?这些内容都在《无量寿经》当中。

《观无量寿经》则是以《无量寿经》为基础,开展出阿弥陀佛救度的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机?阿弥陀佛救度的法是什么样的法?所以《观无量寿经》是《无量寿经》的另一种开展。

至于《小经》(阿弥陀经),则是总结性、结论性的,《阿弥陀经》经文很短,只有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全经只讲执持名号,以及六方诸佛出广长舌相、说诚实言证明,只要专一念佛就必定往生。

善导大师是以《大经》的核心教理解释《观》《小》 二经的行门,同时也做了“要弘”“正杂”“助正”等教判上的废立。

“要弘”就是“要门、弘愿门”;“正杂”就是五种正行与五种正行之外的所有杂行;“助正”就是五种正行当中,除了念佛之外,其他是助成念佛的,所以念佛是正业,其他四种是助业,唯有念佛是正定业,是往生的正因。

《大经》核心教理即是第十八愿、愿成就文、流通文、愿成就偈。

第十八愿的内涵概括为“信愿行”,“信愿行”是阿弥陀佛功德所流露的;第十八愿也在讲阿弥陀佛跟我们众生“机法一体”的关系;第十八愿也是整个净土法门的核心、基础、根源,如果没有第十八愿那就没有《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可以说,如果没有第十八愿,释迦牟尼佛就等于没有讲这一个法门,就没有净土教理,没有净土法门,没有净土宗。而解释第十八愿的内涵,必须以“愿成就文”来做解释比较有权威性,也比较正确,因为这是释迦牟尼佛直接对阿弥陀佛根本愿第十八愿的解释。“流通文”“愿成就偈”也一样,也是释迦牟尼佛亲自对第十八愿的解释。

因此,我们要了解《无量寿经》,其他理解不来没关系,但是对于这四段经文一定要正确地理解它;喜好教理的人,也可以把这四段经文背下来,思维它的内涵,会使自己信心更加的坚定、欢喜。

接下来是善导大师对念佛的看法。

善导念佛观即是以第十八愿为本,导引圣道门自力难行的定散诸机,入净土门弘愿(本愿)念佛之一行。

善导大师是以第十八愿为根本,同时也导引圣道门的自力难行的定善诸机,进入净土门的他力易行的弘愿念佛,而在《观经疏.玄义分》作了“要弘二门判”

《观经疏.玄义分》说: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其“要门”者,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

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净土宗圣教集》459页)

这一段法语是在善导大师的《观经四帖疏.玄义分》的前面,这一段文很重要,可说是《观无量寿经》的大意;只要掌握了大意,就能够掌握整部《观无量寿经》的重点在讲什么。而《观无量寿经》的大意也等于是整个净土宗的大意。

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这是指《观无量寿经》的起因。

为什么会有《观无量寿经》这一部经?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会开展“要门”?这是因为“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娑婆化主”是指娑婆世界教化的主人释迦牟尼佛,因为韦提希夫人请求释迦牟尼佛教她观想极乐世界,因此释迦牟尼佛就依韦提希夫人的请求,满她的愿,而讲了十三种观想极乐世界的方法,叫做“十三种定观”。这必须要心寂静,达到定而不乱才能够观想,可是欲界众生能够入定观想的少之又少。因此,释迦牟尼佛再针对普遍不能入定的凡夫开展了三种福门,也就是“三福九品”。所以说“广开净土之要门”。

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安乐”就是安乐世界,也就是极乐世界;“能人”就是能够救度十方众生的人。这个人是谁呢,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能人”。因为他能够救度你我他,能够救度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众生。

正当娑婆化主释迦牟尼佛在开展净土要门的时候,安乐能人阿弥陀佛主动的、假借机缘显彰“别意之弘愿”──有别于十方诸佛救度众生的方法,因他有这种弘广的愿力能够救度所有的众生,所以叫做“弘愿”。

其‘要门’者”,所谓“要门”是指什么内涵呢?善导大师说就是“即此《观经》定散二门是也”,就是这一部《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定善、散善的法门。

‘定’即息虑以凝心”,息虑凝心才算是定,如果不能息虑凝心,就不是定。

‘散’即废恶以修善”,没有恶念,没有恶言,没有恶行。如果有恶的心思言行,就不是善。

回斯二行,求愿往生也”,有了定散两种善的功德,把这两种功德回向求愿往生极乐世界。反之,如果没有定的善,也没有散的善,那就没有东西可以回向;没有东西可以回向,就不能往生。

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也。”善导大师说,所谓的“弘愿门”是如《大经》所讲的:“所有一切善凡夫、恶凡夫,他们要往生极乐世界都必须要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定善也好,散善也好,乃至念佛也好,都必须靠阿弥陀佛的愿力。

只不过,“要门”必须靠自己的定善、散善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如果就“弘愿”来讲,只要他念佛,信佛救度,专念佛名,当下就是依靠阿弥陀佛的大愿业力。

善导大师这里解释“弘愿”,他只是说“如《大经》说”,并没有指出是《大经》中的哪一段经文,不过在《观无量寿经》的最后,也就是《流通分》的“付嘱文”,善导大师有做出解释。从结论上来讲,就是以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来解释这里的“弘愿”。

也就是说,所谓“弘愿”就是第十八愿的念佛,释迦牟尼佛讲“要门”(定善、散善)目的不是在定善、散善,而是要引导他们进入“弘愿” ,也就是进入“弘愿门”, 引导他们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名号功德。

《观无量寿经》这种含义,以我们凡夫浅短的智慧是看不出来的。所以学佛必须要有善知识,当然更需要有传承。我们这一个法门的善知识、传承就是善导大师这一个法脉。

《观经》“正宗分”并说观佛、念佛,而“流通分付嘱文”(709、710页)则说︰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正宗分”是这一部经典主要的地方。

“并说观佛、念佛”,意思是,在讲“观佛”的同时也有讲到“念佛”。当然这里的“观佛”是涵盖这个“散善”;也就是说,《观无量寿经》的大意就是在讲“定善”“散善”跟“念佛”,所以有“要门”(定善、散善)跟“弘愿门”(念佛),可是到最后,释尊却引导“定善、散善”进入“念佛”。引导的经文在哪里呢?就是在“流通分付嘱文”。

释迦牟尼佛讲完一部经,最后都会再归纳这一部经的重点,然后把重点交代流通,这个就叫做“付嘱文”,所以每一部经都有“流通分付嘱文” 。所付嘱的,当然就是这一部经的核心、纲要、重点,以这一部经来讲,叫做“宗”──经宗。

《观无量寿经》的经宗可以说就是在这一段经文。释迦牟尼佛殷切的付嘱阿难尊者,你要专一地念这一句话。哪一句话呢?就是“持无量寿佛名”。也就是说,《观无量寿经》从开始到最后,释迦牟尼佛用很长的经文讲十三种定观(定善)以及三福九品(散善),可是到最后不流通“定善”,也不流通“散善”,是流通在“定善、散善”当中所谈到的“念佛”;而且把这个“念佛”提出来做为唯一的核心来流通。

经文说“佛告阿难”,释迦牟尼佛不只是告诉阿难,也等于是告诉当时正法时代的所有众生,乃至像法、末法时代的众生;也涵盖末法万年之后法灭之后的众生。

善导大师他对这一段经文非常的重视,他看出这一段经文是整部《观无量寿经》最核心的地方,可说如“千里来龙,到头结穴”,这部经的“穴”,就是在这一段“流通分付嘱文”,所以善导大师对这一段“付嘱文”下了两段法语的定论解释。他这个定论解释可说是一锤定音,定下了整个净土宗的宗旨。

善导大师科判说︰“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其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首先对释迦牟尼佛“付嘱文”作了科判说:“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主要在显明释迦牟尼佛付嘱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万德洪名,让它流通、传播、广宣流布到像法时代、末法时代,乃至法灭无量的时代。等于是以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名号贯通三世,救度三世所有众生。

之后又解释说:“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意思是说,从一开始到最后虽然讲了十三种定观与三福九品,可是释迦牟尼佛从阿弥陀佛本愿──第十八愿为基础来看,讲这一部《观无量寿经》的本意不在定散这两门的利益,而是在于希望众生都要“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为什么?如果释迦牟尼佛的本意也在定善跟散善,那他流通的付嘱文除了“称无量寿佛名”之外,应该也必须要再流通“观无量寿佛像”或“发菩提心”等等内涵,可是这一些都没有,而只有流通念佛。从这一点来看,释迦牟尼佛最后流通的,就与阿弥陀佛的根本愿前后呼应,始终一体。所以善导大师在这里下了定案说:释迦牟尼佛说这一部观经的本意在于十方众生都“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一向,不二向,表示就时间上来讲、空间上来讲、行住坐卧上来讲,都专一念佛,而不心向其他的法门。

这个就是刚刚讲的“废立”。也就是说,大篇叙述的“定善”跟“散善”没有被建立使用,最后所用的就是“念佛”──专称弥陀佛名。这个就是“废立”。

这也显示出“定善”跟“散善”是阶段性、引导性的,也可以说是基础性的;好像要登高望远上最顶楼,必须从一层、二层、三层起步,经过了第一层要上第二层,必须离开第一层,到了第三层必须离开第二层,这就是“废立”。所废的,就是已经阶段性完成了,进入另一个阶段,可说“广开净土之要门”是为了导入“弘愿”,导入之后就没有要门,而只有“弘愿”一门,而称“弘愿门”。

也就是,善导大师在继承昙鸾大师的难行道和易行道,道绰大师的圣道门和净土门等教判的基础上,根据《观经》在他自己的著作《观经疏》中,将净土门细判为要门、弘愿门。

因为圣道、净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法门,圣道门是靠自力修行断惑证真,这是很困难的;净土门是靠佛力往生净土成佛,这是很容易的。那么,从自力到佛力,必须设立一个进入的阶梯,善导大师根据《观经》这部经典,将净土门细判为要门、弘愿门,为修行者提供了一个进入净土弘愿门的阶梯,一个接引的方便。由要门,圣道门的行者就可以进入弘愿门,从而容易往生弥陀净土。

“一向专称”这四个字,可谓通明透彻,这就是善导大师念佛观,“称名念佛”的念佛观经文理论依据就是从这里来的。当然,经文依据不只是《观无量寿经》的流通文,它是涵盖着《无量寿经》的第十八愿,所以在“要弘二门判”一开始讲《观无量寿经》大意的时候就说“言‘弘愿’者,如《大经》说”。

那《大经》是在哪一个地方呢?这里就有说是阿弥陀佛的根本愿──望佛本愿。

由于时间的关系,这一节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待续)

Scroll to top